東芝擬售上市企業 盼獲銀行支持
1 :
GS(14)@2017-01-24 00:09:31【明報專訊】多個日本媒體報道,日本電器「巨無霸」東芝集團,因美國業務或出現7000億日圓(約470億港元)的虧損,故擬出售旗下7間上市公司的股份,以迅速地改善財務狀况,並藉此向金融機構展示其重整的決心,務求獲得後者的支持。
籌資約200億
據《日本共同網》報道,近年陷入財困的東芝集團,在目前美國的核電業務,或出現高達7000億日圓虧損的情况下,為求短時間內改善財務狀况,正着手計劃出售旗下7間上市公司的股份、非上市企業的股份,以及持有的不動產等,籌資約3000億日圓(約200億港元);同時還計劃出售部分半導體業務,來套現數千億日圓。
報道稱,東芝的出售行為,除希望避免資不抵債之外,亦希望藉此向金融機構展示其重整的決心,從而重建投資者信心。東芝集團高級管理層回覆該媒體查詢時表示,「為積累(資金),將採取一切可能的對策」。
目前東芝集團共有4間公司在東京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分別為東芝技術、東芝設備、芝浦Mechatronics及東芝機械,另外還有在東京證券交易所二板掛牌的西芝電機,以及在日本JASDAQ上市的Nuflare技術與國際圖表。
在2015年東芝集團因財務違規問題,而陷入經營危機時,曾討論過出售東芝技術的股票,但因最終因後者的業績不理想而告吹。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251&issue=20170123
東芝或第3度延發季績 交易所審查 可觸發除牌
1 :
GS(14)@2017-04-04 08:47:13【明報專訊】深陷財務危機的日本科技巨擘東芝,可能第三度延遲公布去年10月至12月季度的業績,影響到東京證交所對其上市資格的審查。東芝股價昨最多曾跌9.4%,收市跌近5%。今年以來,股價已跌約兩成。
今年股價跌兩成
東芝高層上周曾表示,或難以在4月11日的限期前公布季績。東芝迄今已兩度押後公布季績,以評估其美國子公司西屋電氣(WH)的虧損。東芝可向東京證交所再申請延期公布業績,惟勢影響當局對其上市資格的審查。Ace研究中心表示,東芝已兩度延遲公布業績,第三次延期將對其上市審查有負面影響。目前東京證交所正調查東芝在2015年傳出會計醜聞後,是否加強了合規措施。若證明西屋在不正當的壓力下導致業績公布延誤,可能間接影響東京證交所對東芝的除牌決定。
2016年最終虧損可達705億
根據東芝數據,西屋與其另一家同時於上周申請破產保護的公司,負債合計達98億美元(約761億港元),令東芝2016財年最終虧損可能高達1.01萬億日圓(約705億港元),成為日本製造業迄今最大額的虧損。
為擺脫資不抵債的局面,東芝股東大會已通過把最賺錢的半導體業務分拆出售。東芝的半導體業務,佔全球快閃記體體市場的20%。
消息人士稱,東芝的半導體業務已收到高達2萬億日圓(約1394億港元)的投標,出價最高的標書,是競購全部快閃記憶體業務,投標者包括個別公司或部分企業合組的財團。根據東京證券交易所規定,如果一家公司的帳面權益持續一年為負值,將被剝奪上市地位。
標售最貴重半導體業務
韓國傳媒引述知情人士稱,蘋果、亞馬遜及Google都參與競購東芝半導體業務,暫未清楚出價。蘋果和三星都是東芝半導體業務的主要客戶。隨着蘋果iPhone和iPad的內儲不斷提升,增加了其購買半導體業務的需求。
購買東芝相關業務讓蘋果可自行設計和製造快閃記憶體,意味三星的半導體業務將失去蘋果這重要客戶。
至於Google和亞馬遜加入競購半導體業務,主要用於其數據中心的伺服器,從而避免過分依賴半導體製造商。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461&issue=20170404
東芝擬出售電視業務續命 中國海信土耳其Vestel成潛在買家
1 :
GS(14)@2017-04-12 07:31:18【明報專訊】因美國核電業務嚴重虧損而陷入困境的日本科技巨擘東芝,繼準備出售最賺錢的快閃記憶體業務後,現又打算出售著名的電視業務。《日經新聞》稱,土耳其大型家電廠商Vestel和中國企業海信,均有意收購東芝電視業務子公司「東芝映像solution」的過半股權。東芝去年把白色家電業務售予中國美的後,正研究重組持續虧損的電視業務。東芝昨股價升逾6%。
為彌補美國核電業務的虧損,東芝需加快出售非核心業務。知情人士稱,有意競標東芝電視業務的廠商,可能會在近期報價,收購價格最多可達數百億日圓,盼在2017財年(2018年3月底前)完成交易。東芝將對有意收購該業務的企業進行資產評估,將要求收購方維持僱員、基地廠房、東芝品牌不變。
只在日本國內生產銷售
東芝在1960年推出首款彩色電視機,其舊式的顯像管電視,曾是當時最頂尖的產品。但現時東芝已停止在海外生產及出售電視機,僅在日本國內維持生產和銷售。倘今次落實交易,東芝將完全退出電視市場。東芝在2016財年在日本國內的電視機銷量預計約為60萬部,並持續萎縮。去年4月至9月,東芝電視業務虧損105億日圓(約7.3億港元),銷售額按年減少42%。東芝之前已把歐洲的電視品牌,授權予土耳其廠商Vestel。東芝旗下白色家電業務的80%股權,也在去年6月售予中國美的集團。美的另獲40年期的東芝品牌全球授權。
快閃記憶體業務 傾向不售中資
為彌補美國核電業務帶來的虧損,東芝已剝離最具價值的快閃記憶體業務。據稱潛在的收購方博通、鴻海都開出2萬億日圓(約1396億港元)的報價。
不過日本政府對相關技術外泄非常敏感。日本媒體早前報道,稱東芝的記憶體業務不可能賣給中資企業,或鴻海這種與中方關係密切的公司。消息稱,目前沒有中國或日本企業參與競標,當局寄望美國企業最終中標。東芝迄今已兩度延後公布第3季(去年10到12月)財報,並可能無法趕在今天(11日)限期前發表。
Tesla否認廣東建廠
目前日本老牌電子公司中,除了索尼、尼康、佳能外,多個「日本品牌」的家電業務都由中國企業營運。中國長虹收購了松下旗下三洋電視業務,海爾也收購了三洋的白色家電業務,聯想則收購了IBM旗下的Thinkpad及日本NEC的PC業務。值得一提的是,海信還收購了日本夏普(Sharp)在美洲地區的電視業務及品牌授權。
此外,《南方都市報》昨報道,剛獲騰訊(0700)入股的Tesla計劃在廣東獨資建廠,目前已選好廠址,待相關政府部門審批。不過Tesla發言人隨後否認這則報道,稱很重視中國市場,但在廣東建廠的謠言並非事實。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389&issue=20170411
東芝季蝕374億 稱陷存亡危機
1 :
GS(14)@2017-04-12 07:46:11【明報專訊】陷入財困的日本科技巨擘東芝兩度押後公布業績後,終在昨日公布未獲核數師確認的12月季度業績,以免被東京證交所將其除牌。受美國核電業務巨額虧損拖累,東芝昨在財報稱,在4至12月期間虧損達5325億日圓(374億港元),並重申在截至今年3月底的財年虧損預計達1.01萬億日圓(710億港元)。這些虧損主要來自東芝的美國核電業務子公司西屋電氣的貸款擔保和其他義務。東芝昨更首次警告,集團陷入存亡危機。東芝股價昨再跌2.7%。
東芝昨表示,由於西屋的問題,東芝的財務狀况可能變得嚴峻,集團持續經營的能力存在很大變數,希望通過出售半導體業務等資產來解決危機。《華爾街日報》引述知情人士稱,鴻海已準備以最多3萬億日圓(2110億港元)競價東芝半導體業務,較次高的出價者高出1萬億日圓。
最新業績未獲核數師簽署
由於西屋嚴重超支,上月底申請破產保護,以剔出東芝的資產負債表。不過受核電業務虧損影響,東芝的股東權益在截至12月底降至負2260億日圓(159億港元)。根據東京證券交易所規定,若公司的帳面權益持續一年為負值,將被剝奪上市地位。
東芝已兩度向東京證交所申請延遲提交財報。該證交所已把東芝列入監察名單,並正調查其在2015年爆出會計醜聞後的企業治理,相關審查可能令東芝面臨除牌威脅。核數師昨未簽署東芝的最新業績。核數師表示,不能確定早前有關西屋的會計是否準確。日本的財報按慣例要獲核數師批准,但並非強制。東京證交所發言人稱,將研究為何核數師沒有簽署東芝的業績。早前有匿名舉報者投訴西屋高層對會計工作施以「不適當壓力」,觸發針對東芝的核電業務調查。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341&issue=20170412
東芝擬售電視業務
1 :
GS(14)@2017-04-12 22:39:42【本報綜合報道】東芝再賣業務解財困。《日本經濟新聞》報道,日本東芝(TOSHIBA)除拆售半導體晶片業務外,還會出售電視業務,多家外國企業已對東芝電視業務表達興趣,交易額可達數百億日圓。東芝股價昨日收漲7%。該名消息人士透露,東芝電視業務的潛在買家包括土耳其家電廠商Vestel及中國海信集團等等。2016年4至9月,東芝電視業務收入減42%至279億日圓,且錄得105億日圓虧損。自會計醜聞爆發及美國核電業務破產重組後,東芝加快出售非核心業務。2016年6月,東芝把白色家電業務出售予中國美的集團。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411/19986449
美威騰警告東芝 分拆半導體違協議
1 :
GS(14)@2017-04-13 22:33:49【明報專訊】美國威騰電子(WD)警告陷入財困的東芝,在計劃出售半導體業務前分拆該項業務會違反雙方的合作協議。威騰的反應,或令東芝出售半導體業務的計劃變得複雜。
威騰目前與東芝在日本經營一家合資半導體工廠。根據路透社取得威騰發給東芝的警告信文本,威騰警告分拆將「非常嚴重地違反合資協議」,恐競拍過程不符東芝股東的最佳利益,希望與東芝單獨談判。威騰又憂慮與美國博通(Broadcom)合作。
點名憂慮與博通合作
東芝是全球第二大的快閃記憶體生產商,估值約180億美元左右(約1404億港元)。東芝此前曾表示,將出售大部分甚至全部半導體業務,以彌補美國核電業務的巨額虧損。東芝預計,今年截至3月底的財年,虧損達到1.01萬億日圓(約715億港元)。傳聞指出價最高的鴻海,有意開價3萬億日圓(約2125億港元)。不過彭博社引述知情人士稱,由於日本與美國政府可能反對交易,令東芝可能拒絕鴻海的競價。
知情人士稱,鴻海大部分廠房在中國開設,其與中國的關係可能令其交易面臨阻力。這種阻力或造成監管審批遲緩,令東芝無法及早取得所需資金,提升交易風險。消息稱,東芝正認真考慮接受較低的出價,包括博通價值約2萬億日圓(約1416億港元)潛在要約,下輪競標將在5月中截止。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與經濟產業大臣世耕弘成表示,任何交易均需顧及日本利益。菅義偉稱,正密切關注交易程序,原則上任何交易都應按照外匯法規審批。知情人士稱,日本政府還有其他方案,現正尋求日本企業向東芝半導體業務注資5000億日圓(約354億港元),換取少數股權。不過也有消息指,博通的財團出價達2.5萬億日圓(約1774億港元),出價比鴻海高5000億日圓(約355億港元)。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520&issue=20170413
東芝售半導體 蘋果傳加入戰團
1 :
GS(14)@2017-04-15 23:02:23【明報專訊】為彌補美國核電業務的巨額虧損,東芝此前曾表示,將出售大部分甚至全部半導體業務,其後曾傳出鴻海開價達3萬億日圓(約2125億港元)。最新更有消息傳出,蘋果正計劃加入戰團。
《日本放送協會》(NHK)最新引述消息報道,蘋果正考慮加入競購東芝半導體業務,由於蘋果入股後,東芝的半導體技術將仍受美日兩國所擁有,故相信可滿足日本政府的要求。
可滿足日政府要求
消息傳出後,東芝日本股價午後一度飈高,但其後無以為繼,回落4.66%至200.3日圓。
事實上,即使早前傳出的鴻海開價最高,但彭博社引述知情人士稱,由於日本與美國政府可能反對交易,令東芝可能拒絕鴻海的競價。該名知情人士稱,鴻海大部分廠房在中國開設,其與中國的關係可能令其交易面臨阻力。這種阻力或造成監管審批遲緩,令東芝無法及早取得所需資金,提升交易風險。當時據報,東芝正認真考慮接受較低的出價,包括博通價值約2萬億日圓(約1416億港元)潛在要約,下輪競標將在5月中截止。不過,其後美國威騰電子(WD)警告陷入財困的東芝,在計劃出售半導體業務前分拆該項業務會違反雙方的合作協議,令東芝出售半導體業務的計劃變得複雜。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932&issue=20170415
傳蘋果競購東芝芯片業務
1 :
GS(14)@2017-04-15 23:26:11【本報綜合報道】蘋果公司或成為日本東芝「白武士」。外電引述消息指蘋果公司擬競購東芝芯片業務約兩成股權;另有報道稱,蘋果公司與富士康聯手收購東芝芯片業務最多三成股權。
斥資數十億美元
報道稱,蘋果公司將斥資數十億美元競購東芝芯片業務約兩成股權;蘋果公司亦考慮與富士康聯手收購東芝芯片業務股權,具體比例約三成。東芝出售旗艦芯片業務,冀獲資金彌補旗下美國核電業務西屋公司破產損失。路透指共10家財團競購,包括蘋果公司、美國零售巨企亞馬遜、科技龍頭Google、南韓SK海力士及美國晶片商博通等。彭博引述消息則稱日本軟銀擬與蘋果公司及富士康競購業務。早前富士康傳出價3萬億日圓提購東芝芯片業務。蘋果公司、軟銀和東芝均拒評論。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415/19990762
東芝售半導體業務 伙伴WD入稟阻止
1 :
GS(14)@2017-05-17 22:36:46【明報專訊】東芝出售半導體業務受阻,其相關業務合作伙伴美國西部數據(WD)已向國際商會(ICC)國際仲裁法院提交申請,以東芝違反合同為由,要求禁止東芝出售半導體業務。若出售程序延誤,東芝將無法擺脫資不抵債情况,其股票或面臨除牌。不過受2017財年將轉虧為盈消息提振,股價昨升3.4%。
料本財年轉虧為盈 股價升3.4%
東芝原本與美國SanDisk成立了合資公司,但去年SanDisk被WD收購。WD主張自己對東芝向第三方出售業務擁有否決權,要求東芝給予優先談判權,但被東芝拒絕。WD認為東芝將部分業務分拆給子公司進行出售的做法,明顯違反合資業務合同的禁止轉讓條款,因此採取法律行動。東芝則認為出售業務不存在違反合同,考慮繼續出售業務。由日本產業革新機構和美國基金等組成的日美團隊是熱門的買家。不過外界恐訴訟需時,倘東芝無法在2018年3月底前擺脫資不抵債情况,根據東京證交所的規定將被除牌。
東芝昨公布2016財年未經審計的財報,淨虧損額預期達9500億日圓(約651億港元),較上一財年的4600億日圓(約315億港元)淨虧損擴大逾1倍。東芝稱,數字今後有可能修正。受核電業務虧損影響,東芝預計截至2017年3月底,資不抵債金額達5400億日圓(約370億港元)。外界預期,東芝出售半導體業務可帶來180億美元(約1404億港元)收入。東芝預計,2017財年可望轉虧為盈,實現500億日圓(約34億港元)淨利潤。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2565&issue=20170516
東芝8月由主板降至二板
1 :
GS(14)@2017-06-24 11:41:21【明報專訊】處於經營重組的東芝昨日宣布,資不抵債的金額較此前的預計增加了416億日圓(約29億港元),截至3月底達5816億日圓(約407億元),主要因為其美國子公司西屋電氣(WH)破產導致的相關損失預計將有所增加。
資不抵債增至407億
受資不抵債影響,東京證交所昨宣布,8月1日起將把東芝的股票由主板市場降至二板。若東芝在2017財年仍未能解決資不抵債的狀况,東芝股票將被除牌。東芝股價昨跌4.4%。
東芝昨宣布,將提交2016財年有價證券報告的時間,將由本月底的期限押後至8月10日,相關安排已獲關東財務局批准。延期提交的主要理由,是由於西屋電氣的審計等手續要至7月底才結束。
東芝正準備出售晶片業務擺脫資不抵債,現已選定由貝恩資本(Bain Capital)和日本政府支持的產業革新機構(INCJ)組成的財團,作為其晶片業務的優先競標者,計劃在下周前達成規模約180億美元的協議。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558&issue=20170624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