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騰訊、百度、今日頭條、美團、滴滴……國內哪家互聯網公司提供的實習工資最高?
來源 | 刺猬公社(ID:ciweigongshe)
文 |
近日,美國招聘網站Glassdoor公布了全美實習薪酬最高的25家公司,這些公司的平均實習生月薪為4500美元。排名第一的Facebook給實習生提供的月薪高達8000美元(約合5.6萬元人民幣),而這還僅僅是一個中位數。
一年小10萬美金,怎麽對實習生就這麽好呢?!
排名前十位的公司中,除了埃克森美孚和彭博,其他都與科技領域相關。
其實,早在去年就有媒體爆出,Snapchat的實習生月薪達到10000美元,還額外提供1500美元的住房補助。
看完這些美國公司的實習薪酬,中國小朋友估計都在找招聘鏈接了。
那看看中國,阿里、騰訊、百度、今日頭條、美團、滴滴……國內哪家互聯網公司提供的實習工資最高?除了工資,互聯網公司還提供哪些補貼?實習生在選擇實習單位時最看重哪些因素?刺猬公社(ID:ciweigongshe)做了調查和統計,但值得聲明的是,我們主要調查的是偏內容、運營和市場的實習崗位。
工資不高,福利不少
在招聘網站查閱眾多互聯網公司的實習工資可以發現,頭部互聯網公司的實習工資多為80-200元/天,多數崗位實習工資很固定——100元/天。
其中,內容崗工資偏低,多為80-100元/天,運營、市場、產品崗的實習工資次之,多為100-150元/天,技術崗相對較高,多為150-200元/天。
根據趕集網2016年的調研數據,有54.6%的實習生平均薪酬在50-120元/天之間,每個月按22個工作日計算,月薪就是1100元-2600元之間。
該調研的數據分析顯示,實習生平均薪酬最高的三個行業為金融業、IT互聯網、電子商務,有50%-60%的實習生平均月薪最高可達2600元,超過10%的實習生每月可拿到4400元。
曾在多家互聯網公司及媒體實習過的萬沁告訴刺猬公社:“2015年去哪兒網實習工資每天100元,2017年網易遊戲實習工資也是每天100元。南方周末實習生報紙稿獨立撰稿的話,千字500元。”
根據刺猬公社的調查,很多互聯網公司實習生加班嚴重,但幾乎都沒有加班費,有些會提供加班餐或給予一定交通補貼。
在愛奇藝實習過的鄭曼介紹,愛奇藝的實習工資是本科生每天80元,研究生每天100元。晚上9點以後下班有交通補助,周末加班有補貼。
值得一提的是,許多互聯網公司都為外地實習生提供住房補貼。
今日頭條的多名實習生告訴刺猬公社,運營、市場、產品崗實習工資為100元/天,月薪2000多元,學歷不受影響;但技術研發崗的實習月薪可達5000元,有些技術崗實習月薪高達10000元,主要是看工作能力。
“今日頭條會提供三餐和1500元住房補貼,加班比較嚴重,不過加班可以報銷打車費。”一名正在今日頭條實習的女生說。
去年在阿里實習後正式入職的方禮回憶,阿里的實習工資是每天120元,每月還有1500元的房補。“阿里實習生的留用機會比較大,如果實習留不下來,校招即使通過了試用期,也留不下來。”
黎西西在百度地圖實習了5個月,除了每天150元的實習工資和20元的餐補,前三個月會有每月1600元的房補。她上一份實習是在騰訊,也實習了5個月,月薪2500元,公司有免費的晚餐,還可以報銷打車費。
除了工資和補貼,很多互聯網公司會提供各種福利。
去哪兒網的實習生何舒說,公司每周都有水果日,七夕還有送花和巧克力的活動。
“Uber實習的福利是每個月會充大概600-800的余額。”在Uber實習過的唐昕念說。
正在滴滴商務合作組實習的林嵐說,部門項目多,所以“各種肉眼可見福利多”,合作方會提供很多產品和券。比如和電影合作就有很多電影票,和音樂節合作就有門票,和漢堡王合作就有好多漢堡吃。“還有一些比較接地氣的小福利,比如請理發師來公司給大家免費理發,請按摩師來做免費肩頸按摩。每天下午還有零食吃,會給每個人發水果。”
“中關村周圍部分飯店、理發店什麽的有對愛奇藝員工的打折,實習生也可以享受。大年會實習生可以參加,並且能抽到大獎。”在愛奇藝實習過的鄭曼說。
實習工資難以維持基本生活
福利會讓實習生對實習單位有所加分,但大多數人還是更看重實際薪酬。很多人認為,既然實習對公司有所付出,就應該有相應的回報。
雖然是新聞專業的研究生,但黎西西並沒有選擇去媒體實習,而是先後去了騰訊和百度。“實習工資是必要的,沒有實習工資的話,再好的媒體我也不會去”。
傳統媒體實習普遍沒有工資,情況好點的會有稿費。
在北京某都市報實習的韓娜告訴刺猬公社:“我現在因為有兼職,差不多夠交房租和應付一些生活開支,所以如果實習能收獲很大,沒有工資也可以接受,但這是在工作強度能承受的情況下。有時候工作忙起來,周末不能很好休息時,就突然覺得沒有工資的實習太沒有意思了,畢竟錢也是一個很強大的動力。”
她的同學劉一冰目前在一家央媒實習,也沒有工資,準備跳去有實習工資的互聯網公司。
北上廣等一線城市的生活成本較高,對外地實習生而言,租房是一筆不小的開銷,再加上吃飯、交通等基本生活費用,每個月開銷至少三千元以上。
“一個月下來不算加班補助有2800元,我租房加上水電網費是1500,地鐵費200多,話費100多,還有吃飯等基本開銷。”在美團人力資源部實習的孫甜甜覺得實習工資很難抵消生活成本。
孫甜甜9點半上班,路上需要一個半小時。她每天早上7點起床,平時來不及吃早餐,只能到公司後啃點面包。嫌北京吃飯太貴,孫甜甜買了個電磁爐,平時做便當帶到公司當午餐。“雞蛋、土豆 、胡蘿蔔、臘腸 ,基本上工作日全都是這些,要把自己都吃惡心了 。”
為了壓縮租房成本,孫甜甜租的房子離地鐵站很遠,需要坐班車。“公寓到地鐵的班車太坑,幾乎沒有準時過,而且早上嚴重超載。”她還記得北京上周沙塵暴那天,她很久都等不到班車,花了25分鐘才走到地鐵站。
“戴了口罩也不頂用,風吹得眼睛都快睜不開,臉上、頭發上、耳朵里全是沙子。到公司去衛生間洗臉,都能摸到臉上有沙子顆粒。”她說。
“工資哪怕少點但也得有啊,夠我吃飯睡覺,我才有勁幹活。”在滴滴實習的研究生黎粒工資一天120元,還好房租不算很貴。為了省錢,黎粒也每天自己帶便當去公司,“其實就是花式炒飯”。
黎粒吐槽,不僅工資低,而且背負重稅。“扣稅嚇死人,過800扣20%,到手也就2000多。”她最近正和朋友討論實習生的交稅問題,朋友梁一冰收到了搜狐的實習offer,扣了稅只有2400元,所以還在糾結。
“在滴滴實習發工資也不會特別激動,別的兼職發工資倒是會比較興奮。”為了平衡實習的開銷,黎粒還做了一些在線兼職。“單靠實習工資無法滿足買買買的欲望,都有點小外快。”
在何煉看來,很多單位變相大量招聘實習生,壓榨十分廉價的勞動力。“很多單位都認為實習生只是初出茅廬,是來學習東西的,所以不值得拿一分錢。但大部分情況下,實習生工作都是最賣力最認真的,所達到的工作效果甚至比在職員工還要好。”
何煉認為,應該根據實習生的表現決定實習補貼,這樣才能鼓勵到實習生。而實習生做得好,單位的收益也不會很低。“不過也許這樣的路還很遠。”
“如果互聯網公司願意讓我去實習,那說明我是有一定工作能力的,既然能幫公司做事,當然要有合理的報酬。”放棄百度、京東等互聯網公司實習機會的劉濟欣說,她目前正在一家世界500強的外企實習。
也有人認為,實習主要是為了學習職場經驗,工資反正不高,有沒有差別不大。
“在王府井那片,50元就是一頓飯,一天50元給和不給構不成本質差別。”在奧美實習過的陸雋可以接受“免費幹活”,因為實習時入職的前提,實習生學習職場的東西是為立業做準備,被“壓榨”一下是應該的。“如果為了錢,去我媽單位實習不幹事也一天100元,還管自助餐。”
在多家互聯網公司實習過的冷涵更在意實習能否提升能力,不太在意物質回報。在她看來,如果對價格敏感,應該叫兼職,而不是實習。“我不會因為實習多給100元,或是提供兩頓飯、打車報銷這些眼前好處就覺得那個實習好,更看重成長機會。”冷涵認為,既能實現價值回報又能實現物質回報的雙贏事情並不多見。
實習生更看重成長空間
根據刺猬公社的調查,成長空間對於實習生選擇實習單位影響很大。
據外媒報道,在Facebook實習的員工稱Facebook允許員工推進自己的項目,會認真聽取員工所說的話並重視他們的意見。而實習生和正式員工一樣,都擁有內部資源和信息的使用權。此外,Facebook會盡可能的為期滿的實習生提供全職崗位。
國內一些互聯網公司也提供了較為理想的成長空間。
方禮在阿里實習後決定留下工作,主要是因為感覺自己做的業務,未來會有比較大的發展。
曾在百度、風行以及一些小的互聯網公司實習過的夏陽說,雖然其中一家在武漢的小型互聯網公司月薪只有2300元,是百度的一半。但他最喜歡那份實習,原因是“公司給的發揮空間大”。他希望公司能夠把實習生當正式員工對待。“工資很次要,只要能學東西,倒貼錢都行。”
選擇實習時,林嵐比較看重能不能學到東西,自己能做的事情多不多。“來滴滴是因為當時面試時,組長說事情會比較多,有時候要加班,很多事會放手讓實習生做,想學什麽都可以直接問他。”
領導敢於放手把整個事情交給實習生一個人去做,這讓孫甜甜覺得很有收獲。有次工作出錯,孫甜甜有點著急,組長說“沒事兒慢慢來就好”,她覺得還蠻感動的。
對孫甜甜而言,最開心的時刻就是發現自己實習的工作有進步的時候,她舉例:“在美團的人力資源實習,最開始只是簡單的約面,後來學會把這些事情做成項目管理,跟進進度;面試數據的統計,最開始只是匯報結果,後來會根據數據分析原因,提出對策,leader也是覺得很贊;再就是從最初的協助招聘會,到後來能一個人從宣講、安排面試等搞完整個流程。”
但也有“不爽”的時候。孫甜甜吐槽,實習生就是被各種指派,不只要幹自己原本的工作,還要隨時支援其他人。“別的部門的人讓我幫一次忙,就一直頂下去了,無論多忙都得幫別人幹活。加上人資還要協調面試官候選人、各個部門,兩頭受氣。”
黎西西很喜歡自己在百度地圖的實習崗位,主要原因就是部門會把實習生當正式員工用,實習生只是比正式員工缺少經驗,但做事時是平等的。出去對接項目,黎西西可以直接說自己是哪個部門的人,不用說是實習生。
組內的學習氛圍讓黎西西覺得很有收獲。每周五下午的周會,大家都會自選主題進行分享,話題不限於工作,可以聊自己感興趣的方方面面。黎西西上次分享了一款自己喜歡的App,很多人向她提問,這讓她很開心。
在黎西西看來,在一個地方實習半年以上會比較好,因為時間長了收獲會比較多,成長性也跟大。她剛實習時也是從零學起,隨著一步步的成長,現在已經可以獨立負責一項任務,很有成就感。
2016年5月,趙先生憑手機包裝盒上的“串號”,從蒼南警方處認領了自己已丟失3個月的蘋果手機。
“串號”即國際移動設備識別碼,相當於手機的身份證,具有唯一性,在手機機身、包裝盒等上面都能看到。
趙先生拿回手機後發現,不僅開機密碼被解鎖,而且ID賬號也被退出。“除了手機自帶的‘串號’和標識碼,這實質上已經是一部‘新機’了,完全‘變臉’。”
按理說蘋果公司建立的手機ID激活機制,可保護用戶的手機不受侵害。如今已被用戶鎖定的蘋果手機卻經刷機後成為新機,再次流入市場,是怎麽回事?
事實上,在2016年3月,蒼南警方摧毀一個釣魚網站黑色產業鏈之後,從中發現有人不斷向蘋果手機用戶發送釣魚鏈接。
蒼南警方隱約感覺到,有人在泄露蘋果手機用戶信息。蒼南警方根據偵查到的線索展開調查,發現這些蘋果手機是經由一個個特殊的“手機工廠”通過刷機等方式“洗白”。而這些“手機工廠”的員工,大部分是美國蘋果公司外包公司的前員工。
線索首先指向了蘋果公司廣州某外包公司。
經蒼南警方調查發現,該蘋果公司廣州外包公司由於內部員工賬號監管不到位,已多次發生內部員工出售用戶信息的問題,在三年多時間里,辭退了50多名利用工作便利查詢各類用戶信息並牟利的員工。
被辭退的員工中,有人另謀出路,有人卻盯上了出售用戶信息輕松牟利這塊“肥肉”。
蒼南警方意識到,這並非只是簡單的公民個人信息受侵犯,而是一條集非法獲取信息、代理轉包、非法售賣為一體的黑色產業鏈。
在摸清該黑色產業的脈絡結構後,蒼南警方於2017年5月3日派出精幹警力趕赴廣東、江蘇、福建等地統一對犯罪嫌疑人實施抓捕。據統計,抓獲的35名犯罪嫌疑人中,有32人為蘋果公司國內分公司的在職員工或蘋果外包公司的前員工。
記者采訪獲悉,本案的犯罪嫌疑人主要為黑色產業鏈的“上家”,他們通過蘋果公司內部員工,非法獲取包含手機ID賬號、姓名、手機號碼、家庭住址等在內的用戶信息,再將信息以每條10元至180元不等的價格販賣給“下家”。
其中,含手機ID賬號等重要內容的用戶信息,販賣價格較高,最高能達到180元一條。
“下家”正是借助“上家”,查到了蘋果手機“串號”對應的ID賬號等用戶信息,並通過向賬號發送釣魚鏈接的方式,獲取密碼,進而解鎖手機。“下家”將這些非法回收的蘋果手機經刷機“洗白”後,進行售賣獲利。
其中,犯罪嫌疑人楊某君是蘋果公司某外包公司的前員工,因非法出售用戶信息被公司辭退,2016年又因受利益驅使,與其他一批被蘋果外包公司辭退的員工成立了“專業信息查詢工作室”。
據蒼南警方介紹,該工作室在網絡上大量承接查詢蘋果手機“串號”的單子,利用以往在蘋果外包公司上班積累的人脈關系,通過租用蘋果公司在崗員工內部系統查詢賬號,大肆獲取公民個人信息,而後轉售牟利。
蘋果公司國內某分公司渠道運營管理部技術項目經理潘某翔,將自己的蘋果系統查詢賬號租給了楊某君,並為工作室提供技術指導,僅一個月就獲利75萬元。
案件正在進一步審理中。
經濟參考報記者 陳曉波
催乳師蔡思丹正為顧客按摩乳房,噴射出的乳汁濺在她的臉上。(南方周末記者 翁洹/圖)
(本文首發於2017年12月7日《南方周末》)
主打“揉出分泌物”“排出毒素”“暢通經絡”“消除增生”的胸部按摩成了美容院最火爆的新項目。然而,一些證照不全、手法不規範的按摩師,不僅收獲了豐厚利潤,還催生出一系列因乳房按摩致病的患者。
一篇乳腺外科醫生撰寫的《被乳房按摩害慘的中國女人》指責乳房保健按摩是“騙錢要命”,近日引起朋友圈刷屏。
該文作者、蘭州市婦幼保健院乳腺外科醫生趙鵬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撰文的起因是他在門診頻繁見到乳房按摩後致病的患者,有的胸部被吸成了兩個紫色大腫塊,有的炎癥加重,還有的嚴重延誤治療。
最極端的例子是兩年前他所在醫院接診的一位患者,檢查過程中已經發現腫塊,且惡性傾向大,但患者未遵醫囑做穿刺和確診,反而去理療店做乳房按摩。“兩三個月後,腫塊越來越大,擴散到肺部也有結節。”此時再確診已為中晚期癌癥。
事實上,在消除乳腺增生、催乳、排殘乳、豐乳美胸的誘人功效下,乳房按摩已風靡全國,大到美容美體中心、小到小區里的按摩保健,“乳房按摩”已經成為女性保養新寵。盡管價格不菲,效果不明,甚至會起反作用,愛美的中國女性仍趨之若鶩。
南方周末記者走訪美容、理療店及催乳師群體,發現良莠不齊的“按摩師”“催乳師”正在用千奇百怪的方法“打造”中國女性的胸部,對醫學知識的缺乏導致中國女性對乳腺疾病、乳房下垂、母乳不夠等問題的過度擔心,從而將“乳房按摩”推向前所未有的狂熱浪潮。
“如果奶水不及時清出排空,容易堵塞管道,產生炎癥。”顧不上擦拭噴濺在臉上的乳汁,催乳師蔡思丹用雙手不斷擠壓著手中的乳房,讓躺在按摩床上年屆四十的“二胎媽媽”秦瀾噴出了近半米高的乳汁。
看到有文章抨擊“乳房按摩”,蔡思丹有些委屈。她入行四年,用雙手幫助過“至少五百多位”奶水不足或脹奶、患乳腺炎的婦女。在她看來,“按摩手法正確就不會痛,也不會造成傷害”。
秦瀾是走了彎路才到蔡思丹這兒的。對高齡產婦來說,生育是場危機四伏的歷練。2016年,孩子剛出生就因為黃疸被帶去了加護病房,秦瀾奶水漲在胸里流不出來,不得不找催乳師來幫忙按摩通奶。一想起當時被醫院催乳師用手指掐住乳頭,擠壓整個乳房的場景,秦瀾就忍不住哆嗦,“真是痛得死去活來”。
後來,在醫生的推薦下,秦瀾找到了蔡思丹。她說自己2017年春節時貪吃鹵豬腳,結果奶水太油就堵塞了,按摩了兩三天才清理好。“我兩只手按出來的都是油。留在乳房里會變成什麽?怎麽餵給寶寶?”蔡思丹舉起雙手笑著說。
哺乳期婦女較易出現乳汁淤積,不正確及時處理容易發展為乳腺炎,如果醫院處理不當,用藥治療或患者忌醫諱藥,不了解正確的醫療處理,都很可能影響母乳餵養,因此像秦瀾一樣,選擇物理方式“按摩排奶”的女性無處不在。一位湖北媽媽2個月前剛剛生下女兒,脹奶嚴重到發燒,她先後找過4位通乳師“排奶”,受盡痛苦。
據南方周末記者了解,目前蘭州、哈爾濱等許多城市的公立婦產醫院乳腺科都開設了“治療性乳房按摩”服務。由於市場需求量大、不能上門等原因,很多產婦會選擇往產房里塞“名片”的“高級催乳師”,因地區經濟發展水平不同,單次按摩價格在200-900元不等。
從市場角度看,這一美容機構開發的全新產品,以“私密”“定制”的服務在短短數年間走紅大江南北。而在按摩、美容院接受肩周頸椎按摩、臉部護理的顧客,也成了最主要的目標顧客。
王芳就是擔心自己的乳腺增生而對胸部按摩蠢蠢欲動的人群之一。
長期去的那家美容院告訴她有乳腺增生,情況不太樂觀,建議堅持做按摩治療。一開始,王芳並沒有當真,只是在心情不好、管孩子煩躁胸悶時,她開始懷疑是不是真的有乳腺問題。“可千萬別嚴重了發展成乳腺癌。”
一個月前,美容院又贈送了免費胸部按摩,“一個多小時,手法很多”,包括“手掌環形按摩、手臂擠壓”等。她覺得按過之後的胸部確實柔軟了,雖然之後幾天連走路的時候都會疼,但她還是對“買三贈一、按摩42次、總售價10890元”的美胸精油套盒動了心。
“老公說我走火入魔了。”面對丈夫的阻攔,她卻認為是老公越來越不關心自己,“我都一把年紀了,還不能為了保養自己多花點錢?”
也有顧客不那麽幸運。47歲的李楠,十年前查出乳腺增生後,在醫院治了很多年,“吃了一大堆中藥、西藥都治不好,嚴重時痛到發燒,半夜里痛醒”。有朋友說,這是經絡堵塞,介紹她到一家美容院以1680元的價格購買了10次乳房按摩。
接待李楠的按摩師是位二十多歲的小姑娘,“讓我摸她的乳房很柔軟,而我的胸是硬的”。相信了對方“可以按好”的承諾,李楠忍著疼痛接受“治療”。單次按摩在30-40分鐘,先用扭擠、按壓等各類手法揉搓,再被一種擠壓乳頭的儀器進行按摩“吸毒素”。
十天之後,她不僅沒有好轉,整個乳房又腫又痛,不斷溢出白色汁水,去醫院檢查時醫生告訴她,這是按摩刺激導致泌乳素增高,停止按摩就好了。
李楠回到美容院提出抗議,對方反而爭辯這是“排殘乳”,對治療有好處。
南方周末記者調查發現,類似疏通經絡、揉開胸部結節、排出殘留乳汁的宣傳幾乎成為了胸部按摩的標配,按摩師普遍以“揉出了分泌物”“排出毒素”“暢通了經絡”為噱頭進行推銷。
事實上,“揉出分泌物這種激素受體生理反應與排毒、通經絡毫無聯系。”趙鵬否定這一說法,他告訴南方周末記者,無論是“回奶”(孩子斷奶後)的哺乳期婦女,還是未結婚生育的年輕女性或中年婦女,在反複的乳頭刺激下都可能出現泌乳現象,反而可能導致月經失調等內分泌問題,因此“應堅決反對排殘乳”。
聲名在外,催乳師蔡思丹越來越火。近兩年,來找她按摩胸部的除了哺乳期的媽媽,也開始有年輕少女,“網紅、模特都有”。
除以“乳腺增生”等健康管理問題作為營銷噱頭外,乳房按摩能帶來的豐胸美胸等塑形效果,對註重身材保養的女性來說,也是個無關年齡的永恒話題。蔡思丹說,定期做胸部保養“胸部不會外擴,也不會因為餵奶而變胖”。她笑著看了一眼秦瀾說,“你看餵奶一年多的媽媽,形體還是很挺拔”。
南方周末記者走訪廣州市一家全國連鎖的美胸機構了解到,前來咨詢按摩的顧客,除了30歲以上、哺乳期後尋求形體恢複的女性外,也有越來越多的年輕女性,包括90後群體。有人想漲罩杯,更挺拔,有人希望胸部渾圓,白白嫩嫩。胸部按摩師和各類美容、美體機構的按摩師一樣,變換著方法滿足顧客需求。
“一定有效果。”該機構向南方周末記者介紹,只要訂購售價2680元,共計20次的精油按摩,即可促進胸部運動再次發育,再將腋下外側的“副乳”推到胸部,“從A罩杯升到C杯也是有可能的”。她們還承諾,會為顧客拍攝對比照片,無效全額退款。
而實際上,該公司提供的每次1小時的按摩服務,僅前15分鐘有按摩師以公司“自主研發”的美胸精油來進行按摩,後35-40分鐘則用一臺美胸儀器進行按摩。
只見美胸師將兩個峰狀塑料罩杯,扣在雙乳上,據介紹,根據開啟馬達的數量、收縮力度、震動的頻率,該美胸儀器可針對客人不同需求提供上百種調節方法。使用過程中,在強吸力的作用下,胸部會有很重的壓迫感,還會被抽出整圈的紅痕,這也被美胸師稱為可排毒的“出痧”反應,同時促進胸部運動達到豐胸效果,將周圍肌肉脂肪吸到胸部增長。
南方周末記者調查發現,除字母商標外,這臺美胸儀器上沒有任何規格標示,行內將這種設備稱為“雙泵豐胸儀”,是美容院普遍使用的豐胸儀器之一。歸根結底,都是將兩個山峰形塑料罩杯,扣在雙乳上以不同的吸力和震動來達到所謂的運動效果。
在趙鵬看來,通過按摩豐胸“沒有可能”。因為將其他位置的脂肪揉到乳房部位,並無科學依據,過度按摩反而有皮下出血的可能性,給乳房實質細胞的脂肪顆粒引起不必要的損傷。如果實在認為自己的乳房外形不好,可通過外科手術進行改善脂肪移植,填充到乳房里。
市場上各種有“專利科技”的美胸儀器名目繁多。一位從事美容理療行業的人士向南方周末記者透露,通過物理療法來改善胸部形態和輪廓,短時間內或許可以產生一定的視覺效果。“但基本上過一段時間又會恢複原狀”。按摩機構往往會建議購買者長期堅持,“歸根結底還是讓顧客再多辦卡”。她建議,想真正達到塑形目的,還需要加強胸部周圍肌肉的訓練,用健身、健康飲食等方式。
網絡上關於乳房按摩行業的爭議,讓按摩師們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質疑中。
“如果客戶膿腫、發燒比較嚴重,我們不會接的,也建議她去醫院。”蔡思丹表示,疏通乳房、排出乳汁等按摩服務是符合市場需要且非常安全的。
而在趙鵬看來,產生乳汁的乳腺腺泡就像一個個葡萄,在輸送乳汁的管道(乳管)不通暢時,乳汁到不了乳頭,腺泡就會像充滿水的氣球一樣,脹得很大。“一雙大手就像把葡萄擠破一樣,讓乳汁流進了乳腺間質,不僅很疼,還可能繼發炎癥,形成膿腫。”
即使是被哺乳期婦女廣泛認可的“催奶師”,趙鵬也不認可。“沒有任何一種按摩可以仿照孩子吸吮乳頭的方式。”他建議,如果寶寶實在吃不到奶,母親可以用輕柔的方式擠壓乳頭乳暈促進奶水流出,但不提倡擠壓乳房周圍,以防腺泡擠破。
“母子間有一種天然的聯系,孩子吃多少,母親分泌多少乳汁,逐漸會達成一種平衡和統一。”他相信整個母乳餵養的過程越少人為幹預越好。“如果確實乳汁淤積,建議到醫院專科就診。”他介紹說,現代醫學治療乳汁淤積和乳腺炎有很多改進,“不一定都要打針輸液、停止哺乳或切開膿腫了”。
對“乳腺增生、結節”的過度關註也導致了不當的保養方式。如果還用葡萄串比喻,乳腺增生主要是因為體內雌激素水平上升,乳腺導管上皮細胞及間質細胞充血腫脹。這就好像是一串葡萄中,有一部分葡萄體積比其他正常的大,葡萄枝也更粗。如果這時候再給這串葡萄噴點催熟劑、增大劑(含雌激素的精油)會怎麽樣?
“簡直就是火上澆油。”趙鵬在文章中寫道。
他還擔心這些來路不明的精油對女性的傷害。事實上,美容機構推廣的純天然植物精油同樣含有雌激素,使用後可提高人體激素水平,但雌激素水平可能會相對地升高反而會增加罹患乳腺癌的風險。
精油按摩和乳腺癌發生率的關系暫不得而知。不過多方研究顯示,中國女性診斷為乳腺癌的中位年齡是48-50歲,相比於美國的64歲,年輕了近10歲。中國女性患者中57.4%的人不到50歲就被診斷為乳腺癌,62.9%的女性被診斷為乳腺癌時還未絕經。
事實上,中國女性擔心的“乳腺增生”屬於正常的生理現象,可以通過一定方法自愈。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乳腺科主任醫師賈國叢曾解釋,乳腺增生其實是一種良性病變,無特別的治療方法,極少數會發展為乳腺癌,註意定期複查即可。另外,只要每天保持良好心態,少吃含激素較高的食品,堅持適量運動就能有效緩解乳腺增生。
目前,進入“催乳師”這一行業的門檻很低。在網絡搜索“催乳師”培訓不難發現,有些速成班僅需十天即可頒發“合格證書”,而“保健按摩師”職業資質考試的培訓機構寥寥無幾。市場上“催乳師”“美胸師”職業,則被認為是“手指一按,月入上萬”。
南方周末記者在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官網上查詢,目前國家職業資格管理數據庫中並無“催乳師”這一職業。較為規範的資格證書,就是蔡思丹2015年6月考取的,由該部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頒發的催乳師(高級課程)崗位培訓考核合格證。有統計顯示,這類持證人員在10萬人左右。但在全國各地提供催乳師服務的從業人員已遠超此數。
趙鵬發現,西方國家並沒有這樣的行業。這與國民整體醫療素養有一定的關系,很多人對醫學知識認知不足。同時,醫學科普也不到位。如果能讓公眾通過簡單的比喻了解乳房結構及功能和保健方法,也不至於出現上當受騙甚至耽擱病情的情況。
2017年11月25日,《被乳房按摩害慘的中國女人》在丁香醫生微信上推送後,閱讀量已超過650萬。
對“乳房按摩”的狂熱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國女性的外形焦慮。年輕、身材好成為千篇一律的優秀標準。對醫學知識的缺乏,使得那些以消除“乳腺增生”、通經絡防治乳腺癌為噱頭的宣傳變得格外具有誘惑力,而市場上良莠不齊的按摩手法又成了暴力傷害的沃土。
“乳房按摩並不是萬惡的,只是市場上不專業的手法太多了。”蔡思丹強調。
(文中王芳、李楠、秦瀾為化名)
人的一生,賺多少錢並不重要。能夠交到多少朋友,幫過多少人,這才是人生最大的財富。她只希望她的煎餅,能溫暖更多的人。希望有一天能把煎餅攤到全世界!——《煎餅也瘋狂》賈秀英。
來源 | 匠心之城(ID:jxzc681)
作者 | 是郡主也是匠匠
還記得去年那個
月入3萬的煎餅大媽嗎?
京城黃金地段的煎餅攤,
一顧客懷疑大媽少給自己打了一個雞蛋,
爭執不休,
大媽實在忍無可忍:
我月入3萬,怎麽會少你一個雞蛋!
大媽霸氣的一句話,
帶火了一個曾被人“看不起”的群體,
更深深刺激了有些人的玻璃心。
平時上班路上再看到她們,
可別再吆五喝六了,
畢竟人家賺的比你多多了!
這不,
52歲的“煎餅俠”賈大姐又喊話:
月入3萬怎麽了?
我靠著攤煎餅月入十萬,
送女兒出國留學。
還開了三家連鎖店,
辦了全國第一家“攤煎餅”學校。
去年一電視臺采訪圖,那時51
真假?
不會是吹牛吧,
此言一出網友又炸開了鍋!
可趕早去賈秀英的“姜皇後煎餅”店前一看,
那老長老長的、
足足排到大馬路上的隊伍,
你就知道賈大姐的煎餅,
到底有多火了!
每天早上不到六點,
就有人開始排隊買煎餅,
兩個鍋同時開攤。
在上班的高峰期,
更是搶都搶不上,
有的顧客還因為排隊加塞吵架。
一攤就兩三個小時,
停不了手,
忙得連算錢收錢的時間都沒有。
賈大姐就把錢盒子往門口凳子上一放,
大家自覺自助、自己找錢。
今年52歲的賈大姐,
從2001年就開始攤煎餅。
開始的想法很簡單,
就是賺錢養家。
攤煎餅雖是小本買賣,
可多做一個就多一分收入,
比在工廠拿死工資強。
萬事開頭難,賈大姐的第一次出攤,並沒有想象的那麽順利。
那是一個寒冷的冬天,北京的大風刮得正溜。賈秀英揣著雙手凍得直哆嗦,心里卻激動地火熱。
左盼右盼終於等來第一位顧客,可不知是太緊張還是手凍得不聽使喚,賈秀英越想給人家攤好,卻越是弄得一團糟:煎餅摟出個洞,還結了一個面疙瘩。
羞愧著急的賈秀英連連說:
“姐,我給你放兩個雞蛋,
只收一個雞蛋的錢行嗎?”
可當時這個大姐脾氣就上來了,
“就你攤成這樣,
還要錢呢?白給我都不吃!”
第一位顧客氣呼呼地走了,
留下滿滿歉意的賈秀英,
一個人在寒風中落寞神傷。
街上已是人來人往,好不熱鬧,
自己的攤子前卻冷冷清清。
賈秀英也想過放棄,
可一想到有可能失學的女兒,
她別無選擇、只能勇敢地邁出這一步。
賈大姐說:“我閨女特別懂事。每次我帶她去超市買東西的時候,她想吃什麽東西,都會小聲的問我,
媽媽,這個東西貴不貴?如果要是貴的話就算了,我不饞,給我買便宜的就行。孩子的每一句話都刺痛我的心。”
“我就想:
為什麽人家的孩子想吃什麽買什麽,
為什麽我的孩子就不能?
不管多難,我也要靠我自己,
給孩子闖出一條路來。
決不能放棄,堅持賣下去,
不管是刮風、下雨、
一天都不能歇。”
一勺面糊、兩枚雞蛋、
一把蔥花、層層薄脆,
再刷上一層秘制醬料。
幾乎每一座城市、甚至每一條街道,
都會有無數家煎餅攤,
在每一個匆忙的早晨,
溫暖過路食客的胃。
憑什麽賈大姐的就這麽好吃呢?
賈大姐笑笑:
用心就是最好的秘方。
有的顧客說:
你那個面不好,那我就重新再去試;
有的顧客說:
你這個味道不好,
我就一樣一樣的再去調。
每天淩晨三點,
賈大姐就早早起床。
“蔥花、香菜都是現切的,
隔夜的東西都不要,
秋天霜打過的葉子有點發苦,
我就把那香菜葉子全部去掉,
就留下那個新鮮的桿兒。”
面都是自己磨,
買好的現成綠豆或者小米,
五谷雜糧都是自己現磨。
所以面粉吃起來特別香,
薄脆都是自己炸的,用最好的油。
還有醬料也是自己秘方配制,
吃起來口感特別好。
把綠豆面往鐵板上這麽一攤,
打上雞蛋,撒上蔥花、香菜,
遠遠地就能聞到一股香味,
吃起來是外香里脆,
讓人吃了還想吃!
一天,店里來了一位老顧客,一下子就要30個煎餅。賈大姐納悶了,怎麽一次要這麽多?
原來老顧客的閨女出國留學了,要去國外看她。
閨女說了:“我什麽都不需要,給我攤幾十張煎餅就行了,叫阿姨親手給我攤。我特喜歡吃她家的煎餅。”
聽了顧客的一番話,
賈秀英十分感動。
“想想這小姑娘,
從那麽點就開始吃我家的煎餅,
已經長成一個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
還沒有忘記我家煎餅。”
還有一個外國學生,
一次來買賈大姐的煎餅,
都做好了才發現沒帶夠錢,
看著尷尬的外國學生,
賈秀英爽快地擺擺手:
“拿著吃吧,拿著吃吧。”
從那以後,外國小夥天天來吃,有時候還帶很多國外同學來吃,一晃就是半年。
直到有一天,小夥帶著五六個人來到店里,嘰里咕嚕說了好多,賈秀英聽不懂,趕緊找個懂英語的翻譯;
原來他是美國人,馬上要回國了,再也吃不到賈大姐的煎餅了,這次專門帶著爸爸媽媽和很多朋友們,來吃最後一次煎餅。
他一說要走,
賈大姐心里酸酸的,
有一種想哭的感覺。
當他走過馬路,
回過頭來沖她揮揮手的那一刻,
賈大姐的淚就含在眼眶里。
“我感覺我賣煎餅,
不光是為了賺錢,
我賣的不只是一個煎餅,
還有一種溫暖的感覺。”
做煎餅也能做出成就感,
煎餅雖小,也足以溫暖人心。
溫暖了他人,
也成就了我自己。
賈秀英開始有了動力和信念,
攤煎餅不僅是為了養家糊口,
更要做成一種事業。
“我要把感恩的心,
回報給其他需要幫助的人。”
她開始教很多家庭情況不太好的人攤煎餅。認識的,不認識的,只要有人學,她就教。
一個山西的大姐,原來在北京給人家做保姆,後來不幹了,跟著賈大姐學做煎餅。
她臨走時,賈秀英鼓勵她:“萬事開頭難,你能走出第一步,你就能邁出第二步,回去有哪些不懂的地方,你給我打電話。”
後來,她給賈大姐打電話,激動地說:“我家孫子上幼兒園的錢,都是我出的,大姐,我非常感謝你教我做煎餅,我靠賣煎餅養活了一家子人”。
善良努力的賈大姐,
不僅自己生意紅火,
開了連鎖店,送女兒出國;
還創辦了中國第一個攤煎餅學校,
吃住都是免費,
把全套技術、包括醬料配方,
全都無保留地教給大家,
讓那些曾經和自己一樣走投無路的人,
都能走出一條致富之路。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