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也玩P2P:汽车共享驶入春天
http://www.xcf.cn/newfortune/qianyan/201504/t20150427_744119.htm
环保的理念以及愈加拥挤的城市交通使得以Zipcar和Car2go为代表的汽车共享服务在欧美城市得到认可,并冲击传统的汽车租赁服务。随着Car2go进入中国市场,在引领市场快速成长的同时也将遭遇中国式P2P汽车共享的狙击。陈永谦/文
2015年伊始,戴姆勒集团旗下的全球汽车共享品牌Car2go正式宣布进入中国市场,与重庆市政府合作的Car2go将于年内投放数百台Smart提供汽车共享服务。Car2go的入境,将直接冲击在2014年已掀起一轮资本狂潮的中国式P2P汽车共享服务。
汽车共享的需求
在城市交通日趋拥挤、环境污染渐趋严重的今日,中国已有8座城市实施汽车限购政策。交通堵塞成为全球各大都市梦魇的同时,大部分开车上班的有车一族,把车停在工作地附近的停车场后,车辆进入了超过8小时的闲置状态,不仅消耗高额的停车费,还占用了大量的城市空间。
“汽车分享计划”的初衷就是为了盘活这部分闲置的资源,解决闲置车辆与城市交通堵塞之间的矛盾。通过共享,缩短车辆无意义的停泊时间,以最少的车辆满足最多人的交通需求,从而减少城市的用车总数,最终改善城市的交通环境。
2000年,美国人罗宾·蔡斯成立了Zipcar,大胆实践了“汽车分享计划”的理念。这一创新的汽车租赁服务模式,打破了传统租车企业按天计费和在门店租车还车的运营模式,极大地提高了车辆的使用效率。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显示,每一辆共享车辆可以替代13辆私家车。
尽管其大规模实施将拉低私家车的销量,但众多汽车制造商却是汽车共享计划最积极的推行者之一,戴姆勒的Car2go、宝马的DriveNow、大众的Quicar等汽车共享项目先后推向市场。而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更新,汽车共享的便利性也同步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其中。咨询公司Frost&Sullivan预计,到2020年欧洲参与汽车共享服务的会员数量将达到1500万。
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中国的汽车共享市场目前处于起步阶段,不过已存在众多模仿者,随着Car2go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在竞争加剧的同时也将引领整个市场快速成长。咨询公司罗兰贝格在2014年的研究表示,中国租车市场规模从2008年的90亿元增长至2013年的34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9%, 预计到2018年中国租车市场规模将增至650亿元,其中汽车共享服务年化增长率将达到80%。
传统汽车租赁颠覆者?
源自美国的Zipcar目前已成功进入加拿大、英国等6个国家。区别于传统汽车租赁模式,Zipcar实施会员制,收取一次性注册费用25美元和会员年费60美元,租车则按小时收费,包含租车费用、油费和保险等费用。
Zipcar发展早期,移动互联网技术还未普及,网站和电话是租车的主要途径。以网站为例,当会员需要用车时,只需输入想要的车型或用车时间,就能搜索到以电子地图形式排列的可租用车辆基本情况和价格,随后会员可以根据自身喜好选择汽车的品牌、型号甚至颜色。Zipcar通常把车辆停放在人口比较密集的居民区以及大学校园内,通常情况下,会员提车都在步行5-10分钟的路程之内。会员人手一张的会员卡此时就会发挥车钥匙的作用,通过磁卡感应直接开锁。而在使用完后,会员于预定的时间内将车开回原本的停车位,便完成了整个用车流程。
开创汽车共享服务的Zipcar头顶汽车租赁行业颠覆者的光环于2011年成功上市,尽管2010年全年亏损高达1400万美元,但其上市当天市值仍超过11亿美元。然而好景不长,由于业务拓展艰难加上传统和新兴公司加入竞争,无法形成规模化经营的Zipcar长期亏损,最终在2013年被美国传统汽车租赁巨头安飞士(Avis )以5亿美元收购。被收购后的Zipcar得以保留品牌和运作方式,但却失去了颠覆汽车租赁市场的机会。
尽管Zipcar最终落入到传统汽车租赁巨头的手里,但汽车共享已成为汽车租赁行业无法阻挡的趋势,并“意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汽车厂商。
早在2008年,财雄势大的汽车制造厂商戴姆勒就在德国乌尔姆首推行汽车共享项目Car2go,50辆标识着“Car2go”的Smart汽车停放在城市中各街道、火车站和机场显著的专用车位供人们使用,戴姆勒集团也成为第一家进军租车服务的汽车厂商。
Car2go推行之初,正值移动互联网技术突飞猛进之际,用户只需要注册并领取智能租车卡。由于每辆车都接入了互联网,后台可运用电子地图和全球定位系统规划和运行车辆的出行轨迹,而用户则凭借智能手机上的App即可找附近的Car2go车辆,随后以智能租车卡或手机扫描车辆识别码便可解锁,进入车辆后输入相应信息,便可发动车辆,在使用完成后,将汽车免费停放在市区任何一个公共停车位,并再次扫描磁卡完成还车,实现即租即还的独特理念。
与传统租车服务相比,Car2go服务显然更为便捷。一是租还车自由,用户可以在市区任何停车点租还车,无需其他人员干预。二是按分钟收费,以Smart型的租车费用为例,目前Car2go的价格为每分钟41美分,每小时最高为14.99美元,除此之外,用户不需要再支付任何费用。Car2go表示,其每部车平均每天出租4-8次,位于市中心的车辆日出租次数甚至能达到14-15次,而单次平均的出租时长则介于20-60分钟。
相对低廉的租车费用和便捷的使用,使得Car2go逐渐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共享服务品牌,拥有超过100万名注册会员,在欧洲和北美共有超过13000辆Smart供29个城市的会员使用,累计租车次数超过2700万次,每2秒钟就有一位用户租用Car2go的车。据Car2go介绍,每一辆Smart在投入使用1.5-2年后,即可收回成本,包括门店运营、市场营销和折旧等。由于Car2go的车辆一般仅用于市内短途行驶,车辆损耗相对传统租车企业更低,保养成本也相对低廉。目前提供Car2go服务的20多个城市中,已有部分实现盈利。自2014年年底开始,Car2go在德国部分城市新推奔驰B级轿车供用户租赁。
作为戴姆勒集团在汽车市场的竞争对手,宝马公司同样积极推行汽车共享服务,与汽车租赁公司Sixt在2011年合作推出DriveNow,以此抗衡Car2go。据悉DrvieNow在2014年已实现盈亏平衡,而这被市场视为标志性事件—汽车共享并不是单纯推行节能环保的慈善服务,其可观的前景或将吸引更多的汽车制造商加入这一行列。大众同样是在2011年加入汽车共享的阵营,但其更主要的目的是解决未来如何在城市卖车的问题。
中国式汽车共享
在中国,目前汽车租赁市场最大的两家公司神州租车和一嗨租车均未正式投入汽车共享服务,奇瑞汽车则成为中国本土第一家涉足汽车共享的制造商。2015年3月,奇瑞汽车、易到用车、博泰三方合资成立易奇泰行,由博泰提供车联网技术,易到用车提供智能共享平台,奇瑞汽车负责车型开发和生产制造,三方将联手打造全球第一款用于共享的智能互联纯电动车—易奇汽车byiVokaOS。基于奇瑞汽车QQ平台打造的byiVokaOS将于2016年正式推向市场,预计到2018年年销量达到15万辆,且只租不卖。
由于中国传统汽车租赁公司和汽车制造商迟迟没有在汽车共享服务上发力,中国本土的汽车共享更为火热的是一种基于P2P模式的服务,即由个人车主把闲置的车辆通过租赁平台出租,有用车需求的客户通过手机App查找附近可供租用的车辆,其租车和还车流程与Zipcar类似。
虽然中国法律禁止私人轿车从事运营服务,行业的合法性受到质疑,但显然未能阻挡其蓬勃发展。自2013年起,PP租车、凹凸租车、宝驾租车、友友租车等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并迅速得到市场资金的垂青。运营不足两年的PP租车在2014年便成功收获两轮共计7000万美元融资,2014年推出的凹凸租车、宝驾租车、友友租车则分别得到1000万美元、3500万美元和2000万美元融资,众多得到资本青睐的P2P汽车共享平台纷纷加速在全国各大城市跑马圈地,以期在这个新兴行业得到先发优势。
随着有政府支持的 Car2go服务在2015年年内正式推行,势必对当前行业乱象百出的在线租车平台形成冲击,而环保理念的提升以及愈加拥挤的城市交通也势必将进一步助推中国式汽车共享服务的发展。■
核電的春天:5年內新增投資可達5000億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5/4621027.html
核電的春天:5年內新增投資可達5000億
一財網 張國棟 2015-05-21 22:12:00
要實現2020年化石能源占比20%、2030年以前碳排放達到峰值的目標,唯一選擇是發展包括核電在內的低碳清潔能源。
日本福島核事故發生後,中國對新建核電項目的審批一度緩慢。而現在,隨著政策扶持力度的加大,這個行業正重新走入春天。
5月21日,在“第十一屆中國核能國際大會2015”論壇上,中國核能行業協會副秘書長徐玉明表示,按照規劃,到2020年以前,中國還要新建35GW,平均每年新開工5到6臺機組,新增核電投資約5000多億元。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從會上了解到,目前國內投運和在建的核電廠已達40多個機組,安全水平和運行業績達到全球核電機組中值水平以上,有的機組已接近國際先進水平。在核電設備制造方面,設備國產化可達80%以上,主設備年貨能力達10套以上。
考慮到中國城鎮化的發展速度以及現有能源結構,上述量級顯然還不夠。
在徐玉明看來,到2030年全社會用電量可能比現在增加1倍,而我國的能源結果不合理的現象十分突出,煤炭消費占一次能源的66%,占電力生產的75%,非化石能源占比僅11.2%,“要實現2020年化石能源占比20%、2030年以前碳排放達到峰值的目標,唯一選擇是發展包括核電在內的低碳清潔能源”。
安全運營是核電繞不開的話題,據了解,新建核電機組要符合三代核電安全標準,進一步降低堆芯融化及放射性釋放概率。以華龍一號、AP1000、CAP1400為代表的三代核電技術將成為中未來核電規模化發展的主流。
4月15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核準建設“華龍一號”三代核電技術示範機組,20多天後,在福建福清,這項示範工程的首臺機組——福清核電5號機組正式開工。
中核集團自1999年就開始研發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從CNP1000到CP1000,再到ACP1000,最後與中廣核的技術融合,形成了“華龍一號”。
廈門大學能源學院副院長郭奇勛表示,此前的AP1000是我國從國外引進的三代核電堆型,而“華龍一號”屬於自主品牌,通過示範實踐也可以達到三代技術,這樣國內外核電設計技術方案有可能在我國並存,並在國內同時發展。
本報記者註意到,國內建設提速的時候,核電“走出去”也在加快。
今年1月份,中國與巴基斯坦簽署了340億美元的投資協議,將建設大規模核電廠,此後,中國又與阿根廷政府簽訂了《關於在阿根廷合作建設壓水堆核電站的協議》,“華龍一號”出口拉丁美洲。
中核集團總經理錢智民測算,出口一臺“華龍一號”,大概相當於出口30萬輛汽車,全壽期估值大概在1000億人民幣左右。“華龍一號示範堆是商業示範堆,已經批量化了,國內要批四臺示範堆,國際上也簽了2臺合同、5臺框架協議、後續還要簽。”錢智民曾向媒體如是表示。
巧合的是,5月19日,國務院正式印發了《中國制造2025》,明確到2020年掌握一批重點領域的關鍵核心技術,到2025年創新能力顯著增強,而在已經明確的9項戰略任務和重點中,將聚焦電力裝備等十大重點領域。在電力裝備方面,國家將推動大型高效超凈排放煤電機組產業化和示範應用,進一步提高超大容量水電機組、核電機組、重型燃氣輪機制造水平。
外界分析,《中國制造2025》的發布,核電設備制造商降受益頗多。目前,上海電氣(601727.SH)在核島領域的市場份額較高,特別是堆內構件和控制棒驅動裝置。截至2014年年底,東方電氣(600875.SH)的高效清潔能源在手訂單為810億元(含核電),占其1267億元在手訂單的64%。
但也有人發出了善意提醒,不要對核電“走出去”盲目樂觀。
世界核能協會總監FrancoisMORIN在當天的演講中也提到,全球的核電會有非常大的增長,但發展也有很多挑戰,尤其是中國。他認為,中國走出去的熱情,有點過熱了。
據悉,中國存在巨大的核電潛在產能,阿根廷則計劃重振核工業、調整能源結構。不過,雖然核電是阿根廷的重大工程,國企也確實比民營或中小企業抗風險性強,但政治不穩定導致的政策風險以及匯率風險,還是值得警惕。
“我不想讓大家失望,但要告訴大家現實。”他說,中國的核電企業,在全球建立名聲,只是時間的問題,“現在非洲在建的核電站數量為0,我不認為現在不搶占就會失去機會,所以沒必要急功近利”。
編輯:彭海斌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為何說訴訟類法律電商的春天還太過遙遠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0824/151659.shtml
在新一輪創業浪潮襲來之際,無數垂直細分市場迎來了他們發展的春天。近來一段時間,“新入者開啟新玩法”、“新融資助力老牌法律電商奔跑”、“BAT巨頭投資法律電商”等一系列利好消息紛沓而至,發展多年的法律電商市場也傳出了春天將至的消息。
在一片唱好聲已經讓部分創業者逐漸浮躁起來的情況下,作為一名關註法律電商多年的IT作者,正如當年一篇《法律電商的品牌之路,光想不做?》的報道不好聽卻很討喜一般,小謙想繼續說點不太好聽的話,希望可以更好地促進法律電商健康發展。
法律電商越來越火 行業爆發的前奏已經響起
不可否認的是,當綠茶網、法率網、贏了網、網律、知果果等一系列新入者走進法律電商行業;當老牌法律電商平臺易法通成功獲得千萬級B輪融資,估值過億;當綠狗、找法網、法鬥士、110網並未在電商洗牌大潮中消失。相較於兩年前的法律電商市場,如今的法律電商行業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隨著萬眾創業時代成功開啟,海量的法律需求也和大量的創業公司一同前來,甚至就連原本高不可攀的BAT級巨頭資源也開始滲入法律電商,這是一個好消息。也正是在法律服務市場規模還在隨著市場紅利不斷膨脹的情況下,法律電商在最近幾年內的確會越來越火,出現專註於法律電商服務的上市公司也非不可能,關於整個法律電商行業的發展前景,即將爆發這是沒有爭議的。
但在法律服務主要分為訴訟業務和非訴訟業務的情況下,當一大波新入者沖進訴訟類法律電商市場的時候,我卻不得不潑點冷水:訴訟類法律業務在短時間之內難以推動法律電商行業發展,短期內想靠訴訟類法律業務推動行業發展恐怕會是一場夢。
一、中小企業是法律電商的主要付費客戶,但中小企業非訴訟業務遠多於訴訟業務
政府大力支持互聯網+,不僅給互聯網改造傳統產業帶來了更多的發展機遇,也新生出大量的中小型創業公司。這些創業公司的存在,便給整個法律電商行業的爆發奠定了堅實基礎。
據國家工商總局2015年5月發布的《全國市場主體發展報告》數據顯示,5月份全國新登記註冊市場主體137.8萬戶,比上年同期增長20.4%,截至5月底,全國實有各類市場主體7264萬戶,其中企業1959.4萬戶。以9000萬戶中小企業/中小市場主體為總數,按照30%的活躍率,整個市場上目前最多將擁有2700萬法律電商潛在服務對象,有這些中小企業的幫助,整個法律電商行業都將會迎來更好的發展機遇。
但據筆者從某法律電商獲取到的內部經營數據顯示:每家中小企業平均每年的非訴合同文書服務在24項左右,而每年平均6家中小企業才有一家產生小額訴訟需求,例如勞動仲裁、貨款糾紛、工程款糾紛……為什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筆者個人認為,以和為貴的傳統思想已經深入中國人的靈魂,在合作合夥、采購銷售、貨款糾紛涉及金額不夠大的情況下,為繼續保持合作關系,中小企業往往只能處於被動一方,常常選擇大事化小、小事化無。而當中小企業真正遇到了大官司之時,這場官司或將直接決定企業的生死,為求取得最好的官司結果,貿然地因為價格優勢去網上盲目選擇不知名律師顯然並非上上之策,找熟人朋友圈或就近知名的律所推薦更合適的律師,將更加穩妥。
所以,雖然筆者也相信,訴訟法律電商平臺,能夠幫助用戶找到他們心儀的律師,但正如當年人們對於網購商品的真實性持懷疑態度一般,幾乎沒有人會希望自己的官司輸,人們對於官司的重視性直接決定人們對於互聯網律師的信任力,不經過漫長的時間洗滌,通過互聯網信息平臺找律師解決官司的行為便很難成為主流。
而相比之下,中小企業在創業經營的過程中,諸如勞動用工、買賣銷售、合作合夥等的合同起草審查、拖欠款催收、專利商標註冊、法律咨詢等非訴訟業務確是無可規避的。為什麽現在接觸的中小企業老板的法律意識好像“越來越強”?因為他們在企業運營過程中,或多或少都吃過因為不懂得規避這些風險而來的虧和損失,所以他們尋求專業的律師建議,實則也是在增強企業的競爭能力,更好地保護企業的權益。在這樣的情況下,法律意識可謂是“被迫”逐漸增強的。
因此,並非中小企業沒有法律官司就沒有法律需求,縱然法律電商的法律訴訟服務價格要遠低於傳統律所,但因為整體的訴訟需求不夠大原因,中小企業對於非訴訟業務的需求要遠遠比訴訟業務多。由此一來,盡管創業大潮里海量的創業型企業能成為法律電商平臺的潛在用戶,但經過一番篩選之後,中小企業的需求特性將導致中小企業短時間內不會對法律電商平臺的訴訟業務發展帶來明顯的幫助。
二、家庭和個人是法律電商主要用戶 ,但個人訴訟業務在互聯網上的爆發仍需等待
中小企業在助推法律電商非訴業務的發展,大企業的全部法律事務一般也有專業團隊的操盤,這時只有家庭和個人的力量是訴訟法律電商不容小覷的力量。
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多年之前就已經突破13億人口大關。而人作為世界上最複雜的生物之一,常常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情,引爆長期積累的恩怨,最終走上法庭。據Openlaw已收集的2014年法院所有公開數據顯示,民事訴訟案件占案件總數的72%,而民間借貸、離婚、交通事故、買賣合同、金融借款糾紛又占了民事案件的82%以上,由此可見個人或家庭用戶的法律訴訟需求有多龐大。
據筆者與多家法律電商行業人士溝通了解,幾乎每家法律電商平臺都說免費法律咨詢的需求量是最大的,但是轉化呢?幾家都沒有給出詳細的數據和明確的答案。但是,據Openlaw數據顯示,民事訴訟案件中有55.96%是無代理的,行政案件74.8%無代理,刑事案件更是高達84.44%無代理。這是一種什麽概念?大量需求,低額轉化!在這樣的情況下,訴訟類法律電商的春天,或許還需等待!

參考數據來自OpenLaw的《2014年中國判例數據研究報告》
而另一方面,隨著國人的法律意識不斷增強,大量的個人和家庭也開始以有效的法律文書來保護自己或自己的家庭,比如大家所熟知的買賣二手房尋找律師審合同;租房上網下範本、看下註意事項,和人合作吃虧後也學會了“先小人後君子”;離婚更是要讓律師幫自己爭取財產和撫養權……這便給法律電商平臺的非訴訟業務(各類法律文書)帶來了發展機遇,甚至因為法律平臺曾靠譜地幫助個人解決過法律問題,個人一旦真正碰上官司反而會優先選擇這些法律電商平臺。
因此,在“屌絲用戶”借助互聯網平臺免費咨詢;中層白領級用戶有熟悉律師或律所;家庭個人短期之類對於訴訟需求不大情況下,要讓家庭個人用戶助推訴訟業務發展,還需要漫長的時間等待來培育家庭個人用戶法律意識和付費意識的共同提升,法律電商的訴訟業務方能憑借家庭個人走得更好。
法律電商旨在改造法律行業,法律電商律師聯盟不易做
無論是早期的IT軟件還是如今非常火熱的各類互聯網工具,互聯網時代的產品之所以受到如此多人的歡迎,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源自於互聯網在講傳統產業改造的過程中,將很多傳統服務變得標準化,既方便用戶又便利服務者,從而提升溝通和服務的效率。而無法標準化的行業,也是很難做到規模化,從而達到投資者對未來發展的預期。
在法律電商剛剛出現在中國市場中,人們就曾因為當時國民法律意識淡薄和法律服務難以標準化的原因唱衰過法律電商,但事實上,法律電商的初衷就旨在適用互聯網的力量改造傳統行業,經過各大法律電商平臺們的共同努力,如今不少細分的法律服務就已經成功被互聯網標準化,又一次證明了互聯網改造傳統行業的能力。
據筆者對幾家法律電商平臺的了解下來,目前唯一提出“法律非訴訟類業務標準化”概念的平臺,似乎就只有老牌法律電商平臺——易法通。從法律咨詢、合同起草、合同審查、企業規章制度合法性審查、股權事務管理、標準化法律催收服務,到為企業建立並管理法律事務檔案、為企業提供企業法務自助咨詢數據庫檢索和使用服務,靠數據庫的支撐,實現標準化全流程服務。按照一家中小企業平均每年法律文書達到24項,而每項至少需要300元/份的數據,結合上文說談及的2700萬法律電商服務對象,就能定位出以法律文書為主的非訴訟業務的市場將能到達千億級別。
盡管如此,但法律電商出現的意義,旨在使用互聯網的方式改造傳統律師行業,僅僅只是改造好了非訴訟業務的遠遠不夠的,怎樣讓律師加入法律電商平臺的律師聯盟?怎樣幫助律師的訴訟業務盡量標準化也是法律電商平臺需要思考的難題。
知乎上關於律師人生發展的問題中曾這樣顯示:要成為一名律師,首先得通過司法考試取得法律職業資格,然後還要在律師事務所實習一年,進而通過考核後成功獲得律師職業資格。按照這樣的道理,一名真正可以負責案子的律師至少需要1年多的時間才能真正熬出頭來。
因此,一邊是大律師已經不缺知名度,律師聯盟遭遇大律師擺譜的情況細數常見,一邊是律師聯盟哪怕是嘗試通過平臺推出新法律明星,要真正可以吸納大量可以直接跟進案子的律師也不是一件容易事兒的情況下,法律電商律師聯盟不易做。
那麽,在短時間內之類因為中小企業非訴訟業務多於訴訟業務、律師訴訟服務難以標準化、律師聯盟不易做的多重做作用下,法律電商究竟要怎麽樣找到屬於自己的路呢?訴訟業務的未來還很遙遠,怎樣熬到訴訟業務興起的時候呢?筆者有兩大建議:
1、非訴訟業務將迎法律電商春天 抓住非訴訟業務機遇
如上文所說的一般,非訴訟業務能直接滿足當前主流創業型中小公司的基礎法律需求;非訴訟業務比訴訟業務更容易標準化;能與當前萬眾創業的潮流深度契合在一起;在短時間內有比較清晰的市場發展脈絡等原因,都將成為非訴訟法律業務迎來法律電商春天的前兆。法律電商平臺們抓住非訴訟業務的機遇,將能幫助企業在必須煎熬的幾年時間內更好地生存著。
2、訴訟業務不要輕易放棄 垂直細分是王道
從目前來說,雖然有不少律師還在排斥低收費的法律電商平臺,給行業的發展帶來了一定的阻礙,但之所以還有律師願意與法律電商平臺的訴訟類業務合作,也是源自於互聯網渠道對於律師個人品牌的價值。因此,做高端私人律師;做專註於知識版權的訴訟業務;做專註於互聯網行業的訴訟業務;更大力度地推薦免費法律咨詢業務,便是各大訴訟業務類法律電商要將平臺業務垂直細分化的方向。也憑借著垂直化的品牌優勢,法律電商平臺能夠更好地幫助律師樹立品牌,最終就能幫助平臺在法律電商市場中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
隨著我國法律制度的不斷完善,筆者對法律電商行業的市場也是充滿了期待。在目前非訴訟類法律業務難以標準化的情況下,另辟蹊徑活下去或許也是各大法律電商值得深思的地方。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小謙,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號zzyyanan獲取授權。
更名,融資,燒錢……二手車電商的春天來了嗎?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0909/151884.shtml

昨天,筆者的朋友圈被三件事刷屏,一是“百度世界大會”,二是“今日頭條”,三是“趕集好車改名瓜子二手車直賣網”。
前兩件事被大家關註,無可厚非,行業大事嘛。唯一令筆者好奇的是——趕集好車為何要改名為“瓜子”。按照趕集非官方的解釋,“用嗑瓜子的工夫就把車給買了”。雖然,這個說法有開玩笑的成份,但無疑趕集網已將二手車的布局上升到了一定的戰略高度(此處省略1500字,謎底還是留待9月15日的發布會去揭曉)。
其實,最近的二手車電商確實很火。9月1日,二手車電商平臺車貓網宣布完成12億元B輪融資;同日,提供按需評測並撮合交易的二手車平臺Shift也宣布完成5000萬美元B輪融資。而就在今年夏天,一個名為優信二手車的品牌橫空出世,一口氣冠名了多個綜藝娛樂節目,被業內戲稱為“有錢,任性”。
那麽,在資本,資本,還是資本的運作下,二手車電商的春天真的來了嗎?
從資本層面看,在國內整體經濟下滑、資本遇冷的情況下,車貓網、人人車、優車誠品等依然能夠獲得資本的青睞,在很大程度上映射出國內二手車電商市場正在迎來風口,二手車電商行業一片火熱。
而通過數據看,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二手車交易總量為460.9萬輛,同比增長5.79%,預計2015年全年交易規模有望突破1000萬輛,2020年達到2000萬輛的規模。
有業內人士指出,在國外相對成熟的汽車市場中,一般二手車交易量約占到整個汽車交易量的70%左右。但從今年上半年的數據看,我國與發達國家相比仍存在不小的差距。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二手車置換占新車銷售總交易的11.5%,只有在北京地區,這一數字才與發達國家接近。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沈榮也曾表示,隨著互聯網在二手車領域當中的應用增多,二手車領域的企業紛紛介入二手車電商,最終到2020年會形成二手車與新車交易比例達到1:1的狀態。
似乎從以上兩個方面都顯示,國內二手車市場的潛力巨大,二手車電商的春天即將到來。
不過,筆者卻認為,二手車電商走向成熟仍需要邁過以下兩道坎:
1.如何提升用戶信任度。
在國內,由於二手車交易缺乏汽車出廠、行駛公里數、維修養護等一系列的車況追蹤環節,而出售車輛的車主往往為了賣一個好價錢,會隱瞞,甚至謊報車況,從而導致缺乏汽車專業知識的購車人懼怕在二手車交易中購買到事故車、甚至是報廢車。此外,在車輛交易完成後,車輛若出現問題的賠付問題又該如何解決。
同樣,賣車的車主也對電商平臺存在不信任感。由於賣方想把二手車賣個高價,但平臺往往要壓價,而車主往往對車輛的了解遠不如平臺充分,因此很容易導致信任感流失。
因此,不管是2B,還是2C模式,消除售車人和購車人的不信任感都是二手車電商面臨的最大問題。
2.如何克服車源供需平衡。
由於二手車銷售屬於高客單、低頻次消費,車源往往是各大電商平臺爭奪的焦點。在國內,目前二手車市場供需仍不平衡,車源往往供不應求,而且地域性明顯,二手車多集中在北上廣等一線城市。同時,車源較為碎片化,多數經銷商采取“以銷定采”的方式。因此,電商平臺如何打通與4S店、汽車經銷商的渠道成為關鍵。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劉勇,微信號:科技說說。文章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i黑馬觀點與立場。
國辦發文推進充電設施建設 電動汽車行業的春天來了?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1009/152276.shtml
i黑馬訊10月9日消息 今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加快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為促進新能源汽車的推廣和普及提供了強有力的政策支持。
《意見》要求,到2020年,基本建成適度超前、車樁相隨、智能高效的充電基礎設施體系,滿足超過500萬輛電動汽車的充電需求;建立較完善的標準規範和市場監管體系,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充電服務市場;形成可持續發展的“互聯網+充電基礎設施”產業生態體系,在科技和商業創新上取得突破,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充電服務企業。
據悉,由能源局牽頭制定的《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指南》和《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指導意見》也即將公布,今年同時推進的,還有電動車充電國家標準的修訂,國家政策將助推充電樁建設井噴。有分析師預測,未來六年國內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站)的直接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260億元;在此規模下,預計充電樁(站)產業年利潤18-27億元。
按照有關方面提供的數據,截至2014年底,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為12萬輛,如果今年銷量能夠達到預期目標,預計將新增15萬輛,保有量將達到27萬輛。而到去年底,我國建成的充換電站只有780座,交直流的充電樁則只有3.1萬個,顯然難以滿足電動車充電需求。
同時,也有相關領域專家擔憂,如果充電設施建設不做好規劃和布局工作,不在技術、規範、標準、資金實力等方面設置一定門檻,可能會引發許多新的矛盾和問題。光伏、風電等新興產業發展暴露的問題可能會在電動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上重演,形成新的重複投資、惡性競爭、跑馬圈地等問題。
以下為政策全文: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充電基礎設施是指為電動汽車提供電能補給的各類充換電設施,是新型的城市基礎設施。大力推進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有利於解決電動汽車充電難題,是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重要保障,對於打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和增加公共產品、公共服務“雙引擎”,實現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決策部署,積極推動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各項工作取得積極進展,但仍存在認識不統一、配套政策不完善、協調推進難度大、標準規範不健全等問題。為加快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經國務院同意,現提出以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按照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以純電驅動為新能源汽車發展的主要戰略取向,將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強統籌規劃,統一標準規範,完善扶持政策,創新發展模式,培育良好的市場服務和應用環境,形成布局合理、科學高效的充電基礎設施體系,增加公共產品有效投資,提高公共服務水平,促進電動汽車產業發展和電力消費,方便群眾生活,更好惠及民生。
(二)基本原則。
統籌規劃,科學布局。加強充電基礎設施發展頂層設計,按照“因地制宜、快慢互濟、經濟合理”的要求,根據各地發展實際,做好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整體規劃,加大公共資源整合力度,科學確定建設規模和空間布局,同步建設充電智能服務平臺,形成較為完善的充電基礎設施體系。
適度超前,有序建設。著眼於電動汽車未來發展,結合不同領域、不同層次的充電需求,按照“樁站先行”的要求,根據規劃確定的規模和布局,分類有序推進建設,確保建設規模適度超前。
統一標準,通用開放。加快制修訂充換電關鍵技術標準,完善有關工程建設、運營服務、維護管理的標準。嚴格按照工程建設標準建設改造充電基礎設施,健全電動汽車和充電設備的產品認證與準入管理體系,促進不同充電服務平臺互聯互通,提高設施通用性和開放性。
依托市場,創新機制。充分發揮市場主導作用,通過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加大財政扶持力度、建立合理價格機制等方式,引導社會資本參與充電基礎設施體系建設運營。鼓勵企業結合“互聯網+”,創新商業合作與服務模式,創造更多經濟社會效益,實現可持續發展。
(三)工作目標。到2020年,基本建成適度超前、車樁相隨、智能高效的充電基礎設施體系,滿足超過500萬輛電動汽車的充電需求;建立較完善的標準規範和市場監管體系,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充電服務市場;形成可持續發展的“互聯網+充電基礎設施”產業生態體系,在科技和商業創新上取得突破,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充電服務企業。
二、加大建設力度
(四)加強專項規劃設計和指導。各地要將充電基礎設施專項規劃有關內容納入城鄉規劃,完善獨立占地的充電基礎設施布局,明確各類建築物配建停車場及社會公共停車場中充電設施的建設比例或預留建設安裝條件要求。要以用戶居住地停車位、單位停車場、公交及出租車場站等配建的專用充電設施為主體,以公共建築物停車場、社會公共停車場、臨時停車位等配建的公共充電設施為輔助,以獨立占地的城市快充站、換電站和高速公路服務區配建的城際快充站為補充,形成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體系。原則上,新建住宅配建停車位應100%建設充電設施或預留建設安裝條件,大型公共建築物配建停車場、社會公共停車場建設充電設施或預留建設安裝條件的車位比例不低於10%,每2000輛電動汽車至少配套建設一座公共充電站。鼓勵建設占地少、成本低、見效快的機械式與立體式停車充電一體化設施。
(五)建設用戶居住地充電設施。鼓勵充電服務、物業服務等企業參與居民區充電設施建設運營管理,統一開展停車位改造,直接辦理報裝接電手續,在符合有關法律法規的前提下向用戶適當收取費用。對有固定停車位的用戶,優先在停車位配建充電設施;對沒有固定停車位的用戶,鼓勵通過在居民區配建公共充電車位,建立充電車位分時共享機制,為用戶充電創造條件。
(六)建設單位內部充電設施。具備條件的政府機關、公共機構和企事業單位,要結合單位電動汽車配備更新計劃以及職工購買使用電動汽車需求,利用內部停車場資源,規劃建設電動汽車專用停車位和充電設施。各地可將有關單位配建充電設施情況納入節能減排考核獎勵範圍。
(七)建設公共服務領域充電設施。對於公交、環衛、機場通勤等定點定線運行的公共服務領域電動汽車,應根據線路運營需求,優先在停車場站配建充電設施,沿途合理建設獨立占地的快充站和換電站。對於出租、物流、租賃、公安巡邏等非定點定線運行的公共服務領域電動汽車,應充分挖掘單位內部停車場站配建充電設施的潛力,結合城市公共充電設施,實現高效互補。
(八)建設城市公共充電設施。公共充電設施建設應從城市中心向邊緣、從城市優先發展區域向一般區域逐步推進。優先在大型商場、超市、文體場館等建築物配建停車場以及交通樞紐、駐車換乘(P+R)等公共停車場建設公共充電設施。鼓勵在具備條件的加油站配建公共快充設施,適當新建獨立占地的公共快充站。鼓勵有條件的單位和個人充電設施向社會公眾開放。
(九)建設城際快速充電網絡。充分利用高速公路服務區停車位建設城際快充站。優先推進京津冀魯、長三角、珠三角區域城際快充網絡建設,適時推進長江中遊城市群、中原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哈長城市群城際快充網絡建設,到2020年初步形成覆蓋大部分主要城市的城際快充網絡,滿足電動汽車城際、省際出行需求。
三、完善服務體系
(十)完善充電設施標準規範。加快修訂出臺充電接口及通信協議等標準,積極推進充電接口互操作性檢測、充電服務平臺間數據交換等標準的制修訂工作,實現充電標準統一。開展充電設施設置場所消防等安全技術措施研究,及時制修訂相關標準。完善充換電設備、電動汽車電池等產品標準,明確防火安全要求。制定無線充電等新型充電技術標準。完善充電基礎設施計量、計費、結算等運營服務管理規範,加快建立充電基礎設施的道路交通標誌體系。
(十一)建設充電智能服務平臺。大力推進“互聯網+充電基礎設施”,提高充電服務智能化水平,提升運營效率和用戶體驗,促進電動汽車與智能電網間能量和信息的雙向互動。鼓勵圍繞用戶需求,運用移動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為用戶提供充電導航、狀態查詢、充電預約、費用結算等服務,拓展平臺增值業務。
(十二)建立互聯互通促進機制。組建國家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配合有關政府部門嚴格充電設施產品準入管理,開展充電設施互操作性的檢測與認證。構建充電基礎設施信息服務平臺,統一信息交換協議,有效整合不同企業和不同城市的充電服務平臺信息資源,促進不同充電服務平臺互聯互通,為制定實施財稅、監管等政策提供支撐。
(十三)做好配套電網接入服務。各地要將充電基礎設施配套電網建設與改造項目納入配電網專項規劃,在用地保障、廊道通行等方面給予支持。電網企業要加強充電基礎設施配套電網建設與改造,確保電力供應滿足充換電設施運營需求;要為充電基礎設施接入電網提供便利條件,開辟綠色通道,限時辦結。電網企業負責建設、運行和維護充電基礎設施產權分界點至電網的配套接網工程,不得收取接網費用,相應資產全額納入有效資產,成本據實計入準許成本,並按照電網輸配電價回收。
(十四)創新充電服務商業模式。鼓勵探索大型充換電站與商業地產相結合的發展方式,引導商場、超市、電影院、便利店等商業場所為用戶提供輔助充電服務。鼓勵充電服務企業通過與整車企業合作、眾籌等方式,創新建設充電基礎設施商業合作模式,並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等方式,提供智能充放電、電子商務、廣告等增值服務,提升充電服務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
四、強化支撐保障
(十五)簡化規劃建設審批。各地要按照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的要求,減少充電基礎設施規劃建設審批環節,加快辦理速度。個人在自有停車庫、停車位,各居住區、單位在既有停車位安裝充電設施的,無需辦理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和施工許可證。建設城市公共停車場時,無需為同步建設充電樁群等充電基礎設施單獨辦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和施工許可證。新建獨立占地的集中式充換電站應符合城市規劃,並辦理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和施工許可證。
(十六)完善財政價格政策。加大對充電基礎設施的補貼力度,加快制定“十三五”期間充電基礎設施建設財政獎勵辦法,督促各地盡快制定有關支持政策並向社會公布,給予市場穩定的政策預期。在產業發展初期通過中央基建投資資金給予適度支持。對向電網經營企業直接報裝接電的經營性集中式充換電設施用電,執行大工業用電價格,2020年前暫免收取基本電費;其他充電設施按其所在場所執行分類目錄電價。允許充電服務企業向用戶收取電費及服務費,對不同類別充電基礎設施,指導各地兼顧投資運營主體合理收益與用戶使用經濟性等,及早出臺充電服務費分類指導價格,並在總結各地經驗基礎上,逐步規範充電服務價格機制。
(十七)拓寬多元融資渠道。各地要有效整合公交、出租車場站以及社會公共停車場等各類公共資源,通過PPP等方式,為社會資本參與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運營創造條件。鼓勵金融機構在商業可持續原則下,創新金融產品和保險品種,綜合運用風險補償等政策,完善金融服務體系。推廣股權、項目收益權、特許經營權等質押融資方式,加快建立包括財政出資和社會資本投入的多層次擔保體系,積極推動設立融資擔保基金,拓寬充電基礎設施投資運營企業與設備廠商的融資渠道。鼓勵利用社會資本設立充電基礎設施發展專項基金,發行充電基礎設施企業債券,探索利用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支持充電基礎設施建設。
(十八)加大用地支持力度。各地要將獨立占地的集中式充換電站用地納入公用設施營業網點用地範圍,按照加油加氣站用地供應模式,根據可供應國有建設用地情況,優先安排土地供應。供應新建項目用地需配建充電基礎設施的,可將配建要求納入土地供應條件,允許土地使用權取得人與其他市場主體合作,按要求投資建設運營充電基礎設施。鼓勵在已有各類建築物配建停車場、公交場站、社會公共停車場、高速公路服務區等場所配建充電基礎設施,地方政府應協調有關單位在用地方面予以支持。
(十九)加大業主委員會協調力度。制定全國統一的私人用戶居住地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管理示範文本。各地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街道辦事處和居委會要按照示範文本,主動加強對業主委員會的指導和監督,引導業主支持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業主大會、業主委員會應依據示範文本,結合自身實際,明確物業服務區域內建設管理充電基礎設施的流程。
(二十)支持關鍵技術研發。依托示範項目,積極探索充電基礎設施與智能電網、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智能交通融合發展的技術方案,加強檢測認證、安全防護、與電網雙向互動、電池梯次利用、無人值守自助式服務、樁群協同控制等關鍵技術研發。充分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加快推動高功率密度、高轉換效率、高適用性、無線充電、移動充電等新型充換電技術及裝備研發。
(二十一)明確安全管理要求。各地要建立充電基礎設施安全管理體系,完善有關制度和標準,加大對用戶私拉電線、違規用電、不規範建設施工等行為的查處力度。依法依規對充電基礎設施設置場所實施消防設計審核、消防驗收以及備案抽查,並加強消防監督檢查。行業主管部門要督促充電基礎設施運營使用的單位或個人,加強對充電基礎設施及其設置場所的日常消防安全檢查及管理,及時消除安全隱患。
五、做好組織實施
(二十二)落實地方主體責任。各地要切實承擔起統籌推進充電基礎設施發展的主體責任,將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管理作為政府專項工作。建立由發展改革(能源)部門牽頭、相關部門緊密配合的協同推進機制,明確職責分工,完善配套政策。2016年3月底前發布充電基礎設施專項規劃,制定出臺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運營管理辦法,並抓好組織實施。
(二十三)加大示範推廣力度。各地要結合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需要,針對充電基礎設施發展的重點和難點,開展充電基礎設施建設與運營模式試點示範。建立“示範小區與單位”、“示範城市與區縣”、“城際快充示範區域”三級示範工程體系。在示範項目中要充分發揮現有公共設施的作用,加強政企合作,創新城市充電基礎設施建設與運營模式,完善相關標準規範與配套政策,探索各種先進適用充電技術,總結形成可複制、可推廣的充電基礎設施發展經驗,促進充電基礎設施加快普及。
(二十四)營造良好輿論環境。各有關部門、企業和新聞媒體要通過多種形式加強對充電基礎設施發展政策、規劃布局和建設動態等的宣傳,讓社會各界全面了解充電基礎設施,吸引更多社會資本參與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運營,同時加強輿論監督,曝光阻礙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損害消費者權益等行為,形成有利於充電基礎設施發展的輿論氛圍。
(二十五)形成合力協同推進。發展改革委、能源局要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住房城鄉建設部、國土資源部等有關部門,依托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部際聯席會議制度,加強部門協同配合,強化對各地的指導與監督,及時總結推廣成功經驗和有效做法,重大情況及時向國務院報告。能源局要從嚴格標準執行、理順價格機制、加強供電監管、促進互聯互通、引入社會資本等方面加快完善充電服務監管;住房城鄉建設部、國土資源部、公安部要分別從規劃建設標準、設施用地、消防安全和交通標誌等方面為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運營創造有利條件;財政部、銀監會、保監會要通過加大財政支持、強化金融服務與保障等方式,增強社會資本信心。國管局、國資委要分別指導政府機關、公共機構和國有企事業單位率先在內部停車場建設充電基礎設施。其他相關部門要按照各自職責分工,做好協同配合工作。
國務院辦公廳
2015年9月29日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趙姝焱,i黑馬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系郵箱[email protected]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中國非虛構寫作再次迎來春天?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0/4698038.html
中國非虛構寫作再次迎來春天?
第一財經日報 彭曉玲 2015-10-16 08:51:00
這些年小說離現實越來越遠,通過文學作品來關註現實的題材也越來越少。這種情況下,需要非虛構寫作這種文體更好地反映現實
10月11日,也就是白俄羅斯女作家、記者斯維特蘭娜·阿列克謝耶維奇憑借非虛構作品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第三天,來自北京、上海的八家媒體平臺在各自微信公眾賬號上,公布了成立非虛構創作聯盟的消息。
這也是2010年《人民文學》雜誌發起“非虛構”欄目後,倡導非虛構寫作的接力棒首次大規模傳遞到了民間運作的市場化平臺。
“聯盟的構想已經準備很久了,這時發布只是巧合。”非虛構寫作家、聯盟發起人之一關軍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諾獎固然對非虛構寫作概念的傳播大有裨益,但對中國而言,職業寫作者偏少,如何確保寫作的真實性,仍是制約其發展的兩大關鍵問題。

中國非虛構寫作源於史傳
非虛構創作聯盟由《人間》《時尚先生Esquire》《南方人物周刊》《GQ中國》等八家媒體平臺聯合發起成立。聯盟接納的作品,除了文字寫作,還包括音頻、視頻、圖片,還有各種古怪的形式,因此冠以“非虛構創作”之名。
什麽是“非虛構寫作”?《時尚先生Esquire》總編輯、作家李海鵬告訴記者,定義非常簡單,只有兩條:真實和文學。“所有出現在文章中的點都必須是真實的,真實的事件、真實的人、真實的現象。並且,這篇文章必須具有文學色彩。”
“其實非虛構寫作是相對虛構寫作而言。在中國文學史上,兩者是在虛構寫作得到發展後才區分出來的。”複旦大學中文系教授羅書華長期從事文體研究,他說,按照孔子時代“大文學”觀點,所有的文字都可以稱為文學。漢代以後興起的漢賦,是現代意義上的虛構寫作,里面會有意加入對外在世界的想象。真正有意識的虛構寫作在唐傳奇中才開始。
“中國文學史上的非虛構寫作,一直都是以史傳文學為主,直到晚清出現《申報》,非虛構寫作又從正史延展到新聞寫作,隨後才衍生出報告文學等文體。”羅書華說。
至於“非虛構作品”這一確切提法,則起源於上世紀60年代的美國,當時以“非虛構小說”和“新新聞報道”為代表的非虛構創作盛行一時。這一概念隨後被引入國內,有學者在發表的學術論文中,還將中美兩國的報告文學、非虛構小說、新聞報道、紀實小說、口述實錄文學等統攝為“非虛構文學”。
通過非虛構寫作反映現實
直到2010年,《人民文學》正式開出“非虛構”欄目,“非虛構文學”才正式進入主流文學媒體的視野。“平心而論,當今文壇存在一種風氣——一個字,懶。”時任主編李敬澤曾這樣介紹發起欄目的初衷:“我們周圍存在不少的作家,把清高視作品位。一些中年作家收入不菲,對世界的理解全部通過電視和報紙。長年累月靠二手材料來吸收靈感,這是何等被動的創作風氣。”李敬澤呼籲作家做“行動者”,走向“吾土吾民”。
《人民文學》“非虛構”專欄刊登的第一部作品是韓石山的《既賤且辱此一生》。直到2013年6月,陸續刊登了29篇作品,作品題材與風格各不相同,顯示了“非虛構”寫作的多樣性。其中,梁鴻發表於《人民文學》的《梁莊》在學界引起較大反響,後以《中國在梁莊》為題名出版單行本,並獲得2010年度人民文學獎、《亞洲周刊》2010年度非虛構類十大好書獎以及第七屆文津圖書獎等獎項。另外一篇體現“行動”勇氣與決心的作品來自慕容雪村。這位成名於網絡時代的作家,冒著生命危險臥底傳銷團夥二十三天寫出《中國,少了一味藥》,展示了傳銷的本質和誤入歧途的底層百姓的悲慘命運。
時隔幾年,為什麽又要開始重新再提非虛構寫作呢?關軍說,若幹年前小說有反映現實的功能,但這些年小說卻離現實越來越遠,通過文學作品來關註現實的題材也越來越少。小說更多是走向個人空間,或者是走向類似玄幻等領域,虛構的成分也越來越多。這種情況下,需要非虛構寫作這種文體更好地反映現實。
“尤其是中國,近年來在世界範圍內都是急速發展、變化特別劇烈的國家。改革開放的短短30多年,相當於把別的國家上百年歷史走完,這些都是(非虛構寫作)題材的富礦。”他還表示,在中國,非虛構寫作和特稿有很大關聯性,對於大眾讀者而言,類似題材是通過紙媒才看到的。
內容是否真實較難核實
關軍說,聯盟主要的功能是資源共享,有了聯盟之後,其他平臺就能更便利地獲得授權,作者的作品也會得到更多的推廣。李海鵬也說,現在很多網絡平臺都在做非虛構寫作欄目,市場的接受也不錯,也能帶來平臺的美譽度。
不過,他們都表示,網絡興起後非虛構寫作發表渠道固然多了,但普遍面臨的問題是“人才難得”,職業寫作者估計也就幾十個。關軍也表示,以他所在的網易非虛構頻道《人間》為例,盡管平臺每天都能收到幾位讀者投稿,但職業寫作者主要還是由特稿記者構成。“不過,傳統媒體衰落後,真正的職業非虛構寫作者也在減少。”
怎樣在寫作中堅持真實,也是當下非虛構寫作普遍面臨的瓶頸。“多數時候來稿並非是像記者一樣寫現實題材,而是寫周圍的人和事,也不是以情節獵奇作為賣點。”關軍這樣介紹他收到的來稿,判斷作品真實性主要從作者有沒有偏離寫作動機來看。如果只是把非虛構寫作當成愛好,而不是當成賺錢,一般內容是可信的。不過他表示,“嚴格來說,還是要多核實。但是現在這方面還達不到。應該在核實上再專業些。不過核實這也是中國媒體的弱項,像在美國,媒體里就有專門進行核實的機制,但是在中國幾乎沒有。”
關軍還提醒,原來報告文學也很流行,但現在已經基本不提,就是因為編造痕跡太多,而且離政治太近。今後的非虛構寫作也要避免重蹈覆轍。
編輯:李剛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銀河娛樂第3季業績轉好 澳門賭業春天又來了?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0/4697755.html
銀河娛樂第3季業績轉好 澳門賭業春天又來了?
一財網 羅琦 2015-10-15 20:27:00
在澳門博彩業整體下滑的大環境下,所有博彩企業都難以獨善其身,不過,在銀河娛樂第3季度剛公布的季度報告中,公司季度收益為123億港元,環比上升了5%
在澳門博彩業整體下滑的大環境下,所有博彩企業都難以獨善其身,不過,在銀河娛樂第3季度剛公布的季度報告中,公司季度收益為123億港元,環比上升了5%,而公司更在行業寒冬推出節約成本方案,未來將節約8億港元。
根據銀河娛樂公布的季度報告,公司季度收益達到123億港元,同比下跌29%,經調整EBITDA為21億港元,同比下跌36%,環比上升13%。
這一下跌程度相對於行業整體已經相對理想,根據澳門博彩監察協調局數據,2015年9月澳門博彩收入同比下滑33%,達到171.33億澳門元,而今年首9個月,澳門博彩收入整體下滑36.2%至1760億澳門元。
銀河娛樂主席呂誌和稱,盡管澳門市場持續面對挑戰,銀河娛樂第三季的收益仍然算是穩健增長,主要由於“澳門銀河”第二期及“澳門百老匯”在今年5月開幕後,大部分零售商鋪及酒店設施在第三季也陸續開業,帶動了人流量的增加,令公司業績較為理想。
銀河娛樂稱,澳門的市場重心正在逐漸轉向中場,公司已經在繼續與時俱進積極管理其業務。公司旗下的中場、角子機及非博彩的收益占比,由2014年第三季度占按管理層基準計算的澳門業務收入總額的三分之一,增加至2015年第三季度近二分之一。
隨著渡假城正在繼續擴大並會引入更多新設施,銀河娛樂預期非博彩收益占比還會上升。
除此之外,銀河娛樂的轉型擴張計劃遠不止於此。公司計劃在推出澳門路氹第3及4期,這一發展計劃將使公司在路氹的版圖增加100萬平方米,預計地盤勘察工程將於2016年初展開。同時,銀河娛樂也在繼續推進一幅位於珠海橫琴的約2.7平方公里的土地發展世界級度假勝地的概念規劃。
呂誌和稱,公司未來希望可以在不影響顧客服務的情況下,進一步專註提高各項業務的效率,公司正在推動一個成本控制方案,目標為集團減省8億港元開支。此外,公司正在最後階段結算“澳門銀河”第二期的發展成本,預計可以確定節省4億至5億港元。
由於澳門的博彩業務複蘇未知何時,節衣縮食似乎是目前最為明智的選擇,資本市場也對此頗為認可,在10月15日,銀河娛樂股價創下了1個月新高,達到了29.5港元,最終銀河娛樂當日收報29.1港元,漲幅達到11.28%。
不過,隨著澳門黃金周博彩數據的複蘇,為一直處在寒冬的行業帶來一絲暖意。根據瑞信發布的最新報告,澳門在10月1日至11日黃金周期間,賭場收入達到91億澳門元,日均賭場收入勝於市場預期,由於黃金周的表現較佳,該行預計10月賭場收入可能同比下跌25%至28%,可能是8個月以來澳門博彩業跌幅最小的月份。
編輯:王樂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酒類電商走進春天里?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0/4703283.html
酒類電商走進春天里?
第一財經日報 張誌偉 2015-10-27 22:18:00
財報數據顯示,2015年1-6月,1919實現營業總收入4.32億元,同比增長64.73%;實現凈利潤435.33萬元,也由此成為幾家領軍酒類電商中唯一盈利的一家。
10月27日一大早,四川壹玖壹玖酒類供應鏈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楊陵江就按捺不住了,隨手在微信朋友圈里刷了一條消息;10分鐘過後,他的朋友圈里有另一位朋友也發了一條,以示互動。
楊陵江在朋友圈里是這樣寫的:恭喜苗國軍先生創業了!歡迎苗國軍投資1919並正式成為1919股東!歡迎苗國軍出任1919首席品牌官及河南1919董事長。
楊陵江提到的苗國軍是誰?他就是曾先後在三全食品、杜康控股、好想你擔任高管,在食品、酒水行業頗具口碑的職業經理人。去年9月,他辭任杜康銷售公司總經理職務,轉身投向國內棗類行業領軍企業好想你,當時好想你正急於去家族化、推進業務渠道轉型,原本可以一展身手的苗國軍入職不到一年,因操作思路與好想你規劃存在差異,不得不再尋東家。
今年8月底,苗國軍離開好想你的消息被披露出來,如今,兩個月過去了,他終於可以對外宣告他的新東家:感謝1919和楊總提供這麽好的創業機會,酒水行業,未來十年是流通企業的黃金十年,開放的1919憑其核心競爭力必將一騎絕塵。
顯然,話語間流露出的是對新東家及未來的看好。“1919這幾年發展很快,以連鎖模式為基礎,在資本、加盟模式及O2O等方面做了很多探索,在酒類流通行業已經形成足夠的影響力。”酒業資深專家、盛初咨詢項目總監侯帥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這例人事變動並不能代表什麽趨勢,只是苗國軍的個人選擇。
1919是國內酒類流通行業公眾公司(830993),酒類O2O電商及第三大開放平臺。楊陵江最近又對外強調自身定位:最大的酒類O2O電商,而不是B2C電商。
除了1919酒類直供自身的官網,以及在第三方平臺上的專營店的銷售,以及線下的銷售,楊陵江稱,“下一步企業努力的一個方向就是1919也將向一些廠家甚至平臺電商開放線下的門店,由線下的門店來為第三方配送訂單。”
1919方面日前披露了未來五年規劃:2015年營收計劃實現20億元,2016年做到1500家店、100億元營收,2017年做到3000家店、營收211億元,2018年做到4500家店、384億元,2019年做到6000家店,營收破千億。
財報數據顯示,2015年1-6月,1919實現營業總收入4.32億元,同比增長64.73%;實現凈利潤435.33萬元,也由此成為幾家領軍酒類電商中唯一盈利的一家。
除了對1919未來長遠發展充滿信心,苗國軍在所負責的河南市場則更是遊刃有余。中國食品商務研究院研究員朱丹蓬曾向本報記者介紹,苗國軍綜合能力強,更是擅長市場開拓,並且歷任高管的三全食品、杜康酒業和好想你,都是河南本土企業。
因此,選一個熟悉當地市場、並具備職業素養的人來掌管河南大區,1919董事長楊陵江難掩喜悅之情,這也是他為什麽提前走漏消息的原因。
“楊陵江在河南投建的第一個項目,就是跟杜康一起幹的,當時苗國軍就在杜康任職,雙方後來聯系一直沒有中斷。”侯帥稱,1919在河南布局也較早,當地也是1919重點市場,公司方面比較重視。
日前,酒仙網正式掛牌新三板,經過7輪融資後終於登陸資本市場。不僅如此,今年以來,酒類電商發展勢頭正酣:2015年2月,通葡股份公告稱擬以6669萬元對價增資並收購酒水電商平臺九潤源51%的股權;4月14日,中酒網選擇借殼上市,向青青稞酒(002646.SZ)出讓控股權;5月20日,中國領先的陳年白酒運營商歌德盈香股份有限公司宣布戰略合並也買酒,成為後者控股股東。
楊陵江也表示下一步將推動並購重組,此前,他曾透露,正在物色新的並購標的,將出現億元以上規模的並購。
編輯:彭海斌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行業寒冬 煤炭電商靠什麽迎來春天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1/4716414.html
行業寒冬 煤炭電商靠什麽迎來春天
第一財經日報 董來孝康 2015-11-24 22:28:00
東煤交易方面提供的信息顯示,為了拓寬銷路,目前神華、中煤、陽煤、龍煤、山煤等10多家大型煤企已經陸續入駐,這讓東煤交易的月度成交量連翻幾番。
在行業深陷寒冬而不能自拔之際,煤炭電商似乎正迎來春天。
作為煤炭電商的“開山鼻祖”,東北亞煤炭交易中心(下稱“東煤交易”)預計2015年全年煤炭成交額在200億元上下。同時,據易煤網總裁楊士峰透露,上線半年以來,易煤網累計成交額已經突破117億元。
11月24日,東煤交易總裁黃貴生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煤交易也已經完成A輪融資。“未來煤炭行業一年5萬億元的交易額將全部在電商平臺上完成。”
行業寒冬中的轉機
作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東煤交易在2010年成立之初,遭到不少業內人士的“白眼”和“揶揄”,這讓黃貴生印象深刻;因為彼時的煤炭市場仍是產品導向,只要能拿到一點產品與資源的企業就是爺兒,客戶也都是主動上門。
但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從2012年第二季度開始,中國七個省的發電量開始負增長,煤炭價格拉開了持續下滑的大幕,過去的賣方市場步入買方市場,煤炭也從“香餑餑”變成了“燙手山芋”。
有人歡喜有人愁。正如黃貴生所言,雖然煤炭行業進入產能過剩和需求不足的狀態,卻讓東煤交易的發展迎來了轉機。
“供大於求的買方市場開始形成,並且我們認為煤炭供大於求的局面將長期存在,煤炭行業將會進入一個相對成熟的市場階段,東煤交易煤炭電商平臺,在這一時期很快得到了行業上中下遊企業的認可。”黃貴生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如是表示。
東煤交易方面提供的信息顯示,為了拓寬銷路,目前神華、中煤、陽煤、龍煤、山煤等10多家大型煤企已經陸續入駐,這讓東煤交易的月度成交量連翻幾番。據黃貴生透露,2014年,東煤交易的煤炭月度成交量是100萬噸左右,2015年,東煤交易的煤炭月度成交量則是四五百萬噸,預計全年是五六千萬噸,成交金額在200億元上下,相當於去年全年的4~5倍。
而2015年上半年,作為國內煤炭行業的巨無霸,中煤能源(601898.SH)商品煤銷量為6412萬噸。
也就是說,成立不過5年之久,東煤交易預計2015年煤炭交易量,就相當於中煤能源全年商品煤銷量的“半壁江山”了。
無獨有偶。日前,楊士峰在2015年國際動力煤高峰論壇上透露,自2015年4月24日正式上線以來,易煤網累計成交量已近3600萬噸,累計成交額突破117億元。
煤炭電商的春天已經到來?
靠什麽賺錢
“形形色色”的煤炭電商正如雨後春筍般湧現。
據悉,目前國內煤炭電商主要分為四類,第一類,是在煤炭行業耕耘多年的貿易商成立的線上平臺,如東煤交易;第二類,是煤企如神華、中煤自己成立的網上商城;第三類,是地方政府組織成立的交易中心,如太原煤炭交易中心;第四類,是港口如秦皇島發起設立的電商平臺。
煤炭電商與消費品電商不同,產品毛利空間小,很難通過交易賺錢;物流和金融成本占煤價70%以上,因此電商平臺要通過集中采購、供應鏈系統的優化等舉措來降低用戶成本,最終帶來平臺收益。如東煤交易平臺上的買家主要是貿易商以及次終端,這些貿易商從煤企買到煤之後,再運送到自己的地盤,想辦法轉售給當地的用煤企業。
“因為現在是買方市場,很少有用煤企業出來買煤,都是賣家主動上門,但煤企很難兼顧這些用煤企業,所以造就了各個區域性的貿易商。”黃貴生稱。
但用煤企業如電廠從貿易商手中拿到煤之後,一般是在45天之內才付款,這就導致貿易商資金周轉困難,普遍存在融資需求,但又很難從銀行拿到資金。東煤交易瞧上了這個機會,通過與多家銀行簽訂了合作協議,為這些貿易商提供供應鏈金融服務,從中賺取利潤。
“目前煤炭行業的貿易商已經淘汰了七成,存活下來的信譽都比較好,而東煤交易成立時間雖然不過5年,但東煤交易的母公司卻已經在煤炭行業幹了16年,對這些貿易商較為熟悉,又有過往的交易、資信記錄。”黃貴生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基於此,東煤交易與銀行等金融機構合作,基於此,東煤交易與銀行等金融機構合作,並充當行業風控師的角色,從中盈利。
除此之外,目前大宗商品物流也處於過剩狀態,東煤交易通過“團購”物流的方式,爭取價格優惠,從而與貿易商一起分享。
編輯:胡軍華
陳宏:“資本寒冬”是“創業者的春天”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1208/153142.shtml
導讀 : 對於真正有興趣創業、有夢想的年輕人來講,當資本的寒冬來臨的時候,實際上是最好的機會。
i黑馬訊(葉靜) 12月8日消息,由創業黑馬集團舉辦的2015年創業社群大會今日在北京舉行,黑馬導師、漢能資本創始人陳宏出席活動並發表題為“投資的產業整合視角”的演講。

圖片拍攝由您的首席攝影官V.PHOTOS提供
以下為經i黑馬編輯過的演講節選:
最近大家都在說現在是資本寒冬,但當我來到黑馬社群會場時,我覺得現在不是寒冬,而是機會。
“資本寒冬”是“創業者的春天”
在我們行業里有句話,對於真正有興趣創業、有夢想的年輕人來講,當資本的寒冬來臨的時候,實際上是最好的機會。如果你足夠優秀,你看的方向足夠準,你的表達能力足夠強,你夠幸運,能夠和在座的這些VC和PE們結緣,拿到錢的機會就遠遠高於別人。這是第一。
第二,創業的時候,成本是非常重要的。現在什麽成本最高?以互聯網行業為代表,是人力資源。當資本寒冬來的時候,你的創業成本在急劇下降。這時候1塊錢是可以當1塊錢花的。
很多偉大的企業,都是在最艱難的時候創立起來的。所以我覺得,對創業者來講,“資本寒冬”應該是一個“創業者的春天。”
我過去和各位黑馬一樣,是創業者,在矽谷創業,1993年進入到互聯網行業,第一個公司賣掉了,第二個公司1999年在納斯達克上市。後來,我搞了個特別大的協會——華源會,從矽谷回來的很多投資家和創業者,都是從這個族群起來的。我公司上市的時候,阿里巴巴、百度等企業才剛剛成立。在過去的十幾年中,我目睹了它們從非常小的企業,變成了非常巨大的企業,變成獨角獸。所以,從我的角度來講,以前作為投資人,現在作為投資銀行+投資者,我的夢想就是幫助更多中國的企業家們、年輕的創業者,變成獨角獸,尋找獨角獸。
過去一年中,大家都在說資本寒冬,實際上資本還是非常活躍的,並購也是非常活躍的。截止11月,我們在投資、並購、融資等交易上,已經完成了150億美金,這是個非常大的數字。同時,我們投出去的美元合人民幣大約也有16億人民幣。為什麽在這時候加碼投資?跟我剛才講的道理一樣,當別人感到恐懼的時候,實際上是我們的機會。否則的話,像過去幾年發生的一些情況,大家都去瘋搶一個案子,價錢持續增長。企業可能非常好,但投資人不一定能成功。
資本的力量
今天我來講資本結構,作為創業者,投資人非常看中的因素有哪些?我以前經常講以下四點:
1.所在行業空間要足夠大,就是市場要足夠大;
2.團隊要足夠強,因為VC、PE投的就是人;
3.打造行業里的領先地位;
4.有一個非常好的、可持續盈利的商業化模式。
但是現在,我要告誡各位創業者,這四點已經不夠了。還要有第五點,資本的力量。不管你前面四個做得多好,如果“資本的力量”做得不好,特別是在互聯網行業里,沒有在資本的支持下沖到自己應有的地位,就會被大家遺忘。
大家都知道,曾經有5000家團購公司,現在還剩幾家?曾經有那麽多打車公司,現在聽到的只有滴滴、快的和Uber了,很多曾經滿足前4個條件的行業領先者,已經不在了。所以,資本在這個地方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企業在不同階段,從天使到後面幾輪,對資本考慮的因素是不一樣的。
天使輪的時候,創業者最應該找的是有經驗的、有資源的天使投資人,為什麽呢?他會給你背書。因為,很多早期創業者,等到VC來投你的時候,實際上與你早期想做的東西是不一樣的。這個階段主要是看人,如果有ABC(著名有眼光的天使投資人)給你背書,你融到A輪的機會就特別大。這個時候,不要太計算於價格,不要1000萬稀釋20%,這會增加你的融資難度,同時也忽略了天使投資人能夠帶來的資本以外的附加值。天使投資很快,人看對了很快就投,可能十分鐘半小時。
A、B輪的時候,沒法見了面就融資,因為基金拿的是LP的錢,不是自己的錢,需要做各種各樣的盡職調查。這個時候,基金的品牌也是很重要的,因為它也會給未來的B輪、C輪背書,會提供資源。所以,好的資金提供的不僅僅是錢,它提供的是資源。投資分為三個部分:投、管、退,管是非常重要的。作為創業者來講,一定要有很好的溝通能力,要在很短的時間內,把自己的想法溝通出去,讓投資人動心,說咱們約個會吧!
C輪,前一陣經常聽說C輪死,因為這是個金字塔。拿到天使和A輪錢的企業有上萬家,但最後能進入獨角獸行列的屈指可數。各種各樣的組織結構,都會畫一個獨角獸,列一堆,可能幾百個名字在里面。這時候,競爭是非常非常激烈的。在C輪和D輪的時候,你會發現一個從來沒有遇到過的融資環境。這里的投資人也不光是VC。假設,某公司被順為、高榕、紅杉等投了,下輪要融一億美金怎麽辦?很多VC拿不出,可能會跟一下,但拿一億美金這事不是它的菜。
這時候,就出現了叫做“接盤俠”的幾種人:第一種,戰略投資者,BAT是很典型的;第二種,保險公司,中國的資產管理公司和保險公司,越來越積極參與到互聯網的發展之中了;第三種,後期接盤的基金,比如DST等等;第四種,大土豪,就是中國超凈值的富豪,這些人的資金是非常非常多的;第五種,定向基金。這造就了上市之前,很多企業能融到1億美金、2億美金、10億美金、30億美金,不然光靠VC的錢是沒法做這個事情的。
越到金字塔上層的戰爭,跟下層的越不一樣,就是站隊。你是B隊、A隊還是T隊的?他們每年投幾十億美金,超過了很多獨立的VC、PE,對創業者來說,是非常好的戰略和資本的來源。
企業越來越大的時候,你會發現,能去投資D輪、E輪、F輪的基金數量是有限的。這個時候,很多基金公司的戰略,就是盡量把對某一個領域感興趣的投資人,全部拉在我的生態體系里面,這有點像打仗。拉進來以後,即使有人再喜歡你,但不好意思,我已經投了你的競爭對手,投不了你了,我讓你的融資枯竭,像打仗一樣。作為一個創業者來講,你很難玩這種資本遊戲,這個時候,如果公司的董事會里有非常有經驗的大腕兒,對於對公司的增值,就非常重要。
最近,滴滴、快的、Uber、百度外賣、餓了麽,都像打橋牌一樣,在這兒出牌,我出多少、你出多少,出到某個時候,投資人就嚇到了,不敢再出,沒那麽多錢了,即使企業成功了,投資人也不一定能賺到錢。因為每次融資的時候,創業者和前期的投資人,他們的股權都會稀釋。所以這個時候,自然而然大家就會聽到,行業里面發生最多的事是老大、老二合並,A和B合並,B和C合並,合並以後,彼此省下彈藥,使得一個不賺錢、貼錢的生意,變成一個盈利的生意。其實,很多公司都有可持續的商業模式,只是各種補貼等政策,導致它們沒有辦法賺錢。等到大家都不打了,都和平了,就可以掙錢了。但不是每個企業都能賭出未來,所以這個時候行業里的整合並購就發生了。
跟創業者講一下退出渠道。IPO是一種渠道,但那是屈指可數的,只有幾家公司能上市。很多成功的退出,實際上是以把公司裝到另外一個更大的平臺里面,使得原來的創業者和投資人的利益得到放大和雙贏。
以前我們講的都是小市場,現在講的都是萬億市場,比如O2O,有更大的資本會進入。
所以,第五個元素很重要。提醒大家,不管你在哪個階層,早期的時候要鍛煉自己的溝通能力,使得公司在發展的過程中,永遠有資本的陪伴,有資本的支持,這時候你才能走到最後。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