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拿下天貓美妝上半年銷量冠軍 老國貨百雀羚如何用電商逆襲?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8/4675234.html

拿下天貓美妝上半年銷量冠軍 老國貨百雀羚如何用電商逆襲?

一財網 劉瓊 2015-08-21 16:00:00

“百雀羚在電商護膚領域排名第一的局面已經持續一年多了”,日化專家馮建軍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一是因為進入電商領域較早,二是選用了較強的電商運營團隊,三是還針對電商渠道開發了不少產品。

本土護膚品牌正在快速發展,雖然體量還暫時不如國際日化巨頭,但一些營銷領域的銷量和份額已經超過國際日化巨頭。

維恩咨詢監測了2015年上半年天貓美妝3788家品牌旗艦店,其上半年共銷售了62.62億元,其中三個本土品牌百雀羚、韓束、阿芙等旗艦店表現最為突出,分列一至三位;而歐萊雅、美寶蓮、雅詩蘭黛分列三、八、九位。

創立於1931年的國貨老品牌百雀羚,在很多人眼里可能是一個正經的祖母級品牌,為何能在電商這樣的新渠道異軍突起,甚至超越國際品牌呢?

國產護膚品的互聯網思維

“百雀羚在電商護膚領域排名第一的局面已經持續一年多了”,日化專家馮建軍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一是因為進入電商領域較早,二是選用了較強的電商運營團隊,三是還針對電商渠道開發了不少產品。

據了解,雖然百雀羚這樣的老品牌在改革開放後外資日化的猛烈進軍之下的大浪淘沙中幸存下來,但經營狀況一直不佳,直到其2000年改制成民營企業並引入產業資本及專業團隊後,不斷擴充產品線,調整品牌定位,2008年全面重新塑造“百雀羚”新形象,如今在百貨、專營店、商超、電商、微商等渠道正醞釀全面複興。

“通過代運營的方式啟動電商板塊,電商渠道已成為百雀羚的主營戰略渠道之一”,日化業內人士、上海悅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白雲虎對記者表示,利用電商團隊與傳統渠道團隊的不同優勢,百雀羚的業績近幾年取得突破性進展。

相對於其他本土品牌,百雀羚較早在電商通路布局,2010年10月,“百雀羚”旗艦店在淘寶商城正式開張後,月銷售一直在3-6萬元之間徘徊。在2011年引入第三方電商專業團隊後,百雀羚網電頻繁地開始了營銷活動,在2014年 “雙十一”當日大促中,百雀羚天貓旗艦店總銷量已達到3854萬元。

在百雀羚2014年的內部發展策略中,全渠道管控被賦予了極高的位置。如何大力拓展無線端市場,並在電商渠道上進一步統一價格體系、優化購物流程、推出電商特供商品都成為了百雀羚突破的方向。

2011年以來,百雀羚連續三年複合增長率超過35%,遠超行業平均水平。尚普咨詢行業分析師指出,中國化妝品行業市場的銷售額近幾年以年平均12.9%左右的速度增長。

上海百雀羚集團總經理助理費琪文此前曾表示,現在是品牌重塑的關鍵階段,希望讓品牌回歸青春活力狀態。

轉型謀突破 今年120億零售目標

老品牌化妝品的“複興”需要下猛藥,因循守舊無法實現老品牌的轉型、突破和蛻變。

不僅是電商發力,百雀羚近來一直大動作不斷,以電視娛樂營銷為例,繼1.53億獨家特約贊助浙江衛視當紅選秀節目《中國好聲音》第三季後,公司再次斥資1.8億元獲得今年第四季獨家特約權,這也是雙方第四度的贊助聯姻;去年12月百雀羚還以1.65億元與湖南衛視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拿下其人氣金牌節目《快樂大本營》。

實際上,近年來本土日化品牌在電視娛樂營銷方面都大手筆投入,立白集團連續兩年冠名贊助湖南衛視“我是歌手”欄目,幸美股份1070萬購得“中國好聲音”總決賽黃金廣告時段,用於推廣植美村7小時不脫妝BB霜。

不僅是靠電視娛樂營銷發力,百雀羚近兩年還都在通過大事件營銷強化品牌形象。比如坦桑尼亞婦女與發展基金會期間,百雀羚被國家領導人夫人選作國禮贈予外賓,為國貨老品牌形象強化帶來了正面效果。

在廣告推動、資本關註下,百雀羚等本土護膚品牌近年正以高速發展的勢頭不斷奪取市場份額。國際咨詢公司貝恩的一份報告顯示,在過去的2014年,26個快速消費品品類中有18個品類,本土公司正從外資公司手中贏得更多市場份額。而護膚品類是本土公司搶到最多市場份額的領域,外資公司在這一領域的市場份額降低了4.8%。

在2015全國合作商會議上,百雀羚宣布今年將上市141個新品,2015年廣告投入約6.8億元,計劃實現零售120億元的目標。如果這樣的銷售目標達成,白雲虎預計,“百雀羚應該能排在本土護膚品牌第一梯隊中還不錯的位置。”

不過白雲虎認為,百雀羚未來可能面臨的挑戰,一是隨著流量紅利逐漸消失,電商的發展未來也會遇到瓶頸,由於護膚品、化妝品還是有體驗需求的品類,護膚品企業的電商銷售占比可能會存在一定的天花板;二是怎樣從一個中低端的超市品牌升級為中高端品牌,因為中國消費者也在升級。

編輯:陳姍姍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7601

中國鐵建拿下泰國高鐵項目 昆明往返曼谷僅700元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8/4678087.html

中國鐵建拿下泰國高鐵項目 昆明往返曼谷僅700元

新華國際 李穎 2015-08-27 14:25:00

中泰鐵路建成運營之後,將極大方便人們出行,從昆明到曼谷的往返鐵路票價約每人3600泰銖(約合700元人民幣),相當於飛機票價的一半或三分之一,貨運費用相當於航空費用的九分之一。

中國與泰國之間的鐵路項目合作在歷經一波三折之後終於敲定。中鐵建東南亞公司總經理朱錫均26日在曼谷表示,中泰鐵路合作至今已舉行六輪會談,雙方擬於9月上旬簽署中泰鐵路合作的政府間框架協議,預計10月底舉行開工典禮。

今年恰逢中泰兩國建交40周年,也是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實施之年,具有歷史意義的中泰鐵路備受矚目。

朱錫均表示,中泰計劃3年內完成鐵路建設,中泰鐵路合作將給泰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實惠。中泰鐵路建成運營之後,將極大方便人們出行,從昆明到曼谷的往返鐵路票價約每人3600泰銖(約合700元人民幣),相當於飛機票價的一半或三分之一,貨運費用相當於航空費用的九分之一。每年或將為泰國增加200萬中國遊客,為泰國農產品出口進一步提供便利,使泰國成為東盟的交通樞紐。

中國駐泰使館臨時代辦吳誌武表示,中泰鐵路合作是中國“一帶一路”倡議與泰國巴育基礎設施建設規劃有效對接的範例。在此基礎上,中泰雙方還可繼續加強在港口、機場等基礎設施大項目方面的合作。

中泰鐵路關系到中國與東南亞的互連互通戰略,向北連接老撾萬象、直達昆明,向南則通向馬來西亞和新加坡,或將構成泛亞鐵路規劃的重要一環。中泰鐵路合作包括四條路線:曼谷—坎桂、坎桂—瑪塔蔔、坎桂—呵叻以及呵叻—廊開,形成一個“人”字形,橫貫泰國曼谷以北的南北國土。

2013年10月,中國總理李克強在泰國訪問期間再次推進兩國高鐵合作項目,之後兩國共同發表《中泰關系發展遠景規劃》,但這一計劃卻因泰國局勢變化而一波三折。

好事不怕多磨。2014年年底,李克強和泰國總理巴育見證了中泰鐵路合作和農產品貿易諒解備忘錄的簽署,開啟了兩國鐵路合作進程。之後雙方就線路規劃、運行速度、投資方式等進行了多輪商談。這條鐵路也是泰國巴育政府2014年上臺後,批準的8年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中的一部分。

然而,就在中泰雙方推進合作的過程中,今年5月底一則泰日簽署高鐵合作備忘錄的消息引爆了中日爭奪泰國高鐵的討論,甚至有日本媒體傳稱“中方放棄泰國高鐵項目”。中國官方對此予以否認。中方強調,中泰鐵路合作是兩國務實合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雙方將按照互利友好的原則推動項目“快上馬、早建成”。泰國總理巴育此前曾表示,中泰鐵路項目8月必須起步,並按照預期在今年10月開工建設。

謠言很快就不攻自破。7月1日,中泰鐵路合作第五次會議取得了具體進展,雙方就可行性研究、融資框架方案和人員培訓方案等問題達成一系列共識和成果。

規劃中的中泰鐵路全長867公里,雙方已商定運行時速為180公里,比時速250公里的方案減少了建設成本。中泰鐵路將把泰國北部邊境的廊開府與首都曼谷連接起來,被認為是一項“歷史性”的鐵路工程。

由於“一帶一路”建設的啟動,東盟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在加強。以泰國為例,中泰鐵路建設,將帶動中國裝備制造業走出去,三一重工已嘗到甜頭。在泰國一個火車站的建設中,就獲得了8000萬美元的訂單。

編輯:羅懿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8168

憑50多個客戶和豪華團隊,他們倆剛拿下6500萬美元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1014/152342.shtml

【每日黑馬】是中國第一創業創新服務平臺i黑馬網傾力打造的創業報道欄目。如果你的創業項目想爆發,如果你想吸睛,如果你想拿錢,歡迎勾搭黑馬哥個人微信號heimage0002。我們的推廣資源包括:i黑馬網、創業家微博矩陣(800多萬粉絲)、創業家微信矩陣(百萬級粉絲),知名企業家、投資人和創業者都在這里!

640

兩位創始人汪超(左)和楊文傑(右)

i黑馬 周路平 10月14日報道

今日,給企業提供智能服務的公司EverString對外宣布,已完成6500萬美元B輪融資,由美國風險投資公司光速創投領投,Lakestar、以及所有EverString的A輪和天使輪投資方,其中包括IDG、真格基金等。

據EverString方面稱,這是迄今為止企業人工智能領域全球B輪融資最高紀錄。為進入中國市場和布局企業服務的領域,此次融資還特別引進了中國金融數據公司萬得資訊作為戰略投資人。

投行思維做企業營銷

“大數據是21世紀的石油,石油本身是沒用的粘性物質,除非把它提煉成燃料,變成可使用的汽油和柴油。” EverString創始人汪超對i黑馬說,這個提取過程在汪超看來就是人工智能和算法分析的過程,企業只需要輸入數據,出來的就是可執行的決策。EverString所做的事情是幫助企業去做基於算法的自動化決策,幫助企業提升數據驅動的決策效率。舉例而言,微軟office365是EverString的客戶,而office365又是一款服務於其它企業的產品。EverString的產品功能,通俗而言,就是幫助類似於office365這樣的to B公司通過海量互聯網數據分析,預測未來公司客戶。

EverString分析用戶數據的緯度涵蓋上百個類目,包括企業基本信息、高管信息、產品信息和競爭對手信息等,具體的指標達兩萬多個。而這些畫像的數據主要來源於三個渠道:一是客戶自己的數據,包括CRM數據,用戶行為數據和客戶服務數據。二是第三方購買的數據。三是自身建立和積累的數據。據汪超透露,EverString今年累計爬取的公司數達到1100萬家,“有英文網站的公司幾乎都覆蓋完了”。

EverString創始人兼CEO楊文傑曾在摩根大通做分析師,而後轉戰矽谷一家著名私募公司。在矽谷做投資的時候,受到量化VC投資理念的啟發,開始嘗試用機器學習和自然語言分析,他追蹤分析美國近400多萬個企業網址,探索其中關於公司的成長信號。這個方法成功幫楊文傑找到了好幾家潛在投資對象。他很快決定辭職創業,找到老搭檔汪超創辦了EverString。

此前有過媒體對其進行報道,把它描述成專註於金融投資行業的大數據分析類的公司。事實上,EverString的第一款產品就是面向VC,通過大量的數據分析,幫助VC尋找適合投資的企業。只是VC的市場太小,“中國和美國知名VC加起來才幾百家,如果每家付費幾萬塊錢,所能帶來的增長空間相當有限。”汪超透露,EverString經過了多輪試錯,開始轉向企業級營銷服務。

而企業的數量則明顯更加誘人。據汪超透露,美國企業數量達兩千萬家,但是最大的CRM解決方案商SalesForce只覆蓋了其中不到50萬家B2B公司,其估值已經超過400億美金;EverString潛在客戶——B2B公司也可以達到五十萬家左右;如果考慮中國的企業數量達四千萬家,B2B公司的數量也在幾十萬級別,“如果EverString能做到五萬到十萬家客戶,規模就很大了”。

EverString的野心也足夠龐大。楊文傑曾表示,EverString能涉及的面很廣,包括銷售、人力、投資、財務、征信,想象空間很大。這一次引進萬得資訊的戰略投資也是想象擴容的一步,盡管汪超並沒有透露太多雙方合作的細節。

業務之外,市場的想象也在擴大。汪超對i黑馬透露,除了美國市場外,到明年將在中國、歐洲、澳洲和加拿大等市場同步進行,“五百強的公司繼續服務,但同時也會把重心延續到中型公司,這些公司的實施成本更低,更容易規模化。”

“要多少錢都給”

汪超對i黑馬表示,融資中的一部分將用於團隊的擴建。這也是其一路走來順風順水的重要因素。目前,EverString有106人,其中60%為研發人員。在汪超的計劃中,明年這個時候,這個數字至少為200至250人。

關鍵之處不在於人數的多寡,而是這些人的背景來歷。除了創始人的名校海歸背景,EverString公布的情況是,其數據科學家團隊來自Netflix(美國著名在線影片租賃提供商)、Salesforce(全球SaaS業務模式的創始者和CRM領導者),斯坦福PhD,NASA(美國航空航天局)工程師,工程團隊則來自谷歌、雅虎、京東等一線科技公司。

汪超和楊文傑的天使輪投資人是中國著名天使投資人徐小平,當時雙方見了一面,徐對他們說,要多少錢都給。徐小平看中的除了創始人良好的背景出身,也跟項目本身的收入相關。“我們已經做了第一款的產品,闡述了想法和願景,徐小平老師當時就決定投了。”這筆投資在事後看來並沒有走眼,據汪超透露,產品上線以來一直有著不錯的營收,未來一年內收入將達到千萬美金。徐小平也對這個數據感到有些驚訝,“我知道你的產品的強大,但不知道你的收入也如此強大。”

中國創業者在美國

EverString的最初兩個創始合夥人均來自中國,汪超甚至調侃,“護照絕對還是中國的”,不過EverString卻是一家有著美國矽谷基因的公司,其業務均在美國。

為何撇下中國跑去做美國市場?這種選擇來自三個方面的考量。一是美國企業級服務市場本身的成熟度高,更容易推廣企業人工智能的應用;二是美國的大數據環境更加成熟,相比之下,國內公司網站的更新頻率緩慢,數據不夠開放,不利於數據的獲取和積累;三是人力成本的差異使得美國需要更高的決策效率。人力成本的高昂使得美國企業無法像中國企業那樣,通過一大批銷售人員進行“地推”,它需要更高的效率,“在美國很難想象一個B2B公司有幾百人的銷售團隊”。對人力成本的考驗決定了公司在提高效率上願意付出。換句話而言,當時在國內做這方面的市場還沒有足夠的土壤。

EverString初入美國市場並不順利,團隊搭建和市場拓展上都遭到“外來”身份的質疑。跟谷歌創始人拉來了埃里克·施密特一樣,楊文傑拉來了前老板J.J.Kardwell——美國本土大型私募基金董事總經理,哈佛大學MBA——擔任總裁職務,正是如此舉措使得他們在美國組建起了團隊,逐步打開局面。

真正從零到一的轉折來自微軟。不過,微軟帶給EverString的絕非僅限於收入上的增長,而是一種隱形的品牌背書。

拿下微軟這樣的客戶並不容易。EverString本身就是微軟創投加速器的成員,這樣的身份給了它便利,然而由於需要接入服務公司的數據和CRM系統,這一點很難讓微軟松口,尤其是EverString當時只是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初創公司。經過反複溝通,EverString最終獲得了測試機會,測試的地方不是微軟辦公室,而是由微軟派人去了EverString,其原因還是心存顧慮,怕內部數據泄露或者被竊取。不過測試的結果是幫助微軟的營銷效率從原有的8%提高到了25%,換句話說,之前打100個電話,只有8個轉化為用戶,而如今這一數字變成了25。實際的效果打動了微軟。

微軟是EverString第三個用戶,跟前兩者一樣,都用了兩三個月時間去說服和驗證。不過,與搞定前三名客戶接踵而至的,是EverString的A輪1200萬美元融資。當時除了天使輪投資方跟投之外,光速創投也是那個時間正式進入。一年多後,已經有400萬美元收入的EverString再次獲得資本市場的認可。

“現在是資本寒冬,在寒冬里面還能融到這麽巨額的錢,至少說明了資本市場對我們的認可。”汪超對i黑馬表示,他們一開始就面向國際市場,這一次在美國市場把模式跑通,下一步將折回國內市場。

黑馬檔案

公司:EverString Innovation Inc.

創始人:楊文傑、汪超

所在地區:美國矽谷

公司規模:106

主營業務:企業人工智能服務

融資情況:6500萬美元B輪融資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周路平,i黑馬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系郵箱[email protected]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4482

他哥倆創建了貨車版滴滴 一年拿下數億元投資|每日黑馬

來源: http://www.iheima.com/project/2015/1110/152726.shtml

導讀 : 不只高效匹配空車與貨源,他們另已殺入貨車後服務市場。

i黑馬 彭卡茜 11月10日報道

貨運O2O行業正在上演一場混戰。目前國內做車貨匹配的公司已超過200家,但在2015年連續拿下兩輪數億元級融資的只有貨車幫。

繼2015年3月成功獲得鐘鼎創投領投,騰訊、DCM等機構跟投的數億元A輪融資後,8月24日,貨車幫再獲數億元A+輪融資,由騰訊領投,鐘鼎創投、高瓴資本、DCM跟投。

北京探路

在原理上,貨運App與滴滴、Uber等打車軟件類似,目的均為實現供需雙方的信息匹配,滴滴、Uber連接司機與乘客,貨運App連接貨車車主與貨源方。不同點則在於,前者提供的服務是非標準化的。以貨車幫為例,它做的不僅是車貨匹配,而且更側重於長途運輸,客戶需求隨機性更高,這意味著信息匹配難度要比打車軟件大得多。

“你做信息匹配,如果隨機性不夠高,那就是偽需求,基本是硬推一個市場。” 貨車幫聯合創始人、CTO唐天廣評價稱。此外,對於車主來說,平臺非但不給予補貼,完成訂單後,他還要向平臺支付一定服務費用,而平臺對貨源提供方則是免費的。貨車幫希望布局一張全國公路物流信息大網,打通傳統物流最後一公里。“我們的最終目的是要做一個車的公共運力池,物流本身我們其實是不碰的。”

“目前中國社會物流總費用占GDP比重為18%,而在發達國家,像歐美,僅為6%~8%,由此可見,國內物流行業是極其低效的。” 唐天廣表示,貨車幫的重要使命在於,通過互聯網,打通空車與貨源之間的信息屏障,降低貨車空駛率,為貨源方提供運力支持。

貨車幫CEO戴文建、CTO唐天廣都是四川人,兩人機緣頗深: 都曾在北京念書,都是計算機相關專業出身,都屬於連續創業者——唐天廣早在2004年就嘗試過O2O創業,戴文建則在物流領域摸爬滾打多年。

2008年,戴、唐二人在北京相識,後在百子灣共同成立公司,開始創業做物流O2O,隨之而來的是近2年的蟄伏期。

“3G是2009年才發第一張牌照,智能手機普及是2012年以後的事了 ,這意味著我們要做的事還不具備成熟的產業環境。” 據唐天廣回憶,創業初期,國內信息化水平還很低,而且信息不透明、不對稱,司機們都是把車開到一個貨運市場找活幹,手段還非常原始。

戴文建算過一筆賬: 拿成都來說,在當地物流基地周邊數公里範圍內,平均每天有2萬臺以上貨運車輛在尋找貨源。按照50%的空駛率計算,每天就要浪費汽油40萬升,按每升6元計算,240萬元就此付諸東流。

要解決公路物流 “空駛” 這一痛點,需要整合司機端和供貨端信息,而貨源信息整合為重中之重。2009年,為幫助貨車車主與貨源方對接,貨車幫搭建了一個會員制 “物流QQ” 平臺。

反響極為熱烈。2000人的QQ群最多時發展到了二三十個 ,累計沈澱用戶近五六萬。

發力成都

2010年,貨車幫計劃借助App,坐鎮北方,建設一張全國性公路物流信息網。無奈的是,團隊考察發現,北方各省大多一個地級市就有一張網,而且各網基本上不連通,很難融合成一張大網,而這一信息網必須形成規模才有價值。

另一現實問題是,如果公司繼續駐紮北京、開拓北方市場,很快將會與北京、天津等周邊省市強大地推對手狹路相逢,而貨車幫在團隊、資金等方面均不具備優勢。恰在此時,他們發現,整個西南地區都還沒有 “網” ,仿若一片荒漠,但他們確信,2012年這一市場將迎來爆發,當務之急是,盡快敲定一個根據地、快速發展。

他們決定外遷。

在考察了南方多個城市的物流園區之後,戴文建覺得,成都是個不錯的選擇。戴、唐一拍即合。在唐天廣看來,北上廣更適合做2C生意,而貨車幫打入的是2B市場,就此而言,西南要地成都並不輸北京很多。

“成都IT人才集中,人力成本比北京低20%~30%,政府又有相應的政策扶持,時機剛剛好。” 唐天廣說。

2010年,3G智能手機迅速普及,在成都全新註冊的貨車幫正式發力移動端。

“整個商業模式的樹根是貨源信息,我們並不去碰貨,不會傷及整個產業鏈里任何從業者的利益。” 唐天廣認為,整合運力、為貨源方提供優質高效服務,是一個三方獲益的過程。

2012年以後,貨車幫進入加速階段,大力在線下布點做地推,業務全面覆蓋各個地級市,包括部分鄉鎮,網點迅速發展到了600多個。據稱,目前貨車幫用戶已達到百萬量級,預計到今年下半年,貨車幫市場占有率或可達到70%~80%。

團隊成員從最初的兩個人發展到四五百人,貨車幫花了4年時間,這期間由於沒有資本的介入,公司一直自負盈虧。“我們在全國有很多直營網點,賣電子設備,如導航儀、電子狗、手機等物流周邊信息化產品; 甚至我們開司機俱樂部,提供餐廳服務; 針對貨主則有貨運險的網上辦理渠道等。盈利基本靠這些。” 唐天廣說。

2015年,在連續獲得兩輪融資後,貨車幫開始考慮盈利問題,並將目光瞄準了貨車後服務市場。

“貨車後服務市場是一個萬億級的市場,如貨運保險、維修救援、汽配銷售等。” 唐天廣表示,像貨車幫這樣以車貨匹配作為切入口的2B的公司,未來也要建立自己的生態,而在這一過程中,如果有合適的投資標的,他們也不排除采用投資或並購的方式來整合。

“按照戴總的說法,貨車幫是一個航母集群,我們做整個物流的基礎設施,任何人需要高效、誠信的運力,找我們就行了。” 唐天廣說。

黑馬檔案

項目名稱:貨車幫

公司名稱:成都運力科技有限公司

創始人:戴文建、唐天廣

所屬行業:貨運O2O

融資進度:A+輪數億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8983

6億!優衣庫憑什麽拿下今年雙十一的服飾類銷售冠軍?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1/4710967.html

6億!優衣庫憑什麽拿下今年雙十一的服飾類銷售冠軍?

一財網 劉曉穎 2015-11-12 20:10:00

分析人士指出,相對於此前一些商家將“雙十一”作為清理庫存的機會,優衣庫在銷售產品上占據優勢,比如“雙十一”銷售的90%都是秋冬新品。

2015年“雙十一”,幾乎每家服飾類企業都在刷新2014年的銷售額。其中,以優衣庫為最。

雖然優衣庫方面沒有對外公開銷售數據,不過,11月12日,據《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從天貓處了解到,其2015年的“雙十一”的整體銷售額突破了6個億,拿下了服飾類商家銷售的第一名。同時,按照細分品類,優衣庫也是天貓男女裝品牌旗艦店雙料冠軍。

天貓服飾相關人士告訴記者,優衣庫在“雙十一”剛開始4分鐘就破億,成為天貓服飾第一個單店破五億的商家。

“此次“雙十一”活動幾乎所有主力商品都很快被銷售一空。”優衣庫中國公司市場部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透露,最受歡迎的是輕型羽絨服系列、HEATTECH系列、法蘭絨襯衫系列、搖粒絨系列等等。相對於2014年,這家公司2015年加大了促銷力度。“打折力度參照‘雙十一’活動要求進行,優惠程度遠高於優衣庫日常促銷的力度,消費者在優衣庫天貓官方旗艦店可以領取店鋪優惠券以及天貓‘雙十一’購物券。”

記者註意到,雖然優衣庫平時都是按照線上線下統一價格進行銷售,但此次“雙十一”的活動卻僅限其天貓官方旗艦店,線下各實體店不參加線上“雙十一”活動,也不支持活動商品的取貨、退貨、換貨等服務。

“優衣庫並不認為‘雙十一’的線上活動會對線下銷售造成太大的影響。”上述人士信心十足地表示。

記者采訪的一些服裝行業人士均表示,對於此次優衣庫能做到全品類男女裝品牌旗艦店銷售額的第一名並不出乎意料。分析人士指出,相對於此前一些商家將“雙十一”作為清理庫存的機會,優衣庫在銷售產品上占據優勢,比如“雙十一”銷售的90%都是秋冬新品。

“相對於Zara和H&M這樣的快時尚品牌,優衣庫銷售的都是基本款。“上海正見品牌管理顧問有限公司CEO崔洪波認為,前者的風格主要是女性消費者,只能買來給自己穿,而後者的產品都是羽絨服、搖粒絨等等,你可以買來給自己,給另一半,也可以給長輩,屬於全家消費,“這個就是基本款的力量”。

也有觀點認為,優衣庫電商在“雙十一”的銷售業績與實體店的區域布局有密不可分的關系。自2002年進入中國以來,優衣庫目前已經遍布中國90多個城市,擁有超過400家店鋪。而通常,對於品牌商來說,開店其實是最佳的推廣和廣告。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了解到,公司的電商團隊通過對2014年“雙十一”大數據的分析與研究,從2015年年初即開始“雙十一”項目的準備。團隊根據2014年“雙十一”活動中消費者在購物車里放置商品的大數據,來進行庫存的相關準備,確保有更加充足的活動商品貨量供消費者在活動中搶購。

雖然此次電商獲得很大的成功,但優衣庫並不打算收住線下店鋪擴張的腳步。“未來將繼續加強電商的發展,但是電商的發展並不會影響線下的開店計劃。”上述負責人如是說。

編輯:彭海斌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9791

紮克伯格要當爸爸 鋼鐵俠拿下NASA大單|海外周報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1122/152890.shtml

導讀 : 在科技行業,Facebook正積極推動帶薪產假和陪產假的計劃。

癡迷於科技明星的女粉們,宣布一個壞消息,Facebook CEO紮克伯格就要當爸爸了,你們徹底沒望了;好消息是,剛剛上市的square的掌門人還是單身,並且很帥,機會還有;同樣上市的還有一家科技公司tinder,這是美國版的約炮神器,不過square 和tinder發行價都低於預期,看來“獨角獸”們也有悲傷啊;說到悲傷,誰能比得過梅耶爾,據說雅虎員工普遍對其失去信任,她可能面臨離職;另外,三星、Facebook在聖誕購物季開賣虛擬現實頭盔,馬斯克的Space X公司也拿到了美國宇航局的訂單,新興視頻網站Netflix將youtube拍在沙灘上,谷歌開發出新的搜素,以後都不用下app啦。五分鐘,讓你重溫一周國際時訊。

1.紮克伯格女兒將出生 他表示要休兩個月陪產假

Facebook CEO馬克·紮克伯格周五宣布,將在妻子普里西拉·陳生育之後休息兩個月陪產假。

紮克伯格沒有透露,自己女兒的預產期。不過他在Facebook上表示:“情況每天都變得都越來越真實。”

紮克伯格於7月份宣布了妻子懷孕的消息。這是他們的第一個孩子。紮克伯格和普里西拉·陳結識於哈佛大學的學生時代,並於2012年結婚。

在科技行業,Facebook正積極推動帶薪產假和陪產假的計劃。紮克伯格表示,Facebook向美國員工提供了最多4個月的帶薪產假和陪產假,而他們可以在一年時間里休完這些假。黑馬哥想說,“俺也是科技行業,能不能。。。

2.Square上市,傑克·多西成最大贏家

全球首家移動支付公司上市了。

Square於11月19日登陸紐交所,其IPO發行價大幅下調至9美元,低於預計11美元至15.46美元的發行價區間。按這一價格計算,Square市值僅為26.6億美元,較該公司最後一輪融資時60億美元的估值縮水56%。

不過,在其上市交易的第一天,股價一度上漲64%,這讓最籠罩的負面情緒一掃而光。

作為Square的創始人——傑克·多西,公司周四上市當天剛好是其39歲的生日。

目前,傑克·多西兼任兩家上市公司ceo,一家當然是square,另一家則是風靡全球的社交網絡twitter。

這位成功人士還是位時尚咖。他開始偏愛Prada的西裝,而且會配上白色的襯衫和黑色的領帶,還有深邃的藍色大眼睛。據說,他還是單身。。。

3.Tinder母公司登陸納斯達克發行價12美元

社交神器Tinder的母公司MatchGroup周三登陸納斯達克,公布了其IPO發行價為每股12美元,按照這個IPO發行價和發行規模來算,Match Group的市值大約為29億美元。

Match Group是IAC所有並控股的一家公司,除了Tinder之外,它旗下還有多家全球最大的約會類應用和網站。

4.傳梅耶爾不被雅虎員工信任,或將離職

據《福布斯》報道,雅虎當前的內部氛圍越來越呈現出不祥的征兆,公司高管和普通員工都對首席執行官瑪麗莎·梅耶爾失去了信任。

據雅虎內部人士稱,梅耶爾事無巨細,什麽事都要管,一直保持著“微管理者”的風格。除此之外,梅耶爾還缺少連貫的戰略。正是這些原因,導致雅虎無法實現在梅耶爾於三年前接管雅虎首席執行官時眾人就開始期待的重塑輝煌的目標。

隨著雅虎的業務日益衰落,以及剝離亞洲資產所存在的問題,業界也出現了越來越多的質疑。

據稱,梅耶爾最快可能於今年12月辭去雅虎首席執行官一職。

5.三星、Facebook聖誕購物季開售虛擬現實頭盔

世界兩大科技巨頭三星和Facebook聯合起來,準備在今年聖誕購物季期間向普通用戶開售價值100美元的虛擬現實頭盔Gear VR,人們會買嗎?

Facebook首席執行官馬克·紮克伯格(Mark Zuckerberg)曾允諾幫你一窺計算機行業的未來。他們會改變你的交流方式,讓你在玩視頻遊戲、看電影以及看世界時享受全新體驗。但前提是:你必須在臉上戴上一個屏幕。

這是消費者們在今年聖誕購物季需要面對的問題,智能手機制造商三星與世界組大社交網絡Facebook旗下虛擬現實公司Oculus VR將發布數十年來首款主流虛擬現實設備。Gear VR售價99.99美元,需要將三星智能手機戴在頭上。

盡管引人關註,但業內對Gear VR的銷量預期不高。過去的經驗顯示,新技術推出時,其銷量往往不高。

6.美國宇航局向SpaceX下訂單

馬斯克估計睡覺也能笑醒。他的公司Space X最近可是簽了大單了。

據外媒報道,美國宇航局(NASA)已經正式與私人航天公司SpaceX簽訂合同,委托SpaceX用自己制造的宇宙飛船將美國宇航員送上國際空間站,2017年下半年開始執行。

目前,美國宇航局必須依靠俄羅斯聯盟號宇宙飛船(Soyuz)將宇航員送上國際空間站。美國宇航局需要花費8000萬美元才能讓聯盟號飛船運送一個宇航員進入國際空間站。而Space X將使得宇航員往返國際空間站時,成本大大降低。

7.Netflix北美視頻流媒體用戶數量超YouTube

加拿大皇家銀行資本市場(RBC Capital Markets)的調查數據顯示,51%的美國互聯網用戶表示,過去一年間他們一直通過Netflix收看流媒體視頻內容。這一數據已經超過了YouTube。

加拿大皇家銀行資本市場表示,Netflix在網絡視頻領域不僅領先於YouTube,而且還領先於亞馬遜、Hulu和HBO。

調研結果暗示,Netflix在制作優質內容上已經領先於主要有線電視網絡。

Netflix與YouTube之間的爭鬥在過去幾個月中不斷加劇。YouTube也開始嘗試收費服務,但能否東山再起,還得拭目以待。

8.谷歌移動搜索大動作,功能更強大

谷歌移動搜索讓用戶無需下載應用就可以流媒體的方式瀏覽應用內容。

谷歌已經開始測試一種新的方法,它可令其移動搜索功能變得更強大。谷歌已經選定了一組應用,當有人通過智能手機在谷歌搜索引擎上進行搜索時,它們的所有內容都可被檢索,並可以流媒體的形式瀏覽內容。

舉例來說,如果你在搜索“芝加哥酒店”,谷歌現在可以提供當日酒店預訂服務應用程序HotelTonight,並顯示其中內容。而此前,谷歌只能顯示與網頁內容相匹配的應用信息。

不僅如此,你還可以流媒體的方式瀏覽應用內容,即不需要下載應用就可查看其內容信息。還是以HotelTonight為例,你可以通過它找到酒店並預定,而無需真的下載這款應用,這在以前是不可能實現的。

谷歌希望這種方法能夠幫助其搜索引擎繼續成為手機時代用戶訪問網絡內容的主要途徑。

聲音: 

傑克·多西(Jack Dorsey)

Square創始人兼CEO, Twitter聯合創始人兼CEO

“I’m perfectly happy being by myself,walking and thinking, and going to movies by myself.A lot of people are notcomfortable doing things completely alone, but I am.”

我非常享受自己一個人的時光,徒步、思考,或看看電影。很多人不習慣孤獨,但我很喜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0955

拿下“雙11”美妝唯一過億的商家,居然是這個85歲的百雀羚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1/4715099.html

拿下“雙11”美妝唯一過億的商家,居然是這個85歲的百雀羚

一財網 劉曉穎 2015-11-22 14:56:00

百雀羚這個快要85歲的祖母級化妝品品牌在今年的雙十一成為美妝類產品網絡銷售的第一名。對於這次的佳績,行業內的看法是因為其較早進入電商獲得流量紅利。2010年,百雀羚在天貓開設了官方旗艦店,此後陸續登錄京東、聚美優品等知名的電商網站。

百雀羚又火了一把。

這個快要85歲的祖母級化妝品品牌在過去今年的雙十一成為美妝類產品網絡銷售的第一名。不僅如此,這也是天貓美妝類首個超過億元銷售的品牌。

按照品牌商自己說,取得這樣的成績自己都有點“出乎意料”。雖然去年雙十一百雀羚的排名也不錯(第三名),但銷售額和今年相比還是相去甚遠,僅3000多萬。

為什麽能拿銷量冠軍

對於這次的佳績,行業內的看法是因為其較早進入電商獲得流量紅利。2010年,百雀羚在天貓上上開設了官方旗艦店,此後陸續登錄京東、聚美優品等其它知名的電商網站。

“本土品牌里我們不算是最早進駐電商的那批。”一位不願具名的上海百雀羚日化學有限公司內部人士告訴記者。

記者采訪了解到,目前百雀羚的銷售渠道主要為三種,分別為商超如沃爾瑪、世紀聯華、物美等,連鎖專營店如嬌蘭佳人、屈臣氏等以及線上電商。雖然,這次的雙十一為百雀羚創下了超過一億元的銷售業績,不過據上述內部人士透露,“目前線上銷售的占比只占到其整體銷售的百分之十幾。”

在該人士看來,經過幾年網購洗禮後,現今的消費者回歸理性。百雀羚依靠嚴格的品質把關,深受消費青睞;其次百雀羚等一批民族品牌近年來皆迎來強勁發展勢頭,以品牌情懷贏得用戶芳心。

同時,產品的價格因素也是十分重要。上述內部人士告訴記者,在他們的調研中,如果是大眾類護膚品的消費者,對於200元以上價格會較敏感,所以百雀羚的產品最高單價通常維持在150-180元。“我們將產品細分化,即使在兩百元以下,我們還分了低中高三檔。”

百雀羚的成功屬於“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記者了解到,無論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甚至早些時候,百雀羚的銷售都沒有間斷過。雖然是上海的品牌,但其實已經是暢銷全國。“我們的產品哪怕在很偏遠的農村小鎮上都可以買到。”該人士認為,正是由於有之前的群眾基礎,所以在2008年百雀羚重新定位要做草本產品時才能夠迅速打開市場,“和那些新品牌不同,我們已經是一個有知名度的品牌,一個金字招牌。”

本土品牌後來居上

也有觀點認為百雀羚的成功不僅是個案,而是整個大環境所賜。

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外資的國際化妝品品牌進入中國市場。此後很長一段時間,這些品牌都受到市場追捧,而國內的本土品牌則淡出人們的視線。

但目前,這種格局正在慢慢改變。諸如韓束、韓後、自然堂、溫碧泉等本土化妝品正在悄然無息地從外資競爭者手中爭取到更多市場份額。

根據咨詢公司貝恩的一份報告顯示,在2014年,26個快速消費品品類中有18個品類是本土品牌,本土公司正從外資公司手中贏得更多市場份額。而護膚品類是本土公司搶到最多市場份額的領域,外資公司在這一領域的市場份額降低了4.8個百分點。

英敏特研究中心美容品類分析師陳雯雯此前做過一個調查。她告訴記者,隨著數十年的經濟發展和生活質量的提高,城市消費者在不同品類中的品牌偏好已經相當成熟:對潔面產品和爽膚水等基本產品,他們更傾向選擇本土品牌而對精華乳、潤膚霜和眼霜等價位較高的產品,他們依然偏愛西方品牌。

“這或許反映了本土品牌最近取得的成就。”她說,伽藍集團,珀萊雅和相宜本草等本土品牌在過去三年的表現超過很多國際競爭對手,主要是因為新產品開發和大規模的線上線下營銷活動。本土品牌在面膜品類也非常受歡迎,這要歸功於美即和歐詩漫等品牌的辛苦耕耘。

此外,她告訴記者,不同城市消費者的品牌偏好具有差異。大都市主要是西方品牌的舞臺,而本土品牌通常在內陸城市更加普及。

品質是重中之重

在電商上,本土品牌暫時打了個勝仗。不過,記者也註意到,天貓今年的風格已經開始轉向國際,主打大牌風格。而不少早前“輕視”電商的國際大牌們紛紛積極響應雙十一銷售。

“當市場回歸理性,重視產品研發和產品體驗的商家重奪市場控制權。”上述百雀羚內部人士說,雖然現在本土品牌在一些電商的銷量都不錯,但要與那些國際大品牌抗衡,還是有一條很長的路要走。

百雀羚是幸運的,正如公司的內部人士所說的,在這個品牌在此次“成功”之前已經積累了不少品牌美譽度,而在2013年彭麗媛出國訪問時,曾將百雀羚作為國禮相贈,更是讓百雀羚受到關註,人氣大漲。

對於不少中國本土品牌來說,如果要新建一個品牌,市場知名度和消費者信任度是最為困難的,而這也是打開銷量的最為關鍵鑰匙。

同樣為國內本土品牌,誕生於互聯網的美妝品牌韓後則沒有百雀羚的這樣的優勢。這家公司創始人王國安此表示,中國的消費者從過去的“小白”到了“後小白”,品牌商們必將承認“達人”和“意見領袖”,國際品牌不用解決信任,但國內新興品牌要花20%的成本解決信任。

“信任成本是第一的。”他說,當所有人開始識別的時候,真的知道什麽是好的時候,那就很好辦。但目前中國的本土化妝品目前的狀態並非如此。處在一個不完全識別的階段,消費者不知道買什麽,那就買最有名的,比如雅詩蘭黛。這導致商家只好砸大錢投廣告。其實投的也是浪費的,但是不投就不買你。

王國安認為這一現象會隨著消費者越來越成熟兒消失。“隨著中國品牌越來越強大,中國完全可以和國外品牌做出一樣的東西。”

上述百雀羚內部人士也表示,美妝護膚市場,一直以來就是營銷激烈的戰場,但若重營銷大過產品本身,則是飲鴆止渴,絕非企業的立足之道。若企業僅僅依靠市場熱點布局產品線,以僅僅滿足消費者淺層心理需求為出發點,可能會一時占據消費者心理高地,卻很難在變幻莫測的市場競爭中長久站穩腳跟。

編輯:陳姍姍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1196

無懼房市冷 蔡鎮鴻衝出多一倍的業績 最後10秒追客術 菜鳥拿下銷售王

2015-10-12  TWM

當最難賣的豪宅與店面市場急凍,今年前三季,永慶房屋冠軍業務員蔡鎮鴻卻靠這兩樣產品在大安區突圍,他有什麼心法克服景氣寒冬與業務心魔?

二○一五年房市面臨大幅盤整,交易量萎縮至十四年來新低,市況嚴峻,在高總價產品交易停滯的氛圍下,永慶房屋全國業績冠軍竟由一位新面孔拿下,並在今年前三季已成交逾八億元的交易案,交易量是自己去年的一倍多,其中更包含四件億級物件,跌破同業眼鏡。

今年三十三歲的蔡鎮鴻,五年前才入行,當時也和一般菜鳥一樣,總是摸不清方向,業績時好時壞。直到一年多前,因為一句話扭轉了情勢。

一句話點醒「別窮忙」

重新盤整工作細節

去年七月,蔡鎮鴻從台北市瑞安店被調至忠孝敦化店,有一次和店長高柏原去拜訪屋主,卻忘了帶屋況說明書給屋主填寫,高柏原當面說:「你出門一趟,如果可以 多做一件事,就一定要多做一件,才不會窮忙。」一語點醒了蔡鎮鴻,原來他業績無法突破的關鍵,是沒有把力氣用在對的地方。「他一直很『谷力』(台語:勤 勞),但講白一點,就像無頭蒼蠅,雖然很積極,卻是事倍功半。」永慶房屋忠孝敦化店店長高柏原描述著一年前的蔡鎮鴻。

自此蔡鎮鴻開始重新設定業績目標,時間管理也做盤整。

每晚清點通話紀錄

確認沒有遺漏事情

蔡鎮鴻拿出手機說,以前他只知道把行程排滿,每天派發一千份宣傳單,但沒有思考為何成交機率低。現在,每天晚上下班後,一定會將今天所有通話紀錄看一遍,平均一天接一百五十通電話的他,等於是提醒自己注意有哪些遺漏的事情。

此外他每個月固定花一周時間密集聯繫客戶,儘管房地產不景氣,今年一至五月他的帶看組數仍高達一三二組,較去年的七十九組高出近一倍,成為他成交豪宅的重要基礎。

但讓蔡鎮鴻逆勢突破銷售紀錄的關鍵,是今年四月成交一戶總價二.三億元的豪宅,是信義計畫區今年以來最高成交總價案件。

這戶豪宅的買方是一位台商,從去年夏天開始就陸續看過二、三十戶知名豪宅,最後一次看屋的過程中,客戶無意中透露,曾看過其他房仲介紹的信義計畫區某戶新成屋,讓蔡鎮鴻靈機一動,原來客戶比較喜歡可以自由規畫格局的毛胚屋。

雖然掌握到明確需求,但困難來了,要看屋的那天剛好是周日,但始終聯繫不上售屋的建設公司到場開門,眼看天色逐漸昏暗,已經等得不耐煩的客戶也坐上計程車走人時,才等到回電,「要是別的業務員可能早就放棄了,但小蔡鍥而不捨地追上計程車請客戶再回頭看屋,就差十秒鐘,路口的綠燈一亮計程車開走,他可能就與成交機會擦身而過了。」高柏原說。

那天,下著毛毛細雨的十秒鐘,蔡鎮鴻逆轉了自己房仲生涯中的成交紀錄,最後以二.三億元成交,消息傳出還引起不少資深房仲打聽到底是何方神聖。

無獨有偶,蔡鎮鴻今年成交的億元級店面與辦公室,也是從未向他買過房子的客戶購買的。這要歸功於他三年多的辛苦經營,平時就與對方保持聯繫,除了三節問候外,會主動傳客戶所關心的房產訊息,不因沒有買賣而忽視對方需求。

對談中了解需求

預先設想客戶難處

曾擔任蔡鎮鴻主管的永慶房屋協理簡國維說,一位好的業務員必須具備強烈賺錢企圖心、積極行動力與足夠抗壓性,這三項元素蔡鎮鴻都兼具,其中抗壓性又特別 高,「有時候客戶會酸他,說自己跟某明星業務員很熟,我為何要跟你一個菜鳥來往?但小蔡只難過一秒鐘就繼續做別的事,不會因此陣亡!」「放棄的下一秒,其 實就是成交的起點。」簡國維說,他一直很看好蔡鎮鴻,因為他擁有超級業務員具備的潛力,就是永遠不讓機會逃走。

採訪當天,蔡鎮鴻剛成交一戶台北市四千多萬元的辦公室,成交的關鍵也是他預先想到客戶有疑慮的事,才讓交易順利完成。

原來,這戶辦公室有許多隔間,買方認為還要花二十萬元拆除費用,在簽約當天向蔡鎮鴻抱怨了一下,沒想到蔡鎮鴻有備而來,「我已請木工師傅估過價,只要四萬元就可搞定。」讓買方驚訝之餘,也感受到他的用心。

「如果我的劍不夠長,就向前跨一步吧!」蔡鎮鴻說,與其被業績追著走,他寧願走在目標前面,不僅可以提前達陣,還可以提早思考,下個月的客戶在哪裡?延伸到客戶服務上,就是與其等客戶開口問,不如提早替客戶想好,靠著這句話,讓他從沒沒無聞晉級為人氣銷售王!

蔡鎮鴻

出生:1982年

現職:永慶房屋忠孝敦化店業務襄理經歷:OSIM按摩椅店長、廚具公司業務員

學歷:東吳大學中文系

家庭:未婚

成績:永慶房屋2015年1至9月全國業績Top 1,總銷金額逾8億元

蔡鎮鴻》業務心法

1. 每天晚上檢視一天的電話紀錄2. 善用科技通訊軟體、團隊合作力量3. 想的比客戶多,例如,提前替客戶丈量車位與估裝潢工程費4. 每個月固定花一周時間密集聯繫客戶

撰文•梁任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4592

蘋果能在2016年拿下手機市場100%的利潤嗎?

來源: http://www.iheima.com/space/2015/1217/153305.shtml

導讀 : 《福布斯》雜誌日前不久在一份新的分析報告中表示,蘋果最早將會在2016年第二季度,也就是明年6月份達成100%智能手機利潤的目標。事實真的如此嗎?

加拿大投行 Canaccord Genuity 此前在一則全球智能手機營業利潤的報告中指出,上一季度 iPhone 占據了整個智能手機產業 94% 的利潤,同比增長 9%。《福布斯》雜誌日前不久在一份新的分析報告中表示,按照目前 iPhone 的利潤占比增長趨勢,蘋果最早將會在2016年第二季度,也就是明年6月份達成100%智能手機利潤的目標。但筆者看來,蘋果目前在諸多方面面臨著利潤下行的壓力與趨勢,要達成利潤占手機行業100%這一目標則非常困難。

我們知道,目前iPhone6s的銷量表現跟《福布斯》的樂觀預測走向了相反的方向。摩根大通日前報告,稱“11月銷售已經發出警告,顯示出iPhone 6S周期的早期疲軟信號”,該行將iPhone第四財季的銷售量預期從初步的7500萬至8000萬部調降到7500至7700萬部。Drexel Hamilton分析師們日前也表示,在臺灣的蘋果供應商當中,97%發布的業績都指向了較為疲軟的表現,11月營收較前月縮水6%,與此前平均增長8%的表現不可同日而語。他們預計,在2016財年第一財季當中,iPhone銷售量將同比增長4%,第二財季下滑4%。

另外,據美國媒體報道,iPhone 6S的銷售過早出現疲軟,蘋果也開始下調11月和12月的iPhone 6S訂單。據稱蘋果在11月砍下的訂單至少在13%到15%。此前還有消息稱,位於上海的蘋果代工廠昌碩科技已經拆除了部分iPhone生產線,且出現了大規模離職潮。

從目前的種種跡象與市場反響以及用戶換機等情況來看,這兩款新手機在市場上的表現除了初期上市首周的 1300 萬臺銷量的火爆之外,目前iPhone 6s的市場表現正如筆者此前多篇文章的預測,正在陷入銷量疲軟的軌道。

三星滑坡扭轉 國產廠商上行趨勢明顯  iPhone利潤要達到100%面臨阻力

但分析師認為,盡管蘋果下滑,但其它智能手機廠商的表現也不怎麽樣。如今可以和蘋果正面對抗的只有三星一家,如果他們也像HTC、索尼、黑莓等廠商一樣衰落,蘋果就一家獨大了。

但這個理由顯然不成立。雖然市場唱衰三星衰落聲音一直在持續,但今年來,三星依然拿下了智能機市場總營業利潤的11%,雖然遠落後於蘋果,但總體看三星的韌性與整體的市場表現非HTC等廠商所能比擬,三星最近也已經扭轉了連續 8 個月的利潤滑坡,從長遠看,三星的創新能力、技術、供應鏈掌控能力還是能成為其擴展市場的優勢籌碼。

蘋果利潤份額的獲得,主要還是因為HTC、索尼、黑莓、聯想等手機制造商都出現了營業虧損。但在三星之外,國內華為小米手機目前總體上呈現上行趨勢,正在逐步由中低端向中高端過渡,據華為消費者業務發布數據顯示,2015年第三季度,華為智能手機出貨量2740萬臺,同比增長63%。另外,華為發布的2015年上半年業績報告顯示,華為消費者業務上半年銷售收入同比增長69%。另外,OPPO、vivo等廠商在中端市場表現穩健,總體也呈現上行趨勢,分析師認為三星下滑必然導致iPhone上漲的市場邏輯並未考慮到中國市場手機廠商的增長。況且,三星未來是下滑還是扭轉局勢增長目前還不能定論,畢竟在增長潛力巨大的印度市場,三星目前是當地市場份額最大的海外手機廠商,未來持續盈利能力還不可小覷,綜合種種因素,從外部環境看,iPhone利潤要達到100%依然面臨著市場阻力。

終端市場整體低迷 蘋果無力控制平均售價 毛利率到達峰值

從目前來看,行業看好蘋果公司的毛利潤率,最近一個季度蘋果的毛利潤率依然表現不俗,達到39.9%,這有賴於蘋果在iPhone成本上的嚴控能力。《福布斯》也認為,從毛利率到庫存周轉率,還沒有幾家公司在這些方面做得比蘋果好。但顯然《福布斯》可能刻意忽略了從毛利率到庫存周轉率,蘋果在未來可能會面臨麻煩。

蘋果公司的毛利潤率目前可能已經到了峰值。一方面,蘋果公司對 2016 財年第一季度的前景預測顯示,由於蘋果iPhone銷量放緩,2016 年和 2017 年蘋果的毛利潤率增長勢頭難持續,即便未來新iPhone應用新的延續性技術與材質,但由於全球終端市場整體低迷,iPhone銷量增長下滑在大勢面前恐怕不可阻擋,市場預測者與投資者認為蘋果後續可能維持個位數增長勢頭,在這種情況下,蘋果無力再提升旗下智能手機的平均銷售價格。事實上目前iPhone 6S除了玫瑰金配色產品,其他配色產品的價格都出現了下調,有說法認為iPhone6s成為蘋果公司降價最快的一款產品。

另外,基於市場擴展的壓力,外媒稱iPhone 5s在印度的售價已經降至24999盧比(約370美元),相比9月份44500盧比(約665美元)的售價,iPhone 5s在近三個月里的售價猛降43%。顯然,這源於蘋果對於急切要擴大印度市場份額的一種焦慮心態的流露,但這卻讓iPhone的平均售價與利潤空間被壓縮。這同樣體現出,蘋果的品牌溢價支撐力正在趨弱,邊際效應在遞減,蘋果要從這個盈利最豐厚的業務中持續受益並保持高速增長已經越來越難。

蘋果未來潛在的成本投入增長或壓縮利潤空間 

其次利潤表現必然需要考慮成本投入,種種跡象表明蘋果未來成本投入將大幅增長而不是壓縮,比如說,為保持產品設備的競爭力,蘋果投入的成本包括研發與創新與尋找新材質的成本。這種投入包括:1、iPhone 7可能增加無線充電功能,蘋果如今為iPhone7正在中國大陸尋找符合蘋果更高質量要求的電池iOS設備供應商;2.蘋果供應商富士康計劃斥資在臺灣建造藍寶石玻璃工廠,以取代GT Advanced Technologies的地位,應用新屏幕材質。3.有內情人士透露,蘋果似乎並不滿足於芯片研發,接下來將秘密開發自家的GPU了。比如消息指出,蘋果會將其iOS移動設備與Mac桌面電腦的GPU配置統一起來,全部改用iOS設備的PowerVR GPU架構,取代Mac內的超微和Nvidia GPU。4,包括此前筆者的文章指出:未來iPhone或使用OLED屏幕,OLED屏幕的高成本同樣會擡高iPhone制造的整體成本而拉低iPhone的平均利潤。

即由於iPhone7在屏幕、電池、芯片等新材質上的原件成本高,在良品率、鋪貨,維修備件等諸多方面的潛在隱形成本投入可能也要超過前代產品,即未來iPhone7的成本將不是目前234美元物料成本就能搞定的。加之如前所述蘋果無力拉高其平均售價,這也會削弱蘋果在2016年獲取利潤的空間。

4寸屏定位與目標市場群體的錯位  或對整體銷量利潤與庫存造成影響

再一個是4寸屏,日前有消息已確定,蘋果將於明年上半年推出全新的iPhone7C,其價格定位為400美元左右,約合人民幣2600元。筆者此前文章中指出,4寸小屏iPhone推出的目的可能是推動iPhone7的光環效應。即通過給用戶一個體驗與性能更弱的選項從而凸顯更高端性能更強大的iPhone7的優勢,繼而推動更多用戶選擇iPhone7。 

如果售價與配置更低的4寸iPhone的推出作為綠葉襯托,顯然其成本構成與售價之間的差距,遠遠不如大屏iPhone。iPhone的平均售價從2014年第二季度的561美元漲至2015年第二季度的660美元,原因是iPhone 6和6 Plus的定價提高,以及更多用戶選擇存儲容量64GB的機型。iPhone的平均售價對利潤具有重大影響,4寸iPhone卻恰恰拉低了平均售價。

其次是4寸iPhone銷量堪憂,首先在於市場定位方面,眾所周知,歐美市場用戶是小屏手機的主流用戶,根據市調機構Kantar Worldpanel最新數據顯示,大屏機市占率已經增長到了21%,但相對而言,歐美用戶更偏向小屏。所以,去年歐美市場,iPhone6與6 Plus兩款產品中,iPhone6的銷量更高。不過不要忽略一個前提,即iPhone6與6 Plus的性能與配置是沒有變化的。因為歐美市場是高端市場,性能配置更弱的4寸小屏手機來打對性能與品位要求更高的高端市場明顯是一種定位上的錯位。而亞洲市場偏愛大屏,4寸iPhone同樣不合時宜,所以,4寸小屏iPhone如果要主打歐美市場,應該在性能配置、體驗等多方面與大屏一致才有可能更匹配該市場人群區域現狀。4寸iPhone未來會在歐美與亞洲兩個市場定位發生錯位,這對iPhone的銷量與庫存周轉能力會造成影響,繼而或給iPhone帶來整體利潤上的壓力。

大量產業鏈供應商毛利率下滑的壓力會傳導給蘋果,帶來利潤上的的壓力

另外是蘋果產業鏈相關上市公司的業績情況並不樂觀,呈現增利不增收的局面。根據相關消息,按分類的已公布季報的蘋果概念股中,雖然安潔科技、立訊精密、德賽電池等大量上市公司在第三季度平均營業收入同比增長,但一半上市公司的凈利潤卻未能同步增長,平均毛利率水平為22.64%,降到2012年以來同比最低水平。從降幅來看,光學顯示類電子公司毛利降幅最明顯。比如蘋果藍玻璃的間接供貨商水晶光電,今年第三季度凈利潤同比減少三成,毛利率下降到三年以來最低水平。另外,消息指出,傳統光電顯示薄膜器件加工業務由於受終端市場整體低迷及行業內競爭加劇的影響,產品銷售綜合毛利率持續下滑。

產業鏈毛利率下降的壓力會持續傳導給蘋果,隨著供應鏈零部件的收益降低,為防止供應商研發積極性受挫與滿足產業鏈工人的薪資漲幅需求,蘋果必然需要讓渡部分利益給供應商,曾有電子業者私下透露,隨著蘋果獲利逐年攀升,也開始對供應鏈“讓利”,蘋果吃肉,但供應鏈得有湯喝。由於蘋果向來對品控要求甚高,以光學鏡頭廠大立光為例,大立光技術、良率高,蘋果對大立光供貨依賴程度深,但因此蘋果議價空間也有限,這讓大立光毛利率也在三年內由41.86%大增至56.72%,是主要蘋概股當中毛利率增幅最驚人的。供應鏈的毛利率下降以及供應商過於強勢都會給蘋果利潤的持續獲取帶來壓力。

另外,4寸iPhone的推出,還證明了蘋果面臨著艱難的窘境,即要在市場份額與高利潤中做出傾向性的選擇。宏觀經濟學里有個邊際遞減原理:任何一個經濟體,成長期伴隨著利潤快速增長,成熟期由競爭機制導致邊際效益遞減。由於市場份額對於iOS平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蘋果必須學會與產業鏈與用戶共贏共成長,這需要蘋果犧牲部分高毛利。綜上,蘋果iPhone在諸多方面面臨著利潤下行的壓力,在2016年很難保持手機利潤的慣性增長,相反,可能會到達利潤增長的拐點,諸多利潤上的壓力與產業鏈潛在趨勢都顯示出,蘋果在明年要在手機行業拿下100%的利潤非常困難,《福布斯》的預測明顯過於樂觀了。另外,iPhone7能否成為一款引發市場追捧的爆品,能否推動利潤增長持續,還要打上一個大的問號。這一切,明年再看結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5516

忘掉安邦、寶能吧!“舉牌狂魔”橫空出世拿下三股 下一個“幸運兒”是誰?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5-12-25/973270.html

《每日經濟新聞》火山財富(微信號:huoshan5188)記者了解到,中融人壽至今已經舉牌三家上市公司,且幾家均有很多共同點。那麽,下一個“幸運兒”會是誰呢?

127891666.thumb_head

每經記者 劉海軍

在安邦、前海人壽、富德生命人壽、國華人壽等之外,險資舉牌潮又現新生力量——中融人壽。《每日經濟新聞》火山財富(微信號:huoshan5188)記者了解到,中融人壽至今已經舉牌三家上市公司,且幾家均有很多共同點。那麽,下一個“幸運兒”會是誰呢?

接連舉牌三家公司

12月25日,真視通發布簡式權益變動報告書。公告稱,2015 年 12 月 25 日,真視通收到中融人壽發來的通知。截至 2015 年 12 月 25 日,中融人壽通過深圳證券交易所二級市場交易增持本公司股份達 4,000,087 股,占公司總股本的 5.00%,首次達到本公司總股本的 5%。此買入是在2015 年 10 月 27 日到 12 月 25 日發生的。

公告表示,中融人壽在投資市場、融資市場和產業市場擁有豐富的經驗,認可並看好真視通的業務發展模式及未來發展前景,希望通過此次股權增持,獲取上市公司股權增值帶來的收益。中融人壽除本次股份增持外,不排除在未來12個月內繼續增持真視通股份的可能,並將按照相關法律的規定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中融人壽同時表示, 在本報告書簽署日前六個月內,除本次披露的增持股份外,其未買賣公司股份。

鵬輝能源也在今日發布股東權益變動提示,稱中融人壽增持本公司股份達4,200,052 股,占公司總股本的 5.00%,首次達到本公司總股本的 5%。

而在幾天前,天孚通信公告,2015年10月26日至12月 21日,中融人壽通過深圳證券交易所二級市場交易增持天孚通信無限售條件流通股371.71萬股, 占天孚通信總股本的5%。

據了解,中融人壽的主要股東有清華控股有限公司、吉林省信托有限責任公司、聯合銅箔(惠州) 有限公司、中潤合創投資有限公司、寧波杉辰實業有限公司。

尋找下一個“幸運兒”

仔細分析中融人壽對三家公司的舉牌路徑,《每日經濟新聞》火山財富(微信號:huoshan5188)記者了解到,中融人壽是在2015年10月26日至12月 21日買入天孚通信,在 10 月 27 日到12 月 25 日買入真視通的。 即在天孚通信、真視通股價還處於相對低位,在上升趨勢已經形成並且開始突破前期阻力位時不斷的買入股票的,其買入的成本比較低 。

從舉牌的三只個股的情況看,天孚通信、真視通、鵬輝能源都為次新股,盤子都很小,流通盤為1524萬股、2000萬股、2100萬股。

此三只股票均在年中的市場大跌中回調很大,跌出了價值。在後來一波次新股的上漲大潮中均大幅上漲,最後創出歷史新高。

而從十大流通股東的角度看,在三季度時,三只股票的前十大流通股東持股合計占比為7.14%、8.76%、5.94%。股權均很分散,且三只股票中的機構席位很少,更多的是自然人流通股東。

從三家公司所在的行業來看,主營產品分別為光收發接口組件、陶瓷套管,多媒體信息系統,鋰離子電池,均為高科技新興產業 ,也為時下市場關註的熱門行業。

而從業績來看,三家公司的的凈資產收益率分別為12.40% 、11.25% 、8.14%,每股收益為 0.990元 、0.600 元、 0.700 元,業績表現均不錯。

在舉牌三家公司的同時,記者註意到,中融人壽今年在資本市場表現的十分活躍。

在二季度時,公司進入了13家上市公司十大流通股東中,而在三季度增加到了18家,包括重慶路橋、弘業股份、士蘭微、大洲興業、玉龍股份 、全築股份 、福安股份、龍韻股份、中原環保、青島雙星、石化機械、科陸電子、康力電梯、猛獅科技、三五互聯、開爾新材、美晨科技、潤和軟件。其中全築股份、福安股份、龍韻股份三家公司為次新股,且流通盤很小。

在大舉買入上市公司的同時,中融人壽近期的調研節奏也較快。在11月18日調研了勁拓股份,其中前海人壽也在調研者之列。12月3日,中融人壽的劉長江調研了鵬輝能源,巧合的是,此次中融人壽剛好舉牌了鵬輝能源。12月18日調研了賽升藥業。這些股票中,勁拓股份是做焊接設備和機器視覺的,流通盤5242萬股,賽升藥業主營免疫系統和神經系統用藥,流通盤為3000萬股,兩者均為次新股。

尤其值得註意的是,中融人壽的劉長江在12月23日作為唯一的對象調研了南華儀器,該股的流通盤才1020萬股,流通籌碼也比較分散。

最新精彩報道,用手機微信掃描下方二維碼,即可快速關註“火山財富”。

【熱點推薦】央行發狠話:網銀跨行轉賬銀行再收費“後果很嚴重”

  • 每日經濟新聞
  • 吳永久
  • 每經記者 劉海軍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021-60900099轉688讀者熱線:400889000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或 028-86740011 廣州:020-89660257

每經網客戶端推薦下載

每經網首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869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