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屌絲翻身攻略:如何從大佬馬雲的螞蟻身上分到一杯羹?

來源: http://www.guuzhang.com/portal.php?mod=view&aid=756

本帖最後由 晗晨 於 2014-11-23 17:45 編輯

屌絲翻身攻略:如何從大佬馬雲的螞蟻身上分到一杯羹?
格隆


聚焦,聚焦,再聚焦:屌絲翻身的唯一途徑

絕大多數普通人的生活只能用四個字概括:渾渾噩噩。這種渾渾噩噩最大體現在於:不聚焦,做事沒有優先級——喜歡攝影的朋友都知道,這樣拍出的照片都是模糊的。拍一萬張也沒有用!


網上有網友對這種生活狀態的經典評價:生就屌絲的命,卻操著總理的心。多數人都像國家領導人一樣,事無巨細都關心,都操心,把大量時間分散在了各種或時髦或不時髦的事件或者話題上——比如上周五的降息,比如萬達商業要上市,王健林可能要成為新首富——如果說降息還算是央媽普降甘霖,你多少會受益,但萬達上市幹卿何事啊?明顯無論一級市場還是二級市場,一個子兒你都難分到的啊!你又不是王思聰,那麽激動幹嘛?


很多人明知道當前有更優先級別的事情需要去做,就是不做——格隆意見:一個時間段,集中精力做好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好了。


對屌絲而言,什麽是最重要的?很簡單:賺錢。


過去半年最明確的,幾乎普惠制的賺錢機會是什麽?阿里巴巴上市。


所以格隆花了大量時間對阿里巴巴做了全市場最全面最連續最深度的解剖(這一點上,格隆似乎不必謙虛),並在年中時明確對格隆匯朋友們提出了要求:別折騰了,剩下時間就做一件事——去布局阿里吧!


接著的問題是:阿里巴巴盛宴結束了嗎?後面還有更靠譜的其他機會嗎?


有的:螞蟻!


有句俗話怎麽說來著:螞蟻也是肉!




再次提醒近期最重要的屌絲攻略之一:不要放過螞蟻

格隆在之前分析阿里巴巴價值的文章中明確表示了兩點:

1、 錯過了阿里,不要錯過螞蟻;
2、 低估過阿里,不要再低估螞蟻;


格隆非常看好螞蟻金服的潛力。

按照螞蟻現在的布局和趨勢,格隆撂一句話在這:阿里巴巴的金融業務極大可能會誕生出一家與阿里電商體量相當的公司。如果未來沒有足夠強大的競爭者出現,我們會發現大陸人也將面臨著香港人的尷尬:從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覺,所有活動都在為李嘉誠的商業帝國創造利潤——阿里正在無孔不入布局生活需求的所有方方面面——好在,不像香港彈丸之地,李嘉誠做大了,就很難出現王嘉誠,劉嘉誠,大陸市場足夠廣,足夠深,馬雲永遠會給新崛起者留下足夠、足夠的創業空間。


在這樣的判斷之下,投資者怎麽做?很簡單,提前布局螞蟻:

1、 賣關系:有能力的,去拿螞蟻的股權。螞蟻目前定價估值不到400億美金,已經向市場放出了10%的籌碼,看你拿不拿得到了。另外還有內部職工股。400億不到這個估值,格隆在前期詳細深度解剖螞蟻金服(請參閱格隆匯官網上格隆的深度分析)的時候已做過分析:絕對、絕對低估。

2、 賣身:如果你是技術大牛,別窩在騰訊、百度了(更不談周鴻祎的360了),去螞蟻金服,或者去小米(甚至格隆匯也可考慮),賣身換股權——中國這種賣身換股權的機會越來越少了,要珍惜。除非你象陌陌唐巖一樣,自己去街頭派性感美女傳單自己創業;

3、 賣位置:如果你是阿里內部員工,打破頭都要挪窩挪到螞蟻那邊去!這比馬雲或者你的部門長對你的任何漂亮承諾都靠譜;

4、 賣投資分析能力:別花時間在陌陌上泡妞了,花足夠時間把螞蟻徹底研究透,在螞蟻上市趁大家都渾渾噩噩懵懵懂懂的時候,投螞蟻。在沒有上市前,投受益於螞蟻金服的公司,就像阿里巴巴上市之前布局雅虎一樣。最直接方法當然是投資持有螞蟻金服股權的公司,目前看起來就只有阿里巴巴一個標的可選(阿里巴巴有權在螞蟻金服上市是收購其33%的股權)。另外一個思路就是投資有機會與阿里巴巴金融業務有深度合作的公司。

5、 賣萌:呵呵,螞蟻?這名字取得真土!馬雲?長得好醜啊,還是小馬哥帥一點。呵呵。然後?然後就沒有然後了——這是多數屌絲的態度。


按照第二種思路,格隆覺得港股的擎天軟件(01297)是一家值得關註的對象——當然,這只是一個思路,你需要對股價和估值做一個權衡與匹配。




擎天軟件:阿里的合作夥伴,螞蟻版圖的一員

如果只是把螞蟻理解成一個用互聯網做金融的,就太粗陋了:它在布局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擎天只是版圖中的一個有點地位的工蟻而已!


格隆先說說擎天這公司的前世今生。擎天軟件是一九九八年成立於江蘇省南京市的一家民營軟件企業。公司成立之初就專註於出口退稅業務,根據公司招股書中披露的信息,目前擎天軟件的出口退稅軟件系統位居國內市場份額第二(第一名是大連龍圖資訊技術有限公司)。阿里巴巴集團於2010年底戰略入股擎天軟件,目前仍是擎天軟件第二大股東,持有公司13.75%的股權。公司第一大股東是董事長辛穎梅,持有公司47.7%的股權。

擎天軟件旗下四大業務板塊

擎天軟件從出口退稅軟件起家,目前已經發展出了四大業務板塊,分別是:
(1)出口退稅軟件
(2)電子政務解決方案
(3)碳排放管理解決方案
(4)系統集成解決方案。
2014年上半年公司營收為1.33億人民幣。下圖是2014年上半年擎天軟件四大業務板塊的營收占比情況。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82D.tmp.png


擎天軟件的業務增長點

擎天軟件最有潛力迎來爆發性增長的業務板塊是出口退稅服務和碳排放管理解決方案。


1. 出口退稅業務

這塊業務之所以性感,是因為:

A、國家需要

做宏觀研究的都知道,出口是驅動中國GDP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從2000年開始中國的出口總額一路攀升,由2000年的0.25萬億美元增加至2013年的2.21萬億美元。僅僅在2009年金融危機時出現過一次同比倒退。廣東和江蘇是中國的出口大省,多年來穩居中國出口第一和第二位。在中央政府提出無紙化辦公之後,擎天軟件是第一家為江蘇省國稅局提供出口退稅軟件的公司,也是目前為止江蘇省的唯一一家提供出口退稅軟件服務的公司。目前江蘇省有大約5萬家涉及出口退稅的企業,全部都是擎天軟件的用戶。下圖是中國及廣東省江蘇省歷年來出口總金額變化情況。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82E.tmp.png

擎天軟件提供出口退稅軟件同時也提供出口退稅培訓課程。

首先說軟件。基本版的軟件是免費的,如果要獲得高級功能則需要付費。使用費根據不同的需要從800到1680元人民幣每年。目前的5萬家企業用戶中,有超過三萬家是付費用戶,並且留存率超過80%。

關於培訓服務,由於出口退稅政策並非一成不變,企業需要持續學習以了解最新政策。擎天軟件為使用其退稅軟件超過一年的企業提供培訓課程。根據課程內容不同,學費為每人每年780至2880元人民幣不等。


B、企業需要

擎天的企業付費的留存率高達80%,原因在於擎天軟件提供的服務對於他們來講非常必要。眾所周知中國的很多出口企業就是依靠價格優勢,所經營的業務利潤率都比較低。因此企業的盈利基本上都是依靠出口退稅。但由於出口退稅的流程比較繁雜,退稅軟件和專業的指導就變得非常必要了。過去三年,擎天軟件總營收的年化增速為25%,而退稅軟件服務的收入年化增長為45%。

C、阿里巴巴需要

擎天軟件退稅業務未來增長的動力除了江蘇省出口退稅的增長以外,就是將服務向省外擴張。而擴張的捷徑無疑就是通過阿里巴巴的平臺。目前阿里巴巴營收中有大概10%是來自海外業務(包括2B和2C)。相信阿里巴巴平臺上涉及到出口的中小企業客戶同樣需要專業的退稅服務支持。阿里巴巴有強大動力和需要將擎天軟件的出口退稅解決方案打包,內置到阿里平臺上,提供給平臺上的所有企業客戶使用,收取一定的服務年費來跟擎天軟件分成,就可以形成一個雙贏的局面。


這樣的結果是:阿里巴巴為自己的平臺上的賣家提供了更完善的服務,增加了用戶體驗,同時也為擎天軟件開拓了市場。這樣的合作在格隆看來是水到渠成的——您聽錯了,格隆並沒有說阿里巴巴會收購擎天軟件,做它的第一大股東。



2. 碳排放管理解決方案

2009年國務院宣布了中國將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目標:即到2020年,中國生產單位GDP排放的二氧化碳比2005年的水平減少40%-45%。2010年八月,國家發改委挑選了5個省和8個城市作為低碳政策的試點。在這樣的背景下,2011年擎天軟件率先開發了碳排放管理系統,並在江蘇無錫應用。擎天軟件的碳排放管理系統可以全面監察企業碳排放的情況並且形成數字化報告提交給監管部門。一套應用於市級的碳排放系統售價1000萬、區級的售價500萬。目前已經有無錫、鎮江和金壇三個市使用擎天軟件的碳排放管理系統。


碳排放管理是擎天軟件業務板塊中增長最迅速的業務,從2011年的770萬人民幣營收,增加到2013年的3400萬人民幣。在今年的APEC會議中,中美作為全球兩個最大碳排放國於11月12日達成溫室氣體減排協議。根據協議規定,中國將力爭實現溫室氣體排放量從2030年左右開始減少——溫室氣體減排政策的嚴格執行會推動擎天軟件碳排放管理業務持續增長。



關於行業邏輯與股價、估值的匹配

下表中格隆列出了香港和A股上市的主要軟件公司的財務和估值情況。為統一起見,表中貨幣單位均為人民幣。

首先可以看到擎天軟件有著行業中較高的利潤率。另外市場的一致預期中並沒有考慮擎天軟件與阿里巴巴合作帶來的增長。如果二者合作真如格隆判斷的出現,那麽擎天軟件15年業績的增長極可能大幅超出市場預期。




格隆的理解:以行業的角度來看,整個軟件板塊在14年和15年都是值得重點關註的。


如果把科技行業分為互聯網、電子、通信和軟件四個子板塊,格隆的判斷是:
1、 電子由智能手機帶動的一波大行情已經走到尾聲,明年板塊整體大概率是下滑的。這就是為什麽整個行業最高深的研究員,也為明年如何在電子硬件領域找到哪怕一個性感的標的而轉而撓腮的原因(但這不妨礙總能找到一兩個好的標的。格隆正在深度研究解剖一個大概率會相當性感的潛力標的,會在合適時候介紹給大家);

2、 互聯網經過了13年和14年兩年火熱的行情,估值都不便宜,15年也很難看到明顯的超額收益。

3、 通信板塊15年在4G投資的大背景下,應該會有比較確定的機會與收益,但標的不多。

4、 軟件板塊算是最近幾年來一直比較低估的行業。很多軟件公司的業績增速其實並不比互聯網公司差,利潤率水平也與互聯網公司相當,或許會冒出不少投資線索與機會。


格隆意見:14年末和15年全年,在電子和互聯網沒有明確機會的情況下,相信會有相當的資金從這兩個板塊流向軟件板塊。擎天軟件則是因為軟件、碳減排、出口退稅、阿里巴巴螞蟻幾個故事合到了一起,所以突出一些。短期看,公司漲幅不算小了,如果您研究他,可能需要在價格與時間之間做一個適當的匹配與權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0549

【年度創業家】“同程”吳誌祥VS“易到”周航:屌絲逆襲?還是高富帥霸道?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213/148354.html

創業公司的風格有著天然的不同,有的人腳踩土地,目標瞄準普天下的眾多“窮苦屌絲”,他們心懷敬畏,忌諱“燒錢”,更願意腳踏實地一步步向前走;但有的公司則天生將目標群體定位為“高富帥”,做極致服務,關註用戶體驗,誓做“好中之好“。

今天i黑馬將介紹兩位年度創業家候選人,創業10年,敢與眾多旅遊業大佬PK的同程網創始人吳誌祥,和創業僅3年、C輪融資就超過1億美金的易到用車創始人周航。

同程網創始人吳誌祥口述:
 
第一次融資:錢多,一次性到賬
 
同程在這十年其實是沒有太明確的打法的,因為在創業之初,當我從阿里巴巴出來以後,第一個想法就是把阿里巴巴的B2B模式跟旅遊結合起來,做一個旅遊的B2B。
 
但是即使有這個想法,當時都不敢去做,因為這也是要花錢的,所以我們一開始從最簡單的幫別人做網站開始做起,一年大概賺了10來萬塊錢,用這個錢投入進去做我們想做的B2B的平臺。2004年我們B2B的平臺已經搭建好了,也是一個偶然的創意——我們找到了第一個產品叫網上名片。有了這個網上名片以後,我們就在B2B方向比較清楚了,無非就是賣名片,賣的越多,公司賺的錢越多。基本上到(20)06年參加《贏在中國》的時候,同程的名片已經賣到國內第一名了,其實也就是大概兩三千收費的用戶,但已經是第一了。
 
2006年參加完《贏在中國》以後,各種大佬、風投就跟我講你要搞大、搞大該怎麽搞,當時我們思路也不是非常清楚。但是我們知道要搞大光靠我們自己的積累肯定不行,肯定要融資。於是那會兒我們就晚上寫商業計劃書,白天去找投資,大概跑了三四個月的時間,基本上都灰頭土臉的回來了。
 
其實2006年的時候,國內的在線行業是比較冷的,在線旅遊更冷,基本上沒人拿到過投資。雖然我們融資很難,但是央視的500萬我們還是沒要。因為我們覺得那個錢太小了,要弄肯定弄個大一點的錢,500萬進來占我們很多股份,錢又太少,做不成大事情。這樣一直到(20)07年底的一個下午,我在公司里辦公室寫東西,蘇州凱風創投的一個投資經理啪啪啪啪闖過來,他說我是凱風創投的。剛開始我們以為它很有名氣,再一看原來是蘇州的,我就有點失望。因為當時覺得我們自己本來就沒什麽名氣,肯定要找個大腕來頂一下我們。
 
但不管有感覺沒感覺還是聊一聊,他也不是很著急要投我們,就一個月過來跟我們聊一次,大家喝喝茶,聊了大概3、4個月以後,我們就認可他了,因為我們覺得他人比較實在,也比較認可我們團隊,對我們做的事情也很有興趣。他當時已經投了齊家網,他並沒有因為我們這個創業團隊是土鱉而看不起我們,我們自己也想可能我們這個土鱉團隊一開始想找高大上的風投是沒人理的:很多國內現在一線的投資公司在我們這輪融資的時候都來找我們了,但是那時候都沒看上我們。
 
我們從2007年一直談到2008年3、4月份,最後他還是決定要投我們。其實我們當時講給他的故事跟我們現在做的不是一個,我們跟他講的故事後來證明是失敗了,但是他就認為我們這幫人還不錯,我們一開始也沒想到拿錢,沒表現的很緊張,沒拿他太當回事兒。所以大家彼此沒什麽戒心,聊了以後就拿了他那筆錢。
 
他當時對我們的估值大概是4000、5000萬,他問我有什麽要求,我說沒什麽要求,就要求你錢多,一次性到帳,就這麽一個要求。他4月底 1500萬全部到帳,我們就開了個大會慶祝了一下,宣布公司從此不用大家自己掃地了,我們要告訴大家我們會有個重大的變化,會請個阿姨過來幫我們打掃衛生。
 
融資這件事情其實跟大家好像關系不是特別大,但是我告訴大家跟每個人都是息息相關的,當你看到阿姨的時候,你就知道我們融資已經成功了,而且你就知道公司確實給你帶來的實實在在的好處。但當年我們跟投資人講的我們要做B2B的GDS的故事沒做起來,在此以前公司都盈利,當年投資投進來就虧了,所以我們壓力也非常大。
 
凱風當時最大的老大(20)09年春節的時候還專門到我們公司去了一趟,鼓勵鼓勵了我們,因為你跟人家講的故事沒變現,還把人家的錢賠了,那時候見他多少是有點不好意思的。
 
打開B2C市場:把所有的錢都砸給百度
 
同程在前面是沒有戰略的,當時就覺得既然這個路子不對,那我們就換個路子。那會兒1500萬已經燒掉500萬了,於是(20)09年我們換一種思路選擇直接走B2C,不做GDS。
 
剛開始我們選擇用B2C訂酒店。我們當時策劃了一個點評獎金的模式,為了讓用戶知道我們想了很多方法:我們當時想攜程在機場發卡,我們就在寫字樓里發卡,這個主意可能也行,但發了幾次沒效果。
 
在這個過程中間,我們忽然發現在搜索引擎上打廣告(效果)還行。(20)09年,我們決定把剩下的1000萬全部投給搜索引擎,當年我們是百度旅遊行業投錢最多的一個公司,在我們做之前,攜程、藝龍都不敢像我們這樣做,也不會像我們這樣做。
 
當時我跟同事們講的很清楚,我說現在公司就是破釜沈舟、背水一戰。我們將1000萬全部押給百度,不是一次性給它,是按月份給它。我們也不傻,因為我們發現今天扔的錢明天就能收回來。就像一個做生意的人,我們對錢的嗅覺非常高,可能要強於當時國內的絕大部分的在線旅遊行業的團隊。從來沒燒過錢,所以我們對錢有一種特別的感情、嗅覺,我們團隊在整個在線旅遊行業里面是看到錢絕對是看到命的這種。我們當時的決定是把市場上面能夠買到的SEO和SEM的書全買到,因為我們在蘇州這地方你知道是沒人教我們的。從那麽多書里面挑出三本,公司500人,人手一本,不管你是前臺,還是搞研發、搞市場、做招聘的,每個禮拜考一次試,從我開始,就考SEO、SEM。每個禮拜一告訴大家考前三章,禮拜五開始考試,全部是閉卷,考完以後禮拜一公布上一周考試的排名,從第1名到500名,最後10名每人罰款100塊獎給前面的5名。
 
我一般都是考的中間部分,反正也不是最後,因為我還是認真看的,怕最後同事們會不認真。一開始同事不理解,我就跟大家講,既然這個是我們的命,那麽全公司的人都要知道,我不求你們自己去投放,但是我要讓你們(知道)這是什麽,因為大家可以用共同的語言講話,這樣做SEO、SEM的人特有自豪感,他講的話全公司的人都能懂。我們在2009年就組建了100人的SEO、SEM團隊,同行都覺得傻掉了。在蘇州這麽一個地方,按道理是不可能有這樣一個團隊的,我們就組建了。
 
我們沒有挖一個人來,全是自己琢磨。那個時候猛到什麽程度,可以很自豪地告訴你們,到(20)09年底的時候,你在百度搜“城市名+酒店”,前面三個是花錢的:第一個是我們,第二個、第三個可能有其他網站,然後下面是不花錢的,不花錢的大概一共有20個結果,這20個各種各樣的搜索結果,其實那都是我們的。我們最多的時候一共做過大概有2千個網站。
 
我當時給同事們打的一個比方,商業街上面為什麽茶葉店東面開一家,西面開一家,中間還開一家,(消費者)認為是不一樣的。我說我們要做的事情就是,這一條街全是我的,但名字都不一樣。
 
2009年,我們的酒店預訂量一下就上來了。當時攜程、藝龍已經做了6、7年酒店了,在它們的眼皮底能把酒店做起來,投資人覺得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我們就做到了。2009年時,我們酒店預訂量已經做到大概有5000家一天,當時藝龍差不多在兩萬間左右,同程已經是它的四分之一了,10年我繼續高歌猛進,最多的時候做到藝龍的三分之一,但我還是掙錢的。
 
10年我們覺得我們酒店做完了以後,機票也可以上,又開始按照這個路子做機票。
 
其實機票行業的陷阱比酒店大多了,它非常複雜,技術含量非常高,當時我們的技術水平太差。SEO的技術比較簡單,絕對是靠人和錢堆上去的。我們又不知道跑北京跑關系把中航信的數據拿過來,導致機票查詢很不準。我們跑去跟底下的黑市對接,把他們的數據拿到網上面來做。我經常跟同事們講一句話,如果那個時候公司的財務是現在的水平,同程就不會有機票項目,因為我們在機票項目上虧了很多錢,酒店的事情很掙錢,全貼給機票。
 
慢慢做到2010年底的時候我們就清楚了,2011年我們就明白這個事情到底該怎麽做了,11年的時候我們的票量做到5000張一天,現在藝龍才1萬張一天。這個酒店項目做成了之後,我們自信心超級爆棚:做什麽就能成什麽!那個時候其實沒人關註到百度搜索,到10年底的時候,藝龍才關註到,攜程還在睡覺呢。
 
抓到門票的好寶貝,趕緊捂著
 
2009年藝龍想收我們,他們從09年開始跟我們談,一直談到13年底。剛開始我們覺得自己已經掌握了一個獨門秘笈,不用跟它(合作)我們也可以做得很好。2010年底,藝龍(老大)就跟我們講,誌祥,我很佩服你們的團隊,你們確實牛,但你要知道你們這個方法以後會不管用,有幾個原因,第一,我錢比你多很多,我可以砸錢進去,我可以找人;第二,百度很快就會有動作,百度即將投去哪兒,百度投了去哪兒以後,流量都會到去哪兒那邊去,你在SEO和SEM上的優勢就會降低。他講的有道理,但我們還是死扛住沒讓它投,我們覺得這一天還不會馬上到來。
 
另外,2010年的時候我們又發現門票這個領域。因為我們自己也很清楚,酒店、機票做的再好都不可能超過攜程、藝龍,而門票攜程、藝龍都沒做,我們差不多跟驢媽媽同時起步。
 
我們當時用優惠券的方式做,驢媽媽是用預訂的方式做的,我們認為預訂方式很難做的成。那個時候景區對網絡的基礎認識非常差,第一個項目周莊是當時我們團隊里設定的一個目標,如果周莊同意跟我們用這種方式合作,我們就幹。然後結果一個月跑了5趟,他還是沒同意,第六趟終於跟周莊談好:我們合資成立一個公司做這個事情,周莊的門票不直接給同程,周莊就同意了。
 
我們在2010年的春節上線,上線就有訂單,而我們這邊只要景區同意,網上的推廣能力是很強的。於是2010年同程開始全部進入景區這個行業,並改為預訂模式。網上拿訂單的能力我們很強,線下我們派部隊。我們在同程號稱有一支“同程鐵軍”,因為我在阿里巴巴就是做銷售的,我很清楚阿里巴巴怎麽管理地面團隊,我們底下有200多人的電話銷售團隊,他們攻景區很容易,2010年我們一年時間在景區的量就可以了,但當時我們最怕的就是巨頭進來。你撿了一個寶貝,你出去以後,一看一個金元寶把你絆倒了,你高不高興?一把捂住,怕大佬看到,如果大佬進來就完蛋了。
 
我們的團隊進入B2C以後,一直生活在攜程、藝龍的陰影底下,10年我們終於找到了一塊寶貝,我們看到了門票量蹭蹭蹭上去,那時候驢媽媽挺好,我們把它當對手,但是我們最怕的就是攜程進來。所以我們當時絕不接受任何媒體采訪,絕不在外面講景點門票的事情,也不提供任何數據,我們跟同事講,留給我們的時間可能就一到兩年的時間,如果這個壁壘建不起來,別人踩死你是很容易的事情。比較幸運的是,我們在蘇州非常低調,當時攜程也在睡大覺。10年底的時候我們知道這個時機來了,我們又拿了兩千萬投資進來,不幹別的事情就幹這一件事情:就幹門票這件事情,那個算是A+輪吧。
 
11年我們就繼續沿著這個往前做,跟攜程也去交流,但那個時候門票業務確實不被任何人看好,提起來的時候我們就說很賠錢、很沒意思、很累、很煩,11年的時候大概我們能夠做到100萬的門票。當年整個公司營收是一個億,它占了我10%,也不算多,但是我看到它增量很高:我把這個看成同程的一塊寶貝,你有可能成為這個領域第一名。到了12年,整個公司的傭金收入就已經有兩個億了,又翻了一倍,門票大概500萬左右,增速非常快。
 
12年的時候途牛做了一下門票,我們還不是特別緊張,接著攜程也開始上門票了,做的也很一般,所以12年又讓我們跑了一年。11年我跟驢媽媽平分秋色,12年跑完後,我已經大概是它的兩倍左右。
 
為什麽?因為我們線上、線下都比它牛,我們公司是一個拼執行力的公司,我們是一個慢熱型的團隊,但是我們看到的東西我們會認死理。
 
蘇州這種地方很難出平臺級公司:我覺得如果純粹是一個平臺性的公司,誕生在像我們這種地方很難,但是其實我們這個業務它其實不是平臺型的業務,它是一種生活服務的應用。做成功一定要有非常踏實的地面作戰能力。這種地面作戰能力我認為在二線城市一樣也可以培養出來,所以我覺得途牛在南京,我們在蘇州,肯定要花很多功夫,也有很多的缺陷,但是也有一些優勢。優勢就是你成本較低,團隊比較沈的住氣,缺點就是找人比較難。我們去年啟動了一個校園招人計劃,面了一萬個人。
 
攜程蘇醒:所有人的好日子結束了
 
12年大家都知道這個玩法了,攜程也終於在12年醒了,13年梁建章走馬上任,然後我們所有人的好日子都結束了。
 
在13年的時候,我們也不是特別害怕,因為我們在景區門票里面已經逐步的建立了進入的壁壘,酒店、機票漲勢就放緩了,到13年底的時候,我的酒店一天2萬間,機票一天2萬張,門票13年差不多一千萬張,是第二名的4倍以上。
 
但我們仍感到壓力很大。酒店藝龍跟它(攜程)打,一般情況下第一名跟第二名打架,第三名必死,這是行業的規則。我們酒店利潤蹭蹭蹭蹭就掉下來了,公司也不能虧損,這塊靠不上了。13年的時候,明顯看到機票的利潤也下降。景點門票我們全力往前沖保住這個項目,量還可以,但利潤率也在下降,而且攜程4月份開發布會說要建立全球最大的門票分銷平臺。
 
於是6月份我們一起爬了一趟黃山,告訴大家公司就這麽一個情況,雖然情況還沒壞到最差,我們還是有利潤的。當時我問大家,現在我們是要上市,還是拿筆錢再打一仗,50人有48個說我們要再打一仗。但大家覺得我們既要營收又要利潤的打法太憋屈,如果能拿到投資,燒把很過癮,殺個痛快淋漓,大家都覺得這種感覺更好,於是我們就拿了騰訊的那筆錢。
 
梁建章的原話是,我既然幹了CEO,攜程就正兒八經做門票了,之前都是隨便做做的,對手都不要玩了,哪怕我是對手的老大,我也不可能打敗攜程的,馬上排名一定會改變。基本上這個戰爭一年就結束了。
 
但是從我們內心來講,我們自己也很清楚,如果門票這一仗我們輸掉了,對於同程來講,所有的公司前景就沒有了。你所有的業務都是別人的五分之一,有什麽意思?當時因為錢還沒有完全到帳,我們就憋住,處於高度緊張和焦慮的狀態,就等錢到帳。過完春節錢到帳了。
 
梁建章說,一兩年基本就超過我們,把我們甩的沒影了。現在一年已經過四個月了,我現在還是領先它4倍左右。其實我們還是靠執行力,用執行力來花錢,但同時要把市場份額保住。
對於創業團隊來講,以我們的發展歷程來說就是:你撿到寶貝你千萬不要說,盡可能捂著,能捂多長捂多長。如果你實在捂不住了,你要打就放開來打。
 
同程現在巨大的挑戰就是我們把PC剛剛搞明白,手機又來了,我們手機一直是很落後的,但是我們現在公司里面現在就跟當年搞PC一樣,所有人開始考無線,一個月考一次。我們屬於慢熱型,我們只要認準了,砸它個兩年時間,我覺得我們不會比別人差的。
 
我為什麽要把ly.com拿下來,我是要做旅遊的第一名,以後旅遊就是同程,同程就是旅遊。我是以門票作為一個切入口。每個在線旅遊供應商都要要做一站式服務,每家切入點不同,比如去哪兒是搜索,藝龍是酒店,佰程是簽證
 
最後誰能勝出,我認為就是拼,反正就是拼,當然這個過程中間資本是不是也會有其他的整合,我們也管不了了。比如說攜程現在也在跟阿里談,是不是攜程還在跟百度談,跟騰訊談,這東西都很難講。反正從我們同程來講,我們的目標就是把這一仗打好,讓人們覺得如果要旅遊就打開同程旅遊客戶端。
 
你問我,你們什麽時候能跟微信對接,我始終講,其實所有被它投的公司都是這樣想的,但你到底怎樣能對接微信?騰訊團隊我們已經跟他配合兩三年了,他們對產品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一定要很炫的,很酷的,很好玩的應用,他們就會有興趣,當然我們也許很快就會給大家一個很好玩,這個東西果然同程跟微信一接,接的很好的應用。
 
無線的機會大家現在都看到了,但是最後誰能做成呢?PC的機會大家都看到了,有人能做成,有人沒做成。其實你看在線旅遊行業里每年都會消失一兩個品牌的,比如說芒果,當時也是砸了很多錢,現在芒果都停掉了。原因是什麽,幾乎大家都看到了——還是看團隊的戰鬥力、執行力,當然也有可能也有資本的變革,比如說像現在各種資本的變革,這個是我們把握不住的。
 
周航:我們就要做“高富帥”的公司
 
I黑馬:周航2010年創辦易到用車,主打按小時租車概念,近兩年趕上汽車後服務市場的風口,榜上百度、攜程等巨頭,估值和市場影響飆升。


以下為創業家挨&i黑馬對周航的采訪:
 
海底撈是在用心做服務,易到是用腦在做服務。海底撈是把員工都調動起來,讓員工從心底里為客戶著想,這種牛逼是無法複制的,你拿到他的培訓手冊也沒有用。易到不一樣,是在用腦子在做服務,就是說我們所有讓用戶感覺好的地方,都是通過技術,通過產品,通過模式本身來做到的。

易到的O2O用戶體驗的打造,在全國各類公司,我可以自誇的說,易到已經做到了極致,從預定到結算,到服務品質的控制等等,我們做了一個全流程,全閉環的業務形態,這一點上,除了小易,你看不到第二家。

易到跟其他那種“屌絲”公司就不同,我一直認為“高富帥”創業是有高富帥的價值的,為什麽呢?“屌絲”知道什麽是痛,但是不知道什麽是好,因為他沒見過。我們知道我們生活中有很多不爽的地方,我們坐公交很擠,打不到車,群租房很不爽,吃飯也有地溝油,但是“屌絲”最大的悲哀是不知道什麽是好,對吧,但是我們知道什麽是好,“屌絲”公司可以“止痛”,但是不會偉大,真正偉大的公司是能夠告訴人們未來美好的公司。

給用戶權力

易到不僅僅讓你打到一輛車,而是讓你享受到真正的私人專車。選擇誰來服務,由用戶自己選擇,當你發出這個需求以後,很多人開始實時競標,你可以從願意為你服務的車里面,根據距離、價格,根據服務的指標,自主去選擇一臺車,這是我們和其他公司根本的不同。易到這兩三年,都在致力於在輕的平臺上,去管控服務,或者激勵好服務。辦法有很多,只要你把選擇權交給用戶,然後用戶的反饋直接影響這輛車生意好壞,給予用戶權力。為什麽淘寶的商家們都願意做好服務呢?半夜郵寄的時候都要給你發個小禮物,不是道德水平多麽 高,而是怕你的惡評呀。

接下來,我們會在這方面做得更加的不同,在標準化和規範化的基礎上,鼓勵司機提供
更加個性化的、好的服務,會給他們很多標簽:愛聊天、力氣大、很熱心或者是非常沈靜的,你可以自由選擇標簽貼給司機,如果你的體驗很好,我們還會鼓勵你去收藏你的專車,如果你下次用的時候,系統會優先的安排你收藏的車。

持續創新

我認為易到沒有太直接的競爭對手,但是很多人很想跟易到競爭一下,但是太不用心了, copy易到的很多,它們不僅模式、汽車類型分類COPY,甚至懶到連文案都舍不得改一下,你變個字也好呀。在這個快速叠代的互聯網界,需要持續的創新能力,我不怕被抄襲,兩周後就叠代了,你怎麽追呀?所以我對抄襲不是很擔心,也很不屑。我們中國企業很崇尚copy但是靠copy真正成長起來的大企業嗎?我不這麽認為,騰訊做的每一個產品都比原創的產品要好,要牛。微信放在全世界都是一個一流的互聯網產品。你可以說(它)確實缺乏一些原創精神,(但)騰訊真正的成功,是它的產品,(那)放在全世界也是超一流的。

在創新方面,我們接下來會做的,跟移動合作,全面的提供4G的網絡覆蓋。接下來你將會在易到的車上免費享受4G的服務,免費看電影。很多人都關心 tesla,我跟tesla中國有合作,你很快就能在我們的平臺上訂到tesla,預定到tesla的試乘試駕的活動。再比如說,我們會調制一種易到香,用精油調制的,特別為易到的車調制的,會讓人更加清新、舒服,易到的用戶一上去,就會感覺到,這種味道是他非常熟悉。

打車業務本身就是一個很不靠譜的業務,叫了車只有(百分之)五六十的到車率。我們現在的用戶口碑好,重複使用率很高,是因為我們盡力去完善用戶每一步的體驗。既然是服務高富帥,那就要了解高富帥的生活,這個很重要,我們觀察到很多細節,用戶在接聽司機的電話很不耐煩,會說:“行了行了,我知道了,在樓下等著吧。”他是非常不希望被打擾的,但是電話是非常強的打擾,不管你的時間對不對,“噌”的一下就打進來了。OK ,怎麽解決這個問題呢?觀察到所有讓用戶不高興的現象,我們就會琢磨這個現象背後的本質問題是什麽?

挖掘用戶的深層次需求

用戶其實是不希望被服務方打擾的,那我們就要建立更輕的打擾,那我們就再觀察,司機跟用戶到底在溝通些什麽?其實就那麽幾件事兒:你到了嗎?你到底在哪兒?你什麽時候到?電話打來打去就是這幾個問題。我們如何處理這個問題,傳統思維和互聯網思維在這個時候就出現分水嶺了。傳統思維做法是,我去訓練司機,更有禮貌打電話時說“您好”,但是你再有禮貌也是一個強打擾。而且我們也不願意去訓練司機,這司機不是我們的,而且我們觀察到(司機)從20多歲到50多歲,各種地方各種口音都有,訓練起來太困難。而且只要是訓練人就是個高成本的事情,我們也不願意做,這就是我們
跟傳統思維之間的區別,那麽,我們到底怎麽做呢?

比如說,小編你約我做采訪是通過微信。人們為什麽喜歡微信呢?因為被打擾得輕,溝通的主動權在我手里。這你就能理解,為什麽微信不會向你顯示對方的已讀狀態,你看這是多麽洞悉人性的做法:你發給我了,不知道我讀沒讀。在新版的APP里,我們就做了改進,內置了一個類似於微信的IM對話功能,這個對話不僅僅是實時對話,而且可以發地址,發常用語(到了嗎,在哪兒了,什麽時候到?),我們把這幾句常用語內置IM里面,隨時都能發出,減少用戶的操作難度。

如果用戶找不到位置,我們鼓勵他發一個帶有地址的街景圖卡片,(他)還可以實時看車輛的位置。實時動態提醒服務好評率比較高。它緩解了用戶非常焦慮的心情:當你叫了一輛車以後,你的心情是非常忐忑的,什麽時候來,能不能來,會不會誆我,看到車在動了,就沒事兒。

我們還開發了一個“發現”的頻道,把車輛和當地的活動結合起來,鼓勵用戶參加這些活動,比如說一個演唱會,一個公眾活動,一個美食餐廳,然後我們會跟這些活動主辦方給易到用戶更優惠的服務,鼓勵用戶去參與,到明年我們會在全世界一百多個城市,大概國內80個(目前48個),國外擴展到20個(HK)城市布局,建立一個初步的全球性的用車網絡。在每個城市,都可以收藏你自己的私人專用車。我們首先覆蓋了一線城市、旅遊城市,過於偏遠的城市,我們可能不會去。

我們從用戶行為中觀察到,30%的用戶有為別人訂車的經歷,於是就加一個新功能。 以前我們有企業賬戶,現在幹脆把功能平行移到個人賬戶上,鼓勵他建立一個用車親友團,就像信用卡附屬卡一樣。請問(i黑馬)小編你的父母在北京嗎?(i黑馬小編答:在唐山)那你就可以把你父母的手機號,加到用車的系統中來,他們用車,還是你付賬,這你肯定很願意。

這種需求很有意思,比如老婆說:“老公,你幫我訂個車。”老公很煩,但是又沒有辦法,他老婆不願意去走這一樣一套綁定信用卡——填帳戶的流程,可不可以用一種輕的操作呢——把他老婆的手機號加上去就可以方便的用了,這樣不是更好麽。這樣的情況下,就會有很多有意思功能產生了,就能實時的看到他(老公或老婆)的位置。對吧,很有意思的事情,這些東西都不是靠人,而是靠技術,靠系統來去做到的。
融資6000萬美元做什麽?

(i黑馬小編問:攜程投資易到看重的是什麽?易到拿到6000萬美元投資怎麽用?老周的回答如下)

攜程看中的,我們認為是用戶體驗,產品模式的持續,以及戰略規劃吧。我們這群人絕對不是什麽接地氣的“屌絲”,當然“屌絲”有“屌絲”的好處,也有它的壞處。“屌絲”缺乏大局,他們知道明天會怎麽樣,但是沒有能力思考後天會怎麽樣。
易到的融資結構很清楚,每一輪都有自己的融資策略。比如說在A輪的時候,主體上是接受了晨興的投資,(引入)一個標準的VC,同時,我們還要了高通(的投資),因為高通在手機端上有各種布局,有很多供應商。我們希望未來在手機上會獲得種種幫助,推動我們跟手機廠商的合作(預裝等)。B輪的時候有寬帶(資本),攜程的這次本質上也是個B輪融資。因為大家都是按照B輪的概念進來的嘛。

我們的思考是,這一輪會需要戰略投資者了,攜程有類似的意向。過去半年中,我們跟攜程的合作非常順暢,默契度非常高,業務本身有很高的協同性,認同感也很強,所以接受他們的投資也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同時呢,DCM也是一個非常優秀的投資機構,所以這一輪戰略投資者和財務投資者一道進來。有三個VC,一個戰略投資者,易到有很好的投資者組合,接下來這幾家VC都是有持續投資的實力,如果我們還需要錢的話,他們還能拿出很多錢來。

戰略投資者的很多資源對我們非常重要。用車本來就跟機票、酒店、旅遊聯系在一起,攜程每天巨量訂單,接下來我們兩家會在賬戶上打通,在積分、優惠券的使用上都跟攜程建立很強的關系。這些合作,如果沒有資本紐帶,是很難達成的。當然我們還會有營銷上的合作,聯合推廣營銷,大家陸續會看到。

拿到的投資,主要還是投到用戶體驗上。我們的策略始終堅持不變,不管有沒有錢,有多少錢,我們最關註的就是用戶體驗。未來,我們融到了更多的錢以後,在和租賃公司的分成上,我們會更慷慨一些,同時把價格壓到更低,加強培育市場,讓更多的用戶能夠體驗到這種服務。LBS明年肯定會大熱,我覺得這本身就是一種趨勢,互聯網是如何改造傳統行業的,開始是改變用戶購物行為,接下來就要改造生活服務。
 


本文為i黑馬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侵權必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3343

記住~從來沒有一個屌絲能夠逆襲!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103/148722.html

\5年前,一個叫Brian Acton的人去Facebook應聘,被無情拒絕。
 
隨後,他開發了一款叫WhatsApp的軟件。
 
5年後的今天,Facebook花190億美元收購了WhatsApp。
 
有人說:這是一個關於屌絲華麗逆襲的故事——當年Facebook沒看上他,因此今天付出了190億美金的代價來收購他創辦的企業。
 
真的是這樣嗎?讓我們看看此人的經歷:
 
1991年~1994年,斯坦福大學計算機科學系,獲理學學士學位
 
1992年5月-1993年5月,羅克韋爾公司,系統管理員
 
1993年5月-1994年5月,蘋果公司,硬件測試工程師
 
1994年5月-1994年8月,Adobe公司,質量工程師
 
1994年8月-1996年2月,蘋果公司,軟件工程師
 
1996年-2007年,雅虎公司,從軟件工程師到工程總監,到工程副總裁
 
2009年11月~今天,開創Whatsapp,在移動通訊領域發起一場革命
 
看完他的經歷,你還覺得這是一個屌絲逆襲的故事嗎?
 
有哪一個屌絲,從小沒有夢想,可以考上斯坦福大學,然後從全美排名第一的斯坦福計算機系畢業?
 
有哪一個屌絲,大學四年沒有任何積累,可以畢業後直接去羅克韋爾這樣的老牌牛X公司?
 
有哪一個屌絲,工作後沒有職業規劃,然後打通了IT行業從系統管理員、硬件工程師到軟件工程師的全部脈絡?
 
有哪一個屌絲,沒有沈潛內修的心態,可以在雅虎一口氣紮下去9年,從一個軟件工程師一路做到雅虎公司工程副總裁?
 
有哪一個屌絲,沒有宗教般的意誌,可以統領全球超過500名以上的工程師組成虛擬團隊,嚴格按照時間進度和項目計劃進行開發,從頭到尾完全重構了yahoo的廣告搜索系統?
 
有哪一個屌絲,沒有開懷一笑的氣度,可以在被facebook無情拒絕後仍然雄心勃勃?
 
又有哪一個屌絲,沒有初戀般的熱情,能夠從0開始,從2位創始人起步,堅持創業5年,帶領一個50人的團隊,然後在移動通訊領域殺出一條血路?
 
記住:從來沒有一個屌絲能夠逆襲!
 
對一夜暴富和驟然成功的巨大渴望,已經讓我們迷失了心性。我們只看得見5年、50人、190億美金,卻看不見他的夢想、積累、心態,看不見他的意誌、氣度、熱情,看不見此人在職場里長達22年的摸爬滾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5779

美麗說徐易容:“白富美”的屌絲心態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601/149939.html

黑馬說:美麗說創始人徐易容回憶了幾年前網易創始人丁磊叫他去養豬的情形。在小飯桌創業課堂的分享會上,徐穿著黑色Polo衫,一路調侃,談美麗說從導購平臺變成了時尚發現和購物平臺,談到今年目標翻三倍,談到差點跟丁磊養豬,談到抓蝦的失敗原因,談到兩段創業經歷之間的空白期,講述他從一個“白富美”下沈為屌絲的心路歷程……所有這些,歸結為兩點:屌絲心態和時間是朋友。

\文 | 徐易容

丁磊:易容,你跟華峰、李勇三人過來做門戶吧。
徐易容:沒意思我不幹。
丁磊:你只需要幹兩年就可以。
徐易容:我一天都不幹。
丁磊:你不願意做門戶沒關系,你來跟我養豬吧。
徐心動了,不過卻被豬糞打敗了。
徐易容:老大,豬的粑粑是有問題的,豬的糞便不好解決。
徐擔心糞便含有大量飼料,越積越多會中毒。
丁磊:易容,人的糞便都可以解決,何況是豬?


現在美麗說我們給它的定位叫做時尚發現和購物的平臺。換個說法,面向大量中國年輕女孩給他們提供款式非常流行,非常有調性有時尚感,價格比較合理,質量比較可信,俗稱快時尚的生意。

去年美麗說平臺全年商品成交總額56億,今年目標在去年基礎上往上翻三倍,有挑戰,但是希望我們團隊沖這樣一個事。

今年是我創業第十個年頭,2005年10月份第一次創業,美麗說是第二個項目,第一個項目是web2.0,在座的小夥伴不一定知道這個概念,這是大概在2005年的下半年和2006年的上半年這段時間,中國互聯網相當火爆。我做那個網站是個性化的閱讀器,有點像張一鳴的今日頭條,那時候沒有手機,基本上都是在PC上面,我們做個性化閱讀器,是國內第一個使用java技術的網站,你不用刷屏就可以用,網站體驗做得挺好。起了一個名字不太好,叫做抓蝦,後來就抓瞎了。先後我們做了有三年,2005年11月份做到2008年的年底,美麗說是2009年11月創立的,之間大約一年時間就盲流,2009年11月份又開始做美麗說,一直到今天。我這里分享兩點。第一,屌絲心態;第二,時間是朋友。
 

“白富美”差點跟丁磊養豬

我先分享一下屌絲心態。我背景相當好,因此我第一次創業做“抓蝦”,跟美麗說的心態不一樣。做抓蝦那個時候心態不夠屌絲,我自己是北大計算機系畢業,高中是國家奧數集訓隊的,保送北大,後來在斯坦福讀了計算機碩士,在IBM待了五年做數據庫數據挖掘的研究。我在那里做得蠻好,寫論文,跟他們一起發專利,一個專利750美金,我還蠻高興。

整體來講,我是一個白富美,雖然不美。2005年8月,我在IBM中國軟件研發中心,待得有點不耐煩,就離開了IBM自己出來創業。當時是8月8號,不知道大家記不記得這是個重要的日子,這一天是百度上市的日子。然後我發現說,我們北京大學一個圖書館系畢業的人(百度CEO李彥宏)可以做搜索引擎,計算機系的都幹嘛去了?我的搭檔是百度最早期十幾個工程師之一,他挺屌絲,但他待到05年,在百度剛好待了5年,也不耐煩。他跟我們家領導(徐易容妻子王夢秋)是同事,我們老混在一起吃飯很熟。當初就覺得,那就一起出來幹件牛逼的事,百度股價都150美金了,我們應該更牛,所以我們跑出來了。

一開始確實挺興奮,發現自己當家作主,那個時候是沒有咖啡館也沒有車庫,創業公司都在五道口華清嘉園附近,那時候我們在那租了一個兩居室,大概3800一個月,05年的11月份,我們倆待在里邊,一開始超爽,擺幾張桌子在客廳,幾張行軍床。當時選了一個大四學美術的妹妹做設計,一小時20元後來漲到40。還有IBM的同事,白天在IBM上班,晚上在我們這兒寫代碼,一開始前幾個禮拜都不回家,後來開始說每個星期天下午回家洗澡,後來又變成了單雙周。所以那個熱情是很高漲的。

當時在那一片地方創業熱很誇張,那個熱情跟現在也不相上下。當時一群人在里邊,我記得我們自己在華清嘉園13號,王興(美團網創始人)早期還在做校內,他也在華清嘉園,包括張一鳴、陳華、王慧文,華清嘉園非常火。想起來是挺興奮,面對自己當家作主,每天勁頭超級強烈,自己創業跟IBM氛圍不一樣,我們打造的團隊文化是比較輕松的。有一天鎖芯壞了,你要換鎖芯,當時覺得花自己的錢好心疼,打一圈電話,下面有一個哥們說他可以換,別人40塊錢他只需要8塊錢。不過他有一個要求,他前天晚上打了一通宵的麻將,能不能在你這兒睡一會,行,換鎖芯,完了在行軍床那睡著。過一會一個人來面試,穿過客廳,我們跟他說,創業是很辛苦的,面試者說知道,客廳就睡了一個。

我在06年下半年到07年就不high了,慢慢你發現這個事情沒有那麽容易。心態上覺得這個事情只要好好學習就可以天天向上,所以每天在想著說,為什麽這個事情還沒有成功,這個壓力就來了,整個人都是很擰巴的。後來開始裁員,當時40個工程師,裁到8個。有一天我們宣布說,咱們明天開始放假三天,第二天開始我們約在五道口,現在叫做橋咖啡,旁邊有個卡瓦小鎮,我們把同事一個一個叫來說。沒辦法,這事情我們覺得方向不太對,我們以後再合作,把大家一個一個都送走。最後,連兩個創始人在內留了8個,幹了一年,這個事情到最後發現還是不能挽救公司,抓蝦還是抓瞎了。我進到沒有經歷過的狀態,你發現好好學習不能夠天天向上了,最後公司還是掛掉了。

公司的人都走了,八個人都散夥了,辦公室付了房租還在那里,基本上就我一個人。那個時候挺有意思,我們家領導那時候做得風聲水起,我們是北大同班同學。那時她在百度做VP,下面管著5000人,百度的大搜索、貼吧、知道、音樂、百科都是她下面的部門,她說她有互聯網六分之一的流量。那時正好丈母娘也從四川來北京,怕覺得沒工作不對勁,就自己躲到空無一人的辦公室,反複琢磨現在要幹嘛。那個狀態有點像張三豐在牛皮袋子里面,會產生升華,我管這段時間叫“盲流時間”。09年盲流那個時間點,如果這個時間點就是這一輩子的生命時間的峰值,接下來都去各種創業或者各種折騰都沒有成功,這就是最牛的點,我能不能平靜的接受繼續創業?因為我知道創業這事不是必成。那麽你這一輩子最高點就在這兒,能不能接受?答案是yes還是no?後來我發現我的答案是yes。這就沒問題了,這就可以幹。

其實09年初的時候,也考慮過回到大公司去上班,知道很難但確實有人在找我。當時網易的丁磊希望找老喻(喻華峰,原南方都市報總經理)做網易門戶。那時網易門戶剛剛需要重新發力的時候,前三名的競爭蠻激烈,華峰本身對媒體很熟,但缺乏產品技術搭檔。當時老喻就找到我,跟李甬三個人搭在一起做網易門戶,有點像內部創業。我動過這個念頭,當時丁磊和老喻跟我說,易容,這個事情好。我說門戶沒意思我不幹,他說你只需要幹兩年就可以,我說我一天都不幹。我待在小黑屋里所有想投資的人都會來找我,但如果我在網易,所有想打工的人找我,我就不去。

丁磊後來找我說,你不願意做門戶沒關系,你來跟我養豬吧。大家知道09年有一陣丁磊養豬搞得很火。那個時候我還真動心了,丁磊在浙江湖州包了一片地,我就開始調研怎麽養豬,研究一番,大家知道西班牙豬,火腿挺好,那個豬叫伊比利亞豬,在歐洲失傳,在美國發現豬的種,引種回歐洲,後來才有了好吃的西班牙火腿。我跑到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跟農業院的專家聊,中國有6億頭豬,溫家寶總理也講每人每天三兩豬肉。但我發現養豬有一個很大的難點:豬的糞便問題。豬糞掉到池子里,飼料那個成分越積越重,到某一個點毒氣很厲害,我看完很緊張。那時候沒有微信,也沒有易信,我發短信給丁磊。我跟他說,老大,豬的粑粑是有問題的,豬的糞便不好解決。過了一會丁磊回過來,易容,人的糞便都可以解決,何況是豬?當時我覺得有點意思。這個場景很深刻,因為丁磊那時候的思維方式比較勇敢,沒有那麽多慣性思維。這個場景當時對我有觸動,所以我很動心,差點大家吃的就是我幫丁磊養的豬肉,差一點。

後來還是覺得在那一瞬間,繼續做互聯網會比較好,所以09年看了很多垂直的行業,教育、醫療、旅遊都看過,後來選在女性時尚方向。整體來講,整個這個經歷過程之後,你發現一個人的心態我是沒有負擔的,從美麗說開始我就沒負擔,原來說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是白富美的心態。做美麗說心態很放松,我沒有站在高度上,我在地板上,我每天前進一點就賺到了,每天沒前進倒退了,沒關系,只要後面趕得快就行了。我們認為創業公司,就跟小孩是一樣的,很可愛。按照小孩的定義是一個到處拉屎的人,所以創業團隊都是到處拉屎的,我們就很放松。

第二次做美麗說,整個我們團隊,尤其是我自己都非常放松,很多東西我們膽子非常大,不怕失去,本來就沒有失去。沒有什麽東西是必成,享受這個過程最重要,你做的是你喜歡的事情,專註在事情本身,不要把太多關註放在結果,專註結果太多,人會變形,你會每天問自己為什麽還沒成功。現在做美麗說很開心,我的心態和第一次不一樣,會放松很多。
 

選方向用了一年

第二個關於做時間的朋友。你做的是一件什麽事,這件事情的時間跟你是不是朋友?對於美麗說,我們在09年的時候就能知道,隨著時間的推移,女孩子肯定會變得越來越漂亮,穿得越來越好看。時間對她來講是有利的,你知道隨著時間推移人們的錢會越來越多,中國經濟在發展,消費在升級,非常簡單但它就是對的,叫大智若愚。

舉個朋友的例子,97年開始做下載工具,我個人觀點認為,對於下載工具而言,時間就不一定是它的朋友。隨著時間推移,網速越來越快,我還需要下載嘛,我可能就不要下載,視頻都在線看。我自己的感覺,如果時間不是朋友,方向性的東西要變,這很麻煩。最好順勢,定好這件事情,你知道時間是你的朋友就不要動。

前兩年有一個朋友來找我,來的時候很高興,有一個很好的點子,大概的想法在手機做一個鬧鐘。我問他,這樣一個很好的鬧鐘,兩年以後是什麽?他回答不出來,這不是說回答不出來就一定有什麽問題,確實創業是有偶然性的,PC時代做PC,用社交的手法用社交,隨著時間推移是穩定的,方向不要變。

第一次做抓蝦我們選方向,只花一天時間。說來慚愧,05年8月份是受了百度和李彥宏的刺激,有一天晚上在咖啡館里想點子,不騙大家,想到的是做團購。我有自己寫的商業計劃書,純英文的。當時有兩個說法,一個叫集采,一個叫團購。那時候發現05年左右的時候,自己去買房子,裝修就起來了,買房子熱潮起來了,很多人在裝修,裝修團購或者叫集采是當時主要的需求點。當你要去團購,比方一個小區都收房了,收房以後大家需要裝櫥櫃,索菲亞衣櫃是大家去集采,集采有幾個問題,一個問題是,當時沒有在線支付工具,因此每個人都是交一把錢,人民幣現金交過來,有一個人統一把錢收在一起,但是有假幣怎麽辦?所以每一張錢上做一個記號,有了假幣抓他,很麻煩的事情。那個時候我們想做團購這件事,我們倆最早出來的時候,想做團購。然後我們就跑到今天的海澱西邊世紀城,找做櫥櫃的老板談。我們跟他談,我們幫你做團購,我們可以打一個社交平臺,我們聚人,把支付工具放上去,很輕松支付。聊了一大半,老板生意做得不錯,他說這樣,這點子挺好,你回去以後,包個大巴,把人拉到昌平一個展廳,我給你們倆錢。我們倆聽了一下,跟我們沒有半毛錢關系,我們變成大巴拉客了,就覺得方向不太靠譜。後來還將這個事跟王興交流過,我們就決定放棄掉。

放棄了團購就開始找其他方向。那天晚上突然間看到新聞報道,有一個哥們發了一篇文章,提到閱讀器是web2.0典型代表,他舉了一個網站。我看完之後,就決定做閱讀器。所以我們第二天起就把自己的方向變成閱讀器。之前也接觸過少量的風投,剛開始跟那個風投講團購,過了一個禮拜,他出差回來又找我們聊天,我們跟他講閱讀器。他說你們怎麽不是一個方向,我說我們是一個方向,我們用閱讀器來做團購。一天時間,這個決定是非常草率的,事和事的差別非常大,不能只是因為我們倆,我們倆是非常優秀的工程師,我們代碼寫得很好,但是它不能只建立在代碼這個方向去衡量,代碼是代碼,方向是方向,所以我們只用了一天決定方向,接下來兩三年里面我們就非常痛苦。

美麗說不一樣。

做美麗說時,我感到方向這個事是很重要的。我花了一年的時間找下一個方向,一個是一天,一個是一年,找到大方向是需要用很長的時間、運氣和機緣,這個事情要非常謹慎。
大家現在回來看美麗說,過去五年多里面一直沒變過,始終做女性時尚方向,在里面不停的進階,早期保留給淘寶,美麗說非常認真做導購,在美麗說之前所有做導購網站都是做SEO洗流量,中間賺傭金,一群淘客。我記得百度還封殺淘客,一次封殺60萬。美麗說給女孩提供時尚方向引導,對用戶是有價值,不是在賺錢,它要對用戶提供價值。從去年開始,我們跟淘寶沒有關系,搭建自己的商業平臺,用戶買貨,錢支付給我們,商家發貨,用戶收到貨,我們再把錢打給商家,這個已經變成了典型的交易平臺。去年下半年到現在布局更深層次的問題,布局供應鏈服務。

我們在廣州和上海有兩個供應鏈的中心,幫助商家和工廠之間提供服務,非常有意義,所以不停在進階,過去五年不停進階但是方向從來沒有變過。我覺得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我個人體會這是一個很重要的點。

方向很重要,這一部分有些靈感。2009年,因為我自己在思考接下來該做什麽,那時候反正也金融危機了,就經常滑雪.滑雪的時候我就在思考接下來幹嗎?我當時就問了自己一個問題,滑雪最重要是什麽?是要從山上往山下滑。如果你是一個新手,雪道足夠長,你從上面下來也不錯,你可以學,但是即便你是奧運冠軍,倒著滑你也會被累倒的,順勢而為。雷軍講,善於打仗的人,基本上是在千仞的高山上,把一塊石頭推下來(出自《孫子兵法.勢篇》故善戰人之勢,如轉圓石於千仞之山者,勢也。)。方向非常重要,重要的方向大智若愚,隨著時間的推移就會展現出來,不要看不起它。我覺得大智若愚比小智慧要好很多,把大的方向先出來。

這個世界上其實沒有那麽多激進的變化,如果我們從宇宙飛船上面從太空往下看,這一顆星球在過去幾十億年間沒有變化,我們想在短暫幾年當中想實現什麽飛躍是非常難的。人類對新鮮事物的接受是有一個典型的正態分布曲線。有一本書叫《跨越鴻溝》,里面說正態分布的曲線,不管你多牛的新事物、新網站、新APP,人類對你的接受程度是正態分布圖,25%的人是非常喜歡你,他是早期接受者。接下來好像是有一個20%的早期用戶,然後中間是有一個40%的鼓肚子,這些是跟隨者大眾,後面15%是死活都不用你的人。就撥號電話而言,最後一批換成數字按鍵的人是什麽原因?不是因為被數字按鍵洗腦了,而是買不到撥號電話。因此人類動作是很保守,大部分沒什麽太大的變化,所以不是創新的東西就是好的。

早期的時候,你的心情是很忐忑,你做了一個東西出來,找測試用戶,來十個走了九個是正常的,大家想安慰自己早期創業團員,讓他們心定,你看這是一條正態分布曲線。隨機采樣100個人,2.5個人是我們的早期用戶,走掉97.5個人都沒關系,早期我是這樣安慰我的團隊,也不是瞎說,就看自己理解。這是它有趣的地方。

我覺得大智若愚,戰略比戰術重要很多。選好大的方向,堅持做下去,更換你的武器,一會是錘子一會是螺絲刀,但是你解決問題是定在那不動,時間是你的朋友。早期的時候大家多結識一些好朋友,創業都是一幫一幫的,現在都在咖啡館里,慢慢的大部分人不見了,留下少數幾個還不錯,它的脈絡就形成了,彼此之間交換信息。大家都是優秀的創業者,多結識形成一個網絡。
 

以下為徐易容回答創業者提問
 
問:您在05年開始創業,那個時候拿融資和現在有什麽差別?如何看待融資泡沫問題?

徐易容:我從05年出來一直是有泡沫,08、09年消停了一下,大概從2011年上半年開始整個又開始升溫,大方面沒有變化。原來我估計大概是每三年會有一個周期,最近看好像這個周期也不存在,2011年往後到現在一直是比較火的狀態,大家知道,現在估值都給得非常高,至少我知道的估值都非常高。剛才我在打印機旁的垃圾桶里看到一些廢紙,上面寫的是600萬美金,這個震到我了。美麗說那個時候,我們是2010年7月1號簽的融資意向書,美麗說A輪才一百萬美金,現在連天使都算不上,那個時候便宜。但是沒有關系,對大家講,把握一個節奏,趁勢頭好趕緊發展。我個人建議趁好的時間趕緊發展多拿錢,不要保守。當你融完天使A輪甚至B輪以後,甚至還有C輪,當你拿到錢的時候,把你的錢都花掉,不要留,因為那個錢是不可以養老的,那個錢不能支撐偉大的公司做到更成功,所以早點花掉。

當時抓蝦大概融了80萬美金,80萬美金到手的時候就會覺得好大一筆錢,要做很多事情,我會活很久,在動作上有點保守,不要保守,趕緊花掉,找到業務發展方向,花進去,早死早超生這是第一。

第二,反過來的傾向,當你融了一大筆錢,你也會動作變形,花得太快,兩邊要平衡,但是在早期的時候,大家把眼睛放在找規律這件事情上,趁著資本市場比較好,甚至有一點泡沫趕緊去發展,把那個事情規律趟出來那是最重要的。但是你知道,最重要就是找那個規律,把所有資源都頂進去,死就死,反正最後也不是你的錢。
 

問:您說今年交易額要翻三倍(美麗說2015年交易額將達到150億),您在戰略上有什麽突破?

徐易容:我自己的感覺是豎起平擴——先把一件事做好,然後再擴張。先不要貪多,美麗說,我們主體人群就是比較年輕女孩子,十幾歲到20多歲,這些女孩子幾個特征,第一,她們喜歡穿非常流行的款式,對品牌要求不那麽高,但她對價格比較敏感,你讓她800塊錢買一件衣服,不如一百塊錢買8件衣服,她喜歡換著穿,她對整個舒適度可以容忍。像我們有些用戶甚至是什麽?比方說她是一個護士,她白天穿工作服或者晚上穿工作服,她只是在美麗說把衣服拍下來,穿一下拍照就行了,這個時候的女孩子就是這樣。當她年紀再大一點,經濟能力不一樣,對品牌的東西有更強烈的追求,那個時段我們有另外一個海淘APP全球品牌商品幫她發現和購買,我們現在以這個為主。

 
問:您如何看待蘑菇街、天貓等競爭對手?你們的亮點在哪里?

徐易容:競爭,最終靠團隊。講概念是很容易的,大家都能懂,複制你的產品,抓一個網頁,複制你的APP其實也不難做。區別在於團隊,把最好的團隊攢在一起,美麗說團隊是很強的,我們一批核心的決策者,最早跟我們搭檔創業快十年了,我們之間磨合默契是不一樣,後面有非常成熟穩健管理者,可以輕松把團隊擴大到成千上萬這個團隊非常重要。你會發現,如果這個競爭是一條河,上面一獨木橋,大家都是單槍匹馬在PK,你上一個人他上一個人,大家三局兩勝這種打法分不出來。好的打法是更多優秀團隊PK更少優秀團隊,這是長期執行力。

競爭的手法在不同階段也會不太一樣。到了某個階段,你會用資本優勢,用你規模資本優勢清場,比如騰訊視頻,它有錢買大量IP(版權),你跟在後面就不那麽好玩了。打德州撲克的人會發現,剛開始大家打得比較謹慎,但是一段時間以後會有一個人贏幾把,他的籌碼從平均的一千變成四五千,你就會發現他的打法就要變,把別人洗掉。總結一下就是:

第一,選方向,進到一個德州局先看看上哪一個桌,一上去馬化騰、李彥宏在那坐著還是躲開點好,選對桌是最基本的東西。

第二,競爭當中是要換打法,換策略,你要提高壁壘。其實現在我確實發現有一批B輪公司在投品牌廣告,在投電視廣告。但是我可以肯定講這個事情用不了多少,籌碼就會上去,它的成本就會上去,電視廣告不應該像現在這麽便宜,幾個消費巨頭會把這個價格往上擡得非常高,早期讓你出局了,這是競爭策略。對於大家不同階段打法也是可以變的。
 

問:微信給美麗說開了一個入口,這給美麗說帶來了什麽?

徐易容:帶來就是你知道微信給美麗說帶來了一個入口,那個入口還挺好,很不錯,很多人都這樣問,逼格的體現,流量還不錯,位置很好,去那的用戶都是已經綁卡,帶有一定相對成熟的購買力。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
徐易容,由i黑馬整理編輯,文章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i黑馬觀點與立場,i黑馬版權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zzyyanan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

这是一个29岁在网络行业一夜暴富后的奇妙历险记。他的整个路径是从来自农村的穷学生,到某个互联网公司的苦逼程 序员,直到随着公司上市一夜暴富成为千万富翁,到无所事事享受人生的退休者,再到寻求再一次暴富的冒险者,这个人是代表这样一群人,里面有我有你有他,每 个经历过这一切的人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实际上这篇文章讲述的是,这群蒙查查的幸运儿在造富过程被高度浓缩后,面对突如其来的财富所呈现的惶恐、挣扎、沉 沦、堕落,当然承受这一切的不仅仅是他们,还有他们周围的旁观者,这一切构成了这个有趣的摩登时代。


前言


全球化和互联网,在拉近世界距离的同时,也缩短了中国人从穷到富的过程,把这个过去需要十几年、几十年、甚至几代人的漫长财富累计过程,浓缩到了3-5年的时间。我有钱了这件事已经从一个小概率事件变成一个人人哥伦布的群体狂欢。


暴富来的如此不怀好意,我们却没有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 来承担这笔早到的财富。在与突如其来的财富的遭遇战中,很多人败得丢盔卸甲。如何应对财富是个非常严肃的话题,也是一个技术层面的问题,如同火车提速一 样,从绿皮车到直达快车我们已经惊叹了,现在进入了高铁时代,速度眩晕所带来的种种不适已经让我们阵阵心悸难以承受。当无法驾驭自己的内心时,人是痛苦和 疯狂的。


互联网行业因为他的特殊性,是最近十几年产生一夜暴富 的最优行业,它的制造富翁的速度、频率和数量超出了其他所有行业,值得注意的是,互联网行业的财富制造不仅仅是企业所有者,也就是老板1个人或几个人的造 富,而是包括企业创始人在内的不同财富层级的集体造富,也把中国的富翁阶层的年龄大幅拉低10几岁。从最初的网络泡沫阶段,一个人只要有梦想,有一纸计划 书(哪怕是写在餐巾纸上)就能马上获得百万美金级的投资,纸面身家就要千万美金;到之后的SP年代,似乎有一个通道就能月入百万,最后还能以千万美金的价 钱卖给澳洲电信等公司;更多的是企业IPO成了中概股批量制造亿万富翁千万富翁百万富翁。


作为一个互联网行业的亲历者,这十几年看遍了互联网行业的风起云涌,也看到了很多人从一文不名到一夜暴富,但更多时候我对很多人从穷到富的过程充满了怜悯,对他们选择了从富到俗,而不是从富到贵从贵到雅的路径感到深深的遗憾,虽然他们的路本来有机会可以走得更有意思。


这篇文章写的是一个29岁在网络行业一夜暴富后的奇妙 历险记。他的整个路径是从来自农村的穷学生,到某个互联网公司的苦逼程序员,直到随着公司上市一夜暴富成为千万富翁,到无所事事享受人生的退休者,再到寻 求再一次暴富的冒险者,这个人是代表这样一群人,里面有我有你有他,每个经历过这一切的人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实际上这篇文章讲述的是,这群蒙查查的幸运 儿在造富过程被高度浓缩后,面对突如其来的财富所呈现的惶恐、挣扎、沉沦、堕落,当然承受这一切的不仅仅是他们,还有他们周围的旁观者,这一切构成了这个 有趣的摩登时代。


没钱到有钱,继续苦逼还是退休享受?


雷洛,某名牌大学研究生毕业在某互联网公司公司工作4年后,把大笔期权套现后成为千万富翁,在29岁之时成功退休,圆了他30岁之前退休的梦想。


出身偏远地区农村的雷洛,在县城里不仅仅是骄傲更是神话:第一个名牌大学的本硕,第一个在30岁前成为千万富翁。据他奶奶说他整个家族过去几十年也没看到,更别提赚到了千万财富。


雷洛对于过去和金钱的回忆都是痛苦不堪的,一直到本科毕业他都每天在食堂窗口前纠结,班上女同学对他的印象就是从不参加集体活动,也没见过他送过谁礼物,甚至和女朋友吃饭都是西化的AA制,直到他研一寒假被师兄介绍进入了某互联网公司实习,他的经济状况才有所好转。


这个公司是1个海归回国后成立的,据说他是因为当时太 太的一句不回来就离婚所逼迫回来的。公司最初的成员都是他的校友,就窝在学校周围一个宾馆的几个小房间里。雷洛第一次去这个公司面试时,见到这个场面确实 有点犹豫,因为他怕干了活但领不到工资,直到介绍他来的师兄信誓旦旦的人格担保后他才把心放回肚子里。值得注意的是在面试的过程中,他被老板的满嘴大词震 撼住了,直到他走回宿舍都没回过神来,一直到今天他都记住了这样一段话:年轻人不要把眼前的工资看得很重,我们现在就是要拼命干活不要考虑太多,等到公司 上市以后,给你的这些股票期权值很多钱,到那时你至少是百万富翁,美元的。你就可以和硅谷那些人一样,30岁前退休去享受生活。说到这,老板随手拿起桌上 的一串钥匙说,到了那时,这串钥匙能打开的是美国硅谷的一栋别墅和门前的一辆副驾坐着美女的宝马,这一切在雷洛的眼里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但又充满了无穷的 诱惑力,看着长相清秀嗓音柔柔的老板,他决定赌一把。


雷洛为了那栋别墅那辆宝马,和30岁以前就能退休享受 人生的梦想在这家公司努力工作起来,那段时间对雷洛来说真是激情燃烧的岁月。每天早上9点上班后一直干到晚上11点,回到家睡一觉早上爬起来又回到公司继 续干,而且一个月总有10天以上是在公司的地板上睡的,而且这不仅仅是他一个人这样,而是整个公司都这样,这个梦如同鸡血一样让每个人都处于亢奋状态。


夜深人静的时候,雷洛有时也会暗自琢磨,现在每天如驴 一般,每个月却只拿到了仅仅够生活的那点钱,虽然不用住在阴暗的地下室但也仅仅是住在60年代老楼的小房间内,奖赏自己的是宿舍楼下的烧烤摊。很长一段时 间他都对能不能拿到1000万,那串钥匙能不能打开别墅宝马心存怀疑,总想和老板谈谈,能否先多给点钱少给点期权,但每次走到老板门前又回去了,直到在这 家公司实习2年工作4年后,这家公司终于上市了。


有一段时间,公司会议室每天都有很多不认识的西装革履 满嘴洋词的男男女女,有了解内情的同事说,这些人是投行律师审计券商,是帮公司上市的。最后老板们不见了一个月,据说去美国路演了。上市当天,公司所有人 都在办公室等着,公司前台旁立了一个大幅宣传板,上来刻着XX(公司名)人民很行,让人乍一看以为是XX(公司名)人民银行。确实,很行和银行能代表这个 公司上市后的表现,从27块美金一下子到了100块美金,堪比印钞机。


雷洛在毕业的4年后真的拿到了人生中第一个1000 万,这一切好像是一场梦,那么不真实。从喧闹的办公室出来,在家楼下的小烧烤摊,喝了2瓶啤酒吃了1串大腰子2个肉筋5个肉串后,上楼坐在床上看着四周, 他拿起了健身棒发疯似的开始砸电脑电视柜子和所有的物品,直到筋疲力尽,这时他才有了真实的存在感,他相信这一切都是真的。推开窗,看着烧烤摊的小老板夫 妻,他大声喊着,我是千万富翁了,别了,大腰子。再见了,肉筋肉串。以后我要顿顿吃龙虾吃鲍鱼吃鱼翅。关上窗子时,他的脸上满是泪水。


从很多衡量的指标来看,雷洛成功了。但这个成功来得太 他妈的匆忙了,他真的没有做好准备,过去那些给自己打气的话其实他并不十分相信,但如今一切成真,他真的有点迷茫和惶恐。现在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 雅虎财经看公司的股价,然后去交易网站看自己的账面财富,并小心翼翼的一点一点的交易,看到那些股票变成钱存进他的账户,这个感觉真爽啊。不过他总担心屏 幕上的账户里忽然之间少了几个零或者只剩下一个1,他也经常做噩梦,梦里的场景大多是钱没了,那些别墅和宝马飞了,这些让他落下病根,一直到很久以后,他 都每天看雅虎财经,看自己的账户数那些零,。


每天他的包里都带着至少10万块钱,不然他心里不踏 实,没有千万富翁的存在感,他每个晚上都要吃大餐,即使随随便便的一个工作餐他也要公务招待标准的四菜一汤。有一次下班后他坐地铁到了东方新天地,从王府 井这端走到东单那端,地上一层和地下一层他走了个遍,里面的东西他都能买得起,包括车行里最贵的那辆奥迪。


有钱了,他开始怀疑人生和工作的意义,尤其是每个月的工资仅仅是他全部财富的千分之一,是每天继续的在这家公司苦逼的写代码,还是退休(这可是当年加入这家公司时,老板和前辈经常激励他努力工作的话语体系,你要努力工作,公司上市后,你拿到一笔钱后就可以退休了)?


享受后的迷茫,退休后的焦虑


退休后,雷洛每天都在自由的享受人生,他以为这样的状态会一直下去,和他很多的同事一样。可过了第1年后他就开始惶恐了,他发现与整个社会脱节了,他陷入了深深的焦虑。


每天在继续苦逼写代码还是退休享受生活的纠结中渡过了 3个月后,尤其是与新来的顶头上司(这老兄是公司上市后来的,也许工资比雷洛高,但总体财富绝对比雷洛少的多,因为他没有享受到上市红利)的一次微不足道 的冲突下,他决定辞职了,而且走的极为坚决,当老板发邮件询问时(这时他的老板已经是百亿身家,已经没有时间和他们面谈了),雷洛的回答是,我要去拿那串 钥匙去住别墅和开宝马了。


雷洛真的退休了。雷洛退休后第一件事是买了一辆宝马三 系的敞篷车(他在学校里看到外面的土大款就是开这样的车来学校泡妞的,尤其是他一直暗恋的姑娘就是经常出了校门坐上这样的车扬长而去第二天早上风尘仆仆的 赶回上课,让他很受刺激),买了一套大房子(虽然不是在硅谷,他已经很满意了),每天他住大房子睡到自然醒开宝马3行驶在理性的四环路上。


他跑到丽江住了一个月,什么都不想,每天坐在四方街的 咖啡馆晒太阳,可惜的是他一直没有那些传说的美妙艳遇,之后他又去了澳大利亚去看袋鼠,骑行了一个月,有钱的感觉真爽,退休生活很美好。他圆了过去所有累 计的梦,回到了北京,继续每天睡到自然醒,吃好的喝好的,四处游玩的退休人生,这样的日子过了大半年,他忽然发现这样的生活也会让人感到灰常的无聊,虽然 过去很忙很草根,但似乎很充实很满足,现在虽然看到什么就能买到什么而且还能买得起,但幸福感却没有过去多。这样的退休生活,他有点腻了。他开始想改变这 种与世隔绝的退休生活,开始重新入世。


他开始重新回到原来的圈子里,与过去的同学同事吃饭喝 茶。他发现与他有同样一夜暴富经历这些朋友们,有一些人的生活状态和他一样,拿到钱就退休了,开始去享受生活,但现在也有同样的焦虑,有些开始做一些小的 投资,比如眼镜店,美容美发,餐馆等等,这些投资看起来都是和过去没有任何关联,完全是低端跨界,但这些都是他们过去认为可以赚钱的,不过等到真正做下来 发现生意似乎都是马马虎虎的,有些更是亏损到底。当然还有一小部分人继续在行业内发展,有些在原公司更多的是到了一些略小的公司做更高的职位,还是一如既 往的忙,似乎永远都没有下班的时间,聚会时最晚到的都是他们。


混了一段时间,他有点受刺激,因为他现在恶俗的只剩钱 了,虽然有了24小时热水的家,但过去的那些苦逼下的上进心没了。而且长期的退休生活,现在的他与社会严重脱节,比较尴尬的是每次出去参加朋友聚会都不知 道如何介绍自己。最后他和其他那些暴富的朋友们一样给自己贴了一个天使投资人的标签,虽然他一直也没有投过什么项目,但大家知道他有钱,有兴趣有实力投项 目就可以。


他的很多前同事找到他,希望大家一起看项目投项目,但 他看了几个以后发现这些项目都太SB了,SB到他这个退休几年的人都看出不靠谱,他更焦虑了,这种焦虑感让他充满了无力,他似乎对女人也提不起精神,似乎 做什么都提不起精神,没有成就感没有存在感,他怀念起激情燃烧的岁月。怎么办呢,是回到某互联网公司做总监,或者找一个大型公司工作,还自己挑头当老大去 创业复制过去的暴富神话?


他的一个朋友说过,千万别沾资本,只要你沾上资本你就 上瘾就不会去做其他事。确实,他不能忍受自己为了工资工作,因为这不是他这个阶段需要做的事,而且也提不起他的任何精神,他更希望能够重现某互联网公司时 的荣耀,拼命工作几年后忽然千万财富进袋。当然,他更希望能够有机会自己去带领一群人创造一个奇迹复制暴富神话,让一群人如他一样成为百万富翁,美元的那 种。


重启暴富路,梦破再轮回


重出江湖做什么呢,于是展开了请益之旅,经过了20多个行业会议60多个饭局130多个咖啡后他给自己的定位是天使投资人+创业公司CEO,选定的创业方向是移动互联网领域的社交网络。在几次战略转型和产品调整,又与无数个VC开了无数的会后,雷洛又暴富了,这次他连续3次拿了累计4500万美金,他纸面财富已经超过9500万美金,在这个过程发生了很多有趣的故事


雷洛过去没有创业的经验,即使在某互联网公司做总监也 没有特别多的管理经验,似乎只会和大家伙一起写程序。所以在创办公司的过程中遇到了他认为的千辛万苦,尤其是办理营业执照的过程更是让他充满了挫败感,原 来他没有自己认为的那么强悍,创办一个公司不是想象中的这么简单的,他发现面对那些来面试的小伙子们,他真的讲不出很有吸引力的那串钥匙这样的故事。


他开始思考当年暴富的那笔钱和他的能力和付出匹配吗?他第一次反思财富获取的真正原因,他抓起电话与朋友们交流,发现他们经过这几年后反思都有同感。原来不劳而获是痛苦的,付出比收获小也是痛苦的,这怎么了?


后来,他创业了,搭建了最初的班子,有原来的同事有介 绍来的师弟师妹,10几个人如同当年某互联网公司初创一样,在华清嘉园里热火朝天的干起来了。这些新创公司的小绵羊们都很羡慕雷洛的传奇经历,也期望着沾 染雷洛的好运气,幻想着与和雷洛一起创造一个新某互联网公司,也能如雷洛般在30岁前财务自由幸福人生。


雷洛自己拿了100万创业,哦,是人民币。,虽然他也 标榜自己是天使投资人,并且与一些朋友联合投了一些公司,但他坚信互联网的资本路径,就是千万别用自己的钱创业,然后获取大资本投入来快速推进公司发展。 于是他开始去寻找天使投资,并希望之后A轮,B轮,C轮直到IPO。


过去的同事朋友是他主要融资的对象,他前同事老万成为 了他的天使,这个老兄在和雷洛同事之前有过几份不成功的职业经历,后来到了这家公司后,因为他的阅历与当时某互联网公司的学生氛围不一致,所以他确实发挥 了很多作用,上市前离去后又有了几个不成功的职业经历,又投了几个诸如美容美发,会所饭馆之类的生意,现在也是天使投资人,因为过去共同的背景,老万投了 雷洛。


在创业的过程中,雷洛似乎找到了存在感,回到了熟悉的 环境,但他似乎又遇到了非常多的问题,例如内部管理问题,与万白的关系问题,这些都是他不擅长的。雷洛开始频繁参加创业大赛,获取人脉寻求资源,在这些交 往中发现了很多有趣的人,创业几次但一贫如洗的高总,从杜克大学博士回来的杨总,他看到了太多的关于人和财富的关系和故事,他不习惯这种场面,他像个外人 一样有时想笑和手足无措,但又想融入进去。


在几次公司战略转型和产品调整后,雷洛的公司似乎好 了,因为他跟上了移动互联网的这个快车,他的APP用户数已经突破了100万,他们开发的软件已经口碑相传,但似乎不知道怎么赚钱,VC看的多走的也多。 FA范小姐成为了他融资的帮手,范小姐的名言是,自己融资顶多是画个妆,但如果你是柴禾妞怎么化妆都不行,我们FA最大的本事是隆胸,胸大了就吸引人了, 当然变性手术我们不干。他的公司在范小姐的隆胸下,似乎盈利模式出来了。


整个融资过程堪比《人民文学》刊登的非虚构性小说《相亲记》,美元基金人民币基金轮换见,各种问题,各种与财富相关的碰撞,最后融到钱了。雷洛兄一下子又遭遇了一场暴富。


他周围的一些朋友这个阶段也都比赛式的都拿到了融资, 最多的是1亿1千万美金,在这场纸面暴富下,上帝又来考验人性了。公司同事,合作伙伴,天使投资人,原有股东,客户等等都发生了变化,而变化最大的还是雷 洛和他的这些融了资的朋友,如果他以前是绿皮车换成动车的话,现在无疑做上了高铁。这种加速度让他们真的是迷茫不知所措


爱丽丝梦游仙境。雷洛失败了,他被开除了,他的账面财富一夜之间也挥发的干干净净,他在酒吧反思的过程中,宛如穿越回到了过去,又一路走来一切只是梦一场,他对自己产生了深深的怜悯,也对周围与他有同样经历,或正在这条路上前行的朋友们心怀悲悯和包容。


雷洛公司的产品被新出来的公司一夜之间打败了,没有用 户的网站是悲哀的,雷洛被开除了,他的投资人们认为他的缺点足以阻碍他成为一个好的CEO,认为现在这一切都是他造成的,他们希望找到新的能够挽救公司的 CEO。他被开除的场面也是充满了戏剧效果,被约到VC公司谈话接待他的只是2个刚毕业的MBA,而他的公司此时却是由VC的合伙人们召开大会,对他批 判,他赶回公司,办公室进不去手机电脑被上缴。


雷洛又回到了过去的退休状态,他的公司似乎再也没有好 消息,不断的裁员账面资金不断的减少,直到关门大吉,他的账面财富也挥发的干干净净。他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每天他都躲在水临天玥里喝酒,这个酒吧他从 09年就开始每天来,这个酒吧的粤语歌唱的很是地道,以前他都是和商务伙伴一起喝酒听歌指点江山,如今他头低垂到裤裆,神情恍惚,只有他过去的助理偶尔会 在下班后过来看他一下。


他周围的那些拿了融资还在暴富路上狂奔的朋友,还在继续享受纸面财富带来的荣耀,接受采访,出席会议,参加饭局,当然他们还在承受着背后所积聚的无穷压力。而那些已经暴富的朋友们,还在夜总会歌舞厅里狂欢,或者按部就班的过着退休或者半退休的生活。


雷洛在酒吧买醉,他在穿越中回到过去,重新看到了穷,看到了富,他似乎做了一场梦,他悲悯的看待这一切,他用心的和过去做一个完结说拜拜,生活还在继续,他想要重新的找到自己的价值。



從強生高管到創業屌絲:一切變得大不一樣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0828/151714.shtml

短短六周,掌上糖醫創始人匡明經歷了創業篇中最跌宕起伏的劇情。像很多創始人一樣,一開始都認為自己非常牛,直到踩過了幾個大坑,才明白創業並不像你想象中的那麽美好。也許你曾經背靠大樹無比輝煌,覺得你的關系網左右逢源,可等到你跳出來的時候,你就是一個創業屌絲,一切變得大不一樣,以下為匡明的口述。

我還記得我們的產品剛剛上線的日子,那時候正值今年春節,每天看著只有十幾個的用戶增長量,內心是崩潰的,經常會半夜驚醒。看著可憐的數字,實在是太過悲慘,以至於每次當我好不容易看到一個新註冊用戶時,都想跑去喝一杯慶祝下。

掌上糖醫是在今年1月成立的,最開始我們的創業團隊只有2個人,我和我的合夥人,都是出自強生醫療團隊。最開始的時候,我們覺得我們非常牛,至少我們自己是這麽認為的。所以,對於再找其他幾個合夥人完善創始團隊,我當時是很畏難的,覺得找一個合適又充分信得過的創始合夥人很不容易。我覺得靠我們兩人開始時就夠了,以後再慢慢碰吧。

出來創業要調整好你的心態

我在離開強生之前負責管理強生醫療的整個亞太市場部,跟醫院的所有檢驗科室都很熟。而我的醫療合夥人在糖尿病零售領域從業了15年,負責整個強生糖尿病的零售業務。我們覺得醫院和零售兩端都抓住了,再拉上原來一些銷售的老部下,足夠快速打拼下市場。

我們當時認為互聯網醫療創業的核心點還是在醫療方面,至於互聯網方面,無非是將App外包給別人做一下就行了,我們認為靠以前熟悉的那麽多醫生,完全可以將我們的產品迅速推廣開來。事實證明,我們低估了產品設計,高估了人脈,於是我們踩了大坑。

當我們把拿到外包公司設計的App時簡直欲哭無淚,跟我們想象的差距太大了,自己看著都沒有用的欲望,又怎麽去吸引顧客。至於,曾經讓我引以為豪的巨量醫生資源,在我跳出來創業後一切都變得大不一樣了。在強生的時候,我可以很輕松的一個電話撥過去就可能談成一筆合作,可現在與醫生的合作變得越來越艱難。離開了強生的大樹,我就是一個創業屌絲,除了那幾百萬美金的投資,什麽都沒有。這與我原先的想法完全不一樣,之前我認為所有都完備,只差錢了。現在,一切的思維都要推倒重來。這也是很多大公司出來的高管創業者跟我們面臨的一樣心態,以前的一切順利是因為有大公司的背書,離開了人走茶涼是自然,所以心態要迅速調整過來。

快速完善團隊:你很強,只是你以為

產品和推廣的差勁讓我深刻體會到到創始人團隊完整性的重要性,互聯網醫療的醫療核心確實很重要,同時他的互聯網基因一樣不可或缺,獲取客戶、拉新客戶、客戶留存度和活躍,這些互聯網公司很重要的指標也是我們重要的KPI,只是我們所提供的服務是針對醫療領域。我們對飆的是那些BAT出來的團隊,他們從一出來團隊基本就是完成的,不需要調整期就可以跑起來,所以我們就需要更快的速度和更好的產品。

所以,完善創始人團隊變成了迫在眉睫的事。我從阿里挖來了技術控真空,來到掌上糖醫的真空,每周都要對掌上糖醫的產品更新幾次,就這麽過了幾個月,掌上糖醫終於打磨出了完美的產品。區別於普通消費類產品可以先上線之後根據用戶反饋不斷更新,醫療類產品需要在一開始推出時就要保證很好的專業性和體驗性。通過平安的牽線,接著我又找到了另一位市場合夥人王匡,王匡對於市場傳播和用戶體驗有著特別極致的追求。這樣的一個團隊構成,既有來自阿里、微軟這些互聯網公司的技術大牛,也有在糖尿病部門深耕十幾年的醫療市場資深人士,這讓我們成為互聯網醫療創業中位數不多的兼具互聯網和醫療基因的的公司,所以我們的團隊更懂客戶。

掌上糖醫目前主要關註的是相對年輕化的糖尿病群體,他們更容易去接受和學習移動醫療,也更願意為這些服務買單。現在我們已經有了不到200萬元的收入,雖然離盈利還差得很遠,但是相對很多競爭對手完全沒有收入的狀況還是要好了很多。

掌上糖醫通過智能輕硬件“糖+”與傳統血糖儀的連接,可以將用戶測量數據直接傳輸到手機端,從而省去了傳統血糖儀數據傳輸的繁瑣問題。糖+”能實現與數千萬臺存量血糖儀中的大多數兼容,可以把血糖數據傳輸至雲端,免去用戶更換血糖儀的麻煩,通過掌上糖醫實現血糖數據流動起來,可以使糖尿病管理更為智能化。

我們改變了之前希望通過醫生去開拓客戶的看法,在傳播推廣上,我們基於阿里大數據平臺,能精準了解用戶需求,通過數據挖掘算法,挖掘出去對糖尿病產品有很強關聯需求的用戶。通過這樣的精準倒流,掌上糖醫得到一個相對較高的轉化率。從5月份開始,掌上糖醫迎來了爆發式增長期,從最開始的每天增加數百人,到現在每天四五千左右用戶量的增加。目前,掌上糖醫的註冊用戶有30多萬,將近一半的月活躍度。我們是一種自然的活躍度,沒有像別的公司那樣通過簽到激勵的方式去做,因為我覺得慢性病服務是一直長期行為,要讓用戶真正習慣使用掌上糖醫產品。

保險杠桿撬動用戶長期費用降低

與保險公司合作是未來掌上糖醫的核心盈利模式,這也是我們一開始就設計好的商業模式,在商業模式設計之初就與別的競爭對手有比較大的差距。我們在選擇投資方時接受平安創投的原因正是看重平安保險在這方面的強大實力。通過與保險公司的合作,我們希望利用杠桿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長期成本。糖尿病作為慢性病,用戶的支出成本是很高的,他們對於低價有很高的訴求,通過與保險公司合作的杠桿作用正式滿足了用戶的這一訴求。

在與保險公司的合作中,我們一方面是保險公司客戶流量導入的一個很好入口,另一方面為他們的健康險客戶提供後續的管理服務。而我們更看重的是,保險公司龐大的用戶量以及在各平臺的豐富資源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匡明,文章為原創,i黑馬版權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號zzyyanan。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屌絲逆襲!閘北房價股價齊漲變身“高富帥”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9/4682528.html

屌絲逆襲!閘北房價股價齊漲變身“高富帥”

一財網 E.C 2015-09-08 16:32:00

地處上海市中心的靜安區內現代商貿發達,中西文化交融,是上海中心商業商務區和對外交流的窗口。一朝沾上靜安的大名,“入贅女婿”閘北的身價也開始水漲船高。尤其是閘北的房價更是得到了許多業內人士的青眼。

上海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官方微博“上海發布”昨天(9月7日)接到媒體有關閘北靜安行政區劃調整事宜的詢問,經向有關方面核實了解,關於閘北區靜安區“撤二建一”的工作正在醞釀和聽取意見過程中。消息一出,引發了各方關註。

靜安閘北合並

上海發布相關微博截圖

原本老上海人對上海市區都有著“上只角”、“下只角”的概念。一般認為,舊上海時期的上海法租界和上海公共租界西區的大部分與中區屬於“上只角”,“靜安情結”和“盧灣情結”也可能來源於此。彼時,這些地方是社會名流的聚居地。所以在人們的心中,靜安區向來是滬上明珠“白富美”。(看老上海地段情懷的前世今生請點我)

就算到了現在,地處上海市中心的靜安區現代商貿發達,中西文化交融,是上海中心商業商務區和對外交流的窗口。而一朝沾上靜安的大名,“入贅女婿”閘北的身價也開始水漲船高。尤其是閘北的房價更是受到了許多業內人士的青眼。

閘北已是今年上海各區房價漲幅之王

上海鏈家研究部總監陸騎麟認為,按照閘北區蘇州河北岸東塊1街坊當時出讓的情況來看,未來安康路征收地塊起拍樓板價很可能超過7萬元/平方米,粗略估計該地塊總價將會超過90億元,最終的成交樓板價很可能超過10萬元/平方米。

事實上,趁著上海樓市紅火的勢頭,閘北區早已成為了各區之中的漲幅之王。上海鏈家市場研究部監控數據顯示,截至上月,今年閘北區商品住房每平方米成交均價接近6萬元,同比上漲超34%。而閘北區中新房漲得最猛是大寧板塊,新房成交均價與去年全年成交均價相比上漲超六成。

今年閘北“地王”頻出也賺盡眼球,其所出讓的三塊土地,每一次都引起了大型品牌開發商的激烈角逐。

華潤華發先後兩次奪得閘北區市北高新技術服務業園區兩幅住辦地塊,總價158.47億元;7月中旬,金融街也以88.15億元奪得上海火車站北廣場一綜合地塊,再次刷新區域內地塊總價。

另外,作為上海最大的舊改項目,閘北區安康苑舊改基地近期首批居民已經開始陸續搬遷,安康苑征收地塊的土地估價為28883元/平方米,土地估價甚至超過了目前大部分土地的起拍樓板價。

閘北概念股市北高新一字漲停

而隨著閘北房價預期的增強,相關個股也開始飆升。今天(9月8日)早盤,市北高新開盤報10.90元,截止9:30分,該股漲9.99%報10.90元,封上漲停板。

上海市北高新股份有限公司(A股代碼:600604;B股代碼:900902)是閘北區屬國資企業市北高新集團旗下以園區產業載體開發經營、企業服務集成及產業投資為核心業務的上市公司,主要負責市北高新園區的開發建設。

市北高新走勢

市北高新今日走勢

市北高新園區全稱為上海市市北高新技術服務業園區,成立於1992年8月,總規劃面積3.13平方公里,同時也是國務院批複同意建立的全國第三家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張江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也就是大張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上海中心城區距離人民廣場直線距離最近的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目前,市北高新園區註冊企業達2000多家,並每年保持百家以上企業的增量,並已形成了新一代信息技術雲計算、節能環保、檢驗檢測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集聚。

據悉,市北高新控股股東為上海閘北區國資委,主營收入構成中閘北區業務占比73.25%。今年4月,市北高新通過定向增發收購大股東市北高新集團旗下兩家全資子公司各100%的股權,註入土地資產中包括6宗工業用地、以及1宗商業辦公用地。這麽看來,今天市北高新漲勢喜人也是理所應當。看市北高新開盤漲停詳細解析請點我

教育資源也會發生重大變化

目前,閘北區示範級幼兒園3所,一級幼兒園27所,二級幼兒園36所。靜安區示範級幼兒園3所,一級幼兒園15所,二級幼兒園2所。兩區合並後,示範級幼兒園數量達到6所,雖然沒有浦東14所多,但是與徐匯區、黃浦區、楊浦區並列第二位。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靜安區南西幼兒園、靜安區南陽實驗幼兒園、靜安區威海路幼兒園、閘北區安慶幼兒園、閘北區實驗幼兒園、閘北區芷江中路幼兒園這6所示範級幼兒園都是面向全區招生的。

這也意味著兩區如果合並,家長們在示範級幼兒園的選項上瞬間擴大一倍。

當然,教育資源配置可不是做加法這麽簡單,學校數量增加同時也面臨著生源大幅增加。靜安區與閘北區“撤二建一”的消息一出,也有網友表示:“作為一個住在長寧,戶口卻在靜安的孩子的媽來說,此刻內心是極其複雜!本以為靜安區學生數量少,中考壓力小,看來這個盤算遲早要落空了。”

對兩區都是一次發展機遇

除了教育之外,兩區合並後,勢必也會帶來兩個區域市政規劃的重新設計,以及兩區域內產業的融合與再次布局,對於合並後的大靜安區也許是一次發展機遇。

從地圖上看,原閘北區核心區域不夜城商圈將位於合並以後的大靜安區的中心地段。中原地產上海研究咨詢部總監宋會雍表示,閘北區和靜安區面積都不大,土地供應有限,不太可能再造一個核心區,最大的可能性就是擴大不夜城區域,進行商業能級的再提升。“北閘北片區長久以來發展較慢,現在集兩區之力,也可能在那兒開發出一個商業中心。”

而陸騎麟則表示,閘北在發展蘇州河概念上相較於蘇州河以南的北靜安更為超前,而靜安近幾年高端住宅多呈現在南靜安片區,北靜安由於面臨舊改問題,近幾年發展相對緩慢,而閘北近幾年無論是項目還是拿地都以大型的開發企業為主,一旦合並,未來資本可能會逐漸向靜安轉移,北靜安靠近蘇州河的部分有望得到充分利好。

靜安區土地資源有限,區域經濟在發展中主動進行調整,已逐步擺脫了對房地產業的依賴。2014年的數據顯示,地產業占靜安全區總稅收比重12.85%。專家表示,兩區合並會給閘北區的產業升級與優化帶來機會。

(綜合金融界、新聞晨報、深圳商報、東方網、新華網、每日經濟新聞、網易房產、一財網等報道)

編輯:顏靜潔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與歐洲豪門球隊身價一比 恒大球員就是“屌絲”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5-12-19/971628.html

恒大是有錢,恒大的大手筆投入,天價外援一次次的刷新著中國球迷乃至世界球迷的價值觀。但是,如果把恒大放在歐洲五大聯賽中,和那些五大聯賽的球隊作比較,他們還算不算有錢呢?

恒大是有錢,恒大的大手筆投入,天價外援一次次的刷新著中國球迷乃至世界球迷的價值觀。但是,如果把恒大放在歐洲五大聯賽中,和那些五大聯賽的球隊作比較,他們還算不算有錢呢?

英超

看了結果我想很多球迷都驚呆了,球員身價刷新一次又一次亞洲記錄的恒大,放在英超賽場,球員身價居然排到倒數第一,而且落後了倒數第二的伯恩茅斯足足1600萬歐元。英超賽場20支球隊,加上傳統六強在內,足足有16支球隊身價過了1億歐元。讓人不禁感嘆,英超就是橫啊!

很多人說了,英超是世界第一聯賽,球隊身價自然水漲船高。那放在別的聯賽呢?

德甲

放到德甲賽場我們來看,恒大4330萬歐元的身價也只比達姆施塔特和因戈爾施塔特兩支升班馬多,位列倒數第三。相對於英超來講,德甲似乎沒那麽土豪,拜仁各項指標一騎絕塵,而也只有拜仁,多特,勒沃庫森,沃爾夫斯堡,沙爾克04,門興六支歐冠級別的球隊身價超過了一億歐元。德甲賽場告訴我們,花錢和成績,那是完全正比啊。

西甲

西甲賽場三級分化嚴重,皇馬巴薩馬競三支球隊獨占鰲頭,而瓦倫西亞,塞維利亞,畢爾巴鄂競技,比利亞雷亞爾等球隊牢牢占據中遊。其他球隊則差距不大。恒大在西甲賽場的身價處於中下遊位置,位列倒數第六。

另外,恒大在意甲賽場身價位列倒數第五。在相對平庸的法甲賽場,則達到了倒數第十,穩穩位於中遊位置。(編輯 柴剛 審核 趙慶 終審 塗勁軍)

  • 今日頭條
  • 柴剛
  • 黃健翔

每經網客戶端推薦下載

每經網首頁

屌絲逆襲範本:700萬粉絲微博大V的另類養成記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6/0106/153644.shtml

導讀 : 這是一個每天只探討星座話題的自媒體號,取名“同道大叔”。它的特征鮮明:漫畫、情感、吐槽,更為關鍵的是女生紮堆。背後的核心運作者卻是一群80、90後們,在自媒體和段子手的推動下,他們年薪早已過百萬。

本文系i黑馬出品的【網紅創業】系列第一篇。

i黑馬 周路平 1月6日報道

400多萬微信粉絲,780萬微博粉絲,篇篇十萬加,估值已經超過了2億人民幣。

這是一個每天只探討星座話題的自媒體號,取名“同道大叔”。它的特征鮮明:漫畫、情感、吐槽,更為關鍵的是女生紮堆。

背後的核心運作者卻是一群80、90後們,在自媒體和段子手的推動下,他們年薪早已過百萬。

大叔實為小鮮肉

聖誕節當晚10點34分,微信公眾號“同道大叔”以上限8條的內容推送。一分鐘後,頭條閱讀過10萬,點贊數百,內容卻並不高深——越長大越好看的星座女。而這種令人艷羨的現象每天都在上演。

主導這一切的並非真正的大叔,而是一位清華畢業、處女座、1988年出生的“小鮮肉”,他來自廣東潮州的一個農村家庭,2009年進入清華大學美術學院。

他首次以真人身份露面是《GQ》雜誌的段子手報道中。當時網友驚訝,每天出現在社交網絡、身姿妖嬈、萌萌賤賤的“同道大叔”形象,背後的創作者竟然與大叔毫不搭邊。

489537661207738922

很少人能將蔡躍棟和“同道大叔”聯系起來,包括他的大學同學。

蔡躍棟臉龐白凈,略微敦實,笑起來酒窩淺顯;喜歡微信語音回複信息,極少打字,偶爾發一個幽默表情,只有這時才能真切感受到,屏幕的另一邊真的不是大叔。

蔡躍棟的成功並沒有表面看起來的幸運和偶然,他自己也喜歡將同道大叔的故事歸入“屌絲逆襲”的版本。

“同道大叔”是他第五個創業項目。2009年進入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第一年,蔡躍棟就開始了自己的創業史。

起初,他給高考生提供行業咨詢和高考資訊,之後做了新媒體和職場社交軟件,後者取名同道科技。不過,後來項目失敗了,但是名稱卻留了下來。他加上了當時流行的大叔叫法,進入段子手行列。“其實我是不小心進入了這麽一個狀態,把之前的東西都打通了。”

某種程度上,屌絲更像是蔡躍棟的自我調侃。他像每個大學都存在的異類一樣,個性鮮明,不願回答的問題直接跳過,不願被條條框框束縛。

大學四年,他的成績倒數第一,畢業作品卻獲得了第一名。因為他懂得改變和適應。

剛開始玩微博時,蔡躍棟經常看不懂別人轉發的內容,“我當時就說我是不是太老了”。為了摸清楚這幫人的心理,他跑去關註二次元(二維、平面的統稱)博主,跟這幫小朋友都做成朋友。

對星座的研究和關註是蔡躍棟大二的事情。當時大抵是出於哄女朋友考慮,兩人同為處女座,時常吵架。

“她怎麽對我這樣啊。”蔡躍棟發現女孩子遠不是那麽容易琢磨透,“有些話她是有其他意思,表達出來很含蓄。”

“同道大叔”後來曾發過《教你如何正確地逼瘋處女座》一文,其中一條就是“為TA匹配另一只處女座”。或許這是他對這段感情經歷最深刻的總結。

在那個還沒有微信而微博如日中天的時期,抱著讀懂女朋友的目的,蔡躍棟開始研究和分析星座。加上做過三年社交軟件,接觸了大量女生,蔡躍棟一下子“得道成仙”,開始經常為身邊的朋友出謀劃策。

“有用嗎?”i黑馬問。

“有用!”蔡躍棟肯定地回答。

身邊朋友受益於此的同時,也成為他的內容靈感來源。“我不會每天分析身邊的朋友,但一想到星座,我就會想到他們。”蔡躍棟已經在內心形成了星座模板,然後將身邊的朋友標準化,一一與模板對應。

如今,內容和漫畫制作早已不再需要他操心燒腦,他搭建了一個12人(微信10人、微博2人)的編輯團隊,每天圍繞著男生、女生、星座等關鍵詞,組合生產。

按“同道大叔”的內容生產流程,編輯通常先搜集資料、選擇場景、設定主題,然後進行粉絲互動、收集評論、確定文案,最終由畫師制成漫畫。正常情況,畫師的功夫一個小時,文案兩三個小時,提前一天生產,循環反複。

為了避免審美疲勞,同道大叔不得不開始做出其他嘗試,除了漫畫,開始使用語音和視頻。內容上也從情感向其他題材延伸。

不過,情感作為人性最底層的需求,一直長盛不衰,所占內容比例一半以上。

同道聚粉術

成為現象級自媒體前,“同道大叔”是毫無疑問的暖心大叔形象,每天在微博為粉絲畫頭像,精耕細作。

這是當時很流行的做法,各種漫畫博主湧現,出身美院的蔡躍棟走上了同樣的道路。只是這種做法取悅了一小部分人,卻與大部分人無關,一直不溫不火。

同道大叔第一條關於星座吐槽的微博出現在2013年7月底。彼時,“暴走漫畫”的《暴走大事件》已經在網絡如火如荼的傳播,“偉大的安妮”憑借《安妮和王小明》的漫畫作品也獲得中國動漫金龍獎最佳幽默漫畫金獎。

蔡躍棟如同一只意想擁躉萬千的小蜜蜂,每天辛勤地為粉絲畫著頭像。在北京麗都附近一家酒吧內,蔡前面的三位女生,在不停用星座的方式吐槽身邊男生。

受此啟發,蔡躍棟當場發了一條關於天秤座的吐槽。微博底下出現了很多網友的有趣評論,粉絲活躍度明顯提高,“找到一點感覺了”。

往後便一發不可收拾。蔡躍棟把為粉絲畫頭像的模式轉為受眾更廣的惡搞明星海報,最後定位於星座吐槽。

在段子、冷笑話橫行的碎片化時代,這種路子一炮而紅。隨著他一次次地有意強化,同道大叔也逐漸成為了星座的代名詞。

一年之後,“同道大叔”的微博才真正形成氣候,每天新增四五萬粉絲。這個數字截至2015年聖誕節當天為764萬。

微信的火爆則遠在微博之後。2015年初,後知後覺的蔡躍棟姍姍來遲,開始在微信開辟疆土。

最初,微信數據出現全網下滑,剛進入的蔡躍棟沒有底氣,與團隊商量,是否做點推廣。編輯告訴他,不用花錢,三個月保證做到100萬粉絲。後來實現這個目標只用了兩個月。而百萬粉絲之後,幾乎每條微信都是100000+,最高的一條,閱讀量突破600萬。

當前,“同道大叔”的微信粉絲總數超過400萬,每天還在以2萬的速度增長,大部分為女性。

“女孩子喜歡的話,男孩子也一定會喜歡。有女孩就會有男孩。”蔡躍棟吃透了其中的邏輯。前一段時間,蔡躍棟跑去矽谷待了一個月。他驚訝地發現,當地華人有一半女生知道“同道大叔”。

粉絲的狂熱被解讀為社交和情感表達的需要。在“同道大叔”的世界里,無論是星座、情感或者漫畫,都被當成標簽化和情緒化的表達。

譬如“有個美貌機智的女朋友是什麽體驗”,“花心的金牛男”,“千萬不要和白羊座談戀愛”等,沒有人在意內容本身正確與否,一笑而過之後,借星座之名,行調侃之實。

曾有人分析同道大叔的成功關鍵,其中一條便是“洞察用戶心理”。大家談論星座時不只是想看星座本身,更是想通過它來琢磨一個人,甚至尋求與某個人相處的方式。

“說到底,星座只是一個情感交流的突破口。”

不止於網紅

蔡躍棟會反複強調,“我現在不是很喜歡別人叫我網紅”。只是,他卻不得不面對一個現實,大家對他們的普遍認知是自媒體和搞笑人。當然,這也是幾乎所有同行的困擾。

蔡躍棟願意大家把他看成是一個有頭腦的商人,“我們不是自媒體,我們做的是一個打造現象級自媒體的公司”,他更願意談公司和未來。

他希望把“同道大叔”打造成一個女性新文化品牌,完成一個自媒體到品牌的升級蛻變。在蔡躍棟的未來商業版圖里,將不再只有“同道大叔”,還包括傳媒、影視、IP周邊等等。

“同道大叔”是蔡躍棟試驗的成功範本,接下來,蔡躍棟要做的是整合前期資源和經驗,培養和扶植更多的現象級產品。“星座是一個起點,我們想成為服務商,為未來的現象級的網絡文化做一些服務。”

在打造品牌方面,“同道大叔”的話劇巡展、舞臺劇、咖啡館、電影拍攝等計劃,很快將在2016年全面推進。

他在努力促使“同道大叔”擺脫網紅的空殼,嘗試向故事型的IP演進。

拍電影是蔡躍棟下一個工作重心,制作預算四五千萬元,預計一年之後上映,當下正處於劇本打磨階段。成片或許不會與“同道大叔”同名,但講述的將會是“同道大叔”的故事。

電影帶來的品牌提升和轉變被寄予厚望。這並非沒有成功邏輯可循,電影《萬萬沒想到》就是從爆紅的網絡劇改編而來,並大獲成功。

“我們離他們更遠一點,還沒有上到銀幕,”蔡躍棟已經意識到,他後續的努力是給虛無的網絡文化披上故事的外衣。

“其實一線網紅比二線明星活得還好。”蔡躍棟從人們的觀點中讀出了對這個行業存在的誤解。據他透露,“同道大叔”現在的內容團隊12個人,兩名團隊骨幹年薪超過200萬元,百萬年薪以上超過3人。

自媒體受追捧在近一兩年並不少見,2015年12月12日,微博大號“冷笑話精選”母公司飛搏共創掛牌新三板,成為第一家掛牌新三板的自媒體,而其在2014年的收入達到1912萬元,全部來自廣告。

同道大叔的收入除了廣告,也包括禮物定制和品牌授權。根據公開的市場報價,同道的微信加微博每條10萬元,微信每天以上限8條的數量推送。

定制的禮物大多與星座相關,這一點讓同道撿了個“大便宜”,他們十二星座塑造出了十二個卡通形象,高矮胖瘦、各類款式滿足不同人群的口味。蔡躍棟告訴i黑馬,國內一線消費品牌已經開始,索要十二星座的形象授權。星座本身的寓意被這些廠商認為能幫助消費者加速決策。

更為誘人的是,資本在加速進入。蔡躍棟透露,“同道大叔”的A輪數百萬美金融資即將完成,估值超過2億人民幣。

盡管聚集了燈光和名利,蔡躍棟們的現實尷尬在於:一方面,他們頂著段子手、網紅的身份,自己不大認可:另一方面,相比於明星受到的熱烈追捧,他們又不得不從惡搞和世俗中尋得生存空間。

“現在大眾看我們可能是仰視2度、5度,看明星則可能是40度、45度。我們不需要大眾像看明星那樣看我們,但升到10度好不好?現在還做不到。”蔡躍棟感慨。


屌絲逆襲範本:看粉絲千萬的“網紅”如何養成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6/0106/153644.shtml

導讀 : 這是一個每天只探討星座話題的自媒體號,取名“同道大叔”。它的特征鮮明:漫畫、情感、吐槽,更為關鍵的是女生紮堆。背後的核心運作者卻是一群80、90後們,在自媒體和段子手的推動下,他們年薪早已過百萬。

本文系i黑馬出品的【網紅創業】系列第一篇。

i黑馬 周路平 1月6日報道

400多萬微信粉絲,780萬微博粉絲,篇篇十萬加,估值已經超過了2億人民幣。

這是一個每天只探討星座話題的自媒體號,取名“同道大叔”。它的特征鮮明:漫畫、情感、吐槽,更為關鍵的是女生紮堆。

背後的核心運作者卻是一群80、90後們,在自媒體和段子手的推動下,他們年薪早已過百萬。

大叔實為小鮮肉

聖誕節當晚10點34分,微信公眾號“同道大叔”以上限8條的內容推送。一分鐘後,頭條閱讀過10萬,點贊數百,內容卻並不高深——越長大越好看的星座女。而這種令人艷羨的現象每天都在上演。

主導這一切的並非真正的大叔,而是一位清華畢業、處女座、1988年出生的“小鮮肉”,他來自廣東潮州的一個農村家庭,2009年進入清華大學美術學院。

他首次以真人身份露面是《GQ》雜誌的段子手報道中。當時網友驚訝,每天出現在社交網絡、身姿妖嬈、萌萌賤賤的“同道大叔”形象,背後的創作者竟然與大叔毫不搭邊。

489537661207738922

很少人能將蔡躍棟和“同道大叔”聯系起來,包括他的大學同學。

蔡躍棟臉龐白凈,略微敦實,笑起來酒窩淺顯;喜歡微信語音回複信息,極少打字,偶爾發一個幽默表情,只有這時才能真切感受到,屏幕的另一邊真的不是大叔。

蔡躍棟的成功並沒有表面看起來的幸運和偶然,他自己也喜歡將同道大叔的故事歸入“屌絲逆襲”的版本。

“同道大叔”是他第五個創業項目。2009年進入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第一年,蔡躍棟就開始了自己的創業史。

起初,他給高考生提供行業咨詢和高考資訊,之後做了新媒體和職場社交軟件,後者取名同道科技。不過,後來項目失敗了,但是名稱卻留了下來。他加上了當時流行的大叔叫法,進入段子手行列。“其實我是不小心進入了這麽一個狀態,把之前的東西都打通了。”

某種程度上,屌絲更像是蔡躍棟的自我調侃。他像每個大學都存在的異類一樣,個性鮮明,不願回答的問題直接跳過,不願被條條框框束縛。

大學四年,他的成績倒數第一,畢業作品卻獲得了第一名。因為他懂得改變和適應。

剛開始玩微博時,蔡躍棟經常看不懂別人轉發的內容,“我當時就說我是不是太老了”。為了摸清楚這幫人的心理,他跑去關註二次元(二維、平面的統稱)博主,跟這幫小朋友都做成朋友。

對星座的研究和關註是蔡躍棟大二的事情。當時大抵是出於哄女朋友考慮,兩人同為處女座,時常吵架。

“她怎麽對我這樣啊。”蔡躍棟發現女孩子遠不是那麽容易琢磨透,“有些話她是有其他意思,表達出來很含蓄。”

“同道大叔”後來曾發過《教你如何正確地逼瘋處女座》一文,其中一條就是“為TA匹配另一只處女座”。或許這是他對這段感情經歷最深刻的總結。

在那個還沒有微信而微博如日中天的時期,抱著讀懂女朋友的目的,蔡躍棟開始研究和分析星座。加上做過三年社交軟件,接觸了大量女生,蔡躍棟一下子“得道成仙”,開始經常為身邊的朋友出謀劃策。

“有用嗎?”i黑馬問。

“有用!”蔡躍棟肯定地回答。

身邊朋友受益於此的同時,也成為他的內容靈感來源。“我不會每天分析身邊的朋友,但一想到星座,我就會想到他們。”蔡躍棟已經在內心形成了星座模板,然後將身邊的朋友標準化,一一與模板對應。

如今,內容和漫畫制作早已不再需要他操心燒腦,他搭建了一個12人(微信10人、微博2人)的編輯團隊,每天圍繞著男生、女生、星座等關鍵詞,組合生產。

按“同道大叔”的內容生產流程,編輯通常先搜集資料、選擇場景、設定主題,然後進行粉絲互動、收集評論、確定文案,最終由畫師制成漫畫。正常情況,畫師的功夫一個小時,文案兩三個小時,提前一天生產,循環反複。

為了避免審美疲勞,同道大叔不得不開始做出其他嘗試,除了漫畫,開始使用語音和視頻。內容上也從情感向其他題材延伸。

不過,情感作為人性最底層的需求,一直長盛不衰,所占內容比例一半以上。

同道聚粉術

成為現象級自媒體前,“同道大叔”是毫無疑問的暖心大叔形象,每天在微博為粉絲畫頭像,精耕細作。

這是當時很流行的做法,各種漫畫博主湧現,出身美院的蔡躍棟走上了同樣的道路。只是這種做法取悅了一小部分人,卻與大部分人無關,一直不溫不火。

同道大叔第一條關於星座吐槽的微博出現在2013年7月底。彼時,“暴走漫畫”的《暴走大事件》已經在網絡如火如荼的傳播,“偉大的安妮”憑借《安妮和王小明》的漫畫作品也獲得中國動漫金龍獎最佳幽默漫畫金獎。

蔡躍棟如同一只意想擁躉萬千的小蜜蜂,每天辛勤地為粉絲畫著頭像。在北京麗都附近一家酒吧內,蔡前面的三位女生,在不停用星座的方式吐槽身邊男生。

受此啟發,蔡躍棟當場發了一條關於天秤座的吐槽。微博底下出現了很多網友的有趣評論,粉絲活躍度明顯提高,“找到一點感覺了”。

往後便一發不可收拾。蔡躍棟把為粉絲畫頭像的模式轉為受眾更廣的惡搞明星海報,最後定位於星座吐槽。

在段子、冷笑話橫行的碎片化時代,這種路子一炮而紅。隨著他一次次地有意強化,同道大叔也逐漸成為了星座的代名詞。

一年之後,“同道大叔”的微博才真正形成氣候,每天新增四五萬粉絲。這個數字截至2015年聖誕節當天為764萬。

微信的火爆則遠在微博之後。2015年初,後知後覺的蔡躍棟姍姍來遲,開始在微信開辟疆土。

最初,微信數據出現全網下滑,剛進入的蔡躍棟沒有底氣,與團隊商量,是否做點推廣。編輯告訴他,不用花錢,三個月保證做到100萬粉絲。後來實現這個目標只用了兩個月。而百萬粉絲之後,幾乎每條微信都是100000+,最高的一條,閱讀量突破600萬。

當前,“同道大叔”的微信粉絲總數超過400萬,每天還在以2萬的速度增長,大部分為女性。

“女孩子喜歡的話,男孩子也一定會喜歡。有女孩就會有男孩。”蔡躍棟吃透了其中的邏輯。前一段時間,蔡躍棟跑去矽谷待了一個月。他驚訝地發現,當地華人有一半女生知道“同道大叔”。

粉絲的狂熱被解讀為社交和情感表達的需要。在“同道大叔”的世界里,無論是星座、情感或者漫畫,都被當成標簽化和情緒化的表達。

譬如“有個美貌機智的女朋友是什麽體驗”,“花心的金牛男”,“千萬不要和白羊座談戀愛”等,沒有人在意內容本身正確與否,一笑而過之後,借星座之名,行調侃之實。

曾有人分析同道大叔的成功關鍵,其中一條便是“洞察用戶心理”。大家談論星座時不只是想看星座本身,更是想通過它來琢磨一個人,甚至尋求與某個人相處的方式。

“說到底,星座只是一個情感交流的突破口。”

不止於網紅

蔡躍棟會反複強調,“我現在不是很喜歡別人叫我網紅”。只是,他卻不得不面對一個現實,大家對他們的普遍認知是自媒體和搞笑人。當然,這也是幾乎所有同行的困擾。

蔡躍棟願意大家把他看成是一個有頭腦的商人,“我們不是自媒體,我們做的是一個打造現象級自媒體的公司”,他更願意談公司和未來。

他希望把“同道大叔”打造成一個女性新文化品牌,完成一個自媒體到品牌的升級蛻變。在蔡躍棟的未來商業版圖里,將不再只有“同道大叔”,還包括傳媒、影視、IP周邊等等。

“同道大叔”是蔡躍棟試驗的成功範本,接下來,蔡躍棟要做的是整合前期資源和經驗,培養和扶植更多的現象級產品。“星座是一個起點,我們想成為服務商,為未來的現象級的網絡文化做一些服務。”

在打造品牌方面,“同道大叔”的話劇巡展、舞臺劇、咖啡館、電影拍攝等計劃,很快將在2016年全面推進。

他在努力促使“同道大叔”擺脫網紅的空殼,嘗試向故事型的IP演進。

拍電影是蔡躍棟下一個工作重心,制作預算四五千萬元,預計一年之後上映,當下正處於劇本打磨階段。成片或許不會與“同道大叔”同名,但講述的將會是“同道大叔”的故事。

電影帶來的品牌提升和轉變被寄予厚望。這並非沒有成功邏輯可循,電影《萬萬沒想到》就是從爆紅的網絡劇改編而來,並大獲成功。

“我們離他們更遠一點,還沒有上到銀幕,”蔡躍棟已經意識到,他後續的努力是給虛無的網絡文化披上故事的外衣。

“其實一線網紅比二線明星活得還好。”蔡躍棟從人們的觀點中讀出了對這個行業存在的誤解。據他透露,“同道大叔”現在的內容團隊12個人,兩名團隊骨幹年薪超過200萬元,百萬年薪以上超過3人。

自媒體受追捧在近一兩年並不少見,2015年12月12日,微博大號“冷笑話精選”母公司飛搏共創掛牌新三板,成為第一家掛牌新三板的自媒體,而其在2014年的收入達到1912萬元,全部來自廣告。

同道大叔的收入除了廣告,也包括禮物定制和品牌授權。根據公開的市場報價,同道的微信加微博每條10萬元,微信每天以上限8條的數量推送。

定制的禮物大多與星座相關,這一點讓同道撿了個“大便宜”,他們十二星座塑造出了十二個卡通形象,高矮胖瘦、各類款式滿足不同人群的口味。蔡躍棟告訴i黑馬,國內一線消費品牌已經開始,索要十二星座的形象授權。星座本身的寓意被這些廠商認為能幫助消費者加速決策。

更為誘人的是,資本在加速進入。蔡躍棟透露,“同道大叔”的A輪數百萬美金融資即將完成,估值超過2億人民幣。

盡管聚集了燈光和名利,蔡躍棟們的現實尷尬在於:一方面,他們頂著段子手、網紅的身份,自己不大認可:另一方面,相比於明星受到的熱烈追捧,他們又不得不從惡搞和世俗中尋得生存空間。

“現在大眾看我們可能是仰視2度、5度,看明星則可能是40度、45度。我們不需要大眾像看明星那樣看我們,但升到10度好不好?現在還做不到。”蔡躍棟感慨。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