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晗晨 於 2014-11-23 17:45 編輯 屌絲翻身攻略:如何從大佬馬雲的螞蟻身上分到一杯羹? 格隆 聚焦,聚焦,再聚焦:屌絲翻身的唯一途徑 絕大多數普通人的生活只能用四個字概括:渾渾噩噩。這種渾渾噩噩最大體現在於:不聚焦,做事沒有優先級——喜歡攝影的朋友都知道,這樣拍出的照片都是模糊的。拍一萬張也沒有用! 網上有網友對這種生活狀態的經典評價:生就屌絲的命,卻操著總理的心。多數人都像國家領導人一樣,事無巨細都關心,都操心,把大量時間分散在了各種或時髦或不時髦的事件或者話題上——比如上周五的降息,比如萬達商業要上市,王健林可能要成為新首富——如果說降息還算是央媽普降甘霖,你多少會受益,但萬達上市幹卿何事啊?明顯無論一級市場還是二級市場,一個子兒你都難分到的啊!你又不是王思聰,那麽激動幹嘛? 很多人明知道當前有更優先級別的事情需要去做,就是不做——格隆意見:一個時間段,集中精力做好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好了。 對屌絲而言,什麽是最重要的?很簡單:賺錢。 過去半年最明確的,幾乎普惠制的賺錢機會是什麽?阿里巴巴上市。 所以格隆花了大量時間對阿里巴巴做了全市場最全面最連續最深度的解剖(這一點上,格隆似乎不必謙虛),並在年中時明確對格隆匯朋友們提出了要求:別折騰了,剩下時間就做一件事——去布局阿里吧! 接著的問題是:阿里巴巴盛宴結束了嗎?後面還有更靠譜的其他機會嗎? 有的:螞蟻! 有句俗話怎麽說來著:螞蟻也是肉! 再次提醒近期最重要的屌絲攻略之一:不要放過螞蟻 格隆在之前分析阿里巴巴價值的文章中明確表示了兩點: 1、 錯過了阿里,不要錯過螞蟻; 2、 低估過阿里,不要再低估螞蟻; 格隆非常看好螞蟻金服的潛力。 按照螞蟻現在的布局和趨勢,格隆撂一句話在這:阿里巴巴的金融業務極大可能會誕生出一家與阿里電商體量相當的公司。如果未來沒有足夠強大的競爭者出現,我們會發現大陸人也將面臨著香港人的尷尬:從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覺,所有活動都在為李嘉誠的商業帝國創造利潤——阿里正在無孔不入布局生活需求的所有方方面面——好在,不像香港彈丸之地,李嘉誠做大了,就很難出現王嘉誠,劉嘉誠,大陸市場足夠廣,足夠深,馬雲永遠會給新崛起者留下足夠、足夠的創業空間。 在這樣的判斷之下,投資者怎麽做?很簡單,提前布局螞蟻: 1、 賣關系:有能力的,去拿螞蟻的股權。螞蟻目前定價估值不到400億美金,已經向市場放出了10%的籌碼,看你拿不拿得到了。另外還有內部職工股。400億不到這個估值,格隆在前期詳細深度解剖螞蟻金服(請參閱格隆匯官網上格隆的深度分析)的時候已做過分析:絕對、絕對低估。 2、 賣身:如果你是技術大牛,別窩在騰訊、百度了(更不談周鴻祎的360了),去螞蟻金服,或者去小米(甚至格隆匯也可考慮),賣身換股權——中國這種賣身換股權的機會越來越少了,要珍惜。除非你象陌陌唐巖一樣,自己去街頭派性感美女傳單自己創業; 3、 賣位置:如果你是阿里內部員工,打破頭都要挪窩挪到螞蟻那邊去!這比馬雲或者你的部門長對你的任何漂亮承諾都靠譜; 4、 賣投資分析能力:別花時間在陌陌上泡妞了,花足夠時間把螞蟻徹底研究透,在螞蟻上市趁大家都渾渾噩噩懵懵懂懂的時候,投螞蟻。在沒有上市前,投受益於螞蟻金服的公司,就像阿里巴巴上市之前布局雅虎一樣。最直接方法當然是投資持有螞蟻金服股權的公司,目前看起來就只有阿里巴巴一個標的可選(阿里巴巴有權在螞蟻金服上市是收購其33%的股權)。另外一個思路就是投資有機會與阿里巴巴金融業務有深度合作的公司。 5、 賣萌:呵呵,螞蟻?這名字取得真土!馬雲?長得好醜啊,還是小馬哥帥一點。呵呵。然後?然後就沒有然後了——這是多數屌絲的態度。 按照第二種思路,格隆覺得港股的擎天軟件(01297)是一家值得關註的對象——當然,這只是一個思路,你需要對股價和估值做一個權衡與匹配。 擎天軟件:阿里的合作夥伴,螞蟻版圖的一員 如果只是把螞蟻理解成一個用互聯網做金融的,就太粗陋了:它在布局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擎天只是版圖中的一個有點地位的工蟻而已! 格隆先說說擎天這公司的前世今生。擎天軟件是一九九八年成立於江蘇省南京市的一家民營軟件企業。公司成立之初就專註於出口退稅業務,根據公司招股書中披露的信息,目前擎天軟件的出口退稅軟件系統位居國內市場份額第二(第一名是大連龍圖資訊技術有限公司)。阿里巴巴集團於2010年底戰略入股擎天軟件,目前仍是擎天軟件第二大股東,持有公司13.75%的股權。公司第一大股東是董事長辛穎梅,持有公司47.7%的股權。 擎天軟件旗下四大業務板塊 擎天軟件從出口退稅軟件起家,目前已經發展出了四大業務板塊,分別是: (1)出口退稅軟件 (2)電子政務解決方案 (3)碳排放管理解決方案 (4)系統集成解決方案。 2014年上半年公司營收為1.33億人民幣。下圖是2014年上半年擎天軟件四大業務板塊的營收占比情況。 ![]()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82D.tmp.png 擎天軟件的業務增長點 擎天軟件最有潛力迎來爆發性增長的業務板塊是出口退稅服務和碳排放管理解決方案。 1. 出口退稅業務 這塊業務之所以性感,是因為: A、國家需要 做宏觀研究的都知道,出口是驅動中國GDP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從2000年開始中國的出口總額一路攀升,由2000年的0.25萬億美元增加至2013年的2.21萬億美元。僅僅在2009年金融危機時出現過一次同比倒退。廣東和江蘇是中國的出口大省,多年來穩居中國出口第一和第二位。在中央政府提出無紙化辦公之後,擎天軟件是第一家為江蘇省國稅局提供出口退稅軟件的公司,也是目前為止江蘇省的唯一一家提供出口退稅軟件服務的公司。目前江蘇省有大約5萬家涉及出口退稅的企業,全部都是擎天軟件的用戶。下圖是中國及廣東省江蘇省歷年來出口總金額變化情況。 ![]()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82E.tmp.png 擎天軟件提供出口退稅軟件同時也提供出口退稅培訓課程。 首先說軟件。基本版的軟件是免費的,如果要獲得高級功能則需要付費。使用費根據不同的需要從800到1680元人民幣每年。目前的5萬家企業用戶中,有超過三萬家是付費用戶,並且留存率超過80%。 關於培訓服務,由於出口退稅政策並非一成不變,企業需要持續學習以了解最新政策。擎天軟件為使用其退稅軟件超過一年的企業提供培訓課程。根據課程內容不同,學費為每人每年780至2880元人民幣不等。 B、企業需要 擎天的企業付費的留存率高達80%,原因在於擎天軟件提供的服務對於他們來講非常必要。眾所周知中國的很多出口企業就是依靠價格優勢,所經營的業務利潤率都比較低。因此企業的盈利基本上都是依靠出口退稅。但由於出口退稅的流程比較繁雜,退稅軟件和專業的指導就變得非常必要了。過去三年,擎天軟件總營收的年化增速為25%,而退稅軟件服務的收入年化增長為45%。 C、阿里巴巴需要 擎天軟件退稅業務未來增長的動力除了江蘇省出口退稅的增長以外,就是將服務向省外擴張。而擴張的捷徑無疑就是通過阿里巴巴的平臺。目前阿里巴巴營收中有大概10%是來自海外業務(包括2B和2C)。相信阿里巴巴平臺上涉及到出口的中小企業客戶同樣需要專業的退稅服務支持。阿里巴巴有強大動力和需要將擎天軟件的出口退稅解決方案打包,內置到阿里平臺上,提供給平臺上的所有企業客戶使用,收取一定的服務年費來跟擎天軟件分成,就可以形成一個雙贏的局面。 這樣的結果是:阿里巴巴為自己的平臺上的賣家提供了更完善的服務,增加了用戶體驗,同時也為擎天軟件開拓了市場。這樣的合作在格隆看來是水到渠成的——您聽錯了,格隆並沒有說阿里巴巴會收購擎天軟件,做它的第一大股東。 2. 碳排放管理解決方案 2009年國務院宣布了中國將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目標:即到2020年,中國生產單位GDP排放的二氧化碳比2005年的水平減少40%-45%。2010年八月,國家發改委挑選了5個省和8個城市作為低碳政策的試點。在這樣的背景下,2011年擎天軟件率先開發了碳排放管理系統,並在江蘇無錫應用。擎天軟件的碳排放管理系統可以全面監察企業碳排放的情況並且形成數字化報告提交給監管部門。一套應用於市級的碳排放系統售價1000萬、區級的售價500萬。目前已經有無錫、鎮江和金壇三個市使用擎天軟件的碳排放管理系統。 碳排放管理是擎天軟件業務板塊中增長最迅速的業務,從2011年的770萬人民幣營收,增加到2013年的3400萬人民幣。在今年的APEC會議中,中美作為全球兩個最大碳排放國於11月12日達成溫室氣體減排協議。根據協議規定,中國將力爭實現溫室氣體排放量從2030年左右開始減少——溫室氣體減排政策的嚴格執行會推動擎天軟件碳排放管理業務持續增長。 關於行業邏輯與股價、估值的匹配 下表中格隆列出了香港和A股上市的主要軟件公司的財務和估值情況。為統一起見,表中貨幣單位均為人民幣。 首先可以看到擎天軟件有著行業中較高的利潤率。另外市場的一致預期中並沒有考慮擎天軟件與阿里巴巴合作帶來的增長。如果二者合作真如格隆判斷的出現,那麽擎天軟件15年業績的增長極可能大幅超出市場預期。 ![]() 格隆的理解:以行業的角度來看,整個軟件板塊在14年和15年都是值得重點關註的。 如果把科技行業分為互聯網、電子、通信和軟件四個子板塊,格隆的判斷是: 1、 電子由智能手機帶動的一波大行情已經走到尾聲,明年板塊整體大概率是下滑的。這就是為什麽整個行業最高深的研究員,也為明年如何在電子硬件領域找到哪怕一個性感的標的而轉而撓腮的原因(但這不妨礙總能找到一兩個好的標的。格隆正在深度研究解剖一個大概率會相當性感的潛力標的,會在合適時候介紹給大家); 2、 互聯網經過了13年和14年兩年火熱的行情,估值都不便宜,15年也很難看到明顯的超額收益。 3、 通信板塊15年在4G投資的大背景下,應該會有比較確定的機會與收益,但標的不多。 4、 軟件板塊算是最近幾年來一直比較低估的行業。很多軟件公司的業績增速其實並不比互聯網公司差,利潤率水平也與互聯網公司相當,或許會冒出不少投資線索與機會。 格隆意見:14年末和15年全年,在電子和互聯網沒有明確機會的情況下,相信會有相當的資金從這兩個板塊流向軟件板塊。擎天軟件則是因為軟件、碳減排、出口退稅、阿里巴巴螞蟻幾個故事合到了一起,所以突出一些。短期看,公司漲幅不算小了,如果您研究他,可能需要在價格與時間之間做一個適當的匹配與權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