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讀書札記170915不當行為40莫取孤獨之智

來源: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7/09/15/%e8%ae%80%e6%9b%b8%e6%9c%ad%e8%a8%98170915%e4%b8%8d%e7%95%b6%e8%a1%8c%e7%82%ba40%e8%8e%ab%e5%8f%96%e5%ad%a4%e7%8d%a8%e4%b9%8b%e6%99%ba/

讀書札記170915
不當行為(四十)寧從眾人之愚,莫取孤獨之智
朝日執筆

上集跟大家講了3Com與Palm「兩母子」的神奇故事,今集繼續講故。話說明明一個果籃有「磅半檳榔」加上「其他水果」,才賣$82,但市場上的投資者,卻還會搶著用$95去買「一磅檳榔」。這應該怎樣解釋呢?
很明顯,這表示有些人原來對「檳榔」情有獨鍾,而且還有「潔癖」,極渴望買到沒有被其他水果 “玷汙”的「檳榔」。吃水果的口味是很個人的問題,經濟學家當然也不好置喙。那會不會市場上也當真有部分投資者,在買股票時也會有這種「檳榔偏執」,堅持要得到「又Pure又True」,完全不含一點「雜質」的「純Palm」股票,而不是摻雜了額外權益,還有另一家「連年賺錢」公司股份的股票呢?這些投資者就是非常典型的「雜訊交易者Noise Trader」(或森瑪斯Lawrence Summers所說的「市場笨蛋」)了!

當然,根據凱因斯「選美遊戲」的「你諗我點諗」原理,也許很多買入「純粹檳榔」的人,也知道它的價格確實已經「過高」,他們仍然入貨只是希望以「更高」的價格把這些「純粹檳榔」賣給「笨蛋」。不過,即使按照這個說法,市場上也總得有一批「真.笨蛋」呀!
只是,光是「笨蛋」的存在,並不足以讓這種違背「一價法則」的情況持續。因為由「5%理性菁英」掌握的「Smart Money」,應該會很快就把這批「笨蛋」秒殺,並把價格推回「合理」的位置。

誠然,3Com與Palm「兩母子」的故事並非特例。近年來其中一個例子,就是2014年中,「雅虎」持有的「阿里巴巴」股票,其總值竟然超過了「雅虎公司」自身的總市值。而早在1923年,還未滿三十歲的格拉漢Benjamin Graham就註意到,當時化工巨擘「杜邦du Pon」持有大量「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GM)」的股票。這些GM股票的價值,竟然幾乎相等於杜邦的市值。換句話說,儘管杜邦是一家盈利相當可觀的企業,但它除了其所持有的GM股票外,「自有價值」竟是接近零!雖然當時還未創出「價值投資法」這套絕世武功,但作為「5%理性菁英」的青年格拉漢還是果斷出擊,一方面大手買入杜邦,另一面大手放空GM,及後價格「回復正常」,格拉漢「兩隻手收錢」,好不過癮,獲得了他「自立門戶」以來第一次的重大勝利。

何以那些Smart Money不去大手買入3Com,然後再大手賣空「適量的」Palm?這招在八十年前已有人這樣做了,今天應該也不算是什麼高深莫測的「秘技」吧?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應該是Palm首次發行的股票數量實在太少,無法滿足所有打算「借貨沽空」的投資者。且不論這是否3Com有心為之的「邪惡操作」,反正事實就是融券放空的需求,遠超可供借出股票的供應量。這也表示,即使那些Money是如何的Smart,也無法在短時間內把3Com與Palm的相對價格,推回「至少是」1.5倍的「理性平衡」。

不過,真正的理由似乎還不止於此。凱因斯曾經在「選美比喻」中,悟出名句曰:「寧從眾人之愚,莫取孤獨之智」。打算從違反「一價法則」的局面中獲利的「聰明」投資者,固然不少,但卻不是所有人都能像(那一次的)格拉漢一般,得獲善果。

「荷蘭皇家Royal Dutch(RD)」和「蜆殼Shell」在1907年合併成「荷蘭皇家蜆殼集團Royal Dutch Shell plc」。合併後的RD維持在紐約和荷蘭上市,而Shell則繼續在倫敦買賣。根據合併協議,新公司60%盈利歸RD的股東,40%歸Shell的股東。根據「一價法則」,這兩隻股票的價格比率,就是60:40,或者1.5倍(又是1.5倍!)無疑了。然而,在接下來的數十年中,兩者的股價並沒有一直維持著這個比率,反倒是起伏不定—RD有時會比「合理價」低三成,有時卻會高出15%。

看了這麼久,大家應該也足夠「聰明」,知道該怎樣做了。對了,就是拿出計算機,然後把握時機,一手買入該股票的「平價版」,另一手沽空「貴價版」。與3Com與Palm的故事不同,RD和Shell的股票在市場上流通量極大,想「借貨沽空」隨時都可以。夫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在這種情況下,按理兩者的「股價比」只要稍稍偏離「黃金比率」,就應該會被Smart Money連串的「套利交易」讓「股價比」瞬間返回1.5倍的「理性平衡」。
然而,現實並非如此。Palm的價格雖然在上市初期「不合理地」偏高,但過了幾個月,總算是「回復正常」。不過,RD和Shell股價之間的「長期不合理比率」,卻是不明不白的持續了幾十年。

Thaler曾在某社交場合,將RD和Shell的故事告訴某大型退休基金的CEO,對方表示難以置信,並認為Smart Money應該必然會買入「便宜的」股票。Thaler於是建議打賭一餐晚飯,他賭那位CEO旗下的基金必然持有數以百萬計的「貴價版」。對方「聰明地」拒絕了,因為他知道旗下遍及全球市場的各式「指數追蹤基金」,必然會同時持有「平」、「貴」兩個版本。

這位CEO有的是凱因斯的「大智慧」,「追蹤指數」就是「從眾」—即使市場看起來是多麼的「愚」(不理性)。當然,市場上也有一些不懼孤獨的「聰明人」,(曾經)相當有名的「長期資本管理公司Long-Term Capital Management L.P. (LTCM)」就是其中之一。
這間公司的董事會和合夥人可謂「星光熠熠」,其中最著名的當然是(出事前)被視為「格林斯潘接班人」的聯儲局副主席David Mullins,還有共享1997年諾貝爾獎的 Robert Merton(Paul Samuelson的弟子)和Myron Scholes(Milton Friedman與Merton Miller的弟子)。這兩位都堪稱炒界的一時俊傑。要知道,以Myron與Fischer Black命名的「Black- Scholes Model」(後來經默頓改良,加入「派息」變項,故有時亦會稱為「Black- Scholes- Merton Model」。),至今仍是「歐式期權」計價的基礎。

這些「聰明人」用他們的「聰明錢」進行了「聰明的」操作,買入「便宜」的Shell,同時沽空「昂貴」的RD,結果……
1998年8月,由於之前在亞洲金融風暴和俄羅斯債務違約中的連番受挫,LTCM必須要減持部分持貨,其中當然包括Royal Dutch Shell plc的「兩兄弟」。不過,LTCM當然不會是市場中唯一想透過RD和Shell的價差以作「套利」的投資者。同樣可想而知的是,這些和LTCM步伐一致的「行家」,大概也一樣在亞洲和俄羅斯受了不少傷。於是當大家都需要沽出「平價版」的Shell,同時買入「貴價版」RD「平倉」的這一刻,市場的趨勢卻變得對他們越來越不利—「平價版」越來越平,「貴價版」卻越來越貴。短短幾星期的光景, LTCM,就因為這項及其他類似的「套利交易」(這幾乎就是LTCM的唯一業務),在股價「回復正常」之前,慘遭滅頂之災了。

凱因斯的那一句名言,再一次得到實現:
市場不理性的時間,一定 “長過你條命”!
Markets can remain irrational longer than you can remain solvent.

PS. 文中提到的所有論文都可以在網上搜到免費資源,有興趣者可以自行找來讀讀。
第40集關鍵字:
雜訊交易者Noise Trader
Smart Money
理性平衡
套利交易Arbitrage

《不當行為》Richard Thaler著/劉怡女 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7566

VR,用虛擬場景幫助孤獨癥患者融入現實生活

VR在資本圈的熱度已經不再,不過在醫療領域,它的功能可能是“小荷才露尖尖角”。

此前,VR更多地被應用在輔助醫療比如遠程的手術講解之中,在國外也有出現由大學合作研究項目與醫院聯合進行的對抑郁癥等心理治療的幹預嘗試。

“我們目前超過了他們走的階段。”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精神衛生中心教授杜亞松說,他正在尋找用VR對孤獨癥治療的幹預方法。

孤獨癥(autism),又稱自閉癥或孤獨性障礙(autistic disorder)等,是廣泛性發育障礙(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PDD)的代表性疾病。杜亞松在介紹時提到,“美國兒童孤獨癥患病率為四十八分之一。在中國,暫時沒有流行病學資料統計數據。”不過世界衛生組織曾統計顯示,當前中國自閉癥患者數量已超過1000萬,每年新增20萬病例,其中14歲以下的兒童超過300萬。

為什麽會選擇用VR幹預治療?研究表明:自閉癥的核心癥狀就是所謂的“三聯癥”,即社會交流障礙、語言交流障礙、重複刻板行為。上海交通大學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教授翟廣濤憑借多年從事視覺信號處理和感知信號處理方面的研究經驗,看到了虛擬現實的三個特點沈浸 (immersive )交互(interaction)想象(imagine)在治療中的空間。

此前,美國、英國的研究基本上停留在虛擬環境之中,主要圍繞社交方面進行訓練。“我們承認社交方面的訓練是孤獨癥孩子最需要的。但是我們嘗試的過程當中發現一個問題:如果開始就用新的形式對孩子進行訓練,實際上是很難走下去的。對這些孩子來說,虛擬現實是一種全新的視覺體驗。”翟廣濤說。

在社交訓練之後,通過進一步把真實和虛擬逐漸融合,讓孩子把在虛擬環境里掌握的技能和知識推廣到真實世界當中。五彩鹿上海校區的校長李超白介紹時提到,常規的康複課程通常是在上半周和孩子講故事、反複模擬場景,讓孩子們的感官得到初步的刺激,然後會帶孩子外出活動,比如去超市購物,體驗真實的生活場景。

有了VR,可以通過每堂30-40分鐘的預備課程,在課堂當中模擬社會場景,對整個環節帶來進一步提升。“VR技術提供給我們一個虛擬現實的環境,在這個虛擬現實當中就可以幫助孩子有一個準備階段。在這個準備階段他感受到、看到的環境和真實世界是最高的契合。”他說。

第一財經記者也親身體驗了五彩鹿兒童發展中心的VR設備。得益於穩定的幀數刷新率與平靜的遊戲氛圍,記者並沒有感到眩暈。遊戲環節包括識別不同顏色的氣球,根據指令敲擊代表不同音符的彩色蘑菇,還有人臉連連看的環節。

“我們的內容設計首先要突出我們想讓孩子關註的東西,也就是交互的對象。對於孤獨癥兒童來說,第一步接受就很難,我們要設計一些場景,把他的恐懼感覺降到最低,讓他最大程度接受這一個形式,這是第一步。這是和設備、內容都相關的。同樣的設備,如果說他第一下覺得內容不吸引他,他就沒有興趣了。因此在接受訓練時,這些內容我們都是經過反複嘗試的,最後定下來了這幾個繁榮,在統計範圍之內,這些內容是孩子最容易接受的。通過把這些內容再做的複雜、豐富一些,我們產生第二個階段,然後才是社交訓練,最後是融合訓練。我們在內容設計上充分考慮了孤獨癥兒童認知的特性。” 翟廣濤說。

硬件的進步也為這種可能性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支撐。“目前我們所運用的是英特爾最好的芯片組,這個芯片組確實有優勢之處,除了剛剛翟廣濤老師提到的AI方面的,其實在遠程控制、加密、保密都是非常好的。我們希望持續不斷的用最好的硬件支撐我們內容和產品的制作。” 醫微訊聯合創始人、CEO 潘耿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

翟廣濤表示,未來其他與人工智能相關的技術也會考慮與VR相結合。比如說英特爾RealSense技術,它本身是一個攝像機,還可以進一步給出人的骨架、手部等信息,更好地分析孤獨癥孩子的刻板行為。目前,這套為孤獨癥兒童提供的沈浸式孤獨癥診療系統(Immersive Treatment for Autism)診療解決方案由英特爾提供強大的計算力,結合人工智能、VR技術及RealSenseCamera,提供了全新沈浸式交互情景。

“這幾年在硬件方面的一些突破,其實某種意義上是超出我們的預期的。比如說頭顯,目前大家最關註的是眩暈感,大家都很清楚眩暈感主要的癥結,在清晰度、幀率、FOV上,目前突破速度都是很快的。” 潘耿提到,不僅僅是佩戴舒適性上因為輕材料的設備得意改善,價格和成本目前也有走低趨勢。

潘耿表示,目前第一階段推出的是商用版產品,即針對To B用戶,比如說像五彩鹿這樣的機構,或者是公立醫院、保健院或者是特殊學校。“我們下一個目標是希望通過公立醫院的使用,一方面做臨床數據的收集,同時也是做市場的預熱和推廣,這樣才可以慢慢走向家庭。” 潘耿表示,現在既然產品化了,也在走專業的審批路線“我們已經在申請的這條路上,包括向CFDA,國外的FDA,我們正在做類似的考慮。”

而這還會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杜亞松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重要的是要通過腦神經機制來驗證效果,這中間還有很多路要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144

孤獨少年長大多病痛

1 : GS(14)@2012-07-03 22:45:49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20703/16480166
青少年時期人際關係欠佳,不但影響社交,更為中年患上多種慢性病埋下計時炸彈。瑞典一項長期研究,邀請老師評估逾1,000名16歲學生的社交狀況,包括在學校有否被孤立、參與課外活動的情況等,然後在這群學生平均43歲時進行體檢,包括量度血壓、血糖、膽固醇及腰圍等,確定他們有否患上代謝綜合症。
結果發現34.5%男性及19%女性有代謝綜合症病徵,屬患上心臟病、中風及二型糖尿病高危族。研究顯示青少年時期被老師評估為不合群,或社交不活躍,中年時患上代謝綜合症的風險增加36%,研究雖然未能解釋兩者的關連,但呼籲家長及教師不要忽視「孤獨少年」的問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0043

投資是孤獨的活動 施慧雅

1 : GS(14)@2012-10-30 00:02:26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 ... mnist/ek2_ek2a1.htm
【明報專訊】昨天慧雅提到從各種艫象看來,港股應有新資金流入。雖然在持續多天上升後,港股難免會出現調整鞏固,但今年第4季的整體走勢,似乎將呈大漲小回的格局。慧雅留意到,近日不少股市評論的觀點,是逐漸開始向好的一方傾斜。不過,值得留意的是,不過是數星期前市場普遍仍十分看淡,有些更說港交所(0388)的合理值只得50至60元,但轉眼間港交所已升逾120元。
今次升浪 回報料可觀
正如慧雅一直強調,投資是一個孤獨的遊戲,我們一定要學懂容忍和接受孤獨,才可在投資造詣上取得進境。基本上,說一些大部分人都認知的觀點,是很合乎人性和甚為理性,有些人更有特殊才能,懂得把一些大部人認同的觀點,說得十分動聽。不過,對投資者而言,買入價是十分重要的。「跟大隊」未必是錯,但要持續在投資上有收穫,應是要有能夠承擔孤獨的能耐。從某角度看,承擔了孤獨和不明朗,就是投資者回報的來源。股神巴菲特說得好,投資者要為那「大家都樂於認同的共識」(cheerful consensus),付上不菲的代價。這觀點深具智慧和值得深思。
今天回顧,過去幾個月是最適宜慢慢收集優質港股的時候,若投資者當時這樣做,現時應十分舒服,可以靜候機會鎖定利潤,問題是食一些「三番」的糊是否足夠,還是要更具雄心一點。以慧雅之見,今天環球投資市場的資金流向仍會波動,短期情應對港股有利,但會否有突發變數亦未可料。有機會的話,酌量食一些「三四番」的糊是無妨,不過總的而言,慧雅認為港股今回的升浪,是可以頗為可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1793

十年宿敵:轉戰孤獨Kay國際G.E.M.

1 : GS(14)@2015-01-27 08:53:41







楊千嬅與容祖兒在樂壇鬥足十年,祖兒於二○○四年的「叱咤樂壇流行榜頒獎典禮」擊敗千嬅,首奪叱咤樂壇女歌手金獎,翌年千嬅雖收復失地,但其後十年都無緣染指金獎,直至本月初才再次擊敗宿敵祖兒重奪該獎。而祖兒的死忠粉絲更曾於高登討論區炮轟千嬅十六宗罪,替千嬅改花名。直至千嬅與丁子高結婚,重心轉向家庭及拍攝電影,她與祖兒的矛盾才逐漸淡化。至近年,謝安琪(Kay)與鄧紫棋(G.E.M.)開始冒起,祖兒的競爭對手亦開始轉換,不少網民拿她與Kay和G.E.M.作比較。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50127/1901751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7470

威廉周六陪英女皇出席活動凱蒂料「孤獨」分娩

1 : GS(14)@2015-04-21 02:01:09

英國劍橋公爵夫人凱蒂臨盆在即,皇室消息指她的預產期在本周六,而威廉王子可能無法陪太太入院分娩,皆因他當天要陪英女皇和菲臘親王出席官方紀念活動。


倫敦陣亡戰士紀念碑周六將舉行第一次世界大戰加利波利戰役(Battle of Gallipoli)的百年紀念活動,威廉發言人指活動對威廉十分重要,強調他會「盡一切能力」出席,並以活動為重。


■有傳凱蒂誕下第二胎後遷到別墅居住,讓佐治王子和寶寶遠離公眾目光。

遷別墅擺脫皇室生活

消息又指,凱蒂誕下第二胎後,將遷往諾福克郡桑德靈厄姆莊園的Anmer Hall別墅居住,目的是讓佐治王子和寶寶遠離公眾目光,並擺脫皇室的生活模式,令一家可以盡享安寧的家庭樂。皇室已經證實,待凱蒂誕下第二胎後,威廉夫婦會遷到Anmer Hall暫住,但肯辛頓宮仍是兩人的官邸,只是他們實際會住Anmer Hall至少兩年。威廉夫婦雖對寶寶性別和預產期三緘其口,但有保守黨人士擔心,若胎兒是小王子並改名為愛德華(Edward),可能為下月7日大選的在野工黨黨魁文立彬(Ed Miliband)造勢。不過,民眾從種種蛛絲馬迹來看,相信胎兒是女孩,若威廉為寶寶改名為愛麗絲(Alice),博彩公司可能因此要賠50萬鎊(580萬港元)英國《星期日郵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420/1911856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9734

11歲愛滋女童活在孤獨星球中

1 : GS(14)@2016-05-25 04:48:57

一個農家小院、一片竹林、一輛單車、一根跳繩、一群雞鴨......這是11歲愛滋女童莎莎(化名)的全部世界。2006年,莎莎的母親去世。2014年7月,莎莎被確診愛滋病。2015年4月,父親因患愛滋病去世後,莎莎得病的消息不脛而走。在接下來一年多,她兩次被其他同學家長「趕」出校園。最終,她只能待在位於湖南省寧鄉縣流沙河鎮西南山區高山村的最深處的家裏,等待赤塅完全小學尹校長每周一次上門教授。原本就沒怎麼出過村子的莎莎,就像是生活在「孤獨星球」。去年4月的一個早上,赤塅完全小學開了一場家長會,主題是莎莎應不應該繼續留在學校讀書。莎莎站在爺爺旁邊,聽着家長們說她的病,講蚊子叮咬,講血液傳播。她聽不懂,最後是一名家長的呵斥:「你不能在這裏讀書!」把她嚇哭了。從那個時刻開始,她感覺到孤單。「大家都怕我,無論做甚麼,我都是一個人。」莎莎敏感地覺察出了一切。莎莎最好的兩個朋友,也漸漸疏遠她。她每次去好朋友家裏,對方家長都會給她塞上幾個水果,讓她趕緊回家去。有時候,她拿着橡皮筋找她們跳,她們都會偷偷瞄一眼家長,然後悄聲說「作業還沒有寫完,不能出去玩」。久而久之,莎莎也不再去找她們了。「一兩個禮拜我們都不會玩一次。」莎莎說着,聲音漸弱,低頭擺弄起裙邊。她懷念,以前結伴上學、放學,形影不離的日子。在家裏,她也感覺到被隔絕——祖母為她準備了單獨的碗筷、杯子、臉盆和水桶。第一次看到這些東西時,她跟祖母生氣,「別人怕我,連你們也這樣。」哭累了,祖母跟她解釋,她有傳染病,沒有辦法。每晚,她只能抱着一隻熊熊毛公仔睡覺。再後來,她也習慣了一個人睡,用單獨的碗筷吃飯。姐姐是她唯一的朋友。每個周末,姐姐從寄宿學校回家時,都會給莎莎買餅乾、糖果、好看的髮夾、吹泡泡的玩具,「希望她能開心一些」。莎莎每一天都期待周末來臨,同時,她也在漫長的時光裏,學會獨處。院子裏奶奶養的雞、鴨、姐姐送的熊熊毛公仔,甚至院子前面的一片竹林,都成了她的朋友。祖父母外出幹農活後,她一個人在家,偶爾做做尹校長留給她的數學作業。做累了,就拿出去年學校發的葫蘆絲吹一吹。儘管她還沒學會一首完整的曲子。又或者,拿出尹校長買給她的手機,打幾盤「水果忍者」,在院子裏餵餵雞鴨,收收雞蛋,或者捉幾隻小雞逗一逗。她還愛上了騎單車,而單車是爸爸去世前買給她的。但一天的時間還是很漫長——早上8、9點起床後,除了吃三頓飯和洗澡外,時間很難打發。有時候,要在竹林裏發很久的呆,餵3、4次雞,打完幾百盤「水果忍者」、聽竹林裏的竹葉簌簌響上萬次,才能過去。5月12日下午,莎莎一個人在家,她翻開本子,對着歌詞,唱起了校歌。清脆的歌聲穿過窗戶,穿過竹林,伴着風吹竹葉的簌簌聲,飄進深山裏。只是,沒有一點回聲。《新京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524/1962528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1400

Dominic落寞揚言孤獨終老

1 : GS(14)@2016-09-17 17:52:50

麥明詩前晚趁中秋人月兩團圓,與林作母子食飯過節。麥明詩掟煲唔掟蓋,曾向女方大獻殷勤的「鴨王」何浩文(Dominic)就一支公,狂上網解悶,Dominic前晚在Instagram貼片落寞自彈自唱,其後又在fb留言呻寂寞:「中秋節,正所謂人月兩團圓,到底!何浩文幾時先有自己嘅家庭呢?」
Dominic接着再玩fb直播近一粒鐘,網友好奇他的擇偶條件,Dominic表示尤其喜歡長髮女生。對於麥明詩與林作翻撻,Dominic昨短訊回覆:「是但啦!」Dominic表示前晚沒人月兩團圓:「孤獨終老嘅感覺就係咁樣。」採訪:劉敏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0917/1977284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9449

高C9手記:孤獨有甚麼好怕

1 : GS(14)@2016-10-11 08:10:51

早前在facebook見到一個「國際孤獨等級表」,第一級是一個人去逛超市,第十級是一個人去做手術。暫時我只去到第四級,經常一個人逛超市、去餐廳、咖啡室、看電影。其實一個人又有甚麼好怕,若然身邊朋友,跟自己沒有共同話題,走在一起不發一言時,有一種空洞的寂靜,那才可怕。讀中學時,每次見到女同學要組團去廁所,我就覺得奇怪,感到自己格格不入,去廁所是極私人的事務,加上日光日白,何解要幾個人組團去廁所,簡直是一個謎。翻閱兒童教育書籍,終於豁然開朗,明白自己並不是獨家村村長。兒童教育將小朋友分為introvert與extrovert,簡言之,extrovert需要熱鬧,經常需要有班朋友圍住;Introvert相反,喜歡獨個兒,一個人獨處時,更感輕鬆。雖然Introvert喜歡獨個兒,但不等於不需要朋友,他們有的好朋友不多,可能一隻手數晒,但當他們認定某幾人是好朋友,便會十分珍惜,是終身朋友。如果大家啱傾的話,introvert是喋喋不休的。若然國際孤獨等級表增設「一個人旅行」,我跟幾位朋友肯定可以跳到這一級。高淑嫻
https://www.facebook.com/koc9nine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011/1979712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1498

內地真人騷翻身側田:喺香港好孤獨難受

1 : GS(14)@2016-10-27 06:02:40

■近年專注於內地發展的側田,前日接受本報訪問指今年尾會回歸香港出廣東歌。資料圖片



於06年僅出一碟即殺上紅館的側田,五年後因緋聞和是非所累,轉戰內地市場賺人仔,近日於內地節目《蒙面唱將猜猜猜》翻身,唱功不但被網友激讚:「佢把聲真係得!」台灣女團S.H.E成員Ella亦在微博轉貼側田唱《好久不見》的短片撐:「看的我熱淚盈眶!期待側田的新作品!」前日側田接受本報電話訪問,宣佈重返香港樂壇唱廣東歌!



■側田近日以小王子造型蒙面參加內地歌唱節目演出,獲網友及S.H.E Ella激讚聽到熱淚盈眶。電視圖片

■評審巫啟賢對側田說:「我覺得是香港的樂壇離棄了你!」引發網友熱議。電視圖片


為女友北上

當年側田的慘情歌《好人》、《命硬》、《男人KTV》令樂迷耳朵懷孕了,評審巫啟賢在節目跟他說:「我覺得是香港的樂壇離棄了你!」結果引起網民熱議,重提六年前側田的一番話:「在北京當個三線歌手,肯定比我現在賺的多十倍。我不明白為甚麼還有人覺得香港市場重要。」對於被網友翻舊賬抨擊,側田說:「其實我做人呢,所有決定都係自己選擇嘅,嗰時離開香港係自己選擇,唔關任何人嘅事。」側田解釋當年去北京發展,主要是為愛情:「因為喺香港好孤獨,覺得做完嘢返屋企,困住喺四堵牆,感覺好難受,試過喺錄音室要睇鐘睇錶等放工,我最緊要係做到自己滿意音樂,但嗰陣時真係可能好多其他因素,令到我嘅靈感冇晒,唔開心係呢樣嘢,所以要離開一陣唞吓氣。喺北京識咗好多新朋友,好似由零開始,個人成熟咗,寫嘅音樂自然唔同,我覺得呢樣算係深造。」



■側田於2011年在紅館開騷前夕,宣佈轉戰內地。資料圖片

■側田指當年因女友在北京,故決定北上發展。資料圖片


認矮冇信心

原來側田悄悄返港三年了,他說:「我都盡量低調,一直覺得唔適合做幕前,喺屋企其實日日都有寫歌,擺咗喺電腦自己欣賞,終於而家心態好咗,寫嘅歌有新鮮感,重點我係堅持做廣東歌。」至於在節目中戴小王子面具,因他覺得小王子是完美的,自己並不完美,他說:「我好清楚自己嘅缺點,成日同自己講要改要改,不過而家到咗中年,個人定咗性真係好難改,我份人係好自我保護,因為生得細粒,細細個成日俾人蝦,我又唔識蝦番人,咁咪唔開心囉,咁又為乜呢,我會盡量改善呢樣嘢。」採訪:皓騫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1027/1981297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368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