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日本Topix來年將大漲18% 歐元/美元將跌至1.15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926
高盛認為2015年全球股市及債市的絕對回報率將走低,但是日本股市有可能出現大幅上漲。美元繼續維持強勢,美元/日元將漲到130,歐元/美元將跌至1.15,黃金可能跌至1050美元/盎司。
高盛全球投資研究分析師Dominic Wilson預計:
日本Topix指數有望在2015年上漲18%,標普500指數則僅會錄得3%的上漲。油價和大宗商品價格將保持低位,日本、德國和美國的國債收益率將上行。
2015年美國經濟將保持和2014年類似的增速水平。但是市場可能還未完全反映出美國經濟在未來幾個月增長趨勢。股市的相對收益依然會高於國債。
對於股市前景而言,我們認為經濟增長表現如何是一部分,但是利率變化(增長)也將是重要構成。
預計至2015年末,10年期美債收益率將達到3%(現在為2.35%);德債收益率將從現在的0.8%上升到1.25%;10年期日債收益率則從0.5%上漲至0.8%。
美元在2015年將繼續保持牛市,預計美元/日元將漲到130,歐元/美元將跌至1.15。到2017年歐元/美元有望平價,美元/日元則會擴大漲幅至140。
布倫特原油來年或將維持在80美元/桶,現貨黃金可能跌至1050美元/盎司。大宗商品方面,鎳、鋅、鋁的表現將會更好一些,而銅則將繼續弱於大市——因中國需求減弱。
2014年至今,標普指數上漲11%,日本Topix上漲7.4%,歐洲Stoxx600指數僅上漲3.2%。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券商股大漲的底氣在哪里?滬港通只是小菜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020

國泰君安證券發布2015年非銀金融投資策略報告表示,看好券商前景,給予“增持”評級。
美國和韓國的經驗表明,經濟轉型期間,資本市場創新活躍,全能型投行將會興起,券商的收入結極也會有明顯的改善。
該券商指出,經濟轉型中直接融資比例將持續提升,券商的投行、新三板、直投等業務隨之增收。同時,互聯網金融、國企改革和監管放松成為券商業績的三大催化劑。
此外,券商醞釀的經紀及信用交易、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財富管理和兼並收購這四大創新也令行業想象空間廣闊。
首先是直接融資比例持續提升帶來的好處:
直接融資比例持續提升,券商股將迎來“戴維斯”雙擊

驅勱力:經濟轉型中直接融資比例將持續提升。2009年以來中國直接融資比重呈現下降態勢。2013年直接融資比重不足45%(證監會數據),而世界主要發達國家比重在65-75%區間內,而美國的超過80%。經濟轉型需要資本市場創新。
分子:券商的投行/新三板/直投等業務將增收。假設2015年直接融資比重提高10個百分點,預計股票和債券融資比例規模將達到4萬億元。
分母:投資者對券商股的風險偏好增強。改革促進經濟結構轉型,投資者對改革信心增強。作為最受益的投資標的,產業資本青睞券商股。
然而,互聯網金融創新,改變券商盈利模式:
券商革命:互聯網金融發革盈利模式

年輕一代的普惠金融:在日本,互聯網券商已基本壟斷零售業務近70%的份額,主要客戶是40歲以下的年輕人;在美國,近年來通過移勱互聯網和社交網絡發展,Trade Station(程序化投資)、Motif investing(社交券商)等新業務模式的互聯網券商興起。特點是目標客戶在長尾市場,利用互聯網邊際成本低等優勢,為年輕人提供普惠金融服務。
O2O戰略是流量變現的關鍵:以海外網絡資管巨頭嘉信理財為例,公司約50%為資產管理費業務收入,其次為利息收入,而傭金收入占比較低。線上理財產品銷售和線下小額信貸、財富管理業務將成為互聯網券商發現的主要杢源。
互聯網平臺戰略需要內部架構再造:如錦龍股份旗下的中山證券,通過不騰訊/百度/金融界合作,拓展了財經資訊、搜索引擎等多個入口,未來將打造集證券交易、兩融質押、財富管理三位一體的互聯網平臺。
與此同時,由於多數上市券商擁有國企背景,國企改革轉換激勵機制成為券商的潛在利好;不少券商是地方國資委旗下唯一的上市平臺,存在整合地方金融資源的預期:

轉換國資激勵方式:國資股東重視旗下上市公司市值考核,鼓勵實施EVA、股權激勵、員工持股等激勵方式。券商是人力資本密集型行業,證券法修改後有望引入股權激勵/員工持股計劃,管理效率提升彈性大。
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民營資本及戓略投資者,將大幅改善國有券商的公司治理。
打造地方金控平臺:不少券商是地方國資委旗下唯一的上市平臺,存在整合地方金融資源的預期。
此外,包括T+0”以及股指期權在內的一些列監管“松綁”也對券商構成利好,打開創新的藍海:
2014年新“國九條”要求完善資本市場中介職能,行業創新大會確定了券商向“現代投資銀行轉型”方向,2015年將迎來證券法大修等,監管放松打開創新藍海:

證通公司成立:證通公司將恢複券商托管、支付等基礎功能,客戶保證金增加,客戶黏性提升。
註冊制改革及新三板完善:多層次的資本市場建設增加券商投行/場外市場收入,改發市場融資結極。
新型交易工具推出: “T+0”以及股指期權有望推出。
新型融資工具擴充:收益憑證試點將推廣,增加資產管理及證券化等表外融資斱式。
杠桿上限提升:凈資本/凈資產底限將從目前40%下降到20%,杠桿上限有望由目前6倍提至11倍以上。
對於市場關於券商競爭激烈導致傭金下滑的擔憂,國君認為交易量無憂,傭金率下滑趨勢放緩:
經紀:交易量無憂,傭金率下滑趨勢放緩
“滬港通”已於2014年11月17日開啟,深交所也在積枀申請深港通;同期財政部公布“滬港通”稅收優惠協議。
交易量將持續活躍:“滬港通”首批最高將引入3000億元海外資金,資金偏好高分紅低估值的藍籌股,這將提升藍籌估值水平,促進交易活躍。

傭金率下滑趨勢放緩:目前香港傭金率在0.1%-0.2%左史,高於大陸水平;不少國內券商的普通賬戶傭金率已經觸底。

“T+0”交易施行:預計交易量將在現有基礎上增長30%以上。
而且還有信用交易帶來的增收:
信用交易:規模有望翻番,利差不降反升

若2015年信用交易業務平均規模1.5萬億元,50%來自於債務融資,預計新增凈利息收入約1000億元,新增凈利潤約550億元,相當於2014年行業收入和凈利潤的50%和65%。

如果大盤繼續上行,2015年底券商的融資融券規模可能突破1.5萬億元:美國兩融規模穩定在市值水平的2%,但國內是以散戶為主的結極,新入市的產業資本習慣使用杠桿。臺灣經驗表明牛市時期兩融業務可以達到市場規模的3%-5.5%。
兩融業務的利差不降反升:草根調研發現兩融業務仍是賣方市場,且中小券商融資成本更高,更傾向於通過降傭而不是降息進行競爭,現有8%的利息水平應可以維持,而券商融資成本將逐步下降。
多元融資方式滿足資金供給:除現有公司債/短融等工具外,預計收益憑證/短期債(表內融資)、資產證券化/資管計劃(表外融資)將成為券商新的融資工具,券商杠桿上限有望由現有6倍提至11倍。
產業資本對券商股權質押式回購/約定式購回業務需求大:我們預計券商整體在股權質押的市場份額有望突破40%,2015年業務規模或將增至5000億元。
接著是新三板和並購重組等投行業務的爆發:
新三板將繼續快速擴容,2015年轉板制度有望確立

截至2014年11月初新三板已掛牌公司近1200家,排隊家數已經超過8000家,掛牌費用一路上漲,券商將新增投行/交易/轉板/直投等多元收入。
預計2015年新三板交易制度將嘗試協議轉讓/做市/競價多種制度,交易將進一步活躍。
掛牌一年企業有望優先到創業板上市,掛牌新三板將成為PE/VC項目退出的重要路徑。
區域股權市場建設將提速,券商櫃臺市場逐漸完善。
國企改革為幵購重組等業務創新提供肥沃土壤:政府鼓勵轉移過剩產能和化解系統性風險,預計並購重組/資產證券化/優先股/中小企業私募債市場在2015年將爆發,業務規模將超過萬億元以上,估計未來三年複合增速將在40%以上。

以下是國泰君安對2015年證券行業收入利潤的預測:
經紀業務:日均股基交易額3000億元(同比提升20%),傭金率維持在0.065%以上(下滑5BP以內)。
信用交易:年均市場信用交易規模(包括融資融券/股權質押/約定購回等)1.5萬億元;
投行業務:IPO融資規模約1000億元,包括股權再融資/債券承銷規模2.7萬億元;
資管規模:約10萬億元,其中主動管理類產品約1萬億元;
自營業務:自營投資收益657億元,同比增長約25%;
利潤率:行業凈利潤率約30%。
預計2015年行業收入/凈利潤約3100/1000億元,較2014年預測值同比增長約40%。行業收入結構將持續改善。預計利息收入占比將升至29%,經濟業務收入占比將在30%左右。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史上最強打新潮來襲 國債逆回購利率大漲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106
隨著史上最強打新潮的洶湧來襲,交易所國債逆回購利率一度出現暴漲。
周一下午2點左右,1天期上證國債逆回購利率漲幅達874%,報3005個基點。2天期上證國債逆回購利率大漲1381%,報2489個基點。3天期上證國債逆回購利率大漲1791%,報2005個基點。4天期上證國債逆回購利率大漲440%,報2218個基點。7天期上證國債逆回購利率大漲133%,報1430個基點。
![W]UM43%)2(AR7%S@TMH$Q~3](http://img.cdn.wallstreetcn.com/thumb/uploads/35/d1/50/w-um43-2-ar7-s-tmh-q-3,w_640.jpg)
到股市收盤時段,漲幅有所收窄:

華爾街見聞此前曾多次提到,從21日開始,有一波空前的打新潮席卷A股市場,預計將凍結1.61萬億的資金,為歷史峰值。
按照國泰君安的計算,11 月 25 日預期凍結資金規模為 6213 億,疊加前兩天資金未解凍影響,合計凍結資金規模為12175 億;11 月 26 日新凍結資金規模為 660 億,累計凍結資金量接近 1.4 萬億,是資金面最為緊張的一天。
今天是央行宣布降息後的首個交易日,市場報以大漲,上證綜指創三年新高,但是隨著打新潮的襲來,不知市場是否依然會牛氣沖天。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A股大漲 海外中國ETF溢價達到歷史最高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224
美國市場上最大的跟蹤中國內地股市的交易所交易基金(ETF)相對於其基礎資產的溢價達到創紀錄水平,因為前所未有的強勁需求促使該ETF管理方德意誌銀行停止接受申購,投資者進而推高了價格。
6.39億美元的X-trackers嘉實滬深300中國A股ETF周一收盤價比其持倉價值高5.1%。作為該基金的管理公司,德意誌銀行三個月內第二次將增設單位定為50,000股,因為該公司即將用盡中國政府批準的投資額度。交易員們過去三周已經向該ETF投入1.48億美元,因為滬港通啟動和中國降息推 動股市大漲。
11月21日,投資者連續第七天最大額度購入該ETF,中國央行的降息公告令該ETF上漲超過5%。Deutsche Asset & Wealth Management本月早些時候表示,由於該基金接近其33.6億元人民幣(5.47億美元)的A股投資額度,從本周開始將只接受一份增設單位。
“周五的溢價部分程度上是因為中國央行的消息,這是在中國收盤後發布的,”穆迪駐紐約的分析師Stephen Tu周一在電話采訪中表示。”另一部分原因是該ETF不能買入更多A股。更多資金想進入,導致它出現溢價。這是需求超過了該ETF購買基礎證券的能力。”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專欄】莊辰超“一意孤行”做大酒店,去哪兒Q3同比大漲108%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203/148123.html
i黑馬註:去哪兒和攜程的體量差距正在悄然不斷縮小。不拼投資並購,不拼延伸業務,直接拼在線旅行行業的兩大核心業務----:機票和酒店。
來源:黑問專欄
作者:王冠雄
去哪兒和攜程的體量差距正在悄然不斷縮小。
不拼投資並購,不拼延伸業務,而是拳拳到肉,拼核心業務----就拼在線旅行行業的兩大核心業務:機票和酒店。
如果你關心藍籌行業中國OTA(在線旅行代理)的發展,建議你花幾分鐘讀完這篇文章。
【去哪兒Q3財報:進擊的男二號】
12月2日(今天)淩晨,中國最大的在線旅遊垂直搜索平臺去哪兒網(NASDAQ:QUNR)公布了截至9月30日的2014年第三季度未經審計的財務報告。數據顯示,2014年第三季度去哪兒網總營收為5.01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07.8%,超過上季度對總營收實現90%-95%的增長預期。
在兩大核心業務機票和酒店方面,去哪兒繼續保持高速增長。第二季度去哪兒網總機票量為2,270萬張,酒店間夜總數為1000萬間夜,分別同比增長了57%和84.6%。
機票領域,第三季度的機票以及機票相關收入為3.121億元人民幣(5,080萬美元),同比增長104.1%。P4P機票收入的同比增長主要得益於總機票量57.0%的增長,以及單張機票平均收入30.0%的增長。
酒店領域,第三季度P4P收入為1.117億元人民幣(1,820萬美元),同比增長98.1%。酒店P4P收入的同比增長主要得益於酒店間夜總數實現了84.6%的增長,以及每間夜平均收入7.3%的增長。
令人驚訝的還有在無線領域的迅速增長,去哪兒網2014年第三季度無線收入為2.027億元人民幣(3,300萬美元),比2013年同比增長445.1%,在總收入中占比40.4%,去年同期該比例為15.4%。舉個例子,去哪兒網酒店的無線端預訂占其酒店間夜總數的55%,而全球無線端預訂酒店的平均比例只有20%左右!
總盤子翻倍,核心業務增速繼續超過50%,移動收入占比突破40%,速度均高於行業平均水平,這是進擊的節奏。
“男二號”去哪兒的目標,當然是快速接近多年的“男一號”攜程。
【不理華爾街和輿論:快速做大】
那麽問題來了,少數華爾街人士和一些國內互聯網分析師,還總是拿去哪兒的虧損說事。他們眼睛看到的是去哪兒的虧損,卻看不到去哪兒的戰略,那就是:市場機會太多,必須堅決快速做大。
“上市前我們就跟資本市場說的非常清楚:中國在線旅行目前正在高增長期,所以不要指望我們在很短時間內會有盈利。”為此,過去一年,去哪兒CEO莊辰超給公司制定的方案是:仍然以擴大市場份額、增加產品覆蓋以及用戶規模作為最重要的核心目標。
過去一年,去哪兒員工人數從2000多人增加到7000多人;包括酒店、機票在內的業務增速從上市前的90%-100%,在今年第二季度上升至120%。
莊辰超甚至認為,在線旅遊本身是一個錯誤的定位,其實只存在一個旅遊市場,而這個旅遊市場一年有3萬億左右的交易規模。所謂在線旅遊行業所有公司加起來,可能只占到整個旅遊市場的10%左右。
也就是說,機會還有大把,勝負尚未決出。面對大把的市場機會,保守者選擇盡快實現盈利,偏安一隅。激進者選擇短期戰略性虧損,狂飆突進!
已故國畫大師徐悲鴻家里掛著一副著名的對聯:“獨持偏見,一意孤行。”用現在的網絡流行語解釋,就是“要扛得起多大的贊美,就要hold得住多大的詆毀。”
天下事,從來都是Easy to say, Hard to do。尤其是當外界的壓力來自於資本市場、來自於輿論時,Hold住這個場面需要智力,更需要心力、意誌力。
【酒店達千萬:1年幹了攜程15年的活兒】
最讓全行業矚目的是,去哪兒酒店業務的狂野增長。隨著去哪兒酒店房間夜量突破1000萬,藝龍已拋在身後,開始發力追趕攜程。
財報顯示,今年第三季度去哪兒的酒店P4P(按效果付費)收入為1.117億元人民幣(1,820萬美元),同比增長98.1%;去哪兒網酒店間夜總數達到1000萬,超過藝龍的940萬間。與此同時,去哪兒網在數百個城市的酒店團購也超過了團購老大美團。可以說,去哪兒網在酒店業務上已經真正“坐二望一”。
從數據看,去哪兒網本季度的酒店間夜量猛增了84.6%,超過攜程增速的69%,是藝龍增速的4倍多。國際酒店業務預訂量則同比增長了4倍。
“去哪兒的酒店直銷業務尤為振奮人心,這一切得益於酒店直銷網絡的迅速擴張和技術的持續發展。第三季度我們酒店直銷量占酒店業務總量的51%,無線預訂量占酒店間夜總數的55%。”莊辰超表示。
成績的背後是戰略決心和執行力。今年伊始的1月4日,去哪兒網便成立了目的地事業部,前美團高管張強出任該部門總經理。該事業部從零開始,每個月在以新簽2萬家酒店的速度迅速推進直簽酒店的擴張。地面部隊在簽約的同時,還手把手教酒店主如何使用APP以及其他軟件。截止2014年三季度,直簽合作酒店數超過22萬家。“我們一年內幹的活,要比攜程和藝龍15年幹的都多。”張強承認,他每天的睡眠時間只有兩個小時。
事實上,去哪兒網目前在酒店市場的份額主要是在三星以下的低端酒店獲得的;而且這些份額不是來自其他OTA,而是之前沒有預訂習慣的線下用戶。目前中國市場上,很多酒店的無預訂散客數量占總住宿人數的30%-50%;去哪兒網現在這麽大力地直簽低端酒店,相當於在攜程和藝龍到達前先搶占了這個市場的用戶。
而從全球的在線旅遊來看,模式融合將是大勢所趨。作為搜索比價平臺,目前去哪兒網直簽酒店數占比高達總數的51%,直簽酒店規模已經遠遠超過了OTA對手攜程和藝龍。
【結束語】
相比同行,去哪兒更像一個技術驅動的互聯網公司。作為後發優勢,去哪兒網比較善於運用技術為旅遊信息整合出最短傳遞路徑。莊辰超不無自得地表示:去哪兒網快速直簽酒店的訣竅,就是管理和IT系統。
IT技術的特點就是厚積薄發。以“技術+酒店”為例:目前中國約有30萬酒店,而在線化的比例總共也不到10%。去哪兒網對線下酒店的迅速滲透,將有助於其搶占旅遊行業在線化、移動化的市場機遇。
再以“技術+機票”為例,去哪兒正憑借自身的技術數據平臺快速做深中小航空公司。7月東海航空與去哪兒合作,促銷期銷量翻5倍,長期銷量增長40%;9烏魯木齊航空與去哪兒合作,短短半天銷量激增,通過去哪兒網售出的座位超過50%。
看五年,想三年,認真做好這兩年。要做大事,就必須紮穩馬步,並且不理閑話。
明日預告《互聯網房地產的大變局》
加個人好友xintuquan,剽竊必舉報
==================================================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非i黑馬官方立場
點擊鏈接,和作者一起交流:http://ask.iheima.com/?/people/王冠雄
商品暴跌背後的新空頭來自哪里?A股大漲!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505
目前國內市場呈現出越來越清晰的兩大趨勢:股市牛、商品熊,這背後,“買股指、賣商品”的策略正大行其道,大量資金從商品市場抽出,流入了股市。
今年以來,國際鐵礦石價格已經攔腰斬半,期銅跌去了13%,國內螺紋鋼暴跌了35%,還有焦煤、焦炭、橡膠等商品價格均大幅下挫。(下圖顯示鐵礦石價格走勢)

另一方面,中國股市經過多年沈寂終於在下半年爆發,央行降息以來,滬指已經多個交易日大漲1%以上,今年累積漲幅高達30%。(下圖顯示上證綜指走勢)
![Z1%IM}$$NL13VJ]M_YFK9S8](http://img.cdn.wallstreetcn.com/thumb/uploads/9a/75/cc/z1-im-nl13vj-m-yfk9s8,w_640.jpg)
近段時間來,受到A股持續上漲的影響,國內期市各品種波動明顯加大,“買股指、賣商品”的策略受到青睞。路透引述一位新加坡交易員稱,不少中國私募基金常常買入股指期貨,同時做空一種或兩種其它期貨合約。
長江期貨分析師周利在最新的報告中寫道,當前其宏觀對沖觀點就是做多股指期貨做空黑色(首選鐵礦石),多頭配置以股指期貨為主、國債期貨次之。
他估算,未來一段時間鐵礦石、螺紋鋼、橡膠、鋅、鋁將繼續呈現資金流出趨勢。
隨著資金的流出,部分商品的價格繼續承壓。路透甚至還提到,正是中國的大舉做空加速了商品價格的崩盤。
據其報道,中國私募基金建立的規模龐大的空倉導致銅價在3月觸及四年低點。上海期銅的最新空倉或許就為本周銅價跌至四年半低點推波助瀾。
“許多期銅的空倉是基於對沖策略建立的,是為了在股指和鐵礦石或螺紋鋼之間建立對沖。”路透引述交易員稱。
至於這背後的邏輯,從宏觀的角度來看,中國經濟持續疲軟,商品市場出現供過於求,投資者信心遭受打擊,而隨著降息周期的開啟,市場對央行進一步寬松預期強化,金融部門不斷加杠桿,長期低迷的股市呈現出一派繁榮景象。
期貨分析人士漆誌雲認為,在新格局下,賣出商品買入股指是長期有效策略。地產和商品因為政策長期虛高,股市因為政策長期低迷,現在這都要回歸合理。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