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日央行傳下調負利率 減買長債冀增資產收益 日圓曾跌至103

1 : GS(14)@2016-09-15 08:07:46

【明報專訊】日本央行將於下周二、周三在議息會議公布寬鬆貨幣政策總結評估。《日經新聞》報道,計劃以強化負利率政策作為貨幣寬鬆政策的核心。由於日本經濟和物價下行風險依然巨大,央行將討論進一步下調負0.1厘的利率。共同社晚間亦稱日央行考慮減息至負0.2厘。為應對超長期國債利率大幅降低等副作用,央行還將磋商通過購買國債來擴大長期與短期的息差。日圓兌每美元昨曾跌至103水平,每百日圓兌港元回落至7.5水平。

日本銀行業因憂慮收益惡化,一直反對央行今年1月決定實施負利率,並希望在總結評估撤銷相關政策。不過《日經新聞》稱,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和幾個副行長一致認同負利率政策利大於弊,預計這觀點也會贏得多數央行委員支持,因此在寬鬆政策的評估中,央行將肯定貸款利率下降等負利率政策的正面效果。對於何時強化負利率政策,央行將按日圓匯率和經濟形勢判斷,並在下周會議討論,但有委員認為負利率政策「不能無限強化」,應慎重討論。

受消息刺激 長債息急升

由於長期和超長期利率大幅下降,養老金和保險的投資環境惡化,對消費者心理造成負面影響。評估也將加入持續關注副作用的觀點。對於日央行每年價值80萬億日圓(約6萬億港元)的買債計劃,會議將討論減少購買期限25年以上的超長期國債,以提高超長期利率,增加資產投資獲得收益的機會。與此同時,央行應增加中短期國債購買,以維持80萬億日圓的買債規模。

受消息刺激,日本長期國債孳息率大幅上漲,30年期國債孳息率升至0.59厘,20年期國債孳息率升至0.49厘,同創3月中以來高位。短期國債孳息率則迅速下滑,2年期國債孳息率跌至負0.28厘,為7月底以來最低。5年期國債孳息率跌至負0.205厘,是8月初以來最低。

副行長﹕維持通脹目標

《日經新聞》稱,央行將以負利率政策作為核心,是因為市場流通的國債正在枯竭,依賴擴大資金供給量的貨幣寬鬆政策愈來愈難實現。在美國加息預期降溫的背景下,日央行希望確保維持寬鬆的武器。日本央行副行長中曾宏上周亦稱,為達到通脹目標,日本央行不排除進一步下調負利率,或採取其他必要的寬鬆措施。

投資者揣測央行下一步行動對銀行業影響之際,日本銀行業股票相對於日本大市整體的波幅,創環球金融海嘯以來最高。央行考慮擴大負利率的傳聞,令銀行股受壓。

利潤下滑 銀行股受壓

今年初央行推出負利率後,銀行股遭遇2008年以來最嚴重的跌勢。負利率措施旨在鼓勵銀行業以閒置資金放貸。不過日圓飛漲,銀行業利潤下滑,更不願接納高風險抵押資產。2月跌入熊市後,銀行股是跌幅最大的板塊之一。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332&issue=2016091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9104

唐焱﹕投資組合可增資源股

1 : GS(14)@2017-01-12 08:10:56

【明報專訊】內地日前公布12月PPI,同比大漲5.5%,遠超市場預期的4.4%和11月的3.3%;環比更是創2002年來新高,漲1.6%。煤炭期貨主力合約(5月)雖呈現環比下跌15%,但現貨市場價仍受供給偏緊、需求仍旺影響繼續上漲。PPI煤炭開採洗選業分項同樣環比上漲,同比漲幅擴大至34%。而煤價對其他黑色、有色、化工等原材料的傳導一般滯後3至4個月,12月黑色金屬(螺紋鋼、線材、熱軋等)市場價平均環比大漲12%、同比漲幅擴大25基點至78%,有色金屬(銅、鉛、鋅)市場價環比增長5%,同比漲幅擴大至50%。

預計首季度PPI或破7%

原油凍產協議推升國際油價大漲,12月WTI價格環比大漲14%,國內燃油價格環比亦漲7%。另外,化工品市場價環比上漲10%,同比大增20基點至45%。同時,人民幣有效匯率已累計貶值8%,進口原材料價格攀升。PPI中黑色、有色採掘冶煉與製造、化工製品、石油開採與加工行業價格環比均上漲,同比漲幅擴大。

在這種煤價影響滯後、石油周期確立、低基數以及人民幣貶值影響下,預計第一季度PPI高點或破7%。估計春節後,供求狀况改善或致煤炭價格回調,並將逐漸傳導至其他原材料價格,加上基數漸起,第二季度之後PPI同比或回調,年底到約3.7%,全年PPI或達4.5%。

煤炭行業限產放開,節後價格或逐步回落,利潤增速或將放緩;但由於煤價的滯後影響,鋼鐵、有色行業短期利潤仍有上漲空間;OPEC石油凍產協議或帶動油價年底突破60 美元/桶,石油行業有機會逐步增强。

值得留意的是,PPI的急升顯示原材料在經過幾年的去產能的推動下,供需關係有所改變,在去產能進一步的加強的情况下,價格有機會進一步上升。記得2016年9月初,G20杭州峰會時,各國領導人同意,就全球鋼鐵供應過剩問題成立一個全球論壇,最快將於今年在北京召開;這可能意味着鋼鐵業的治理,進一步加強。

鋼鐵產能將提升 行業盈利改善

需求方面,國際鋼協在2016年10月預計2017年中國鋼消費下降2%、全球除中國外則增長2.6%。Mysteel在2016年12月預計:中國鋼鐵消費量同比下降0.07%至1.35%。出口方面,預計亦會是小幅下降,因為中國的鋼材出口量一方面由國內外的鋼價差决定,另外一方面則有國際市場的需求决定。目前國際市場對鋼鐵的需求缺口,只有中國能夠供應,考慮到2017年國外的鋼鐵需求形勢是好於國內的,因此2017年全國鋼鐵出口至多是小幅溫和下降。所以,在產能大幅減少,需求大致不變的情况下,鋼鐵產能利用率將會提升,相信鋼鐵行業的盈利也會有所改善;投資者可能考慮在投資組合中適量增加這一類股票。

中國光大證券(國際)研究部主管

[唐焱 中資股攻略]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987&issue=2017011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2366

憧憬受惠企業增資本開支 70億聰明錢追美科技股

1 : GS(14)@2017-01-29 10:30:35

【本報綜合報道】「聰明錢」上周投放9億美元(約70.2億港元)追入科技股基金,大戶冀望美國企業資本開支增加,帶挈科技股成為資源、金融和基建股後下一個受惠板塊,投資者可吼實美股科技股等「報喜」。



追蹤資金流向的研究機構EPFR資料指,截至上周三(25日)的一周,美股科技股基金錄得9億美元資金淨流入,為10周以來最多。威明頓基金首席投資總監Tony Roth稱,資金流向反映投資者憧憬美國公司擴大資本開支,刺激科技設備需求增多,例如公司將增加購買電腦、軟件或機械人等。事實上,包括蘋果公司等多隻科網股今年內股價累升最少半成,Netflix、facebook和亞馬遜等股價期內升幅更突出,累升超過一成。至於上周公佈業績的Google母企Alphabet及微軟股價分別累升6.64%及5.86%。


道指連日企穩兩萬關

與此同時,大戶擴大搜尋其他板塊投資機會,資源、金融和基建等板塊已累積一定升幅。EPFR資料顯示,對上一周醫療保健股基金錄得7.72億美元資金流出,為去年3月後最多。美國總統特朗普就職一周後,極速「找數」推行新政策,向美股注入上升動力。道指上周三衝破兩萬點大關,翌日再創紀錄新高至20125點,連續三日企穩兩萬點樓上。道指上周五收報20093點,跌7點;標普500指數收報2294點,跌1點;納指收市則升5點,收報5660點。總結過去一周,道指累升1.34%;標普500指數和納指分別累升1.03%及1.9%。


Galaxy S8擬提前發佈

滙市方面,反映美元兌6隻主要貨幣的美滙指數,上周五收報100.53,升0.15%。美滙指數升勢稍緩,主因市場仍評估特朗普政策對美元的影響,美國新財長姆欽與特朗普先後表示關注強美元。根據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資料,押注美元上升的淨好倉合約數量連跌三周(截至24日),合約金額縮減至200.4億美元,遠少過前一周的244.4億美元。公司消息方面,外電稱南韓三星電子旗艦手機Galaxy S8提前於今年3月29日發佈,較原先外媒指4月14日發佈日期更早。三星高層曾回應Galaxy S8將不會參與下月底於西班牙舉行的流動通訊大會。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129/1991203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4556

降融資比率 增資本要求查風險承擔金管局收緊發展商借貸

1 : GS(14)@2017-05-13 05:32:40

■阮國恒昨公佈金管局3招收緊銀行對地產發展商借貸。 資料圖片



【本報訊】面對地產發展商提供高成數按揭,及地皮買地以高槓桿方式獲得項目融資(如全數買地成本獲不同銀行貸款支持),金管局使出3招收緊銀行對地產發展商借貸水喉,包括降低銀行對物業發展項目的建築融資比率、提高銀行對地產商貸款資本要求,及下半年針對風險承擔偏高的銀行作專項審查。不過,地產商及證券界指新招影響有限。記者:劉美儀 朱連峰


■鴨脷洲利南道地皮今年以近169億元批出成為地王。 資料圖片

6月實施的新例下,地價成本貸款、建築成本貸款、整體貸款相對物業完成後預期價值比率上限,分別降至40%、80%及50%。金管局副總裁阮國恒表示,以往有關比率只作行業參考水平,但新設的比率上限會納入成為當局監管要求,將來若有需要會作調整。銀行亦需計算各地產商的按揭股權值比率(MTE),以決定銀行提供相關貸款時資本要求。以採用內評法的8大銀行為例,若MTE超過5%、但在10%以內,風險權重下限為50%,即要提供更多資本;新計法分兩階段於今明兩年8月生效。


按揭貸款半年增134億

截至去年12月,主要地產商按揭貸款總額達276億元,於半年內急增134億元,接近翻1倍,年率化計算增速達189%。3月底,地產發展商及相關投資建築貸款,對本地使用貸款總額佔比為11%(5,700億元),若連按揭貸款佔比逾四成。地產建設商會執委會主席、會德豐(020)副主席梁志堅,指當局昨出招做法「醜樣」、「唔多fair(公平)」,質疑政府為何早不出遲不出,選擇昨日中環美利道及啟德兩幅「大標」規模的地皮截標後才公佈,給人感覺是「?咗你班友入標先」,暗串政府有「明跣」發展商之嫌。新招收緊地產商融資,他相信對負債比率較低的地產商影響不大,對外地公司或有影響融資較困難,本地中小型發展商借錢會「辛若啲」,但對整體發展商而言,不會有大問題。阮國恒重申,金管局政策目標「永遠只針對銀行風險管理要穩妥到位」。海通國際股票研究執行董事陳昔表示,銀行的MTE仍然偏低,地產商財力雄厚,料可繼續透過財務公司提供一二按貸款,新招亦不會改變其高價投地政策。恒生銀行(011)副董事長兼行政總裁李慧敏表示,會遵從該局公佈指引營運。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513/2001986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2793

投行亞太交易部醞釀遷港 金管局﹕正增資源人手滿足需要

1 : GS(14)@2017-10-29 22:24:25

【明報專訊】據《金融時報》報道,數家外資投行計劃將金融部門由倫敦轉至香港,以管理更多亞太地區的交易活動,並正與金管局商討有關安排。金管局回應表示,有數家國際銀行主動聯絡當局,表示將亞洲記帳活動搬到香港,能為客戶提供更佳服務、就近亞洲相關資產的市場亦更有效控制風險。

明報記者 余慕恩

報道引述消息人士稱,摩根士丹利正計劃為在港建立一個記帳單位,處理其在亞太區的交易,該批交易現屬倫敦分行的業務,該行希望未來數年之內將所有亞太區內的交易業務搬來香港。該人士又表示在倫敦記帳是歷史因素影響,亞洲的監管機構的制度與倫敦不一樣,相信搬遷會造成一定成本,但指不會構成「極大」開支。摩根士丹利在截稿前未有回覆本報查詢。

傳大摩擬將所有亞太區交易業務遷港

投行將全球交易集中在倫敦處理,主要基於在同一個單位交易,資本運用上較為有效,同時亦因為某些地區的監管機構未有成熟的制度應付複雜的市場業務。不過,隨着英國落實脫歐,投行開始考慮將歐盟記帳的業務搬到歐洲其他城市,包括法蘭克福及巴黎等,令倫敦過往的規模經濟優勢褪色。

除了摩根士丹利外,報道亦指有一家美資投行正向金管局查詢,關於在港業務的資本要求詳情,但金管局尚未回覆其查詢。另一家美資行考慮在英國脫歐後是否將部分業務留在倫敦,或由另一亞洲的單位處理交易。報道指新加坡與香港同為考慮之列。

英落實脫歐 投行將歐盟業務搬至其他城市

有業內人士表示,金融風暴後,歐美對衍生產交易的監管趨嚴,美資行的基金客戶對在美國或歐洲記帳較有保留,將交易活動移至亞洲在近年已成趨勢,不排除在脫歐後更顯著。

金管局對銀行將記帳活動搬至香港表示歡迎,但提醒銀行需要有足夠資本作支持,有足夠內部風險管理以及良好企業管治。該局又表示有足夠經驗及專業能力審批及持續監管銀行的商業模型,但有見銀行對來港感興趣,已經增加人手及資源處理這方面的申請。

金管局亦表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有出色的金融基建、簡明稅制及人才,不少跨國銀行在港已經有一定規模的業務,亦對香港的法制與監管有認識,同時香港靠近中國內地,成為不少銀行最大的客戶來源以及亞洲投資的目的地。

德勤:料不會加重歐資行成本開支

德勤風險諮詢合伙人李卓偉表示,歐資行將業務搬到香港已是趨勢,尤其是其在亞洲業務佔比日漸重要,交易記帳亦會在同一區域發生,料不會加重歐資行業務在港合規成本及各項開支。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787&issue=2017102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228

部份內銀有增資壓力

1 : GS(14)@2018-01-15 03:27:32

【本報訊】因應新國際會計準則IFRS9(I-9)今年起實施,加上監管要求收緊,花旗預期部份內銀股將面對增資壓力,其中信行(998)及深圳上市的平安銀行,今年若要維持風險加權資產(RWA)按年約10%增幅,便可能需在年內進行股本集資計劃。報告亦估計,I-9推行會降低內銀一級資本充足率約10至35點子,加上國際監管對銀行「總體損失吸收能力」(TLAC)分段實施的需要,國有大行中,農行(1288)最有可能需首先增資,應對2025年TLAC全面要求。
TLAC指銀行需劃撥按規定比例計算的資本及債權,當經濟危機發生,銀行的RWA大幅損失,已計提的相關撥備能夠完全吸收損失,而不用政府「埋單」,為符TLAC規定,銀行通常會發行額外一級資本債(AT1 Bond)。鑑於當局不准內銀以低於1倍市賬率的作價增資擴股(供股或定向配售),故花旗指需要集資的銀行,一是催谷股價以符合作價高於1倍市賬率要求,一是尋找現金流充裕的「國家隊」,透過定向配售以溢價發售新股。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108/2026809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679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