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方集:習administration?
1 :
GS(14)@2018-03-06 03:47:07想像你參加銀行家酒會,如果你告訴人家是做administration的,肯定會被人看扁,因為administration代表一些不賺錢、多餘、可有可無的服務。電影《戰雲密報》講述1971年時值美國越戰後期,《紐約時報》在頭版刊登絕密的「五角大樓文件」,揭露歷任美國政府極力隱瞞的越戰真相,引起軒然大波。出版人嘉芙蓮·格拉咸(梅麗史翠普飾)當時正忙於為《華盛頓郵報》搞上市,盼以穩健方式帶領報館發展,但編輯賓伯特利(湯漢斯飾)卻千方百計要取得密件,以彰報譽。豈料尼克遜政府史無前例要求法院頒發禁令,阻止《紐約時報》繼續刊載之餘,更提出會對公開資料的其他出版人及編輯提出起訴。《華郵》之後從揭密者手中拿到密件,正為應否出版該資料而掙扎,本來作風相左的嘉芙蓮及賓伯特利,最終團結一致悍衛新聞自由及公眾知情權,將「五角大樓文件」公諸於世。片中給我一個最深刻的字眼是administration。美國人稱不同總統掌權的年代為這個總統的administration。我從這個字中看到權力的謙卑。《戰雲密報》戲裡裏的就是尼克森的administration和新聞界對着幹的事。之前是詹森的administration、再之前是甘迺迪administration和艾森豪的administration。
中央修憲顧慮太多
執筆時,北京傳出消息,中央會提出修改憲法,取消國家主席最多連任兩期的限期。消息出台後,據聞維穩辦立即工作,網上很多言論都被刪掉,連「袁世凱」的名字也被禁查。但仍有有不少學者公開提出反對意見,包括前《冰點》主編李大同。今次的改動,我幾年前便聽北京的朋友演譯過,他們的說法是習主席打倒了那麼多軍界和政界的大頭,如果說幹完十年便退隱歸田,那麼那些曾為他賣力的,沒有了靠山,命危矣!那麼,今天又有誰敢為他硬幹呢?反貪也好、打擊對手也好,就是要給手下一個信心,這個靠山是長期的。中外都有不人士堅持中國需要強人領導,早時我聽過新加坡前外交官,曾任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學長馬凱錫(Kishore Mahbubani)的演講,他說:「作為一個外國人,今天我情願看到一個獨裁的中國,亦不願意看到一個民主大陸」。這種說法贏得不少中外人仕的支持,然而是否代表中國永遠不應該向前走呢?很多國家的領導人都沒有任期限制,例如德國和法國,為甚麼人家可以,而我們卻那麼多顧慮呢?這是否一個民智的問題?很多時候,我覺得中共的做法不是用來管理我們的,是用來管理農民思想仍然佔主導的13億人口。想到這裏,我又怎能不悲從中來。張宗永思博資本高級合夥人兼亞太區總裁本欄逢周一刊出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305/20322867
圓方集:國進民退在政治亦在經濟
1 :
GS(14)@2018-03-19 05:01:29我在候機室拿了最新一期的《瞭望》雜誌,封面標題是:「全國兩會特別報道:新思想照耀中國」。整本雜誌共72頁,內裏卻有16張國家主席習近平的照片,主要是紀錄習主席走入基層造訪老伯姓,奇怪沒有其他領導人的照片。報道絕對有北韓國家出版社的水準。不說還需說;支持取消國家主席任期限制的理由,講得通的不離下面三點:1)中國人要管;2)時機未成熟;3)我要搵錢、做政協、做人大XXX(下省三百字)支持改憲最沒有說服力的,是舉一個西方國家例如美國,又或有民主而又經濟發展落後的國家例如印度,然後數說人家的千般不是,以突顯我國制度的正確性。這種心態是個半世紀以還義和團情意結的後遺症:任何能夠打敗老外的,都是好東西。按習主席的說法,我們應該有制度自信,我們追求的價值不是用外國人來釐定,而是超越國界地球上每一個公民都應該享有的權利,這不啻就是普世價值嗎?改制是退步,破壞鄧小平苦心經營的制度;不立繼承人,難道國家無人乎?習近平要在這個時候走這一步,反過來說,倒是反映他的權力沒有外邊人看的那麼穩,需要用一些形式的東西令他變得更加名正言順。
中國走進低增長期
江澤民和朱鎔基的分別是:江澤民給手下信心,他的影響力會遠遠超於10年,而朱卻迂於制度。習近平要做大事,必須手下安心立命,但權力的延續有很多手法,他卻選擇最in your face的一種!政治權力集中,亦同樣體驗在經濟上。我有朋友是做地產的,他告訴我中國的民企地產公司的股權越來越見到國企的身影,至於中國互聯網公司必須是政府的舞伴,已經不是秘密。《人民日報》報道:截止2016年底,中國14.7萬家企業國有企業中,有93.2%建立了中共黨組織,273萬家私人企業中,有67.9%建立了黨組織,10.6萬家外商企業中,已有70%建立了中共黨組織。去年年底,中央提出要加强在民企建立黨支部,惹來不少外資的反對。反貪為習近平帶來掌聲和政治本錢,他利用反貪將政權上最大威脅的老軍頭拉下馬。經濟過去不是他的首要目標,如今看來大權在握,中國慢慢會走進低增長期,如何扶匡經濟,刻不容緩。執筆時,王岐山剛剛破格當上了國家副主席,估計他會成為習班子裏的經濟沙皇,將經濟決策權從國務院轉到黨核心。國進民進在政治在經濟上都有風險。政治上,國家長期凌駕個人是政局不穩的藥引;經濟上,長官意志很容易窒息了自我更生的能力。張宗永思博資本高級合夥人兼亞太區總裁本欄逢周一刊出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319/20335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