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同股不同權有共識 李小加:冀盡快次輪諮詢

1 : GS(14)@2017-09-10 15:41:49

【明報專訊】港交所(0388)就建新板的概念諮詢兩周前結束,雖然尚未作總結,總裁李小加率先指出,數百份回應當中,大部分認為香港需要吸引更多新經濟企業,包括未錄盈利的公司來港,同時贊成容許同股不同權制度,他認為市場已就此達成共識,希望短時間內進入第二階段諮詢,具體講述如何落實建議,並引入保障投資者條款。

大部分認為需吸更多新經濟企

李小加表示大致審視市場的回應後,認為在他的理解中,同股不同權已獲支持,「比以往更接近共識」,並已就此向政府匯報。不過,李小加指出,回應中亦有不少市場人士質疑新板的必要,提出可在現有板塊另開新章,容許同股不同權公司上市,他表示建議將會放在下一輪諮詢中作討論,在數周或最遲數月內進行,並商討對特權的限制,如日落條款及股份轉讓的安排、散戶的參與程度等。

研具體建議 引保障投資者條款

市場上有意見擔心新板會充斥垃圾公司,李小加表示新經濟公司從事的業務或較傳統公司高風險,但商業模式失敗並不等如垃圾公司,如納斯達克市場上的失敗個案比其他傳統交易所高,也不代表其為垃圾市場,不過就強調當公司涉市場操縱行為時,港交所會嚴厲打擊。

對於最近港交所採取行動,主動向公司提除牌程序,李小加強調並非改動任何現有規例,亦不會隨便取消上市公司的地位,任何啟動除牌的過程必定會讓公司及市場明白箇中原委,亦將就加快除牌程序諮詢市場。他更指建議設立新板原因是可建立一套更有效的除牌制度,而已經上市的公司可不受影響。

主動提除牌 強調非改現有規例

他指出港交所與證監會分工明確,交易所負責前線監管,並着重於市場發展,而證監會則是以監管工作為主,站在後方,但「需要走前亦可以」,有別於其他市場,他指這個安排本身是因為香港屬開放經濟體,需要維持競爭力及敢於創新,他又以發駕駛執照為例,強調不能因為在司機醉駕或干犯交通規則後,怪罪發駕照的機構,同樣期望市場上沒有壞分子亦不現實。

基金界是市場上少數明確反對同股不同權的聲音,投資基金公會行政總裁黃王慈明指基金界內部對此看法亦有分歧。惠理集團(0806)早前就表明撐同股不同權在港推行。她指對李小加的說法並不感到意外,形容交易所在諮詢文件字裏行間已經表達對推同股不同權勢在必行,日後投資者對公司影響力將減弱,甚至管理層不會願意與基金經理會面,長遠而言是一種市場發展的倒退。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157&issue=2017090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0649

利字當頭:同股不同權是偽命題

1 : GS(14)@2017-09-17 13:28:32

少數人掌握改變遊戲規則的權力,本身並不一定是不公義;有權,可以用到盡,亦可以藏而不用。」少數人可以行使權力,但是行使權力沒有其他人的共識,權力也是難以持久的。何謂不公義?輸打贏要,就是不公義。講過不算數,也是不公義,尤其是當食言的人,掌握了權力。以上道理,放諸政治、市場,一樣通用。資本主義市場和政治社會,雖然是兩種不同的制度,最終也會有不同的呈現模式,但當中有共通的基本價值。以權益制衡為例,在政治的論述,有不少人過份簡化地將公平公義說成一人一票,這種思維很容易被人引伸成一股一票就等於有良好企業管治。對不起,純粹的一股一票,就好像多數人暴政一樣,是容許極少數人借助沉默大多數,無止境地剝削另一些少數。真正的自由民主,是連最少數人的權益都會得到合理的保障。同股不同權,其實是偽命題。重點是規矩是否一早講好,而小股東是否有「用腳投票」的自由。假如小股東有「不持股」的自由,虧待小股東的結果,最終會反映在長遠的平均股價之上。最理想的環境,是同一個時空,讓不同的市場規則容許不同股權結構的公司自由交易。事實上,不同的股權結構,也可以有很不一樣的結果;反而由政府局限了選擇,長遠削弱了市場推陳出新的能力和可能。從功利主義的角度出發,最佳的制度應該以最多人的最大長遠利益為依歸。當然,何謂「最大長遠利益」,可能根本沒有人有答案。然而,擴大選擇範圍,讓不同的可能性競爭,然後適者生存,理論上是最合乎「最大長遠利益」的願景。同股不同權,就算被淘汰,也應該由投資者用行動完成,而不是由政府出手抹殺。



利世民
http://www.fb.com/leesimon.hk本欄逢周二、四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907/2014555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0962

財經評論:同股不同權迷思

1 : GS(14)@2017-09-17 16:36:04

「同股不同權」應不應做、怎樣做,爭拗恐怕沒完沒了。下一輪諮詢幾可肯定會出現,最可能的方案是,除了集體訴訟制外,將美國各式各樣的限制,原裝照單執藥。恐怕單是複製美國一套,包括將有關的轉讓限制、持股限制,哪怕連集體訴訟制都複製過來,仍搔不着癢處。將實驗品複製一次,不代表就得出最佳結果。真空泵在17世紀面世時,根本是錢的遊戲。貴族之子Robert Boyle花得起錢買材料,終製出真空泵,實驗品正是一隻隻活生生的動物(例如考驗鳥在真空狀態飛行能力如何改變。劇透:鳥很快死掉),更請來觀眾共賞,驚嘆人類竟可做出大自然作品。這泵很快被奉為科學及觀賞表演必備良藥,但Boyle製成品相當難服侍,每每只能由製作者自行主持演示,因此惹人懷疑當中有詐。但各地工匠依然不辭百里,跟足其工料、程序,回到原居地,再將真空泵重現眼前。眾口一辭,就是真理嗎?若果科學的原理在於能在各時、各地複製一樣的結果,單憑複製Boyle成品,並不能說是驗證了科學真理。事實上,當時的確有Boyle的挑戰者,用自己的方法也製成了真空泵,但他們的方法反被質疑。港交所(388)打正旗號是生意人,充其量只是肩負社會責任的生意人。同股不同權不是他們發明,如何實行才最理想,或者「最理想」的實行方法存不存在,港交所無須為此負責。既然眾多證據都指明事在必行,倒不如認真想想,怎樣實行才最適合香港。單是複製所有美國做法,並不等於最好,頂多是免卻被找晦氣。記者:黃翹恩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912/2015021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1131

陳茂波:冀同股不同權討論盡快有成果

1 : GS(14)@2017-09-25 04:07:19

【明報專訊】上周五港交所(0388)及證監會公布上市改革的諮詢總結,財政司長陳茂波昨日網誌撰文表示,不同地區的市場正推行「同股不同權」,政府正積極討論相關的市場發展趨勢,尤其是有關各種新形式、顛覆傳統模式的新經濟企業的金融服務,而證監會與港交所正就此研究和磋商,期待盡快有成果。

陳茂波表示,政府非常重視促進金融市場發展,以及維護市場的公信力和投資者的信心,自己在主持金融領導委員會首次會議時,討論如何完善香港的上市平台,包括如何應對更多「同股不同權」企業上市融資的環球趨勢,期待證監會與港交所就相關改革推出階段性的成果。

他亦提到,早前港交所及證監會公布上市監管決策及管治架構的建議諮詢總結,新安排能令上市政策及審批程序更有效回應市場變化,認為證監會「前置式、具透明度、直接」的監管工作可促進市場發展和加強保護投資者,相信改革有助提升香港上市平台的競爭力。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136&issue=2017091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1342

劉怡翔:傾向主板引同股不同權

1 : GS(14)@2017-10-29 22:24:27

【明報專訊】當年阿里巴巴因受制於同股同權原則,無法來港上市,轉至紐約上市。財經事務及庫務局長劉怡翔昨日出席活動後,表示正跟證監會和港交所(0388)分析諮詢結果,傾向在主板引入同股不同權,待有共識後便會公布修訂諮詢文件。

劉怡翔表示政府目前有兩個大方向,一個是在《上市規則》下另設新專章,以便在主板實施同股不同權,另一個是創新板容許同股不同權的公司上市,當局會檢視對未有盈利的小型新公司訂立的上市要求。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則表示只要能保障投資者的利益,同股不同權也是可以考慮,現時不少科技公司也有同權不同權的結構。

亞洲企業治理協會秘書長Jamie Allen認為,港交所早前做的是創新板容許同股不同權諮詢,但現在當局又還原基本步,打算在主板實施同股不同權。至於如何保障投資者及哪一類的公司可以有同股不同權架構的議題,當局仍未回應。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535&issue=2017102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231

同股不同權 傳明年中推先導計劃

1 : GS(14)@2017-10-29 22:26:12

【明報專訊】再傳「同股不同權」獲開綠燈放行。《南華早報》昨引述兩名消息人士指,證監會已讓步同意放寬「同股不同權」,將在明年中推出先導計劃,初步容許達到「獨角獸」規模,即估值超過10億美元(約78億元)的優質初創公司,在為投資者提供充足保障下,在主板以「同股不同權」方式登陸。

據報道指,為了保障投資者將會設立「日落條款」,要求上述公司為不同投票權架構設定一個期限,或符合某些條款時,就會取消同股不同權做法。而在先導計劃中的相關股份,將會被分配一個特別股份編碼,藉此區分其與傳統股份。消息人士又指,若有足夠數量且高質素的公司遭吸引到港上市而無產生監管問題,先導計劃或進一步延展。

螞蟻金服考慮擱置IPO

另外,《華爾街日報》引述消息,螞蟻金服考慮擱置IPO 計劃,同時將會加強其他領域投資,例如人工智能及初創企業等。相關報道引述螞蟻金服國際業務總裁Douglas Feagin表示,IPO 並不是集團必須或優先要做的事,目前急切目標是擴大支付寶全球覆蓋率,不論是支付寶已進駐70個國家,或是其他地區,同時集團需針對新科技展開投資。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927&issue=2017102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256

主板或引同股不同權政府傾向支持 業界籲設日落條款

1 : GS(14)@2017-10-29 23:35:55

■財庫局局長劉怡翔



【本報訊】為引入同股不同權而建議設立的創新板,或被政府否決。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劉怡翔昨指出,現時同股不同權建議傾向引入主板,意味創新板最終難出爐,政府並會就同股不同權與港交所(388)及證監會商討投資者保障事宜,有市場人士認為應設日落條款、增加小股東任命獨董數目等。記者:周家誠



創新板諮詢期間,曾有市場人士批評該板吸納質素參差公司,而且跨主板收購合併等活動勢現混亂,諮詢期已於8月完結,現時總結尚未出爐。



劉怡翔暗示設新板困難

劉怡翔昨出席活動時透露,現時同股不同權較有機會在主板上進行,並會在《上市規則》另設專章,又解釋設立新板須分析與主板切割出現的問題,暗示操作上或遇困難。他又指,就引入同股不同權與證監會及港交所已有較深入分析,未來數周將會盡快審視研究,待有共識後便可以公佈修訂諮詢文件。此外亦會檢視未有盈利公司應以甚麼方式及門檻上市,探討範疇將包涵創新板。支持設立創新板的上市公司商會總幹事黃明偉認為,設立創新板引入同股不同權制度,本身更清晰,不會令投資者產生任何誤解。若在主板上執行,現有上市條例或會限制同股不同權企業發展,例如須跟足上市要求;加上與其他公司一同設在主板供投資者進行交易,或會產生混亂,但總體而言歡迎同股不同權出爐,「始終有好過冇」。至於支持在主板進行同股不同權的立法會金融服務界議員張華峰指出,諮詢文件反映不少持份者對創新板有意見,故此最終在修改上市條例下進行,是較合理做法。他建議,同股不同權架構公司應讓小股東任命獨董以增公司透明度;同股不同權並須設日落條款,隨着公司成長須以同股同權為最終目標;違反股東利益罰則須更重等。


建議增獨董加強透明度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昨出席活動時亦指出,創新科技、互聯網、醫療等新經濟公司有設立同股不同權趨勢,下一步是與證監會及港交所研究迎合這些企業之餘,同時做好投資者保障設計。立信德豪董事林鴻恩認為,香港司法制度未有設集體訴訟,但可以其他方式補救,例如增獨董比例以加強公司透明度、獨董由小股東推選、設立同股不同權日落條款、股東售股即喪失高投票權股份等。公共專業聯盟財經政策發言人甄文星則認為,在股票編號加英文字母、加強投資者教育等是方法之一,但現實是投資者未能以投票「炒董事」,始終是缺陷。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71024/2019255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342

李小加︰同股不同權 主板有能力搞掂

1 : GS(14)@2017-10-29 23:56:52

港交所(388)行政總裁李小加於出席上市儀式後表示,就創新板的諮詢及討論仍與證監會及政府討論中,在大原則上各方均沒有分歧,目前只在優化細節,應該快將可以有公布。他又指出,就創新的諮詢目的是將各方的界限拉寬,若各方認為,新板內容可以放在原有交易市場,可以放在原有市場,認為應該就分開,大原則是各個交易市場角色不能重疊,但保護投資者的原則不變。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71025/2019359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369

首隻同股不同權股份 有望明年掛牌

1 : GS(14)@2017-10-30 00:52:36

【本報訊】證監會立場軟化,首隻同股不同權股份有望於明年中前在主板掛牌。證監會主席唐家成指,證監會對同股不同權持開放態度,歡迎更多新經濟公司來港上市。《南華早報》引述消息報道,港交所(388)明年開始會推出試點計劃,容許實行同股不同權的公司在主板上市,初步將限於估值超過10億美元(約78億港元)的優質初創公司,料首隻同股不同權股份最快於明年中前在主板掛牌。為保障投資者利益,或會同時為同股不同權的架構設立日落條款,即於特定的時限或條件內退出此股權架構,相關股份會被分配一個特別的股份編碼,與傳統股份區分。


證監會:持開放態度


證監會主席唐家成指,很高興在金融領導委員會內,證監會和港交所可「坐低」就同股不同權作嚴肅討論,強調證監會對同股不同權持開放態度,亦歡迎引入更多新經濟公司來港上市,以平衡現時本港股市結構。對於試點計劃是否在明年中推出,他不作評論,但表示證監會和港交所正討論有關保障投資者措施。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與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劉怡翔均指,政府傾向讓同股不同權公司在主板掛牌,而非另設新板。港交所8月中完成設立創新板的概念諮詢,市傳回應普遍支持引入同股不同權、但不另設創新主板,改為於上市規則中另設專章在主板中處理。有關的諮詢總結內容或在聖誕長假前公佈結果。同股不同權爭議始於2014年阿里巴巴棄港赴美上市,當時證監會反對阿里巴巴的合夥人制度,其後港交所就開放同股不同權作出諮詢,亦遭證監會表態反對。若最終同股不同權獲放行,全球第二大估值的初創企業、馬雲旗下的螞蟻金服有機會選擇在港上市。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71028/2019725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458

同股不同權納指數 MSCI擴大諮詢範圍

1 : GS(14)@2017-11-04 12:48:20

【明報專訊】隨着近年大量經過多輪融資成長的新經濟企業湧現,同股不同權在資本市場造成的影響日益擴大。負責編製MSCI多項指數的MSCI 明晟宣布,就同股不同權股份納入MSCI 證券指數的諮詢,將範圍擴大包括所有不平均投票股權架構,並將發出諮詢文本作為與市場參與者討論的基礎。

知名即時通訊軟件公司Snapchat母公司Snap,今年以發行全無投票權股份形式上市,引發國際市場爭議,間接促成MSCI今年6月12日宣布,就建議將少數投資者投票權低於25%的同股不同權架構企業,剔出MSCI 環球可投資市場指數,以及MSCI美國股票指數系列進行諮詢。

MSCI:部分投資者強烈反對須同股同權

MSCI聲明指出,其中大部分市場參與者支持建議,尤其不少國際機構投資者稱,現將「同股同權」原則視作公開上市股份的準則。但亦有部分人士強烈反對,擔心影響指數代表性,並指問題應由監管機構及交易所處理,在整理意見後會正式推出諮詢文件。

目前亞洲地區亦受同股不同權浪潮影響,新加坡早前宣布,同股不同權架構公司如得到富時或MSCI等指數公司定義為「已發展國家」市場第一上市,將容許在新加坡第二上市。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869&issue=2017110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56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