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O2O醫療健康管理的突破,國內企業大多選擇開發智能可穿戴醫療設備,並結合移動互聯網的數據上傳、分析優勢,提供更有針對性的診療建議。而A股相關公司雖受到熱捧,但實際上參與智慧醫療領域程度尚淺,真正能拿出產品和成套系統的公司為數不多。
通過大數據分析與互聯網相連,所有與疾病相關的信息可以不再限定在某一家醫院和某一本病例上,而是可以自動獲取、自主上傳,云端數據分析之後,跨地區的醫生會診也能夠輕鬆實現。這等於是在不大範圍移動醫療點(醫院、醫生)地理位置的前提下,對醫療資源進行更高效的分配。
在這方面,國外由於審批環節相對較少,初創公司切入醫療服務市場也相對容易,其發展出的商業模式對國內醫療市場很具有啟發性。
互聯網醫療模式初探
ZocDoc:「網上掛號」模式
ZocDoc是基於地理位置的垂直搜索平台,患者可以通過ZocDoc軟件,通過資質認證及其他患者點評等信息,搜索最適合自己的醫生,並進行在線預約。
ZocDoc的盈利模式比較簡單、直接,就是向醫生收費。每位註冊醫生都需要繳納一定的費用,將自己納入ZocDoc的系統,以方便患者找到他們。在美國,醫生屬於高收入群體,對支付費用不敏感,讓ZocDoc的模式得以實現。據悉,其目前已在全美2000個城鎮提供醫生預訂服務,註冊用戶突破500萬。
Practice Fusion:「免費+廣告」模式
位於美國舊金山的初創公司 Practice Fusion,最近在D輪融資中獲得1.3億美元投資。Practice Fusion 專注於電子病歷建設,並通過向患者和醫生免費開放的方式,積累大量的用戶數據,對醫藥公司、保險公司形成巨大的議價能力。
首先,公司為患者建立的電子病例,對醫患雙方來說都非常方便。醫生可以方便地填寫病歷,查看以前的診療方案,甚至能夠與患者之前的醫生進行交流。其次,公司的系統還能用於更有效地跟保險公司交流,處理患者賬單。最後,Practice Fusion開發的軟件還能對醫生處方進行識別,並對有嚴重藥理反應的用藥進行提示,避免人為失誤造成的致命威脅。
對患者和醫生提供免費服務的Practice Fusion,盈利來源主要是醫藥公司的廣告。實際上,公司真正的金礦是用戶的電子病歷卡、醫生的診療信息和用戶反饋。信息對醫療產業相比其他行業可能更加重要,無論是治療還是研發,都少不了數據反饋和分析。而疾病與年齡、工作、性別的關聯性統計,則是保險公司進行保單設計的基礎。這些信息在去除身份信息之後,還能為Practice Fusion帶來更大價值。
WellDoc、CardioNet:疾病管理平台模式
WellDoc專注於糖尿病管理,其旗艦產品BlueStar移動應用,獲得FDA批准為確診患有II型糖尿病並需要通過藥物控制病情的患者提供幫助。患者可以通過手機應用記錄飲食、血糖水平和藥物治療方案信息。而手機應用在對患者的血糖水平、藥物劑量、食物攝入情況進行分析之後,發送給醫生,幫助醫生調整患者的用藥,以達到最佳的控制血糖效果。
CardioNet則專注於心臟信息管理,為患者提供長期的遠程心臟監測。其主要通過傳感器為患者提供7×24小時心臟數據檢測,並將數據傳輸至監控器進行分析,當監測到心律異常時,自動將數據提交醫護人員。由於其對心律失常的診斷優於傳統方法,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預防嚴重心臟病的發生。
通過對特定疾病(糖尿病、心臟病)的深度數據挖掘,WellDoc、CardioNet等公司為患者保持健康、及時就醫提供了一個更高效率的檢測平台,並能夠減少病情嚴重化的可能性。如此,也減少了保險公司的長期支出,受到醫療保險機構的青睞。以WellDoc為例,只要醫生建議患者使用這一系統,保險公司都會埋單。
Zeo:硬件銷售模式
Zeo為消費者提供的睡眠解決方案包括其銷售的腕帶、頭貼以及手機應用。消費者睡覺前帶上腕帶並啟動睡眠追蹤功能後,它會收集消費者的腦電波並通過藍牙將數據傳到其應用程序內進行分析,並計算出最佳睡眠時間,當大腦處在最適合叫醒的時候,自動進行叫醒。Zeo的盈利模式也非常簡單,就是向消費者銷售硬件。
蘋果公司的平台模式
蘋果公司在WWDC2014(Worldwide Developers Conference,開發者大會)上發佈了HealthKit健康平台。該軟件可整闔第三方健康軟件數據,並允許醫療機構接收和上傳用戶醫療數據。
作為一個平台,HealthKit支持同時接入多個信息蒐集設備。假如你同時擁有監測運動時熱量消耗和心率的各種手錶或腕帶,HealthKit能夠同時與這些健康追蹤設備進行數據同步,並綜合分析,最後給出健康建議。HealthKit健康平台彙總數據,再經過云端數據分析的方法,能夠更全面、更客觀地追蹤用戶的健康狀況。目前,耐克、Fitbit、iHeath等可穿戴設備廠商都已計劃加入該平台。
智慧醫療發展空間巨大
對於國內醫療資源分配的不合理可能人人都有切身的感受。無論門診還是住院,患者都在向三級醫院集中,三級醫院診療人次數倍於二級醫院,數十倍於一級醫院,其治療資源壓力巨大(圖1)。另一方面,三級醫院在中國分配也不均衡,醫療資源僅集中在少數地區,如北京、天津、遼寧每百萬人口有2個或以上三級醫院,而人口大省河南卻僅0.59個,東南部較發達的廣東省也才0.86個三級醫院(圖2)。
短時期內,受到薪資水平、建設成本等因素限制,三級醫院在中國大面積鋪開不太現實,而二級、一級醫院的治療水平顯然難以大幅趕超三級醫院。在醫療資源不平衡的矛盾下,互聯網醫療體系,通過云端數據採集、處理、傳遞,成為降低患者就醫門檻的有力工具。並且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的到來,醫療需求有增無減,互聯網醫療行業成長空間巨大。
醫療O2O突破口
在國內門診市場,目前的O2O模式還主要是提供在線掛號平台的初級模式。這一平台確實在某種程度上緩解了醫院長時間排隊的問題,但沒法從根本上解決醫療資源分配不均和醫生收入結構不合理的問題。
國內經營時間長、規模大的「好大夫在線」,經營模式上從入院前預訂、出院後反饋入手。患者可以在線進行醫院、醫生的查找、預約,然後還可以通過治療效果和服務態度對醫生進行評價。模式上比較接近ZocDoc和Practice Fusion,但目前醫生(特別是三甲醫院醫生)對其服務基本上沒有強烈訴求(電話諮詢只在下班之後),而向患者收費在中外基本上都走不通,所以好大夫在線的商業價值還是在於其累積的疾病數據庫,這又需要患者和醫生共同來完善電子病歷。因此,好大夫在線目前的商業模式尚不成熟,仍處在積累核心競爭力階段。
對O2O醫療健康管理的突破,國內企業大多選擇開發智能可穿戴醫療設備,並結合移動互聯網的數據上傳、分析優勢,提供更有針對性的診療建議。而國內投資者對A股相關公司的追捧令該板塊在過去一年相對滬深300指數漲幅達67%(圖3)。但實際上,A股公司參與智慧醫療領域程度尚淺,真正能拿出產品和成套系統的公司為數不多。
其中,九安醫療ihealth系列產品「終端+云平台」是國內最有可能短期內行得通的模式。九安醫療推出的iHealth AM3智能腕錶兼具活動追蹤、卡路里運算、睡眠監測等功能,通過智能手機的數據分析,還能進行健身計劃的制定。其iHealth移動互聯血壓計BP3,也是通過與智能設備互通之後,進行數據追蹤和分析,方便消費者進行健康管理。2014年,九安醫療將繼續推出3-5款iHealth系列產品,擴大先發優勢。
除了在移動互聯網硬件方面作創新,九安醫療還在探索新的銷售模式「B 2 B 2 C」。這個聽起來比較繞口的模式,其核心是將第三方醫療機構、醫療單位、保險公司聯合起來,為用戶提供更好的個人健康管理,並同時為專業機構節約成本,進而降低用戶的診療費用。
本帖最後由 晗晨 於 2014-9-8 10:18 編輯 阿里巴巴IPO盛宴,你也想參與?先看看美股新股認購規則 作者:嘉實基金
阿里巴巴即將赴美上市,或將成為史上最大規模IPO,打開童話般的“財富寶藏”。很多小夥伴也想分享互聯網電商巨頭阿里巴巴美國上市的“紅利”。那麽讓我們來“扒一扒”美國股市咋打新?? 提問:看好的公司在美國IPO上市,如何才能申購到美股新股?首先美股和A股是完全不一樣的申購方式,有美股賬戶不代表你能申購。 想要IPO申購股份一般從該公司遞交F1文件或者S1文件後你就要跟你的券商聯系,一般而言其實是你券商會跟你聯系,路演就是給準認購人的推介會撒。註意這里面券商跟你開戶的IB什麽不一樣,指的是高盛、美林、瑞銀這種,也就是你看到的某些上市公司IPO承銷商。你成為承銷商的客戶,提交認購需求,就可以。當然對賬戶資格(比如開戶時間、資金量)也會有一定限制。美國的IPO股票一般是投行的客戶才有。他們的經紀服務是FullService,經紀人會根據客戶對他的重要程度打電話。從理論上如果承銷商是高盛,你是美林的客戶也可以申請,但是如果人多你懂的,哪個更容易申上 總結下來:
推薦閱讀: |
被寄予厚望的上海黃金交易所國際業務板塊於周四夜市起上線運行。交易所增加掛牌的三個黃金現貨實盤的國際板合約開盤價均高於既定的基準價,以收跌告終,且首個夜盤參與者寥寥無幾。
黃金成為中國首個引入境外投資者的大宗商品,且由於黃金所特有的貨幣屬性,加之國際板以人民幣計價和結算,意味著此舉很可能推動中國資本賬戶開放和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更進一步。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周四下午視察自貿區時,祝賀上海金交所黃金國際版晚上正式上線,並寄予厚望。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也表示:
上海金交所打造“上海金”,構建上海港口的黃金轉運中心,並借助自貿區的條件、亞洲時區和人民幣計價,來提高黃金市場容量和積極性,完善價格發現功能。
路透援引中國社科院世經政所副研究員肖立晟指出,“黃金國際板如果規模和陣仗足夠大,會有利於獲得黃金定價話語權,只有真正在國際黃金市場上有一定的主導地位,以人民幣計價的黃金交易產品得到國外投資者的認可和使用,對人民幣國際化也就有推動作用。”
交易所增加掛牌的三個黃金現貨實盤的國際板合約開盤價均高於既定的基準價。黃金交易所稱,三個國際板合約的開盤價分別為:iAu100g為259.9元人民幣、iAu99.99為259.8元和iAu99.5則為259.6元。
9月18日夜盤在今日淩晨2:30收盤,iAu99.99報241.70元/克,跌幅1.5%。
據黃金頭條,首個夜盤參與者寥寥無幾。iAu99.99、iAu99.5、iAu100g分別成交了30手、75手、2手,從成交量連續性來看iAu99.99成交筆數較多,總體來看市場可用“極為清淡”來形容,不過由於許多機構和個人投資者還未入場,之後的成交量或許會逐漸放大,交易所可能也會根據市場情況作出調整,但要想成為國內黃金甚至國際黃金的最大交易品種,可能還需要市場給予一定的時間。
瑞穗證券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表示,離岸市場和在岸市場還是分割的,離岸市場現在是要跟成熟市場來進行競爭,而且用人民幣計價,是打破了傳統用美元計價和結算,從宏觀上說,短期還不清楚海外投資者為何要跑到這個市場來交易。
肖立晟認為,參與度和流動性這個很重要,必須盤子足夠大,不說跟倫敦紐約市場來比,至少跟其他金市相比有競爭力,這個很重要。
英國金融時報也援引分析師觀點,認為“上海金”價格是否有能力成為全球基準價,取決於交易合約的活躍度。
中國國內黃金價格通常與全球基準價——倫敦黃金定盤價嚴重分歧。不過因進口和出口依然受到嚴格控制,借此套利也頗有難度。(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美國總統奧巴馬今年8月時曾說:“俄羅斯已經到了冷戰以來最受孤立的時刻。”但他或許錯了。
據“俄羅斯之聲”廣播電臺9月23日報道,俄羅斯聯邦委員會主席瓦倫蒂娜•馬特維延科(Valentina Matviyenko)23日在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後對記者稱,中國永遠不會支持對俄羅斯的制裁,也不會參與。
馬特維延科稱,“習近平指出,不管我們承受多大的壓力,我們都永遠不支持對俄羅斯制裁,也永遠不會參與”。
據馬特維延科介紹,中國已經公開表示了對實施單方面制裁的不可接受性、非法性和反作用性立場。馬特維延科說,我們在這里的立場絕對一致。她表示,俄中均認為“制裁無效,並視其為試圖對國家主權施壓,以使其改變自己的立場並使其衰弱,阻止其發展”。
馬特維延科強調,“這是中國的公開立場,我們感謝中國這樣的評價”。馬特維延科還指出,沒有什麽制裁能影響兩國的夥伴關系。
她表示“俄中戰略夥伴關系有著長遠前景,她不受任何政治局勢和任何人野心的左右,因為這符合我們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能從中國國家主席的口中聽到這樣的話語是很難得的”。她補充說,中國“對在烏克蘭發生的一切、對危機的起因給出了絕對客觀、合適的評價”。
據路透報道,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正計劃擴大銀行間外匯市場參與主體,擬將會員範圍擴大至券商、保險、信托等非銀行金融機構。
報道稱,相關政策調整後,獲批金融機構可成為銀行間外匯市場會員,開展人民幣對外匯即期和衍生產品交易,外管局不實施事前入市資格審核;非銀行金融機構只能與銀行間外匯市場做市商開展交易。
報道引述分析人士稱,此舉有利於豐富市場交易主體和客戶背景,改變當前人民幣外匯市場相對單一的供求結構和交易風格,進而改善外匯市場流動性狀況。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認為,市場如果真的放開,那資本市場與匯率市場之間的聯動將表現得更為明顯。
但從目前來看,放開初期非銀機構可能主要進行代客經紀業務,對市場的影響較為有限。(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據倫敦黃金市場協會(LMBA)負責人介紹,數家中資銀行對參與新白銀定盤價機制表達了興趣。
LMBA的首席執行官Ruth Crowell近日在接受英國金融時報采訪時表示,除了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匯豐(HSBC)、瑞銀(UBS)、三井貴金屬(Mitsui & Co Precious Metals)、豐業銀行外(Bank of Nova Scotia),幾家中資銀行也對計入白銀定盤價機制有興趣。
“從管控角度(中資銀行)需要花些時間才能取得他們想要的位置。但我可以想象他們同時在尋求黃金與白銀(的定盤價),”Crowell稱,“這將使倫敦市場更加國際化。”
今年8月,運行了近120年的原倫敦白銀定盤價已被一個名叫London Silver Price的新電子基準價取代,暫時由豐業銀行、匯豐及三井貴金屬共同為史上首個電子化白銀基準價提供數據。
Crowell沒有透露是哪幾家中資銀行有意加入白銀定盤價機制。目前為止,已知有五家機構報名該新系統,包括在本周一剛剛加入的摩根大通。白銀定盤價需要至少有三家機構共同參與。
此前受迫於日益嚴格的監管壓力,且關於金融基準價格的操縱指控絡繹不絕,作為白銀定盤價三大成員之一的德意誌銀行(另外兩位成員分別是匯豐銀行和加拿大豐業銀行)於今年4月宣布退出倫敦金銀市場定價小組。
市場參與者均表示,白銀定盤價的商議和確定過程不能少於三位定價成員。畢竟三角關系可以相互制約,才是牢固的系統,而兩者間的關系,不可靠的因素太多了。(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港交所周二公告稱,滬港通推出前的周末將進行兩地聯網的系統準備測試,但尚未確定日期,要求滬港通參與者隨時準備作最後一次系統測試,並盡快完成登記參與滬港通的所有手續。
港交所發言人稱,首批參與滬港通的券商須參與此測試,以確保系統已準備好,其他券商可自行決定。
據香港經濟日報報道,香港目前97家券商已通過滬港通的市場演習,可首批從事滬股通業務,這些券商於市場成交量占比超過80%。上海方面,上海證券交易所於上周五(17日)披露,第一批有89家券商可參與港股通業務。當前,市場正等待國稅總局就滬港通的資本利得稅給出指引,以及監管機構定奪開車日期。
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上周五表示,滬港通準備工作已就緒,但沒有開車時間表,只待‘槍聲’便可隨時開跑。系統準備之余,港交所披露,證監會已批準交易所規則有關滬港通的進一步修訂,包括總額度的計算方式、將滬港通股份買盤限制延伸至競價時段、孖展買賣、借貸、沽空等。
上海證券交易所於9月底發布《滬港通試點辦法》,最大突破為,正式允許在港投資者藉滬港通投資A股時,可以融資融券。由於滬股沽空需要上交所系統支持,預期在滬港通初期可能將不會啟動,有待上交所另行通知。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i黑馬:今天黑馬哥看頭條匯,小米的信息占據了半壁江山。既然小米還這麽火,黑馬哥再次找出了神書《參與感》,摘選50條最重要的內容,小米的精髓都在這篇文章里了。阿黎閉關,想練“小米劍譜”的童鞋就看本文吧。
1、在2008年,雷總就提出了“專註、極致、口碑、快”的互聯網七字訣。專註和極致,是產品目標;快,是行動準則;而口碑,則是整個互聯網思維的核心。
2、移動互聯網時代,要求我們必須快起來,不快的公司會被淘汰。這里的“快”是一種手段,而並非目的,是新商業邏輯和消費心理的必然要求。在過去,交付商品給用戶後,企業往往認為與用戶的接觸就結束了;而現在這才僅僅是開始,後面需要不斷與用戶互動,讓用戶參與到商品的改進完善中來。
3、互聯網思維就是口碑為王,因為今天用戶主要以口碑來選擇產品。互聯網信息是去中心化的傳播,通過社會化媒體,每個普通人都是信息節點,都有可能成為意見領袖。
4、互聯網思維的要訣是只有專註,你才能做到快,才能做到極致;只有做到極致,才會有好口碑。互聯網上唯口碑者生存!大家說小米的營銷好,其實是口碑好,本質上小米的營銷是口碑營銷。
5、我理解的口碑傳播類似動力系統有三個核心,內部稱為“口碑的鐵三角”:發動機、加速器和關系鏈。1.發動機:產品;2.加速器:社會化媒體;3.關系鏈:用戶關系。
6、今天是個讀圖的時代,如果能用圖片表達,就不要用文字。沒有實體店的電商,網站就相當於“店面”,賣產品首先是賣圖片。不僅僅是電商,在核心事件的傳播上,我們也盡量使用圖片。
7、一個企業想擁有好口碑,好產品就是口碑的發動機,是所有基礎的基礎。產品品質是1,品牌營銷都是它身後的0,沒有前者全無意義。
8、我帶隊啟動小米第一個項目MIUI時,雷總就跟我說,你能不能不花一分錢做到100萬用戶?方法就是抓口碑。因為你沒錢可花,要讓大家主動誇你的產品,主動向身邊的人推薦,就只得專心把產品和服務做好。
9、在傳播中,要懂得把好產品輸出成精彩的故事和話題!MIUI口碑最初建立時,有三個節點十分重要,這些節點是口碑傳播的“故事和話題”。
10、社交網絡的建立是基於人與人之間的信任關系,信息的流動是信任的傳遞。企業建立的用戶關系信任度越高,口碑傳播越廣。
11、做企業就像做人一樣,朋友才會真心去為你傳播、維護你的口碑,朋友是信任度最強的用戶關系。小米的用戶關系指導思想就是——和用戶做朋友!
12、和用戶做朋友就是和用戶一起玩,不是做形式化的用戶調查或高大上的發布。和用戶如朋友般一起玩、討論產品,通過論壇、米聊或微博等溝通就是需求收集,就是產品傳播。
13、互聯網思維核心是口碑為王,口碑的本質是用戶思維,就是讓用戶有參與感。
基於互聯網思維的參與感,對於傳統商業而言,類似科幻小說《三體》里的降維攻擊,是不同維度世界的對決,更通俗地講是“天變了”。
14、用戶購買一件商品,從最早的功能式消費,到後來的品牌式消費,到近年流行起來的體驗式消費,而小米發現和正參與其中的是全新的“參與式消費”。
15、構建參與感,就是把做產品做服務做品牌做銷售的過程開放,讓用戶參與進來,建立一個可觸碰、可擁有,和用戶共同成長的品牌!
16、“做爆品”是產品戰略。產品規劃階段要有魄力只做一個,要做就要做到這個品類的市場第一。產品線不聚焦難以形成規模效應,資源太分散會導致參與感難以展開。
17、“做粉絲”是用戶戰略。參與感能擴散的背後是“信任背書”,是弱用戶關系向更好信任度的強用戶關系進化,粉絲文化首先讓員工成為產品品牌的粉絲,其次要讓用戶獲益。功能、信息共享是最初步的利益激勵,所以我們常說“吐槽也是一種參與”;其次是榮譽和利益,只有讓企業和用戶雙方獲益的參與感才可持續!
18、“做自媒體”是內容戰略。互聯網的去中心化已消滅了權威,也消滅了信息不對稱,做自媒體是讓企業自己成為互聯網的信息節點,讓信息流速更快,信息傳播結構扁平化,內部組織結構也要配套扁平化。鼓勵引導每個員工每個用戶都成為“產品的代言人”。做內容運營建議要遵循“有用、情感和互動”的思路,只發有用的信息,避免信息過載,每個信息都要有個性化的情感輸出,要引導用戶來進一步參與互動,分享擴散。
19、“開放參與節點”,把做產品做服務做品牌做銷售的過程開放,篩選出讓企業和用戶雙方獲益的節點,雙方獲益的參與互動才可持續。開放的節點應該是基於功能需求,越是剛需,參與的人越多。
20、“設計互動方式”,根據開放的節點進行相應設計,互動建議遵循“簡單、獲益、有趣和真實”的設計思路,互動方式要像做產品一樣持續改進。2014年春節爆發的“微信紅包”活動就是極好的互動設計案例,大家可以搶紅包獲益,有趣而且很簡單。
21、“擴散口碑事件”,先篩選出第一批對產品最大的認同者,小範圍發酵參與感,把基於互動產生的內容做成話題做成可傳播的事件,讓口碑產生裂變,影響十萬人百萬人更多地參與,同時也放大了已參與用戶的成就感,讓參與感形成螺旋擴散的風暴效應!
22、戰略是堅持做什麽或不做什麽,戰術是執行層面的如何做。對於用戶而言,戰略如冰山之下看不見,戰術如冰山之上則更可感知。
23、“公司中心”型創新方式已經消亡。相反,消費者正憑借獨一無二的個人經歷在創造價值的過程中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因此,公司必須建立新的組織架構。
24、參與感在我的理解中至關重要,它意味著消費需求發生了一次關鍵的躍遷,消費需求第一次超出了產品本身,不再囿於產品的物化屬性,更多延伸向了社會屬性:今天買東西不再簡單的是能幹什麽,而是我用它能做什麽,能讓我參與到什麽樣新的體驗進程中去。
25、消費者也是生產者。過去,專業者和業余者之間永遠存在一道界線,但在未來,將兩者分開來談也許會變得越來越難。至少在小米,這個區分很難。
26、用戶體驗就是“好用好看”。翻譯成設計語言是UI/UE的話題,但是,“為誰設計”是最重要的先決條件。確定為誰設計、好用、好看,這是我理解中用戶體驗的三個“漸進式命題”。
27、設計的原點不是產品,而是人——創造出用著順手的東西,創造出良好的生活環境,並由此感受到生活的喜悅。
28、與“活動產品化”對應的我也常說“產品活動化”,指做產品要運用運營思維,把一些活動的環節植入設計成為產品的功能。
29、如何把產品做到極致?不要迷信大師,也不要迷信靈感。所謂大師或靈感只是指出了正確的方向,其實才剛剛開始!極致的產品背後都是極大的投入,都是千錘百煉改出來的。牛逼的背後都是苦逼!
30、極致就是先把自己逼瘋!就是敢於改!改!改!再改改!
31、創業成功最重要的因素是什麽?最重要的是團隊,其次才是產品,有好的團隊才有可能做出好產品。
32、1個靠譜的工程師不是頂10個,可能是100個。
33、小米做所有產品,會先考慮它的品類邏輯。因為用戶做選擇時,他的內心是先選品類,再選品牌。小米做手機,開創了一個全新的品類:互聯網手機。
34、小米做品牌的路徑:一開始只專註忠誠度,通過口碑傳播不斷強化這一過程,到了足夠的量級後,我們才投入去做知名度。
35、對於一個品牌,知名度意味著能讓用戶聽見,美譽度意味著走到了用戶身邊,而忠誠度則代表已在用戶心里。所謂的粉絲文化就是看你的品牌有多少忠誠的用戶。
36、參與感是小米品牌理念中的靈魂。我認為,年輕一代消費的是參與感,他不單單說我看到你、摸到你,還需要能夠參與進來跟你一起成長。
37、粉絲效應都是從一個小族群開始。大家因為某個共同興趣而聚在一起。去中心化的互聯網,未來將分化出無數的興趣族群。
38、經驗告訴我們,註冊公司盡量別叫“XX時代”、“XX無線”,因為這些通用名稱還要加上輔助詞才行。從確定成立公司起,我們就決定全力以赴要把“小米科技”註冊下來,同時保證把域名拿下,如果拿不下就不要幹了。
39、創業的產品能夠成功的前提是先撓自己的癢處。如果自己都不能真心滿意,又如何去打動用戶?真正在業內能做到顛覆、極致的公司往往都於此相通。前不久我們和順豐快遞創始人王衛聊天,他說,20年前開始做快遞,也是因為對當時快遞行業服務不滿意,那就幹脆按自己的想法做一個更好的。
40、在小米,我們認為我們的用戶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聰明,因為一句精美的廣告詞就購買產品的時代一去不複返。在我們小米社區就可以看到,用戶購買前會仔細閱讀產品特性,搜索對比和評測,甚至連產品拆解都會閱讀。每個用戶都是專家,甚至比我們還了解競品特點。
41、小米營銷是口碑傳播,口碑本源是產品。所以基於產品的賣點和如何表達賣點的基本素材是傳播的生命線。
42、做品牌傳播,要少花錢辦大事,就是說要善用巧勁,四兩撥千斤——就是要有幽默感,勇於自嘲,甚至自黑。
43、在今天的讀圖時代,一場發布會下來往往就是傳播了幾張圖。所以發布會我們最花時間的是演示文稿的準備,我們追求的是海報級的演示文稿,要求每一張都清晰易讀並有足夠張力。
44、2014年開始互聯網企業大談互聯網思維,傳統企業忙於互聯網轉型。前者往傳統媒體做廣告是為了加速擴張,保持看電視習慣的用戶都會很快互聯網化;後者類似不投廣告則是要輕裝上陣,要追上互聯網的速度。
45、做產品,噱頭成不了賣點;做市場,段子也成不了頭條。我們得分清噱頭和賣點的區別,得善於發現哪些素材有潛力可挖掘成頭條,而哪些只是段子。科技圈做產品上頭條就得靠真槍實彈,其中“搶首發,做第一”最直接有效。
46、產品和營銷的關系,是1和0的關系。你的包裝,你的海報,你的營銷,你的推廣,都是跟在產品這個“1”後面的“0”。如果沒有好產品,一切都會變得沒有意義。而如果產品給力,哪怕營銷做得差一點,也不會太難看。
47、互聯網是註意力經濟,一個品牌和事件的關註度,一定要有碰撞、有矛盾、有張力才起得來。所以,傳播途中有不同聲音不但正常,還可能是好事,在其中因勢利導、抓主流就可以了。一件傳播事件中,如果有七成是正面聲音就很好了,剩下三成負面的其實也無所謂。
48、傳統思路是做好媒介渠道,現在是做好內容,以前是找媒介,現在是媒介來找你。這其中,內容很關鍵。企業做自媒體的內容運營,要先做服務,再做營銷。
49、傳統做客戶服務都強調制度、KPI,但是對於小米的客戶服務,我認為,人比制度重要。在小米,我們把KPI指標只作輔助的參考,真正重要的是“和用戶做朋友”,讓大家發自內心地去服務好用戶比一切都重要。
50、一劍封喉,是小米設計思維的原點。具體說就是在產品的文案策劃和畫面表達上有兩個要求:一要直接,講大白話,讓用戶一聽就明白;二要切中要害,可感知,能打動用戶。
(本欄目歡迎出版社,自媒體人聯系合作, 聯系微信:zzyyanan)
黑馬哥很認真的跟大家說,近期總是發現有其他媒體或者自媒體人轉載本欄目文章而不標明出處。本欄目都是黑馬哥費勁心思挑選摘取的文章,非自創文章,黑馬哥也會標明作者,請大家轉載時務必寫明出處,否則,黑馬哥是要維權的。
在取消中國企業的高鐵招標結果後,墨西哥政府稱將補償中國企業,且允許他們參與新的高鐵招標。
路透社7日報道,墨西哥政府稱,在取消招標後將根據法律補償中國鐵建。預計高鐵重新招標將在11月末開始。高鐵新的招標將持續更長時間,以便所有感興趣的公司都能夠參與進來。中國鐵路建設集團能夠參與該國新的高鐵招標。
此前法新社報道稱,墨西哥政府7日決定撤銷授予中國企業的37億美元高鐵大單。消息公布後,昨日滬深股市高鐵基建板塊大跌。
墨西哥交通部長Gerardo Ruiz Esparza告訴Televisa network稱,墨西哥總統Enrique Pena Nieto撤消了中鐵建財團11月3日的中標結果,並決定重啟投標程序。
墨西哥交通部稱,取消中標是為“避免對投標過程的透明度和合法性出現任何質疑”,因為只有一家公司競標。
但是中鐵建今日晚間稱,到目前為止並沒有收到高鐵項目中標被取消的官方通知。
墨西哥總統Pena Nieto將在三天後出席北京APEC會議,並對中國展開為期兩天的訪問。
墨西哥取消合同消息後,鐵路基建板塊大跌。中鐵建A股股價大跌5.5%,港股大跌5.2%。
此 前,中國鐵建牽頭的中國財團作為唯一投標方,中標墨西哥高鐵建設工程項目,成為中國公司首個基建與裝備聯合出海的鐵路項目。
該高鐵項目計劃全長210公里,將連接首都墨西哥城和克雷塔羅,最高時速達到300公里,墨西哥政府希望每天客流量達到2.3萬人。
墨西哥政府周一表示,該項目總成本為508.2億比索(37.4億美元),包括建設成本和6.6億美元的五年運營成本,該項目85%的長期融資來自中國進出口銀行。墨西哥政府稱簽訂合同後,這一數字將會根據通脹率、匯率和其他可變因素進行調整。
在中鐵建本周中標之前,有十幾家公司對墨西哥高鐵項目感興趣,最後只有中鐵建在截至日期前提交標書。
路透曾援引西門子公司鐵路業務負責人報道稱,該公司以及同樣對這一項目感興趣的加拿大龐巴迪公司和法國阿爾斯通公司曾要求墨西哥政府給它們更多時間準備競標, 但被墨西哥交通部所拒絕。
在周一中鐵建中標後, 墨西哥交通部長Ruiz Esparza表示,只有一家公司投標高鐵項目“並非不正常”,因為從全球看一般這類項目平均只有兩家公司投標。
彭博新聞社此前報道稱,墨西哥反對黨National Action Party指責說,只有中國鐵建所牽頭財團參與的這次競標最終確定的項目建造價格太高,並且墨西哥政府沒有給予其他有興趣競標的公司足夠的準備時間。 但墨西哥通信與交通部部長 Gerardo Ruiz Esparza稱,最終核定的建設成本要低於政府最初定下的預算,而且墨西哥政府去年11月就通知有興趣競標這一高鐵項目的公司進行準備了。
據華爾街見聞網此前報道,即使拿下了墨西哥高鐵項目,中國鐵建也面臨很大的財務風險。2009年,中鐵建承建了沙特的輕軌,因工期延誤虧損了41.53億元。
如果說工期是發包方出的難題,價格戰就是中國鐵路公司自己選擇擠的“獨木橋”。低價是中國鐵路企業海外拓展貫用的“必殺技”。中國最大的鐵道設備制造商之一北車能拿到波士頓地鐵項目,也沿用了這一絕招:北車報出了超低價,比競爭對手龐巴迪的出價低一半。
之所以主打價格牌,是因為中國的確有成本優勢。據世界銀行的報告,要建設時速350公里的高鐵,中國的成本在1700萬至2100萬美元,歐洲要花2500萬至3900萬美元,而美國加州要高達5600萬美元。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