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樂視傳裁員「千人斬」 暫停擴張 撤換亞太區總裁

1 : GS(14)@2016-11-16 05:19:18

【明報專訊】一路狂奔、陷入財困陰霾的樂視正式「踩煞車掣」。據樂視員工稱,公司已下發裁員名單,月底前完成離職,其中樂視影業是重災區,總裁員人數或達千人。公司亦宣布暫停在亞洲地區擴張業務,並更換亞太區總裁。

明報記者 武君、尉奕陽

昨有樂視員工在微信群表示,公司開始公布裁員名單,每部門比例約一成,先由部門主管約談,之後再和人事部商討補償,被裁員工月底前完成離職手續,其中樂視影業的員工首當其衝。

強調要堅決完成「末位淘汰」

樂視回覆查詢時,引述創辦人賈躍亭此前言論稱,樂視不會裁員,更需要的是末位淘汰,每年末位淘汰的指標都是8%至10%,但根本未能做到,所以今年底要進行全面的價值評估及績效評估,一定要堅決地做這件事。公司強調,「末位淘汰」其實相當於不合格者被免職,相信每個機構也會這樣做。今年樂視增聘逾5000人,全球員工增加至1.3萬人,若以8%至10%比例計,被「末位淘汰」的員工或在1000人以上。

近期盛傳樂視資金鏈緊張,昨再傳集團暫停海外擴張,據知情人士稱,暫緩擴張是由於公司需在汽車、手機與體育等領域投入大量資金,但現時資金壓力仍處可控範圍,停止擴張是指暫緩進入尚未開拓的亞洲國家,如新加坡、泰國與印尼等,現時重點發展中國、美國及俄羅斯,香港發展計劃亦暫未改變。

上市後籌逾800億人幣

樂視削減開支的同時,亦在不同渠道尋求融資。樂視微博發文稱,賈躍亭在長江商學院的企業家同學,包括海瀾集團、恒興集團、敏華控股、綠葉集團等十幾家企業的高層決定對樂視投資6億美元,11月15日正式與樂視控股簽署了第一期3億美元的投資協議,本月到帳,資金將投向樂視汽車生態和LeEco Global,暫未知其入股價及股權結構。事實上,據《第一財經日報》統計,自2010年樂視網上市以來,通過配股、發債、大股東進行股權質押等方式,整個樂視融資規模已達800億元人民幣;如今樂視突然節儉,似乎可側面反映公司的資金情况。

此外,樂視亦宣布任命公司原VR子公司樂視創景總裁高峻,出任樂視控股亞太區總裁兼LeEco香港CEO,原總裁莫翠天將出任亞太區顧問。高峻將負責公司亞太區及香港整體經營管理與各項業務,直接向樂視控股CEO賈躍亭匯報。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2010&issue=2016111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5714

波蘭千人衝擊國會護新聞自由

1 : GS(14)@2016-12-18 11:04:13

波蘭數以千計示威者前天衝擊國會大樓(圖),抗議當局收緊採訪限制妨礙新聞自由,正審議財政預算案的議員轉到另一議事廳強行表決,而執政法律與公正黨(PiS)黨魁雅羅斯瓦夫要在護送下才能離開國會。


強行表決預算案

PiS聲稱為了讓議員及傳媒有更好工作環境,計劃限制每家媒體只能派兩人入國會大樓採訪,並禁止在大樓內拍攝,只能用官方發放片段,傳媒中心亦要移師至另一建築,令記者更難追訪議員。前天反對派議員在議事廳內大叫「民主」等口號抗議,在外的示威者不斷衝擊警方防線,欲闖議事廳,反對派指警方放催淚彈,但警方否認,僅承認用了肢體武力。混亂間國會議長一度叫停會議,其後轉到另一議事廳強行表決並聲稱通過了來年財政預算,反對派質疑表決違憲,衝突擾攘至昨凌晨才稍平息。路透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218/1986902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9453

失長和意電訊合同 愛立信計劃裁千人

1 : GS(14)@2016-12-22 08:08:26

【明報專訊】全球最大電訊設備生產商愛立信(Ericsson)計劃裁員1000人,以彌補因競投長和合併意大利電訊商合同失敗造成的損失,裁員數量相當於愛立信於意大利員工總數約四分之一。

長和旗下的電訊公司「3意大利」此前獲得歐盟委員會批准,允許其與VimpelCom的電訊公司Wind進行合併,合併後兩者將成為意大利最大的移動通訊網絡供應商。

愛立信現時負責管理全部「3意大利」及部分Wind電訊網絡。外電引述消息人士稱,由於愛立信未能被選為長和與VimpelCom進行網絡整合的服務供應商,競標失敗將令愛立信虧損約10億美元(約78億港元)。

傳中興贏得合同

消息人士續稱,中國電訊商中興(0763)已接近贏得最終的網絡整合合同,愛立信的競爭對手,同時包括華為與諾基亞。

近年來電訊行業競爭加劇導致愛立信在下滑的行業周期中顯得更需要掙扎求存,該公司今年10月已宣布於總部所在地瑞典裁員3000人,相當於當地員工總數約五分之一;本月初亦再宣布將提前進行一項「自願裁員計劃」,預計將影響約1600人。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991&issue=2016122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9723

【紐約直擊】雪後僅零下6℃!千人參加「地鐵無褲日」

1 : GS(14)@2017-01-12 08:03:19

「統統脫掉!脫掉!」美國紐約市周日氣溫低見零下6℃,創入冬以來新低,但無阻近千名市民脫掉褲子,參加一年一度「地鐵無褲日」(No Pants Subway Ride)。活動主辦者認為,嚴寒下的「無褲日」更具意義,「夏天才舉辦?6月還有人穿褲子嗎?」駐紐約記者:鄭柏齡「地鐵無褲日」今年踏入第16屆,這項起源於紐約市、首屆只有7名參加者的活動,今年已推廣到全球60個城市。主辦單位Improv Everywhere原預計,今年參加的紐約市民約4,000人,但由於周六降下入冬以來最大一場雪,周日活動當日氣溫跌至零下6℃,最終只得約千人參與。響應主辦單位號召,參加者下午3時分別從紐約市7個地鐵站出發,進入列車後脫下褲子,最後到達聯合廣場(Union Sqaure)站舉行大型派對。雖然下半身只剩內褲,但不少人仍然悉心打扮,有的穿上超人上衣,有的則穿上西裝,打扮成候任副總統彭斯(Mike Pence),配合現場樂隊表演載歌載舞,氣氛熱鬧。來自台灣的Ken首次參加「無褲日」,他坦言出發前有點猶豫,後來才慢慢感到自在、大方,「看到別人都在脫,就不再尷尬了」,他讚嘆紐約市能包容不同文化,「(無褲日)在台灣、中國大陸都沒可能發生,太害羞了」;來自中國浙江省的彭小姐,在美國生活一年多,在facebook上看到「無褲日」後首次脫下褲子與眾同樂,「很有意思,鼓勵大家走出comfort zone(舒適圈),令生活變得有趣」。雖然天氣寒冷使參加人數不如預期,更有網民在社交網站訴苦,質疑如何不改期舉行「無褲日」;有份統籌活動的Alex承認天氣有點凍,但反問「這樣才有意思。如果在6月舉行,6月還有人穿長褲嗎?」「無褲地鐵日」2002年首次舉辦時,只是Improv Everywhere創辦人Charlie Todd的一場惡作劇,主辦單位希望透過活動,在平凡的生活中帶來一點歡樂。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111/1989345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2171

千人遊行撐警 拳打腳踢「法官」示威者讚七警仁慈「錯在打人地點」

1 : GS(14)@2017-02-19 12:19:21

■有遊行人士裝扮成法官,自稱「我係狗嚟咋」,其他人則作勢對他拳打腳踢。陳善南攝



【七警罪成】【本報訊】七警毆打曾健超被判罪成入獄後,撐警團體「香港政研會」昨舉行撐警遊行,逾千人參加。有遊行人士指七警壓力大,混亂中打人不出奇,「已經好仁慈、好克制!」有人更稱七警選錯打人地點「應拉去其他地方」。遊行期間,有人用粗口辱罵判案的法官杜大衛,律政司重申不應惡意攻擊法官,會將可能構成藐視法庭的行為轉介執法機構調查。記者:潘柏林 紀靜雯香港政研會昨發起撐警有效執法大遊行,下午3時在中環遮打花園集合,遊行至警察總部遞交支持警察的簽名信,其間有執勤警察與遊行人士擊掌。遊行人士沿途高呼「支持警察、七警無罪」,部份人大叫「趕走狗官」和「fxxking David」,涉嫌用粗口辱罵處理七警案的法官杜大衛(David John Dufton)。有人裝扮成法官,自稱「我係狗嚟咋!」旁邊示威者作勢對他拳打腳踢。



法官杜大衛

盧寵茂顧紀筠現身支持

遊行人士大多不滿七警入獄兩年刑期過重,從事會計的李先生指入獄兩至三個月已足夠,「唔可以話佢哋無錯,不過佢哋係衝動下犯咗少少錯,要體諒吓佢哋。」家庭主婦Miu認為七警只是用過多武力,未對曾健超有重大傷害,「其實執法者一路用武力控制情況,自古以嚟好似阿爸打仔女,只係武力程度去到幾嚴重。」另一遊行人士林女士則不太熟悉案情,說不出誰被七警毆打,「阿邊個超乜,佢淋人哋。」她認為警察壓力大,在混亂中踢打並不出奇,「美國一早射低你,何況打你兩下咁簡單,已經好仁慈、好克制。」有長者認為七警錯在打人地點,「(七警)佢哋做得唔係幾好,應拉到去其他地方(打)。」記者反問:「即係唔應該喺街到打?」他回答:「係啦!」被問甚麼地方可以打人,他說:「呢樣嘢?家嚟講好難講!」曾將雨傘運動比喻為癌症的港大校委會委員盧寵茂亦出席遊行,他相信七警只是一時衝動,「佢維護法律嘅過程入面,可能一時衝動有啲錯,影響到佢哋,亦都影響到佢哋家人,我覺得好唔開心、好唔抵。」前電視演員顧紀筠亦有現身,她昨晚以短訊回覆稱:「我們在香港成長,香港係一個法治的社會,令我們感到安全。但今次七警案的判決,令我感到痛心,失望!法治彰顯,卻痛失公義!所以要表達我的感受。」遊行隊伍中亦有一群拉起香港茂名同鄉總會橫額的人士,該組織於2011年曾捲入「1屋7姓13票」的區議會選舉種票醜聞,又曾於2012年立法會選舉前,被揭發免費遊船河及卡拉OK款待大批同鄉,提示參加者投票給梁美芬。



■盧寵茂(中)昨與遊行人士合照。互聯網

律政司籲尊重司法獨立

遊行隊伍最終到政府總部外集會,下午5時半和平散去。香港政研會主席鄧德成強調,遊行人士只是表達意見,並非藐視法庭,「法官佢維護自己尊嚴靠品德行為,而唔係靠司法程序藐視法庭去捍衞尊嚴。」他重申無足夠證據確認七警有打人,「係我眼中證據係薄弱嘅!」律政司呼籲社會人士尊重司法獨立和法治,就法院裁決發表意見的同時,必須尊重司法獨立,不應惡意攻擊法官,或作出任何會導致損害司法獨立的行為。任何言論應避免構成或可能被視為向法院或個別法官施壓,以免影響司法獨立和法治的健康發展。律政司會將有可能構成藐視法庭的行為轉介執法機構調查,以及對適當個案採取跟進行動,包括展開相關法律程序。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219/1993316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6937

毋忘真普選初衷 民陣遊行反欽點千人參與  警兩度舉黃旗

1 : GS(14)@2017-03-26 15:28:44

■民陣昨日發起遊行,反對小圈子選舉,民主黨、公民黨、社民連等多個泛民政黨參與。何頴賢攝



【特首決戰】【本報訊】民陣昨日發起遊行,反對特首小圈子選舉,大會宣佈約有1,000人出席。民陣召集人區諾軒承認遊行人數比預期少,但強調主要的泛民政黨都有出席,證明泛民選委縱然有「含淚」投曾俊華的策略派,亦有堅持投白票的原則派,但對於爭取真普選、反對小圈子選舉的初衷仍然不變。記者:周婷 袁楚雙民陣遊行隊伍昨日下午由銅鑼灣東角道出發,遊行至灣仔稅務大樓。是次遊行並沒有向警方申請不反對通知書,隊伍出發前,警方於東角道最少兩次高舉黃旗,警告遊行人士正參與非法集結,但隊伍在警告下如期出發。民陣、關注基層團體成員遊行後在灣仔稅務大樓外集會及留守,至今早民陣將主辦另一場遊行,反對小圈子選舉。



■有遊行人士舉起「不要林鄭」標語。李家皓攝

多個政黨響應

區諾軒解釋,警察多個協會早前舉行支援七警集會,亦沒有申請不反對通知書,認為市民有權和平集會、毋須警方批准,他們昨日是以行動體現「公民不服從」。他透露,遊行期間遭警方多次口頭警告,他願意承受相關刑責,已有被捕的心理準備。區又表示,目前形勢林鄭月娥仍有很大機會當選,而一旦林鄭當選、民陣未計劃任何具體行動。昨日遊行獲多個泛民政黨響應,包括民主黨、公民黨、工黨、社民連、民協及小麗民主教室等。已表明會於今日選舉中投白票的社民連梁國雄透露,多次被不同人勸說「唔好嘥張票」,昨日亦有市民罵他自己無法入閘而投白票是「無恥」,梁國雄表明,投白票是為了向選民及雨傘運動中爭取真普選的市民負責,自己不會用原則換選票,無懼「票債票償」。民主黨7名立法會議員,以及公民黨手握的25票分別表明「all-in」曾俊華,其中公民黨梁家傑、民主黨許智峯等昨日亦有出席遊行。許智峯說,有人質疑他已身為選委、手中已有一票,但他強調「有票嘅選委都要反(小圈子選舉)」,又指目前候選人中沒有一人代表到他自己;重申一天未爭取到民意授權的選舉制度,港人仍要繼續活在專制政權魔爪下。



■警方於東角道最少兩次高舉黃旗。何頴賢攝

籲泛民要團結


社工學聯會長李裕茂則表示,中共干預選舉,只要出聲便可欽點特首,但「好多市民可能被蒙在鼓裏,相信緊呢個制度」,參與遊行是為了讓大家認清,特首的產生制度直接影響未來民生施政,對每一個市民息息相關。李又指,對選舉制度的畸形而無法聚焦討論感到失望,令遊行變成「無辦法中嘅辦法。」對於遊行人數少,區諾軒認為人數不重要,另一關鍵是想修補泛民陣營中「撕裂」。他說今次籌備遊行,自己也「唔易搵到企位」,寄語泛民中人對不同政見的人「唔好鬧爆」,更不應撕裂,否則是「對唔住雨傘運動嘅朋友」;亦希望泛民能在選舉後檢討路向。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326/1997028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8834

財仔推大專生$500貸款準時還款不收息 半年逾千人申請

1 : GS(14)@2017-04-04 08:58:11

■左起為uFinance創辦人許迪、劉啟謙、黎子謙。



【本報訊】大專生課餘多從事兼職,但上莊、住宿舍等使費昂貴,不時會入不敷支,專攻大專生市場的財務平台uFinance睇準商機,推500元零用貸款,稱半年間有逾千人次申請。創辦人指本港不少大專生出身基層,不時有財務需要,不過有銀行家認為這批客人風險甚高。記者:周家誠 曾木秀



為財務公司轉介貸款的uFinance,其創辦人許迪指,大專生雖然可獲政府資助,但審批期長,若有突如其來開支,未必能解決到財務需要。另一創辦人黎子謙補充指,自己讀大學有時「手緊」,連500元生活費、報名費等亦難負擔。



網上交文件毋須露面

uFinance推出還款期、審批期俱短的500元貸款產品,不用真人露相,只需要在網上向uFinance繳交文件,如身份證、學生證、住址證明、銀行月結單等副本,最快可以即日審批。許迪強調該公司不會出售個人資料,只作批核貸款之用。「在職人士500元好易搵,但大專生就比較困難。」黎子謙稱,希望同學成功周轉之餘,亦不用承擔沉重財務壓力,亦順帶教育「有借有還」觀念。由去年9月起推出起計,該500元貸款產品有逾千人次成功申請,範圍涵蓋大學生、副學士、高級文憑等。黎子謙稱該產品無利可圖,「1蚊利息都唔收,若果遲還款,只係每月收5蚊。」不過,黎子謙坦言,相關產品可以獲得潛在客戶,「希望第時佢哋有財務需要都會搵返我哋。」


有同學借錢買教科書

不少人疑問,區區500元為甚麼不向父母或朋友借?黎子謙指不少大專生希望財務獨立,「自己問題都想自己解決,如果長期搵朋友借,會令個關係變差。」亦有網民質疑「500蚊做到啲乜?」,許迪解釋,不少大專生出身基層,有財務需要,他舉例有港大法律系學生,開學前打算買二手教科書而借錢;亦有學生借錢購買西裝參與學校活動。華僑永亨信用財務總經理吳幗欣表示,對放貸予大專生確有保留,「雖然大專生有收入有外快,但銀行會秤一秤,例如能否提供收入證明,如果話因為私人補習提供唔到,咁都批就好難算審慎。」此外,同樣值得注意的是,uFinance運作模式與財務公司無異,不過該公司並未持有放債人牌照,僅是在公司註冊處登記的財務中介,貸款方則為一家名為啟藍優貸的中資公司。現時500元貸款並未錄得壞賬,僅有1至2%的遲還款率,不過許迪強調uFinance未曾聘請任何收數公司。


【學生意見】

■邱同學

食兩餐飯冇咗

22歲的邱同學:「我有喺IG開網店賣自己設計嘅產品,每個月有幾千至一萬元。就算好窮嘅時候都從來唔問人借錢,而且500蚊咁少,食兩餐飯都冇咗啦!搭車都咁貴喎,有啲住得好遠,車錢一日都可能成嚿水。而且有需要時,向朋友借500蚊都容易,真係好friend嗰啲一定會幫你。」



■凌同學

向朋友借唔易

凌同學:「我一邊讀書一邊做兼職,加上屋企人的零用錢,一個月有幾千蚊啱啱好夠使。有試過窮到要問人借錢,中學的時候較多,最窮咪就係叫個friend買串煎釀三寶,然之後自己食一粒魚蛋囉!如果要向朋友借500蚊都唔易,因為我身邊都係窮人囉。」



■陳同學

冇錢就唔出街

20歲大專生陳同學:「家人每月會畀大約3,000蚊零用錢,夠自己使,冇錢嘅時候會成日喺屋企唔出街,最長紀錄係兩個禮拜。500蚊對學生嚟講數目都幾大,要借都唔易,要好熟嘅朋友先會借,但亦盡量唔借錢,想靠自己,自己打工搞掂佢就算。」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403/1997822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9108

【台北直擊】宣傳新版《盜墓迷城》靚佬湯襲台北 引千人圍觀

1 : GS(14)@2017-05-27 00:07:02

由荷李活巨星湯告魯斯(Tom Cruise)主演的新版《盜墓迷城》(The Mummy)將於本港下月8日上映,靚佬湯聯同導演Alex Kurtzman、拍檔型格女星蘇菲亞寶堤拉(Sofia Boutella)及Annabelle Wallis去台北宣傳,眾人昨早先現身在文華東方酒店的記者會,傍晚再舉行首映禮紅地毯活動,吸引大批粉絲及多位來自東南亞記者採訪,引千人圍觀。紅地毯活動在台北美麗華大直影城舉行,引來逾千名圍觀者,有粉絲於早上10時已開始到場霸位,更有人於臉上畫花紋扮蘇菲亞的公主角色。活動開始前下起毛毛雨,粉絲要撐傘冒雨等偶像。雖然英國日前發生恐襲,不過記者入場時只需要憑證入場,不需要被搜袋。最先抵達的靚佬湯戴上黑超及穿西裝現身紅地毯,等候已久的粉絲喜見偶像即瘋狂尖叫,踴到偶像身邊,一度阻塞馬路,場面一度混亂,其間有粉絲感到不適,要送往救護車病床休息。靚佬湯甫落車已開始為影迷簽名及合照,又拿起粉絲的手機自拍,盡量照顧每一位粉絲,相當親民。本報記者問靚佬湯會否來香港拍戲,他點頭表示會來港,之後便繼續為粉絲簽名。



■靚佬湯(箭嘴示)昨晚現身紅地毯活動,引千人圍觀。台灣《蘋果日報》

■靚佬湯為影迷簽名,有求必應。台灣《蘋果日報》


想用真蜘蛛拍攝


至於在中午舉行的記者會上,靚佬湯被問到其中一場戲份要被大量老鼠、蜘蛛擒上身,他說:「基本上是用特效及做反應,不過我整蠱劇組,說要用真蜘蛛,令他們好頭痛。」他無論鏡頭前後都對女拍檔照顧有加,Annabelle自爆拍攝墜機場面時,她身上的扣解不開,立即向靚佬湯求救,靚佬湯即英雄上身說:「不用怕,有我在。」她邊講邊手舞足蹈。有記者問眾人最想令誰起死回生?靚佬湯狂講藝術家如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莫奈(Claude Monet)及李小龍。最後完場落台時,靚佬湯扶女拍檔落台,盡顯紳士風度,又多謝在場記者。採訪、攝影:丁焯敏


■蘇菲亞(右)親民地跟影迷自拍。

■Annabelle自爆拍攝墜機場面時,靚佬湯英雄救美。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526/2003362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4088

911襲擊後六千人患癌紐約建館紀念搜救人員

1 : GS(14)@2017-06-10 13:09:23

美國911襲擊發生超過15年,曼哈頓世貿中心原址每年舉辦各類活動,悼念在事件中逝世的近3,000人。當年有份參與搜救工作的人員,不少成為長期病患者,多達6,000人患上癌症;「911國家紀念博物館」宣佈,計劃在館外增設一個永久展覽場地,以表揚搜救人員的貢獻。駐紐約記者:鄭柏齡911襲擊發生後,數以千計來自美國各州的消防員、警察、工程師、志願者等,自發前往世貿中心廢墟協助搜救,大火最終在3個月後被撲滅,而現場逾150萬噸瓦礫,亦足足花上半年時間才完全清理掉。鐵匠Jim Gaffney為其中一位在世貿中心現場工作的人員,他憶述當時整個紐約市居民相當團結,「走進工地內,所有人都願意伸出援手,向你遞出樽裝水」,但他認為,現時紐約市已失去當年的精神,「人們不再友善,好像已忘記當年發生了甚麼事,但我肯定不會忘記」。紐約市消防隊長Adrienne Walsh,憶述在廢墟中尋找同伴的遺體,不禁落淚,「找東西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她指,「原本以為要花上長時間救火,根本沒想過大廈會倒下」。在搜救後功成身退的消防員中,Walsh其中一位戰友因吸入過多有毒灰塵,在去年因癌病而逝世。組織「911健康觀察」(911 Health Watch)總監Benjamin Chevat透露,自2002年911搜救工作完成後,超過3.9萬人因事件患上長期疾病,多達6,000人患上癌症,不少已經因病逝世。聯邦政府在2001年,推出受害者賠償基金(Victim Compensation Fund)及為受影響人士而設的醫療保障(WTC Health Program),至今申請人數超過7萬人。為表揚搜救人員所作出貢獻,「911國家紀念博物館」(911 Mermorial& Museum)宣佈在館外設置永久展覽場地,展出及講述搜救及重建過程,所造成的健康影響。時任紐約市市長彭博(Michael Bloomberg)透過代表指,「紐約市欠下搜救人員太多東西,他們的勇氣、犧牲和膽量,我們要向他們致敬」。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608/2004878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4959

【旅遊籽】改造台北老房子 千人申請入住共居

1 : GS(14)@2017-06-18 11:19:13

「溫州八玖」室友成立「共濟金」應付水電費、廁紙等日用品支出。



【旅遊籽:浪迹遊蹤】「共居生活」,顧名思義是指來自不同家庭的人,共享廚房、用餐、衞生間等公共空間。這種生活形態,已在世界各地掀起熱潮。台北有人建設共居公寓,希望讓同一屋簷下的理念開枝散葉;也有來自不同地方的台灣原住民,因緣際會選擇住在一起;柏林的「燈塔」多代屋,則讓老人與年輕人共處照應;亦有隨工漂泊、因找到好夥伴而留在斯德哥爾摩的香港女生。就讓我們看看這一個又一個的故事,如何連結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這種共享生活的居住模式,近年開始在亞洲流行,特別是地少人多的城市,當中兩年前落戶台北的共居公寓「玖樓」,成功打響名堂,公寓急增至13間以上,成功吸引接近千人申請入住,將共享生活開枝散葉,是亞洲的成功例子。隱身大安區溫州街的「溫州八玖」,去年6月才入伙,2,000呎的高樓底老房子,設獨立雙人房及上下鋪床位,一共住了八至九個租客,推門而進,闊落的客廳設長桌及梳化,復古裝潢,格局如同台式咖啡室,三五年輕人正在飯後吹水聊天。創辦人柯伯麟、王維鋼及潘信榮,三人原是台北大學生,經歷租房的苦況,眼見一般房子也欠缺共用空間,他們靈機一觸,決定合租較大的老房子,舉辦各種聚會,增加公共空間的使用率,讓房子不僅是個讓人作息的地方,也成為了人與人溝通的平台。「第一所共居公寓,是在東門區的『連雲玖樓』,最初只是以Airbnb的形式,找其他人一起合租試住,但發現Airbnb主要服務觀光客,入住時間有限,很難保留share house的社群文化,所以才開始在網上找長租的室友。」柯伯麟說的社群文化,是指室友之間可以一同煮飯、吃飯、聊天,甚至舉辦各類型分享活動,「你是住在一個社群,不是租房,是有互動交流的生活,不一定只玩手機、電腦。我們除了設計公共空間,也需要設計人與人的連結與互動。」為確保室友的多元性,每一個入住的租客,也要填寫詳細申請表,「因為方便我們更了解你對於共居、對於家的想像,只要是客觀條件符合,才會帶進來看房,避免錯配。」



廚房是共生公寓另一重要設施。

修讀獸醫的簡維萱,喜歡共生公寓設有廚房,因為學校宿舍比較難下廚。


受年輕人歡迎 平租吸引遲婚一族

剛剛搬進溫州八玖的張凱伊,在澳洲工作假期時習慣了share house的生活模式,「比較像一個家庭的感覺,室友會一起吃飯,一起參加活動,一起在家做菜。」正在修讀獸醫的室友簡維萱,同樣追求互動的生活模式,「大學宿舍的環境空間相對較小,也沒有廚房、客廳。」十多間公寓的50多位室友,大部份也是在城市剛起步發展的年輕人,也有不少前往台北學習中文的外國人,「外國人可能不太了解台灣人的生活習慣,例如在台灣我們需要在固定的時間等垃圾車倒垃圾,這些文化就可以互相交流學習。」玖樓的十多間公寓,大部份是由空置老房子改裝而成,降低營運成本,裝潢、維修也由合夥人一腳踢,「上一輩在台北買下很多房子,但子女遷出、移民等成為空置房子,很多房東沒有心力去經營。」除了看準老房子閒置率高,他認為玖樓受年輕人歡迎,也與台北的社會環境有關,「現在台灣的年輕人比較遲婚,成家立室之前大多數需要租房。第二點,因為在台北買房子是非常困難,租金相對比較容易負擔。」在樓價高企的台北市中心,共生公寓的租金,比同區平三四成,「一般以半年或以上租住,也有按月租,彈性較大,每間房的價位也不同,租金約6,000至1.4萬台幣(約1,500至3,500港元)不等,有獨立廁所會較貴。」他們最近在「溫州八玖」的天台添置活動中心,方便舉辦小型電影放映、音樂會,並希望以此為主中點,將共居版圖擴大至更多地區。



柯伯麟隨身攜帶所有公寓的鎖鑰及小型維修工具,應付不時之需。

在台北找到新工作的張凱伊,習慣澳洲的share house生活模式。

facebook:spacesofcapital9thfloor記者:王佩兒攝影:林栢鈞編輯:梁浩維美術:楊永昌、孔文彬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618/2005835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579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