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史上最強“抽血機”來襲 下周打新或凍結創紀錄資金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068

下周有24只新股密集發布,新股發行數量創IPO重啟以來的新高,民生證券預計此次打新將凍結2.6萬億資金,資金凍結量創歷史新高,高於1月創造的前期峰值2.2萬億元。

由於賺錢效應顯著,每次新股申購都會變成市場“抽血機”,造成股票市場資金分流,市場利率上沖。

本輪新股申購最密集的是2月10日(周二),市場將迎來東興證券等十多只新股發行,資金面壓力最大的是2月11日(周三),2月12日(周四)流動性緊張的局面將有所緩解。

下圖來自民生證券研報,顯示的是24只新股申購的日期以及資金凍結情況:

QQ圖片20150206150838

QQ圖片20150206150854

QQ圖片20150206150907

下圖則是中金公司關於新股發行價的預測:

QQ圖片20150206151159

中金公司分析員王漢峰團隊在報告中提到,本批新股最高平均漲幅可能會走高,預計最高平均漲幅在200%-250%之間。其相對看好益豐藥房、唐德影視、木林森、東興證券。

一方面本批新股的基本面與新年首批相近;另一方面由於可能存在一個半月左右的空窗期,將一定程度提升本批新股的稀缺性。

此外,“參與打新的總體收益率可能有所上升。新股上市後整體表現有望好於上一批,同時由於申購期臨近春節,偏緊資金面有望提升網下配售比例和網上中簽率。”中金研報表示。

本周五A股大跌,滬指收創近一個半月新低,跌破3100點。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1155

1月新建住宅價格降幅創紀錄 城市分化趨勢加劇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408

1月70個大中城市房價環比整體下滑,城市間呈現分化:一線城市初步止跌回穩,二線城市降幅緩慢收窄,三線城市降幅略有擴大。

受去年同期基數較高影響,房價同比繼續下降。1月70個大中城市新建住宅銷售價格同比下降5.1% ,上月下降4.3%已是現行《住宅銷售價格統計調查方案》自2011年1月開始實施以來的最大降幅。

中國去年11月實施的2012年以來的首次降息仍然有待重振該國的房地產市場。中原地產地產追蹤的40個城市1月新屋銷售面積環比大降31%,因為開發商在這一傳統淡季放緩了新樓盤的推出。

瑞信駐香港房地產分析師Jinsong Du在電話中告訴彭博

更具支持性的房地產政策能否真正地令房地產市場回暖仍是一個大問題。房屋庫存仍然很高。

據國家統計局,1月70個大中城市中,價格環比下降的城市有64個,上漲的城市有2個,持平的城市有4個。環比價格變動中,最高漲幅為0.3%,最低為下降1.7%。

二手房方面,70個大中城市中,價格環比下降的城市有61個,上漲的城市有6個,持平的城市有3個。環比價格變動中,最高漲幅為0.6%,最低為下降1.9%。

對此,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劉建偉進行了解讀

一、房價環比總體略有下降,城市間呈現分化。發布的數據顯示,1月份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下降的城市有64個,比上月減少2個;持平和上漲的城市分別有4個和2個,均比上月增加1個。二手住宅價格環比下降的城市有61個,比上月增加1個;持平和上漲的城市分別有3個和6個,分別比上月增加1個和減少2個。房價環比總體仍然略有下降。

分城市看,分化明顯。一線城市房價初步呈現止跌回穩態勢,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綜合平均連續兩個月微漲,二手住宅價格環比綜合平均連續四個月微漲,1月份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價格環比下降的一線城市均只有1個,且跌幅均在0.2%以內。二線城市房價環比綜合平均仍然下降,但降幅緩慢收窄。三線城市房價繼續下降,且降幅略有擴大,1月份三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價格環比綜合平均降幅均比上月擴大0.1個百分點。房價持平和上漲的城市主要集中在一、二線城市;房價降幅大於0.5%的城市主要集中在三線城市。

二、房價同比繼續下降。受去年同期基數較高影響,房價同比繼續下降。70個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價格同比上漲的城市僅有1個,二手住宅價格同比上漲的城市僅有3個,且新建商品住宅與二手住宅價格同比綜合平均降幅均比上月有所擴大。

以下是國家統計局的新聞稿

一、新建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性住房)價格變動情況(詳見附表2)

(一)與上月相比,70個大中城市中,價格下降的城市有64個,上漲的城市有2個,持平的城市有4個。環比價格變動中,最高漲幅為0.3%,最低為下降1.7%。

(二)與去年同月相比,70個大中城市中,價格下降的城市有69個,上漲的城市有1個。1月份,同比價格變動中,最高漲幅為0.8%,最低為下降10.5%。

二、二手住宅價格變動情況

(一)與上月相比,70個大中城市中,價格下降的城市有61個,上漲的城市有6個,持平的城市有3個。環比價格變動中,最高漲幅為0.6%,最低為下降1.9%。

(二)與去年同月相比,70個大中城市中,價格下降的城市有67個,上漲的城市有3個。1月份,同比價格變動中,最高漲幅為1.5%,最低為下降13.9%。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2809

1月希臘銀行業存款流失創紀錄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620

周四,希臘央行公布的數據顯示,1月希臘銀行業存款外流122億歐元,規模創紀錄;希臘企業和家庭在希臘銀行業的存款總量為1480億歐元,較去年12月減少7.7%,這一下滑幅度也創下紀錄。

greecedebt

1月希臘銀行業存款外流122億歐元,規模創歷史紀錄。1月希臘企業和家庭在希臘銀行業的存款總量為1480億歐元,較去年12月減少7.7%,這一下滑幅度也創下歷史紀錄。1月希臘銀行業持有的現金總量創下2005年8月以來新低。

greek corporate deposits_0

去年晚些時候,希臘抵制緊縮財政的左翼黨Syriza在民意調查中明顯占優勢,儲戶預計希臘將與債權人就債務問題展開激烈談判,資金開始撤離希臘。截至1月底,希臘銀行業存款較11月下滑了10%。

希臘1月銀行業存款外流規模與最悲觀的預測大體一致。然而,這還不是最糟糕的情形。華爾街見聞網站此前報道,2月中旬,在僅僅兩天的時間里,希臘銀行業存款外流超過10億歐元。

人們擔心希臘政府可能實行資本管制,希臘國內的恐慌情緒不斷升溫。不過希臘政府否認了任何關於資本管制的計劃。2013年3月塞浦路斯在遭遇危機期間,曾對銀行業實施過資本管制,具體措施包括對提取存款設置限制,以及限制資金在賬戶間或跨境轉移。市場擔心塞浦路斯的前車之鑒在希臘重演。

希臘銀行業無疑面臨嚴峻的考驗。財經博客Zerohedge點評稱,希臘銀行業不良貸款率高達40%,又沒有權益類資本緩沖,面臨巨大危機。在沒有救助的情況下,希臘銀行業如不實施資本管制,很難在惡劣環境下進行自我調節。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3557

持股比例大幅提高 日本GPIF規模達到創紀錄的137萬億日元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646

20141103-GPIF

日本政府養老投資基金GPIF規模在去年四季度上漲5.2%,使其資產升值至137萬億日元,創下歷史記錄。

四季度,GPIF持有的日本債券上漲1.9%,日本股票上漲6.2%,海外債券上漲9.4%,而海外股票上漲10.3%。

截至12月底,GPIF持有43.1%的日本債券、19.8%的日本股票、13.1%的海外債券、19.6%的海外股票和4.3%的短期資產。

華爾街見聞網站此前提到,去年10月,GPIF宣布批準將國內、國外股票配置比例從12%提高至25%。批準將日本債券配置比例從60%下調至35%。GPIF未提供短期資產配置目標。

除了更改GPIF資產配置以外,日本央行去年10月還出乎市場意料宣布將基礎貨幣規模增加10萬億日元,增至80萬億日元,並要讓QE項目年度購買ETF和REIT資產的規模翻三倍。

分析人士認為,日本政府的決定將導致日元對美元今年走低,日本股市將因GPIF增加投資而上漲,對日本債券倒沒多少影響。日本最大券商野村證券認為日本央行上述貨幣政策決定顯示,該央行將最大限度影響市場視為更優先的任務,美元對日元和日本股市將明顯受其影響。該央行顯然在與GPIF配合。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3578

澳門賭場危機:2月收入創紀錄腰斬 遭遇“九連跌”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768

gambling-mecca-of-macau

隨著行業收入持續減少,澳門博彩業的光環似乎正黯淡下去。

澳門博彩監察協調局(Gaming Inspection and Coordination Bureau)3月3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澳門2月博彩業收入前所未有地下跌了48.6%,且為連續第九個月下滑,行業總收入跌至195億澳元(約合24.4億美元)。

今年的2月,恰逢中國人傳統的農歷春節。這個節日通常是澳門博彩業的旺季。

華爾街見聞提及,去年同期,澳門博彩業大肆攬金380億澳元,金額空前之高。但隨後中央推出的反腐政策和更嚴格的入境制度使得不少賭客放棄前往澳門。

去年,澳門博彩業年度總營收出現自2002年有記錄以來的第一次下滑。彭博社對分析師開展的預期調查結果顯示,澳門博彩業收入今年有可能進一步下滑8%。

澳門博彩業收入跌幅創下歷史第二大是在去年12月。華爾街見聞曾提及,當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澳門出席慶祝該地區回歸15周年時提出,要加強與完善澳門博彩業的監管,積極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推動經濟多元可持續發展。

中外媒體認為,這表明中央領導層決心打擊內地非法資金借澳門流出,傳遞了澳門發展不能再靠博彩業的明確信號。

澳門政府官員曾在上個月表示,(澳門)本地接待能力是個大問題。農歷新年過後,澳門將與中央政府檢討(大陸赴澳)自由行計劃。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4062

歐洲QE未啟 熱錢湧入創紀錄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775

102359839-euro.530x298

據CNBC報道,歐洲央行QE尚未實施,流入歐洲股市和債市的資金已創紀錄。

為了提振歐洲經濟和應對通縮壓力,歐洲央行計劃將其資產負債表擴張近萬億歐元。歐洲央行一位發言人周一告訴CNBC,暫時未有啟動購債的明確日期,但預計會在3月的某一時刻實施。

安聯保險首席經濟顧問Mohamed El-Erian表示,歐洲央行可能會進一步擴大購債項目。

El-Erian在阿布紮比參加全球金融市場論壇時告訴CNBC,“我估計,未來一年本輪QE會演變。”他還表示,歐洲央行將購買更多的資產。

負收益率

投資者關於歐洲央行將購買債券的預期將歐元區國債和企業債券收益率推至負值。

華爾街見聞網站介紹過,德國上周三首次售出了負收益率的五年期國債。丹麥、芬蘭、荷蘭和奧地利等國的五年期國債均以負收益率交易,連雀巢和殼牌石油公司發行的企業債券也是如此。

這一曾經少見的現象正變得更加尋常。蘇格蘭皇家銀行(RBS)歐洲宏觀債券研究部主管Alberto Gallo告訴《紐約時報》,負收益率債券是歐洲增長最快的資產類別,30%的歐債主權債券都以負收益率交易。

據摩根大通,在不到一年時間里,歐元區負收益率債券由200億美元飆升至2萬億美元。

歐股大漲

但並非人人都對負收益率債券買賬。 阿布紮比投資局首席投資官Mark Cutis周一告訴CNBC,在收益率為負的情況下,他不會“做多”德國國債。他還談到了日股的吸引力。

歐股更是受到熱捧。華爾街見聞介紹過,今年迄今,歐日股市成了大贏家,日經指數漲近8%,歐洲斯托克600指數大漲14%,同期美股僅漲2.8%。路透的數據顯示,歐洲基準股指迎來了1986年設立以來的最佳開年表現。

周一被問及投資歐洲股市時,高盛資產管理國際業務(GSAM)首席執行官Sheila Patel告訴CNBC:“我覺得為時未晚。”她認為,“有選擇性的投資策略”很重要,歐洲央行的QE最終會刺激中小股大漲,而非僅僅超級大盤股。

大佬齊看好

華爾街見聞網站介紹過,從巴菲特到Stan Druckenmiller,從索羅斯家族辦公室(Family Office)到Leon Cooperman,看漲歐洲股市的大佬不在少數。

在過去三十年間取得驕人業績的對沖基金大佬Stan Druckenmiller今日也表示,今年歐洲和日本股市表現將超過美國。

Druckenmiller 接受CNBC采訪時表示,“我對美國並不感到十分興奮,但在日本和歐洲我確實擁有大量的倉位。”他所選的歐股包括汽車制造商大眾、寶馬和飛機制造商空中客車,均是受益歐元貶值的公司。

歐米茄顧問公司(Omega Advisors Inc.)創始人Leon Cooperman今年在致投資者的一封信中表示,預計歐洲央行寬松會加碼,加之歐元貶值和企業盈利會穩固增長的預期,已對資金面產生影響。

上周以4億歐元收購歐洲最大摩托車零部件零售商Detlev之後,巴菲特在接受德國媒體采訪時坦誠可能會收購更多的德國公司。

歐洲央行今年1月宣布推出QE,從3月開始每月購買600億歐元的債券,持續到2016年9月。若歐元區通脹回升到接近2%則將停止購債。歐洲央行同時強調,如果有需要將會持續購債,直到通脹改善。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4069

愛誰不如愛自己 美國公司回購創紀錄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823

百思買本周二宣布將進行2012年來的首次股票回購。該公司表示將在接下來的三年內回購10億美元的股票。百思買還表示,其將提升股息21%,並將支付每股51美分的一次性股息。

百思買並不是唯一一家於近期宣布回購股票的公司。美國企業正變得越來越自戀。

今年2月,各個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們宣布了共計1043億美元的股票回購計劃。這創下了1995年TrimTabs Investment Research開始追蹤該數據以來的新高,較1年前550億股票回購幾乎翻了一番。

announcements of stock buybacks_0

股息和股票回購幾乎耗盡了標普500指數成份股公司的利潤。

投資公司Tkng Capital Partners首席投資官Neil Grossman向彭博新聞社表示:“盈利很高、手握大量現金的公司正在以近零的利率借錢,回購股票。從投資者的角度來看,你需要能獲得最高的回報。即使最高的回報不來自公司的增長,而來自股票回購也沒什麽關系。”

家得寶、Comcast和TJX Cos等123家公司在2月宣布股票回購計劃。自2009年以來,標普500指數成分股公司已經花費2萬億美元回購股票,而同期,標普500指數上漲超過3倍。數據顯示,去年前10個月,標普500指數成分股公司回購股票和支付股息的金額占到了其利潤的95%。

目前,標普500指數的市盈率為18.9,遠高於1936年至今13.6的平均水平。

公司回購股票的同時,它們的盈利正在下滑。彭博新聞社調查的分析師預計,今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標普500指數成分股公司的平均利潤將下滑3.2%。

revenue growth 2015_0

資管公司HighMark Capital Management Inc的基金經理Todd Lowenstein向彭博新聞社表示:“估值現在有些過高,這種情況令人有些困惑。從歷史上來看,公司往往不能在對的時間以對的價格買入股票。”

高盛預計,2015年的股票回購可能達到創紀錄的4500億美元。事實上,許多公司都選擇借款回購股票,這讓公司的債務水平大幅攀升。蘋果公司於2月再次發行65億美元的企業債券。此次債券銷售總額比最初計劃多30%,同時也是蘋果過去2年中第四筆主要的債券銷售。

Net Debt Record_0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4411

長債發瘋了 全球30年期以上債券發行量創紀錄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5105

各國政府和跨國公司正利用目前處於歷史低位的融資成本發債,超長期債務的發行量創下歷史新高。

據Dealogic公佈的數據,今年,期限超過30年的國債和公司債發行量已經高達690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上漲12%,較10年前的發行量翻了一番。

週二,英國政府計劃發行53年期的債券,為英國歷史上期限最長的債券之一。投資者對國債強勁的需求意味著英國政府將以2.62%的低利率借款。

投資者之所以對長期國債需求旺盛,很大程度上是由於許多短期債券的收益率已經跌至負數。為了尋找正收益,許多投資者選擇了長期債券。

投行Jefferies首席歐洲經濟學家David Owen向英國《金融時報》表示:「應該有更多的類似融資,來為目前的項目提供資金。目前利率這麼低,沒有更多的類似融資很奇怪。」

除了各國政府,跨國公司也正利用目前的低利率進行融資。蘋果公司2月宣佈將重回債券市場,發行債券。

蘋果公司本次計劃發行2020年到期的浮息債券、2020年、2022年、2025年和2045年到期的固定利率債券,最長期限為30年。根據美國SEC的文件,高盛和德意志銀行將幫助蘋果公司出售債券。

由於稅務問題,蘋果公司將大量利潤囤積在美國之外,因此它選擇發行債券來為自己的股票回購計劃提供資金。目前,美國的公司融資利率正處於歷史低位。

在2013年4月,蘋果公司出售了170億以美元計價的債券,為20年來其首次發債。蘋果的發債規模在當時創下了公司債的歷史記錄。

華爾街見聞網站此前提到,在2013年5月的債券銷售之前,蘋果沒有任何債務。

當時,蘋果手握1450億美元的現金,但其中只有約450億美元在美國本土,另外約1000億美元現金被留在低稅率的海外,如果將現金轉移到國內用於股東回報,蘋果公司將需要承擔相當規模的稅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5409

商業就是這樣 Galaxy S6為什麽還能創紀錄?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4/4607573.html

商業就是這樣 Galaxy S6為什麽還能創紀錄?

第一財經周刊 董曉常 2015-04-18 10:46:00

iPhone都已經大屏了,三星的Galaxy S6手機竟然還刷新了出貨量紀錄。如今iPhone 6的銷售依然火爆,那麽三星最新款的Galaxy S6為什麽還能刷新出貨量紀錄呢?

最近各種技術媒體的頭條應該都是Apple Watch,不過蘋果的老對手三星也有一些關於自己的好消息。

4月,三星在韓國、美國、英國、德國等20個國家正式發售最新旗艦手機Galaxy S6和S6 edge。據花旗銀行的分析師預計,到今年年底三星Galaxy S6智能手機的出貨量將達到4600萬臺。

三星電子移動事業部總裁Shin Jong-kyun雖然未給出Galaxy S6 edge和Galaxy S6兩款手機的發貨量預期,但預計發貨量將超過此前機型。這意味著Galaxy S6將成為三星歷史上發貨量最大的一款智能手機。

作為全球智能手機的主要廠商之一,三星在去年遭遇了巨大的危機。旗艦手機Galaxy S5的銷售大大低於預期,導致去年三星電子移動事業部門的利潤大幅下滑60%。Galaxy S5表現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蘋果也推出了大屏幕的手機iPhone 6和iPhone 6 Plus。這導致三星手機一直以來與蘋果手機最大的差異性(大屏幕)化為烏有。

如今iPhone 6的銷售依然火爆,那麽三星最新款的Galaxy S6為什麽還能刷新出貨量紀錄呢?

變化 雖然很難超越iPhone 6,但Galaxy S6有了一系列的改變,堪稱目前最好的三星手機。這些改變包括金屬機身、業內最強的硬件配置以及無線充電等功能。總的來說,Galaxy S6要比任何一款三星手機更加接近iPhone手機。當然,更大的一個變化是S6 edge擁有的雙曲面屏幕,它能延展包裹住手機的左右兩側。雖然只是一個屏幕上的小花招,但這足以將S6 edge和其他智能手機區別開來。在現在的智能手機市場中,這種明顯的差異性是如此的稀缺。

運營商 作為全球範圍內唯一能夠和蘋果競爭的智能手機廠商,三星處在一個非常有價值的位置上。這使得三星成為了運營商的不二選擇,畢竟過於依賴蘋果是不明智的戰略選擇。在美國市場,包括Verizon Wireless、AT&T、T-Mobile以及Sprint在內的所有主要運營商都將發售三星這兩款新手機。而iPhone 6只能在相當於三星1/3的運營商處購買到。總的來說,在運營商主導銷售的智能手機市場中,三星全球範圍內廣泛的運營商合作也推動了其新款手機的出貨量。

營銷 大規模的營銷投入向來是三星在智能手機市場中最重要的競爭策略。2月初,三星電子剛剛任命了新的移動業務首席營銷官,負責Galaxy S6的發布和營銷工作。據BusinessKorea稱,雖然有所削減,但三星電子去年的營銷費用仍然高達100億美元。市場研究機構Kantar Media提供的數據顯示,在2014年前9個月,三星在美國市場為移動設備投入的營銷支出比蘋果多15%。對於Galaxy S6這款承擔扭轉劣勢的產品來說,三星的營銷投入恐怕會更多。

當然,三星的競爭力還體現在其硬件能力上。除了雙曲面屏幕,Galaxy S6還使用了自產的應用處理器Exynos 7420,而不是高通的驍龍處理器。這是絕大多數智能手機廠商無法做到的。

雖然出貨量並不意味著實際的銷售量,但如此高的出貨量顯示出Galaxy S6已經扭轉了三星手機的頹勢。不過Galaxy S6的成功似乎很難和創新聯系起來。S6 edge擁有的雙曲面屏幕是個很不一樣的特點,但這並不是多有用的創新之處。不過,考慮到即使iPhone在最近的幾款手機中都缺少讓人驚訝的改變,你也不能強求三星做出太多的創新之舉,這就是智能手機整體的現狀。

當然,Galaxy S6最大的成功之處在於三星做了一個更好的跟隨者。總的來看,三星在這款新的旗艦機型中做的最重要的就是修正了很多Galaxy S5存在的Bug,以及增加了諸多iPhone已有的元素,比如金屬+玻璃的材質組合、升級的指紋傳感器、手機支付功能、不可擴展的內存以及不可更換電池。雖然說起來不好聽,但這正是一個跟隨者要做好的最基本的事情。創新雖然美麗,但並不是在所有的市場狀況下都要追求創新。商業就是這樣。

編輯:張瑜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0566

100億美元?美2016大選吸金將創紀錄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4/4611931.html

100億美元?美2016大選吸金將創紀錄

第一財經日報 盛媛 2015-04-29 06:00:00

從來沒有如此多的競爭者參加“白宮競賽”,也從來沒有這麽大規模和數量級的競選資金混戰。有分析人士稱,“資金軍備競賽”可能引發類似2012年大選那種曠日持久的初選,而這恰恰是各黨派領導人都希望避免的。

美國共和黨人原本希望2016年總統選舉的黨內初選能有條不紊地進行,然而隨著富豪捐贈者對廣泛的候選人或潛在候選人不斷地砸錢,逐漸將這場初選塑造成混亂且冗長的金錢戰。

“資金軍備競賽”

據美國《華盛頓郵報》報道,有意參選的共和黨人、佛羅里達州前州長傑布·布什在當地時間26日晚間的一場活動上對捐贈者稱,他已經為相關的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SuperPAC)籌集了數千萬美元,堪稱史上之最。

但這不足以妨礙其對手積累“彈藥”。據知情人士稱,支持佛羅里達州參議員盧比奧(MarcoRubio)的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承諾將在兩周內獲得2000萬美元的捐贈。另一個支持得克薩斯州參議員克魯茲(TedCruz)的獨立運行機構則表示在一周內已吸入了3100萬美元。另有資金籌集人放出消息稱,威斯康星州州長沃克(ScottWalker)相關的新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也承諾了類似的數字。

從來沒有如此多的競爭者參加“白宮競賽”,也從來沒有這麽大規模和數量級的競選資金混戰。有分析人士稱,“資金軍備競賽”可能引發類似2012年大選那種曠日持久的初選,而這恰恰是各黨派領導人都希望避免的。

競選“武器”頻亮相

政治資金的繁榮在很大程度上由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驅動。美國法律曾規定個人向總統候選人捐款的上限為2500美元,但2010年美國聯邦最高法院作出裁決,稱政治捐贈是自由的一種表達方式,對所有個人、企業、利益團體或工會組織都是如此。這意味著企業和團體可以不受限制地投入競選資金,用於支持候選人的活動,只要資金不由候選人直接調配就行。隨後,主要為競選融資的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誕生。有觀察家認為,在此次選舉中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更像是競選的“武器”。

據美國媒體報道,目前有15位被視為白宮競爭者的候選人正在他們親密盟友掌握的“武器”下大肆宣傳。盡管其中大部分尚未宣布正式參選,但已在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捐贈者的支持下頻繁露臉。

“毫無疑問,捐贈者和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在一起更合適。”密西西比州策略師巴伯說。巴伯運營一個名為“機會和自由”的政治行動委員會,支持得克薩斯州前州長佩里(RickPerry)。

目前共和黨大部分敲定的資金都流向了傑布·布什。有資深共和黨人預測,到5月底,傑布·布什的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將籌得1億美元。

其競爭對手也不乏富有的捐贈者。盧比奧獲得了佛羅里達州億萬富翁諾曼·布拉曼的支持,後者承諾向盧比奧相關的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捐贈1000萬美元。克魯茲正得到對沖基金大亨默瑟的支持。

美國實業家科赫兄弟則組織了一個頗具影響力的保守派捐贈人網絡,目前正在兜售傑布·布什、沃克、盧比奧、克魯茲和肯塔基州參議員保羅(RandPaul)等5位競爭者的優勢。不過美國媒體還在觀察誰將贏得共和黨最大的捐贈者之一、博彩業大亨阿德爾森的支持。

砸錢效果有限?

也有一些政黨策略師稱,資金在競選中的作用可能不再像以前那麽大。盡管傑布·布什宣布的籌資金額令人咋舌,卻不太可能獲得如其兄長小布什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籌得的3700萬美元的影響力。前者也承認,自己“鍍金的”政治名聲並未嚇退大多數對手。

盡管如此,傑布·布什及其團隊26日晚在邁阿密海灘酒店招待了350名頂級捐贈者和籌資人,資金競爭賽是當晚最重要的話題之一。會議簡報顯示,會議討論了團隊的經濟和外交政策,以及相關超級政治委員會計劃接觸“非傳統共和黨社區”的細節。

但一些參會者也急於了解傑布·布什將如何擋住如盧比奧這樣“將自己定位為共和黨未來”的競爭者。

資金競賽不僅僅發生在共和黨初選。美國《紐約時報》此前報道稱,2016年競選很可能成為有史以來美國最昂貴的總統選舉,預計民主黨候選人希拉里·克林頓及其支持者將籌得25億美元。有美國競選專家預測2016年美國大選總開支將超過100億美元。

美國前總統卡特近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現在無論是民主黨還是共和黨的任何人想獲得提名都需要籌款2億美元,同時他坦言以自己當年的能力根本做不到。

 

編輯:一財小編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286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