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高盛警告:全球領先指標指向經濟“放緩” 且放緩趨勢出現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492

在全球GDP增速不及預期之際,高盛的全球經濟領先指標指向了“經濟放緩”,且放緩趨勢開始出現。這意味著,在年底前,全球經濟增速反彈幾率較小。

高盛表示,

9月的全球經濟領先指標同比增長3.0%,較上個月3.1%的同比增速有所放緩。趨勢指標(Momentum)從上個月的0.29%環比增速放緩至9月的環比增長0.25%。

20140921_GLI

9月的全球經濟領先指標顯示,全球經濟周期進入“放緩”階段,表現出經濟仍將增長但增速減緩的勢頭。

圖:2014年全球GDP增速預期

20140919_hot4_0

而就在兩個月前,高盛還在大肆宣揚企業正表現出“擴張”信號,稱其全球領先指標Swirlogram證實了他們的經濟學家的預期。當時,高盛經濟學家稱,凱恩斯主義的曲棍球棒現象預計將在今年下半年再度修複,並助推經濟達到可持續經濟複蘇的逃逸速度。

所謂曲棍球棒現象,是指許多公司的產品需求在連續而固定的周期會出現前低後高的現象。而經濟學中的逃逸速度,就是指一個經濟增速緩慢的國家突然加速到一種可持續狀態的經濟複蘇的能 力。 

但現在看來,這種期望已經破滅了。

高盛還表示,正如其此前所稱,這一次也沒有不一樣:

過去五年,全球經濟出現了清晰且重要的循環周期——年初,經濟小幅增長,在接近年中的時候顯著放緩,而在秋季又迅速反彈,之後便總體平緩。

一年前,我們曾對這種周期進行解釋,這看起來是由政府機構所引發的,他們需要花錢,需要在財政年度截止前將財政預算資金花完。

圖:美國宏觀經濟意外指數

20140902_macro_0

今年也沒有不同,除了宏觀經濟數據的膝跳反應來的稍微早了一點,盡管經濟學家在某種程度上被意外經濟數據的幅度所震驚,但它和去年的水平是相同的。(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2853

為何羅素2000指數出現“死叉”如此引人關註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598

rut-cross


本周美國羅素2000(Russell 2000)股指時隔兩年多在技術圖形上形成“死叉”,引發市場擔憂。

所謂“死叉”是該證券價格的短周期均線自上而下穿越長周期均線所形成的圖形,在這里指50日均線跌破200日均線,雖然並不絕對,但傳統上該圖形的出現提醒投資者註意中期趨勢的轉變。

俗話說“趨勢是你永遠的朋友”,當趨勢可能結束時,投資者必須小心自己變成一個“沒有朋友的人”。

羅素2000指數由Frank Russell公司創立,成份股為2000家,由羅素3000指數中市值最小的2000支股票構成,不包括股價在1美元以下和所謂的“粉單”股票。該指數為美股小型股價格漲跌的重要指標。

不過,即便是圖形上出現了死叉,也不要急著做空。在最近四次羅素2000出現死叉的過程中,只有2011年的一次發生了大規模下跌。當時的背景是歐元區債務危機加深,且美國遭信用評級下調。

但是這種現象必須引起投資者的擔心,因為在標普500指數頻頻刷新紀錄新高之際,美國市場上小盤股的表現卻持續低迷。

自2009年3月初本輪牛市啟動以來,羅素2000指數累計上漲220%,同期標普500指數上漲191%。去年標普500指數上漲30%,羅素2000指數上漲37%。

但今年以來,羅素2000指數顯著跑輸大市,年內累計跌幅達到2.95%,同期標普500指數上漲近8%。特別是7月初以來,羅素2000與主要股指的分化趨勢更加明顯,該指數近三個月跌幅接近7%。主要行業板塊中,盡管必需消費品板塊表現最好,但2.79%的漲幅仍不及標普500指數整體表現,表現最差的非必需消費品板塊下跌8.67%。

對於小盤股今年以來的持續弱勢,分析人士認為,這主要是受到美聯儲貨幣政策正常化進程導致的流動性預期趨緊影響,市場風險情緒下降,在此情況下投資者更青睞擁有良好流動性的大盤股。此外,小盤股此前多年的表現一直好於大盤股,估值已經相對較高。

由於成交量較小且對利率和經濟環境敏感度更高,小盤股通常被視為大盤的風向標,能夠反映市場的風險偏好。比如在金融危機後,代表小盤股的羅素2000指數在2011年就創出歷史新高,成為首個創新高的主要股指。

Pension合夥人公司首席投資策略師加耶德表示,在美聯儲認為美國整體經濟向好的情況下,小盤股陷入如此顯著的跌勢中,已然給投資者敲響了警鐘。(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054

美聯儲撤出QE在即 新興市場出現分化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909

去年對美聯儲收縮刺激的恐懼,導致新興市場遭遇了一場屠殺。巴西、印度、印尼、南非和土耳其遭受打擊最為嚴重。

如無意外美聯儲將在今年10月份完全退出量化寬松,但現在市場表現相對平靜。因為美聯儲等西方主要發達國家仍然實施的低利率,依然與新興國家市場的利率有巨大差距。

但是投資者已經開始評估,當美聯儲最終加息到來時,市場究竟將發生什麽變化?

對企業友好的政治領袖贏得了印度和印尼大選。印度央行成功減小了此前瀕臨失控的經常帳赤字。印尼則減少導致通脹飆升的燃油補貼。

然而在南非和土耳其,經濟學家還沒有看到情況好轉。這兩個國家的前任領導人均成功連任,他們更傾向於短期經濟目標,而不想進行能幫助本國真正走出困境的改革。

巴西情況類似,南美最大經濟體持續的高通脹和疲軟的增長,將導致現任總統羅塞芙必須面對一場勢均力敵的選戰。

MI-CF373_QMEMER_G_20140930182720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778

為何美國原油期貨與現貨市場出現背離?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041

Oil tanker near Galveston, Texas 20130720

路透社報道稱,當前,美國原油期貨和現貨市場出現背離:原油現貨表現強勁。而期貨價格逐步下挫,WTI主力合約甚至跌破了90美元/桶,為五年來罕見景象。

在紐約和倫敦原油期貨市場,大型基金和投機者已相當看空原油期貨前景,因為中國和歐洲的需求看起來正愈加疲軟,而伊拉克和利比亞的出口量則穩步攀升,美元也處於強勢區間。

自6月中旬以來,WTI油價累計下挫17%,上周四甚至跌至每桶88.18美元。布倫特原油自6月來已下跌逾20%,而6月時曾升至九個月高位115.71美元。高盛預計,布倫特原油期貨中期底部在每桶90美元

現貨市場則是另一番景象。在美國德克薩斯州第一大城市休斯頓和加拿大能源中心Calgary,業內長久預期的市場崩潰並未在這兩個現貨原油交易中心出現。相反,從加拿大到墨西哥灣區的現貨原油價差持穩,甚至在煉廠需求強勁的時候還比期貨價格高一些。

這在很大程度上都要歸結於美國煉廠。今年以來,他們大幅擴張產能,且程度遠超預期。煉廠今年的原油消耗速度是十幾年來最快的——美國大量廉價的頁巖油和創紀錄的燃料油出口使得精煉業務非常有利可圖,刺激著煉廠大量吸收國內原油並開足馬力進行油品精煉。這支撐了美國本地現貨油價,迫使國外競爭者削減產能,令國際油價受到沖擊。

最近,投機資金正爭相了結頭寸。來自美國交易場所的數據顯示,自6月以來,美國原油期貨投機者們已將創紀錄的凈多頭頭寸削減近半。

其中的一些資金可能屬於空頭回補。華爾街見聞9月初曾提及,當時原油期貨市場轉為遠月合約高於近月合約的期貨升水結構,交易商趁機大肆囤油,進行無風險套利。

按照華爾街見聞當時提及的無風險套利模式,假定當時的原油價格為90美元/桶,三月後的期貨價格為100美元/桶。那麽:

如果三個月後(或者執行時間內)原油價格遠低於100美元/盎司的話,投資者可以回補空單並鎖定盈利。

如果三個月後(或者執行時間內)價格升破了100美元/盎司的話,投資者需要做的就是將實物原油沖銷即可。

這也正是為何交易商會選擇大規模囤油。倫敦石油咨詢機構Energy Aspects當時預計,約有5000萬桶石油采用海上浮式儲存,為五年以來的最高水平,它們散布在南非薩爾達尼亞灣至亞洲之間。

現貨和期貨市場分歧是很正常的現象。期貨交易者更傾向於將目光聚焦在更為宏觀的供應風險,比如OPEC成員國伊拉克政局不穩;而現貨交易商則對地緣政治風險事件反應不那麽敏感,但一條原油運輸管道的開通或者安全則牽動著他們的神經。

如今的原油期貨和現貨市場背離正如分析師們所說:只有沙特或OPEC整體削減產出才會去除市場多余的產能。

北達科他州出產的貝肯原油(Bakken crude)價格約比WTI基準油價低4.40美元/桶,與一年前的10美元的價差相比,它明顯出現了大幅上升。路易安納州輕質原油則從3月開始就與WTI的價差保持在3美元左右。通常在冬季會價格大跌的加拿大Western Canada Select重質油當前甚至處於14個月高位。

與此同時,WTI原油價格與布倫特油價的價差則於上周五(10月3日)收窄至1.5美元,為2010年以來的最小差距。

一位高級原油交易員表示:

北海原油肯定過剩了。但是,程度趕不上美國。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4038

西班牙出現首例在歐洲境內感染埃博拉病毒患者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049

141006173312_ebola_spain_640x360_ap_nocredit

西班牙衛生部10月6日稱,一名西班牙護士在馬德里被確診感染埃博拉病毒,成為首例在歐洲境內感染該病毒的患者。

西班牙衛生部當日召開新聞發布會說,這名護理人員一周前出現發熱癥狀,並於5日入院,埃博拉病毒檢測結果為陽性。目前唯一的癥狀是高燒不退。她將被送往此前收治過另兩個埃博拉病例的馬德里卡洛斯三世醫院接受治療。

這名44歲的女護理人員是西班牙國內收治的第三例埃博拉病例。此前兩例均為在非洲感染埃博拉病毒的神職人員,兩人被送回馬德里後因醫治無效先後去世。本次確認感染埃博拉病毒的女性護士是治療西班牙神父別霍(Manuel Garcia Viejo)的醫療團隊的成員。

別霍神父在9月25日不治身亡。別霍神父在塞拉利昂被傳染後,死於馬德里的卡洛斯三世醫院。另外一名西班牙神父Miguel Pajares在利比里亞被傳染上埃博拉病毒後於8月不治身亡。

與此同時,挪威媒體6日報道,一名在塞拉利昂的挪威婦女被證實感染了埃博拉病毒,預計6日深夜或7日淩晨被送抵挪威。

報道說,這名婦女在無國界醫生組織工作。她於5日開始發燒,隨後被隔離,實驗室化驗證實她感染了埃博拉病毒。這名婦女將被送往挪威首都奧斯陸的一家醫院接受治療,治療將在嚴格隔離和特別防護條件下進行。

在奧斯陸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一名挪威衛生部官員表示,挪威衛生部門已做好一切準備接收並治療埃博拉患者。他說,埃博拉病毒在挪威擴散的可能性很小。

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疫情數據顯示,截至9月28日,疫情重災區幾內亞、利比里亞和塞拉利昂累計發現埃博拉病毒確診、疑似和可能感染病例7157例,死亡3330人。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4159

“債王”格羅斯歸來:美聯儲加息最多至2% 不會出現明顯熊市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199

9月末剛剛離開PIMCO的“債王”格羅斯周四(10月9日)發表了加入Janus基金公司後的首次公開講話。他將管理Janus全球無限制債券基金(Janus Global Unconstrained Bond Fund)。

在講話後,格羅斯還將發布加入Janus後的首份策略報告,題目是“仍然活著”(staying alive)。

screen shot 2014-10-09 at 11.03.57 am

(格羅斯與Janus CEO Dick Weil)

bill-gross-face-bandage

(格羅斯右眼下貼了個“創可貼”)

以下是格羅斯的講話要點:

對於離開PIMCO加入Janus

格羅斯對Janus和PIMCO的客戶感到“同情”,因為這些客戶的資產組合在過去數周內受到了一些幹擾。

選擇Janus是因為這種關系能讓他更有效、更簡單地管理資金。格羅斯說,他已經厭倦了在PIMCO時不得不承擔的一些行政責任。

談到初到Janus和剛建立PIMCO時的對比,格羅斯說:“我認為就像James Bond說得‘人只活兩次(You only live twice)。’”

格羅斯談全球經濟

IMF確認了世界上多數國家的經濟都在放緩。

“世界上除了美國,都或多或少進入了增長放緩的模式。”格羅斯說,全球經濟正遭遇“總需求缺乏”的問題。總體來說,人們現在能買的東西已經不如過去能買的多。

在總需求減少的背後,是一系列結構性因素,而且這些因素將會持續一段時間。格羅斯表示,世界上的債務太多了,而全球人口卻在變老。尤其是那些在“嬰兒潮”期間出生的人們。

增長放緩對金融市場意味著什麽?

格羅斯說:“增長放緩通常都不是好事。”但全球央行采取的行動幫助全球經濟避免了崩潰。

格羅斯說,降息幫助了股市和房地產。

“利率降到0%也有問題。”格羅斯說,這會扭曲資本主義,使其不可持續。

“我們看到央行想要糾正這些市場扭曲現象。我認為,最終,金融市場上,0.25%的政策利率如何變化對於所有資產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在我看來,美聯儲將會慢慢來,因為耶倫談到的經濟阻力和結構性因素。”

“我認為,美聯儲未來上調利率不會到預測的3.65%,估計到2%就會停止加息了。如果這樣的話,股價和債券就得到了‘合理支撐’。”

格羅斯認為,這意味著,不會出現明顯的熊市。不過,投資回報將會徘徊在歷史低位。

關於債市

格羅斯認為債券市場收益率被人為壓得太低,價格人為擡得太高。

”事實上,這些回報率已經處於歷史低位,投資者應該意識到。”格羅斯說,如果你在計劃為退休、教育等投資,投資者應該想到,現在的收益率要比許多退休基金之前說的8%或9%低得多。

“時代變了。”他說。

現在可以投資墨西哥

格羅斯表示,墨西哥的實際利率現在比美國搞了1%-2%,而且這還是一個新興市場,正在向更“發達”市場發展的過程中。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4321

美國出現第三例埃博拉感染病例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433

據路透社報道,美國德克薩斯州衛生服務局在周三的一份聲明中稱,又一名醫務工作人員埃博拉病毒檢測呈陽性。

《華爾街日報》報道稱,這名病毒檢測呈陽性的醫護人員來自德克薩斯州一家醫院,曾為美國本土首例埃博拉病毒確認感染者提供治療。

德克薩斯州衛生服務局在公告中稱,這名護工周二出現發熱癥狀後立即在這家醫院被隔離。

衛生官員已與這名醫務人員對話,以迅速確定曾與其有過接觸的人或潛在被暴露的人,這些人都會受到觀察。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在聲明中表示,他們正著手對這名新患者的初步檢測進行進一步檢測和確認。

華爾街見聞曾提及,10月12日,26歲的護士Nina Pham成為美國首例已知的由於傳染得病的患者,也是美國本土總計第二例埃博拉病毒感染者。

Nina Pham曾在埃博拉患者鄧肯(Thomas Eric Duncan)住院期間提供醫務照顧。鄧肯從利比里亞感染了埃博拉病毒,已於10月8日死亡,成為美國本土第一例因埃博拉而死亡的人。

院方昨天稱,Nina Pham情況良好。衛生部門的官員和院方還沒有確定她如何被感染。他們曾表示,這名護工在護理鄧肯時戴著口罩和手套,穿著工作服和防護服。

世界衛生組織周二表示,預期本周內感染病例將上升至9000例以上。全球埃博拉病例上升至8914例,死亡4447例。目前,西非國家塞拉利昂、利比里亞和幾內亞有超過8900人患病,已有超過4400人死亡。(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5083

法國一趟航班疑出現埃博拉病例 西班牙機場啟動緊急預案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488

據路透引述西班牙機場發言人消息,一架法國航空航班出現疑似埃博拉病例,西班牙馬德里國際機場因此啟動緊急預案。

DAF2764B-D537-4862-90B9-3066D8CD6E30

據西班牙媒體El País消息,這家飛機載有156名乘客和7名機組人員,早上9:35從巴黎戴高樂機場起飛,在11:30降落。

一位法航發言人告訴The Local,疑似感染埃博拉的乘客來自非洲,目前已被醫護隔離。

該媒體引述法航人士稱,這位乘客並沒有發燒,但是西班牙另外一些媒體的報道與此相反。

盡管衛生檢查仍在進行,但初期癥狀顯示這並非埃博拉。

目前這架飛機仍在馬德里,出於預防的目的,飛機進行了消毒。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5373

余額寶首次出現規模下降 用戶增加20%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5133

天弘基金在24日披露的余額寶三季度報告中稱,截至9月底,余額寶規模達到人民幣5349億元,一個季度為用戶創造收益57億元,累計創造收益超200億元。 (新華社 韓傳號/圖)

10月24日,天弘基金披露了余額寶三季報,三季末余額寶規模5349億元,為寶粉賺到收益57億元,累計創造收益超200億元。

報告顯示,余額寶用戶數增至1.49億人,平均每9位中國人中即有1位寶粉,單季度增加2500萬用戶,增幅達20%。3季度用戶用余額寶消費的熱情提高,單季度消費金額達2068億元,消費筆數4.28億筆,消費金額比相較於2季度增加53.16%,提現金額相較於2季度減少2.68%。

余額寶首次出現規模下降

今天前三個季度,余額寶總規模分別為5413億元、5742億元、5349億元,三季度比二季度小規模下降6.8%,這也是余額寶自誕生以來首個季度出現規模下降。新浪財經稱,主要原因是一些理財屬性較強的高凈值客戶降低了投資額——余額寶收益率從最高7%下滑到不足4.1%左右,與銀行存款利率相差無幾,已很難再吸引有強烈投資意願的客戶了。但因由於更多用戶開始將資金轉入余額寶,作為現金管理工具和購物支付的資金渠道。很多用戶形成了發了工資轉入、消費、再轉入、再消費的使用習慣,海量的用戶數與固定的轉入、消費行為讓余額寶的波動很小。

單季用戶增幅達20%

三季末,余額寶用戶數達1.49億,平均每9位中國人中即有1位寶粉,該季度單季增加2500萬用戶,增幅達到20%。消費為2068億元,筆數4.28億筆,消費金額相較於2季度增加53.16%,提現金額相較於2季度減少2.68%,由此可見,大多數用戶傾向於通過余額寶進行消費,理財的意願有所減弱。

從新增用戶的分布看,互聯網理財用戶正在從一二線城市向三四線城市拓展。第三季度,余額寶在一二線城市的用戶數增長14%,三四線城市增長達21%,呈地域分散的特性,一二線城市用戶增長速度低於三四線城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6429

高善文:中國經濟出現深層次轉變

來源: http://www.guuzhang.com/portal.php?mod=view&aid=747

本帖最後由 股語者 於 2014-11-21 08:54 編輯

高善文:中國經濟出現深層次轉變

作者:高善文


本文為安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高善文在“2014年中國投資年會·北京”上所作的主題演講:

各位尊敬的來賓早上好,一進會場就感覺今天是投資領域的一場饕餮大餐,我們知道無論是對中餐而言,還是對西餐而言,第一道端上來都是涼菜,所以我先給大家呈現一道開胃的涼菜,一會兒真正的主菜和大餐還在後面。

根據日程的安排,我大概有15分鐘的時間非常簡要地向大家匯報和介紹一下我們對於明年就是2015年經濟以及資本市場的一些傾向性的看法和判斷,請大家批評指正。

一般而言,從媒體的情況來看,現在大多數的經濟觀察家對於現在經濟的情況,以及2015年經濟走勢的判斷都是比較謹慎,比較負面的。存在著廣泛的共識,認為經濟存在著下降的壓力。

從大家所討論經濟面臨的困難和問題來看,實際上過去幾年以來,整個經濟在歷年討論的時候都面對的一些問題,比如說產能過剩,比如說經濟結構的轉型非常困難,再比如說房地產市場面臨著很深度地調整,再比如說金融風險的持續的暴露。在內外各種負面因素的作用下,過去幾年整個的經濟增長率總體上來講,一直在波動下行。

在這個背景下,特別是今年下半年8月份以來經濟增長率又經歷了一輪新的下沈,這個背景下大家對明年的經濟增長看好非常保守。現在媒體報道的情況來看,一般認為明年政府有可能把經濟增長率的目標從7.5向下調整,這個反映了保增長的壓力,在市場上被證明是非常困難的。

所有這些對經濟相對比較謹慎的看法,我個人都同意存在著非常合理的基礎,但是我個人認為,如果非常近距離去觀察經濟數據,在整個的經濟增長率不斷下行,整個需求看上去非常弱的背景下,在過去一年以來,我個人認為,中國經濟在比較深層次層面上,也正在經歷一些非常重要,非常積極地變化。

這些重要和積極的變化,對經濟增長率的支持作用和影響,不見得現在立即或者已經體現出來,但是從這些變化的內容來看,我們認為,整個經濟在非常內在的層面上,在很多方面已經開始好起來。

我們看幾個方面的內容,第一個方面簡要看一看過去三年多的時間,整個的經濟增長率,一個非常清楚的事實,不管用什麽樣的口徑和指標去看,過去接近4年的時間里,整個經濟增長率總體來講都是在波動,經濟增長率的底部越來越深,而且經濟增長率經歷一輪又一輪的減速,以工業增長率來看,增長率是09年以來的最低水平,這個點在數據上是非常清楚的。

從一般的道理上來講,在經濟增長率日漸下沈的背景下,企業面對的基本問題就是需求越來越弱,需求越來越弱的背景下,正常的反映是企業產品的價格越來越低,企業的盈利越來越差,需求越來越弱的背景下,這是一個正常的反映。

如果看一看中國的工業品價格的情況。我們看到同期中國工業品的價格,短期之內經歷了很多反反複複上下的波動,如果集中觀察每一輪工業品價格波動的底部,我們會看到工業品價格波動最深的底部出現在2012年的年中,2013年以來,總體上來講,工業品價格波動的底部已經在明顯地擡升了。

2013年中的經濟增速,比2012年更低,但是工業品價格波動的底部高一些。這個工業品價格波動高一些,可能有一些偶然短期不可持續的擾動的因素。今年上半年整個經濟增速的底部實際上比去年年中比前年要更深,但是工業品價格的底部比以前的底部淺的多。

那麽今年8月份,這一輪經濟下沈,把經濟增速打到了2009年以來的最低水平,從現在看到的價格底部而言,這個比2012年、2013年高的多。最近一輪價格下降有一部分是全球原油價格下降的原因,今年以來全球原油各價格的下降是出乎預期,如果把全球原油價格的價格影響剔除以後,我們發現8月以來這一輪的底部比年初的底部更淺一些。

整個經濟增速是越來越低,整個工業品價格的底部在2012年或者是2013年之間某一個時候已經形成,從那以後價格的底部越來越高,這一點表明在經濟的深層次,在發生一些積極地變化。

然後我們還可以從另外一個層面去看經濟的變化,就是看企業的盈利。企業的盈利可以從很多口徑看,看工業企業,看國有企業,或者是看上市公司,在這里,我們看的是上市公司的數據,但是我們強調是對工業企業,對國有企業,數據的趨勢是一樣的。

在過去幾年經濟增長率越來越低的背景下,在這張圖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實際上企業盈利的底部,以營業利潤率來度量,盈利的底部在去年的上半年到三季度之間某一個時候,已經出現。

從去年四季度以來,甚至有的看法會認為從去年三季度以來,企業的盈利總體轉入了一個上行的過程。企業盈利的改善,不僅僅在上市公司層面上能夠看到,在國有企業在工業企業層面上,以利潤率以毛利率這些指標來度量,是非常清楚的。

利用率的改善在非常早期,大家曾經認為這些因素是不可持續的,來自於費用的下降等等。到現在為止,從後來披露更多的數據來看,實際上利用率的改善更大程度上來自於毛利率的改善,毛利率的改善,並不來自銷售收入的上升,實際上經濟增速的下降,顯然表明銷售收入在下降。毛利率的改善在銷售收入下降的背景下,企業的成本下降更快,並且具有比較明顯可持續性。

大家都說,說股票市場有泡沫,股票市場存在很強的投機性,從這個角度,從企業盈利改善的角度來講,我們也許可以提供一個合理的視角來理解,為什麽今年總體上來講,A股市場的表現是不錯的,為什麽總體上A股的市場總體表現還有兩位數的上漲,很多人說跟小股票,跟投機有關系,實際上大股票的漲幅也是在兩位數,這個反映了對企業繼續改善的預期。

這一方面是企業盈利改善看起來出現比較明顯的趨勢,另外一方面是企業產品價格的底部,在不斷地擡升。這些因素都出現在整個需求在繼續下降,都出現在整個的經濟增長率、工業增長率的底部越來越深的基礎上。

這些因素合並在一起,告訴我們什麽,告訴我們的是,在經濟的深處,經濟正在發生一些深層次的變化,這種深層次的變化,就是在連續幾年下降的過程之間,企業逼迫進行供應鏈的調整,所謂供應鏈的調整,比如控制成本、改善管理,比如說削減投資,投資更多主要集中在技術進步、新的產品的研發這個領域。

所有這些,在經營困難和需求下降的條件下都構成了企業供應鏈的調整,但是價格底部的擡升和盈利的改善,發生在需求減速的背景下,表明企業供應鏈的調整,在過去一年多的時間里面,已經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

那麽從一些我們現在可以獲得的數據來看,我們傾向於相信,目前看到供應鏈的調整在未來一段時間不會戛然而止,而是沿著我們過去一兩年看到的趨勢發揮作用,這樣的條件下,除非需求出現非常意外大幅度地下降,否則企業盈利改善的趨勢就很可能能夠維持,而在企業盈利能夠維持的條件下,無論是對資本市場而言,還是對經濟最終需求的恢複而言,都會提供一個非常基本和積極的動力。

我們再花一點點時間討論一下房地產市場的情況。從房地產市場的情況而言,我們觀察過去十幾年,中國商品房銷售的平均增長率,過去十幾年以來盡管房地產市場的銷售增長率在短期之內的波動非常大,但是如果我們把這種波動以3到4年為周期,分解為一輪一輪的周期,我們可以看到這一增長率的波,總體上來講,是在不斷下降的。房地產銷售的可維持的銷售面積的增速,在過去十幾年中軸水平總體來講是很穩定的下降,每一輪周期都下降5個百分點到7個百分點。

而從現在的情況來看,這一下降的過程應該沒有結束,我個人的看法是,從2015年到2020年房地產銷售可維持的增速,也許就在2%、3%的水平上,應該在正的水平上,在一個非常低的水平上。

第二個,我們同樣去對比新開工的情況,我們會發現,在大多數時候,新開工的情況與銷售的情況是一致的。但是在金融危機前,有一段時間驚人的例外,在金融危機前後,中國商品房銷售面積的平均增速大概13%,但是商品房新開工面積的增速高達21%,新開工面積的增速遠遠高於商品房銷售面積的增速,意味著在商品房的領域,出現了嚴重的存貨積累。

觀察房地產企業上市公司的數據,在那一段時間出現了嚴重存貨積累的情況是非常清楚的。但是因為現在房地產市場整個在趨勢上的變化,因為房地產企業,現在總體上有非常嚴重的存貨積累,所以整個的市場看起來比較確定已經進入了一個去存貨的過程,而去存貨的基本特點,意味著未來新開工面積要大幅度低於銷售面積,這建立在整個的銷售面積的增速,在繼續大幅度下降的基礎上,在這一意義上來講,房地產對整個經濟在未來比較長的時間之內,拖累作用都不會很快地消失。

但是盡管如此從銷售面積的情況來看,如果我們合理地認為未來房地產長期可維持的銷售面積很可能,應該不會明顯地低於零的水平,今年八九月份,房地產銷售最低的時候大概接近負15%,這一水平即使考慮下降以後的銷售面積的增速,仍然顯得明顯偏低,考慮到房地產市場政策的調整,包括相關信貸政策的松動,我們認為房地產銷售面積,以銷售面積同比增長率而言,這個同比增長率應該已經出現。

10月份房地產銷售面積,當月已經拉升到負2%的水平。從歷史數據上看,房地產市場銷售面積的波動,可以比較穩定地領先於房地產的新開工和房地產的投資情況,這一實質,平均來講,可能接近兩個季度,房地產銷售業績在今年八九月份達到底部,並且在明顯拉升的背景下,我們相信盡管目前房地產新開工和投資的情況仍然再繼續下沈,明年二季度下降的壓力很可能會逐步地消失。

房地產新開工和投資的情況在明年2季度以後出現一定程度的好轉,至少不繼續對經濟形成很大的拖累,這種前景還是可以預期和可以指望的。這個層面上,我們想說房地產市場對整個經濟的壓力是長期的我們所體會和感受到的壓力,相對長期的一個正常的壓力,仍然有一些過大,就是長期來講,房地產市場對經濟有一個壓力,我們感到的壓力和長期維持的壓力更大,而現在感受到的更大的壓力將會逐步消失,這個對經濟形成一些積極的支持作用。

當然在消費,在整個產業結構的一些其他層面上,我們還可以看到一些,或者是繼續看到一些比較積極的變化。從這些積極的變化來看,我們想說的是,盡管從總量數據上來看,整個經濟趨勢面臨著下降的壓力,我們很難斷言這個下降的底部會立即出現,但是從經濟深層次很多的運行的結果來看,我們相信整個經濟運行的質量在明顯地改善,供應鏈的調整在取得成效,企業的盈利已經開始出現比較明顯的回升,並且企業明顯的回升在股票市場得到很好的確認。

我們看到房地產市場在短周期的波動,銷售的增速開始觸底,同時在產業調整的其他層面上,我們看到積極的發展,這些發展,我個人的看法,都表明過去幾年的經濟增長率的下降,正在接近底部水平,即便現在不是底部水平,很可能正在接近底部水平。

整個經濟很可能在即將或者很快引入一個新的相對更好一些的增長的過程和發展階段,而這些變化,在股票市場上,看起來已經得到了一部分的確認,但是股票市場我個人認為,仍然會用更長的時間去調整和適應新的看起來在逐步改善的企業盈利,逐步改善經濟增長的變化。(
阿爾法工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015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