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和股票內的價值而非股票的名字談戀愛 巴黎


http://hk.myblog.yahoo.com/tonylaw-vaueinvesting/article?mid=2502


巴黎:

今天我以28.2買了些少WFC,我不會學某些人說轟進去,說轟進好像很壯舉,即使最後錯了仍義無反悔, 永不後悔,。

真 正的投資人是和股票的價值談戀愛而非那支股票的名字談戀愛。當一支股票的價格超過其價值至不吸引的地步,聰明的投資人會毫不猶疑放棄它。事實上,正常非牛 非熊時期,聰明的投資人手上的大部份的股票的I(內在價值)都不會、也不應等同P(價格),理論應該是I大P很多,為什麼呢?因為聰明的投資人不會等到自 已持有的股票I=P,才賣出它,即他會賣出內在價值10,價格是8的A,而買入內在價值12,價格是8的B。

所以他雖然有抱牢一支股票的 目標,但因為市場上不問價值的蠢人為數不少,他仍不可能會放棄另外的好野,而為做到長期持有那些股票而持有。Blog友可以看看巴菲特的季度報告,其實他 每季也作出過不小的股票買賣。

同理,上一次巴黎以32多元買進WFC,以7.5元賣出PMI,WFC直至現在只跌6.4%,後者跌了 44%,以USD80,000計相差便是USD30,000多。

Blog友要明白,期望自已買入永不下跌的股票是不切實際,也不可能。而 實際上跌市才是聰明投資人的朋友。

為什麼呢?因為只有跌市,蠢人因把注意力放在大市,而沒有分辨清楚兩支不同價值但價格是一樣的股 票,2009年已經證明了這事實,2010年和未來仍會一樣。因為不做功課的人永遠是大多數。

君不看到我前天貼曹志明的一文(曹仁超只是 一個信報的集整創作,不是曹志明本人,當然即使是曹仁超也好不了多少),他說咁多大行研究,自己仲有乜真知灼見, 即我們要做的是等死或任人擺布,是嗎?這真是天下間最愚蠢的說話。

只有不理會牛熊、只有肯動手的人才能買到物超所值的貨品,我將會在另文 解釋為何巴黎沒有一般人在跌市時的恐慌,巴黎既不會以轟進去博反彈的想法,也沒有抱著因為長期持有就闊佬懶理的心態,而是只把注意力放在某一價位下買入 WFC是否吸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688

價值投資的生門和死門 黃國英 (Alex Wong)


http://hk.myblog.yahoo.com/alexwongkwokying/article?mid=13218


(原載於東周刋6月2日)

拙新作《值博率煉金術》,其一要旨,是嘗試粗淺地歸納各 大投資哲學、招式和工具的生門和死門。Investment is life personified (投資 即做人),該以何家何門的投資哲學為依歸,其實要跟個人的背景和性格相符。

很多投資者心存幻想,只要歸納往績,找出「必勝方程 式」,就能夠終生縱橫股壇無敵手,永世無憂。例如巴菲特的價值投資,心法口訣是「以合適的價錢買入優秀公司」,實戰彪炳,令巴郡(BRK.A)從一家日薄西山的紡織廠,崛起成為市值近14,000億港元的巨企。股神聲名大鵲後,信徒日眾,希望複製奇蹟。誰知巴老,黃忠 之齡,白髮蒼蒼,但價值投資的「二代目」,仍然未見人影。原因何在? 價值投資,實是()知不易,()行極難。

正如《值》書所講,價值投資的死門,是「揀股功力低、現 金流緊拙,得一注本錢」。宏觀點看,巴菲特的成功方程式,可以簡單歸納為:眼光+膽量+現 金流。關於眼光,暫不贅。「別人貪婪我恐懼」的膽量,看似天生,實則不然,乃是眼光和現金流的延伸:「神之眼」看透公司長期價值,自有雄厚信心,逆市而 行;儲備充足,現金流源源不絕,自有本錢,在絕世低位猛執平貨。如只得本錢一注,捉襟見肘,低位「貪婪」股票A, 就得「恐懼」股票B,自然事倍功半。

巴郡穩定的現金流,實乃股神與拍檔蒙格(Charlie Munger)多年來精心打造而成: 旗下眾保險公司,每日不斷收取保費,在賠償之前,保費可自由運用,資金來源 既穩定,又廉宜。加上巴郡買股,多取不需大量有形資產,且擁用品牌價值的消費品公司(consumer franchises,如可口 可樂和吉列鬚刨)。由於無需不斷再投資廠房和機器,經營獲得的現金,可大幅保留。070809年巴郡的自由現金流(free cash-flow),高達7151109億美元,實非無因。

我們貴為凡人,多無經營保險公司的本事,要奉價值投資為 圭臬,個人的現金流強弱,變成箇中關鍵。自己認識不少實業家和專業人士,本業的發展走到極限,再難擴充,但現金流強勁; 加上日理萬機,時間珍貴如金,不可能每日十幾小時,金睛火眼地坐在電腦面前投機炒賣,價值投資自是理所當然不過。

反觀年輕人,人微收入輕,就算選股眼光出眾,小注縱大 贏,不外蠅頭小利,要發達,極難。應先投資自己,在職場突圍,增強現金流,累積資本。籃球名將巴克利 ( Charles Barkley )的名言:「打籃球其實很簡單,就是把球搶過來。沒球在手,就只能挨宰。」縱 有摘葉傷人的本領,連葉都無塊,只能徒呼奈何。至於應否以投機搏第一桶金,很視乎能否做到Control your fear, maintain your hunger (控制恐懼,並保持饑渴)。 這個世代,整個金融體系極不穩定,三個月唔埋,就翻天覆地,成功率低,非如外人想像般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849

人人都應該是價值投資人 巴黎


http://hk.myblog.yahoo.com/tonylaw-vaueinvesting/article?mid=2604


巴黎:

我很不明白,為何投資人以為買入一支質優的股票就能以後無憂,無論從現實考慮,或從過去的經驗,我們都知道可能性很低,當然,掛 上"質優"二字,就好像有一個免死今牌,你總是很容易相信"優"、"好"、"高增長"、"高盈利"、"高帳值"....一系列的優美用詞,況且,有時,它 們確實是有數據支持。

我不妨舉一個非常實在的例子,早一段時間,我看到一篇為Security Analysis第五版寫的序言,行家一出手,就知有與無,那位仁兄的說股力,和對價值投資的認識,不下於股神,巴黎立刻上網尋找此君的著作。

原 來此君正是Margin of Safety一書的作者,這書已經絕版,可能是作者認為,不應教精蠢人吧!但是好書就是好書,在Ebay, Amazon內,此書售價是美元1000。

我沒有寫多個零,是美元1000!

到最後我在另類地方找到電子版 Download,我看後的觀感是,這書是一本"優質"的書,我也認為它能夠令讀者產生高的投資回報,但我卻不會以這個高價買它!因為市場有其它 類似的書,而價錢是他的二十分之一以下,例如Graham那幾本。

沒有價值投資智慧的人以為,若"Margin of Safey"一書下跌至300美元就很便宜,值得買入,老實說,我不認為,因為價值二字總有點客觀的量度,尤其是在公開的競爭市場,任何產品都有替代品,而替代品就是最好的一把量度間呎!

反 之又如何呢?  不妨看看一些付費投資資訊,只是HK$數元,閣下就可以看個飽,那不是便宜、化算,應該大量買進嗎?

付出去的
價格,得到的價 值,閱讀此類不通的文章,不要說能否像Graham的Security Analysis跨時代、向一個世紀進發,甚至乎上午看那些可憐文章,下午未過已實明只是一篇笑話,又如何談得上有任何價值呢?閱讀它們,不單沒有價值, 反而會亂人心智,應該是作者貼錢給閣下才對!

所以,在Blog友整裝待發,向投資市場進軍前,首先應該尋找一本好的工具書或讀物,同時懂 得用實惠的價錢買入,因為這是對你的投資智慧第一步的測試!!

看這個巴黎Blog站,得到最正值無偏的價值投資概念,不用付分毫,不是非 常神奇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866

價值鏈移上 左丁山


2010-06-8  AD




 

郭台銘要變魔 術,將富士康盈利提高,以應付加薪三成,一個方法係提升產品出廠價,譬如iPad咁好賣,暢銷全球,「蘋果」賺到笑,出廠價係有升幅空間嘅,只要喬布斯鬆 開隻手指少少就得o架嘞。但係加價係要講談判條件嘅,美國買家點會同你講人情噃。呢,一位電子廠家透露,iPad現正供不應求,其中一個生產樽頸就係 LCD,由南韓LG、三星等供應,線路板大部份由以前在港上市嘅美維電子供應(按:呢間美維本由唐家控制,後售予一間納斯達克上市嘅美國公司,唐司長弟弟 唐慶年仍然揸fit),各將零件全部交晒去富士康做裝配。因LCD係高科技產品,唔係咁容易於短時間內增加供應,所以iPad嘅產品追唔上市場要求,隨時 會增加零售價。富士康作為裝機廠,目前有啲leverage。

 

富士康加薪三成,對其他廠家有無影響,廠家A就話一定有。事 實上,內地連年提升最低工資一至兩成,已含有逼使廠家在「價值鏈」(value chain)上爬升之意,所有沿海工廠面對(一)人民幣升值,(二)工資膨脹,(三)民工供應漸少嘅情況下,必須提高生產力,減少浪費,加速自動化,減低 勞工密集成份,先至可以維持競爭地位,不過如此一來,就會產生深層次矛盾。中國咁多農民,每年必須維持GDP高速增長,先至可以㩒低失業率,如果盲目追求 資本密集工業,如何為低技術勞工創造工作與職位?一旦中國形成結構性失業嘅話,唔講得笑噃,中國人口咁多,有失業大軍形成嘅話,中央點可以講和諧,講穩定 呀?廠家H話:「我唔係經濟學家,諗唔到,目前我哋商人嘅做法,就係將勞工密集工廠搬移至中西部農村附近嘅鄉鎮,將資本密集嘅工廠留在珠三角。」寫到呢 度,突然聽到電台烽煙節目大罵中文大學行政與計劃委員會成員水平低,唔批准「民主女神像」永久放置中大校園,教人懷疑中大之學術水平。唔講政治性嘅事件, 夾硬將學術與政治性事件扯埋嚟講,當然十分混淆;人哋做咗A(女神像),你唔同意,咪專係講A囉,做乜要講埋不相干嘅B(學術水平),話A唔得,即係B都 唔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048

價值投資人的共同特點 巴黎


http://hk.myblog.yahoo.com/tonylaw-vaueinvesting/article?mid=2648


巴黎:

Graham在Intellegent Investor一書內提到自已一個慘痛的經歷。
他向老板提議買入的一隻股票被否 決,而他一直再從末買過這隻相識於微時的最後股王--------IBM。

Warren Buffett說,他當學徒時Graham常常否決他的建議,他也在Intellgent Investor書後說他的眾多基金經理,每個人選股都非常不同,一些持有幾年,一些較被動、一些主動,...每個人也很難影響另一個人。

是 的,在價值投資族內,每個族員的投資標都非常不同,有時,如果不是他們自已透露投資原則,外人是很難單以他們的組合,得知他們是在運用價值投資法。

這 反映,價值投資人都只相信投資的王道而非任何人的建 議

Blog友很多時都來文問我對某股的看法,我一般都只回答應該從那方面入手的原則,當然有時我有個人的 偏向,例如我一直不愛地產股、電訊股、科技股。所以我亦很自然否定了他們。興幸,在自已領域上,我仍有很多賺錢的機會,而放棄那些股的機會最差的結果是不 需要罰錢。

我的重點想說什麼呢?

我是想說,如果閣下已經對一支股票作了很深入的研究,你應該像一個合格的價值投資人,有 能力為自已的投資負責任,你也應有辦別那些只不過是皇帝的新衣或個人偏好的說法。  

錯誤和回報,在投資場上都只是相對而已。例如有一 百個錯也可以有十倍的利潤,只要你有一千個Margin of Safety,反之有一百個對也會蝕錢,只要你是沒有任何Margin of Safety。由此可知,不應因為別人的說好或說差的正確性,影響你的決定,每一支股票也可以有應該買入和不應該買入的理由,而如何決定就在於守候者的耐 心與對那支股的Margin of Safety認識程度!


後記:
出了文後,看到CKM001君的另一編關於如何避免因 股評人意見而損失,這篇文也近似如何判斷別人的意見。但是我和他的處理方法卻非常不同。

他說要問三個問題,我的意見是那些問題都是投機的 問題,因為我們沒有可能不問一個更嚴肅的問題------那企業到底價值是多少?

可能CKM001君是想以那三個問題引出股評家的不稱 職,不過我的想法是,即使那個股評家是股神,他全副身家買入某支股票,這二個條件都不會影響那支股票的根本的價值,即我們是判斷股票的價值,而非判斷股評 家的價值,同時亦絕對不應因某股評人的言行而愛或廢那一支股,這亦是我出本文的目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130

奧思集團(1161.HK)的措詞不當 天知 - 價值投資者


http://hk.myblog.yahoo.com/tin-knows/article?mid=366


奧思集團(1161.HK)(下稱︰奧思)615日公佈了中期業績,溢利下跌了44%,股價隨之而跌了13%

在第一頁的財務摘要裡發現了幾點問題。以下摘錄自業 績公佈的首頁︰

 

·        本集團截至二零一零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六個月之營業額及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本期間溢利分別約 為444,300,000港元及24,200,000港元

·        奧思醫學美容中心表現卓越,營業額較去年同期上升約79%

·        儘管伊夫黎雪尚在發展初期,但營業額上升約184%

1.      它說奧思醫學美容中心表現卓越,但分類業績內的服務分類所示的營業額是下跌的,由去年 的143,971千港元下跌至125,741千港元,跌幅13%。為什麼它只說奧思醫學美容中心而不談談其它的服務呢?

2.      它說伊夫黎雪的營業額上升約184%,但是在發展初期營業額上升184%有甚麼出奇,基數少,分母的力量大,它說盈利上升還好一些,至少投資者知道它能賺錢。它 起碼把營業額實數報出來吧,$100上升到$284也是184%,難道值得一題嗎?我也可以說,我的blog成立初期,閱覽人數上升了900%, 由1人變10人,厲害吧!

3.      “儘管”兩字明顯措詞不當,沒有邏輯。我認為在發展初期營業額上升得最快是非常合理, 這也是基數問題。“儘管”有轉折的意思,這裡說的卻應該是因果關係。這樣說比較恰當︰“因為伊夫黎雪尚在發展初期,基數太低,所以營業額上升約184%,不足為奇。”如果伊夫黎雪在發展十年之後,營業額也能大幅上升,它就可以用“儘管”了。

4.      伊夫黎雪和Erno Laszlo都是公司起步階段的品牌,為什麼它只說前者如何厲害而對後者隻字不提?

因此我認為奧思在斷章取義,有誤導成份,說了等於白說,愚笨如我的投 資者看完真是一頭霧水。

如何改善︰

 

·        本集團截至二零一零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六個月之營業額及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本期間溢利分別約 為444,300,000港元及24,200,000港元 ( + 與去年同期比較數字)

 

·        奧思醫學美容中心表現卓越,營業額較去年同期上升約79% ( + 營業額的實質數字)

 

·        儘管伊夫黎雪尚在發展初期,但營業額上升約184% ( + (1)營業額的實質數字和(2) Erno Laszlo的表現)

最後我發現,公司“財務摘要”的“摘”字也用錯了字,它應用“選擇” 的“擇”,稱作“財務擇要”,因為它是選擇性地報喜不報憂的。

後記︰
這篇源頭其實是來自我和
散戶兄對話

,大家都對奧思的業績感到失望。自己曾經亦對它有過興趣,慶幸縣崖勒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162

地租和產出的關係 天知 - 價值投資者


http://hk.myblog.yahoo.com/tin-knows/article?mid=377&suc=1#rte


一件物品的價格,包含了四樣元素:人工、材料成本、租金 和商人的利潤。而因為材料成本可以算是別人勞動的成果和產出,因此它又能再分拆為起初講的那四個元素,所以一件物品的價格最終是由人工、租金和商人的利潤 所組成。此篇只談租金。

因租金是用來估計地價或房價的,因此租金上升是地價房價 亦不斷上升的原因。那究竟為什麼租金只有上升一 途呢?CKM先生於《地 價與國民收入》指出日本樓市一沉不起,那日本為什麼不會上升呢?

不難明白,商人營商,著重的是投資利潤,而人工和租金, 則是減少利潤的因素,因此三者互相牽制著。租金上升的原因,我認為和被租用地方所產出的價值成正比。換句話說,地租是與該地的生產力成正比,這意味著,惟 有每呎土地所能生產的東西多了,租金才能上升。中國大陸的生產力不斷増強,經濟増長模型裡總要素生產力(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也是首屈一指的,且近年有上升趨勢,大約有3-4%,而日本卻只有大約1%雖然總要素生產力只是經濟増長模型裡的淨餘部分,但大概我們可以猜測每地方計生產力的増長得越快,租金會增長得越快; 相反,如果我們看到該地方的生產力停濟,就不能預期租金會繼續上升。





零售業的模式銷售 天知 - 價值投資者


http://hk.myblog.yahoo.com/tin-knows/article?mid=380


做零售的不外乎三種方式,分別是(1) 自有品牌﹑(2) 品牌代理 (3) 批發經銷。



 

 

自 有品牌

品 牌代理

批 發經銷


擁有品牌?





管理模式

因品牌是自己擁有,有絕對的管控 權。由採購到生產到銷售都一手包辦,可以自由調整產品成本結構和售價。

與自有品牌差不多,除了沒有品牌 的擁有權。

只作經銷,以批發價購入,零售價 賣出,賺取中間差價,不用負責生產和作品牌維護。

毛利

毛 利率最高。


毛利率低於自有品牌,卻高於批發 經銷。成為代理要付與品牌擁有者專利權費。

毛 利率最低。


優點

擁有品牌,有自主控制權。品牌是 無形資產,能有效提升有形資產回報率。

無需投資去建立品牌,卻可以分享 因品牌效應而提升的回報。

無需投資任何投資,只需專注如何 銷售。

缺點

單靠自己的力量,會發展得比較 慢,而且比較難進軍其他不熟悉的市場。品牌的建立與維護可能需要極大經費。

可能只被品牌擁有者當踏腳石,因 而不敢過份投資於該品牌,未敢全力發展。

完全依賴該品牌的成功程度,沒有 自主權。

並不是每樣物品都可以用上述3種模式銷售的,要看看產品的特性,好像賣藥的不會自行開一間專門店專門賣自己的藥,多以 經銷手法銷售,因此造就了國藥(1099.HK)的出現。又像一些生活用品,大都靠超級市場或便利店經銷,不會自行設店擺賣。幸好市場上 已將那種運作模式最恰當告訴了大家,多看看年報便知。

以下是一些例子︰

歐舒丹(973.HK)是以自有品牌模式運作,毛利 達80%,奧思(1161.HK)是以品牌代理模式運作,毛利亦有75%,至於莎莎(178.HK),以批發經銷模式運作,毛利只有43%

又如寶勝(3813.HK) ,由Converse的中國區獨家品牌代理變成獨家經銷商,毛利肯定會下跌,但因它始終是獨家,毛利始終會比一般經銷商好。

Polo Ralph Lauren與迪生創建(113.HK)也是品牌代理協議,09年尾合約屆滿後已不被續約。

還有一種是合營公司,如之前思捷(330.HK)和華潤創業(291.HK)的思捷中國便是如此,運作模式比較接近品牌代理。

總括而言,我們不能以直接比較以不同模式運作的企業,而它們的估值也 應不同。想想,如果3間差不多的公司分別用3種模式運作,估值相同,你會如何選擇。

個人認為,品牌代理在三種模式裡最吃虧,每次作投資時都“綁手綁 腳”,進退兩難,特別是在接近合約到期時更加難決擇,因此對於奧思發展自有品牌我是贊成的,這才是長遠之計。

綜合以上,我們可見品牌代理是一種較不穩定的合作模式,忽然想到,汽 車業的合作模式又可維持多久?

 
後記︰
此篇乃受之前一篇《
奧思集團(1161.HK)的措詞不當

blog友們的留言啟發所寫。




給價值投資者的信(一)──不要低估勤勞的價值 林奇


http://hk.myblog.yahoo.com/lynch200705/article?mid=8676


致P:

假如你要追求一樣東西,特別是投資在內,千萬不 要低估勤勞的價值。

仔細研讀每一份你所能拿取得到的公司年報或財務報表、任何有關投資標的的新聞、報道、雜誌專訪、行業通訊或公司內部刊 物等,對任何可能出現的資訊加以過濾和分析,尤其是包括附加的任何細節和註解;求證每一份報表的正確性,以及最高管理階層,尤其是主席預估這家公司的未來 走向、未來產值的期望和發言等。

可以的話,更要自己動手動腳找出他們的顧客、廠商、競爭的同業,以及任何可能影響公司營運的人,詢問他們 有關細節以求證報表或訪問所載所述之一切真偽,如每年均出席週年股東大會,看看究竟有哪一位董事沒有出席一年一度面見股東的會議,並對之作出嚴正的詰問和 諮詢。

除非你有把握自己比百分之九十五的分析員更了解這家公司,否則不要把真金白銀投進去並買入這間公司的任何股票。

吾 道不孤!早陣子,林奇便與本港一位赫赫有名而異常成功的價值投資者會面並共同參與了某上市公司有史以來最長的一次股東週年大會,在其身上,林奇看到發問技 巧與求證於管理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林奇亦因而看到勤勞的價值以及看得見未來的人是可以累積財富並得到終極厚報的。

畢竟,沒有額外的努力 與付出,成功是不會降臨在你的身上的,尤其若是要矢志成為一位價值投資者。

謹記:

您不理財,財不理您!

謹 祝:

風物長宜放眼量!

共勉之。

林奇上


實用價值和交換價值 - 金和銀的決擇 天知 - 價值投資者


http://hk.myblog.yahoo.com/tin-knows/article?mid=391


一樣物品的價值有兩個成份:(1)實用價值 (2)交換價值。

在古時,紙幣還未被廣泛使用,金和銀成為了人類的貨幣。它們有兩個重 要的特質:(1)稀有 (2)不會變質。因此,它們擁有很高的交換價值。但真正可以用到它們來從事生產以滿足人類需求的用處很少,因此它們的實用價值很低。

相反,一些食物,特別是那些易於腐壞的食物如生果,它們的交換價值很 低,我們可以說差不多所有價值都來自其實用價值。

那現在的金和銀呢?現在的金,仍大都用作儲蓄,金器金飾的製造,真正 用於工業製造的金佔整體的很少百分比。從世界黃金委員會(World Gold Council)20089月的公佈顯示(下表),只有12%需求來自工業,其餘的是來自珠寶首飾業﹑各地中央銀行﹑和作投資用途,共佔86%。由此觀之金仍是一種有很高交換價值成份的商品,因交換價值無法為買家創造出滿足他們需 求的價值,所以無法斷定它是平是貴,因此價值投資()者不會參與。

用途

百分比

珠寶首飾業

52%

各地中央銀行

18%

投資

16%

工業

12%

未分類

2%


至於銀,漸漸地銀的工業用途多了,從維基可以看到︰

In 2001, 23.47% was used for photography, while 20.03% was used in jewelry, 38.51% for industrial uses, and only 3.5% for coins and medals.

意思為︰於2001年,23.47%的銀用於攝影業,20.03%用於珠 寶首飾業,38.51%用於工業,只有3.5%用於錢幣和獎牌製造。因此,銀是一種有實用價值的商品,起碼有62%(23.47% + 38.51%)擁有著實用價值而非交換價值。正因為它有實用價值,價 值投資()者就能投機於它身上,因為以它作為原料而變出來的製品可以為買家創造價值,並且比較穩 定。換句話說,市場對它有真實的需求,是穩定且有價有市的,如果我們看見市場未能反映它真實價值時,就有機會賺錢。相反,金的交換價值比實用價值多得多。

我們也可以從巴菲特先生的投資()看到它們的分別,因他之前也有投機於銀。他的解說是銀屬於工業性商品(Industrial commodity),而金是貨幣性商品(Monetary commodity)。我認為,兩者的分別就在於實用價值和交換價值的分別。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