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概股IPO 互聯網成主力軍

http://news.imeigu.com/a/1331277184472.html

隨著Facebook啟動IPO上市之路,美國股市乍暖還寒。從2月開始的一個月時間裡,唯品會、易傳媒、盛大文學等5家中國概念股企業接連啟動赴美IPO進程,已宣佈的融資額總計已超過8億美元。

概況

擬融資超8億 互聯網仍是赴美主力軍

2月25日,盛大文學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F-1修訂文件,再次啟動IPO申請,募資額不超過2億美元。這是繼去年7月盛大文學因美國資本市場狀況不佳而宣佈暫停赴美IPO之後的再次嘗試。

而在盛大文學提交IPO申請的一個星期前即2月18日,易傳媒與唯品會分別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了IPO申請文件。計劃擬籌集最多1.25億美元資金,擬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

據瞭解,易傳媒定位於底到頂、端到端的數字廣告平台,包含技術平台和媒體平台。該公司數據顯示,2009年淨收入為1079萬美元,2010年為2727萬美元,2011年為5067萬美元,近三年的年複合增長率為117%。

而比易傳媒提前一天IPO的唯品會,目前定位於中國B2C品牌折扣網站,以比零售大幅優惠的折扣價,向中國消費者提供包括時裝、護膚品、箱包、皮具、配飾、香水等貨品。此次IPO擬融資最多1.25億美元。

隨後,神州租車和新生源兩家公司也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申請IPO。

據此統計,盛大文學、易傳媒和唯品會這三家IT互聯網公司合計融資4.5億美元,融資額佔5家公司的54.2%。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公司多為消費類公司。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1年1-12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81226億元,同比增長17.1%。儘管有飄紅的數據做支撐,但從已提交的數據來看,除了從事醫藥研發服務的新生源實現盈利外,其餘四家均未實現盈虧平衡。

盛大文學

融資金額:

2億美元

IPO時間:

2012年

2月25日

實力對比

市場爆發 上市處於最佳時機

2011年財報情況:2011年,盛大文學淨營收為人民幣7.011億元(約合1.114億美元),其中在線業務營收為4.384億元(約合6965.6萬美元),線下業務營收為2.627億元(約合4173.3萬美元)。

數據顯示,盛大文學2011第四季度中活躍付費用戶數較2010年同期增長30.8%,活躍付費用戶的ARPU也由2010年Q4的34.7元增長到2011年Q4的41.6元。

目前,盛大文學更多的變現方法就是將網絡作品改編成遊戲和影視劇。在2011年,盛大文學共出售了59部劇集改編權。事實上,自從盛大文學在2010年超越磨鐵成為國內最大的民營出版商後,該公司一直在拓展更多的渠道將原創網絡小說變現。

■業內預測

ChinaVenture 分析師馮坡認為,現在是盛大文學最好的上市時機,這家公司正處在一個爆發的市場裡,而且佔據著絕對主導的市場壟斷地位——在線閱讀72.1%的市場份額, 該公司能夠拿出一份高增長的財報。在線閱讀的市場並不是特別大,也許在一兩年之後,盛大文學的在線業務就有可能頂到天花板,增速就會放緩。

愛美股分析師李妍認為,這家公司現在的主要精力並沒有全部放在線上,一系列收購動作事實上是為了在線下的圖書出版業擴張,他們通過收購試圖在整個圖書出版業的各個環節上佈局落子。

馮坡也表示,按照中國網民的消費習慣,文學這樣的付費業務市場容量有限,但是數字出版業卻是有著巨大空間。

■同類企業表現·盛大遊戲

盛大遊戲是上海盛大網絡發展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擁有國內最豐富的自主知識產權網絡遊戲的產品線。

盛大遊戲於2009年9月25日在納斯達克上市,IPO募資10.44億美元。

2011年,盛大遊戲淨利潤4830萬美元,同比減少12.82%。不過,即便如此,盛大遊戲在2010、2011年的股價仍然表現為連續下跌,跌幅已超100%。

唯品會

融資金額:

1.25億美元

IPO時間:

2012年

2月17日

如果成功  將成為電商行業強心劑

2011年財報情況:2009~2011年,唯品會的淨營收分別為280萬美元、3258萬美元和2.27億美元。2010和2011年的同比營收增速分別在1000%和600%左右。

其持有的現金及等價物數額也從1.22萬美元、28.77萬美元逐年攀至111.11萬美元和4495.48萬美元。

同期,唯品會淨虧額變化為138萬美元、837萬美元和1.07億美元。對應的虧損擴大速度分別大約為500%和1000%。

目前,唯品會握有的現金及等價物總計4495萬美元,同時其在招商銀行尚有1270萬美元未清償貸款。截止到2011年底,唯品會過去一年的運營虧損率僅為4.5%左右。

從數據上來看,唯品會的去年經營狀況似乎是一份較為成功的成績單。但是,從去年中國電商企業發展狀況來看,一些電商特別是奢侈品電商企業出現業務收縮甚至倒閉的情況。

因此,業內人士對於唯品會的上市並不樂觀。

■業內預測

選擇此時IPO,易觀資本分析師劉冠吾認為,與京東商城和凡客這些相比,唯品會對投資者的吸引力完全不在一個量級上,所以會選擇避開這些巨頭,而同類的電商企業也在觀望。

劉冠吾認為,唯品會闖關在中國電商IPO這幕大戲中將有「投石問路」的色彩,如果失敗,其他電商可能選擇再觀望一段時間;如果成功,將成為全行業的一針強心劑。

也有業內分析專家認為,唯品會IPO救命不是長久之策,尋找新的盈利增長才是根本。

目前中國的奢侈品電商面臨越來越多的困境,這與目前這一行業的發展階段有關,也與國內消費者的消費習慣有關,但無論困難有多大,尋找新的利益增長點將是生存的根本。在這一點上,國內奢侈品電商可以用國外奢侈品電商的經營模式做參考。

據悉,國外同行已經有部分公司開始做奢侈品網店也實體店結合的模式了。

■同行企業對比·噹噹網

噹噹網於1999年11月正式開通,是一家綜合性中文網上購物平台。

目前噹噹網在線銷售的商品包括圖書音像、家居百貨、化妝品、數碼、家電、服裝及母嬰等幾十個大類,近百萬種商品,在庫圖書達到54萬多種。

2010年12月8日,噹噹網以代碼「DANG」在紐交所上市,發行價16美元,募資2.72億美元。

雖然無論是從公司規模還是盈利上,唯品會與噹噹網都有一定差距,但在主營業務上看,具有一定可比性。

易傳媒

融資金額:

1.25億美元

IPO時間:

2012年

2月18日

雖處於虧損 但移動市場增速猛

2011年財報情況:易傳媒從2009年到2011年的營收分別為1080萬美元、2727萬美元和5067萬美元,毛利率從2009年的32%上升到2011年的52%,營收增幅分別為153%和86%。

過去三年易傳媒處於一個持續虧損狀態,從2009年時淨虧損243萬美元,到2011年時虧損1856萬美元。2009年、2010年和2011年對應的每股虧損分別為0.28、0.30美元和1.67美元。

根據易傳媒提供的資產負債表顯示,截至2011年,公司擁有流動資產6753萬美元,其中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5364萬美元,資產總額為8211萬美元;負債為1769萬美元,全部為流動負債。

■業內預測

從業內的分析來看,易傳媒在五家企業的赴美IPO之路,顯得技高一籌。

雪 球財經分析師李雪發佈微博稱,從整體行業發展情況來看,中國廣告市場尤其是互聯網市場和移動市場廣告增速迅猛,也為易傳媒等第三方互聯網廣告平台帶來機遇 和挑戰:互聯網廣告代理與傳統媒體的廣告代理不同,需要做到真正以技術驅動,一方面充分發掘網絡媒體資源的廣告利用率,另一方面對網絡用戶行為等數據充分 研究,從而更好地提高廣告和消費者之間的精確匹配度。

愛美股分析師認為,從整體行業發展情況來看,中國廣告市場尤其是互聯網 市場和移動市場廣告增速迅猛,也為易傳媒等第三方互聯網廣告平台帶來機遇和挑戰:互聯網廣告代理與傳統媒體的廣告代理不同,需要做到真正以技術驅動,一方 面充分發掘網絡媒體資源的廣告利用率,另一方面對網絡用戶行為等數據充分研究,從而更好地提高廣告和消費者之間的精確匹配度。

■同類企業對比·分眾傳媒

分眾傳媒是中國最大的數字化媒體集團,核心業務為商業樓宇聯播網(包括影院廣告網絡)、電梯海報框架網絡與賣場終端聯播網;非核心業務則為傳統戶外大牌。分眾在向中國最大的生活圈互動精準數字媒體網絡努力,試圖建立起一個覆蓋廣泛和可衡量的互動城市媒體網絡。

在分眾面前,易傳媒還算是個新人。分眾傳媒最近的一份財報(2011年三季報)顯示,淨利潤達到6323萬美元,顯示出廣告行業的巨大潛力和市場。

文/記者 王伶玲 高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778

世紀佳緣CEO龔海燕的新戰場:無線互聯網

http://sddr2010.blogspot.com/2012/03/blog-post.html

核心提示:2011全年,世紀佳緣(Nasdaq:DATE)淨營收3.312億元,同比增97.7%;淨利潤達3720萬元,同比增122.8%。

郝鳳苓 上海報導

「青春不常在,抓緊談戀愛!」這是世紀佳緣(微博)CEO龔海燕微博簡介中的一句話。瀏覽她的微博,你甚至很難將之與一家上市公司CEO聯繫在一起,她談論的大多是情感、婚姻話題,鮮有涉及企業經營管理。

對此,龔海燕的解釋有二:其一,自己在情感方面的感悟確實比較多,也希望自己的微博有特色,其二,她覺得,自己仍然是一個創業者,在經營管理上不比其他人有優勢。

2011年5月,世紀佳緣登陸納斯達克(微博),融資約7810萬美金,成為中國婚戀網站第一股。今年3月6日發佈的財報顯示,2011全年,世紀佳緣(Nasdaq:DATE)淨營收3.312億元,同比增97.7%;淨利潤達3720萬元,同比增122.8%。

這是當年創業時,龔海燕難以想像的情景。

2003年10月,還在復旦(微博)大學讀研二的龔海燕用1000塊錢註冊了一個交友網站。動機是「為瞭解決自己的終身大事」。這一年,龔海燕28歲,在家人的催促下四處尋覓意中人,剛剛興起的交友網站成為她的一個重要渠道。

但在幾個交友網站付費後,龔海燕遭遇了各種不順利。於是,她萌生了一個大膽的念頭:自己做一個更好的交友網站。

作為典型的文科女生,彼時的她,只會看新聞,聊QQ,收郵件,甚至不知道註冊網站需要有一個域名、需要購買服務器。在她做了兩年,有人給她的網站投了200萬之後,被很多人說自己是在創業的時候,龔海燕才慢慢接受了創業這個概念。

今天,公司上市了,龔海燕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有危機感,時時刻刻都提醒自己,要一直往前衝。

新戰場:無線互聯網

如果說當年進入在線婚戀交友市場是無心插柳、誤打誤撞,進軍無線互聯網交友市場,是龔海燕目標非常明確的一個新戰場。

最新財報顯示,截至2011年第四季度末,世紀佳緣的無線註冊用戶已達200萬。而在創業之初的3年裡,世紀佳緣在PC端總共才積累了100萬用戶。

毫無疑問,移動互聯網已成為各互聯網商家的必爭之地。3G手機的迅速發展甚至引發了一批基於移動互聯網終端的創業潮和相應的投資潮。

在交友領域,除了世紀佳緣、百合網、珍愛網等基於PC的婚戀網站開始向移動互聯網延伸,還出現了諸如友加、陌陌等基於移動終端的交友平台,而且發展迅猛。公開信息稱,友加的註冊用戶已達200萬,而陌陌也超過了100萬。

新加入者勢必會對人群造成分流,在新的領域,世紀佳緣需要打的是一場有準備之戰。

早在2011年初,世紀佳緣就成立了專門的事業部,涉足無線領域。2011年7月,其無線產品全面推出。

在PC端和手機端,世紀佳緣共用了同一個數據庫,即世紀佳緣移動終端用戶不僅可以從移動用戶中搜索合適的目標,也可以從PC端用戶中搜索。目前,世紀佳緣PC端的註冊用戶有5000多萬。

龔海燕認為,共用數據庫可以解決兩個問題:其一,給移動終端的用戶提供更多選擇;其二,鑑於移動終端的技術門檻,現階段男性用戶多於女性,甚至比例失衡;PC端用戶的加入可以改善這一現狀。

龔海燕透露,目前世紀佳緣PC端用戶的男女比例約為3:2;報導稱,AdMob早期的數據顯示,Android使用者中,男女比例為78%/22%。

在最近一次的分析師電話會上,龔海燕也明確表示,今年世紀佳緣一個很大的戰略,就是會加大無線互聯網方面的投入。

如何把握方向

作為CEO,龔海燕在公司主要負責產品、市場和公關等方面的工作。諸如是否要進入無線領域,這種方向性的決策,就取決於她的判斷。

2010年,在拜訪過全球最大的婚戀交友網站match.com之後,龔海燕看到一篇英文報導,大意是這樣的:match.com雖然在PC端位居第一,但因在無線互聯網發力滯後,導致其在這個領域的排名降至第六。

「時機非常重要,如果別人已經做起來了,我們再去發力就比較被動了」,

龔海燕說,她對無線互聯網領域的判斷正是吸取了match.com的教訓。

在瞬息萬變的互聯網領域,城頭變換大王旗的速度越來越快,雅虎、諾基亞的例子足以印證這一點。

未來,龔海燕需要做的方向性判斷還有很多。挑戰在於,作為一個非技術出身的女性創業者,如何持續的做出正確的方向判斷?

龔海燕說,她也有這樣的危機感,感到每天都「如履薄冰」。

不斷學習,關注科技動態新聞是她日常工作的必選項。

其次是借助投資人和團隊的力量。2007年4月,世紀佳緣獲得新東方三元老徐小平、王強、錢永強的天使投資。

「每當遇到困難,他(徐小平)都會鼓勵我說,海燕,你別慌,我站在你後面」,這讓龔海燕覺得很感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779

移動互聯網的泡沫與啤酒

http://content.businessvalue.com.cn/post/5569.html

在2011年的行業喧囂過後,由於難以實現商業價值閉環和巨頭入場擠壓市場空間,移動互聯網的啤酒和泡沫開始逐漸分離。雖潮水並未退去,但泳者已經必須思考自己的泳姿了。

2011年是全球移動互聯網產業爆發的年份。在這一年中,智能終端的快速普及和風投資本的集中催熟,使得各種PC互聯網的應用模式和移動終端特有的應用模式均在這一年湧入了移動互聯網,這個產業中的應用數量和渠道數量都獲得了爆炸式的增長。

其中,根據應用商店宏觀經濟觀察機構App Annie的數據,中國區App Store應用下載量在2011年同比增長了298%,營收增長了187%,其增長率在世界各個區域中首屈一指。

在很多人看來,有如10年前作為新鮮事物的PC互聯網,有著終端迅速普及和資本大量湧入等利好條件,移動互聯網正處於方興未艾的初始階段。

然而,不應忽略的是,正如10年前互聯網產業的發展路徑一樣,這種爆發背後帶來的機會有著很強的不確定性。隨著行業格局的快速變化,大量泡沫必然會不斷產生,甚至一些「啤酒」也有著因為環境變化而被「泡沫化」的趨勢。

雖然沒有當初納斯達克崩盤和帶寬方面的限制,但目前移動互聯網的行業現實也並非一片欣欣向榮。實際情況是,在各種應用類別之中,目前僅有遊戲類應用 和具有壟斷性質的工具類應用可以賺到錢,大多數的工具類和生活信息類應用均處於「賠本賺吆喝」的探索狀態。而在市場競爭不斷加劇,推廣成本不斷提高以及巨 頭入場後擠壓市場空間等不利因素之下,諸多看似新銳的明星開發者團體正在逐漸凋零。

2012年中國的移動互聯網產業正在開始第一輪的自我否定與行業洗牌。

競爭過度與馬太效應

遊戲、網絡與終端工具、生活信息、多媒體和辦公軟件,是目前移動應用世界中的主要五大應用類別。

這五大應用類別各自前景並非等量齊觀。數量最為龐大的遊戲類應用最為惹人注目。其競爭程度最為慘烈,然而,它畢竟是與移動終端數量最為匹配的應用群 體,巨大的市場需求仍然保證了多數優秀的遊戲開發者能夠賺到真金白銀。多媒體陣營基本上是PC互聯網巨頭形式大於意義的移植,而辦公軟件則多來自於國外的 傳統軟件巨頭或者實力強大的開發者團體(如EverNote)。

因此,玩家眾多而盈利模式尚不明晰的網絡與終端工具,以及生活信息兩類應用,成為了目前中國移動互聯網生態泡沫較為集中的領域。

拍照分享類應用是工具類應用的代表。Instagram和Color在美國誕生之後,中國市場在2011年誕生了諸如推圖、圖釘、拍拍、隨手拍、隨拍、微圖、友圖、樂魔庫、樂麼樂麼等10餘款照片分享類應用。一年過去之後再觀察,它們的現狀均不理想。

推圖團隊是這些照片分享類應用中誕生較早的,團隊從2011年元旦開始研發,一個月後便登陸應用商店,藍港在線CEO王峰是其天使投資人。推圖創始 人陳仲軍向《商業價值》坦誠用戶增長不理想,而圖片分享類應用遇到的困難來自於兩個方面。其一是新浪微博和微信現在均添加了照片分享功能,推圖的用戶被兩 者分流了很大一部分;其二是中國的WiFi熱點太少而流量費卻很高,這給圖片分享類應用製造了很大的瓶頸。

在不利的局面持續一年之後,友圖的服務器如今已經無法訪問,魔圖精靈被創新工場出售給了百度,美圖秀秀則被蔡文勝等人出售給了新浪。陳仲軍向本刊透露,推圖團隊正在研發新的產品以求轉型。

天氣軟件是生活信息類應用的代表。擁有5000萬用戶的墨跡天氣,是iOS和Android平台上最流行的天氣信息應用。然而,創始人金犁現在的想 法仍然是「做好過冬的準備」。金犁向《商業價值》透露,雖然用戶眾多,但墨跡天氣仍然沒有盈利,天氣類軟件的盈利模式尚不清晰。墨跡天氣與中國電信的合作 是無財務收入的,其目前的收入全部來自於非遊戲類的應用廣告。向財大氣粗的遊戲和品牌商品廣告拓展,是墨跡天氣下階段欲求實現的目標。

墨跡天氣團隊目前有30餘人,在金犁看來,自己屬於該類應用開發者中的幸運者。團隊拿到的來自盛大資本的A輪投資,使得自己仍然可以在入不敷出的狀 態中繼續探索下去。而同行則沒有這麼幸運——年前天氣通被新浪收購,Go天氣最後一次更新還是在去年9月30日,而ET天氣則已經退出了市場。金犁對本刊 表示,「準備過冬」之說並非笑談。在頻繁與各類資本交流的過程中,他意識到了在2011年熱炒移動互聯概念之後,資本將轉為謹慎投資的態度。

不願透露姓名,來自於國內某知名風投公司的高管W,是唱衰中國移動互聯產業的投資人代表。

「國內知名的(非遊戲)應用開發團隊我都調查過,其中有幾家我還是與其接觸的第一個投資人,」W說:「但是他們的盈利前景都不明確,我一個也沒投。」

W還提醒同行要保持冷靜:「還記得2011年最火的工具類應用概念是什麼嗎?是LBS和基於手機通信錄的應用。但現在已經證明這些概念與商業模式相去甚遠。」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遊戲類應用之外,移動互聯網產業中還有一股勢力賺到了大錢,這就是Android應用商店。然而,這一領域同樣存在著競爭過度的局面。

目前,除了由論壇發展而來的眾多第三方應用商店之外,各大Android手機廠商都在推自己的應用商店,三大運營商也推出了自己的應用市場,如果加 上騰訊等巨頭的後知後覺之作,這一領域可謂硝煙瀰漫、競爭慘烈。在去年北京召開的TechCrunch Disrupt大會上,有相關業內人士發佈統計數據,中國目前有70家Android應用商店。而W則告訴《商業價值》,他掌握的數據至少是100家。

在這100餘家Android應用商店中,機鋒網、91手機助手(安卓網)、安智網和應用匯處在第一陣營。它們都是在2010年便及早佈局了應用商 店。雖然各類應用競爭激烈,但商店們只要買下各路手機的刷機位置,就能實現旱澇保收。實際上,應用開發者的競爭越激烈,依靠廣告排名來賺錢的應用商店盈利 就會越多,所以它們現在經營狀況均為良好。

但其他應用商店卻往往處境艱難。在W看來,2012年將有大量的第三方應用商店撤出市場競爭。一個事實佐證了他的這一判斷:2012新年伊始,索尼愛立信正式將其智能手機應用商店——Playnow交給第九城市運營。這顯然是應用商店領域洗牌的一個信號。

值得注意的是,應用商店優勝劣汰,同時也在擠壓著開發者生態圈的泡沫——馬太效應導致了受眾群龐大的第一陣營商店廣告價格水漲船高。機鋒網市場部經 理趙卉告訴本刊,佔機鋒網收入大頭的CPA廣告價格,在一年間上漲了25%。而安智網副總龔萍則向記者表示,安智網的推薦位置基本上每個季度都會漲價。

實際上,在與《商業價值》的討論中,無論是陳仲軍、金犁等知名開發者,還是W這樣的風投界翹楚,都點明了移動互聯網行業的一個現實:非遊戲類應用難 以實現商業閉環,而競爭加劇導致的用戶獲取用戶的成本和招募開發人員的成本卻在攀升,這不得不說是移動互聯網產業存在泡沫的重要證據。

巨頭黑洞

PC互聯網的發軔期,其明顯特點是由規模可觀的海外資本催生本土門戶網站。而在門戶網站模式之後,按照規模遞減的規律,各種其他互聯網應用模式和相關資本逐步誕生並填充互聯網巨頭之間的產業縫隙。其中,「站長」是PC互聯網產業中最小的產業單元參與者。

然而,移動互聯網之上的產業進化規律卻正相反——類似於「站長」的以個人或小團隊模式運作的開發者,以遊戲和工具類應用為開路先鋒模式,率先在這張大網之上攻城略地。PC互聯網巨頭以及其他傳統勢力,按照一定的時間序列後知後覺地逐批加入到這個產業中來。

事實證明,一旦巨頭入場,行業格局便會受到重大衝擊。

新浪和百度在2011年各自的收購,尚且可以被認為是提供給開發者和投資方一個退出機制。但2011年最熱的兩個移動應用概念——LBS和手機通訊錄的先鋒實踐者們,均被由PC互聯網端移步入場的大眾點評和騰訊的微信所覆蓋。並且,這僅僅是開端。

W在2011年底做了一次針對各大Android應用商店的統計,結果顯示,在市場滲透率指標中,排名前10的應用中有7款皆為互聯網巨頭的應用。它們依次是QQ、UC瀏覽器、微信、天天動聽、91助手、安卓優化大師和360手機助手。

巨頭們的優勢顯而易見:除了遊戲創意不能吃老本之外,其他的都可以資源平移。正如大眾點評網進場通吃並非是因為LBS概念中的「L」,而是因為5年間積累的「S」端的強大實力。

於是便不難理解以陳仲軍為代表的應用開發者們的沮喪之情。實際上,不光是應用開發者,第三方應用商店也是互聯網巨頭入場受衝擊最大的領域。依託龐大 的用戶資源,騰訊於去年9月推出了「騰訊應用中心」,這被認為是對其他第三方軟件商店的巨大威脅。艾媒諮詢CEO張毅向記者表示,近期第三方應用商店的估 值開始出現明顯下降。2011年年初,風投評估一個應用商店的估值一般是按照一個日活躍用戶100美元的價格,而一年之後,這一價格已經跌到了100元人 民幣。

更令尚未盈利的開發者們沮喪的是,除了互聯網巨頭在業務上覆蓋之外,蘋果、谷歌等云管端一體的移動世界生態搭建者,已經有了明顯的下場參與應用開發 競爭的傾向,2011年誕生的iMessage和2012年初誕生的Chrome移動瀏覽器官方正式版,就是這種趨勢的明證。HTML5時代到來,這種趨 勢將更為明顯。

雖然經過2011的喧囂,中國的移動互聯網產業出現了泡沫,但移動互聯網畢竟與互聯網不同,它是一個極度碎片化的市場並且有著利於創新的土壤。

可以預見,移動互聯網在2012年仍會是商業界最熱門的話題,同時更為碎片化的移動互聯網也不會被巨頭們們輕易一統江湖。

然而,從資本到從業者觀察該產業的角度,必將從概念先行轉為商業價值先行,撇泡沫的行業進程將逐步展開,而真正有價值的團隊將繼續發揚光大。

簡單來講,潮水並未退去,但泳者已經必須思考自己的泳姿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820

天下互聯張向寧:資本市場對互聯網胃口仍很大

http://news.imeigu.com/a/1332643740275.html

張向寧稱,很多資本市場發展就是這麼一個規律,有時候是波峰有時候是波谷,對IT互聯網產業來講,2011年有大批的企業跑到資本市場融資,可能當時透支了資本市場對IT互聯網的需求。

不過,他認為,IT互聯網的發展仍然非常健康,資本市場對於整個行業的胃口沒有任何的變化,只不過它會不停核對企業是否實現了自己的承諾。(雷風)

以下為採訪實錄:

搜狐IT:張總您好,首先我想讓您談一下對今年整體互聯網投融資環境的看法,從去年下半年到現在整個投融資環境不是很樂觀,很多企業在美國上市過程遇阻,即使上市,其實上市股價也比較低迷,您對今年市場是怎麼看待?

張 向寧:資本市場發展就是這麼一個規律,有時候是波峰有時候的波谷,對IT產業來講,2011年有大批的企業跑到資本市場融資,可能當時透支了資本市場對 IT互聯網的需求。這個過程使一批比較成功的互聯網公司獲得資本市場的支持,但是在之後,因為資本市場很關鍵一個特徵是要看預期,不是看過去,也不是看現 在,而是看未來,當這些公司到資本市場去拿了錢以後,他的預期逐漸回歸現實,有一些公司能夠更好的超出預期的發展,更多的公司是達不到預期。這種的情況就 導致資本市場對這些公司重新的進行估值。在這個過程中IT和互聯網的發展非常健康,從產業本身的角度來講,這些資本市場總是落後的。實際上只能說有一部分 互聯網公司,比如說去年想要上市,結果沒有成功的衝出去,在這個過程中很多其他的公司積蓄新的能量,比如說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出現,騰訊、百度這些公 司股價都下跌了很多,但是從現在來看騰訊的股票重新上漲到歷史的最的水平。基本上挽回當時不利市場的影響。

有一些健康的公司,比如說像優 酷、土豆最近的合併,整個資本市場對它們價值等於說進行重新的認定,土豆的股價在一夜之間上漲100%多。這些說明,實際上資本市場對IT和互聯網的胃口 沒有任何的變化,只不過它會和你的現實和表現不停的核對,無數次再次驗證你以前提供的承諾,你做的預期到底能不能達到實際的水平。

搜狐IT:就是更加的謹慎了是嗎?

張 向寧:我相信這是資本市場波谷的調整。實際從2008年到2009年以來,曾經出現過一個小高潮,前一段又跌到一個谷底,在今年的年初重新開始有上漲的過 程,這是非常正常的。資本市場實際上反映是非常複雜的市場綜合結果,從從業者來講,從IT的企業角度來講,IT的發展是非常的健康,它正在改變,繼續的改 變世界的格局。

搜狐IT:其實剛才提到土豆和優酷的合併,我昨天採訪一些嘉賓他們說,今年整個互聯網和IT行業的合併和整合可能以後會越來越多,我不知道您是怎麼看的?

張 向寧:我覺得從整合的角度來講有很多的機會,特別是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很多的公司估值回歸到現實,還有些公司做私有化,這些過程使整合成為一種可能 性,更多的機會出現。從中國目前業內的狀況來講,山頭林立,國內的互聯網形勢和海外的形勢不完全一樣,我們可以看到各個公司的同質化非常的嚴重,所有的事 情只要有一個新的商業熱點,所有的公司都去追逐,這個現象發生在各個角度,從搜索、微博再到團購,無論是任何一種新鮮的事務出現任何的公司都上。這種反應 了IT行業的繁榮,同時說明中國的產業處於非常不健康的整體環境一下。這種現象我相信很難在短期解決。

中國這個狀況十年二十年我都看不到太 大解決的希望。這種所謂中國的紅海式的競爭,而且很多的公司是擁有非常強的未來發展的潛力和機會,在這種情況下,很多公司不願意相互的整合,這個從意願上 是一個很大的問題。雖然整合是一個非常理性的道路,但是是否能成功的整合實際上是充滿了挑戰。優酷和土豆這次的合併,實際給業內的公司提供了很好的成功例 子,因為這種整合對兩個公司,甚至對整個的行業都是有好處的。他們的做法得到了市場的認可,特別是資本市場的認可。我認為,我們應該更多的鼓勵這種相互合 作,而不是所有的市場都變成紅海競爭,甚至有人在中國不是紅海而是死海,只要有新鮮的事務來了,大家有玩命的競爭,最後大家競爭一片狼藉,這個問題是非常 大。

搜狐IT:謝謝您張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150

季衛東:尋找偉大互聯網公司的方法

http://xueqiu.com/2689039707/21599439

第一是所在的細分行業池塘要足夠大。如果池塘太小,這個魚終究長不大。比如中國電子商務市場大小差不多是網絡廣告的15倍、遊戲行業的20倍、中國 電影產業的60倍以上。所以,池塘的大小決定了將來增長的空間的大小。在過去短短五年中,中國電子商務行業市場增加了6倍以上。

第二是建立 好的商業模式。金子塔的最底端是以產品為中心的公司,如完美時空、盛大遊戲等,但是產品都有週期風險,大家不停地要創新。在金字塔當中是平台為中心的公 司,例如攜程是目前中國旅遊行業的老大,只要中國的旅遊行業還在增長,攜程就不受產品週期的影響,它就會水漲船高。「最頂端是以社區為中心的公司,像新浪 微博、騰訊,他們的好處是絕大多數的內容是用戶生成的,並且很多新用戶是老用戶帶來的。」與這類公司競爭的時候已經不再簡單的是和它的管理層在競爭,而往 往是和中國上億的網民在競爭,因為他們在為騰訊、新浪產生內容。

第三是核心競爭力。季衛東舉例說,攜程和它最接近的競爭對手藝龍的商業模式非常相似,但是兩家公司的表現差異很大。攜程的市場份額要大出藝龍6倍,並且酒店的房間多賣將近3倍。季衛東認為,他們之間的差別主要是核心競爭力的差別。

優 秀的企業據我來講有三個和諧,第一個和諧是和客戶之間的和諧,用什麼表示?用很高的客戶回頭率來表示。第二他要和員工之間非常和諧,這用什麼表示?這個企 業如果是一個偉大的企業,它的員工是不願意走的,員工流失率非常低。第三,在產業鏈中的和諧,一個偉大的企業在產業鏈中一定是有定價權的,並且它很有智 慧,懂得創造多贏的局面。如果一個企業在產業鏈中沒有定價權,基本上可以告訴各位,他在競爭的時代中還沒有達到和諧。 

http://news.imeigu.com/a/1332387961283.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151

雅虎:困在互聯網三角洲的「酋徒」

http://news.cyzone.cn/news/2012/04/03/225368.html

雅虎又要重組了?3月29日雅虎高層們開了一整天閉門會議,讓無數記者等著雅虎「有史以來最大的變革」,但是,消息並沒有在第一時間發出。確切說,這不是一次炒作,信號錯亂的背後,是雅虎董事會的糾結。

最糾結什麼?儘管LadyGaGa這樣的話題女王確實有非常好的廣告收入,但並非所有話題女王都如此。當然,我們也常見已經過氣的往日明星出來炒 作,希望重新成為話題,但往往此時廣告主已不再青睞——恰如雅虎,不再受普通消費者和廣告商青睞,對IBM、西門子們沒所謂,對雅虎卻是「致命的糾結」。

消失的收入三角洲

雅虎的收入絕大部分來自廣告,但廣告又來自何處呢?注意力經濟,點擊即金錢。新聞、搜索和雅虎小玩意(新聞和搜索之外其它應用的總稱)是雅虎三大點擊量來源。這三類PV匯聚為雅虎,就像三股支流匯成的大河,奔向互聯網大海,在入海口處,沉積為Y雅虎的收入三角洲。

沒錯,雅虎是最早的互聯網入口。曾幾何時,百川東去終歸海,雅虎掌控著最多的互聯網流量,一度佔據美國互聯網入口流量的三成以上。但眼球經濟絕非目不轉睛、目不斜視,更不會非禮勿視,而是隨熱點而動、見異思遷。

當谷歌崛起後,它便毫不留情地將搜索流量拿走了,雅虎進而放棄投入巨大的搜索,由微軟的Bing來提供技術支撐;當Facebook崛起時,這個互 聯網時代的OS就將大多數SNS流量攬入懷中,眾多廣告商轉戰Facebook平台,沒人再稀罕Yahoo自家的小玩意;甚至蘋果、Twitter、 Flip Board們也橫插一腿,搶奪Yahoo的新聞流量。豈有此理?不但毫無尊老之意,而且每戰必拼,讓雅虎無可奈何。

數據顯示:2011年美國用戶上網流量中,按單個網站計算,Facebook佔據10.5%,高居第一;谷歌佔據7.7%、Youtube佔據 3.3%、Gmail佔據約1%,谷歌系合計位居第一;Bing佔據1.6%,LiveMail和MSN共佔約2%,微軟系位居第三;雅虎流量只有約 2.5%,是小四!殊不知,雅虎流量當中,相當一部分其實歸屬微軟,不過是收取一個買路錢。

去五毛、讓五毛後,雅虎流量竟然主要依賴新聞、郵箱和Flickr等老業務,新業務無一成功,雅虎的收入三角洲似乎正在三去其二,只剩其一也風雨飄 搖。問題是,蘋果iBook、FlipBoard們的崛起,Twitter和Facebook閱讀插件的聒噪,讓雅虎的新聞閱讀市場也益發困守在中老年人 市場,慢慢將成為互聯網上的「銀發經濟」。

真是世上方七日,網上已三年。至此,芳齡未盈廿歲的雅虎,居然成為了奶奶輩兒的互聯網企業。最近雅虎大面積關閉微博、社區、移動、視頻等功能,只剩下郵件、Flickr等勉力支撐;創始人老酋長楊致遠「被離職」後,幾位研發、營銷副總也相繼去職。

Yahoo!標示裡的這個嘆號,已經從10多年前的驚嘆變為哀嘆。

擺上二手貨架的「酋徒」

一家獨大幾乎是美國互聯網市場的宿命,門戶網站的雅虎、搜索市場的谷歌、電商領域的亞馬遜、SNS領域的Facebook都佔據七成甚至更高市場份 額……進一步推而廣之,全球流量前20名網站中,除幾家中國企業外,全部是美國企業獨霸一個細分市場,比如維基百科、比如WordPress和 BlogSpot。就算擴充到全球TOP50的網站,也只有寥寥數家日本、俄羅斯企業,英、法、德等傳統強國鮮有入圍。

這本已殘酷。更殘酷的是,就算你已佔據行業第一,也未必能生存,雅虎就處於這種境遇。作為互聯網啟蒙者,部落一樣的雅虎遲早會被更先進的文明所取代——除非你是生長在南美密林的印第安部落或者澳洲的土著,才能長久獨存。

無奈,互聯網太開放了、發展太快了、代際基因差異太大了,以至於老獅子已經看著一匹小土狼奔突而來,並全力迎戰,可是對手仍然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 之勢」殺到面前,倏忽間成為恐龍級對手,前期備戰幾乎無效。雅虎VS微軟如此,谷歌vs雅虎如此,Facebook VS谷歌也如此。

此時,雅虎旗下的「酋徒」們,終於等來了Businessman和Dealer。剛剛上任3個月的CEO湯普森終於要發揮他的長處了:賣。這位eBay前高管最擅長的就是倒賣二手貨,雅虎已經擺上顯眼的舊貨架。

在這個關頭,重組意思就像分割掉一頭豬,然後分豬頭、豬手、豬尾巴賣掉的意思嗎?此前,他先後會晤了阿里巴巴,商討這塊值錢的資產怎麼處置;或者還 涉及雅虎日本,商討另一塊值錢資產怎麼處置;然後,希望借助微軟和谷歌的爭鬥,把搜索入口抬高一點價格;還有,處理掉那些不值錢的資產,裁員、減肥;最 後,也不忘記拿專利說事,和Facebook打上一架,像極了市場上賣肉的小販,不羞於注水,更是有意在秤盤下面用小手指拉一下……楊致遠做不到這些,一 定被董事會認為,這是婦人之仁。

其實,楊致遠真的不想賣,但是阿里和日本雅虎,分別被馬云和孫正義抓著七寸,三個華人血統人物的內鬥,終將以美籍的那個讓步告終。市值200億美金的雅虎去掉這兩塊之後,能否值50億美金?在投資公司們看起來很難。與其這樣,賣掉其它部分,只持股阿里和日本雅虎又何妨?

於是,雅虎董事會需要一個屠夫,一個快刀手,迅速瓜分豆剖、得賣且賣。湯普森上任伊始,曾寫過一篇名叫《真正的改變即將到來》的文章,真正的改變到底是什麼?除了儘早賣掉,沒有人知道更好的出路,否則,楊致遠就不會走了。

至於,是否能找到合適買家,那還是要看表面標籤背後的暗標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342

雷軍:小米不是山寨iPhone 做互聯網有七字訣

http://www.21cbh.com/HTML/2012-4-7/wNNDE0XzQxNjAwNw.html

他同時分享了自金山、卓越至小米的互聯網企業經驗。他認為互聯網實際上不是具體的技術,而是一種方法論,經驗可概括為七個字:「專注、極致、口碑、快」。

雷軍稱「專注」是小米只推出一款手機的原因。在深圳,3天內或許就能出現100款新手機,而蘋果手機實際只推出過5款,甚至連顏色也十分單一。「王雪紅去年說要痛改前非,要精品策略、出明星機型;結果巴塞羅那通信展上,HTC又是同時推出3款,我哭的心都有了。」

在 「極致」的問題上,雷軍再次推崇蘋果的產品。「我曾經問過一些聯想高管,為什麼不可以把充電器做的漂亮一點。時髦的筆記本,為什麼那個充電器那麼難看,為 什麼不能改得像蘋果一樣漂亮,為什麼50多億人沒人站出來改進這個問題。」「我們連圖標都做不到蘋果的那種水平,5年前喬布斯還活著的時候我就說 過,iPhone在5年之內無人超越,今天誰說自己比iPhone做的好,那不叫瞎扯,叫無知。」

對於「口碑」,雷軍有著特別的詮釋:口 碑不是便宜之類的具體參數,而是超越用戶的期望值。他舉例稱,人們為什麼認可海底撈,因為人們對五星級酒店已經有了過高的心理期待;迪拜酒店金碧輝煌,只 能讓人覺得土。因此他在小米手機創業初期,也沒有將產品冠以「雷軍創業」,而是以無期望值的狀態在論壇裡傳播。

雷軍最後提及一件小事。小 米手機欠用戶發票,在補上時同時附上「親,久等了對不起」的賀卡,以及一張手機貼膜,結果有很多用戶在微博上進行曬照片分享。「所以我們中國的商業服務水 平還是非常之低的,可改善的空間簡直多的一塌糊塗,只要我們稍微動一點點心我們就能打動消費者。這就是我們的機會和空間。」(雅楠)

以下為雷軍演講實錄:

雷 軍:謝謝大家,昨天的確對我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日子,兩件大事。第一個是小米兩週年,小米從兩年前成立發展到現在700,800人的規模,應該來說這兩 年走的一方面還是挺順的,另外一方面,我們也克服了很多困難和問題。所以,昨天是小米公司的一個比較大型的慶典。第二,昨天我們也發佈了小米手機電信合約 機,所以昨天是挺興奮的。以至於昨天有點感冒,待會我可能講話鼻音比較重,請大家諒解。

我是第一次來參加站長大會,為什麼姍姍來遲呢?原 因挺簡單的,我對站長這兩個字心懷崇敬之心,為什麼呢?因為我自己是從傳統軟件業走過來的,對我們這些根紅苗正互聯網中堅力量,我自己一直懷抱著非常尊敬 的感覺,我覺得在這裡跟大家分享,其實難度挺高的。我特別尊重各位,尤其在一線的那些草根站長們,我說大家第一沒有錢,沒有資源,甚至也沒有技術能夠在某 一個市場裡面打下一片天下,這其實是非常了不起的一件事情。

所以,來這裡與其說是講演,還不如說是向大家學習的一個機會。在這裡,我再想 講什麼題目比較好,今天早晨我看了一下小米很多人說雷總要來這裡替做廣告了,我覺得作為一個創業者每一個做夢都在想著你們的網站,我也如此,有時候我不想 為小米做廣告,但是講了三句又講到小米了。我相信大家都是創業者,大家一定能理解我的心情。

我今天想講的題目挺簡單,我想講一個行而上的 問題,什麼是互聯網?我自己曾經花過很長的時間思考什麼是互聯網,我第一次深度思考什麼是互聯網,是1998年,1999年,那時候互聯網的浪潮在中國剛 剛興起,如果我記得沒錯,騰訊是98年12月創辦,百度和阿里巴巴(微博)都是99年創辦的,就在那個風起云湧的日子裡面,我們一下子被沖的暈頭轉向,我 們原來在做軟件覺得自己挺自豪,一夜之間我們變成了落伍者我們被時代所拋棄了,時代最熱的就是互聯網,因為我們對互聯網所知甚少,那一年我正好30年,有 一些泡互聯網的小孩說互聯網不是30歲以上老男人能夠明白的事情,反正我知道今天講這個話的人是誰,那一年我30歲互聯網浪潮來了,一夜之間覺得自己被拋 棄了。

我在想,憑什麼呢?好像在互聯網還沒有真正開始的萌芽階段我們就是BBS的老大,天天泡站,泡BBS,我們金山當時複雜了多少線轉 接,我自己也做了大半年的站長,每天寫300個貼,沒有一個「水貼」,每個貼100字以上,言之有物。在我們泡BBS階段,早晨7點鐘幹到凌晨2點,每天 干10多個小時,比上班還辛苦。怎麼互聯網來了以後我們就不覺得呢?所以98,99年擺在我面前第一個問題什麼是互聯網?我覺得其實互聯網挺簡單的,互聯 網就像電,就像水,其實互聯網是拓展我們各自事業的一個工具而已。當我想明白這一點以後,我一下子就釋然了,我說要做互聯網很簡單,你只需要用互聯網去做 生意就行了,不就是電子商務,用電子的方式做商務。

我其實就想明白了這一條以後,我得到了第一個結論是什麼呢?電子商務是一個過度性名 詞,因為總有一天這個星球上每一家公司都是電子商務公司。所以,我就選擇創辦了一家電子商務公司,就是卓越網,後來我們做了4年以後,2004年出售給亞 馬遜,就是今天的亞馬遜中國。我想在當年的時候,我們應該是最大的B2C公司,所以這是我第一次認真的思考了什麼是互聯網

到2004年我 把卓越賣給亞馬遜的時候,我又開始第二次思考,什麼是互聯網?我當時所面臨的一個很大的壓力是什麼呢?我左邊管卓越,右邊管金山,卓越能獲得100%成 長,金山只有20%,30%的成長。我自己在金山可能花了80%的力氣,我就在想這個事情好像很不公平,我花了80%時間的東西只有20%,30%成長, 問題出在什麼地方了呢?我們怎麼可以長的更快呢?而且互聯網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東西呢?哪些年裡面我把卓越出售以後很痛苦,我就克制自己,因為我以前上班 的第一件事情是先上卓越,把所有鏈接點開看一看有沒有鏈接出錯的,我相信是不是所有人自己都幹過,對嗎?

回答:對。

雷 軍:我跟大家一樣,每天上班第一件事情就是把鏈接點開看一看對不對,大家不要小看這件事情。我記得就是04,05年,我後來不點卓越,改點金山,改金山的 廣告,我發現我們最貴的一個廣告就是騰訊OEM廣告,一點開就錯了,我說兄弟這一天十幾萬人民幣,我後來發現其實這種出錯是經常出現的,不是小概率事件。 這個出錯的原因有很多種,我覺得做網站其實很簡單,咱們一定得認真,不認真是做不好的。我就克制自己不上卓越網,不上卓越網買東西,不想卓越,我就逼著自 己思考,為什麼卓越會比金山走的快?不瞞大家講,我深度想了半年多時間,我才覺得自己對互聯網有了一點點感覺,我也把互聯網總結了幾句話,總結來總結去, 其實我覺得自己悟了一點點門道,這個門道是什麼呢?互聯網是一種觀念,互聯網其實不是技術,互聯網是一種觀念,互聯網是一種方法論,其實你用這種方法論就 把握了互聯網的精髓。

後來為了讓大家更容易理解互聯網,理解我看到那一點點互聯網,我就把它總結成七個字,號稱七字決,「專注、極致、口 碑、快」,只要按照這個方法去做就會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後來,我用這一整套方法論自己創辦了小米,也幫助很多朋友創辦20多家公司,我相信這個成功率大 家已經看到,這個七字決厲害在什麼地方呢?說實話用互聯網方式做企業,就是用七字決做企業戰無不勝。那麼,這七個字我們逐個分享一下。第一是專注,很多站 長有時候喜歡辦一堆站,有時候辦站少就是多,其實現在像很多微博站每天沒有很多更新,但是文章質量好很多,在少就是多的時代裡面,我們現在是信息過多,怎 麼樣把東西做的很精緻,很有價值,才是問題關鍵。

我們整個時代都在談蘋果,都在談喬布斯,大家有沒有想過其實蘋果這家公司到今天為止都只出過5款手機而已,這麼多年來只出了5款手機。其實,出一款手機, 對手機公司來說是再容易不過的事情了。我們深圳的三個廠一天就能出100款,出一款難在什麼地方呢?你們知道出一款有多難嗎?出一款你需要有莫名其妙的自 信,你堅信我做的這款手機就是天下最好的,如果你不自信就做100款,如果你自信就幹一款,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全球最牛逼的公司之一HTC(微博),去 年我看王雪紅在所有報告當中講我們要痛改前非,我們要精

品策略,我們要出明星機型,說巴塞羅那會上我就專門看他們有什麼發展,那麼喬布斯專注什麼呢?做手機專門做一個顏色,搞了幾個顏色之後不夠專注。我有時候在想,我們傳播的時候一個東西容易傳播,還是兩個東西容易傳播,或者兩個型號都說不明白。

  所以,當我自己做手機的時候真的覺得大到致簡,越簡單的東西越容易傳播,越難做。當大家把一個書從薄讀厚,從厚讀薄的過程當中就明白了簡單的東西是最 具力量的。一定要專注這個東西才能簡單,當你自己很多的時候就不可能專注,所以我第一個想說的就是簡單的東西集聚力量,只有專注才能做好。其實,喬布斯 iPhone給我們示範了一個,你不需要做幾百款手機,你只需要做一款,只要堅信你的東西是最好的就具備了一個成功的前提。

  第二條極致,極致就是做到你能做的最好,極致就是做到別人達不到的高度。當我們談極致的時候,其實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就更難了。比如說,我們在這裡有多少人用的PC筆記本?

  有多少人用的蘋果筆記本?其實,我永遠鬧不明白,為什麼我們用的PC筆記本那個充電器那麼大,那麼難看,那麼難用,為什麼沒有一個人把這個充電器給改 的像蘋果一樣漂亮一點,當我們以前的時髦是每天帶著筆記本上班,還要再裝一個充電器的時候真的很痛苦。但是,為什麼沒有任何一個人站起來,這50幾億人就 沒有一個人站出來把PC充電器搞的好看一點,我真的覺得,真的不明白,我曾經還問過一些聯想高管為什麼不可以把充電器做的漂亮一點,因為你每天都帶,每天 都用,每個人都假定用戶要便宜的東西,每個人都假定成本是第一位的,整個供應鏈都在追求成本最優化的時候,東西是便宜了,可是沒人用了,就算中間偶爾有一 個人做的好一點,因為其他99個環節都是劣質的,所以你不容易做好。

  所以,當我談到極致的時候就是要做到別人看不到的東西,也做的非常好。所以,談到極致產品的時候,大家經常恭維我,說你們山寨iPhone,我真的不 知道怎麼表達,我說「我草,我有這麼大本事嗎?」你們知道偉大的作品是根本不可能抄襲的,你有本事你給我抄個iPhone我看看,我沒這本事。我說5,6 年前喬布斯還活著的時候就講過,5年之內無人超越,今天誰牛逼了,他比iPhone做的好不瞎扯,那叫無知。我說當我們的作品做到極致的時候,這個作品可 能抄襲嗎?一點可能性都沒有,如果我們小米還會被別人抄襲,那因為我們做的不夠好,好的東西是不可能被抄襲的。所以,我根本不怕別人山寨,因為被山寨那就 是我們自己做的不好,當我每天都想山寨iPhone的時候,我看到那個圖標做的那麼極致就想我們能把圖標做的那種水平嗎,我們做不到,不信大家試試 iPhone圖標越做越好,我們連圖標都達不到人家那個水平,這就是我想講的極致。雖然我知道差距很大,但是我並沒有絕望,我還是希望通過我們每天腳踏實 地,一步一步努力,能離偶像再近一點,再近一點。

  第三個要講的是口碑。我經常問大家一個問題,去過海底撈嗎?海底撈就真的比五星級餐館好嗎?一去那裡亂糟糟的,真的好嗎?為什麼咱們比較會議中心就沒 口碑,這個海底撈就有口碑呢?其實,口碑的真諦,很多人說口碑就是好,口碑就是因為便宜,我要告訴大家不是的,口碑的本質是超越用戶的希望值,超越期望 值。因為海底撈在一個很破的地方,當我們走進去的時候他超越了我們所有的期望值,我們覺得好。當我們去五星級餐館的時候我們期望值很高,怎麼可能超越呢。

  比如說我這輩子去過一次迪拜,去了一次帆船酒店,據說是全球最好的,一走進去金碧輝煌。但是,我覺得無比失望,怎麼這麼土啊,你們真的想像真的金碧輝 煌的時候其實挺土的,反正失望透頂,這就是全球最好的酒店,據他們說全球酒店經常排名第一和第二,我去完以後覺得太差了。就是因為我的期望值太高了,不是 他們真的差,其實你一走到餐館馬上有人站著說你第一次來我們酒店,第一次來我們餐館,要不要參觀一下,見一下我們大廚,包括什麼風味挺好的,但是我帶著什 麼樣的期望去帆船酒店呢,那麼多的期望值能滿足嗎?阿拉伯金碧輝煌的裝修不覺得很土嗎?就這麼簡單。

  所以,口碑的核心是超越預期,當我明白這一點的時候,我在小米創業的時候初期強調我們一定要保密,一定要足夠低調。我說這玩意大家一看雷軍(微博)做 的期望值就高,我們就是張三,王五做的,甚至沒有名字做的,當我們第一個產品出來的時候,我們就是在幾個論壇裡發了幾個帖,就是靠「米粉」口口相傳,甚至 傳到全世界去了,被翻譯到20幾個國家版本,前年年底還有一個美國博客站提名我們做年度產品,那個褒獎支持讓我自己汗顏。為什麼?是因為他們沒有期望,他 們覺得這個產品好,如果他們有很高期望值的時候,他們就不可能說這個產品好了。

  所以,這裡我想跟大家分享的就是口碑。當然,很多人說我這麼努力,為什麼我的產品還是沒有口碑啊?很簡單,你的產品沒有做到極致,你真的憑著老命做的嗎?如果你真的做到了,我相信你能做好。

  第五個就是快,我就是堅信「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我覺得在互聯網的今天,我記得我剛開始琢磨互聯網的時候,我們小米用了4年時間才做到今天規模,確實 太慢了,我每天都在焦慮,我們可不可以更快一點,如果你真的這麼想的時候,其實互聯網真的把速度看的非常重要,所以,怎麼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提速是所有互 聯網企業最關鍵的問題。有時候,快就是一種力量,你快了以後能掩蓋很多問題,企業在快速發展的時候往往風險是最小的,當你速度一慢下來,所有的問題都暴露 出來了。

  我相信各位站長肯定在經營你們自己事業的時候也會有這種感覺,我增長一放緩合夥基金就貿矛盾,公司就一堆事情產生了,市場發展的時候好像挺好了。所 以,我想跟大家表達的就是,我這些年裡面,在互聯網行業裡面最最重要的就是七個字,「專注,極致,口碑,快」七字決,我自己就是用這種方法去做企業的,首 先我們把業務做的儘可能簡單,做的時候竭盡全力,努力想怎麼可以把產品做的更好,然後每天都在想怎麼超越用戶的預期,最後我們強調動作一定要快。所以,我 們堅持互聯網行業每週迭代,因為每週迭代就是對自己很大的衝動,你出新版本,要有什麼功能,就推動你自己非常快的推陳出新。

  在這裡舉個例子我們小米怎麼開始做手機的,我們開始的時候賣手機,稅務局只給了我們四本發票,或者五本,每本發票50張,意味著你賣了200台手機就 得跑稅務局拿發票,人家還未必高興再給你新的發票,辦過企業的都知道,像我們每天賣1,2萬部手機的怎麼辦,是不是幾分鐘,幾個小時跑一趟,我們前幾個月 發票一直不夠,很多網友說小米偷稅漏稅,不是的,我們真的沒有發票。我們跟主管部門花了幾個月溝通以後,終於允許我們打印發票了,當然我們在互聯網上已經 被賣的不行了,後來我們搞了16台高速打印機日夜不休打了十幾天才把這些發票打印完,當然這些事情是我們做的不對,我們的部門怎麼執行的呢?第一用特別快 遞寄的發票,在每張發票裡面放了一張溫情脈脈的賀卡,寫的是「讓你久等了,親對不起」,特別畫了一個米兔的形象很可愛,我們在每個信封裡面還幫你放了一張 手機貼膜,當用戶收到貼膜的時候感動壞了,從來沒有一個公司這麼做過,他一定會跑到微博上去分享,分享以後發現又有人說,我怎麼不知道你們有貼膜,在各個 垃圾筒找信封,因為他已經扔掉了

  其實,就這麼一件小事,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你有辦法做的比用戶想像的要好。我們欠用戶發票,可能很多公司補上發票就完了,如果你能想換位思考想,如果 別的公司欠我發票,他做什麼事情能讓我感動?其實,我認為我們中國的商業服務水平還是非常之低的,可改善的空間簡直多的一塌糊塗,只要我們稍微動一點點心 我們就能打動消費者。在這一點上,我覺得我們中國的服務環節還有很多很多服務環節需要改善,包括我們小米還有無數的不完美,這就是我們所有努力改善機會和 空間。

  所以,在這裡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對互聯網的理解,也歡迎大家拍磚,更歡迎大家指導。我覺得大家才是互聯網真正的中堅力量,也希望大家多幫助我們,支持我們,關心我們,謝謝大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468

互聯網佔領電視機 爭奪「睡前三小時」

http://www.infzm.com/content/73822

曾經遠離電視機的觀眾們,將在內容極度豐富之後,再度於睡前三小時回歸電視機屏幕,而這三小時則蘊藏著尚未開發的巨大商業價值。這是很多視頻網站希望看到的結果。現在,他們要趕在蘋果iTV殺到,並帶來顛覆性後果之前,搶先佈局。

2012年3月12日,優酷與土豆宣佈以100%換股方式合併,從而成為中國視頻行業的頭號選手。這一爆炸性新聞令業內議論紛紛。

邵以叮噹時注意到了這個消息,但並不感到吃驚。他對南方週末記者說:「將來最有價值的視頻公司,一定是多屏幕的公司。」換言之,優酷跟土豆合併後,並不一定能成為這個行業的主導者。邵今年38歲,是北京優朋普樂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他不否認,在PC視頻領域,優酷跟土豆合併後已經佔到三成市場份額。但在他看來,未來「最有價值的那塊屏幕卻是電視機」,也就是「用戶睡前三個小時」接觸最多的那塊屏幕。

電視革命的話題其實延續已久。微軟亞太研發集團主席張亞勤就在2012年1月的國際電子消費展上表示,智能電視將是IT產業的下一個5年主要戰役,這一戰役的核心要素為「佔領」家庭。應用商店、互聯網、移動、廣播未來將被智能電視無縫融合。

而自從蘋果公司準備推出iTV的消息傳出後,無論是家電廠商,還是互聯網公司,都在琢磨著如何提前佈局,搶奪這塊大屏幕。像優朋普樂、樂視網、愛奇藝這樣的國內視頻公司,也早已暗暗行動。

避開版權大戰

進軍電視屏幕的舉動僅僅是開了個頭,用戶願不願意接納付費模式仍是個懸念。

「13億人口,3億多家庭,百分之十是3000萬個付費家庭。一人一個月給我5元錢是什麼概念?」邵以丁興奮地算了一筆賬。

但在2009年,他決定將優朋普樂的戰略方向從PC轉向電視機屏幕時,僅僅是在「賭一把」。那一年,優朋普樂和搜狐聯合打擊盜版,各家視頻網站最終 放棄盜版,選擇了砸錢血拼影視劇版權的路子,版權費逐年抬升到可怕的高度。在這樣的成本壓力下,直到2011年,優酷和土豆合併前,兩家全年虧損合計達到 1億美元之多。

邵以丁及時躲避了這場版權大戰。但他也並沒有立即轉向電視機屏幕,在2010年,他仍靠為電信運營商提供B2B服務賺錢——與電信運營商合建寬屏門 戶。這得益於他以往與電信運營商建立起的良好關係。在創建優朋普樂之前,他是陽光加信集團創始人之一,而陽光加信是中國本土服務電信運營商領域最大規模的 專業化廣告公司,後與奧美合併。

到了2011年,邵以丁採取了三種方式去進軍電視屏幕,第一是銷售自己的機頂盒——樂播,以此鋪市場。第二是跟機頂盒生產商合作,將優朋普樂客戶端 內置於機頂盒中,用戶第一年免費,第二年優朋普樂就開始收費提供服務——每部正版高清影片3-4元,15-20元就包月。當然,很多山寨機頂盒廠商也裝了 優朋的客戶端,優朋雖然沒收到錢,但為了推廣,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第三是跟創維、海信、TCL等電視機廠商合作,將客戶端內置於電視機,直接到達用戶。

但優朋普樂這一進軍電視屏幕的舉動僅僅是開了個頭,用戶願不願意接納付費模式仍是個懸念。

跟優朋普樂一樣,樂視網也是在2009年注意到了電視機屏幕的價值。不過,樂視網內部對進軍電視機屏幕市場反對聲音很大。一些員工認為,電視視頻沒法收費。

土豆網創始人王微也有類似看法,他在2009年9月接受《南方日報》採訪的時候,就表示視頻網站沒有必要進入電視機屏幕。

百度旗下的視頻網站愛奇藝,2011年將優朋普樂公關負責人朱江招聘過去做了新業務部副總經理,讓他負責愛奇藝在移動終端和電視機終端以及會員收費業務。

朱江直接推動了愛奇藝跟牌照方「央廣」的合作。朱江領著一個團隊,將愛奇藝的電視機用戶數量做到了二十多萬戶左右。少量的用戶對廣告主來說沒有吸引力。在電視機屏幕上的收入,一年只有幾百萬元,這些收入甚至不夠支付版權成本。

因此,雖然愛奇藝2012年年初將電視機屏幕業務獨立成一個部門來拓展,但仍將電視機業務當做給會員提供的一個增值服務,而非樂視網和優朋普樂那樣當做重點和主營業務來發展。愛奇藝的主要營收方向,還是繼續鎖定在網站上用戶付費的模式。

而在美國,電視視頻領域已經有了成功的先例。Netflix公司就是中國很多想進入電視機屏幕的視頻公司的模仿對象。這家創立於1997年的在線影 視租賃網站,已經在美國和加拿大擁有超過2300萬的用戶。它憑藉著會員付費的模式,僅2011年第四季度就實現營收8.76億美元。

Netflix的背後,是美國完善的支付體系和信用體系以及寬容的內容審查制度。在中國,視頻網站轉戰電視機屏幕則更為艱難。

被互聯網改變的電視機 (CFP/圖)

鬆動的政策壁壘

政策先是放開了視頻網站和家電廠商進入互聯網領域,接著放開互聯網的視頻內容進入到電視機屏幕,前提是必須與牌照商合作,且內容必須接受管控。

2009年8月14日,國家廣電總局出台《關於加強以電視機為接收終端的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通知》要求,無論是家電廠商,還是視頻,要想進入互聯網電視領域,必須要和獲得了互聯網電視牌照的公司進行合作。而2009年,持有互聯網牌照的公司還沒有出現。

樂視網陷入了猶豫當中。還有一些視頻網站不做大投入,只是嘗試著賣點內容。比如迅雷、PPLIVE等視頻網站與TCL、康佳等彩電廠商合作,為其提供視頻內容。

進入到2010年,視頻網站的收費變成了現實。當年3月底,中國網絡電視台(CNTV)、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以及杭州華數傳媒網絡有限公司分別獲得國內首批三張互聯網電視牌照。

很快,樂視網內部達成一致,迅速發力電視機屏幕市場,瞄準中高端用戶,確定了硬件銷售和內容收費的發展策略。即樂視網擁有版權的內容,在PC屏幕免費為主,付費為輔,在電視機屏幕上收費為主。

2011年2月,樂視網研發出了自己的TV機頂盒。但樂視網很快又遇到另外一個問題,即政策雖然放開了視頻網站和家電廠商進入互聯網領域,但並沒有放開互聯網的視頻內容進入到電視機屏幕。

視頻網站花巨資買了大量的內容,但對於這些內容能否直接進入到電視機屏幕,始終沒有一個明確的政策。

大量的互聯網視頻內容不能進入電視機屏幕,造成消費者不願意埋單。而且,普通家庭的帶寬速度一般只有2M,無法順暢地在電視機上觀看高清互聯網視頻。

等了5個月後,樂視網聽到的是壞消息。2011年7月,國家廣電總局明確要求視頻網站不能給電視機頂盒提供互聯網視頻內容。所以,樂視網開發出來的機頂盒,只能先採取免費送人試用的方式做推廣,坐等政策春天到來。

在樂視網送出去七八千個機頂盒之後,政策鬆動了。2011年10月28日,國家廣電總局辦公廳制定下發了《持有互聯網電視牌照機構運營管理要求》的通知。該通知允許視頻網站的內容直接或者通過機頂盒進入到電視機屏幕,但前提是必須與牌照商合作,而且內容必須接受管控。

2012年1月12日,樂視網與七大牌照方之一的中國網絡電視台(下稱CNTV)達成戰略合作。樂視網的機頂盒業務終於有了合法身份進入市場銷售。3月5日,樂視網的樂視TV正式推出——用戶花1980元買樂視的云視頻超清機,就可以觀看包括3D在內的海量視頻內容。

39歲的樂視網副總裁梁軍對南方週末記者透露,短期內樂視TV的收入主要來自盒子的硬件銷售,長期來看會是廣告和用戶付費。目前本田、361和三星都在樂視TV的機頂盒上做了開機廣告。不過,付費用戶看不到廣告。

模式之爭

未來,消費者會直接購買智能電視,還是會買機頂盒,仍不可知。

加盟樂視網後的2個月時間裡,梁軍對行業做了一次全面調研,他發現好幾撥人都在掘金電視機屏幕。

一撥是電視機廠商。家電廠商對於互聯網電視領域的佈局遠早於視頻網站。早在2007年的時候,創維和朗科就投資了1000萬元打造出酷開網,邁出了家電企業進軍內容領域的第一步。而2007年,優酷和土豆等視頻網站才剛成立不久。

另一撥是過去做播放器的,如VCD、DVD和藍光播放器的製造商,也在轉型做機頂盒。梁軍發現,深圳華強北附近出現了很多山寨盒子製造商,其製造的盒子或者DVD可以讓電視機直接登錄互聯網。一些機頂盒廠商,通過盜鏈的方式,非法抓取視頻網站的內容提供給用戶。

「我不害怕電視機廠商,反而關注聯想這樣的IT廠商,雖然它缺乏互聯網基因,但是可以通過併購來解決這個問題。」梁軍對南方週末記者說。梁軍曾經是聯想集團負責智能手機業務的產品開發副總裁。

3月27日,聯想集團負責移動互聯業務的高級副總裁劉軍在優米網訪談時透露,聯想智能電視將在5月初推出。

其實,更可怕的對手在大洋彼岸。蘋果的iTV這款革命性的智能電視雖然仍未露面,但已經令家電廠商膽顫心驚。

據公開消息稱,相對於蘋果直接推出昂貴的iTV智能電視的做法,微軟、谷歌則選擇了成本更低且更容易普及的類似機頂盒的外設。安卓系統、 YouTube視頻網站原本就是谷歌的王牌,而谷歌更厲害的一招是,計劃開放Google TV的源代碼,讓電視長久以來欠缺的個性化功能得到了改進。

未來,消費者會直接購買智能電視,還是會買機頂盒,仍不可知。但誰都知道,如果有了足夠豐富的內容,曾經遠離電視機的人群,將在睡前的三小時再度回歸,而這三小時中蘊藏著巨大的商業價值。

唯一不確定的是,智能電視的監管政策尚未出台。優朋普樂一位高管對南方週末記者表示,在這個政策未明的灰色地帶,蘋果和谷歌的智能電視產品短時間進不了中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487

FB收購Instagram的背後:移動互聯網的勝利

http://news.imeigu.com/a/1334010630004.html

圖片社交分享平台Instagram(新浪科技配圖)

新浪科技 鄭峻 發自美國硅谷

Facebook週一宣佈斥資10億美元,以股票加現金的方式收購圖片社交分享平台Instagram。這個消息很快成為了硅谷最大的焦點,對Instagram本身、硅谷創業圈以及Facebook而言,這筆交易都具有具有不同尋常的意義。

對創業公司Instagram而言,這是圖片社交的勝利,便捷、跨平台與社交是他們成功的三大要素;對創業領域而言,這是移動互聯網的勝利,智能手 機讓創業公司可以觸及數千萬甚至上億用戶,10多個人的團隊就能實現十億美元估值;對Facebook而言,這筆交易可被視為主動防禦,即可化解一個潛在 的威脅,又能改善自己最弱的圖片分享體驗。

13個員工與10億美元

Instagram是典型的硅谷創業成功故事,如果將舊金山算入廣義硅谷概念的話。兩個年輕人凱文·斯特羅姆(Kevin Systrom)和麥克·克雷格(Mike Krieger)希望將他們之前的HTML5項目Burbn元素轉移到移動圖片分享領域,因而在舊金山創建了新創業公司Instagram。 通過Instagram應用,用戶拍攝照片後可通過內置濾鏡進行藝術化處理,然後實時分享到Instagram圖片社區、圖片網站Flickr、 Twitter、Facebook上。

2010年10月6日,Instagram登陸蘋果App Store,當年年底就獲得100萬用戶。如其他社交領域的成功產品一樣,Instagram的成功也帶著馬太效應:2011年6月用戶量突破500萬, 當年9月達到1000萬關口,最新的註冊用戶數據則是3000萬。與用戶量一道瘋狂增長的還有圖片數據:去年7月圖片上傳量達到1億大關,僅1個月後就突 破了1.5億張。

去年年底,Instagram被蘋果評為「2011年度iPhone最佳應用」。在獲得成功後,Instagram順勢開始了擴張。上個 月,Instagram的分享選擇悄然增加了中國新浪微博,這是他們首次在海外市場進行擴展。而上週,Instagram宣佈推出Android版,進軍 目前智能手機領域佔有率最大的谷歌(微博)陣營。

Instagram的估值也隨著產品的成功迅速飆升。去年上半年的第一輪融資,Instagram籌集了700萬美元,當時用戶只有175萬人,而 上週媒體報導稱,Instagram即將完成5000萬美元的B輪融資,公司估值達到5億美元。紅杉資本領投了本輪融資。值得一提的是,被 Facebook收購時,Instagram的創業團隊僅僅只有13個人。這是有史以來第一家估值達到10億美元,而員工數不到20人的公司。

便捷、跨平台與社交

Instagram的成功首先契合了智能手機崛起的大勢。用戶用智能手機記錄自己的生活,分享足跡與感受到Twitter、Facebook等社交 平台,而照片顯然是其中最有吸引力的要素。數據顯示,隨著智能手機的迅速普及以及拍照功能的顯著提升,iPhone已經取代傳統照片成為了Flickr上 最大的照片來源。而Instagram的便捷拍照分享為這一需求提供了最大的體驗。

跨平台社區則是Instagram成功的第二大原因。與單一的Twitter、Facebook或者新浪微博內置拍照分享功能相比,用戶在 Instagram上有更多的分享選擇。用戶希望自己拍攝的照片同時分享在Twitter、Facebook或者Flickr上,因此Instagram 的多平台分享功能,為不同社交平台的用戶節省了繁瑣的操作。一位不願具名的Facebook圖片管理應用開發者對新浪科技表示,「Instagram的成 功就在於便捷前期拍照處理和多樣化後期分享」。

社交功能是Instagram成功的第三大因素。圖片處理功能並不是Instagram的獨家殺手鐧,如今大多數拍照應用都加入了內置濾鏡功 能,Camera+等應用甚至加入了專業單反功能,而蘋果iPhoto和Adobe的PS Express則提供了更為多元的圖片處理選擇。而Instagram圖片社區則給用戶提供了基於圖片的社交平台,用戶可以在「Popular」功能中欣 賞其他人的佳作,點評自己好友的圖片,還可以通過圖片關注好友實現社交。

移動互聯網改變創業

結合近期的另一筆交易來看,或許更能體會近期移動互聯網的新趨勢。上個月底,社交遊戲開發商Zynga以接近2億美元的價值收購近期火熱的Draw Something開發商OMGPOP。Draw Something國內或譯為「猜猜畫畫」,推出僅僅7周時間下載量就突破5000萬次,是下載量增長最為迅猛的應用。

一家創辦兩年的公司Instagram,估值就可以達到10億美元,甚至超過百年歷史的《紐約時報》(目前市值9.46億美元);一款推出不到兩個月的應用Draw Something,下載量就能達到5000萬次;在移動互聯網的時代之前,這些數據都是不可想像的。

《硅谷秘史》作者史蒂夫·布蘭克(Steve Blank)接受新浪科技專訪時表示,移動互聯網徹底改變了創業領域,智能手機在全球以驚人的速度普及,成為主要的上網設備;這給基於移動互聯網的創業者 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他們的產品可以在極短時間內接觸到幾千萬甚至上億的用戶。

幾個開發者、一款產品、幾千萬用戶、數億美元估值,這是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創業亮點。營收模式沒有或者前景不明朗,都無法阻止投資者的熱情,傳統的估 值衡量標準似乎已經無法衡量目前移動互聯網的創業公司。「用戶基數和用戶黏性才是最關鍵的指標」,社交雜誌應用Flipboard創始人麥克麥丘 (Mike McCue)這樣對新浪科技表示。

泡沫是否存在?布蘭克不覺得,「泡沫是好事,以前(網絡股泡沫)的公司什麼都沒有就上市,那是欺詐;現在都是風投的錢」。麥克麥丘則更為樂觀,「移動互聯網是個新事物,或許怎樣營收也需要時間發展,只要做好用戶體驗維持大量用戶,現階段並不需要過度擔心營收的問題」。

Facebook的主動防禦

收購Instagram是Facebook迄今最大規模的交易,這是即將上市的他們首次收購已經成熟的創業公司;對這家全球最大的社交網站也有更為 深遠的意義。Facebook目前在全球擁有超過8億用戶,收購Instagram顯然不是為了後者的3000萬用戶基數。通過收購招徠人才顯然也不適用 於這一交易。Facebook收購Instagram更大程度是一種主動防禦,通過收購化解潛在威脅並改善自身用戶體驗。

專注社交媒體的博客《Social Media Insider》如此點評這筆交易:「Facebook不是為了收購機遇,他們只是想拿下對Facebook圖片功能威脅最大的競爭對手 Instagram。美國科技博客BI撰稿人尼古拉斯·卡森(Nicholas Carlson)在2月初就評價說:「Instagram是Facebook不可忽視的競爭對手,這款應用極大簡化了用戶社交分享的操作,而 Facebook自己的圖片分享功能相比而言要繁瑣很多,要知道便捷分享是Facebook當初從社交網站混戰中脫穎而出的主要原因。」

圖片分享顯然是目前最熱的社交領域,在Instagram獲得成功之外,另一家圖片社交網站Pinterest的崛起勢頭更為迅猛,這家創辦於 2009年的公司已經成為美國第三大社交網站,3月份的訪問量超過Linkedin、Google+以及Tumblr等傳統社交網站,僅次於 Facebook和Twitter。相對於Facebook人與人的社交關係,基於圖片的社交更具有滲透性,Instagram、Pinterest都可 以超越傳統的Facebook與Twitter界線發展自己的用戶。

Facebook創始人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表示,「我們並不打算未來進行更多此類交易,但最好的圖片分享體驗是如此多用戶熱愛Facebook的原因,因此Facebook 收購Instagram具有重要意義」。他還承諾,Instagram未來會獨立運作,Facebook會幫助這一應用獲得更多的用戶。

《福布斯》雜誌認為,Facebook收購Instagram或許是傳統社交網站和基於功能的社交網站整合的開始。一方面Instagram不斷增 長的圖片社區可以擴大Facebook的社交版圖,另一方面Instagram將幫助Facebook改善自己的圖片分享功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583

在互聯網,誰是你的目標人群? 我是東勃:

http://xueqiu.com/3622059247/21681468
  最近在網上先後看了兩篇文章《買賣寶:神秘的移動電商》 http://magazine.cyzone.cn/articles/201204/2453.html   和
《9158的屌絲經濟學:城市白領不是我們的用戶群》 http://tech.ifeng.com/internet/detail_2012_04/02/13621910_0.shtml 。涉及到了同一個問題,對於一個互聯網公司來說,白領人群是否是你的真正目標受眾?先來說說這兩個網絡公司:9158.com和買賣寶,相信行業內人士也不會太多人知道這兩個公司吧。


      說 白了,9158.com就是一個在線視頻聊天室的模式。就是由網站提供視頻聊天室,用戶付費成為室主,可組織唱歌等活動。觀眾即普通用戶則可購買諸如喝 彩、送花等付費道具與室主互動。很老土和久遠的互聯網模式了吧,聽上去一點都不性感。然而9158真實的商業能力讓人吃驚。至今,9158 .com及其 下屬眾多子網站合計擁有2萬多個視頻聊天室,註冊用戶1-2億,活躍用戶兩三千萬,同時在線約70萬,每月營收接近7000萬人民幣,佔全行業收入的 70%.在視頻與交友這兩條同樣盈利艱難的坐標系交匯點上,堪稱名副其實的「草根王者」。創造9158這樣輝煌業績的卻不是通常互聯網公司的目標人群。 9158的用戶,一部分來自三四線鄉鎮網民和城市打工者,另一方面則來自個體戶小老闆,他們都有著極強的網絡消費意願。
      

        另 一個公司買賣寶,致力於移動電商,然而在當下奪人眼球的電商行業,買賣寶似乎是一個異類,很少有人知曉。因為他們「賣的東西很山寨,用戶很草根」。他們的 生意大多是在山寨手機上完成的,他們的客戶大多是來自縣、鄉、村一級的農民工或農民,他們的交易地點主要遍佈在城鄉結合部的工業園區或製造業基地,他們的 客單價一般在300元左右,比凡客、淘寶這些白領消費平台還要高,最重要的是,他們幾乎不與傳統電商爭奪所謂的城市白領消費人群,而是在一個嶄新的維度上 拓寬了「電商」的外延人群。據說,2011年買賣寶的收入接近4億。


        通過以上兩個另類公司的介紹,我們發現了他們 的共同點,拋棄了互聯網行業重視的傳統目標受眾群:城市白領人群。傳統上我們都認為這群人屬於「三高」人群:高學歷、高收入、高消費。對於互聯網公司來 說,這是一群最有價值的人群:他們高學歷,對於網絡消費、社交等「先進」生活方式有更好的接受度;他們高收入,在外企、事業單位、國企工作,自然會擁有更 好的收入。自然地這群人的消費水平也會比較高,他們身處大城市、對生活品味有一定的追求,也願意為消費買單。


        然而 實際情況是這樣嗎?據9158創始人傅政軍解釋到「城市白領真正可自由支配的收入,其實很少。他們為了維護白領這個『名頭』,必須把大部分收入用來買房買 車,其它消費也必須向著這個目的靠攏,不可能在虛擬網絡上一擲千金。」的確現實,當前中國大城市的白領階層所關心的最大消費莫過於「買車、買房」,這個兩 個大頭,不光會消耗掉白領的大部分儲蓄,而且會讓大多數人背上負債,成為「車奴、房奴」。縱使他們的絕對收入較高,但在車房這兩個絕對價格極高的「必消 品」面前,似乎再多的工資也顯不足。面對現實,節省其他方面的開支也是自然的選擇。網上消費的支出實際上也是很有限的。以至於電商網購最有效的主題總是 「便宜」,為了贏得消費者不惜燒錢大打價格戰,導致如今的電商行業哀鴻一片。他們的目標受眾「白領人群」顯然沒有這些電商企業們想的那樣大方。


         反 觀另一類消費人群,即9158和買賣寶的目標受眾。他們的特徵可以用「三低」來形容:低年齡、低學歷、低收入。他們多身處三四線鄉鎮、也是中國新一代農民 工的主力,他們可以是民工、保安、軍人以及路邊餐館的服務員,也可以是個體戶小老闆,這群人其實很難接觸電腦,對於互聯網各類層出不窮的新東西也置若罔 聞,他們上網最多的就是在網吧聊天、聽音樂、遊戲娛樂這些最傳統的網絡消費。9158的虛擬聊天室正是符合這群人的消費習慣。另一方面,他們手中都會擁有 一部山寨的手機,通過手機瀏覽器把自己和網絡時代聯繫在了一起。


        這群「三低」人群的消費能力如何呢?買賣寶創始人 張小瑋說「這個群體的最大特點是絕對購買力低,但相對購買力高。作為三低人群,這一部分群體的絕對收入基本處於2500元到3000元的水平,但是和大多 數的城市人不同,他們身上背負的經濟壓力小,不是房奴、車奴、孩奴,負擔小致使他們敢於花錢,雖然收入偏低,但是其中大部分人願意把錢花在經濟消費上。這 一群體是最不擔心就業的,他們不愁找不到工作。」對這部分用戶而言,視頻聊天這種原始而極易被接受的網絡社交方式幾乎是他們在枯燥工作之餘唯一的娛樂,尤 其是對於第二代打工者而言,沒有了養家餬口的壓力之後,他們更樂意將大部分收入投入到讓自己覺得「開心」的事情上去。還有這群被傅政軍稱為「中國特色的中 產階級」的個體戶小老闆們,與歐美傳統的「中產階級」有著明顯的差異。他們雖然有著較強的消費能力,但因為受教育程度和生活環境的限制,無法從現實中獲得 滿足娛樂、社交等需求的有效渠道,於是,網絡便成了唯一的出口。據傅政軍稱9158上大部分的室主正來自這群「中產階級」,他們不僅願意付費成為室主,為 了讓自己的聊天室人氣暴漲,他們甚至會貼錢僱用「明星管理員」和「明星主播」,有甚者每月支出過萬都不足為奇,更不用說送送花、送送飛機這些「小錢」了。 張小瑋也這樣描述他的顧客:「每月手機上網費他們就要花幾十塊、上百塊,這是由消費結構決定的,因為他們沒有別的娛樂生活。」買賣寶的客單價是250左 右,高於無線淘寶,這也直接說明了三低人群的購買力並不低,這一客單價甚至超過了許多傳統的PC電商。張小瑋算了一筆賬:「三低人群的市場粗略算來有3億 人,這是一個沒有負擔,不習慣存錢的3億人,假設每個人月收入2500元,消費1000元,一年折算1萬元,這都將是一個3萬億的市場。」以傳統電商滲透 城市人口超過10%的比例來看,如果對三低人群有5%的電商滲透率,這都將是一個1500億的市場。」


        最後再舉一 個熟悉的例子:新浪VS騰訊。傳統上新浪始終定位「三高」人群,服務於城市白領受眾,由於缺乏從這群人身上賺錢的有效模式,新浪一直依靠廣告業務成長,這 造就了一家市值約40億美元的互聯網公司。而騰訊更多地市場在「三低」人群,更年輕、更三四線的受眾為騰訊提供了龐大的用戶基礎,通過QQ增值服務、各種 鑽、會員、小遊戲、道具裝扮,著實從這群人身上賺到了錢,打造了一家市值超過600億美元的企鵝帝國。他們所服務的目標人群,確實有所差別。對了,新浪 2010年3000萬美元的「入股」了9158,基於9158的視頻聊天室,打造了「新浪show」、新浪微博「微秀」等產品,這似乎顯示了一種趨勢。


        在 中國的互聯網市場,其實有一道鴻溝,它分割了「少數大城市白領用戶」和「廣大鄉村城鎮低層用戶」。大多數互聯網企業拚殺在鴻溝的一邊,白熾甚至慘烈;少數 企業專耕於鴻溝的另一邊,悶聲發大財。如果你是一家雄心勃勃的中國互聯網企業,你的目標人群會選擇哪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59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