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房地產調控政策出臺的次數之多、力度之大,超過了以往。截至目前,全國已有超過55個城市發布了各種調控政策160多次。其中,北京從3月17日至今,一個多月的時間就出臺了十多項政策。那麽,這一個多月過去了,現在北京樓市交易情況到底如何?出現了哪些變化?樓市要變天?趕快看看!
4月份北京二手房網簽環比減35%
自今年“3.17”樓市調控政策實施以來,北京新房市場降溫明顯。根據有關中介機構公布的數據,2017年4月,北京全市新建商品住宅共網簽2767套,同比2016年4月下滑48.9%。與此同時,二手房交易則出現了比較大幅度的下降,4月二手住宅共成交16794套,環比下降35.12%。
北京市房地產業協會秘書長陳誌:我們通過收緊金融杠桿使得你自身的購買沖動或者叫購買的這種,想利用杠桿啊做這種過渡的這種投資,超越自身的承受能力的這樣的冒險,得到抑制。
而從各大房地產中介公司的實際簽單量來看,成交量普遍下滑幅度在70%左右,有近三成小區的門店出現了零成交的情況。而像北京市場上最大的中介鏈家,“3.17”政策出臺後的7周時間里,成交量出現了7連降,其中4月第四周,成交量僅為調控前高峰水平的11%。
中國指數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黃瑜:那一定程度的管控,強制性的讓大家冷靜,讓這個市場稍微冷卻一下,當然最終也是希望一定程度上然後通過這種調控來改變一些預期,然後讓大家更加理性地去面對市場。
此外,北京銀監局發布的監測數據,4月第二周至第四周,北京市個人住房貸款審批數量分別為4456筆、3944筆、3188筆,周環比連續下降。“3?17”新政實施後完成網簽的房貸為11.85億元,其中有9.76億元為首套房首次貸款,占比達到82.4%,政策落地效果明顯。
北京部分小區二手房報價降低
在北京大街小巷里盤踞著大大小小的中介門店,這些門店被看作是北京二手房市場的晴雨表。隨著近期政策的陸續實施,北京二手房交易量明顯下降,這使得市場買賣雙方的心態,發生了很大變化。
據介紹,房產中介帶看量的下滑,也使得買賣雙方的話語權發生一定變化:新政出臺以後,業主坐地漲價的情況沒有了,買方議價空間大大增強。
雖然議價空間大了,但真正出手的人少之又少。近期,北京鏈家主動開展了店面的合規整治工作,啟動了部分門店的關閉,據初步統計已關閉近87家門店,主要包括三類:商住小區的中介門店,一層居住類改商業出租的門店以及主營高價二手房的門店。
而北京市場其他一些中介公司的門店,目前也紛紛關閉了一些商住小區附近的門店。以北京的商住房小區北京像素為例,圍繞該小區周邊的10余家中介門店目前都已被關閉。
北京市房地產業協會秘書長陳誌:(北京)對二手市場做了一些規範,更多地我們是從規範市場秩序這個角度來的,從這些制度上看,我想這個北京吧,這個應該說由於前一段時間在過熱,那麽再加上有些人呢蓄意,在蓄意炒作,那麽這樣的一個現象的話,應該會在未來得到抑制。
北京增加土地市場供應力度
與以往調控不太一樣的是,在抑制炒房、去杠桿的同時,北京還在加大供給側改革、增加土地市場供應上加大力度。先在3月迎來了土地供應高峰,後在4月迎來了土地成交高峰,可以說,北京土地市場也正在房地產市場的調控上不斷發力。
進入2017年以來,北京供地節奏不斷加快,而且相當數量都是以自住房為代表的保障房、政策房用地。據統計,2017年4月,北京涉及居住類用地成交11宗,較3月多出9宗,這一成交量是2015年12月以來的單月最高值。此前16個月里,北京單月的宅地成交數量從未超過5宗。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劉衛民:我們仍然鼓勵它的土地推出速度,能夠為後續的供求基本平衡,創造更良好的市場環境。比如說最典型的像北京這樣的熱點城市,那麽它(以前)供求偏緊,所以現在我們已經看到北京市的土地供應速度要與往年相比明顯加快。
根據北京市規土委的統計,今年以來,北京市土地市場持續加大住宅用地供應力度,截止目前,土地市場共推出普通商品住房用地共23宗,約166公頃。其中,累計成交10宗集中建設自住型商品房,規模在87萬平方米,而且供應地塊區位優勢明顯,基本都位於軌道交通沿線等交通便利的區域。
北京市房地產業協會秘書長陳誌:我們在今年又增加了自住房和保障房的供地,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更多的是把發力的或者是供給的調整方向,轉為中低價位,轉為普通老百姓,轉為市場的這個剛需端。那麽我想通過這一系列的、系列性的組合性的這樣的一種多因素推進,我們的市場應該是會起到一個相對平穩發展的一個效果。
每經影視記者 丁舟洋
每經影視編輯 溫夢華
《戰狼2》的火爆程度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上映以來急速燎原的票房攀升態勢,也讓《戰狼2》的第二出品方——春秋時代董事長呂建民直言:“不敢相信。”
和《戰狼2》相比,呂建民更多的牽掛著《空天獵》。這是一部投資超2億元,中國電影史上“前無古人”的現代空戰題材片。“春秋時代是絕對的主控,占到了70%多。”呂建民在接受每經影視(微信公號:meijingyingshi)專訪時說。
▲春秋時代董事長呂建民(攝影師:王琳)
但不同於《戰狼2》的保底發行、近20家影視公司抱團組局的資本架構,《空天獵》沒有做太多的股權分銷、也未見保底發行。這意味著《空天獵》的商業風險幾乎毫無轉移的壓在春秋時代身上。
“輸不起”這三個字被呂建民幾次提及,不僅是商業上的,也是信譽上的。“軍方的領導說,46萬空軍戰士看著你這部影片的。擔子非常重。”
【“《戰狼2》是吳京的命,我不敢居功”】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政電視藝術中心參與出品,僅《空天獵》的背景信息就讓人覺得來頭不小。而實際上,春秋時代也是軍事戰爭片的“老司機”。春秋時代的創始人、董事長呂建民在2000年初,就曾發行了李玉、李揚等文藝片導演的早期作品,也是在影視圈里沈浮多時的資深人士。
2015年,《戰狼》面世,濺起了5億多總票房的水花。春秋時代作為主控方,以900萬元的成本,通過這部影片的保底發行收入約9000萬元,凈賺7800多萬元。到《戰狼2》,春秋時代是僅次於吳京公司的第二出品方。但呂建民卻稱《戰狼2》他不敢居功。
每經影視:您和吳京導演是相互成就。
呂建民:《戰狼》是春秋時代主控,與吳京互相成就。但《戰狼2》得感謝吳老板帶著我發財。(笑)
雖然我們在《戰狼2》的投資比例也不小,但在創作上我們和吳京有些小分歧。吳京把這部電影當成他的生命,我只是把它當做一部我熱愛的作品,我們所投入的精力是沒法比的。所以《戰狼2》春秋時代是比較單純的投資,前期參與了一些,後期基本上都是吳京按照他自己的思路在做。但事實證明他是對的。
▲截至9月6日11時許,《戰狼2》斬獲55.8億元票房(CBO中國票房/圖)
每經影視:春秋時代是什麽機緣下開始做《空天獵》的?
呂建民:2015年底因為一個偶然的機會,我見到了空軍政治部宣傳局的幾個領導,他們說有這個意願,大家一起做一部現代空軍題材的電影。我當時不太感興趣,因為我不了解空軍,空軍好像和大眾的距離有點遠。後來大家成為朋友,常常交流,就了解了很多空軍背後的東西。我們就產生了創作欲望。
空軍是戰略軍種,是能打仗、打勝仗的。我跟軍方說,這部影片必須有實戰,不能全是演習。最後和空軍達成了共識,我也因此很欣慰,我們的軍隊越來越自信越來越開放了。
每經影視:《空天獵》里有很多不輕易示人的空軍秘密武器,為什麽能在電影里呈現?
呂建民:中國軍隊實力越來越強,也越來越自信。咱們的軍隊已經發展到這種程度了,外界還以為我們是“小米加步槍”,我們有必要也有能力向外界展現真實的現代空軍水平。
【“不是玩票,我們玩不起、也輸不起”】
李晨導演、範冰冰零片酬出演,中國空軍不輕易示人的秘密武器在影片中真機實拍、真機實戰……《空天獵》已自帶話題效應。但在擁擠不堪的國慶檔,這部影片又有多少勝算?
“我不想做太多預測,只想說,我們有信心,我相信觀眾的判斷,我相信‘自來水’的力量。”呂建民表示。
每經影視:《空天獵》的總成本和春秋時代的具體投資情況是怎樣的?為什麽沒做保底發行?
呂建民:制作總成本2億元左右。這還不含空軍給的很多支持,要是加上,他們的支持都超過制作總額了。春秋時代是絕對的主控方,超過70%的占比。
《空天獵》沒做保底發行,一方面是因為春秋時代是內容公司,逐漸地,我們也希望往宣發走一步。另一方面是因為有關部門希望將這部影片作為“十九大的獻禮影片”。所以我們不想讓它商業性質太濃。
▲《空天獵》海報(豆瓣電影/圖)
每經影視:今年國慶檔新片非常多,您對《空天獵》的票房預期是什麽?
呂建民:我一直認為愛國主義的才是真正的全民IP,任何類型都有固定受眾,只有家國情懷才是全民IP。我們有信心,但我們不去做太多的商業預測。我相信觀眾的判斷,這些年好電影從來沒被落下過,我相信“自來水”。
每經影視:為什麽找李晨來當導演?
呂建民:這種影片本來就很少見,全世界的空戰影片一個巴掌就數過來了。我們沒看到哪個導演之前有這種實驗。如此,都是陌生領域,我為什麽不能讓新導演來呢?
李晨是軍人家庭出身,他有軍隊情結,對這部影片有理想、有激情,他非常珍惜這次導演的機會。李晨對《空天獵》的忘我投入和玩命工作,和我當年看到的吳京一模一樣。
李晨不傻,假如他不拍這部影片,用一年多時間去演戲話,可以多掙一個億。我們也不傻,往他身上砸兩個億,空軍更不傻,敢這麽支持他。一定是看到了他強烈的創作欲,也看到了他在劇本磨合中、前期影片醞釀中的才華,這種情況下我們才敢投進去。要不然前期一看李晨不是這麽回事,不早就推翻合作了嗎!
我們不是玩票,我們是輸不起的。沒這金剛鉆不敢攬這瓷器活。
【“並購不考慮了,IPO看機會吧”】
2015年,上市公司富春股份(300299)以8.64億元的總價收購春秋時代80%的股權。而這起並購沒能“闖關”成功,2016年5月,證監會以“標的公司核心知識產權涉及訴訟”的理由未能予以通過。
每經影視(微信號:meijingyingshi)記者查詢相關法律網站發現,後來這項訴訟風波已得到了很好的解決。但鑒於去年證券市場、監管環境等外界變化,富春股份和春秋時代雙方最終決定不再推進這項並購。眼下誕生了爆款的春秋時代仍是資本感興趣的對象,那春秋時代對資本運作的打算又是什麽呢?
每經影視:在與資本的合作方面,您如何考慮和選擇?
呂建民:我們公司本來在做B輪融資。電影行業是輕資產、高風險的行業,資本可能猶豫和顧慮的比較多。
春秋時代是內容公司,我也不太懂金融,而且公司這幾年的現金流情況都很好,也有一批緊密合作的影視公司,所以我們就踏踏實實的做一個盈利的公司。資本有的話,歡迎。沒有,也無所謂。要不要往資本市場走,怎麽走,我們還在糾結,但不拒絕。
每經影視:以後還會考慮與上市公司的股權並購合作嗎?
呂建民:並購不考慮了,因為春秋時達的體量本身足夠大。我們就紮紮實實的把每個項目做好,這是根本。如果形勢還行,IPO我們不拒絕,不排除這種可能。
▲《空天獵》劇照(豆瓣電影/圖)
每經影視:很多影視公司都覺得開發這方面的題材包括和軍方合作,都挺難的,同時又神秘門檻也高。
呂建民:我不覺得軍方門檻高,只要是去展現軍人風采的一面,為什麽軍方會排斥呢?如果覺得被軍方排斥,那可能還是因為不了解、沒有融入進去。
每經影視:所以戰爭片還真不是一個看著這個題材賺錢想做就能做的吧?
呂建民:還真不是,吳京整整一年八個月待在部隊里,跟普通戰士同吃同睡同訓練,只有這樣他才能了解戰士是什麽樣的。
如果有人是想趁著這個題材熱來撈一筆,我希望他們打住,別浪費錢了。最近也很多人拿PPT給我看,說想拍這個拍那個,我就笑笑而已。我歡迎大家來做這個,但首先他得真懂、真的愛,這樣表現出來的戰爭片才能引起觀眾的共鳴。
每經影視:我們也註意到您曾提到,能成為經典的戰爭片其內核是其“反戰”的訴求。現在國產軍事電影已在愛國主義上做到了有力的感召,那在“反戰”這個價值觀的呈現上,未來還有哪些努力空間?
呂建民:我希望能出這種人文關懷、歷史思考的厚重的國產戰爭片。老祖宗都說了“上兵伐謀”,中華民族是熱愛和平的。軍人雖為保家衛國而生,但他們最渴望和平。當然中國的現代軍事題材電影剛開始,在戰爭與和平層面的思考可能還有些不足。相信未來會往更豐富、更深層、更打動人心的方向去努力。
(實習生徐程對本文亦有貢獻)
神州租車正式推出分時租賃業務,並將在全國55個城市陸續上線。
創業家&i黑馬訊 1月18日消息,神州租車正式推出分時租賃業務,並將在全國55個城市陸續上線。
早在一個月前,神州優車宣布從“汽車出行”戰略轉向“創造新一代的汽車生活平臺”。神州優車董事長陸正耀當時透露,分時租賃作為單獨的模式,商業邏輯並不成立,未來分時租賃將作為租車的補充模式,出現在神州優車體系中。
作為出行賽道的新選手,近幾年相繼入場的玩家,幾乎都面臨生存難的問題。區別於傳統的汽車租賃模式,分時租賃因為靈活的時間和空間,需要實現用戶隨用隨停、線上支付等多種需求。
但大部分玩家因為投放的新能源電動車輛,均不同程度受制於停車難、充電難、牌照限制等配套資源的不足,盈利模式仍很難受到資本市場的認可。據了解,目前中國分時租賃行業有100余家公司,除了少數幾家大公司車輛數量超過1000輛,大部分新入局的公司車輛數量不足500輛,進而網點投入的數量很少。
針對於重資產的運營模式,分時租賃需要整合各方的資源才能實現規模化,而目前大部分創業公司主要依賴於資本的投資。市場上的主要玩家包括首汽集團推出的Gofun出行、TOGO途歌、嗨車、EVCard還包括滴滴推出的分分租。而因為重資產、重運營的高門檻,讓友友用車、EZZY等公司也相繼倒下。
據陸正耀介紹,神州租車的優勢在於本身大量的自購車輛,和重資產運營模式。神州分時租賃主要通過盤活神州租車的閑散資源達到規模優勢,“定價策略主要從客戶端和成本結構兩個方面考慮,一方面是能不能吸引用戶使用,另一方面是商業邏輯是否合理”。
據創業家了解,目前神州分時的計費模式是0元起步+0.19元/分鐘+0.99元/公里,30分鐘/10公里、1小時/20公里的費用分別為16元和31元。以後者為例,單均成本構成主要為車輛、停車、運維、保險和燃油,而神州分時主要免去了車輛成本和停車費用。所以在1小時/20公里產生的31元費用中,成本合計為22元,利潤在9元左右。
分時租賃的車輛規模和網點密度,兩者的覆蓋數量直接決定了分時租賃的便利性和用戶體驗。陸正耀介紹,目前北京已經輻射有100多個網點,從3月份開始,將在全國55個城市陸續上線分時業務。
據了解,神州分時采用自由取還模式,用戶無需提前預約,即可用車,同時開放神州租車覆蓋中高端的50多款車型。
發展供應鏈金融,是企業盤活資產提高流動性的重要方式。當涉及國際貿易,特別是大筆應收賬款來自海外地區時,“國際供應鏈金融”成為企業需要探索的新領域。另一邊,優質資產的稀缺性,也使得手握資金的金融機構不得不做更多探索和嘗試,到創新產品里去尋找風險更可控的投資標的。
近日,一款名為“國金-金光供應鏈資產支持專項計劃”(支持一帶一路建設)的ABS產品成立,這是國內首單“雙幣種”ABS,在產品設計、風險敞口等方面都不同以往。該產品發行企業為金光紙業,主承銷商為國金證券。總規模55億,期限2年,19家金融機構參與認購,超募發行。第一財經記者從監管部門獲悉,該產品將在近期完成備案。
“從國有大行、股份行、城商行,到證券公司、基金公司,都有認購。這是國金證券歷史上認繳機構最多的一次發行。”國金證券相關業務負責人對第一財經記者稱,路演過程中可以看到,金融機構對資產證券化產品仍有較大需求,國內可投資產的選擇越來越難,金融機構也希望能夠打開一個新領域。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所謂雙幣種,即與此前人民幣計價、人民幣發行的ABS不同,是以美元及人民幣計價、人民幣發行。而這就涉及到多個難點問題——匯率怎麽算?外管政策有沒有限制?債務風險怎麽控制?真假貿易怎麽核實?中小企業的風險如何控制?下面我們就來為讀者揭開這款“雙幣種”ABS的面紗,呈現相關各方對難點給出的攻克辦法。
4萬筆應收款入池
金光紙業(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下稱“金光紙業”)是規模全球排名領先的綜合性紙企,總產量中45%左右以 “來料加工”形式出口境外,這部分出口當中六成左右是在亞洲地區,覆蓋多個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
行業屬性和地域屬性決定了金光紙業底層境外客戶的三大特性——遍布多個國家、資產分散且單個規模較小、銀行信用額度低。
據此特性,金光紙業設置兩家香港公司作為窗口和平臺,以“來料加工”的業務模式,統一管理對外貿易。即由香港公司從國外采購原材料,由國內工廠加工,成品從國內工廠運輸至底層境外客戶,國內工廠收取由香港公司支付的加工費的業務。也正是因為此,這只規模55億的ABS,對應的基礎資產為金光紙業對香港貿易公司的4萬多筆來料加工應收款。
“這款ABS的設計邏輯,就是將金光紙業已經形成的以香港公司為付款方的應收賬款進行打包,形成一個循環資產池。企業從2008年開始采用來料加工模式,有關資金入境、結匯等問題早已梳理流暢。針對此單ABS而言,如果某筆應收賬款出現壞賬,企業需要按照合同約定進行回購。如果到期本息不足,企業也要按照約定補足本息。”國金證券上述負責人解釋稱,金融產品的設計不改變企業實際經營邏輯。
如此分散的基礎資產,如何核實其貿易的真實性呢?據國金證券上述負責人介紹,境外供應鏈金融反而更容易審核,相比於境內審核合同和發票體現的信息流,來料加工貿易可以從報關單、發貨單等監控物流信息,從外匯收付監控資金流信息。
國金證券上述負責人表示,貨物流與資金流相互印證、監控,進出口貿易必須符合海關和外管部門等相關部門的政策及要求。
據金光紙業副總裁翟京麗介紹,基礎資產對應的底層境外客戶,公司會根據經營業績、信用度、下遊客戶質量等多個維度進行評級,分列出A類、B類等客戶等級,從中選擇優質客戶,納入到香港公司的交易對手方名單中,更加有力的支撐ABS資產池的順利運行。對金光紙業而言,入池的來料加工應收賬款能夠被盤活;對被納入名單的企業而言,其可能會受到金光紙業優先發貨等“VIP”待遇。
雙幣種的“特殊要求”
與以往的ABS相比,僅僅因為“雙幣種”的設計,就將產品的複雜性大大提升。去年12月,中飛租融資租賃有限公司發行了國內首單美元計價ABS,美元發行也沒有制度障礙。
那麽,金光紙業與國金證券這款ABS,為什麽不直接以美元發行?
“我們也考慮過美元發行,但是在當前的資本環境下,在境內發美元產品,限制比較多。企業在國內發行美元產品融資用途有嚴格限制,一般情況下只能對外支付或償還銀行貸款,募集資金的使用局限性較大。” 國金證券上述負責人告訴記者,企業經常項下收到的資金,是希望投入流動資金使用的,如果用途受限,企業沒有那麽多支付需求,企業的流動性反而會受到影響。
為了實現雙幣種發行,就必須解決至少三大難題。一是結算方式問題。根據當前的外匯管理規定,結售匯需要提供證明,一般情況下外幣資金異名戶之間不能隨意劃轉。對於涉及規模近9億美元的這款ABS而言,資金如何歸集就成了一個問題。二是匯兌損益問題。以外幣計價發人民幣,人民幣貶值的時候資產池規模變大,反之變小。三是法律問題。境內外貿易存在法律認定的差異。
據國金證券介紹,金光紙業恰好屬於外匯集中運營管理平臺名單之列的企業,在制度框架下為資金異名劃轉提供了可能。對於不在名單之列的企業,如果發行規模較小,可以實現單一原始權益人發行,不涉及異名劃轉問題。法律方面,金光紙業引入雙律所機制,境內聘用金杜律師事務所,境外聘用KING &WOOD MALLESONS(金杜律師事務所的境外公司),提前避免未來可能出現的法律問題。
最核心的問題是匯兌損益。“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交易所和我們以及律所,都溝通了很多輪,最終研發出來一種方式,即動態折算匯率補足機制。”他解釋稱,以基準日為標準,由企業提供一筆保證金,來滾動覆蓋匯兌損益,企業相當於在局部扮演“匯率做市商”的角色。
一位監管人士告訴記者,這一產品是由企業和券商主動研發推動的創新,沒有突破外匯管理相關規定,都是在現有規則框架下,解決企業的融資問題。
國金證券上述負責人也表示,雙幣種ABS,只是將以美元計價的應收賬款,按照一定的匯率,折算成人民幣,計算出發行規模。當對應的這筆應收賬款到期的時候,資金還是要經過外匯監管,由銀行審核,結匯之後再到收款企業。
“做不做這個資產的盤活,都不改變資金的流動和貿易本來的結算方式。”他說,差別只在於,資金的歸集受到了ABS的監管。
“一帶一路”落地實踐
近年來,不少滬深兩市上市公司通過進出口貿易、工程建設、產業並購等多種方式,都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濟發展提供了支持。證監會高層也多次表示,支持交易所和行業機構圍繞“一帶一路”建設開展金融創新,為跨境貿易、投資、並購提供專業服務和支持。
去年10月27日,《上海證券交易所服務“一帶一路”建設願景和行動計劃(2018-2020年)》對外發布。上證所表示,將探索開展“一帶一路”股權融資,完善“一帶一路”債券融資機制,支持和服務會員單位和上市公司等參與“一帶一路”建設。
監管層的政策推動,也讓業界看到了發展機會。“我們是去年11月份開始啟動項目的,需要梳理資產、整理材料、分析入池資產等,非常複雜。而且一個創新產品,我們也不知道投資人對它的接受程度。”翟京麗告訴記者,金光紙業在一帶一路國家的業務已經開展多年,但是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讓企業的戰略規劃發生了調整。從此前以商業經營思維考慮發展戰略,到更加註重聯動效果,企業經營者的視野更加開闊。
對於國內金融機構而言,眼光也從境內擴展至更多國家和地區。據國金證券相關業務負責人介紹,他們先後到國內五十多家金融機構進行了路演,包括銀行、保險、基金,最後19家參與認購。
“銀行等機構對於金融創新一般而言是非常謹慎的,都會進行反複研究,但同時也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 國金證券該負責人說,境內供應鏈金融發展很快,基於中國的貿易進出口地位,未來境外供應鏈金融,也很可能蘊藏著巨大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