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鍾意佢,佢未必鍾意你」呢個係很多電視劇的爛對白。
在職場中,常遇到後生仔問的一個問題是「點解我做左幾年野,人工同發展好似都無乜突破? 會唔會一世都係咁?」
如果以坊間的職場之神言論,一個人職場中無發揮,一定是自己唔夠努力,無毅力,態度不夠堅定等等,筆者在這裡嘗試提出一些新觀點。
按筆者個人經驗(親手請過>100人),大部人最大的問題,不是態度不夠好,或者不夠勤力,而是分不清到底自己 good at(強項)和 wish to be(喜愛)什麼,也搞不清兩者的分別。
舉例,你問一個人為什麼做sales,很少會答你「我好鍾意錢」,原因多數是「自覺口才還可,喜愛對人,怕悶,想多D exposure」,然而這個只是一個人的「喜好」,而不代表他/她具備相關的能力或適合sales 的工作。
好的 sales 其實需要的技能有許多,簡單幾樣:
1. 超級抗壓力 – 每天都跑數,捽人(內部爭取資源)與被捽(客/老細)之間,抗壓力少D 都頂唔到
2. 近乎盲目的樂觀 – 做得長做得成功,往往有好強的正能量,才能抵受千百種麻煩局面
3. 應變快,表達力好 – 做前線往往要面對未遇過的辣手事情,許多時不會有足夠培訓或足夠準備
一個「喜愛對人」的人,如果不具備以上的特質,可以預期,越對得多人,便會越大鑊,那成績又怎會好呢?
筆者便曾把這類人開導,讓其明白佢的強項(細心,有耐性,顧人感受)有更好的發揮,轉型為客戶服務(customer service)後,結果表現得到大躍進。
來到這裡,又會有另一個問題,「我好清楚自己強項同鍾意D 乜,但只可以二擇其一,點揀?」
又舉一個讀書時代的例子,揀文科定揀理科是很多人讀書時的惡夢。
筆者對文史哲自小有濃厚興趣,但問題是極怕背誦及寫長篇大論文章( 現在還稿債有夠折磨),反之數理能力很不俗但沒有興趣,結果都亳不猶疑地選擇了理科,理由很簡單「操數操到悶,我可以閒來看中史當調劑,但如果要考寫字便一定大學都入唔到」。
筆者認為,一個人的興趣經常會變(特別隨著年紀變化),小時候很喜愛打機彈琴,不等於大個左都要一路玩落去; 反之,一個人的「強項」,如語文能力,或交際應酬手腕,或分析力,這些都不是容易培養出來的。
舉例,一個於善於做sales 的人,如果不想做極端跑數人(金融地產),有業績支持下可輕易轉型做管理(lead team 等人跑),或Business Development(人脈闊)什至轉行都不太難。但要進行一個相反操作便極度困難了。
因此,對年青人來說,最理想的局面是當然是找到你既想做又精於做的行業,那擔保一定非常出色,次之是選一項自己比較叻的,待建立起信心同基礎後再看有沒有轉型機會也不遲。
下回再談如何判斷自己的強項及喜好。
續上回,我們怎樣去判斷自己的強項呢?
為方便闡述,我們嘗試以職場上的大路的要求來作分類:
1. 溝通能力 (語文能力 + 表達力)
筆者在職場中,曾經多次遇到一些語文能力極好 ,中英文皆上乘的人,然而溝通能力郤總是表現欠佳; 反之,有一些人只能掌握基本語文能力,仍然可以有上佳的溝通能力,何解呢?
溝通,其實就是指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而語文只是當中的「工具」之一,深入的認識工具 (語文能力高), 並不代表你擁有使用該項工具的能力,正如你可以是軍火專家,但不代表你會是神鎗手。 (有興趣的讀者可以看看溝通技巧系列)
當然,商業社會對文字上的精準度要求也高,因此,上佳的溝通能力應該是語文能力加上表達力俱備,缺一不可。
2. 數理能力 (數據處理 + 快速反應)
會計行業要求有上佳的數據處理能力,然而光是懂會計規則,可能只可以成為一位普通的會計師,再複雜的如核數師,便必然需要有嚴謹的邏輯分析力。
而我們經常說的「數口精/反應快」的人 (typical sales),可能未必受過專業的會計/財務訓練,但因data processing 的速度快,處理要求快速 (但並不艱澀) 的問題是多見得心應手。
3. 邏輯能力 (拆解問題能力)
邏輯力主要見諸能否將大件拆成一百件小件,或反之把一百件小件組合成一件大件的能力,而當中沒有前後矛盾。
典型的邏輯要求高的工種為電腦工程師,醫生,律師,警察等.
4. 空間智能 (形象和抽象)
空間智能可以劃分為形象的空間智能和抽象的空間智能兩種能力。 形象的空間智能為畫家的特長。抽象的空間智能為幾何學家特長。建築學家形象和抽象的空間智能都擅長。
典型要求有強空間智能的工作就是設計師,建築師,或各類技藝型人如廚師,司機等。
而所謂的強項,很簡單,便是你否能輕易地較其他人做得好,即出少少力便有很大的ROI。
每一種職業,皆有其一些核心要求,如編寫電腦程式的邏輯要求之高,非普通人能掌握,如筆者之流自問邏輯力已經不俗,但較「輕易地較其他人做得好」還有很大段距離,於是在大學選科時便不敢送死了。
相反,筆者自問溝通能力及數理能力不俗,兩者加起來便是營商/鎖售的材料,及後於商界的前線便有不俗的發展。
不同的職業都可以有出頭天,關鍵是首先搞清楚明白自己的強項到底在那裡。
年頭年尾伸張正義都比人請食無情雞,仲要上埋周刊封面同電視新聞,真係so sad。
執包袱走人都可算是港人的集體經驗同回憶,相信只要打過工,都無乜邊個從一而終,不同的人會用不同的方法表達行為藝術,小妹就見過不同的執包袱情境。
雖然好多時都會有人用A4影印紙箱,但並唔係必然,試過見人用行李喼,甚至用紅白藍袋拖一架摺車,或者真係比較急,而家當又比較多。
又見過有個做IT,初畢業第一份處工,居然接受唔到,唔肯走,六點放工後仍在瘋狂抄碟同影印,或者係想留為紀錄。一小時後,HR有人問佢,你打算擰公司野走,我地就報警,小朋友嚇到即走,連自己野都唔敢攞。
又有個case 就sad 啲,本來係跳槽坐足成個月監,last day 諗住袋走自己的laptop,在門口比HR截住,摷機內有隻floppy(3.5寸,1.44MB),內有公司資料,相信都是無心之失。
結果被報警,偷竊商業資料,要打刑事官司,贏咗唔駛坐籠,輸咗幾十萬律師費,又要從頭黎過。
江湖規矩:遞信之後,唔好隨便袋野走,有乜野私人野,事前要拿走,last day就拿著個杯走人。
不知道五姑娘屬於邊種呢?
前文講述怎樣處理紙張文件,本篇講怎樣應用電子化的工作處理方法。
1. 電郵/雲儲存
最簡單的處理方法,當然是 e-mail,特別是 gmail,有很強的搜尋(search)功能,只要在 gmail 上打 keyword,就可以找到想找的電郵。
而 gmail 最特別的功能,是可以將一連串的來往電郵串成一個 click,比如筆者向不同的網站發稿,每一次都使用對上一次的 email 投稿,那麼所有的原稿都可以在同一串電郵內出現,筆者每次投稿時都會寫清楚稿件標題,就很容易找到原稿。
而每次滿100個回覆,gmail 就會另外開一個新串,避免 search 出來要搵一大餐。
那麼同理,一張張文件格式化為電子檔案,然後每一件事開一個電郵(如:產品計劃書、新書計劃之類),就可以用 gmail 來管理文件。當然,現在用雲儲存也可以達到相近的效果。
2. 電子化檔案
除了電郵,以及 office 文件(word, excel, powerpoint)之外,還有很多紙張文件沒有電子化,那麼用何種格式最好呢?
筆者建議用的格式是 pdf,因為在手提電話也可以過 pdf reader 看到,而且不會出現 office 文在不同 device 出現格式混亂的情況。
問題是:怎樣將文件快速變為 pdf?筆者公司的影印機就可以當作 pdf scanner 使用,可以將成疊的文件變為 pdf 格式。
公司沒有的話,可以使用一般的 scanner,甚至沒有 scan 軟件也不怕,可以用微軟小畫家(MS Paint)都有 scanner 控制功能。
再配合 pdf 軟件,就可以將各種軟件格式變為 pdf:
http://www.adobe.com/hk_zh/products/acrobat/convert-jpeg-scan-ocr-to-pdf.html
至於要處理大量文件格式化,就要落多點本錢,比如筆者就使用Microtek Scanmaker 5950,可以成疊文件那樣scan。
這樣,就可以隨時隨地,用電腦、平板,甚至手機處理文件。
下一篇,講供奉大神(google)的方法。
又有社會名人「被執包袱」,無講錯,係被動的,在電視機看到紙皮箱已經pack好,直送到當事人家中,作為打工仔,只能夠講一句:So sad!
打咗咁多年工,見盡悲歡離合,甚至見過人突然死亡:Annual Diner仲好地地上台領獎,無幾日就人去位空,真係涼薄!
總結多年來見到有人炒魷(包括自己),理由都不出以下九項(可選擇多於一項):
1. 公司唔掂,裁員
2. sales唔到數
3. 做咗犯法野
4. 得罪咗高層
5. 得罪咗好多人
6. 亂搞男女關係
7. 對內/對外講錯野
8. 偷公司料賣比人/自己用
9. 純粹因為就黎夠十年(要比長期服務金)
如果只係衰其中一樣,已經危危扶,有時見啲人衰幾樣,都替佢地擔心。
但係又見過,有啲人九樣中咗五樣,都唔死得呢個世界真係神奇!
打工有時又真係無乜保障,一份工做到五年已經算係萬幸,十年就簡直要燒香還神。
咁無計,唯有留多幾條後路,真係Motorola,可以去煮野食拮魚蛋囉!
P.S. 咦?又話係十大理由既?原來即使上面九個理由,都不及screen cap那個理由!
呢篇唔淨係講李慧玲,還有美聯六子,其實他們知不知道自己返工是為了甚麼?
站在打工仔立場,返工梗係為錢喇!錢之外還有其他,當然好,比如友好的同事,行業內的名聲,又幫公司賺到錢,不過這一切,都大不過搵錢。
而自己搵錢的先決條件,並不是甚麼用人不為親的公義,也不是成個香港的言論自由要由一人撐起,說穿了就是幫公司搵錢。
一個人自己在公司裏搵錢,卻無法為公司搵錢的人,最終都唔會係可持續發展,那怕是地產代理,或者是電台節目主持人。
這才是公司和個人的共同利益,其他的事情都是多出來的。
古代有一位打工皇帝,生於亂世卻能不斷轉工,歷五朝、八姓、十三帝,「累朝不離將相、三公、三師之位」,有「中國官場不倒翁」之稱,他就是馮道。
不過馮道對後世最大的貢獻,就是將職場生存之道,發之為文,是為《榮枯鑑》,又稱小人經。
古籍中經當提及「君子」和「小人」,都是暗示人格的高下。
可是做官是為了甚麼?馮道就是要揭開這個秘密:「榮或為君子,枯必為小人。」
馮道道盡小人之秘技,人生之榮枯,它使小人汗顏,君子驚悚。
《榮枯鑑》提供給人們的是審視小人的一個獨特的視角,至於如何定義小人、如何防範小人,並最終戰勝小人。
《榮枯鑑》原文不長,上面兩本書都是解讀。
說穿了,在辦公室是自保第一,再考慮如何應付,並不考慮手段要如何光明正義。
這種論調莫講是在古代,即使是近代也不是很多人接受。
又要講講李慧玲:都同得高層反面,節目中鬧得公司,你都預左喇!
都係黃毓民在第二節尾段(18:00)講得好:
「你將來有權威,唔係因為你自己,係因為你所服務的機構。
一旦你離開你所服務的機構,You are Nothing。」
《榮枯鑒》譯文
圓通卷一
善惡有名,智者不拘也。
善惡這種事兒都有個定義,但真正有智慧的人根本不理會。
天理有常,明者不棄也。
世上什麼事兒都有個規律,真正的明白人不會隨意視而不見、自以為是。
道之靡通,易者無虞也。
是不是合乎道理,順應變化的人根本也不關心這個。
惜名者傷其名,惜身者全其身。
珍視名聲者,名譽易損,愛惜自己者,保全自身。
名利無咎,逐之非罪,過乃人也。
名利不是壞事,追名逐利也不是罪過,以此為惡是人的主觀想法而已。
君子非貴,小人非賤,貴賤莫以名世。
君子沒什麼可自以為尊貴的,小人也沒什麼低賤的,尊貴還是低賤都是虛名,不足以稱道一世。
君子無得,小人無失,得失無由心也。
君子不一定就能得到什麼,小人也不一定會失去什麼,得到、失去,跟思想境界也毫無關係。
名者皆虛,利者惑人,人所難拒哉。
名譽都是虛的,利益才能真正誘人,是人就難以抗拒。
榮或為君子,枯必為小人。
事成顯貴的,有可能會被傳頌為君子;身敗落魄的,必定會被當作小人。
君子無及,小人乃眾,眾不可敵矣。
因此,君子永遠是少數(因為即使成功也不都是君子),小人永遠是多數,多數人的力量,無可抗拒。
名可易事難易也,心可易命難易也,人不患君子,何患小人焉?
名譽容易轉變,思想境界可以變化,但事情的成敗、人生的命運,卻難以更改。反正君子小人不是根本問題,你覺得當君子受苦沒有什麼不好,當小人來享福又有什麼可怕的呢?反正名譽根本都不靠譜。
聞達卷二
仕不計善惡,遷無論奸小。
做官不做官,升職不升職這類事情,根本不是以善還是惡、君子還是小人來作為判斷標准的。
悅上者榮,悅下者蹇。
讓上邊的領導高興的,日子必定好過;讓下邊的群眾高興的,碰到的困難卻會更多。
君子悅下,上不惑名。
君子讓下邊的群眾高興,可上頭的領導並不覺得你在群眾裡的好名聲有什麼意義。
小人悅上,下不懲惡。
小人討好上頭的領導,下邊的群眾可能會反感,但是,這樣的反感並不能對你有任何損傷。
下以直為美,上以媚為忠。
下邊的群眾以道德高尚剛正不阿為美德,上頭的領導會把諂媚順應當做忠誠。
直而無媚,上疑也;媚而無直,下棄也。
道德高尚,但是毫不順應領導,上頭就該不信任你了;順應領導,但是讓下頭人覺得你不地道,下頭人就該反對你了。
上疑禍本,下棄毀譽,榮者皆有小人之謂,蓋固本而舍末也。
可是,上頭不信任你,你就完了——這是根本,下頭反對你,頂多是給你來個壞名譽——無所謂的事兒。因此,那些功成名就大富大貴的人都難免被人稱作小人,就是因為他們選擇了保住根本,顧不得那些沒有意義的名譽了。
富貴有常,其道乃實。
想富貴麼?規律很簡單:一切從實際出發。
福禍非命,其道乃察。
禍福其實並非命運注定,也有規律可循:看你是否善於觀察和判斷。
實不為虛名所羈,察不以奸行為恥。
一切從實際出發,就別受那些毫無實際意義的虛名的束縛。善於觀察判斷,就別老以壞人壞事為恥辱,那會搞得很不客觀。
無羈無恥,榮之義也。
沒有名譽的羈絆,沒有恥辱感的束縛,你離顯貴發達也就不遠了。
求名者莫仕,位非名也。
要是真想追求名譽,你就別去當官,好名譽不是當官兒可以當出來的。
求官者莫名,德非榮也。
要是真想當官,你就別管什麼名譽了,道德高尚跟富貴榮華是兩碼事兒。
君子言心,小人攻心,其道不同,其效自異哉。
君子講的是道德、理念,小人則專門對付這種道德理念,價值觀不同,行為不同,結果自然不同。
解厄卷三
無憂則患烈也。
什麼都不操心,你就離倒霉不遠了。
憂國者失身,憂己者安命。
不過,操心根操心不一樣。為國家操心的人,只能把自己搭上;為自己操心的人,卻能樂享安然。
禍之人拒,然亦人納;禍之人怨,然亦人遇。
禍事是人不想要的,但也是人自找的,人人都討厭有禍事,但人人都難免碰上。
君子非惡,患事無休;小人不賢,余慶弗絕。
君子不做壞事兒,但倒霉事兒一個接一個,小人不干什麼好事兒,卻能夠常年樂樂呵呵。
上不離心,非小人難為;下不結怨,非君子勿論。
讓上頭領導對自己完全放心,不是小人就難以做到;讓下頭群眾不怨恨自己,不是君子您就別想了。
禍於上,無辯自罪者全。禍於下,爭而罪人者免。
上頭要找別扭的時候,只有裝孫子認罪才能保全自己;要是下頭起了負面意見,就只有搶先把責任推到別人頭上,裝好人,才能免去責任。
君子不黨,其禍無援也。小人利交,其利人助也。
君子不愛拉幫結伙,所以,真有了禍事,沒人會幫助君子。小人有一大幫酒肉朋友,成事解圍,全都靠這幫人幫助。
道義失之無懲,禍無解處必困,君子莫能改之,小人或可諒矣。
不講道義不會造成什麼實際的惡果,有了禍事沒人幫可就必然倒霉。
做君子倒了霉只能束手無措,所以,大家選擇做小人,也就是可以理解的了。
交結卷四
智不拒賢,明不遠惡,善惡鹹用也。
真正的聰明人不拒絕好人,也不疏遠壞人,這兩款都有用。
順則為友,逆則為敵,敵友常易也。
都是拿順應自己的人當朋友,拿反對自己的人當敵人——敵人朋友是隨時可以轉化的。
貴以識人者貴,賤以養奸者賤。
用尊重的態度看待別人的人,日後將發達顯貴,用輕賤的態度對待別人,日後難免潦倒。
貴不自貴,賤不自賤,貴賤易焉。
顯貴的人不自重,不知道擺出個尊貴的樣子來,而潦倒的人不做輕賤別人的賤事兒,貴賤就該掉個兒了。
貴不賤人,賤不貴人,貴賤久焉。
顯貴的人永遠不輕視別人,潦倒的人永遠不尊重別人,貴賤就這麼一直下去了。
人冀人愚而自明,示人以愚,其謀乃大。
人盼著別人傻自己聰明,但還是成天裝傻給人看,這是真正有主意的人。
人忌人明而自愚,智無潛藏,其害無止。
不樂意別人機靈自己傻,就玩兒命抖機靈,這就純屬作死。
明不接愚,愚者勿長其明。
聰明的人不接觸傻子,接觸傻子不會讓聰明人變得更聰明。
智不結怨,仇者無懼其智。
有智慧的人不跟人結仇,仇人不會因為你聰明就怕你。
君子仁交,惟憂仁不盡善。小人陰結,惟患陰不制的。
君子人用仁義與人交往,生怕自己不夠仁義;小人滿懷陰損與人交往,生怕陰損的不夠,達不到目的。
君子弗勝小人,殆於此也。
君子注定吃小人的虧,就是因為這個。
節儀卷五
外君子而內小人者,真小人也。
外表君子作派,內心小人肚腸的,這是真小人。
外小人而內君子者,真君子也。
行事手段並不比小人差,內心卻有君子情懷的,這才配稱真君子。
德高者不矜,義重者輕害。
道德高尚的人以道德高自居,就不太知道保重自己,看重仁義的人太重仁義,總是忽視自己面對的危害。
人慕君子,行則小人,君子難為也。
人們滿嘴說的都是仰慕君子,辦出來的卻還都是小人事兒,那誰要真當君子,誰就該倒霉了。
人怨小人,實則忘義,小人無羈也。
人們口口聲聲憎惡小人,實際上做事情還是不仁不義,也就是說,做小人其實是沒有任何阻礙的——憎惡全是空喊。
難為獲寡,無羈利豐,是以人皆小人也。
可誰也不願意當倒霉蛋,因為倒霉蛋比別人倒霉,誰都願意沒有任何阻礙,因為沒有任何阻礙就比別人牛B,所以,所有人就都成了小人了。
位高節低,人賤義薄。
社會階層越高,氣節越低——因為要裝孫子;人越貧賤,義氣越是狗屁——因為先要活著。
君子不堪辱其志,小人不堪壞其身。
君子最受不了的是精神屈辱,小人最受不了的是身體上的困苦。
君子避於亂也,小人達於朝堂。
所以,一有亂子,君子就躲起來自保高潔去了,小人卻常能當上國家領導。
節不抵金,人困難為君子。
氣節比不上金錢實在,所以,人一窮了,就做不成君子——因為講不起氣節。
義不抵命,勢危難拒小人。
義氣也不如生命重要,所以,身處危困就沒辦法不當小人,因為活命更重要。
不畏人言,惟計利害,此非節義之道,然生之道焉。
不管別人如何誇獎或批評,只管自己的利益存亡,這不是追求氣節仁義的道理,卻是能讓你安身立命、生存下來的道理。
明鑒卷六
福不察非福,禍不預必禍。
有福氣,可你自己不知道,這就白費。有禍事,你自己不能預先避免,那就准得倒霉。
福禍先知,事盡濟耳。
要是福禍都能提前預知,那就牛B了。
施小信而大詐逞,窺小處而大謀定。
偶爾裝裝實在,大陰謀就能得逞;多偷偷看看細節,大的決策就能搞定。
事不可絕,言不能盡,至親亦戒也。
做事情要留後路,說話要留半句,縱然是親爹也得防著點兒。
佯懼實忍,外恭內忌,奸人亦惑也。
心裡頭有火兒也要憋著,假裝畏懼,心裡頭滿是仇恨也得藏著,假裝恭敬,您要能這麼辦,壞心眼兒再多的人也得上當。
知戒近福,惑人遠禍,俟變則存矣。
知道克制自己的表現、學會迷惑人,就可以少惹事兒、多成事兒了——反正就是得會變化、會掩飾,您就放心大膽的活著吧。
私人惟用,其利致遠。
只跟用得上的人套近乎,講交情,這是可以長遠地對你有利的。
天恩難測,惟財可恃。
別指望領導的保護,包括領導在內的一切都是錢的孫子。
以奸治奸,奸滅自安。
用壞人治壞人,壞人被整死了,整人的那位自己也知道了厲害,也就老實了。
伏惡勿善,其患不生。
別干什麼壞事兒,但也別傻了吧即干什麼好事兒,這樣就能永遠不惹事兒。
計非金者莫施,人非智者弗謀,愚者當戒哉。
計策不牛逼,就別一條道走到黑;要是知道誰傻B,就別跟丫商量事兒,珍惜生命,遠離傻B——如果您自己腦子就不怎麼好使,那就更得注意以上這兩條兒。
謗言卷七
人微不諍,才庸不薦。
職位低賤的人,沒必要老給他提意見幫助他成長,真沒什麼本事的那些貨,也別到處瞎推薦,推了也沒用——該整的要整,該毀的要毀。
攻其人忌,人難容也。
攻擊一個人,就找他最遭人羨慕嫉妒恨的那一點,大伙兒就都幫你毀他了。
陷其窘地人自污,謗之易也。
或者把他推到一個進退兩難怎麼辦都只有難辦的境地,別人就會替你開始戳他脊梁骨了,這是簡易誹謗法。
善其仇者人莫識,謗之奇也。
好好對待那些跟他有仇的人,他們早晚會跳出來毀他,而別人又不知道跟你有關係,這就又上一個層次,算是奇招了。
究其末事人未察,謗之實也。
把別人不知道的他干過的各種小事兒揪出來,挑出毛病公諸於世,這是實在有效的毀謗法。
設其惡言人弗辯,謗之成也。
把關於他的種種壞話全給散播出去,真真假假的誰也分辨不了,這算直接毀謗成功了。
謗而不辯,其事自明,人惡稍減也。
被人毀謗,要是不爭辯,只等事實慢慢兒冒出來,旁人的厭惡或許還能稍微減少一些。
謗而強辯,其事反濁,人怨益增也。
可要是他非爭辯不可,只能是越描越黑,純屬找死。
失之上者,下必毀之;失之下者,上必疑之。
上頭對誰印像不好了,你看著吧,很快下邊的人也該開始毀他了。同樣,要是下頭的人對誰不滿意了,上頭很快也將對這人產生懷疑。
假天責人掩私,假民言事見信,人者盡惑焉。
借助上頭的意見打壓別人實現自己的目的,或者借助下頭的輿論來說事兒討取上頭的信任,任誰都得上當。
示偽卷八
無偽則無真也。
沒有虛假,也就沒有真實。
真不忌偽,偽不代真,忌其莫辯。
真的不怕假的,因為假的無論如何也真不了,怕的是真真假假摻合一塊兒分不清楚。
偽不足自禍,真無忌人惡。
虛偽卻又虛偽的不夠,那就會給自己惹禍;真誠要是真誠到毫無忌諱,那就是缺心眼兒。
順其上者,偽非過焉。
順應上頭的意思,哪怕是裝的,也不是什麼過錯。
逆其上者,真亦罪焉。
悖逆上頭的意思,哪怕是真誠,也是找倒霉。
求忌直也,曲之乃得。
要求什麼東西,別說的太直了,用點技巧含蓄點,才容易成功。
拒忌明也,婉之無失。
拒絕什麼東西,也別有什麼說什麼,委婉點兒,照樣能達到目的。
忠主仁也,君子仁不棄舊。
“忠”往往會指向“仁”,仁厚的人不忍棄舊,自然也就忠了;
仁主行也,小人行弗懷恩。
“仁”往往就要起而行之,君子知道通過行動來感恩,這就是仁,而小人就不會這樣。
君子困不惑人,小人達則背主,偽之故,非困達也。
君子落魄了也不會騙人,小人一發達了就開始在主子背後耍花活,這是因為君子不虛偽、小人虛偽,跟發達不發達毫無關係。
俗禮,不拘者非偽;事惡,守諾者非信。物異而情易矣。
如果是虛禮俗套,一副渾不吝偏不服就跟別人不一樣的姿態,也不算什麼虛偽,明明是壞事兒,還說一不二一條道走到黑的,也算不上什麼實誠,得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降心卷九
以智治人,智窮人背也。
用智慧來管理下屬,智慧什麼時候枯竭了,那些人也就都背棄你了。
伏人懾心,其志無改矣。
改用攻心,讓他們從心裡、從靈魂深處被懾服住,那麼無論什麼時候他們也不會改變方向了。
上寵者弗明貴,上怨者休暗結。
被上頭寵信的人,別太拿自己當回事兒;被上頭瞧不上的,也別私下解黨與上頭作對。
術不顯則功成,謀暗用則致勝。
權謀手段,隱蔽的好才能成功,要悄悄地來,打槍地不要。
君子制於親,親為質自從也。
君子的弱點在於他們珍愛親屬,拿他們親屬做人質相要挾,也就從了。
小人畏於烈,奸恆施自敗也。
小人的弱點在於害怕比他們更狠的,你就比他們更惡毒,他們就服了。
理不直言,諫非善辯,無嫌乃及焉。
說理、勸諫不一定是有什麼說什麼或者跟人爭辯,別遭人恨才能達到目的。
情非彰示,事不昭顯,順變乃就焉。
有什麼態度、做什麼事情,也沒必要先弄得天下人都知道,順應形勢該藏著就藏著才能成功。
仁堪誅君子,義不滅小人,仁義戒濫也。
仁義二字,能夠拖累死君子,卻滅不掉小人,還是不要濫施仁義,適度才好。
恩莫棄賢者,威亦施奸惡,恩威戒偏也。
施好處別忘了那些你以為不喜歡好處的好人,懲罰措施也別忘了給那些諂媚的壞人來點兒,好事兒壞事兒得摻合者來,得讓吃肉的也挨挨板子,挨板子的也來點兒肉嘗嘗。
揣知卷十
善察者知人,善思者知心。
善於觀察,就能了解人,善於思考,你才能理解人。
知人不懼,知心堪御。
了解了他們,你就不會怕他們了;理解了他們,你就已經能搞定他們了。
知不示人,示人者禍也。
智慧別讓別人看見,讓別人看見就會惹禍。
密而測之,人忌處解矣。
偷偷地猜度、揣測,不讓他們知道,人們對你的嫉恨就會消除掉。
君子惑於微,不惑於大。
君子總是在大事兒上明白,小事兒上糊塗。
小人慮於近,不慮於遠。
小人總是在眼前事兒上考慮多,未來的事兒上考慮少。
設疑而惑,真偽可鑒焉。
掌握了這個規律,制造些問題給他們,看看他們的反應,你就知道誰真誠誰虛偽,誰是君子誰是小人了。
附貴而緣,殃禍可避焉。
然後認准你覺得有前途的、能富貴的,攀附一下,以後的禍事就可以避免了。
結左右以觀情,無不知也。
結交各路朋友,留神各路的消息和反映,那就什麼事兒也瞞不過你了。
置險難以絕念,無不破哉。
常如身處險境般心存憂患,拋掉無關的累贅想法——恭喜您,您已經神光護體,攻無不克了。
《三國志》是陳壽著的一本史書。
《三國演義》是羅貫中著的一本小說。
這裏說的《三國志》,是指電腦遊戲。像筆者那樣的70後電腦迷,相信都打過不同版本的《三國志》,筆者第一次打的是《三國志I》,當時高登班大神,不知用了甚麼方法,令到5吋磁碟抄左之後唔玩得,一定要將「Original」放入電腦才玩得。
不過,本篇說的不是遊戲攻略,而是從遊戲中領悟到的職場秘法:六隊兵守幾個郡。
《三國志I》的勝負關鍵,並不是民望有多高,土地有多大產出,稅收得多少,而是有多少個忠實將領,如果真的只有六隊兵,是不夠的,就算所有郡城不用打任你佔領,都要有幾十個將領,於是便要在當地招募人才,不過更快的方法是攻下別人的郡城,直接將別人的將領為我所用。所以一開始,就先要找到最弱的諸候,將他鄰近沒有人佔的郡城都佔了,然後關門打狗。
假設你是劉備,只有劉關張黃馬趙六隊兵,應該要守多少個郡城?
A. 每個郡一個人守,共六個郡
B. 每個郡兩個人守,共三個郡
C. 每個郡三個人守,共兩個郡
D. 六個人守一個郡(但每次出兵只可以有五個將軍)
如果只係追求「威威食雞」,六個郡可以收六個地方的稅,更多錢糧,更多機會到市場買武器,當用A。但這樣會出現一個問題,就是每個郡的防守就會好薄弱,很容易就會被敵方的諸候攻下,而且如果將領的忠誠度不足,就有可能帶著成個郡投向其他諸候,甚至自立為王。
最穩陣,當然係劉備做郡守,帶五個兵,深耕一個郡,一定不用怕忠誠度問題,不過就資源受到局限,不用想打天下了!幸好,劉備至少有兩個死忠兄弟,就是關羽和張飛,所以佔三個郡絕對沒有問題。
筆者的玩法是,在草創的階段,應該守兩個郡,圍堵在死角的諸候,一個自己做郡守,另一個由張飛做郡守,然後派關羽去帶著五隊兵去攻城,成事之後就退回做兩個郡城。
放在職場上,如果是初來埗到,應該要收縮戰線,睇定啲先,由兩個郡城開始,佔下一個,佔下又一個,好快就有四個郡城。
不過,有些郤喜愛新官上任三把火,先佔六個郡城再說,往往又會敗返做四個郡城。
同是佔四個郡城,不同的方法會有不同的成本,結果往往一樣,但給人們的印象完全不同:前者是天天進步,後者是節節敗退。
筆者由三國志2開始玩,一直追到三國志11(最近一代因為少用電腦而放棄),發覺三國志這個遊戲模式是眾遊戲中最有意思,因為遊戲過程中可以參透職場智慧,等阿媽話我掛住打機我都可以反駁其實我在做緊正經事!
三國志2將人生簡單地分四個指標,智力,武力,魅力同埋忠誠度,到後來版本來加添難度就再將智力分為兵法同政治,武力再分為個人力量同帶兵力量,呢個分法就符合世情多一點。
(即好球員並代表係一個好領隊,而讀書好叻的人亦未必代表做野好叻)
每人玩此遊戲的方法也不同,如脫兄比較保守,愛集中兵力,笨發兄就愛先霸大城市,貪其人材多資源足,而筆者就會傾向走中間路線,即愛霸中型城市,亦會集中兵力於此。
(大公司,中型公司,細公司都各有好有唔好,不過最緊要都係專注)
比較有趣的是此遊戲有一個古怪設定,就是用新君主開始遊戲時,魏、蜀、吳三方的武將總有一方是特別友好,一方特別厭惡,一方中立,呢個數據反映係你捕獲武將時,如果是特別友好的,就算捕獲時對方忠誠度100都會投降歸順,反之就算忠誠跌到0 都寧死不屈。
(新人報到,應先試探那一方同事比較岩咀型,再謀去向,否則企錯邊去了另一方就只會事半功倍。想雞脾打人牙骹軟,都要視乎對象而定。)
另一個設定係來自西北的武將大多智慧指數較低,容易用計來降低他們的忠誠度,再加上西北城市大多只有一兩個武將看守,那就好容易連人帶城一併擁有,增加我方的實力。
(唔好以為邊緣化的人和事可以掉以輕心,一個唔覺意可以令到自己養虎為患)
假如以前期,即184、187或191年開始遊戲,當時呂布仍然是丁原或董卓的下屬,無論丁原或董卓都愛用呂布領軍攻打我方,筆者就喜歡用計降低呂布的忠誠度,再趁其出戰時(因遊戲設定出戰時不能打賞提升忠誠度)再用計令其倒戈,那對方必然元氣大傷,那就可以舒服地霸佔對方地盤,如董卓坐擁兩個大城,洛陽及長安,很多人口和金錢的。
(有個養唔熟的員工,又係一個計時炸彈,隨時令自己江山不保)
當然呂布最好都係立左佢匹赤兔馬同方天畫㦸之後再閒置佢,因為佢有勇無謀又無忠誠,筆者試過忠誠100都會倒戈,此人不可用也。
(從大機構內挖到要員過來只屬短期權宜之計,因為對方肯屈就必有所圖,所以立晒對方的武器就要閒置或放棄,否則容易因小失大。)
雲遊(484)上市不足半年,即交出一份全年虧損4.69億元的成績表;上市約兩個月的首隻夜場股MAGNUM(2080)亦發出了盈警;另一同期上市的老恆和(2226)更慘,竟被指造假而要暫時停牌,整個半新股市場頓時風聲鶴唳,人心惶惶,難怪今年首季上市的新股,有八成要跌破上市價了。
原來,今年至今上市超額認購倍數越多的,表現反而越差勁;超額認購3559倍的夜場股MAGNUM昨天收1.05元,較之其上市價的1.5元低了30%,較之其上市之後最高價的3.21元更低了67.2%;
超額認購2188倍的惠生(1340)昨天收1.77元,較之其上市價的2.05元低了13%,較之其上市之後最高價的2.32元則低了23.7%,殺傷力較之MAGNUM為少;
超額認購1126倍的米格(1247)更慘,昨天收1.53元,較之其上市價的2.28元低了33%,較之其上市之後的最高價的3.46元更低了55.8%;
至於超額1045倍的老恆和昨天收7.68元,雖然較之其上市價的7.15元仍然有7.4%的進賬,可是在被指造假的謠言困擾之下昨天暫時停了牌,日後復牌之後的股價表現確是難以預料。
自去年十月至今,共有八十多隻新股爭相上市,當中至少有三十五隻已經跌破上市價,佔比高逾40%,到底還有多少沙沙石石夾於其間呢?看來在選擇投資於這些近半年來才上市的半新股真的是要步步為營,以免踩中地雷。
脫兄寫三國攻略,讓小弟又獻下醜,講下自己的心得。
同樣用劉關張趙,開局處於中原混戰區的陳留小城。
表面看來,劉備兵少城弱,四方上下都有敵人,隨時都會受到攻擊,然而這個正是筆者最喜愛的局面,因為混戰才有機會偷雞以小搏大。
開局的策略,如果是捨強取弱,先易後難,策略上是王道,但到自己壯大後,敵人(多數曹操)通常只會較自己更強大,那時候才回頭攻洛陽長安,往往費力極鉅,勝算亦不高。
因此筆者反過來做,於開局各方實力較平均時,搶先多拿一個壽春,儲足實力,然後瘋狂訓練士兵,等待好戰成性的曹操出兵與呂布/袁紹互相攻伐後,防守空虛(只剩一萬幾千軍隊)時便出全力奇襲許昌,如此便能以小力拿下一個大城。
當然,敵人不是省油的燈,奇龔成功得到許昌後,往往會受到極之瘋狂的反攻,但因為早前士兵已訓練有度,而且於混戰中沒有太大損耗,只要將所有將士資源集中一點捱過一段苦日子(每個月都被打),那便能成功拿下許昌,以小城換大城。如此一來,曹操的實力大幅削弱,往後便處於一個相當的起跑線,後期反而更容易打。
* * * * * *
放諸職場,許多人當處於一間管理混亂的公司,或經逢人事大變動時,往往選擇離場/轉工,重新追求安穩,而不是放手一搏。這種策略不是不好,但要明白,管理極優良無風無浪的公司,往往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才會有調升的機會。
相反,當遇上表面風高浪急的環境,放手一搏,如果衰左,結果同一早放棄是一樣的。但如果「奇襲許昌」成功,那便往往為自己職場上省下了許多等待升遷的時間,較別人行快幾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