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更新 (15 Jun - 5 Jul) PARTIPRAL - ROAD TO FINANCIAL FREEDOM
http://partipral-hk.blogspot.hk/2014/07/15-jun-5-jul.html有多少被世界盃所影響,近數星期投放在股市的精神和時間比早前起碼減少一半。隨著世界盃快將完結,亦是時候收拾心情,為下半年的投資重新部署,希望可以追回上半年的失地。
港股七月向上突破,支撐上升的是今年三、四月開始出現大調整的騰訊(700)和澳門股,亦即是由所謂新經濟股所帶動向上。科網股整體上似是在醞釀下一波升浪,不止是騰訊,美國數隻科網巨擎FACEBOOK(FB:US)、GOOGLE(GOOG:US)等也是比低位反彈很多。市況氣氛轉好固然是原因之一,畢竟早前的新經濟股大調整,也不是因為基本因素大變,純粹是資金流向所帶動。市場喜好往往反覆無常,但反正是被說服了未來是科網世界,這個類別的股票是一定要有。自己也不作他想,重注一隻FACEBOOK便算了。澳門股的情況相若,但由於未來增長速度不會太勁,近期又升得很急,反而沒有必要趕住追買。
暫時看港股應是維持反覆向上的格局,也不是特別樂觀,只是目前未有值得悲觀的信號,過份杞人憂天也不是好的態度。整體市況轉好後,揀買股票的命中率應該可以提升。也是繼續專注個別板塊,目前比較具信心有得搏的是太陽能,港股中太陽能三寶興能(750)、信義光能(968)、保利協鑫(3800)買齊一套便搞掂。只是板塊特性是相當波動,分一部份坐、一部份炒是較佳的操作方法。
另一個看好的板塊,本地零售也應該有得搏。因為就算最終真的削自由行,對某些公司而言可能只是陣痛,整個週期可能是這樣:
1. 旅客減少-> 2. 銷售減少-> 3. 盈利下降-> 4. 謹慎開新舖-> 5. 租金下調-> 6. 盈利上升
目前可能只是第一個階段,但股市永遠是比實體經濟走前幾步,個人認為如莎莎(178)這類管理能力甚佳的本地薑,由今年年頭直到上個月,高位超過4成的調整,很大機會已經直接反映了第三個階段出現的情況;而往後第四、第五個階段亦可能會慢慢發生。不敢肯定這情況會否很快便出現,但股價跌得太多,便提供了一定值搏空間。同一概念,或者也可以用在其他本地零售股之上,不過暫時最大信心買的仍是業務較貼近民生的莎莎(178)。
另外亦買入另一零售股利信達(738),和莎莎的概念不同,利信達的主要市場在大陸。當百麗(1880)死到僕直時,利信達仍是可以逆流向上,當中必定有其過人之處。開舖謹慎,管理層不介意關掉蝕錢的店舖,節省整體成本後再提升個別分店經營效率。可能是其中一個原因。涉足電子商貿業務進度良好,管理層在年報中亦明言電商是大勢之所在,日後會大力發展。由經營傳統零售的思維到擁抱科技、運用科技,這個求變決心是相當值得尊重和欣賞,也是小公司壯大的唯一途徑,也是能否殺出血路的關鍵。現價估值11、12倍P/E左右,派息不錯,應該有一定可搏之道,中線持有。
內房股近期反彈了很多,但某程度上也是被指數拉起,不是特別看好,但也沒有信心現時出手做淡;物流股下半年仍是要重點留意,中外運(368)錯失了沒辦法,海豐(1308)和較小型的瀚洋(1803)值得繼續持有,看看稍後有沒有機會翻兜嘉裡(636)。北車(6199)純是炒估值偏差,上週五突破後,等待收窄和南車(1766)的估值差距,便差不多可以沽出獲利。最近重新買入年頭贏很多的DYNAM(6889),日本開賭勢在必行,投機DYNAM可以分到一杯羹,急升後近日整固中,繼續持有。
指數股中下半年頗看好港交所(388)、友邦(1299)和長城汽車(2333)。期權長倉近月輸到眼都突,主要是引伸波幅收窄得很快,期權金很快便被陰乾大半。長此下去也不是辦法,改變策略,加入牛熊證作衍生工具部署,起碼時間值敏感度較低,坐得也舒服點。
近期更新 (6 Jul - 19 Jul) PARTIPRAL - ROAD TO FINANCIAL FREEDOM
http://partipral-hk.blogspot.hk/2014/07/6-jul-19-jul.html組合單位值: 96.10 組合週回報: 0% (2014年回報: -8.83% / 7月回報: +1.33%)
現金水平: -9.8% (上週: -4.3%)
這兩星期恆指在原地踏步,中間經歷過一日大跌過400點,但之後明顯沒有跟進,轉眼間便又追回失地,繼續高位徘徊。澳門股月初急升後近日回調甚多;科網股騰訊(700)偏強,金山(3888)低位整固。傳統藍籌本地地產橫行;中石油(857)節節破頂;中移動(941)亦強勢。
目前操作方向和之前沒有大變化,指數股繼續買友邦(1299)、港交所(388)和長汽(2333);二、三線繼續集中太陽能和數隻個股。觀乎近期中資股走勢偏勁,下一波指數要再突破亦很大機會由A股所推動,尤其是滬港通啟動的日子愈來愈近,資金集中買中資股的情況相信仍然會維持。如果是這樣的話,便要開始要部署買多少國企股傍身。繼續用以往的策略,內銀只買最高BETA的民生銀行(1988)、內房買中海外(688)、內險買沒有A股拖累的財險(2328)。這個策略其實之前也曾用過,只是當時沒有太大信心,不是急急腳止蝕,便是忙著止賺,早已平掉全部倉位。如今再來一次,策略也是一樣。
問題是不知幾時會升,可能是七八月,但拖到九月也不出奇,用即月期權的話輸光時間值也未望到曙光。因此比較喜歡用牛證出擊,當是買股票這樣坐,槓桿高、本錢少,若是注注買中海外正股,注碼便很難控制。若然如財險這類沒有牛證,便唯有用十二月CALL代替。另外友邦下星期公佈業績,目前連$40也未到,績佳的話要挾升起碼會有$1水位,即月CALL也可以考慮。下星期的部署大概如此。
B.I.P. - BUY IN PANIC。毅德國際(1396)主席失蹤,實際對經營上的影響有多大比較難預測,因為公司有些項目可能的確需要主席的人脈關係才傾得掂。股價單日曾插一半,則或多或少已過份反映了這則新聞。主席最終是否從此人間蒸發,也是事後才會知,但細心想其實也只是YES/NO QUESTION:
1. 從此人間蒸發: 若然毅德少了一個主席公司便灰飛煙滅,未免過份抬舉王再興了。起碼要記得的是,蘋果少了STEVE JOBS最後也照常運作。
2. 最後重見光明:一切從此便回覆正常
不論是情況1或情況2,結果也不是太差。股價受投資者情緒所牽動,消息公佈後引起恐慌性拋售在所難免,但要考慮的是問題可能未必如想像中嚴重。個人做法是衝入場接刀 - 這動作具相當危險性,因為這是家小公司,可能有更多壞消息仍未浮面;不過若然之後證實公司一切運作正常,由低位反彈一倍是絕不稀奇的。股價大跌後其實提供了不少的值搏空間,也是一搏一的遊戲,控制注碼,希望慢慢坐返上去。
投資組合有些變動,北車(6199)大升後已分段沽清獲利,換入利標(787)和信義光能(968);DYNAM(6889)遲遲未見突破,減掉很大部份換馬海豐(1308);其餘大概維持早前陣式。操作上寧願止蝕位放遠一點,也要繼續坐貨。
中國最神秘高層決策——北戴河會議或於近期召開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3131

北戴河,地處北京近鄰河北秦皇島的度假勝地。在中國的政治語境中,它往往是高層決策、把脈國事的代名詞。
有消息顯示,今年的北戴河會議擬於近期召開。在這個打虎正猛、保增長發力的節點,會議主題引人關註。
分析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今年的討論重點可能會涉及經濟、政治領域的一些話題,比如,中央政治局年中會議剛剛召開,全年經濟穩增長的挑戰依然存在,下半年經濟走勢與政策仍需觀察。
他同時表示,反腐持續升溫,對周永康立案審查的消息剛剛公布,中央又明確十八屆四中全會將探討“依法治國”主題。這些重大議題都可能會成為今年北戴河會議的交流重點。
上述權威人士稱,北戴河會議主要是各界別和層級的黨內人士交換意見,達成共識。由於時間節點處於中央全會之前,高層共識往往對重大決策有重大影響。
“辦公強度會比平時小一些。”這名人士稱,畢竟領導人幾乎全年無休,連春節也要慰問群眾。
這就談到了一個公眾關註的話題:中南海領導人需要休假嗎?答案是Yes,也可以說No。
“政治家也是人,也需要休息。”英國首相卡梅倫的話絕對是發自肺腑。不過受身份限制,大部分領導人難以享受“說走就走的旅行”,時間地點都很難自主。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從接近高層的權威人士獲悉,高層領導人也有假期,但由於日理萬機,這樣的假期可能非常短,而且會因為一些突發因素被打亂計劃。
即便是有忙里偷閑的放松時刻,領導人的日程表也常常被工作排滿,比如在北戴河。
1952年,中組部北戴河療養院交中央辦公廳管理局,改名為中共中央直屬機關北戴河療養院,規定中央幹部一年有一個星期左右的北戴河休假期。1953年秋天,中央決定夏天在北戴河辦公,這標誌著中央暑期辦公制度的形成。
歷史上的北戴河會議曾作出多項決策,包括研究國民經濟計劃等重大事務。此後,北戴河暑期辦公制度一直以來被認為是中央領導人的休假規定,2003年前後北戴河辦公制度一度暫停。
“就算有休假的規定安排,我也一天沒休過。”一名接近高層的退休幹部曾對本報稱,按照規定,國務院直屬機構的一把手休假,需要向國務院報備,機構副職則需要向所屬單位黨組請假。
相比中國領導人,歐美高層則“瀟灑”一些。大多數領導人不僅休足假期,更高調曬圖。特工出身的普京,幾乎每次度假都會上演十八般武藝:赤膊騎馬、獵虎釣魚、駕飛機開快艇,硬漢形象十足。去年普京釣上來一條21公斤重的大白斑狗魚,照片還在網上引發了一波辨真假的浪潮。
每年從7月中旬到9月初,英國議會將迎來長達六周的休會,首相、副首相、內閣大臣們,會安排自己的休假。去年最早安排休假的是首相卡梅倫和副首相克萊格,兩人齊齊出去休假,只留外交大臣在朝中值班。
美國總統奧巴馬已經四次攜妻帶女到了馬薩諸塞州東海岸的瑪莎葡萄園島度假,去年他們就在島上度過了8天長假。
當然,盡管各個國家領導人休假制度不同,他們總體上還是得考慮國內的政治情況、經濟狀況,做出妥協。
根據俄羅斯《國家公務員法》,擔任國家重要職務的領導人每年享有35天的假期。此外,作為總統還有“額外的國務工齡帶薪假”,每一年工齡加一天假,但累計不得超過45天。不過,即使在休假期間,俄總統的權力也不能移交,休假時也是總統,得履行總統職責。
美國的休假制度明確:即使是在休假,總統也無法完全拋下公務,即使在度假期間,他們也要處理公務、會見政要、開會、演講……
近期更新 (3 Aug - 11 Aug) PARTIPRAL - ROAD TO FINANCIAL FREEDOM
來源: http://partipral-hk.blogspot.hk/2014/08/3-aug-11-aug.html
組合單位值: 105.38
組合週回報: +0.54% (2014年回報: -0.02% / 8月回報: +1.95%)
現金水平: -2.04% (上週: -0.38%)
恆指今日反彈超過300點,成交略縮。歐美上星期五升得勁,加上A股今日也彈1.4%,香港回補上周尾段的跌幅也是正路。由於今日已經升返哂,暫時看法是中性,不要太亢奮。A股抽得最狠一段,平保(2318)、中海外(688)、華能(902)這些潛在滬港通受害股是跟唔足,反映人們對A股也不是極度樂觀,否則如早前段段狂掃之時,溢價H股往往跑得更快。
可能是兩萬五這個心理關口太接近,兩星期前觸手可及也錯過了,如今要突破是更難。操作上也是傾向繼續買保險,也是之前提及過的原因,踏入業績期,股價又已經跑前這麼多,除非業績遠超預期,否則向上再衝的力度也是有限。如中移動(941)這類,今次和上次兩個業績期中間已升了超過三成,無論業績好壞,借消息回吐的機會也是較大。目前組合靠個股和騰訊CALL作攻擊點,其實火力已經很夠,要抽得話相信也會跟得到,因此現時比較傾向擔心萬一形勢逆轉,又是否有足夠淡倉頂住。
市傳滬港通會於10月13日正式開波,近期的發展是港交所(388)持續強勢,但溢價H股則開始稍見力弱。這個趨勢的啟示可能是反映個多月後整體大市成交會維持偏高,而最終貴價H股卻會慢慢拉近與相關A股股價的差距。H股貴A股兩成,諗落也唔合理,就算有溢價,也不可能這麼多,因此未來兩個月,瞄準這些溢價H股來做淡應該是頗明顯的操作策略。唯一驚是A股這段時間真的瘋狂抽上,但若然真的是這樣,迷失五年也可以鹹魚翻生,也是死而無憾了。
看好本地零售股,除了莎莎外,最近組合加入包浩斯(483)。主要是舖租開始回落,包浩斯租金開支佔營業額比重23%,若然租金開支少一成,純利已經可以有25%增長。看似難度甚高,但其實並非太遙不可及,起碼兩年前的租金開支也比現在少一成。而且炒股票往往是看前景,縱然減租因素不會這麼快反映在業績上,最快也可能要2015年業績才會稍見效果。不過一旦形成減租預期,股價很可能是估值+價值(盈利)雙引擎地推上,而現時則會是幾好的時機開始部署第一註。
其餘持股變動不大,值得一提是中石化冠德(934)開始轉好,這個應是很好的搏谷底反彈機會。上次配股價$6.35,預期於這位置會遇到多少阻力,但現時點都搏最終會升穿兼且再抽幾棍,今周似是波幅收窄橫行格局,趁機會繼續吸納。
多頭倉皇奔逃才是近期油價下跌的主因?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6841
近期烏克蘭和中東地區地緣政治風險增加,油價不漲反跌,媒體對此行情有多種猜測,如美國頁巖開發技術革命推動頁巖氣開采量大增、美軍重回伊拉克戰場有助於穩定伊拉克局勢。(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但彭博下圖提供了另一種成因,即:過去幾周真正導致油價下跌的原因可能是,多頭正在平倉,其規模之大創下三十年來最高記錄。

當然,即使經歷了這一輪出清,多倉的規模依然很大,不過大量多頭集中平倉顯然對油價產生了下行壓力。
華爾街見聞此前文章提到彭博報道的觀點,即頁巖氣開發改變了市場的供求格局,供應在增加,需求在減少。
文章稱,除了頁巖氣的繁榮,現在和以前相比沒有變化。頁巖氣革命使美國的開采量達到27年之最。
而本月公布的6月美國貿易逆差意外大幅收窄,主要就是源於石油進口規模創三年半新低。
另有華爾街見聞文章提到,能源咨詢公司JBC Energy的分析師認為,油價預期不跌反漲的主要原因可能來自中國。
這種觀點的邏輯是:
中國開始實施新的能源戰略,要以清潔能源帶動經濟發展,未來天然氣使用量會增加。
雖然以中國目前的能力,還無法像美國那樣依托頁巖革命實現產量突破,但未來在開發頁巖氣的推動下,中國會更側重於天然氣生產,受這種預期的影響,油價會走低。
近期更新 (12 Aug - 30 Aug) PARTIPRAL - ROAD TO FINANCIAL FREEDOM
來源: http://partipral-hk.blogspot.hk/2014/09/12-aug-30-aug.html
組合單位值: 103.27
組合週回報: -1.41% (2014年回報: -2.02% / 8月回報: -0.09%)
現金水平: 8.56% (上週: -0.48%)
回顧整個八月份,港股整體表現是極為參差。由於是業績期,業績好的固然升完再升;業績差反之然亦是一沈百踩,更兩極化的是大股偏強,但二、三線,甚至一線尾普遍跟不上指數。也是維持早前的看法,所謂滬港通很可能是一個騙局,個個覺得會炒到十月才散水,其實九月便已經值得驚住先。
不看好港股未來數月的表現,正股倉位固然要執執,儘量是不要太重倉,有好些自己頗鍾意的如興業(750)、信義光能(968),也是趁高位寧願減持一些。當然不是完全灰心,尤其是上半年跌得殘那些,如長汽(2333)、中石化冠德(934)等等,相信下半年,即是未來幾個月下跌空間也不是太多。而香港零售股自己也是覺得繼續有得搏,租金下調的故事還未正式開始炒,若然指數出現調整,反而可能值得趁機會加註這個SECTOR。
滬港通即將開車,目前最應該避開是那堆因為滬港通而炒到過哂火的股票,AH折讓垃圾固然不在話下,港交所(388)竟然炒過上$185,看來是一個頗明顯的頂部。而其他大股中有好幾隻祖國色彩濃厚而內地沒有上市的公司,如中移動(941)、聯想(992)之類個人也是覺得炒到很接近尾聲。逆勢而行是有一定風險,因此操作上可能買些貼價熊證或十月價外PUT便算了。而另外比較有信心做淡的,就是那些H股貴一大截的如平保(2318)、神華(1088)、安徽海螺(914)這幾隻,貴A股兩三成的現象以後應該不可能繼續出現。
自己組合八月份是興奮過一輪,最後也是回歸平淡,幾隻個股看錯業績是關鍵,而炒賣衍生工具亦不是太順暢。很可能太習慣了低波幅低成交的日子,偶然出現幾次如上星期三、四的波幅擴闊,便無險可守,完全是捱打狀態。太著緊每日走勢,是很容易犯上這個毛病,幸好今次損失不算嚴重,但亦有權是輸突很多,期權牛熊這類高槓桿產品,註碼控制上其實是要更小心。
如何理解美債收益率曲線近期的異動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682
本月早些時候“新債王”Jeffrey Gundlach曾提出了一個債券市場有趣的現象,這個現象暗示了美聯儲未來可能的行動。
Gundlach表示,美國債市的短期國債收益率不斷上升,但長期國債的收益率今年以來幾乎走平。這可能是強勁的經濟數據使得美聯儲加息預期提前導致的短期利率上漲。同時長期利率不漲顯示了美國經濟將對加息這件事敏感而脆弱。
Gundlach稱,“如果仔細觀查債券市場的脈絡,或許會發現美聯儲的升息將更加溫和,可能到了1%或2%的時候實體經濟就將無法承受。”
Gundlach說的很有道理。我們從歷史上看,美國5年期和10年期國債的走勢正向關聯性是非常高的,但是去年以來這種關聯度直線下降,根據利率期限結構假說,這體現了市場對於5年後的利率和10年後的利率預期出現的較大差異:

此外,長端債和短端債的利差今年以來也明顯呈現下行趨勢,體現投資者們並不相信利率會長期走高:

白線:10年期-2年期;黃線(10年期-3個月);綠線(10年期-5年期)
除了投資者預期,在美國加息預期如此濃厚的背景下10年期國債收益率為何還會出現詭異下跌的狀況,市場還普遍流傳的一種說法是歐洲國債的走勢帶動了美債。
我們可以看到歐洲10年期國債在2013年中以來的下行趨勢是非常明顯的,當前德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只有1.04%,西班牙只有2.19%,美國國債即使比不過德國,但至少沒有理由比西班牙的收益率高太多:

不過這個說法也存在兩個問題,一是美國經濟體量大,經濟結構主要依靠內生動力,理應受外部影響較少。二是,美國和德國5年期及10年期國債的收益率差區別非常小,也就是在美聯儲的影響力顯然要比歐洲央行大的情況下,德國債走勢應該是跟隨美債,而不是美債跟隨德債,威斯康辛大學教授Menzie Chinn及哈佛大學教授Jeffrey Frankel曾在一篇論文中論述過這個觀點:

最後,如果債市反映了美聯儲未來可能的行動,那麽投資者對美國未來的升息步伐不能過於樂觀,就像耶倫自己說的那樣“升息將是緩慢而漸進的”。(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鼓勵核銷中小企業壞賬 銀行”護身符“法規有望近期出臺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206

為了支持中小企業發展,減小中小企業貸款難融資貴的問題,有關部門或將出臺金融企業貸款減免辦法。
據《中國證券報》稱,有關部門正在起草金融企業貸款減免辦法,有望近期出臺。這項政策的重點是加強金融企業尤其是銀行的壞賬減免核銷力度,支持中小企業發展,打消銀行給中小企業貸款的顧慮。
《中國證券報》引述有關專家分析,壞賬核銷涉及銀行基本制度,影響深遠。該舉措可降低銀行稅收負擔,消解部分潛在風險,給銀行業績帶來更大想象空間。
廣發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劉煜輝認為:
金融企業貸款減免辦法將出臺,壞賬減免力度可能很大。不管怎樣設計,政策操作邏輯是短期撇賬和長期制度改造相結合。壞賬核銷的利好只是一個方面,量化寬松其實是最大的金融救援。銀行負債成本下去了,利差受益良多。
從近期一系列舉措看應是這個思路。存量經濟調整應進入實質性操作階段,會貫穿明年全年。在新框架下,地方增量被預算嚴格控制住,地方增量缺少(包括房地產)的那一塊盡可能通過強化中央項目對沖,比如芯片、特高壓、核電、航空等。同央行今年如何引導利率下行一樣,明年存量改造可能是前所未有的大手筆。
總之,金融救援、存量債務清理和地方預算鎖緊(制度改造)會一同推出。利率下去了,壞賬又逐步開始被拆解,銀行股便會有固定收益性質,其估值修複或許跟今年的債券一樣精彩。因此,明年利率、銀行有機會,指數有空間。
數據顯示,16家上市銀行三季報和半年報相比,不良貸款比率上升的有15家,不良貸款余額增加的有13家,不良貸款撥備覆蓋率下降的有13家,凈利潤同比增速放緩的有9家。專家分析,既要大力督促銀行為中小企業放貸,根本改變銀行惜貸局面,又要防止銀行不良貸款攀升。修改銀行相關會計制度,放寬一直嚴格的不良貸款核銷制度就成為政策重要選擇。
中國社科院金融所金融市場研究室副主任尹中立認為:
掣肘A股股指上升的因素之一是銀行股的超低估值。16家上市銀行的估值只有5倍市盈率,市凈率不到1倍,這在全球股市中較為罕見,其原因在於投資者擔憂銀行的壞賬太多。只要市場的這種預期弱化,銀行股的估值就可能逐步回歸常態。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普京稱盧布“投機性跳水”近期將告終 盧布回漲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490
正出席APEC峰會的俄羅斯總統普京今日表示,目前俄羅斯盧布急劇貶值純屬市場投機行為所致,與俄羅斯經濟基本面沒有任何關系,不遠的將來就會結束。普京發出這番言論後,盧布對美元和歐元匯率均有上漲。
據俄新社下屬俄羅斯國際新聞頻道“今日俄羅斯”報道,普京在APEC論壇的商業峰會期間講話稱:
“現在我們看到了盧布投機性的跳水,可我認為,鑒於(俄羅斯)央行目前對這些投機者的行為采取的回應,(跳水)不遠的將來就應該停止。”
“我們現在看到俄羅斯發生的事件和根本的經濟原因及因素沒有任何關系。”
普京還確認,俄羅斯不會實行資本管制,俄政府可以利用國家儲備控制局面。他說:
“我國外儲的基本參數和收支平衡仍處良好水平。因此我們無需額外的超常規措施就能控制形勢。”
普京認為,俄羅斯央行的策略是合理的,應會很快奏效。他還說,俄羅斯央行將堅持通脹目標,已準備為平衡盧布匯率增加市場貨幣供應。
今日稍早,俄羅斯央行下調了經濟增長預期,預計明年經濟增速為零,2016年僅增長0.1%。該央行預計,西方對俄制裁將持續至2017年底,地緣政治沖突和外部經濟狀況對俄經濟、尤其是貨幣政策構成重大挑戰。
普京講話後,北京時間今日18點整,美元/盧布跌至45.7,歐元/盧布跌至57.0。上周美元/盧布單周漲幅創十一年新高,周五當天盧布匯率就曾創新低。

此前華爾街見聞文章提到,據彭博統計,今年7-9月,盧布對美元三個月重挫逾16%,盧布成為全球跌幅最大的貨幣。為制止盧布貶值,今年俄羅斯已投入外儲710億美元,幹預匯市使外儲減少14%,降至約4390億美元,處於四年來最低水平。
10月31日,俄羅斯央行宣布加息150個基點,升幅較市場預期高整整一個百分點。盧布對美元急劇反彈,可反彈僅持續了兩分鐘,當日盧布全天跌幅仍創三年新高。
在俄羅斯央行用盡拋售美元、降息等多種方法幹預匯市後,盧布仍未改變下行走勢。上周俄羅斯央行表示,每天用於幹預匯市的資金將不超過3.5億美元。這一減少幹預的決定又推動盧布匯率刷新最低記錄,美元/盧布逼近45,美元與歐元等一籃子貨幣/盧布逼近50。
美銀美林俄羅斯首席經濟學家此後評論認為:“此舉實際上意味著盧布從現在開始自由浮動。”宏觀經濟研究機構Capital Economics的首席新興市場經濟學家Neil Shearing預計,俄羅斯央行此舉應能避免過去幾個月機械的幹預模式演變成“自我實現的貨幣危機”。
俄羅斯投行Sberbank的首席外匯策略師Tom Levinson預計,俄羅斯央行不可能立即幹預匯市,將傾向於觀察本周形勢發展。但如果美元/盧布回歸48.60的高位、甚至回升至50,該央行就可能改變態度,當然更有可能是做出口頭幹預。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太陽能光伏近期思考記錄 崗仁波齊
來源: http://xueqiu.com/1761234358/32898840
太陽能光伏近期思考記錄(2014-11-11 00:28:34)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14ce9a10102vbli.html …標簽: 股票分類: 晶矽
今年太陽能光伏產業起死回生重新開始盈利,股價也一飛沖天,美股中上市的中外太陽能公司除了破產邊緣的尚德和賽維外均漲幅很可觀,美國本土的太陽能公司也是牛氣沖天。其實整體來看除了協鑫、大全這些純上遊,其他傳統意義上主營是組件的依舊沒賺到什麽大錢。困難的日子雖然過去,但好日子確確實實是一去不複反了。
最近連恒大、史玉柱都高調說要大手筆投資太陽能,其實就是沖著光伏電站去的。今年年初正式實施的光伏電價上網政策和兩年前預測的結果一樣:一哄而上誆補貼。其實光伏電站在國內運行已經有一些年頭了,兩三年前太陽能產業最慘的時候,光伏電站開始一枝獨秀,那時的金太陽示範工程還沒有現在這麽多人搶。雖然那時業內都知道光伏電站的年回報率在10%以上,但大資金依舊是不屑一顧,去了炒房炒地皮炒煤炭,才10%的預期年收益誰看得上啊?2012年鄂爾多斯多牛啊!恒大萬科們多牛啊,區區幾個億的光伏電站小工程哪里能入許家印和潘石屹的眼呢?時過境遷了,房地產已經是個燙手的熱山芋,資本紛紛看上了光伏電站。其實在業內看來整個光伏太陽能產業並沒有任何重大技術突破,替代傳統能源完全不可能,依舊還是個美好的故事,光伏依舊是傳統能源的補充。國內的太陽能產業只是在國家的政策扶持下打了雞血而已,有補貼加上可以並網,已經解決了光伏電站發展的最大難題。
其實一有補貼和並網政策,必然就有騙補的,也必然產生了並網統計核算付費等的相關利益集團。開始的情況就是沒路子搞不到光伏電站批文(俗稱路條),一個全力無限大的發改委掌控一切,誰也無可奈何。批到條子不一定征得到地皮,地方政府都張開大嘴咬一口。建得起來電站不一定並得了網,國電根本就不搭理你,繼續走關系吧。千辛萬苦接到了電網上,不一定要你的電,白天電網基本不缺電,晚上需要電時太陽能又發不了電。電網不用你的電是有理由的,光伏發出來的電電壓很不穩定,搞不好還因為觸發保護搞斷電了,所以要加多些昂貴的無功補償設備來“維穩”。求爺爺告奶奶終於肯接收你的電了,還得小心伺候著核算人員。最後的話想收錢?國家補貼是有的,請找領導批,“你也太好賺了,那個記得意思意思哈”。
越早投資光伏電站的越是啞巴吃黃連,組件提供商說好的25年穩定發電根本就不是那麽回事。10%的回報就是以此計算的,當初美妙動聽的25年衰減率不超過20%怎麽一到現實就高得嚇死人呢?
最近的一次業內調查,在目前運行了一年左右的項目中,50%左右的組件衰減在5%~10%之間,30%左右的組件功率衰減超過10%,8%的組件衰減已經超過20%。光伏電站的衰減率最近有可能會被媒體曝黑幕,雖然衰減率是近幾年業內眾所周知的,但大家都秘而不宣,不然哪里能忽悠到資金投進來啊。從2011年示範性的大電站建成之後,高額的維護費和出乎意料的衰減率就顯露出來了,每個電站的運營都知道,但大家都不能說,因為還要吃飯啊。那時除了賣組件的外,投資電站的至今都沒把錢賺回來。
西北很多戈壁灘日照充足荒無人煙貌似很適合光伏電站,很多磚家叫獸據此推算中國光伏發電大有可為。但其實那些地方風沙很大,一陣大點的風沙吹襲,電站基本就歇菜,要一塊塊電池板去清潔。目前為止電池板的清潔主要還是靠人工,機械清潔損壞率極高。而且清潔電池板主要就是用水去洗,西北青海新疆那一帶水資源奇缺,茫茫戈壁灘有水的話也不會成為戈壁灘了。這些難言之隱戈壁灘上有項目的有苦自己知。
光伏發展了這幾年,轉換率依舊沒有大突破,薄膜太陽能如此之低的轉換率居然也有市場,可見傻人還是不少的,光伏頂著“清潔能源”、“愛護地球”的光環還是能繼續忽悠不少人。光伏電站這種占地面積巨大的工程,總有一天會和現在的風力發電一樣一地難求的,到那時,轉換率就是個大問題了。同樣的占地面積,發電量相差50%,兩者目前區區5%的差價而已,漢能繼續忽悠,我繼續看戲。
太陽能和LED產業一樣,目前的價格是兩三年前火熱價格時的5%左右。很多人還抱著老黃歷說太陽能不是清潔能源,其實多晶矽早兩年前能耗就降到很低了。而目前每瓦組件的單價也就是五塊多而已,即使沒有補貼,光伏發電的成本也早就低於一元。當然這是以25年衰減率20%以內的美好願景來計算。其實算上真實的高額後期維護和衰減率,雖然“光伏發電成本只需六七毛”的喊聲經常聽見,但大家心知肚明沒有國家補貼,電站不可能賺錢。
這個清潔能源的“熱門股”隱藏了些許秘密成功引導了國家政策扶持和巨額補貼,也吸引了許家印史玉柱等資本大鱷參與。(前幾年喊得最大聲的王傳福和郭臺銘倒是揠旗息鼓了,人家試過水知道深)。從LED產業的發展來看,兩年不到產品價格大降九成多,讓LED取代了節能燈全面普及,但整個LED產業卻還不如當初那樣賺錢了。整個LED行業已經從神壇的“高科技”高富帥變成了屌絲,徹底跌落到地攤貨的待遇。LED產業和光伏頗多相似之處,當初LED發展就是個悖論,技術不成熟時良品率低價格高昂,所以很難賺錢。一旦技術進步後工藝成熟,產量上去必然導致價格暴跌,依舊沒錢賺,而且補貼還沒了,目前市場充分競爭大家都微利。當初這麽多資本涉足LED合同能源項目,有點像現在的光伏電站一樣,現在可還安好?LED相關產業中,目前過得最滋潤的就是藍寶石晶體,只有它還是有著強大的技術壁壘。反觀光伏,和LED如出一轍,整個產業鏈也是長晶的過得最滋潤。光伏電站只是表面上風光而已,以目前的技術,25年的運營,中後期還賺錢是非常不樂觀的事情,甚至,收回成本都頗為困難,組件價格已經不是唯一重要的因素了。協鑫、大全、特變等上遊的多晶矽供應商因為競爭小處於整個產業鏈最舒服的位置。投資電站的只是賬面賺錢而已,除了質量可靠的組件外,維護成本極低的電站才有可能賺到錢,不可能所有投資光伏電站的都能賺錢的。賣組件的最近兩年會不會面臨大量的售後維護?當初合同上寫著質保25年的,哪家碰上這個索賠都肯定焦頭爛額,這個倒是概率蠻大的事情,希望組件商們有足夠的新業務收入去彌補老合同吧。
協鑫因為一紙出售矽片業務的公告大跌16%,看不明白。協鑫表示:公司的執行董事兼江蘇協鑫的信托人朱鈺峰及不願透露身份的投資人可能會成為買家。融資條件及此次潛在出售的背後原因並未公布。協鑫賺錢是因為矽片不假,但這是因為用的是自家的廉價多晶矽,切片又不用什麽高技術,耗材而已。只要多晶矽的業務還在,協鑫還是協鑫。這個語焉不詳的公告說把矽片業務出售,卻沒有透露買家,也沒有因為這個是重大事件而申請停牌。不妨想一下為什麽要賣呢?協鑫的矽片業務這麽大而且是滿產滿銷頗為賺錢,發債也剛批複了。排除資金緊張到迫在眉睫原因的話,不外乎兩個了,一是調整公司業務,資源重新整合;二是有人想買還出了好價。賣了矽片業務,關鍵的多晶矽還在自己手里,得了一大筆錢,協鑫不好麽?矽片切割是很簡單的業務,協鑫賣的多晶矽有些也是收矽片當貨款的,準備賣出去的矽片業務要消耗這麽多多晶矽,國內除了協鑫誰還能供得上呢?很自然地推測買家為了未來的業務也會和協鑫結盟,這是壞事嗎?市場反應這麽激烈,按照常理是可能會有一些未公布的信息,但考慮到協鑫剛重組超日,又剛批準發債,主營又持續恢複賺錢,旗下光伏電站子公司又這麽賺錢,光伏政策又這麽支持,國家領導不久前還剛去過視察過呢,怎麽看也沒缺錢到這個時候出售主營的地步。黑天鵝不在我預測的範圍,協鑫已知信息中,沒有壞消息。
記錄中涉及
$保利協鑫能源(03800)$ $大全新能源(DQ)$ $特變電工(SH600089)$ ,純屬自然自語寫給自己看的。
(
@管我財)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