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國樓市發生轉折性變化 有望打破“屢調屢漲”怪圈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11-26/1165289.html

中國樓市發生轉折性變化

近一年來,“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的樓市調控目標取得了明顯效果,中國房地產市場內在運行規律正發生轉折性、根本性的變化,延續多年的越調越漲怪圈有望被徹底打破。

十九大報告指出,“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讓全體人民住有所居。”這離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的房地產市場發展理念,已近一年。

近日,《瞭望》新聞周刊記者通過房地產業內人士調研采訪了解到,一年來,中央確定的“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調控目標,已經取得了明顯效果,房地產市場內在運行規律正在發生轉折性、根本性的變化。

突出表現就是,房價漲幅得到明顯抑制,去庫存成效顯著,投機炒房空間被大幅壓縮,自住型需求穩步釋放。尤其是隨著金融、土地、財稅、投資、立法等多種手段推進,延續多年的調控屢屢引發房價暴漲的怪圈有望被徹底打破。

嚴打炒房:“辣招”頻出拿捏精準

今年以來,樓市調控政策嚴厲度與密集度超過了以往任何一年。中原地產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以來,出臺相關房地產調控政策措施已經接近180次。一系列“史上最嚴”的調控措施接連出臺,密織調控大網。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修改補充了“遏制熱點城市房價過快上漲”這一重要內容,樓市調控開始升級。從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到南京、杭州、青島、廈門等熱點二線城市,再到合肥、武漢、鄭州、成都、西安等中西部城市,再到環京、環滬、環深等一線城市的都市圈,“調控升級”、“政策加碼”成為房地產市場的“主旋律”。

9月份,樓市政策再度密集發布,多達45個城市和中央部委發布了有關房地產內容政策52次,數量超過了2016年10月份。

中國指數研究院最新報告分析,相比2016年“9·30”調控主要集中在一線城市和熱點二線城市,2017年出臺調控政策的城市,則從東部擴展到了中西部,從一二線熱點城市擴散到三四線城市。與此同時,這一輪的調控政策也呈現出新的變化,中心城市和周邊城市政策同步調控,形成“合力效應”。

截至目前,一線城市全部執行“認房又認貸”政策,且非戶籍人口購房門檻均提高至5年。多個城市通過出臺離婚一年內申請房貸按二套算等政策,“劍指”通過“假離婚”成為“首次購房者”的鉆政策空子行為。南京、廈門、廣州、海口等城市提出,新購住房2年或3年內不得再上市等政策,珠海個別地塊將“限售”延長到了10年,抑制短期投機需求穩定市場預期。

“今年以來,無論是一二線城市,還是三四線城市,凡是出現脫離居住需求、房價漲勢較猛的情況都會引發調控政策出臺”,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向《瞭望》新聞周刊記者表示,調控顯現出一種不達目的不收兵的氣勢。

來自國家統計局的統計數據顯示,一線城市房價經過調控以後,市場預期比較穩定,投資投機性的需求得到有力遏制。在70個大中城市中,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房價同比漲幅已連續11個月回落;二線城市房價同比漲幅連續9個月回落,三四線城市房價趨於穩定。

“本輪樓市調控拿捏精準,恰到好處。”相關專家告訴本刊記者,雖然多數熱點城市房地產市場普遍降溫、部分風險得到化解,但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房企土地購置面積等核心指標依然保持平穩增長。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國房地產開發投資80644億元人民幣,同比名義增長8.1%,增速比1~8月份提高0.2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加快2.3個百分點。“這是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在連續多月的回落和持平後首次出現反彈。”他說。

租購並舉:削弱投資屬性改變供求結構

“‘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首次寫入十九大報告這一歷史性的綱領性文件,這是一個重大的民生承諾,為今後房地產調控和改革確定了方位,也為科學看待房地產問題確立了坐標。”

接受《瞭望》新聞周刊記者采訪中,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說,“我們不能將優勝劣汰等市場法則,簡單套用到房地產行業,無視新進城的大學畢業生和困難群體的基本生存需求。市場作用多一些還是政府作用多一些,必須做出符合新時代發展要求的抉擇。”

7月21日,住建部會同國家發改委等九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在人口凈流入的大中城市加快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的通知》,通知明確各地要搭建住房租賃交易平臺,選取了廣州、深圳、南京、杭州、廈門、武漢、成都、沈陽、合肥、鄭州、佛山、肇慶等12個城市,首批開展住房租賃試點。

采訪中,相關業內人士表示,如果將2002年到2016年這段時期房地產市場化改革特征歸納為“全面市場化,土地招拍掛,推進金融化,房產投資化”,那麽2017年以後的房地產改革應該是“房住不炒,租購並舉,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

在其看來,今後一個時期,我國部分大城市住房可能會形成“5050、442、6070”的政策構架。即50%通過商品住宅解決、50%通過租賃解決的整體格局。在50%的租賃解決中,40%通過政府保障性租賃房解決、40%通過企業市場租賃房解決、20%通過社會租賃房解決。在企業市場租賃房中,戶型結構是60平方米及以下的小戶型占70%。其余30%為人才租賃房,面積適度放大。

“‘房住不炒’實際開啟了一輪新房改”。他分析,房地產將去投資化去金融化。1998年開始推出的按揭和分房貨幣化和土地招拍掛,這次就到達了一個轉折點,未來可能要進入到租賃與銷售各占一半的供應結構,而近期金融與資源主要配給租賃體系的建設用,購房領域的金融資源雖不是說完全剝奪,但也要剝奪相當大的一部分。

“大力發展租賃市場,這是調整房地產供求結構的重要舉措。”365網實際控制人胡光輝分析,我國的購房需求存在提前釋放的特點,許多大學生一畢業就全家湊錢買房,大城市的平均購房年齡大大超前於發達國家,這是造成供需失衡的一個因素。

據其分析,租購並舉是房地產長效調控的政策之一。建立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發展住房租賃市場,既可以鼓勵租賃消費,穩定租賃關系,賦予租房者更多的權利,更可以形成社會風氣,減少非理性購房需求,延緩提前透支的購房需求,避免房地產市場大起大落。

“租購並舉也有利於防範金融風險”。江蘇省政府參事宋林飛表示,我國房地產業的“金融特點”日漸突出。截至2016年底,全國主要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余額為26.7萬億元,同比增長27%。房地產貸款余額占各項貸款余額的25%,銀行貸款已占房地產開發資金的70%。更重要的是,房價過快上漲會吸引資金“抽離”實體經濟,進而對產業結構調整和轉變發展方式帶來不利影響。租售並舉能夠減少信貸資金過多集中到購房投資領域,減少房地產泡沫生成機制,並且防範房價波動可能造成的金融風險。

長效機制:有望打破“屢調屢漲”怪圈

目前,從中央到地方,致力於實現廣大群眾住有所居的新一輪政策舉措和改革探索正逐步展開,“住有所居”正在不斷從夢想走向現實,房價再度暴漲的各種條件逐步受到抑制。新世紀以來,樓市調控“屢調屢漲”的怪圈正在被打破。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梳理近期各項房地產改革政策發現,房地產長效機制的建立已經開始有序推進。在金融方面,監管部門嚴查各類消費貸流入樓市,各地推出了限貸措施、房貸利率、住房公積金的使用以及國家住房銀行的探討;在住房供應方面,已經形成了商品房、保障房、共有產權住房、建立住房租賃市場等;在立法方面,正在加快房地產稅立法;在土地制度方面,住房土地供應要實現“三匹配”等。其中,土地各項改革的推進已經逐步構成了未來房地產調控長效機制的主要架構。

 

十九大召開期間,就房地產長效機制,住建部部長王蒙徽接受公開采訪表示,住建部將綜合運用金融、土地、財稅、投資、立法等手段推進房地產長效機制的建立。這意味著,新一輪房改在根本制度上已經做出調整,“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將會逐漸變成現實,商品房、政策性住房和集體土地入市將多路並進。

“按照‘立法先行、充分授權、分步推進’的原則,推進房地產稅立法和實施。對工商業房地產和個人住房按照評估值征收房地產稅。”財政部部長肖捷日前表示。對此,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高培勇表示,地方政府債務形成的根本原因是沒有形成自我約束力,要加快房地產稅改革,從而削弱地方以地生財的沖動。

采訪中,清華大學房地產研究所所長劉洪玉強調,“以往的調控主要針對房價,以短期政策為主,但是穩定房地產市場需要長期制度安排,本輪長效機制的建立重在改變供求關系和預期。”租賃房源大規模入市、削弱房地產金融屬性、房地產稅的研究制定,這些措施對抑制投機投資需求有直接作用,都是具有全局意義的長效制度安排。

在相關業內人士看來,本輪調控更重視各項調控政策內在銜接。比如去庫存已經取得很大成效,一二三四線城市都不會在短期內有大量庫存需要消化。樓市降溫、地市不冷,也給長效機制的建立提供了時間。尤其隨著房地產供給側改革的加快推進、“商品房+保障房”供應體系的日益完善,以及地方財稅體制和收入分配改革走向深入,我國房地產有望逐漸步入“租購並舉、理性開發、持續發展”的理性軌道。

(來源:新華社旗下瞭望新聞周刊 記者:鄧華寧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9274

物理學家張首晟:區塊鏈技術是互聯網世界新的分合轉折點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8/0123/167045.shtml

物理學家張首晟:區塊鏈技術是互聯網世界新的分合轉折點
42章經 42章經

物理學家張首晟:區塊鏈技術是互聯網世界新的分合轉折點

區塊鏈又讓一個網絡去中心化的時代來臨,又到了一個合久必分的時代。

來源 | 42章經(ID:myfortytwo)

作者 | 張首晟

大家好,今天非常高興有這個機會跟大家分享。最近大家可能對區塊鏈這個領域非常註意,我也想談談我自己在這個方面的思考。

微信圖片_20180123191122

差不多在四年以前在區塊鏈出現的時候,我就對這個領域非常的關註。我認為世界歷史可以用兩句話來描述: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我們的互聯網行業也體現了這一種規律。過去,美國網絡的資源幾乎被 AT&T 一家壟斷,這和當時候的網絡技術Circut Switching 有很大的關系。最初,AT&T 也面臨過一定的競爭,但等到公司足夠大,效率和規模足夠優秀,最後就會出現一家壟斷的現象,壟斷美國戰後 30、40 年的網絡市場。

但是,往往技術的發明會導致合久必分。 TCP/IP 協議的發明,就促進了互聯網時代的到來,Packet Switching 取代了 Circuit Switching。我們所有的通訊都是通過一個個小的Packet 相互通訊,這使得通信效率提高。在這樣的情況下,就沒有必要有一家公司來壟斷整個網絡的資源,這樣就迎來了一個合久必分的時代。

編者註:circuit switching 需要預約線路資源,而 packet switching 不需要預約,每個 connection 是競爭關系,對於線路資源先到先得。就好像我們外出餐館吃飯,packet switching 是進去餐館看到有空位就坐下,把這個位置占了,沒有空位就只能等了;而 circuit switching 則是要先預約座位,去到餐館憑著預約號坐下。

當合久必分的局面持續了一段時間後,人們發現一個問題:雖然最底層的網絡通訊非常去中心化,大家也會在每個網站發表自己的信息,但是對整個信息沒有一個系統的組織架構,這使得信息很難被找到。在這種需求的推動下,美國就出現像谷歌這樣中心化的一個搜索公司。

它做的事情和我們過去在工業時代做的事情幾乎一樣:只是把重組原子改為重組信息。比如大型石油公司開采原油,而原油也是一些原子組成的。石油公司的做法近乎於將原子重新組織了一下,將它變成了化學品。像谷歌這樣的新一代企業,它們擅長的是重組那些 Bits、信息。谷歌並沒有建立那些網站,而是利用自己的算法,對已有的網站進行排序,使得每個公司都能在這個網絡世界里被很容易地找到。它駕馭了這個網絡世界,是淩駕網絡的新型組織機構,也導致了它的一個新的壟斷時代到來,導致了分久必合。

這些都是組織信息的大平臺,但是現在整個互聯網行業到了一個新的階段。如同當年 TCP/IP、Packet Swtiching 能夠打敗一個 AT&T 這樣的巨人,區塊鏈又讓一個網絡去中心化的時代來臨,又到了一個合久必分的時代。人和人之間又可以通過區塊鏈回到一種 P2P 的交流方法,更加神奇的是,人們可以在這個平臺上交換價值。

價值是一個很難交換的東西。互聯網第一波只是交換信息,但到了第二波希望能夠交換價值,因為價值的核心就是要大家有一個共識。在一個 Distributive System(分布式)系統里面,達到共識是一個非常難的事情。每個網絡的節點都有時間的延遲,計算能力也不一樣。有的計算機有良好的行為,有的計算機確實有一些不良行為。在一個複雜的網絡系統里面,如何達到一個共同的價值,這在那個計算機科學里面也是一直沒有解決的問題。因此計算機科學中有一個 Fischer-Lynch-Paterson 定理,在采取一種完全 Deterministic(固定)算法的時候,共識是永遠無法達到的,因為這個網絡的系統實在太複雜。

後來,大家就想到區塊鏈的技術可以把經濟行為加上隨機的數學算法使得網絡達到共識,比如說通過計算一個 Hash 函數的辦法,對共識進行投票,這就是整個區塊鏈上面達到了一個新共識的機制。

大家可能很難理解,為什麽這個共識的機制本身會有很大的價值。事實上物理學里面有一個非常深刻的概念叫熵增,就是物理世界看起來是總是走向無序。但是生命世界和物理世界不太一樣,生命世界確實越來越走向有序。走向有序的行為是把熵減少的一個行為,但是整個系統的熵還是在增大。因此,生命行為就是把自己的熵減小了,使周圍的熵增大了。

這在共識機制上也是一樣。如果我們要達到共識就是要把熵減少,大家如果意見非常不一樣的話,熵也就很大,因為非常無序。但是如果能夠統一意見,達到一種非常有序的狀態,它必然是減小熵的一種行為。然而,減少熵的行為必然會增高周圍世界的熵。

因此,當時提出來的算法是通過一些 Hash 函數的計算,這雖然看起來是浪費了一些周圍世界的能量,其實得到了一種更可貴的財富,也就是共識。

u=2493880329,4172335270&fm=11&gp=0

在這個意義下,區塊鏈的共識系統有點像生命系統本身,自己的熵在減弱,它達到了共識,但使得周圍的系統熵變大。這是一個代價,但相比別的系統來講,這個代價還是非常小。

所以,一旦我們有了共識之後,就會有一種信任,人和人之間會有一個新的合作機會。所以,我把這個新的時代稱為:我們的信念是建築在一個數學的算法上面,In math we trust。在今後的系統中,中心化平臺就不再需要,取而代之的是我們能夠建立一些 P2P 的區塊。通過開源的投票模式,大家可以用透明的算法,定義這個Community 里面的遊戲規則。這就更能導致一個新的互聯網的革命,一個合久必分的時代就又會到來。

最近大家都對人工智能比較感興趣,但其實人工智能現在碰到了一個很大的瓶頸,因為如果 AI 要非常大的進步,它必然要需要很大的數據,但是現在的數據提供方都沒有足夠的激勵機制提供極大量的數據。但一旦有了區塊鏈之後,如果創造數據能被價值化、共識化,就會形成一個大的數據市場,使得人工智能也能夠更往前進一步。

當然,我們最大的願望,是通過區塊鏈的技術使得我們的社會能變得更加美好,使得人們能夠通過數據的分享創造和達到價值,這樣也能使社會能夠更加公平,讓大家有更多新的機會。

所以總的來說,就像整個人類的歷史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我覺得區塊鏈技術也使得互聯網時代也到了一個新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時代。我們正是面臨著區塊鏈和去中心化技術給這個時代帶來的這場新的革命。

張首晟,斯坦福大學終身教授、美國三院院士、中科院外籍院士、富蘭克林獎章獲得者、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獲得者。

201801230959260583

丹華資本為由張首晟教授創辦,現管理超過6億美金規模的兩支美元基金和一支人民幣基金。 丹華資本從基金成立開始即布局區塊鏈領域投資,現為Dfinity, Symbiont, Brave/BAT, Kyber Network, Orchid Lab, Chia Network, DAGLab, Theta Network 等項目的首輪投資人。

區塊鏈 張首晟 丹華資本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0485

棚改貨幣化安置轉折來臨,誰會受傷丨麻辣地產

棚改,一場改變過去三年房地產行業格局尤其是三四線城市樓市格局的風,轉向在即。

7月12日,住建部召開棚戶區改造工作吹風會時指出,要因地制宜推進棚改貨幣化安置。商品住房庫存不足、房價上漲壓力較大的地方,應有針對性地及時調整棚改安置政策,采取新建棚改安置房的方式;而商品住房庫存量較大的地方,可以繼續推進棚改貨幣化安置。

這被行業視為政策釋放出的明確信號。在去庫存任務基本完成的城市,棚改貨幣化比例將會降低。

在討論棚改貨幣化安置退潮可能帶來的行業影響前,需要先行討論棚改試驗的成果。

須知,棚改貨幣化安置肩負三四線去庫存的重任,在三四線城市成交冷清的背景下被提出,如今任務已接近完成。

來自恒大研究院的數據顯示,2016年~2017年,三四線通過棚改貨幣化去庫存分別為1.4億平方米和1.8億平方米,占銷售面積的14.8%和18%。而三四線商品住宅去化周期降至7.6個月,這個數據甚至低於多個一二線城市。

個別庫存極高的城市,如鄂爾多斯在棚改貨幣化安置的背景下,庫存得到消化,成功解套。

興證固收研究團隊指出,2015~2017年,貨幣化安置對住宅銷售的貢獻從14%上升至24%,而本輪地產銷售上行周期至14個月,下行周期或將長於前兩輪。

2016年下半年至今,昔日房企避之不及的三四線城市迎來春天,這不僅導致房企調整戰略下沈到三四線城市,更是直接推高三四線城市房價。

也正因如此,業內對棚改貨幣化安置的評價出現分化,也有所保留。相關結果或仍需付諸更多時間以驗證,但對比兩三年前,房地產行業格局已然大變,棚改政策到了調整的時候。

衣食住行,關心棚改政策調整帶來的實質改變不僅是房地產行業範疇,更是牽涉廣泛的民生性議題。

從目前情況看來,2018年全國棚改計劃新開工580萬套,其中一二線城市113萬套、三四線城市467萬套。

恒大研究院按照85平方米/套、70%的貨幣化安置商品房購買率計算,當三四線城市貨幣化安置比例維持2017年的63%時,帶動商品房銷售面積1.7億平方米,帶動2018年商品房銷售增速16%。

若分地域看,當前東北、西北和西南省份對棚改貨幣化依賴度較大。過去三年,去庫存政策也對相關城市住房需求、房價增長空間、居民購買力造成一定的透支。可以預見,這些區域的三四線城市的房地產交易銷售將受到向下拉扯的影響,並需要數年時間進行修複、調整。

但在東部沿海的三四線城市,特別是一線城市周邊的三四線城市,本身有重點城市人口、產業、購買力外溢的優勢,棚改退潮對其影響不大。

開展房地產開發、銷售的主體即房企方面,即使前期已有部分開發商調整政策,到三四線城市甚至五六線的小縣城拿地,但主流房企的重要布局和主要貨值來源仍是一二線城市。

不過,由於中小房企尤其是三四線城市本土房企,對棚改貨幣化依賴度較大,政策調整後,中小房企將面臨市場份額、銷售規模、融資渠道收緊的多重壓力。

作為影響本輪周期的重要變量,棚改對房地產業的塑造和影響仍在進行中。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彭海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6551

整合边锋 盛大转折年首战休闲游戏

1 : GS(14)@2011-02-13 13:08:20

http://www.21cbh.com/HTML/2011-2-14/4MMDAwMDIxOTc4MA.html

       继盛大游戏、酷6网等子公司相继上市后,盛大旗下另一块养精蓄锐多年的休闲游戏业务亦渐渐浮出水面。
“陈天桥逐渐看到休闲游戏的快速增长,对边锋逐渐抱以更高期望。”2月9日,边锋集团CEO潘恩林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
被业界公认为“战略家”的陈天桥一直梦寐实现其“娱乐帝国”理想,先后布局盛大游戏、网络文学、电子书和视频等一系列产业环节。在这些产业大刀阔斧前行时,盛大旗下棋牌休闲类游戏显得低调、黯然,亦未被盛大作为重点战略推出。
然而,随着2010年前三季度,中国网游产业普遍遭遇下滑,MMORPG(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类游戏)游戏商业模式趋旧且遇到周期瓶颈的境遇下,休闲类游戏逐渐再次被游戏开发商所重视。盛大亦希望通过整合边锋集团资源,扩展竞争防线,增强整体战斗力。
“盛大将在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都给予边锋最大的支持。”据潘恩林介绍,盛大已整合边锋游戏、游戏茶苑和浩方对战平台,将其囊入边锋集团旗下,并意欲将其打造成中国规模最大、品类最丰富的休闲游戏平台。配合这次调整,原杭州边锋总经理潘恩林担任边锋集团CEO一职,原盛大在线COO许朝军亦内部转岗至边锋集团任总裁。
整合之后,边锋集团将主要打造三块业务:棋牌业务、桌游业务和电子竞技业务。“我们的目标是,将边锋集团三大业务分别打造成中国最大的独立第三方互联网棋牌公司、中国最具效应的电子竞技平台和中国绝对行业垄断的桌面游戏公司。”潘恩林说。
整合休闲游戏
早在六年前,盛大已着手布局休闲游戏领域。只是与MMORPG(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类游戏)相比,棋牌休闲游戏存在着地域差别大、ARPU值不高等弱点,一直处在不温不火发展状态。
2004年7月,盛大战略投资中国在线对战游戏平台运营商——上海浩方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同年,盛大收购了边锋软件。2005年12月,盛大宣布收购国内领先休闲游戏平台“游戏茶苑”。通过上述收购,盛大在休闲游戏领域播下培育的种子。
据“游戏茶苑”创始人、边锋集团CEO潘恩林回忆,“游戏茶苑”是其2000年创办的一家休闲棋牌类游戏公司,公司总部在温州。盛大收购时,“游戏茶苑”用户达几百万,且已盈利。“2005年,盛大突然收购是一件颇为轰动事件。温州商业经营文化中,鲜有外来公司收购本地公司。”
潘恩林说:“‘游戏茶苑’看到盛大是真正希望把休闲棋牌类游戏作为自己业务使命来做,通过注入盛大的文化品牌、资金等各方面可以将休闲棋牌类游戏规模做大。”自收购后,“游戏茶苑”总部也从温州迁到杭州,原跟随到杭州的团队约为10多人,与边锋软件一起办公运营。
但是收购之初,边锋和“游戏茶苑”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整合。“休闲棋牌类业务有着很强的地域性,即不同地方的游戏规则也不一样。边锋和‘游戏茶苑’原先所布局的市场就有所差别,因此,没有马上融合到一起。”潘恩林说。
2006年,潘恩林开始担任边锋集团总裁,开始加大整合旗下业务。“我们主要从公司文化上进行整合,曾尝试着将人员互相打散,取长补短。目标是既要保持边锋和茶苑游戏的原汁原味,也要提高开发研发和拓展渠道,加速市场拓展。”
不过,受制于腾讯在休闲游戏领域的强势霸主地位和休闲游戏受众人群的低端化、分散化,边锋集团一直处于平稳发展态势,无过多耀眼之处。
据潘恩林透露,直到近两年,随着休闲棋牌类游戏进一步规模化,以及新业务点的产生,休闲游戏才得以找到新的发展基点。
探索新商业模式
潘恩林告诉记者,棋牌休闲类游戏、电子竞技和桌游本质上都有相同之处,即使没有互联网也可以在线下玩,但互联网把原来狭小空间的游戏变成天南海北用户都可以在同一平台玩的游戏,“三者本质上是存在协同关系”。
竞技游戏,在2005年自政府加大扶持以来,全国各类电子竞技项目在国内得到较快发展。“中国电子竞技的发展规模和速度已经远远超过欧美等发达国家。”潘恩林说。
浩方,自2004年7月被盛大战略投资后,也较为稳健发展。据介绍,浩方最高同时在线人数已经达到80万,成为中国最大电子竞技联盟组织,同时也提供最为丰富经济游戏资讯和网游游戏资讯。
“浩方目前不收取单个游戏费用,主要靠会员制和广告费用等获取收入。”潘恩林表示,“未来,电子竞技游戏商业模式的创新将是边锋集团的重要任务之一。”
       据潘恩林透露:“电子竞技业务方面,我们正在做一个开放接口,除让开发者游戏进来以外,也要为他们带来收入。等到人数增长到一定量时,相信商业模式自然也会清晰。”
除此之外,因休闲棋牌类游戏、电子竞技和桌球这三块有协同效应,边锋正在探索通过平台整合寻求新的商业模式。潘恩林告诉记者:“我们正在研发各种适用于平台游戏中的即时交流工具或信息发布工具,例如IM、SNS和微博等方式,让本来会玩但未玩三类游戏中某一项的用户便捷地得到另外一块业务的信息,从而产生尝试的需求,融入到不同业务中。”
据悉,休闲棋牌类游戏中,边锋集团也已经开放API接口,加大开放性。“技术人员通过接口就可以在本地修改游戏规则,这样也能更好体现当地的文化产品。”
桌球,亦是边锋另一重点押宝的游戏项目。去年7月,边锋状告杭州趣玩数码,起诉被告运营的《三国斩》侵权。业界将此举视为边锋将扫被侵权风险,为树立在桌游领域不可撼动地位打下基础。
盛大的转折年
2011年,盛大面临关键的转折期。
陈天桥一直未放弃打造“娱乐帝国”的梦想。从网络游戏、文学网站、电子书、视频网站到影视版权分销,盛大的业务线极其庞杂,而且每条业务线都有强敌。
此前,盛大在文学领域苦心经营多年,以不断收购起点中文网、红袖添香等网站以及培养用户阅读和付费习惯,等待收获硕果。当内容、分销渠道和支付体系正逐渐成熟时,不幸遭遇“百度文库”。百度文库,它以用户上传、免费阅读形式,正在打造海量的“网络图书馆”。如果百度文库能顺利发展数年,盛大文学则岌岌可危。
盛大集团旗下酷6网亦难改亏损局面,且随着优酷上市,以及视频产业版权高度集中化,面临挑战巨大。根据酷6网公布的2010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其第三季度营收为400万美元,运营亏损1272万美元,净亏损1270万美元。
恰在此时,一直支撑盛大集团的盛大游戏亦出现下滑趋势。一方面,2010年,中国网游整体产业疲软。近年来,网游产业商业模式鲜有创新,用户对免费模式渐渐产生抵触情绪,ARPU值逐步下降;同时,中国网络游戏产品同质化越来越严重,用户逐渐审美疲劳。
另一方面,盛大游戏还需面临腾讯强大的平台化挑战,以及网易《魔兽世界》新资料片上线的有力竞争。根据盛大2010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其净营收为10.96亿元,同比下滑14%;净利润为2.89亿元,同比下滑23%。盛大游戏董事长兼CEO谭群钊在2010年度游戏产业年会上自我调侃道:“买盛大游戏股票的人向我抱怨,当初开进去的是奥迪,开出来的是奥拓。”
调整巩固既有优势,培育壮大新的业务线,盛大2011年压力不小。陈天桥在盛大发布第三季度财报时亦表示:“盛大正处于关键的转型时期”。同时,陈天桥表示,盛大将继续致力于采用新技术、培育和推出新内容以及开拓新市场,致力将盛大发展成为中国领先的互动娱乐媒体企业。
边锋,作为盛大精心培育多年的“孩子”,虽然无法与其他业务线直接相媲美,但实力正在增强。潘恩林告诉记者,未来盛大将在战略和市场方向上给予边锋更高更多指引,从而使边锋走得更快、更稳。
但针对外界所言“边锋2012年将在纳斯达克上市”的猜测,潘恩林表示:“边锋暂未制定如此细化的上市计划,未来两年首要目标是将边锋的年收入规模提高到1亿美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2970

香港正處大時代轉折 施慧雅

1 : GS(14)@2012-08-31 10:54:10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 ... mnist/ek2_ek2a1.htm
【明報專訊】近日慧雅提到港股正處於關鍵時刻。向好和向淡雙方各有理據,這是大時代的特徵。記得英國著名小說家狄更斯在《雙城記》裏說過,這是最好的時代,亦是最壞的時代,從某角度看,大時代轉折期間都有這樣的特點,就是好壞參半。我們可以解釋,這是反映覑兩股大勢力在角力,最後要看究竟誰會勝出。
聯儲局前主席格林斯潘曾經說過,泡沫是否出現要事後回看才能知曉。毋庸置疑,從壞的一方面看,香港今天的問題是有很多,但另一方面,香港亦並非沒有前景,若中國晉身世界經濟大國,其金融中心的體量應該無可限量。若香港有覑10億人口的財富和生產力在支撐,理論上香港可以比今天繁榮富庶得多,問題是香港的基建,人力資源等等可否配合得來。
香港「換血」 本地人怕被邊緣化
從某角度看,香港目前發生所處的景,有點像「換血」,有一批有財富和有收入的人進駐了香港社會,這似乎已不可逆轉,但同時亦引起不少社會和經濟問題。一個值得問的問題是,這個趨勢會否持續?重要的是,對香港不少大公司而言,若這趨勢可以持續固然最好,但即使出現一些波折,也未必有什麼大問題。基本上,只要這大方向不變,香港應可繼續繁榮,問題是本地人會否從此被迫到一角,這亦是本地社會面對的一大挑戰。金融中心的波動性很大,一旦金融業出現問題,香港可以經歷一段很困難的時間。從這角度看,香港未來的挑戰,是能否在把握時代契機,令本地人和本地社會不致失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1324

「我不會當成劫難 而是生命的轉折」困山男與父重聚痛哭

1 : GS(14)@2017-04-30 15:20:43

【救命恩人】■在醫院接受治療的梁與Dawa相擁。台灣《蘋果日報》



台灣21歲青年梁聖岳,今年3月初偕19歲女友劉宸君在尼泊爾喜馬拉雅山區登山時一起失蹤,至上周三(26日)終被當地村民發現獲救,惜只有梁奇蹟生還。他自失去生死相依的女友後,堅強未掉下一滴淚;惟梁父昨飛抵當地趕赴醫院後,父子一見面恍如隔世,當場雙雙痛哭,見者動容。當地多份報章昨均以頭版報道這次山難。受困47天獲救的梁聖岳,目前仍在尼國首都加德滿都的Grande Hospital接受治療。醫院公關指,前日是梁的生日,梁父約傍晚自台灣抵達醫院,身穿防護衣,依照醫院要求站在病房門口,父子兩人一見面,當場痛哭,一旁的護士和公關等都忍不住跟着落淚。梁對父親稱:「我不會當成劫難,而是生命的轉折。」梁父也表現低調,並要求不要讓傳媒打擾兒子休息。



【藏身洞穴】■梁聖岳被發現時躲在這山洞中。

【等待送院】■經初步包紮後,梁等待直升機送往醫院。


全賴救命恩人堅持搜索

負責搜救的登山公司事後稱,當時搜救人員因發現禿鷹在河谷上空盤旋,後在海拔3,600米的一道瀑布下方洞穴裏看到紅色衣物,因而找到梁、劉二人;而兩人受困的洞穴四周陡峭不易抵達,搜救人員要冒險利用枯樹幹攀下才成功抵洞。搜救隊中首名發現梁聖岳的當地村民Dawa事後稱,梁、劉兩人失蹤前,曾待在他的村莊內一起參加文化活動。兩人被發現時所在的山洞距離他的家僅25分鐘路程;他曾在山區各處搜尋二人,但因周遭佈滿冰雪多次無功而返;而當所有人都放棄搜救希望時,他更曾與其他搜救人員吵架,堅持仍有希望。至上周三早上終發現洞口的帳篷,初時他以為兩人均已死亡,正等待其他人員趕來時,梁卻突然打開帳篷探出頭說「Namaste」(尼語「你好」的意思),Dawa立刻提供麵食給餓了多時的梁並通知其他搜救人員。當地多份主要報章昨均以頭版高度關注事件,以「台人生還後病床上慶生」等作標題,並指梁的意志堅強才能生存下來。其主治醫生指,很驚訝梁的心理狀態在事後仍相當正常:「當他獲救後,我發現他的情緒狀態非常穩定健全。」醫生指梁的體重減輕了30公斤,目前進食狀況不錯,院方正協助他進行身體與心理復康治療。有當地記者也指,梁的身形相當單薄,加上高山上天氣變化大,梁又沒足夠物資,認為梁超出一般21歲青年應有的反應。梁接受當地媒體訪問時指,對於搜救及醫療合共近3.9萬港元費用,「我自己付錢,我有保險」。他並稱等身體康復後會返台回饋社會。他又被問及將來會否再爬山,肯定的說「一定會」,且還會再邀女友一起來,「因為這是她喜歡的!」台灣《蘋果日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430/2000643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2008

通俄門調查大轉折特別檢察官查特朗普涉妨礙司法公正

1 : GS(14)@2017-06-18 21:44:51

■有指米勒着手調查特朗普是否有意圖妨礙司法公正。路透社



美國總統特朗普陣營涉及「通俄門」的調查方向,出現重大轉折。《華盛頓郵報》昨率先報道,司法部特別檢察官米勒(Robert Mueller)正調查特朗普把聯邦調查局(FBI)前局長科米革職等舉動,是否構成妨礙司法公正。這消息令特朗普近日傳考慮撤換米勒,變得更耐人尋味。



《華郵》報道指米勒的調查團隊計劃向國家情報總監科茨(Daniel Coats)、國家安全局(NSA)局長羅杰斯(Mike Rogers)和近日離職的NSA副局長萊杰特(Richard Ledgett)問話,三人同意最早本周進行。



■國家情報總監科茨(右二)及國家安全局局長羅杰斯(右一)將接受米勒問話。路透社

將向情報總監國安局長問話

通俄門之前調查焦點,是俄羅斯干預去年美國大選,特朗普競選團隊有否跟俄方協作。據報特朗普在3月一次簡報會後,問科茨能否介入要求科米停止查前國家安全顧問弗林;一兩日後再分別致電科茨和羅杰斯,要求他們發表公開聲明指沒有通俄證據,萊杰特則為這次通話撰寫內部備忘錄。科茨和羅杰斯上周在國會公開作證時,都迴避跟特朗普對話的問題,只說不感到受壓要作出不當行為。白宮或會引用行政特權,禁止他們向調查員披露跟總統的對話內容,但專家指水門案的裁決表明,行政特權不能用來扣起刑事調查證據。《華郵》指科米雖三次私下向特朗普說對方並非FBI調查對象,但特朗普上月初辭退科米數日後,對他妨礙司法公正的調查就展開,至上月中米勒獲委特別檢察官後接手。科米上周於國會作證時,指特朗普是為通俄調查辭退他,但拒評這是否妨礙司法公正。消息指米勒已取得科米記下跟特朗普對話的文字紀錄。為超越各執一詞的局面,除了向其他官員問話,亦會查特朗普向政府以外人士公開和私下說的話,包括炒科米原因和他對通俄調查的態度,也會查特朗普陣營中人是否曾接觸俄羅斯特工、是否有可疑財政活動,特別是收俄方報酬和洗黑錢。


特朗普:零證據虛假故事

特朗普昨日在Twitter炮轟:「他們編出虛假的通俄故事,零證據,現在就以此虛假故事說妨礙司法公正。好。」他之後補充指是政治迫害。《華郵》指就算找到總統的犯罪有力證據,司法部一直認為起訴在任總統不恰當,但國會或會用作彈劾理據。《紐約時報》指如果特朗普是因為米勒查他而要撤換對方,勢引起軒然大波。除了司法部,參議院司法委員會前天亦宣佈會查炒科米事件和是否有政治干預執法調查,但亦會查奧巴馬政府的司法部長林奇,曾要求科米將FBI查前國務卿希拉莉電郵門形容為「事情」,而非「調查」。美國《華盛頓郵報》/《紐約時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616/2005775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585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