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路透:發改委規範企業發債 不能新增政府債務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566

78_140503101547_1

地方政府性債務存量甄別結果尚未出臺,發改委再次發文規範企業債發行,加強政府性債務增量管理,將企業信用與政府信用隔離。

路透社報道,兩位消息人士透露,發改委近期下發《關於進一步改進和規範企業債券發行工作的幾點意見》文件,規範企業債的償債保障措施,強調不能新增政府債務;企業與政府簽訂的BT(建設-移交)協議收入,以及政府指定紅線圖內土地的未來出讓收入返還,都暫不能作為償債來源,並從今日起執行。

其中一位消息人士指出,隔離政府信用後,企業發新債的難度將有所加大,但發出來的債將都是“好債”,對二級市場反而是一種利好。

發改委文件指出,企業發行企業債券,應將企業信用和政府信用隔離,不能新增政府債務,企業應該主要依托自身信用,完善償債保障措施。

文件鼓勵企業通過以自身擁有的土地抵押和第三方擔保抵押等多種形式作為增信措施,同時鼓勵各地結合PPP(公私合作)和創新預算內投資方式,積極研究擴大項目收益債、可續期債券等創新品種規模。

目前,財政部門正根據財政部《地方政府存量債務納入預算管理清理甄別辦法》對地方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存量債務進行逐筆甄別,可以通過PPP模式轉化為企業債務的,不納入政府債務,其他的分類計入一般債務及專項債務。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3123

路透:中國今年或發布人民幣黃金定盤價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651

路透社援引未具名知情人士的消息報道,中國計劃今年發布人民幣黃金定盤價,該價格將通過上海黃金交易所的交易來確定。

中國基準價格將源自上海黃金交易所新的1千克合約為保證透明度,合約每天將交易幾分鐘。

此前華爾街見聞報道,倫敦洲際交易所(ICE)2月初曾宣布LBMA黃金價格將從3月開始正式取代倫敦黃金定盤價,而中國多家銀行或將參與設定黃金定盤價。

2014年10月,中國第二大國有銀行建設銀行宣布成為LBMA普通會員,工商銀行和中國銀行也是LBMA會員。

目前的倫敦黃金定盤價由法國興業銀行、加拿大豐業銀行、花旗和巴克萊這四家銀行,每天通過電話會議,根據各自的買賣盤價格,分別報出買入價和賣出價,據此確定價格。這四家銀行去年7月時均發表聲明稱,會將黃金基準定價的管理權移交給新的第三方機構。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3583

路透:定向降準再擴容 多省區域性銀行雨露均沾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670

央行定向降準或再度擴大惠及範圍。

路透社援引多位接近監管層人士透露,近日央行多家中心支行收到通知,對當地符合條件的城商行和非縣域農商行實施定向降準;目前,重慶、江蘇、山東、浙江、北京等地央行中心支行已向當地金融機構下發文件。

“這次各省金融機構定向降準的操作流程是央行確定標準,各地方中心支行上報,總行審批確定最終名單後,逐級下文。”一位接近央行人士對路透社表示。

路透社獲得的下發給央行山東分支機構關於定向降準的通知顯示,該省32家納入定向降準範圍的法人金融機構中,有26家符合定向降準考核標準,其中24家銀行將執行16.5%的存款準備金率,即獲得定向降準一個百分點。

今年2月4日,央行宣布對所有金融機構普降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存準率)0.5個百分點,並額外對小微企業貸款占比達到定向降準標準的城商行、非縣域農商行降準0.5個百分點。

華爾街見聞2月26日文章介紹過,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一份央行杭州中心支行的文件顯示,就浙江省而言,享受此次存款準備金率額外下調政策優惠的銀行共有23家,包括杭州銀行、溫州銀行、嘉興銀行、湖州銀行、紹興銀行、金華銀行等等。

另據《證券時報》報道,自央行2月初宣布定向降準以來,目前獲批定向降準的上市城商行共有5家(含在香港上市的銀行),執行較低存款準備金率。除了已經公告的北京銀行和盛京銀行之外,還有南京銀行、重慶銀行和徽商銀行獲批定向降準。

對此,路透社援引交通銀行金研中心研究員徐博觀點稱,本次定向降準範圍超出預期,之前只有幾家上市城商行披露獲得定向降準,但並不會影響後續央行全面寬松政策出臺。

浦發銀行金融市場部高級宏觀分析師曹陽則認為,此次定向降準實際是執行過去的政策,不用另行公告,對市場預期的影響不會很大,但會多少增強金融機構資金拆出意願。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3597

路透:中國警方凍結托克兩個銀行賬戶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844

據路透,瑞士大宗商品交易巨頭托克的兩個銀行賬戶遭到中國警方凍結,因該賬戶與一起3200萬美元的汽油貿易欺詐案有關。

路透消息源稱,該案件緣起於中國大宗商品交易商青島聯合能源公司(QUE)向警方報案,稱一名叫張偉(音譯)的交易員在未經他們允許的情況下,使用該公司的信用證來“處理”個人交易損失,致使公司損失3200萬美元。

路透援引托克的消息源稱,張偉自2011年開始與托克進行衍生品進行交易,並用當地政府背景的信貸用作抵押。截至2013年底,他累計虧損了超過3200萬美元。為了處理這筆損失,他與托克的田姓員工及其新加坡團隊合作,同意了托克的一項融資計劃。

他使用青島聯合能源公司的信用證作抵押,以市場價格從托克那里買入70萬桶汽油,然後將他們以3200萬美元的折扣返賣給托克。

早在2014年12月,路透就報道稱托克的一名田姓員工因涉嫌該欺詐案而被中國警方逮捕,該員工自8月起就一直被拘留在河北滄州。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4432

路透:人民幣空倉增至近五年高位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914

人民幣美元

周四公布的路透調查顯示,隨著中國央行降息,過去兩周中國人民幣空倉觸及五年高位;亞洲許多國家相繼寬松政策,打擊投資人對多數新興亞幣的信心。

這項路透調查集中於亞洲新興市場九種貨幣的當前倉位情況,它們是人民幣、韓國韓元、新加坡坡元、印尼盧比、臺幣、印度盧比、菲律賓披索、馬來西亞馬幣和泰國泰銖。

調查采用對凈多頭或凈空頭部位的估值,從負3到正3不等。正3表示市場極度做多美元。

以下是路透的調查結果:

QQ圖片20150306115929

路透稱,中國央行周六宣布降息,因預料中國央行將進一步寬松政策,支撐經濟,人民幣前景仍不樂觀。

此外,中國央行數據顯示,1月金融機構口徑的外匯占款下降1,082億元人民幣,為連續第二個月減少千億元。考慮到當月外貿順差創新高及FDI亦呈高位,顯示私人部門對美元資產的興趣日濃。

據英國《金融時報》,人民幣貶值對持有美元債務的中國企業造成壓力,一部分企業為了避免損失,積極償還美元債務,這也刺激了對美元的需求。

法國農業信貸銀行資深策略分析師Dariusz Kowalczyk表示,歐洲出口商最近都在對沖對中國的出口:

兩年的,三年的比較多,他們都很擔心人民幣下跌。

美元貿易加權指數也在走高。

QQ截圖20150306113556

華爾街見聞網站曾提到,截至今年2月,人民幣今年貶值幅度達到0.8%,去年全年則貶值2.4%,為2005年以來之最。

隨著美聯儲自2006年來首次加息越來越近,投資者擔憂資金從新興市場國家撤出,回流至收益更高的美國市場。

據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公司(MSCI)和華爾街日報提供的數據顯示,2月份流入新興市場國家的資金已經在放緩。

資金外流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4781

路透:中國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將於年底前推出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990

據路透社報導,中國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將於年底前正式推出,預計最快將於9月或10月推出。CIPS的推出將促進人民幣在國際支付中的使用。

消息人士向路透社表示,中國已選擇20家銀行參與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一位參與此事的高層銀行業消息人士稱:「CIPS現已就緒,中國已經選定20家銀行參與測試,其中13家為中資銀行,其餘為外資銀行分支。」 

上海清算所董事長許臻曾表示,人民幣自由兌換,回流到中國市場需要一條路,CIPS就像是一條對境外人民幣支付清算的高速公路。目前這條高速公路已經基本建好,只待最後不斷的完善和演練。未來的實質性進展,還要等央行具體披露。

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建設目標是保證安全、穩定、高效,支持各個方面人民幣跨境使用的需求,包括人民幣跨境貿易和投資的清算、境內金融市場的跨境貨幣資金清算以及人民幣與其他幣種的同步收付業務。

CIPS的主要功能包括連接境內、外直接參與者,處理人民幣貿易類、投資類等跨境支付業務,滿足跨境人民幣業務不斷發展的需要;採用國際通行報文標準,支持傳輸包括中文、英語在內的報文信息;覆蓋主要時區(亞、非、歐、美)人民幣結算需求;提供通用和專線兩種接入方式,參與者可自行選擇等。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裡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5096

Symphony、路透頻放大招 “老大”彭博要小心了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0/4697236.html

Symphony、路透頻放大招 “老大”彭博要小心了

一財網 周艾琳 2015-10-14 22:08:00

還記得那個要由高盛領頭並被認為要叫板彭博金融終端的Symphony嗎?盡管彭博強大得無人能敵,但在這競爭激烈、變幻莫測的年代,彭博可能要更加小心了。

有媒體報道稱,最初由高盛等華爾街多家銀行支持的即時通訊服務平臺Symphony於10月13日表示,已完成新一輪逾1億美元融資,投資者包括谷歌、瑞銀、歐洲風投公司Lakestar等,其欲與彭博終端內置通訊系統Instant Bloomberg(IB)一爭高下。當年IB的“竊聽門”可能仍令華爾街投行們耿耿於懷。

彭博內部人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前臺銷售端並未聽到什麽動靜。此外,彭博終端是一套集交易、數據分析、實時新聞為一體的系統,IB更貴在整合性,能把終端內容無縫連接,如果在使用終端的同時再用一個即時通訊系統會很麻煩,加之彭博系統封閉,其他即時通訊很難接入數據,更別提速度和準確性了。”

不過,彭博的競爭對手並不在少數。其在金融領域的老對手——湯森路透Eikon金融終端今年以來也不段完善自身功能以及保密性。其內部人士告訴記者:“湯森路透3月發布了其即時通訊工具Eikon Messenger的最新監控功能,該功能可以確保即時通訊的高度合規,從而讓金融專業人士更放心地與交易對手進行實時溝通。” 這似乎也有點沖著IB來的意味。

Symphony叫板IB

“Symphony叫板IB”一說已非新鮮事。一切緣起於兩年前,彭博記者向一名高盛主管的提問掀起了一場風暴。

早在2013年,該記者的提問涉及這名主管的合夥人是否已經離開高盛。而事實上,這位合夥人僅僅是有一段時間沒有使用彭博終端。隨後高盛發現,彭博新聞社的工作人員不僅可以知道哪名高盛員工登錄了終端,還可以知道他們使用了哪些特定功能。此事曝光後,華爾街一片嘩然,高盛、摩根大通等大行對於彭博社窺探數據的做法亦公開指責。

轉眼間,Symphony於去年10月成立,包括高盛、美國銀行、花旗集團、摩根大通在內的14家銀行向Symphony投資了6600萬美元,Symphony更在今年9月舉行了啟動儀式。也有報道稱,這代表著華爾街巨頭正式向彭博宣戰,欲與IB一爭高下。

Symphony也在10月13日表示,將把新資本用於解決需求,加快全球擴張上。

據悉,除基本的聊天功能之外,Symphony所提供的服務還包括道瓊斯新聞資訊、McGraw Hill Financial旗下S&P Capital IQ的數據整合及分析服務、Selerity公司量身定制的數據服務。

對於超過50名用戶的企業,Symphony向每位用戶收取每月15美元費用,小型企業和個人可以免費使用Symphony的工具。相較而言,每臺彭博終端的月租金是1500美元,不可電腦內置,且IB不可獨立於終端使用。

湯森路透內部人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對於專業人士來說,在用系統進行報價、交易的同時,交流工具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其保密性,在新媒體時期尤其如此。”

彭博“勁敵”頻放大招

如果說Symphony只是個通訊軟件,無法真正和彭博終端完整、強大的功能“叫板”,那麽 森路透的Eikon則是一個勁敵。

其實對於路透而言,彭博算是後起之秀,但其在僅僅三十年的時間內便超過了擁有150年歷史的路透集團,成為目前全球最大的金融信息服務供應商。 不過Eikon的實力不容小覷,其聊天軟件(Eikon Messenger)用戶數超過20萬人(彭博為32萬人)。

在外匯交易方面,Eikon無疑拔得頭籌。“在國內,大部分外匯交易員用的都是Eikon系統。”湯森路透內部人士告訴記者。

招商證券某宏觀研究員也對記者表示:“在宏觀數據分析方面,尤其是外匯交易數據,用得最多的是Eikon,其海外數據相當精準,而且可以裝在本人電腦之中,彭博終端則必須是獨立的一臺設備。”

除此之外,可能也受到彭博“竊聽門”的啟發,Eikon今年也加緊了合規步伐,“我們這兩年在聊天工具和APP上也大費周章。” 湯森路透內部人士告訴記者。

湯森路透今年發布了Eikon Messenger的最新監控功能,該功能可以確保即時通訊的高度合規。無論是在Eikon的金融操作平臺,還是其單獨的應用,現在都可以進行雙邊即時通訊,在該聊天室中最多僅有兩家機構的相關人員可參與對話。雙邊聊天室對於金融行業的日常工作十分重要,有助於銀行及其客戶以最有效的方式進行溝通。

據悉,未經授權的多方對話是近期監管調查的重點,多方對話即來自多個機構的從業人員同時參與一個對話。由於參與者在不同的即時通訊系統里使用昵稱掩蓋了其真實的身份和所屬的機構,監管者很難發現一個對話是否有多方參與,這大大增加了金融公司的合規風險。

在Eikon Messenger現有的合規功能基礎上,雙邊聊天室的參與者會自動被湯森路透的機構數據庫識別,該實時更新的數據庫詳細記錄了每個機構的母公司、子公司、合資公司以及聯營公司。通過識別,只有兩個機構的相關人員才可以參與雙邊聊天室,減輕監管部門的壓力。

無人能敵的彭博要更小心

對於彭博終端,盡管挑戰者頻出,更不伐抱怨聲,但金融人士似乎始終對其欲罷不能。

有媒體曾指出,比起交易所交易,債券市場交易大多在基金管理公司、經紀商和銀行間低調進行,因此尤其依賴IB。“I’ll IB you”(我會IB你)已成了整個金融界的通用語。

對彭博來說,其聊天服務占據主導地位是一條重大的“經濟護城河”。牛津經濟研究所(Oxford Economics)全球宏觀研究主管斯特恩(Gabriel Sterne)表示,“大部分功能是一樣的,(Eikon上的)宏觀數據其實好得多。但每個人都喜歡IB,尤其是在買方,”斯特恩說,“因此,如果我們想要暢通而快速地接觸我們的現有客戶和潛在客戶,我們很難不接受彭博。”

也不乏交易員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一臺彭博終端機可以打敗所有,其數據庫太強大,量化分析太到位。”

其實,彭博的創始人布隆伯格(Micheal Bloomberg)本人便出身投行,他曾在美國投資機構所羅門兄弟公司任職,30歲時就成為享譽華爾街的大宗股票交易明星。因此,他對投行各部門都了如指掌,抓準了其第一批客戶的痛點,其商業資源又解決了銷售問題,隨後更是吸納了一批來自投行的交易員。

不過歷史的經驗也告訴我們,再強大的巨人阿基琉斯也有弱點,在競爭激烈的當下, 彭博應該做的可能就是更加小心。

編輯:呂值渺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4485

湯森路透:中國ODI逼近FDI 資本大量輸出時代已至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0/4701622.html

湯森路透:中國ODI逼近FDI 資本大量輸出時代已至

一財網 周艾琳 2015-10-23 17:22:00

經濟高速發展30年後,中國已從“靠勞動力掙錢”進入“靠資本掙錢”的階段,而在“原始資本積累”成熟後,中國正迎來“資本大輸出時代”。在中國企業揚帆出海的同時,認清機遇與風險方可走得更加順暢。

10月22日,湯森路透發布名為《中國企業全球化的機遇與挑戰》白皮書(下文稱“白皮書”)。“2014 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 (ODI) 已經接近實際利用外國直接投資 (FDI)。中國商務部數據顯示,2014 年中 國境內投資者累計實現投資 1,160 億美元,同比增長 7.6%,繼續保持全球第三位的水平。如果算上通過第三地投資的數量,中國去年實際上已經成為資本凈輸出國。”湯森路透中國區董事總經理劉煜表示。

報告也提出,揚帆出海所遇的暗礁險灘是企業出海的最大困境。報告基於湯森路透的跨行業數據與資訊平臺,通過金融並購、法律法規的國別差異與地區訴訟、企業創新研發和知識產權、全球貿易與供應鏈以及稅務領域的最新統計數據,深入分析中國企業面臨的法律和政治、金融與稅收、知識產權保護、管理和整等多方面的風險與挑戰 。

中國或成資本凈輸出國

中國企業全球化已經是大勢所趨。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的首席研究院張燕生當日指出,2015年上半年,中國與全球147個國家/地區的4018家境外企業進行了直接投資,累計實現非金融類對外投資560億美元,同比增長29.2%。其中股權和債務工具投資2917.2億元人民幣(476億美元),占85%;收益再投資514.8億元人民幣(84億美元),占15%。

截至六月底,中國累計非金融類ODI為7359億美元。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48個國家進行了直接投資,投資額合計70.5億美元,同比增長22.2%,主要流向新加坡、印尼、老撾、俄羅斯、哈薩克斯坦、泰國等。

中國對外承包工程業務完成營業額75.4億美元,同比增長9.7%,新簽合同額866.7億美元,同比增長6.9%。

值得註意的是,並購成為中國企業跨境投資的重要力量。

湯森路透數據顯示,去年中國企業共對62個國家和地區進行了並購投資,投資規模(含並購對象負擔的凈債務)為554.2億美元,並購交易數量為460筆。

具體而言,中國企業海外投資的主要區域和行業也有:從中國商務部2013年統計數據來看,中國海外直接投資主要流向租賃/ 商務服務業、采礦業、金融業、批發和零售業等四個行業,單個行業投資量超過百億美元;對外直接投資最多的前 十大國家和地區分別是中國香港、開曼、美國、澳大利亞、英屬維爾京群島、新加坡、印度尼西亞、英國、盧森堡 和俄羅斯,前五大國家和地區占比達76.7%。

從並購投資的角度看,湯森路透數據顯示,去年中國企業跨境投資的前五大地區和國家分別是中國香港、美國、 英國、新加坡和意大利,總占比達 60.5%;前五大行業分別為能源和電力、金融、高科技、工業以及媒體和娛樂, 總占比達 62.7%。

此外,“一帶一路”倡議也將加速中企走出去的步伐。白皮書指出,“一帶一路”戰略的合作重點是交通、能源和通信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因此這三個領域也成為中國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行跨境投資時的重點方向。

不過,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中國企業投資對象國高度集中在歐洲、東南亞和中亞,沿線尚未開發的國家和地區投資潛力仍然巨大。湯森路透數據顯示,在沿線國家中,中國企業去年沒有進行過並購投資的有: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塔 吉克斯坦、蒙古、菲律賓、孟加拉國、伊朗、希臘和肯尼亞;並購投資規模在 10 億美元以上的國家只有哈薩克斯坦、 新加坡、荷蘭、法國和德國;交易數量排在前五位的國家為德國、新加坡、法國、荷蘭和哈薩克斯坦。並購主要集 中在能源和電力、高科技、工業、金融和材料等行業。

對於中國企業而言,並購的動力主要來源於以下方面——開拓市場,擴大發展空間;獲得領先科技;提高企業的國際聲譽和全球化布局;尋求海外較高收益項目;獲得海外資源。

出海機遇與風險並存

當然,機遇與風險總是相伴而生。

德勤管理咨詢消費行業主管合夥人哈億輝指出 :“中國企業國際化在某種意義上意味著要接受全球標準、理解當地監管法規和文化差異,這是中國企業‘走出去’面臨的主要挑戰,特別是在比較發達的經濟體。相應的,隨著中國企業海外投資項目的增多,涉及的糾紛也在明顯上升。”

在法律政治風險方面,白皮書指出,歐美發達國家及多數發展中國家對於外資監管制 度存在較大差異,發達國家在行業準入方面的限制不 多,但他們依靠反壟斷調查、國家安全審查、外資審查等政府監管制度;發展中國家和欠發達地區,對於外國投資在產業政策、外匯管制、行業準入方面可能會有限制性或特殊規定。

例如作為全球最大外資流入國的美國,在幾乎全部經濟領域都給予外國投資國民待遇,僅在核能、通信、 航空及海運四大行業對外資有或多或少的限制 。

在金融風險方面,任何中國企業“走出去”都會面臨著籌集資金的問題,而並購財務風險主要源自融資、流動性以及杠桿收購中的償債問題。 如果被收購項目的投資回報率相對較低或財務狀況惡化,此時收購交易可能就承擔了償債風險。

“部分跨國並購屬於‘承債式’,即並購方需要承擔被並購方的全部或者部分債務,交易時並購方未能充分考慮並購中需要承擔的額外債務。交易完成後債務逐步轉化為企業負擔。 ”白皮書指出。

此外,匯率也是金融風險中的一環,這在人民幣波動加劇後愈發受到關註。湯森路透中國區副總裁陸旻建議,“中國企業需要建立本外幣資金池,統一運用所有境內外外匯頭寸,通過整合集團內部多幣種的外匯資源,建立動態的匯率成本控制機制和內部對沖風險的機制,打造低成本資金平臺,最大程度規避匯率風險。”

在知識產權風險方面,中國企業在走向海外的過程中可能遇到的知識產權風險來自於專利權,商標權以及版權的強力保護。

白皮書指出,在 WTO 框架下,專利和技術壁壘已作為一項常態貿易保護主義措施被采用。中國原國家科技部部長朱麗蘭指出:" 進入 WTO 以後,市場競爭的關鍵不是關稅壁壘,而是技術壁壘,技術的壁壘後面就是專利, 不是一般的知識,是創新的知識,而且是法律化的創 新知識 "。

此外,稅務和國際貿易風險、管理和整合風險都是中企走出去時必須考慮的問題。

(本報實習記者李雪瑩對本文亦有貢獻 )

編輯:聶偉柱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6043

路透:新iPhone技術難有突破 還是想想如何營銷吧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02-24/1079018.html

Cfp500450070.thumb_head

圖/視覺中國

【騰訊科技編者按】路透社分析稱,備受矚目的iPhone十周年版本在技術上可能突破不大,蘋果的產品戰略更多依靠消費者換機周期以及營銷來實現。以下為文章概要:

當蘋果今年秋季發布萬眾期待的iPhone十周年版本時,其將無意中向世人展示這樣的現狀:該公司所引領的智能手機行業已經發展得非常成熟。

新款iPhone預計配置高分辨率顯示屏、無線充電以及3D感應等眾多新功能。不過,這些功能都不是智能手機行業的突破性技術,大部分早已被競爭對手所采用。

蘋果相對緩慢地引進新功能不但反映,也進一步凸顯這樣一個事實:智能手機消費者更換手機的頻率在變慢。投資公司Cowen & Co.分析師蒂莫西o阿庫里(Timothy Arcuri)認為,目前市面上所使用的iPhone中,超過40%的使用時間超過兩年,這達到了歷史高位。

這也是投資者看多蘋果公司股價的重要原因之一。即使蘋果今秋所提供的iPhone在技術上沒有突破,但針對新產品仍存在潛在需求。

目前尚不清楚蘋果是否故意對iPhone 7有所保留,推遲加入新的功能。由於與其前代產品缺乏差異性,iPhone 7飽受外界批評。蘋果拒絕對即將推出的新產品進行置評。

不過,iPhone十周年版本的研發和推出表明蘋果產品戰略更多是依賴消費者換機周期以及該公司自身商業和營銷需求,而非科技創新。

市場研究公司Technalysis Research的分析師鮑勃o奧唐納(O’Donnell)表示:“當一個市場逐漸飽和,其增長則全靠更新。個人電腦如此,平板電腦也是這樣,現在輪到智能手機了。”

對於新產品的功能,蘋果守口如瓶。不過,分析師以及各種消息源稱,使用OLED技術的高分辨率顯示屏,甚至是曲面屏,可能會出現在iPhone十周年版本中。分析師稱,全新設計的可能性不大。

一些備受期待的新技術,尤其是無線充電仍然是一團糟。三星電子的部分手機支持無線充電,其支持的標準有兩種,一種為Qi;另一種為AirFuel。

蘋果近期所加入的組織支持的是Qi模式。不過,知情人士透露,在蘋果內部,至少有五個團隊在研究無線充電技術。

技術咨詢及知識產權管理公司TechInsights通過檢查設備內的芯片發現,3D感應器已經使用在iPhone 7中。iPhone 7前置攝像頭中所使用的TOF感應器就屬於這種,其有助於實現自動對焦,並已應用在包括黑莓在內的大量手機中。

TechInsights副總裁吉姆o莫里森(Jim Morrison)表示,這一感應器或升級到分辨率更高的版本,以便處理面部識別的3D繪圖。

部分分析師也猜測,基於蘋果所申請的專利,該公司或將去掉“Home”鍵,將指紋感應器至於前置玻璃面板之下。

據市場研究機構IDC的數據,全球智能手機銷量在2016年僅僅增長2.3%,至14.7億部。美國很多運營商已經停止提供購機補貼,這使得消費者在購買新手機時比之前更為慎重。

在iPhone推出十周年之際,蘋果很有可能進一步加強市場營銷。蘋果首席執行官蒂姆o庫克(Tim Cook)在1月8日(已故聯合創始人史蒂夫o喬布斯發布首款iPhone十周年)表示:“在iPhone問世的前十年,其成為移動計算領域的標桿。這僅僅是開始,最好的尚未到來。”

2015年,蘋果在廣告方面投入18億美元,較上年增長50%,是2007年的近四倍,當年的廣告開支為4.67億美元。

蘋果依舊擅長銷售高價智能手機。蘋果首席財務官盧卡o梅斯特里(Luca Maestri)表示,最近一個財季售出創紀錄的7830萬部iPhone,其中iPhone 7 Plus居功至偉。iPhone 7 Plus也是蘋果手機中首次配置雙攝像頭。

目前,市場上在售的高端版iPhone售價已接近1000美元,256GB版iPhone 7 Plus價格便是969美元。分析師奧唐納認為,蘋果甚至可能針對真正瘋狂的果粉推出超過1000美元的新款iPhone,因為這些消費者希望與眾不同。(編譯/李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6955

路透:螞蟻金服完成新一輪100億美元融資 | 科技早報

騰訊微博時隔三年再次更新

停更三年之後,騰訊微博近日再次更新,修複了BUG。在Google Play應用商店內,安卓版的騰訊微博升級到了6.1.3版本,而上個版本6.1.2是2015年發布的。iOS版本則並未同步更新,還是6.1.2版本。公開資料顯示,騰訊微博成立於2010年4月1日, 5月1日開放用戶邀請註冊。2011年2月5日,騰訊對外宣布騰訊微博註冊用戶突破一億。但2013年11月有消息稱,騰訊微博內部已開始調整,部分員工將被轉崗。近期更新的舉動讓網友猜測騰訊將會有大動作。

 

陌陌第一季度凈營收27.6億元

移動社交平臺陌陌5月29日公布2018年第一季度未經審計的財務業績。2018年第一季度,陌陌凈營收達27.6億元人民幣(4.351億美元),同比增長64%。不按照美國通用會計準則計量,2018年一季度歸屬於陌陌的凈利潤為9.0億元人民幣(1.423億美元),上一年同期凈利潤為5.8億元人民幣(9070萬美元),持續13個季度盈利。

 

路透:螞蟻金服完成新一輪100億美元融資

螞蟻金服已完成最新一輪融資,共籌集到100億美元。路透社援引5名知情人士,這輪融資對螞蟻金服的估值達1500億美元。在2016年4月進行的一輪融資中,投資者對螞蟻金服估值約為600億美元。一些國際主權財富基金和私募股權投資公司加入這輪融資,成為主要投資者。這些投資者包括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和淡馬錫控股,以及美國私募股權投資公司華平投資集團。消息人士表示,籌資金額及投資者陣容已確定,正在進行資金轉移。螞蟻金服拒絕對此置評。(路透社)

 

餓了麽無人機送餐投入商業運營,平均用時20分鐘

餓了麽宣布獲準開辟中國第一批無人機即時配送航線,送餐無人機進入了正式商業運營新階段。此前餓了麽就曾在上海金山工業區內進行過該項目的測試,在測試中,先由騎手進行取餐,無人機承擔A到B的幹線運輸,隨後再由騎手接收到達B點的外賣,最終交到客戶手中,無人機飛行距離約占配送全程70%。餓了麽曾表示,這種配送方式所需時長及成本均比純陸路運輸要低很多。此次獲準飛行的無人機航線共17條,合計覆蓋面積58平方公里,已有100余家外賣商家接入了這一服務,平均20分鐘即可取到外賣。

 

特斯拉擬在2019年之前建造1萬個超級充電樁

特斯拉首席執行官馬斯克近期表示,擬在2019年之前在全球建造1萬個超級充電樁。馬斯克近期在推特上發布了一份全球超級充電樁分布圖,顯示了這些超級充電樁所在的確切位置,以及何時建造的細節,從圖中可見分布最多的地區分別為歐洲、北美和中國。目前全球超級充電樁的數量為9623個,可在半小時內為車輛充80%左右的電量。

 

BrandZ發布全球最有價值品牌榜單:騰訊阿里入圍前十

5月29日,全球最大的傳播集團WPP和凱度華通明略在英國倫敦發布了“2018年BrandZ全球品牌價值100強”排名。中國企業首次在前10名中占據2席,阿里巴巴和騰訊共同入圍。阿里巴巴以1130億美元的品牌價值排名第9。騰訊則以1790億美元的品牌價值排名第五,同比增長65%。

 

收購Uber東南亞業務後:打車服務商Grab進軍外賣業

東南亞打車服務商Grab完成收購Uber東南亞業務後,正式宣布推出餐飲配送業務GrabFood。這項服務已經在包括泰國在內的一些國家和地區試點,目前正式登陸新加坡,並計劃在未來幾個月內覆蓋東南亞6大核心市場。作為收購Uber東南亞業務的一部分,Grab接手了該地區的UberEats生意,並在關閉Uber服務之前,將其商家和客戶群轉移到GrabFood旗下。

 

阿里巴巴、菜鳥等13.8億美元戰略入股中通 

阿里巴巴、菜鳥網絡和中通快遞宣布達成戰略投資協議,阿里巴巴、菜鳥等向中通快遞投資13.8億美元,持股約10%,雙方將共同探索新物流機遇,推動行業數字化升級。雙方將圍繞面向新零售的快遞、末端、倉配、跨境等物流服務展開全方位合作,並在智慧物流方面進一步提升數字化、在線化、智能化水平。

 

搜狐註冊地從美國轉到開曼獲股東批準

搜狐公司(NASDAQ: SOHU) 5月29日召開特別股東大會。會議通過了《清算和解散搜狐特拉華公司計劃書》、批準解散搜狐特拉華公司的提案。根據該提案,搜狐特拉華公司將被解散;搜狐特拉華公司已發行的所有普通股將被註銷,代表搜狐開曼公司普通股的美國存托股份(“ADS” )將按比例分配給搜狐特拉華公司股東。解散生效後,搜狐集團的上市控股母公司將由特拉華州公司變更為開曼群島公司,但集團的業務、營運及資產將與清算交易之前無異。自美國東部時間2018年6月1日起,搜狐開曼公司的ADS將沿用“SOHU”代碼在納斯達克進行交易,搜狐特拉華公司的股票將不再進行交易。

 

360安全團隊曝光EOS高危漏洞

5月29日,360安全衛士官微發布消息稱,發現EOS區塊鏈高危安全漏洞,足以轟癱數字體系。隨後,周鴻祎在微博表示,這一漏洞價值超過“百億美金”。如被非法利用,可以遠程攻擊和接管EOS上運行的所有節點。EOS將於6月初主網上線,EOS Beijing認為 EOS目前還在“實驗階段”,存在不確定性,本身投資者應該保持理性,平常心看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508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