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視網1月13日晚間公告稱,樂視相關主體將引入戰略投資者嘉睿匯鑫及其他投資人合計資金超過168億元,其中上市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合計將獲得資金約71億元。嘉睿匯鑫成立於2017年1月9日,其受融創中國的實際控制。公司股票16日複牌。
公告稱,本次交易分為賈躍亭先生轉讓樂視網股份(涉及金額60.41億元)、樂視致新引入戰略投資者(通過老股轉讓和增資擴股方式,涉及金額79.5億元)、樂視控股轉讓樂視影業股權(涉及金額10.5億元)三個部分。此外,在本次交易推進過程中,樂視致新向其他投資人股權融資18.3億元。
前述交易完成後,嘉睿匯鑫將持有樂視網8.61%股權,成為樂視網第二大股東。賈躍亭先生直接持有樂視網 512,133,322 股,通過樂視控股間接持有樂視網 11,941,156 股,合計持有樂視網 524,074,478 股,占總股本 26.45%,仍為樂視網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
公告稱,樂視相關主體將引入戰略投資者及其他投資人合計資金超過168億元,其中上市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合計將獲得資金約71億元。戰略投資者在相關協議簽署後5個工作日內向賈躍亭先生支付樂視網股份轉讓價款60.41億元。
除上市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合計將獲得資金約71億元之外,其余資金將全部投入樂視生態體系,助力樂視生態各項業務發展,推進樂視生態戰略從第一階段生態布局完成、樂視全 球化的開放式閉環共享生態系統形成,順利過渡到第二階段,實現各子生態間真正化反、聚焦生態價值創造。
此外,公告還顯示,在本次樂視致新引入戰略投資者的談判過程中,樂視致新完成了一輪股權融資,引入了寧波杭州灣新區樂然投資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以下簡稱“樂然投資”)和華夏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夏人壽”)兩名投資者。本次戰略投資者投資樂視致新是在前一輪融資基礎上進行的。
樂視致新引入樂然投資和華夏人壽兩名投資者,其中樂然投資以人民幣14.3億元認購樂視致新新增註冊資本12,633,573 元,華夏人壽以人民幣4億元認購樂視致新新增註冊資本 3,533,867元。
交易完成後,樂視網持有樂視致新40.3118%的股權,仍為控股股東,嘉睿匯鑫持有樂視致新33.4959%的股權,成為樂視致新第二大股東。樂然投資和華夏人壽股份占比分別達到4.0434%和1.1310%,股東排位分列第四和六位。
樂視稱,戰略投資者通過受讓股權及認繳增資的方式成為樂視網、樂視致新以及樂視影業的重要股東,豐富和改善相關公司股權結構。交易完成後,上市公司將通過增加戰略投資者的董事提名權,董事會新增投資決策委員會、管理委員會,公司設置總裁等方式進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結構。此外,戰略投資者也將通過委派董事的方式參與樂視致新和樂視影業的公司治理。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7/0113/LTN20170113610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7/0109/LTN20170109194_C.pdf
http://finance.sina.com/bg/economy/sinacn/20170115/09061548901.html
在宣佈獲得168億元融資后,1月15日,樂視與新引入的投資方融創中國(01918.HK)共同舉辦了一場發布會,樂視控股董事長賈躍亭和融創中國董事長孫宏斌詳細说明了融創對樂視融資的細節。
賈躍亭说,兩人一見如故,兩天后就開始談戰略合作細節,而孫宏斌則親自帶隊進駐樂視盡職調查了一個月。
賈躍亭说,融創此次投入的150億元,將會一次性系統性地解決樂視的資金短板、完善治理機制,樂視第一次有了真正意義上的第二大股東,將會和融創在互聯網+地産方面展開合作,不過樂視不會直接進入房地産行業。
賈躍亭表示,在資本層面上,樂視將全面提升組織能力、優化資本結構,與金融機構、長期價值投資人建立起生態伙伴關係;在業務層面,樂視七大子生態將以用戶為核心、以經營為導向,全面提升自我造血能力,實現生態經營現金流正向快速增長,健康、快速的向千億美金營收目標發起衝刺。
樂視的資金鏈危機爆發於2016年11月,賈躍亭在公開信中承認樂視遇到資金緊張,將停止燒錢聚焦現有生態。根據澎湃新聞此前的報導,樂視子生態下,主營手機業務的樂視移動、樂視體育以及樂視戰略合作伙伴法拉第未來,均面臨不同程度的資金問題。
1月13日,樂視的戰略投資者終於浮現,樂視網在當日發布公告稱,獲得融創中國、華夏人壽和樂然投資共168億元的融資。其中,融創中國旗下的嘉睿匯鑫斥資約150億元,拿下樂視網8.61%、樂視致新33.5%和樂視影業15%的股權。
賈躍亭说,樂視與融創的合作也並沒有任何業績對賭,“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為融創及全體股東創造十倍、甚至是百倍的回報,讓樂視網夠成為A股市場上第一個營收超過千億美金的民營企業。
賈躍亭稱孫宏斌“真性情、仗義”,而孫宏斌則说,非常敬重賈躍亭的企業家精神。
融創為何選擇投資樂視?
賈躍亭稱,2016年12月10月,在葛洲壩董事長何金剛的介紹下,他第一次見到了同為山西人的融創中國董事長孫宏斌,兩人聊了六七個小時,兩天之后就開始交談戰略合作的細節。12月13日,賈躍亭前往美國,從美國回來后,這筆交易就敲定了,孫宏斌親自帶隊進駐樂視進行盡調。孫宏斌透露,對樂視的盡調有聯想控股的團隊參與其中,聯想在2016年對樂視做過盡調,是樂視汽車的股東。
孫宏斌说,他問了很多研究了解樂視的人,包括給樂視寫研究報告的分析師,以及重倉樂視的投資人,孫宏斌说,這些人都说樂視值得看,但后面都跟着“但是”,即樂視的現金流和不賺錢的業務問題。
至於為何會選擇投資樂視,並選擇了視頻、電視和影業這三塊業務,這與融創尋求未來5到10年的發展有關。
融創在2016年銷售額超過了1500億元,孫宏斌稱,現在的房地産市場是部分企業的“鑽石時代”,融創在尋找未來5到10年的增長點,孫宏斌说,他重點在看的板塊包括增量市場、金融平台、礦産、大娛樂和大健康。此次投資樂視,是融創第一次涉足在房地産領域以外的投資。融創此次選擇入股的視頻、電視和影業業務,屬於大娛樂的範疇。
有券商分析師對澎湃新聞記者表示,融創150億的資金扔進去肯定是有風險的,肯定要選擇最優質的資産來降低風險,而樂視致新和樂視網是目前是比較能帶來現金流的資産。
根據樂視網2016年半年報顯示,樂視致新2016年上半年營收76.4億元,凈虧損5687萬元。賈躍亭在此前曾表示,樂視電視生態將很快會進入全面盈利期,並衝擊30%的市場佔有率。
按照融創旗下的嘉睿匯鑫以79.5億元獲得樂視致新33.5%的股權來計算,樂視致新的估值在228億元,較樂視致新總裁梁軍在2016年12月20日公開表示的樂視致新投前估值300億縮水不少。
估值同樣縮水的還有樂視影業。
根據融創旗下的嘉睿匯鑫以10.5億元獲得樂視影業15%的股權來計算,樂視影業目前的估值在70億元,較宣佈樂視影業計劃注入樂視網時的估值98億蒸發了三成。
對於這次投資未涉及的樂視汽車部分,孫宏斌直言:“看不懂。”不過孫宏斌说,房地産行業體量是10萬億,汽車是5萬億,“現在中國賣2800萬輛車,美國和歐洲加起來都沒有中國賣得多。”孫宏斌表示,不投樂視汽車不是不看好樂視汽車,他認為樂視汽車從高端往下做的邏輯和戰略他認為是沒有問題的。
168億元是否能解決樂視資金問題?
賈躍亭在回答記者提問時,承認了樂視存在的問題:“我們的資金鏈綳的太緊了,我們的節奏過快,尤其是我們的資本團隊和財務團隊的融資能力,沒有能夠滿足戰略的要求。”不過,賈躍亭说,樂視的戰略方向不會改變。
賈躍亭说,此輪募集的168億元資金,其中屬於上市公司板塊的在70億元左右,而他個人部分的100億資金,會投入到樂視的非上市體系中,包括樂視的全球化和手機等子生態。
賈躍亭透露,樂視體育很快會開始下一輪的股權融資,樂視體育的上市計劃會逐步進行。
在2016年4月時,樂視體育宣佈已經完成了80億元的B輪融資,但樂視體育仍然面臨着資金問題,甚至因為拖欠英超中國版權方新英體育版權費用而面臨着切斷直播信號的困境。
此次融創並未參與樂視汽車的投資。樂視汽車目前是樂視子生態中的燒錢大頭,根據澎湃新聞此前的報導,樂視在浙江德清莫干山開工的樂視汽車生態園區,總投入將在200億元。另外,賈躍亭個人投資的法拉第未來也屢次被媒體報導財務問題,對於能否在2018年順利交貨剛剛發布的量産車FF91,市場仍存在疑問。
賈躍亭表示汽車是一個重資本的行業,但是樂視可以用三分之一的資金做到同等的規模。賈躍亭打了一個比方,傳統行業需要1000億至1500億元的資金才能做到300萬輛車的規模,但樂視估計用三分之一的資金就夠了。賈躍亭说,樂視汽車的融資,應該會很快正式啟動,已經有投資者開始關注樂視汽車,希望能在未來幾個月有好的結果。
樂視汽車曾在2016年完成了首輪10.8億美元融資,另外,賈躍亭還公開表示,樂視汽車前期投入巨大,陸續花掉了了上百億元個人自有資金。
對於168億元是能夠按賈躍亭所说,系統性地解決樂視的資金問題,光大證券傳媒與互聯網分析師蔣巍说,樂視眼前最難的檻應該是緩解了,接下來要看樂視能不能拿出實質成果。不過,也有券商分析師對澎湃新聞記者表示,資金的問題會成為樂視長期的問題,並不會因為此次融資就能解決現金流問題。
附:賈躍亭演講實錄
大家好。感謝記者朋友們到這裏見證樂視發展歷史上一個非常重要的時刻:樂視與融創,互聯網與房地産行業兩大標桿企業,就這樣成為史上最跨界組合,開始全面深入合作。
我和孫總都是山西人,但之前我們一直沒見過面。大家都知道年前樂視經歷着一場風波,很多人都很關心我們。一位相識很久的老朋友、老大哥,葛洲壩地産集團的何董事長,當時我找到他去談一項業務,他就同我提起孫總,说有一個人和你經歷挺像的,這些年都經歷過大起大落、非常的堅韌、非常的不容易。而且你們還是老鄉,可以見面認識一下。
應該是去年12月10日,在何董推薦介紹下,我和孫總見了面,最初是想談談出售世茂工三的事情。孫總人真性情、仗義,我們一見如故,等聊到盡興的時候已經是凌晨一點鐘了。中間就提到樂視正在談引入戰略投資伙伴,IT、互聯網、零售和地産各個産業裏几乎中國半數巨型企業集團都有意合作。孫總就说,你等等我,我肯定比他們快。
我當時沒想到孫總會認真對互聯網感興趣。兩天后我們第二次見面時,基本上就是談這次戰略合作的細節了。12月13號我就飛往美國,回來后不久這次合作就已經徹底敲定了。特別感謝孫總親自帶隊全力推動,他的團隊非常盡責、非常高效。通過這一個多月時間的了解,融創比很多跟蹤我們多年的投資人還要了解樂視。
孫總有一句話我記得非常清楚,他说他雖然不太了解我們這個行業,但他相信他的判斷——他相信樂視這種互聯網生態模式能夠代表未來,所以他願意拿出150億戰略投資樂視,這對於他來说也算是“All In”了——坦白说在這個時候他做出這樣一個決定,令我非常感動。
其實不止孫總。這些年來樂視一路蒙眼狂奔,有嘲諷、質疑,也曾跌倒、受傷……值得慶幸的是,我們從沒回頭,而是沿着夢想堅定前行。更感謝這一路支持我們的人,正是他們對互聯網生態模式的理解和認同,才有樂視一次次涅槃和重生。
這次引入融創這個重量級的戰略投資人,對於樂視至少有三重意義:
1.第一,樂視第一次迎來了發展歷史上真正意義的第二大股東。過去樂視一直是家單槍匹馬、孤軍奮戰,夢想成為孤膽英雄的公司,現在引入融創作為戰略伙伴,意味着我們有了強大的戰略同盟,用了自己的夢想合伙人。雙方在一起真正形成強大的協同、共生、共贏、共享;
2.第二,就是它我們會在互聯網+地産等諸多領域開展一系列深度全面合作。樂視永遠不會直接進入房地産行業,但我們會通過生態開放理念對這個行業有所變革,與融創一起推動傳統房地産及智能家居産業進入互聯網生態時代;
第三,引入融創會幫助我們改善公司經營、完善治理機制。150億資金到位,有助於我們一次性系統解決了資金短板。但對樂視來说,重要的是藉此改善治理機制、提升組織能力來解決自身發展中的問題,實現健康發展:
在資本層面上,樂視將全面提升組織能力、優化資本結構,與金融機構、長期價值投資人建立起生態伙伴關係;在業務層面,樂視七大子生態將以用戶為核心、以經營為導向,全面提升自我造血能力,實現生態經營現金流正向快速增長,健康、快速的向千億美金營收目標發起衝刺。
營收千億美金——這聽起來好像是一個遙不可及的目標,但我們有信心去實現它。
我們正在走進互聯網時代下一個黃金十年周期。無論是效率提升、流量為王的PC時代,還是作為它的延伸的移動互聯網時代,都已經隨着人口紅利的終結走入了尾聲。下一個時代,將是産業互聯網、更準確地说是互聯網生態時代;它以互聯網為基石和紐帶,去變革傳統産業,並且打破産業邊界,實現跨産業垂直整合下的價值鏈重構,形成全球化的開放式閉環共享生態系統,通過破界創新、生態化反去不斷創造全新用戶價值和經濟價值的黃金十年。
如果站在全球市場上去看,你會發現一場全球範圍內的價值遷移正在發生。在經過二十年發展和積累之后,我們擁有近7億互聯網用戶、在智能製造以及科技創新方面已經擁有巨大優勢並且日益強大,中國企業應該思考如何在這個過程中扮演重要的、甚至是引領者的角色。
而樂視生態憑藉價值重構和創造、生態開放和價值共享,不斷為世界創造出獨一無二的東西。就在不久前,樂視戰略合作伙伴FF在美國CES發布了首款量産車FF91。這款打破了互聯網、AI及無人駕駛、IT、汽車及電動系統五大技術領域邊界的新物種,它致力於重構傳統汽車産業價值鏈、引領汽車産業進入下一個時代,讓計算能力、AI與無人駕駛、互聯網及電動系統成為未來汽車産業的全新核心價值。一位看過FF91的外媒評論家稱,FF91這樣一款集極限科技與奢華體驗的新物種互聯網智能電動車,讓ModelX看起來像一款入門級本田CR-V。
而為了實現營收千億美金的目標,在上市公司樂視網體系,我們將深挖超級電視、超級手機等智能終端入口價值,持續增加各生態用戶運營收入;
基於整個樂視生態,我們改變了中國企業全球化路徑,同時在中國、美國兩大互聯網強國以及其它新興市場規模獲取高價值用戶,通過提供全球産品和服務,實現收益強勁增長。
第三大體系、樂視超級汽車生態進入的更是一個萬億美元市場。隨着研發不斷推進、超級汽車工廠的破土動工,樂視超級汽車將為生態系統下一階段貢獻巨額營收、推動整個生態規模爆髮式增長。在FF發布會后36小時內,FF91的預約量超過6萬,這一市場表現及各方面突破性進展讓我們對未來充滿信心。
引入融創成為我們的戰略投資人后,樂視這場風波終告結束。正如我之前所说,樂視將真正走向成熟,我們將始終如一的為用戶創造更高體驗和全新價值、我們將超值回報我們的生態伙伴、我們將為股東源源不斷創造生態價值。
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為融創及全體股東創造十倍、甚至是百倍的回報,讓樂視網能夠成為A股市場上第一個營收超過千億美金的民營企業。
我們將與夢想合伙人一起All In,衝刺互聯網下一個黃金十年。
附:孫宏斌演講實錄
我想说三個事:第一,這一個多月,到今天是36天了,我們都做了什麼。第二,说一下我們對樂視的判斷。第三,我們的投資邏輯是什麼。投資邏輯是兩方面:一方面,投資樂視是為什麼?另一方面,我們為什麼投資房地産以外的領域,這是第一次跨出房地産行業。
第一個事,老賈说了,我們倆是在12月10日見的面,我們談了六七個小時,12月11日的時候,老賈在中國企業家領袖年會上做了演講,12月12日的時候,我跟我們公司的團隊,還有聯想的一些朋友,以及我請的一些顧問,去了樂視,跟賈總及他們的團隊溝通,第二天老賈就去美國了。
我們這個團隊就開始工作,我們團隊是由我率隊的,還有聯想控股的團隊,還有泛海集團的團隊。為什麼有他們呢?聯想去年年初的時候有一個龐大的團隊對樂視做了一個盡調,后來投了樂視汽車,聯想是樂視汽車的股東。泛海在去年也做了盡調,也是樂視汽車的股東,所以我找了柳總他們,把他們的團隊借給我們,也請了幾個外部的朋友幫忙,我們也請來了普華永道作為審計師,在這一個月裏開始非常緊張的工作了。
確實時間特別緊,我們工作的主要內容,一方面是試圖理解這個生意是個什麼樣的生意,什麼叫生態,我們看它的賬,因為樂視有上市公司、有非上市公司、有汽車,這三塊是什麼關係,哪塊掙錢,哪塊虧錢,資金是怎麼流動的,我們做了很多的工作。元旦的1號、2號、3號,基本上都在樂視上班。這個過程中,我一直跟老賈保持着聯繫,因為他在美國。對這個公司,我看懂了一部分,最起碼資金方面我看懂了,老賈说了,我可能比跟蹤樂視兩三年的人更了解,可能有很多事情我比老賈更明白。因為我跟老賈列了一個大表,你企業從哪兒來的,他都傻了。
老賈是7號回來的,那天我跟老賈和劉弘談到很晚,后來基本上天天有見面了,有很多的溝通和交流。
另外一方面,我們做了所有高管的訪談,不止一次的,包括張昭、梁軍,海亮我也談過了。所以,我們盡調是三塊一起看的。我們也訪談了一些供應商,比如要錢的供應商。在這個過程中,我也問了很多人,都是打聽到的對樂視有一定了解的,比如給樂視寫過報告的分析師。有的分析師非常正面,我也找到了中傷樂視的很多人。我大概問了十幾人,第一個問題是樂視值不值得看?沒有一個人说樂視不值得看,都覺得值得看。说完這個,后面都有“但是”,但是后面有很不一樣了。有的人说,他們哪個沒有現金流,哪個不掙錢。對我來说,最值錢的是時間,100萬、200萬、300萬,很多錢,但時間很重要。這種事情一做就需要很多時間,到現在35天時間,我基本上都在這裏面。就是沒有一個人说不值得看,所有人都说值得看,當然“但是”后面什麼都有了。
后來,我們后面談生意挺簡單的,老賈说定個價就完了。這一個月,我們做了大量的工作,樂視給我們開放了所有的資料,所有的高管都是,想見誰約誰,想看什麼資料就提供什麼資料,這在樂視的歷史上是沒有過的。我還忘了一件事,1月3日的時候,我請我們所有的董事開了董事會,以及管理團隊的會,從早上在樂視參觀、聽彙報,我們請聯想給我們做了報告,也請了雷澤生去我們董事會做了一個報告,試圖來理解樂視。3日,我們花了一整天時間開我們內部的會,統一思想。這一個月,樂視全力支持配合我們,我們也花了很多的精力,一個龐大的團隊。這是我給大家彙報的第一個事,我們干了什麼,當然還有些合同。
第二個事,我們對樂視是什麼判斷?我第一次跟老賈談了六七個小時,談完以后,就約柳總,跟柳總也做了一個彙報。第一次我就特別有投資衝動,我從來沒有這樣過。因為老賈的戰略思路特別清楚,他的邏輯都是對的,打法也是對的。比如做汽車,先從最高端的做,然后再往下做。很多打法上,我很認同。最主要的是我特別認同老賈的精神,他是稀有的,這種企業家精神在這個時代是挺稀有的。很多人成就沒有像老賈這麼大,或者像我這麼大,但日子過得特別舒服。老賈把自己的日子過的那麼辛苦,那麼累。這種勁是我特別特別敬佩的。
樂視是個互聯網公司,我們的公司是沒有互聯網基因的,蓋房子是最古老的行業。我們也有判斷,判斷什麼呢?第一,判斷這個事是不是一個有發展、有潛力的事,第二,判斷這個人行不行。老賈是一個這個時代非常稀有的企業家精神,這是我投資衝動最主要的地方,尤其我看了老賈的整個賬以后,就更佩服他了,這麼點錢干這麼大事。老賈的戰略思維,邏輯,戰術,都是對的,最主要的是精神,他的精神真的感動我了。我也是很有企業家精神的,碰見老賈以后,覺得我自己跟他比差太多了。
我一直说兩類人,一個是李書福,我跟他在杭州合作一個項目,我跟老賈说,李書福身上有個勁跟老賈有點像。另一個是戴國峰。這是這個時代非常稀有的一種企業家精神,企業家精神是什麼呢?就是肯冒險。這種企業家是值得你去信任和支持的。
另外一個判斷,樂視生態,原來我一直不了解生態是什麼,比如汽車,汽車也是我原來想投的,房地産是10萬億,汽車是5萬億,現在中國一年賣2800萬輛車,美國和歐洲加起來都沒有中國賣的車多,中國其實是一個巨大的市場。這個邏輯,先做最高端的車,然后再往下做普通老百姓的,樂視的戰略和邏輯是挑不出毛病來的。
再一個判斷是樂視的團隊,樂視的團隊真的挺牛的,我見梁軍、高飛、張昭,劉弘更不用说了,天天見面,這個團隊真的是明星團隊,我們對每個人都做過訪談和溝通,而且不止一次。每一個板塊的負責人都挺牛的,我要幹個活把這幫人弄過來挺難的。樂視團隊確實是思路清楚,執行力強。樂視整個的團隊,大家的精神狀態和隊形不變,狀態特別好。這就是我的判斷。
判斷什麼呢?判斷領頭人、領袖老賈,判斷他的戰略,判斷他的團隊,就好了。你還判斷什麼呢?當然他就缺錢,因為就是因為缺錢就好辦了,這就是我的判斷。
第三個事,我們投樂視的商業邏輯。為什麼投房地産以外的行業?首先说一下投資樂視的邏輯,樂視最缺的是錢,怎麼樣讓樂視不缺錢,我們分成兩塊:汽車和非汽車。這次我們解決非汽車,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缺錢,一次性把所有的資金全解決了,缺多少解決多少,這是我的第一個邏輯。第一個故事是上市公司+非上市公司,我們把這部分錢解決了。第一個階段談的是,賣一部分老股定增一部分新股,老股增發8.6%,新股是7%,我跟老賈談的價格是110億。后來新增一部分電視的股權、影視的股權,15%和15%,加起來150億。第三個階段后面那50億為什麼放在電視呢?電視、影業都是上市公司的,所以,交易結構就變成這樣了。
錢數是怎麼來的呢?我們的第一個商業邏輯,一下子把所有的資金解決了,夠用了,當然是非汽車,汽車是另外一個故事。
第二個商業邏輯,要改善治理結構,因為好多大佬根本不知道上市是什麼,非上市是什麼,汽車怎麼著,汽車缺錢了以后上市公司的股價也跌,汽車好了以后,股價漲停了。我看了看,生態是一回事,但錢不是一回事。當然治理結構讓大家都放心。除了上市公司,我們都派了董事,手機那邊我們還派了一個監事,要想非汽車不缺錢,得看手機的。所以,我們肯定會全力以赴地支持老賈,我們對樂視投資的邏輯就是這兩個。
融創為什麼要投非房地産公司?我曾經说過,融創之所以能到今天,去年1500多億,今年肯定會有一個特別大的增長,明年可能會更多。我們這些年在房地産外的投資一分錢沒有,我們也沒+過互聯網,也沒互聯網+過,這個行業就是蓋房子,怎麼加。我們這些年一直是心無旁鶩的一心一意的在干這一個行業,為什麼我們干這個行業特別牛呢?因為都是高端,價格挺高的,量還挺大的,這是樂視要學習的。樂視的質量是高端的,量也很大,但是價格不高。為什麼現在變成兩件事了呢?说來話長,我在很多場合说過,我們就干房地産,不轉型。但我也说過,我們一定要早點想這個事。房地産行業,2015年是8萬個億的銷售,2016年是11.5萬億,今后我估計會保持在11萬億的樣子,增長挺難的。這個行業的特點是大公司很多,小公司難做。我提了一個觀點,今后5到10年是一個巨大的機會,小公司在退出市場,其實我們還有很大的空間。去年前10名占了整個市場份額的17%,今年占了21%左右,但前三名占了8%左右。到40%的時候,大概是四、五萬億的樣子。我想说的是,這5到10年是中國房地産行業,部分企業的鑽石時代,會快速增長。這是我們吃飯的傢伙,這是我們絶對絶對的主業,我們從來沒有,也不可能,不看好這個行業。
另外,5到10年以后呢?大公司每個人都賣好幾千億,這好幾千億怎麼維持呢?哪那麼多地,地越來越貴。去年10月份以后,公開市場我們基本上沒買地,北京的市場肯定沒問題,但你買了塊貴地肯定有問題,所以,這個行業是有它的風險的。尤其是5到10年以后怎麼辦?確實要研究。其實我們有結論的,我們為了給5到10年以后做准備,應該探索哪個行業,我們是有非常明確的定義的,首先我們是投增量市場,鏈家就是個增量市場,所以我們投鏈家。另外是金融平台,我們看了很多金融公司,為什麼我們沒有下手呢?因為太貴了。
金融平台是我們要探索的一個方向。另外是資源性的行業,去年我們看了很多礦:鉛鋅銅、電解鋁什麼的。還有一部分,過去衣食住行現在到了消費升級的時代,大娛樂、大體育、大健康,這是我們過去想好要投的事。上周,我們投了鏈家,我們跟鏈家談了一年,第一次说投5個億,我说太少了,要弄就弄50個億。不是一時興起投,很多人想投鏈家,投不進去的。作為融創,必須為5到10年以后做准備,10年以后體外的東西跟房地産的東西應該是差不多量級。所以,這幾個行業我一直都在看。
我跟老賈一見面,第一反應樂視是個娛樂平台,又是電視,又是電影,大娛樂是我們的戰略方向之一。可能將來還有汽車。我在許多年前投了一個影視公司,虧沒了。
最后我想说,這個投資對我們很重要。我問了大牛級的人大概有十幾個,有些人是支持我的,有些人給了我很中肯的意見,有的人堅決反對我投。我想说,我已經認真地考慮了他們的意見,我覺得他們的意見不足以顛覆我們這個決策,是因為他們不了解樂視,我覺得你們在座的也不了解樂視。我聽了很多意見,很聰明的人,很牛的人,所有的意見我都認真聽了,他們的意見確實是不足以顛覆我們這個決策。
另外,很多人確實想跟着投,我用一個小時能说服他們樂視怎麼好,因為我了解情況。但時間太緊了,我們有復牌的壓力。在過去我還聽意見说要不要投,今后我不聽任何人的意見了,因為我已經投完了。
第一財經獲悉,樂視今日下午13點30分舉行樂視&融創戰略投資暨合作發布會, 賈躍亭在合作發布會上表示,樂視第一次迎來了發展歷史上真正意義的第二大股東。過去樂視一直是家單槍匹馬、孤軍奮戰,夢想成為孤膽英雄的公司,現在引入融創作為戰略夥伴,意味著我們有了強大的戰略同盟,有了自己的夢想合夥人。雙方在一起真正形成強大的協同、共生、共贏、共享。
同時,賈躍亭在現場表示,樂視控股將與融創中國開展業務層面的合作。賈躍亭稱,“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為融創及全體股東創造十倍、甚至是百倍的回報,讓樂視網能夠成為A股市場上第一個營收超過千億美金的民營企業。”並稱,“引入融創會幫助我們改善公司經營、完善治理機制。150億資金到位,有助於我們一次性系統解決了資金短板”。
賈躍亭也談到最近正熱的樂視汽車,他稱,第三大體系、樂視超級汽車生態進入的更是一個萬億美元市場。隨著研發不斷推進、超級汽車工廠的破土動工,樂視超級汽車將為生態系統下一階段貢獻巨額營收、推動整個生態規模爆發式增長。在FF發布會後36小時內,FF91的預約量超過6萬,這一市場表現及各方面突破性進展讓我們對未來充滿信心。
賈躍亭表示,樂視雖永遠不會進入房地產行業,但能夠運用樂視的互聯網理念,更好地服務房地產行業。
附賈躍亭演講實錄:
大家好。感謝記者朋友們到這里見證樂視發展歷史上一個非常重要的時刻:樂視與融創,互聯網與房地產行業兩大標桿企業,就這樣成為史上最跨界組合,開始全面深入合作。
我和孫總都是山西人,但之前我們一直沒見過面。大家都知道年前樂視經歷著一場風波,很多人都很關心我們。一位相識很久的老朋友、老大哥,葛洲壩地產集團的何董事長,當時我找到他去談一項業務,他就同我提起孫總,說有一個人和你經歷挺像的,這些年都經歷過大起大落、非常的堅韌、非常的不容易。而且你們還是老鄉,可以見面認識一下。
應該是去年12月10日,在何董推薦介紹下,我和孫總見了面,最初是想談談出售世茂工三的事情。孫總人真性情、仗義,我們一見如故,等聊到盡興的時候已經是淩晨一點鐘了。中間就提到樂視正在談引入戰略投資夥伴,IT、互聯網、零售和地產各個產業里幾乎中國半數巨型企業集團都有意合作。孫總就說,你等等我,我肯定比他們快。
我當時沒想到孫總會認真對互聯網感興趣。兩天後我們第二次見面時,基本上就是談這次戰略合作的細節了。12月13號我就飛往美國,回來後不久這次合作就已經徹底敲定了。特別感謝孫總親自帶隊全力推動,他的團隊非常盡責、非常高效。通過這一個多月時間的了解,融創比很多跟蹤我們多年的投資人還要了解樂視。
孫總有一句話我記得非常清楚,他說他雖然不太了解我們這個行業,但他相信他的判斷——他相信樂視這種互聯網生態模式能夠代表未來,所以他願意拿出150億戰略投資樂視,這對於他來說也算是“All In”了——坦白說在這個時候他做出這樣一個決定,令我非常感動。
其實不止孫總。這些年來樂視一路蒙眼狂奔,有嘲諷、質疑,也曾跌倒、受傷…….值得慶幸的是,我們從沒回頭,而是沿著夢想堅定前行。更感謝這一路支持我們的人,正是他們對互聯網生態模式的理解和認同,才有樂視一次次涅槃和重生。
這次引入融創這個重量級的戰略投資人,對於樂視至少有三重意義:
第一,樂視第一次迎來了發展歷史上真正意義的第二大股東。過去樂視一直是家單槍匹馬、孤軍奮戰,夢想成為孤膽英雄的公司,現在引入融創作為戰略夥伴,意味著我們有了強大的戰略同盟,有了自己的夢想合夥人。雙方在一起真正形成強大的協同、共生、共贏、共享;
第二,地產等諸多領域開展一系列深度全面合作。樂視永遠不會直接進入房地產行業,但我們會通過生態開放理念對這個行業有所變革,與融創一起推動傳統房地產及智能家居產業進入互聯網生態時代;
第三,引入融創會幫助我們改善公司經營、完善治理機制。150億資金到位,有助於我們一次性系統解決了資金短板。但對樂視來說,重要的是借此改善治理機制、提升組織能力來解決自身發展中的問題,實現健康發展:
在資本層面上,樂視將全面提升組織能力、優化資本結構,與金融機構、長期價值投資人建立起生態夥伴關系;在業務層面,樂視七大子生態將以用戶為核心、以經營為導向,全面提升自我造血能力,實現生態經營現金流正向快速增長,健康、快速的向千億美金營收目標發起沖刺。
營收千億美金——這聽起來好像是一個遙不可及的目標,但我們有信心去實現它。
我們正在走進互聯網時代下一個黃金十年周期。無論是效率提升、流量為王的PC時代,還是作為它的延伸的移動互聯網時代,都已經隨著人口紅利的終結走入了尾聲。下一個時代,將是產業互聯網、更準確的說是互聯網生態時代;它以互聯網為基石和紐帶,去變革傳統產業,並且打破產業邊界,實現跨產業垂直整合下的價值鏈重構,形成全球化的開放式閉環共享生態系統,通過破界創新、生態化反去不斷創造全新用戶價值和經濟價值的黃金十年。
如果站在全球市場上去看,你會發現一場全球範圍內的價值遷移正在發生。在經過二十年發展和積累之後,我們擁有近7億互聯網用戶、在智能制造以及科技創新方面已經擁有巨大優勢並且日益強大,中國企業應該思考如何在這個過程中扮演重要的、甚至是引領者的角色。
而樂視生態憑借價值重構和創造、生態開放和價值共享,不斷為世界創造出獨一無二的東西。就在不久前,樂視戰略合作夥伴FF在美國CES發布了首款量產車FF91。這款打破了互聯網、AI及無人駕駛、IT、汽車及電動系統五大技術領域邊界的新物種,它致力於重構傳統汽車產業價值鏈、引領汽車產業進入下一個時代,讓計算能力、AI與無人駕駛、互聯網及電動系統成為未來汽車產業的全新核心價值。一位看過FF91的外媒評論家稱,FF91這樣一款集極限科技與奢華體驗的新物種互聯網智能電動車,讓ModelX看起來像一款入門級本田CR-V。
而為了實現營收千億美金的目標,在上市公司樂視網體系,我們將深挖超級電視、超級手機等智能終端入口價值,持續增加各生態用戶運營收入;
基於整個樂視生態,我們改變了中國企業全球化路徑,同時在中國、美國兩大互聯網強國以及其它新興市場規模獲取高價值用戶,通過提供全球產品和服務,實現收益強勁增長。
第三大體系、樂視超級汽車生態進入的更是一個萬億美元市場。隨著研發不斷推進、超級汽車工廠的破土動工,樂視超級汽車將為生態系統下一階段貢獻巨額營收、推動整個生態規模爆發式增長。在FF發布會後36小時內,FF91的預約量超過6萬,這一市場表現及各方面突破性進展讓我們對未來充滿信心。
引入融創成為我們的戰略投資人後,樂視這場風波終告結束。正如我之前所說,樂視將真正走向成熟,我們將始終如一的為用戶創造更高體驗和全新價值、我們將超值回報我們的生態夥伴、我們將為股東源源不斷創造生態價值。
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為融創及全體股東創造十倍、甚至是百倍的回報,讓樂視網能夠成為A股市場上第一個營收超過千億美金的民營企業。
我們將與夢想合夥人一起All In,沖刺互聯網下一個黃金十年。
近日,陷入資金鏈窘境的樂視獲得多路資金馳援。其中,尤以房地產“土豪”融創最為引人矚目。此次救活樂視的融資共計168.71億元,僅房地產企業融創中國就出資150.41億元,占融資總額的近9成。
融創中國董事長孫宏斌表示,這是該公司首筆跨出地產圈的投資。“2016年全國商品房銷售金額已突破10萬億元,今後再增長挺難的。房地產行業發展已觸碰‘天花板’,融創此次投資樂視也是探索轉型。”
同策咨詢研究部總監張宏偉認為,在國內房地產市場布局空間已經有限的市場環境下,大多數品牌房企勢必將面臨多元化轉型。
但從目前來看,開發商在探索房地產上下遊產業之外的投資基本以失敗告終。如恒大近期剝離糧油、乳制品及礦泉水等非主營業務,放棄近三年來的快消領域拓展。不少做社區商業的房企也跟記者表示,“做商業前三年根本沒打算賺錢。”
但就連孫宏斌自己都坦言,“對樂視生態沒完全看懂,對其汽車板塊基本沒看懂。”
記者采訪的市場分析人士普遍認為,融創此次投資150億元“打水漂”的可能性更大。張宏偉認為,“融創註資雖緩解了樂視的燃眉之急,但因樂視生態模式的資金缺口巨大,融創的投資極可能造成其多元化轉型失敗,更可能重蹈順馳擴張過速失血覆轍。”
事實上,融創中國在市場上激進的擴張步伐和作風備受市場質疑。孫宏斌在發布會上宣稱,截至2016年年底,融創中國賬上有現金600億元左右。
然而,2016年融創中國的拿地金額超過千億元,加之近期融創總斥資近500億元接連收購萊蒙國際、融科、金科、鏈家以及樂視等公司的股權。其資金來源引發市場質疑,從而進一步引發了投資者的集體“差評”。
招銀國際重申“維持融創中國賣出評級”。招銀國際認為,融創中國債務負擔沈重,大量的投資和收購將公司的財務杠桿水平推向新高。此外,中金、花旗等機構也擔憂,孫宏斌的“機會主義”舉措將令融創未來戰略非常不清晰。國際三大評級機構穆迪、標普和惠譽也相繼下調融創評級,其理由無一例外是融創負債率太高。
據高盛高華證券計算,融創中國目前的負債率高達117%,已“資不抵債”。對此,孫宏斌的回應是“投資者可以把入股樂視視為拿地”。但有評估機構認為,拿地是購買不動產資產,從目前來看,土地價值處於單邊上漲趨勢。而投資前景不明的樂視股權卻是風險極高、波動極大的資產,此次“慷投資者之慨試融創之錯”,未來或使其公司財務狀況惡化。
記者查閱融創財報發現,融創部分借款以竣工物業以及融創及其子公司股權進行抵押。融創2016年業績中報同時顯示,該公司上半年凈利潤約為1.03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91.8%。用自有資金購入樂視股權顯然遠遠不夠。
融創巨額的收購資金從哪里來?融創公告中解釋稱,“長期流動資金的來源包括貸款、股東註資及股份發行。”也就是說,融創入股樂視實際上采用“以債養股”模式。這與當年孫宏斌的初創企業“順馳”擴張過速、資金鏈斷裂,“十個瓶子2個蓋子”的資本遊戲如出一轍。值得註意的是,孫宏斌曾在發布會上表示,“沒想到樂視用這麽少的錢,做了這麽多事。”
“這足以讓監管部門警惕。”有業內人士提醒,融創把左手的負債變成了右手的股權,這無異於在金融杠桿之上再加杠桿。在中央定調繼續深化“去杠桿”之際,監管部門應警惕融創和樂視的合作模式淪為“靠無限使用金融杠桿和利用高頻率、高廣度、高滲透率的關聯交易帶來的規模擴張假象。”
記者註意到,在宣布150億元入股樂視後,融創市值三天內縮水超過10%。
2017年2月28日,樂視網控股子公司樂視致新電子科技(天津)有限公司召開“春天的故事”發布會,發布超級電視新品。發布會上,樂視致新總裁梁軍指出,2017年樂視致新的銷量目標為——大屏智能終端硬件銷量保700萬,爭800萬臺。
梁軍在會上宣布,2016年樂視致新大屏運營收入增長300%,同時也宣布樂視致新與融創的合作框架。梁軍說,融創中國部分精裝高端地產引入70吋以上樂視超級電視;樂視深度挖掘大屏生態精準營銷價值,助力融創中國高端物業銷售。
梁軍介紹,與融創的合作主要包括三方面:1、融創中國部分精裝高端地產引入70吋以上樂視超級電視;2、樂視深度挖掘大屏生態精準營銷價值,助力融創中國高端物業銷售;3、充分發揮各自在資源、渠道、營銷等領域的化反價值,進一步鞏固在各自行業的領先地位。
每經記者 黃博文 吳若凡
“收購狂人”孫宏斌再度擴大融創的地產版圖,這次的標的是半年前已被其收購的融科置地旗下兩項目剩余權益,經此融創成為融科智地合肥融科城及武漢融科天域兩個項目的全資擁有人。
3月1日晚間,融創中國發布公告稱,公司於當日與天津博聯投資和聯想(北京)訂立股權轉讓協議,收購事項的總代價約為23.04億元。
公告顯示,天津博聯投資同意出售北京融智瑞豐的30%股權及債權,總代價為6.87億元,其中股權代價約為4.87億元,債權代價約為2億元;聯想(北京)同意出售成都聯創融錦49%的股權,總代價為16.17億元。
在此收購前,融創中國已實際擁有北京融智瑞豐70%權益,成都聯創融錦35.7%權益,並且已實際擁有合肥融科城項目41.5%權益及武漢融科天域項目35.7%權益。
收購事項完成後,北京融智瑞豐及成都聯創融錦將成為融創的間接全資附屬公司,並且公司將間接擁有合肥融科城及武漢融科天域項目的全部權益。
據悉,此次交易涉及的北京融智瑞豐和成都聯創融錦主要從事合肥融科城及武漢融科天域項目的開發。
資料顯示,合肥融科城項目位於中國安徽省合肥市,主要用作住宅及商業的開發,總占地面積約40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151萬平方米及未售面積約91萬平方米。
武漢融科天域項目位於湖北省武漢市,主要用作住宅及商業的開發,總占地面積約4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16萬平方米及未售面積約3457平方米。
融創方面表示,本公司一直堅持區域深耕戰略,已經布局中國主要核心一二線城市。收購事項將進一步增加公司在合肥和武漢的土地儲備和市場份額,並進一步鞏固集團在武漢與合肥市場的領先地位和品牌影響力。
早前的2016年9月18日,融創中國和聯想控股發布聯合公告宣布,於9月16日,融創擬收購聯想控股41間目標公司的相關股權及債權,該等目標公司主要擁有42個物業項目的權益,總代價約為137.88億元。
同策咨詢張宏偉表示,成都和重慶這些城市年均住宅銷售量都在1000萬平方米以上,甚至武漢這兩年的平均銷售面積達到2000萬平方米左右,成為全國市場銷售量最大的城市之一。
此前,在入股鏈家之後,融創中國設定了2017年的銷售目標:2100億元,較2016年增長35%。這些新進城市,對於融創來講,有市場布局的大機會,融創可以在這些城市發揮其營銷和執行的優勢。
在過去的2016年,融創在業內發起數次收購備受關註。招銀國際研報指出,融創2016年購入3900萬平方米土地儲備,成功進入深圳、廣州、佛山、東莞、鄭州、廈門、青島、南寧、昆明市場。至此,融創在全國主要城市均有布局。研報同時估計,融創現有土地儲備將達到6440萬平方米,較2015年已經翻了一倍,融創擁有充足的可售資源。
一天之內,仁寶和融創中國兩家公司先後公布了對於樂視相關業務的投資情況。
其中,仁寶成了繼信利電子之後又一家“債轉股”的樂視供應鏈廠商。去年11月時,仁寶曾對外透露截至2016年9月底,公司對樂視的應收帳款總金額為新臺幣82.9億元,其中逾期1-180天之金額為新臺幣42.5億元(約9.2億元人民幣)。
3月28日下午,樂視網公告稱,為樂視樂視致新決定進行增資擴股,仁寶信息技術(昆山)有限公司出資人民幣7億元,其中人民幣 7036萬元計入註冊資本,占增資後樂視致新總股本的2.15%。
仁寶的這筆投資有著不少先決條件,包括樂視致新股東決議通過和交易文件簽署,以及樂視致新及樂視網無重大不利變動,其他認購樂視致新增資的投資人無重大違約事件。
和仁寶的情況類似,在此前的2月14日,樂視網曾發布公告稱其控股子公司樂視致新電子科技(天津)有限公司決定進行增資擴股,信利電子有限公司出資7.2億元,其中749.8865萬元計入註冊資本,占增資後樂視致新總股本的2.3438%。
同一天,融創中國(01918.HK)董事局主席孫宏斌在2016年業績發布會上透露了其對樂視的投資進展: “目前公司已經投了124億元,同時已經向融創投資的三家公司派了董事人員。”
今年1月,融創突然馳援資金鏈緊繃的樂視。融創對樂視總投資達150億元人民幣,包括以60.41億元收購樂視網(300104.SZ)8.61%股權,以79.5億元獲得增發後樂視致新33.5%股權,以10.5億元收購樂視影業15%股權。
150億的投資,從孫宏斌初見賈躍亭,到雙方召開發布會,僅用了36天。這令業界震驚,一些人將其解讀為兩個理想主義者的賭局。但孫宏斌心態平和,他說,這就是一筆生意。在3月28日的業績會上,面對記者的提問,孫仍然堅持自己的選擇。他說,融創投資的這部分樂視業務,他都看好,到目前為止,對樂視的看法不變。由於是長期投資,所以對股票一時漲跌也不太關心。
談及目前的樂視業務,孫宏斌表示,“樂視是在向好的方向發展,你要給樂視一個發展的過程。樂視要把業務該切的切,該合的合,我們投資的方向沒變,樂視現在該賣的也在賣,該合作的在合作,人員該調整的也在調整,這些不是負面,是正面。你把樂視的各個板塊分開來看都是對的,但是合起來就不對了,因為你沒有資源。”孫宏斌還再次提到了此前曾認為“十幾個億買中超版權沒有意義”的樂視體育業務。他說,“中超本來就不應該做,投了13億,虧了5億。你不能因為說中國老百姓喜歡看你就做,這是一個買賣,你這麽做就不對。”
可以看到的是,就在今年3月,曾在接受第一財經采訪時表示“七個子生態控制權一個都不能少”的樂視網,已經宣布放棄子公司樂視電子商務控制權。不久前樂視體育在官方微博上宣布,樂視體育接到亞足聯通知,雙方此前簽訂的關於亞冠、十二強賽等賽事的版權合作終止。
不過,孫宏斌坦言自己到現在還沒有看懂“樂視汽車”。
他說,有三個因素使他還沒有下決心是否投資樂視汽車。第一,電動車市場的拐點究竟什麽時候來到?方向正確之下,市場放量的時間周期有多長,尚無法預計。第二,電池技術突破及相應的成本降低如何實現?電池工業的走向尚不清晰,存在變數。第三,充電條件,配建充電樁等都是巨大的工程。
對於是否繼續投資樂視?孫宏斌回答:“我們是買賣,合適就繼續投,不合適就不投,我不是慈善機構,也不是急救隊。”
融創中國5月5日發布公告,2017年4月,集團實現新增預訂銷售金額人民幣195.7億元,同比增長78%,合同銷售金額人民幣191.7億元,同比增長79%,合同銷售面積約97.3萬平方米,合同銷售均價約人民幣1.97萬元/平方米。
截至2017年4月底,融創中國實現合約銷售金額人民幣638.2億元,同比增長80%。其中,合同銷售金額為人民幣597.0億元,預訂銷售金額為人民幣41.2億元。合約銷售面積約346.1萬平方米,合約銷售均價約人民幣1.844萬元/平方米。
另外,保利地產4月份簽約面積185.06萬平方米,簽約金額 262.04 億元,均增長約三成。2017年1至4月,累計簽約面積603.36萬平方米,簽約金額836.17億元,各同比增長24%、28%。
中國恒大昨日公告稱,4月份的合約銷售金額為人民幣378.5億元,合約銷售面積為368.0萬平方米。
萬科發布公告稱,4月份實現銷售金額418.9億元,銷售面積289.8萬平方米。1-4月份公司累計實現銷售面積1278.1萬平方米,銷售金額1921.7億元。
金科的股權之爭正進一步升級。
5月1日晚,金科股份發布公告稱,融創子公司再次通過二級市場合計增持金科股份股票2.26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4.99%。本次增持完成後,融創對金科股份的持股份額達25%,與金科實際控制人黃紅雲的持股差距進一步縮小,僅為1.24%。
從去年9月至今,融創對金科接連的增持動作,早已引發市場對其增持動機的諸多猜測。與此同時,金科實際控制人黃紅雲在4月初“不放棄公司控制權”的公開表態,以及其通過引入廣州安尊持股金科並簽署《一致行動協議》等動作,也被外界認為是反擊融創舉牌,鞏固其對金科實際控制人地位的舉措。
雙方不斷升級的股權之爭,也引發監管層的關註。
5月2日晚,深交所就融創子公司增持一事發出關註函,連發四問要求其於5月5日之前給出回複。
記者就融創的增持動機向公司品牌部聯系采訪,但截至發稿未收到任何回複。對於融創與黃紅雲之間不斷升級的股權博弈,外界也將其與萬科的股權大戰進行類比。
對此,財經評論員劉艷則有不同看法,她告訴記者,融創增持金科符合孫宏斌一貫的作風,並不讓人意外,增持金科也能快速解決融創拓展土地儲備的訴求。“就我對孫宏斌投資風格的了解,他對企業控制欲的追求絕不會超過對利潤的追求,所以融創的增持更看重的是投資回報。”
記者統計發現,從去年9月21日融創首次入股金科股份至今年5月4日,金科股份股價已從4.39元上漲至6.74元,股價漲幅高達54%,這對於融創和金科而言都是雙贏之勢。
“萬科股權之爭”不會上演
從融創首次增持金科開始,公司對於增持動機和權益變動計劃的表態就極為模糊。在多次權益變動報告書中,融創都以“看好金科股份的未來發展前景,認同金科股份股票的長期投資價值”解釋增持原因。
雖然外界對於融創增持動機猜測眾多,但在上海師範大學商學院副教授黃建中看來,融創通過借殼金科股份在A股上市的可能性不大。
“在融創公布的權益變動報告書中,其明確表態在12個月內暫無對金科股份購買或置換資產的重組計劃,如果其在一年內取得對上市公司的控制權後轉而謀求在A股上市,就會出現涉嫌信披誤導的責任。”黃建中告訴記者,從近期融創大力推進多元化的投資動作來看,其本次增持金科股份更多地可能是出於財務投資的目的。
對此,中國城市房地產研究院院長謝逸楓也表示認同。“隨著房地產調控政策的持續推進,地產企業所面臨的融資渠道及土地政策進一步收緊,這也讓不少地產企業通過並購來實現業績的持續增長。”謝逸楓告訴記者。
“金科主要立足重慶,是一個區域性的地產品牌,同時,公司自一二線主要城市的優質土地儲備相對有限,同時,公司還有負債,其並購價值並不算大,融創的增持應該更多的是出於財務投資的目的。”融創的增持會對金科實際控制人的地位形成威脅,而黃紅雲要保住控股股東地位就必須付出更高的代價增持股份,這也勢必將推高融創的投資收益。
而從融創投資金科的情況來看,其無論在投資效率還是投資收益來看都是一筆極為成功的交易。據公開數據顯示,融創目前約持有金科25%的股權,耗資約為63.2億元。對此,以金科股份5月4日的收盤價格6.47元為準,融創已實現近27億元的投資浮盈,而其在2016年的凈利潤也不過29.38億元。
“特別是隨著地產行業從千億向萬億營收邁進的關鍵時期,所有地產公司要實現銷售過萬億的目標,僅靠賣房產很難達成這一目標,必須要靠不斷並購優質資產來實現。”劉艷表示,對利潤的追求讓融創對金科的增持更像一場強強聯合,雙方雖然持股相近,但在談判和博弈上可能已有默契,未來可能還會通過一系列合作實現雙贏目的。“對於這一點,也可以從融創近期的頻繁的投資動作中得到印證。”
資本運作撬動萬億夢想
“在地產行業,土地儲備和回款速度決定著地產企業的生存能力。”劉艷告訴記者,土地儲備、快速銷售和並購重組也是融創一直以來擅用的三個策略。
在土地儲備方面,考慮到土地市場競爭激烈,土地價格高企,孫宏斌曾多次表示,希望以並購的方式獲取項目。從融創2016年年報數據來看,融創的土地儲備近8000萬平方米,其中去年以來新增土地逾5000萬平方米,2/3為收、並購所得。
特別是隨著近期地產行業調控趨緊,超一線城市地產行業發展趨於飽和的情況下,越來越多的開發商將目標紛紛瞄準潛力巨大的二線城市。而融創近期在二線城市動作頻繁。
去年12月,融創就通過招拍掛取得西安東二環地塊,並以18.5億元的成交價格榮膺“地王”。近期,融創也先後接盤聯想的地產項目,入股金科股份,同時還在5月4日晚間發布公告宣布以36.62億收購青島嘉凱城的全部股份。
劉艷表示,特別是融創對於金科股份的增持,有利於公司快速切入二線地產市場,這也符合公司一貫的投資風格。
“金科股份是西南地區最大的土地儲備商之一,對金科的增持可以幫助融創快速解決拓展土地儲備的問題。與此同時,金科在二線城市較好的資源、背景和基礎,雙方的強強聯合,可以幫助融創節約時間和運營成本。”劉艷說道。
隨著融創在2016年突破千億銷售躋身地產一線梯隊,其接下來將面臨從5千億向1萬億邁進的發展階段。而要實現這一目標,謝逸楓表示,地產企業必須通過並購獲得土地儲備及優質項目,快速提升銷售業績來實現。“這也是近期地產行業並購重組事件頻發的重要原因。”
劉艷對此表示認同,她告訴記者,隨著中國地產行業逐漸步入萬億寡頭時代,地產企業未來將不再是單純的地產項目的建造和銷售企業,將會更多地利用資本和金融工具,通過對優勢資源的並購整合,來實現業績的穩步增長。
“其實,融創近期的並購項目正踐行這一並購邏輯。”劉艷告訴記者。
金科股份5月8日晚間公告,融創系稱增持並非主動謀求上市公司控制權,未來12個月內將繼續增持金科股份不少於2000萬股。如通過增持,或其他股東可能減持,不排除成為第一大股東的可能性。
融創系稱,投資金科股份是基於對其公司價值的認可和管理團隊能力的認同,沒有計劃在未來12個月內派駐半數以上董事。截至目前,本公司僅為金科股份第二大股東,金科股份的實際控制人仍為黃紅雲先生。如未成為第一大股東,在未來12個月內本公司及其一致行動人有可能根據金科股價情況、上市公司業務發展情況以及本公司的資金安排等因素,依法減持部分或全部股票。
融創系表示,本次增持金科股份的資金全部來源於股東借款,並且該借款無期限、無擔保,也不需要支付任何利息和其他費用,股東的資金來源於同一控制人融創中國控股有限公司100%持股的融創房地產集團有限公司經營活動所產生的現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