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阿里雲開放ET工業大腦:未來三年要連接100萬個產線和設備

在累積20多個成功案例後,阿里雲宣布將ET工業大腦平臺對外開放。

8月1日,阿里雲機器智能首席科學家閔萬里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工業大腦的目標是把人工智能與大數據技術嫁接到生產線,幫助生產企業實現生產流、數據流與控制流的協同,提升產線效率,以自主可控的路徑實現自主可控的智能制造。”

據悉,ET工業大腦開放平臺將開放三大行業知識圖譜、19個業務模型、7個行業數據模型以及20多個行業算法模型,同時,生態夥伴可以在該平臺上進行編程,將行業知識、大數據能力、AI算法便捷地融合到一起,為工廠量身定制智能應用。

以石化行業為例,今年3月,阿里雲與恒逸石化開始進行工業數字化合作,使得石化生產煤炭消耗量下降3%。

對於企業來說,在ET工業大腦開放平臺上,只需兩步就可以打造智能工廠,即先通過數據工廠實現快捷上雲,再基於AI創作間訓練出工廠的專屬智能。

阿里雲ET工業大腦產品總監陳鵬宇告訴第一財經記者,ET工業大腦可以快速訓練出企業專屬的工業智能,即利用來自數據工廠的數據,根據業務經驗,得出企業專屬的工業智能應用。

“目前,ET工業大腦團隊擁有不足25個人。”閔萬里告訴記者,ET工業大腦平臺的目標是三年要連接100萬個產線和設備。

看重工業互聯網領域的不止阿里雲。

作為阿里雲的競爭對手,騰訊雲很早就布局工業互聯網領域。基於騰訊多年在雲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領域的技術積累和優勢,此前,騰訊雲已與三一重工(600031.SH)、富士康等多家工業制造領域企業達成合作,為企業提供從生產制造到客戶關系管理的一整套數字化應用,進而提升企業運營效率。

相比傳統制造企業,阿里、騰訊等互聯網企業對工業制造業的部署,其背後的主線是發揮在互聯網、雲計算方面的優勢。區分於消費雲,工業雲數據的處理量和複雜性是消費雲的數倍,準確性方面的要求也更高。

但無論是阿里還是騰訊,本身擅長的是互聯網技術,但雲平臺的搭建還需要專業、全面的工業知識做支撐,能夠深刻理解工業制造業的痛點和邏輯,這些並不是阿里和騰訊所擅長的。

記者了解到,工業數字化轉型有三層——產線數據的采集、基於數據的全局決策、分析結果與控制指令的實時下達,ET工業大腦只做其中的三分之一,即基於數據的全局決策,其他環節都與生態夥伴合作。

阿里雲稱,未來3年,阿里雲將面向工業領域招募上千家生態合作夥伴,以實現智能制造成功案例的規模化複制,加速推動制造業的數字化轉型。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劉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6824

龕位 6.9萬個 首期已出售 10月「入伙」 明月山龕場僭建須清拆-問博控股(8212)

1 : GS(14)@2010-08-09 21:52:18

上市公司十幾億看來就此沒有了...但人地穩贏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LN20100421032_C.pdf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867&art_id=14325517

【本報訊】特首曾蔭權那邊廂批評 18區「各家自掃門前雪」,要求覓地建骨灰龕;這邊廂私營骨灰龕違規加建下,繼續其發展大計。其中位於元朗新圍村的私營龕場「明月山」,以「先人豪宅」作招徠,龕場規模龐大,完成後料有 6.9萬個龕位出售,最貴的開價 20多萬元,今年 10月 1日正式「入伙」;但屋宇署指龕場有部份牽涉違規加建,署方即將發出清拆命令。
記者:陳凱迎
上述私營骨灰龕位於元朗新圍村 60號,該址原本是一間建於 20世紀初、具嶺南建築風格的兩層高老屋;根據該村村民指,老屋於前年起被人進行改建及加建,疑似開設骨灰龕。記者昨日於現場所見,老屋被改建後,原有的尖形屋頂已被移平;有村民透露,近日不時有旅遊巴載着一批批長者前來參觀,昨日亦見代理商到場視察環境。
代理指上市公司作後台
根據該名代理商的資料,於該處興建的骨灰龕名為「明月山」。記者以顧客身份向該名代理商查詢,對方表示明月山骨灰龕項目共分 6期,現階段第一期已設有 2,000個龕位出售,最便宜每個售 2萬元,最貴的「齊眉位」則每個要 20多萬元;當 6期全部完工,代理商指屆時將共有 6.9萬個龕位出售,首批龕位今年 10月 1日正式「入伙」。
「家已經賣咗幾百個,賣得好快,好多時啲人嚟現場睇完都即刻話買」!代理商游說記者時,更以毗鄰豪宅「元朗葡萄園」為賣點,稱該骨灰龕為「先人豪宅」,更指龕場有上市公司作後台,不會是違規;而根據早前有傳媒報道指,該上市集團為問博控股有限公司(國民黨將領張學良養女張桂蘭為上任主席,現已辭)。
於村內居住了 50多年的謝先生表示,已就有關骨灰龕工程向地政署、規劃署、屋宇署等投訴,上月 28日更去信特首辦,要求政府正視事件;特首辦翌日回覆時表示,會轉交發展局跟進事件。
地政總署則於本月 3日,收回新圍村村口部份已被擅自鋪平的地段,並豎立警告牌;屋宇署更於本月 6日,書面回覆謝先生指, 60號屋的加建工程由於未事先獲得該署批准及同意而展開,署方即將向該址土地業權人發出清拆命令,飭令將其加建部份拆除。
                                村民擬下周日發動抗議謝先生表示,除擔心骨灰龕「入伙」後,令村內空氣轉差及人流增加外,亦怕一旦龕場因違規而須清拆,已購入龕位的消費者將會血本無歸,「到時真係個個拎住個骨灰龕去政府總部問特首點算」!該村村民計劃下周日發動抗議行動表達不滿。
圖建骨灰龕王國【本報訊】骨灰龕位需求龐大,人人想分一杯羮。被指是明月山項目背後後台的問博控股有限公司( 8212),本身為創業板公司,經營食油內銷及持有油田股權。
設有紙紮殯儀服務問博去年底突然發出備忘,指數年前已有參與骨灰龕業務,並以 18億代價購入聲稱擁有元朗多幅土地及舊屋的註冊公司 Casdon Management,翻新相關舊屋後,可用作放置先人遺物作拜祭用,並揚言會繼續積極增強其業內之主導地位。
根據問博的公司公告,現任主席為林衛邦,已故國民黨上將張學良養女張桂蘭則是前任主席。公告指,張桂蘭是為投入更多時間作其他發展,才辭任董事會主席一職,與董事會並無分歧。
除骨灰龕業務外,問博於上月又發出新聞公告,指 Casdon Management的子公司與台灣新派紙紮產品生產商 SKEA簽訂協議,在港獨家代理 SKEA的紙紮產品,並與四個香港基督教團體合作提供基督教殯儀服務。
落力游說
聲稱列政府認可名單內骨灰龕一位難求,記者昨以顧客身份向私營骨灰龕「明月山」的代理查詢時,對方亦出盡法寶游說,包括以骨灰龕鄰近元朗豪宅葡萄園為賣點,又稱日後會有鐵路直達,並指骨灰龕場將會在政府的「認可」名單內,不斷游說記者要到現場參觀視察。
指日後有鐵路直達記者昨以顧客身份,致電明月山其中一家代理商「利時國際代理公司」查詢購買龕位詳情,公司職員陳先生形容,因骨灰龕場鄰近豪宅元朗葡萄園第二期的御葡萄,故可稱為「先人豪宅」。
當記者表示擔心骨灰龕場位置偏僻,交通不方便時,陳又聲稱將來有鐵路直達龕場附近的牛潭尾,並保證不會有違法經營的問題,「我哋有上市公司做後盾,上市公司點會做違法嘅事?」他表示在政府即將公佈的私營骨灰龕名單上,此骨灰龕場會在「認可」的一號名單內,日後很大機會獲發牌,「已經收晒附近嘅地,自成一國,唔使擔心」。
陳續指已有 2,000個龕位落成,若日後共六期的工程全部竣工,將會有 6.9萬個龕位,規模非常之大。為了加強記者購買的信心,他極力游說記者到現場參觀,更可安排接送,隨時成行,務求令記者盡快落實購買。
本報記者


元朗新圍村部份官地被人擅自鋪平,疑用作修路往私營骨灰龕場,地政總署已在相關地段豎警告牌。


張學良養女張桂蘭為上市公司眾彩股份主席,與問博關係密切。
2 : reference(1610)@2010-09-17 17:07:21

2010年9月17日  03:12:40 p.m. HKT, AAFN
問博<08212.HK>澄清已向骨灰龕銷售代理發出終止信

問博<08212.HK>發表澄清通告,全資附屬明月山和骨灰龕銷售代理簽訂代理合約時,集團代理指引訂明任何銷售代理以「明月山」商號作市場推廣或與其他產品一併出現於代理的推廣活動文件前,必須取得公司的書面允許。經調查後發現,有媒體報道所指的網上廣告,並未事先得到公司允許,公司已要求該代理即時刪除該廣告,並向該代理發出終止信,保留追究該名代理的權利。

另外,公司支持政府通過立法途徑,以規管骨灰龕設施,並冀望政府在釐清法律問題及社會達成共識前,不應以過份簡單列表處理該議題。公司表示,不認同及不支持政府單靠土地和規劃相關的條例,發布兩份私營骨灰龕供應商名單。公司建議,業界於過渡期內自行註冊登記,以提高經營透明度,增加市民信心。待政府訂定發牌條件和完成立法後,相關部門便能本著公眾利益而作出全面規管香港現有骨灰龕設施。(mk/d)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傳真: 852 2186 8286
電郵: [email protected]
網址: www.aastocks.com
3 : GS(14)@2010-09-18 08:36:25

http://realforum.zkiz.com/thread.php?tid=6656
暫時放在此
4 : 大粒米(1247)@2010-10-16 13:08:14

那8212會爆煲嗎??
5 : GS(14)@2010-10-16 21:00:45

4樓提及
那8212會爆煲嗎??


爆緊啦..合埋先想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0244

Vincent Tchenguiz 拋售 25萬個物業 佔全英 1%

1 : GS(14)@2012-01-30 23:18:12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35&art_id=16024909


作價 366億

這次拋售,程吉斯是以家族基金名義進行,據報由投資銀行 Lazard協助出售,目標買家瞄準主權財富基金。這批物業 40%在英格蘭東南部,單是倫敦已有 1.5萬個,但伴隨的債務高達 20億鎊(約 244億港元)。程吉斯向英國《金融時報》透露,已有數個買家表示有興趣。
程吉斯與兄弟羅伯特( Robert) 1988年投身房地產業,迅速崛起,擁 10間希爾頓酒店,生活奢華。 2008年冰島銀行 Kaupthing陷危機,主要股東羅伯特拋售股票,勁蝕 10億鎊( 122億港元)。兄弟倆去年牽涉與該行倒閉的欺詐案被捕,但未被起訴。
英國《星期日郵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7501

2.5萬個公營房屋要跑數 無視居民安全建屋量不達標 斜坡盲起樓

1 : GS(14)@2016-01-14 13:21:20

■政府為達建屋目標,將斜坡也納入地盤範圍,額外建約1.7萬個單位。鍾偉德攝


【2016年施政報告】【本報訊】房屋政策是特首梁振英施政重中之重,之前就定下10年內需興建28萬個公營房屋的目標,但政府承認至今只覓得能建25.5萬單位的土地。為求達標,施政報告披露政府檢視了20幅土地,研究擴大其地盤面積,不惜將斜坡也納入有關地盤範圍內,以增總樓面面積,達到額外建約1.7萬單位。但仍差近萬個單位才達標。團體斥政府為跑數,連斜坡都不放過,憂日後業主需承擔高昂維修費。 記者:譚靜雯 鍾雅宜





樓價高、租金貴,公屋輪候冊逼近29萬、無殼蝸牛申請新居屋盼上車。新一份施政報告指房委會及房協今、明兩年將預售逾7,200個資助房屋單位,未來5年提供97,100個公營房屋單位,當中公屋佔76,700個,其餘約20,400個為資助房屋單位。房委會及房協下月底預售約3,700個資助房屋單位,分別位於沙田嘉順苑、天水圍屏欣苑及房協於沙田的綠怡雅苑;2017年則再預售約2,600個單位,分別位於彩虹、梅窩、將軍澳及屯門。另房委會今年第3季將推售860個新蒲崗綠置居單位,只限公屋綠表人士申請。政府消息人士稱,新蒲崗綠置居的單位面積由150至409平方呎,以一房及兩房單位為主,料明年年中可入伙。消息又指綠置居定價將參考居屋準則,即以市價再提供折扣率,「折扣率一定會平過居屋」。私營房屋方面,未來3至4年一手住宅市場供應量約為8.7萬個單位,是自2004年9月起政府按季度公佈供應數字以來的新高。為覓地建屋,政府過去兩年在全港物色150幅綠化地帶及政府土地改劃為住宅用途,但至今只有46幅用地完成改劃程序,涉及約4.1萬個單位。


本土研究社成員陳劍青:發展局局長陳茂波之前又話好多閒置地因為係斜坡唔用得,而家又話研究用斜坡,根本自打嘴巴。

專家:業主或承擔高昂維修費


政府承諾未來10年興建28萬個公營房屋單位,但至今只覓得25.5萬個單位的土地,尚欠2.5萬個單位,仍未達標。梁振英稱,探討將部份土地的範圍略為擴大,額外增建1.7萬個單位,當中九成為公營房屋,即只可額外增加15,300個公營房屋單位。消息人士透露,規劃署檢視了20幅需改劃土地,初步技術研究認為,可將部份斜坡納入發展,地盤面積增加,總樓面面積也隨之增加,「部份地盤嘅斜坡低於20度,技術上係可以發展,而家都有例子屋苑平台建喺斜坡上,如果將斜坡納入發展,GFA(總樓面面積)增加,即可以起嘅單位都多咗」。但消息人士強調,「擴大面積嘅地盤,要大地盤先得」。公共專業聯盟政策召集人黎廣德斥政府為跑數,連斜坡都不放過,「呢啲斜坡往往有一定安全風險,政府夾硬擴大範圍,變相逼日後嘅住戶面對呢啲風險」。他指若日後有關單位以公營房屋為主,擔心居屋業主要承擔高昂的維修費。本土研究社成員陳劍青也斥政府自打嘴巴,「發展局局長陳茂波之前又話好多閒置地因為係斜坡唔用得,有棕地又唔肯用,而家又話研究用斜坡」。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114/1945114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4148

港商拓「中國八達通」掘金 都都寶增值網點近8萬個 欲挑戰支付寶

1 : GS(14)@2016-02-15 18:01:45

【專訪】本港老牌地產商太子爺闖入內地,創「中國八達通」系統都都寶,創辦人何宗盛接受專訪時稱,該支付系統連結內地1億張「公交卡」(公共交通系統使用的電子支付卡),鋪設近8萬個增值網點,欲挑戰支付寶及微信支付等支付工具,並計劃將來反攻香港,引深圳公交卡來港供內地旅客使用。記者:周家誠


由何壽基創立的樂基集團屬本港老牌中小型地產商,惟過去十多年近乎絕迹於地產業務。何宗盛現時仍掛名樂基集團總經理,「8年前我已經走出去創業,職銜仲保留喺度」。他不諱言家族生意發展空間細:「而家地產俾大地產商壟斷晒,你睇投地邊幅唔係嗰幾間投晒?」



助公交卡鋪增值機

故此,何宗盛2008年北上創立都都寶,為內地公交卡鋪設增值機,現時覆蓋逾40個城市,近8萬個增值網點,未來目標為3年達30萬個。內地公交卡由地方政府派發,現發行量近4.8億張,主要針對公共交通應用。惟不少城市增值點少,消費點更缺乏,公交卡最初難獲廣泛應用,何宗盛認為內地有發展空間,「香港八達通卡發行只係3,000萬張,但年交易額已經超過600億元」。何宗盛稱,早年曾受一名前輩推薦到北京住建部任顧問,「好似香港行政會議嘅角色咁,因為我有IT背景(曾從事投行窩輪交易系統研發),又係香港人,會用八達通」。他發現公交卡潛能未能發揮,而省市間的卡更未能「互聯互通」,遂向地方政府住建部提議協助鋪增值機,並從增值額收取若干百分比作為佣金。



身為香港人卻要與地方政府談生意,不難聯想到何宗盛富豪家族背景,惟他稱該身份在中國做生意「無幫助」,「香港仔公司點信你啊?拍咗幾十個門,食咗無數個門釘,好多都只係話會考慮」。2010年8月,哈爾濱市屬都都寶首個啟動城市。何宗盛代政府「鋪機」,發明增值用的USB裝置,並向商店銷售,指增值網點可帶動人流。「做頭10個城市都好辛苦,大部份人你要佢接受新事物係唔容易」。從建立增值網點「基建」,都都寶近月轉戰消費網點,代政府出面與零售商洽談,目前合作方主要為北京食肆,惟網點及交易量仍然少,亦未有大型合作方,但他堅持潛力巨大:「公交卡支付可以做到『秒殺』,支付寶及微信交易速度慢,係一大壞處,你要㩒個app出嚟,浪費好多時間,好似你用八達通排隊買嘢,見到前面碌卡,你火都嚟啦。」



獲富邦金控入股

都都寶於2014進行首輪融資,獲得富邦金控等入股,不少現有股東為何氏家族成員,另外彩星玩具(869)創辦人陳大河長孫陳光明亦屬股東;前摩通投行亞太區資本市場主席吳繩祖亦有少量持股。都都寶現時正進行第二輪融資。被問到會否上市,他直認有計劃,理想地屬香港。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215/1949136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5966

美新職強勁 加息機會增 上月增24萬個 平均時薪微跌

1 : GS(14)@2016-03-06 01:54:35

【明報專訊】金融市場動盪和海外需求疲軟,無礙美國商界上月加快招聘步伐。經季節調整,美國2月非農職位增長24.2萬,遠高於預期的19.5萬。2月失業率維持在4.9%,勞動參與率升至1年高位,?[象顯示美國經濟穩定增長,惟上月工人時薪輕微減少。部分市場人士認為,數據暫不會令聯儲局加快加息步伐。美匯指數昨最多跌至97.03,是2月22日以來低位。期金昨最多升超過22美元,升穿每盎司1280美元水平。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升至1.87厘。道指昨早段窄幅上落。



12月和1月的新增職位,修訂後較之前估計多3萬個。12月新增職位由26.2萬個,增至27.1萬個。1月職位由15.1萬個,上調至17.2萬個。職位增長主要來自醫療保健、零售、餐飲、教育及建築業。不過製造業職位自去年9月以來首次減少,採礦業包括石油和天然氣行業的職位下跌。自2014年9月以來,礦業職位已減少17.1萬個。

美股牛皮 金價衝上1280美元

雖然整體職位持續增長,上月私營機構工人的平均時薪卻較1月跌3美仙,跌至25.35美元,按月跌0.1%,按年升幅只有2.2%。經濟師原預期2月時薪按月升0.2%。《華爾街日報》指出,工資增長偏低可能令聯儲局在本月中的議息會議按兵不動,不過其他指標改善可能令今年稍後加息的機會增加。安本資產管理分析指,儘管薪酬增長令人失望,但更多證據顯示就業市場仍然良好,否定了美國將陷入衰退的看法。

勞動參與率再升至62.9%

除了工資減少,上月工人平均每周工時也下跌0.2小時至34.4小時,工時是2014年1月以來最少。勞動參與率則持續上升,上月升至62.9%,是1年來最高水平。勞動參與率曾於去年9月跌至62.4%,創1977年以來最低紀錄,但近期已有愈來愈多人重返職場。失業人口加上放棄尋找工作及找不到全職而被迫兼職的廣義失業率,上月跌至9.7%,按月跌0.2個百分點,是2008年5月以來最低。

期貨顯示年底加息機率逾六成

RBS Securities分析稱,上月就業數據不足以令聯儲局加快加息步伐,但證明經濟衰退的憂慮被誇大,聯儲局今年餘下時間會否暫停加息言之尚早。數據公布後,CME Group期貨利率數據顯示,交易員認為本月加息機會是零。6月加息的機會升至29%,年底加息的機會更由33%提高至62%。

聯儲局公布的褐皮書顯示,聯儲局12個區自1月初只有半數取得溫和或輕微增長,對上一份報告有9個區達到上述增長水平。此外,金融市場動盪影響到消費意欲,部分地區消費減少,不過大部分地區的消費增加,而個人開支正是美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反映美國經濟仍然穩步增長。

(綜合報道)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305/news/ec_ecm1.ht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6858

【生活普查】港人日棄528萬個膠樽 你有冇份?

1 : GS(14)@2016-05-08 01:45:35

2014年港人每日棄置於堆填區的PET膠樽(即回收標誌1號樽)有132噸,按每噸等於4萬個膠樽計,即棄置528萬個膠樽。


膠樽是常見的都市廢物。樽裝水,你可能每日都會買一支,飲完順手會扔掉膠樽。你估香港人每日棄置幾多個膠樽?根據環保署發佈的「香港固體廢物監察報告」,2014年平均每日棄置於堆填區的PET膠樽(即回收標誌1號樽)有132噸,環保團體「綠惜地球」按每公噸膠樽等於40,000個膠樽計,得出528萬這個數據。不過2005年時每日棄置的噸數只有73噸,換算成數字的話,即是說十年間,港人每日棄置量勁升236萬。



德國回收率93.6% 香港無數據

膠樽問題不只香港有,如何解決才是重點。看看德國的例子,根據2013年數據,當地膠樽回收率高達93.6%,當中有三成多做成新的膠樽,有近三成最終製成纖維衣物。當地買樽裝水時有種壓瓶費叫Pfand,購買時會先收按金,回收膠樽後就可取回按金,變相提高市民環保意識。基本上超市門口都設有膠樽回收機,相當方便。香港沒有確切的膠樽回收率數據,環保署只有整體廢塑料回收率數字,2014年是11.8%。香港唯一處理本地廢塑膠的仁愛堂環保園塑膠資源再生中心,雖然亦有回收膠樽,但每日只能處理6噸,而且膠樽只是其中一部份。相比起每日132噸膠樽,這個回收量其實很低,剩下的大多葬身堆填區。要知道膠樽比較難完全壓扁,而且難分解,變相亦令堆填區加速飽和。



德國膠樽回收率高達93.6%,當中有三成多做成新膠樽,近三成最終製成纖維衣物。

仁愛堂環保園塑膠資源再生中心每日只能處理6噸廢塑料,膠樽只是其中一部份。



08年至今 膠樽足以繞地球58圈

況且,處理及堆填膠樽都要成本,7年來累積花費超過1.46億元。雖然相比高鐵工程花費的冤枉錢是小巫見大巫,但搞清楚最終還是用公帑埋單。這筆錢其實應該由生產者支付。許多國家都有生產者責任制,要求飲品商透過「按樽制」、成立回收基金等做法,承擔回收責任,香港政府雖有承諾在2008年立法,不過一直只聞樓梯聲,而膠樽就繼續倒在堆填區淪為垃圾。如果由2008年開始計,港人一共棄置超過120億個膠樽,如果將樽身連接起來,足以繞地球58圈,再多一年,就繞多地球8個圈。唔想越來越多膠樽,作為個人又可以怎麼辦呢?不是叫你不飲水,而是要自備水壺,減少使用膠樽,相信每個港人都識得做。



香港沒要求飲品商透過「按樽制」、成立回收基金等做法,處理及堆填膠樽成本都由政府公帑埋單,7年來累積花費超過1.46億元。

香港政府雖有承諾就生產者責任制立法,不過2008年以來一直只聞樓梯聲。如果由2008年開始計,港人共棄置120億個膠樽,連接起來足以繞地球58圈。

想減少膠樽圍城,個人可由選擇自備水壺做起。



資料來源:
https://www.wastereduction.gov.h ... es/msw2014tc-r2.pdf
http://greenearth-hk.org/download/pr_plasticbottle20160429.pdf
http://www.foodbev.com/news/pet- ... cycling-in-germany/記者:劉東佩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506/1959997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9795

葵涌地申建2.3萬個骨灰龕大樓

1 : GS(14)@2016-05-21 12:42:59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521/news/ec_ecc1.ht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0431

傳IBM裁減1.4萬個職位

1 : GS(14)@2016-05-22 11:52:07

【本報綜合報道】《華爾街日報》引述Stanford Bernstein分析員Toni Sacconaghi指,國際商業機器(IBM)上周裁減1.4萬個職位,主要是美國員工受影響。據彭博資料顯示IBM今年已進行第三輪裁員,分別於瑞士、德國和荷蘭等削減合共1,870個職位。IBM拒絕置評,但公司上周五表示計劃加開2,000個職位。報道又引述IBM內部招聘系統資料,公司仍有7,000至8,000個職位空缺。截至2015年底,IBM全球員工總數為37.77萬人。另外,芬蘭手機生產商諾基亞(Nokia)昨日宣佈裁減芬蘭1,032個職位,作為今年4月併購阿爾卡特朗訊公司(Alcatel-Lucent)後削減成本計劃。諾基亞全球員工約10.4萬名,芬蘭和法國員工分別為6,850人與4,800人。諾基亞在法國分部員工則有4,200人。諾基亞前日又確認目標於2018年向芬蘭總部裁員1,000人,冀每年可節省9億歐元(約78.4億港元)開支。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522/1962219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1044

內地9月逾50萬元A股戶 破300萬個

1 : GS(14)@2016-10-24 05:54:49

【明報專訊】深港通快將於下月推出,與滬港通一樣,按規定內地散戶欲透過深港通下的港股通購買港股,首先其證券帳戶需要有不低於50萬元(人民幣‧下同)的資金門檻。

據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公司的數據,8月份公布深港通當月,符合50萬元或以上的A股散戶已超過300萬個,共有309萬個;最新數據顯示,截至9月底,合資格A股散戶略微跌,但仍有302萬個,比起2014年11月滬港通開通時218萬戶合資格,增幅已近40%。

較滬港通初通時增近四成

除了資金限制,A股散戶欲透過深港通買港股,還需要到具備投資資格的券商開立戶口,但要留意的是,這並非等於要重新開立一個新帳戶,與滬港通情况一樣,只要散戶本身於合資格券商有A股帳戶,不論申請滬港通或深港通,都只需在其原有A股帳戶上增加一個買賣權限,資金也是在同一帳戶進行管理。換句話說,如果內地散戶已在現有A股帳戶開設滬港通的權限,而下個月再申請深港通,那麼深港通開通後,該散戶除了現時可以購買的滬股、深股,以及滬港通下318隻港股之外,還可以購買深港通下的港股通;又由於深港通下的港股通數目,除了滬港通那318隻之外還新增99隻港股,等於該散戶將新增近百隻港股可供投資。

[深港通倒數]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080&issue=2016102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333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