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消費升級背景下,這些細分領域存在機會!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807/157981.shtml

消費升級背景下,這些細分領域存在機會!
高洪偲 高洪偲

消費升級背景下,這些細分領域存在機會!

其實國內還有很好的機會等待創新者去改變,去做出真正優質、品質的國貨產品。

i黑馬 8月7日消息,由創業黑馬與達晨創投聯合主辦的第二屆黑馬創交會今日繼續舉行,京東眾創眾籌事業部總經理高洪偲出席活動並發表題為《消費升級背景下的創新之路》的演講。

以下為經i黑馬編輯的演講節選:

大家都在說創業寒冬、資本寒冬,實際從我們的角度來看,恰恰是另外一個機會——中國的消費升級。百度的詞條里說到,所謂的消費升級就是消費的收入占你總支出里面結構的占比的提升和層次的提高,當然這個太拗口了,這兩天我在想怎麽用一個比較通俗易懂的方式來解讀消費升級。

舉一個比較簡單的案例,十年前大家喝可樂覺得是一件非常愜意的事情,而前幾年大家又開始提倡喝健康的飲料,可能認為喝果汁是一個非常健康的生活方式。這幾年大家又開始喝什麽?越來越多的人去喝蘇打水,去喝更加健康的一些飲品。為什麽一瓶水會體現不同時代不同變化?一瓶可樂兩三塊錢,一杯果汁五六塊錢,一瓶蘇打水要十多塊錢,其實這不就是消費升級嘛。

第三次消費升級變革

從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到2000年再到現在,這整個時間坐標里面,其實代表了中國三次大的消費升級的變化,最早一代的人,更多的人是在溫飽基礎之上,開始追求一些生活需要的其他的必需品,80年代,在一個溫飽解決的時候開始有別的需求。到了2000年左右,我們看了消費時代又一次的變革,人們不單純說我需要,而是追求更好的生活,在那個時代我們看更多的人追求蘋果手機,購買汽車是那個時代非常代表生活的一個事情。實際上到了2016年,或者說近幾年面臨第三次大的消費升級的變革。

這里面我們看到更多的是追求萬物互聯,已經不光是想要一個好的生活環境,而且要一個健康。所以像空氣凈化器這樣的產品越來越多,不光是要消費娛樂,還要享受生活的娛樂,所以類似VR的產品也浮出水面。

總結一下其實消費升級大家更加關註的是什麽?是更高的品質,差異化、個性化的產品和服務,這是絕大多數消費升級所代表的一個趨勢。除了這個以外,還有在消費升級里面越來越多的人和物是靠感情的驅動連接,不再靠單純靠需求驅動連接,越來越多的人提倡跟別人不一樣,是一種自我的生活方式,這都是消費升級的代表。

其實很簡單,在GDP人均收入達到1.1~1.2萬美金的時候,消費升級就是必然會發生的一個趨勢,在中國已經有1.4~1.5億人符合這一水平線,實際上中國在面臨一次巨大的消費升級的變化。

我們看到另外一個需求,就是中國的這些中產階級家庭,買不到國貨的好產品,轉而去關註國外,通過海淘等等方式在國外購買。所以我們看到一組數據,2005~2014年境外平均增長超過了25%,而增速是國內水平的2倍,到了2015年海淘的規模達到了2400萬億,到了2018年預測將是一個萬億級的市場,這其實是一件非常讓我們國內的企業、創業者汗顏的事情,這麽大的市場,但是我們的老百姓、中產階級要去海外買。

證明什麽呢?證明其實國內有很好的機會等待我們這些創新者去改變,去做出真正優質、品質的國貨產品。

細分領域機會巨大

我們認為接下來會在一些細分領域里面會誕生出一些品牌的數據,比如家訪,我們看到其實越來越多的人為了追求更健康的家紡,而去泰國買乳膠枕,越來越多老百姓去買蠶絲被。其實這形象地告訴大家,在這樣的一個家紡品類里,未來一定會出現更多的創新和巨頭。

家電趨勢也非常地明顯,個人健康的家電產品也非常非常受到老百姓的需求驅動,我們發現實際上連馬桶這樣的一個產品我們都要去日本買,而馬桶從一個家具產品變成了一個家用電器,為什麽?因為現在的馬桶是通電的,他會給你沖洗,給你更多的功能。

車載出行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整個車載的設備需求從越來越清晰到不同的角度、功能更加齊全,品質更高。智能的兒童穿戴、健康、母嬰這樣行業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些數據背後其實都是嗷嗷待哺的那些需要我們去做創新的細分的市場,這些里面都會出現未來的可口可樂、寶潔,這些品類都有足夠大的市場去承載這樣的公司。

最後還是希望京東眾籌能夠致力於幫助滿足消費升級、符合大時代背景的優質的國貨精品品牌。我們孵化了非常多的好的項目。

京東的眾創眾籌實際上包含三個業務,產品眾籌、股權眾籌和整個眾創生態,我們希望用我們的力量和基因去幫助更多的敢於創新、敢於在各種細分市場里面去突破的優秀創業者,去鑄就未來的品質國貨。我們希望投資100家市值過億,成就10家市值過10億,打造一家市值達到百億的創業企業,希望和我們所有的盟友夥伴一起去成就這樣的一個偉大的夢想,讓中國的品質國貨真正矗立在世界之巔!

消費升級 京東眾籌 國貨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9275

賽門鐵克發現疑有國家背景的黑客小組攻擊中俄等國

據新華社報道稱,美國網絡安全技術供應商賽門鐵克日前指出,一個“低調的”黑客小組有選擇性對中國、俄羅斯、瑞典、比利時等國目標展開網絡間諜式攻擊,高度先進的技術手段表明,這個黑客小組很可能有國家背景。

賽門鐵克安全反應團隊在其官方博客上說,這個名為“神行客”(Strider)的黑客小組至少從2011年10月開始活動,隱蔽性一直很強,直至最近才被發現。

賽門鐵克說,這個黑客小組目標選擇性極強,該公司僅發現位於俄羅斯、中國、瑞典和比利時四個國家的7個機構共計36臺計算機受到過攻擊,具體包括俄羅斯的4個機構,中國的一個航空公司,瑞典的一個機構以及位於比利時的一個使館。

賽門鐵克認為,這個黑客小組在進行網絡攻擊時使用了一款名為Remsec的惡意軟件。該軟件是一個對目標進行監視的隱形工具,可以在被感染計算機上開設後門、記錄敲擊鍵盤的活動並竊取計算機中的文件和數據。

賽門鐵克指出,Remsec的攻擊與幾年前被曝光的惡意軟件“火焰”有相似之處,因為兩者都使用了同一種名為Lua的編程語言。據網絡安全專家分析,“火焰”是有政府背景的惡意軟件,有西方國家參與開發。

賽門鐵克在解釋Remsec技術特點時說,使用Lua語言是Remsec開發者的“自我保護機制”,這種語言非常罕見,不易被計算機安全軟件監 測。Remsec的反監測能力還體現在其許多功能被植入計算機網絡,這意味著惡意軟件只存在於用戶的緩存而非硬盤中,因此極難被發現。

鑒於“神行客”選擇攻擊目標的特點及其所用惡意軟件的監視功能,賽門鐵克認為這個黑客小組很可能是國家級別的,但是賽門鐵克並未說明哪個國家政府或與此有關。

賽門鐵克是美國一家網絡安全技術供應商,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軟件公司之一 ,主要為企業、個人用戶和服務供應商提供內容和網絡安全的軟件及硬件,擁有 17,500 多名員工,遍布 40 多個國家和地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9439

有神秘軍工背景,這家公司要消滅“馬路殺手”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6/0814/158128.shtml

有神秘軍工背景,這家公司要消滅“馬路殺手”
張雪 張雪

有神秘軍工背景,這家公司要消滅“馬路殺手”

創始人像華為任正非、萬達王健林一樣,也是一名退伍軍人。

星網宇達,這家近期申請IPO的企業很有意思。

它有神秘軍工背景。

星網宇達2015年營收占比排名前5的客戶中,有3家是“某軍工企業C”、“某軍工企業A”和“某部隊A”,這3大軍工客戶貢獻的營收總計達1.048億元,占當年該公司總營收的44.21%,近半壁江山。在星網宇達的官網,最新的一條新聞是“6月24日,原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副司令員丁一平首長攜海軍某課題小組,蒞臨星網宇達開展考察調研工作”。

它要消滅“馬路殺手”。

這家企業通過一套“智能駕考系統”,大大提高駕考的自動化和準確性,將“馬路殺手”扼殺在萌芽狀態。2013年星網宇達的智能駕考業務爆發,貢獻了1.3億元的收入,2014年星網宇達一度靠此提交過IPO申請。

團級幹部退伍的創始人

星網宇達董事長叫遲家升,此人身材魁梧、相貌端莊,和華為創始人任正非、萬達創始人王健林一樣,也是一名退伍軍人。

據《中國科學報》的報道和星網宇達官網的資料,遲家升是山東人,生於1960年。1978年,年僅18歲的他入伍,在部隊一呆就是22年,曾就職於軍事科學院、國防科工委等部門。1994年,他被調到當時國防科工委旗下中國遠望公司的一家子公司任職。公開資料顯示,中國遠望技術裝備有限公司成立於1988年,隸屬原國防科工委,主要從事高新科技產品及國防尖端科研裝備的研發和生產。據新華社的一個視頻采訪報道顯示,遲家升正是在這家公司接觸到了GPS,同時參與了北鬥系統的籌建。1994年,遲家升的創業夥伴、星網宇達第二大個人股東李國盛也到了這家公司,他們“穿著軍裝”一起工作。

1999年,中國遠望公司劃轉地方。同年,已是團職幹部的遲家升,響應號召,服從組織安排轉業到地方工作。

不少人都想留在部隊,可是根本安排不下。轉業到地方,可減輕部隊的負擔。遲家升2012年接受《中國科學報》采訪時如此說。唱完一首《從頭再來》後,遲家升開始了自己的創業人生。

他決定從自己最熟悉的領域創業,2005年創立了星網宇達。據遲家升介紹,一開始他主要靠代理海外的產品為生——從總代拿貨,然後售賣給客戶。後來遲家升發現,光做代理,不掌握核心技術非長久之計,遂決定利用自己懂技術的特長,組建團隊,自主研發,主要研發生產慣性組合導航、慣性測量、慣性穩控產品。

真正讓星網宇達崛起的是北鬥“智能駕考系統。”

消滅“馬路殺手”

說到駕考,有過考駕照經歷的同學都知道,全部考試科目有科目一到四,分別為交通規則和安全駕駛知識考試、場考、路考和文明駕駛知識考試。據星網宇達官網介紹,1990年~2000年,為“科目一”服務的產品逐漸普及。2000年以後,“科目二”中的自動化駕考系統開始逐年上升。2005年以後,“科目二”的場地道路駕駛技能考試系統市場明顯上升。2010年下半年,“科目三”產品市場開始啟動。

傳統駕校考試大多運用紅外傳感器設備進行考試判定,而這需要在考場的地下埋設數百個傳感器,鋪設成本和場地要求過高,過去一塊平地要想變成駕校考場,怎麽也得花上三四個月來鋪設。” 星網宇達測量事業部經理李江城接受《北京日報》采訪時候曾這樣描繪。

2011年,星網宇達提出一種以北鬥多模多頻高精度芯片為基礎,融合組合導航技術、虛擬傳感器技術、智能評判技術,軟硬結合的智能駕考系統研發思路。

據其招股書,這套“基於北鬥的高精度駕駛人考試訓練系統”牛逼的地方在於:、即便考試車輛的衛星信號被短時遮擋或城市複雜路況下,依然能實時不間斷地輸出厘米級的位置精度,各種速度、角速度、加速度等信息都能輸出。第二,可對運動車輛的全輪廓實現高精度厘米級的立體測量。第三、可對車輛的運動環境實現高精度厘米級的測繪,並根據場地特點及車輛行駛規則形成相應的數據庫;第四、無需改造場地,可實現駕駛考試的自動評判。可實時顯示車輛的運動軌跡並直接輸出駕校科目考試中各個項目的判定結果。

星網宇達的命也是好。

當其產品出來的時候,正趕上2012年9月公安部頒發修訂後的《機動車駕駛證申領和使用規定》,也即“公安部123號令”。這個規定自2013年元旦開始實施。

這個規定里,要求駕考機構,對“駕駛人考試全過程實時監管,對汽車類駕駛人考試各科目全部實行視頻、音頻監控,並在各科考試成績單上打印3張隨機抓拍的考試照片,考試錄像留存一年以上。”

與此對應,各地交管部門要求駕校的考試場地和設備要全面升級,並進行嚴格的驗收,不符合要求的,一律暫停考試業務。

據了解,星網宇達的這套智能駕考系統的布設一周就能完成——無改造場地,只需在現場測繪、模擬考場三維立體圖,在車輛後備箱安裝好“電子考官”,精度可達“厘米”量級,讓其大受歡迎。

《北京日報》報道,到2014年年中,星網宇達這套智能駕考系統已鋪設到北京、安徽、河北等全國上千所駕校。

從其招股書資料里也看出來,星網宇達是典型的2B生意。技術人員和銷售人員共同打單,共同做項目實施和售後客服而一般做這種2B生意,離不開在當地有強大的客戶和政商關系的代理商。

2013年星網宇達通過安徽總代——安徽三聯交通應用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賣出了6272.39萬元的測量類產品——主要是智能駕考系統。按照每套1.78萬元的平均售價算,相當於賣了3523套。除了安徽,北京和河北也是星網宇達測量類產品的主要銷售區域。星網宇達在北京通過北京精英智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河北通過石家莊華燕交通科技有限公司售賣。2013年星網宇達測量類產品總營收為1.495億元,其中智能駕考系統約1.3億元,而這三大客戶就占了1.069億元。

助力“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

2014年,星網宇達謀求上市。沒想到辛辛苦苦排隊一年,卻迎來了一紙訴狀。2015年3月,一個叫王恩惠的人狀告星網宇達侵犯了其名為“基於GPS的駕駛考試系統”的發明專利。這場官司持續一年之久,拖累了星網宇達的上市之路。2015年12月,王恩惠的這項專利被宣告無效,法院駁回起訴。星網宇達今年再次提交了招股書。

遲家升在應對王恩惠訴訟的同時,還支持了“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的籌備。星網宇達官網是這樣介紹的,“基於北鬥的高精度駕駛人考試訓練系統……在這次閱兵派上了大用場。有了它,訓練部隊再也不用像過去那樣,眼睛緊盯前方目標和左右車輛,這套訓練系統定位精度可達2厘米,時間同步可達納秒,速度精度達到了0.03米/秒,比人的判斷精確多了,完全滿足閱兵方隊等速、騎線、卡距、對齊的要求,極大地提高了訓練的效率和質量,實現了精確化、數字化訓練目標。該系統還可以對訓練科目進行自動評判,按規則給出訓練分數,幫助訓練人員找出訓練差距。”

當然,這種重任必然需要星網宇達派出精兵強將落地執行,“訓練場上,一棵樹都沒有,連螞蟻都被烤的鉆到車下,我們小夥子們在太陽下,一幹就是幾小時。汗水流了不知多少斤,人曬得都以為是非洲來的。”遲家升對此充滿了自豪之情。

但這卻挽救不了智能駕考系統營收近兩年持續下降的頹勢——2014年為7000萬元,2015年為4000萬元,已不到2013年的一半。

智能駕考系統業績下降,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這種駕考場地改造升級很快會覆蓋完全國市場,高峰期過去後,將很快進入平穩期,主要的生意來源是設備3-5年使用壽命結束後的替換需求。

另外,這個市場也有強勁的競爭對手。

安徽三聯2013年、2014年從星網宇達采購智能駕考系統的金額占其總采購金額的比重都超過80%,2015年1-8月卻下降到了52.82%,就是因為國內上市的合眾思壯(SZ002383)蠶食了星網宇達的市場份額。另外一家“智能駕考系統”的重量級玩家是多倫科技(證券代碼:603528),它要比星網宇達和三聯交通成立早了10年,主營業務之一也是智能駕考系統。多倫科技2014年提交招股書,今年四月上市。多倫科技2015年的財報顯示,2015年公司營收達7.33億元。目前該公司總市值達170億。

不過好消息是,2015年11月30日,國務院新政策出臺,駕照培訓向社會放開,這將整體上提高“整個駕考行業對駕駛員培訓和考試系統的升級需求”。

發力“動中通”

“花無百日紅”,遲家升很早就意識到,星網宇達的持續發展,只靠智能駕考系統是不夠的。2012年星網宇達獲得三級軍工保密資格,2013年拿到了武器裝備科研生產許可證。

星網宇達有一款核心產品,叫“動中通”,全稱是移動中的衛星地面站通信系統,主要應用於衛星通信領域這款產品的主要客戶是軍工企業。2014年星網宇達的第一大客戶就是“某軍工企業A”,據其招股書介紹,“某軍工企業A”給星網宇達貢獻了1.074億元的收入,占2014年星網宇達總收入的41.16%。其實不難理解遲家升把重心放在穩控產品上——相比星網宇達測量類產品每套1.42萬元的平均售價,穩控類產品一套售價上10萬元,2014年和2015年,穩控類產品貢獻的收入都超過1.2億元。

不管是“智能駕考系統”,還是“動中通”,底層用的都是一個核心的技術——慣性技術。“慣性技術是用來實現運動物體姿態和運動軌跡控制的一門技術,它是慣性儀表、慣性穩定、慣性系統、慣性制導與慣性測量等及其相關技術的總稱。”這是學術界對慣性技術的定義。慣性技術在中國已有50多年的發展歷史,1987年著名科學家錢學森倡議成立了全國性的一級學會——中國慣性技術學會。目前該技術廣泛應用於航空、航天、航海、陸地導航等領域。

星網宇達在慣性技術產品化方面做了很多探索,其所提供的產品及服務,已成功應用於神舟八號飛船返回艙姿態測量、世博會安保光電平臺、雪龍號極地考察、神舟系列飛船通信保障等多個重大科研項目。慣性技術還跟現在極其熱門的無人機相關——主要是利用新型慣性器件及捷聯慣性導航技術為無人機提供精確的速度、位置、姿態等信息,從而實現其精確的導航定位。

技術創新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0467

資金遷移背景下的A股生態

A股市場正在上演由價值藍籌驅動的估值修複行情,短短3個月上證指數上漲200點。不過,中小創個股仍在原地踏步。

在一些業內人士看來,在資產配置荒時代,股市走高並非偶然,大環境是房地產降溫、債券市場調整帶來了強大的溢出效應。從機構投資角度來看,產業資本、滬股通、社保、養老金、險資等長線配置型資金正在挖掘A股市場價值,而像公私募等向活躍機構在賺錢效應面前也選擇了積極參與。

眼下上證綜指兵臨3300點之際,一些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的機構投資者依舊認為中小創的機會可能還未來到,短期風格轉換尚難實現。

債市資金遷移

資產配置荒似乎貫穿於2016年中國市場投資的始終。眼下,市場上大類資產配置策略正處於微妙的變化中。如果說10月是房地產市場降溫的起點,那11月份則是固定收益市場回調的重要節點。

11月29日,10年期國債期貨大幅跳水,主力合約(T1703)成交3.85萬手,收報98.93元,單單一個交易日跌幅達到0.71%,無論是日跌幅還是成交量均創上市以來新高。如果把時間拉長一點來看,自10月24日以來的短短一個月時間內,10年期國債價格跌幅達到了2.58%。

不僅僅是國債在劇烈波動,整個中國債市都在調整。衡量中國銀行間債市整體表現的中債銀行間債券總凈價指數(0492)自2016年10月21日以來,累計下跌了0.95%。如此跌幅,相對A股上證綜指來說波動較為有限,但對一向穩健的中國債市則較為罕見。

股債之間天然維系著“蹺蹺板”的關聯。尤其在股災之後A股陷入弱勢整理期間,債券市場資金則並入了牛市高潮。而如今,時移事易,股債兩市之間正在發生資金遷移。

11月29日,在上海一家中型基金舉行的投資策略會上,該公司總經理張華(化名)表示,面對債券市場調整,公司承接的委外業務投資策略將發生變化,選擇“固定收益+”增強策略,增加權益資產配置比重。

在張華看來,公募委外資金絕大部分是從銀行等機構資管平臺平移過來的,這些機構對“保本”要求極高。面對債市調整,公募基金當前的應對策略普遍是大量賣掉手里的長期限債券,持有短券直至到期。“債券風險浮現,基金公司考慮通過其他渠道來對沖風險和保證收益。我司正在增加打新和權益類量化對沖的比重。”

與張華所在公司類似,《第一財經日報》從上海多家基金公司了解到的情況是,當前在債券市場調整而收益率處於低位的背景下,行業內普遍采用了“固定收益+”的策略,打新、定增、量化對沖策略成為熱門配置。

據申萬宏源債券研究部資深高級分析師孟祥娟估算,截至2015年底,銀行全口徑委外資金規模約為20萬億元。過去數月,公募基金業正在經歷由巨量委外資金重塑行業格局的過程。若如張華所言,如今公募委外資產中的一部分將要分流至股票市場。

當債券市場遭遇市場價格回調風險的時候,貨幣市場則遇到了贖回風險。據《第一財經日報》獲悉,近日大成、銀華等基金公司恢複旗下多只貨幣基金的大額申購業務。

國內一家大行上海分行投資經理對本報稱,最近貨幣基金正在遭遇贖回壓力。貨幣基金本來是現金管理的工具。但很多機構的資金是有成本的,如今回購利率比貨幣基金收益率還高,行業內投資熱情大減。11月29日,滬市逆回購多數上漲,其中4天期品種上漲58.5個基點,報4.725%,14天期品種走高43個基點報3.5%,兩天期品種上漲17.5個基點至3.095%。與此相比,當前的貨幣基金的7日年化收益率多數不足3%。

正因如此,貨幣基金正在遭遇贖回壓力,從上市交易的貨幣基金的表現來看顯而易見。規模最大的華寶添益10月初的份額超過千億,到了11月初降至929億份,而到目前已經跌至864億份。規模排名第二的銀華日利基金份額從10月初的528.8億份降至目前的482億份。

各路資金增倉A股

如今,股票市場似乎正在漸入佳境。國海證券分析師代鵬舉指出,A股市場正在迎來一股不可忽視的長線配置型資金,而它對市場上漲形成了推動力。

代鵬舉稱,今年以來,宏觀環境並不穩定,國內外風險點較多,然而當賣方和公募機構都在糾結企業盈利回升是否持續,或者流動性是否邊際收緊的時候,指數已經默默走高。這背後的原因在就在於長線配置型資金不斷入市驅動整個A 股估值中樞的提高。長線的配置型資金包括產業資本、滬股通、社保、養老金、險資等。而在10 月國慶期間房地產調控後,資金配置的壓力進一步加大(以前還能拿地),於是代表A 股藍籌的上證指數開始加速上漲。

市場內長期活躍的機構投資者也在加倉。11月上旬,上海知名私募易鑫安在維持了較長時間的低倉位策略後,選擇了積極參與、提高倉位。隨後在市場震蕩中,該公司又提出了重點抓住市場調整機會,積極布局等策略。而據本報從上海多家私募處獲悉,近期這些機構大都在積極參與行情,凈值有了不同程度的上漲。

私募樂觀的同時,公募基金整體也在提高倉位。據銀河證券測算,截至2016 年11 月25 日的,開放式基金平均倉位為67.68%,較10月28日66.75%的倉位,整體提高了近2個百分點。普通股票型由80.44%上升至84.08% 、偏股混合由74.63%上升至80.54%、 靈活配置由57.33%跌至52.44%。

機構看淡風格轉換

從近期A股市場的表現來看,加碼A股市場的資金大都流向了大盤藍籌,並推動藍籌與大盤指數的上升,而中小創個股仍舊表現低迷。

華南一家大型基金公司內部人士稱,在資產配置荒時代,整個市場對收益率都有了下調。流動性好、股息率高、低估值的價值藍籌對市場投資者的吸引力大幅增加。且在2016年新股制度實施後,價值藍籌成為了數以萬計的打新資金配市值的良好標的。另一方面,今年的A股市場上險資及其活躍,安邦、前海人壽、恒大系相繼舉牌價值藍籌,也對市場行程了推動力量。

11月以來,代表大盤藍籌的滬深300、上證50指數漲幅分別達到6.83%、8.49%,而小盤股的代表創業板指數卻幾乎未有上漲。實際上,這樣的情況已經維持了約半年時間。但在業內看來短期還將繼續維持。

萬家基金表示,供給側改革加速推進,周期品價格回升,股票估值逐步修複,後續政策密集出臺也會對相關改革概念產生進一步的利好帶動。另外有業績支撐的績優價值股在很長時間內仍是市場的投資熱點,存量博弈下資金會選擇抱團取暖,優質藍籌也會成為險資財務投資的主要標的。

代鵬舉稱,年末險資為達到考核要求加速資金入市。每年的年中和年末成為險企償債能力考核的重要時點,保險公司對資本金有較高要求。險資買入的股票一般被計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而當股票上漲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賬面價值將上漲,可提升保險公司的凈資產水平,使其滿足監管考核要求。在年末這個特殊時點,結合當前A股相對較低的估值,部分未達標的險企將被動增加權益配置,從而加快了資金進入A股市場的速度。

上海一家中型基金副總對本報稱,A股市場還是會推註冊制的,如今實際上也正在為註冊制蓄勢。註冊制之前,排隊等待IPO的公司必須發掉,一方面發行節奏加快,另一方面也否決了一些項目。在未來一段時間,創業板市盈率將有效降低,一方面是股價低迷,另一方面是業績增長。

九泰基金稱,從市場上行因素的分解來看,估值提振起的作用原來越強烈,另一方面,具備低估值的穩定類、金融類、消費類板塊的表現相對占優,但對於風格切換並不抱有太強預期,整體心態仍偏向穩健。後續基本面走向以及深港通、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等事件對於市場繼續起到積極作用的概率更高,但美聯儲加息以及國內股市供給速度加快、數量上升也將制約整體指數上行的空間,結構性機會將繼續強於指數機會。

截至目前,上證指數收於3282.92點,最近3個月漲幅達到200點,一些公募投資經理也逐漸對行情趨於謹慎。

博時基金首席宏觀策略分析師魏鳳春稱,近期風險資產尤其是權益與大宗的上漲,是受眾多利多因素及樂觀預期疊加的推動,但明顯市場已經走到了基本面的前頭,部分資產已經存在短期的超調風險。美聯儲12月加息概率幾近確定,強勢美元與推升的利率將部分抵消川普新政的影響,國內人民幣貶值對流動性的影響,以及對經濟過於樂觀的預期,在風險資產上漲的同時也埋下隱憂。建議短期降低風險資產頭寸,提高組合的防禦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5377

比妳有背景、比妳靚、還要比妳努力

法國女人不會胖,也不會老。法式的生活藝術顯然更有品質、更優雅、更精緻,法國女人20歲活青春,30歲活韻味,40歲活智慧,50歲活坦然,60歲活輕鬆,7080歲就成無價之寶。

香港女人年過25不再談青春,年過35不再談年輕,年過40,就是爛茶渣。無論曾經如何花容月貌,都不再談姿色。她們忘記了女人可以永遠談美麗。

法國,年老仍舊風姿綽約的比比皆是,她們身材苗條,氣質高雅,打扮精緻時髦。

2009年,她被《Forbes》雜誌評為全球第17名最有影響力的女性,英國《FT》評選她為2009年度「年度最佳財長」,當選理由:她在面對WW2戰後最嚴重的世界性衰退時,決心堅定

Christine Lagarde,身高180cm,有著Model的身材,精通商業、法律、政治,是為法國的鐵娘子,還獲得法國榮譽騎士團勳章,195611日拉加德出生巴黎,她是大家姐,有三個細佬,父親為大學教授,母親是古典文學出版物的代理人,典型的書香世家。原以為她會成為名滿天下的學者,誰知卻奮鬥成了女政客。拉加德一生人都在爭No.1,少年時,她是法國游泳隊的一枝花,花式游泳、韻律泳,潛水樣樣都精通。

17歲那年拉加德的爸爸去世,生活的重擔呼嘯而來。媽媽帶著四個孩子,但並沒讓拉加德和她的三個弟弟感到末日來臨,嚴厲的媽媽,定了一堆繁瑣的家規:詳細地規定了什麼時候該說話,什麼時候不准說,怎樣吃飯,怎樣企,怎樣打扮,怎樣坐,簡直比Crown的英國王室的宮規還多。在困難面前,媽媽從沒屈服過,這影響了她一生。

長大後,她奮鬥了25年,在男人當道的律師界,成了全球知名律師事務所的第一位女主席。60歲,她統治著全球最聰明的男人。

少年時代的拉加德喜歡了游水,入選了法國游泳隊,15歲就獲得了法國游泳錦標賽的銅牌。法國中學畢業會考後,她拿著由美國戰地服務團提供的留美獎學金,一個人前往美國學習。她精通英語、法語,第一份Intern在當時的美國共和黨議員、後來成為美國國防部長的William Cohen辦公室實習,協助Cohen為選民解答有關水門事件的問題。


1980年,拉加德發現:這世界是屬於男人的世界,更何況還是精英群集的法律界。她滿腔熱血敲開了一家家律所的大門,聽到的答覆總是千篇一律:女人只配打雜!想成為合夥人,做夢吧!

憑什麼看不起女性? 即使全世界的大門都對她關閉,她終不肯不服輸。即使碰壁千萬次,她也堅持再向前走一步。1981年美國Baker McKenzie的一位女面試官接納了她。

從小小的Intern做起,這份工作她堅持了25年。從一個個小案子接手,到叱吒界內的律政佳人,拉加德拼命工作,善於處理勞務糾紛,能夠輕鬆搞定企業收購、反壟斷更是拿手好戲。隨後,她青雲直上,打拼成了這家事務所合夥人、女主席,那一年,她才43歲,風華正茂。在她的帶領下律所業績增長50%!這在一個傳統行業是一個驚人的漲幅。

工作之外,她每天六點起床,喜歡練瑜珈,潛水和園藝,生活充滿樂趣。此外,她也是一個素食主義者,從不飲酒。她最大的遺憾來自沒有好好孝順媽媽,繁忙的公務讓她身不由己,在媽媽去世之時,甚至都沒有機會去哀悼和悲傷。

回國後,她先後求學于巴黎第十大學法學院和法國政治研究學院,學的是法學和政治學,並獲得了雙碩士學位。後來,她進了政壇,有貴人相助成了法國貿易部長,一下子法國貨就在世界上暢銷了。接著她一鼓作氣當上法國財政部長,最後2011年她闖進了世界貨幣基金組織(IMF),成為70年歷史上第一位女掌門人,而且她還成功連任了,是全世界最會打扮最有權勢的金融女王,統治著一幫全世界最聰明的精英男人,給男人掌控的金融世界帶來一股優雅知性的旋風。

一個毫無背景的女子,要走多遠的路才能登上權力巔峰。拉加德不僅在圈內混得大名鼎鼎,還積累了Dell, HP等世界高端客戶,其中包括時任法國電信公司的老闆、日後將她引入政壇的Michel Bon。拉加德決定離開Comfort Zone,去政壇一顯身手!

2005年,她出任法國貿易部部長,人生又翻開了一個新的篇章。她當部長期間,親力親為推銷法國貨,在各種場合為法國代言。後來,又轉戰任法國財政部長,成為八國集團成員國中首位女財長。其中,她還客串過一段法國的農業部長。她的光芒若在只在法國盛開,那就是辜負了她的智慧和優雅。2011年,拉加德宣佈競選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歐洲各國領導人一致表態,我們看好你!(未完待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3950

比妳有背景、比妳靚、還要比妳努力(二)

今天要說的是一個泰妹Chalita Suansane22歲,是一名微生物系的大學生。之前,泰妹是那種放在人堆裡很不起眼的一個。她留著學生髮,帶著黑框眼鏡,平時素面朝天,雖然已經22歲,不過她從來沒有談過戀愛,未拍過拖。整個就是一副乖乖女、好學生的樣子,然而,她的命運在去年發生了徹底的轉變。




當時,泰國正在舉行泰國小姐的評選。Chalita和她的姐姐也看到了這個消息,姐姐抱著玩的心態,給她填了一份申請表,原本姐妹兩以為這事是石沉大海。然而,接下來發生的事情逐漸開始超出他們的預料。Chalita不僅成功闖過了預賽,居然還挺進了決賽,最後,居然拿下了去年泰國小姐總決賽的冠軍。






還代表泰國去參加了環球小姐的選拔,一夜之間,泰妹成了許多宅男中佬仰慕的女神她扔掉了黑框眼鏡,開始運動減肥,開始去曬日光浴。







在各種包裝下,Chalita成了這樣。現在的她,走到哪裡都要被泰粉絲圍追堵截,IG, Facebook也成了這樣的,這一切的轉變,只用了短短的6個月。

看到這裡,是不是以為泰妹就這樣走上了當明星的道路?並沒有,這一次突如其來的出名,沒有讓她迷失方向,選美比賽結束後,她推掉了廣告代言,放棄了當Model的機會,直接回到學校,重新拿起了微生物學的課本。


她說,自己更喜歡從事微生物學的領域而到目前為止,也還沒有談戀愛。

這真的是,比妳靚,比妳努力,明明可以靠臉吃飯,一定要拼才華。灰姑娘能遇到王子是因為她本身就是貴族,醜小鴨能變成天鵝是因為它本來就不是鴨,是雞的,永遠是娼妓。

http://www.dailymail.co.uk/femail/article-4252128/Miss-Universe-star-transformed-just-SIX-MONTHS.html

比妳有背景、比妳靚、還要比妳努力 http://oldjimpacific.blogspot.com/2017/01/blog-post_26.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7023

湯未生特約: 澳門特別篇(上): 毒男退休記 (附上味皇對背景的補充)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6%be%b3%e9%96%80%e7%89%b9%e5%88%a5%e7%af%87%e4%b8%8a%ef%bc%9a%e6%af%92%e7%94%b7%e9%80%80%e4%bc%91%e8%a8%98-66768

上月初,未生和怪獸老婆假日去澳門度假,打算「大三巴、觀音像、媽閣廟景致真優美」,還順帶在《港鐵相對論》提及的朋友亞貝一同拜訪在澳門居住的味皇兄,最後他帶未生3個人在澳門遊玩一天,之後還帶我們「買手信、買手信」,謝謝他的款待。味皇兄的發達史也值得一提。 

味皇兄在大學未能畢業,雖初心不找賭博的工作,但後來發現賭業才能賺到錢,最後根據其說法是「墮入火炕」,不久發現股票奧祕,於是全身投入,誰不知後來竟買中一些「福建股」,輸了部分本金,幸而本金不多。在吸取教訓下,在2008年「乾坤一擲」賺了大錢。

次年,他出售股票,以膽博膽方法購入一個澳門住宅物業,2009年後,澳門賭業高速發展,居民收入大增,物業價格水漲船高,於是打鐵趁熱,次年他再購入多一個物業放租,在改裝原有物業又樓換樓,再加上利用多餘租金投入高息股票,資產大幅增值。 

近年,他出售手上所有出租澳門物業,換成價值接近幾百萬的高息股,加上他持有的澳門自住物業、珠海的商鋪,資產值接近千萬元,每月的股息金額足夠他本身的工資收入,在2016年中正式結束工作生涯,但他只是三十多歲。 

雖然未生的投資成績一般來說都超過味皇兄,但始終在物業的投資上,我是承認輸他一籌的,所以未生夫婦資產值少他大約一半,也未能退休,未生認為有幾個應該學習的地方: 

(1)在早期降低生活開支:在未生眼中,味皇兄生活非常省。當日所見,只是花了幾塊錢飲檸檬茶,也沒有花錢搭車,只是吃了一頓幾十塊的午餐,這種生活捱了幾年,成功積累了一筆不小的資本。 

(2)要有「殺手觸覺」:「殺手觸覺」是 引用蔡東豪講謝清海的書中說法。味皇兄在2008年中乾坤一擲,把所有資金投入低估的股票,成功把資產增值幾倍,次年也瞓身籌得資金進入樓市,成功跨入發達的階梯。\

(3)要用市場擴張期盡快擴大資產,並及時退出:味皇兄購買物業多利用負債,資產升值時,擴張極快,之後在澳門樓市退潮前出售物業,把賺得都放在高息及折讓股,成功保住財產。就算日後樓市大跌,已經和他沒關係了。 

味皇兄退休後,隨了去過幾次長途旅行,大部分時間都在家過毒男的生活,雖然退休,他也想多寫網誌,但因為懶,提不起勁,多時寫的網誌也減產。未生因要養怪獸老婆,為著生計,要多賺外快,出賣朋友寫出此作,咳咳。

http://realblog.zkiz.com/lgaim/237870

另外有D野要聲明下,早排湯兄係專欄度提到我的內容,有幾多係唔啱既

1.湯兄話我發覺賭業賺錢,所以失業的味皇先走去做荷--實情係當時沙士,味皇在這段時期見了好幾份工投左唔少求職信,這些工作人工3000-7000都有,結果係冇一間肯請味皇,不是味皇不肯做,是別人嫌棄,事實上當時的僱主由嫌棄人轉變為比人嫌棄之間有大約2年的時間差,當年沙士年失業人口唯一的出路係做荷,而味皇在這期間入職,唔係就冇飯開,味皇大意是說,因為援 交好賺錢而去做援 交賺到錢,同做左援 交之後先賺到錢,是有若干不同的,僅在精神層面上來說

2.湯兄話當年我"乾坤一擲"賺左大錢--當時味皇將全部定期存款投下,但按絕對數量來說,也許只是幾個月人工,即使賺一倍兩倍總體%數也不是很大,況且邊有賺幾倍?

3.湯兄話我膽博膽方式買入第一層樓--當時兩房單位樓A賣117萬,租金3600,約3.7厘,而3600相當於一個牛荷人工13900(港元折合)的25%,呢度有點可以預測,一個牛荷可以輕易租下這個單位,兩個人加埋更不在話下,澳門未來會全民皆荷也是可以予見的,而味皇推算一個牛荷租一個一房單位比4500,即人工的1/3也許會開始手緊?而味皇判斷兩房的租金在6500水平(而當時兩房3600,一房2800),味皇認定澳門的租金會上升,而用3.3厘計算,買下樓A有相當大的水位,同時3600租出後,味皇支付的供款只佔味皇人工的12%,味皇是非常保守的,價值投資,絕非膽博膽,另一方面,味皇可以明言,所有包括各位身邊的朋友中認為是膽博膽的人,是不是都有非豪宅不買的傾向呢?而味皇只買舊的2手樓,我不希望自己變成宣揚膽博膽的不良教材

4.湯兄話我因為樓價水漲船高而買入樓B--樓B其實是租大於供的,有能力想買多少也沒有關係,樓價升不是因素,順便再提下,樓B以4200租出,供款只是2400,當時牛荷人工也升了少少,因此租值潛力也許再高些

5.湯兄話我身家接近一千萬--台幣嗎?如果定義501萬叫接近1000萬,味皇就冇話講

其實買樓同股票差唔多的,如果將樓同股票都同稱為"資產",咁就文字義意上是一樣的,可以進行價值投資撿煙頭,味皇主打的項目名為"生息資產",而"生息資產"的評估標準係息同質,因此形成:評估兩項生息資產,息相近,那一個更高汁?質相近,那一個更高息?或者就是另一項生息資產是否全面比原有的好

舉例說,如果生息資產一個3厘息,一個3.5厘息,咁無論呢個生息資產係兩層唐樓還是太古的AB股,意思也是差不多的

不過換樓800呎換成500呎(樓A,C),500呎換成300呎(樓D),16年樓換成27年樓(樓B),30年樓換成32年樓(樓D),將收租樓公平的視為生息資產而唔認為是越換越差呢點就唔係人人接受到

早兩年賣樓果度,層樓的租值只有不足2厘,先不講有冇炒高,樓價高唔高唔剩係話厘數低就實係,當年澳門的人工增長到頂,之後幾年都唔駛旨意加,除左公墓猿基本冇人會加人工,因此味皇認為租金冇得升,此時不賣更待何時?(當時2房租8000,1房5500)換成股票呢樣生息資產,要買就搵派息將會增加的,要賣就搵派息將近到頂的

1. 名稱:greatsoup (RB用戶) 時間: 2017-03-04 00:01:03 

我個人也承認有少許不對,我會今個星期在祖師爺篇野補上你在網上有澄清,叫人過來睇。
(1) 我只是照你幾年前寫的野來用,只是描述個人感覺。 可能不是我的意思,這是我不對。
(2) 我記得金融海嘯,你的資產有12萬,買樓前後已有42萬,還不是幾倍?!
(3) 膽博膽的意思是幾乎找不到銀行做按,最後給你找到一家適合的,如果不能按你就不能買下。
(4) 意識到會賺錢,所以就會繼續買。我的意思是咁。不好意思。正如我近期的做法。
(5) 自住樓都值幾百掛,股票幾百掛,百幾萬現金又是錢掛,加埋應該最少700,未計你在海外的物業。應該有我所說的「近一千萬」,如有得罪,多多包涵。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7995

比妳有背景、比妳靚、還要比妳努力(三)


山本耀司說過:女人的美,在骨不在皮。

一對姐妹,先後進入百年歷史的高盛,姐姐當年35歲;妹妹當年32歲。姐姐和全世界最有錢的人打交道,工作與一百億美元以上為伍;妹妹掌管全世界最大的創投基金。她們與李嘉誠在同一幢大樓上班,後來妹妹去了大摩。

姐妹先後成後成為GoldmanMD和合夥人。二人是投資銀行界少數的女性高級主管,一舉一動備受矚目。姐姐最早投資馬雲。

妹妹林夏如Shirley是老二,台灣長大,美國求學,又在香港工作任教,哈佛文學士、HKU政治與公共行政學博士,Goldman合夥人,主要負責私募基金、風險投資及大中華地區與新加Bore的國有企業私有化。

其實,馬雲的第一個貴人並非孫正義,他真正的伯樂是Goldman。當年,她投資了馬雲。


19993月,馬雲開始創業,冇錢,同年10月,高盛聯合Fidelity等首輪投資阿里巴巴500萬美元,幫助馬雲挨過艱難的起步期。早在阿里巴巴創業初期,作為高盛集團私募部門亞洲區主管的Shirley,從她一位朋友那裡聽說了馬雲和他的巴巴,那位朋友就是剛剛加入巴巴的蔡崇信。

當時,馬雲想以500萬美元的價格出售阿里巴巴10%的股份。最後的結果是,高盛以500萬美元獲得巴巴50%的股份。


2004年,就在林夏如離開高盛之後的第二年,高盛以買入價的7倍賣出了巴巴的股份。阿里目前市值2500億美金。如果持有到現在,高盛要爆賺了。可惜過早賣出了,Goldman的朋友一直在說,Lloyd Blankfein打爆了Spring Pocket

後來,林夏如讀了博士,當了教授,同時替哈佛面試亞洲新生。 看過數萬份簡歷的她指出:不論學校還是企業,頂尖人才,最重要的是人格和價值觀,是否誠實、努力、敢冒險。 而和歐美學生相比,支那及香港學生的人格發展相對緩慢。

父母都希望小孩有一個Certain Future(確定的未來),但現在最需要的人格特質是,要有冒險精神,因為世界改變太快。

Shirley對支那、美國、台灣、香港都有較深刻瞭解。她表示,現在大陸、台灣、美國,領導階層都太老,焦點不是男女有別,而是年輕世代和嬰兒潮以後出生領導者的價值觀區別。如美國大選最初,Bernie Sanders之所以贏得年輕人支持,主要是因為年輕人對他理念和價值的認同,這點比性別、國家、社區的認同更重要。






姐姐長女Susan林水仙,畢業於美國私立名校Cooper Union大學。猶太人創辦的Cooper Union位於紐約,全校只有建築、藝術和電機等3個系,林水仙選擇了電機系。

她曾任摩根斯坦利台灣區總裁,現任美國老牌PE安盈投資(AEA)董事總經理; AEA由洛克菲勒(Rockefeller), MellonHarrima三大家族以及S.G. Warburg & Co.共同建立。公司具有超過40年的投資經驗,安盈投資的業務集中於對四個行業部門進行控制收購:具有附加值的工業產品、專用化學產品、消費產品、以及這些行業所涉及的服務。最近的獵物是Lumen Optical

她們的父親叫林順和。爸爸沒有顯赫家世背景,也算不上有錢人,一個平凡灣家庭出身的父親,卻教育出四位具有國際觀的兒女。老三女林水晶和四子林東潔,均畢業於波士頓大學,三女現為美國公益團體律師,四子為德意志證券VP



故事發生在二十幾年前的某天……(未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8376

晨興資本啥背景

在《獨一無二的硬件軟件互聯網電商全能公司》後,兩位皮皮的讀者紛紛留言,表示想知道套現6.27億股的老股東——晨興資本,是什麽背景!

 

晨興資本是2010年投資的小米,分別投資了A輪和B輪,現時持股17.19%。


晨興資本1992年進入中國,現在有四期美元基金跟一期人民幣基金,AUM約17億美元,出資人多為國際知名主權基金、家族基金、母基金及大學基金會。

 

根據其網站數據,看到從運作至今,晨興資本在中國TMT投資了41個項目。

 

除去即將上市的小米,晨興資本所投資的剩余40個項目中,有10個與雷軍有關聯。其中2013年前的項目,多為雷軍個人投資或公司重要運營層;2013年後,四個新的投資項目,都是小米生態鏈上的公司。

 

拉完這張表後,必須要說的是,雷軍在中國互聯網界無論是創建公司,還是PA的投資,真的都是非常厲害,真心很佩服。看看億萬富翁為了IPO還這麽拼,感覺我們要反思下自己,億萬富翁都這麽努力,我們有什麽資格懶惰,嚶嚶~~

 

說回晨興資本,這是晨興集團從事高科技風險投資的機構。

 

而晨興集團則是從恒隆集團創始人陳曾熙的40億美元遺產創建而來的。1986年陳曾熙去世,遺產交由家族基金管理;同年陳啟宗、陳樂宗兩兄弟便在美國創立晨興基金會,即晨興集團。

 

此後,哥哥專心發展恒隆集團及恒隆地產(在香港樓市大賺的心得體會,已被蝸牛妹寫成《香港樓市二十年》,歡迎二度圍觀),弟弟就專心運營晨興集團,除了PE、VC,也積極為國內國外多間學校積極捐款。

 

根據其官網,晨興集團的投資主要有PE及VC組成。PE投資了6間公司,全是制造業相關。

 

在VC投資領域,晨興主要投資於清潔能源、教育、生物醫藥及TMT,共投資了73間公司。

 

其中,清潔能源企業7間,占比9.59%。

 

教育類企業占比比較少,僅有1家。

 

而生物醫藥類,卻是晨興集團投資的重點,合計投資了4個類別,共48間公司,占比65.75%。

 

醫藥設備公司投資7間,占比9.59%。

 

醫療服務類公司投資7家,占比9.59%。

 

藥物療法類公司則是晨興的重點支持方向,共投資了34間公司,占了整個公司投資項目的46.58%。其支持的主要藥物研究範圍也是比較廣泛,如癌癥的各種治療方法,肌萎縮側索硬化癥療法,研究各類肝炎,改善化療效率,開發耐藥性細菌感染的抗菌藥等等。

 

晨興在TMT領域一共投資了14間企業,占比19.18%。

 

一個小小的投後管理建議:晨興英文版網站需要更新下對小米的描述啊,因為小米說自己是手機加互聯網公司,可你們對小米的描述就是手機制造商,不利於估值提升和自身退出啊。

 

扯回來說晨興的投資,PE和VC的79間公司中,47間公司都是美國公司,占比59.49%;這47間企業中,又有17間是在馬薩諸塞州成立發展的,占晨興整體投資公司的21.52%。

 

這個我覺得跟創始人陳樂宗的經歷及抱負還是有很大關系的。陳博士先在UCLA拿了工程學士及碩士學位,之後在哈佛獲得醫學物理碩士及放射生物學博士學位(不是買的,是自己讀下來的那種),然後他在丹娜法伯癌癥研究所任研究員。

 

所以為啥基金會投、能投這麽多藥物療法類公司,創始人本人就是大神來的。在接受媒體的采訪中,陳博士承認自己也會犯錯、失敗,但人可以不斷的學習和累計經驗啊。跟創業團隊見面時候,他也是tough的類型,不會照單全信科學家說的話,有時候還會把創業團隊問的答不出來,急得都快哭出來了!

 

不過談到基金的時候,陳博士也是很坦誠:如果純粹想賺錢,就不需要做生物科技,回香港做家族房地產,financial return更快。因為投資生物科技需要有資本實力,並且行業風險很多元,市場、財務、科學、人力、法規每個環節都可能是失敗的風險,是all or none。好在有房地產做後盾,晨興可以在生物技術領域不斷發展,對產業的貢獻也是越來越多。

 

寫到這里,想想晨興在小米投資八年,凈賺百億美元的話,這錢就曲線回來研究治療癌癥,也算是廣大米粉對人類做出的傑出貢獻吧!(對我自己清奇的腦回路跪了)

 

說回來晨興集團的錢,除了繼續找尋治療癌癥的藥物,過往捐贈歷史,還有很大一部分會流向海內外的學校。

 

在香港,晨興2006年捐款1億港幣給香港中文大學,成立了晨興書院,院長是1996年諾獎經濟學得主James Mirrlees,2010年開始招生。書院設有各類助學金和其他經濟援助。

 

還有1997年成立的晨興音樂橋,這是給青少年音樂天才的國際暑期集訓項目,是卡爾加里愛樂樂團的教育課程體系的一個組成部分。宗旨是在國際平臺上培養出類拔萃的青少年古典音樂家。項目面向所有12歲到18歲之間的古典音樂家,提供長達一個月的密集私教指導、大師課、管弦樂、室內樂培訓,以及多場演奏會機會。自誕生以來已經栽培了成百上千名的青年音樂家。

 

而中國內地的學府如浙江大學,晨興也有捐贈獎學金,每年在全校範圍內選拔30名優秀在校生,進入獎學金計劃,在完成自身學業的同事,邀請國內外著名學者、社會各界人士傳道受業,擔任導師。

 

除了浙大,晨興從1996年開始,每年還提供500個獎學金機會,面向複旦、北大、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清華大學中家境苦難但學業優秀的大學生。

 

當然,對高校的捐贈中,最出名的肯定是對陳博士母校哈佛公共衛生學院3.5億美元的捐贈。這筆捐贈會被用於大流行病、汙染到包里的有害環境、貧困和人道主義危機以及失敗的衛生體系這四個領域的研究。為此,公共衛生學院也將改名為T.H. Chan命名(哈佛唯二以人名命名的學院,另一個是哈佛肯尼迪政府學院)。

 

除此之外,晨興還對四個科學類項目進行了多年的捐贈。包括中國科學院晨興數學中心,這是中科院和晨興在1996年共同成立的,宗旨是培養造就優秀的青年數學家。

 

第二個晨興捐助的項目還有1998年跟浙大數學系發起的國際華人數學家大會,每三年舉辦一次,希望促進激發數學新領域的研究,培養年輕的科學家,促進國際學術交流。

 

第三個項目是晨興基金教授席,分別於哈佛公共衛生學院放射生物學(2012年)、香港科技大學生命科學系(2012年),香港大學化學生物系(2007年)。

 

最後還有一個夏季生物學課程,鼓勵亞洲的本科生們參與生物學的博士研究,向他們介紹一些研究論文等等。

 

並且,之前的媒體報道中,晨興基金還是修複古跡的擔當。陳博士本人擔當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根據媒體報道,截止2008年6月30日,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為建福宮修複工程累計捐贈311萬美元;截止2011年,對故宮中正殿捐款1890.03萬港元。

 

八過那麽多公司、老板,這還是第一個八到讓我覺得非常非常尊敬的創始人。畢竟極致追求利潤的企業很多,忽悠市場後套現奢侈的管理層也不少,能實實在在回饋社會的企業、基金,確實鳳毛麟角,能多年堅持為教育輸血的基金更值得感謝和尊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6368

樂香園:思捷財爺無零售背景

1 : GS(14)@2012-04-19 23:20:40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6261297
2 : GS(14)@2012-04-19 23:23:43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8113
2633
3 : GS(14)@2012-04-19 23:24:51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22200
臨老食鋪大茶飯馮耀輝
4 : GS(14)@2012-04-19 23:25:26

http://webb-site.com/dbpub/positions.asp?p=5519&hide=N
Tang, Thomas Wing Yung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886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