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很喜歡林沛理這段文字︰「通識教育的目標就是要培養學生的批判力,讓他們懂得怎樣破謬和辨誤;用獨立思考超越從眾心理,敢於挑戰權威和傳統智慧,又能夠一語道破集體愚蠢,並且對假象和謊言有足以自保的偵破和抵禦能力。」 投 資世界充斥太多建基於人云亦云的傳統智慧,投資者是容易受騙的一群,懶於挑戰傳統智慧,以為投資是一件人人可以做得好的事情。假如我要開辦投資者通識教育 課程,課程名稱會是「點解」;假如證監會要製作新一輯投資者教育廣告,我會提議以泰倫天奴式血腥嚇傻觀眾,棄用可愛的羊。 不做功課必死,做 功課也不一定有勝算。有時候投資者愈做得多功課,愈容易出事,因為所謂「功課」是謬誤。例如不少投資者採用「從上而下」(Top-Down) 投資法,首先挑選經濟表現佳的國家,再選行業,然後選公司;假設是經濟好,股市好。多年來不少學者分析GDP的經濟表現和股市表現之間的關係,結果大同小 異︰兩者之間沒有明顯關係,即使有亦是相反關係,即是經濟好,股市不好。這些學者研究以多個國家為調查目標,我接觸過最長的研究年期是一百年,已調整了短 暫的特殊因素。 「經濟好,股市好」這傳統智慧站不住腳,原因是︰ 一股市不代表整體經濟。這一點很明顯,整體 經濟包括非上市的國企和私人企業。另外,許多上市公司業務不在上市的國家,例如業務遍及全球的滙豐,它佔恒指比重大,但香港業務佔滙豐的總收入不足二成。 有些公司例如俄鋁跟香港經濟甚至全無關係,把經濟和股市畫上等號,立即會出現這個邏輯問題。 二投資者買的是有血有肉的公司。GDP是一個經 濟統計學上的概念,世上沒有一間叫GDP的上市公司供投資者購買。投資者活在真實世界中,考慮的是企業往績、產品質素、盈利能力等實實在在的指標。特別是 經濟正起飛的國家,經濟數據不錯是出色,但日後領導群雄的上市公司可能未出現。中國經濟起飛初期,投資者一窩蜂去搶購紅籌股,不少損手至今仍未見家鄉。經 濟起飛,企業很大可能要經歷一場大混戰,真命天子才出現。 三股價表現看盈利,不是營業額。我接觸過不少內地大型企業老總,他們奮鬥目標是要 打入「財富五百強」(Fortune 500)。我通常都知趣,不掃興地提醒老總︰「財富五百強」計營業額,不計盈利,而你的使命是要為股東賺錢。GDP這指標類近營業額,計算經濟活動的價 值,而不管這些活動所產生的盈利。所有投資者都理解,決定股價表現是企業盈利,跟營業額多少關係不大。當企業打割價戰,營業額上升,GDP受惠,但有損盈 利以及股價。 四經濟好,集資活動頻繁。要為上一點作補充,影響股價的是企業「每股」盈利表現,即是要顧及攤薄效應。企業盈 利增長,但假如集資活動頻密,發行股數增加,每股盈利表現被攤薄,股價表現未必好。GDP只顧整體企業盈利數字,不顧股東回報。特別是經濟剛起飛的國家, 企業融資依賴同時起飛的新興股票市場,企業大量集資可能有損股價表現,但對企業成長有莫大幫助。 五企業管治。上市公司跟大股東進行關連交易,對GDP無負面影響,但對小股東可能是壞消息,影響股價。另外,上市公司好大喜功,投資大而無當項目,有利GDP,但損害股價。 上 述五個原因,應該可以說服投資者不要誤信GDP和股價表現之間存在着關係。最後考各位一條問題,你應該投資以下哪一個國家的股市?國家A的經濟似停不下來 的火車頭,不停向前衝,GDP增長強勁,政府善於理財,量入為出,維持低通脹,低稅環境。國家B經濟時好時壞,預計GDP增長有限,政府管治能力不穩定, 國家元首不停換人。 這當然是IQ題,答案不是簡單的國家A。你們必定要先問一個問題︰哪一個國家的股市較便宜。全球經濟表現最好的國家,假如投資者要給予一個高昂的價格,最後就很可能是輸錢收場。 買股票不是看經濟,要看幾多錢買入。 蔡東豪 現任上市公司精電國際行政總裁,他曾任職投資銀行,在《信報》以筆名原復生撰寫財經專欄,對投資及求知有無限渴求,習慣早上四時起床寫作找樂趣。 |
| ||||||
去年底,知名投資大師陳忠瑞生了一場大病,醫院發出病危通知,他寫下遺書,做好面對死亡的心理準備。歷經一個月與死神奮戰,他從頭學習生活起居,發現世間最美好的,不是逃過萬點崩盤,而是身邊習以為常、平凡不起眼的事物。 撰文‧歐陽善玲 對百萬股民來說,世上最棒的事,大概沒有比成功躲過三次台股崩盤,更讓人開心。 但曾逃過三次大崩盤的知名投資大師、瑞展產經董事長陳忠瑞最近卻發現,人生最大的滿足,原來不是在股海中精準地「探頭、摸底」,或是風雨欲來前砍光持股。過年前的一場大病,讓他重新體認生命價值,發現最可貴之處,原來就是最稀鬆平常的事物。 這天下午,陳忠瑞在住家社區的會客室,大病初癒後首度接受媒體採訪。身著白色棉質襯衫、搭配牛仔褲,在病痛折磨下,人雖然顯得較為清瘦,但精神氣色良好。 自認從小是健康寶寶,平時又注重養生,連感冒次數都屈指可數。這次在鬼門關前走一遭,生命無常,是上天給他最大的磨練。 三個月前,陳忠瑞赴上海公司參訪。接近零度的氣溫、沒有足夠可禦寒的衣物,加上不乾淨的食物,一點一滴地侵害他的免疫系統。回台後,他並未察覺身體發出的 警訊,行事曆上的六場演講,仍如期赴約。事前為了準備資料東奔西走,直到體力耗盡,最後轟然倒下,他才意識到,自己的生命竟如風中殘燭。 住院一個月,與死神搏鬥當時,病毒侵入陳忠瑞體內,引發「肝膿瘍」,到急診住院時已導致「敗血症」。「手術前,醫院開出病危通知。我寫下遺書,有面對死亡 的心理準備。曾聽人家說,人在生死交關之際,會看到一道光廊。當時,我真的看到了,四周光線很白很亮,有部分還是彩色的。有人在呼喊我的名字。」陳忠瑞 說,可能是麻藥退了,他在手術台上猛然清醒,當下第一個感覺就是﹁好痛!﹂但也鬆了一口氣,因為這表示自己的生命保住了。 他的手指著胸際,往下比畫到了腹部,這一道傷口有二十公分長。手術後,身體右側開了四個洞,插入引流管。管子由粗變細,不留情地捅進身體裡。住院一個月, 他與死神奮力搏鬥,近百劑的抗生素、營養針及點滴,成了他賴以維繫生命的要素。重新學習基本生活技能,像是起床、走路、穿衣、洗澡,每天都有進步,就是他 最大的喜悅。 「以前沒生過什麼大病,不知道原來習以為常的事,是這麼可貴。就像這二十年來,在股市沒受過什麼傷,就以為崩盤前安然逃過,是理所當然。」陳忠瑞慨言,手 術後因為不能喝水的關係,口乾舌燥,非常痛苦。在百般懇求醫生下,換來了三CC的水。那水滴入嘴裡的滋味,可以說比躲過萬點崩盤更讓人快樂。 大病初癒,他做了一首詩,表達內心最深沉的喜悅。內容是,「鏡花風采依舊,朝露晶瑩剔透。水月更添迷濛,夕霞美景安握。」意思是,鏡花水月雖然只是物體的 反射或倒影,並非實際存在的東西,但只要懂得欣賞,也是一幅優美的景致;而朝露、夕霞縱使短暫,若能把握當下美景,就能成為永恆。 他在生病最痛苦的時候,腦中出現的,不是叱咤風雲、奉獻一生心力的投資成就,而是最平凡、不起眼的兒時回憶。「念小學的時候,路上會經過一片竹林。清晨, 竹葉上布滿露珠,用力搖晃竹子,朝露就會灑在臉上、身上。那種全身沁涼、舒暢的感覺,現在回想起來仍是相當深刻,令人雀躍。」這種深沉的喜悅,來自大病後 的轉變。陳忠瑞以「秦俑」及「漢俑」比喻他心態上的變化。「秦滅六國,兵強馬壯,以法家治國、焚書坑儒。展現在秦兵馬俑上,表情肅殺、軍威壯盛。反觀漢代 文景之治,崇尚黃老無為思想,國防和親休兵,國家生息富足。代表當時藝術的彩色漢俑,表情也泛著平和笑意。」大病一場後,他要重新開啟微笑人生,享受周遭 的一切。 重新感受平凡世界的可貴 陳忠瑞回頭看自己,三十五歲前還過著負債的日子。靠著日以繼夜的磨練,淬鍊出深厚扎實的能力,之後十年,他替自己創造了可觀的財富。那段時間,他就像秦攻 六國一樣,不放棄市場上任何一個小波段。心情隨著市場上多空訊息翻轉、起伏,為了追求最佳表現,內心始終忐忑,無法獲得平靜。 征戰股市數十年,現在他看自己,認為四十五歲之後,應該要順心愉快,享受先前投資成果。就像漢代的彩俑、及黃老之治,以豁達開闊的心胸、內斂沉靜的心,感受平凡世界的可貴。過去,趕著演講、出書、寫專欄的情況將不復見,頻率降低,一切隨興所致。 不過,他也坦承有些生活慣性,需要時間慢慢修正。陳忠瑞勤於筆記,閱讀各大財經書報並詳實記錄,是他數十年來的習慣,也是自我記錄股市人生的方式。 手術後,體力逐漸恢復,他還是忍不住將堆積如山的新聞資料,重新消化整理。現在,他要調整步調,打破慣性、敞開心懷,不再這樣深刻記載。 他有感而發說,職場上,有些人戰到一兵一卒,雖獲得名利,但也犧牲很多,這是每個人的選擇。人都有一定的智慧,現在的他,等到身體狀況復原,會選擇到埃及看看金字塔,或見證非洲原始部落的奧妙。 陳忠瑞 出生:1960年 現職:瑞展產經研究董事長學歷:美國東伊利諾州立大學 企管碩士、 台大經濟系 經歷:元大京華投顧副董事長 著作:《股海戰國策》 《股海煉金術》 |
| ||||||
劉友威是投資界的老前輩,曾擔任 投顧、券商自營部、投信共同基金、代客操作等管理職務,憑藉著二十六年累積下來的投資心法,為他賺進了驚人的財富,也讓他更有餘力幫助別人、回饋社會。 撰 文·林心怡 穿過台北市敦化南北路綠意盎然的林蔭大道,來到資深投資人劉友威的住處,走進客廳,偌大的空間,透著一股溫馨的美感,低調奢華又 帶著舒適質感的沙發、做工細緻的壁爐造形電視櫃,整體空間有種溫暖復古的鄉村風,正如他長達二十六年的投資經歷一樣,耐人尋味。 早在元月交 代 三月、四月不會回檔﹁五窮六絕﹂不再 第二季將不同以往法人圈頗負盛名的劉友威,早年曾擔任投顧、券商自營部、投信共同基金、代客操作等管理職務,留下無數的輝煌戰績。在鼎康證券服務時,同時 管理集團資金運作達五年,市場更為人知的是,他曾在富隆證券工作時,幫早年股市四大天王之一的﹁阿不拉﹂從事選股工作,因此相當熟悉主力操作模式,因此像 劉友威這樣的背景兼具了市場法人主力操作面的分析師,相當難得,也正因如此,憑藉著豐富的股市操盤經驗與心法,財富增值數倍。 劉友威分析, 從過去的多頭經驗裡,多頭攻勢大多由年底開啟,到了農曆年前後就容易停止,等待﹁五窮六絕﹂及反映季報效應。 通常在每年三至四月會發生慣性 回檔,但今年元月中旬起就先回檔一千多點,所以今年的三月、四月就不會如往年般回檔,因為元月至二月的回檔已經交代完畢,由於第一季的季報數字表現佳,再 加上六月有ECFA︵兩岸經濟協議︶簽訂題材,因此今年第二季的行情將與往年大不相同。 台股後勢 市場將出現多檔高價股票逢﹁九﹂必跌? 八千五百點有機會至於市場有人認為民國七十九年與民國八十九年發生崩盤的情況,將在民國九十九年歷史重演,這種﹁逢九必崩盤﹂的言論,讓多數市場投資人心 生恐懼,但劉友威卻認為今年將不會出現同樣的崩盤情況。他分析道,民國七十九年的泡沫來自主力主導所造成,當時本益比高達六、七十倍以上,加上政府態度丕 變,導致崩盤,至於民國八十九年的崩盤,則是因民進黨執政的政黨輪替效應,導致資金外逃,所產生的結果,與今年的狀況截然不同。 劉友威認為 過去,大盤在去年第一次過八千點時本來就容易出現回檔,不過去年已在七千六百點至七千八百點就有過不短的整理時間,所以今年七千六百點至七千八百點再整理 一段時間後,市場短中長期(三至六個月)成本,均集中在七千七百點至七千九百點,故四月越過八千點將比去年走勢扎實很多。他認為五月至七月高價股會漲的很 凶,除了聯發科以外,市場還會出現相當多五百至六百元的高價股票,例如大立光、宇峻等。 至於○九年的金融海嘯,大盤從九千三百點下跌至三千 九百點的大修正,其實已經反應了十年一次的大回檔,只是剛好不是十年整而是約八年的時間,因此未來ECFA的簽訂,是台灣突破鎖國經濟的一個里程碑,同時 今年企業獲利普遍均較去年明顯成長,時空背景不同以往的情況下,今年將不會發生市場傳言的大回檔。 劉友威同時也預測四月下旬,若國安基金公 布已釋出持股結果,不論是三分之一、二分之一甚至是三分之二,台股恐將突破八千三百九十五點,往八千五百點至八千八百點區間靠攏。 ﹁走路運 動投資法﹂ 研判總體趨勢﹁緊釘黑馬股﹂ 伺機進場布局劉友威是市場鮮少能夠從八○年代主力時代、又歷經法人時代存活至今的實戶,投資功力不容小覷,他從八七年至九二年,在富隆證券幫市場主力﹁阿 不拉﹂挑選股票開始,從作手身上學到籌碼、市場心理、總體環境與政府心態的觀察經驗,又在鼎康證券擔任研究部主管替大型企業進行資產管理,最後在保誠投信 做資產管理與代客操作,多年來的實戰經驗,讓他成功累積不少財富,多年下來,僅有前年金融海嘯時,曾有一度虧損三成的失敗經驗,其餘操作都頗為順利。 此 外,劉友威也常利用﹁走路運動投資法﹂來研判總體趨勢與發掘潛力股,曾有多次成功經驗。在美國已置產的劉友威,每三至四個月就會飛一趟美國,他還會特地走 訪不同的賣場,觀察市場趨勢,例如上個月他才去過美國知名賣場沃爾瑪(Wal-Mart)、Target、Cosco(好市多)實際走訪,發現美國的消費 力已恢復許多,美國經濟要再出狀況的機率已經很低了。 ﹁其實操作股票成功的祕訣就是堅持、用功與投入,才能學到投資的經驗與智慧。﹂像劉友 威個人很推薦的投資理財書籍,就是安德烈.科斯托蘭尼的︽一個投機者的告白︾,他認為書中寫的作手市場投資手法,相當貼近台灣股市作手的投資經驗,當中的 投資智慧,相當實用。 即使在股市操作成精,劉友威仍然會每天閱讀︽工商時報︾、︽經濟日報︾與綜合性報紙,解讀有用的股市資訊,是他投資股 市長久的堅持。 ﹁像我認為宇峻︵三五○四︶、揚明光︵三五四六︶都是最有機會成為新一代股后的黑馬股。﹂他們都有同一個特點,就是成長動能 極大,尤其是宇峻,對照去年賺十元,且同年七月最高價來到了四百元,今年七、八月適逢遊戲產業旺季,宇峻將有機會上看到五百五十元以上。 電 子業淡季不淡 四、五月先布局中短線觀察指標 決定持股比率至於揚明光受惠今年是微投影產業元年,明年可望正式起飛,成長具爆發,今年可望享受的本益比極高,恐超出市場想像。 只是如何判 斷股票布局時機?劉友威認為每年三月至五月,是財富增值的關鍵布局時點。 從歷史經驗看,在多頭格局時,每年七、八月的除權息,與每年十一月 至農曆年前,都是一年中股市表現較佳的時段,以往股市行情﹁五窮六絕﹂的時候,就是須先經過整理,等待七、八月的除權行情,所以,通常會建議投資人在四至 六月找低點布局好股票,但就他目前收集的資料研判,今年電子業第二季業績會淡季不淡,可以先在四、五月先找點布局。 至於在中短線的操作上, 劉友威還會觀察市場持股變化做研判。當大盤連續爆大量,五日RSI指標(Relative Strength Index,相對強弱指標)在七、八十以上,就應該降低持股;相反的,當五日RSI指標已近二十,還得出現成交量萎縮,才是底部訊號,可以伺機布局。 不 斷學習 建立專業培養敏感度找尋動力 行有餘力發揮大愛劉友威坦承,投資股市的心法,並非朝夕即可練就,必須要靠不斷的經驗累積,加上努力、意志力與強烈的動力,不斷吸收資訊與虛心求教,才能 夠建立專業;培養市場敏感度,才能提高投資的勝率,加速累積財富。 ﹁我現在賺錢最大的動力,就是可以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劉友威說,像 他這樣的四年級生,賺投資的資本利得最大動力是要回饋社會。劉友威強調﹁富而不仁﹂的人是沒靈魂也沒價值的。 二年多之前,劉友威受教會感 動,認為在財富上行有餘力的人,都該發揮大愛,去關心身邊的弱勢族群,透過基督教會幫助誤入歧途、失業的更生人與貧窮人家,他認為透過行善,更能開放自己 的胸襟。 住豪宅、操作股票得心應手,劉友威不愁財富問題,但是在他內心裡,可以助人還是最大的快樂。 劉友威 出 生:1953年 現職:專業投資人 學歷:國光藝校廣播電視科 經歷:鼎康投顧總經理 保 誠投信副總 成功祕訣 不斷學習:現在堅持、用功與投入,才能學到投資的經驗與智慧,每天勤做功課、做筆記,不斷 吸收資訊與虛心學習 投資心法 重內在:操作股票不能光看技術面與基本面,還得留心市場心理面勤走動:用走路運動投資法觀察民間 經濟活力,發掘投資機會找頭羊:觀察市場熱門產業領頭羊,從成長動能大的公司找獲利機會從成交量找進出點:當股市大盤連續爆大量,五日RSI指標在80以 上,就應該要降低持股*近期看好標的:宇峻(3546)、揚明光(3504)、華容(5328) |
http://ariesl0501.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2266112
我貓王平時沉默少語,一講到股市就有點眉飛色舞!這算不算三句不離本行?可是,我自己每每喜歡說一些價值投 資的故事,這些天長地久的投資,很多人都會說話自己未必等得到,長遠來說人們都會煙消雲散,誰人可以預計預會說話自己未必掌握到時機事,說到?毛澤東都有 教義謂“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既然我的股市講題不動聽,最近我低調了很多,多做事少說話吧了!我喜直言我之作為證券經紀,是混飯一族者也!無奈今看關 鍵的是:這麼多年,在我眼下看過無數的炒家與投資者,短線者多數吃虧,雖然長線也有不可預計的風險,我看到能在股市真正拿錢走者,多為長線投資者!無可否 認關於價值投資的資料都是十分沉悶,當中的趣味真的比不上眾多的炒賣故事。若以一些活生生的資料作為參考,則除了數據外有故事,我想我們會較容易學習,我 亦最欣賞比得.林區(Peter Lynch)著作,他把簡單而容 易觀察得到的實例放進投資分析上,妙也!真的我當年讀過他著的《One up on wall street》 後,就經常到超市看產品,可惜當年在港上市的零售股不多,無用武之地!然而,今天上市公司的種類多極了,我卻可能失去了當年的幹勁,無心戀戰吧!
記得當人手惠理價值投資基金(Value Partner Fund)以 價值投資為旗幟,以驕人的成績多年蟬聯為冠軍基金,使到人們對價值投資法趨之若鶩!但是,君知否一段史料,中國股市大概只有二十年左右,其中以H股方式的 在香港上市的股票,大概於亞洲金融風暴即1998年以後一段時 間,很多中國國企亟需外匯擴充業務,當時對外資基金推出原始股份時候,估值被壓榨到很低才吸引到外資的垂青,這使得市場上的廉價股隻多的是。十年人事幾翻 身,今天在中國熱浪潮,我們可會看到新的H股以十倍以下的市盈率推新股?這樣子,今市場上概念股隻的估值實在使看慣廉價貨老股民卻步!是呀!今天價值投資 的觀念是否過時?我們這群老股民又是否要退役?........我貓 王都是這一句,既便宜貨不多的這時,價值投資的調子就吹低一點吧!可是,我仍然對價值投資選股方法深信不疑,只是可能在中國這個市場要加插一些其他考慮而 已!因此,我會繼續在中國的大中小城市場逛街,找尋可以留意的產品,目的是投資而非購物!
股票有很多種類型,以價值投資的考慮,我們必須要找尋一些,它們的管理層樂意與股東分享成果的一批,它們 是與股東是合作的關係;可是,眾多的上司公與股東存在搏弈關係,有陰謀學說理論謂,於今天生產力過剩之年代,沒有什麼生意可以突圍,加上在資本追逐的年 代,培養了一大批詭奇的投資銀行家,每每一些公司待其產品或市場走到絕境的時候考慮才上市,因這盤生意已無利可圖而賣盤,說難聽一點,一間公司上市的時 候,就是它跑進墳地的時候!這些日子來,報章對國內零售股隻天天講,今天國策鼓勵消費以推動經濟,投資消費股隻是一大條道理,無獨偶遇,身邊的朋友也十分 留國內的消費產品,他們不獨是研究投資的,有些是以市場學的觀點看其商戰情況,更有些純粹是要找尋一些獨特的品牌。終於我在復 活節期間,我走訪了廣東幾個城市,可惜時間僅只足夠逛逛運動服裝連所店,發現於很多購物點,安踏(2020)、 李寧(2331)、361度(1361)、 特步(1368)的店子多會併排出現於同一條街上,而中國動向(3818)與 匹克(1968)的店子選址則較 為保守......我看過幾個店子的產品後,以我作為 一個香港消費者角度看,真的欠缺吸引力!首先它們的服飾與運動鞋好像是香港十多年前的款式,其次以同樣的價格我可以返港買更好的,不要忘記這些店幾年來急 速擴張,我看它們已陷入戰國時爭雄的時代!這一批股隻之中已安踏(2020)與 李寧(2331)超 過20倍的市盈率,以市盈增長率(PEG Ratio)的概念看,它們合理的每年盈利增長該處於20%一 年,無奈我看到它們於二線城市的客人流量不足,以同店數據來看,相信很難全面長期維持20%消 售增長,我看它們的增長數據都是以新店增長為賣點!這些急速擴張的王國,除了經過投資銀行的包裝向投資者推銷股票外,更重要的 是吸引特許專營商戶,他們是帶著真金白銀來朝貢的,如果數據不够吸引則難以攻下合作伙伴的心理!以我的愚見,待龍頭的安踏(2020)與 李寧(2331)跌 破15倍市盈率時才開始留意吧,在我想像力的增長數據是如下:
中國未來數年的GDP應該可以穩站於9%左 右,在鼓吹消費的環境下,消費增長可以大概可以加上3到5個 百份點,
即9%+3到5%, 大概 = 11到14%
在個別的優異的消費產品中,估計又可以加上上3到5個 百份點
即 11到14% + 3到5%, 木 概為 14到19%,
而到時我們又要看誰個的產品及店子搞得好,這樣才開始決定是否投資吧!價值投資必經過精密考慮,現階段以我手頭的資料, 仍無法推斷這一批公司之中,誰個是樂意與股東份享的;然而,若一口咬定它們是一批賣盤公司的話,又可能有點不公平,它們的品牌推廣戰要在銀蛋政策下速戰速 決,因而必須借助投資銀行的力量打天下,在過往已有不少成功例子,然而一個族群之中必然良莠不齊,到一段時間之後就可以看到誰是勝利者!
| ||||||
昨日講及地產W 對現時之樓花銷售方式,甚有火氣,好贊成九招十二式與市建局八招地監局二十五條。本地賣樓方法獨特,有文化原因,香港人喜歡炒樓買樓,對買樓太過緊張嘞, 所以容易入局。啲聰明人士利用此點心理,推動賣樓氣氛,特區政府為咗保護「投資者」,限制吓賣樓花招,當然係好事,但你想唔做股市樓市嘅「羊生羊太」,自 己最緊要保持頭腦冷靜,唔好同人搶。冇錢買樓就唔會被人拉去睇樓,有錢買樓就使乜自己行入個局,被人擺佈呀?總唔信內地人可以將所有香港新樓掃清,令香港 人買唔到。 之所以講話唔好做「羊生羊太」,乃有感而發。某日中午聽香港電台報告新聞之後,有聽眾打電話問股票嘅環節,有一位師奶似乎驚惶失 措咁問股壇名嘴:「我以五十元買入X Y Z,今日跌到二十六蚊,發生乜事呀,幾時先至可以返家鄉?」名嘴答:「唔使驚,X Y Z除淨兼派紅股,一送一,你有開一手,o依家變咗兩手,隻股上午收市價二十六元,你有賺o忝。」買股只識冧巴,連一送一紅股除淨都唔知,竟然以為自己蝕到 喊,一啲師奶投資者的確令人啼笑皆非,唔怪得證監會要猛咁宣傳投資者教育,啲股壇名嘴每日在三個電台答問,表面上係指點迷津,其實亦係做緊投資者教育嘅工 作。 股市有羊師奶,樓市何嘗不然,地監局可以考慮吓,除咗放蛇調查新樓盤開售情況之外,是否可以仿效證監會設立投資者教育 一環,教吓啲樓市羊生羊太如何買樓,第一個要請來香港開講座嘅人會係自稱:「人民最想揍的第三人」任志強。呢位任生係內地北京華遠集團董事長,最近發表樓 產評論,大言不慚咁講:(一)中國人太有錢,房子太便宜;(二)公布開發商成本等於讓男人公布老婆的三圍數據;(三)買不起房為甚麼不回農村(即買唔起樓 就返鄉吓啦!);(四)房地產就該是暴利行業。呢位任先生講得咁白,來香港講地產投資,必定轟動,想買樓炒樓嘅香港人聽吓佢講或有當頭棒喝之用,有心人應 該快啲請任生來港演講,鄭汝樺局長制唔制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