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無法壟斷:老牌互聯網人物的另類創業史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1208/166327.shtml
教育無法壟斷:老牌互聯網人物的另類創業史
火柴盒導讀:一波三折,起起落落,幾乎是所有早期互聯網創業者的必經之路,但是陳遠河的成功卻並沒有體現在互聯網上。
作者✎ 小米
看可愛學創始人陳遠河的簡歷就像看一位互聯網傳奇人物的成長史一樣。
陳遠河草根站長出身,有“福建流量王”之稱。2000年放棄穩定的工作出來創業,靠街邊的網吧經營自己的網站,為了省錢吃饅頭喝涼水,睡在草地上,甚至曾經被當做流浪漢被城管拉去清理街頭小廣告。2003年,他靠著廣告聯盟賺到了高達兩千萬的第一桶金,轉型做音樂內容失敗後,創辦了知名的自媒體機構駕馭科技。
一波三折,起起落落。這幾乎是所有早期互聯網創業者的必經之路。但是和那些互聯網傳奇人物不一樣的是,陳遠河的成功之處並沒有體現在互聯網上。他也不喜與媒體接觸,但凡是求采求訪者幾乎來者不拒。筆者在采錄當天,他都連續送走了好幾撥客人。
2014年,O2O產業風口正盛,陳遠河創辦了家教O2O平臺“請他教”。但是那個時代的O2O產業就像火山爆發一樣,燒得很快,化成灰也很快。“請他教”經歷了兩輪融資,卻一直難以盈利。但陳遠河卻看到了教育產業即將爆發的機會:
雙白領家庭越來越成為主流,城市適齡兒童人數將以每年10%—20%的遞增率增長。教育行業這塊蛋糕越做越大的同時,也要求分蛋糕的人越來越精致。但是這塊蛋糕大部分都被巨頭所占領,份額已經所剩無幾。幾經思量,陳遠河決定切入托教領域。
課後托教領域作為教育行業的細分領域存在已久,但是因其入不敷出的特性鮮有玩家,一直以來多以小品牌的夫妻老婆店為主,門店小、設施差,孩子的安全情況與衛生情況都不能得到保證,更別說對孩子進行課後輔導了,托教領域亟待市場優化。
教育資源是最實質性的優勢
“我們在16年的時候在廈門開了第一家店,測試出來的數據完全超出了預期”陳遠河向我們介紹“市場是需要標準化的機構來保護他們的孩子的,就算做的不是我們,別人也是一樣的”。可愛學是國內首次提出“陪伴式教育”的托教連鎖品牌。以小學生為主要用戶,除了為用戶提供專業的托教服務之外,還對用戶進行課業輔導、興趣培訓、藝術培訓和戶外拓展等。
托教行業乃至教育行業最大的痛點就是教育資源的問題,教育資源說到核心也就是師資與內容。教育資源是一家教育公司最實質性的優勢,只要在這兩個方面占據高地了,公司的價值就會無限增長。
可愛學在成立之初就建立了可愛學大學,主要用於員工培訓和課程研發。“我們會對每一位老師進行封閉式的培訓以及崗前、崗中的一些考核。每個月我們的老師都會回爐,考核的分數與其工資是直接掛鉤的”陳遠河向我們介紹。目前可愛學的教師團隊已經超過600人了,托管老師與培訓老師的比例大概是6:4,培訓課程主要包括美術、作文、機器人、書法等。
可愛學大學在內容研發上更是傾心註力。他們邀請了在學科上有建樹的教育家或學術專員成為研究員,如清華大學附屬中學作文教學專家翟暾、北京大學教育文化戰略研究所研究員李世傑、黃鐘大呂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鵝卵石科技有限公司的英語專家和藝術專家等。組建了各個學科項目研究小組,為可愛學的教師培訓課程和用戶培訓課程做長遠的課程規劃。
“我們研究員研發的內容不單單只供給我們自己,我們申請了出版刊號,可以向外界的托管機構和教育機構輸出的”提起內容研發,陳遠河頗為自信。“站在消費者的立場上,他們對托教機構的要求僅僅就是安全、舒適、能陪小孩寫作業。但是培訓就不一樣,家長會考慮專業性。我們在內容研發上花了很大力氣,一站式的教育也為家長省去了很多麻煩”。
要讓自己的產品始終獨樹一幟,不能被他人複制,就必須擁有同類產品10倍的性能,或者創造出前所未有的產品和思維價值。可愛學自建的師資培訓體系與內容研發體系能否超過同類產品我們不得而知,但是在托教領域進行如此大規模的創造可愛學當屬首位,這也為即將到來的競爭開了一條護城河。
規模擴張始終要保持質量
可愛學第一個校區開張之後,在短短十個月的時間里把業務拓展到了7個城市共50個校區,目前也一直都處在招商加盟的狀態之中。大多數加盟商都是慕名而來,想要借著可愛學的勢能在托教領域分一杯羹。但是,到目前為止,可愛學還是以直營店為主。
“這個市場很大,我們現在招商最主要的目的是想要快速占領市場,但是我們的加盟條件比較嚴格,對人才的把控是最根本的,這一點不能丟”,陳遠河告訴我們。為了平衡規模擴張與教育質量之間的關系,可愛學要求加盟店的員工制度和直營店的員工制度無異,一同參與可愛學大學的學習考核。
可愛學校區選址在學校附近並且絕對和學校處在同一側,不能讓學生過馬路。裝修選材環保,並且在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中央廚房,聘請專業的營養師為孩子進行膳食搭配。企業越大越強開發一項產品的固定成本就需要更高的銷量去分擔。但是可愛學的獲客途徑尤其簡單,幾乎全靠在學校周邊的自然流量,用戶十分精準。
那麽問題來了。托教領域之所以鮮有玩家涉足就是因為其入不敷出,成本大得驚人。可愛學如此高配的投入僅靠加盟費和每個小孩一月2000塊的托管費用是很難回收的。“可愛學的轉型過程是非常痛苦的,前期的投入很大,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我都是用自己的錢在養公司”想起當初陳遠河依舊感同身受。“目前來說,我們在托教方面的收入和付出的成本是持平的,利潤主要來自於培訓,目前我們的托教學生轉為培訓學生的轉化率可以達到75%以上。”
擁有互聯網基因的陳遠河先生把業務布局在了線下,線上主要用於業務支付,其他方面的甚少涉及。“線下只是一個暫時的現象,後期我們是想發展成為互聯網企業的,因為線下的成本太高了,我們可以就像鏈家一樣,線下布局服務點,把所有業務都轉到網絡上來。我們只輸出管理體系和研發內容”。陳遠河如是說。
教育無法壟斷
矽谷教父彼特·蒂爾在《從0到1》中寫到“企業想要從生存的競賽中解脫出來,唯一的方法就是獲取壟斷利潤。富有創意的壟斷企業不僅對外界社會沒有壞影響,反而會是社會發展的推動力”。新東方、好未來在教育領域里的地位無人可撼動,在賺得盆滿缽滿的同時誰又能否定他們對莘莘學子的作用?教育是個很特殊的商業領域,商業利益與社會責任唇齒相依。
企業可以賺取壟斷利潤,但教育行業本身是無法壟斷的,一棵樹可以成長為最壯的樹但是不能成為整片森林。“有了競爭這個行業才會成熟,托教在目前來說才剛剛起步,我們品牌連鎖規模大一點,優勢也就出來了,其實這個市場很大的,我們要做的就是在後來人到來之前,讓別人打不倒我們”。陳遠河說。
可愛學看似在托教行業無所敵手,但是其距離行業壟斷之路還有很遠。矽谷教父同樣也為我們總結了壟斷企業的特征:核心壁壘、規模經濟、品牌優勢和網絡效應。可愛學目前發展著力於東南部,對中西部情況知之甚少。消費升級的到來讓消費者對服務行業的要求越來越高,需求定制成為行業的發展方向。可愛學能否貼近消費者,針對城市不同情況、消費者個人不同情況制定不同的托教與培訓方案?能否把國內所有用戶圈進業務版圖?我們都不得而知,但是這些都是未來需要解決的問題。
車輪一直都是向前,印痕必定深深淺淺,有的風吹過就沒了,有的雨打過也沒了,留下的也就那麽些許了。
*本文系火柴盒原創,作者小米,主編韋龑。如若申請轉載,請提前聯系火柴盒(ID:huochaihejiaoyu)。
歡迎創業者、投資人、產業人士
關註“火柴盒”與我們發生連接
點擊“閱讀原文”加入教育社群

[本文作者火柴盒觀察,i黑馬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公眾號(ID:iheima)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火柴盒
教育
新教育
可愛學
贊(...)
分享到:
哈哈大笑老牌家族報導
1 :
GS(14)@2010-07-04 23:22:12http://realforum.zkiz.com/thread.php?tid=6054
...
除此之外,本港部分華資大戶持有公司股份不足三成,隨時惹來狙擊。在本地華資銀行紛紛被外資收購之際,永亨銀行(302)大股東馮鈺斌家族持股量僅兩成一,早前曾盛傳獲得工商銀行等中資銀行青睞。
另外,細價股宏安(1222)及伯明?(2309)等公司的大股東持股量也偏低,隨時成狙擊目標。
看到這兩篇,我很佩服記者這種無事找事寫的精神,誰不知他們是老千,圍晒貨,幾十億買空氣,有誰會跟他們傻?
2 :
我是毛主席!(2965)@2010-07-04 23:27:28同意。
就像一个人的声誉,失去了,就是缺少了被别人信任的前提。
有时仰望云端,突然想到如果走在云彩之上,会是什么感觉?然后,全身突然一震。

3 :
passport(1491)@2010-07-05 00:57:551樓提及
http://realforum.zkiz.com/thread.php?tid=6054
...
除此之外,本港部分華資大戶持有公司股份不足三成,隨時惹來狙擊。在本地華資銀行紛紛被外資收購之際,永亨銀行(302)大股東馮鈺斌家族持股量僅兩成一,早前曾盛傳獲得工商銀行等中資銀行青睞。另外,細價股宏安(1222)及伯明?(2309)等公司的大股東持股量也偏低,隨時成狙擊目標。
看到這兩篇,我很佩服記者這種無事找事寫的精神,誰不知他們是老千,圍晒貨,幾十億買空氣,有誰會跟他們傻?
真係好笑~2309同宏安都會有人追
擊?
貪佢咩呀??
貪佢個名衰?
4 :
我是毛主席!(2965)@2010-07-05 08:37:47passport同志,不出奇啊,昨天在路上,我看到一个汽水罐被两个婆婆争抢啊
5 :
GS(14)@2010-07-05 20:55:321222給人狙擊其實都唔錯,以前127都試過,不過最後因種種問題失敗
最奇怪無人試過狙擊1218
誰是老牌工業家?
1 :
GS(14)@2011-11-17 21:25:11http://m.sharpdaily.hk/list.php? ... 5307&category=daily
晚宴之上遇上曾於外資大行打滾的老行家,每次提到港府任由大鱷肆無忌憚透過借貨拋空機制,當香港係無掩雞籠提款機予取予攜,上下其手賺快錢,都一貫表現得極度不齒兼非常火爆,皆因其曾親眼目睹大戶如何利用旗下客戶之長倉持股作為彈藥,於市場興風作浪,令大市可以無緣無故不跟常理出牌。
投資者耳聞目睹借貨拋空,但箇中手法如何無良就往往難以掌握,尤其近年以長期持有為目標的強積金投資者,有幾多人知道或會查察自己所持有基金的投資手法當中,有否容許基金經理透過投資於一些結構性產品來提升回報,做一些yield enhancement,否則如何收取仍普遍達1%以上之高昂管理費。有基金會把長線持倉透過借貨予同一金融機構內坐盤交易甚至外面之對沖基金或者券商行家,於市場進行拋空活動之前,該批貨源更可能被存倉於另一券商扮長倉,於市場沽出時更不會被列為借貨拋空,即long sales,但無論貨源來自何方,每次當人心虛怯、大市跌勢已成之時,都足以成為進一步推低股市之元兇。
強積金成大鱷彈藥
老行家最擔心的一點,就係香港沽空機制雖已較許多市場嚴格,因我們一向禁止無貨沽空,問題在於,要有貨又有何難?自從有了強積金制度,再加上近年大家開始對之情有獨鍾的交易所買賣基金ETF,市場上又多了大批可供商借的貨源,制度隨時愛你變成害你,港人每月乖乖奉獻,以為細水長流積少成多,卻變成市場拋空活動的貨源,港股基金持倉遂成為無良大鱷彈藥庫,要多得香港人。
至此,強積金之罪又多了一大條。雖然早前大銀行出來澄清過從未有把持貨借出,但其他託管人不見得有出來說明。坊間偶有聽聞有大行為多做幾筆生意,任由對沖基金客戶預先簽署借貨文件,隨時於客戶落盤沽貨後再於內部調撥貨源回補,以簡化對沖基金決策及下單效率,骨子裏說穿了其實係變種無貨拋空。
老行家擔心港股被掏空,是以透過去信港府、證監會及港交所幾大單位,當然,面對一班軟皮蛇財金官員,業內人士對優化現行沽空機制氣急敗壞也沒有用,惟有等運到,小女子最希望機制起碼加多一項無論收不收利息,總之涉及借貨,就應該把貨源和盤托出,讓助紂為虐者身份曝光。
講起沽空,有位本地老牌工業家的經歷,也值得引以為鑑。事緣該老闆的上市公司股份平時成交一向不活躍,持股亦存倉於股票行,怎知竟有外人攻其不避,向該券商借貨於市場大手沽出,意圖令其公司股價插水,把其餘投資者震出,再趁亂於低位補回貨源平倉,順藤摸瓜追查之下,竟被老闆發現原來有人借自己的持股來沽低自己隻股,簡直係可怒也!
事件也着實反映券商之唯利是圖。
2 :
GS(14)@2011-11-17 21:25:37http://webb-site.com/ccass/choldings.asp?issue=322
669?
3 :
鱷不群(1248)@2011-11-18 07:13:19沽空又如何?點解炒上就歡迎,炒落就好似十惡不赦?
4 :
oman(1154)@2011-11-18 07:17:00炒落一定是快過炒上.
升一两年,可以一两星期就打回完形.
5 :
GS(14)@2011-11-18 10:58:404樓提及
炒落一定是快過炒上.
升一两年,可以一两星期就打回完形.
買上去難好多,要好多錢,賣出去唔易...
有GJ遊戲: 誰是老牌財演?
1 :
GS(14)@2011-11-17 21:26:58杜行森 中環遊樂會 星級財演X證券股
網友們聲討財演已屬家常便飯,正所謂樹大有枯枝,行內財演良莠不齊,當中有些心術不正者,利用名氣幫莊家派貨,從中搵真銀,雖然未有任何罪成案例,之但係雞食放光蟲,心知肚明!
>
早前例會聽了一則有關老牌星級財演的故仔,話說老牌財演分析員在其任職公司多年一向無風無浪,卻在年中8星期內,發出三次買入推介某證券股,第一次推介後,其股價不久下瀉一半,第二次再推介原因不變,有買貴無買錯,報告出街不久再跌兩成!第三份報告一如之前,出街兩星期再瀉一成,如此乖乖不得了,客戶投訴電話如暴雨而來,更有客戶聲言上證監投訴。老闆暴怒要求財演改口風兼道歉,最後仲炒埋星級老演,據知現時星級老演仍是無主孤魂,沒公司敢用。
其實本地證券股長遠投資價值甚差,市場競爭大,實際上,證劵經紀乃夕陽工業,而香港證劵公司業務性質屬低技術,如果這種現象繼續,在環球一體化下,恐怕將被淘汰。
杜行森 (逢周三、四見報)
杜行森自小鍾情股票,愛研究及分析,師承各大門派,現已去蕪存菁,自成一派。入行十數載,相識滿天下,是以吹水食飯、遊樂嬉戲皆是股也。
[email protected]
weibo.com/2521844512
2 :
GS(14)@2011-11-17 21:34:01
是呢隻
定是呢隻?
3 :
david395(4434)@2011-11-17 22:02:11高山行
周顯 E-mail:
[email protected] 時間: 2010-12-07 00:20:58
湯財,見是你問我才回答﹕是高山行。他炒股票發財,少說也有數億身家,住在又一村獨立屋,在《新報》當一個投資版編輯,現已半退休,寫很少的東西,但他的「天下第一倉」從一百萬元在數年間變成了過億元,東尼的「天下第一倉」的名字是抄他的。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19898
4 :
greatsoup38(830)@2011-11-17 22:05:40他有在證券行做?
之前YY講那個是咪佢?
5 :
摘星(6904)@2012-02-10 20:34:29http://www.sfc.hk/sfcprd/eng/pr/ ... =ADW206&applNo=0002
代表 證券交易 由 09/01/2012 中國銀河國際證券(香港)有限公司 AXM459
6 :
greatsoup38(830)@2012-02-10 21:35:19http://orientaldaily.on.cc/cnt/finance/20090821/00271_005.html
原來又叫Eugene
7 :
greatsoup38(830)@2012-02-10 21:37:205樓提及
http://www.sfc.hk/sfcprd/eng/pr/html/Indi_LicRec.jsp?charset=MS950&ceref=ADW206&applNo=0002
代表 證券交易 由 09/01/2012 中國銀河國際證券(香港)有限公司 AXM459
時間上配合,但找不到專欄
零售不景 滬老牌珠寶店逆市插旗
1 :
GS(14)@2015-03-11 12:57:26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311/news/ec_eca1.htm
【明報專訊】雖然本港近期零售業鬧不景氣,而核心區舖租水平更見下調之勢,創業於清朝道光年間1848年的上海老鳳祥珠寶店,卻首度來港「插旗」;市場消息指,老鳳祥剛以200萬元的月租作價,承租尖沙嘴購物熱點海防道一個地舖,以建築面積計折合呎租逾1100元,較舊租升67%。據悉,老鳳祥除租用上述尖沙嘴舖位外,亦計劃洽租旺角另一個舖位,意味該品牌有意在香港大力拓展業務。
明報記者 劉詠怡
受內地打貪及其他因素影響,珠寶金飾零售近期呈增長放緩勢頭,惟市場消息指,尖沙嘴海防道53至55號海防大廈地下5號舖,地舖連閣樓建築約1800方呎(實用約1200方呎),最新以200萬元租出,平均建築呎租1111元、實用1667元,新租客為在內地具有167年歷史的首飾品牌老鳳祥,亦是該公司在港開設的首間專門店。
叫價累減23% 實呎租1667元成交
據悉,老鳳祥2012年已成立了老鳳祥珠寶(香港)有限公司,並曾透露會大力發展以翡翠為主的高檔首飾。
至於上址舖位的原租客,為鞋店S Culture,舊租客每月租金約120萬元,但去年10月遷出後舖位一直丟吉;業主早前曾以260萬元放租,及後減至220萬元,現終以200萬元租出舖位,惟即使租金較叫價累減23%,但仍比舊租約貴67%。
原為鞋店租用 遷出後丟空半年
對有內地首飾品牌進軍來港,周大福(1929)發言人指,香港為國際珠寶中心,自然吸引來自世界各地以至內地的珠寶品牌,前來香港拓展業務,並認為競爭有利提升本港珠寶行業水平;至於周大福本身,在香港市場一向採取審慎而靈活策略,遇上合適的機會便會開店,並適時進行零售網絡整合。
周大福:競爭助提升業界水平
海防道屬尖沙嘴購物熱點,近年來已成為金行、珠寶鐘表的搶租對象。市場消息指,六福珠寶(0590)曾以約258萬元租用海防大廈2至3號地舖、粵港澳湛周生生則以280萬元租用海防道38至40號地舖,而周大福早前亦承租海防道53至55號地下B、C及6B舖,涉月租為234萬元;連同太子鐘錶珠寶,以及新港中心地舖的另一家周大福分店,目前已有5家金行及珠寶行門市。
中原(工商舖)營運總監潘志明稱,是次有境外品牌來港租用海防道商舖,而新租金較舊租大幅上升,對市場租賃市道料將有刺激作用。
2 :
GS(14)@2015-03-11 12:57:54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311/news/ec_eca2.htm
道光年間創立 稱年銷售逾300億
2015年3月11日
【明報專訊】老鳳祥雖然不算為港人熟知,但在內地卻是甚有來頭的首飾品牌。老鳳祥早於1848年、即清朝道光年間創立,即至今已有167年歷史,原屬國資委轄下國企,於2009年在上海A股上市,引入民間資金及管理。據老鳳祥官方網頁示,集團在內地擁有逾2600個營銷點,每年銷售額逾326億元人民幣。
2012走出去 紐約設分店
老鳳祥的營銷點遍布全國,其中上海是其大本營,共有約80間分店;品牌於2012年起拓展海外市場,於澳洲悉尼以及美國紐約第五大道開設海外分店。
事實上,老鳳祥雖然剛在港設首間專門店,但其實早於2012年已投資3000萬元港幣,開設老鳳祥珠寶(香港)有限公司,並大力發展翡翠為主的高端飾品。
經歷多年發展,老鳳祥除主打黃金首飾,還涵蓋藝術精品、珠寶眼鏡等。老鳳祥目前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編號為600612),據較早時公布的業積顯示,公司去年淨利潤近9.4億元人民幣,較前年同期增加5.62%。
【又一間】大坑加租吉舖多 老牌粥店難維生
1 :
GS(14)@2016-03-08 16:15:38老闆陳先生指,今年四月租約期滿,現在正商量加租事宜,希望有彎轉,可以留在這個老社區。
日前一直支持小店的王喜在個人facebook發文表示,在大坑有三十六年歷史的老牌粥店康記敵不過租金壓力,四月將會結業。星期天拜訪老店,老闆陳先生指,2014年已從二萬多月租加幅近一倍至四萬多,今年租約期滿,業主若再加價的話,的確做不住,現在正商量加租事宜,希望有彎轉,可以留在這個老社區。老字號康記在大坑紮根多年,早年陳生的父親還是推車仔賣粥,及後加入大排檔,三十多年前上舖,一家人撐起一個小舖。快90歲的陳伯現在仍然在店門前自家製米漿蒸腸粉皮,話即叫即做最新鮮。餐牌保留了昔日粥店常見的「炸一腸」,即炸兩的縮細版,少一條油條少幾蚊。以前生活不富裕,「炸一」見證着富人情味的年代,有別於現在的食店,總逼人吃大碟,賺到盡。今天,陳生堅持說,即使生意難做,絕不加價減料,「做這個行業,就要對得住食客,」這六年來都沒有加價。
大坑是有超過百年歷史的傳統村落,一直以來老店和車房林立,直到七、八年前,設計師和新式食店看中這區旺中帶靜,租金相宜,新店進駐後,轉眼成為城中有名的美食區,是年輕一輩喜歡周末來hea一hea的熱點。那年頭,不少明星紅人都愛來這邊光顧小店,有些更榮升老闆,如谷祖琳的小甜谷等,令原本人口老化的社區成功轉型成為新興蒲點,也吸引不少年青人在這裏創業。那時新舊舖共融,想吃港式老味道的話,有民聲冰室、炳記茶檔和康記等,想試新口味,有特色雪糕、甜品店,還有日式燒烤、拉麵及西式餐廳,應有盡有。可惜2012年後,不少地產商和買家橫掃附近店舖,搶高租價,以施弼街為例,千呎車房在2013年租金叫價由二萬多元瞬間翻倍至八萬多元(呎租約85元),2014年初開始吉舖驟升,升升跌跌後,網上資料顯示現在又回到2013年水平,400多呎的小舖叫價四萬多,呎租約90元。問題是,大坑人流已難復當年勇,曾受當紅藝人熱捧的Unar Coffee Company亦在上年年末宣告結業,原因是租金加價近一倍,四層樓高的歷史建築索價十三萬。康記粥店以街坊客為主,更難維生,陳生說即使加價,街坊未必吃得起,但民聲冰室老闆和新式麵包店BlissHive的員工均指為了應付經營成本,選擇加價,所以光顧的都以外來客為主。住在這區近二十年的劉生劉太亦表示,除了老店外,其他食店價錢較高,會選擇去其他區搵食,雖然他們也不太抗拒新店加入,因為可為他們帶來多些選擇,但現在新店都以做生意為主,街坊不好意思再在食店「打躉」,街坊都較懷念從前大坑未興起時,大家在食店吹水聊天的日子。
餐牌保留了昔日粥店常見的「炸一腸」,即炸兩的縮細版,少一條油條少幾蚊。老闆表示即使生意難做,絕不加價減料。
住在這區近二十年的劉生劉太指雖然不太抗拒新店加入,但回望從前大坑未興起時,店舖多空間,街坊都可在食店吹水聊天,現在剩下來的餐廳已少之又少。
第一次光顧的Tat,幾年前從外國回流,慨嘆老味道越來越難找。
民聲冰室老闆麥小姐(左)及新式麵包店BlissHive店員Howard(左)均指,人流下降導致大量商舖執笠大概是從2015年開始。
康記熟客Gordon(左)和曾小生(右)每星期都會過來,希望可保留區內唯一一家粥店。
受當紅藝人熱捧的Unar Coffee Company亦在上年年末宣告結業,原因是租金加價近一倍,四層樓高的歷史建築索價十三萬。
康記粥店銅鑼灣大坑京街11號地下記者:馬朗澄相關報道:2014年8月24日【不老油條】:
http://bit.ly/1RtWdmi2015年6月21日【愛上大坑小店情緣】
http://bit.ly/1QF400H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308/19520367
【紐約租魔】難頂租金加一倍 老牌中文書店執笠
1 :
GS(14)@2016-06-06 02:53:55紐約皇后區其中一間歷史最悠久的中文書店「中華書局」,不敵租金被勁加超過一倍,日前光榮結業。從台灣移居美國,打理書店20年的老闆王明道接受《蘋果》專訪透露,業主要求由原本月租2萬美元(約15.6萬港元),漲至近5萬美元(約39萬港元),感嘆道加租後幾乎沒有利潤,「替房東打工,(等同)白做,算了」。駐紐約記者:鄭柏齡對於長時間生活於紐約的華人,屹立華人聚居地法拉盛(Flushing)20年的中華書局幾乎無人不曉,記者在結業前多次採訪,目睹不少顧客與王明道告別。王老闆指,打理一間成功書店,最重要是「跟得上潮流」,多年來他幾乎天天待在店內與讀者交流,逐漸建立深厚感情,「很多客人說不捨得,我跟他們說,我還可以找得到,但書店找不到」。據了解,業主早前要求加租,由原本月租2萬美元大增至近5萬美元,加幅達1.5倍。王明道坦言書店生意穩定,惟加租後經營壓力巨大,「幾乎沒有利潤,在替房東打工」,無奈選擇結業。部份熟客得知書店未能續約,提議另覓新址開店,但66歲的王明道指自己年事己高,「沒有第二個20年」而謝絕好意。結業在即,不少書迷趕到與老舖道別。居住長島的蘇先生自書店開業已成為擁躉,對結業感到非常失望:「少了一個精神食糧的地方,我從台灣搬到美國後,想找中文書都會來。」他慨嘆紐約中文書店越來越少,「非常可惜,是華人的損失」。除紐約華人外,王明道透露,中國旅客亦最愛到書店尋找「敏感」政治書,連同健康相關書籍幾乎佔中華書局一半生意:「有客人在紐約過境,特意叫車過來,十幾分鐘買了幾十本書,趕飛機就走了。」在美國經營書店,難以想像會發生像香港「銅鑼灣書店」事件,王老闆指事件發生後,中華書局的政治書亦更加搶手,他從香港空運政治書到紐約,最快出版後第五天到貨,「我賣書不代表甚麼立場,我只是提供平台,不需要顧這個那個」。回望匆匆20年,王明道指最高興一刻,曾有台灣客稱讚書店「很像誠品(書店)」,「我從台灣來的,只是一間小小書店,而誠品有那麼大規模,聽得我很開心、很安慰」。不過,他相信第二代、第三代海外華人中文水平不高,加上電子書充斥市場,「五年後可能真的沒有海外中文書店了」。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603/19639600
【月底結業】老牌紙廠開倉益有心人 已停產美國貨最罕有
1 :
GS(14)@2016-12-07 08:01:44生意艱難,位於黃竹坑的「進業紙行」快將結業,但仍有大量高質素藝術紙品囤積,負責人不想平白將優質紙品扔到廢紙廠、浪費造紙工人心血,故決定開放零售,以優惠價錢賣予有心人。
進業紙行由1979年起,代理美國紙廠出品的高級紙張予印刷廠。當中包括羊皮紙、布紋紙、水彩壓紋紙等等。近月傳出結業消息後,陸續有有心人將事件貼上社交媒體,希望「救得一張得一張」。從紙行的Facebook專頁所見,存貨中不乏色澤亮麗、壓紋細緻的高級紙品,負責人更留言指紙廠已停止生產這類高質素而又繁複的紙張,「製作過程非常複雜,真是要好好珍惜」。負責人目前已將多款款式切好為A4及A3的厚薄紙,方便有興趣的人士選購收藏。部份紙品更以優惠價20元一包作超抵價發售。從樹木變成優雅紙品,當中歷經了無數工人的心目,希望這些紙品最終能有人欣賞,不致淪為垃圾。網上消息指紙行將於本月底結業,亦有傳或會延期至明年一月中,惟截稿前仍未得到負責人確認消息。進業紙行香港黃竹坑道30號長德工業大廈10字樓電話:93618088記者:李珮禎
負責人在專頁指出,紙廠已停止生產這類高質素而又繁複的紙張,「製作過程非常複雜,真是要好好珍惜」。
從樹木變成優雅紙品,當中歷經了無數工人的心目,希望這些紙品最終能有人欣賞,不致淪為垃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1207/19857241
伊朗老牌商廈燒塌樓20消防殉職
1 :
GS(14)@2017-01-21 03:36:41■17層高的起火大廈倒塌下,剩下一片頹垣敗瓦。路透社
■火場冒出大量濃煙。路透社
伊朗首都德黑蘭市中心一棟歷史最悠久的商業大廈昨日起火,在消防員救火期間突然倒塌,市長指至少20名消防員殉職,另至少70名消防員受傷。火勢已受控,但搜救工作料需時數日。涉事17層高的「Plasco」大廈建於上世紀60年代初,有400家商戶及工作室。大廈9樓一個煤氣儲藏器於早上8時左右起火,火勢迅速蔓延。當局疏散和封鎖附近區域,派出逾200名消防員到場撲救,數小時後大樓突然倒塌。倒塌一刻,可見大樓頂部外牆率先剝落,在13秒內完全倒下,四周塵土飛揚。附近一名店主憶述:「就像看驚慄片一樣,整座大樓在我面前倒塌。」德黑蘭市長加利巴夫指至少20名消防員殉職,三人獲救送院。而消防之前已逾30次警告業主大廈有安全隱患。美聯社/路透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120/19902662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