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總統的尷尬事:奧巴馬用餐刷卡被拒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570

千萬不要以為大人物就不會遇到沒錢付飯錢的尷尬事。這不,美國總統奧巴馬周五在曼哈頓西班牙餐廳Noho用餐結賬的時候就遇到了這樣的囧事。詳見CNBC的視頻。

奧巴馬事後表示,“我的信用卡好像使用的太少,所以銀行把這張卡暫時給凍結了。好在,第一夫人還有信用卡。”

Noho餐廳和白宮均未對此事發表評論。稍早之前,奧巴馬簽署了一項法案,允許將芯片和PIN碼嵌入到信用卡和借記卡之中,從而更好的維護美國國家安全。(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5421

烏克蘭局勢升溫 烏總統提議取消反對派自治權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264

812677_201404221118237742

德國總理默克爾譴責烏克蘭反對派舉行的公投“非法”,而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威脅將取消允許反對派延長自治的法案,烏克蘭停火協議日漸脆弱。

在俄羅斯已派重兵駐紮在烏克蘭反對派占領區的警告聲中,波羅申科周二召集烏克蘭國家安全委員會召開會議,考慮撤銷此前明斯克會議(9月5日)為了達成停火協議而為反對派設立的“特殊地位”法案。據彭博社,該法案是停火協議的核心。

今年9月,烏克蘭和國內反對派在明斯克達成協議,烏克蘭政府批準了該法律以允許反對派延長在烏克蘭東部頓巴斯地區的自治權,同時允許他們進行選舉以自治。烏克蘭原計劃讓反對派在12月7日舉行公投選舉,沒想到反對派上周日就自行上演了領導人和議員選舉。

華爾街見聞網站介紹過,烏克蘭東部自行宣布成立的“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和“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11月2日舉行領導人和議員選舉,並於3日公布了選舉結果。

對此,默克爾表示,“現在沒有理由”解除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俄羅斯“並沒有像我們希望的那樣盡可能地”為解除危機“做出貢獻”。

明斯克協議應該成為基石。

波羅申科在周二發布的一個聲明中稱,反對派2日的選舉破壞“整體和平進程”,烏克蘭永遠不會承認選舉結果。

烏克蘭只是想和平地化解危機。今天我將向安全委員會提議,向國會申請取消允許烏克蘭東部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地區自治的特殊法案。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7987

大勝中期選舉 共和黨2016年總統大選希望大增?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289

pohcda

周二,共和黨贏得了美國中期選舉,重掌美國參眾兩院,這重燃了共和黨2016年入主白宮的希望。

科羅拉多州的共和黨人Cory Gardner、北卡羅萊納的共和黨人Thom Tillis以及愛荷華州的共和黨人Joni Ernst贏得了參議院席位。在佛羅里達州、俄亥俄州、威斯康辛州和密歇根州,共和黨的各位州長們成功連任。

共和黨民意測驗專家Neil Newhouse表示:

這次中期選舉的結果讓人鼓舞,給共和黨在2016年贏得大選帶來了希望。在這些搖擺州,我們取得了一些進展。

喬治亞州的共和黨人David Perdue成功贏得了參議院席位,這令民主黨感到失望。

民主黨曾希望能動員當地不斷增長的非裔美國人支持民主黨候選人Michelle Nunn,以在保守的南部獲得立足之地。

讓民主黨感到欣慰的是,共和黨人、賓夕法尼亞州州長Tom Corbett連任失敗。賓夕法尼亞州擁有20張選舉人票,自1992年以來,賓夕法尼亞州一直支持民主黨候選人。

在搖擺州維吉尼亞州,民主黨參議員Mark Warner小幅領先,選舉的激烈程度出人意料。

而民主黨人Gary Peters成功贏得了密歇根州的參議員席位。

兩黨成員都表示,不宜過分解讀周二的結果。

據預計,各州選民的人口結構將在2016年前發生明顯的改變。支持民主黨的選民(少數族裔、年輕人以及單身女性)往往不會參加中期選舉投票,但會參加總統選舉投票。

紐約民主黨參議員Charles Schumer表示,

到2016年,整個戰場都會發生改變。人口結構完全站在我們這一邊。

Newhouse表示,

我們在2016年將面臨和2012年同樣的問題:迅速變化的選民結構。這仍然將是共和黨人的一大挑戰。

雖然奧巴馬的低支持率必然會對下一屆民主黨總統初選產生影響,但共和黨也面臨著自身的形象問題。

盡管共和黨奪回了參議院的控制權,但最新的《華爾街日報》/ NBC 新聞民意調查發現,將近一半的註冊選民對共和黨持負面觀點。

只有29%的註冊選民認為共和黨形象正面。這表明,2016年的共和黨候選人將需要推出更具吸引力的施政計劃。在威斯康辛、佛羅里達以及新澤西這幾個搖擺州,共和黨人獲得勝利。

威斯康辛州州長Scott Walker,佛羅里達州州長Rick Scott以及新澤西州州長Chris Christie成功連任。

民主黨人、前賓夕法尼亞州州長Ed Rendell表示,

州長對於總統選舉影響力強大,因為他們控制了各自州的政治機構。我們認為我們可以在密歇根州、賓夕法尼亞州和佛羅里達州贏得州長席位。然而,除了賓夕法尼亞州,我們很難找到好消息。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7997

俄羅斯總統普京:生命的全部意義在於愛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429

9RIAN_02523945.HR.ru

對歷史和地緣政治充滿熱情的俄羅斯總統普京,周五又向公眾展示了他的另一面。普京11月7日在俄羅斯地理學會大會上講話時說,生命的全部意義就是愛。

普京說:“生命和存在的全部意義就是愛。 這就是愛家人,愛孩子,愛祖國。這是一個多層面的現象,建立在我們一切行動的基礎之上” 。

在談到地理學會的活動時,普京表示,希望社會能夠加強對祖國的熱愛。 “這恰好是我們大家都必須努力追求的最重要的目標,我完全相信,我們一定會取得成功。” 普京說。

普京目前擔任俄羅斯地理學會監事會主席。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8284

烏克蘭局勢惡化 烏總統稱不懼和俄“全面開戰”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876

在烏克蘭總統波羅申克宣稱準備好和俄羅斯軍隊“全面開戰”之後,烏克蘭沖突的緊張情緒進一步升溫,俄烏雙方對於如何達成新的停火協議各執一詞。

烏克蘭總理Yatsenyuk周二宣稱,應該采取新“日內瓦協議”來控制地區沖突擴大化。該協議由美國一同參與制定。但是俄羅斯方面則認為,該協議將東部分裂分子排除在外,因此違背了9月初達成的明斯克協議的初衷。

俄外交部長Sergei Lavrov周二表示,“明斯克協議已經存在,多方應在這個框架內尋找解決方法。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的反俄聲明表明,北約不準備與莫斯科就現有的問題進行建設性討論,這使得基輔當局武力解決問題的支持者立場更加堅定。”

此前北約秘書長史托騰柏格指責俄羅斯方面正在烏克蘭境內以及俄烏兩國邊境集結大量軍隊,並向集結地運輸防空系統等軍備。

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16日接受德國《圖片報》采訪時表示,“我不害怕同俄軍作戰,我們已經為全面戰爭做好了準備。”波羅申科說,“我們希望和平,但也要為最壞情況做打算。”17日,烏克蘭內務部長阿瓦科夫稱,在頓巴斯地區集結了約7000名俄軍,且有“發動侵略”的可能。“我們處在全面戰爭的門檻上”,阿瓦科夫稱。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9812

希拉里總統路上的最大障礙:奧巴馬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127

obama-and-hillary22-709288

奧巴馬對於移民改革的賭博可能對白宮、對民主黨、對全美國造成嚴重後果,而受到牽連最大的或許是希拉里。如果希拉里決定在2016年參加總統大選,她最大的障礙便是美國現任總統奧巴馬。

美國中期選舉後的民意測驗顯示,希拉里目前的支持率不到50%,只有43%的選民認為她會成為一個好總統。當與不具名的共和黨候選人競選時,希拉里以34%的支持率敗給共和黨候選人(40%)。

9月,《華爾街日報》/ NBC的民意調查顯示,希拉里的支持率從2009年的59%暴跌至43%。

中期選舉後,奧巴馬拋棄了政策妥協,單方面推進他不受歡迎的政策。這對民主黨造成損失,而作為候選人的希拉里很可能會受到影響。

奧巴馬周四單方面表示,將給予美國境內至少500萬的非法移民大赦。11月18日公布Rasmussen民調發現,53%的選民反對沒有國會批準的大赦,而34%對此表示同意。

此外,62%的受訪者表示,在沒有國會批準的情況下,總統奧巴馬沒有法律權利來采取行動。55%的選民表示,國會應該在法院對奧巴馬的行政命令進行挑戰。

這對民主黨人來說是一個問題。民主黨人必須支持總統,即便總統的做法不得人心(比如奧巴馬醫保法案)。

另一個民主黨人麻煩的根源:Keystone XL管道。調查顯示,Keystone XL管道非常受歡迎——59%的美國人贊成,31%反對。這個項目非常受歡迎,總統可以通過支持管道來輕松獲取民心,然而,他選擇與精英、環保人士站在一起,反對該項目。

奧巴馬不顧公眾願望的做法會損害希拉里。希拉里作為美國前國務卿,已經很難將自己和奧巴馬撇清關系。

在今後兩年,希拉里幾乎不可能直接反對總統。不過,她肯定會繼續嘗試疏遠奧巴馬。但是如果總統繼續失去支持,希拉里可能不得不將自己的總統野心擱置,專心做外婆。

希拉里還將面臨的一個問題是奧巴馬醫改法案。在克林頓執政期間,希拉里曾試圖推出“希拉里醫改法案”,這顯然是奧巴馬醫改法案的前身。根據最新的蓋洛普民調顯示,奧巴馬醫改法案的支持率僅為37%。

針對移民問題,希拉里努力做到面面俱到。一方面,她表示她支持奧巴馬。另一方面,她稱唯一持久有效的方法是國會采取行動。對於Keystone問題,希拉里沒有給出自己的意見。

希拉里作為美國前國務卿,外交政策原本是其競選的一大賣點。而現在,奧巴馬讓外交成為了危險地帶。針對伊斯蘭國(IS)、俄羅斯總統普京和伊朗核問題,奧巴馬似乎沒有連貫的政策。而所有這些外交死角都紮根於希拉里擔任國務卿的年代。當時,希拉里往返世界各地,卻沒能取得顯著的成功。現在,共和黨掌管的參議院可能將目光再次投向她在班加西(Benghazi)等事件僵局中的表現。

奧巴馬的移民改革使得民主黨的支持率每況愈下。希拉里要想參選,就必須與奧巴馬劃清界限,但同時與奧巴馬的支持者維持良好關系。她還需要找到一個明確、富有邏輯性的參選理由。在希拉里上次宣布競選的6年後,希拉里的競選邏輯依然令人捉摸不透。

hillary-clinton-is-best-for-america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0575

漠視人權的 墨西哥「甜心」總統

2014-11-24  TCW

 

日前的G20高峰會,若要選出一個最具爭議的領導人,墨西哥總統尼托(Enrique Pena Nieto)當之無愧。在國內民眾因人權問題上街抗議、妻子又捲入豪宅風波之際,尼托卻避風頭到澳洲開會,「國際特赦組織」就指責尼托此舉是「對墨西哥人權狀況的漠視。」

今年四十八歲的尼托,被譽為「墨西哥最帥的政治人物」。律師出身的他,十八歲就加入執政超過七十年的「革命制度黨」(PRI),不到四十歲就當選全國人口最多的墨西哥州州長,深受婦女喜愛。兩年前他競選總統,女粉絲排隊數小時只為目睹其面目,手拿尼托照片高呼「甜心」,氣氛宛如演唱會。

不過尼托內涵似乎沒有外表搶眼。某次記者請尼托列出對他影響最大的三本書,他掙扎了五分鐘才勉強擠出答案。另一次他還把一本墨西哥名著的作者搞錯,事後坦承「我讀書從不記書名」,他也因不知玉米餅價格被取笑,被譏為「PRI的小賈斯汀」(編按:小賈斯汀為加拿大饒舌歌手,以粗鄙無文著名)。

尼托對女性也不專情,他和第一任妻子結婚並有小孩後,在外又生兩名子女。妻子去世後隔年,他就和女演員里維拉約會,兩年後就結婚。

這次尼托夫婦捲入七百萬美元豪宅風波,正因里維拉把記者請來家中拍照,被查出此豪宅和一家廠商有關,而該廠商正是今年十一月初,獲得墨西哥史上首條高鐵合約「中國鐵建」的合作廠商。在輿論壓力下,墨西哥政府取消了此合約。

此外,尼托向有「漠視人權」之名。他在墨西哥州長任內,鐵腕鎮壓示威者。日前警方逮捕數十名示威大學生,交給黑幫「處理」,可能已遭殺害,民眾憤而上街抗議。尼托在此重大爭議之際出訪,遭到國內輿論嚴厲抨擊。

不過撇開這些爭議,上任總統兩年的尼托,也確實推動了改革。如今墨西哥稅收占GDP比率,已降到所有OECD國家最低。石油產業過去是國營的Pemex獨大,但尼托上任後也開放外資投資,並推動電力自由化。他未來還能推動多少改革?恐怕得看他的「面子」能讓墨西哥民眾埋單多久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1340

進步觀念24.總統有權無責、閣揆有責無權、議事杯葛不休 啟動憲政改造 政府不再空轉

2014-12-01  TWM

 

《建立效能政府》

過去兩年,沉寂已久的台灣社運聲勢再創高峰,民眾對政府已忍無可忍。其實,制度缺陷與選民意識不彰,才是台灣政治總是讓人失望的根源。

撰文‧郭淑媛

某位行政院前院長曾告訴《今周刊》記者,有一次他去立法院遊說立委一項政策,立委問他:「你有票嗎?」他答:「我的老闆(指總統)有六八九萬票。」立委立刻說:「那叫你老闆來!」這段對話,具體反映出台灣憲政體制的問題,行政院長沒有民意基礎,權力來源是總統,卻須向立法院負責,總統反而不受任何監督制衡,形成「總統有權無責,閣揆有責無權」的憲政困境。

今年三月的太陽花學運,就是當總統的民意支持度只剩九%,卻仍要硬推一個政策支持度不到三成的《兩岸服貿協議》所引爆。英國《經濟學人》五月初報導:「街頭示威反映著對台灣脆弱政治體制的幻滅,馬英九未來兩年會是跛鴨狀態,台灣的未來可能會在街頭決定。」為什麼會演變成街頭決定?答案就是我們的政治體制設計出問題。

同樣的爭端若發生在日本,首相可以解散國會,訴諸民意,讓新選出的國會來決定政策走向。十一月中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宣布解散國會、眾議院改選,就是要將「安倍經濟學」的存廢交由選民決定。

但台灣做不到這點,以至於民眾只好上街頭施壓。如果壓力夠大,夾在黨意與民意間的立法委員頂多「不處理」問題,並不是真的決定政策的方向。像台灣今年兩起重大抗爭行動,太陽花學運以及反核大將林義雄反核四禁食行動,只是讓《服貿協議》被凍在立法院、行政院宣布核四停工。但這是否代表服貿就此不簽了,核四以後都不運轉了?大家也不清楚。

這幾年,台灣政治就是這樣空轉。例如:核四問題沒有清楚做出結論,台灣就沒有能量與魄力,去討論下一階段的能源政策。

要解決這樣的問題,讓類似的事情不再發生,台灣勢必要面對憲政體制改革。台灣的憲政體制,無論是總統、行政院或立法院的運作機制設計,處處是地雷,彼此不斷互相拉扯牽制,隨時都會引爆爭議。

問題一,總統有權無責,人民直選產生的總統,握有很大的權力,卻不必向任何權力制衡機構(如立法院)負責。造成民調支持度只有九%的總統,可以推動爭議政策。

問題二,行政院院長由總統任命,行政院部會首長都不是民選產生,也沒有經過立法院同意,全部沒有民意基礎,權力來源來自總統,施政重點自然不會以民意為優先考量,而是實踐總統的意旨。馬政府復徵證所稅政策爭議,即為例證。

問題三,立法權箝制行政權,立法院議事效率不彰,往往為反對而反對,使得政府無法有效運作。前總統陳水扁任期內,因民進黨在立法院是少數,施政窒礙難行;馬英九出任總統至今,國民黨在立法院雖擁有絕對多數或相對多數席次,但他的重要政策如年金改革,也是動彈不得。具有政策急迫性的重大法案,常常經年累月地拖延。國家,就這樣被卡住了。

為何會產生這三大問題?研究憲改的前立委林濁水指出,讓內閣和民意基礎銜接,是民主國家的普遍原則,內閣制國家,閣員由國會議員兼任;總統制的美國,政務官都要經過國會聽證行使同意權;法國的半總統制,閣揆上任前往往先主動要求國會信任投票,閣員主要由國會議員停止議員職權後上任;但台灣在一九九七年修憲,取消立法院的閣揆同意權,少了這道銜接民意的機制。

再者,目前的憲政制度設計,也造成行政院院長有責無權,行政院院長卻必須向立法院負責,但決策權卻在總統手上,行政院院長往往成為「替死鬼」,不少卸任閣揆私下即有此感嘆。

弔詭的是,決定國家政策的行政院院會或部長級會議,擁有最高權力的總統不能主持,而由沒有真正決策權的行政院院長主持;導致在政策形成的程序中,總統的權力變成空白,往往出現政策執行的落差,使得決策品質不佳,總統反而做不了事。

再加上,行政、立法關係失衡,立委動輒議事杯葛,與功能不彰的總質詢制度,往往對行政系統形成掣肘;而朝野惡鬥、立院黨團密室協商,以及缺乏國會調查權,也讓立法院議事能力低落、立法品質粗糙,成為現在政府難以運作的原因之一。

台灣一九九七年修憲雖然賦予總統解散國會權力,但這個權力卻是被動的,必須在立法院對行政院提出不信任案;當不信任案成立、倒閣成功時,總統必須撤換行政院院長或解散國會。

這項制度設計,讓行政、立法兩權相互牽制,十幾年來從未運作,因為,立委只要不提倒閣,就不會有被解散的風險。

歷任總統多以兼任黨主席方式,循政黨決策機制解決爭議,但這項作法常被批評為「違章建築」。林濁水就質疑,國會是人民選出來的,總統透過黨主席身分指揮國會,違背權力分立的憲政精神,在美國絕對行不通。

目前的憲政體制已成為國家亂源,這也是近年來群眾運動接連不斷的主因。要解決國家陷入空轉的危機,惟有朝野努力克服超高的修憲門檻,進行憲政改革,才能正本清源。

中央政府體制無論要朝內閣制或總統制,皆可透過修憲會議尋求共識,最重要的是,透過修改中央政府體制和配套的選舉制度,以建立權責相符的憲政體制,是台灣社會的當務之急。

師法他國 台灣亂源或可有解──主要國家解決重大爭端作法

國家 憲政

體制 解決爭端的機制

日本 內閣制 首相可直接解散眾議院(相當於立法院),進行眾議院改選,並於新國會產生後再重新票選新首相。

眾議院可以對內閣提出不信任投票,若通過,首相必須接受,或解散國會。

英國 內閣制 首相有權解散下議院(相當於立法院),下議院也可以對內閣提出不信任投票。

自2011年選制改革公投開始,公投具法律效力,2014年9月即舉行蘇格蘭獨立公投。

德國 內閣制 總理在信任案遭國會否決時,有權向總統提出解散聯邦議會的請求,或提請總統宣布立法緊急狀態,暫時將立法權移交參議院。但當聯邦議會提出「建設性不信任案」(註)並選出新總理時,不得要求解散國會。

法國 半總統制 總統有權直接解散國民議會,進行國會改選;也可主動交付公投。

美國 總統制 沒有解散國會機制,總統要靠遊說方式爭取國會議員支持,所以曾發生白宮發不出薪水的僵局。

註:由於德國是多黨政治,國會新的多數聯盟組成,對內閣提出不信任案之後,必須以過半數的議員選出新任總理候選人才能成立,以確保不會因為倒閣造成國家空轉。

資料來源:台大政治系教授王業立

整理:郭淑媛

行動方案

朝野應努力克服超高的修憲門檻,進行憲政改革,修改中央政府體制,以及配套的選舉制度,以建立權責相符的憲政體制,是當務之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1384

如何判斷一國貨幣已經陷入危機呢?當這個國家的總統開始威脅投機者的時候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611

貨幣危機並非新鮮事,市場不難發現,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某個貨幣身陷囹圄。那麽如何判斷一個貨幣已經陷入危機呢?SitkaPacific Capital Management的顧問Mike "Mish" Shedlock有他自己獨到的看法。

首先Mish總結了六個明顯特征:

  1. 打擊 “貨幣投機者”
  2. 指責外部勢力引發貨幣危機
  3. 想辦法控制資本外逃
  4. “特赦”回流資金以期待資本回流
  5. 幹預匯市
  6. 匯率管制

Mish指出,如今的俄羅斯似乎完全符合以上六個條件。

周四華爾街見聞曾報道,俄羅斯總統普京放下狠話,承諾要以“嚴厲”的措施懲罰攻擊俄羅斯本幣盧布的投機者,為今年3月俄羅斯合並原烏克蘭自治區克里米亞辯護,還將國際社會反對他的人比作二戰時的德國納粹頭子希特勒。

此外普京還在講話中提出,俄羅斯需要關上 “資本外逃”的大門。而為了吸引資本流入,要“大赦”(full amnesty)回流的資本,不會對其征稅和調查。他承諾,要合法地讓資本回歸俄羅斯,稅收和執法的政府機構對此不會有任何疑問。為幫助俄羅斯企業,普京提出四年不會上調稅費。

而俄羅斯財政部長Anton Siluanov雖然重申了不會采取匯率管制,但是他強調政府和俄羅斯央行將通力合作,減少盧布貶值對俄羅斯出口商的影響。在Mish看來,這是匯率管制的前兆。

過去6個月以來盧布大幅貶值超過37%,俄羅斯央行為抑制盧布下跌已經大幅幹預匯市,但是效果有限。俄羅斯經濟在盧布和原油一同下跌的影響下,2015年面臨衰退風險。而在普京強硬表態、俄羅斯央行拋售美元之後,盧布也只是短暫走強。

444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2346

總統大選意外提前 希臘股市暴跌13%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773

希臘總理薩馬拉斯周二意外宣布,將原定於2月15日總統選舉提前至12月17日。一旦薩馬拉斯提出的總統候選人未能當選,將很有能導致極左翼政黨Syriza執政希臘。這將意味著歐盟要麽放棄財政緊縮和改革,要麽則將面臨成員國退出的風險。

周二,希臘股市擴大跌幅至13%, 雅典證交所指數創1987年來最大下跌。

Renaissance Capital首席經濟學家Charles Robertson表示,“未來6周希臘的政治走向異常關鍵,其影響力可能勝過烏克蘭沖突。一旦Syriza當政,那麽歐盟要麽選擇在財政緊縮上讓步,要麽就要面臨成員國退出的風險。”

《華爾街日報》則分析認為如果希臘無法選出總統則意味著Syriza很有可能執政希臘政府。作為反緊縮的極左翼政黨,Syriza將導致希臘面臨退歐的風險。雖然Syriza本身並不願意讓希臘離開歐元區,但是Syriza拒絕緊縮會讓德國推行的財政改革更加難以進行。一旦德國允許希臘違約並承受由此帶來的損失,那麽西班牙和意大利也很有可能模仿希臘。

總理薩馬拉斯周二意外宣布,將原定於2月15日總統選舉提前至12月17日。若薩馬拉斯提出的總統候選人未能當選,則可能引發提前大選。根據目前的民調顯示左翼政黨Syriza在民眾中支持率最高。

希臘股市重挫10.7%,為1987年12月以來最大單日跌幅;希臘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大漲至7.5%。

821

歐洲股市同樣出現大面積下跌。

111

Syriza反對執行歐盟的緊縮政策,並且也反對三駕馬車的經濟援助。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276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