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過去4年預測一手私樓潛在供應

1 : GS(14)@2017-10-30 00:51:59

來源: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 ... e/20171028/2019707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454

補地價後仍較同區私樓便宜

1 : GS(14)@2017-11-05 15:36:04

【本報訊】房協推出資助房屋將軍澳翠嶺峰及屯門翠鳴臺,兩區的地產界人士均指,即使計算補地價後,新推出的單位仍比同區私樓呎價便宜。將軍澳翠嶺峰平均呎價是8,700元,補地價後約1.24萬元,而同區二手樓樓盤平均呎價為1.3萬元至1.7萬元,換言之,翠嶺峰比市價單位每呎便宜數百至4,000多元。


翠嶺峰較鄰近居屋貴


以鄰近將軍澳翠嶺峰的私樓樓盤都會噔為例,兩房單位實用面績為492呎的二手樓樓盤,呎價是15,955元。以近期區內最便宜的二手樓樓盤新寶城為例,實用面積為377呎的兩房單位,呎價亦需15,252元。同區居屋彩明苑現時的自由市場呎價為9,486元至10,015元,翠嶺峰補地價後的呎價比彩明苑高。美聯物業將軍澳都會噔分行助理區域經理余偉峰指出,房協新推出的翠嶺峰資助房屋單位,與同區比較價錢合理,單位設計包括露台及工作平台亦與同區私樓天晉相似,當中將軍澳翠嶺峰「樓王」三房單位面向東南面,現時未補地價時的呎價不足一萬元屬相當便宜。



至於屯門翠鳴臺,該區地產市場人士表示,屯門二手樓樓盤呎價大約為1萬至1.4萬元,翠鳴臺的平均呎價,即使計算補地價之後,仍與市價相若甚至便宜數千元。以鄰近屯門翠鳴臺的私樓大興花園為例,實用面積419呎的兩房單位,呎價為10,262元。而另一私樓瓏門最新錄得兩房820萬成交紀錄,呎價逾16,400元。■記者梁佩珊



來源: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 ... e/20171031/2019990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709

施永青:首置盤定位與私樓有衝突

1 : GS(14)@2017-11-13 03:33:40

■施永青相信未來樓價最大機會是緩緩上升;旁為其兒子施俊嶸。李潤芳攝


【本報訊】雖然樓價升勢放緩,但中原集團主席兼總裁施永青堅稱香港按揭借貸泡沫不大,預期港人將繼續捱貴樓。不過,首置上車盤定位與私樓市場客源重叠並存在衝突,他覺得有限的社會資源該優先照顧最有需要的一群,即輪候公屋人士。按其分析,特首林鄭月娥房屋政策側重協助港人置業,提供明確置業階梯,由綠置居延伸至首置盤,「如果你話施政報告後期望樓價大跌,個個買到樓,我覺得呢個寄望就不切實際。」當中綠置居同發展商衝突不大,但首置上車盤針對月入介乎5.2萬元到6.8萬元的家庭,卻屬發展商欲爭取的客源,「如果真係大力推動,同私人市場有重叠及衝突。」同時,施永青覺得首置上車盤所惠及的階層相對富裕,急切性不及未有公屋人士的住屋需要。

堅稱按揭借貸泡沫不大

施永青又形容樓市辣招無助解決港人置業問題,反而令細單位樓價及租金飆升,並窒礙市民換樓,令二手住宅物業流通量低於2003年經濟低谷時,「好少人賣樓令到香港人改善生活嘅速度慢咗」,而業主長期持有物業「供吓、供吓就供甩層樓」,至今有多達六成業主已供滿樓,反映香港借貸泡沫不大。「金管局成日話有泡沫,人地都供甩樓喇,鬼怕你加息咩。人地全資產,點會變負資產?」提及金管局近期言論時施永青份外勞氣,反指隨住經濟增長帶動借貸規模,分析數據時不能片面解讀借款多寡,卻忽視市民擁有更加龐大的資產,實際上,本港家庭借貸比率仍處於低水平。再將空置率低、政經穩定等因素納入考量,施永青相信樓價最大機會是緩緩上升,「我響市場咁耐,都未見過咁低空置率嘅情況下,樓市會爆煲!」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71107/2020690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4069

私樓潛在供應維持9.7萬伙 去年施工量1.7萬伙跌三成 仍屬高水平

1 : GS(14)@2018-01-27 11:12:20

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5035&issue=20180127
【明報專訊】運輸及房屋局最新公布,未來3至4年一手潛在私宅供應為9.7萬伙,與去年9月底數據持平,當中近八成屬實用面積少於753方呎,意味中小型單位仍主導大市。雖然去年私宅施工量為1.7萬伙,按年大減逾三成,但業界認為未來5年每年平均新供應仍可達2萬伙的高水平。不過,有業界人士稱,供應增加主要來自「劏細」單位,預計仍難令樓價大幅調整。

明報記者 林可為、甘潔瑩

運房局數據顯示,上述9.7萬伙潛在私宅新供應中,包括9000伙已落成但未售出單位、6.1萬伙建築中單位(已減去已預售單位)、2.7萬伙熟地上可隨時動工項目單位。儘管整體潛在供應量未見新突破,但依然是運房局繼去年6月公布、潛在新供應量有9.8萬伙後的次高紀錄;相對2016年12月底總體潛在供應量9.4萬伙,按年增加3000伙或3%。

近八成潛在供應屬中小型單位

樓價高企下,中小型單位料將續主導一手市場。運房局表示,9.7萬伙潛在新供應中,估計有7.62萬伙,屬實用面積小於753方呎的單位,比上一季多3500伙,佔整體潛在供應量78%,較上一季多約3個百分點。局方並預計,未來數月將有7幅住宅地轉為熟地,可提供約3900伙。

過去5年每年平均施工量1.76萬伙

可留意的是,去年第4季私宅施工量,雖然由第3季的800伙,飈升6900伙或8.6倍至7700伙、涉19個住宅項目;但若相對2016年全年錄2.55萬伙,按年跌33%。仲量聯行研究部副董事車永筠認為,雖然去年全年施工量大跌,但過去5年(2013至2017)平均每年施工量仍達1.76萬多伙,較再之前5年(2007至2012年)的平均1.17萬伙增加約51%。她又稱,若新建單位陸續到位及發售,供應量可望持續增加,未來5年私宅新供應料每年可達2萬伙,較2013至2017年的落成量(平均1.35萬伙),多出47%。

測量師:看不到原因令樓價大跌

落成量方面,去年第四季共有14個私宅項目落成,涉約4900伙,按季增加800伙或19.5%。此外,去年全年私宅落成量為1.78萬伙,除按年增加3200伙或22%外,更是自2004年錄2.6萬伙後,過去13年來的新高。萊坊高級董事林浩文表示,經濟持續向好,目前看不到有何重大因素,令樓價於今年內大跌,相反整體樓價今年預料仍有5%升幅,而豪宅看高一線升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7314

施工量跌三成 今年私樓料升5%學者:只會高位上落

1 : GS(14)@2018-01-28 18:24:18

【本報訊】私人住宅施工量跌逾三成,據運房局數據,去年全年私樓施工量1.7萬伙,較2016年2.55萬伙跌33.3%,而一手私人住宅潛在供應量續維持9.7萬伙水平。學者指數據已難左右樓價升勢,料今年至少升5%至10%。記者:葉煜燊


運房局發言人指,隨政府持續有序地增加房屋土地供應,料未來3至4年的私樓預計供應量將維持在較高水平。私人住宅潛在供應中,包括仍未售出的貨尾9,000伙、建築中但仍未售出或未發售的樓花6.1萬伙,及2.7萬伙隨時可動工的熟地,合共9.7萬伙。當中料有7.62萬伙實用面積少於753方呎的中小型單位,較上一季多3,500個,佔整體供應量78%,較上一季多約3%;預計未來數月將有7幅住宅用地轉為熟地,可提供約3,900個單位。


今年有望回升至2萬伙

去年第四季私樓施工量大增至7,700伙,新地(016)西鐵元朗站(北地盤)為其中一個,上季較第三季800伙增約8.6倍;惟去年全年累計1.7萬伙,卻較2016年2.55萬伙跌33.3%。中文大學劉佐德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指,施工量一直有升有跌,但樓價就一直上升,可見樓價不受私樓落成量、供應量、土地買賣等增加影響,「發展商冇可能喺經濟咁好嘅情況下,平價、平過成本賣樓」。他指,由於現時本港樓宇政策扭曲了市場價格,未來樓價或會反覆升跌,但強調難大跌,「唔會大跌五至六成低過深圳(樓價)」。至於今年樓價走勢,他料最少升5%至10%,「市民要改變思維,唔好等樓價跌再買,因為已經唔係周期問題,係一個結構性改變,樓宇(價格)只會一直喺高位上落」。去年全年沒有樓花項目售出,高力國際亞洲區估價及諮詢服務副常務董事張翹楚認為,這反映發展商不介意延遲至現樓才賣,因樓價仍在上升軌道,只要供應量「唔係(多得)太離譜」,發展商依自己步伐推盤,對樓價不構成太大壓力。美聯物業首席分析師劉嘉輝指,去年施工量回落逾三成,料不會令未來落成量大跌,過去4年施工量每年平均1.85萬伙,在政府積極推地,施工量再顯著下跌機會不大,今年有望回升至2萬伙水平。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127/2028715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7452

綠悠雅苑2房銀主盤780萬破頂 連補價實呎1.4萬 逼近青衣私樓

1 : GS(14)@2018-02-03 09:46:16

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4034&issue=20180203


【明報專訊】近期市場上銀主盤放售個案雖有上升趨勢,但新春前卻有銀主盤獲買家以破頂價入市。首個資助房屋置安心計劃的青衣綠悠雅苑,出現入伙以來首個銀主盤,2房戶以780萬元成交(已補地價),實呎14,365元,無論成交價及呎價均創屋苑新高。此外,一直被視為市區上車盤的九龍灣淘大花園,更有2房戶首破700萬元易手,成為屋苑樓王。

明報記者 甘潔瑩

市場消息指,上述單位位於綠悠雅苑2座低層C室,實用面積543方呎,2房間隔,上月中淪為銀主盤,銀行經補價後以780萬元易手,實呎14,365元,無論成交價及呎價均創屋苑新高。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原業主2013年以320.1萬元購入(未補地價),並於2016年錄得破產登記。

事實上,綠悠雅苑於去年10月、即特首林鄭月娥施政報告公布白居二將恒常化後,曾錄未補價易手勁賺個案,位於3座中層E單位,實用535方呎,2房間隔,獲綠表客以566萬元承接,曾為屋苑綠表市場新高價,實呎10,579元。原業主2013年4月以358.8萬元買入,帳面獲利207.2萬元或約58%。

淘大2房成交價首破700萬

此外,市區上車盤成交價再創新紀錄。市場消息指,九龍灣淘大花園S座高層8室,實用489方呎(建築607方呎),2房間隔,剛以755萬元易手,實呎15,440元,為屋苑成交價首破700萬元大關。原業主2006年以186萬元買入,帳面獲利569萬元或3倍。

事實上,屋苑早前呎價已刷新紀錄,位於L座高層6室,實用面積242方呎,成交價457萬元,實呎高達18,884元。

尚城特色戶連車位近千萬沽

另外,洪水橋尚城亦錄罕見的新高成交,位於屋苑1座頂層連天台戶,實用958方呎(建築1524方呎),4房套房連工人房間隔,連1個車位,以968萬元易手,成交價創屋苑分層新高,實呎10,104元。原業主2011年4月以696萬元買入單位,1年後再以37萬元購入車位,帳面獲利235萬元或32%。

太古城 3房1888萬同類新高

此外,十大屋苑之一的鰂魚涌太古城,錄得本月首宗成交。中原資深區域營業經理張光耀指,本月太古城錄得的首宗成交,位於雅蓮閣極高層D室,實用922方呎(建築1029方呎),3房1套間隔,以1888萬元易手,實呎20,477元,成交價創屋苑同類新高,亦打破上月份銀柏閣的屋苑同類1818萬元的紀錄。原業主2010年12月以1025萬元買入,帳面獲利863萬元或8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7645

私樓居屋成交價續破頂

1 : GS(14)@2018-03-12 01:56:20

【本報訊】美國月底將會議息,市場預測加息機會大,而且本港銀行亦會跟隨加息,惟無阻本港樓市破頂局面。中原雷澤麟表示,深水埗寶華閣剛錄雙破頂成交,中層B室,實用面積263方呎,兩房間隔,以455萬元易手,呎價高見1.73萬元。據了解,原業主於1999年以137.8萬購入上址,持貨約18年,賬面賺317.2萬元,期內升值約2.3倍。據指,原業主在區內持有多個物業,因見物業升值可觀,故止賺離場。


Grand Austin三年賺千萬

消息指,尖沙嘴Grand Austin錄得呎價破頂成交,易手單位為1A座高層A單位,業主於2014年以2,636餘萬元購入,實用面積942方呎,成交價3,680萬元,實用呎價39,066元,3年半賬面獲利1,043萬元,賺幅39.6%。除私樓外,居二市場亦錄破頂成交。世紀21魏仕良表示,將軍澳富寧花園1座高層J室,實用面積592方呎,三房間隔,單位於去年12月原以綠表價450萬元放售,及後調整至480萬元,終獲區內客以連地價640萬元承接,呎價10,811元,銀碼創屋苑新高紀錄。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311/2032852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9576

康山估值逼千萬創紀錄 首季部分居屋估值急升一成 跑贏私樓

1 : GS(14)@2018-03-19 11:04:01

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9532&issue=20180319
【明報專訊】「白居二」恒常化措施快將正式推出,居屋市場亦錄得多宗破頂價買賣,本報對多個居屋進行估價,發現部分居屋估值(已補地價‧下同),在不足一季之內上升超過一成,跑贏私樓升幅,其中鰂魚涌康山花園一個實用面積592方呎單位,最新估值達989萬元,直逼千萬元,比現時全港最貴居屋成交價920萬元還要高。

明報記者 林尚民

本報近年定期追蹤兩大按揭銀行對十大居屋屋苑(涉20個單位,共40個個案)的估值走勢,全屬已補地價居屋,在40個個案中,有36個個案的估價較今年1月初有所上升,佔全部個案的九成,升幅介乎1%至近12%不等,其中有18個個案,期內估值升幅超過5%,升幅逾10%的則有6個。

估值較全港居屋成交價紀錄高

上述40個個案中,升幅最大為中銀香港對大圍富嘉花園一個實用面積589方呎的2座中層G室估值,單位最新估價860萬元,比今年1月初估價769萬元高出91萬元或11.8%,最新實呎估值為14,601元。同屋苑一個實用面積426方呎的1座低層C室,最新估值為560萬元,比1月初的501萬元高出11.7%。

另一個升幅最大的屋苑為屯門兆康苑,中銀香港對其中兩個單位進行估價,在不足一季內亦升超過一成,當中實用面積548方呎的M座低層3室,最新估值528萬元,比1月初的478萬元高10.5%,實呎9635元。

新一批「白居二」最快月底前推

值得一提的是「居屋王」康山花園,匯豐銀行最新對屋苑一個實用面積592方呎的3座中層F單位估值為989萬元,實呎約16,706元,估值比1月初的898萬元高出10.1%。若以該單位估值989萬元計,比現時全港最貴居屋成交價還要高。資料顯示,目前全港成交價最高的已補地價居屋單位,為本月以920萬元售出的旺角富榮花園第10座低層A室,單位實用面積592方呎,實呎15,541元。

業界料居屋業主叫價更進取

中原按揭經紀董事總經理王美鳳表示,部分居屋估價在不足一季內上升超過一成,比同期私樓實際樓價升幅還要大,主要是居屋業主心態一般比私樓業主「企得硬」,叫價比較進取,在現時市况下,買家亦願意出價承接所致。她又稱,由於未補地價居屋有折扣,不少買家會認為「就算升得多都係抵買」,故樓價升幅比已補地價居屋更大。

但她認為,若居屋樓價升幅繼續跑贏大市,實際樓價追貼私樓,部分買家會考慮轉投私樓市場,居屋交投將會放慢。對於「白居二」恒常化,她認為始終在心態上都會有影響,業主會覺得市場焦點集中在居屋市場,叫價會更進取,買家亦會覺得盤源減少,樂意追價入市,令居屋價格持續上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0066

陸振球﹕新富戶政策推升了私樓樓價

1 : GS(14)@2018-04-14 09:03:30

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2027&issue=20180414


【明報專訊】港元終於跌至7.85的警戒線,金管局按聯繫匯率機制終於出手接盤,導致銀行拆息開始抽升。同一時間,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最新報177.42點,連續3周創新高後回軟,按周跌0.11%,但這主要反映兩個多星期前的巿况,稍後如港元繼續挑戰7.85而銀行拆息續升,會否對樓巿構成壓力,尚待觀察。

香港樓巿是否過熱,言人人殊。高力國際最近一份研究報告,指截至今年2月香港的中小型住宅樓價以半年計升了約6.9%,有關變幅仍屬1個標準差內(+12.5%),所以樓巿仍未算過熱,不過,筆者發覺由年頭至今計算,中原樓價指數已升了約7.5%,若上升速度保持,上半年中原樓價指數便可升逾11%,已貼近1個標準差,而1996年以來,按高力的統計,每當中小型樓價半年內升幅高逾1個標準差,不久樓巿便有調整壓力,而若半年升幅明顯超過兩個標準差(+21.5%),如1997年,樓價之後更會急跌(圖1)。

樓價首季急升,發展商開盤售價也愈來愈進取,根據美聯物業的統計,原來首季一手新盤開售價較二手樓高出溢價已升至18.7%,在2016年首季,有關溢價只有0.7%(圖2),而一手樓價能以遠超二手樓價開售,也令到二手業主更加心雄,於是形成互相強化的作用。當然,能賣得愈貴,發展商獲得的邊際利潤也愈高,不過,也要留意原來首季新盤的銷售金額只有529.1億元(圖3),按季減少了6%,而更值得留意的是,新盤銷售金額在2017年首季創出684億元的高位後便連跌兩季,去年第四季稍作反彈在上季又跌,由高位計累跌了接近四分之一,反映了發展商雖努力托價,能賣出的單位金額卻在萎縮,似不能單以「惜售」來解釋,而是巿場的承接力有放緩迹象。

新盤銷售額萎縮 承接力似放緩

文首說到今年首季樓價升勢頗急,一個可能原因是政府的公屋新富戶政策,事緣政府去年10月修訂公屋富戶政策,新政策下,若公屋戶的家庭入息超過入息限額5倍,或家庭資產超過入息限額100倍,必須遷離公屋。或許有住戶為避過被標籤成富戶,紛紛申請刪除家庭成員戶籍,以留住公屋居住權,或避過多繳屋租,以致觸發大批公屋戶刪除家庭成員戶籍。原來,在新富戶政策實施後,房署去年第四季批准刪除9300個家庭成員戶籍,全年數字錄得4.11萬宗,按年升了兩成,更是2013年以來新高。另外,截至去年底全港約有77萬戶公屋家庭,過去5年房署就批出近18萬宗相關申請,佔公屋戶總數23%。

大家想想,那些因避開富戶政策而主動刪去公屋戶籍的人士,會去了哪裏居住?大概離不開租樓或去了買私人樓,他們亦往往成了細單位的租客或新買家,反而推升了有關住宅的租金和樓價!另要留意的是,雖然有關公屋單位刪除了部分家庭成員的戶籍,並非全個家庭會遷出,所以並不會交還有關單位予房署而讓申請公屋人士可加快上樓。

施永青:放寬地積比可讓港人住千呎單位

香港的房屋問題,除了樓價貴,還有人均居住面積細,中原地產老闆施永青最近在獅子山學會的一個研討會上指出,香港經濟發展好,但香港人住得差,若以生產力和香港相若的地區比較,一個香港家庭應該有能力居住在1000方呎的單位。施永青認為,香港亦不是欠缺土地,現在只用了7%的土地作住宅用途,市區住宅只佔整體的4%,如果政府可以放寬地積比率至3倍,7%用地已經足夠每個家庭住1000方呎,所以目前最重要的是政府需要確定規劃目標,並決定撥出多少用地來興建住宅。

研討會上另一講者香港奧國經濟學院院長王弼認為,香港已用作發展的24%土地當中,只有7%用作住宅用途,這7%的住宅用地當中,有3%更是以低密度鄉村形式發展,因此香港沒有足夠土地用作住屋用途的說法是不成立的。王弼又稱,現時很多討論中的土地供應方案「有你無我」,但只要動腦筋,加入想像力,很多問題就可以解決。

王弼:不回收粉嶺高球場也可建10萬戶

王弼以粉嶺高爾夫球場為例,只要改變場內的球洞分佈及周邊建築的位置,在不喪失一個球洞的情况下,不單可以保留高球場,還可以提供10萬個住宅單位;假設每個單位住3人,就可以容納30萬人,對比坊間其他有關高球場的改劃用途建議,例如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收回整個高球場並興建13,200個單位,又或是環保觸覺收回整個高球場以供10萬人居住的建議,兩者均不及獅子山學會提出的方案成效的三分之一。

其實,筆者上周在本欄也指出,只要香港能容許大規模填海和引入大量外勞起樓,要在10年內額外增加以十萬計、呎價僅二三千元的住宅單位並不困難,屆時樓價高,土地或住宅單位不足,以至港人居住面積偏細等問題都可一一解決,只是大家願不願意而已。

[陸振球 樓市解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0226

全年私樓地供應1.38萬伙 8年最少 達標77% 黃偉綸:受公營比例增加影響

1 : GS(14)@2018-12-29 10:12:05

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1335&issue=20181229
【明報專訊】儘管政府積極覓地增住屋供應,惟本財政年度(截至2019年3月底止)新推地皮可建私樓供應僅13,850伙,只達全年1.8萬伙的目標77%,為8年新低,亦較2017至2018年度25,500伙的高峰大跌46%。對於未能達標,發展局長黃偉綸解釋,有關安排反映政府將公私營房屋供應比例調整至七三比的政策,強調自2016至2017年度起連續3個財年,每年平均私樓供應達2萬伙,供應量仍屬高水平。

明報記者 甘潔瑩

黃偉綸表示,因為今年6月將9幅私人住宅用地改作發展公營房屋,當中有3幅地皮、涉1100伙為私宅供應,換言之全年私宅供應原約1.5萬伙,為年初目標1.8萬伙的83%。他指出,長策提出的公私營比例調整至七三比已是清楚的事實,在計劃第四季應有多少土地供應時,假如不理會相關調整屬不切實際,而政府未來或將更多土地由私營改為公營發展。

較去年供應高峰大跌近五成

問及會否擔心調整推地策略會影響樓價,黃偉綸表示有留意到近期樓價有向下調整,但政府沒有打算透過土地供應以調控樓價,無疑政府賣地是影響樓價其中的一個因素,其他因素還包括資金流向、香港經濟情况及息口走勢等,並強調政府不會因為市場變化,放慢開拓土地,將繼續維持穩定及持續的供應量。

值得留意,黃偉綸提及,近3個財年每年平均私樓供應達2萬伙水平,主要是受惠於多間發展商如新地(0016)等,於上一財年完成多個大型項目的補地價,包括西貢十四鄉、屯門兆康項目等,令相關供應涉逾1.6萬伙,推高了全年供應至2.55萬伙高峰。

測量師料長遠支持私宅樓價

對於今年度賣地私宅供應不達標,資深測量師張翹楚指出,推地可供興建私宅單位大減,預料將令樓價有上升動力;此外,政府調整公私營房屋供應比例,將令市場有3至4年私樓供應量降低,私宅樓價料具支持。他又稱,短期仍有不明朗因素困擾樓市,估計至明年首季末,樓價將從高位回落10%,跌幅將較早前預期約15%收窄。他預期,次季樓價勢將反彈,下半年整固後回升,明年全年樓價料升3%至5%。

關焯照:減私樓供應變相「托市」

經濟學家關焯照認為,賣地私樓供應未能達標,將未能滿足社會需求,而原本作私樓單位的地皮改以發展公營房屋,更進一步令供應減少,形容政府「顧得一邊顧不到另一邊」。他續稱,當年樓價上升正因私樓供應不足,認為近來樓市已開始回調,預計如政府無任何動作樓價可跌兩成半,惟現時政府減私樓供應是「變相托市」,認為未來樓市起碼「企穩」,令最終「大家都買不到樓」。
2 : GS(14)@2018-12-29 10:12:24

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2801&issue=20181229
【明報專訊】發展局昨日公布2019年首季賣地計劃,發展局長黃偉綸表示,將推出4幅住宅地皮招標出售,包括兩幅位於啟德跑道區、一幅位於元朗大旗嶺、一幅位於大嶼山長沙地皮(見表),共涉1,860伙;於今季未有推出一鐵一局的項目,來季則推出3個項目,分別為港鐵將軍澳日出康城第11期發展項目(1,650伙),以及市建局觀塘恒安街及大角嘴槐樹街重建項目(共210伙),連同230伙私人重建項目,來季合共提供3,950伙。

擬推康城11期涉1650伙

另外,下一季亦會推出一幅啟德跑道區第4C區4號商業/酒店地,預計可建樓面86.33萬方呎,而中標者需預留樓面作酒店用途,估計可提供約480至800個酒店房間。另問及早前流標的山頂文輝道地皮何時會重推,黃偉綸表示,參考過往3次流標,政府隔一季便會安排有關土地重新招標,並能成功出售,但目前不會預測文輝道地皮會如何處理。

業界料明年首季入標續審慎

利嘉閣地產研究部主管陳海潮表示,是次涉及的4幅住宅地,焦點落在啟德跑道上的2幅海景地皮,當中又以擁有維港海景的4C區2號地盤最為吸引;因明年首季市場仍然面對不明朗因素,包括中美貿易戰仍未解決,加上近期股市表現持續波動等,預期發展商首季入標投地亦會較審慎,出價料不會過於進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182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