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投資的4個庸俗概念 黃祖斌
來源: http://xueqiu.com/9386038954/36394950
有個在2006年或是2007年認識的股票投資朋友,叫柏光強,遼寧丹東人。有讀者可能知道他。他上的是一個四流學校,還不是高校,發現特別混亂,有一次居然把他的宿舍當成了群毆某個人的場所,於是下定決心中途離校,以股票投資作為發展方向。一開始也是很不順利,不過到上次牛市,就已經掌握了股市生存之道。最近他和我提到給他身邊股市投資做得不理想,有些甚至是一塌糊塗的朋友、同學做股票投資方面的培訓,發現很困難。我說可以幫他們代為管理財戶,他說這個更麻煩,這我當然可以想象。
以前一再強調,股票投資實在是太簡單了。有人說索羅斯的書很難懂,但巴菲特的那些方法很高深嗎?老巴連高等數學都沒學過。彼得林奇的書很難懂嗎?但因為不勞而獲的幻想導致了較為普遍的利令智昏,所以很多明明是很聰明的人,在他們自己的行業、職業上表現不錯的人,但一張嘴說到股市,就有不少令人啼笑皆非的庸俗,概念。這里隨便說說:
1、炒股。
不少在股市投資上有一套的人,天然反感這個詞。這里順便說個真實的笑話。曾有個領導,同樣非常討厭這個詞。有一次開會,有女同事說了這個詞,這位領導就生氣地說,是你炒股,還是股票炒你?這女同事也不知當時想什麽,就說,不是我炒股票,是股票操了我,是股票上了我,好了吧?這麽一說,領導也不好說什麽了?
股票投資掌握了方法,在五年或更長的時間里,取得每年比指數漲幅多5個或是10個百分點的複合收益,是完全有可能的。但短期要想立竿見影地盈利,回撤少,並且跑贏股指,就比較困難,抓住熱點板塊的機會,把握個股較好的買點和賣點,那就更難了。更何況股市有系統性風險,個股可能有意想不到的利空。即使是一個大家看好的行業,具體公司暴跌也是常有的事。最近有朋友提到香港上市的和殯葬有關的一個公司福壽園,發現好象去年才上市的,當時也是幾百倍的超額認購的,結果跌了不少了。又想起幾年前香港上市的一個類似的公司,叫中國生命集團,一看已經從4元多,跌到了0.2元,跌了95%。
所以股市投資是一個比較嚴肅的,需要冷靜面對的事,炒股恰恰是一個不夠嚴肅的詞,說這個詞,反應了一些人對股票投資這個事不具備一些基本的素質和適宜的態度。另外這個炒字,有一點玩弄的意思。自己什麽水平,就能玩弄股市或是股票?
2、主力或是莊家。
經常看到有人在股評中說到這兩個概念。當然,股市中各有各的門道,只要得道了,就能戰勝多數的散戶和機構,所以不排除少數人雖然也在講這個概念,但和他們的分析方法結合起來,並不會誤導他們。但對多數人來說,這兩個概念簡直莫名其妙。誰是主力?姓什名誰?是男是女?是長六指還是左撇子?一個200億市值的股票,20億能不能做莊?這不是笑話嗎?已經破產的南方證券倒是曾經買下至少兩只股票90%左右的流通股,南方證券是不是發大財了?
要操縱一只股票的所謂莊家多得是,低位買進,高位出貨,多爽啊。販毒的,拍電影的,挖礦的,都要氣死了,看看人家這錢賺得多輕松。但股票漲跌受太多因素的影響,大勢不行,非要硬挺一只股票的價格,成本是非常大的。新疆德隆搞湘火炬等三只股票可謂是大手筆,還是崩潰了。其實市場中的所謂有錢人,不少人其實投入的資金中,自有資金只是一小部分,多數是代價不菲的融資,挺一年不賺錢其實是虧了凈資產的近20%甚至更多。操縱一只股票,怎麽能保證沒有其他資金看上了?怎麽能保證信息不被泄露?怎麽能保證上市公司願意配合而不是拆臺?怎麽能保證買在了相對的底部?又怎麽能保證能賣在相對的高位?拿的股份太少,對股價的影響力小,拿得太多,一是未必能在理想的價位和較短的時間內拿到,二是就算股價漲幅較大後,能出得了嗎?
至於說股市中的主力,誰了匯金之外,沒有哪個機構有這個實力。不要看一些基金公司規模上千億,但在股市中也只能順勢而為。眾多機構能不能聯合起來發動行情或是出貨?機構之間主要是競爭關系,而不是合作關系,即使法律不禁止這種合作關系。都希望別的機構為自己當解放軍或是轎夫,而不想自己為別的機構作嫁衣。
張口說莊家或是主力的人,對股市缺乏最基本的常識,不要說進股市的門檻,連門檻在哪里都未必知道。
3、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
這個概念看起來好象有道理,流傳也非常廣,我可以肯定比各種性病要流傳得廣,二者都害了不少人。看看美國和中國的股市2007年最高點至現在的走勢,發生金融危機的到底是美國還是中國?為什麽在金磚四國中,中國最近十多年的經濟增長速度最快,利率最低,股市反而漲幅最小?為什麽1999年和1996年上市公司利潤負增長,中國股市反而大漲?2000年是全球股市的高點,為什麽美國納斯達克已經見頂了大半年後,中國的科技網絡股的炒作才在2001年6月結束?全球股市2003年見底後,為什麽中國股市又熊了兩年之久?
有一些股市的失敗者往往面對這些事實,就喜歡罵中國政府,特別是罵證監會。那麽為什麽日本和臺灣地區在1980年代後期經濟增長速度明顯放緩了,股市反而大漲特漲?為什麽以1982年為界,前17年美國經濟增速比後17年快得多,前17年美國股市基本零漲幅,考慮到通脹導致的貨幣貶值,這期間長期投資是虧損的。但後17年是美國近一個世紀中幾乎最長的牛市。
這些事實背後的原因未必要搞清楚,但起碼說明股市未必是經濟的晴雨表。每一年都有經濟學家們預測來年的經濟增長速度,有多少人預測對了?預測對的人,有多少人為了工資而努力工作,為一場出場費數千元的講座爭得不亦樂乎,而不是根據對經濟前景的準確預測而在股市中賺得盆滿缽滿?
這兩年我在投資上有較大的變化,我現在認為普通的投資者或是機構,最好不要關心宏觀經濟,因為這是浪費時間。更不要相信股市是經濟的晴表雨。股市和經濟的關系,一個比較重要的方面: 股市和新增貸款一樣,是經濟的先行指標。去年四季度股市急跌,其實中國的經濟還在下滑。
4、股神。
世界上有劍神、男神、女神、詩聖、棋聖,但沒有股神。索羅斯、巴菲特、林奇等人雖然在股市中賺了很多錢,長期收益率水平絕大多數人都是望而興嘆,但離股神還差得遠。所謂的股神,往往是一幫記者要麽水平差,要麽為了吸引眼球亂加到一些水平不錯的人身上的。掌握大資金要取得較好的收益率,其實比資金不到5000萬的散戶、中戶、大戶要困難得多。看看巴菲特投資的華盛頓郵報、可口可樂、吉列、中石油,長期複合收益率很少有超過20%的。當然年化20%是很不錯的收益率了,但並不符合股神的條件。投資大家基本都搞價值投資,以基本面分析為決策依據,這基本上不可能創造投資奇跡。
股市和印度人吹喇叭玩眼鏡蛇一樣,對多數外行人都是危險的。以上四個概念基本可以宣布一些人應該趁早離開股市,而不是幻想騎上黑馬發大財。
股市心灵鸡汤其实是洗脚水 黄祖斌
http://xueqiu.com/9386038954/42600339
不久前看一个文章,说网上流行的所谓白岩松制造的心灵鸡汤类语录,其实根本不是白岩松说的。人的成长需要一个过程,所以15岁前看看名人名言,背些诗词名句,是非常有必要的,不过到了20岁还需要从各类心灵鸡汤中寻找心理安慰或是为自己打气,那或许是因为三个原因:一是父母没有能给予正确的指引;二是碰上了毫无责任感的教师(当然现在的教师基本上是没有责任心的);三是自己浪费了太多的本应用于学习和思考的时间。真正有见识,内心强大的人,读到各种破绽百出,片面窄獈的心灵鸡汤,很少有阅读速度放缓的。
在股票投资这个事上,也有人制造各类心灵鸡汤。喜欢喝股市心灵鸡汤的,一般都是简单的算术都不灵的人。我以前有个上级领导,说巴菲特的投资方法其实就是老太太菜市场买菜的方法,其实就是这样。货比三家,买下物美价廉的菜,方法有:不买反季节菜(反正到了季节肯定能吃到),收市前买(这时候价格比较便宜),买打折菜……
鉴别股市心灵鸡汤是否真有价值,还是用吃剩的隔夜鸡熬的汤,其实和股票投资一样,需要用常识来判断。
最近就看到一碗股市心灵鸡汤:“李嘉诚的司机给给他开车30多年,准备离职。李嘉诚拿了200万支票给他,司机说不用了,一两千万我还是拿的出来的。李嘉诚很诧异,问:你每月只有5、6千收入,怎么能攒下这么多?司机说:我在开车时,您在后面打电话说买什么股票,我就买点!——你是谁不重要,你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很重要!“
这个故事想讲什么?是不是做投资的人应该去给亿万富翁开车?其实这个可笑的故事至少有7个明显的问题:
1、李嘉诚司机的收入怎么会低于香港平均工资?
每月五六千的收入,在香港恐怕只能住在用于养鸡的铁笼子里。香港有几万人住的就是这种笼屋。香港做清洁工,收入恐怕都不止这个数。给李开车30年,居然能一直忍受这种低工资,李嘉诚就不怕这个司机把车开下悬崖?
2、李嘉诚不是一个股票投资高人。
只要是股票投资高人,都有众所周知的案例。比如巴菲特投资富国银行、运通,林奇投资上世纪80年代的美国福特汽车、克莱斯勒。哪怕是中国的但斌,很多人都知道他买茅台。但李嘉诚有纯粹做股票投资赚了大钱的例子吗?我一个都想不起来。他在2000年前后卖出橙电,在1990年左右在石油只有大概12美元一桶的时候买进加拿大赫斯基石油,都是对企业控制权的收购或是出售。他对行业的周期把握能力很好,但并不擅长对二级市场股票的财务投资。我在大概2008年,曾有人问我这个问题,我当时了解到的是李喜欢买进高股息类的股票,而不是高风险的股市交易。李其实因为有早年差点破产的经历,所以总体上是比较保守的,负债率很低,宁可放慢赚钱的速度,也不能冒太大的风险。
3、内幕交易是不道德的。
按这个故事的内容,司机就是因为成为内幕信息的知情人而赚了大钱。即使他未受到法律的惩处,也是不道德的。从2006年开始,就有不少人出于好心告诉我一些内幕消息,我从来没有因此兴奋不已搞重仓。倒不是我怕进监狱,主要是觉得内幕消息就算真能赚钱,也不是可持续的盈利模式。如果因此产生惰性,就是害了自己。更何况我有自己的有效办法,股市中有方法的人,对别人的好方法都不怎么看得上,更不用说内幕交易这种没有脑浆含量的东西了。我最近两三年还提醒几个提供消费的人让他们警惕因为内幕交易被证监会或是检察院盯上。倒不是我这个人道德上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地方,关键是股市赚钱应该问心无愧,不要有内心上的不安,否则真的赚了大钱也未必开心。如果有女人年青时当妓女,结果被巨富娶进门,晚年极其富有,回想起来,恐怕也不会感觉自己的一生是光彩的一生。
4、内幕交易未必真的能持续赚钱。这方面的失败案例非常多,我印象深刻的就是科斯托拉尼在他书中回忆在某饭店无意中看到的两个实力人物股票交易的计划,结果在他买进后股票暴跌大概四分之三。他当时并没有什么名气,根本不可能是两个巨富要设局搞他。股票涨跌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单方面的涨跌因素,未必就能影响股价的涨跌。我在08年初时曾在电视上看到有个上海人说深发展可以买,因为当时宝钢和深发展签了高价入股的协议。作为上海人,对宝钢的实力当然是相信的。但因为金融危机,深发展并没有因为那个高高的入股价格就不跌。事后双方解除了协议。社会生活中有很多不可思议的,非理性的,但却是事实的结果。这里我想起一个比较有趣的骗局。
这是美国大概150年前的加迪夫巨人骗局。有人(假设叫A)不相信传教士说的那一套,就想羞辱一番这帮人。A用石头雕刻了一个巨人,埋在地下。大概半年后以挖井或是其他目的,让工人”无意“中挖了出来,有教士说这是圣经中记载的巨人的化石。有各类记者、生物学家纷纷前来说这是巨人化石,A从来没说这是巨人化石,但开始收费展览。有人说A是个骗子,有人说要起诉他,有人要求高价收购化石,越是这么说,经报纸报道后这个巨人化石越来越有名气。于是开始全国巡回展览,门票逐渐上涨。一共收了大概100万美元,这在黄金只有20多美元一盎司的时代,这是一笔巨款。最后终于真相大白了。然而,有更多的人知道了这个事,于是纷纷赶过去,花大概1美元要看看到底是什么东西骗了那么多人,于是最后又赚大概20万美元。
5、司机五六千元的月薪,居然李嘉诚说买进什么股票,他就能跟着买一点,这显然不现实。
6、世界上的巨富,有两种,一种是花钱很便宜,象那个娶了肯尼迪遗孀的那个希腊船王。另一种是花钱比普通人更抠门的人。象已故亚洲女首富龚如心,有好几百亿的资产,每月居然只花3000港元。巴菲特的抠门就不用多说了。连比尔盖茨都因为停车费一小时30美元而去寻找更便宜的停车位。李嘉诚这个小时候吃过大苦的人,同样属于第二种人。他怎么可能在没有义务的情况下,随便给要退休的司机相当于年薪30多倍的钱?我记得巴菲特开的纺织厂要关门,一些长年在织布机旁边工厂导致听力严重受损的工人在被遣散时希望见一见巴菲特,巴菲特拒绝了。
7、富人对自己的安全是极为重视的。李嘉诚在大儿子被绑架后,大力投资安保系统。一个司机如果为他开车30年,年龄当然已经比较大了,经验虽然很丰富,人品应该也比较可靠,但反应毕竟不如年龄人。我不大相信李嘉诚用一个五六十岁的人为自己开车。
最要紧的是,这个故事鼓吹的攀附权贵,获得内幕消息的思维,是很让人看不起的。这不是心灵鸡汤,而是洗脚水。
一个女交易员的自白:如何提高胜算 黄祖斌
http://xueqiu.com/9386038954/43382845
这个话题太沉重,我不轻易想起,虽然知道过去的经历都是可转变成人生的财富的,但也不爱回忆,一方面觉得回忆是退出江湖时要做的事情,一方面也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去描述这厚厚的生活本身。
师父常说,要走火入魔,首先必给你点甜头。我的交易也是从诱惑开始的。那时刚开始工作,有了几万元的积蓄,有个朋友据说炒股很厉害,于是我开了个户,委托他帮我操作,那时是通过电话委托的,正好遇到99年的5.19行情,我记得买了两个票,反正是天天涨停,有一个涨了16个涨停板,那时我的工资也就3000元,基本上每天都能赚个月工资。真是太神奇了,那时的日子想起来就是阳光灿烂,正好是荔枝的季节,只有是涨停,我就在午休时候,买上一大堆荔枝请大家吃,反正最后上火了,荔枝吃的太多了。导致尽管荔枝鲜嫩多汁,但在以后的岁月里,我也只能吃几颗了。
当中,因为收益太好,父母看了我的账面,也拿出了他们的积蓄交给我做股票,我记得那天着急出差,我把钱直接交我朋友,让他帮我存一下,出于信任,也因为需要电话委托,查询不是很方便,我没有去对账。等到了2000年,父母要买房出金时,我通知朋友要取钱,我记得那时超过一定金额是要提前通知证券公司的。朋友在门口等我,交给了我几万元,说是怕我着急,先把我取出来了。当时我诧异,出于基本常识,我开始怀疑。所以在他离开后,我打印了所有的交割清单,发现他根本就没有把钱存到我的账户,当然他交给我的钱只是当初钱的50%,剩余的,我也没有再去追问,一方面是面薄,不想撕开脸面。一方面总体上,我还是赚了钱的,而且不少。我想相当于他提走了收益部分的分成。当然,由于他个人的人品问题,我把账户拿回来了,大家也就心照不宣地失去了联系。这也给刚从大学毕业的我,上了生动的一课。总以为段数越高,搏击越激烈,第一次感受到原来肉搏战才是血淋哒滴的,是人性中各种欲望直面的展现。我年轻时的梦想就是当个泼妇,认为能做个泼妇是具有大勇气的。我当时想,最好一辈子也不要继续肉搏战,我实在不法面对这直面的鲜血。但是要经历的,总是要经历的,或迟或早。但是越晚,对人生的危害就越大。当然我如果事先知道我以后的经历,我是绝不要当时的那点甜头的。
2000年我回到了上海,结束了长期出差的工作,工作的地点在外滩,正好与证券公司很近,一看资金金额,竟然能进大户室了(那个时候我已经有好几百万的存款了)。通过朋友介绍,认识了里面的电脑部经理,据说能看到坐庄的数据。于是,每周基本上有三天是跟那些大户的朋友到处吃饭,当然围绕的重心就是消息,那个时候也认识了很多形形色色的投资圈的朋友。当时电视台有个名嘴,基本上在一起天天吃饭,特别是行情好的时候,他喜欢喝酒,喝多了,就对网络经济大谈特谈,“网络改变了世界,现在不是用传统的眼光来评估经济,而是用眼球来评估的,看的人越多,想象力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果然,网络热潮来了。我记得买了个东方明珠,从16涨到60,那些天的晚上,天天是歌舞升平。
当时营业部的人来问我,要不要融资,一年很低的利息10-12%,资金可1:1配比,营业部做担保,我拒绝了,主要还是觉得利息有点高,但周围有人做了。等跌倒50时,我去问名嘴,他说至少到100,于是我全部买入了。我记得价格微微上升后,就一路大跌,到了30多元,这时名嘴找到我,说让我在一个担保文件上签字,把我的账户跟他的账户捆绑,不让他的账户被清仓。他信心满满地对我说,肯定能起来,我签字没有任何法律上的风险。我当时脑袋就有点蒙了,想拒绝,但想想平时那么好的关系,买的票还是他跟我说的。如果拒绝,那以后的消息来源怎么办?于是我说考虑下,我还记得他当时的表情,挺受伤,也挺意外。我找到当时营业部的经理,问了说是否没有法律责任,他的回答是“是你天真还是我天真啊?他的账户配比了资金,已经到了清户的边界线,也就这几天的事情了,我建议你不要做。”
那时已经是2001年还是02年初,我不记得了,反正后来我再也没有在电视上看到他的出现。然后是周围的大户一个个消失,有一个给我打电话,说某某这几天会找我借钱,说他的口袋里可能已拿不出来1000元。果然,他来找我吃饭,我印象特别的深,在衡山路的一家火锅店里,他说了很多过去的经历,包括买国债的事情,赚了点钱,但做了几年的牢。至于借钱的事,他几次想开口,最后也没有说出来,最后的那顿饭,也是他抢着把钱付掉的。我至今也很佩服他的人品,在当时这么艰难的时刻,他保有了一个男人的尊严。他后来去了深圳,在一家上市公司当了个副总。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也从没有核实过他最后1000元的说法。现在说说我的结局,如果我当时进行配比资金了,结局就是倾家荡产。我印象最深的是当时我有10万多港币,买了一个几分钱的垃圾股,票触网了,涨到了几毛钱,涨了10倍多,当时没有走,等几年不到,长线投资,2004年或05年最后拿回来的时候,只有5万多。好在跑的快,没有多久,该公司缩股了,这时候,我才发现原来香港股市与中国股市有区别的,还有缩股这一说。利润当然是全部还回去了,本金也只剩下了三分之一。很多年与一个共同买了该票的朋友聊天,说当时脑袋是被*打过了,涨了10倍,怎么能够不走??真是人在狂热的时候,人心有多大胆,地就有多大产。
我想起了裸泳说,这个太形象了。朋友有卖别墅来死挺的,600万元买进的别墅,为了保住股票,只卖了100多万。他的说法很可爱,“我就不走,实在不行,就留给儿子当遗产,这么好的票起来是迟早的事情。”有一天我问他,怎么样了?他的回答是“刚开始是割肉,后来是断臂,再后来是截腿,现在吗,只剩下一条大腿了。”很多年以后我遇到他,问他那个要当遗产的票呢?他用白痴的眼光看看我,说,早走了。但是当年大部分人(50年代或60年代的)都消失了,据说当年坐庄最牛的某某,也被人沉入了黄浦江。原来庄家也会死。
当然交易只是我年轻时代的点缀品,在年轻的时候,爱情和事业当然是我生活的重心。虽然亏损了,但对于我日常生活的影响并不是很大。但随后,我的男友离开了我,我开始变得有点疯狂和想不同。很多年后,我看到网络上那个疯狂的毛毛,我想,这就是当年的我啊,怎么就是想不通呢。但我很感激和感谢前男友,他一直很宽容地对待我的任何无理取闹,没有说过一句过激的话来骂我。这点我比毛毛幸运。当一个人不爱你了,最好的办法就是放手,放过了他的同时,其实是放过了自己。那个时候我的事业也开始走下坡路,我从一个大大的办公室里搬到了一个格子间里,当然让我最难受的是周围朋友的变化,我以为我帮了很多忙的朋友,他们一定会关心我的,却对我冷淡。就象浪淘沙一样,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在那段岁月里开始变得清晰起来,不夸张的说,最后只剩下了1%。生活回到了最初大学刚毕业的原点,什么都没有了。我问前男友,你找的那个什么都不如我,你为什么要离开我?他说“是的,她什么都不如你,但我爱她。”这句话促使我出国读书。我想过一段平静的生活,而我曾经以为再也不回去读书的校园,给了我平静,反思和重新开始新生活的勇气。我以为这是我人生中的最低谷,我再也不会留那么多的眼泪了,但我错了,我才刚刚开始。很多年后,我爱的人对我说“跟这个人在一起是幸福,跟另一个人在一起,也是幸福,那是两种不一样的幸福,但同样是幸福。”我才真正放下了感情的创伤。
我将股市基本上都忘记了,读书回国工作,到了05年,结婚生子后,产假无聊,我才想起了当年的股票,也有了勇气来处理当年的股票,反正是将股票都卖掉了,这是很多人的特征,一看不行,就当鸵鸟,账户一关,就当做看不见,在投资上,这绝对是有大害的。拿回来的钱只有当初本金的几分之一了。我去销户拿钱时,当年的人都已不在了,都变成了一张张陌生的年轻人的脸。我重新在家附近开了个户,找了几个相关的朋友吃了几顿饭,很多人都在做其他事情了,专职做的已经很少了。股票怎么起来的,我忘了,反正那点可怜的钱又开始上升了,我05年底卖掉了一套房子,开始看基本面分析+听消息。有题材,有消息就买,反正能涨一点,当时的我也看了一些书,学的都是一些技术的皮毛,以为会几个指标就可以在这个市场生存了。到了07年,股票开始疯狂,于是我又卖掉了一套房子,当时就是想有钱就有利润,当然投入越大产出越大。当然账面资产天天涨,很夸张的是家里的阿姨也开始跟着抄股票了,这个钱真是太好赚了。别人劝她小心,她还得意地告诉家人,我不懂,但有人懂。那个时候热衷重仓抄底,我的名字也几次出现在十大流通股股东里,你可千万不要觉得我是有什么消息,我就是觉得这个票能涨,那就博一把。并且几十万上百万股进场时,对价格也是有一定的触动作用,就如蚂蚁,突然有了做大象的胆气和力量,回想起来挺可笑的,但在当时,我真的就是身在其中,无知者无畏啊。现在回想我小时候读的很多寓言故事,怎么觉得又这么可笑的事情和人,我是怎么也不会去做的。但在实际的生活中,我就是那个故事中的那个可笑角色。有机会,我挺想讲讲那些故事的,因为身边的人比比皆是。只是可能没有意识到而已。
到了08年,还将家里的钱都拿出来,在3000点去抄底了。还四处打电话给好朋友,说,这个点位没有问题,肯定能涨,结果是那个好朋友再也不联系我了。印象比较深的是我的一同学,受我影响,交给我8万元,等她拿回自己的账号时,只剩下2万元了。我的股票已经不动了,账号也不打开了,实在看不了里面的数字,实在是触目惊心。家里的两个阿姨也都走了,活要自己开始做了。于是我成了时不时忧伤,又带点渺茫希望的祥林嫂。我很茫然,不知道未来该怎么走?抱着希望,能涨,但到了08年底,我其实已经很绝望了。账面浮亏达到了上千万。这时上海的房子开始飞涨,价格已经翻倍,我卖掉的两套市中心的房子成了最大的笑话,如果。。。,可是世界上没有后悔药。最难受的是过年,要见亲戚要见朋友,我都不知道该对别人说什么。我接近破产的边缘。
这时,我以前的一个朋友来到了我的身边,给我带来了一本书,范撒普的《通向财务自由之路》,他说你有多少年没有好好读过一本书了,你凭什么认为自己不努力就能在另一个行业里成功呢?这个对我的触动特别大,我开始看书。一点也不夸张,我看了三个多月,只看了70页,还不知道此书到底在说什么。他还跟我推荐了一个朋友,名字叫“眼神”,他据说花了几年的时间,通读了中外的将近千本书,得了部分真经。于是通过网络,我们联系上了,在他的推荐下,我读了近百本的书籍,都是关于趋势交易的,他是崇尚道氏交易和形态学,于是开始划线,我老是划不好,那时我认为自己是美学不够。我沉浸在理论的大海洋里,开始仔细研读均线和K线,形态学,量能等。再回看自己过去的经历,发现自己失败是个必然结果。我那时想,如果我当时只知道破趋势线离场,也能逃掉08年的下跌。读了这么多的经典,再谈谈自己交易业绩。我大概读了近两年,期间不可谓不努力,有很多经典的话语都能背了,有的书籍看了几十遍,有的还去看原版,笔记是厚厚的几十大本。我自感自己在学习方面的能力和领悟力是极强的,从小就是个学霸,但结局是十分可笑的。09年开始反弹,我的那些不敢看的股票,在微微涨了点的情况下,开始打开账户开始交易。于是只有破趋势线,我坚决离场了。可惜是个中继,等再涨起来,我的心理开始不舒服了,假设一个10元走掉的票,让你12元再买回来,我接受不了。于是在09年底我盘点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可笑的现象,如果按照我以前的没学技术时候的操作思路,我的资金基本上都回来了,但在我学习了新知识后,盈利只到达了之前的三分之一。但是,我沉浸在走在正确道路上的喜悦中,觉得稳定盈利是迟早的事情。
在我着急回本的心态中,我跟着“眼神”开始做强势股,但是他进的快,跑的也快,同样的票,他能赚钱,而我有时亏大钱,原因很简单,他觉得不对劲,就离场。我觉得还没有到我认错的位置呢,我挺一会儿,就这个挺字,让重仓位的我损失惨重。我只看到了表,不能看到他里面的道理,依葫芦画瓢,当然不像。于是我的结论是我的个性不适合此类操作。
我开始看到图中的经典例子,如形态突破,于是又是重仓位买进,但书中只告诉你买入,没有告诉你买入后怎么办,也没有告诉你如何识别图形的真假,还有如果错了,该如何处理。于是有时候能赚,但大部分又是套牢。我开始思考为什么书上的都是成功例子,而实际交易结果却是另外一回事。这时,“眼神”又找到了新的方法,就是系统化交易,我又开始读书,研究机械化交易模型,企图用模型来代替自己能力的不足。眼神和我的那个朋友搞了个办公室,我有时也会过去,讨论各种可行性。具体时间已经记不清楚了,我们几个人财务状况与我们的热情成了反比。为了维持生计,他们搞了个国外的平台做外盘交易,我开始做起了以前根本看不上眼的无风险低收益投资,认购新股+国债回购+企业债认购。为了支持他们的事业,我也开了外盘账户,开始了晚上的期货和外汇操作,这时才发现了市场原来是互动的,于是,我在国内开始开通了期货账号。可是我自己操作的外汇也没有让我赚钱,我的美元消失的很快,于是“眼神”开始代理我的账户,结果我神奇地发现,他亏的比我还快!朋友跟我的解释是他的婚姻出现了状况,他已无法在进行这一行了。我记得到2010年中旬,随着他们平台被封掉后,那个朋友也离开了这个市场。我现在还清清楚楚地记得我们最后一次聊天的内容和地点,在一个喝茶楼里,隔壁能传来一阵阵兴高采烈打麻将的声音,我们之间安静极了。他说,就如悟道,道理都明白,真理就在面前,它离我们是如此如此之近,似乎一伸手就能碰到了,但就是跨不过去。我劝他别走,至少再干个一年看看。他说,就如和尚悟道,可能是瞬间的事情,可能是十年,也可能是一辈子。我能明白他所承受的压力,上有老小有小,日常的开销不小,都指望着他。(在我的交易岁月里,我遇到过很多优秀的男士,年龄段的关系,面临生活的压力离开了这个市场,你的家人,不会给你十年磨一剑的时间)。他之前的事业挺成功的,所以妻子因为信任,给了他将近5年多的时间,但是她实在无法明白这么努力的付出,不但没有收获,还是个负数。他卖掉了名下所有的房产,是必须马上要见到钱,才能生活下去了。他说,他还会继续关注这个市场,他还会再回来。但这么多年过去了,他始终没有回来。
我感到了茫然,我曾经的领路人,同行者走了,我不知道我该怎么办?很快,“眼神”也出了问题,在我们这个年龄段,到了2010年还不结婚的已经很少了。“眼神”在这个行业里比我们都久,在他交易的早期,如痴如醉读那1000本书时,他的初恋女友在坚守了5年无望的生活后,离开了。“眼神”说,当时他并不觉得,等过了很多年,他明白他的女友能坚持那5年是多么不容易时已后悔晚矣。他结婚没有多久,妻子很现实,我不管你在外面做什么,但必须每月上交1万元的生活费。很快,眼神也离开了这个市场消失了,我们是在一个路边匆匆道别的,他说必须先安抚家人。在他们离开后的日子里,我问自己怎么办,我花了几个月的时间将之前的书又看了一次,根据理论,不赚钱没有道理啊,我选择了坚持。当时我真的相信很快了,稳定获利就在眼前,只有一层纸没有捅破而已。等我真的走过这段路程时,才发现当年的我只是才刚刚起步,离赚钱还差了太多太多。从这点上说,他们的离开是正确的,如果是迟早的事情,那是越早越好。拖的时间越长,危害越大。
2010年前后,我重仓投的几只暂停上市的股票都陆陆续续恢复上市了,我的财务状况开始变得好转,这成了我后来重新翻身的重要资金来源。但是,奇怪的就是每次在学习一种新技术以后新理论以后,兴奋地尝试,总是大亏损后,我也开始变得谨慎起来。前面的低收益,让我的收益和支出基本打平。不夸张的说,只要是你能想到的理论,我都研究过,2009年在他们离开后,我开始学习混沌,那三本书来回看,包括视频和国外的论坛,我开始明白我不是针对市场交易的,是交易的是针对市场的看法。如果不改变看法,那就无法改变自己的结果。也养成了一个好的习惯,开始每天写日记。在仔细学习混沌一年后,我依然无法从市场中赚到稳定的钱,但是账户基本上能够不亏小赚的情况了,我的交易情况开始好转,我开始相信70%是个人心理问题,要学会如何认识和看清自己。于是我跑一个山谷里去开始近一年的灵修和学习心灵交易。在那个山谷不远的那个城市里,我遇到了真正从市场上赚到钱的人,我叫他“影”。跟他的聊天,我才发现个性可能与你的交易风格有关系,但跟你的赚钱没有关系,赚不到钱,纯粹是你的技术不行,就如跳舞,到最后跳得好坏,跟你的天赋个性有关,但会不会跳舞,是能力问题,人人都会跳。人天生将简单的事情复杂化。这让我想起了那个故事,有人晚上在草地上掉了钥匙,却在灯亮的家里狂找,只因为那里比较明亮。我开始回到了市场本身,那些理论只是用来解释市场的。我开始学会如何寻找美女,何为大机会,何为高胜算。影告诉了我他赚钱的两大模型,真的很简单。刚开始学习的时候,看到好的模型以为都是机会,慢慢才学会了放弃,果然成功率开始提高,从那段时间开始,我开始稳定赚钱。影让我复盘最牛的走势,他说如果你天天看美女,你就知道美女长什么样,也有能力区别美女和猪。如果你天天看猪,那只能自己也变成了猪。他让我放弃了指标,只看量和K线,就如春夏秋冬,一个完整的上涨波段就是建,拉,洗,离,要注意各种阶段的形态和量,K线的组合和变化。经历了那段稳定期后,因为太简单了,我开始寻找能完美化解决市场的工具。突然之间,以前所学的技术开始融会贯通,市场走势神奇的在你面前变得清晰可辩,如何出手如何离场如何等待都变得不是问题了,身心进入无以伦比的轻松和自在,我知道交易的最后一层纸在历经无数磨难和努力心酸的泪水之后,在不经意间,被捅破了。
如果就现在,我的能力,要做个交易总结,(但我相信自己在这条路上还要走很长的路,也许走过了摊过了,留下的也是那么几句话。)
交易是个门槛低,但综合要求特别高的行业,而且是个不平均的世界,赢家通吃。所以没有好的领路人,不要轻易进入这个市场。要知山上路,需问过来人。并且这个过来人必须是你充分信任的。我曾经参加过一个期货交易者的聚会,听了80多个人的感想和体会,我神奇地发现,我能很轻松地发现他们的问题在哪里。大道至简,是的,写在经典书上的大道理都是对的,我曾经能背诵的名言,我现在才明白它的真正含义。但是简单的背后却隐藏了很多细节,而操作却依赖于各种细节。极复杂后至极简单,就如极柔软至极金刚,如果不经历过复杂,又如何处理这些简单呢?
交易玫瑰写于2014年8月19日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