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報告:國企改革應優先解決國企盲目擴張布局過廣問題

深圳創新發展研究院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目前國企改革面臨著外部盲目擴張和內部機制不靈兩大問題,要把調整國資布局作為國企改革近一段時期的重點和突破口。

報告認為,國有企業經過多年的改革和發展,出現了兩個帶有全局性和長遠性的最重要問題:一是國有企業在外部盲目擴張,國有經濟的布局太廣;二是國有企業內部機制不活,沒有完全與市場經濟接軌,沒有把企業真正推向市場。正是國有企業這兩大突出問題,造成我國經濟產能過剩、庫存積壓、杠桿率高、成本高,使國民經濟結構嚴重失衡。國有企業改革不到位是我國經濟結構失衡的重要的體制性障礙。

在解決國有企業對外盲目擴張、內部機制不活兩大問題的順序上,應該優先重點解決盲目擴張、布局過廣問題,把國有企業從不該進入的沒有競爭力的領域中,通過破產、關閉、重組、引進戰略投資者、轉讓控股權、經營者員工持股,混合所有制改革等各種方式,果斷退出來,再對留下來的國有企業有序進行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和國有企業內部組織結構、經營機制等方面改革,可能是國有企業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的有效途徑,並從整體上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毛振華認為,新一輪國有經濟布局調整也面臨著新的困難,比如各方面對社會穩定的承受力很低,員工安置對社會穩定可能帶來影響,地方和國企領導人的擔當精神大大減弱,加上社會大環境發生了變化,在相當多國有企業內部出現了所謂幹得好的沒有認可、幹得不好有考核、有了爭議沒保護、出了問題要追責、幹得多毛病多、不幹事的最快活的普遍現象。

報告提出,國有經濟布局調整涉及面廣,需要分批分期進行。應分步驟對四類國有企業進行調整退出:第一類是處於煤炭、鋼鐵、建材、原材料等嚴重產能過剩的產業中的“僵屍企業”,近期要加快退出,打突擊戰,不要再拖幾年了。第二類是處於商業、物流、服務業、外貿、制造業等競爭激烈的領域,國有企業從總體上沒有長期競爭優勢,對這些領域,除了極少數已經做強、做優、做大的國有企業外,原則上都應逐步調整退出。

第三類是目前暫時盈利水平不錯,可以生存發展,但不符合國民經濟整體發展戰略,不符合國有企業長遠的發展方向,比如房地產企業,也應該逐步退出。第四類是經營風險大,國有企業內部動力機制和風險承受能力不適應的領域,比如已經具有很大泡沫,並且具有系統性風險的金融領域的中小國有企業,以及需要巨額投入並且風險很大的高科技企業等,都應該逐步退出。

國家發改委經濟體制綜合改革司原司長孔涇源在發布會上表示,國有經濟布局調整中應有退有進,除個別軍工等特殊領域由國有獨資企業壟斷經營外,其他可以嘗試采取混合所有制形式,實行政資分開、政企分開,把企業推向市場,轉換內部經營機制,企業領導者的選拔采取市場職業經理人的聘任方式,企業的分配制度、勞動制度等與市場接軌,使國有企業真正成為市場中獨立的競爭主體。

7日,深圳創新發展研究院在北京發布《2016中國改革報告》,以“完善總體設計 尋求改革突破”為主題,對2016年的中國改革進行整體評估,對2017年的改革形勢進行分析判斷。這是該機構連續第三年發布中國改革報告。

除上述國企改革相關內容外,報告分析認為,縱觀2017年我國發展和改革的全局,發展進入了新階段,改革進入了攻堅期,新時期全面深化改革既到了最困難的時期,又面臨著重點突破的臨界點,處於不進則退的相持狀態。2017年中國仍然要在保增長與調結構、穩經濟和促改革之間糾結、平衡,而且平衡的難度更大,可以說進入了最困難的時期。

對此,報告對2017年的改革提出九條建議,包括推進反腐制度建設,實現從治標到治本的戰略轉變;堅持“改革優先”,舒緩過度追求經濟增長對供給側改革的壓力;清理僵屍企業,以四個突破口實現經濟體制重點領域改革;完善大部制改革,深化國家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取消改革試點審批機制,解決激勵機制問題;堅持“共建共享”理念,提高人民群眾對改革的獲得感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459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