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許妙成
昨天微信朋友圈被雷軍一個億投資you+青年公寓的消息刷了屏,大家驚呼這個項目逆天了也驚呼著小米要殺入房地產行業了,業界開始臆測you+能否用雷布斯的“小米模式”顛覆和改造房地產行業。那麽黑馬哥來帶大家到長租公寓的行業一探究竟。
還是從這篇來源於《邦地產》公眾賬號的題為《雷軍的新項目逆天了:讓你租房更便宜,還有家的感覺》的文章談起。
雷軍一億人民幣投資you+國際青年公寓
2010年,劉洋辭掉了在某知名企業的市場總監職位,賣掉了當年節衣縮食在上海買的房子,和家人重新過起了租房的生活,創立了you+國際青年公寓。隨後you+國際青年公寓不僅有了車庫咖啡創始人蘇菂的加入,同時還吸引了中國大陸著名天使投資人、小米科技創始人雷軍領銜首輪融資1億元人民幣。
關註小米的人應該知道,雷軍對開發公寓早有興趣。今年2月11日,小米手機員工“鐘雨飛”在微博發布了一條消息稱,小米今年開建小米公寓作為員工福利。當時無論是小米內部還是房地產界,都對這事滿懷期待。
但到了6月份,雷軍在微博上明確回應:“小米精力和能力有限,做不了房地產,請大家原諒。”
據文章作者采訪劉洋時透露,“其實雷總一直有打造小米社區的想法,他對進軍公寓有過深思熟慮,小米還有專門的研究團隊在公寓市場做調研,但一直苦於找不到理想的項目。”
經過蘇菂的牽線搭橋,今年8月初的一個下午,在雷軍位於北京的辦公室里,劉洋終於見到了這位中國投資界和互聯網界的名人。會談的過程異常順暢,雷軍只花了5分鐘便敲定了領投A輪融資的決定,並願意擔任you+的顧問。
雷軍的加入,成為you+國際青年公寓發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這位近幾年在中國互聯網圈可謂“紅極一時”的創業導師建議將自己已證明成功的“小米模式”方法論遷移到房地產行業。
因此,據稱,除了實體的樓宇,you+國際青年公寓會圍繞聚集在這里的年輕人搭建一個超大的社區平臺,一旦把用戶粘性做起來,這個線下社區入口就能帶來無限的可能。
此外,入住you+的年輕人不限於創業者,還會有自由撰稿人、投資經理、攝影師、法律人士、會計工作者等等,他們的專業知識也會給創業者提供幫助,you+希望能憑借這種異業資源的整合能力讓其成為國內最牛的年輕人創業基地。而這正和小米所擅長的在互聯網上吸引粉絲、搭建社區、實現人與人連接的事情如出一轍。
眾人都在驚呼“長租公寓行業”將要被顛覆,雷軍的一億人民幣和他代表的“小米模式”將這個行業推到了風口浪尖。但雷軍的小米公寓是否真的能逆天?
我們首先來看看長租公寓的業態。
長租公寓的業態
據《中國公寓聯盟》微信公眾號文章《雷軍投了長租公寓,這行到底咋回事? 》介紹“長租公寓這個業態,能被稱作“行業”,大概是在2010年至2012年期間開始的事(雖然更早已經有人幹這個事了,但那時還沒有形成一個成熟的業態),這個期間的企業,比較多見的規模是兩三家店、兩三百間房上下,進入2013年,基本上連鎖運營模式比較成型了,這時整個行業開始加速度發展,到現在規模達到1000間房的已經比較多了”。
文章介紹 “長租公寓分為兩種即“集中式”和“分布式”。 集中式就是拿下整棟樓(或者也有拿下一棟樓的幾層),然後對房間進行統一裝修,配備統一的服務,簡單點說,就是長租版如家;分布式就是在小區里分散拿下個人房東的房源,對房間進行裝修裝配後,以公寓品牌對外出租”。
“集中式里面,又有不同的價位檔次,取決於兩點,一是租入的物業的成本,市區的貴,偏一點位置的便宜,二是裝修的檔次,家里裝修過房子的都知道,這是個無底洞,公寓單間二三十平,兩萬能裝出來,十萬八萬也砸得下去。以公寓聯盟企業為例,中端或中高端的有上海青年匯(單間最高每月租金5000元,何光的設計水準杠杠的)、南京未來域(南京每月兩三千元,王宇也是非常有設計情懷的)、北京自如寓(多數每月四千上下),高端的亞朵寓正在嘗試(每月達萬元),中低端的則屬同信投資投了的深圳協縱(深圳每月一兩千元,取了最剛需市場,財務指標很好)。”
“分布式里,首先分兩種形態,一種是整租,租進來是三居,租出去就是整套三居,一種是合租,租進來是三居,租出去是三四間房(一般把客廳再隔出一間來),然後又分為不同價位檔次。合租莫非也有中高端?是的,還是拿公寓聯盟的成員舉例,比如同在上海,蘑菇公寓的合租房一間多在每月3000上下,青客則是1000左右。優客逸家在成都,合租房一間500-800的樣子,這也是昨天記者文章一個大烏龍,居然把優客逸家和優帕克一起歸為高端,瀑布汗啊,不過倒是給優客劉翔做了個廣告(劉翔發誓說他創業這麽多年,幾家公司從沒花錢做過軟文,哈哈)。分布式整租的代表是上海的晟矅資產,旗下晟矅住宅服務公寓,主打都市金領和商務人群,均價一萬二每月,最高月租兩萬多”。
而單純從長租公寓的經營來講,最重要的兩個經營指標,一是空置率,二是利潤率。據《中國公寓聯盟》舉例介紹“公寓聯盟里的多數企業,空置率都控制得非常棒。青年匯何光當場從內部QQ群下載的表格,98%-100%的出租率,晟矅住宅服務公寓聯合創始人全靂隨手打開可預約房源表,空置率3%以內(做了十年的公寓運營,這經驗這能力才造得出這業績啊,要知道他做的是月均一萬二的高端市場啊),面向低端剛需市場的協縱更是多數店接近100%出租率。至於利潤率,最優秀的當屬深圳協縱了,原因也簡單,高管團隊全是上市公司財務和管理出身”。
長租公寓為何開始受歡迎?
其實此前長租公寓行業已經被投資機構熱捧了。2013年,賽富投了新派公寓1.6億元,華平投了魔方公寓3000萬美元,君聯資本投了優客逸家A輪400萬美元,2014年經緯等多家機構投了優客逸家B輪2000萬美元,上海寓見得到險峰華興、聯創策源數百萬美元投資,某地產基金投了南京未來域數千萬元,IDG和平安投了蘑菇公寓數千萬元,上海青年匯得到某知名在線旅遊上市公司數千萬元投資。
為什麽長租公寓行業是2010年左右開始出現好勢頭呢?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原因有兩點。第一,2008年人均GDP超過3000美元,普遍的觀點,消費升級時代來臨。第二,年輕一代的消費需求。2010年,正是1985年生的人25歲時,畢業了剛工作不久,開始有穩定的租房需求,而85後人在優越的條件下長大,是不能接受現在市場上的很差的居住體驗的。那麽,到了更追求生活品質的90後25歲時,也就是2015年之後,這個需求會更加強烈。鑒於消費升級大背景和年輕一代的消費需求,具有更好的居住體驗和性價比的連鎖品牌長租公寓,一定會逐步替代傳統的租房業態,剩下只是替代速度問題。
那麽業內究竟怎麽看You+這碼事呢?
在《雷軍的新項目逆天了:讓你租房更便宜,還有家的感覺》的消息刷屏的同時,部分業內人士馬上提出了質疑。
長租公寓行業的領頭羊南京未來域創始人王宇對i黑馬記者就此僅做”呵呵,長租公寓還是需要深耕細作的,對這件事只能說樂觀其成“的表態;寓見家連鎖公寓品牌創始人羅意撰文《說說雷軍一億元投資you+公寓的事兒》對原文提出了很多質疑。羅意首先對文中“you+明年2萬套房源,2016年房源數量刷新至10萬套”的數字提出了質疑,並表示“我上次聽到這樣的數字是另一個行業的從業者兩年300萬套房源的規劃,盡管當時有些咋舌,但終究人微言輕,內心掙紮掙紮也就作罷,權當他們只是需要加幾臺服務器擴充擴充帶寬就實現了”。
羅意同樣對you+的“年輕人社區”概念表示不看好,他認為“公寓行業其實早就存在,並非今年o2o的概念出來才應運而生的,高端的由酒店管理集團運營的中短租公寓自不待言,就算是低端的公寓在北京也俯拾皆是,山西和福建的公寓投資者手上有幾千套房的就不在少數,所以,純粹拼房源數量,拼讓“年輕人住一起”的概念沒有太多價值”。
同樣持懷疑態度的還有優客逸家創始人劉翔。27日當晚,劉翔寫了一篇《雷軍的小米公寓真的能逆天嗎?》,文中提到“唯一感到擔心的就是YOU+不太註重產品標準化和回收期等財務指標,從商業角度看,不利於規模化發展,有點兒烏托邦。由於12年優客做天使輪融資時見過一次雷軍和順為的投資團隊,當時被挑戰最多的就是規模問題。所以聽說雷軍投了YOU+,會感到詫異。”
文中還提到“集中式公寓便於管理,運營效率肯定比優客逸家目前做的分布式公寓要好。優客逸家在2012年初也針對集中公寓模式做過調研和探索,發現在成都這類二線城市租金水平下(物業成本高、租金水平低),做年輕人消費得起的集中式長租公寓,只能實現負毛利,且不會發生明顯的邊際成本遞減效應。當然,用產權存在問題的物業,比如村集體的小產權房、倉庫等,或者賄賂關鍵人拿到離譜低價的物業,以此實現低成本,是沒有問題的。優客逸家要做的,是可以規模化複制的陽光業務,所以我們很遺憾地在成都暫時放棄了做集中式公寓的想法。當下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的租金水平已經可以支撐集中式長租公寓業態,所以我們看到,YOU+在展望未來宏圖時,也只提到了一線城市。不過用2年做到10萬套的宣言,確實還是讓我替YOU+捏把汗。”
公寓長租行業究竟有哪些坑?
羅意作為行業從業者,基於北京市場房地產的情況在《說說雷軍一億元投資you+公寓的事兒》一文中提到了在這個行業創業可能遇到的諸多問題:
“第一、拿房的困境,尤其是集中式公寓的拿房困境。目前我們的模式是拿商業地產去做民房出租的買賣,從價值序列上來說是倒掛的,北京現在2.5元/天*平米以下的項目還有多少,今後兩三年又會以什麽樣的頻率出來,對於嗷嗷待哺的快捷酒店和經濟型服務式住宅兩個行業龐大的項目需求來說是否夠用,是否因供需不平衡會進一步擡高我們的物業成本?就算是2.5元/天*平米,我們有多少利潤可言?
第二、行業的供應鏈困境。從客戶的真實需求出發,要做什麽樣的產品?從哪里組織到便宜的錢?從哪里弄到便宜的房子?通過什麽形式工程造價能控制住?如何買到高性價比的家具和家電?通過什麽便宜可靠的渠道把客戶招進來?這些都是問題,是我們這一批從業者的責任。
第三、行業人才的困境。租房行業的產品升級是一個大趨勢,是一個會持續十年甚至二十年的“消費運動”,就像當年快捷酒店的“黃金十年”一樣。我們行業人才來自於幾個方面,有二房東,有中介從業人員,有酒店從業人員,有o2o的空降兵,有投資圈的朋友,我相信也會有物業背景的人士加盟進來。但是一個行業要形成人才梯隊,要形成人才構成的專業性都需要時間,不是在電腦上畫幾個圈圈就能解決的。
其實,一個行業從興起到成熟需要滿足的條件體現在方方面面,還包括市場的接受程度,和傳統行業的博弈,以及從業人員內部發展思路的爭論和探索等等。”
總結:無疑,雷軍或劉洋的“線下創業社區”的夢想並沒有那麽容易實現,you+也會在這個過程中遇到諸多的問題。但這個行業的變革已經開始,一個龐大的傳統行業將遭遇沖擊。從這一點而言,無論是作為創業者還是消費者,都是我們願意看到的場景。《創業家》&i黑馬也會繼續對這個行業保持觀察,為創業者帶來最內部的信息與分析。
----------------------------------------------
用微信打通線上和線下的高效O2O戰法,馬化騰點贊、劉強東推薦京東高管學習
3年實現100億年銷售額的輝煌戰績所驗證的,真正最適合傳統企業的移動O2O之道
2014年12月11—12日,科通芯城創始人及核心高管聯手,深度解構其方法體系
深圳,重度垂直—黑馬O2O特訓營
最有實效的移動O2O課程,不滿意我們退費!
《創業家》開天辟地第一次,是因為我們有絕對的信心!
“震撼!既把核心理念和思維方式告訴了我們學員,又教會了我們許多實用的工具和方法。從我個人的體會來講,(重度垂直-O2O特訓營)其實是目前,所有的企業最及時的一把火。”
——俞熔,美年大健康的創始人,重度垂直特訓營一期學員
“我從來不相信這些培訓課的,那些講培訓的老師我從來都是打十幾個問號,我說你要是能幹出來,你自己就去幹了,但是這次我這麽挑剔的人都感覺這是頂尖高手分享的東西,很多幹貨,回去要好好操作、落地。這個課很好,非常好。”
——蘇國行,東莞飛新達總經理,重度垂直特訓營一期學員
重度垂直在我看來,其實給現在很多傳統企業找到了一個機會,大家知道現在傳統企業轉型很苦惱,那我覺得現在有了一個學習的方向,非常感謝創業家提供這些機會,謝謝!
——高巍,特寶貝母嬰商城創始人,重度垂直特訓營一期學員
招生咨詢:馮女士 13811444279
報名請戳!
本文為i黑馬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侵權必究。
本文為i黑馬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侵權必究。
美聯儲最高決策機構——美聯儲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里雖然所有成員都可以發表意見,但最終可以投票來決定利率政策的人數是有限的。今年擁有投票權的為10人,包括:
鴿派的美聯儲主席耶倫(Janet Yellen);
偏鴿派的美聯儲副主席費希爾(Stanley Fischer);
鴿派的紐約聯儲主席杜德利(William Dudley);
偏鴿派的亞特蘭大聯儲主席洛克哈特(Dennis Lockhart);
偏鴿派的舊金山聯儲主席威廉姆斯(John Williams);
支持低利率的芝加哥聯儲主席埃文斯(Charles Evans);
偏鷹派的里奇蒙聯儲主席萊克(Jeffrey Lacker);
以及態度較為中立的美聯儲理事塔魯洛(Daniel Tarullo)、鮑威爾(Jerome Powell)、布蘭娜德(Lael Brainard),詳見下圖: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三天前,俄羅斯盧布又跌回去年12月貨幣崩盤以來最低點。以俄羅斯為主要貿易夥伴的白俄羅斯同樣備受貨幣貶值之苦。
據彭博統計,白俄羅斯盧布對美元匯率過去一個月暴跌24%,跌幅高居彭博追蹤的170種貨幣之首。上周白俄羅斯央行自2011年以來首次加息,將基準利率由20%上調至25%,但仍未能遏制本幣跌勢。
昨日,以報導政治與社會新聞聞名的俄羅斯報紙Novaya Gazeta旗下記者Evgeny Feldman在Twitter上發布了以下圖片,借此形象展示2美元可以兌換多少白俄羅斯盧布。
且不論上圖有多少真實性,它至少可以體現白俄羅斯貨幣貶值的嚴峻形勢。就在Evgeny Feldman發布上圖前一天,白俄羅斯央行主動下調本幣的官方匯率,將白俄羅斯盧布對美元匯率由14033:1調整至15010:1。該央行稱,國內美元的需求比供應量高4.7倍。
白俄羅斯央行本周的行動表明,上月該國資本管制等措施未能奏效,以失敗告終。
華爾街見聞上月下旬文章提到,受盧布大跌拖累,去年白俄羅斯盧布貶值接近50%,白俄羅斯政府從去年12月19日開始實行管制措施,當天政府宣布購入外匯需要繳納30%的稅金,要求出口商將一半的外匯收入轉成本國貨幣,還禁止商品漲價,連進口商品也不例外。為防止銀行擠兌、商店出現哄搶,白俄羅斯政府一度封鎖標價美元出售商品的網店和一些新聞網站。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未來數日,全球幾大石油巨頭就將公布公司第四季度季報。市場有望從中獲悉油價持續走低對於大型油企的影響力究竟有多大。
市場主流看法是石油巨頭並不會因為油價下跌而面臨毀滅性的打擊,因石油提煉和其他相關加工業務的成本也同步走低。過去數年,幾大石油巨頭均持有大量現金並負債率極低。
皇家殼牌公司將於周四公布業績,市場預計盡管低油價可能會帶來些許負面影響,但是公司2014年第四季度的表現依然將好於2013年第四季度。當時因油氣價格及煉油業務相關問題,殼牌十年來首次公布盈利預警。
英國石油的情況看起來相對糟一些。除了低油價的影響因素之外,墨西哥灣漏油事件裁決或導致公司面臨最高金額為137億美元的罰款。此外,英國石油還擁有俄羅斯公司Rosneft 20%的股份。Rosneft目前深陷油價、盧布暴跌的雙重打擊。
Santander分析師Jason Kenney表示,
英國石油長期來看沒有任何問題,但是短期的盈利水平和現金壓力相較於其他主要競爭對手都處於劣勢。除了漏油罰款和俄羅斯因素,英國石油的整體成本也相對較高。我預計公司每桶原油的技術性成本在32.93美元。殼牌為30.69美元,雪佛龍為30.13美元,美孚為23.20美元。
英國石油將在下周二公布財報,雪佛龍將於周五公布季報,美孚公布日期則為下周一。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84歲高壽的巴菲特是許多投資者推崇的“股神”。英國《金融時報》近日總結了12位華爾街大佬對巴菲特的評價。無論是高盛等老牌金融機構的CEO,還是Pershing Square這類新生代對沖基金豪強的創始人,都提到巴菲特的為人、思想或是投資觀念都值得學習或者帶來啟發。華爾街見聞以他們姓氏的首字母順序分別整理如下,從這些評論與回憶中我們可以看到,巴菲特對幾代投資人的巨大影響。
上周華爾街見聞文章提到,去年晉升全球盈利最高對沖基金二十強的新貴——潘興廣場(Pershing Square),在投資咨詢公司LCH Investments發布的年度排行榜中,去年Pershing Square凈利潤45億美元,榮升第19位。這家基金公司的創始人Bill Ackman稱:
“感謝資金配置的觀念,他(巴菲特)改變了CEO考慮自己企業的方式,不過並非所有CEO都深得其味。大多數CEO都是因其身為優秀的運營者或者領導者而坐上最高職位,但他們必須做的最重要決策常常是投資決策。”
投資管理公司AQR Capital創始人之一Cliff Asness認為:
“他(巴菲特)代表了我所說的良好因素,也展示了什麽是他所說的好投資。很多人誇自己的投資,你研究數據會發現,他們沒那麽棒。而巴菲特始終名副其實,這讓我感到安慰,值得稱道。”
全球最大公募基金公司Vanguard Group的創始人Jack Bogle說:
“貝多芬可以告訴你怎樣寫一首交響樂,可你沒法編寫貝多芬的那種作品。無論有無成功的希望,你都無法複制貝多芬和巴菲特的成功。但只要買指數基金,你隨時可以複制我(的成功)。”
高盛CEO Lloyd Blankfein認為:
“他(巴菲特)是簡化大師。經他觀察,事情會變簡單,不會更複雜。聽從了他的方法,你會奇怪自己怎麽可能找到本不存在的複雜問題。即使是從未交易過的大宗商品,他也能發現其中的機會。他會繞過那些管理層,直接給交易室的交易員打電話。”
富達投資(Fidelity Investments)旗下共同基金Fidelity Contrafund的副總裁Will Danoff說:
“讀了十年左右(巴菲特的)年度致股東公開信,我投資別人數百億美元的資金也深受影響。他(巴菲特)教導我們提高標準,等待最佳時機,對自己說‘這的確不錯,可還不完美。’現在,我對企業創造盈利的能力更為敏感,我的投資組合質量也得到提高。”
摩根大通CEO傑米·戴蒙(Jamie Dimon)稱:
“我早把自己當作他(巴菲特)的學生,在他還不知道這點的時候就是。假如拜讀過他的文字,見識過那種清晰的思維……就會知道他所言不虛:總是好壞優劣皆有,永遠不會只有好的一面。我的董事長公開信就在模仿他——如同在給聰明的姊妹寫信時那樣向大家解釋。”
“你不知道,他是完全可信的,和他聊天,他會告訴你真實的想法。他是位了不起的管理者,卻沒有因此居功自傲。大家信任他。我生病的時候,他幾次打電話來問候。我個人覺得,他像那種可以真正信賴的好叔叔。”
對沖基金公司Third Point的創始人Daniel Loeb說:
“我從巴菲特身上學到,要早些投身慈善。除非你也以一種有意義的重要方式直接影響他人的生活,否則即使你像巴菲特對自己公司的股東那樣給他人帶來財富,創造財富也只是空虛的經歷。”
資產管理公司橡樹資本管理公司(OakTree Capital Management)聯席董事長Howard Marks認為:
“他(巴菲特)洞悉事物。如果誰洞悉某些事物,就有助於你看清相關訊息。他曾在信里對我說:‘高收益債券還是萌芽期的時候,我就觀察過它們,我也觀察過它們開花結果的時候。’這話傳遞的訊息是,如果認為它們已經到了花期,我們就應該避免它們。”
“你可以向巴菲特學習結合理想的概念,比如應該避免一直積極主動的傾向。但他的生活無需擔憂失業和失去客戶。很多人必須把這種理想與現實結合。”
美國銀行CEO Brain Moynihan回憶:
“幾年前,我們請他(巴菲特)去喬治城大學演講。看到他和孩子們交流,一位80開外的商界人士如此受到歡迎,這真是獨特的現象。你可以看到孩子們飛速做筆記,努力吸收老者智慧的結晶。”
私募股權投資公司凱雷集團(Carlyle Group)創始人之一David Rubenstein認為:
“從他(巴菲特)身上,我認識到,無論取得多少成就都應正確看待事物。如果你成功了,那很好,但也別試圖讓人以為你就是地球的再生父母。”
富國銀行CEO John Stumpf說:
“我第一次碰到他(巴菲特)是在網上玩橋牌時。他擅長很多東西,其中一項是橋牌。我和他妹妹貝特玩過好幾次橋牌,她也聰明絕頂。眾所周知,他是世界上最出色的投資者。更重要的是,他是個好人。”
對沖基金公司ValueAct的創始人Jeff Ubben稱:
“巴菲特和其他偉大的管理者都容易過於信任人。這時常會給他們惹上麻煩,但很多需要人管理資金的客戶都不夠相信人,他們不用杠桿,不建立合作關系。因為巴菲特太信任別人,大家都希望和他做生意……”
“……他給人許多啟示,他在做真正的交易。他是長期專註於價值投資的人士,奇怪的是,到目前為止投資界還未真正複制他作為價值投資者收獲的所有成功。這真詭異。”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本帖最後由 jiaweny 於 2015-4-15 15:01 編輯 58和趕集死冤家終合並?先來看看他們這些年的恩怨情仇 作者:王振 摘要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58同城和趕集網最快將於明日宣布進行合並,合並後的新公司估值最高將達到100億美元。對於4月14日晚間傳出的雙方將合並的消息,58和趕集方面並未予以正面回應。 ![]() 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這句商業真理又要應驗一遍。58同城和趕集網這兩個昔日的死對頭,突然間就可能變成了恩愛的一對了! 4月14日晚間消息,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58同城和趕集網最快將於明日宣布進行合並,合並後的新公司估值最高將達到100億美元。” 另據新浪科技引述知情人士透露,4月13日晚間58同城和趕集網雙方進行了談判,談判一直持續到14日淩晨4點多鐘。兩家公司已於4月14日簽署了諒解備忘錄。由於擔心遭到反壟斷調查,這筆交易將通過兩個階段進行。或有基金已經退出趕集的投資行列,而58同城或將作為新的投資者接盤,該消息暫未得到雙方證實。 受合並消息影響,58同城股價美國時間周二早盤大漲超過20%,市值一度達到接近60億美元。 但鈦媒體編輯從目前公司市值統計來看,雙方相加不大可能直接到達100億美金。不排除58同城先透露風聲,做高股價的可能性。 對於4月14日晚間傳出的雙方將合並的消息,58和趕集方面並未予以正面回應,趕集網公關部表示本周四會就該問題進行統一回複。 還有多家媒體消息稱,58同城已向趕集網提出換股合並方案,比例介於3:7至5:5之間。在兩邊同時下註和投資了的老虎基金,目前正在積極推動此事。 58同城和趕集此前是口水戰不斷。去年7月,被問到58同城會不會考慮收購趕集網時,姚勁波回答得很堅決,“趕集網的用戶是我們用戶的子集,商戶也是我們的子集,產品也是copy我們的,收購這樣一家公司沒有任何意義。”(詳見鈦媒體文章《姚勁波談收購趕集:我們不會收購一個沒有意義的公司⋯⋯》)。而趕集網也是針尖對麥芒,發表公開信回應,指責姚勁波言行失當,稱58同城“無節操”。公開信同時聲稱“58同城收購趕集”的說法屬58同城的造謠行為。(詳見鈦媒體文章《趕集回應58姚勁波的“挑釁”:你們太沒素養》)。 話雖如此,據鈦媒體在域名交易網站上查證,姚勁波早已買下了58ganjin.com和ganjiwang.com的域名,所有權均歸58同城所有,而註冊時間則分別是2008年11月4日和2008年12月10日。看來是58同城CEO姚勁波早有預謀,並購之野心藏了7年。 本該在2012年就可以成功上市趕集網,卻因趕集網總裁楊浩然和前妻王宏艷的財產問題夭折。而58同城則搶了風頭,成功在美IPO,並引入騰訊7.36億美元戰略投資。變身土豪的58同城,由此一舉獲得了比趕集更為有力的武器,大肆收購周邊的O2O項目企業,包括駕考平臺駕校一點通、房產信息平臺安居客,以及入股裝修O2O公司土巴兔。 目前,鈦媒體收到的消息同時也指出,趕集網最近一年也都在洽談融資業務。 關於雙方在一起的必然性,鈦媒體此前有作者鄭常懷的文章,曾歷數《那些年, 細數58同城與趕集網的怨恨情仇》 : 我們要分析58同城和趕集網,那我們就必須知道,中國兩個最大分類信息網站創始人姚勁波和楊浩湧。 姚勁波:1976年出生,湖南益陽人。58同城董事長兼CEO、學大教育創始人,1999年畢業於中國海洋大學,獲得計算機應用及化學雙學位。2013年,58同城在紐交所掛牌交易。現在,58同城已經成長為中國最大的分類信息網站。 楊浩湧,1974年8月出生,安徽人。現任北京飛翔人信息技術有限公司CEO ,是趕集網的聯合創始人及CEO。1999年獲得中國科技大學工學碩士學位,後赴美國留學,獲美國耶魯大學計算機科學碩士。 從兩個人的簡歷中,我們可以看到兩位CEO都是高學歷人才,但是楊浩湧的偏技術,姚勁波偏營銷。楊浩湧表現像嬌羞美麗的“女人”性格,而姚勁波露出則是自信爆棚格的“男人”性格。 趕集網和58同城網站的基本信息: ![]() 趕集網的融資過程: 2009年,藍馳創投向趕集A輪投資800萬美元 2010年,諾基亞成長夥伴基金和藍馳創投向趕集網B輪投資2000萬美元 2011年,由今日資本和紅杉資本參與的C輪7000萬美元投資 2013年,中信產業基金,安大略教師退休金基金(簡稱“OTTP”)和麥格理共計9000萬美元 58同城的融資過程: 2006年,58同城獲軟銀賽富500萬美元投資 2008年6月,軟銀賽富繼續追加投資4000萬元 2010年3月,58同城獲得DCM和軟銀賽富1500萬美元投資;2010年12月,58同城獲C輪融資6000萬美元融資 2011年下半年,華平集團投資4200萬美元,姚勁波跟投1300萬美元,共計5500萬美元 2013年10月31日,58同城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發行股票600.00萬股,發行價每股38.00美元,共募集資金2.28億美元,首日開盤市值超20億元 我們來回顧一下,近期關於姚勁波面對媒體專訪提問,關於是否會考慮收購趕集網的提問回答。姚勁波說:“趕集網的用戶是我們用戶的子集,商戶也是我們的子集,產品也是copy我們的,收購這樣一家公司沒有任何意義。”(詳見鈦媒體文章《姚勁波談收購趕集:我們不會收購一個沒有意義的公司⋯⋯》) ![]() 子集說圖例 從姚勁波的回答,我們可以理解為,是趕集網的用戶或者商戶同時也是58同城的用戶和商戶,但是58同城的用戶和商戶卻不一定都是趕集網的用戶和商戶。姚勁波的這個回答,徹底激怒了趕集網公司上下所有人,趕集網的公關部回應58同城的公開信,從四個角度犀利的質問58同城。然後雙方各自展開了一系列的網上隔空對打。姚勁波的這個回答,不管是挑釁還是直吐真言,都徹底激怒趕集網的小夥伴們。 從姚勁波和楊浩湧的百度指數來看。根據下圖中的百度指數顯示,姚勁波和楊浩湧兩人的搜索熱度對比,我們很輕松的就能看到,近期兩人的搜索指數有了提升,我想這一定是和近期58同城與趕集網的公關戰有關。從圖中我們明顯看出, 姚勁波無論是在整體搜索指數還是移動搜索指數上都幾倍於楊浩湧。 姚勁波曾媒體表示:“我最崇拜的企業家是馬雲,他做的事情,跟我要做的事情很像。”確實如此,姚勁波走的路子還是比較效仿馬雲的,營銷CEO自己。從他參加《非你莫屬》,到越來越多的在媒體面前展示自己。姚勁波越來越名片化。相反,楊浩湧則有點深居簡出,很少表現自己,這讓大眾對楊浩湧甚至都有點陌生。2013年58同城赴美上市,更讓姚勁波在媒體眼中得到進一步放大。 從上圖中姚勁波和楊浩湧的百度指數對比,我們從兩個方面分析其因果:第一,姚勁波善於在電視節目和媒體采訪面前展現自己的個性,增加了個人曝光度。第二,58同城的上市為姚勁波在公眾視野中增加了更多。 從趕集網不著急上市來看。對於一個互聯網“老牌軍”來說,趕集網完全有能力上市,尤其是58同城上市以後,外界對趕集網多有質疑和否認的態度。這些或多或少的給趕集網的楊浩湧很大的壓力,那麽趕集網的楊浩湧又是怎麽想的呢?分析人士認為,“上市後會有業務不靈活等限制,且將不得不面對華爾街的壓力,”而按照楊浩湧的說法,“我們更喜歡通過技術和產品的方式,來解決網上用戶海量的生活服務需求。與人海戰術相比這才是更健康的互聯網企業生態。而這種“輕公司”的特色,更有利於利潤率的提高”。 不管趕集網是否真的是處於這些方面的考慮,我們可以看到58同城上市在某種程度上確實給了趕集網迎頭一棒。對於媒體記者,上市公司的CEO往往更有很多值得挖掘的猛料。回過頭看一看,“子集說”的出現也就無獨有偶。 從網站流量和排名對比來看。趕集網日均IP:291 W 日均pv:4378 W 一周網站平均排名476名;58同城日均IP: 459W 日均pv :5515 W 一周網站平均排名434名。【註:此數據及排名查詢時間是2014年7月27日】 從alexa網站流量和排名來看,58同城確實比趕集網的大,但是螞蟻短租、工作通等移動app,相比較而言,趕集網在PC領域稍遜58同城,在移動領域較優於58同城。相關資料顯示,趕集網目前每月2億訪問量有接近一半來自移動互聯網。這讓我們對趕集網移動互聯網方向有了更多想象和期待。 從商業模式和盈利能力來看。趕集網和58同城都確立了“會員+競價”的商業模式。兩家網站都是做分類信息的網站,也就是把小廣告放到網上的公司。賺窮人的錢,這是姚勁波的口號,顯然,這個很困難,但是姚勁波做到了。據58同城財報顯示,2013財年總營收為1.457億美元,同比增長67.3%,凈利潤1960萬美元。趕集網方面,2013年8月楊浩湧對外宣布,2012年底趕集網實現持續盈利,預計在2013年將實現全年盈利。這樣分析來看,58同城在盈利能力方面,暫時要超過趕集網。 從廣告營銷和明星代言來看。2011年,趕集網和58同城先後掀起了廣告戰,趕集網以姚晨代言的毛驢廣告在各央視、公交電視,地鐵廣告鋪天蓋地的砸來,趕集網也確定了“啥都有”的形象。然而,姚晨代言的趕集網毛驢廣告雖然斥資千萬策劃,但是不被大眾買單,這也讓百姓網撿了個便宜,搭建一個趕驢網把流量導走很多。所以,這也是後來趕集網換謝娜做形象代言人,重新拍攝新的廣告片的原因。 而58同城更不示弱,邀請楊冪代言,也在各大衛視、地鐵廣告橫空出世,58同城也確立了“一個神奇的網站”形象。姚勁波甚至在媒體面前開玩笑說,“有了楊冪做代言,她的鐵桿粉絲就會擁護58同城,誰說58同城不好,都能被楊冪的粉絲唾沫星給淹死”。 有意思的是兩家網站的廣告排期都在同一個時間段,相差不到幾分鐘,真可謂都是大土豪,不差錢。當然,這種玩法,央視是最大的贏家,兩邊打來打去,他們賺的盆滿缽滿。 近日,《郭敬明的小時代3》和韓寒的《後會無期》熱映,58同城更是不放過一點曝光自己的機會,兩部片中都植入了廣告。這也讓我們看到,上市後的58同城,真心不差錢,誓要擺出分類信息網站行業第一的氣勢。不知道趕集網的怎麽想的。也許,這家不著急上市的互聯網公司,正在悶聲掙錢。 從營銷角度和廣告銷售來看。2014年,筆者住的回龍觀商圈,很多中小餐廳都能看到58同城贊助的桌牌和紙巾盒子,上面赫然寫著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公司,顯然,58同城用上市這個光鮮的頭銜向最底層的普通大眾營銷自己,真可謂不放過任何機會。在回龍觀如此,那麽在北京其它地方,全國其它城市,這種低成本,高輸出的營銷方式,難道58同城會錯過麽? 2013年10月,姚勁波在接受創業家的記者采訪時說,“2010年,趕集網的銷售團隊為100人,58同城數倍於此”。確實,很多時候我們往往能接到58同城的銷售一遍一遍的推銷電話,其電話騷擾力不亞於平安報銷和百度推廣的銷售。因為這種沒有節操的銷售,58同城在盈利能力上似乎走在了前面。 “狼子野心,抗戰7年”,最終誰征服了誰? 來源:鈦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