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八十後投機客:休息是為了走更長的路

1 : GS(14)@2016-09-25 10:19:39

在9月12日恒指大插800點當日,筆者曾於廣播媒體中提出,恒指出現了一個形態為第一交易日企高於RSI70,之後一個交易日跌多於2%,不計是次,歷史來看只出現了12次,當中有8次於其後十個交易日,最高價格比形態中第二交易日收市價高出超過4%,該8次中只有2次於其後十個交易日,最低價格比形態中第二交易日收市價低出超過2.5%,於是當指數在形態出現後低於形態中第二交易日收市價會是比較值博,即使用形態中第二交易日收市價入市,只要定下2.5%左右止蝕亦可。此一形態可以視作指數在資金急速買入形成超買之後,恒指作出急速食糊盤,同時為各類指標給予回歸常態的動作,而由於之前做出超買反映有不少絕非散戶的資金入市,該等資金即使要逃出,亦會比較有秩序,於是在超買後急速的回調,反倒可視為短期調整而毋須急於轉為太淡。始終專欄有時間性限制,故無法為各位讀者提供最即時看法,不過此一指標至此仍有參考價值,其一於此形態出現後最高位已比9月12日(形態中第二交易日收市價)高出3.3%,已非常接近4%,再博向上值博率已經減少。另外,即使指數做出最壞打算,比形態中第二交易日收市價低出2.5%,即於下星期二收於大約22700點左右,本月依然會引發另一月線圖形態。如果留意恒指月線圖,現價來計,恒指MACD剛在0以下做出了牛叉,即MACD(12,26)升穿其EMA(9),做出快線穿慢線,而Divergence由負轉為正,而MACD在0以下做出牛叉一向被認為是反彈訊號。由於2001年7月至2004年2月取走33個數據作計算MACD之用,所以恒指數據只有2004年4月至今。當中只有2次恒指MACD在0以下做出了牛叉,分別是2009年7月及2012年10月。如果單看出現訊號後一個月的收市價和出現訊號該月的收市價作比較,2009年當次是下跌了4.13%,而2012當次是上升了1.8%,看似沒有特別明顯結果,可是如果留意3個月後的走勢,會發現2009年當次3個月後的收市價比出現訊號該月的收市價上升了5.7%,而2012該次更上升了9.7%,看來仍是不錯的反彈訊號。雖然此訊號發生次數較少,但始終是月走勢,把短期影響大多攤平,所以仍可作入市參考,前提是不必急於建倉,可待指數跌低於形態出現的收市價再入市,提升值博率,以及一旦恒指月線MACD的牛叉轉為熊差,便要做出撤退準備。灝昇
https://www.facebook.com/speculatorjunior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925/1978073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9935

趙學而 闖自己的路 2016-10-25

1 : GS(14)@2016-10-30 22:31:14

http://skypost.ulifestyle.com.hk ... %84%E8%B7%AF/233524

【晴報專訊】 實力派就是實力派,趙學而在11月舉行出道以來的第一次個人演唱會,首場在短短六分鐘迅速爆滿,隨即加開第二場,門票同樣短時間內售罄,可想而知,很多人也喜愛學而。畢竟,由從前當流行歌手,到近年自資推出高質素錄音的Hi-Fi發燒碟,同樣備受追捧。入行22年,學而笑說大家應該要為今天的她感到高興。
94年,學而推出首張EP《反叛情歌》,翌年再推首張專輯《每隔兩秒》同樣大受樂迷喜愛。在音樂路上這麼多年,卻原來從沒有舉辦過個人演唱會,學而笑說:「其實,我也不知道為甚麼等了那麼久。以前在唱片公司,當然曾經想過,如果有機會在紅館開一場演唱會就好了。但是,直至2001年跟唱片公司約滿時,這事情也沒有發生過。我也不是刻意想在今年做這件事的,其實,一切都是很自然而來。」
走自己的音樂路
跟舊唱片公司約滿後,學而專注演出電視劇,但一直沒有放棄過唱歌。「就算拍劇的時候,我都繼續登台、唱歌賺錢。後來,2007年演出舞台劇《一期一會》,由綵排到演出整個過程裏,那一班舞台劇演員給予我很大的動力。無論一個人去到甚麼地方、處於甚麼環境,遇到甚麼挫折也好,都應該繼續用自己的力量再站起來,去做一些他們自己喜歡的事情。所以,那齣舞台劇之後,在2008年,我便下定決心去做一些自己喜歡的音樂。」
雖然,約滿某大唱片公司,或是離開某大電視台,個性堅強的學而其實無有怕。「我不是那種在大樹底下好遮蔭、嬌生慣養的歌手。我由第一日入行,訓練班出身,已經很懂得照顧自己,也很清楚自己需要甚麼。反而在大公司裏,我的發揮空間會被限制,所以後來當我決定要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時,我的掙扎不算大。」
學而當時決定做的事,就是把自己多年來的積蓄,自資出版首張Hi-Fi發燒碟,開拓一條適合自己的音樂路。「我從來是一個不太喜歡比較和競爭的人,自資做唱片,不需要跟別人競爭,不需要靠獎項去增加人氣和知名度,這條路比較適合我。只要你的專輯質素做得好,自然會有銷量和口碑。而且,在這個Hi-Fi發燒碟的市場,我可以每一次都挑戰自己,那趣味反而來得更大。」
不喜歡與人競爭
有些人以為學而個性強,會否容易得罪人,她笑說:「雖然我後生的時候,真的得罪人多、稱呼人少,但是,我很好彩,入行這麼多年,累積了很多人緣,很多前輩知道我以前行的是一條不容易的路,所以,他們都很錫我。」
說到這些年的經歷,學而認真的說:「我不覺得自己苦盡甘來,為甚麼要替我不值呢?應該為我感到高興。上天給我能力,可以演戲,無論搞笑、正經或是淒涼的角色,我也可以做到。而唱歌,上天又給我一把這麼好聽的聲音,我可以運用自己的能力,去做一些令大家開心的東西,這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嗎?」學而的Hi-Fi發燒碟一張比一張好賣,首次個唱又連場爆滿,支持了學而這麼多年的朋友,真的應該替她感到很高興。
場地:Parc古道具公園
撰文:張靛瞳
攝影:Lego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419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