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諾獎得主 德反戰作家病逝

1 : GS(14)@2015-04-15 02:10:16

德國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有「德國良心」之稱的作家格拉斯(Gunter Grass圖)昨天在呂貝克一家醫院病逝,終年87歲。總理默克爾向遺孀致哀。



「德國良心」斥西方虛偽

格拉斯1927年生於但澤港(Danzig,今波蘭格但斯克),是著名反戰主義者,作品呼籲德國人反思戰爭禍害,1959年出版的《鐵皮鼓》令他成為德國戰後重要作家,1999年獲頒諾貝爾文學獎,委員會讚揚其作品是「20世紀德國小說的重生」,但在回憶錄《剝洋葱》中,他承認曾加入納粹黨衞軍引起公憤。格拉斯經常發表率直而具爭議性的言論,包括時刻警告同胞要提防種族主義、在1989年柏林圍牆倒下反對德國統一,擔心會重返二戰的舊路。三年前他寫了一首散文詩,批評西方虛偽,對以色列發展核武視而不見,但卻對伊朗發展核武卻口誅筆伐,因批評以色列威脅世界和平,而被以色列列為不受歡迎人物。德新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414/1911156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9618

最受欣賞當代詩人 汪國真病逝

1 : GS(14)@2015-04-27 09:11:37

自1990年代開始走紅的中國當代詩人、書畫家汪國真,昨日在北京病逝,終年59歲。汪曾以風格溫和、純美而清新的詩句,影響一代年輕人。國家主席習近平曾在2013年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峰會上,引用汪「山高路遠」的詩句:「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沒有比腳更長的路。」


■汪國真的書法被中國領導人當「國禮」送外賓,圖為他著名的詩句「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

內地文壇曾掀「汪國真熱」


汪國真祖籍福建廈門,生於北京,畢業於暨南大學中文系,自1984年開始創作詩歌,作品備受當代青年讀者青睞。1990年代,內地文壇及高等學府掀起一股「汪國真熱」,汪膾炙人口的詩包括《熱愛生命》,詩句「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風靡一時。1997年,北京零點調查公司所做「人們所欣賞的當代中國詩人」調查顯示,在1949年後出生的詩人中,汪國真名列第一。20年來,汪國真的詩集一直暢銷不衰,發行量創下有新詩以來的最高紀錄。除了詩歌,汪國真書法創作也很豐富,部份作品被鐫刻在張家界、黃山等內地幾十處名勝風景區。2005年開始,汪擔任中國藝術研究院文學藝術創作中心主任,他的書法作品成為國家領導人出訪贈送外國政要的禮品。澎湃新聞網



汪國真小檔案


籍貫:福建廈門學歷:暨南大學中文系簡歷:1984年 發表詩作《我微笑着走向生活》1990年 為《中國青年》等撰稿,詩壇掀起「汪國真熱」2004年 書法作品成為中央領導外訪禮品2005年-2015年 中國藝術研究院文學藝術創作中心主任2015年4月26日 因患肝癌病逝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427/1912680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9953

《魔戒》攝影師病逝

1 : GS(14)@2015-04-29 08:52:45

澳洲著名攝影師Andrew Lesnie(圖)前日因心臟病發逝世,終年59歲。Andrew於2002年憑《魔戒首部曲:魔戒現身》(The Lord of The Rings:Fellowship of The Ring)奪得奧斯卡最佳攝影,是《魔戒》導演彼得積遜(Peter Jackson)的多年拍檔,除了主理《魔戒》三部曲外,亦負責拍攝《哈比人》(The Hobbit)三部曲,影星羅素卻爾(Russell Crowe)有留言悼念。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50429/1912897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0046

《洛奇》金像監製胰臟癌病逝

1 : GS(14)@2015-06-12 08:56:34

憑《洛奇》(Rocky)奪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電影的荷李活監製Robert Chartoff,前日因胰臟癌於加州聖莫尼卡家中逝世,終年81歲。


■監製Robert(右)當年憑《洛奇》奪最佳電影,更令史泰龍(中)一炮而紅。


於紐約出世的Robert Chartoff生前炮製過不少膾炙人口的作品,除《狂牛》(Raging Bull)外還有當年令他得獎兼令史泰龍(Sylvester Stallone)一炮而紅的《洛奇》,更包辦全部《洛奇》系列監製,包括現已拍完進入後期製作的洛奇外傳《Creed》。當年跟Robert一起製作《洛奇》得獎的監製Irwin Winkler讚揚他說:「Robert的成就已說明一切,他還是個樂善好施的人,甚少人知道他為印度孤兒興建學校。」先後結過3次婚的Robert,跟現任太太Jenny Weyman共育有5位小朋友。撰文:盧葦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50612/1918094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0823

殿堂級排舞師病逝城城悼梅施麗:榮幸有佢栽培

1 : GS(14)@2015-06-15 00:51:25

■梅施麗生前桃李滿門,身為徒孫的謝天華和Sunny如今各有成就,相信梅施麗在天之靈也感欣慰。



香港第一代殿堂級排舞師梅施麗(Michelle Williams)大前日於澳洲病逝。當年梅施麗不僅為《歡樂今宵》、港姐編排大型歌舞,將現代舞引入香港,她更是許冠傑、徐小鳳、譚詠麟等巨星的排舞師,也是郭富城、謝天華和Sunny Wong的師祖,一生桃李滿門。身為徒孫的城城昨難過說:「佢堪稱舞蹈界嘅一代宗師,教曉我乜嘢叫做舞蹈,我好榮幸當年受過佢嚴格栽培。」而許冠傑、徐小鳳昨對梅施麗離世表示惋惜。


來自澳洲的梅施麗,60年代至80年代尾在無綫任職舞蹈組主管,由《歡樂今宵》到港姐各大型綜藝節目,也由梅施麗負責。當年所有殿堂級歌手如許冠傑、羅文、徐小鳳、譚詠麟和張學友等,幾乎全都跟梅施麗合作。至於天王郭富城、謝天華和著名排舞師Sunny Wong(黃國榮)等也是梅施麗的徒孫。這位殿堂級排舞師,大前日(11日)於澳洲家鄉病逝,其夫Tim Williams前日在facebook向各方好友泣告:「我很難過地跟大家說,Michelle已於昨日離世。和平地於睡夢中與世長辭,離世時Emma(女兒)、Zac與我一直在她身旁。」當年深得梅施麗痛錫的城城,昨晚出席上海電影節,他獲悉師祖離世時深表難過,昨透過微信說:「我知道呢個消息十分難過,我哋都尊稱梅施麗做阿嫲,佢對好多舞蹈藝員都好用心栽培,真係桃李滿門,佢堪稱舞蹈界嘅一代宗師。我當年人生第一次出門去外地表演,就係佢負責排舞,佢好用心教我,亦教曉我乜嘢叫做舞蹈,乜嘢叫表演藝術。阿嫲喺每一個舞者心中,都係極傑出嘅藝術家。我好榮幸當年受過佢嚴格栽培,我永遠唔會忘記佢嘅教導,希望佢安息,我永遠都會懷念梅施麗。」



■蕭芳芳(左)與梅施麗曾在無綫節目中合演歌舞。

■梅施麗大前日病逝,昔日跟她合作的巨星許冠傑及徐小鳳等均深感難過。

■城城一身好舞功乃師承梅施麗,他昨盛讚師祖是舞蹈界一代宗師。資料圖片



謝天華感嘆可惜

另一徒孫謝天華昨在電話中表示:「當年佢教我哋時好認真,一啲都唔惡,對我哋好好,真係好可惜。」而Sunny接獲消息時亦感到震驚難過,他昨說:「知佢健康唔係幾好,本來諗住今年初同師姐去澳洲探佢,但時間夾唔到。佢推動舞蹈界,為我哋爭取權利。記得1986年,加拿大博覽會,搵dancer代表香港做表演,佢搵咗我同Aaron(城城)過去兩、三個月。我哋都諗住幫阿嫲搞追悼會。」


■梅施麗曾為羅文個唱排舞,並找來謝天華、Sunny等徒弟徒孫助陣。

許冠傑讚貢獻大

至於許冠傑和小鳳姐的個唱也曾由梅施麗排舞,許冠傑昨說:「佢做事作風係非常之嚴謹,要求好高,佢最大貢獻係為舞蹈界培養好多新人才,我聽到佢嘅消息都非常惋惜同難過,希望佢安息。」小鳳昨則在電話說:「呢個真係唔係幾好嘅消息,佢係非常好㗎。以前演唱會佢做晒,佢幫我排舞好簡單,就係排我點樣唔好阻住佢哋!」當年招攬梅施麗來港的蔡和平昨在電話中說:「佢好受人尊重,好本事,《歡樂今宵》好感謝佢,當年佢每晚排一個舞,後來歌星唱歌,佢又幫佢哋編排埋舞蹈。」前無綫監製曾國強昔日與梅施麗合作過不少港姐選美等大型活動,他昨慨嘆說:「係佢將modern dance帶入香港,60年代到70年代,係佢開創歌星有舞蹈員伴舞呢個潮流,好巴閉。我同佢合作好多,好多時佢會幫我哋製作揀埋音樂,真係好可惜。」此外,露雲娜前晚於facebook留言悼念梅施麗,大讚她是一位極出色的舞蹈指導。採訪:戴彩煥、鍾國仁


張天愛、鄭少秋

人物誌:掌管無綫舞蹈組二十年

梅施麗與老公Tim Williams育有一女Emma。1967年11月無綫開台,當時總經理Collins Bednall向蔡和平推薦梅施麗,故由60年代開始,梅施麗一直掌管無綫舞蹈組,培育舞蹈員及負責《歡樂今宵》和大型節目的編舞。70、80年代香港小姐競選,都是由梅施麗擔任舞蹈總監,而1980年戴月娥奪冠的一屆,張天愛和鄭少秋任表演嘉賓的歌舞環節(圖),更奪美國紐約國際電視電影節金獎。梅施麗還擔任70至80年代演唱會排舞師,包括徐小鳳、許冠傑、張國榮、張學友、梅艷芳等,直至80年代尾,梅施麗離開無綫返澳洲生活,由鍾浩接管舞蹈組。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50614/1918345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0865

「吸血殭屍」基斯杜化李病逝

1 : GS(14)@2015-06-15 01:07:41

憑飾演吸血殭屍角色而深入民心的英國男星基斯杜化李(Christopher Lee),周日在倫敦一間醫院因呼吸系統問題及心臟衰竭病逝,終年93歲。


■基斯杜化李在《魔戒》中飾演白袍巫師薩魯曼。

演《魔戒》白袍巫師

基斯杜化李過去三周都因病住院,並在醫院度過93歲生日。妻子表示,延遲公佈死訊是希望先通知親友;兩人結婚逾50載,育有一女。基斯杜化李2009年獲封騎士爵位,他在40年代開始銀色事業,50年代憑扮演《德古拉》(Dracula)的吸血殭屍而聲名大噪,近年憑《星球大戰》的杜庫伯爵及《魔戒》的白袍巫師薩魯曼而備受新一代認識。基斯杜化李一生貢獻電影界,2011年獲英國電影及電視藝術學院頒發終身成就獎,他曾表明自己永不言休:「我討厭閒着……我希望死時是穿着靴子。」英國《每日電訊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612/1918138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0917

引入風險投資 質疑中央救市「創業板之父」成思危病逝

1 : GS(14)@2015-07-21 02:37:02

■成思危(1935-2015)



中國著名經濟學家、被譽為中國「創業板之父」和「中國風險投資之父」的成思危,昨日凌晨零時34分在北京因癌病逝,終年80歲。成思危生前積極研究和推動風險投資在中國的發展,對風險投資業做出奠基性的貢獻。敢說敢言的他,曾駁斥國際金融活動「陰謀論」,又強調拯救股市不能靠政府干預,有股民感嘆:「成思危的建議如能早落實,政府何須暴力救市?他簡直是被氣死的。」


成思危患癌多年,今年年初病重住院,他所任職的中國科學院大學證實,成於昨日凌晨與世長辭,官網亦發佈有關消息。成思危生於北京,1943年隨父舉家遷居香港,16歲時隻身重返中國,先後在華南工學院及華東化工學院學習,之後在化工部任技術員。



■成思危(右一)小時與父親成舍我和母親蕭宗讓及兩名妹妹合照。

■2008年,身為中華思源工程扶貧基金會理事長的成思危接受羅雪娟捐贈的祥雲火炬。



強調救市靠上市公司質量

文革期間,成被認定是「官僚資產階級」,遭下放當鍋爐工,幸胞妹成露茜向周恩來提及他是民族資產階級,身份才獲認可。文革後,他留學美國攻讀工商管理學碩士,回國後從一名化工學家,轉變成研究中國經濟改革的學者及從政者,曾任化工部副部長、中國民主建國會主席、全國政協常委、全國人大副委員長。他還專門研究和推動創業與風險投資,虛擬商務等在中國的發展,獲譽「中國風險投資之父」。成思危被稱為把風險投資引入中國的第一人,對內地股市的監管等問題有系統認識及建言。他一再強調,中國股市發展需要解決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上市公司質量、投資者素質、監管等四大問題。他也對中央過往多次出手救市不以為然,強調拯救股市是靠上市公司質量,而非政府干預。他於2012年出席《財經》年會時指:「救市是政府對市場進行干涉,這並不是值得鼓勵的,而治理股市的關鍵是怎樣提高上市公司的質量,嚴格執行證券法,打擊虛假訊息、內部交易和惡意操作市場等不法行為。」成思危今年5月21日在《人民日報》發表文章指:「金融安全是現代經濟安全的核心。對於這一問題,我們既不能麻木不仁、喪失警惕,也不能神經過敏、草木皆兵。」他又痛斥:「一些人把所有的國際金融活動都當成陰謀,把國際金融活動比作你死我活的戰爭,主張要抗擊國際陰謀……有些人可能是真的擔心,但更多主張陰謀論的人有不同動機。」



■1979年,成思危與家人在美合照。左起:成露茜、成幼殊、成舍我、成思危及成嘉玲。

■2001年,成思危(左)與科學家周光召出席中科院研究生院揭牌儀式。

■經濟學家馬光遠在微博上傳一班學生前年為成思危(中)慶祝生日照片。



批評溫家寶「保八」計劃

成思危還曾批評,前總理溫家寶2008年力推的四萬億投資「保八」計劃留下不少後遺症,包括過量投資引發產能過剩、庫存積壓,以及投資效益下降等。一直堅持「敢講話、講真話」的成思危,不少建言似乎未獲中央接納,就如他曾說的一句話:「慷慨陳詞豈能皆如人意,鞠躬盡瘁但求無愧我心。」行政長官梁振英昨日在網誌表示,成思危對香港事務非常關心,不時對香港的發展提出真知灼見,他感謝成思危對香港的關懷和付出,並對他的家人致以深切慰問。上海澎湃新聞網



成思危小檔案

原籍:湖南湘鄉出生:1935年6月學歷:•1948年-1949年在香港香島中學讀書•1951年-1956年在廣東華南工學院、華東化工學院學習•1981年-1984年赴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留學,獲工商管理碩士學位•2000年獲香港理工大學名譽工商管理博士學位經歷:•1951年隻身離開家庭,返大陸發展•1956年開始長期在化工部工作,官至化工部副部長•1996年-1998年出任民建中央主席•1998年-2008年當選全國人大副委員長•經濟著作包括《成思危論金融改革》、《中國經濟改革與發展研究》、《成思危論風險投資》等,被譽為「中國風險投資之父」、「創業板之父」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



網民有話說

•被這次股災氣死的?•願天堂沒有股市,不再忽悠神仙去•走好啊,估計周一創業板低開紀念他•再也聽不到成老精到的論斷,中國痛失經濟學巨匠!•成老是創業板之父,現在成老去世是不是說創業板也危險了,跑吧接盤俠!•前幾個月還看到他對金融問題發表意見,海外家族出身,16歲逃奔新中國,40多歲出國學經濟,後力促風險投資和創業板,也是一個傳奇資料來源:新浪微博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713/1921761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1471

中共八大元老最後一人改革開放先驅 萬里病逝

1 : GS(14)@2015-07-23 00:17:40

「要吃米,找萬里。」鄧小平改革開放政策重要支持者之一、六四之後淡出政治舞台的全國人大常委會前委員長萬里,昨因病去世,終年98歲。至此,鄧小平主政時期的「中共八大元老」已全部去世。


微博昨率先爆出萬里於昨天中午12時55分因病在北京逝世。新華社晚間發佈官方訃告,稱其為「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黨和國家的卓越領導人」,有關評價與上月14日病逝的另一個全國人大前委員長喬石一模一樣。


■萬里(前排左三)在安徽進行農村改革時,鄧小平(前排左四)給予大力支持。 

同情六四學生 鄧小平震怒

文革後,萬里擔任安徽省委第一書記期間,力挺小崗村改革,實行包產到戶,奏響改革開放先聲。時任四川省委第一書記趙紫陽也同樣支持農村改革,讓農民重獲生產自主權,因此民間流傳兩句話:「要吃米,找萬里。要吃糧,找紫陽。」萬里其後任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務院副總理等要職,和趙紫陽也有長期密切關係。


■1989年5月大批學生在北京天安門絕食期間,萬里在北美訪問,圖為他訪問溫哥華。


1989年六四鎮壓前,萬里以全國人大委員長身份出訪加拿大與美國。有傳他出訪期間曾表達同情學生,也有學生呼籲他回國罷免李鵬。據稱,鄧小平因此震怒,要萬里回國時先飛上海。直到萬里發表支持鄧小平的言論四天後,5月31日才獲准回北京。此後他再未發表過與鄧小平、李鵬等人意見相左的觀點。不過萬里在趙紫陽下台之後,並沒有與趙「劃清界限」,甚至私下表示不認同黨對趙的處罰:「趙有甚麼錯!」萬里任全國人大委員長期間正值香港過渡時期,他曾接見英國外交大臣赫德,也曾多次會見《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本報昨日聯絡多名前基本法草委,民主黨創黨主席李柱銘表示沒有見過萬里,其他委員截稿時未有回應。


■萬里98歲生日時,家人為他慶祝的照片。

卸任後不擔任名譽職務

1993年3月,萬里退休。不像一些中共領導不甘寂寞,萬里給自己訂了三條規定:不參加剪綵、奠基等公務活動;不再擔任名譽職務;不寫序言不題詞。其長子萬伯翱回憶,父親不止一次說:「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對我來說,不問事、不管事、不惹事,就是對當權責任領導的有力支持。」2012年中共舉行十八大之際,《人民日報》的海外版以「改革闖將 壯士暮年」為題歌頌萬里,當中還引用萬里的說話「中國政治體制的一個重要弊病是領導權力過分集中,決策制度不健全」。該文章透露,萬與習近平之父習仲勛情誼深厚,2002年還曾專程往廣東看望病重的習仲勛。海內外一直有中共「八大元老」之稱,其中一個版本的八老是鄧小平、陳雲、彭真、楊尚昆、薄一波、萬里、宋任窮、習仲勛。澎湃網/新華社/《蘋果》記者



萬里小檔案

出生日期:1916年12月1日籍貫:山東東平配偶:邊濤子女:長子萬伯翱、次子萬仲翔、長女萬淑鵬、三子萬季飛、幼子萬曉武孫輩:萬季飛女兒萬熒女(萬寶寶,著名珠寶設計師)學歷: ‧早年在家鄉讀小學、初中 ‧1933年入讀曲阜的山東省立第二師範學校經歷: ‧1940年任中共魯西區委宣傳部副部長,冀魯豫二、七、八地委書記 ‧1947年任中共冀魯豫區委委員、秘書長,南京市軍事管制委員會財委副主任、經濟部部長、建設局局長。 ‧中共建政後,任西南軍政委員會工業部副部長、部長 ‧1952年任建築工程部副部長 ‧1956年任城市建設部部長 ‧1958年任北京市副市長 ‧文化大革命前期,萬里失去自由 ‧1973年復出,任北京市委書記 ‧1975年任鐵道部部長,輕工業部第一副部長 ‧1977年任安徽省委書記 ‧1980年任國務院副總理 ‧1982年當選為中央書記處書記 ‧1988年當選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 ‧1993年主動要求退休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




中共八大元老

鄧小平 中央軍委主席1904年-1997年(93歲)





陳雲 中紀委第一書記1905年-1995年(90歲)





彭真 全國人大委員長1902年-1997年(95歲)





楊尚昆 國家主席1907年-1998年(91歲)





薄一波 副總理1908年-2007年(99歲)





宋任窮 中央組織部長1909年-2005年(96歲)





萬里 全國人大委員長1916年-2015年(98歲)





習仲勛  全國人大副委員長1913年-2002年(89歲)



註:另一廣傳的八大元老名單包括鄧小平、陳雲、李先念、彭真、楊尚昆、薄一波、王震、鄧穎超。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



網民有話說

‧「微博全是萬里逝世的新聞,但人民網、新華社、中央電視台竟一條快訊都沒有!元芳你怎麼看?」‧「改革派一個個走了!」‧「如果是趙、萬組合,就不是今天這個局面!」‧「『要吃米,找萬里』,改革開放前就做了很多利國利民的好事。」‧「萬里打橋牌不問政事,一位令人尊敬的好老人啊!」‧「萬里1985年曾預言中國男足,30年後才能衝出亞洲!」資料來源:新浪微博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716/1922157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1621

中國農村改革之父杜潤生病逝

1 : GS(14)@2015-10-11 01:39:43

被譽為「中國農村改革之父」、前中共中央農村政策研究室和國務院農村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杜潤生,於昨日清晨6時許在北京醫院病逝,終年102歲。他外孫杜帆形容老人家走得安詳。杜老生前曾參與主持起草多個農村改革的重大決策,而他一生桃李滿門,學生包括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政法委書記王岐山等。



確立包產到戶合法性

杜潤生原名杜德,為山西太谷縣人,1934年考入北平師範大學文史系。他是中國經濟學家、資深農村問題專家,曾先後任國家農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共中央書記處農村政策研究室主任(後改為中共中央農村政策研究室)、國務院農村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杜潤生是上世紀80年代中國農村改革的核心人物,他認為,「中國最大的問題是農民問題,農民最大的問題是土地問題」,並致力推行農村實行家庭承包責任制。1981年,時任中央農村政策研究室主任的杜潤生起草「1982年中央一號文件」,正式確立了包產到戶的合法性,結束了對包產到戶長達30年的爭論。



六四期間反對開槍鎮壓

他的政治生涯因敢言而飽經波折,1953年初杜調任中共中央農村工作部秘書長、國務院農村辦公室副主任,隨着農村合作社發展加速,他不贊成毛澤東的大幹快上,結果被毛點名批評為「小腳女人」。六四民運期間,杜與李銳、于光遠、李昌因反對開槍鎮壓,一度被指是反黨集團成員,後經中共元老陳雲求情,才免被開除黨籍的命運。內媒報道指,杜潤生沒有山頭卻門生眾多,包括王岐山及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陳錫文等,習近平1982年任河北正定縣委副書記時,面對農業、農村等農民問題,曾得到杜潤生的指點。著名經濟學家林毅夫也是在他的邀請下,進入當時的農村發展研究中心開始學者路。關於農村改革,杜潤生曾告誡門生:「有些事我恐怕來不及了,要岐山、錫文等你們年輕一代來做。」上海澎湃新聞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1010/1932786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3018

演《哈利波特》深入民心「石內卜」阿倫力文病逝

1 : GS(14)@2016-01-15 17:25:42

■阿倫力文演活石內卜一角。


於電影《哈利波特》(Harry Potter)系列扮演石內卜教授的英國老戲骨阿倫力文(Alan Rickman),於倫敦家中因癌病逝世,終年69歲。阿倫的家人昨日發表簡短聲明,宣佈他的死訊,指他是在親友陪伴下離世。阿倫一向私生活低調,今次患癌亦從來沒有向外公佈。阿倫力文入行38年,除了石內卜形象深入民心外,還參演過《虎膽龍威》(Die Hard)、《真的戀愛了》(Love Actually)等電影,1991年憑住電影《俠盜羅賓漢》(Robin Hood: Prince of Thieves)在有英國奧斯卡之稱的BAFTA頒獎禮上勇奪最佳男配角,亦以石內卜一角在多個頒獎禮上獲選為喜愛角色。他亦參與過不少舞台劇演出。路透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115/1945266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422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