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藝人同性密友蘇施黃承諾照顧金燕玲一世

1 : GS(14)@2016-11-17 11:30:37

今年47歲嘅陳梅馨(現名陳明君)一生情路不太順利,分別於96年及98年被溫兆倫及姜皓文「重創」後,現與同性密友Michelle一齊打理日本菜生意,其實娛樂圈中都有不少藝人與同性密友交往。竇靖童今年6月,童童被《蘋果》讀者爆相爆片,話佢與同性設計師Rebecca蜜遊倫敦,但7月便傳出佢哋嘅「分訊」。關菊英菊姐於1982年同音樂人黎小田結婚,可惜婚姻只係維持咗兩年。2009年菊姐承認與同性密友周偉利交往,更指對方對自己同屋企人都好好,仲公開表明已經視周偉利為終身伴侶。金燕玲金燕玲於1981年同采蝶軒老闆梁廷斌離婚;於89年再婚,可惜最後都離婚收場。金燕玲近年經常與同性密友蘇施黃出雙入對,即使阿蘇近年受盡類風濕關節炎之苦,仍然死撐密密做,更承諾要一生照顧金燕玲。何韻詩何韻詩於2012年出櫃,公開表明自己同志嘅身份。但原來HOCC同劉浩龍拍過拖,分手後就同容祖兒傳過緋聞。點知之後容祖兒同劉浩龍認拍拖,HOCC就喺微博發表「一刀直插心臟」論,仲取消關注劉浩龍。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1117/1983609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5938

吳卓林唔稀罕成龍照顧

1 : GS(14)@2016-11-27 14:27:45

吳卓林(小龍女)、龐景峰和吳嘉龍等昨日在科學園出席慈善跑活動,怕冷的卓林透露病倒,而今個聖誕將留港度過。成龍透露把一半遺產成立基金留給房祖名,卓林被問可會因沒關注自己而不開心?她說:「冇乜所謂,自己努力做好自己,我同媽咪互相照顧就得,靠自己。」並表示從沒跟成龍聯絡,那可會羨慕他人有父親照顧?她說:「細個有,但而家冇所謂,生出嚟係咁,冇必要捉實唔放,唔開心都冇用。」卓林希望母親吳綺莉有伴侶,怕將來自己到外地留學,母親會寂寞。另外,龐景峰在內地佛山拍動作片,向來有學武功不怕受傷,笑言為藝術而犧牲。採訪、攝影:王連連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1127/1984671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7229

每周紐約飛三藩市孝子主播只為照顧失智父

1 : GS(14)@2016-12-03 05:12:16

呂勇詩(Richard Lui)是首位坐進全美電視新聞直播室的美籍華人,這位家喻戶曉、正值職涯黃金期的新聞主播,去年毅然自願轉為兼職員工,只為每周坐6小時飛機往返紐約及三藩市,以便照顧罹患阿茲海默症(俗稱「老人癡呆症」)的父親。他接受《蘋果》專訪指,儘管每個月飛行超過一萬哩,他也無悔成為父親「看護者(caregiver)」決定,「是他給予我一切,現在反過來照顧他,是我一生中最喜歡的職業」。駐紐約記者:鄭柏齡父母來自中國、在加州長大的呂勇詩,是美國新聞界其中一顆明日之星。10年前、他只有35歲時,已成為有線電視新聞網(CNN)首位華裔新聞主播,之後轉投全國廣播公司(NBC)旗下MSNBC頻道工作至今。雖然步入職業黃金時期,但呂勇詩去年主動提出轉為兼職員工,每周只主持新聞節目三天。在紐約工作的呂勇詩表示,作出如此重大決定,主要原因是一年半前、長居三藩市的父親被診斷出阿茲海默症,考慮到雙親已80多歲,「由媽媽一手照顧父親,實在太困難」,呂勇詩與電視台商量調職,「上司剛好也是看護者,每周飛到佛羅里達州照顧母親,她很願意跟我配合,十分感恩」。自此以後,呂勇詩每周三清晨登上從紐約出發客機,飛將近2,900英哩(約4,676公里)的距離到三藩市照顧老父,周五又回到紐約工作,風雨不改。呂勇詩坦言,記者工作緊張,「每天工作25小時,每周上班8日」,而且不能隨便停下步伐。但得悉父親患病後,他豪不猶豫調整人生方向,「是他帶著我長大、給我一切的,現在他需要我,我當然會這樣做」。他舉例,近日老父開始忘記如何刮鬍子,「小時候他捉着我的手,教我刮鬍子,現在我希望每天也幫他(刮鬍子),你知道當中的感覺嗎?」需同時兼顧工作及父親起居飲食,令呂勇詩身心疲倦。但另一方面,他認為自己是幸運者,「生活中總有快樂及憂傷時間,照顧父親過程中,有時使我傷心不已,但我亦獲益良多」。呂勇詩說,與其他工作相比,「『看護者』已成為我一生中最喜歡的職業」。與華人相比,西方社會家庭關係較為疏離,因此,呂勇詩經常以「過來人」身份出席演講,在美國推廣「看護者」工作。他表示,都市人為口奔馳無可厚非,但仍提出三個建議:「首先,可以為父母家中添置一部無線攝錄機,用手機隨時查看家人活動;市面上亦有很多可穿戴設備,方便監察他們的狀況,價錢不貴」,另外,他認為子女如有機會,應該到父母家中過夜一天,「你會看到很多想像不到的問題發生」。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202/1985282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8078

惠英紅悼亡母:爸爸會照顧你

1 : GS(14)@2016-12-28 08:12:17

■惠英紅今年宣傳電影《幸運是我》,坦言戲中角色以母親為原型。劇照



影后惠英紅母親李桂芳前晚不適送到醫院,經搶救後不治,終年91歲。小紅姐昨日在微博留言:「親愛的母親,這些年你實在太辛苦了,如今能夠與爸爸在天上相聚,是一種福氣,希望你一路好走,爸爸會照顧你的,你的子女個個都很好,不要掛念我們,好好在天堂享福吧!我們愛你。」小紅姐接受本報電話訪問時說:「唔得閒!唔好意思!謝謝!」她的經理人透露小紅姐目前情緒還好,母親的後事還在安排中。



■惠英紅因遲發現母親患老人癡呆,令她感到內疚。資料圖片

■惠英紅早年與家人做節,母親尚算精神。

■惠英紅指母親曾因病情,認不出弟弟。


對母感內疚

小紅姐在今年宣傳電影《幸運是我》時,曾不諱言戲中患有認知障礙症(老人癡呆)的「芬姨」,原型是來自母親。她在訪問中提過,對一直不知道母親患病感到內疚,她說:「50零歲媽咪已經有老人癡呆,係冇人知嘅,從來冇諗過。只係覺得點解阿媽變得咁自私,又唔負責任,又麻煩,成日疑神疑鬼,搞到同佢關係好差,差得好緊要。直到有一日佢撻咗落地,碎咗隻腳送入醫院檢查。照腦嘅時候先發現個腦得返丁丁咁大個。到嗰時佢70幾歲至知,原來老人癡呆可以咁早有,亦去到好嚴重,所以好內疚。」試過弟弟跟弟婦回家時,母親竟然問「你喺邊個?以後多點來坐。」提到跟母親相處,小紅姐試過自己情緒不好,因為轉台問題,以遙控掟向母親,又大聲喝罵,當時母親很委屈的喊着說:「我唔記得,真係唔記得。」事件令小紅姐很悔疚,此段情節亦加入電影當中。採訪:李森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1228/1987859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0340

家居服務供不應求 78歲照顧91歲

1 : GS(14)@2017-01-17 01:49:01

【本報訊】當78歲老婦要照顧91歲丈夫,這就是「居家安老」的施政方針?社會福利署為長者提供的綜合家居照顧服務(IHCS),14年來沒檢討,仍維持60支服務隊伍支援全港167萬名60歲或以上長者,嚴重供不應求,輪候時間或更長達2至3年。有年邁長者因身體狀況「未夠差」被拒於門外,惟有一老照顧另一更老。 社署2003年4月推出IHCS,為長者提供家務、膳食及護送等服務,分普通和體弱個案,前者為身體機能沒有或輕度程度缺損,後者屬中度或以上缺損程度。統計處資料顯示,過去14年全港60歲或以上長者人口增加62.5%,至今達167萬人,但IHCS仍維持60隊人手不變。78歲劉婆婆跟91歲丈夫居於公屋,兩人沒兒女。患白內障的丈夫去年跌傷入院,她要兼顧丈夫,光管壞掉一年也未能更換,窗戶更需義工上門清潔。數年前她申請IHCS,但長者中心職員指她不符申請條件,「即我未差到好似人哋揸枴杖行唔到,要人送飯」,建議她聘請家務助理,但每次最少要聘用3小時約240元。


逾8,000人輪候


劉婆婆有關節痛,丈夫入院後她再次申請服務,仍未獲轉介,加上太多人輪候,她居住的地區,僅一間社福機構要為14個公屋或屋苑長者提供有關服務,最終無奈放棄申請,「我擔心萬一自己有事,照顧唔到佢(丈夫)」。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是IHCS隊伍之一,現於觀塘和黃大仙處理逾700宗個案,長者平均逾80歲。服務總監唐彩瑩坦言,獨居及體弱者需優先處理,普通個案如需家居清潔等,可能要輪候2至3年,「前線員工都好為難,人手有限,服務亦有限」。她曾向政府反映資源錯配,但不獲理會。她指有長者因IHCS輪候時間太長,只好申請改善家居及社區照顧服務,「其實佢只係要送飯,但就綑綁其他服務,根本用唔着」。立法會長期護理政策聯合小組委員會主席張超雄批評,IHCS多年來沒增加資源,甚至低估輪候人數,如劉婆婆連輪候資格都沒有。他指IHCS具預防作用,若服務不足,長者無法自理,最終要入住安老院舍。張促政府制定IHCS統一評估機制,讓長者維持在社區生活。IHCS現有約2萬宗個案,但截至去年9月底仍有8,061人輪候,體弱個案平均輪候10個月,普通個案社署稱沒備存紀錄。社署發言人指,會研究不同方案以增加服務量及縮減輪候時間。■記者王家文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116/1989837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2733

全心照顧父母孝順女康華嘆姻緣難求

1 : GS(14)@2017-01-18 08:04:28

45歲嘅康華仍然係單身貴族,不過父母同身邊朋友都憂心佢嫁唔出,去年楊怡結婚刻意拋花球畀佢,早前更有雜誌指康華媽媽帶阿女相睇。前日康華回覆傳媒時未有否認,只話﹕「一直都有人介紹拍拖,但父母年紀大,應該擺第一位,拍拖就唔會照顧到佢哋,我o依家逢周六、日都一定陪佢哋,如果做嘢,但夾啱時間都會陪佢哋睇醫生,爸爸喺呢年幾做過三次手術,我唔帶佢哋去睇(醫生)就唔會去睇,要人篤住食藥,試問有邊個男人拍拖會陪住老人家㗎?!」康華7歲就同屋企人由大陸移居香港,哥哥o依家大部份時間都留喺大陸,照顧年過80歲嘅父母責任就落喺康華身上。康華係出名孝順女,曾經喺一次雜誌訪問中透露為慳錢照顧父母,會喺片場攞多個飯盒留下一餐食。問康華o依家經濟好唔好啲?佢話﹕「前幾年喺大陸搵到,但賺到都用嚟畀醫藥費,因為爸爸做通波仔手術都幾貴吓,但錢財身外物,講起都算好彩,有次喺大陸做完嘢返嚟見爸爸個嘴歪咗,先知佢有中風跡象,算係發現得早。」康華慨嘆自己同父母年紀都大,佢話﹕「仲有幾多年吖,真係要珍惜呢幾年呀!」問到係咪真係冇諗結婚?佢笑笑口話﹕「哈哈,勉強唔到嘅,隨緣啦!相士話我2019年要好好把最後一次機會,我都會加油!」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117/1989987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2940

【寵物籽】主人放心去旅行 寵物保母一對一照顧

1 : GS(14)@2017-01-21 03:37:34

寵物保母阿Ming從小開始已有飼養寵物習慣,也曾在寵物店兼職工作,可謂經驗豐富。



【寵物籽:寵愛生命】各位主人去旅行,放心不下自己的寵物,由朋友照顧當然可靠,但未必有朋友有空而且懂得照顧,或者寵物酒店是最終選擇,但旅行旺季,寵物酒店未必有足夠人手照顧,質素有可能受影響。再者,始終是一個陌生環境,寵物未必習慣容易受驚。於是,提供一對一服務的寵物保母誕生,大家要託管狗狗又多個選擇。



寵物保母阿Ming是位三十出頭的男生,從小開始已有飼養寵物習慣,如狗仔、兔仔、鴨仔、龜,曾在寵物店兼職工作,負責幫寵物沖涼、剪甲、剪毛、梳毛及餵食等,也間中幫朋友照顧寵物,可謂經驗豐富。於是,他在2015年與媽媽搞寵物託管生意,由媽媽做主力,每星期平均照顧三至四隻寵物,主要是狗仔,間中也有替客人照顧貓及兔兔。Ming原本在樂視負責網上商店的營運,但因為大裁員而失業,所以索性全職當寵物保母。主人們想找寵物保母幫忙,可以一個月前預約時間,之後阿Ming會在你外遊前上門,先做一次家訪。這次剛好主人Suki外遊,要將1歲3個月大迷你貴婦狗託管,Ming就在他外遊前上門了解狗仔的性格、喜好、飲食及落街的習慣,最重要是跟狗仔Mimi打招呼,「家訪讓狗仔認得我的氣味及聲音,當真的與牠們相處時就不會很突然,知道我是老朋友。」



寵物保母基本服務是餵食及換水。

處理狗仔衞生,包括清潔大小便。

主人太擔心狗仔,Ming會提供留宿服務,過夜陪狗狗至天亮才離開。


一個月前預約 餵食陪玩陪過夜

寵物保母上門提供的基本服務,包括餵食、換水、清潔大小便、陪玩,更可以落街放狗幫狗仔放電,有時候主人甚至要求留宿服務,「有些主人會擔心狗仔夜晚時害怕獨處,又不知晚上會否有奇怪事發生,怕牠不習慣,我就會上門過夜陪牠,至天亮才離開。」
Ming回想當時決意幫人託管寵物的原因,是由於朋友一個傷心經歷,「朋友因去旅行而將狗仔託管在寵物酒店,回來後發現狗仔不開心,而且食慾不振,幾日後就突然離開了。」他很懷疑是否在狗酒店發生了意外,曾嘗試去寵物酒店理論及追究,當然沒有結果,他因而覺得很傷心,因為疏忽照顧而令狗狗受苦。他覺得這個行業有很多改善空間,寵物酒店的弊病是同時間要照顧太多寵物,人手不足就會影響質素,容易造成疏忽,照顧寵物其實應由不同人負責不同專長、寵物美容地方就專注做美容、照顧寵物應由專業的人來做,專注而且各司其職,就可為狗仔提供最適切的服務。



落街放電對狗也很重要,Mimi一落地立即雀躍萬分。

Ming從小開始已有飼養寵物習慣,如狗仔、兔仔、鴨仔。


混熟三部曲

1.託管前家訪,讓狗仔認得他的氣味和聲音。

2.了解狗仔的性格、喜好,跟牠玩玩打破隔膜。

3.阿Ming成功埋身,之後照顧狗仔就易得多。

主人Suki外遊,要將1歲3個月大迷你貴婦狗Mimi交給阿Ming託管。

寵物保母基本服務

餵食、換水、衞生、陪玩:一天$80起附加walk狗:一天$100起附加留宿服務:一天$430起註:收費按地區及寵物數量調整



facebook:放狗Buddy@walkdoghk



記者:鍾溥敏攝影:伍慶泉(部份圖片由受訪者提供)編輯:謝慧珊美術:楊永昌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120/1990233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3447

拍拖分房瞓 有風度加分羅霖孖嫩男遊泰「佢照顧我兩母子」

1 : GS(14)@2017-01-28 12:04:16

【打道回府】■羅霖和J君同遊泰國曼谷,日前在當地機場現身。讀者提供圖片



【爆相爆片】現年51歲的美魔女羅霖,去年傳出與細20年的內地富二代J君相戀,對方更向她求婚,但她拒絕,表明要照顧三個兒子及事業為重,11月時更傳出分訊。原來羅霖低調與J君繼續發展,更帶他融入家中,日前她與孻仔劉子晉(Jonathan)同遊曼谷,被本報讀者茹先生透過「爆相爆片」踢爆J君同行。



【獨自退稅】■羅霖獨自去退稅,囝囝就交由J君照顧。

【男友閃先】■過完香港海關後J君先走,羅霖要自己拎行李。

【帶子出閘】■出閘後,羅霖母子獲司機及助手接走。攝影:徐錦池


會合上機

讀者茹先生透露羅霖大前日在當地機場出現,他表示:「最初佢哋三個人一齊,跟住羅霖行去退稅,兩個男就行咗去lounge度等,之後喺登機閘口會合再一齊上機。」他透露羅霖與J君全程沒親密舉動,三人抵達香港機場時,齊搭扶手電梯去海關,其間J君盡顯風度幫她拎行李,不過過完海關,J君就閃人,而羅霖就帶兒子拎行李,之後出閘就有司機及助手接他們。記者致電羅霖,她直認與J君同遊:「係呀,原本只同Jonathan去曼谷,因為嚟緊要拍劇,可能有半年都陪唔到佢出去旅行,所以咪出去玩幾日,點知J君知道都話一齊去,我覺得冇乜問題,所以咪畀佢一齊去!」採訪:唐如、吳耀輝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128/1991115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4523

屙嘔入院獲悉心照顧阿澤讚台醫療好

1 : GS(14)@2017-02-05 10:48:27

■杜汶澤早前到台灣,一落機即又屙又嘔。互聯網圖片



杜汶澤在新年期間前往台灣上佛學課,因為落機感不適,初四到當地公立醫院求醫,獲診斷患上潰瘍性腸胃炎,事後他在facebook大讚得到醫護人員悉心照料,更指診金只需500新台幣(約125港元)。


引網民迴響

本來小事一樁,但引來港台兩地網民回應,台灣網民慨嘆:「自費這價格也真的太便宜,醫療不應該是這價格,廉價只會造成浪費和血汗。」香港網民趁機鬧本地醫療制度:「有齊醫療保險,診金也要幾千港元。」



■阿澤大讚台醫院服務好,很快分流見到醫生。互聯網圖片

阿澤昨日向本報透露當日落機又屙又嘔,所以即時去公立醫院。他說:「我唔係本地人,唔可以插卡就掛到號,但佢哋醫療服務好好,好快分流,我等咗一陣就見到醫生。我估上咗年紀嘅醫生同姑娘都唔認得我,但都好細心。」對於事件引起港台兩地迴響,阿澤指大家不用太敏感:「我都係病啫,病都要睇醫生㗎,我只能夠話羨慕佢哋有咁好嘅醫療制度,希望香港有朝一日追得上,不過睇嚟都係冇希望。」更讚台灣是移民好地方,但他不會移民。採訪:李森、陳杰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204/1991718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5425

【專題籽】子女照顧晚年父母 《伴生》導演:早準備少遺憾

1 : GS(14)@2017-02-11 18:58:56

導演黃肇邦原本打算電影會拍五年,甚至八年,結果兩年多以來,發生了很多事,有想過觸及死亡,卻沒想過這麼快。



【專題籽:胚芽故事】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現在長憂的逆轉為子女,因為醫學發達,很多老人家活到九十九,但子女霎眼也白頭,如何擔起照顧責任?《伴生》是一套花了兩年時間拍攝的紀錄片,追蹤三個家庭子女如何照顧晚年父母。導演黃肇邦希望提醒天下子女及早準備。有些事,你以為尚有時間,然後就沒有了然後,悔恨永纏。



伴隨生命而來的,就是與家人的關係。一同生活時有幾愛,離開時就有幾痛。自問喊點高過IFC的我,看電影時哭崩了,感嘆自己對如何看待父母晚年後知後覺,正確來說,是不知不覺。沒意識要正視,因為總覺得「冇咁快」。談吐比外表成熟的黃肇邦選擇拍攝家庭這個複雜題材,聚焦子女照顧年邁父母,想過可能觸及死亡,但一切來得太突然。「估不到松哥太太玉梅很快便過身,要拍攝頭七、靈堂,甚至之後的身後事,好混沌,沒想過那麼快進入這個領域。」讓人淚流不止的,是後來松哥因老伴離去,健康轉差,拍攝期間去世,臨走前受盡病魔折磨。「一切都是意料之外,很多事我到這一刻還在消化。」兩年間,他不斷進出醫院、老人院、靈堂,負能量爆錶。「松哥臨走前,意識還清醒時跟我談天,叫我努力做好這件事,一個老人家願意用生命分享故事,那一刻覺得要勇敢一點完成它。」


父母離家誰願放手

電影中的另一個案,陳氏一家,黃肇邦形容:「他們好香港,相信是不少香港家庭縮影。陳小姐難以照顧有病痛的兩老,要送父母到老人院,相信很多人都經歷過這個關口,困擾多年。送父母離家,他們很大機會不會再回家了,試問誰願意看到這情況?」電影中陳小姐有一幕幾近崩潰,照顧兩老的壓力幾乎把她壓瘋。父親沛叔對陳小姐很依賴,每天打數十通電話給她,加上他擔心老伴會比自己先離開,不懂抒發情感的他常鬧情緒,也令陳小姐很辛苦。「人一生都在學習,去到最後一天,可能都不知怎樣面對家人。中國人不懂說話,有時傷害了摯親都不知道。」拍攝前黃肇邦到院舍做老人服務義工,發掘追訪家庭,認識了電影中第三個家庭慕嚴與兆銘母子,他倆關係不如另外兩個家庭緊密。「慕嚴是個很可愛的婆婆,會逗人笑。她是位智障人士,當年生下兒子兆銘,丈夫翌年離世,她無法照顧兒子,所以兆銘要住在寄養家庭。」雖然二人缺乏一同生活的機會,但兆銘現在負起照顧患癌媽媽的責任,令人動容。關係疏遠是否不能拉近?兩人親密又有點距離的關係值得深思。黃肇邦最希望大家看罷可以跟父母提早而開放地討論晚年安排。「如果我們早一點有心理及生理的預備,可以有多些方案,多點共識。老人家都可用選擇自己的生活。有時他們不想急救,但子女到最後關頭卻堅持要急救。」在病榻前做的倉促決定多半令人後悔。「這一刻我們能力比老人家高,傾向用我們的思路幫老人家選擇,只懂看自己,不懂跳出來照顧對方感受。」早準備,少遺憾,上有高堂的,這部電影,不能不看。



伴隨生命而來的,就是與家人的關係。一同生活時有幾愛,離開時就有幾痛。自問喊點高過IFC的我,看電影時哭崩了,感嘆自己對如何看待父母晚年後知後覺,正確來說,是不知不覺。沒意識要正視,因為總覺得「冇咁快」。談吐比外表成熟的黃肇邦選擇拍攝家庭這個複雜題材,聚焦子女照顧年邁父母,想過可能觸及死亡,但一切來得太突然。「估不到松哥太太玉梅很快便過身,要拍攝頭七、靈堂,甚至之後的身後事,好混沌,沒想過那麼快進入這個領域。」讓人淚流不止的,是後來松哥因老伴離去,健康轉差,拍攝期間去世,臨走前受盡病魔折磨。「一切都是意料之外,很多事我到這一刻還在消化。」兩年間,他不斷進出醫院、老人院、靈堂,負能量爆錶。「松哥臨走前,意識還清醒時跟我談天,叫我努力做好這件事,一個老人家願意用生命分享故事,那一刻覺得要勇敢一點完成它。」父母離家誰願放手電影中的另一個案,陳氏一家,黃肇邦形容:「他們好香港,相信是不少香港家庭縮影。陳小姐難以照顧有病痛的兩老,要送父母到老人院,相信很多人都經歷過這個關口,困擾多年。送父母離家,他們很大機會不會再回家了,試問誰願意看到這情況?」電影中陳小姐有一幕幾近崩潰,照顧兩老的壓力幾乎把她壓瘋。父親沛叔對陳小姐很依賴,每天打數十通電話給她,加上他擔心老伴會比自己先離開,不懂抒發情感的他常鬧情緒,也令陳小姐很辛苦。「人一生都在學習,去到最後一天,可能都不知怎樣面對家人。中國人不懂說話,有時傷害了摯親都不知道。」拍攝前黃肇邦到院舍做老人服務義工,發掘追訪家庭,認識了電影中第三個家庭慕嚴與兆銘母子,他倆關係不如另外兩個家庭緊密。「慕嚴是個很可愛的婆婆,會逗人笑。她是位智障人士,當年生下兒子兆銘,丈夫翌年離世,她無法照顧兒子,所以兆銘要住在寄養家庭。」雖然二人缺乏一同生活的機會,但兆銘現在負起照顧患癌媽媽的責任,令人動容。關係疏遠是否不能拉近?兩人親密又有點距離的關係值得深思。黃肇邦最希望大家看罷可以跟父母提早而開放地討論晚年安排。「如果我們早一點有心理及生理的預備,可以有多些方案,多點共識。老人家都可用選擇自己的生活。有時他們不想急救,但子女到最後關頭卻堅持要急救。」在病榻前做的倉促決定多半令人後悔。「這一刻我們能力比老人家高,傾向用我們的思路幫老人家選擇,只懂看自己,不懂跳出來照顧對方感受。」早準備,少遺憾,上有高堂的,這部電影,不能不看。



獨身的陳小姐是旁人眼中的孝順女,但照顧父母讓她感到極大壓力。

相信很多香港人都對陳氏一家的故事有共鳴。

松哥生前鼓勵黃肇邦努力把紀錄片拍好。


松哥非常疼愛太太玉梅,老伴離世,他在靈堂上說下一世要再續未了緣。

松哥兒子(中)要在短時間接連送走父母,哀痛不捨百感交集。

大家都忌諱談死亡,父母的意願子女根本不清楚,早開放討論自然較少後悔。


兆銘小時候雖然得不到父母的愛,卻願意負起照顧年邁媽媽慕嚴的責任。

拍攝《伴生》讓30歲的黃肇邦快速而深刻地上了很多人生課堂。

慕嚴早前參與一個共融藝術活動,展出畫作。


你有這樣愛媽媽嗎?

採訪林煥珍與她媽媽黃美妮婆婆,我不斷對林煥珍說:「你真的好好。」,最少十次,可能有廿次。是讚美,也是慚愧,她對媽媽無微不至,自問望塵莫及。看來像五十多歲的她原來已經七十有一。媽媽黃婆婆九十四歲,行動不便,記性日差,住在屯門一家私營安老院,已有兩三年。林煥珍每天必到院舍探望媽媽,風雨不改。


71歲女每天堅持探望94歲母

「我每日見到她就覺得很舒服,知道當日身體沒大礙就很開心,我每日5點起身,7點幾去買早餐餵媽媽食,堅持日日來因為起碼我知道她有食物到肚。」林煥珍要買餸煮飯,照顧孫兒及年老的老爺,自己都是個長者,其實很辛苦。「有時腰骨好痛。多忙都好,每晚10點半都要瞓覺。為了第二日精神好啲,即使有好看的節目,我都要瞓覺。」理智上她會跟自己說,媽媽年紀大,有時無法動彈,又亂說話,很辛苦,就讓她走吧。但感情上她又過不了自己。「寧願陪伴媽媽多一陣,有時都好想媽媽早些走,但真係好唔捨得。」年輕時與媽媽一起撐起頭家,與媽媽感情要好。每次媽媽認不得自己,都非常心酸。她哭着說:「每逢有病入醫院,她都認不出我,叫我姑娘,嗰吓好心痛。」現在她只望媽媽最後一程,走得高興,雪糕、汽水、炸物,一律讓她吃。看着林煥珍餵媽媽吃雪糕,心想自己到父母晚年是否仍然可以像林煥珍一樣,當雙親如珠如寶,即使他們沒有自理能力,認不得自己?



黃美妮喜歡吃雪糕,女兒說不會要她戒口了,就讓她吃個夠。

黃美妮年輕時曾在美國生活,有學識,待人有禮。從我跟林煥珍的相處,我肯定她教導有方。

兒孫滿堂的林煥珍慶幸他們都常探望媽媽。


迫不得已把媽媽送到老人院,曾讓林煥珍非常糾結,所以她堅持每天乘車去探望媽媽,陪她吃早餐及聊天。

記者:葉青霞攝影:劉永發編輯:潘肇南美術:楊永昌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211/1992424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641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