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劉強東:未來將實現無人倉配和無人機送貨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6/0421/155334.shtml

導讀 : “京東只專註做三件事,電商、金融、技術。”

i黑馬 4月21日消息 近日,京東集團CEO劉強東應邀參加某活動,並就技術與電商、金融之間的關系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京東只專註做三件事,電商、金融、技術。”劉強東在演講中稱。

他指出,京東電商對社會最大的價值是大幅降低了交易成本、提升了交易效率。而低成本高效率的背後靠的是技術,絕不是降低員工薪酬。“未來京東還將實現無人倉儲、無人快遞和無人機送貨,這會極大降低整個供應鏈成本,使全流程無縫對接。”

此外,他表示,技術進步保證了京東可以從消費者、客戶的角度把握風控,打造“科技金融”,實現金融產品和保險方案的普惠服務。

以下為劉強東演講內容(來自京東黑板報)

我就今天的主題不想太務虛,跟大家分享一下京東做電商、金融業務背後的邏輯思考,以及技術將如何影響我們的產業,影響我們今天在座的每個人、每個家庭、每個公司,甚至整個國家和社會。我相信未來10年的技術進步,一定會超越過去十年技術進步已經帶來的所有變革。

京東只做三件事:電商、金融、技術

兩年前,我們梳理了一下,決定京東只專註做三件事:電商、金融、技術。電商包括京東商城,以及大家使用很多的,現在發展很快的京東到家;金融業務包括京東金融和京東保險,而支撐這些業務的核心是技術。

電商向技術要效率

京東電商最核心的追求是什麽?就是低成本、高效率。我們發現傳統的商品流通成本太高了,渠道太多,效率太低。過去我們一件商品從廠房到消費者手里,平均要搬運5到7次,每次的搬動和存放都是有成本的,這就導致了商品流通成本奇高,消耗了整個GDP的18%左右。為什麽中國的東西貴,廠商還不賺錢,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物流成本太高。

上市之後,大家看我們的財報,經過12年的奮鬥,我們整個運營費用率大約在10%,而如果只看電子產品的綜合成本,京東不到8%,比同行低50%-60%。

我們的運營效率在行業里也是領先的。傳統家電零售企業大概有一萬到三萬個品種,他們的庫存周轉大概60-70天。而京東在庫管理的有200多萬個品種,品種數量是他們的100倍,但是我們的庫存周轉天數只有30多天。

我們的低成本不是靠降低員工薪酬來獲取的。實際上京東鼓勵多勞多得,我們一線員工的收入較高,像北京的配送員平均人均工資近7000元,顯著超過了傳統產業,我們給所有配送人員都全額、足額繳納五險一金,很多配送員從業幾年之後,光靠提取住房公積金就可以在家鄉支付首付買一個房子。

現在經濟形勢比較嚴峻,很多公司裁員降薪,而我們上個星期決定給大批辦公室員工每個月加薪1500元。我們希望公司白領的薪酬也要顯著高於傳統行業辦公室人員,另外,我們每年還拿出一定股份送給員工。即使這樣,我們的整體成本還是遠遠低於傳統行業。

能做到這一點,可以說,背後全部靠技術支撐。沒有技術我們不可能把成本降到這麽低,也不會把我們運營效率提升這麽高。所以我們一直強調京東商城是用技術為品牌廠商做供應鏈服務的。

未來將實現無人機和機器人送貨

我們內部剛剛成立了一個新的項目小組,其實這個項目可以追溯到兩年前了,但這次做了升級,就是要在未來實現無人倉儲、無人快遞和無人機送貨。

無人機送貨主要是解決農村物流成本高的問題,有時候一輛車開到村里,每次只送一個包裹,攤銷在一個訂單上的油錢、時間成本就會非常高,而這是農村電商發展最大的障礙。一個包裹送到我老家宿遷的成本大概是送到北京的5倍。

但是如果未來大規模使用無人機的話,成本可以大幅降低。非常簡單,每天一架無人機,夜間充電,利用供電的波谷,只要幾塊錢成本,無人機自動飛過去,自動卸貨,再飛回來,幾十架無人機就能解決一定區域所有送貨以及農村逆向物流的問題。

我們還在計劃建立全自動倉庫,100%都是由智能機器完成,從入庫、理貨、出庫、分揀全部不需要人力的參與。我相信未來若幹年,智能、無人駕駛、車聯網這些概念將大大普及,到時候我們的配送系統也會升級,變得非常簡單。比如,客戶買了東西可以給京東授權,我們的無人駕駛汽車能行駛到客戶設定的地點,通過密碼交互,機器人自動將包裹投遞到客戶的汽車後備箱,全程不需要客戶等待也不需要簽收。

科技金融 大數據風控

我們做金融,定位的是“科技金融”,也是希望通過技術方式來解決問題。過去傳統金融機構做風控,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而我們強調從消費者、客戶的角度做風控。

舉個例子,過去傳統銀行給一個制造商放貸,要看這家企業有沒有土地、廠房、設備,是否有利潤、抵押擔保,要簽一大堆合同才能貸款。這是從規避自身風險的角度出發,而我們則完全站在消費者角度來看這家企業的信用度。如果消費者信賴這家企業,產品非常暢銷,我們依托已有的數據,可以很輕松的估算這家企業的利潤空間,就不需要土地、廠房等任何抵押。所以我們完全是從消費者的視角來看,通過技術、數據分析的角度來決定。

京東金融的“京保貝”產品運營了兩年多,不需要和客戶見面,客戶隨時可以來申請貸款。從申請到拿到貸款平均三分鐘時間,而且利息是按日計算,客戶可以星期一貸星期五還。像華為等很多公司就在使用“京保貝”貸款,因為他們發現實際付出的利息遠遠低於銀行貸款,比如從銀行貸100萬款,貸期三個月、六個月或一年,銀行不管客戶能不能用得著,只要錢在賬上,就要付利息,但是通過“京保貝”貸款和還款的時間是更加自由的,總體成本會更低。

再比如保險業務,傳統的保險公司已經做了很多年,有非常成熟的團隊,有非常好的經過驗證的想法。京東要有所作為,也必須借助技術進步。

舉個車險的例子,我相信用不了10年就能實現。未來,客戶的汽車出現事故,可能第一時間客戶不知道,但是我們都已經知道客戶的汽車哪些部件需要維修,需要花多少維修費。

因為客戶的汽車是實時聯網的,事故發生的瞬間,汽車自身的檢測系統就已經通報,哪些部件壞了,需要更換,根本不需要理賠員上門拍照定損,系統就可以做到。

比如說健康險、生命險。現在大家知道基因檢測的技術越來越先進,成本越來越低,我相信有一天通過基因測試技術完全能測算出來客戶的預期壽命,在什麽歲數易患什麽疾病,得病的概率是多少。一旦有了這種技術,我們對健康醫療、對壽險可以做到千人定價,一人一價,絕對不是現在做一個產品,不管張三和李四,價格都一樣。當然後天飲食作息等各方面會隨時改變得病的概率,這時候通過客戶的行為數據、消費數據,把幾種技術結合起來之後,也一樣有機會針對每一個人進行不同計算和定價。

這種方式把現在保險產品的設計理論和理念、精算依據全部顛覆了,最終將構建起一種全新的方法和算法。有人說現在保險公司也能做到,理論上是能夠做到。但是,從人類有商業社會以來,很多現存市場的大公司、成功的公司,享受了很豐厚的利潤,面對革命的時候,他自己轉身的速度可能是最慢的,最不願意使用最新的技術,不願意改變自己的產品,往往成為阻礙行業革命最保守的據點,這是各行各業的通病。因為他啟動轉型就會面臨兩難,即使有斷臂的魄力,會發現包袱很重,比如說不能一下子把成千上萬的員工全部開除,因為解雇員工本身就是巨額的成本。而新公司新技術輕裝上陣,沒有歷史的包袱,能夠采用最前沿的技術,最新的運營理念、產品服務的理念,反而有機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3090

零零無限宣布獲2500萬美元融資,同時發布Hover Camera無人機

來源: http://www.iheima.com/finance/2016/0427/155452.shtml

導讀 : 本輪融資將HoverCamera帶入公眾的視野,讓大家重新思考自主飛行機器人的未來。

i黑馬訊 4月27日消息,北京零零無限科技有限公司(後簡稱“零零無限”)宣布已獲得總額2500萬美元融資,其中A輪融資2300萬美元。投資方包括IDG,金沙江創投,真格基金,ZUIG等。

與此同時,零零無限還發布了一款產品——HoverCamera無人機,它的面世讓消費者可以毫不費力以全新的視角拍攝精彩瞬間。

零零無限CEO 王孟秋表示,我們要結合人工智能和小型飛行機器人科技,來創造可以改善人類生活的產品。Hover Camera是我們向這一目標邁出的第一步。本輪融資使我們能夠將HoverCamera帶入公眾的視野,讓大家突破想象空間,重新思考自主飛行機器人的未來。

金沙江創投常務董事林仁俊認為,如今市場上已有很多無人機產品,而零零無限的這款產品采用了最先進的技術,讓我們第一次感受到它可以改變自主型機器人的未來。

Hover Camera利用了專為無人機應用設計的無人機開發平臺——Snapdragon Flight。該平臺基於強大的高通驍龍801 2.3GHz四核處理器,具有GPS、4K視頻拍攝和連接性能,以此打造全新類別消費級無人機。

與其他無人機相比,Hover Camera並沒有使用GPS,而是運用計算機視覺技術,使其自主感知、分析周圍環境,從而調整方位及時有效的捕捉被攝主體。Hover Camera由富士康科技集團生產制造,此項合作確保了零零無限對於消費機無人機的量產能力。

北京零零無限科技有限公司由Twitter前軟件工程師、斯坦福大學博士王孟秋,和斯坦福大學博士張通於2014年共同創立。公司致力於研發消費級智能飛行機器人產品。其總部設在北京,並在舊金山、深圳和杭州設有分公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3885

小米、零度智控圍剿“大疆” 無人機熱潮要接連引爆嗎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18619.html

在無人機領域一枝獨秀的大疆將不再孤獨,一下多出小米和零度智控等多個“玩家”,無人機競技場變得熱鬧許多。

25日中午1點半,在中國大數據產業峰會暨中國電子商務創新峰會(下稱“數博會”)上,出生於貴州省的零度智控創始人楊建軍選擇這個時間和地點發布DOBBY自拍無人機。這款被稱為口袋無人機的DOBBY,獲得騰訊和高通高管前來現場助陣,日後將進軍自拍消費領域。

憑借9年在專業無人機積累的經驗,零度智控打造出小型無人機,欲從行業應用延伸到大眾消費市場,借助照片、視頻這一用戶入口,拓展無人機更大的市場空間。楊建軍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談到,無人機前期研發費用巨大,該企業在這方面已投資過億,希望借助家用視頻影像這一龐大的消費空間,力爭零度智控未來無人機年銷量能達到100萬輛級別。

零度智控口袋無人機DOBBY 攝影/李溯婉

楊建軍還談到,DOBBY這款可以放進口袋的小型無人機,除了考慮到便於消費者攜帶,還在為進軍歐美市場作準備,要符合歐美相關的法律法規,例如根據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的新規定,重量大於0.55磅(約250g)的無人機必須進行登記註冊,而DOBBY重量為199g,在一定程度上避開政策的設限。零度智控的無人機將采取國內外市場兩條腿走路的模式。

“相比之下,目前,國外市場更大,而且歐美用戶更註重產品體驗,對價格也沒有那麽敏感。而國內消費者比較註重性價比,雖然市場份額還比較小,但國內和東南亞地區流行自拍,預計這會成為一個導火線,在今年下半年引爆無人機熱潮。”楊建軍說。

零度智控口袋無人機DOBBY 攝影/李溯婉

成立於2007年的零度智控,是國內無人機專業市場的最早開拓者之一,在專業無人機的測繪、影視航拍、農業、電力、安防等領域有豐富技術和應用積累,但知名度遠遠不及大疆。目前,為了進攻大眾消費市場,快速拉動銷量並提升知名度,零度智控找來兩大科技高手,搭載高通驍芯片及SMART智能無人機整體解決方案,將多項前沿科技和創新功能集於一身,並結合騰訊基於移動互聯網的軟件研發實力以及強大的社交生態系統,向大疆發出挑戰書。

不過,大疆面對的不僅是零度智控這樣的專業對手,還將迎戰一位強勁的“門外漢”。就在零度智控發布DOBBY自拍無人機五個半小時後,小米也跨界殺入無人機市場,25日晚上7點通過小米直播APP發布小米無人機。小米無人機采用了四旋翼設計,攝像頭則是圓球造型。向來扮演“價格屠夫”的角色的小米,在無人機上也不例外,相比同規格的大疆無人機更具性價比。

小米創始人雷軍是特別愛找風口的人,那句“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成為業界的名言。面對無人機這一風口,他怎麽可能會錯過。小米的優勢在於可以讓無人機與智能硬件和可穿戴設備的結合,這將會帶來更豐富的交互和智能場景。此前,小米申請了一項《無人機的拍攝控制方法及裝備、電子設備》的專利。根據專利顯示,除透過小米手環進行體感操作外,專利文件同時更披露了該無人機將可與小米智能單車進行互動,比如當用家踩住智能單車時,將會向無人機發出訊號,如此一來無人機便會跟隨著單車移動在空中進行拍攝,無需用家手動控制,過程全自動化看起來的確十分方便。

零度智控創始人楊建軍演示無人機DOBBY 攝影/李溯婉

目前,在無人機這一市場上的知名公司的數量並不算很多。大疆的營收規模約5億美元,已經占據了全球商用機消費市場份額的70%。路透社此前的統計數據顯示,在已獲得監管部門批準使用無人機的129家美國公司當中,有61家使用的是來自大疆創新的產品,比例達到了47%,遙遙領先於排名第二的競爭對手。在排隊等待監管部門批準的695家美國公司當中,有近400家公司申請的是使用大疆創新的無人機。

據大同證券分析,未來僅國內無人機的額容量將達到600億~1500億元。無人機發展前景誘人,由於便利、經濟、環保、安全等優勢,使無人機在許多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除了最常見的航拍、影視拍攝和新聞報道,還有搜索救援、執法、防火、電力巡線、環保科研等行業皆有應用。日前,福建省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檢疫局在邵武開展無人機防治林業有害生物試點,主要利用無人機進行防治效果核查、檢疫檢查等工作。而UPS最近與無人機醫療物資配送創業公司Zipline展開合作,計劃為在盧旺達空運醫療用品。

快遞行業無疑是民用無人機市場熱點。由互聯網金融帶熱的快遞行業常遭遇“最後一公里”難題,許多企業開始思考無人機在物流行業的應用,部分物流公司開始試行無人機遞送快件。楊建軍25日也透露,零度智控在與淘寶、京東等合作探索物流行業的無人機運用,但暫時在送貨速度、貨物重量等方面尚有一些技術期待突破。

楊建軍談到,無人機將會經歷技術突破期、市場起步以及發展等周期,乃至有一天也將會出現紅海,而現在正處於技術爬坡期,市場剛啟動,競爭對手逐漸增多,形成百花齊放,將有利於加快推動無人機技術成熟以及無人機普及推廣,這是一件好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8032

小米今晚發布首款無人機 制造商曾為微波爐廠商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18242.html

曾經以價格戰在中國市場與蘋果一決高下的小米,這次的競爭對手將是大疆。

小米將於北京時間今晚(5月25日)7點發布首款無人機,正式進軍無人機市場。據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言論,小米發布的首架無人機售價約為3999元人民幣,這一價格如果屬實,將比大疆剛推出不久的幻影Phantom 3的價格低20%。

據悉,小米今天發布的這款無人機,與大疆幻影3都搭載了4K視頻技術。進入無人飛行器領域,也是在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增長放緩的情況下,小米想要尋求的另一個增長點。

根據彭博的報道,小米4K無人機的第三方制造商為FIMI Technology,但簡陋的網頁表明其原為一家家用微波爐廠商。更多疑問,只能等到今晚揭開了。

小米負責市場的一位主管表示:“產品質量固然重要,但是有競爭力的價格也很重要。不過,盡管小米的產品利潤很低,產品線的盈利還是非常豐厚的。”

無人機目前仍然是一個比較新奇的事物,市場預計今年無人機出貨量將會達到約400萬臺,不過到2020年,無人機的銷量將會增長3倍至1600萬臺。整個無人機市場到2024年將達到一個42億美元規模的市場。因此加入消費級各個產品領域的競爭對於小米而言都是有意義的。

在2015年錯過了1億臺手機銷量的目標後,小米開始向其它領域全面發起進攻。在本月18日谷歌的開發者大會上,小米宣布與谷歌達成合作,為谷歌開發全新VR平臺Daydream,同時在美國發布Android TV支持的4K電視機頂盒。小米副總裁Hugo Barra在接受彭博社采訪時表示:“世界已經從普通電視轉向互聯網電視,所以小米盒子比有線機頂盒更重要。這款機頂盒的售價也會非常棒。”

小米的無人機銷售模式也倍受關註。小米手機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它獨特的銷售模式——繞開零售商,通過自己的渠道直接向客戶銷售。但是隨著其它手機生產商紛紛仿造這一銷售模式,小米的商業模式也受到了挑戰。

曾經估值一度達到450億美元的小米宣稱自己不需要IPO,不需要融資。但是現在手機銷售遇阻的小米,是否能繼續依靠低價策略撬開無人機市場的大門?要知道大疆去年的估值也已經超過了100億美元。

相關閱讀

一財大直播:真的要上天!小米發布無人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8070

大疆培訓無人機“飛手” 學費6500元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4151.html

大疆今年3月將農林植保無人機MG-1推向消費市場,同時公布的還有其在2016年打造完整農林植保無人機生態鏈的四大計劃,其中包括在全國一線城市以及農業發達地區培養萬名飛手。

6月6日,大疆創新在深圳宣布成立慧飛無人機應用技術培訓中心(簡稱UTC),同時首批11名學員已經完成農林植保方面的飛行以及相關專業領域培訓,將回到各自城市擔任教員。

(慧飛未來六大行業布局)

試點農林植保

“隨著無人機被應用在更多的專業領域,專業飛手人數不足已經成為制約無人機行業成長的瓶頸,大疆希望能夠破解這一難題。”慧飛培訓中心總經理徐華濱在媒體見面會上說道。

慧飛是行業內首個針對無人機所提供的專業技能培訓中心,大疆將農林植保作為課程試點,首批開設課程包括MG-1農林植保機飛手訓練班、MG-1農林植保維修訓練班。慧飛培訓中心為大疆創新子公司,負責無人機維修駕駛以及無人機行業應用等培訓。中心總部位於深圳,各地分校分別落戶在北京、南京、重慶與濟寧。

大疆公關總監王帆對包括《第一財經日報》在內的媒體表示,成立慧飛出發點在於將飛手培訓專業化,以保障行業級別無人機使用安全。“目前市場上有些存量飛手,通過各個渠道掌握一些基本的飛行技能,他們比消費產品的普通用戶級別更高,這些人能夠滿足一些市場的基本需求。同時,大疆MG-1上手操作比較簡單,農戶、植保隊稍微花點時間,基本能夠達到初級應用水平。但是參加過正規培訓的和自學成才還是有區別的。”

(會場展示的農林植保無人機以及禪思XT所搭載的熱成像相機)

除了相關無人機維修保養課程以外,訓練班提供噴灑農藥等相關農業知識培訓。培訓中心教程由中國農業大學等高等院校教授編寫。

據記者現場了解,首批畢業學員獲得由中國航空運輸協會通用航空分會以及中國成人教育協會航空服務教育培訓專業委員會共同頒發的農林植保專業的無人機駕駛航空器系統操作手合格證書。培訓相關考核也有兩家機構同時進行,首批畢業學員將擔任分校教員。

事實上,農林植保培訓只是大疆在行業內的戰略布局之一。今年3月,大疆推出農林植保無人機MG-1,同時宣布2016年打造完整農林植保無人機生態鏈的四大措施。除了培養飛手以外,還包括在全國建設植保示範田、建立適合中國國情的飛防數據庫以及“萬人植保創業計劃”。

在運營模式上,慧飛與大疆一脈相承,總部設在深圳,多地分校采取加盟制,在一些重要的城市采用直營方式。王帆表示初期合作夥伴為大疆現有的經銷商,飛手培訓宣傳將與無人機銷售以及售後服務同步落地。

(大疆員工、世界級飛機模型冠軍進行飛行表演)

敲開行業應用大門

隨著行業級無人機發展,對於無人機使用者的培訓成為安全飛行關鍵。對於一直註重飛行安全的大疆來說,行業級無人機的研發將與培訓並舉。

目前,大疆正致力打造無人機培訓產業鏈。“對於大疆來說,本身就需要一大批飛手拓展業務,僅這一點就可以消化一大批學員,同時我們會搜集學員意向以及合作夥伴的用員需求。”王帆告訴記者。

(一位畢業學員展示其合格證以及教員證)

在大疆計劃中,下一步分校網點將從6個擴展到14個。目前培訓課程總時長為15天,價格為6500元/人,對於招收對象沒有具體限制,只需年滿18歲。

過去,大疆主打航拍市場,占據全球個人消費無人機70%以上的市場。在航拍市場消費逐漸飽和情況下,需要尋求其他的出路,而大疆在航拍市場積累的經驗、技術以及過硬的質量、口碑都為其在專業級消費市場背書。

依照大疆穩妥的打法,農林植保行業只是試溫行業級應用市場的第一步。這從慧飛未來課程中可窺見一二:除無人機植保外,慧飛未來還將針對能源、安防、搜救、工業等領域,開設空中紅外線測量,無人機巡查、無人機搜救、高級航拍、無人機軟件開發、無人機系統集成等專業科目。

王帆在現場也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2016年是大疆行業應用元年。“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每個新的涉足領域都有自己的市場特點、細分特點,每個行業都需要從零開始研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9511

深圳貢獻95%民用無人機出口量 行業級應用遞增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9235.html

2016深圳國際無人機展覽會在深圳會展中心開幕。此次展會由深圳無人機行業協會及中國無人機產業聯盟主辦,主要聚焦無人機行業級應用,總參展商超過110家,展示無人機在安防、災難救援、物流等專業領域的應用。

國家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大陸出口無人機89.1萬架,同比增長達到427.2%,出口金額達到5.1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2.7億元),主要出口地區依次是香港、北美和歐盟,而香港地區的機器大部分會被轉運到北美和歐洲。

作為無人機之都,深圳各口岸出口的民用無人機占全國總量的95%以上。2015年深圳市出口無人機30.9億元,比2014年增長7.2倍。其中,深圳品牌大疆創新無人機為主要出口產品。根據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數據,自從2015年底美國無人機註冊制度實施以來,大疆創新一直是全美無人機註冊數量最多的品牌。

同時,無人機在航拍、農林、安防等領域的運用也在逐步增加,預計這三大領域未來市場規模將超過百億元,在電力、物流等新興領域應用也具有較大潛力。

國鷹航空的無人飛行器均搭載自主研發的“神經元”只能自適應導航控制技術,能夠保證飛行器在無人操控的情況下實現自主飛行。

深圳智航展出的物流無人機,載重5公斤,順豐投資其種子輪。智航工作人員表示,目前此款機型還在內測中,未來將為順豐送快遞。

在此次展會中,大疆創新並沒有無人機參展,而是贊助了與展會同期舉行的無人機競速比賽。在展會現場,其展示了多旋翼電子調速器,據悉,該調速器針對競速機型設計。

無人機競速比賽現場待飛的無人機

飛手用虛擬現實設備操控無人機

作為“會飛的傳感器”,未來無人機不僅能夠扮演快遞員和警察的角色,還能為工業4.0提供更為精確的數據流。以農業為例,無人機巡檢技術運用到農業領域能夠更清晰地觀察農作物長勢、自然災害等信息,這些信息除了能夠精確指導耕種,還能將搜集的相關數據實時傳輸給大宗商品分析師,以判斷全球農作物期貨走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1317

夜飛不違規、無證操控滿天飛 小米無人機首飛“炸機”?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7749

2016年2月2日,中國廣州,一名媒體攝影師在廣州火車站準備使用無人機航拍春運客流。(南方周末記者 翁洹/圖)

“從技術上講,無人機不是百分之百成熟的產品。生產商不是一再提醒用戶註意安全,而是把它當作玩具去推廣普及,這種思路非常可怕。”

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嚴管消費級無人機,說明需要認真對待消費級無人機,它不是玩具也不是模型,不正當使用者將面臨法律懲罰。

被雷軍稱為“蜻蜓”的小米無人機首秀直播,在2016年5月25日晚23時許上演。讓操作該無人機的小米科技產品公關經理唐楊林尷尬的是,“蜻蜓”在夜空中飛了不到兩分鐘就突然墜落,緊接著現場傳來一句“趕緊把直播切斷”,“蜻蜓”隨即從直播鏡頭中消失,只留下數萬網友的吐槽和戲謔。

看過小米無人機首飛直播視頻後,5月26日,網友“公元1874”在題為《慎買2499元的小米無人機!後果比你想象的嚴重》的微博文章中說,“我嚴重鄙視所有制造、宣傳小米無人機的員工和水軍。你們是在謀殺。”該文質疑小米無人機存在安全隱患等問題。不到24小時,此文閱讀量超過320萬,包括小米無人機在內的國內消費級無人機安全隱患及監管問題被推上了風口浪尖。

小米無人機有質量問題?

“公元1874”是一名資深的“無人機發燒友”,玩無人機已有十年。“剛開始接觸無人機是在讀大學的時候,那時叫航模。航模是無人機的前身,一套設備下來花費近十萬元。”“公元1874”向南方周末解釋,“原先玩航模有一個很高的門檻。”

而小米倡導的是“小米無人機≠土豪的玩具”,2499元的起售價降低了這個門檻。隨著越來越多的無人機技術公司進軍消費級無人機市場,飛行也逐漸從“小眾愛好”走向“大眾娛樂”。

但低價也引來消費者的不信任:“質量肯定有問題。”首次試飛直播中飛機墜落的畫面,更是把鋪天蓋地的質疑聲擺在了小米無人機面前。

5月26日淩晨,唐楊林(網名“瘋狂的楊林”)在微博上作出回應:“剛看到有人誤傳直播的時候‘炸雞’,覺得我有必要說明一下。第一次試飛的時候,我並沒有註意到飛機電池已經是低電量的狀態,飛出去一會,飛機就開始低電自動降落。”

“我沒有證據能證明楊林說的是實話。”無人機行業從業者大木說,“但作為楊林的老朋友,我選擇相信他。”可程飛卻對回應表示質疑。“在關註度這麽高的情況下,試飛之前為什麽不仔細檢查、調試?這是不是小米的自我營銷?”程飛是一名圖片編輯,出於對攝影的熱愛,他對無人機產品可謂熱衷。

唐楊林的解釋同樣沒有說服網友。“是失控墜落還是低電自動降落?”大木解釋道,“這是大家普遍質疑的點。”

在無人機行業從業者陸定康看來,如果由於失控導致視頻直播過程中飛機下落,造成失控的原因可能是飛行過程中受到無線電幹擾,飛行控制系統出了問題;也有可能是產品本身質量存在問題。如果飛機如唐楊林所講,是“低電自動降落”,按小米宣傳時提到的:“當小米無人機電量不足時,系統會根據當前距離和高度計算返航所需的時間,並發出返航提示”,在這種情況下,唐楊林應該能收到提示並且註意到飛機的低電量狀態。但唐楊林在微博上的回應中提到,他並沒有註意到電池的低電量狀態。這說明小米無人機的電量監測功能實際上可能會失效。

2016年6月14日,小米生態鏈品牌負責人李卓頎告訴南方周末,小米無人機的電量監測功能並沒有失效。實際上,沒有收到低電量返航提示,是因為當時遙控器沒有連接手機App。“因為遙控器沒有連接App,在電池只剩15%電量開始緩慢降落時,飛手並未註意到電量不足的問題,又通過手動補充油門將無人機強制保持在原高度,直到電池電量接近2%幾近耗盡,電池幾乎放不出電後,出現了視頻中無人機數秒墜落的情況,飛手才意識到電量問題,通過全油門補救最終將無人機安全迫降在路邊。”

李卓頎說,“墜機”事件發生後,小米無人機工程師團隊對固件進行了更新:電量低於30%不允許起飛;遙控器不接手機App不允許起飛。“雖然這樣可能會影響用戶使用體驗,但是可以最大限度避免類似的事故發生。”

小米無人機的官方解釋並沒有消除網友的顧慮。“公元1874”告訴南方周末:“當這個原本小眾的產品開始全民化時,我不得不擔心它的質量。”

“搞不好就是謀財害命”

無人機的質量體現在飛行安全性和穩定性,這是無人機技術公司進行嚴格把關的第一道關口。由於無人機存在諸多安全隱患,撞到障礙物、受到幹擾失去控制等都可能導致摔機或炸機。由於操作不當或機器故障等因素導致無人機不正常墜地,墜地後無損傷叫做摔機,而所謂炸機,則是指無人機墜地後損傷較嚴重,影響了內部結構,或墜地後被摔碎分解,完全無法飛行的情況。

“摔機或炸機在航模圈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我們有個打趣的說法,摔十次,炸三次,就出師了。”而摔機、炸機的後果,“不外乎兩種:砸傷人,砸壞物。”“公元1874”說。

剛開始接觸無人機時,“公元1874”用FUTABA的一款飛機在自己家樓下試飛,由於信號受到幹擾,無人機飛到五層樓時因失控砸碎了鄰居家玻璃。“無線遙控在民用級別做不到十分精確,稍有紊亂,就有可能導致失控。”

除了與產品本身質量有關,用戶操作方式不當也會引起無人機摔機或炸機。主營消費級無人機的深圳市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疆)曾對無人機在飛行過程中常見的突發情況進行統計。大疆公關總監王帆告訴南方周末:“據數據顯示,90%以上的飛機事故是由於客戶操作原因引起的。”

“公元1874”用“心有余悸”形容他經歷的一次無人機事故。2014年在紹興,他見到一個小夥子在廣場上玩大疆Phantom系列的一款無人機。“當時有一群人圍觀,小夥子看人多就開始炫耀,玩花式飛行,結果纏上了旁邊放風箏的線,失控了。周圍的人到處閃躲,最後無人機直接砸地上,散了架。”

家在河南安陽的孟曉智,和朋友合夥開了個影視工作室,承接廣告、宣傳片之類的活兒時需要操控無人機。有一次,孟曉智在小區操控大疆Phantom3P版無人機,飛遠之後他試圖把它拉回來,不料無人機不聽使喚,徑直飛向小區外,最終撞上了墻。

就在半個月前,陪朋友在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拍畢業照的劉雀,被一架失控落下的無人機砸傷了右肩。當時她和朋友正在校園草地上合影,突然一架從天而降的航拍無人機撞上樹枝,還削掉不少樹葉,劉雀本能地躲閃了一下,以為它要飛走,哪知無人機突然飛起來又撞到樹枝,接著直接砸了下來。當場,劉雀的右肩被劃出了兩道傷口,血流不止。醫生在處理傷口時說:“還好沒有割到脖子,不然就沒命了……”

“對無人機一定要懷有敬畏之心,搞不好就是謀財害命。”大木說他見過太多無人機炸機的場面,“整個過程也就3-5秒,剛剛開始接觸無人機的飛手根本來不及做任何反應。”

為什麽要夜間試飛

“在小米無人機發布會上,雷軍提醒大家:無人機要在無人的地方飛,其實就是在普及飛行文化。”大木說,“但夜飛風險很大,我沒想明白(小米)為什麽要在夜里直播。”

無人機發燒友們也想不通,首飛直播視頻為什麽要選擇在夜間錄制。“夜飛在老手看來都是非常危險的舉動,但他們在發布產品之後第一次試飛時就選擇這種方式,很容易給顧客造成一種誤導。”“公元1874”告訴南方周末,他擔心網友看了視頻之後,覺得無人機很容易操作,可以在市區飛,而且白天晚上都無所謂。

“從技術上講,無人機不是百分之百成熟的產品。生產商不是一再提醒用戶註意安全,而是把它當作玩具去推廣普及,這種思路非常可怕。”常晨傑說。他認為小米無人機選擇在夜間試飛是不負責任的表現。從小就喜歡搗鼓航模的常晨傑,二十多年前用自己DIY的飛機完成了第一次飛行。雖然接觸航模已有20年之久,但深諳航模的安全隱患,在每次飛行之前,他都會十分謹慎地選擇飛行時間和地點。

網友“叫我公仔面”也說,雖然已有十年的飛行經驗,他和“機友”們還是會把每周例行一次的飛行活動安排在白天,在市郊等人車稀少的地方進行。

“安全是大疆的最大關切。”大疆公關總監王帆告訴南方周末,“一直以來,大疆都在通過各種渠道和手段提醒消費者註意飛行安全。安全操作指引、官方教學視頻反複向用戶強調正確的飛行條件和操作程序;大疆社區、官方微信和微博等也在不斷傳播飛行安全知識;通過新飛手訓練營等渠道,用戶還能享受面對面教學。”

“而小米在前期宣傳過程中一再強調,小米無人機高效、穩定、安全可靠、在惡劣環境中仍能平穩飛行,給新飛手留下的印象是,這款產品極易上手、風險極小,誇大了產品的可靠性。”“公元1874”給南方周末發來一張截圖,內容是5月23日“瘋狂的楊林”發布的一條微博,微博中寫道:“這次出來拍攝,大多數都在5級以上的風力環境中飛行,尤其雅丹、鹽湖和戈壁,陣風甚至到了7級!”“但實際上,我們在7級大風的時候是絕對不會飛的,因為很容易失控。”“公元1874”說,“之後的試飛又選擇在夜間進行,這簡直都成反面教材了。”

問及小米此次試飛是否違規,中國民用航空局告訴南方周末:“可以參照《輕小無人機運行規定(試行)》,根據視距、重量等條件作出相應判斷。”《輕小無人機運行規定(試行)》11.2條款明確規定了“必須在晝間運行”。但小米無人機重量為1376g,屬於Ⅰ類無人機(空機質量小於等於1.5kg),根據2.5條款“Ⅰ類無人機使用者應安全使用無人機,避免對他人造成傷害,不必按照本咨詢通告後續規定管理。”11.2條款對1.5kg以下的無人機是沒有限制作用的。

而在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2015年12月21日生效的新條例要求重量大於0.5磅(約0.23千克)的無人機必須進行登記註冊,註冊費為5美元。註冊完成後,系統會自動生成一個唯一的無人機註冊號碼,無人機所有者要將註冊號碼標記在設備上。

廣東誠公律師事務所律師曹文定認為,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頒布的新條例透露這樣一條訊息:“消費級無人機需要被認真對待,它不是玩具也不是模型,不正當使用者將面臨法律懲罰。”

當南方周末問及李卓頎為何小米無人機將首次試飛選擇在夜間時,他說:“直播並非官方活動。”

“無人管”狀態或將結束

根據Analysys易觀智庫發布的《中國民用無人機市場專題研究報告2015》顯示,受消費級無人機市場熱度的推動,預計2018年中國民用無人機產品銷售市場規模將達到110.9億元。

無疑,小米將無人機帶進了更龐大的消費群體,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帶上無人機“去探索遠方的地平線”。但我國目前現行的法律法規、政府文件尚不能對民用無人機的操縱、適航、運行、審批等環節進行切實有效的管理和指引,北京法學會航空法學研究會常務副會長、中國政法大學航空與空間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起淮認為,這會在一定程度上阻礙無人機行業的發展。

單說“操縱”這一環節,根據2013年11月18日頒發的《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駕駛員管理暫行規定》,空機質量小於等於7千克的無人機屬於微型無人機,在視距內運行時(指航空器處於駕駛員或觀測員目視視距內半徑500米,相對高度低於120米的區域內運行),駕駛員無須證照管理。張起淮認為,“無人管”這種過於簡單的原則性規定無法規範靈活多樣的民用無人機飛行,這幾乎等於將其置於一種規則真空狀態下。

2016年5月28日,成都雙流國際機場上空的一架微型無人機幹擾了機場的正常運行,造成55架航班無法正常起降。闖禍的微型無人機到底是誰的?截至目前,這一問題仍未得到回答。

中國航空器擁有者及駕駛員協會執行秘書長柯玉寶告訴南方周末,在對無人機的監管方面,各國處在相互學習和借鑒的階段。我國民航局飛行標準司也將對《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駕駛員管理暫行規定》進行修訂,修訂稿將增加備案制度,微型無人機需要進行雲系統備案,擺脫視距內運行時“無人管”的狀態。

現行的《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駕駛員管理暫行規定》中提到,若在視距外運行,微型無人機系統駕駛員由中國航空器擁有者及駕駛員協會實施管理。但中國民航局發布的《中國民航駕駛員發展年度報告(2015年)》顯示,2015年我國無人機駕駛員合格證總數僅為2142個,微型無人機用戶將飛機超視距運行的情況時有發生,但怎樣保證這些用戶接受協會的管理是個難題。

柯玉寶認為,要解決這個難題,首先要培養民眾的航空文化。“航空文化就像交通法規一樣,以前咱們老百姓橫穿馬路、不等紅綠燈,通過交通宣傳月、交通宣傳日等對交通文化的普及,大家慢慢就知道了,現在老百姓很少有橫穿馬路、不等紅綠燈的,文化就這樣慢慢培養起來了。”柯玉寶說,“哪些地方能飛、哪些地方不能飛,如果飛要遵從什麽樣的規章規定,這些就是航空文化。”

對無人機發燒友們來說,航空文化更是一種情懷。“因為飛行是一種夢想,所以敬畏,所以小心翼翼。”他們擔心的不僅是無人機質量不過關和安全指引不到位導致的“飛來橫禍”,還有無人機頻頻闖禍後可能會面臨的“一刀切”政策。

“政府、局方及空管部門能理解這種情懷。”柯玉寶說。在北京,空域管理部門正著手劃出幾處不影響其他航空器飛行安全的區域,定為試點辟出臨時空域允許微型無人機在視距內、相對高度低於100米的空域內飛行,未來也會有更多城市專門辟出空域和空曠場地供無人機愛好者使用。但規矩成方圓,無人機作為一種全新的業態,需要全新的監管模式。中國民航局告訴南方周末,我國無人機的監管系統正在逐漸建立之中,預計2017年12月31日前所有無人機將被納入管理範疇。

(受采訪對象要求,文中程飛、陸定康、劉雀、常晨傑均為化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1876

除了光伏逆變器,華為還悄悄潛入了無人機領域!

頂著全球頂尖通信設備企業的光環,華為於2013年通過推出逆變器產品進入光伏行業。逆變器是光伏行業的必備電氣設備,作用是將光伏發電產生的直流電轉變為交流電,再連接進入電網。一年時間,華為就宣布出貨量跨越了GW門檻,第二年,就站到了挑戰行業第一的位置上。

當然,華為的野心其實遠不止於此。今年,你就能購買到基於華為海思Hisilicon芯片的無人機產品。

這些無人機產品所采用的海思芯片,不是在手機上用的“麒麟”系列,而是改造自安防攝像頭里用的芯片。很多人不知道,華為海思在全球視頻監控(安防攝像頭)市場拿下了70%份額。這種靜悄悄攻城略地的方式,符合這家公司低調的風格。

一家今年3月份剛成立的公司,會在市場上提供基於海思視頻監控芯片的無人機方案。根據芯片的影像性能,這家公司準備推出四種基礎方案,面向消費級市場的高、中、低共3種,以及一種面向行業用戶的方案。

由於這套方案采用了飛行平臺和影像系統區分開的設計理念,所以方案的組合很靈活。想進入無人機行業的廠商,可以買整套無人機系統,含影像系統、飛控系統和電調系統,自己只負責ID設計和硬件生產;也可以只買影像系統,然後對接自己的飛控和電調系統。

提供方案的這家初創公司叫宙心科技。據了解,宙心科技成立於2016年3月,專註於智能飛行控制系統、計算機視覺等核心技術及產品研發,致力於為全球客戶提供領先的無人機/ 機器人智能平臺解決方案和服務。總部設在北京,並在深圳設有研發和生產中心。團隊主要成員來自全球知名企業,在智能手機,智能硬件平臺,無人機飛控,計算機視覺算法等領域具有豐富的經驗。

2016年春節剛過,宙心科技的核心成員到深圳阪田,與華為海思團隊進行了幾個月的封閉開發。6月底,他們回到總部北京。7月初,開發布會昭告天下,基於華為海思芯片的無人機平臺誕生。

“華為進入消費級無人機市場,是很慎重的。他們本來有很多 concern (顧慮),但現在沒有了,說你們可以去見媒體了。”6月底,宙心科技創始成員表示,他們基於海思芯片的無人機平臺有三大技術優勢:1、電子穩像算法,最高支持4K分辨率視頻;2、極速圖傳,“從攝像頭采集輸入到地面站影像輸出,延遲只有100ms”;3、快速啟動,“從冷啟動到航拍業務啟動完成,不超過3秒鐘”。

人們常見的疑問是,安防攝像頭芯片的計算性能,可以滿足無人機的視覺計算要求嗎?對此,宙心科技團隊解釋,目前市面上的中高端視頻監控產品,都是主打智能視頻分析功能,比如人類識別、車牌識別等等。從技術上講,海思的芯片采用了一種特殊的設計架構,它將“視頻分析算法運算中頻繁調用且消耗資源較大的主要算子實現硬化,以減少底層運算對CPU資源的消耗,節省CPU資源來做更多的智能分析應用”,這種硬化的算子,可以承載各種視覺算法。最新一代的海思芯片,已經有超過100個算子。

在海思半導體內部,與宙心科技展開合作的部門是數字媒體部(Digital Media),屬於六大部門之一,主要生產用於便攜式相機(mobile camera)、電視機頂盒(IP/DVB STB)和智能電視(Smart TV)的芯片。視頻監控攝像頭、無人機和運動相機,又屬於便攜式相機類目下的產品。

不管主動或被動,華為總是處於話題之中。華為日前與美的集團達成業務合作,引發了IT界和家電行業的普遍緊張情緒。

盡管華為方面一再解釋這只是業務端與家電廠商一次普通的合作,不過基於狼性華為的橫向擴張能力和整合速度,還是被業內解讀為向智能家居行業跨界的前兆,智能家居或許成為華為再轉型的契機。

華為消費者業務與美的集團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針對移動智能終端與智能家電的互動,渠道共享及聯合營銷,芯片、操作系統(OS)及人工智能(AI)領域,智能家居安全領域,數據分享與數據挖掘,品牌合作等方面構建全方位的戰略合作關系。

其中,在移動智能終端與智能家電的互動方面,雙方的合作將為華為Hilink和美的M-Smart打造一條通道,華為消費者業務全系列終端產品與美的全線智能家電將實現互聯互通。屆時,華為官方旗艦店和美的線下體驗店都將參與該合作產品的聯合展示。

1987年華為成立,起步的生意是電信設備貿易,發展高端智能手機卻是近五年的事情。從設備貿易商到通信設備生產商,再到手機生產商,被業內視為華為的數次轉型。

(綜合來源:雷鋒網、中國新聞網、中國經營報、財經網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239

智能家居、VR、無人機 華為跨界的路子有點兒寬

近日,一則華為進軍無人機領域的新聞被外界熱議,一家今年3月份成立的無人機公司稱,將使用基於華為海思視頻監控芯片的無人機方案。

雖然起步的生意是電信設備貿易,但近年來華為在終端等領域的發展讓外界看到了這家企業的“行業野心”。目前,除了通信業務外,華為已在多個熱門領域“冒泡”,比如智能家居、VR、遊戲、PC、雲甚至是光伏、葡萄酒貿易這樣和通信關聯度不大的產業。

“華為進入消費級無人機市場,是很慎重的。他們本來有很多顧慮,但現在沒有了。”6月底,宙心科技創始成員表示,他們基於海思芯片的影像性能,準備推出四種無人機基礎方案,面向消費級市場的高、中、低共3種,面向行業用戶1種。

不管主動或被動,華為的每次行業動作總是處於話題之中。除了無人機,華為此前進入PC、雲行業以及布局智能家居等領域的動作不可避免的引發了行業的緊張情緒。

盡管華為方面一再解釋很多業務只是和行業廠商的一次普通合作,但基於“狼性”華為的橫向擴張能力和整合速度,每一次合作還是被業內解讀為對行業的各種“顛覆”和“攪局”。

比如說在無人機領域,盡管華為並沒有公開宣布進軍無人機行業,但目前華為海思在全球視頻監控(安防攝像頭)市場已經拿下了70%的市場份額。從技術上講,海思芯片采用了一種特殊的設計架構,以減少底層運算對CPU資源的消耗,這種硬化的算子可以承載各種視覺算法,而最新一代的海思芯片,已經有超過100個算子。

可以說,如果華為願意,從技術到市場,也許距離並不遙遠。

比如在智能家居領域,華為近年來開始頻繁和家電廠商接觸,並主動開放HiLink連接協議,此舉意在從智能家居技術架構的底層連接協議做起,讓家電之間的互通變得更加簡單。華為榮耀總裁趙明對記者表示,華為希望提供操作系統和底層代碼,從而打破家電之間“不對話”的局面。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從華為內部了解到,智能家居市場是未來戰略布局的重要一環,華為希望該業務比例能夠在2~3年之後在提升至終端業務的30%。而在此前電視產品線則是華為為數不多的在分析和研究要不要進入的領域,從家庭的交互中心的角度來說,在手機和Pad的平臺之後,下一個平臺就是電視。

“華為一直還是控制自己介入其他領域的欲望,公司一貫的戰略和理念是你只有在一個領域深入穿插進去,才能進入無人區。無人區的意思是超越現在存在的競爭狀態。”趙明對記者說:“我們現在會做輔助類產品,把我們的產品系列、配套更完善一點,但是我們真的不會進入冰箱、空調、空氣凈化器行業,這些都有專業的廠家,它們做得很好,我們進入以後對這個行業沒有太多的貢獻。”

而為了打消合作夥伴顧慮,華為更是做出承諾,表示不碰觸傳統家電利益。

今年4月,華為副董事長兼輪值CEO郭平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未來華為的發展依然會聚焦到管道業務上,運營商、企業以及終端業務“三駕馬車”的定位不會改變。

雖然華為對外一直在強調管道業務是華為的核心業務,但實際上面對通信市場變革時,華為的“主動變陣”才是外界對“華為跨界”噪音不斷的原因之一。

比如,運營商市場。

在通訊設備領域,運營商應該說是華為等通信設備企業的“大動脈”,直到現在也是華為三大業務中收入占比最大的業務部門。但在去年,華為宣布開始進入公有雲市場,而在公有雲市場上,除了互聯網廠商,運營商被視為最有優勢的主流玩家。

對於可能與“最佳合作夥伴”展開競爭時,華為的高層對記者表示,如果不變革,也許今天都沒有資格和運營商談網絡轉型的問題,在雲計算正在改變和重構傳統企業信息系統架構的關鍵時期,“不作為”也許比“試錯”更為可怕。

在華為看來,在雲計算領域與運營商合作依然是最佳的合作夥伴,雖然BAT等互聯網企業在雲計算市場占領先機,但只要運營商願意合作,就有機會在與互聯網企業競爭中獲得勝算。

“如果什麽都想做,那就什麽都做不成,華為進入公有雲實際上還是聚焦在基礎設施層面。”華為常務董事、戰略Marketing總裁徐文偉此前對記者表示,華為不會單打獨鬥,不會通吃整個市場,而是明確了自己的業務邊界,使更多合作夥伴和華為合作時放心。

一位華為高層對記者表示,華為一直以來的“跨界”都建立在自身業務的成長和布局上,而且更傾向於與合作夥伴一起合作開發,企業業務和終端業務更是這樣。“如果說今年我們做電視,把價格打下來,就說明對這個產業的貢獻很小,說實話是在破壞這個產業,既樹了敵又輸了行業,並且分散了自己的精力,這樣的話在哪個行業都不會做的很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472

美無人機究竟誤殺多少平民? 非官方統計竟比白宮高6倍!

白宮最近對奧巴馬在任期間對西亞、中東和北非戰場空襲(以無人機襲擊為主)結果作出了一份聲明,表示其任內的空襲行動共誤殺了64~116個平民。但是,這個數字和一些獨立機構的統計相去甚遠。

官方數字被低估?

白宮的聲明稱,從2009年到2015年12月31日,奧巴馬政府共在巴基斯坦、也門、索馬里和利比亞四地發動了473次空襲行動,其中大多數是無人機空襲,戰績是消滅了2372~2581個恐怖武裝人員。

眾所周知的是,無論是在美國境內還是在全球範圍內,反對美國在中東等地推廣民主並掀起戰爭的聲音從未平息。奧巴馬此前也表示,利比亞戰爭是他任期內的一大錯誤。此外,伊拉克、阿富汗、敘利亞等地遲遲未能得到解決的地區沖突,無一不閃現美國的身影。

但是對奧巴馬政府來說,無論出於地緣戰略的考慮還是反恐行動的需要,中東地區即便已成泥淖,美國也不能完全從此退出。他的平衡之術便是,撤出絕大部分地面部隊,運用盟友的空軍基地在該地區保持空中力量,為了最大限度減少美軍傷亡,無人機便成為奧巴馬的最愛。

2009年1月23日,奧巴馬下令展開第一次無人機空襲,此次行動用導彈炸毀了巴基斯坦西部瓦濟里斯坦山區的兩間民房,消滅了5個基地組織武裝嫌疑人。但根據調查新聞局(BIJ)的記錄,此後的第二次無人機空襲便打中了錯誤目標,誤殺了至少5名平民。

有評論認為,上述這份白宮聲明顯然缺乏誠意,一個原因是選擇在美國獨立日假期之前發布,而這個時候幾乎沒人會去關心美國究竟在過去6年里無人機誤殺了多少平民;另一個重要原因是,這份聲明給出的遭濫殺的平民數量被嚴重低估。

官方給出的說法是“統計方法做了修正”,“所參考的信息是非政府組織無法獲取的”。而在一些非政府組織看來,這樣的說法無異於在說:政府掌握的信息更多,但是不能告訴你們,你們相信政府就好了。

這些對政府數據提出質疑的獨立機構中,影響力比較大的是調查新聞局、《長期戰爭月刊》(Long War Journal)和新美國基金會(New America Foundation)。這些機構長期通過新聞報道等渠道追蹤美軍襲擊的數據,它們的數據和官方有出入的幾個重要原因在於:對“武裝人員”的不同定義、對偏見報道的取舍,和對鮮為人知細節的搜集。

BIJ對“武裝人員”給出的定義是:所有有組織、有名號,並且不屬於任何政府軍隊、警察、議會或者民兵組織的武裝團體。在這個定義中,聯合國維和部隊也被納入“武裝人員”的範疇

比如,白宮給出的誤殺平民數據是64~116人,而同期BIJ給出的估計是380~801人。白宮的聲明對誤差的解釋是當地武裝宣傳時誇大了美軍的誤殺情況,導致了新聞報道的偏見,而獨立機構無法掌握軍方的準確信息。

BIJ是誰

另一個關鍵在於,BIJ,LWJ和NAF這些獨立組織的數據從何而來,它們的背景又是什麽?

以BIJ為例,根據其網站介紹,該組織是一個獨立的非盈利組織,由戴維·波特(David Potter)和妻子伊蓮娜·波特(Elaine Potter)於2010年在英國創立。從最初來自波特夫婦名下共同基金的200萬英鎊啟動資金開始,BIJ逐漸接受各方的資助,但波特夫婦基金始終是其最大的資助者。

戴維·波特1980年創立的科技公司Psion曾開發出世界上首款掌上電腦(PDA),該公司後來開發出鼎鼎大名的塞班系統,而伊蓮娜曾是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的一名調查記者。

除了追蹤美軍在巴基斯坦、索馬里和也門的無人機襲擊情況,BIJ的主要調查內容還包括青少年移民、政治遊說、拘留期間死亡案件等公共議題。BIJ目前的辦公地點設在倫敦城市大學。

除了接受各種基金會的捐贈外,2016年初,BIJ得到了來自谷歌公司數據新聞創新基金(Digital News Initiative Fund)一筆66.2萬歐元的資助,用於在三年內建設本地新聞實驗室和數字化新聞團隊。

BIJ搜集資料的方法主要是由一個記者小組對美軍在巴基斯坦、也門和索馬里等地的每次襲擊進行追蹤,記錄下時間、地點和目標,並盡可能詳細地描述襲擊過程,還會記下每次襲擊的傷亡數字並確認其中有多少武裝人員和平民,以及他們的名字、性別、年齡和所屬部族等身份信息,最終把這些數據整合進數據庫。

BIJ團隊的主要信息來源是與某次襲擊事件相關的所有新聞報道、聲明文件和信息發布,並且參考相關的圖片和視頻。參考的信息主要為英文,某些情況下也會參考烏爾都語和阿拉伯語的報道。並且,由於對某次襲擊的調查結果可能在幾月甚至幾年之後才被披露,因此,BIJ的數據庫是動態化的,必要時會根據當下所得的信息對已經入庫的時間和傷亡統計進行重新確認。

此外,BIJ還會使用並標註來源於維基解密和從美國情報機構泄漏的報告,一些關於無人機襲擊的研究報告、論文、著作和源自記者、學者、政客和前情報人員的材料也是BIJ的信息來源。

值得註意的是,平民誤殺數量在2009-2011年較多,但從2012年以來迅速減少。以巴基斯坦為例,根據報道,從2012年至今,只有3個平民死於無人機轟炸,其中兩個是被基地組織囚為人質的美國人Warren Weinstein和意大利人Giovanni Lo Porto,兩人在2015年初美軍的行動中被炸死,奧巴馬後來為此公開致歉,也是其唯一一次為無人機炸死平民致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613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