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渾水兩條烏龍tweets引發的血案 Ricky

來源: http://xueqiu.com/6654628252/32828433

渾水連續這兩天在twitter上發了兩條關於500彩票的tweets,導致wbai股價連續大跌兩日,第一條是11月5日的關於湧金大幅減持500彩票;第二條是說500彩票董事Qi Li以假名拋售ADR。由於此前在雪球上發表過不少對500彩票的評論,因此不少朋友來問我對這兩個tweets的看法,我統一回複如下:

先說第二條,渾水說500彩票的董事Qi Li假借Lionel Rim和John Richard的名字拋售ADR,這其實沒什麽可質疑的,也沒有“假借”一說,1、Lionel Rim和John Richard是Qi Li註冊的兩家公司名字,而非人名,在那份144文件下面的簽名也是李琦的中文簽名,這里面的信息披露是沒有任何問題的;2、根據年報顯示,Qi Li是500彩票的第二大個人股東,持股3075萬股普通股,而渾水tweets里提到的減持,只是李琦把他的部分股權轉成了ADS並於2014年9月遞交sc13g披露,這並不是說已經減持這麽多,而是為減持做報備(高管或者早期投資人減持普通股需要先把股票轉成ADR),至於目前是否減持、減持了多少需要看進一步的文件披露。

第一條關於湧金的減持,有SEC公告,當天500的SC13G顯示,湧金的持股由3150萬股普通股降低至890萬股普通股(1ADS=10普通股),當晚彭博出了條稿子報道了下,渾水在twitter引用,這事情雪球上也有很多朋友來打聽,大多數人覺得湧金這筆減持很詭異,因為500彩票10月28日的SC13G文件剛剛才顯示湧金增持500彩票至3150萬股,占流通股15.7%,短短一周時間,怎麽會大幅減持2260萬股(226萬份ADS)這麽多?我們分析下這種可能性。

從500彩票的股價和成交量看,10月29日-11月5日,只有10月29日那天的成交量有245萬ADS,其他幾日都是三四十萬股ADS,就是說如果湧金真的拋售了226萬股,相對500的成交量應該會對股價造成非常巨大的波動,而且只能在10月29日當天,也就是剛剛10月28日湧金剛剛遞交增持公告後的頭一天,對於湧金這麽一家以價值投資為主而且體量很大的對沖基金來說,應該不會有這麽低級的操作,還有就是為什麽10月29日當天巨量成交但是股價卻沒怎麽動?非常巧的是,雪球上有非常細心的朋友,在10月29日當晚私信問我為什麽500彩票在盤前有200多萬股的成交?所以那天245萬股的成交量基本上是在盤前成交的,也就是盤前那200多萬股是非常典型的block trade。和專業的投資者交流了下,最後認為這應該是湧金持股太多,接下來每次操作都要遞交文件進行披露,所以估計是其實並沒有減持而是找其券商進行代持從而規避披露程序,這個理論上是能說通的,根據此前湧金的投資風格,我也傾向於就是如此。即使退一步來說,湧金真是減持了,也是那天通過block trade來完成的,說明也找到了一個大買家一下吃掉200多萬股,也不必太擔心。再退一步講,我覺得投資這事情是自己的事情,誰減持不減持並不重要,核心是要回到公司的基本面上來。

聲明:發表評論是所在機構持有$500彩票網(WBAI)$ 多頭倉位,所有言論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8211

烏龍賺錢 易明的生活點滴

來源: http://eming620.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5918654

  因為一時的疏忽,擔心累了網友損手,結果再一次「好心做壞事」,反而累了網友賺少了。

  話說因為疏忽,妮(789)以0.181計算除權價,真的妮,漏夜畫,免得憂心。

  時間,於0.36入,」,除權計劃了。結果雅天成0.22元,昨天預算幅目標價。

  跌,馬上.2貨,結果貨,於0.22價位沽,隨即至0.26元,於是於0.265及0.28,但已經步,至0.58元,高達2.5倍,超出預算,!惟有取消所有買入盤。

  細心一算,假設昨天那八萬股不賣,以今早最高的0.58元計算,連同供股在內,賬面利潤竟達132,800元,真的暈了!

  眼見如此強悍,於是以0.136明天除權(723),希望賺取股權,結果股價已經至0.149元,了95%

  結果選擇賣,希望一頓茶飯

  一,尚可漲2.5見0.58明天除權、供一股送十七股的永保林業又將會如何呢?考驗!期望不負眾望!

  眼見今天表現,期望開始明天見0.25

  今次能夠賺錢,真是「奇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0358

南方周末記者親歷紐約暴雪“烏龍”從最強警報到“最深重道歉”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7527

“史上最強暴雪”未能如期而至,第二天清晨紐約市區路面雪已融化。 (南方周末記者 袁端端/圖)

2015年1月27日清晨7:30(紐約當地時間,下同),紐約人做好了被暴風雪把整個城市席卷的準備,但意想不到的是,他們等來了的卻是道路和交通的解禁通知。

這場“史上最大”暴風雪從預測的91厘米(3英尺)厚變成了可憐的18厘米(7英寸),清晨市中心曼哈頓的道路積雪已經融化。按市長白思豪的話說,紐約“躲過這場惡劣的暴風雪”。

過去的幾天,這場暴風雪牽動了整個紐約市的神經,紐約市政府選擇以一種謹慎與保守的方式來應對。學校關閉、商場關閉、公園關閉,甚至連整個公共交通系統都第一次因為暴風雪關閉。

媒體和公眾開始質疑政府部門是否反應過度。交通恢複的半小時後,紐約州州長安德魯·庫默向大眾解釋,“顯然,現在降雪比我們估計的要少得多。我們確實有些過度反應了。”但他也強調,穩妥點總比後悔要好。

“那不是我下的指令,州長在關停地鐵系統前沒有問過市政廳。”紐約市市長白思豪表示對於地鐵和公交系統的全面關停,在指令下達前他並不知情。這段發言看上去像是想撇清某種關系。

國家氣象局氣象學家蓋瑞·薩托考斯基在自己的推特上發了好幾條道歉信息,語氣聽上去頗難為情:“我向所有的決策制定者和大眾致以最深重的道歉。你們做出的艱難決定都是希望建立在正確的結論上,但很可惜,再說一次,非常抱歉。”

暴雪欲來風滿樓

雖然傳說中“史上最強暴風雪”並沒有出現,但它所帶來的緊張氣息至今仍令人記憶猶新。

1月25日,紐約市市長白思豪在曼哈頓西14街的環衛處停車場召開發布會,宣布周一來臨的暴風雪極有可能成為紐約市歷史上最嚴重的雪災,他用到了“威脅生命安全”(life-threatening)和“歷史性”(historic)這些嚴重的字眼。他還建議市民應盡量留在室內,避開強風、低能見度以及危險的道路狀況。

此前,國家氣象局向包括紐約市在內的多個東海岸城市發布暴雪警報,稱這場“歷史性的”暴風雪將出現在26日下午或晚上,持續到27日晚間。

白思豪在發布會上信心滿滿,他表示紐約市政府將戰勝這次危機。

紐約市應急系統全速運轉了起來。市政系統準備了包括500輛食鹽融雪機、1500臺掃雪機、1806把雪鏟、超過25萬噸的鹽;2400名清潔工將使用這些工具,從25日晚上7點一直忙到26日早上7點,接著另外2400名清潔工會頂上,繼續工作12個小時。

現代城市在暴風雪面前,十分脆弱。像紐約這樣的超級城市,自然水系的萎縮,讓雪水不易下滲,容易變成地面積水,導致險情。

為避免交通事故,紐約市所有的公交車都裝上了防滑輪胎。在白思豪講話的時候,近500名交通運輸局的雇員正分布在紐約共6000英里的大小街道上,填補路上的坑窪,他們已經填上了一千多個,並計劃在26日之前再填八百個。

此事甚至驚動了總統,正在訪問印度的總統奧巴馬聽取了有關暴風雪的消息;白宮表示正在與東岸官員保持聯系。

得克薩斯州農工大學研究防災規劃的肖渝教授告訴南方周末記者,美國的應急管理系統是受過多次歷史考驗的。“9·11”以後,美國整個應急系統的重要性不斷提高。每個縣里會有一個應急管理辦公室(OEM),負責指揮協調政府各部如交通、醫院、衛生等及私人機構共150個單位。如果發生緊急情況,需要多部門共同響應,OEM就是現場的總協調,在聯合事故處理指揮部中,最高級別的政府部門既不是警察局,也不是消防局,而是OEM。

26日約8時,紐約開始下雪。據南方周末記者觀察,雪在上午10點時慢慢變大,並伴隨強風。

15時,南方周末記者在雷克星頓地鐵站看到,人流量明顯比平時更多。由於許多機構宣布提前下班或停業,人們湧進車廂,希望早點回家。

18時,紐約市所有公園宣布關閉;聯合國位於紐約的總部宣布關閉;紐約市所有的公共學校停課,共有100萬名學生受到影響。

20時,本是百老匯演出開始的時間,但禁演讓整條劇院街陷入一片漆黑;同時,世界上最大的百貨商場梅西百貨提前一個半小時結束營業,第五大道周圍的眾多奢侈品店也紛紛提前關門。

21時,紐約市市長白思豪宣布紐約市進入緊急狀況;在紐約州州長的要求下,紐約國家警衛隊派出了260名執勤的士兵和空軍協助雪暴時的應急響應。

23時,紐約市執行州長在六小時前發布的交通禁令:地鐵以及公交系統停運,所有非緊急車輛禁止通行,違者將面臨最高三百美元罰單。這是紐約市歷史上首次因暴風雪而全面關閉地鐵、巴士等交通系統。

大紐約地區三大機場肯尼迪機場、拉瓜地亞機場、紐瓦克機場幾乎全線癱瘓,絕大部分航班被取消。其中27日當天超過4200架次航班被取消,至28日,這個數字增加到8000架次。

“所有的措施都是為了保證人的安全。”肖渝教授說。在她看來,紐約做出一系列舉動都是為了最大限度地保證安全。整個社會系統願意接受因為停工、停學、停業帶來的損失。

為了面對這場暴風雪,紐約市作出了萬全的準備並嚴格地付諸實施。當這一天已接近尾聲時,紐約的街道上因交通禁令而空無一人,車輛也幾乎絕跡。

這座城市選擇以一種保守的姿態來迎接暴風雪,南方周末記者也通宵守候,準備記錄這座特大城市的應對之策。但出人意料的是,雪越下越小。至28日淩晨六點,幾乎停了。

有驚無險。唯一的一場慘劇發生在長島蘇福郡,一名17歲少年在與其他兩名夥伴輪流玩雪地輪胎時失去平衡撞上路燈桿,被緊急送往醫院後宣布不治身亡,這是這場暴風雪目前造成的首起死亡事故。

政府部門做了最大強度的應對,紐約人買完了商店里的食品。 (南方周末記者 袁端端/圖)

質疑聲、道歉聲、反駁聲

27日,紐約人發現,讓他們提心吊膽的這場暴風雪強度離預測的五分之一都不到。

紐約州州長安德魯·庫默覺得有必要解釋一下。他在接受CNN的采訪中說,“我們從氣象學家那里得知雪將會有兩英尺厚(61厘米),要知道這兩英尺足以讓整個紐約癱瘓。所以我們做了為保證人民安全的正確的事。”最初,國家氣象局的預測是2-3英尺(61-91厘米厚)。

幾周之前,因氣象學家低估了布法羅市的雪災情況,他還公開批評國家氣象局。但紐約州的官員們沒有太多選擇,紐約市沒有自己的氣象預警系統,一直依靠國家氣象局有限的人員和設備進行預測。

安德魯·庫默告訴公眾,他們正在建立紐約自己的氣象預測系統,這將會是全美最先進、最精妙的系統,預算是1800萬美元。“因為我們的重大決定不得不依賴這一系統。”

27日下午三點。美國國家氣象局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了這次暴雪預測的過程。局長路易斯·烏瑟里尼對媒體承認,他們沒能在暴雪來臨之前,解釋預測降雪量的困難,導致所有人以為預測結果就是一定會發生的。

“但這是我們根據有限信息內做出的最好也是正確的預測。”路易斯對南方周末記者解釋,之所以會和公眾的感受差別如此之大,是因為各部門沒有把預測的不確定性告訴大家。

“難道這不是一次很失敗的預測嗎?”發布會現場,美聯社一位男記者尖銳地指出,所有人都認為這次預測十分糟糕。

“預測沒有好壞之分。為最壞的情況做打算,執行的規避風險措施依然是正確的決定。”路易斯顯然不能接受“失敗”這個指控。

另一種聲音則把帽子扣向媒體。新澤西州的州長克里斯·克里斯蒂(Chris Christie)認為是大眾傳媒推波助瀾,讓各方過度反應。

“你們媒體24小時在不間斷的播可能到來的災害。人們采取的決定都是依據這些。”在他看來,預測錯了是一種幸運,人們的生活可以回歸到常態,但政府在保護人民安全上過於謹慎並沒有錯。

截至南方周末截稿時,雖然紐約市上空還在飄著雪,但已經沒有人關心它了。人們對於這次烏龍預測的追責熱情已經遠遠超過了那場子虛烏有的史上最強暴風雪。這個決策系統中,每個環節的行為都在受到嚴格審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0019

八一八,那些年,我們曾經做的烏龍操作 柯中

http://xueqiu.com/5243796549/36776517
快過節的,看大家也都挺無聊的,正好昨天的誤操作,讓大家在節日裡面添加一點歡樂的氣氛,看了大家的評論後,心情還是好了不少.
我們也八一八,總結一些常見的烏龍操作.

1.烏龍操作排名第一的當屬 8·16光大證券烏龍指事件, 2013年8月16日11點05分上證指數出現大幅拉升大盤一分鐘內漲超5%。最高漲幅5.62%,指數最高報2198.85點,盤中逼近2200點。11點44分上交所稱系統運行正常。下午2點,光大證券公告稱策略投資部門自營業務在使用其獨立的套利系統時出現問題。有媒體將此次事件稱為「光大證券烏龍指事件」。

點評:
這是最大的烏龍操作了,因為都是程序操作,所以瞬間批量的下單,導致了這件事.程序化操作,風險比人操作還大的多.

2. 排名其後的是,一些操作員追高某股票的時候,輸錯代碼,比如(這個只是打個比方,確實是出現過的,不記得是什麼股票了)想追高600199結果少輸入了個0, 輸入成了601999, 當時因為是追版直接9999手掛單,瞬間該股9999手拉高至7-8%.然後逐漸回落.

點評:該烏龍主要是輸入錯了代碼導致,很多朋友也是如此,比如要買一個股,因為少輸入一位或者輸錯了一位,導致最後張冠李戴,這裡面有買到好的,也有買到差的.記得我一個朋友當時想買601600的,結果多輸入了個0,買了600160,買入的時間是2011年初,後面也懶得賣了,1個月就翻翻了.

3.買入當成了賣出,賣出當成了買入.很多時候我們操作比較急,比如一下手滑點錯了,也沒注意看買入是紅色的,賣出是綠色的,就直接下單了.比如很多人是在公司炒股,有人來回走動,也不想讓其他人看見,慌張操作導致.比較幸運的是如果操作錯了賺錢還好,如果是想清倉,變成了買入,然後後面就大跌,那真是欲哭無淚.

點評:買賣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一般軟件賣出是綠色的文字,買入是紅色的文字,以前我也犯過這樣的錯誤,後來就沒犯過了.

4. 當前價格為14.95, 想掛15.xx賣,結果只記得把後面的角分修改了,忘記修改前面的15,結果直接掛單14.xx,瞬間成交.

點評:該烏龍操作實屬太急,不過這樣的事情我也犯過幾次,後來每次操作都會看清楚.

5.本想買入x股,結果後面多輸入了個0變成了x0股,直接放大了10倍.
大家一定要注意鍵盤上的0鍵不要太靈敏了,不然按一下出現2個.就掉的大了.

點評:把這個按鈕要仔細保護起來..

6.提前掛單賣出,或者買入,盤中發現行情逆轉,出現單邊下跌或者上漲,忘記撤單.
點評:還是注意力不夠集中,不是持股太多,就是被其他事情給分心了.

7.其他誤操作,比如買了後就跌,賣了後就漲這種屬於誤判,不在烏龍操作範圍內.

8.我們在看看市場上的一些烏龍事件和操作
日本瑞穗證券「烏龍指」操盤手敲亂日本股市
2005年12月8日,日本瑞穗證券公司的一名經紀人在交易時出現重大操作失誤,引發投資者恐慌並導致證券類股票遭遇重挫,東京證券交易所陷入一片混亂這個錯誤發生在當天上午開盤後不久。瑞穗證券公司一名經紀人接到一位客戶的委託,要求以61萬日元(約合4.19萬人民幣)的價格賣出1股J-Com公司的股票。然而,這名交易員卻犯了個致命的錯誤,他把指令輸成了以每股1 日元的價格賣出61萬股。
這條錯誤指令在9時30分發出後,J-Com公司的股票價格便快速下跌。等到瑞穗證券公司意識到這一錯誤,55萬股股票的交易手續已經完成。為了挽回錯誤,瑞穗發出了大規模買入的指令,這又帶動J-Com股票出現快速上升,到8日收盤時已經漲到了77。2 萬日元(約合人民幣5。3萬元)。回購股票的行動使瑞穗蒙受了至少270億日元(約合18。5億人民幣)的損失。
此次事件中最冤枉的瑞穗證券公司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而遭受損失的還有眾多的散戶,因為當天有不少散戶只聽到了有證券公司出現操作失誤將遭遇大規模虧損的傳言,卻不知道具體是哪家公司,因此只好把證券公司的股票一股腦地拋售,在短短幾個小時內,上市公司的股票被拋售一空。股票持有者生怕自己買的公司就是那個倒霉蛋,也清倉出售。

美國交易員「烏龍指」按出美股9.11

2010年,彭博通訊社、美國國家廣播公司財經頻道等財經媒體曾報導,根據多個消息來源,在美國東部時間2010年5月6日下午2時47分左右,一名交易員在賣出股票時敲錯了一個字母,將百萬誤打成十億,導致道瓊斯指數突然出現千點的暴跌。
2010年美國東部時間5月6日,當天從下午2點42分到2點47分之間,道瓊斯指數從10458點瞬間跌至9869.62點,與前一交易日收盤相比,下跌了998.5點。到2點58分,道指又回到10479.74點。這是道瓊斯指數歷史上第二大單日波幅。

海爾認沽現「烏龍指」 股民820元變成56萬
2007年3月8日,南京一股民以1釐錢的價格買到收盤價近0.70元的海爾認沽權證 ,資金瞬間從820元變56萬,一天炒出了700倍的收益!
「說實話我也沒想到真的會成交。」這位股民稱,收盤之後他查了一下自己的賬戶,一下子多出了50多萬。「我想是不是搞錯了?以前也有一次,因為系統出錯,我的賬戶上多出了100多萬。」但是這次張浩仔細看了盤面之後,確信這次50多萬是真的到了自己的賬戶上。「因為今天的盤面上我看到了1釐錢的成交價格。我一共買到82萬份海爾認沽權證。」
1釐錢能買到權證的概率有多大?證券公司專業人士稱,這樣的概率簡直就和中六合彩一樣。「這種情況發生,只有在一種情況下,那就是在9:25分-9:30之間,首先要有人掛出按市價委託的賣單,賣單先進交易所,同時沒有什麼買單。然後,這位股民掛出了1釐錢的買單,買單後進交易所。」以前從來沒有人掛過按市價委託的單子。就這一次機會,就讓他給碰上了。
2008年 11月19日,飛樂音響發佈公告稱,第一大股東上海儀電10月20日通過上海證券交易所交易系統買入本公司股票298000股,當日賣出11463股。其中賣出飛樂音響股票的交易行為系工作人員實際操作失誤引起,上海儀電無意出售該部分股票。
其他「烏龍指」事件
2007年12月3日,南玻A發佈關於股東買賣公司股票的公告,公司股東在減持公司股票過程中現「烏龍指」,但是該交易未產生收益。
2007年10月23日和2008年3月13日,渝開發控股股東兩次曝出「烏龍指」事件,違反了不得在賣出後6個月內又買入公司股票的規定。
2008年9月25日,廣電運通公司股東梅州敬基金屬製品有限公司錯把「賣出」操作成「買入」,損失人民幣 23770.8元。
2007年在大股東減持風流行的時候,重慶港九、鑫新股份、霞客環保、山東海龍、創興科技、華神集團、泰豪科技、佛塑股份等多家上市公司均出現過股東在大量拋售解禁股過程中又小額買入股票,後公告稱是誤操作。

海潤光伏「除權價烏龍」
  2014年6月12日,上交所將海潤光伏除權後的開盤參考價計算錯誤,以7.12元(應為7.95元)「烏龍」價交易持續半日,導致海潤光伏市值一夜之間無故蒸發10%。當日買入海潤光伏股票的投資者將有較大的獲利空間,而賣出者將蒙受損失。
  14日凌晨上交所承認是工作失誤導致公司開盤價格異動,並承諾將與海潤光伏共同承擔責任。至於發生原因,上交所指責海潤光伏在向其提交操作申請單中,未明確提示定向轉增。 上交所官方微博「上交所發佈」晚間發佈微博,稱鑑於本次事件已經查清,海潤光伏將於16日復牌,12日收盤價格不做調整。此外,15日晚間發佈補償預案,賣出者將獲得補償。

深交所誤算甬成功除權價 將錯就錯
在A股歷史上,深交所也曾出現過一次「除權價烏龍」。2002年6月28日,當時的甬成功(現為榮安地產(000517)除權日,除權價被錯誤地算成了17.54元(實際除權價應該是18.6元),每股價格少算了1.06元。當時甬成功立即向深交所申請臨停,卻沒獲批准。而事後至今,深交所既沒有公開明確說明這是否屬於錯誤,也沒有認定責任方,實際上此事變成不了了之。

深交所曝烏龍基金復活交易
  最近一次在2013年12月23日市場上的一次小烏龍。已終止上市的普惠證券投資基金(184689)(基金普惠)卻在終止交易首日仍於二級市場交易了85分鐘。深交所後來判定當日交易無效,並稱承擔相應責任。這是滬深市場首次出現類似的「烏龍」,深交所稱,這是因為交易所「與相關基金管理公司業務銜接問題」。不過,此後深交所並未公開披露擔責措施。

國投瑞銀金融地產「烏龍指」
  在中國內地資本市場,「烏龍指」現象極為罕見,但並非沒有。
  2010年9月28日,股市震盪下跌,金融地產股領跌,國投瑞銀金融地產基金卻突然大漲9.95%。業內人士推測,極有可能是投資者在操作時誤將前一日收盤價「0.804元」打成「0.884元」,導致這只基金的瞬間漲停。


最後大家在操作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小心再小心,不要分神.. 大家也可以來吐吐槽,今天最後一個交易日,祝大家新年快樂,來年再見.@今日話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2645

烏龍麵集團開出非洲一號店

2015-09-14  TCW

除了原物料,大師眼中的非洲新財路過去兩年,非洲因伊波拉疫情、原物料跌價,成長不如預期,但近來外企看好中產階級消費力,進駐產業更多樣化,非洲將逐漸減少倚賴原物料,要靠內需吸引投資熱潮。

兩年前日本出現一股「非洲熱」。二〇一三年六月,第五屆非洲開發會議在橫濱市盛大舉行,首相安倍晉三也連日和非洲各國元首展開會談。當時正是大多數非洲國家受惠於原物料價格高漲、經濟起飛的時期,日本企業也前仆後繼前進非洲,大手筆投資工廠與原物料相關事業。

然而,這股

熱潮並沒有持

續多久。二〇

一四年造成多

人死亡的伊波

拉疫情,在西非國家蔓延,

奈及利亞等國

還頻傳伊斯蘭

激進派主導的

恐怖攻擊和綁

架事件。

一波波負面

消息,加上原物料價格崩跌,讓非洲經濟成長急踩煞車,投資熱潮也因此趨於沉寂。

即使如此,檯面下日本企業仍虎視眈眈在等待機會。

投資風,吹到消費服務日本外食業首度在非洲開店今年七月,本田汽車開始在奈及利亞當地生產汽車,這是該公司在非洲的第一座車廠,專門做Accord車款, 一年產能雖只有一千輛,但奈及利亞目前有一億七千萬人口,到二〇五〇年可望突破四億人,為搶攻這個可能成為僅次於印度、中國的全球第三大市場,這座工廠可 說是重要布局。

前進非洲投資的企業及產業也極為多元。以前是天然資源、基礎建設,或援助低所得階層等事業為主,現在投資風潮已吹到消費及服務相關產業,而且投資地區也由肯亞拓展到東非、奈及利亞等地。

以旗下擁有烏龍麵專賣店

「丸龜製麵」等品牌的東利多集團(Toridoll)為例,今年三月旗下和風速食店「teriyaki IAPAN」一號店在肯亞奈洛比開幕, 這

是日本外食

產業進軍非

洲首例。鎖

定當地中產

階級消費商機越來越

大,該集團打算二〇

一七年底前要在肯亞

開二十家店。

雖然原物料價格低

迷,讓眼前的非洲經濟下滑,但人口增加率仍讓投資人期待,非洲經濟成長率有超越新興國家平均值的表現。非洲各國為了降低對原物料的依賴,對日本的期待也很高,包括希望日本製造業進駐,提供就業機會、移轉中國沒有的技術等。

出身非洲的名經濟學家:

短期悲觀,長期有人口紅利如此受到全球動向影響的非洲經濟,專家有何見解?出身尚比亞、取得英國牛津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的知名經濟分析師莫尤(Dambisa Moyo),解

析非洲的未來:

短期來看,非洲會受全球經濟拖累。首先是中國經濟失速,導致非洲國家原物料出口量大減,而這正是過去非洲經濟成長的命脈。

最近十二個月來,黃金、銅、鋼鐵市場出現顯著的價格崩跌,很明顯就是中國需求疲弱所致。而且現在中國經濟還被認為進入「新常態」,今後對資源需求可能無法立刻恢復。

美國景氣復甦對非洲而言也是負面題材。美國升息已進入倒數階段,過去流入包含非洲在內的新興國家資金,也因此開始回流美國。

為了因應環境變化,非洲必須轉型成以內需而非出口為主的經濟結構,但非洲經濟還不到這個階段。所以短期來說不得不考慮最壞的狀況。

但長期觀點來說,也不一定要那麼悲觀。我可以斷言非洲是值得長期投資的地區。首要原因是勞力,非洲就學人口持續增加,有一定教育程度的人才今後會陸續進入勞動市場。

勞動人口平均年齡也很年

輕。大多數非洲國家的總人口中,有六〇%至七〇%為二十四歲以下,今後將會享受到人口紅利帶來的好處。

第二個原因則是資本。部分已開發國家的財政赤字問題,現在仍無法擺脫危機,希臘就是典型例子。相對之下,非洲國家的公債占國內生產毛額(GDP)比率約四〇%,財政赤字也較少,多數非洲國家都可以自行從資本市場籌資。

最後一個原因則是總生產

力。民主政治的程序在非洲大陸逐漸普及,現在有五成以上的國家都實施自由公正的選舉。由致力於消滅貪腐的非政府組織「國際透明組織」( 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每年編製的「全球貪腐趨勢指數」,也可看出非洲各國的政經環境已有相當程度的改善。

由上述因素來看,即可了解非洲的長期展望仍值得期待。

牛津大學的非洲專家:

都市「不夠用」,開發正夯原物料跌價讓非洲經濟面臨重要轉換期,接下來十年又會發生什麼事?牛津大學非洲經濟研究中心所長、國際貨幣基金及世界銀行顧問、《最底層的十億人》作者高力(Paul Collier),分析他眼中的非洲:

這十年內雖然經濟快速成

長,但基本上非洲仍屬於「邊境經濟」,在各個層面都還有成長的可能性,就這個角度來看,不應過度悲觀看待非洲。

值得留意的是各國的都市

化。從現在到二〇五〇年,預估非洲各國的都市人口會飆漲至現在的三倍,卻還沒有足夠容納這些人口的都市環境。

換言之,今後非洲各國將開始進行都市基礎建設的大型開發。前些日子我造訪衣索比亞首都阿迪斯阿貝巴,政府打算將其打造成連接非洲與亞洲的樞紐,今後將整頓機場等設施,可望成為以空中航線連接全非洲的重要都市。

對於居住在已開發國家的我們來說,這是理所當然的架構,但在非洲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大多數國家地區都處於「因為不徵稅,什麼都別期待」的氛圍。類似的變化也發生在烏干達首都康培拉,有知識與能力的領導人,開始成為推動都市開發的關鍵人物。

另一方面,伊波拉疫情也仍有威脅,非洲的品牌價值更是最大受害者。因為雖然只有西非三國實際感染,全球卻把全非洲都當成疫區。

除了疫情,恐怖分子的風險也不會消失,激進派勢力博科聖地活躍在南蘇丹、北奈及利亞就是最好的例子,其威脅也可能讓人認為全非洲都很危險。這些負面影響,都是非洲提升品牌價值須面臨的挑戰。

(Nikkei Business (c)2015 Nikkci Business Publications,Inc)譯·李貞慧 審稿·張務華博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9895

開創內幕交易民事賠償案先河 “光大烏龍指”六類投資者可獲賠 0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5-10-01/950884.html

9月30日開庭共涉及全國範圍內61個相關案件,均為光大證券烏龍指引發的內幕交易民事賠償案件。其中8名投資者中的6名獲得2220元到200980元的民事賠償,共計296124元。

 

每經記者 王一鳴

 

全國首例投資者勝訴的內幕交易民事賠償案件已誕生。

國慶長假前最後一天,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簡稱“上海二中院”)對原告張某等8名投資者訴光大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證券、期貨內幕交易責任糾紛案作出一審宣判,6名投資者勝訴。

據悉,9月30日開庭共涉及全國範圍內61個相關案件,均為光大證券烏龍指引發的內幕交易民事賠償案件。其中8名投資者中的6名獲得2220元到200980元的民事賠償,共計296124元。

原告代理律師之一的嚴義明律師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這是全國首例股民勝訴的內幕交易民事賠償案件,屬於一種進步,對未來的同類型案件有著極大借鑒意義,並促進證券市場的良性發展。

訴訟時效至11月14日截止

“本次判決的時間點有些晚,當然,法院判決晚也有客觀因素的影響。這畢竟是中國首例投資者勝訴的內幕交易案,法院在作出判決前需要大量的研究、思考、斟酌以及學習他國的做法以求最後作出最公正的判決。”嚴義明闡述,同時,法院認為楊劍波訴中國證監會行政訴訟一案與本案存在一定關聯,在作出本案判決前需等待參考楊劍波案件的訴訟結果。

上海市華榮律師事務所合夥人許峰則向記者稱,法院判決勝訴後,更多的投資者正來向他在咨詢。“現訴訟時效還剩1個多月(訴訟時效截止日期為2015年11月14日),對於之前觀望的眾多投資者來說,準備訴訟的時間就比較緊張。”他坦言。

據上海二中院披露,2013年8月16日11時05分,光大證券公司在進行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以下簡稱ETF)申贖套利交易時,因程序錯誤,其所使用的策略交易系統以234億元的巨量資金申購股票,實際成交72.7億元。在當日下午13時開市後,光大證券公司在未披露的情況下通過賣空股指期貨、賣出ETF對沖風險,至14時22分才公告稱“公司策略投資部自營業務在使用其獨立套利系統時出現問題”。

同年11月,中國證監會對光大證券公司作出行政處罰決定,認定光大證券公司在內幕信息公開前將所持股票轉換為ETF賣出和賣出股指期貨空頭合約的行為構成內幕交易行為,作出沒收及罰款5.2億元等處罰。

自2013年12月起,投資者訴光大證券公司證券、期貨內幕交易責任糾紛案件陸續訴至上海二中院,2014年12月26日,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對原告楊劍波訴被告中國證監會行政處罰、市場禁入決定兩案一審公開宣判,兩案均判決駁回楊劍波訴訟請求。楊劍波不服上訴,2015年5月,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跟風買入受損自擔風險

在外界最為關註的因果關系認定層面,上海二中院認為,中國證監會的行政處罰以及相關行政訴訟生效判決已認定光大證券公司在內幕信息公開前將所持股票轉換為ETF賣出和賣出股指期貨空頭合約的行為構成內幕交易行為,可以作為本案認定的依據。

光大證券公司在不披露的情況下即進行所謂對沖操作以規避損失,應認定存在過錯。其內部的《策略投資部業務管理制度》,不能違反禁止內幕交易的法律規定,不影響對光大證券公司過錯的認定。在光大證券公司內幕交易期間,如果原告投資者進行50ETF、180ETF及其成份股、IF1309、IF1312交易且其主要交易方向與光大證券公司內幕交易方向相反的,推定存在因果關系。光大證券公司應對其過錯造成的投資者損失予以賠償。

至於損失計算,則應以原告投資者的實際交易情況,考慮交易價格與基準價格的差額,區分不同情況合理計算損失金額。而對於原告投資者在非內幕交易時間段進行的交易,屬於跟風買入受損,光大證券公司對投資者的損失並無過錯,由投資者自行負擔投資風險。

據此,上海二中院對8起案件作出一審判決,支持了張某等6名投資者的全部或部分訴訟請求,其中,張某等6名投資者分別獲得2220元到200980元的民事賠償。不過,亦駁回了王某等兩名投資者的訴訟請求。

原告方代理律師上海傑賽律師事務所王智斌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光大證券方面並未當庭提出上訴,如光大證券未在10月15日前上訴的,則本判決將生效,光大證券需要在判決生效後10日內履行賠償責任。如果光大證券提起上訴,案件將進入二審程序。

根據上述相關判決書,王智斌梳理了以下六類投資者可依法向光大證券索賠:

1、2013年8月16日13時至14時22分期間開買IF1309的股指期貨投資者;

2、2013年8月16日13時至14時22分期間開買IF1312的股指期貨投資者;

3、2013年8月16日13時至14時22分期間買入50ETF的投資者;

4、2013年8月16日13時至14時22分期間買入180ETF的投資者;

5、2013年8月16日13時至14時22分期間買入上證50成分股的投資者;

6、2013年8月16日13時至14時22分期間買入上證180成分股的投資者。

 

下為經嚴律師同意選用的《判決書》(節選)






  • 每日經濟新聞
  • 何劍嶺
  • 每經記者 王一鳴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021-60900099轉688讀者熱線:400889000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或 028-86740011 廣州:020-89660257

每經網客戶端推薦下載

每經網首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2823

光大“烏龍指”八起糾紛案判決 六起獲賠近30萬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9/4693538.html

光大“烏龍指”八起糾紛案判決 六起獲賠近30萬

一財網 王娟娟 2015-09-30 18:46:00

“光大證券公司在不披露的情況下即進行所謂對沖操作以規避損失,應認定存在過錯。其內部的《策略投資部業務管理制度》,不能違反禁止內幕交易的法律規定,不影響對光大證券公司過錯的認定。在因果關系認定方面,在光大證券公司內幕交易期間,如果原告投資者進行50ETF、180ETF及其成份股、IF1309、IF1312交易且其主要交易方向與光大證券公司內幕交易方向相反的,推定存在因果關系。”

時隔兩年多之後,光大“烏龍指”事件再起波瀾,光大證券(601788.SH)也終因該事件將正式面臨來自投資者的集體索賠,在國慶節前引發各方側目。

9月30日下午,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下稱上海二中院)門口聚集了數十位投資者和多家媒體記者,等待法院對原告張某等8名投資者訴光大證券“烏龍指”事件證券、期貨內幕交易責任糾紛案做出一審宣判。《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現場獲悉,這8名投資者發起的針對光大證券“烏龍指”事件的訴訟,有六起勝訴,8名投資者中的6名獲得2220元到200980元的民事賠償,共計約29.61萬元。

值得玩味的是,作為本案的被告,光大證券相關代表在下午開庭前遲到,導致庭審延遲。 除此之外,在法院宣布判決前光大證券代理律師再次堅稱,光大證券在2013年8月16日11時05分的交易系統“烏龍”,並未導致股指的大幅飆升,而是其他投資者跟風買入,隨後股指才順勢上漲,後來的大盤下跌也是因為沒基本面支撐。

“光大證券執行的是中性策略,後來的對沖行為是應該的,不應該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光大證券代理律師當庭再次辯稱。

光大“烏龍指”案件事發於2013年8月16日,當日上午11時05分,光大證券自營部門發生了交易系統“烏龍”,出現數百億的錯誤下單,隨後滬指即刻出現了大幅拉升,一分鐘內漲幅超過5%。當天下午,光大證券宣布停牌,並在未披露的情況下通過賣空股指期貨、賣出ETF對沖風險,自稱鎖定虧損。同年11月,證監會認定,光大證券當天下午采取的對沖措施構成內幕交易行為,作出沒收及罰款5.2億元等處罰。

某原告代理律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實際上,本次八起案件只是光大“烏龍指”系列案件的冰山一角。自2013年12月,上海二中院受理首起光大“烏龍指”索賠案起,相關案件已共計120余起,該律師代理的就共有數十起,而9月30日共判決兩起,皆勝訴。

“相信十一假期之後會有更多投資者看到判決結果,加入進來。”該律師稱。

從30日下午現場判決情況來看,上海二中院認為,中國證監會的行政處罰以及相關行政訴訟生效判決已認定光大證券公司在內幕信息公開前將所持股票轉換為ETF賣出和賣出股指期貨空頭合約的行為構成內幕交易行為,可以作為八起案件的認定依據。

“光大證券公司在不披露的情況下即進行所謂對沖操作以規避損失,應認定存在過錯。其內部的《策略投資部業務管理制度》,不能違反禁止內幕交易的法律規定,不影響對光大證券公司過錯的認定。在因果關系認定方面,在光大證券公司內幕交易期間,如果原告投資者進行50ETF、180ETF及其成份股、IF1309、IF1312交易且其主要交易方向與光大證券公司內幕交易方向相反的,推定存在因果關系。”法院認定,光大證券公司應對其過錯造成的投資者損失予以賠償。

至於損失計算,法院則稱,應以原告投資者的實際交易情況,考慮交易價格與基準價格的差額,區分不同情況合理計算損失金額。而對於部分原告投資者在非內幕交易時間段進行的交易,屬於跟風買入受損,光大證券公司對投資者的損失並無過錯,無法認定存在法律上的因果關系,由投資者自行負擔投資風險。

所謂的光大內幕交易時間段,第一財經日報現場獲悉,是指2013年8月16日下午開盤後,光大證券進行對沖風險交易到發布公告、承認套利系統出現問題這期間。“從判決書來看,基本當天上午買入股票、股指期貨等造成損失向光大索賠的投資者均未獲得法院支持,而下午的內幕交易時間段進行相關交易而受損的都獲得了法院支持。”另一原告代理律師在庭審後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如是稱。

據上述理由,上海二中院對王某等兩名投資者非光大“烏龍指”內幕交易階段的索賠不予支持,駁回訴訟請求。

對於光大”烏龍指“系列案件隨後走勢,除原告方或隊伍繼續壯大外,有原告代理律師亦稱,被告光大證券大可能不服判決,將再進行上述謀求變數。

編輯:許雲峰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2841

“光大烏龍指”系列案宣判內幕交易索賠勝訴零突破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2263

福州光大證券一營業部搬遷後留下的舊址玻璃上海報、標誌燈未被清理。 (CFP/圖)

法院:由投資者通過證據證明內幕交易的因果關系幾乎不可能,相當於架空了內幕交易懲罰制度,不符合立法本意。

學者:從執法和維權的路徑上看,中國是以公共執法作為起點,逐步興起私人訴訟、民事賠償。盡管我們和一些西方國家在思路、側重上不盡相同,但也正在兩個方向上一起發展。

兩年多後,在“光大烏龍指”事件中受損的散戶,終於為自己討了個說法。

鏈接

2013年8月16日早盤,A股突然暴漲,引起整個市場劇烈波動。事後發現,這是因為當天11時05分,光大證券在進行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申贖套利交易時,因程序錯誤,以234億元的資金進行申購,實際成交72.7億元。為了彌補損失,當日光大證券在尚未公告的情況下,做了股指期貨等回補交易。在這一過程中,許多投資者作出與市場漲跌方向相反的操作,遭受損失。

2015年9月30日下午,8起投資者訴光大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內幕交易民事賠償案,在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宣判。其中,6名投資者勝訴,分別獲得2220元至200980元不等的賠償。

對此,原告代理律師之一王智斌的感情有點複雜。“首先是驚喜,這畢竟是內幕交易領域勝訴第一案。”他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此前國內所有同類案件,包括2012年由黃光裕內幕交易引發的民事賠償,全部敗訴。但另一方面,他又不乏遺憾,“比如在賠償範圍、損失計算方法上,判決略顯保守”。

消息一出,原本持觀望態度的小股民躍躍欲試。

“十一”長假後不到一周,身為原告代理律師的許峰,便收到上百名投資者的訴訟意願;另一原告代理律師林嶸也與十多名投資者簽下了民事訴訟委托代理協議,“還有更多的人在準備材料,比如身份證件、開戶合同、‘8·16’當天的交易記錄等”。

訴訟時效僅剩一個月

對於現在的結果,原告代理律師之一的嚴義明稱之為“法院對投資者階段性的交代”。因為在“光大烏龍指”事件中,上海二中院共受理相關民事賠償案件109起,但至今僅上述8起宣判。

在這8份判決中,法院確認了2013年8月16日下午13時至14時22分為光大證券內幕交易時間段,並支持了該時段內IF1309、IF1312、50ETF、180ETF、上證50成分股、上證180成分股六大類投資者的賠償請求。“但除了這幾個品種,還有很多原告交易了其他品種,比如滬深300指數基金、滬深300成分股及其他指數基金、成分股等。對於這些類型的案件,法院還沒判決。”王智斌說。

在律師們看來,法院可以透過判決向受損投資者釋放信號,告訴他們哪些交易損失可以獲賠、哪些不能,投資者也會在此基礎上做出判斷,決定是否起訴。但直到現在,法院對一些交易類型、交易品種能否獲賠並未給出明確態度,這會讓許多潛在的案件原告推遲起訴,繼續觀望。

從索賠金額來看,上海二中院受理的109起訴訟涉及標的1200多萬。但據《中國經營報》報道,滬深兩市在“8·16”當天整體損失27億。“兩相對比就能看出,現在提起訴訟的投資者只是冰山一角,絕大多數受損的股民還沒進入訴訟程序。”林嶸表示。

第一批8起案件判決約半個月後,10月12日,上海二中院再次傳出消息,稱10月23日將對相關案件再次大量宣判。同時,對於此前已在法院立案但尚未開庭的案件,合議庭將走完庭審程序。許峰猜測,或許這一次,法院會給其他交易類型、交易品種的投資者一個全面、明確的答複。

消息傳來當天,許峰便通過微信公號發布了這個信息。在微信中,他羅列了6種交易類型和170多個股票品種,希望符合要求的投資者與他聯系,提起訴訟。

與此同時,“光大烏龍指”案的訴訟時效正在一步步迫近。依據民法通則並參照最高法院《關於審理證券市場因虛假陳述引發的民事賠償案件的若幹規定》(下稱“關於虛假陳述的司法解釋”),訴訟時效即將在2015年11月14日屆滿。也就是說,即便有投資者在第一批判決後立刻決定起訴索賠,他們也只有一個半月的時間委托律師、準備訴訟材料,時間倉促。而那些至今態度曖昧、舉棋不定的小股民,法律留給他們的決策時間、回旋余地越來越少。

為此,許峰於10月9日致函最高法院、上海高院和上海二中院,申請將訴訟時效適當延長半年至一年。

在上市公司違規操作引發的民事賠償案件中,這樣的延期早有先例。2001年的銀廣廈事件後,銀川中院曾因刑事案件的審理需要,對民事賠償案件暫緩受理。為此,最高法院特別批複,同意將銀廣廈案的訴訟時效延長3個月。

“光大烏龍指”案與銀廣廈案多少有些相似。2014年12月,上海二中院也曾通知延期審理,原因在於光大證券策略投資部原總經理楊劍波對證監會提起了行政訴訟。“其實楊劍波案是他個人對證監會的行政處罰不服,與我們的索賠沒有必然聯系。”王智斌告訴南方周末記者,但法院在事實上中止了審理,庭審結束後一年多方才宣判。

小股民無需自證因果關系

10月12日,有消息稱“光大烏龍指”案第二批即將宣判的那一天,股市一片飄紅。截至當日收盤,滬指漲幅3.28%,深成指漲幅4%,創業板指漲幅4.52%;兩市全天成交額9252億。

“股市大漲和案子的判決可能沒有直接關系,但內幕交易領域的民事賠償案首次勝訴,無疑提升了投資者對市場的信心。”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說。

多年來,投資者因內幕交易損失索賠的案件從未勝訴。2008年,投資者訴天山股份原副總經理陳建良內幕交易案,原告撤訴;2009年,投資者起訴大唐電信公司董事潘海深內幕交易案,原告敗訴;2012年,投資者訴黃光裕內幕交易案,原告撤訴後再次起訴,但同樣以失敗告終。

劉俊海認為,證明投資者損失與內幕交易的因果關系,一直是此類案件中散戶維權的難點、痛點。“因為傳統的侵權責任中誰主張誰舉證。但要想讓原告小股民找出證據,證明二者間的因果關系,這實在太難了。”

在證券市場中,除內幕交易外,上市公司的違規操作還有虛假陳述、操縱市場兩類。2003年,最高法院針對虛假陳述做出司法解釋,在投資者損失與虛假陳述行為因果關系方面采用了推定原則。“也就是說,要由被告方證明二者間沒有因果關系,否則即可推定有因果關系。”劉俊海解釋。

在“光大烏龍指”案的判決中,上海二中院參照了“關於虛假陳述的司法解釋”,首次將因果關系推定運用到內幕交易案件中。在判決中,法院寫道:“由投資者通過證據證明內幕交易的因果關系幾乎不可能,相當於架空了內幕交易懲罰制度,不符合立法本意。”另外,由於光大不能證明其他市場風險介入導致價格波動,所以其對因果關系的否認,法院不予支持。

“看得出來,法官在這個案子上確實下了功夫,很認真,能寫出這樣的判決不容易。”嚴義明說。許峰告訴南方周末記者,為了這個案子他看了不少資料,“通過判決我發現,很多我看過的東西,比如國外的立法、學術論文,法官們也看過”。

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郭靂認為,判決中對因果關系的論證是本案的一個亮點,而黃光裕案三年之後法院對此有所突破,得益於時代的整體氛圍。近年來,國家越來越多地強調投資者保護,2013年底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資本市場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保護工作的意見》,更是指向明確。

“這說明我們意識到了中小投資者的弱勢地位,意識到了他與強大的機構投資者完全無法博弈。在資本市場的法治進程中,我們正從形式平等走向實質平等。”劉俊海說。

10月7日晚間,國慶長假尚未結束,光大證券便發出公告稱將向上海高院提起上訴;與此同時,勝訴方原告代理律師之一的林嶸也表示,自己的當事人已經上訴。

在林嶸看來,表面上看原告一審勝訴,但實際上很多訴訟主張無法實現。“比如損失計算方法不夠科學,賠償範圍過於狹窄;而且從當天上午11時05分‘烏龍指’開始直到15時收盤,甚至部分隔夜的交易,也應該賠償”。

嚴義明和王智斌各有一名當事人,因為在非內幕交易時段內進行交易而敗訴,目前,兩名當事人正在考慮是否上訴。“這麽重大的案子里,一審判決可能並不是二中院自己的意思,而是上海高院,甚至最高院的想法,所以上訴改判的可能性非常小。”一名原告代理律師向南方周末記者表示,“但不管最終結果能否改變,上訴都是在表達我們的態度和意見。”

從公共執法到私人訴訟

盡管“光大烏龍指”案的二審尚未到來,最終結果還未可知,但律師們已然希望把一審判決中的“勝利果實”固化下來。

自從2003年發布了“關於虛假陳述的司法解釋”,最高法院一直在醞釀內幕交易行為下民事賠償案件的司法解釋。但之所以遲遲沒有出臺,最大的原因在於此類案件的基層判例太少。

“可是基層法院又有司法解釋依賴癥,少了這根拐棍就不肯走路。要麽不立案,要麽拖著不判,要麽和稀泥、調解結案。這哪能出得了判例啊?”劉俊海將司法系統內的這種現狀比喻成一個怪圈兒,就像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一樣,難以找到答案。

劉俊海認為,法院不願判、不敢判,主要是害怕判錯、害怕承擔責任,這在很大程度上歸因於上市公司的強勢地位。

對於這種說法,嚴義明表示認可。他指出,在內幕交易等上市公司違規操作的案件中,地方保護的現象時有發生;有些風險代理案件中,原告律師甚至從訴訟雙方收取傭金,“比如法院只判決或調解支持了原告60%的賠償金額,被告方就會把剩下40%的律師費補給你”。嚴義明說,“光大烏龍指”案能有現在的結果,說明受到法律外的影響相對較小。

據知情者向南方周末記者透露,“光大烏龍指”事件一出,最高法院便在是否應該立案的問題上寫出報告,送領導定奪;最高法院領導還就此事專門與證監會高層溝通。

2013年8月16日“光大烏龍指”事件發生後,證監會短短3個月內便完成調查。11月14日,證監會下達對光大證券的行政處罰,11月15日,最高法院就下發通知,指定省區市政府所在地的中級法院管轄本案的一審。

有了證監會和最高法院的兩項動作後,一些業內人士就對“光大烏龍指”案進入民事訴訟程序,進而可能勝訴有了高度預期。

上海二中院正是被告光大證券住所地的中級法院,且符合通知要求,因此集中受理了股民們的起訴。

至於一審結果,郭靂認為,“雖然在賠償範圍、損失計算方法等細節問題上有所爭議,但總體格局和邏輯,與我們此前的猜想基本相同。”

不過,與其他小股民索賠的案件相比,“光大烏龍指”案似乎難以複制。

“根據虛假陳述的司法解釋,如果沒有證監會或財政部的行政處罰,是不能起訴的。這就像是一個枷鎖,一下子擋住了一大批人,讓你不能自由維權。”王智斌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有些案件的行政處罰過於拖沓,很多投資者甚至已經忘記了利益受損的事實、提起訴訟的權利。“比如在寶碩股份虛假陳述案中,從2006年10月證監會河北局對它立案調查,到2014年8月證監會發出行政處罰決定,歷時八年。”

“從執法和維權的路徑上看,中國是以公共執法作為起點,逐步興起私人訴訟、民事賠償。盡管我們和一些西方國家在思路、側重上不盡相同,但也正在兩個方向上一起發展。”郭靂說。

(實習生楊晴對本文亦有貢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4989

光大“烏龍指”案二次判決:18起案件獲賠66萬元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0/4701645.html

光大“烏龍指”案二次判決:18起案件獲賠66萬元

一財網 王娟娟 2015-10-23 19:11:00

備受矚目的光大“烏龍指”糾紛案迎來了第二次判決,更多的投資者獲得法院支持,被判勝訴,23日下午,第二批23起同類案件再獲一審判決,其中18起獲得3480元到134640元共計66萬元賠償

備受矚目的光大“烏龍指”糾紛案迎來了第二次判決,更多的投資者獲得法院支持,被判勝訴。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從被告代理律師處獲悉,繼2015年9月30日上海第二中級人民法院(下稱“上海二中院”)對首批8起投資者訴光大“烏龍指”案件作出一審宣判後,10月23日下午,第二批23起同類案件再獲一審判決,其中18起獲得3480元到134640元共計66萬元賠償。

原告投資者代理律師許峰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此次判決的18個案件在種類上並沒有超出9月30日判決的種類範圍,仍為股指期貨投資者、ETF基金對應的樣本股投資者,而各界更加關註的滬深300樣本股中與上證50上證180樣本股重合之外的部分,目前仍沒有判決。

實際上,光大證券因為“烏龍指”事件將面臨的賠償遠不止此。

記者采訪了解到,10月20日,原告代理律師已經再次向法院提交了60個投資者的索賠案件,總金額約為750萬元。

“標的上主要是股指期貨投資者,10月底,我們將再次向法院提交一批投資者的索賠立案材料。”某原告律師稱。

不過,外界擔心,光大“烏龍指”事件發生已近兩年時間,在有限的訴訟期內更多投資者將無法獲得賠償。

光大“烏龍指”案件事發於2013年8月16日,當日上午11時05分,光大證券自營部門發生了交易系統“烏龍”,出現數百億的錯誤下單,隨後滬指即刻出現了大幅拉升,一分鐘內漲幅超過5%。當天下午,光大證券宣布停牌,並在未披露的情況下通過賣空股指期貨、賣出ETF對沖風險,自稱鎖定虧損。同年11月,證監會認定,光大證券當天下午采取的對沖措施構成內幕交易行為,作出沒收及罰款5.2億元等處罰。

針對訴訟期問題,許峰告訴記者,原告律師一方已向上海二中院申請延長訴訟時效申請半年到一年,不過,法院方面告知可直接向最高院申請。

“10月16日,我們已向最高法院提交申請延長訴訟時效,目前申請延長的律師建議法院已經簽收,目前還在等待,但希望不大。”

值得註意的是,作為被告方的光大證券也並未乖乖就範,服從判決。“10月21日,我們已經收到法院送達的光大證券對9月30日判決案件的上訴狀,估計只要時效沒滿,他們估計肯定上訴到底。”原告律師稱。

記者曾就光大“烏龍指”糾紛案件試圖采訪光大證券相關人士,對方則稱“一切以公告為準。”

編輯:王樂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6040

英媒烏龍報道誘發暴跌 美元創近7年最大單日跌幅 0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5-12-07/967985.html

由於英國《金融時報》因搶發導致烏龍報道,以及歐洲央行存款利率下調不及市場預期,當天外匯市場短時間內發生劇烈波動,全天歐元兌美元暴漲逾3%,美元指數大跌2.22%至97.78,創下近7年來最大單日跌幅。

每經記者 萬敏  

12月3日,歐洲央行召開例行貨幣政策會議,決定下調歐元區隔夜存款利率10個基點至負0.30%,維持主導利率和隔夜貸款利率在0.05%和0.30%不變,這是歐洲央行2014年9月以來首次調整利率。

不過,由於英國《金融時報》因搶發導致烏龍報道,以及歐洲央行存款利率下調不及市場預期,當天外匯市場短時間內發生劇烈波動,全天歐元兌美元暴漲逾3%,美元指數大跌2.22%至97.78,創下近7年來最大單日跌幅,引發全球市場劇烈震動,亦使得美元後市走勢蒙上迷霧,市場預期出現分化征兆。

歐央行寬松不及預期

北京時間12月3日20點38分,在歐洲央行行長徳拉吉公布當天會議決議前7分鐘,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稱,歐洲央行意外維持利率不變,該報道導致歐元兌美元瞬間暴漲100個基點。但後來歐洲央行官方公布的結果為降息10個基點,歐元兌美元又狂跌至1.0499,然後又再度飆升逼近1.07。1分鐘內上下200個基點,如此巨大的波動讓市場措手不及。

事實上,此次歐洲央行的行動遠不及市場預期:降息僅10個基點,且主要再融資利率不變,延長QE也只到2017年3月,未強調購買債券的速度和規模,這使得外界對歐元的貶值預期大打折扣。

據《金融時報》報道,歐洲央行未能放“大招”是因為德拉吉沒能說服五位決策者支持加大寬松力度。路透則援引知情人士解釋稱,此次歐洲央行讓市場失望純屬決策者有意為之。

與此同時,美聯儲主席耶倫在當天美國國會發表證詞時重申,10月以來的經濟數據符合美聯儲就業市場改善的預期,暗示美聯儲將很快啟動首次加息。耶倫表示,美國經濟已經取得了很大進展,勞動力持續改善也有利於加強通脹在中期內回歸2%目標的信心,未來加息路徑仍然取決於未來數據。她警告稱,推遲加息太久會存在未來突然緊縮的風險,幹擾金融市場,甚至將經濟推向衰退。

耶倫講話後美元指數跌幅擴大,盤中大跌逾2%,刷新近4周低點97.59。不過,在次日(12月4日)美國勞工部公布好於預期的非農就業數據後,美元指數上漲0.57%,升至98.34。

加息未必等於強美元

兩周後的12月15~16日,美聯儲將舉行FOMC會議,市場預期美聯儲屆時將結束2008年12月以來的零利率狀態,啟動多年來首次加息。不過,在對美聯儲加息形成一致預期的同時,市場對美元在美聯儲加息之後的走勢卻開始出現分歧。

一位分析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長期來看,美元仍是強勢貨幣,但歐元寬松力度低於預期顯然將分流原本可能流向美元的資產,美聯儲加息落地之後全球市場的反應和美元走勢還有待觀察。

興業證券研報則指出,美國11月良好的就業數據為加息掃清了最後障礙,12月16日美聯儲會議很可能開啟首次加息。不過,加息未必等於強美元。非農數據公布後,美國10年期和2年期國債收益率小幅沖高後回落,美元指數和標普股指期貨波動有限,顯示市場已經充分預期。歷次美聯儲首次加息時反而往往是美元的階段性高點,新興市場資產的壓力也在首次加息落地後減弱。最近兩日,歐央行繼續寬松而美聯儲加息概率上升,美元反而大幅下挫,或已開始反映預期落地。

瑞銀財富管理在最新報告中預計,歐洲央行加大寬松力度會令歐元承壓,但同時充裕的流動性將利好歐股。法國巴黎銀行分析師預計,歐洲央行擴大寬松使歐元兌美元匯價可能很快走貶。不過,該行也指出,雖然市場對歐洲央行長期維持寬松的預期將使歐元兌美元匯價在2016年延續跌勢,但近期仍有空頭回補的空間。

人民幣匯率方面,在美元指數大跌的第二天(12月4日),人民幣中間價報6.3851,走升131個基點。不過,即期市場方面似乎並未受到這一漲幅的影響,當日在岸人民幣兌美元收報6.4005,盤中一度創逾三個月新低。離岸市場,人民幣兌美元也下跌超過200個基點。

在市場人士看來,人民幣近期貶值空間不大。如果最終美聯儲加息力度不及預期,人民幣反而可能存在升值的空間。

  • 每日經濟新聞
  • 賈運可
  • 每經記者 萬敏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021-60900099轉688讀者熱線:400889000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或 028-86740011 廣州:020-89660257

每經網客戶端推薦下載

每經網首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343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