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滬深股指縮量震蕩,油服概念逆市走強

周四早盤滬深兩市股指繼續震蕩走低,滬指開盤失守5日均線,盤中藍籌股走勢分化,滬指於5日及10日均線之間展開震蕩整理。深圳市場上,由於概念股紛紛走軟,深市股指早盤整體表現較弱,創業板指盤中先後跌破5日及10日均線支撐,一度跌近1%。截至上午收盤,滬深兩市主要股指全線飄綠,市場成交量較昨日縮量。

午市收盤數據(來源:Wind)

滬深兩市上午收盤,上證綜指收報3,162.23點,下跌7.34點,跌幅0.23%,成交額831億元;深證成指收報10,664.74點,下跌36.58點,跌幅0.34%,成交額1,173億元;創業板指收報1,835.9點,下跌10.77點,跌幅0.58%,成交額398億元。資金方面,央行公開市場今日將進行300億元人民幣7天期逆回購操作,200億元人民幣14天期逆回購操作。因今日有200億元逆回購到期,當日實現凈投放300億元。

盤面上,采掘服務、天津自貿區、粵港澳大灣區、物流、服裝家紡板塊漲幅居前。跌幅榜上,醫藥商業、機場航運、細胞免疫治療、飲料制造以及中藥板塊領跌。

熱點板塊:

周三公布的EIA原油庫存下降,好於市場的預期,油價受此提振再度獲得上行動能。而受此影響,A股市場上,采掘服務板塊周四早盤快速走高。截至上午收盤,中油工程漲停,恒泰艾普漲逾9%,潛能恒信、泰山石油漲逾5%,惠博普、海油工程以及通源石油漲逾4%。

受利好消息影響,物流板塊周四整體走強。截至上午收盤,原尚股份、宏川智慧漲停,恒通股份漲逾6%,怡亞通漲逾5%,嘉城國際、飛力達漲逾3%。消息面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5月16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減征購置稅、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等進一步降低實體經濟物流成本的措施。

跌幅榜上,醫藥商業、機場航運、細胞免疫治療、飲料制造以及中藥板塊領跌。

消息面:

1、工信部、國資委發布深入推進網絡提速降費加快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2018專項行動的實施意見,2018年將加快推進5G技術產業發展,加大網絡降費優惠力度,研究推出規範資費管理相關政策措施。加快IPv6規模部署應用。提升工業互聯網基礎設施能力。

2、商務部稱,中方願意從包括美國在內的世界各國擴大進口,希望美方取消不應有的貿易限制。希望美國停止301調查,中美經貿磋商與301調查無關。

機構觀點:

網信證券指出,MSCI公布相關結果,並未帶動大盤上漲,顯示相關資金並未到位,耐心等待相關標的出現的低吸機會。操作上,短線繼續維持波段操作高拋低吸策略,市場外圍環境不確定性仍然較高,A股或維持區間震蕩結構性行情。在控制好倉位的同時,可逐步布局低估值消費藍籌和創新成長優質標的,低位底部蓄勢滯漲個股近期可逢低關註,後期有補漲潛力。

愛建證券表示,由於本周成交量始終較小顯示多方信心依然不足,同時日線指標已處於高位,隨著股指的上行壓力也開始逐漸增大,因此預期短期市場延續寬幅震蕩,維持控倉精選個股策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266

滬深股指震蕩收紅,次新股板塊再度“爆燃”

周二滬深兩市股指低開震蕩,滬指盤中一度跌破3200點,但最終於60日均線附近處止跌回穩。午後,次新股板塊震蕩走強帶動市場人氣回升,金融、地產等藍籌股也逐步回暖,滬指由綠翻紅,3200點失而複得。深圳市場上,創業板指全天表現較強,尾盤更是出現快速拉升,指數漲近1%。截至全天收盤,滬深兩市股指雙雙收紅,市場成交量較昨日縮量。

上證綜指分時走勢圖

 

滬深兩市全天收盤,上證綜指收報3,214.35點,上漲0.51點,漲幅0.02%,成交額1,857億元;深證成指收報10,765.81點,與前一交易日持平,成交額2,524億元;創業板指收報1,876點,上漲13.52點,漲幅0.73%,成交額882億元。資金方面,央行開展1000億元逆回購操作。因今日有1000億元逆回購到期,當日實現零投放零回籠。

盤面上,養殖業、次新股、通信設備、二胎概念以及燃氣水務板塊漲幅居前。跌幅榜上,鈦白粉、租售同權、海南板塊、PM2.5概念以及煤炭開采板塊領跌。

兩市近5日成交量

今日股市漲跌統計

熱點板塊:

養殖板塊周二整體表現強勢,臨近尾盤,板塊再度出現拉升,漲幅躍居兩市首位。截至收盤,益生股份、民和股份漲停,聖農發展漲逾6%,牧原股份漲逾5%。信達證券分析指出,隨著2017年四季度父母代種雞存欄量開始進入下行通道,行業供需情況不斷改善,禽養殖行業已經進入預期修複期,景氣度預計有望維持1-2年的時間。

中興今日確認了美國將取消對其銷售禁令的消息屬實,並已準備了業務重建、管理層重組等T0方案。受此影響,5G概念、通信設備板塊周二盤中強勢反彈。截至全天收盤,廣和通、天邑股份、七一二、超訊通訊、中富通以及科創新源等先後漲停,天孚通信、費榮達漲逾8%,盛路通信漲逾7%,光弘科技、三維通信、英維克漲逾6%。

跌幅榜上,鈦白粉、租售同權、海南板塊、PM2.5概念以及煤炭開采板塊領跌。

板塊漲幅榜

板塊跌幅榜

個股監控:

主力搶籌前十

主力拋售前十

消息面:

1、江蘇省發改委開展《江蘇省沿江城市群城際軌道交通網規劃(2018-2035年)》修編工作,今年全省鐵路建設主要目標為,全年完成鐵路建設投資420億元。到2020年,江蘇鐵路總里程將達4000公里以上,鐵路幹線新增運營里程1500公里,其中時速200公里以上快速鐵路達3000公里左右。

2、國家統計局披露的數據顯示,4月鐵路貨運量同比增長1.4%,報3.05億噸;1-4月鐵路貨運量同比增長6.1%,報12.9億噸。

機構觀點:

愛建證券表示,近期股指始終在多空分界嶺上方強勢震蕩整理,表明多方還是略占優勢。目前日線指標再次在高位形成粘合糾結,考慮到當日留下的周線缺口以及市場近乎普漲的因素,同時隨著股指回升離箱體頂部也越來越近,未來股指的壓力將逐步增大,預期短期市場寬幅震蕩或難以避免,維持控倉精選個股操作策略。

國都證券指出,此次中美貿易談判共識進度超預期,消除了2018年全球經濟發展最大的不確定性,有望提振市場風險偏好,估值修複有望延續。結合A股正式納入明晟指數等利好催化,及中長期業績增長確定性、估值縱橫向安全邊際,可深挖業績估值匹配的新藍籌(總市值300-500億元)—公司治理結構完善、行業競爭力領先、行業格局重塑空間大、盈利改善與業績增長拐點明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569

石化雙雄帶頭砸盤,滬深股指全線大跌

周三(5月23日)滬深兩市股指低開低走,周期股盤中集體回調,石化雙雄跌逾3%。受此影響,上證50指數全天跌幅持續擴大,並先後失守20日均線及30日均線支撐;上證綜指盤中失守3200點,並跌穿5日、10日及60日均線支撐。深圳市場上,盡管集成電路概念午後回暖,但並未扭轉指數頹勢,創業板指尾盤加速回調,將前兩日盡數回吐。截至全天收盤,滬深兩市股指全線飄綠,市場成交量較昨日放量。

上證綜指分時走勢圖

滬深兩市全天收盤,上證綜指收報3,168.96點,下跌45.39點,跌幅1.41%,成交額1,993億元;深證成指收報10,631.12點,下跌134.69點,跌幅1.25%,成交額2,613億元;創業板指收報1,845.97點,下跌30.03點,跌幅1.6%,成交額939億元。資金方面,央行開展了1500億元逆回購操作。因今日有1800億元逆回購到期,故實現凈回籠300億元。

盤面上,海南板塊、交運設備、電力、汽車零部件以及集成電路板塊漲幅居前。跌幅榜上,煤炭開采、燃氣水務、油品改革、基礎化學以及草甘膦板塊領跌。

兩市近5日成交量

今日股市漲跌統計

熱點板塊:

得益於進口汽車關稅下降,汽車零部件板塊周三盤中強勢領漲。截至全天收盤,躍嶺股份、迪生力、斯太爾、越博動力、隆盛科技、萬通智控、朗博科技、亞普股份、西儀股份、浩物股份先後漲停。新泉股份、藍黛傳動、金麒麟漲逾5%

電力板塊今日盤中逆勢走強,個股表現較為活躍。截至全天收盤,嘉澤新能漲停,聯美控股、華能國際漲逾7%,寶新能源、福能股份漲逾5%。消息面上,政府相關管理部門近日召開煤電工作會議,主要討論控制電煤價格,要求各方執行相關措施,力爭在6月10號前將5500大卡北方港平倉價引導到570元/噸以內,煤價下跌對電力板塊構成利好影響。

跌幅榜上,煤炭開采、燃氣水務、油品改革、基礎化學以及草甘膦板塊領跌。

板塊漲幅榜

板塊跌幅榜

個股監控:

主力搶籌前十

主力拋售前十

消息面:

1、工信部、財政部印發《國家新材料產業資源共享平臺建設方案》,建設方案提出,到2020年,圍繞先進基礎材料、關鍵戰略材料和前沿新材料等重點領域和新材料產業鏈各關鍵環節,基本形成多方共建、公益為主、高效集成的新材料產業資源共享服務生態體系。

2、中央政府采購網日前發布《2018-2019年中央國家機關信息類產品(硬件)和空調產品協議供貨采購項目征求意見公告》,其中提出,在2018-2019年中央國家機關采購的臺式機和筆記本都要求預裝國產預裝國產LINUX操作系統。

機構觀點:

網信證券指出,滬指上方壓力在3242點缺口附近,近期一次性突破的概率較小,但指數系統性風險不大,部分大漲個股不妨進行波段操作。合理調控好倉位,把握板塊輪動節奏,逢低進行吸納。

中原證券認為,未來滬指能否突破盤局,向上突破,仍需政策面以及成交量的有效配合,因此投資者耐心等待突破信號的出現。預計滬指短線繼續圍繞3200點蓄勢整固的可能性較大,創業板市場短線圍繞1850點震蕩整理的可能性較大。建議投資者短線謹慎關註通訊、醫藥制造以及部分次新股的投資機會,中線建議繼續關註部分績優二線藍籌的投資機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645

滬深股指午後加速回調,軍工板塊領跌

周四滬深兩市股指繼續弱勢震蕩,盤中,軍工、半導體、汽車零部件等熱點概念紛紛回調,而券商、銀行等藍籌股也同樣表現弱勢。午後,兩市股指加速回調,深成指跌穿20日及30日均線支撐,上證綜指也再度逼近3150點。相比之下,創業板指跌幅相對較窄,並於20日均線上方尋得支撐。截至全天收盤,滬深兩市股指全線飄綠,兩市成交量較昨日縮量近800億元。

上證綜指分時走勢圖

滬深兩市全天收盤,上證綜指收報3,154.65點,下跌14.31點,跌幅0.45%,成交額1,606億元;深證成指收報10,564.13點,下跌66.99點,跌幅0.63%,成交額2,215億元;創業板指收報1,838.4點,下跌7.57點,跌幅0.41%,成交額788億元。資金方面,央行開展了400億元逆回購操作。因今日有400億元逆回購到期,故實現零投放零回籠。

盤面上,海南、賽馬概念、自由貿易港、細胞免疫質量以及酒店餐飲板塊漲幅居前。跌幅榜上,國防軍工、藍寶石、人臉識別、采掘服務以及工業互聯網概念領跌。

兩市近5日成交量

今日股市漲跌統計

熱點板塊:

國務院日前同意實施《海南省總體規劃(空間類2015~2030)》,受此影響,海南板塊近期持續表現活躍,周四板塊個股更是上演漲停潮。截至全天收盤,海南瑞澤、海汽集團、鈞達股份、海峽股份以及海航創新漲停,大東海A漲逾8%,海南高速漲逾7%,京糧控股漲逾6%,欣龍控股、*ST椰島漲逾5%。

生物制藥概念周四整體表現活躍,細分領域中,細胞免疫治療板塊漲幅居前。截至全天收盤,國際醫學漲逾9%,和佳股份漲逾4%,佐力藥業漲逾3%,昭衍新藥、華海藥業、萊美藥業、北陸藥業漲逾2%。消息面上,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5月23日聯合發布《關於優化藥品註冊審評審批有關事宜的公告(2018年第23號)》,提出進一步優化藥品註冊審評審批。

跌幅榜上,國防軍工、藍寶石、人臉識別、采掘服務以及工業互聯網概念領跌。

板塊漲幅榜

板塊跌幅榜

個股監控:

主力搶籌前十

主力拋售前十

消息面:

1、中鋼協發布分析文章稱,2018年5月,全國20個城市5大類品種鋼材社會庫存合計環比繼續下降,且降幅有所擴大;除冷軋卷板外,其余4個品種庫存均有所下降。本月庫存總量1139萬噸,環比減少206萬噸,下降15.3%;其中鋼材市場庫存總量1051萬噸,環比減少201萬噸,下降16.1%,港口庫存88萬噸,環比減少5萬噸,下降5.0%。

2、天津市副市長趙海山24日表示,深化改革開放方案,是未來兩到三年進一步深化天津自貿試驗區改革的綱領性文件,主要體現在三方面,一是進一步對標國際高標準規則,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二是進一步培育發展新動能,增創國際競爭新優勢。三是進一步深化協作發展,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示範區。

機構觀點:

萬聯證券指出,短期看,中美貿易摩擦帶來的利好效應在消退,而市場缺乏其他利好的指引,唯一對市場提供支撐的是北上資金的繼續流入。整體看,A股區間波動的格局未變,3200點承壓回落之後盡管下行空間並不大,但操作難度卻較高。防守反擊依然是應對當前市場的主要手段,量能的衰竭或者新的指引因素出現是反擊的前提。

網信證券指出,兩大股指回踩支撐與補缺後,或迎來一定反彈修複行情,建議精選板塊個股適當逢低吸納。操作上,合理調控好倉位,在主線明朗之前以觀望為主,切勿盲目追漲殺跌。適當關註嬰童概念、回購增持、乳業與奶牛養殖、世界杯、創藍籌、大數據、工業互聯網、國產軟件、人工智能等板塊龍頭個股,下跌中逆勢走高的次新股也可參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725

“獨角獸”回歸腳步臨近,滬深交易所CDR試點準備就緒

資本市場的新一輪改革開放正在逐漸成勢,擁抱新經濟成為其最核心的關鍵詞。

5月29日,證監會副主席閻慶民、副主席方星海分別在北京、上海出席論壇並發言,上海證券交易所副理事長張冬科、深圳證券交易所副總經理李輝也在北京介紹了最新的改革進展。

“過不了多久,境外上市的紅籌科技公司將在滬深股市發行CDR(存托憑證),促進中國科技企業與中國資本更好地結合。”方星海稱,證監會正在加緊工作,爭取年底前推出“滬倫通”首款產品。他表示,從產品、投資者、中介商、資金流等各個方面看,可以說,一個全面開放的中國資本市場已見雛形。

據張冬科介紹,交易所在證監會部署下,已經做好了創新企業境內發行股票或CDR試點的各項工作。交易所與相關企業已經進行了對接,在證監會新政實施細則頒布之後,交易所就會具體推進試點工作。

證監會5月4日發布《存托憑證發行與交易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意見反饋截止到6月3日。接近監管層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待征求意見截止,修改報批後就會對外發布。

包容性試點

“獨角獸”回A股的制度條件正在逐步完善。

從國務院轉發創新企業IPO或CDR試點若幹意見、證監會修改兩個IPO辦法、公布CDR發行與交易辦法內容,再到證監會修改證券發行承銷辦法、中國結算公布CDR結算業務細則,接下來的規則制定,將主要集中在滬深交易所。

“大家知道,3月份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證監會《關於開展創新企業境內發行股票或存托憑證試點的若幹意見》,這是創新企業試點的新政。”張冬科認為,創新試點集中在互聯網、大數據等七個領域,針對已經上市的大型紅籌企業、還沒有上市的紅籌企業和境內的創新企業、以及境內的創新企業,需要註意的是,試點的政策含義包括三個方面——包容性、速度快、數量有限。

無論是CDR試點還是創新企業IPO,都是資本市場擁抱新經濟的具體體現。隨著行政審核權、監管權力逐漸下放,滬深交易所也在為爭取到更多新經濟企業而“摩拳擦掌”。

上證所層面,目前上市企業1936家,基本覆蓋國民經濟支柱產業和大部分行業龍頭,但交易所也在試圖吸引更多新經濟企業登錄主板市場。當前上證所的改革動向主要是“新藍籌”行動,即“新經濟+藍籌”。該行動目標是吸引三類企業,一是傳統產業優化升級企業,二是新經濟企業,三是高技術企業。

深交所層面,目前上市企業2114家,按照交易所口徑,屬於高精尖產業的占到一半,市值約11萬億。當前深交所正在全面深化“科技型中小企業成長路線圖計劃2.0”,與科技部等單位合作,聯合20家創投機構成立創投聯盟,與地方政府合作搭建科技金融服務平臺,培育創新企業。

“深交所將深入調研、充分準備,積極推動並全力配合創新企業境內發行股票或存托憑證試點,”李輝說,將不斷完善制度供給,著力吸納一批符合國家發展戰略,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高精尖企業登陸深市。

監管警示“價格泡沫”

改革是有風險的,穩妥起步尤為重要。當改革與開放相疊加時,機遇更大,但挑戰也更大。目前,資本市場的全面開放已經啟動,除此前已經推出的原油期貨、鐵礦石期貨國際化以及滬深港通擴大額度之外,接下來還有更多開放舉措即將落地。

包括,首批234只A股即將正式納入MSCI指數;首次允許外方在合資證券公司和基金公司中擁有51%的股份;允許外方在合資期貨公司中擁有51%股份的規定已公開征求意見,即將生效實施;第一只H股全流通試點正在實施,即將完成。再加上CDR試點、“滬倫通”啟動,全面開放的資本市場正在形成。

隨著開放加深,中國經濟地位和人民幣國際重要性的不斷上升,今後一個時期,外資資產配置流入增加將是一個常態。

“這樣的情況下,保持金融穩定最重要的是要維持金融市場的穩健,確保各類金融資產,包括股票、債券、貸款、衍生品等,不形成價格泡沫。”方星海在第15屆上海衍生品市場論壇上表示,金融市場穩健,一時的跨境資本波動就不會形成持續性的浪潮,對金融體系的擾動就是暫時和有限的;反之,一個小小的意外事件,就有可能摧垮建在沙灘上的一座大廈。

方星海有關價格泡沫的表述引發市場關註。同日,上證所第八次會員大會也透露出類似態度,稱“強化市場重大系統性風險預研預警預判,堅決防止股市大起大落、暴漲暴跌”。

對此市場有觀點認為,監管可能會整體降低風險容忍度,對包括股指在內的資產價格進行施壓;另一種觀點則認為,監管層采取手段防止形成泡沫,應該是就事論事,針對單個風險事件加強監管。

一位券商首席宏觀分析師對記者表示,股指漲跌是正常的,當前股指整體也處在低位,打壓股指的說法是沒有依據的。但預計監管層會對市場違法違規的監管會加強,對各類炒作也會加強監控。不過他也認為,近期各項改革、開放政策將要陸續落地,為了防範股市可能出現的風險,監管層在提高對價格波動的關註度。

上證所在提到強化風險預判時稱,要深化落實交易所一線監管主體責任,加大以充分信息披露為核心的上市公司監管、以監管會員為中心的自律監管,和以股票異常交易實時監控為重點的市場監察力度,強化市場重大系統性風險預研預警預判,堅決防止股市大起大落、暴漲暴跌,確保資本市場行穩致遠。

深交所29日也表示,要完善監管規則制度體系,強化日常監督檢查,推進“以監管會員為中心”的交易行為監管模式落地,

“證監會始終將繼續加強交易所一線監管,大力推進賬戶實名制,”閻慶民在北京金融街論壇上稱,證監會將全面強化上市公司證券經營機構等各類市場主體的監管,保持稽察執法的高壓態勢,嚴厲查處內幕交易、虛假程序、操縱市場等違法違規行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969

滬深股指集體大跌近2%,兩市逾八成個股飄綠

由於受到內外部環境的雙重影響,A股整體環境不確定性激增,周三早盤,滬深股指雙雙大幅低開,滬指開盤跌破3100點關口並持續下行,指數盤中跌逾2%,逼近階段低點。深圳市場同樣表現弱勢,深成指、中小板及創業板指均跌近2%,中小板跌破7000點關口,所有均線支撐均告失守。截至上午收盤,滬深兩市股指均大幅收跌,近3000只個股飄綠。

午市收盤數據(來源:Wind)

滬深兩市上午收盤,上證綜指收報3,065.08點,下跌55.38點,跌幅1.77%,成交額1,103億元;深證成指收報10,175.04點,下跌174.03點,跌幅1.68%,成交額1,409億元;創業板指收報1,742.92點,下跌30.73點,跌幅1.73%,成交額471億元。資金方面,央行今日進行1100億元7天期逆回購、600億元14天期間、1000億元28天期逆回購,因今日有800億元7天期、1200億元14天期逆回購到期,當日實現凈投放700億元。

盤面上,兩市行業板塊大面積回調,種植業與林業板塊成為兩市僅有的上漲板塊。跌幅榜上,通信設備、脫硫脫銷、次新股、貿易以及分散染料板塊領跌。

熱點板塊:

中美貿易爭端波瀾再起,種業股再度受到關註。周三盤中,兩市行業板塊大面積回調,種植業板塊逆市領漲。截至上午收盤,新賽股份、農發種業、萬向德農漲停,敦煌種業漲逾6%,神農基因漲逾5%,ST景谷、新農開發、北大荒漲逾4%。

跌幅榜上,通信設備、脫硫脫銷、次新股、貿易以及分散染料板塊領跌。

消息面:

1、天津濱海新區副區長、自貿試驗區管委會專職副主任張忠東在29日天津自貿試驗區掛牌三周年發布會上表示,下一步,將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抓緊起草完善《中國(京津冀)自由貿易港建設方案》,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統一部署申報建設。”

2、國務院發布的進一步深化福建自貿區改革開放方案日前出爐。國臺辦發言人安峰山今日介紹,我們積極推動閩臺兩地深化金融交流合作,在金融領域提出大量對臺先行先試政策措施。

機構觀點:

萬聯證券指出,就目前市場環境看,內部受到信用風險和金融監管加強的影響,外部受到歐洲政治危機、中美貿易關系反複、美聯儲加息臨近的影響,交易端又面臨獨角獸公司上市對活躍資金的侵占,引發熱點逐步減弱的可能,這使得A股整體環境充滿不確定性。盡管市場5連陰之後存在反彈的要求,但還難以看到促成較強反彈走勢因素的出現,且部分個股依然處於風險釋放期。繼續關註市場量能變化,縮量企穩或者放量急速殺跌是下一次防守反擊的機會。

國融證券認為,周二醫藥股高位回調是資金正常情緒宣泄,有益於風險釋放;當前市場關鍵在於是否有新熱點崛起,外圍消息面變化對市場情緒面影響較大;操作上建議維持三成倉位水平,適當布局短期內嚴重超跌個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5038

滬深成交1.8萬億 創全球紀錄

1 : GS(14)@2015-04-21 12:37:20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421/news/ea_eaa3.htm
【明報專訊】港股遭殃,A股亦不能獨善其身。雖然受人行降準的消息刺激,滬指一度升逾1%,突破4300點關口,創出7年新高;但午後逐步「打回原形」,更曾倒跌逾2%,最終上證指數全日收報4217點,跌1.64%,跌幅是1個半月以來最大,但成交活躍,首度突破1萬億元,成交額1.14萬億元,連同深成指6549億元成交額,兩市全日總成交高達1.8萬億元,創全球紀錄。累計兩市逾500隻股票上漲,但逾1700隻股票下跌,跌幅超過8%的逾70隻,其中15隻跌停。

兩市逾1700股票下跌

另一方面,滬指成交創出破紀錄的1.14萬億元,但當昨日下午2時成交超過1萬億元後,上交所交易系統顯示的成交數據卻一直停留在1萬億元,無法繼續更新,一度引起市場疑慮;上交所其後解釋,是由於現時使用的系統軟件僅支持到9999.99億,令成交額顯示到1萬億元後便無法更新,但交易並不受影響。而據上交所知情人士透露,信息公司會連夜安排券商切換系統,今天成交額再超過1萬億元也能正常顯示。

雖然A股跌市,但人行降準利好內房,加上國家統計局公布3月份70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按月上升的城市有12個,比2月增加10個,反映樓市新政見效,令地產板塊有追捧,中國建築、榮安地產等均逆市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9739

陳景祥﹕接通滬深 香港再升級

1 : GS(14)@2016-08-19 06:14:44

【明報專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本周二宣布,國務院已經批准了「深港通實施方案」,中國證監會和香港證監會同日簽署了深港通「聯合公告」,預料兩地股市開通的準備工作要用4個月時間。港股在周三沒有太大反應,恒指更下挫逾110點,評論一般都比較冷淡,認為不會對港股帶來太大刺激。

新華社在報道有關消息時,表示「深港通的推出不僅標誌內地資本市場在法制化、市場化、國際化方向上繼續邁進,也是深化內地與香港金融合作、鞏固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重要舉措」。開放金融市場,令股市和人民幣國際化,是內地的國策,滬港通和深港通都是為配合此一目標而為。既是長遠的打算,深港通在短期內有沒有刺激股市的效應,並非北京決策層的考慮;香港證券界習慣看短期效應,希望從國策中找出當炒的股份,取態非常「務實」,然而深港通短期內卻未必可見到刺激股市的一成效。

着眼長遠目標 短期沒刺激股市效應

資料顯示,2014年11月17日滬港通啟動之後,半年內資金流向以北向為主,到了2015年下半年,由於A股市場波動、人民幣貶值等因素影響,資金流向開始以南向為主。數據顯示,滬港通開通之後的393個交易日中,滬股累計買入成交10,480億元,累計賣出成交9381億元,資金淨流入1099億元;港股累計買入成交5464億元,累計賣出成交3443億元,資金淨流入為2021億元(見證券時報網,2016年7月4日),整體而言,是北冷南熱,即資金南下買港股,多於北上買A股。

資金南下,除了規避人民幣貶值之外,A股市場本身問題多多,外資大多看不清,自然會保持克制。其實,A股三度落選MSCI指數,也是因為其流弊多、風險大,貿然納入MSCI,隨時變成外國資金入市接了A股股民的火棒,這些國際指數的操盤人豈會不明白箇中利害?

深股多高增長企業 較吸引外資

相比滬市以大型國企和金融企業為主,深圳股市對境外投資者的吸引力在於它有不少科技、製藥、清潔能源等高增長類企業,而且深市多民企,如中興、萬科、TCL等,都是民企中的龍頭企業。深圳股市總市值約3.2萬億美元,是全球第7大市場,深市近20%是科技公司,高於上海的4%。

深港通啟動,香港已接通滬深兩個市場,它們的基準指數代表7.4萬億美元總市值,把握這個機會,香港金融市場再次「升級」,應有一番作為的。

[陳景祥 齊物論]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160&issue=2016081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6426

滬深交易所出招限內房發債 分析﹕大型內房影響不大 或刺激樓價續升

1 : GS(14)@2016-09-28 04:46:21

【明報專訊】官媒《人民日報》昨日剛撰文抨擊炒樓,滬深交易所隨即便再對房企念出「緊箍咒」。上海及深圳交易所昨日向企業發文要求提高內房發債門檻。分析認為,新政對大型內房公司影響不大,但亦有意見擔憂反將刺激樓價續升。

明報記者 尉奕陽、陳偉燊

昨日市傳上交所與深交所欲提高內地房企發行公司債的監管要求,本報向某港上市內房企業知情人士證實,確實收到上述監管文件,內地兩交易所要求發債主體必須擁有AA級以上信用評級,且需滿足四個條件之一,才有資格於交易所發債。同時亦會根據資產、負債比率、純利、營收與存貨等五個指標對有資格發債的房企進行再分類(見表),並據此進行進一步管控。

設風險指標 不受理「風險類」房企發債

根據新規,對於被分為「正常類」的房企,上交所會給予正常審核;而「關注類」則需披露項目具體細節,明確一些契約條款或增信措施;原則上不受理「風險類」發債主體,需要增加信用度至AA+及以上後,再按「關注類」審核要求進行審核。

目前於交易所申報的發債企業中,有53家不符合基礎要求,在111間符合要求的企業中,12間被劃入「風險類」,25家被歸為「關注類」。其中,五礦地產被定位「關注類」,在港上市的主要大型內房企業均為「正常類」。

文件表示,內地房地產業2015年共發行公司債券4122億元人民幣(約4793億港元),佔總發債比例18.94%,今年1至7月發債5070億元人民幣(約5896億港元),佔比27.99%,隨着經濟增速下滑,需求增速放緩,行業潛在風險逐漸凸顯,新規旨在合理控制房地產企業債券融資規模,防範市場風險。

銀河證券:變相限制供應 推升樓價

內地某券商債券投資部門人士表示,內地主流房企資質較好,新規本質是要規範融資能力不健全的企業,意在規範市場秩序,評級不高的公司融資渠道會被切斷,惟亦或令資金湧向優質企業,反而變相減低優質房企融資成本,增強拿地能力。

銀河證券業務發展董事羅尚沛表示,就算內地有意限制房企發債,惟新規在遏制房企購買土地的同時,變相限制內地住宅供應,在內地住宅剛需火熱之際,新政或會刺激樓價進一步爆升,有「落錯藥」之嫌。他認為,在供求失衡下,「對症下藥」的最佳做法始終是增加住宅供應。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2687&issue=2016092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0323

唐家成:滬深股通推實名制 不設諮詢

1 : GS(14)@2017-10-15 14:01:25

【明報專訊】證監會主席唐家成(圖)稱,實名制會在滬深股通推行,暫未有計劃落實於港股市場,由於不涉及改動《上市規則》,所以將不會就此諮詢市場,但強調會與市場作更多交流,現時證監會與中證監及港交所仍然商討當中,會盡快公布及通知市場。

暫未計劃於港股推行

他表示落實實名制對香港市場有積極作用,能確保滬深股通之下,在兩地市場均可維持質素,尤其在與中國市場長遠合作方面非常重要,但強調「只是在滬港通層面,並非要擴大」,亦會讓市場有足夠市場準備。

早前立法會議員張華峰表示,證監會會向業界發通告,通知推行日期及具體安排,但擔心實名制將會由買賣A股擴展至港股。

唐家成6年的主席任期即將屆滿,有報道指政府已開始覓下一屆人選,唐家成認為繼任人最好是已退休人士,因為證監會需要處理上市公司事宜,退休人士遇上利益衝突及需要避席的機會較少。他續稱,證監的實時監管方針推動數月見成效,未來證監將繼續着重上市公司質素,而公司上市申請符合上市規則基本上不會遇上任何問題,與證監條例有衝突才會採取行動。

續研究TVB案裁決

另外,電視廣播(0511)(TVB)就回購股份司法覆核勝訴,唐家成稱判決是技術問題,審批清洗豁免權仍由證監會收購委員會決定,證監會要求TVB作股權架構披露仍有效,證監將繼續研究判決。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200&issue=2017101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250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