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cpleung826.blogspot.com/2012/01/blog-post.html
中電(002)及電能(006)早前宣佈加價, 加幅比以前都要高, 成為城市一時熱話, 正正因為這件事反影這兩家公司在港的超然地位, 所以首富李嘉誠先生玩開地產都要買入港燈 (現改名為電能實業)。
其實, 這兩家電力公司的超然地位, 大家都已經知道多年, 又是霸權的其中一種, 先不看作為消費者的一方是否化算, 想討論的是作為股東的一方, 實在盈利是得到保護的, 所以兩電不怕買。
至於如果要買, 選哪一家比較好呢? 我這兩天就看了它們2010年的年報, 簡單比較了它們的業績, 今時今日, 我會比較喜歡電能。
首先, 中電的年報製作的確值得一讚, 建議初學看年報及公司財務分析的朋友一定要看看中電的年報, 它的內容非常豐富, 超過200頁, 每項資產的細節都有提到, 一些比例的計算方法及定義都會例出及解釋, 甚至在財務分析一章中, 有很多教人看年報的圖示印刷, 就算是沒有買中電的投資人都應該下載一本作參考。
不過, 投資始終看數字, 不是年報精美就是值得投資的對象。從業績上看,兩電都非常相似, 大家都在香港有一個非常穩定的市場, 保証的盈利, 當然中電在港的市場比電能大, 總收入亦是中電比較高。
對這兩家電力公司而言, 香港的市場已經增長不多, 有些年還會輕微回落, 所以我覺得更應該比較兩電在香港以外的業務, 這些才是增長的動力。
幾年前, 走出香港的步伐一直都是中電比較快一點, 加上中電在港供電的地區與內地相連, 內地的核電廠也有中電份兒。但到現在, 兩電的香港以外收入可以說是差不多了, 為什麼呢? 因為電能追上來的速度非常快, 拿著電能這個強勁現金流及充滿技術的公司作為投資工具, 李嘉誠先生要發揮投資實力又怎會比中電差呢?
電能由2006年的6億多海外盈利到2010年的25億, 增長速度驚人, 一下子海外盈利佔總盈利超過三成, 已經跟中電相約, 我相信以這個勢頭, 不久將來電能的海外盈利比較會比中電高, 到時增長動力亦會比中電高。
還有一點, 中電今次加價的部署比電能差, 中電的CEO一出來就把事情講得太死, 說沒有減少空間, 令自己沒有後路, 最後受多方壓力之下讓步再讓步, 這是最差勁的結果, 試想想, 下一次還會有人相信真的再沒有減價空間嗎? 相信以後中電加多少, 社會都會有一輪不滿。相反, 電能一出來加幅比中電要求的低 (其實都不少), 再下調一次, 搞定。
過往電能每次都加到盡, 這是李生的作風, 社會責任不是可加盡但不加盡, 社會責任是加盡賺盡後看看這些賺回來的錢可以給社會做什麼, 這個是資本家都應該明白的道理, 只有每個企業都這樣做才是推動社會發展的最大動力。正正是電能每次都加到盡, 中電就凍結電費幾年, 所以今天香港區的電費都比九龍新界的高出三成有多。
不知中電這個CEO會否得到嘉道理賞識? 如果我是老闆的話, 就會把他炒掉, 因為我覺得這個老外不懂玩香港人的遊戲。
http://cpleung826.blogspot.com/2012/01/blog-post_14.html
今日看了藍兵手記講澳門賭業股:
http://airmanblue.blogspot.com/2012/01/14-jan-11-2011.html
其實一值都有點想留意澳門賭業股, 但一直都未有真正實行, 想分析澳門賭業股的原因是其中一位同事對澳門賭業股信心十足, 他之前在澳門工作, 對澳門賭業股的運作算是有所了解, 他自己也買了很多澳門賭業股。
他說過, 澳門賭場根本就不怕沒有生意, 他們要做的就是不要賺得太誇張。在賭場內的商場都有很多貴價貨品, 有金鋪及鐘錶, 而如果某個商鋪要安裝銀聯卡的話, 一定要經賭場的行政管理層看過才可以安裝, 因為怕大陸人會利用銀聯卡掉錢到澳門賭場, 即買60萬一隻錶, 用銀聯卡付款後就50幾萬賣出去, 銀聯卡就變成提款機了。
我不明白, 這不是就多一點錢到賭場賭嗎? 為何要重點控制人家的錢源呢? 同事就說原來怕阿爺不高興, 賭得太過份的話, 阿爺就會封殺, 到時就沒有了這個Party, 所以大家都自我克制著。他還說, 如果不控制, 以中國人的好賭心態, 多多錢都有, 所以他對澳門賭場非常有信心。而我有時間的話都要多加留意。
有線節目有關澳門賭業股如何賺錢, 內容很有趣, 嘉賓在節目中講述賭場如何賺錢, 原來百家樂在機會率上是最少輸給賭場的遊戲, 玩家對賭場是49對51, 只輸2%。
http://cablenews.i-cable.com/webapps/program_video/index.php?video_id=1007037
http://cablenews.i-cable.com/webapps/program_video/index.php?video_id=1007036
http://cpleung826.blogspot.com/2012/01/blog-post_22.html
新一年是龍年, 預祝大家龍年行運一條龍, 財運滾滾來。
最近在看 Peter Lynch的舊書 "Beating the Street", 他在書中講述自己的投資生涯, 其中一個很有趣的習慣是他會寫下買入每一支股票的原因, 他試過買入超過1400支股票, 由於數目太多, 很多時自己都記不起當初買股時的原因, 所以翻看自己當年買入股票的原因有助他作出繼續持有或沽出的決定。
你又有為自己買入股票寫下原因嗎? 或許大家都不是基金經理, 亦不會買入賣出超過1400支股票之多, 但至少也得定下買入股票的標準, 這是買入及沽出股票的標準, 還沒有的, 可在新年假中好好想想, 之後操作起來會比較客觀, 等機會時心理亦能較平靜。
有哪些標準呢? 不同投資人有不同要求及需要, 標準可以極之不同, 但如果是專注公司本身生意, 可以留意以下因素 :
- 股本回報率
- 負債比率
- 現金流
- 存貨狀況
- 股息率
- P/B, P/E, P/EV
- 盈利增長
- 股本增長
- 行業增長
- 成本比率
當然, 有些投資人會比較注重市場及外圍經濟, 反而少看個別公司本身的財政及盈利能力, 那又是例外一套哲學, 標準又會不一樣。
無論如何, 建議大家找找資料為自己的投資定下客觀標準, 要有超越基金經理的投資成績應該不會很難, 這是Peter Lynch說的。
http://cpleung826.blogspot.com/2012/01/o.html
真是忍不住要轉載這篇文章, 看到兩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小朋友, 又可以說是勇敢, 又可以說是愚昧, 最精彩是最後給黃毅力先生教訓, 說了我想說的話。
http://blog.yahoo.com/_OEGIUGKI7CYZXS5RGAL5CCWCBE/articles/698841
有膽量是做生意的先決條件。兩個打了兩年工的後生仔,二十三歲的張經偉(Benice)和周俊謙(Potter),看了《富爸爸窮爸爸》一書後,深受影 響。不想再過朝九晚五的打工仔生活,一心想靠創業發達。不過二人手頭上「一個仙」都無,他們膽大過天,不但先各自向家人借了十萬元,繼而碌爆卡、向銀行借 萬應錢,甚至年息高達三十釐的「財仔」。左度右借後,以負債四十多萬元為「本」,三個月前生產自家男士服裝品牌uniting, 於旺角潮流特區的一間鋪頭內寄賣。幸運的是,扣除寄賣要繳付的拆賬,uniting每月有三、四萬元盈利。不過這筆「盈利」只能作還債之用。
記者問他們不擔心某個月生意不好,無錢還債?勇字掛心口的他們說:「最多咪破產。」究竟他們的膽識,會帶給他們成功或失敗?本刊找來富利堡車行老闆黃毅力,為兩人指點迷津。
在旺角潮流特區三樓近扶手電梯,一間逾百呎的男士服飾品牌uniting店,櫥窗一邊擺着十多對皮鞋,另一邊牆上掛着西裝和恤衫,吸引了不少年輕人駐足。 留鬚根的後生仔Benice見到記者便走出來說:「uniting係我的品牌,由設計至生產都係我同另一個partner Potter負責。呢間鋪嘅老闆本來係賣鞋嘅,我哋只係寄賣喺度。」事實上,要在旺角的商場插旗,平均租金要三至五萬元,兩按一上就最少要十萬 元,Benice和Potter不諱言:「我哋手頭沒錢,二按一上都俾唔起,後來透過朋友介紹,知道鞋鋪老闆無心經營呢度,但租約未滿,於是我游說老闆將 我哋設計嘅衫喺度寄賣,免付租金,但按照賣出衫的收入,五五分賬。」他們的如意算盤是,即使他們的衫賣不出去,亦不用被租約綁死。
借財仔年息三十
兩人在明愛白英奇專業學校讀設計,Benice亦曾在時裝店initial做過設計師助理,設計服裝對他們來說並不困難,令他們頭痛的就是資金。兩人以 「零成本」找到鋪位後,走到深水埗搜購布料,去批發公司問造貨價,發現要做六百多件衫,布料連貨便需八萬元。打工不夠兩年的兩人,戶口只有六千 元,Benice試過以公司名義向銀行貸款做生意,但無功而還:「銀行要睇公司兩年財政營運,公司未成立,點會有證明。時間唔等人,諗到就要做﹗」 Potter亦說:「打工每月儲幾千蚊,儲一年先得幾萬蚊,太耐了。」
於是兩人向家人借十三萬元,另一方面Benice又以私人名義向滙豐銀行借了二萬多元萬應錢,「銀行利息較低,還款期長,有得借就借。」Potter見銀 包有一張花旗信用卡,信用額達三萬六千元,一次過以現金透支方式「碌爆」。如是者集資了十九萬元,訂造了第一批貨。扣除第一批貨的成本,還有商標註冊、電 話費、辦公室租金、請模特兒影相等雜費,已用了十三萬元,加上兩人當時一同報讀了共十四萬元的企業家課程,分期付款每月要還萬多元,令戶口剩下二萬元。一 個月後,第一批衫未賣完,資金未回籠,Benice又心急地訂第二批貨,「第一批得六百件咁少,拉勻成本又貴,賣晒都係賺好少。如果有多啲貨,就算賣平 啲,貨如輪轉,賺錢會多啲。」第二批貨逾一千件,成本需二十萬元,須預先繳付訂金六千元,餘數要在聖誕節前找清。於是Potter再向家人借八萬 元,Benice見銀行私人貸款利息三釐,還款期一年,於是分別再向滙豐、花旗銀行貸款十一萬元,「銀行要三個月薪金證明,我咪蓋公司印出糧俾自己,存三 萬蚊入去,銀行咪借俾我囉,真係好蠢。」最後一批秋冬貨到齊後,批發商要求他們於四日內找清尾數四萬元,他們還差兩萬元才夠支付,但銀行貸款最快兩個星期 才批,Benice打聽下知悉借「財仔」兩日搞掂,他和Potter於是向安信財務借了五萬元,利息三十釐,「問財仔借錢一啲都唔恐怖,負債使咩驚﹗我恨 不得負債越長越好,李嘉誠負債最多,但最有錢又係佢。」Benice輕佻地說。
舊債未清搞新計劃
借下一大筆錢生產服裝,要谷銷路賺錢才能有錢還債。uniting恤衫定價六百元,褸則八百元,毛利約七成。第一個月銷路差,試過一天賣不出一件,只有三 萬元生意額,Benice便想出「絕招」吸客,「我將價錢牌改成一千蚊當六折平賣,六百蚊有一件恤衫,其實都無減過價,但好多人信。」Benice笑說。 現時每日平均賣出五件衫,生意額達七萬三千元,但據寄賣協議,他們要將生意額一半分予店主,換言之,只有三萬五千元落袋,但統統要拿去還錢,現每月各項負 債的最低還款額是一萬四千元。只是第一個月有盈餘,舊債又未清,他們已迫不及待行下一個計劃。現時寄賣的鞋店月租四萬元,uniting交予鞋鋪老闆的三 萬多元,幾乎接近一個月租金,並不划算,Benice遂想頂手該鋪,「依家寫緊計劃書向朋友融資三十萬,頂手後再發展網上生意、搞飲食。最近識咗一間製衣 廠的太子爺,計劃六月份合作做男裝賣去澳洲、東南亞。」
恨做老闆,純因二人讀了《富爸爸窮爸爸》一書。Benice本來在initial做設計師助手,每月有七千元薪金,「返朝十至六,但個個OT到凌晨兩點, 又唔係有嘢做,只係因為氣氛係咁。」他受書本內容影響,不想為一份糧作金錢的奴隸,於是半年後辭職。碰巧同讀設計系的Potter亦深愛此書,二人更一起 報讀《富爸爸》系列的企業家培訓課程,為期僅一星期,「時間咁短,但改變咗我的金錢觀。」自此他們「富爸爸」上身,Benice還在facebook組織 網友,到咖啡室玩《富爸爸》作者發明的「現金流」遊戲。「《富爸爸》作者發明呢個遊戲好聰明,好似玩大富翁咁,但裡面的情境更現實,教你點樣理財,投資房 地產、做生意賺錢,唔好靠人工,都可以應付結婚生仔等支出,必要時借錢負債無所謂,現實生活不過係一個現金遊戲。」他們重複書中提到解決問題的積極思想, 只想生意成功,完全沒危機感,「我當正自己係企業家,成日諗還唔到錢點算,不如諗吓第日發達點仲好啦。」Benice說。
零成本搞年宵
近日維園年宵,Benice把uniting定位為「文化社企」,得以在攤位擺檔,賣手作相架、環保袋,租金由政黨贊助,費用全免,「我改咗公司業務性 質,唔只係賣衫,又叫藝術平台,個名越虛越好,可以同唔同的團體合作。我要做有錢人,當業務上軌道後,繑埋手都有錢。」Potter自言家人疼愛他,小時 曾學壞吸毒,經常伸手問父母拿錢,爸爸在園藝公司打工,媽媽在惠康做店員,家住上水村屋,設備簡陋,「我四年前信咗耶穌,學乖唔去玩,爸媽見到我讀書做生 意,我話攞錢佢哋即刻俾。」Benice出身單親家庭,「阿媽覺得欠咗我,俾唔到完整家庭,佢成日話我生性,俾埋積蓄我做生意。」雖然向家人借的錢,還款 無期,但銀行、財仔卻有限期,「我有咩輸唔起,還唔到錢最多咪破產,當學嘢,《富爸爸》個作者都試過破產,咪由政府限制你唔准坐的士,每月限額消費之 類。」Benice不知天高地厚地說。
開業資料(10/2011)
租金*$1,500入貨$80,000裝修$10,000雜費$25,000總投資$116,500*深水埗辦公室
營業資料(12/2011)
總營業額@$82,054拆賬#$36,687租金$1,500入貨*$0雜費$2,000盈利$41,867@除寄賣,還包括朋友幫襯。#店鋪營業額$73,374,分賬一半予店主付鋪租、人工。*入貨$200,000,全以借貸繳付。
壹點意見
富力堡車行老闆黃毅力,與Benice及Potter會面,知悉這兩個後生仔沒有任何積蓄,卻於短期內負債逾四十萬元,更視破產為無物,立刻把他們當頭棒喝。黃(黃毅力) B(Benice) P(Potter)
財仔息高
黃:點解借咁多錢?你啲錢使咗去邊?B(理直氣壯):攞去入貨,有幾萬蚊攞嚟作生活費。黃:知唔知過期罰款利息幾多釐?罰款手續費幾多錢? B(停頓五秒,疑惑):嗯……我哋之前有計過嘅,但唔記得。黃(怒氣):未搞清楚條款就走去借錢?單計VISA卡,年利息36釐,過期還款最高可以去到 59釐。財仔還唔到要「起釘」。你淨係識計最低還款額,過咗期還款仲有手續費,利息好似雪球咁滾大。
破產回頭難
黃:咁計法,你件衫毛利要幾多先還到債?B(呆望,無語):產品毛利好似三至四成,但因為寄賣,要拆佣俾人,兩年應該可以收支平衡。黃(怒氣):賺幾錢都 唔知,你哋知唔知,差一萬蚊還唔到都要破產。係咪以為破產咪破產,再嚟過囉?B:成功必須經過失敗嘅。我哋唔會諗失敗,會係失敗之前諗點樣解決問題。黃 (質疑道):照咁睇,你覺得自己一定成功。做生意賺硬o架?你哋做嘢點可以唔諗downside。破產後出境要申報,同軟禁無分別,亦等於誠信破產,想打 工?到時連考個保險經紀牌都難。你哋兩個準備攬住一齊死。
別沉迷書本
B、P(對望,B笑笑口):我哋認為打工無出息,後生仔應該及早創業。我哋有好多已經落實的計劃,準備做埋飲食、網上生意,有人應承集資,可以創造更多商機和金錢。
黃:你哋太沉迷《富爸爸 窮爸爸》,但唔好上晒腦,呢度係香港,唔係美國,嗰套未必啱用。打工有咩問題?我都打工十幾年先創業。除非有人打本俾你,如果唔係要先打工儲番嚿本先,唔好一開波爭人周身債,神憎鬼厭。
黃毅力寄語:
1.停止借錢,看清楚利息條文,用試算表計算公司何時才能收支平衡,還清債務。
2.分清兩人的銀行公司賬項,不要讓是但一方可隨便拿錢自用或還債,最終只會一拍兩散。3.停止未發展的計劃,每個計劃幾乎要花一百萬元。賣衫仍未知何時 收支平衡,不如先專心做好一件事。Bernice及Potter認為黃毅力建議快狠準,「我哋做生意對數字不敏感,係唔啱,返去會計好條數。」不過,他兩 人堅持借財仔無錯:「後生仔創業係無本錢,只要運用得好,一樣可以成功。打工或創業,只係個人性格選擇。而且我哋唔會停止手上計劃,會錯失商機,做生意太 理性唔好。我哋信得過大家,合作係無問題的。」
http://cpleung826.blogspot.com/2012/01/3000.html
如果有看東尼 - 天下第一倉的組合的讀者都會知道他近年已經退隱了, 我想應該是老了, 所以退休吧。代筆的是Isaac, 他之前在文章中有討論過自己的投資取向, 認為自己的投資取向跟東尼的價值投資差不多, 所以也很認同東尼的選股, 因而接手東尼百萬倉的往績繼續投資下去。
Isaac接手時, 百萬倉已經增長至超過六百萬, 最遺憾的是東尼多年來的愛股在東尼管理的尾段時表演實在很不濟, 這些愛股包括匯控、宏利、瑞房等, 大升市時它們升少少, 大跌市時它們跌多多, 好像已經不合時而似的。
早前的天下第一倉, Isaac已經開始引入一些東尼應該不會買的股票, 因為股本少而P/B高, 由於當紅, P/E亦一直很高, 包括恒安及港交所等, 我已經覺得天下第一倉已經偏離東尼的路線, 開始有點俗氣, 跟大眾基金的口味越來越相似, 好像在找當炒股似的。
近兩次的天下第一倉, Isaac更作出很大的改變, 包括沽出東尼的愛股滙控、瑞安房地產, 還有沽出思捷、創科實業, 並買入中國民航信息、德昌電機、 港交所、維他奶、濰柴動力及港鐵公司。我不敢肯定今天的東尼不會這樣做, 但起碼我一直認識的東尼不會買入或沽出以上某幾支股票, 可是今天的Isaac做了, 連東尼一直說在本業沒有增長的港鐵也買入。
如果Isaac有自己的風格 (好明顯他有), 應該自己開一個倉做買賣記錄, 不要利用東尼的往績作起步點而行使自己完全另一套的投資理念。不竟, 天下第一倉的紀錄還大大隻字標明「升值515%」, 很多現有持股的買入價還是極低, Isaac做的就是把東尼多年來由幼苗種成的大樹作出收割, 再在同一塊土地上種上時花, 讓人們覺得這個花園很美而已。
東尼也好, Isaac也好, 人家好的投資理念及建議我都會分析同學習, 現在Isaac說的東西及短期的成績還未算是很好的學習對象, 希望將來能看得見好成績, 到時幾年後應該百萬倉會再升幾倍, 到時見到的應該是「升值3000%」, 這樣才像話。
http://cpleung826.blogspot.com/2012/01/blog-post_25.html
新年無聊又想一想一個有趣的計算, 計算自己要多久才賺夠數財務自由, 這個計算適合一般打工仔的。
先假定現在大家工作的入息足以生活, 目標是退休後投資組合同樣能產生這份收入, 所以大家年薪是20萬, 目標就20萬, 50萬就50萬, 不會影響計算。
計算是這樣的, 先假定投資組合能找到一個回報穩定的息率, 例如5%回報, 所有未來的投資將會以5%生息, 當年薪20萬, 要產生20萬現金流的投資組合應該要有400萬, 假設儲蓄比例不變, 即每年拿薪金多少出來儲蓄就多少, 由20%到50%不等, 儲起的現金又是以5%生息, 一直儲下去, 直至投資組合夠400萬為止。
所有公式輸入電腦, 很快計算出答案, 下面是答案的總結。
|
拿個中位數吧, 平均20多年可以財務自由, 這可以是一個標準, 如果大家比這個標準快, 就是超額完成, 但通常很多人工作了20多年後還是手停口停的。 | ||||
當然還有很多變數, 例如年薪多少不代表財務自由的需要, 即年薪過百萬的人可以每年花10萬就夠了。回報率高低亦因不同人對投資的做法而不同。但這始終是一個標準, 你能做得到嗎? | ||||
http://cpleung826.blogspot.com/2012/01/blog-post_30.html
http://cpleung826.blogspot.com/2012/02/blog-post_04.html
當大家有一個固定而算可觀的資產組合, 有興趣可以試下一個投機方法, 舒緩自己在股市大上大落時動也不動的納悶心情, 這個方法最適合一些「怕死」如我的人去試。
操作是這樣的, 先把所有長線而又有價值的股票放在孖展戶口, 孖展戶口就會有優質股票作抵押, 因而有資金可以動用。
先假設戶口內有100萬, 如皆屬優質股或大藍籌, 孖展戶口可動用的資金應該超過50萬, 這個50萬如果不被動用的話是不會計算利息的, 但如果動用就會計息, 匯豐銀行就計P+2.5%, 即7.5%左右。
這個投機把戲就是利用這筆錢在股市大跌時買入股息高的質優股, 買入決定時, 一定要看這支股票是否非常穩當, 派股息的利率與孖展利率的相差是否可以接受, 這支股票的派息是否十分穩定, 是否必賺行業, 是否經驗多次大跌市仍安然無事。
這種投機方法在操作時又不能去得太盡, 因為股市再跌, 孖展戶口的股票市值也會大跌, 孖展比例太低會被追補倉。最好再配合分注入市, 如果50萬分5注至10注, 支股票跌5%或10%就入一注, 在整個下跌周期的不同價位都會入貨, 待大市回升時就相當和味。
這個投機邏輯是利用股息作一個標準, 衡量股票是否超跌, 同時股息補償大部份孖展利息做到以戰養戰, 可作買入後長期等待, 到該支股票回升至合理水平甚至超買水平, 股息率也回落至不能以戰養戰時, 沽出獲利, 到時要多謝孖展商, 以幾十萬資金目標賺取1x%的升幅應該不是難事。
當然, 如果整體股市不升又不跌, 長期處於一個正常水平, 這個方法很難找到機會, 不過近日風高浪急, 今天話歐債問題, 明天又話美國失業率下跌, 後天又話希臘再爆煲, 日日新鮮, 大起大落, 投機客機會多的是, 一、兩星期的上落已經可以超過20%。
但始終如我這樣「怕死」的朋友要注意, 選股依然十分重要, 要有保證, 股息穩定, 經得起風浪等條件,我有信心用這個投機玩法的股票暫時就只有盈富基金、港交所、中電、港燈等, 她們的股息比例在多年來的確有跡可尋, 而她們盤生意又是必賺的, 如果她們的股息因為大跌市而非常之高, 真是要借一借孖展商一臂之力, 賺多個雙糧。
長線靠本身100萬的優質資產, 孖展投機就當找尋出雙糧的機會, 一年食一、兩次糊, 都夠去一、兩次旅行。不過, 如果大家真的忍不住納悶的長線投資而想投機博賺, 記得做足功課, 選對股票及非常了解該支股票的「水位」, 就算這是投機套利, 亦要採用巴菲特的margin of safety。
http://cpleung826.blogspot.com/2012/02/blog-post.html
價值投資, 重點是買下有價值的產品, 最好是價格低過價值, 價錢有大幅節讓就最無得彈, 但還是要看看莊家是誰, 如果莊家是大劉或是楷哥, 你要小心了。
今日新聞報
盈大重組 - 李澤楷玩財技
「分拆香港電訊信託( 6823)後不足兩個月,李澤楷又有新猷。電盈( 008)持股 61.53%的盈大地產( 432)昨宣佈有意重組,涉及回購公司股份及發行可換股票據。投資銀行界人士,透過回購「消耗」公司現金,有助減低電盈下一步大計所遇到的阻力,預期好戲 還在後頭。」
如果股票價格高於價值, 即高價接了貨, 這一定有很大風險, 合理吧。對價值投資人來說, 很多會見股價越跌越買, 這是巴菲特信徒都會認為比較合理的做法, 同一價值的東西, 格價越低當然就越抵買。因而之前在高價買入股票後, 見股價越跌就越溝貨, 平均成本價就越低, 合理預期是股票內在價值應該終有一日可以反映在股價上, 到時就大賺一筆。
可是, 不一定每支股票都會實現這個合理預期, 如果莊家都覺得股價低殘, 他會做什麼呢? 他的取態會決定這支股票的命運。世界上就是有很多莊家或有錢人貪到不得了, 當年他們想集資就把公司上市, 有資金就在公司搞好多東西, 可能會搞些主要業務, 亦可能收購合併之類, 多年後公司有大量現金, 本應與所有股東共同分享, 但他偏偏想盡辦法不與其他股東分享。可能因為外圍經濟令股價低殘, 於是莊家就有機會付出很少資金就可以私有化公司, 個人獨得公司現金。
這些行為很明顯叫「打完齋唔要和尚」, 用了小股東的資金發展了公司, 成功後又不分享盈利, 買入這些股份實在是死路一條, 什麼價值投資, 長線投資都沒有用, 不如儘早跳車。
http://cpleung826.blogspot.com/2012/01/blog-post_31.html
今天朋友說「李嘉誠話幾時都是買樓好過租樓住, 這句話真的沒有錯。」
這位朋友除了自住單位之外, 還有一個單位收租, 雖然還有很多按揭未供完, 應該是超過八成吧, 但看這兩層樓在現時的市值已經賺了有二百萬之多, 這兩年他實在和味。
他突然有這個想法, 就是因為近日他收到租客的第二年租金, 他跟租客簽的租約是一年一年計的, 所以上年他已經一次過收了大約15萬租, 今年租金不變, 所以又收15萬, 他所感慨的是他手持物業, 兩年就收了30萬的租金, 但租客就少了30萬, 如果再買遲幾年, 交租都交了成100萬云云。
當然, 在現在的環境,確實買自住樓比租樓好, 其中一個最大因素是利率非常之低, 在這個條件下, 供樓大部份金錢都是償還本金, 少於20%是付利息的, 但如果有一天租金連交利息的份數都不足夠的話, 李嘉誠先生這句就不一定是對的。
可惜, 很多沒有買樓經驗的人都不瞭解利率的問題, 甚至說不出現在樓按的計法, H是多少, P是多少, 尤其發生在最大聲示威反霸權的一群, 在資本主義世界, 資源最後都會去到最有準備的一群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