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歷史回顧(大神Perse大作整理稿)
來源: http://xueqiu.com/3544233893/27173234
@略懂哥 今天談到要不要做空Intel這個事兒,本來想講講他家歷史和這個公司的,但是感覺自己跟大神Perse差距太多,自己寫幫助不大,就轉載一篇2年錢大神的文章把。希望能有點兒幫助把。在矽谷,有很多橫向鋪開的大公司, 如HP和Cisco。他們是夠不專心的. 另一方面, 每一個loser都情願說自己是那只不專心的兔子, 沒有人會願意承認自己是無能的烏龜, 雖然有時候, 烏龜才是贏家.和Cisco, HP比起來, Intel就是這樣一個專註如烏龜的公司. 這樣說是偶個人意見, 很多人不同意. 事實上, Intel確實常常走在新科技發展的後端. Intel有縱深, 產業龐大, cost efficiency很重要, 所以掉頭慢, 趕不上時髦是正常的. Intel還註重保密, 很少先聲奪人, 當然事實上落後了, 也有夠厚的臉皮死不承認. 當別人忽左忽右窮折騰趕潮流的時候, Intel卻步步為營, 用最cost effective的方法把對手趕上絕路. Intel是真正矽谷的霸主. 神龜.Intel的起源就不多說了. 矽谷真正的起源不是HP的Palo Alto, 而是Mountain view San Antonio Rd上的一個小實驗室, Shockley半導體實驗室. 頭兒就是大名鼎鼎的半導體教父, William Shockley. Shockley非常牛, 但也非常的偏執, 經常懷疑手下人暗地跟他作對, 甚至到了動用測謊器的程度. 終於有一天, 他手下的八個researcher集體叛逃, 這八個人就是創立仙童半導體的八大錘, traitorous eight. 其中就有Robert Noyce, 和 Gordon Moore. 從仙童出來, 他們就創立了Intel, 加上Andy Grove, 這三位, 統治了intel 三十多年, 成了被神話的人物。05年的時候, Intel曾經懸賞一萬美元收購一本1965年的Electronics Magazine雜誌.為什麽呢? 這個雜誌上登著神話時代的Intel對矽公們最偉大的貢獻, moore 定律. 也就是每十八個月翻一翻的指數爭長率. 據說這個定律問世的時候, 發現者Gordon Moore並不知情, 但他在caltech的同窗好友, 集成電路lambda設計開山雙俠一米一糠中的米,Carver Mead看到了他的文章, 就自作主章, 把他的一段話冠以"Moore的法"的大名.Moore本人開始都有所懷疑, 但他的這個發現迅速成為二十世紀最廣泛引用的文章之一,似乎他也不由的很是高興, 從此不斷的用後驗的方法偷偷修正他當年的"法", 顯得自己越發料事如神.俺見識有限, Intel二十年前的科研貢獻, 俺就只知道這麽多了, 不過這麽一狗屁定律,就象宗教一樣, 如果你相信他, 就非常的powerful. 首先, 如果它成立, 就可以推出,NP=P, 拿個圖靈獎不在話下. 再推廣點, 也可以用來推導宇宙大爆炸, 計算宇宙末日,給個Nobel price都不慚愧. 當然最實際的應用就是他可以用來演證矽谷房價不但只升不降, 而且是每十年翻一翻. 說到這里, 讓房奴偶都淚流滿面.言歸正傳. 簡要說說 Intel二十年來在各次口水仗中的一些糗事. 糗事歸糗事, 不管論戰輸贏, 最終intel把所有對手都打得找不到北.第一RISC vs CISC. 如果你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看報的話, 就知道有多熱鬧. RISC/CISC有些高中生都能侃得頭頭是道. 其實這所謂的精簡指令集 vs 複雜指令集, 就是矽工的大頭派和小頭派之爭. 可是RISC是那時候的潮流, 連國內都熱的不行, Intel的x86大有過時之勢. 美國更是 Dec Alpha, Sun sparc, Motorola 68000/88000, IBM PowerPC,ARM/MIPS, 簡直是群魔亂舞. Intel似乎一時處於輿論的下風. 不過intel做好了三件事, 第一wintel聯盟, Microsoft的windows只能跑在intel的x86上, 給intel提供了巨大的用戶基礎和應用軟件支持. 第二設計和工藝, 系統結構再好, 設計不好也白搭. 結構不好, 設計不好, 工藝好也可以彌補. 這時候, Intel的對外宣稱, 系統結構不重要,工藝才是關鍵. 第三就是錢. Intel的每一個決定都把錢/cost算的很清楚.Intel的對手則不然, 首先爆炸的是DEC. DEC原先非常牛, VAX/VMS是利潤非常高的業務. 錢一多, 就lose focus, 各種各樣業務越做越多. 但到九十年代, 它的corebusiness受到Sun/SGI/IBM的有力挑戰, 再加上經濟危機, 就如今天的HP, Cisco一樣,它先是砸鍋賣鐵, 再layoff, 最後終於不支, 98年終於把自己賣給了Compaq. 可是DECAlpha的設計組相當強大, 嚴重看不起Compaq, 一時間紛紛跳槽, 整組整組的叛變. 可是這些人運氣實在不好, 幾乎是到哪哪兒倒黴, 掀起一場鏈式反應.下一個就是Sun. Sun在九十年代乘著.com的狂潮突飛猛進. 在DEC垮掉的是時候, SUN的規模翻了幾翻. 可是錢一多, 就容易lose focus, 它的core business就... 99/00年,真是Intel和AMD比賽時鐘頻律的時候, 從Mhz到Ghz, 到1.3, 1.4Ghz, 到2Ghz. 幾乎一轉眼就發生了. 可是Sun突破1G大關的Millennium Project突然莫名其妙的悲劇了.millennium過去了好幾年, 也沒做出來. 隨即又一次經濟危機到來, SUN就再也沒機會了. 本來SUN的現金儲備還相當雄厚, 所以Scot McNealy還能再瞎折騰了一陣. 結局大家去年都看到了.2006, Apple 宣布使用了十多年的IBM/Motorola PowerPC不能再滿足它的要求, 不再采用powerPC, 正式投向Intel的懷抱.幾大對手, 不是被消滅, 就是被marginalize. 當然此後Intel也曾RISC上冒險, 結果連連翻船. 這是後話, 事實證明,RISC是有risk的.在RISC vs CISC的問題上, Intel把賭註下在CISC上, 但是 Pentium以後新的x86體系采用了很多RISC的技術優點. 事實證明, 系統結構上的爭論幾乎都可以在CISC具體設計中解決. 雖然在芯片面積上, CISC有劣勢. 但是生產成本會通過巨大的產量降低.Intel的CISC雖然在論戰中站劣勢, 但最終它的CPU性能勝出. 很多人認為Intel在這場戰爭中取勝是在PC市場上沾了微軟的光, 在服務器市場上沾了Linux的光. 也許恰恰相反, 如果不是x86性能的突飛猛進, 微軟也許那時候就不是蘋果的對手. linux也許到今天還是不要錢的玩具, 而我們還要花上貴十倍的錢去買SUN的workstation和server.當然在這個過程中, Intel確實有很大的外來推動. 它來自於Intel的死對頭, AMD.AMD簡直就是Intel的影子. 同樣脫胎於仙童, 比intel只晚了一年. 早期的業務同樣以生產memory為主, 在七十年代又從反向設計8080開始追隨intel殺入處理器市場, 和Intel開始了一段危險而又曖昧的漫長relationship. 這種relationship可能只有在同計算機行業一起長大的那一代nerdy boy們的眼中才是浪漫的. 當然, 這些人長大以後多半被證明是絲毫不懂得浪漫的矽公.說說這段孽緣的開始. Intel為什麽要一而再再而三的授權AMD自己最寶貴的技術, 讓他得以如惡魔附體一般地和自己競爭呢?這首先是由IBM決定的. 1982年, Intel只是眾多處理器設計生產商之一, 而這時候,IBM確定要做一個劃時代的產品, PC. Big Blue早就是科技公司中的老大, 他對供應商和今天的Apple一樣殘忍和苛刻. IBM與Intel之間的談判, 和黃世仁與楊白勞之間的談判沒什麽兩樣. IBM很和藹地提出, 要想PC采用8086, 除非Intel允許第二家制造商能夠生產8086以保證IBM有可靠的供應. 當然這一筆交易沒有逼出個白毛女, 相反, 它成就了Intel, 也成就了這第二家處理器供應商, AMD.起初, Intel和AMD還處得不錯, 但是事實證明, AMD和他的創始人兼CEO Jerry Sanders一樣令人討厭. 從8086開始, AMD就開始對Intel x86作出各種"改進", 嚴重的影響了Intel對AMD的看法. 四年後, Intel又一個劃時代的產品386問世後, 就拒絕向AMD透露技術細節! 可是AMD很不好打發, 它一方面重新開始自己研制386, 一方面把Intel告上了法庭. 官司打到94年, 加州高院本著勸合不勸離的精神, 判定82協議仍然有效. 但問題沒有完全解決, Intel和AMD又在法庭上你推我搡到現在還沒完.可是這時候, AMD已經不需要Intel了. 96年AMD推出自己的K5, 和Intel展開全面競爭.這時候的矽谷正熱火朝天的蘊釀上一個大Bubble. 在bubble中, 只有Intel和AMD真刀真槍打得不可開交. 這一架打完, 旁邊圍觀的DEC, SUN, SGI, Compaq全都被打倒了,Intel也被打了個鼻青臉腫, 還幾次差點背過氣去.這其中你一拳我一爪的恩怨情仇和勝負贏虧實在難以盡述. 也不是本文的用意. 請其他同學來講一定比我講得好. 偶還是講一兩件"小事", 來看看Intel到底是個什麽樣的公司. 在Intel的失敗中, 請看到烏龜的強大. 在intel今天的強大中, 請看到它是多麽的容易犯下嚴重的錯誤.要說的第二場論戰是 Cu vs Al 銅和鋁. 就象使用電腦, 你的總效率常常取決於你的網速而不是你的CPU頻率一樣. CPU的工作頻率常常不取決邏輯電路的快慢, 而取決於芯片上金屬連線的速度, 這一點, 九十年代以來半導體工藝進入亞微米時代人們就已經意識到. 傳統的矽工藝使用的是鋁作互連線. 但鋁作為導體, 導電性卻不是最好的.金, 銀, 銅, 導電性都比鋁好. 可是直到97年之前, 沒有人用銅, 金, 銀作互連. 倒不是半導體公司想省錢, 問題是這些金屬都不如鋁容易處理, 比如, 銅. 銅在二氧化矽襯底上, 會向二氧化矽擴散, 破壞絕緣襯底, 使芯片完全無用. 首先解決這個問題的不是intel, 也不是AMD, 而是IBM老大. 97年, IBM在0.18um工藝上首先使用了銅互連技術, 奧秘很簡單, 只要在銅和襯底之間再加上一襯阻擋層, 就可以防止銅擴散!記得那時候甚至有人搞過超導互連, 就象當工藝逼近微米時就有人驚嘆光刻工藝已經到了極限, 不用電子束是絕對不行的一樣. 事後人們才發現, 殺雞不需要用牛刀. IBM老大和Intel不同, IBM很熱衷於將新技術發表, 一時間, 滿天下都是IBM解決了銅工藝的文章. 非但如此, IBM還糾集了幾個公司搞了個alliance來全面發展銅工藝, 並將它的銅工藝offer給第三方.Intel對這件事相當低觸, 大小人物輪番出動, 從各個角度試圖貶低這個貢獻. 有的說銅互連的大馬士革工藝不成熟, 永遠也不會成熟, 必然導致低成品率, 有的說銅工藝好處沒多大, 更本不值得, 有的說, 銅工藝也就是權宜之計, 過兩年你還得乖乖回到鋁工藝. 最牛的一位甚至上溯到鋁工藝乃是三十年前intel的開山祖師Robert Noyce發明的, 我們對它有信心. 剛開始人們還很敬畏Intel的權威意見. 但當IBM和Motorola合作用銅工藝生產PowerPC之後, 稍微有點專業知識的人都知道intel在bullshit,而且是totally BS. Intel在這件事上足足厚著臉皮BS了四年.AMD在這件事上和Intel的反應截然不同. 聽到這個消息, Jerry Sanders立刻開始千方百計的獲取銅技術. 他先是試圖通過IBM生產銅互連的K6. 另一方面又和Motorola簽定更廣泛的技術合作協議. 終於在98年通過這個協議獲得了IBM的銅工藝, 隨後馬上取消了同IBM的生產訂單.2000年四月, AMD生產了銅互連的Athlon T-bird達到1Ghz大關.2000年大概同時, Intel竟然搶先發布了他自己的"銅工藝"的Pentium 3. 原來百無聊賴的Intel把一款鋁工藝的Pentium III 命名為"銅礦 -- coppermine投放市場.這一段時間是AMD/Intel頻率賽跑最激烈的一段時間. 一個重要的目標就是1Ghz大關.理論上, 假銅打不過真銅是相當明顯的. 銅互連不但減少延遲, 可以提高頻率, 或者降低功耗, 而且有更好的抗電遷移能力. T-bird不但可以穩定的運行在1Ghz, 還可以輕易超頻到更高, 也許那個時候的DIY enthusiasts會有領教.可是intel又一次證明所有人都不應當低估他. 在這個時候, Intel發布了一款1.13Ghz的Coppermine!可是不幸的事發生了. 這款Coppermine在被Tom's hardware測試的過稱中發現根本不能穩定的運行在1.13Ghz! 更讓人們驚訝的是, 當Coppermine運行在1.13Ghz的時候, 性能還不如1Ghz的Athlon. 這可能是intel歷史上到目前為止最恥辱的一次recall. Intel再release 1.13Ghz version已經是半年之後了.這件事以後, 流行開了一句話, "clock frequency is not everything". 當然Intel對這句話總是有自己獨到的運用.Intel在新工藝開發上的落後遠不止這一次. 但是intel總是能有開導自己的方法.Intel一心一意要維護自己在矽工藝技術上的領先形象, 可是由於它強烈的risk aversion, 實際上常常是走在技術研發的後端.(除了銅工藝, strainedsilicon, SOI, finfet都是由別人先發表出來.) 在這種時候, intel總是顧左右而言它, 而私底下一定是拼命追趕, 到2001年, intel終於在0.13um工藝上使用了銅互連.落後IBM四年多, 落後Jerry Sanders的AMD一年多.當時Intel的一位fellow說, "工藝不是最重要的, 體系結構更能決定芯片性能". 於是就在這時候, intel在體系結構上也栽了大跟頭. 其輝煌程度只會有過之而無不及. 如果說在銅工藝上的落後是一個disaster, 那麽intel在體系結構上的錯誤會被證明是一個catastrophe. 很難想象, 換了是另一個公司會能夠度過如此昂貴的災難.這就是我要說的第三次論戰: 64位對64位, IA-64 vs x86-64.到90年代後期, 很明顯32位系統的4G內存限制已經滿足不了高端計算的需要, 發展64位系統是勢在必行的. 而intel早在1994年就開始著手這件事. intel和當時服務器業的巨頭之一HP, 開始共同研發, 並且他們說服DEC和Compaq放棄開發自己的系統的計劃而準備采用intel和HP將要開發的新體系. 這一次, intel一改一貫謹小慎微的作風, 采取了革命性的策略. 它拋棄了自己傳統的x86體系, 而根據HP的PA-RISC體系提出一個全新的VLIW based的64位體系IA-64, Intel Architecture 64-bit.解釋一下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最熱的幾個詞. 一個是superscalar 超標量計算.就是在一個時鐘周期執行多個指令. 和現在的多核多線程的概念不 . 超標量計算是指令級的並行, 多個指令使用一個CPU的不同資源, 同時運行. 很明顯, 這種結構,並行程度其實是比較低的, 而且指令的調度非常難. 另一個是VLIW, 超長指令字.一個指令中包含有多個操作代碼. 這些操作同時使用系統不同資源. 而資源調度的問題則由編譯器解決. 編譯器分析指令間的依賴關系, 決定指令的執行順序, 可以實現更高程度的並行, 而又不需要複雜的調度邏輯.Superscalar, VLIW, 聽上去都是挺美好的事情. 可是在上一次Bubble之前, 已經有很多公司嘗試而遭到失敗, 比如八十年代的cydrome, multiflow, 後來還有赫赫有名的transmeta. 為什麽intel還要往墻上扔雞蛋呢? 也許intel以為以前搞VLIW的都是小公司, 都是雞蛋. 而intel在自己心目中不是烏龜, 而是坦克或者火車, 完全可以輕易克服一切技術和資源的壁壘, 把這堵小土墻碾碎.1994年, HP和Intel宣布開發基於HP VLIW的64位系統. 97年, 他們給這種新體系取了個有詩意的名字, 叫做EPIC. 同時宣布, 在98年將發布第一款采用EPIC結構的服務器,Merced.這一次, intel一反常態的十分高調. 在各種學術會議, 期刊上史無前例地發表了大量文章宣傳這種新的體系結構的優越性. 甚至在電路設計, 工藝考慮, Intel都先後破天荒的發表了無數文章. 聲勢是造得很大, 但Merced卻遲遲沒有發布.在99年的intel developer forum上, Intel很鄭重地宣布第一款IA-64/EPIC based處理器, 將叫做Itanium. 而這時候, Intel和HP以外的人們已經對Itanium是否有Intel說的那麽好相當懷疑.再經過兩年的拖延, 直到2001年, intel才release 第一款 itanium. 這時候原本打算用Itanium的DEC已經消失, SGI也風光不再. 而這千呼萬喚始出來的Itanium, 表現相當令人失望. Itanium不但不能和當時的IBM Power, Sun UltraSpac在高端競爭, 他733/800M的頻率甚至不能讓他在低端和普通x86競爭!更令人震驚的是, Itanium上運行原先的32位程序, 奇慢! Itanium和原來的x86系統不兼容, 運行以前的32位應用程序要靠仿真(emulation). 但是在itanium release之前,由於intel的宣傳, 人們普遍認為這不是問題.包括學術界一些人都認為itanium運行32位程序應該比同時鐘的32位機要快. 實驗證明, itanium的32位performance, 甚至不如100Mhz的Pentium! 大概可以和486匹敵!Merced 第一季度只賣了不到500臺, 第一年據說賣了幾千臺. 那時候Merced的target還包括高端的desktop computing. 如果你當年有幸搶到一臺, 不久的將來就可以拿出來當老爺車展覽.Itanium turned out to be an "itanic" failure, 很多人如是說.其實他們錯了. 如果一輛火車撞了一座山, 一瞬間灰飛煙滅, 那是一個"titanic"failure; 象itanium這樣的波瀾壯闊地搞了十七年的這種, 叫做EPIC failure.從Itanium 2001年release, 到現在十年, 沒有一年, 人們不重新調低itanium的銷售預期, 而又沒有一次不再次失望.1999年IDC預測itanium的銷量在2002年能達到25billion一年. 2000年IDC預期itanium的銷量在2003年能達到25billion一年. 2001年六月IDC預期itanium的銷量在2004年能達到15billion一年2001年十月IDC預期itanium的銷量在2004年能達到12billion一年2002年三月IDC預期itanium的銷量在2004年能達到5billion一年2001年, 分析師估計2002年一年,itanium能夠賣出40萬片. 後來據統計從2001到2007,itanium一共賣出了不到20萬片. 進入2003年, 問題已經沒有了懸念,因為AMD發布了基於x86-64體系的64位處理器opteron! AMD設計的x86-64仍然采用cisc架構,對以前的32位應用程序完全兼容,不許要仿真,沒有runtime penalty. Opteron + linux 一下子風靡企業級服務器,真是橫掃千軍如卷席.不獨itanium遠遠不是對手, SUN/IBM的服務器也受到巨大沖擊. 事實上,真正首先在服務器上打敗sun sparc系統的不是intel的cisc - x86, 也不是intel的risc -itanium, 而是amd opteron.而且opteron還有一個重大改進, 和以前的symmetric multiprocessing(SMP)不同,采用了non-uniform memory access結構, 大大改進了並行處理時的內存的帶寬. SMP也是上一次bubble時的有名的buzz word.相當多的軟件公司栽在上頭.因為支持SMP的多CPU系統大多價格高昂,不是多數用戶能夠擁有,而performance的改進又受到諸多限制.直到有了opteron這樣低廉而又高效的系統上, 多線程計算的巨大優點才顯露出來,隨著後來多核系統的發布,今天多線程計算已經從上一個bubble時的昂貴的夢想變成了軟件業的殘酷(?)現實. 話說回來, 這個時候的intel, 在desktop和enterprise server兩面同時腹背受敵, 真的是差點三魂出竅, 七魄生煙了.那時候, 可能是intel歷史上最難堪的時期之一. 如果說先進的工藝技術, 和優越的體系結構是intel在賽跑中甩開對手的兩條腿, PC市場和enterprise server是intel獲取巨額利潤的兩只手, 2003-2004的英特可以算是雙腿一軟, 兩手一松, 甩了個四腳朝天. 可是和一只真正的烏龜不同, 不管外人猜測intel內部應當是怎樣的手忙腳亂.Intel此時看起來仍然一如既往, 毫不慌張. 他所作的就是不斷的強調自己技術的優越性, 不管是鋁vs銅, 還是itanium vs opteron, 並且宣布, 不會生產基於AMDx86-64的處理器. 一時不但讓外行人是非莫辨, 內行人也信心動搖.事實是, 以此同時, intel在oregon有一個秘密小組正在加緊研制類似AMDx86-64的系統, project的代號"yamhill". 早在2002年, 這個項目就被披露出來.並有消息稱這個和x86兼容的芯片名稱是"*T". 整個2002年, Intel的高層包括未來的CEO Paul Otellini在內都在不停的"駁斥"這個謠言, 否認地瓜山的存在, 他們一再表示, 除了Itanium以外, 不會開發生產基於其他X86-64架構的芯片. 2003年十二月底,Investor's Business Daily 報道Intel承認了這一個芯片prototype的存在. 隨後Intel矢口否認這一消息的真實性. 兩個月後, 在Intel Developer Forum 上Craig Barret才承認原來intel一直在撒謊, 而以前的"rumor"都是真的. Intel很快就會有類似Athlon的向下兼容的新X86-64體系!所謂"千呼萬喚始出來, 猶抱琵琶半遮面", intel把這種新64位體系叫作IA-32e,以顯示它不過是舊的32位體系的擴展, 和革命性的IA-64位相對應, 彰顯後者的優越性.當然和很多其他電子產品一樣, 並不是型號數字越高的產品越好使. 這一點是顯然的.很快連Intel管理層也覺得沒有必要做這樣的無用功, 幹脆把這個Athlon的克隆叫作的Intel 64.Intel64一出, intel又回到了猛追AMD的跑道上, multicore發展也是很自然的事.然而intel xeon服務器processor的性能始終沒有能夠超過AMD. 真正追上Operton, 大該要到2006年. Intel推出了woodcrest, 它基於Intel64,采用了Intel Israel team設計的新的Core Microarchitecure, 性能顯著改善,在各種benchmark中大敗opteron. 更要命的是woodcrest比AMD先采用65nm工藝,不但性能飛躍, 而且功耗顯著降低. Intel終於顯示了它在體系和工藝兩方面的強大力量, 揚眉吐氣, 一舉恢複了自己的霸主地位.也許有人會問, 當烏龜奮力追趕的時候, AMD這只兔子在幹什麽? 難道從03-06年這段時間它睡著了? 三四年時間, 在矽谷足夠一個技術落後行動緩慢的公司死個十七八次了.AMD為什麽沒能憑借自己的技術優勢把Intel徹底解決掉? 可惜intel這只烏龜雖然沒有九條命但是很有陰謀和手腕. 03-06, AMD雖然技術上風光, 在戰略上卻陷入了intel設下的泥淖. 直到06年底, 盡管AMD報道了record breaking的翻倍營業額, 可是在Market share上AMD的擴張沒有實質性的進展. 在PC市場上, 不管怎樣統計, AMD的市場分額最高也沒有超過25% (當然現在可能15%都不到了).Intel可能把自己的這次"複興"歸功於自己技術上的臥薪嘗膽, 或者Yamhill成功的瞞天過海, 實際上intel的成功的應當歸於它很陰毒的給AMD來了個釜底抽薪, --收買PC和服務器銷售商. 雖然Coppermine和Itanium在性能上被AMD甩得老遠, 可是intel的龐大生產線仍然有著AMD無可比擬的成本優勢. 只要產量足夠大, intel就能把芯片成本壓到足夠低. 這樣intel芯片仍然能夠憑借價格優勢生存. 不過, intel這樣的霸主當然不會去幹把intel inside降價拋售, 和AMD公開打價格戰這麽沒面子的事.Intel的絕招是給銷售商rebate -- 巨額的rebate. Dell, HP, IBM幾個最大PC,服務器銷售商都從Intel得到rebate. HP和Intel是拴在同一條繩上的螞蚱, 自然不用多說. 光是Dell, 不但收到按銷售額比例的rebate, 而且還有巨額的lump-sumpayment. 據報道, 從02到07年初五年, Intel一共給了Dell 6 billion. 甚至有幾個季度, Intel給Dell的rebate超過了Dell的凈收入. 基本上, 一個虧損的季度,憑Intel的回扣就可以變成一個贏利的好季度. 這樣的事情, AMD當然沒法作到. 2006,AMD的revenue比2005年增張了近一倍, 也只有區區7.5 billion, 而2005年只有3.9billion.AMD一定對蚍蜉撼樹的挫折感深有體會. 當他終於意識到哥利亞不是那麽容易被幾塊小石子給砸死的時候, 在05年再次起訴intel. 2009年底, AMD和Intel settlelawsuit, 簽定cross license agreement.AMD得到1.25billion的賠償, 但有可能永遠失去了再次和intel爭雄的機會. 在這些年里, 老狐貍Jerry Sanders早已退休, 連2003-2006的英雄HectorRuiz也已經離職. 在今年八月新任CEO上任之前, AMD已經7個月沒有CEO了. 05年,AMD spinoff 了傳統的Flash memory business. 更要命的是09年, spinoff了全部的manufacturing operation. AMD已經不是經典的設計生產一體的芯片公司了, 而只是矽谷眾多Fabless design house中並不值得特別一提的一員. 而intel不僅僅是矽谷傳統工業模式的最後一位中流砥柱,還重新牢牢盤居著processors市場的霸主地位. 直到mobile computing的興起...說到mobile computing,先回頭說說二十世紀的三大信息技術,無線電,計算機,和互聯網。 計算機和互聯網技術和矽谷的關系盡人皆知的。而無線電技術對矽谷的轉變和崛起更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矽谷的第一個電子公司,正是一個無線電公司。 二十世紀初,震動灣區的是兩場地震。其一是1906年的三藩大地震。而另一場地震就是1901年轟動世界的Marconi的跨大西洋無線電實驗。這第二場地震的意義,遠比第一場重大。 通過無線電,遠程傳遞信息的美好前景,就象互聯網,HTML, 瀏覽器的發明一樣,一下子激動了大洋兩岸無數年輕WSN的心。 碰巧當時的stanford就有一位Andreessen, Page & Brin, 或者是Zuckerberg式的人物, Cyril Elwell。 Elwell當時是stanford的學生, 也是個無線電迷。他看到Stanford被震塌了一半的圖書館正廢棄著, 就擅自爬上圖書館的圓頂架設他的無線電發射塔。沒想到被一位校董撞個正著, 勒令他立馬把這怪物似的設備搬走。 在美國搗蛋的學生才能得到教授的賞識。報括校長Jordan在內的幾位教授對Elwell大力支持,甚至讓出他們的馬廄來讓Elwell繼續作他的無線電實驗。1906年,Elwell成功地從Palo Alto的家里和Los Altos野地里捧著線圈和電瓶的助手通話, 這就是矽谷的第一次“mobile” phone call. 1909年,Stanford的教授們集資,由Elwell自任president和chief engineer成立了矽谷的第一個電子公司,Poulsen Wireless Telephone & TelegraphCompany, aka Federal Telegraph Company. 這大概也是矽谷歷史上的第一次"high tech start-up"和第一次風險投資, 據說校長Jordan投資了$500. Elwell雖然只有二十多歲,但非常有組織能力。 他先旅行到丹麥,買斷了泡森弧發生器在美國的專利, 並從當時有名的發明家Valdemar Poulsen的實驗室里帶回了幾位年輕的技術員, 幫他繼續發展基於泡森弧發生器的發射系統。Federal TelegraphCompany雖然現在似乎已經在歷史里湮沒無聞,但在當時是非常成功的一個公司,在三藩,Stockton都設立了無線電站。Elwell成功地從美國海軍拿到了訂單,開始建立第一個全球性的無線通訊系統。 Federal Telegraph Company 存在了相當久的時間。在三四十年代的大蕭條中,才被另一個公司合並。 此後,他還作為一個獨立的實體存在,直到被遷到美東,並被再次合並到今天的ITT。 FTC的重要性還不僅於此。 它作為美國無線電的先驅,就象後來的仙童半導體一樣,陪養了一大批人才,在美國西部衍生出一代新興的電子工業公司,比如Magnavox, 比如Litton Industries(也許有人還記得特別的“Litton” logo)。甚至TI的創立者Cecil Green也是FTC的Alumni之一。當然其他還有無數的FTC工程師,對從陀螺儀,到粒子加速器,都有這樣那樣的影響。其中還有一位傳奇人物,對矽谷的今天有卓越的貢獻,不可不提。 這個人就是Lee De Forest。他的最偉大的發明,真空三極管改變了整個世界,開創了電子時代,當然也包括計算機時代, 影響了整個二十世紀。矽工也好,碼工也好,我們都受惠於他。 De Forest是個多產的發明家,也是個colorful的家夥。他一生創立過二十多個公司,可是少有成功過。他一生打過無數次官司,可是也少有打勝過。1910年,將近四十的他,窮困潦倒,逃債到三藩, 竟然又被控欺詐,不幸下獄。幸好,Elwell對他的才能早有耳聞,據說得不花了兩萬刀替他還債,才把他從監獄里保了出來。大概三年時間,De Forest在Palo Alt矽谷的第一個electronic research lab工作,在這里他發現了真空管的一個重要應用,就是放大器。放大器對電子業的影響,可以說不亞於三極管本身。同樣,做模擬的也好,做數字的也好,軟工也好,硬工也好,都得益於他。當然這一次,De Forest也發了, 因為放大器的一個直接應用就是括音器。若幹年之後,美國人終於因此認識了Lee De Forest-- 有聲電影之父。 據說De Forest關於真空管有句名言,“I didn't know why it worked. Itjust did.” 很有發明家的“風範”。 我以前常在Palo Alto downton 附近逡巡。有一次在Channing和Emerson的路口上看到一塊石碑。上面這樣寫著:ELECTRONICS RESEARCH LABORATORYORIGINAL SITE OF THE LABORATORY AND FACTORY OF FEDERALTELEGRAPH COMPANY, FOUNDED IN 1909 BY CYRIL F. ELWELL.HERE, WITH TWO ASSISTANTS, DR. LEE DE FOREST, INVENTOROF THE THREE-ELEMENT RADIO VACUUM TUBE, DEVISED IN 1911-13THE FIRST VACUUM TUBE AMPLIFIER AND OSCILLATOR. WORLD-WIDEDEVELOPMENTS BASED ON THIS RESEARCH LED TO MODERN RADIOCOMMUNICATION, TELEVISION AND THE ELECTRONICS AGE.CALIFORNIA REGISTERED HISTORICAL LANDMARK NO. 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