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小而美創業者的三個致命絕癥:藍圖病,資源病及完美病

來源: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4/0219/58777.html

藍圖病,資源病及完美病這是創業者尤其是致力小而美的創業者三個致命絕癥。這三個病癥是什麽意思?創業者又該如何避免?跟著i黑馬來看一下。所謂藍圖病就是把藍圖當成了目標,當成了行動,從而造成了一種貪大求全或者急於求成的一種心態,並進而將組織置於一種小而全的低水平發展模式,而不是聚焦自身核心競爭力領域的發展。你不能看到今天的馬雲從金融、電商、社交、物流和支付等全方位打造的閉環,而忘記了當初它也就是一個讓大家在上面買和賣的網站而已,它所有的一切的一切都是從這個最簡單最單純的目標開始的,試想如果10年前的馬雲要革銀行的命,那麽他至少有三種難看的死法:1.被銀行掐死。本來可能是朋友的結果成了敵人,而且是強大的敵人。2.被對手掐死。這不用說,三心二意對一心一意,誰贏?3.被自己累死,因為你要同時幹兩個革命,對付兩個陣營,如果沒被兩個陣營各自或者聯合掐死,那一定是因為你拼盡了力氣,然後呢可能是倒地身亡。馬雲如此,你更是如此,或者你也如此。那要藍圖幹什麽?藍圖是因,是動力,是標準,是寬宏之心。他可以讓你清楚地知道,你需要什麽,你所處的位置在哪里,而不是做這整個局結果自己卻深陷局中。沒有它你也許不會放棄高薪自己去創業。但它不是目的地,更不是當下的行動目標。所以,小而全絕對成不了小而美,三心二意歸於一則聚而生二生三生五,若三心二意歸於五則五化一而散。如果藍圖病是內火攻心,那麽資源病則是外邪所致。當然,最終都是自身的問題。資源病的情況有兩種,一種是假資源,把我認識誰誰誰,我能整合誰誰誰當成了自己的真實力,結果在這個不靠譜的虛假幻想上構建起自己商業模式,結果要麽是變成投機不成,要麽是變成了第一種的藍圖病結果一事無成。終究,這種資源病是投機主義心態決定的,而一旦你是投機主義(建立里在非常清晰理性的機會判斷之上有意識投機行為不算是投機主義),這輩子必將活在機不待我的怨天尤人之中,因為你把命運交給別人了嘛 !克服這種病的方法很簡單,我的判斷標準是如果你的偉大事業和商業模式縮小到你一個人都可以開始的話,那就靠譜,因為那就是你的核心競爭力和最強大的資源。資源病的另一種表現是誘惑。這往往發生在你小有所成的時候,這種資源是真實的但也是虛假的。真實之處在於你只要有本事消化,別人真的願意給,甚至是急切地想要給你,虛幻之處在於你往往的境地是根本沒本事消化,所以那些資源是虛幻的。創業的小有所成是迷人的,因為它實現了很多人想了很久而不敢做不能做或者不會做的事,所以無論出於無私的幫助、商業的互利或是險惡的利用,都有可能給你很多資源,這些資源或者對他們來說其實是一種剩余而對你可能是生命的所依,或者對別人是孤註一擲而你卻三心兩意,這兩種情況下的結局都一定是不歡而散。所以當你的小有成就迷惑了別人,你一定要保持清醒,不要迷惑了自己。一是要明白自己需要什麽,不需要的東西,再好都是垃圾。即使你明白自己需要什麽,也得評估一下,能不能消化,不能消化那其實也是不需要,否則資源病和藍圖病夾攻,你會死的更難看。所以,如果別人看你輕松搞掂的事,是你竭盡所能做到的成就,你要小心了。另外,只有你知道對自己無用,所以才不會把資源攥在手里,有時候把它們贈予真正需要的人,恰恰是你構建大美之環的開始。完美病是系統主義病或者是專業主義病。很多創業者之所以是小而美,是因為他有在某方面做得比較美的能力或者專業,因為這是他最重要也是最核心的能力,所以他會在這個領域里持續不停地完善完善再完善,調整調整再調整,細化細化再細化,直到符合自己的專業系統,才擡頭看路,卻發現本來只是自己一個人走的路(因為是創新事業嘛),別人早已經跑到前面把你本來要走的路堵死了,結果要麽有人快速領跑而去成就了你想做的事,要麽大家一起死掉,糟蹋了一整個可能被改變的行業。其實你要知道,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一粒麥子也有五行,既然要選擇獨立創業,你就不能還像原來在大公司里一樣,只考慮你專業里的事了,更不要以為你在大公司里能做的事你創業時采用同樣的方法還能做!若執著於你的完美,我建議你認真跟老板談談你的創業想法,他會告訴你那些你從不曾接觸的商業真相,無論你留下來要求更高的薪水還是成為老板的合夥人,會是一條更好的路。藍圖,資源和完美都是小而美創業體所必須的東西,但也都是必須要時刻保持平衡的東西,無論內外,不平則為病,太過則為大病。到病不能醫方才醒悟,當然也不晚,畢竟,只要肉身不死還可以再來,只是,生命里的遺憾終究令人唏噓! 相關公司:數據來自 創業項目庫作者:顏究社 | 編輯:kongmingming | 責編:孔明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35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