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既無最大產能規模、也沒有強而有力的富爸爸撐腰,敬鵬靠著趨近於零的不良率,憑著踏破鐵鞋無覓處的拚勁,敲開一家又一家車廠客戶的大門,成為全球第二大車用PCB廠。 撰文‧周品均 有一家公司,隱身在桃園縣蘆竹市一條不起眼的單線道路旁,沒有醒目招牌,也沒有氣派的接待大廳,但全世界每十輛車中,就有一輛用到它的產品;德國BOSCH、Continental、日本Denso等車用電子大廠都是它的客戶,成立三十五年來也從沒虧過錢,它是全球第二大車用PCB(印刷電路板)廠——敬鵬工業。 故事得從一九七九年說起,十位來自日本老牌PCB廠台豐的員工,做了一個讓人生轉彎的決定——創立一家PCB公司,而敬鵬董事長兼總經理黃維金就是其中之一。這十條好漢湊足兩百萬元的資本額,當年九月成立敬鵬。 「當時PCB產品幾乎是做一片賺一片。」一位敬鵬內部主管形容當年的PCB產業盛況。然而,隨著越來越多廠商投入,景碩、瀚宇博德等,背後各有富爸爸華碩集團、華新集團支持,加上二○○○年的一場網路泡沫化,衝擊電子產品需求,把競爭推上白熱化。 打底練苦功 投入八年才養出一個客戶 這樣的態勢,對於自行創業的敬鵬來說,無異是一場大屠殺,黃維金很清楚,敬鵬沒有厚實的口袋和對手玩殺價戰,更何況,這根本與他的理念不符,「我做生意將本求利,辛苦做,但一定要賺相當的利益。」所以,敬鵬決定找到獲利穩定、能避開殺價競爭的市場,「我們從一九九○年代就帶著產品,一家又一家地去敲歐美車用電子廠的大門。」一位資深員工說,敬鵬會跨入車用PCB領域,都是咬牙耕耘來的,「這門一敲就是十年。」○五年,是重要的轉捩點。那一年,敬鵬終於等到美商福特(Ford)點頭,接下車用音響與儀表板用PCB的訂單,等於正式跨入毛利率穩定、長期合作關係優勢的汽車供應鏈。 不料,開心不到三年,一場重創全球產業的金融海嘯,卻將敬鵬打落谷底,前一年還能年賺十七.八億元,到了○八年,獲利縮水只剩六.六億元,更可怕的是,歐美PCB廠一家接著一家倒,那股恐懼感籠罩了整個產業。 危機就是轉機,由於歐美PCB廠退出市場所掀起的整併效應,反而讓敬鵬因禍得福,「我們突然從客戶的第二選擇,變成了下單首選。」直到多年後,敬鵬內部主管才恍然大悟,原來是他們過去蹲馬步的打底功夫,有了作用。 以打入BOSCH大廠為例,在BOSCH給出訂單前,敬鵬就花了三年時間做產品驗證,光是樣品,就送了五七六個,送樣成本高達上千萬元。製造樣品只是基本,廠房考察、產線檢驗更是折騰人,光是BOSCH一個客戶,到敬鵬廠區考察次數就超過三十次。 如此一來一往,敬鵬主管不諱言,在車用PCB市場,開發一個新的客戶至少要六到八年的時間,比起一般消費性電子產品一至二年的開發時程,費時費力得多。 「要想擠進汽車供應鏈,認證時間最短也要三年,同時必須長期投入人力資源,這是國內公司很少打入汽車供應鏈廠商的原因。」工研院分析師江柏風說,台廠習慣做消費電子產品的生意,因為「多量少樣」,但汽車市場的生意卻是「少量多樣」,願意長期投入的廠商自然不會多。 因此,當歐美大廠相繼退出市場時,造就了敬鵬的大好機會,這也是為什麼○八年後,敬鵬車用產品的營收成長率每年均高達四○%,營收貢獻比重也從不到二○%,如今超過七○%。 除了開發時間長,車用零組件還有一個讓多數廠商卻步的特質,就是對品質的「零瑕疵」要求。 零瑕疵要求 一百萬片不能有一片出錯 「車廠不敢輕易更換供應商,是因為擔心一旦產品有瑕疵,後續的召回與賠償,真的是賠不完。」業內人士說,要做車廠的生意,就要有自信把不良率降到趨近於零,也就是說,生產一百萬片車用PCB中,連一片瑕疵品都不能出現。 為了達到車廠「零瑕疵」的規範,黃維金甚至從學界力邀講師來開班授課,就是要從管理著手,把不良率降到最低。元智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學系主任鄭春生,就是講師之一。 鄭春生坦言,當年接到敬鵬的邀約電話,其實有些訝異,畢竟會主動來邀他上課的,多半是對品質管理課程需求較高的外商。然而,當年的敬鵬既不是國內PCB龍頭,也非外商,作風甚至很保守,卻願意在品管上多花功夫。 品質管理課程開在周末,為了提振員工士氣,黃維金還親自出席,讓鄭春生印象非常深刻,「那時候,我的一堂課就是一百分鐘,敬鵬的副總與近三十位一級主管,通通準時來上課。」見微知著,敬鵬團隊對不良率的追求,從小地方就能看出來。 因為黃維金明白,敬鵬一開始就和其他坐擁富爸爸加持的PCB廠不同,要力爭上游,唯有靠品質、口碑、客戶信任,以及利基市場,才是在激烈競爭中的生存之道。 敬鵬工業 成立時間:1979年 負責人:黃維金 資本額:39.74億元 主要業務:汽車用PCB 近三年EPS獲利: 2011年2.91元 2012年3.9元 2013年4.39元 |
美國和歐盟正計劃叫停能源巨頭在俄羅斯數十億美元的原油開采合作,這將進一步加大此前的制裁力度。
據彭博引述匿名的三位美國官員消息稱,對俄羅斯的新制裁將會禁止美國和歐盟合作勘測在俄羅斯北極圈、深海或者頁巖地層的原油。這一措施尚未公開,如果實施,將會影響包括埃克森美孚、英國石油、殼牌公司等多家能源大鱷。
新增加的制裁不會影響到傳統的陸上油井和大陸架油井的鉆井與生產工作,受影響的儲備不會在未來5到10年向全球能源市場提供原油,但現有的合作關系會受到威脅。
艾克森美孚在2011年與俄羅斯Rosneft石油公司簽署32億美元的協議,在北極地帶進行原油開發。據路透稱,該公司是少數能在這片條件惡劣的深海進行鉆探的公司之一。
歐盟在9月8日達成了與原油相關的制裁,這是歐盟限制俄羅斯金融、國防和能源三大部門的制裁計劃的一部分。據《華爾街日報》,歐洲對俄制裁計劃中,將對禁止銀行向俄羅斯的三大能源巨頭Gazprom、Rosneft和Transneft提供任何貸款。
歐盟大使在今天會面,並將於明日商議是追加對俄制裁,還是等待更長時間判斷烏克蘭與親俄勢力之間的停火協議是否真正有效,以及俄羅斯是否有意達成長期協議。
彭博報道還提到,一旦歐盟采取新制裁舉措,美國將會跟進出臺類似計劃,包括禁止出口美國專業的探測裝置與技術,這些是俄羅斯目前尚不具備的能力。
美國總統奧巴馬的前能源顧問Jason Bordoff對彭博表示,如果新制裁真要禁止能源公司為北極圈、深海和頁巖層的原油開采提供技術與服務,那將會是一項重大的決定。
這將明顯削減俄羅斯未來的原油產能,但前提是歐洲與美國能緊密有效地合作。
俄羅斯是全球最大的石油生產國之一,但該國的傳統油田在衰落,因此必須開發西伯利亞和北極邊遠地區資源,以維持產量。
歐美相繼決定推出更嚴厲的新一輪對俄制裁,西方壓力倒逼中俄加快深化合作。昨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會見俄羅斯總統普京時強調,要盡早啟動中俄西線天然氣管道項目。普京稱,希望推進油氣、核能、航空、金融、基建等領域重大項目。(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華爾街見聞昨日文章提到,繼決定貿易結算中增加使用人民幣和盧布後,中俄在討論成立新的銀行間交易系統,替代現有全球系統SWIFT,“去美元”道路上更進一步。俄副總理舒瓦洛夫稱,中國銀聯已準備與尚未成立的俄全國支付系統全面合作。
昨日習近平在會晤時提到,中俄正積極探討高鐵合作,強調雙方要繼續促進兩國戰略性大項目合作,特別是盡早啟動中俄西線天然氣管道項目,推動兩國能源合作,還要擴大金融合作,推動雙邊本幣互換。
習近平稱,願意繼續同普京保持密切溝通,推動雙方加大相互支持,擴大相互開放,相互給力借力,共同抵禦外部風險和挑戰,實現各自發展振興。
普京稱,他本人高度重視俄中西線天然氣管道項目,該項目互利共贏,要加快建設,希望雙方繼續著力推進油氣、核能、航空、金融、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重大項目。當前國際和地區形勢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俄中要加強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的協調和協作。
今年5月習近平與普京在上海會晤期間,俄羅斯天然氣巨頭Gazprom與中石油簽署了為期30年、總價值4000億美元的天然氣購銷合同。根據中俄雙方2010年簽訂的協議,中國將通過西線Altai管道和東線西伯利亞管道進口天然氣,年進口量最高可達680億立方米,其中西線300億立方米/年,東線380億立方米/年。
本月1日,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俄方境內段開工,這條名為“西伯利亞力量”(Sila Sibiri)的管線耗資50億美元,全長4000公里,最快可能於2017年正式向中國境內送氣。
對於當前的烏克蘭危機,昨日習近平強調,有關方要追根溯源,從根本上去理順和解決矛盾。中方主張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呼籲烏克蘭方面盡早開啟包容性對話,達成全面解決危機的政治方案。
當地時間昨日,歐盟宣布對俄羅斯石油和國防領域展開新一輪制裁,進一步加大對俄進入歐盟資本市場的限制,禁止向5家俄國有銀行和3家俄能源公司提供貸款,擴大對俄出口軍民兩用品的限制範圍,實行旅行禁令和資產凍結制裁的俄公民增加24人。
歐盟理事會範龍佩稱,未來歐盟可能視烏克蘭停火進展推遲或修改制裁計劃,甚至可能部分或全部撤銷制裁。
美國總統奧巴馬當日發布聲明稱,美國將與歐盟共同“深化和擴大”對俄羅斯金融、能源和國防工業的制裁。新制裁措施的更多細節將在本周五公布,當天立即生效。
華爾街見聞兩天前文章曾提到,面對新一輪更嚴厲歐美制裁,中俄不但加強兩國銀行合作,而且中方也將增加對俄能源和基建領域的投資。
俄羅斯媒體報導,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中石油)將持有俄羅斯最大石油生產商Rosneft(俄油)旗下最大油田Vankor10%的股份,投入約合10億美元。俄油與中石油還在商議合作開發北冰洋的巴倫支海(Barents Sea)及其東南部的伯朝拉海(Pechora Sea)。
全球三大運輸企業之一俄羅斯鐵路(Russian Railways,俄鐵)第一副總裁Alexander Misharin向俄媒透露,以國開行為首的中國銀行有意投資4000億盧布,資助俄鐵修建莫斯科高鐵的項目。
俄羅斯副總理 Arkady Dvorkovich本周曾表示,全球需要更加穩定的貨幣流通環境。人民幣可以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他還說,和中方談到“其他許多項目”,世界需要“不止一個權力中心。”
本周美國與歐洲均發生令市場緊張的重大事件,但結果都有驚無險,美聯儲依然堅持“相當一段時間”維持接近於零的利率,蘇格蘭公投獨立未獲通過。
新興市場之中,中國市場周四傳出央行提供5000億元短期貸款的消息,次日得到證實。此寬松措施據稱相當於降準0.5個百分點,引起一些華爾街分析人士對中國秘密啟動QE的猜測。
· 美國
1、美聯儲FOMC會議聲明及美聯儲主席耶倫新聞發布會
FOMC聲明確認會在“相當一段時間”內保持超低利率,這正是會議聲明發布前市場的關註點。此前有美聯儲會刪除或修改這種說辭的猜測,若出現那樣的情形,就會被視為美聯儲可能提前結束超常規寬松的信號。
雖然此前一些數據顯示了好轉趨勢,但耶倫在FOMC會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就業市場還未全面複蘇”,多種指標預示著勞動力資源利用率明顯不足。FOMC的聲明也說,會繼續密切研究就業市場環境。
至於利率政策,耶倫稱,大多數FOMC決策者預計,到2017年年底,聯邦基金利率會接近於長期正常水平。不過,FOMC委員對該利率的預期取決於經濟前景。如果經濟比他們預計的更強勁,利率也可能比目前預測的更快上升。
2、美國經濟數據總體仍呈向好趨向。
8月CPI同比增長1.7%,仍低於2%這一美聯儲通脹目標;
8月工業生產與制造業產出均下滑,降幅分別為0.1%和0.4%;
上周美國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降至28萬人,為十四年來第二低水平;
9月NAHB房價指數創2005年11月以來新高,體現出房產建築商信心更足;
繼7月環比大增逾15%後,8月美國新屋開工年化戶數又環比大減14%以上,降幅創16個月新高。
· 中國
1、繼上周末公布工業生產增長創68個月新低等疲弱數據後,本周中國政府釋放定向寬松信號:
本周四,中國央行開展的100億元14天期正回購操作中標利率為3.50%,環比上期下調20個基點,這是今年7月底以來首次下調中標利率。
分析人士認為,此次央行下調中標利率釋放了引導市場利率下行、降低融資成本的政策信號,近期降息降準的概率下降。
同日市場傳言稱此次中國央行期限為3個月。這類合計5000億元的短期貸款效力相當於全面降準0.5個百分點。次日建行董事長王洪章證實了這一傳言。
2、本周五,中國最大電商阿里巴巴赴美上市首日市場買盤需求強勁,經過十輪公開競價,才在將近午時確定較IPO定價高36%的開盤價,收盤價更較IPO定價高出38%。
阿里巴巴IPO融資規模創美股最高紀錄,若4800萬股超額認購權行使完畢,其融資規模將晉升全球第一。
· 歐洲
1、蘇格蘭公投落幕,獨立陣營未能贏得多數支持,英國金融市場和其他歐洲地區公投動蕩的壓力減輕。
英國首相卡梅倫此前表示,將就蘇格蘭議會獲得更大權力進行談判。市場仍保持關註,不過已經沒有公投結果出爐前那麽擔心。
2、8月歐盟調和消費者物價指數(HICP)年率跌至0.5%,創五年新低。
8月歐元區HICP通脹年率為0.4%。8月六個歐元區成員國和八個歐盟國家的HICP均已連跌12個月。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作為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中國人均碳排放首次超過歐盟。
根據國際環保組織“全球碳計劃”估計,中國去年的人均排放二氧化碳7.2噸,超過歐盟的6.8噸。按照總量計算,中國的碳排放已經超過歐盟和美國的總和。
中國於2006年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國。目前,中國的碳排放占全球總排放的28%,美國和歐洲分別為14%和10%。
不過,歐美的碳排放低於中國的背後還有一個重要的事實——他們使用了大量中國制造的商品。
2014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總量預計將達到400億噸,創人類歷史新高。
昨天,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美國前任副總統戈爾以及法國生態部長Ségolène Royal等人與至少10萬民遊行者走上全球各地的街頭,呼籲人們加強對環境的保護。潘基文說:“我們的子孫後代都將住在這個星球上,沒有什麽‘備選方案(Plan B)’,因為我們沒有‘備選星球(Planet B)’。”
本周二,聯合國將在紐約舉行氣候峰會,包括奧巴馬在內的超過120國領導人將會齊聚一堂,探討如何解決碳排放導致的全球變暖問題。
本次會議由潘基文召集,是自2009年哥本哈根氣候峰會後第一次大規模全球氣候會議。該峰會是2015年巴黎氣候大會前最重要的一次會議,關系到各國2015年能否達成新的全球氣候協議。
據英國《金融時報》,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印度新任總理莫迪將缺席此次會議。印度的碳排放總量將在4年內超過歐盟。
國家發改委近日稱,中國高度重視氣候變化問題,在應對氣候變化工作上取得了積極進展。截至2013年,中國碳排放強度已下降28.56%,相當於減少了25億噸二氧化碳排放。
發改委表示,全國共有7個省市開展了碳排放權交易的試點工作,下一步將在不同地區探索碳交易的制度、機制。到2020年,我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05年下降40%~45%。
二氧化碳排放主要來自於煤、石油和天然氣等化石燃料和對森林的砍伐。在5年前的哥本哈根大會上,全球各國政府同意將全球平均地表溫度控制在不超過工業革命前2攝氏度的水平內。目前的溫度已經超過工業革命前水平約1攝氏度。(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本周五晚,市場上最重磅的消息不是美國GDP,也不是美國PCE,而是全球最大債券基金創始人兼首席投資官比爾·格羅斯(Bill Gross)離職的消息。
格羅斯一手創建的PIMCO公司資產規模達到兩萬億美元,主要投資債券,因其傳奇經歷被華爾街稱為“債券之王”。今日辭職,將於下周一(9月29日)正式加入Janus Capital,繼續從事債券基金管理崗位。格羅斯的離職在市場上掀起了不小的波瀾:
首先,Janus顯然受到此消息的利好刺激,股價開盤大漲36%:
而PIMCO的母公司德國安聯保險集團(Allianz)的股價下跌5.6%:
安聯公司的下挫帶動了整個德國DAX股指下跌:
歐元區外圍國家債券價格下跌,收益率上升:
而美國公司債市場都出現了巨大波動,高風險及高評級的債券雙雙遭到拋售,收益率跳漲:
美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大漲50個基點: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德國總理默克爾昨日警告,歐盟與美國要做好心理準備,有40年歷史的東德這個先例,在烏克蘭問題上與俄羅斯的對峙可能是漫長的過程。同日,烏克蘭政府軍遭到與親俄武裝達成停火協議以來最重大死傷,威脅要中止停火。
默克爾在與芬蘭總理Alexander Stubb共同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
“關於俄羅斯的立場,目前我沒有發現任何變化。我來自前東德,我們需要40年才捱過東德那個時期。回顧歷史,有時必須做好長期打算。如果堅持我們的要求還有意義,就不要四個月以後再提要求。”
Stubb也同意默克爾的看法,認為烏克蘭國內沖突不會很快解決,“我們要著眼於長遠的形勢。”
昨日,烏克蘭政府的軍方發言人 Andriy Lysenko稱,過去24小時,政府軍有9人遇害,27人負傷,這是9月5日與親俄武裝簽署停火協議以來最慘重的傷亡。聯合國估計,迄今為止,已有3500人在烏克蘭國內戰亂中身亡,至少61.5萬人被迫背井離鄉。
烏克蘭智庫 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Policy Studies的內政部門負責人Iaroslav Kovalchuk認為,據該組織現在觀察,停火形勢很不穩定,即便如此,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還需要停火,以便10月26日議會選舉順利舉行,俄羅斯也需要停火安撫西方,避免進一步制裁。
同日,德國駐美國大使Peter Wittg表示,過去沒人預計普京會做出能讓我們回到冷戰年代的重大決定。但普京在烏克蘭的政策毀掉了眾人的信任,讓外界重拾信任是個挑戰。(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在美聯儲鴿派言辭的刺激下,歐美債券市場牛氣沖天,價格大漲,收益率普遍大跌。
周四淩晨公布的9月FOMC會議紀要中,美聯儲表示擔心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和強勢美元影響美國經濟,這被市場解讀為鴿派信號,市場人士認為美聯儲可能更傾向維持低利率。
道明證券的分析師稱,觸發美聯儲加息的門檻被提高,政策收緊的考量被進一步推後,這對國債來說是一大利好。
在北京時間今日晚間7:00左右,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跌至2.2787%,為2013年6月以來的最低水平。
歐洲國債收益率跌的更兇:
愛爾蘭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創下歷史新低,達到1.63%。
德國十年期國債價格上漲,收益率下滑2個基點至0.88%。
荷蘭十年期國債收益率跌至創紀錄的1.021%。
葡萄牙十年期國債收益率跌至2.942%,創歷史新低。
法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跌到創紀錄的1.214%。
西班牙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同樣創下歷史新低,為2.038%。
芬蘭十年期國債收益率歷史上首次跌到1%。
在債市之前,股市和商品市場的反應更靈敏,昨日美股結束跌勢,道指創年內最大漲幅,黃金急漲近20美元。今天下午歐洲股市開盤大漲1%。
昨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對美國及其盟友發出警告,稱對方利用烏克蘭危機“敲詐”俄羅斯是徒勞無功,俄羅斯的合作夥伴不應忘記,核大國之間的爭端牽涉什麽風險。
在接受白俄羅斯報紙Politika采訪時,出訪該國的普京指責美國總統奧巴馬,認為奧巴馬上月24日在聯合國大會上講話時公然稱俄羅斯侵略歐洲威脅全人類,這是對俄采取了敵對方式。他說:
“我們希望我們的合作夥伴要認識到,敲詐俄羅斯的企圖是徒勞無功,而且別忘了,核大國之間不和產生的後果可能影響戰略穩定。”
普京稱,奧巴馬上月稱俄羅斯在侵略歐洲,將這種侵略和埃博拉病毒、中東地區恐怖組織“伊斯蘭國”(IS)並稱為“人類面臨的三大威脅”。普京認為,
“綜合對我國所有經濟領域的制裁來看,這只能稱為敵對方式。”
普京說,試圖用“單方面的非法限制性措施”對俄施壓將影響危機解決。
“幾乎在決定施加新制裁的同時,又要達成和平進程的協議,我們怎麽可能在這種情況下談什麽制止烏克蘭的局勢升級?如果主要目的是孤立我們的國家,那種目標既是荒謬可笑的,也是虛無縹緲的。”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