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被失蹤真相】公安叫幫手拉人?黎棟國:昨會面冇提出

1 : GS(14)@2016-07-09 06:21:45

銅鑼灣書店店長林榮基早前披露在內地被拘禁內情,內地公安局指林表明不會返內地,違反取保候審規定,內地公安局當面向本港赴京商討通報機制的官員,播出林被拘留和招供片段等「罪證」,促林返內地受查,稱否則將變更其刑事強制措施。保安局局長黎棟國昨早指,內地強制措施在港沒有法律效力,中港兩地沒有引渡安排。被問到前日公安是否有提出要香港方面幫手拉人回內地,黎棟國稱會面時內地方面沒有提出。對於公安在討論通報機制時竟播出林榮基片段,特首梁振英辯稱,會面大部分時間都商討機制,認為符合雙方事前定的討論範圍。特首梁振英表示,經過第一輪磋商,公安部部長認同要主動順應形勢變化及民眾期望,檢討機制,而今次會面取得階段性成果,雙方同意通報時間少於14日,內容亦要明確,提及涉案件內容及性質,並要函蓋所有單位。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707/1968509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2826

不滿拒會面交代真相廉署內亂 泛民促白韞六辭職

1 : GS(14)@2016-08-07 00:57:49

【本報訊】廉署內亂疑團未解,泛民17名立法會議員聯署要求廉政專員白韞六交代,但白韞六以事件屬內部問題及涉及員工私隱而拒絕。泛民批評白韞六以私隱作擋箭牌,拒向公眾問責,決定9月在新一屆立法會爭取成立專責委員會調查廉署內亂真相。記者:麥志榮



泛民17名立法會議員上周聯署要求就廉署近日連串高層人事變動與白韞六會面,白韞六昨日覆信拒絕泛民議員的會面要求。白韞六在信中表示,人事變動已兩次發新聞稿解釋,他亦在上月11日見傳媒說明情況,現時沒有進一步補充。他又表示,廉署人事變動為內部管理事宜,亦牽涉個別人員的私隱,並不適宜與外界作會面討論。泛民議員批評白韞六既無法妥善管理廉署,亦無意就連串人事異動向公眾問責,證明不勝任廉政專員一職,要求白韞六辭職。



促下屆議會調查

公民黨郭榮鏗指出,廉署高層人事變動事件反映廉署內部管理出現嚴重問題,直接及嚴重削弱廉署打擊貪污罪行的能力,對公眾利益構成損害。泛民將會在新一屆立法會推動成立專責委員會調查事件。調查方向包括署理執行處首長李寶蘭被降職及之後多名高層相繼離職的背後原因,及事件是否梁振英收受UGL5,000萬元有關。廉署在過去一個月內,先後有多名高層人員離職,除了李寶蘭,還有其愛將首席調查主任高迪龍,另一名資深廉署人員總法證會計師鄧淑妮亦於上周宣佈請辭。剛升任執行處署理首長的丘樹春亦一度提出解約,卻在消息公佈後2.5小時內宣佈留任。另外,監警會前秘書長的朱敏健日前回巢擔任廉署執行處處長。監警會昨宣佈,今年初退休的海關副關長俞官興獲政府批准其離職後外間工作的申請,俞將於今年9月8日接任監警會秘書長。監警會秘書長的職位目前由副秘書長梅達明署任。監警會主席郭琳廣表示,俞官興委任是根據遴選委員會的推薦,俞官興服務香港海關超過30年,擁有豐富的公共行政管理經驗及執法知識。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804/1972230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4410

兩國同被孤立 急需盟友 土俄元首會面向歐美示威

1 : GS(14)@2016-08-10 07:54:44

俄羅斯總統普京昨在聖彼得堡接見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是去年11月土國擊落俄戰機後,兩人破冰會談。有分析指,土俄近期分別與西方交惡,正值需要盟友,雙方重修舊好向歐美示威。



兩人甫見面,普京表示很高興再跟埃爾多安見面,讚揚對方這次到訪是確實行動修補兩國關係,「代表大家都想恢復對話」。他又提到土國上月的軍事政變,力撐埃爾多安,指「我們的原則性立場是,永遠反對所有違憲行為」。埃爾多安就指,土俄關係進入「非常特別的時刻」,認為兩國團結有助解決地區問題。兩人會談一個半小時,集中談經濟及軍事合作。


■伊斯坦堡曾爆反俄示威。

政變後 埃爾多安首外訪


土俄兩國在擊落戰機事件後,關係一度墮入冰點。俄羅斯對土耳其的農產品實施制裁,又禁售前往土國的旅遊套票,令當地俄旅客大跌93%,但俄亦因中止與土耳其的能源及其他經濟合作,損失慘重。直到6月埃爾多安致函普京道歉,兩國緊張關係才稍為緩和。到土耳其軍事流產政變後,歐美國家都質疑埃爾多安藉機肅清異己,令埃爾多安不是味兒,加上美國沒有交出身在賓夕凡尼亞州、被指控是政變幕後黑手的土籍傳教士居倫,在土國引發反美浪潮。就在此時,土俄關係出現微妙變化,普京是政變後最快致電埃爾多安表達支持的領袖,而埃爾多安亦禮尚往來,選擇俄羅斯作為政變後他首個外訪的國家,又解禁俄網媒示好。有分析認為普京想把握北約成員之間的關係缺口向土耳其示好,以突破自前年吞併烏克蘭克里米亞半島後,受西方孤立的外交困局。俄羅斯外交評論員弗羅洛夫說:「兩國是想對外展示自己沒有被孤立,是有選擇的,仍有非西方的盟友可靠攏。」弗羅洛夫認為會面別具象徵意義。土耳其希望俄方減少支援庫爾德族武裝部隊,減少轟炸敍利亞邊境,以免大批難民湧入國內;俄羅斯則期望土國加強控制邊境,防止被莫斯科視為威脅的武裝分子進入敍利亞,威脅大馬士革政府及拉塔基亞省的俄空軍基地。埃爾多安亦可能會向普京讓步,放棄堅持要敍國總統巴沙爾下台。法新社/美聯社/美國《紐約時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810/1973016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5255

中韓元首會面 北韓射導彈剃眼眉

1 : GS(14)@2016-09-06 22:50:48

■北韓再次發射三枚彈道導彈。資料圖片

昨日上午,正當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韓國總統朴槿惠會晤,就美韓在南韓部署「薩德」(THAAD)反導彈系統之際,北韓當天上午11時向日本海方向再次發射三枚中程導道導彈;外界認為北韓此舉是趁中國舉行G20峯會向國際社會示威,並向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剃眼眉」。習近平與朴槿惠的會晤在杭州西湖國賓館舉行。韓聯社報道兩國首腦並未談及薩德問題,但新華社報道稱,習向朴表示反對美在韓部署薩德系統,稱「這問題處理不好,不利於地區戰略穩定,會加劇各方矛盾」。朴表示願就有關問題同中方保持密切溝通。


3導彈落入日經濟水域

但兩人話音未落,就傳來北韓在黃州郡向東海發射三枚蘆洞中程彈道導彈的消息。南韓軍方表示,北韓發射導彈前沒發警告,三枚導彈飛行約1,000公里後,落入日本防空識別區內400公里海域。日本更指三枚導彈落入了200海里專屬經濟水域範圍內。南韓軍方指北韓此舉是「武裝抗議」,目的趁杭州G20峯會加上本周五是北韓國慶,展示武力。南韓表明預備好以「作戰」回應挑釁。日本斥射導彈嚴重影響日本安全,不可接受,美國亦批評北韓射導彈威脅其盟友和民航安全,將以外交行動回應。中國外交部呼籲相關各方避免採取令局勢升級的行動。另外,平壤的宣傳網站「我的國家」前日公佈最新版本的憲法序文,把已故領袖金日成的「首領」及金正日「領導人」稱呼刪除。新憲法沒提金正恩名字,但詳細介述其職銜「國務委員長」地位及職責。南韓學者認為此舉不尋常,或想凸顯金正恩領導體制,宣佈他的時代來臨。新華社/韓聯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906/1976160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7798

菲總統罵奧巴馬「婊子養的」白宮取消兩國首腦會面

1 : GS(14)@2016-09-07 21:45:59

■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怒轟打算向他提出人權問題的美國總統奧巴馬,是「婊子養的」。路透社



【東盟系列會議】一句「婊子養的」(son of a whore)痛罵美國總統奧巴馬,令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Rodrigo Duterte)首次外訪便成為國際焦點,搶盡東盟系列會議的風頭。不過,得罪全世界最有權勢的人,可不是講玩的,即是口頭勇武也得付出代價。奧巴馬這邊廂笑笑口形容杜是「有趣的人」,那邊廂即取消與對方在老撾會面。自找麻煩的杜特爾特事後「認衰」,指是一時火遮眼,說話過了火!



這場外交風波,源於杜特爾特前日啟程出訪前,有記者提及白宮講明會在美菲首腦會面中,提及菲律賓的人權問題,即時辣㷫杜特爾特,「他以為自己是誰?我可不是美國的寵物狗!」杜連珠爆發轟奧巴馬無禮,「我是主權國家的總統,我們早已不是(美國的)殖民地……(美國)必須放尊重點,勿只懂得隨便扔出問題和聲明,婊子養的,我會在論壇上咒罵你。」



杜特爾特認衰「不想吵架」

母親無端端被盟友辱罵為妓女,奧巴馬表面上未有動怒,僅說71歲的杜特爾特是「活潑有趣的人」,但質疑與他會面能否進行「建設性對話」。其後白宮單方面宣佈,取消原定昨日在東盟系列會議期間舉行的美菲首腦會談,奧巴馬改為與南韓總統朴槿惠會面。美國是菲律賓第一大貿易夥伴,也是菲律賓在南海問題上抗衡中國的重要盟邦,沒有華府的支持,杜特爾特政府內政外交注定要面對更大的挑戰。他抵達老撾後收起在國內的氣燄,強調「不想和全球最強大的國家吵架」,政府昨發表聲明稱「因為有報道指奧巴馬總統會在法外處決問題上『教導』他,導致他說了一些引起關注的強硬評論」,杜對有關說話「被理解成(對美國總統的)人身攻擊感到遺憾」,並強調會談是在「雙方同意下押後」。菲律賓外交界人士正全力救火,試圖大事化小。菲國多名參議員擔心事件影響美菲關係和菲國安全,前駐聯合國大使巴哈則認為相對於美菲的長期關係,今次只是小風波,美菲領袖今次未能會面,馬尼拉可以下次再安排。主張鐵腕掃毒的杜特爾特7月上台以來,向菲律賓毒販大開殺戒,甚至縱容民團對未經法庭定罪的毒販,執行私刑處決,短短兩個月間便有超過2,400人被殺害,死者包括一名無辜被牽連的5歲女童,引起國際社會關注,但杜特爾特一於少理,揚言要殺光所有毒販才會罷手。


掃毒被批 取消見潘基文

有趣的是,杜特爾特被奧巴馬請吃閉門羹之前,他自己也因為不喜歡聯合國批評他的掃毒政策,取消了同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在東盟系列會議上會面。美聯社/路透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907/1976286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7953

社福界邵家臻拒與梁特會面

1 : GS(14)@2016-09-13 00:13:53

【本報訊】特首梁振英透露已經邀請26名首次當選的候任立法會議員會面,一早已表明反對梁振英連任的社會福利界候任議員邵家臻(圖)明言不會出席,認為禮節式的會面沒有必要。不過在選舉期間同樣打着反對梁振英連任的自由黨,該黨於批發及零售界當選的邵家輝則表示,已聯同黨友與梁會晤,認為溝通永遠比不溝通好。


冀推動改革撥款


多名新任功能組別議員昨接受電台訪問。邵家臻自言反對梁振英連任,加上會面沒有主題,意思不大,故不會與梁會面。談及未來工作,他說希望任期第一年推動社福界整筆過撥款改革,指現在整筆過撥款是扭曲業界,造成「服務跟災難走、機構跟錢走、同工跟合約走、服務對象無路可走」的情況。同場的區議會(一)候任議員、被視為「梁粉」的民建聯劉國勳則不認同要有主題才可會面,認為與梁振英會面不用事先商定議題,因討論過程或會找到出路,「未必一嚟就硬橋硬馬嘅」。同樣願意與梁振英會面的自由黨邵家輝則認為有溝通總是好事,又期望新一屆立法會能理性溝通:「大家目的都係想香港好,好聲好氣傾,相信可以解決問題。」早前已有多名明顯反對梁振英連任的新當選議員,如港島區香港眾志羅冠聰等,表明不會與梁會面;朱凱廸及姚松炎則指除非有第三者在場,否則不會單獨與梁會面。■記者陳雪玲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912/1976825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8697

中梵關係傳破冰月底會面 或承認中方任命主教

1 : GS(14)@2016-10-22 22:28:41

中梵關係繼續有破冰迹象?有外媒引熟悉磋商過程的天主教會消息來源透露,中國與梵蒂岡的代表預計於本月底在羅馬會面,就內地主教任命問題作「最後一步」的磋商,有望終結兩國對此長久以來的爭議。



梵蒂岡是西方國家中,目前唯一未與中國建交的國家,而主教任命權爭議則一直是中梵建交的最大障礙。路透社近日引教會消息來源稱,梵方目前已決定,將認可至少4名被中方任命、但卻一直未獲梵方承認的「非法」中國主教。消息稱,其中一名將獲教廷承認的是昆明主教馬英林,而馬亦是中國天主教主教團主席和中國天主教愛國會副主席。目前這兩個團體(一會一團)皆為中共控制,不為梵方所承認。據悉梵方代表曾於今年8月中到北京進行破冰訪問,在最後一輪談判中才被中方允許與數名未獲教廷承認的主教會面,其中之一便是馬英林。除馬以外,河北承德主教郭進才、黑龍江哈爾濱主教岳福生,以及河南蒲圻主教涂世華等3名主教料將獲教廷承認。消息又指,中方年底前將再任命至少2名新主教,這些任命將得到教廷認可;一名與京領導階層有關的消息人士亦證實,相關主教任命目前正推進。由中共推動的第九屆全國天主教代表會議將於今年12月舉行,屆時將選出「一會一團」的新一屆領導班子。教會消息人士稱,梵方希望主教任命能在會議召開前成事,以防出現中方隨時「攤牌」的局面。消息稱若達成協定,將有助團結中國以「一會一團」為代表的「官方」教會,以及只宣誓效忠教宗的「地下」教會這兩大派別。



地下主教神父時遭迫害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昨回應指,她不掌握主教任命磋商的訊息,稱中方對改善中梵關係抱有誠意。本月初教宗方濟各曾表示,中梵兩國目前「關係良好」,但強調推進兩國關係不能急進。有分析稱,中梵仍有不少問題未解決,包括有效忠教廷的主教、神父和教友面臨內地當局起訴,以及部份地下天主教徒受壓被迫加入「一會一團」等;即使解決了主教任命爭議,建交之路仍充滿障礙。路透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022/1980867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3114

會面變批鬥怒斥傳媒大話精

1 : GS(14)@2016-11-23 07:53:09

特朗普前天跟電視媒體主播及行政人員開會,原定商討他就職後的採訪安排,卻變成批鬥大會,當面點名斥責有線新聞網絡(CNN)及全國廣播公司(NBC)競選期間對他不公平。


取消後轉軚 見宿敵《紐時》

參與會議的還有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美國廣播公司及霍士新聞代表,特朗普一方有候任白宮幕僚長普里伯斯、候任首席智囊班農及女婿庫什納在場。會面以不作紀錄形式進行,《華盛頓郵報》指與會者雖有點爭論但整體互相尊重,不過特朗普表現「高傲、好鬥與輕蔑」;《紐約郵報》更形容特朗普像「行刑隊」一樣痛斥與會者,其中CNN總裁朱克被斥責「討厭你的網絡,所有CNN人都是大話精,你應感到羞恥」;特朗普又不停說「這間房都是大話精」,報道時「誤導又不誠實」。前天參與會議的只有電視台代表,報紙、電台及網媒代表留待昨天才見特朗普,但他會前突宣佈取消跟「宿敵」《紐約時報》代表會面,理由是對方「突改變會面條件」,但《紐時》否認,反指是特朗普陣營改變條件。但特朗普其後轉軚,按原定計劃與《紐時》代表會面。而前晚特朗普又在Twitter炮轟傳媒,不應拿他當選總統跟企業王國的利益衝突做文章,並指「很多人渴望由(英國獨立黨前黨魁)法拉奇當英國駐美大使」。法拉奇是英國脫歐標誌性人物,曾專程往紐約約見當選後的特朗普,但其後英國唐寧街回應指「沒相關空缺」。美國《華盛頓郵報》/《紐約郵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123/1984285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6631

拒談有否與特朗普團隊會面鐵馬開路 美高規格接待蔡英文

1 : GS(14)@2017-01-09 08:11:14

■蔡英文過境美國侯斯頓,步出下榻酒店,表現輕鬆。 路透社



台灣總統蔡英文出訪中美洲過境美國,前晚抵達侯斯頓,美國在台協會(AIT)主席莫健(James Moriarty)親自接機。台媒稱美方給予蔡警車開道、全程交管等高規格禮遇;蔡還與美國國務院前亞太事務副助理國務卿薛瑞福、侯斯頓市長唐納、德州州長等會面。外界關注蔡是否與總統當選人特朗普團隊接觸,蔡不願回答。



蔡英文抵達侯斯頓前,特朗普政權交接團隊發言人迪圖(Jessica Ditto)在電郵中表示,蔡過境期間,不論是特朗普本人或政權交接團隊成員,都不會與蔡會晤。不過蔡抵達機場時,除了美在台協會理事主席莫健及台灣駐美代表高碩泰等人,接機的還有德州的眾議員費倫侯(Blake Farenthold)。費倫侯昨在facebook貼出迎接蔡的照片,稱蔡在當地停留期間他將「全程陪同」。



■酒店外中華民國國旗與美國旗並列。

■侯斯頓的台灣僑民無懼寒冷天氣,手持標語,歡迎蔡英文再度到訪。


掩嘴說笑賣萌 記者大笑

侯斯頓雖陽光普照,但氣溫寒冷。莫健、高碩泰登機迎接,蔡英文與高握手時問高外面是否很冷,也與莫健握手寒暄。機場內有大批台胞揮舞旗幟歡迎,高呼「蔡英文加油」。蔡步出機場時看到寒風中等待的記者,被問到「冷不冷呀」時反而貼心說:「(你們)快找個地方躲起來。」隨後以手掩嘴,小小賣萌了一下,引記者們大笑。雖然接機現場沒有美方官員和紅地毯,但中央社稱美方還是給蔡高規格禮遇,由國務院外交安全局負責安全,除全程交管、警車開道,美術館更淨空3小時讓蔡參觀30分鐘。



與前副助理國務卿會晤

當日蔡在下榻飯店與美國國務院前亞太事務副助理國務卿薛瑞福(Randall G. Schriver)、侯士頓市長唐納(Sylvester Turner)會面;昨上午接受美國政要與參議員電話致意,另與德州參議員克魯茲(Ted Cruz)和德州州長艾柏特(Greg Abbott)會面。蔡英文在侯斯頓停留期間,參訪當地生物科技醫藥產業及博物館,晚間參加僑宴,但謝絕媒體採訪,賓客的相機及手機要交付保管。昨日中午,蔡乘專機離開美國前往洪都拉斯。蔡過境美國受到媒體關注,美國家廣播電台(NPR)稱,因上月特朗普與蔡通電話引起中美風波,此次過境特受關注。《洛杉磯時報》稱,美未讓蔡在紐約華府過境,使她較難安排跟華府政壇人物會晤。中央社/中評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109/1989067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2000

歐極右政黨巨頭會面促「覺醒」脫歐

1 : GS(14)@2017-01-24 03:00:10

特朗普的崛起為民粹主義支持者打下強心針,歐洲多國的極右政黨前日到德國召開會議,慶祝特朗普就任美國總統,指英國脫歐會引起骨牌效應,2017年將是歐洲民眾覺醒之年。


馬琳勒龐批評默克爾

歐洲議會極右議員組成的「民族和自由歐洲」(ENF)黨團,在德國西部城市科布倫茨召開會議,出席成員包括法國國民陣線領袖馬琳勒龐(圖右二),以及德國另類選擇黨、荷蘭自由黨和意大利北方聯盟等黨領袖。會上他們表示希望貫徹反建制立場,宣揚保護主義以勝出今年的選舉。2015年創立ENF的馬琳勒龐指,特朗普與歐洲極右政黨的見解相近,成功將他們凝聚在一起,追求本土主義、控制邊境、保障國民安全、愛國主義和國家主權等。她又表達對歐盟的不滿,批評德國總理默克爾的難民政策是災難,聲言上任後會推動法國脫歐公投。與會者指希望通過今次會議,加強各國極右政黨間的聯繫,找出共同立場,但有分析家指極右派是本土民族主義者,不傾向跨國合作,會議只是一場「公關騷」。會場外有約5,000名左翼人士示威,斥極右派是法西斯主義者。法國、德國和荷蘭今年都會舉行換屆選舉,其中法國左翼社會黨昨舉行黨內總統初選首輪投票,將從七名參選人中篩剩兩人,本月中民調以37%支持率領先的前總理瓦爾斯,受政績拖累兼對手電視辯論表現出眾,出線非十拿九穩。美聯社/德新社/法新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123/1990588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380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