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新聞社報道稱,一項最新調查顯示,盡管制造業和交通運輸業有所改善,但隨著零售業仍在困境中掙紮,住宅房地產市場下行,中國第三季度經濟仍以“低速擋”前行。
紐約研究機構China Beige Book International發布的《中國褐皮書》顯示,中國投資進一步放緩,借貸成本攀升,企業從銀行申請和獲得貸款的規模處於低谷水平。不過,雇傭水平有所上升,企業利潤改善,暗示政府不太可能推出廣泛的刺激政策。
該機構總裁Leland Miller在公開聲明中表示:
多數公司情況並未惡化,招聘和企業利潤改善在很大程度上解釋了為何北京不願意推出更多大規模刺激政策。
真正的問題是,強效刺激政策不起作用。過去兩年,流動性過度,但信貸參與度卻比較有限。有供應,但需求卻不足。
該機構調查研究表明,並非是缺乏中國小企業苦苦尋求的廉價信貸。截至到三季度,中國企業今年的新增貸款僅為2012年第一季度的一半。而這項對2100家中國企業所做的調查顯示,有不到20%的企業第三季度根本沒有申請任何形式的貸款。
盡管中國銀行業的貸款變得更為昂貴,從上個季度的6.95%上升到三季度的7.47%,但整體貸款需求放緩的大趨勢卻與二季度以來的系統性因素正發揮作用相一致:私營企業在努力償還債務,而國內消費卻仍疲軟。零售業增長較為緩慢,工資增長也是如此。
不過,在該機構的實地調研中,接近一半的銀行人士都表示,他們的商業貸款總規模是上升的,高於第二季度的35%。但是,他們並不向新客戶放貸,只有1%的銀行業者表示其30%左右的貸款流向了新的貸款申請者。
自從8月中國工業增加值等主要宏觀經濟數據表現不佳以來,包括蘇格蘭皇家銀行和巴克萊在內的部分銀行調降了他們對中國經濟增速的預估值。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本月曾表示,政府仍將著眼於定向寬松,中國不會再依賴貨幣刺激來提振經濟。
華爾街見聞網站近日提及,中國財政部長樓繼偉周末在G20峰會上稱:“在提高基礎設施建設投資上,中國不能依賴政府開支;不會因單個指標做大的政策調整。”。與此同時,北戴河會議顯示中國最高領導層並接受了經濟增幅可能低於7.5%目標的“新常態”,這意味著大規模刺激近期不太可能發生。
中國經濟刺激希望落空,引發昨日全球股市下挫,恒指大跌1.44%,創近兩個月新低。滬指大跌1.7%,失守2300點。標普創8月初來最大日跌幅。VIX暴漲13%。中概股全線下挫。銅、原油、鐵礦石等對經濟敏感的大宗商品近全線下挫。
今日,匯豐9月中國制造業PMI將公布,這將為中國經濟狀況提供更多指引。8月的PMI曾跌至三個月低點,官方PMI同樣出現下滑。
(iPad增加了“土豪金”成員)
北京時間今日淩晨,蘋果發布了新款平板iPad Air 2和iPad mini 3、配置視網膜顯示屏的臺式機iMac電腦和迷你臺式機Mac Mini,這些硬件將於下周一正式發售,同日也將在美國啟動Apple Pay支付服務。在年末假日購物旺季到來前,蘋果以全新的硬件軟件陣容投入市場爭奪戰。但有分析人士認為驚喜不足。
此次推出的iPad Air 2和iPad mini 3厚度均為6.1毫米,較前款更薄。它們均配有指紋感應器。除了原有的銀色與灰色,增加了金色可選。與從iPhone5S起的新款iPhone相同,iPad Air 2也搭載了既能衡量行動又能探測溫度的動作協同處理器,其主頁按鍵的Touch ID也和新款iPhone類似。iPad Air 2配置的 A8X芯片與iPhone 6的芯片同源,不過是特別為iPad設計的版本。
(iPad Air 2(右)厚度僅有6.1毫米,重0.96磅。)
娛樂功能方面,iPad Air 2號稱玩遊戲時能感受“遊戲機級別”的圖片畫質,和iPhone 6同樣配置了8萬像素的攝像頭,選擇“觸發模式”(Burst Mode)可連拍多張相片。此外,iPad Air 2的電池續航時間為10個小時,Wi-Fi速度幾乎是前款的三倍。iPad Air 2今日即接受預訂,售價為499-829美元,增加內存所需的費用比前款降低了100美元,iPad mini的售價為399-729美元。
(iPad Air 2配置8萬像素攝像頭,改善了面部識別功能,單張即可生成HDR相片。)
視網膜顯示屏是此次蘋果新品的重要特色。7.9英寸的iPad Mini 3和27英寸的iMac都配有這種顯示屏。新款iMac使用了全新的Yosemite操作系統,售價為2499美元,今日起可出貨。Mac Mini的起售價是499美元。
蘋果CEO庫克在發布會上稱,iMac采用的5K視網膜顯示屏是蘋果史上最出色的顯示屏。但一些分析師認為,在手持觸屏設備泛濫的形勢下,此舉可能是竭力喚回客戶過去對蘋果平板的熱情。
出席發布會的科技業研究機構Gartner的分析師Van Baker評價:
“必須老實說,唯一吸引人的就是iMac用的5K視網膜顯示屏。其它我們見到的都是iPad的叠代更新。”
Creative Strategies Inc.的總裁Tim Bajarin這樣評價新款iPad:
“那些iPad 1和2的用戶可能會忍不住最後升級。現在難以斷定是否大賣,因為平板整體的銷售增長已經放緩。”
蘋果第三財季季報顯示,今年第二季度,iPad銷量同比下降9%,降至1330萬部,營業收入減少8%,減至58.9億美元。Gartner數據顯示,本年度至今,平板的銷量僅增長11%,去年同期為55%,智能手機的銷量繼續增長,個人電腦的正在下滑。
今日淩晨蘋果還宣布,下周一將面向美國市場,推出配合最新操作系統iOS 8.1的Apple Pay服務。Apple Pay問世一個月以來,已獲得500多家銀行支持,迪士尼、麥當勞、星巴克、Uber等商家已加入此付費平臺。
目前Aplle Pay僅支持美國運通、VISA和萬事達三家機構的信用卡,蘋果尚未公布在其他國家推行Apple Pay的日程表。(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當地時間10月16日,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 Tim Cook 在美國加利福尼亞舉行發布會時展示新款ipad產品。 (新華社/路透/圖)
10月17日淩晨,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在加州加州庫比蒂諾總部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iPad Air 2和iPad mini 3等平板電腦。l 國內初步預計10月17日跟全球同步開售,不過其上市前需等待相關機構批準,在收到核準之前仍然不能發售。
蘋果官網顯示,新推出的iPad Air 2機身厚度僅有6.1mm,比上一代輕薄18%,是目前市場上最薄的平板電腦;支持Touch ID指紋識別功能,無需輸入密碼;采用全新的A8X處理器,64位架構,CPU處理速度提升近40%,圖像處理速度快兩倍多。
iPad Air 2有三種顏色的外觀,分別是銀色、金色和深空灰。跟iPhone 6一樣,32GB版本的iPad Air 2不再供應,16GB、64GB、128GB的wifi版售價分別為3588元、4288元、4988元。
iPad mini 3方面,除了新增了Touch ID指紋識別和土豪金配色外,並無過多的新亮點。16GB、64GB、128GB的wifi版售價分別為2888元、3588元、4288元。
目前上一代iPad Air和iPad mini 2全線產品降價700元,第一代mini的16GB版本降至1798元。
據《華爾街日報》介紹,蘋果首席執行長蒂姆•庫克在發布會上說,iPad自誕生以來已售出2.25億部,成為蘋果有史以來最暢銷的產品。他本人對iPad的長期前景感到樂觀,盡管他承認季度銷售會有波動。他還表示,新iPad Air 2將促使老iPad用戶更新換代。
不過,也有分析人士認為,iPad Air 2並無飛躍性的創新,只是進行了一些換代改進,分析人士向路透社稱,可能很難再激起消費者像過去幾年那樣對其平板電腦產品的狂熱。
今日,iPhone 6及iPhone 6 Plus也正式登陸國內市場,擁有金色、銀色和黑色三種配色。16G、64G、128G的國行版iPhone 6(4.7英寸)售價分別為5288元、6088元、6888元;16G、64G、128G的國行版iPhone 6 Plus(5.5英寸)售價分別為6088元、6888元、7788元。
與往年蘋果新品開售即遭瘋搶不同,此次iPhone6國內的銷售較為冷清。《法制晚報》微調查數據顯示,僅有兩成多受訪者稱會馬上買iPhone6,有近六成人最不能忍受其被曝出的“放在褲兜口袋能被掰彎”這一問題。
滬港通有望晉級為“商品通”。港交所總裁李小加今日重申,該交易所旗下的倫敦金屬交易所(LME)希望,最終讓滬港通也適用於滬港兩地的大宗商品交易。繼上月底表態後,李小加再次提及LME未來打通內地大宗商品市場的目標。
李小加今日表示,滬港兩地交易所計劃很快推出滬港通,
“如果(滬港通)未來幾周內成功推出,沒有理由不相信它能複制到大宗商品領域。”
9月29日,港交所宣布推出LME商業化,從明年1月1日起增加平均交易費用34%,包括交易及結算費用,並劃一用美元收取,改變過去交易貨幣與收費幣值不同的問題。
李小加當時透露了LMF發展的三部曲:
1、夯實LME的全球市場領導者地位。2、今年12月即將開始建立香港為基地的LME商品平臺。3、未來和內地客戶交易所實現互聯互通。
李小加當時透露,“LME產品平臺東移”,計劃推出四種商品期貨交易,包括銅、鋅、鋁和動力煤,“不單單是移過來,更重要是變成中國的”。為貼近內地投資者,LME主要的25噸合同將改為5噸的小合同,並依照內地習慣使用現金交易,更將實現以人民幣計價,采用在亞洲交易時段清算、簡化合同到每月合同等新的方式。
李小加當時稱,與內地期貨交易所的合作“一直在談,現在沒有談好”,但近期曾赴大連探討期貨交易合作,“最終是要看天時地利人和”。(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i黑馬:今日,高德地圖宣布首家推出“公交導航”新概念,為乘坐地鐵公交出行的用戶打造手機導航。這可視為俞永福掌舵“新高德”以來的戰略第一步。
“我們認為,手機地圖導航不應該是駕車一族的專屬,乘坐地鐵公交出行的用戶同樣應該享受到專業的地圖導航服務。”阿里巴巴UC移動事業群總裁俞永福表示:“因此,高德地圖除了持續提供專業的駕車導航服務之外,還將產品中的公交出行指引、提醒等功能全面升級打通,針對公交出行用戶推出了全新的手機‘公交導航’服務。”
當越來越多的人依靠手機移動地圖導航駕車出行,依賴著現代科技帶來便利的同時,也有更多的人每天在依靠公交、地鐵等公共交通通勤。而每天日益複雜的換乘,令人混亂的公交站也越來越讓出行的人們撓頭,現有的手機地圖產品中僅僅提供公交換乘路線建議的方式早已不能滿足用戶的需求:其實不僅僅是開車需要導航指引,公交出行也需要全面的導航指引。高德地圖提出公交地鐵出行用戶也應該有自己專署的“公交導航”,首家推出公交導航概念,針對步行、公交、地鐵等實現智能路線規劃及導航,為人們公交地鐵出行提供出行全程的指引及提示。
公交導航可以進一步滿足人們需求
自1989年世界首款現代意義上的GPS導航儀應用面世,路線規劃、導航方案提供應用迅速被大規模商業化,並被世界範圍內所應用。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導航應用已經從定位、導航等基礎功能升級到規劃路線、躲避擁堵、提供交通信息甚至娛樂功能的一體化應用。而實現硬件也從車載導航儀過渡到我們功能越來越強大的移動設備上。
盡管現在市面上有多家地圖應用存在,但無一例外都僅僅對駕車用戶提供全程導航功能。而對於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的用戶,電子地圖應用以及公交工具應用都只能僅僅提供路線建議或換乘規劃,而無法全程參與用戶的出行過程,只能起到部分指引的作用。對於不經常乘坐公交、地鐵的乘客,以及在去往陌生地段的用戶來說,在現有的公交地鐵路線規劃指引功能下很容易出現錯誤。
例如在北京,多條地鐵線設置繁雜的換乘站,多個公交站點采用分離式設計,同一條公交線路設置多個站名相似站點,都很容易讓人在乘坐時糊塗,從而出現乘坐錯誤、找不到方向等問題。導航也不局限於汽車駕駛,未來將更多應用在更廣泛的步行和公共交通等出行領域。
高德地圖的公交導航功能
高德地圖的這一功能基於GPS定位功能實現。在導航過程中,地圖界面也將實時呈現用戶乘坐公共交通時經過的每一個站點;而在到站時,也能通過震動、鈴聲以及桌面通知三重提示(詳細報站方式依據用戶對系統聲音設置的不同略有差別)進行提示,讓用戶對下車早作準備。
例如,在出行時,高德地圖為用戶規劃出公交線路之後,會為用戶提供步行導航將用戶指引向應去的公交或地鐵車站;而在用戶距離公交上車站或地鐵入口50米時,高德地圖會在圖面上(地圖為羅盤視角)顯示上車站點名稱,同時在頂部顯示乘車信息,提示用戶不要錯過車站;在乘車過程中,高德地圖則通過屏幕畫面顯示途徑站點名稱和實時位置,便於用戶了解當前位置、離目的地還有幾站等信息;而當用戶下車後,則可提示用戶應當進行的下一步其他換乘或步行步驟,提示用戶詳細的換乘路線或步行指引,最終幫助用戶準確地抵達目的地。
下車後,高德地圖會為用戶導航下一步指引路線
“新高德”的戰略“第一槍”
今年9月,高德在京召開發布會,阿里巴巴集團UC移動事業群總裁俞永福發布“新高德”戰略,表示新高德未來將專註用戶需求,專註做最好的地圖導航產品,專註地圖導航產品的技術研發,未來三年無商業化目標。而公交導航這一概念則可視為新高德打好自己新戰略的“第一槍”。
在未來,公交導航將進一步完善,各方信息將進一步貫通、共享,地圖導航也將打通汽車、步行、公共交通多個領域。據悉,圍繞步行以及公共交通等導航功能,高德地圖還將還需持續推出新功能和完善已有功能。
《華爾街日報》文章稱,歐洲央行暗示可能推出進一步的寬松政策,業內認為,若歐央行再度行動,那麽動作可能比市場想象的還要快。
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周四稱,政策制定者們已經給相關人員指派任務,準備在必要情況下推出更多刺激措施以提振歐元區經濟。
經濟學家們認為,這是一種形式的暗示,意味著該行將開展更多行動,速度可能比市場想象的還要快。
回想今年6月,德拉吉就曾表示,歐央行將“加強直接購買ABS(資產支持證券)的準備工作。”此言之後的9月份,歐央行就正式宣布了ABS的購買計劃。按照德拉吉的預計,資產購買計劃將使得歐洲央行的資產負債表擴增1萬億歐元。
考慮到當前歐元區通脹處於低位,經濟增長乏力,實際上,市場普遍認為歐洲央行推出進一步刺激措施的壓力在持續增加。業內人士表示,德拉吉稱委員們已經做好開展進一步行動的準備工作,這就意味著新的刺激可能快要到來。
Daiwa經濟學家Robert Kuenzel稱:“在某種程度上,這個月就是12月的先行指引。至少,他(德拉吉)將在12月發出同樣的信號:將推出更多行動。”
Robert Kuenzel認為,歐央行將在12月的會議上宣布購買企業債,明年1月將公布更多細節,2月就會開展實際購債行動。
也有業內人士認為歐央行可能會拿出更多耐心。德意誌銀行策略師Abhishek Singhania就表示,歐央行將在12月11日的會議上表態繼續觀望,對進一步“放水”做出權衡和估量,並判斷當前的資產購買計劃是否成功。
“因此,除非未來數周經濟活動和通脹預期明顯惡化,否則,更多刺激措施更可能在明年1月推出,而不是今年12月份。”
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本周也表示,觸發進一步的行動有兩種條件:一個是當前的行動還不足夠;另一個是通脹前景惡化。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據多家媒體報道,香港特首梁振英今日在APEC工商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說,上午他見了習總,習總當面回應他說滬港通很快就會正式推出。
有港媒稱,梁振英表示有關部門將很快推出滬港通啟動時間,但他強調發展金融市場需要確保法治受到尊重,希望市場配合。
鳳凰衛視的報道稱,梁振英在會面中提到了占領事件,表示占中是香港回歸以來最大型的群眾事件,反映社會對民生、經濟、政改的不同看法。習近平則強調中央會繼續堅定不移貫徹落實一國兩制方針和基本法,維持香港的長期繁榮穩定。
香港特首梁振英在10月底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將繼續開展“滬港通”相關工作,中央政府支持該項目,予以重視,香港應珍視這種支持。香港財政司司長曾俊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及金管局總裁陳德霖三大財金官員也在周中出訪北京,商討滬港通事宜。
8日上午九點,在上交所的交易大廳內進行了“滬港通”開通儀式的演練,整個儀式持續時間約三十分鐘,儀式結束後參會嘉賓將見證滬港通的第一單交易,此外據悉今天港交所方面也在進行開通儀式的演練,“滬港通”開通儀式上也將會包含滬港現場互動的環節。以下是網絡流傳的現場照片: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周三,歐央行行長德拉吉給大學生演講,稱將維持低利率,若當前刺激不能推升通脹,或推出非常規措施。德拉吉講話期間遭學生起哄,會場外亦有不到100名反對者聚集,他講話後迅速離場,拒絕問答環節。
德拉吉表示,歐央行將繼續維持低利率,若當前刺激措施不能推升通脹、中期通脹前景惡化,歐央行對新行動持開放態度,包括推出非常規措施。
德拉吉表示,歐元區利率處在超低位置、歐央行資產負債表擴張,都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寬松環境。今日德拉吉強調了歐元區利率處在歷史低位,比常用的比較對象美國還低。
德拉吉稱,貨幣政策本身能做的工作有限,銀行需要加大放貸規模,政府也需要鼓勵投資、推行結構化改革,以提升本國競爭力、降低失業率。供需兩個方面的改革政策都是必要的,2007年以來歐元區私人投資下降了15%,公共投資下降了12%。德拉吉呼籲歐元區國家政府不要擔心失去國家主權,稱只是在更大的群組里做事。
德拉吉還指出,歐元區失業率水平令人難以接受。15~24歲的青年失業率達到23%,在任何情況下都是不正常的,是對資源的巨大浪費,對人力資本的傷害,影響歐元區潛在經濟增長。
德拉吉今日演講的聽眾是羅馬的大學生。據路透社報道,德拉吉的開場白是非常高興和大學生們交流。然而,場下傳來學生們起哄抗議的聲音。德拉吉講話結束後,拒絕回答任何問題。演講會場外,不到100名學生組成了小團體,打出了反對歐央行的口號。
同日,德國央行行長魏德曼也發表講話。他指出,歐央行利率已達到下限,歐元區通脹低於歐央行目標水平,通脹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維持在低位,但歐元區嚴重通縮的風險有限。
魏德曼稱,寬松貨幣政策是合適的,歐央行管委會討論進一步措施也是合適的。然而,歐央行購買主權債券會帶來風險,在合法性上也面臨風險,購買主權債券將導致錯誤的激勵,特別地,這會鼓勵歐元區國家增加債務。
今年,歐央行推出了降息、購買ABS證券和抵押債券、TLTRO等刺激,希望這些刺激可以令其資產負債表回到2012年3月的水平,也即比當前水平高約1萬億歐元,進而提升通脹水平、促進歐元區經濟增長。最新經濟數據顯示,歐元區10月年化通脹率初值為0.4%,較9月的0.3%略微上漲,距離歐央行略低於2%的目標相當遙遠。歐元區經濟增速也很疲軟。
目前,一些市場人士認為,歐央行下步行動可能是購買公司債,再往後才會是購買主權債券,也即通常意義上的QE。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據彭博新聞社,歐洲央行副行長康斯坦西奧表示,歐洲央行明年一季度可能考慮購買主權債券。
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上周五也曾在法蘭克福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歐洲央行必須盡快促進通脹走高,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必要的時候歐央行將會擴大資產購買。他稱,“我們會盡快采取行動提高通脹和通脹預期。”
康斯坦西奧的表態和德拉吉如出一轍,他稱如果目前的刺激無效,那麽歐洲央行將考慮根據各國的經濟規模來購買相應比例的主權國債。
他表示,歐洲央行將在明年一季度評估目前措施的效果。
德拉吉認為,歐元區通脹正在變得更加具有挑戰性,短期通脹預期已經跌到極低的水平。關於經濟,德拉吉認為歐元區經濟在未來幾個月不大可能出現強勁複蘇,潛在的經濟增長動能依然疲弱。
自今年6月以來,歐洲央行已經幾次降息,並且釋放了長期貸款、購買擔保債券以及ABS。德拉吉也並未排除購買政府債券的可能。
在上月的歐洲央行利率決議後,德拉吉提到會將央行的資產負債表擴大到2012年初的水平,這意味著歐央行有1萬億歐元的刺激空間。
三季度歐元區GDP僅增長0.2%,通脹為0.4%,持續低於“不及但接近2%”的通脹目標。
康斯坦西奧講話後,歐元大跌,美元上漲,黃金下跌。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長達21年醞釀之後,央行或將正式推出存款保險制度。
據新浪財經報道,今日下午,央行召開系統內的全國存款保險制度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各省級分行領導到京參會。研究部署於明年1月份推出存款保險制度。
報道還提到,今天下午14:00,央行各地分行召開《關於召開存款保險制度相關實施工作的會議》,傳達總行存款保險制度會議精神,研究部署存款保險制度相關實施工作。
路透也引述三位消息人士稱,中國央行已於近日在系統內部召開相關會議,布署有關存款保險制度的實施工作。他們稱,按這個進展,估計此次存款保險制度的具體內容應該很快正式對外發布。
今日上午,央行副行長胡曉煉就在“《財經》年會2015:預測與戰略”上表示,人民銀行將加快建立存款保險制度。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兩天的市場走勢頗為“詭異”,昨天下午市場就在流傳,央行還會有大動作,國債期貨在尾盤快速拉升,保險和銀行股大漲,中國人壽漲停。今天下午,滬指也在尾盤拉升,券商、銀行、保險股大漲,新華保險漲停:
華爾街見聞曾多次提到存款保險制度,存款保險是指為儲戶的存款提供的一種支付保障,銀行繳納一定額度的保費,為特定範圍存款賬戶購買保險。一旦銀行面臨破產倒閉,將由存款保險機構向存款者支付部分或全部存款,這樣能迅速、有效地處置問題銀行,降低處置成本。
存款保險的投保人是吸收公眾存款的金融機構而非存款人。該制度是為儲戶的存款加上的保險,也提示銀行將不再獲得國家信用的背書。
此前國際存款保險機構協會的統計顯示,已有111個國家(地區)建立了存款保險制度,而金融穩定理事會的24個成員國(地區)中,絕大多數都已建立存款保險制度,缺席者是南非、沙特阿拉伯和中國。
該制度在中國已經醞釀了二十年多年,卻遲遲未破冰。
但近年來,存款保險制度的推出有加速之勢,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易綱日前曾透露,存款保險制度各項工作取得很大進展,已經接近成熟。
近日,剛剛獲批的民營銀行華瑞銀行已經率先試水存款保險制度,承諾對50萬元以下個人存款承擔賠付責任。這意味著,一旦銀行破產,儲戶的存款損失由保險公司進行賠償。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