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保萬金時代遠去,金地再提規模塑招牌
1988年,定位為沙嘴工業村建設服務的“深圳市上步區工業村建設服務公司”註冊營業,後來,這家公司歷經多次更名改制,成為以房地產開發為主業的金地集團(600383.SH)。
30年後,董事長淩克回憶起,不無感慨,他認為這是金地發展中幾個重要時點之一。
歷史進程上,1988年是個值得標記的年份。這年,國家召開了第一次全國住房制度改革工作會議,開始啟動房改。
行業上,與金地共享“招保萬金”榮譽的萬科,在這年正式進入房地產業;蛇口招商港務股份還沒更名為招商地產,這一年蛇口港成為全天候作業港口;往後數過4年,保利地產才在廣州成立。
白雲蒼狗,曾經的行業龍頭已從“招保萬金”變為“碧萬恒融”。近十年,國內房企規模“大躍進”的重要時刻,金地曾受“掉隊”質疑。直至2016年,金地規模增長63%,實現1006億元銷售金額,在此基礎上,2017年金地銷售金額增長39.9%,至1408.1億元。
千億是上升型房企的鼓舞劑、強心針,金地歸來矣。
2018年,而立之年的金地邁入另一個階段。公司三十周年慶典上,淩克說,過去幾年,金地發展得很快,同時他表示“金地在住宅的規模上還可以做得更大”。
金地未來的方向,從淩克和金地集團總裁黃俊燦的口中流出:做大住宅開發規模、多元化業務、長租公寓、進入三四線城市……金地正經歷著重塑金字招牌的過程。
金地快慢快
淩克很久沒有公開出現了,就連金地集團官網發布的活動資訊上,都很難找到有淩克出席的新聞。
過去數年,淩克面目模糊。直至6月2日,他現身金地集團成立三十周年的公司慶典。59歲的淩克站在臺上,身材微胖,黑發粉面,氣色極好,穿著灰色條紋西裝,藍色領帶,在低調中搭配一抹亮眼顏色。
慶典後,一名熟悉淩克的人士說他這麽多年來沒有大的變化,除了外貌和身型上的保持外,更多是言談中個性的流露,“溫和穩重,不愛張揚。”
淩克上場便感恩時代,言辭謙恭。“30年前,金地的誕生,正值中國改革開放的偉大時代。金地的每一步成長,都與國家的繁榮和時代的進步密不可分。”
住房制度的改革、城鎮化的發展、人口紅利的收割,讓地產業成為最佳的造富工具。
30年間,金地從無到有。光是選取其上市的2001年與如今相比,黃俊燦便算了一筆賬,“公司銷售額從5.3億到了2017年的1408億,上漲264倍。”此外,金地總資產從2001年的22.69億元,到2017年的2079.42億元,上漲91.64倍。同樣的概念若放在萬科、碧桂園等公司身上測算,結果會更驚人。
回到淩克身上,掌舵者的氣質便是企業的氣質,淩克穩重,所以金地穩健。但在個性鮮明、大開大合的房地產業,穩健有時是保守的同義詞。
2001年,金地上市,是實行長達7年的房企上市禁令松動後,得到推薦上市的三家房企之一。早早上市,使金地擁有先發制人的優勢。
那幾年,金地還與招商地產、保利地產、萬科,成為股市中表現最具代表性的四大地產龍頭股,俗稱“招保萬金”。
金地發展史上,有過輝煌的時刻,2007年,銷售金額為97.5億元;2009年,金地銷售金額210.83 億元,增長84.89%。即使2010年,金地規模增長慢了下來,銷售金額增幅仍有34.4%。但到了2011、2012年,金地增長僅為個位數,尚且不如被金地形容為“中國大多數房地產企業近年來最為困難的一年”的2008年。
慢下來的因素有很多,宏觀調控、公司戰略、布局、推盤策略、運氣等皆有可能,但在憑高杠桿、高周轉來做大規模的年代,這一切都被雜糅解讀成“保守”。但淩克一直對外堅稱的是,規模與效益、產品與周轉的平衡。
直至2016年,金地銷售金額同比增長63%至1006億元,首次突破千億,規模上了一個臺階,隱約可見“招保萬金”時期的風采。2017年,金地仍有不錯的增幅,39.9%,銷售金額為1408.1億元。
盡管千億規模如今已不十分罕見,但金地這樣的時刻多少令人激動。
金地的追趕,首先體現在土地上。2016年,金地共獲取33宗土地,總投資額399億元,權益投資額168億元,新增533萬平方米的土地儲備。黃俊燦說:“2017年是金地加大投資的一年,全年共新增1300萬平方米土地儲備,新進入了十個城市。”

“金地規模可以做得更大”
淩克對規模滿意嗎?滿意,但他要更滿意。
站在2018年的時間節點看金地,他第一個想起的就是規模。“中國是一個人口很大的國家,中國的城市發展很快,提供了很多賣新房的機會。中國一個國家賣掉的新房差不多等於全世界加起來的新房一年賣掉的量。這個市場的機會是很大的,我們一定要把住宅這個業務繼續做大做強。”
此際,白銀時代、青銅時代的說法滿天飛。前所未有的嚴厲調控下,房地產開發前路難測。此處,淩克看多,“中國在一個房地產住宅銷售規模很大的峰值上面,而這個峰值,我認為可以維持比較長的時間。”
具體到金地,“我覺得我們前幾年發展得很快,但是我堅信金地在住宅開發的規模上還可以做得更大。”
據金地披露的數據,2018年1~4月,公司累計實現簽約面積215.6萬平方米,同比下降3.30%;累計簽約金額366.2億元,同比下降12.92%。但4月單月,實現簽約面積63.2萬平方米,同比上升15.47%;簽約金額105.1億元,同比上升19.54%。
淩克多年前講過,金地的風格是內斂、穩健和理性,這樣的企業不會有那麽多驚心動魄的故事可以演繹。確實,除了那難以躲避的遭險資圍獵後,唾沫星子滿天飛的地產江湖里,金地少有被吃瓜群眾咀嚼的時刻。
淩克也講過,新鴻基、和黃也不是故事性很強的企業,但誰也不能否認它們是優秀的公司。
慶典上的演講、問題,淩克道出了金地的目標。他對未來的判斷,很有可能構成金地未來發展的方向。
除了繼續做大規模外,淩克說金地還要把多元文化地產的業務繼續做好。“中國的房地產也在發生很大的變化,原來一些公司只做住宅,今天它們不僅僅做住宅,還做辦公樓、酒店、購物中心。未來,會形成幾塊和住宅一樣,大規模的地產業務板塊,這就是我預測的中國房地產的未來。”
具體來說,“今後房地產的生意除了住宅之外,第二大的生意就是出租公寓,第三大的生意就是辦公樓和研發樓,第四大的生意是那些物流、倉庫。”
淩克對市場保持敏感。此前,金地有多次轉型經驗,如在別人堅守大本營時,淩克已帶領金地進行異地擴張;2011年,金地又明確了“以住宅業務為核心,以商業地產和金融業務為兩翼”的轉型戰略。
實際上,金地已在發展長租公寓、產業園等新興業務。
布局上,金地傳遞出的是順勢而為的做法。過去金地專註一二線城市,但2016年棚改、去庫存等政策的引導下,三四線城市樓市發展直線拉升。
黃俊燦對記者表示:“一二線城市依然是我們要去深耕的地方,不會去放棄這個市場,但也開始有選擇地進入一些三四線城市。”2017年,金地十個新進入的城市中,有五個便是三線城市。
規模、長租公寓、產業地產、三四線城市,這些是近兩年中國房地產業最熱門的話題,顯然,金地試圖抓住。
金地的另一面是執著,淩克多年前提過一個目標,希望金地從純粹的住宅開發企業,變為國際複合型企業。
慶典上,淩克舊夢重提,“我們努力地爭取金地成為一個在全球很多不同的國家都去開發地產的公司,希望金地是一個具有國際化競爭力的公司。”2014年,金地正式進軍美國,至今,在美國東西兩岸進入了5個城市,但在此之前,金地要先解決好規模“可以做得更大”的問題。
清真館撬伙記搶招牌一開即賺
1 :
GS(14)@2010-10-31 16:30:192010-10-28 NM
六十八歲的譚倫生,在九龍城老字號的「清真牛肉館」打工十多年,四年前帶同廚房樓面員工於同一條街開一間「北京清真牛肉館」打對台,裝修格局抄足九成;最近轉戰紅磡又「照辦煮碗」,飛起舊拍檔帶隊另起爐灶,新店開業兩個月,月賺逾五萬元。
顧客大讚食物保持水準,舊僱主拍檔則反晒面狂轟過橋抽板。「佢哋梗係憎我啦,但做生意係咁o架喎!」譚倫生招積地講出他的營商之「道」。
清真食店都以牛羊菜式招徠,這家位於紅磡蕪湖街的新店也不例外。「呢度啲牛肉餅即叫即煎,個皮又脆,咬一啖啲熱辣辣嘅牛肉汁會漏出嚟,好好味。」路經此處的林生被香味吸引進來,食得津津有味。環視店內客人枱上,例必有一碟牛肉餅,每個十一元,每日最多可售出一千碟,單是這款小食營業額已達萬元。
緬甸籍的回教徒食客Fariha指,因為飲食要守戒,特別鍾情清真食店,「我住在紅磡區,這區沒有清真店,之前經常去九龍城一間同名的清真菜館,認得這個老闆,現在他在呢區開店就方便得多。」以回教傳統顏色綠色為主調的食店,每逢飯市都座無虛席,二樓大枱近七十個位亦不時被訂滿,回教徒與街坊一樣捧場。
清真供應商入貨
很多人以為「清真」是一種菜式的統稱,其實是回教的稱號,清真食品就是按照回教教義屠宰、加工和製作的食物,用回民的語言,就是「合法的食物」(Hal al Food),所以清真食品可以不同方法烹調,但也有要注意的地方,「菜式絕不可含豬肉,就算豬油也不行,煮食工具也不可沾到豬肉,而可進食的肉類,如牛、雞、羊等,在屠宰時亦要同時念着可蘭經為動物祈禱。」譚倫生表示,為達到此標準,要到指定供應商入貨,入貨價與一般肉檔相若,「這類供應商數量不多,攞貨要靠交情,目前位於尖沙咀海防道街市的供貨商(NEW PUNJAB MEAT SHOP)已用了十數年,牛羊肉每日到貨,保證會將最新鮮的食材俾我。」前後有逾二十年清真店管理經驗的譚倫生得戚地說。
雖然清真食材有諸多要求,但對於經營清真菜館則沒有特別限制。譚倫生坦言,自己不是回教徒,也不需取得任何教會或組織批准或證明,只要在餐單上印上「Hal al」標籤,回教徒一般都會放心光顧。如果再有懷疑,會出示在回教徒間很有知名度的供應商貨單令他們安心。
二百菜式拓客路
譚倫生指,菜單上菜式多達二百三十多款,在清真菜館中並不常見。搬來鄰近觀音廟的新鋪後,譚倫生發覺不少街坊拜觀音,不吃牛肉,於是特別增加了川式水煮魚、砂鍋魚頭等以魚肉為主的菜式;見附近寫字樓林立,開業一個月後即推出午市客飯套餐,包括咖喱牛腩、咖喱雞等二十八款客飯,三十四至三十七元有交易,日賣近百份。
譚倫生表示,做街坊生意秘訣就在於款式多,分量足,價錢平。但面對日益上漲的食物成本壓力,就要靠精打細算了。「一斤牛肉成本五十五元,只可以炒三碟菜,每碟賣四十五,毛利都唔夠六成,但賣四十的拍青瓜,成本就只需五元,這樣拉上補下,才可以維持整體毛利達六成半。」
開張斥萬元谷廣告
與大部分環境逼狹的清真菜館不同,此店上下兩層共二千餘呎,二樓可擺放七張大枱,能容納七十餘人。「以前舊店地方太小,有生意都做唔到,現在環境闊了,坐得都舒服些,而且二樓還可以兼做訂枱生意。」譚倫生表示,在宣傳及外賣單張上都印有訂枱服務電話,幾乎每日都有酒席客人,每席二千元,已佔整體生意額三成。
短短兩個半月,生意已經有盈利,每月淨袋五萬五,省去了預計半年的守業期,「我一路都係打理清真菜館,對食物質素控制都已經有經驗,最緊要是有多些人知道店子。」於是在開張當日,譚倫生花了三千元在報紙上賣了半版廣告,又豪擲過萬元請來雜誌做一版飲食特輯,並將剪報放大成一個剪報板放在門口,除了以清真的王牌牛肉餅及咖喱菜式做招徠,還登上自己與兒子的照片作生招牌。
譚倫生曾經在九龍城龍崗道的老字號清真牛肉館打工十多年,後來邀請當時的食客陳國強合夥自立門戶,在老店十幾個鋪位之隔開鋪,在店名「清真牛肉館」前加上「北京」兩個字,不論門面、店內格局、食物款式,都跟老字號有九成相像。「都唔係故意開同一條街,但開得遠怕熟客搵唔到嘛,我都要顧自己嘅客路。其實都唔算係翻版,佢哋好多菜式都係我設計,生意是各有各做的,搵得到錢最重要。」譚倫生說得振振有詞。
瞞拍檔另起爐灶
由於廚房及點心師傅都跟他離開,食物水準有保證,四年多以來生意不俗。他表示,員工願意離開老字號跟他,並不是以高薪挖角,只是在管理上更寬鬆自由,例如容許員工在非繁忙時間在店鋪內休息、睇電視,甚至打麻將耍樂。「我個人又比較隨和,你對員工大方,他們自然做得開心,就會樂意替你做事,有時他們休息想吹冷氣,一部唔夠我開夠兩部。」他語帶弦外之音。
近來他轉戰紅磡,新店卻沿用舊店名「北京清真牛肉館」,廚房、點心部及樓面合共六人再次跟他過檔,然後將舊鋪以十八萬元賣予他舊拍檔陳國強,正式撤出九龍城。他的舊拍檔被問起事件始末說來氣憤:「分手之前佢已經喺紅磡開咗啦!佢八月頭開,我哋八月中先簽約賣股份,講都唔講聲,名又抄,菜又抄,乜都抄晒,咁我仲有乜計?」眼看對方新鋪一切都照搬,但原來當時商業登記只有譚倫生一個名,陳國強要反抗亦無符,「當時佢話佢熟咪俾佢搞囉。」他現已將鋪頭改名為「北京清真牛肉美食」免麻煩。問到生意有否受影響,陳國強怒氣難消不願多談,譚倫生反而不諱言:「佢唔識做生意啦,改了名客人肯定不會認得。」
譚倫生出身飲食世家,三十歲從韶關來港跟隨父親在紅磡蕪湖街經營上海菜館,但後來經營不善倒閉,轉到九龍城的清真牛肉菜館打工,一做十多年。累積足夠經驗與人才,上次與舊僱主「打對台」,今次則月租六萬元搬到紅磡開這間新店,在區內做獨市生意,亦由自己獨資經營,並叫來在富臨酒樓任職部長的二兒子回來幫手,兩仔爺拍住上,如同當年自己跟父親做生意一樣。
開業資料
(2010年7月)
租金:$180,000 *
裝修:$1,300,000
入貨:$20,000
雜費:$50,000
總投資:$1,550,000
*兩個月按金一個月上期
營業資料
(2010年9月)
營業額:$540,000
租金:$60,000
人工:$180,000▲
水電:$45,000
入貨:$200,000
盈利:$55,000
▲包括15個全職員工及老闆兒子2萬元工資
一點意見
執業大律師陸偉雄對有關飲食業的侵權行為提出以下意見:
1 針對此案例,合夥人之間在進行股權交易前,賣方有責任告知舊拍檔已開分店,若買方是在不知情之下商定買賣協議,賣方的行為會構成欺詐,可被追究刑事責任。
2 因商業登記的名稱和店名招牌可以不同,新店可否沿用舊名,取決於合夥人在進行股權交易時協定的買賣協議,買方可在書面、口頭或行為上要求賣方承諾不得在同區開設同類店鋪或不得使用同名。
3 組成一間店鋪的所有元素包括店名、菜式、員工制服甚至裝修風格,都可申請版權登記,若其他商戶未經同意在香港把上述元素用於相同或類似的店鋪或服務上,即屬侵權行為,登記人可就此搜證並採取法律行動。以該個案為例,若舊鋪未申請版權登記,即使在拍檔未知情況下沿用舊名獨資開分店,亦不足以構成侵權。
2 :
GS(14)@2010-10-31 16:31:02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740&art_id=14600566
清真牛肉館鬧雙胞案
2010年10月28日
【本報訊】蔡瀾讚譽九龍城「清真牛肉館」的牛肉餅:「全港認第二,就沒人敢認第一」。這家名滿全城的食肆卻鬧雙胞,在清真牛肉館工作 13年的員工自立門戶,一再開設「北京清真牛肉館」搶生意。清真牛肉館昨向高等法院申請禁制令,要求對方改名經營、銷毀食物餐牌並賠償。
原告為清真牛肉館的經營者,被告是北京清真牛肉館的經營者。入稟狀指,原告的生意可追溯至上世紀五十年代,原告現時有兩間店舖,分別位於九龍城龍崗道及打鼓嶺道。原告以牛肉餅馳名。
被告 93年加入原告的店舖工作, 06年離職,未獲原告同意,今年 5月 30日以北京清真牛肉館名稱在紅磡蕪湖街開店,又抄襲原告餐牌提供類似食物。原告指被告誤導公眾。
案件編號: HCA1597/10
3 :
abbychau(1)@2010-10-31 22:14:49呢間野係好食
4 :
GS(14)@2010-11-01 22:14:593樓提及
呢間野係好食
下次一齊去啦
「樣板」女主播 招牌哭腔直播
1 :
GS(14)@2011-12-29 13:18:17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35&art_id=15934302
上周一公佈金正日死訊後,北韓中央電視台「樣板」女主播李春姬(圖),昨日(周四)再次穿着黑色素服,下午約二時現身主播台,以招牌「哭腔」直播金正日的告別儀式。
今年 68歲的李春姬,早年在平壤話劇電影大學演員系畢業。戲劇出身,李春姬擅用聲音,既可憤怒,也可凄怨,更可澎湃,號稱能使敵人「肝膽俱裂」, 1994年金日成逝世時,她已負責報道死訊。
當年報道死訊時,李春姬語氣略嫌力度不足,但 17年過去,她的哽咽功力已臻化境,字字鏗鏘,務求天與地都要同聲一哭,惟獨今次的聲音比較顫抖,少有聽到聲淚俱下的聲音,有時甚至會聽到喘氣聲。
另一男播音員的聲調也同樣凄凉哀怨,說「 17年前我們經歷過這種悲痛欲絕,我們再也不想再經歷,但我們今天又一次經歷了」,讓全球觀眾嘆為觀止。
鳳凰網
民企拆福布斯招牌 創益澳優落難 潛力股變潛水
1 :
GS(14)@2012-04-07 14:48:16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6221797
2010及 2011年均入選潛力榜的澳優,原定上月底公佈業績,卻突然在公佈前一天表示要延遲,並停牌至今,縱然集團強調財務狀況沒負面影響,但其首席財務官林曉豐卻早在去年 9月離任,有跳船嫌疑,惹來投資者對奶粉股的恐慌。澳優自 09年上市後一個多月,股價已由高位下滑, 2010年 8月以後持續低於 4元的上市價,停牌前報 1.46元,較招股價插水 64%。
...
福布斯部份欽點潛力股
澳優乳業( 1717)
上榜年份: 2010、 2011
近況:上月底突然表示延遲公佈業績,首席財務官林曉豐去年 9月離任。
創益太陽能( 2468)
上榜年份: 2010
近況:中期業績盈轉虧,聯席執行總裁李黑虎上月底請辭。
銘源醫療( 233)
上榜年份: 2010
近況:去年盈利大減六成,流動現金減八成,存貨增四成。
天倫燃氣( 1600)
上榜年份: 2012
近況:去年下半年純利大幅倒退 35%,短債急增十倍。
順風光電( 1165)
上榜年份: 2010、 2012
近況:去年毛利率勁跌,淨負債率升至 130%。
2 :
GS(14)@2012-04-07 14:49:09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20&art_id=16221798
計死數梗係有假數啦...
福布斯今年 1月公佈中國最具潛力企業,當中十間企業在本港上市,公佈至今,六間股價下跌,股價平均只上升 3.7%,明顯跑輸同期恒指的 11%升幅,完全未見到潛力展現在股價之上。
十大「潛力股」中,表現最差為順風光電( 1165),上榜至今插水 20.6%,天倫燃氣( 1600)亦跌 6%。兩公司末期業績及財政狀況均有惡化迹象,更有董事跳船,拖累股價在上月底放榜後,分別累跌 9%及 23%。
股價下跌的「上榜股」,還有受惠醫藥下鄉概念的微創醫療( 853)、網絡營運商太平洋網絡( 543)、
新材料產業股海東青新材料( 2228)及「內地女股神」劉央愛股美即( 1633)。
四隻上升股份分別為中國光纖( 3777)、思嘉集團( 1863)、青蛙王子( 1259)及康哲藥業( 867)。其中以受惠「龍寶寶概念」而在年初獲股民追捧的青蛙王子升勢最強。
3 :
GS(14)@2012-04-07 14:50:23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20&art_id=16221799
我淨係知867 一定有些問題,除了大股東有私人業務,還有我歧視他是醫生外,其他我不知。
康哲四環大增派息
今年再度上榜的康哲( 867)主要代理分銷海外藥物,毛利率高逾五成,去年純利翻倍至 6240萬美元(約 4.9億港元),全年派息增近四成至 1.44美仙之餘,更二送一紅股,康哲上市後股價一度漲近四成,現時仍升約一成。同時,四環醫藥( 460)亦大手派息,連同特別息,末期派 9.7分,去年則多賺近六成,毛利率高達 77%。有兩年上榜的羅欣藥業( 8058),去年毛利率勁增 5.7個百分點至逾六成, 05年上市至今,股價累升 25.5倍。
其他股份方面, 09年上市的內地腸衣產銷商神冠( 829), 2010至 2011年均上榜,由於業務獨特兼毛利率高逾六成,盈利穩步增長,去年純利就增三成,推動股價在近年逆市下仍能走強,現價較上市價勁升 1.8倍。至於去年盈利倒退 13%的金山軟件( 3888),在 2010年上獲福布斯睇中,去年獲騰訊( 700)入股 15.68%。
4 :
GS(14)@2012-04-07 14:54:08http://realforum.zkiz.com/thread.php?tid=29717
我地睇番陳承龍條白痴仔講過D乜先
幾經艱辛,小弟搵到隻順風光電(1165)。看好該股最主要是其登上了福布斯上周公布今年中國最具潛力100家上市公司名單的第80位。
你知唔知佢做太陽能的?仲叫人買是咪short左?
排名依據企業的銷售增長率及利潤增長率、總資產回報率及淨資產回報率、淨利率和銷售收入總額及淨利潤額進行複合及加權計算,並根據企業2011年的經營狀況進行調整,而得出排名。在港掛牌的內地公司共10間上榜,包括美即(1633)、中國光纖(3777)、思嘉(1863)、青蛙王子(1259)、康哲藥業(867)、天倫燃氣(1600)、海東青(2228)、太平洋網絡(543)、微創醫療(853)及順風光電。
http://www.forbeschina.com/list/1673
他好肯定是用數字去計計就算,這兒一般嚴謹角度至少有7間唔得
5 :
GS(14)@2012-04-07 14:56:49http://www.forbeschina.com/list/1810/more
有甚麼假野呢,我地睇睇
24 思嘉集团 1863.HK 高强聚酯纤维高分子复合材料 福建 福州 79.5 65.4 25.3 34.5 25.7 * 21.9 * 18.95 96534 21725 131689
33 青蛙王子 1259.HK 儿童护理产品 福建 漳州 33 41.4 39.9 82 16.1 * 59.0 * 71.2 83799 14447 30947
40 天伦燃气 1600.HK 燃气管道连接及管道燃气输送、销售 河南 郑州 40.3 69.4 13.2 14.9 26.8 * 62.4 * 71.5 25127 7336 64475
48 海东青新材料 2228.HK 无纺布及化纤 福建 晋江 26 44.5 19.6 38.3 20.8 * 54.3 * 32.7 98374 22183 124573
上榜的大部分都是福建產品
亞坤先做好招牌菜 「星洲翠華」首攻港
1 :
GS(14)@2014-07-14 11:45:25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714/news/ec_eca1.htm

【明報專訊】擁有70年歷史、猶如「星洲版翠華」的咖啡連鎖店亞坤,上月首度踏足香港,即吸引大批港人排長龍光顧,充分展現其招牌小食「咖央吐司」的魅力。主席黎文深在新加坡接受本報專訪時透露,亞坤一天內可在當地賣出逾兩萬份咖央吐司,香港雖開業不久,卻已有「超乎理想」的表現。不過他無意採取「插旗」攻略在港大幅擴張,冀先將品牌及招牌菜專注做好,為顧客重塑在星洲嘗到的美味回憶。
亞坤的咖央吐司、咖啡及溏心蛋,是新加坡人常吃的早餐。黎文深估計,當地每間分店每天可用上最少80至90個麵包條,製成近600份吐司。以新加坡有47間分店推算,即一天可賣出近2.82萬份吐司。雖然香港開業只有一個多月,他預計每天也可賣出300多份吐司。
上月開業 成績「超出預期」
亞坤在新加坡以外地區現有52間分店,涵蓋印尼、韓國、菲律賓、緬甸等地,全部以加盟方式經營,香港是最遲開業的市場。黎文深表示,其實信和(0083)5、6年前曾邀請亞坤到旗下奧海城商場開店,「信和主席黃志祥的女兒Nikki (黃敏華)還親自帶我去參觀,不過因為當時人手不足,只好打消在香港開業的念頭」。亞坤過去與新加坡發展商遠東機構素有交情,而遠東機構為信和的姊妹公司,主席是黃志祥的胞弟黃志達。
近年再有人向亞坤叩門、希望取得港澳地區的經營授權,黎文深看準對方具足夠財力,亦熟悉香港市場,終於決定打入香港市場。他說新店的成績「超出預期」,「如果表現可以保持,一年內應可回本」。
年內或只會再開2至3間
儘管香港市場有不少擁躉,作風謹慎的黎文深卻無意乘勢大幅擴張。他坦言收到不少香港發展商的邀請,希望亞坤到其商場開店,不過今年可能只會再開2至3間。「亞坤在新加坡和海外已發展到近百家分店,是時候稍作整固,確保客戶服務、食品質素都可以保持水準」。
以香港的發展策略為例,黎文深認為招牌菜固然必不可缺,但與此同時也應向客人介紹海南雞飯、叻沙等星洲風味食品,「將亞洲的飲食氛圍引入香港,讓客人可以有多些選擇」,此外亦有助提升客人平均消費。
他認為,最複雜的問題,莫過於如何引起客人的「飢餓感」。「當你去旅行,一定會嘗試當地有名的食物,那種滋味會長久留在心中。但如果叫你回到家後天天都吃,你一定不幹」。吸引旅客的好奇心,和成為他們飲食生活的一部分,是截然不同的考慮,「這就是弔詭之處」。
明報記者 陳悅
2 :
Wilbur(1931)@2014-07-14 16:07:03係星加玻食過麻麻地...

3 :
雪貓(1200)@2014-07-14 16:18:30Wilbur在2樓提及
係星加玻食過麻麻地... 
口味問題,我問過d新加玻人,佢地好鍾意,又夠平
我自己就一般,個蛋都係普通
4 :
雪貓(1200)@2014-07-14 16:19:34btw,香港大食代嗰間toast box有無咖央多?
二少最後一刻申請暫緩失敗鏞記清盤「點解打爛阿爺招牌」
1 :
GS(14)@2015-12-17 08:27:13【二少一方】■甘家二少昨向終審法院申請暫緩清盤令被拒,二少女兒甘蕎因及兒子甘連宏亦有到庭。羅君豪攝
【本報訊】中環鏞記酒家清盤案始終未現曙光,二少甘琨禮一方昨傍晚試圖向終審法院單方面申請永久暫緩清盤令,但被拒絕,清盤令今日凌晨生效,鏞記母公司正式清盤。二少女兒甘蕎因指一直「好努力保住阿爺招牌」,她哭訴:「只係想分家啫,點解要將阿爺嘅嘢打爛,好過份」。大少甘健成長子甘崇軒強調以公平先行,不排除清盤後購回鏞記商標,再打響鏞記招牌。記者:黃幗慧 陸羽平 羅日昇
二少一方盡最後努力,試圖令鏞記不致清盤,昨在法庭關門前2分鐘,即4時58分向終院申請永久暫緩清盤令。終院在傍晚開庭,首席法官馬道立質疑為何這麼遲才申請,批評是有策劃性地延誤申請,亦質疑單一法官能否批准。馬官最後拒絕永久暫緩清盤令,押後頒佈原因。
【大少一家】■甘家大少遺孀梁瑞群及兩子立場強硬,就二少買下大少所持的45%母公司股權開價13億。資料圖片
二少子:開1,000億也沒用
甘蕎因指,今日會到破產管理署處理清盤程序。雖然對清盤已有心理準備,但她仍是「以沉重心情接受」。她向本報哭訴,為着案件哭過多次,「好唔捨得,公司上下都好努力,無端白事走去清盤,好唔合理。清盤係要嚟分家啫,咪分囉,要將阿爺嘅嘢打爛,真係實在好過份」。她又表示,她們也受委屈6、7年,「我哋根本從來冇欺壓伯父一家人,咁多年嚟(伯父一方)講好多古仔,點解我哋一直冇回應、冇出聲,我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唔出聲唔代表我哋有(欺壓)」,又指她們面對的輿論壓力也很大。據悉,大少遺孀梁瑞群開價13億,二少還價11.14億。當被問及大少遺孀是否獅子開大口,甘蕎因說:「大家有眼睇。」其弟甘連宏又指,對方強調問題不在於錢,是在於立場,故就算開1,000億也沒用。根據二少一方估價,鏞記酒家現址大廈市值16億元,若清盤後大廈被拍賣,二少一方視乎情況決定會否買回。雖然甘蕎因再三強調今次母公司清盤不會影響鏞記營運,但其實清盤後鏞記大廈或出售,鏞記酒家便不能原址經營,炭爐不能移到別處使用,因食環署已停發裝設大型炭爐牌照,意味炭燒燒鵝將成絕響。至於大少甘健成遺孀一方認為應以公平行先。據了解,遺孀認為價錢須合情合理,指是亡夫遺願,她們相信即使清盤令生效,二少仍有空間買下大少的45%股權。遺孀一方了解鏞記財政狀況,認為二少一方有能力支付13億元的公平開價。
■雙方因不足2億的差價而談判破裂,鏞記將正式清盤,鏞記酒家或須遷走。
大少子或買回鏞記酒家商標
對於鏞記或不能保留原址,甘健成長子甘崇軒也感傷心,「由細個10歲就入去,走來走去,30、40年嘅感情。但我哋係騎虎難下,無奈事件解決唔到」。有鏞記前員工批評二少令鏞記酒家經營不善,甘崇軒表示不排除將來買回鏞記酒家的商標「做番起個名」。終院上月11日判大少甘健成遺孀梁瑞群上訴得直。5名法官一致裁定,大少在鏞記經營上被排擠,未能與二少共同經營,認為將母公司Yung Kee Holdings Ltd清盤是公平公正的做法。
食客嘆息
劉先生(港人):「阿女未食過,今晚帶佢同朋友嚟食叉燒,仲叫咗燒鵝、乳豬同皮蛋;清盤好可惜,鏞記係香港地標。」
梁先生(馬來西亞華僑):「鏞記喺馬拉好出名,幾年前嚟食過,今次同朋友再嚟食脆皮燒鵝;爭產可能冇得食,好可惜。」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1217/19415305
【add】皇室招牌:英女皇衣帽間
1 :
GS(14)@2016-04-15 16:30:17英國在位最長的君主、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下周四就90歲大壽。這位年近百歲的銀髮彩虹女皇,長年都以招牌的明亮色彩,優雅示人,一世紀時尚背後,收藏不少秘密,例如她其實最愛藍色,擁有5,000頂帽,但又專一鍾情黑色小手袋。撰文:《add》team
■洋紅色在90歲的英女皇身上是艷色。
彩虹之皇室藍
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90歲、在位逾60年,每次出場均以同一色調服裝示人,外間稱她為「彩虹女皇」。女皇愛穿大衣配同色A字裙,時尚雜誌《Vogue》在2012年就曾經統計過她一年內所穿服飾的顏色,發現紅、橙、黃、綠、藍、紫多種顏色都穿過,而她穿上象徵皇室的Royal Blue次數就佔最多。
加冕之5,000頂帽
戴帽是英國重要文化,英女皇愛帽的程度十分狂熱,歷年她戴過的帽子逾5,000頂,更舉辦過私人帽子收藏展。女皇之帽當然都是人手製作,更有幾個共通點,就是色彩明亮、精緻配色和細帽邊!女皇御用的皇家製帽師Rachel Trevor-Morgan,透露因為女皇體形小,很容易被人群掩沒,必須露出臉孔,所以帽邊一定要細。
■英女皇也愛試不同款式,如羽毛或花飾垂在髮邊的帽子設計。
手做之黑手袋
手袋選擇女皇非常專一,多年來對Launer London出品情有獨鍾。這個品牌創立於1941年,自1968年開始成為英國皇室御用的手袋製造商,到了81年更贏得女皇徽章。手袋飾有18K包金的繩結logo,袋形與法牌Hermès Kelly Bag有點類似,而且百分百由英國人手製造,與Hermès一樣,每個手袋都是由同一位皮革師完成,以確保品質。女皇收藏超過200個Launer London的小手袋,幾乎每次外訪都拿着,是女皇的must-haves。Launer手袋基本款式由1,550英鎊(約17,000港元)起跳,以女皇擁200個計算,保守估計半世紀就花了超過300萬元於這個品牌之上。
■英女皇擁有逾200個Launer手袋。
Traviata款 1,550英鎊(約17,000港元)
Lisa款 930英鎊(約10,200港元)
年輕之乜都得
晚年rainbow color套裝成為標記,年輕時英女皇的衣着一樣令人印象深刻。個子嬌小的英女皇當年身材極弗,擁有黃蜂腰。曾為她設計過多套禮服的設計師Norman Hartnell,深受英女皇倚重,當年無論婚紗,還是加冕禮服均由他一手包辦。英女皇的婚紗,當時由超過一萬顆超小珍珠與水晶組成,加冕禮服則飾以刺繡,極盡華麗。
■英女皇的婚紗由設計師Norman Hartnell打造。黑白圖片
■英女皇登基時穿的禮服刺有大不列顛聯合王國及大英國協的徽章。黑白圖片
皇冠與珠寶當然也極具話題性,一條在1930年代打造的Cartier鑽石頸鏈,由38顆鑽石串連,中間配上由13粒祖母綠切割鑽石鑲嵌的吊墜,前年女皇曾借出給孫媳婦凱蒂(Kate Middleton)佩戴出席慈善晚會。
■英女皇(圖)這條頸鏈由38顆鑽石組成,曾借給凱蒂出席晚會時佩戴。
凱蒂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0415/19571382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