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溝通技巧(9):合理預期避免衝突 笨發

http://notcomment.com/wp/?p=8381

expectation-gap

「合理預期」是一個筆者很喜歡談及的題目,因為事實上有太多的衝突來自不合理的預期。

這回談談用不同溝通方法,一般的合理預期回覆時間,試以商務及個人分開表達:

 

1. e-mail

個人層面,每個人使用的習慣不一樣,有些朋友真的十年唔check personal email 或三幾天才看一看,加上垃圾郵件泛濫,許多時都會有 overlook 情況出現,因此使用e-mail 作個人溝通方法,要預期對方的回應未必即日回覆,是「得閒就覆」的一類。

商務層面就很不一樣,一般來說在商業世界再忙的話都會每天查看郵件,如果有高要求的客戶,一般都會期望回覆時間是一個上午/下午,即上午發email ,下午會有回覆。普通要求的,可能便會1-2 天都可以接受。

如果數天都沒有回覆,除非是早早交代了原因 (放假/出trip),否則都會被視為差勁的服務。

 

2. 見面的會議

個人層面,如果對方係老死,咁基本上相當彈性,好視乎交情,但一般禮儀還是應該有的。現代社會人人都忙,約食飯能預早一星期是一個合理的預期。

如果商務層面,筆者的習慣是最起碼預早一星期。因為客戶也好供應商也好都會早各自有內內外外許多會議安排,商業常識是讓對方有充份時間做協調及準備。

如果今天約三兩天後的會,一般只會徒勞無功以及予人chur /準備不足的感覺。

 

3. whatsapp/wechat/line 或電話

個人層面,如果你的男/女朋友發msg 給你,而你不在一兩小時回覆,相信下場都會頗慘淡; 如果是好友,當天內回覆也是合理期望 (unless 不在港)。

商務層面,如果使用到即時通訊或電話,一般都是有番咁上下急 (否則會使用email) ,因此合理的回覆期望可能是一小時內或什至「即時」。

筆者習慣是即使會議中或有重要事情忙著,都會找機會回一句 「抱歉會議中,XX 分鐘後覆你」,讓對方明白自己的情境,如果真的緊急到需要即時回覆,便抽數分鐘盡快了解再重新投入原來事情。

 

明白不同溝通渠道對於時間的合理預期,便不會發生老細/客戶找了你半天而找不著再發脾四的情況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2684

溝通技巧(10):Appraisal時的Do’s and Don’ts 笨發

http://notcomment.com/wp/?p=9162

又到年尾,好多打工仔女都要忙著去appraisal,唔係幫人做就係幫自己做,要達到有效公司考核人員的目的,又或者要令到自己在上司的心目中留下良好印象,多少都要一些溝通技巧。

無論係大企業,還是只有數十人的中小企,甚至一條數個人的team,要令到每一個人的表現都得到合理的評核,可能的情況下檢討得失,於來年把事情做得更好,就係做appraisal的終極目標,至於會唔會有人因此升職加薪還是燉冬菇,就要睇各位的修為同表現了!

明白「點解要咁做?」下一步就係點做好,黎緊我會分數篇去講appraisal有關的技巧,今篇先講Do’s and Don’ts,即是要點做,同避免做的事情。

1. 無論平日和上司的關係如何,在appraisal的時候都應該保持平靜友好的氣氛,一些人本著告御狀或盡訴心中心的做法,甚至想乘機向老細落其他人藥,睇怕都係不必了。相反,如果平日已經好friend,在appraisal 時反而應該收起過份輕鬆的心情,以一個較認真的態度去處理。

2. 表達的內容要客觀,最好有事實甚至數據支持,以免說服力不足。即使某一些non sales 的functional business unit 如物流部門,也同樣會有相關數據,如出貨的準時率,出貨量/工作人員數目等。

3. 要講事實,而不是觀點,或者個人的感覺。一個有趣的例子是:有上司問下屬點解經常遲到,如果答因為做野辛苦或者成日要OT,就難免淪為意識流小說了!

4. 要貼題,不要失去焦點,即係所謂out of scope。Appraisal係用來量度業績,見成效 (output),而唔不單純粹講付出幾多 (input)。比如做營業的,跑到幾多數,總係好過見過幾次客、打過幾次電或send過幾多email為合理。

5. 站在參與者立場,做appraisal的終極之道,其實只是兩個字:engagement 和 prospect。公司要員工忠心,就要有前景予以交換,如果只係一味做做做,而員工不知道怎樣才能升職加人工,長遠黎講好的員工就會離去,剩下一班庸兵廢將,對公司又是否有益呢?

下兩篇就分別從管理層和員工的角度去看appraisa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4210

溝通技巧(11):傾生意 脫苦海

http://notcomment.com/wp/?p=9533

對於銷售有關的工作人員來說,傾生意係工作的一部份。
但其實任何人,只要涉及買賣,那怕小至去街市買菜,其實都係傾生意。
點解有些人傾生意經常拉倒,白忙一輪,但又有些人不但快速成交,更加能爭取到優厚條件呢?

很多人以為,做生意一定是給錢的在上風,給貨在下風,其實沒有必然性。
所謂「客大欺店,店大欺客」,傾生意說穿了就是講條件。
條件符合就成交,不然便拉倒,沒有說一定是出錢的一定大晒。

有些人喜歡用「鬥大」的方式來傾,例如批評對方的貨品質素低,或者定價太貴之類,以便開天殺價,落地還錢,這未必一定次次見效。
生意說穿了,其實就是「交換」,你需要貨品和服務,對方需要套現和利潤,一定是有互補性以及共同利益,才會有長久的生意可言。
在傾談的過程,與其用對立的態度,如果改用「找尋共同利益」,很有可能令到成交的機會增加。
批評對方,有時的確可以降低對方的叫價,可是只要對方反問:「啲貨咁差,你又要買?」事情就會拉倒。

講到尾,傾生意是一個 “offer, counter, deal” 的過程。
一方提供了條件,另一方就應該還價,如果對方不接受就再報價,不然就是拉倒。
最怕是有些人,對方已經開了價,但為了不露牌,只是不斷叫對方減價。
正如「周街都係貨,周街都係客」,沒有說貨一定要賣給誰人,又或誰人一定要向誰買。
叫對方減價,只會令到交易成本不斷上升,對方便寧願找過第二個買家。

下次傾生意的時候,考慮一下對方的立場,以及共同的利益,事情必能事半功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4867

【創業幹貨】做外貿B2C網站如何選擇產品?獨家技巧

來源: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3/1216/57160.html

現在很多人開始做外貿B2C網站,外貿零售的利潤畢竟遠高過批發,這一點我一直都是認可的,尤其在和老外做生意,你在深圳廣州做外貿B2C等於和國外的當地零售商競爭,在價格上國內的商家是有絕對的優勢,我過去十年在國外搗騰的體會就是國內不管什麽東西,運到國外如果沒有一倍的毛利,那簡直是沒辦法生存,光是運費和關稅還有房租就把你壓死,所以國內的產品飄洋過海毛利一般都在200%以上。這也就意為著你的國外零售商即競爭對手的成本是你兩倍,這里面必然有很大機會。i黑馬曾經報道過外貿網站蘭亭集勢上市的故事,這證明外貿還是擁有巨大機會的,據說還有很多外貿電商正在埋頭默默掙錢,讓我們一起來學學外貿技巧。SOHO做外貿常見方式我自己也在間接的做著外貿B2C生意,我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下純幹貨,關於做外貿零售如何選擇合適的產品,很多朋友都卡在了不會選產品這個環節,畢竟也不知道老外喜歡什麽產品,什麽樣的產品容易賣出國門。要做外貿零售你有兩個主要方式,第一,借用外貿B2C平臺來賣自己的產品,目前比較有名的平臺有Aliexpress, DHgate, Ebay 以及我最熟悉的Trademe(禁止紐,澳以外註冊,等於白說)第二,自己搭建B2C網站來推廣自己的產品,做的比較牛的蘭亭集勢,大龍蘭,米蘭網等。今天主要談第二種人群,也就是自己搭建外貿B2C網站來賣產品。選產品是最頭疼的事情,就和你選擇網站關鍵詞一樣,選擇錯了,後面調整很麻煩,這是戰略錯誤,盡量避免。我們最容易犯的錯誤是‘我們自認為這個產品有潛力,會被市場認可,就我有,別人沒有’ 這些都是我們主觀的認為。往往經驗不夠就會選錯,如果你是才做外貿商城的,出錯的幾率應該會在80%以上。如何防止這樣的情況發生呢?只有靠市場驗證過的產品才可以,誰說的都不算,市場說的算。然而對於廣大外貿SOHO一族或者剛剛走向創業道路的朋友來說,哪有資本和精力讓市場去驗證呢?即使有這個時間和金錢,大部分人也不知道如何去正確的測試市場,這水太深了。如何選擇正確的產品來做外貿?哪到底如何尋找外貿B2C網站的貨源和選擇產品呢?很簡單,跟著大佬走,你沒能力做市場調研,有人有能力做;你不知道老外喜歡買什麽,有人知道;這個人是誰?自然是諸如lightinthebox.com蘭亭集勢這樣的外貿B2C大哥,大哥吃肉,咱們喝點湯總可以吧。這是在蘭亭首頁的一個產品分類導航,這就是一張寶藏圖,這里的所有產品都是經過市場驗證並且可行的,不光市場驗證過,我本人也驗證過,這里的九大類,其中有六大類的產品我都做過,且每樣在國外都很受洋人的喜歡。不過需要說明的是我並不是看到蘭亭做才做的,純屬碰巧。趨勢為王,細分市場里有機會!很明顯剛才放在蘭亭集勢首頁的分類應該是他們比較熱門的產品,現在蘭亭銷售的產品也多了,比如你看單Home n Garden里就有不少項,我們重點關註加紅色字體的產品,這些都是老外比較喜歡的熱門產品,比如其中的Oil Painting, Chandellers, Duvet Covers 都是我做過非常火的產品,這些產品市場需求很大,絕對是老外的Taste。不可以否認蘭亭的確有很多數據在手,在Lights下的Tiffany Lights去年我也賣過一個貨櫃,但是明顯不如Chandellers好賣,基本上賣3,4個Chandellers才能賣掉一個Tiffany lamp。這也是為什麽他沒加紅的原因。然而我主觀認為Tiffany燈的確比Chandellers看起來更Classic,更Elegent,更象老外喜歡的,事實證明了這只是小眾的玩意,而Chandellers才是必須品,大眾貨,暢銷貨!不要相信自己,相信市場!即使我賣過很多產品,也沒有辦法做出準確的市場判斷,同樣的資本如果運作在Chandellers上,無論從資金周轉率還是庫存的角度都有很大的提升,所以有這麽好一個大佬給你做指明燈的時候,再不懂得借力豈不是太浪費資源了。油畫就不用說了,09年那會市場很好,以後在我後續的創業故事里會分享關於油畫的外貿經驗。同時要提醒一下就是千萬不要把這些紅字的都做,搞的跟大雜燴一樣,你只能挑選一個做,把產品做細分了,轉換率做起來,做到極致,這個不用我多說了吧。我仔細看了下蘭亭,雖然他包攬所有外貿熱門產品,但是很多都沒做細,里面有很多空間,你只專心的做一個細分,做好了絕對有錢途。給外貿工廠和SOHO的建議最後如果你是工廠,有價格優勢很明顯的熱銷產品,那不妨從外貿B2C平臺開始做,比如Aliexpress這些,平臺的力量不可小看,如果產品真好,這個是最快的方法。如果你是打算創業或者是外貿小soho的話,沒有價格優勢的話,那就自己折騰一個外貿B2C網站來做吧,關鍵是做專一類產品,還是有機會的。相對國內的B2C網站,雖然外貿零售規模做不了那麽大,但論賺錢,還是做外貿B2C實在點,哥可等不了國內購物商城做好虧損5年的準備,哥也不願意成為劉強東,一個盈利簡單的生意我想大家都足矣了。祝大家都賺老外的錢,我看到人賺老外的錢我就有種說不出的爽,請原諒我的怪癖! 相關公司: 數據來自 創業項目庫 作者:Mr hua 培訓 | 編輯:wangjingjing | 責編:王靜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5048

溝通技巧(14):如何婉轉地表達意見 脫苦海

http://notcomment.com/wp/?p=21227

無論在辦公室,或其他場合,有時想向人表達不同的意見,或者自己想向人say no的時候,卻會感到不好意思。又或者表達了,卻帶來了反效果,得失了人而令事情辦不到,都不是理想的狀況。所以,公眾人物、政府發言人,和一些公關人仕,會有一套婉轉地表達意見方式。

最近發生了一宗警員開槍擊斃施襲者的事件,引起了公眾熱烈的討論,監警會秘書長朱敏健就作出了一些出色的示範,可供學習。先看看其背景:

前廉署執行處助理處長朱敏健,擁有社會科學學士及法律學士雙學位,1978年加入廉署執行處,2005年升任為助理處長,並一度調任防貪處處長。

在廉署偵破多宗大案,包括80年代的佳寧案、稅務局前局長單羅玉蓮騙取津貼案、東涌河非法挖掘偷石案,亦曾任專責調查警務人員貪污案的組別主管,對警隊運作相當熟悉。

 

1. 表示同情/同意

警員開槍決定一直引起社會各界討論,而死者家人曾聲言會「追究事件」。朱敏健強調,明白社會公眾十分關注事件,亦重申警方任何時候決定開槍都是非常嚴重的事,「(開槍)絕對有必要才可以做,當然就案件現在未有足夠資料來評論誰是誰非」。

成語「求同存異」,就是指即使雙方立場不完全一致,也可以先強調人人都同意的部份,爭取對方的同情和同意。比如上例,大家爭論的是究竟開槍是否有必要,那麼先指出開槍的前題是「絕對有必要」,評論要有足夠資料,這些論點是人人都會同意的,顯示己方是合理、講道理的。

2. 共同標準

監警會秘書長朱敏健被問到警方是否須要使用槍應對持刀人士,他表示警方使用武力指引,並無規定警員使用那一級武力,強調目的都是要防止人命傷亡:「守則是當決定用那一級武力時,他(警員)的考慮必須是用最低而有效的武力,所以並沒有限制對方用刀你就不能用槍,不會這樣的規定。」

每個人對同一件事都可能有不同的想法,那麼就要提出界定的標準,避免流於主觀或雙重標準。即使對方未必同意,也能明白是對事不對人。

3. 間接否定

朱敏健提及藍田槍擊案收到兩宗投訴,「從初步看來」有關投訴人皆非當日的涉事者或在場的「第一身」。他指,警方會跟進每一個投訴人,聽取有關當日的第一身資料和證供,並作分類和評論,以確定該項投訴是否需成為「需要匯報的投訴」,若投訴人非當時第一身,有關投訴成為「需要匯報投訴」的機會比較微。

如果直接地說,就是監警會不接受不在場第三者的投訴,但朱先生用了較為間接的方法來否定。接受投訴的條件是當時的第一身,但既然投訴人並不是涉事者,又不是在場的第一身,自然就不符合成立的條件,而且用了「從初步看來」、「機會比較微」等婉轉的用語。

4. 提出第二方案

朱敏健表示,針對警員藍田開槍案,投訴警察課已接獲2宗有關投訴,倘投訴人為死者家屬,個案很大機會成為「需要匯報的投訴」,屆時監警會轄下嚴重個案處理委員會將非常嚴謹地跟進個案,但初步顯示投訴人並非死者親屬,案件會交死因庭跟進。

雖然監警會沒有接受投訴,但指出案件會交死因庭跟進,提供了第二方案,而非一口回絕。既然已交予法庭,自然亦不便提供進一步的評論了!

5. 合理懷疑

對於有建議指,警方可考慮效法外國警員加入電槍配備,朱敏健認為警員現有配備已很足夠:「警員現有的配備已相當多,如果又要(警員)配帶多一個電槍,在(行動)拔這個、那個時侯是否一定暢順呢?訓練情況又如何?加上電槍是否一定沒有殺傷力亦存疑。」

相對於直接否定對方的論點,提出可疑之處供對方思考,待對方澄清質疑,亦是一種婉轉地表達意見的方式。

或者大家覺得,朱先生所說的是官樣文章,可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又是否有機會去面對一些不便直接提出反對,卻又不能坐視不理,去保衛自己權益的情況?尤其是對於一些陌生人,以至於不常見面的親朋,既不想得罪他們,影響人際關係,但又不想作出太多的承諾。例如不熟的朋友開口借錢,怎樣拒絕的技巧,是值得參考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9467

投資IPO必勝技巧 止凡

http://cpleung826.blogspot.hk/2014/07/ipo.html
周一看到曾淵滄博士專欄,講述新股IPO上市的投資法成績,相對不太理想,文章內容有點感慨,曾博士直言即使他投資多年,自己仍然並不能理解股市中所有東西。止凡看完有所感想,今天借題分享一下。


曾淵滄專欄:玩IPO必殺技難求 (2014.6.30)

近日新股眾多,我(指曾博士)曾經建議可以申請超額認購多倍的股,但是,上星期五上市的恒發洋參(911),令眾多捧場的散戶大失望,上市首日急跌24%,為甚麼會有大戶高價申請認購後,又急急低價拋售?實在是想不明白,唉!投資了這麼多年,但是,想不明白的事還是很多,恒發上市首日股價急跌,也說明抽新股的確不容易找到必勝的秘訣。


後記:

不單止曾淵滄博士所提的一支新股,近期四日有四支新股一上市就「插水」,令一眾投資者對新股上市必升的期望落空。記得曾博士在不久之前提出過買入IPO時的技巧,這技巧跟我一位朋友多年前所討論過的方法相似,在機率上都是說得通的。

方法離不開看看將要上市的新股市場反應如何,在上市招股期快完結之前一兩天看看超額認購倍數,查看孖展貸款額度,閱讀一下認購新聞,好像了解有什麼大戶入股之類,再檢視一下新股的上限市盈率,跟現有上市同業股票的市盈率比較一下,經過多方面的考慮,這樣算是嚴謹的另類分析,亦是曾博士所講的玩IPO必殺技。

這是單從供求看價格走勢,道理很簡單的,多人買,價自然升,所以曾博士認為對IPO來說,其內在價值相對不太注重,反而看市場供求狀態,值得買入的,首日即沽售,賺取由供求失衡所造成的短期升幅就夠,贏面很高。

問題是何謂「必勝」呢?十次要十次成功才算數?還是十次之中,贏多輸少的就算「必勝」?如果是追求前者的話,我相信在這世間實在難找。但如果是指後者的話,曾博士這個失敗例子又不代表他所提出的方法無效,只要總體來說贏多輸少,這個投資方法仍然是可取的。

我是非常嚴謹的價值投資者,對了解不深(至少自己對投資項目認為是了解的)的項目都不會投資,所以一向我都很少留意IPO,因為新上市並沒有足夠的數據作分析,想多看幾年的資產變化都不能,總覺得不能讓我安心。

然而,我又不會否定投資IPO的理念,因為我本身是一個十分重視數理的人,對機會率計算尤其有興趣。曾博士這個方法,我認為在機率上是可行的,我從朋友口中得知,他用了這個類似方法投資IPO,已經賺了不少錢了,美中不足的是抽多抽少不是由他決定,反應越好的,超額越多的,應該首日掛牌將會升得越好的,偏偏被抽中的股數都會相對越少,限制了回報。

我偏向了解一個投資方法的機率分析,就算我沒有以這樣的方法作出投資。然而,不少人投機時沒有從機率方向考慮,吹噓自己如何投資得道,一次、兩次、三次都能獲利,這次賺幾千,那次又賺幾萬,最差都平手離場,單單用這幾次經驗就去確定一個投機方法的可行性,但了解一下其方法,再以理性分析計算後,發現全無道理可言。可惜的是,他們不知道,看什麼線穿什麼線,聽誰的消息下注之類,前面可能有一個輸一次就輸掉前九次贏回來的錢。長久下去,跟入賭場沒分別,三兩局可能會贏,但最後還是會發現莊家長勝。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5023

打新的三個技巧 流水白菜

來源: http://xueqiu.com/2340719306/32652953

新股的資金回報率相差4-5倍,所以,打新,還是要有些技巧的。

很明顯,發行價格低的,資金總體回報高:蘭石重裝的資金回報3個點,發行價格,1.68元。打這個股票的資金,會笑翻。此外,節能風電,重慶燃氣等等,都是低價暴利王子。



規律二,深圳的新股,資金回報率高。下面這張表格,剔除便宜的蘭石,其它的資本回報平均不及深圳新股的一半。




頭痛啊,下周要配置一些深圳的股票了。有沒有那種高安全的深州的股票,非金融股,介紹下?


還有一點補充下,破板不急賣,大部分破板賣真的不合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7480

次新股投資的一些技巧 金融之王

來源: http://xueqiu.com/3349896301/32768117

作者:秋實的天空

自今年初IPO重啟以來至今,A股已有百來只新股上市,在過去的近一年時間里,次新股板塊整體走勢非常淩厲,個別股票的走勢甚至令人嘆為觀止,不少投資次新股的投資者賺的盆滿缽滿。本文主要就次新股投資的技巧做一些簡單的探討。

1、中簽新股不急賣。很多中簽者不懂得股票的估值道理和一些最簡單的技術走勢,單純以盈利多少指導自己的操作,導致提前賣出中簽的股票,不少新入市的散戶投資者甚至上市後2、3天就賣出了天和防務、迪瑞醫療、騰信股份這類牛股,實在是讓人可惜。對於中簽者來說,正確的做法是至少在股票打開漲停的第一時間才做賣出操作,如果對公司看好,對大多數股票來說,還可以即時打開漲停了仍然繼續持有,在未來更好的時間賣出。

2、買入新股有技巧。由於現行新股發行和上市制度的問題,導致大多數股票新上市時均會出現連續的漲停,很多投資者喜歡每天追漲停掛單,希望自己能買到。實際上這種做法不可取,根據今年上市的100來只新股的情況來看,如果追漲停買入,一般要麽是買不到,要麽是買到了短期很快套牢,而對於少數漲停買到了後面仍可以賺錢的股票來說,其實也不必漲停買,而是盤中找更好的低點買入。正確的做法是漲停打開之後觀察一小段時間後再做操作,如果是打開漲停後快速低走型的短期堅決放棄,例如富邦科技、天和防務、三聯虹普等;而對於高開(非漲停的情況)後快速走高的則應在漲停前果斷介入,例如騰信股份、蘭石重裝等,對於漲停打開後小幅走低後又快速漲回去的也可以謹慎參與,例如艾比森、菲利華等。本條技巧僅從技術上的操作上來講,實際操作中和基本面結合後效果更佳。

3、長線持股看質地。新股中由於一般都是新興行業,題材好,業績好,股本小,不少投資者也選擇介入後長期持有。對於此類投資者來說,則應多加強對公司基本面的研究。著重應該註意的是以下幾個方面:①公司行業是否是醫藥消費或新興朝陽行業②公司是否為細分行業的龍頭或壟斷企業③公司概念是否獨特,是否具有某些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④公司過往業績是否高增長,未來業績預期是否高增長⑤公司有無歷史汙點和受爭議的問題⑥當前股價是否相對於行業其它個股低估……如果這些問題均弄清楚了,即可判斷一個公司是否值得上市後就買入了長線持有。從今年的大牛股來看,諸如東方網力、全通教育、騰信股份等均在這些方面有過人之處,甚至是最近的牛股蘭石重裝也滿足其中的幾條,因此走出了大牛的走勢來。

4、短線操作要止損。相對於長線投資者來說,不少投資者更熱衷於短線去操作次新股,那麽,對於按照以上方法買入的投資者來說,一般都可快速盈利。而如果你萬一以錯誤的價格買入了錯誤的股票,特別是買入了確定一步到位的股票,則應在能止損的第一時間進行止損,即時要買回同一股票,也應未來待公司基本面和股價對應企穩了再重新介入。否則你不僅將在此股票上發生更大的虧損,還付出了錯過其它牛股的不小的機會成本。而對於容易一步到位的公司,其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大熱”,各類媒體各種投資者瘋狂吹捧,好像不買入它就永遠失去了發財的機會似的,而且不管多少價格都要追買入的,飛天誠信和天和防務均屬於此類股票,而且可以肯定的是,接下來幾個月中仍然有幾只類似的股票。還有一種情況是在大市特別是次新股環境非常好的情況下部分跟風型的常規夕陽行業個股,比如富邦股份和三聯虹普均屬於此類,這些股的投資者總是認為憑什麽人家60倍估值我就不能,而事實上估值是看行業的,所以場內中簽者利用了這一點心理成功派發了籌碼給二級市場。

5、到位賣出不猶豫。對於長線投資優質股的投資者來說,短期內不用考慮這個問題。但是對於一些基於短線炒作的新股來說,一旦出現連續大漲之後的高位長陰,則應堅決果斷賣出,要知道這種情況下一般預示著一波短期行情的結束,如果這個時候猶豫了,則會錯失很多利潤。以後有新行情的話,對於短線投資者來說,那也是另外一回事了。遠的不說,就拿今日的走勢來說,十月份上市的一些新股在經過前期的連續漲停後,今天就出現了此情況,因此這一批的新股應該短期行情也已經結束了,投資者應予以重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7863

【隊長熱線】高追的技巧 名人堂

來源: http://investhof.blogspot.hk/2014/12/blog-post.html

(歡迎各位於commentspost to pageinbox提問,除隊長的腰圍等一級國家機密外,必定知無不言,謝謝!)

網友Angus Chow問:Market Vectors Retail ETF(RTH)咁抽法,依家買算唔算遲呢?

你的問題謹覆如下:
我無法預測RTH的短期甚至中期走勢,不知你會否一買就摸頂?我的提議是:不如你閉上眼睛,想像若RTH再升10%,你會放棄,還是忍不住買入?如果是後者,早買比遲買好,因為獲利的可能性和空間較大。

更重要的是,你這個倉位的退出策略是甚麼?先訂好一個你覺得合理的止蝕位,然後訂好最大虧損額,接受得到,便可行動。例如執筆時RTH$69.13(美元,下同),你用50天移動平均線來作止蝕(@$64.18),每股最大虧損便是$69.13-$64.18 = $4.95。買入100股,不幸陣亡,虧損$4.95 x 100 = $495,約合港幣3,836元。你覺得搏的金額太大,便減股數;覺得太保守,便加股數。

我們永遠無法準確預測,只能把看錯時的風險,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如果看對了,便死命地坐,儘量賺盡,直至個股和板塊動力消失為止。

================================================
一圖勝萬言,板塊強弱見。
數據助分析,期權增表現。

想隨時看到美股數據、市場訊息及投資心得,請 Like「美股隊長」專頁。

【期權教室】Facebook 業績操作分享:http://on.fb.me/1ulxo6k
【美股101】一分鐘看公司業績:http://on.fb.me/1vn7fyx
facebook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usstockcap
Google+專頁:http://bit.ly/1tYbN39
名人堂 bloghttp://investhof.blogspot.hk/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1760

創業手記:四條實用的融資額宣布技巧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320/149386.html

黑馬說:對於大多數創業公司第一次聽說要宣布融資額肯定會拒絕,而且在創業公司不願意宣布的時候再加一些特技上去,融資額變為真實的五倍、十倍,這樣媒體和公眾出來一定會罵,根本沒有這樣的VC,就證明上面那個是假的。當然,這也證明黑馬做“誠信融資”活動是有必要的,是對歷史負責任的。
 
\文| 伯通

今天應黑馬之邀,參加了“誠信融資”百人沙龍。中關村的天是晴朗的天,創業的朋友好喜歡。在黑馬營見到了老紀等一幹新老朋友,甚是高興。會後,主持人還單獨給我留了一個家庭作業,讓我講講“創業公司融資額的宣布技巧”。

 

其實對於大多數創業公司呢,第一次聽說要宣布融資額是拒絕的,你不能叫我宣布就宣布,因為創業公司不願意宣布的時候再加一些特技上去,融資額“咣”一下,五倍、十倍,這樣媒體和公眾出來一定會罵我,根本沒有這樣的VC,就證明上面那個是假的。當然,這也證明黑馬做“誠信融資”活動是有必要的,是對歷史負責任的。

 

好了,言歸正傳。那麽通過辛苦努力,再加之上天垂青,公司融到了錢,或是走到了下一輪,該如何傳遞給外界呢?我認為,既然是傳播,就必須遵循傳播的規律。在我眼中,符合傳播規律的宣布融資方式,大概有以下這麽四種,拋磚引玉吧——

 

第一種呢,我叫他“雕爺”式。孟醒同學我們都知道,每次旗下的公司,無論精油牛腩烤串還是美甲,只要一有動作,那你的timeline肯定就嘩嘩的刷屏。為什麽?因為他文章寫得生動紮實啊,孟醒原來是混BBS的高手,文筆流暢、辯才無礙,嬉笑怒罵、收放自如,在天涯論壇以一敵萬。你再看看如今科技媒體上每天都是些什麽內容,槍稿水貨軟文當道,據某科技博客編輯說,現在斃稿率都已經百分之九十幾了。我是看不上雕爺的,但他每篇雄文出來,的確從氣場和行文上是秒那些科技自媒體幾條街的。也就難免刷屏效應。

 

所以如果你的創始團隊中,有文筆不錯或混過媒體的夥伴,那就別放過融資這一不錯的PR機會,自己上陣,別寄希望於“一萬一篇”那種水貨,誰比你更對自己的公司有信心,誰比你更了解自己的產品呢?文法只是末流,內心的充盈才能打動受眾。

 

第二種呢,我叫他“情懷”式。這里舉一個我了解的朋友為例,為防廣告之嫌,就不提他產品名字了。這哥們團隊在望京,十幾桿槍,創業三個月拿到天使投資。其實他微博粉絲還沒我多,但拿到投資後寫了篇長微博,閱讀上百萬,效果很好。他寫什麽了呢?

 

他一沒寫產品是做什麽的,二沒講用戶群體是誰,三沒說資本為何認可這個團隊。文章第一部分感謝合夥人,拋棄年薪百萬的工作投奔他而來;第二部分感謝之前的草根股東,說為每人配了百分之一股,目前價值都近百萬,一定要讓幫助過他的人能發財;第三部分感謝投資人,從上海飛北京,三天簽定term,高效,創業者之友;第四部分是重點,他貼了一張全家福,感謝母親和妹妹對自己的幫助,同時著重強調不在人世的父親曾經托夢與他,方有創業動機,沒有父親庇佑,也就沒有他的今天。

 

你可能感覺“這太煽情了!”“怎麽把創業搞得跟選秀節目似的比慘?”,但你不妨回過頭來想。當你的公司融資或走到下一輪的時刻,你和電視上格萊美或奧斯卡頒獎晚會舞臺上的領獎嘉賓有什麽分別?你已經比臺下和電視機前99%的人取得的成就要大得多,你身邊的人、公眾、媒體會怎麽看你?他們需要你感恩戴德、感激涕零、涕淚交加、淚流滿面,這是人之常情。

 

如果有創業者有什麽天生的光環,那“夢想”與“情懷”是始終不能拋棄的。沒有比這更能免費感召他人的方式了。我一直認為,做傳播和把妹的道理是一樣的,都必須讓對方因你而產生情緒波動。如果你和姑娘聊了半小時,姑娘心如止水,你還有機會挽她的手嗎?如果你一篇文章出來,受眾只是在timeline上用手直接劃過,你的傳播能爆嗎?

 

說到情緒波動,下面也是一種可以利用人性的傳播方式。

 

第三種呢,我叫他“315”式。不好理解?我舉個例子。前段時間,“某碼頭”公司B輪融資成功,對外稱大概上億美金。其實B輪這個數字說小不小,但也沒超出大家的認知。況且這公司已經創辦多年,其業務方向也並非媒體關註的焦點,這輪傳播,並不好做。

 

然而其創始人卻另辟蹊徑,在這個時間點上運用了阿里和360屢試不爽的技巧——曝光內部郵件。郵件全文主旨還是懷念過去,展望未來。但細讀下來,卻通篇是“屌絲逆襲”的嘴臉。比如文中曝光2010年起,就有知名VC不斷接洽又不斷拒絕他們,活活把一個風口少年拖成滄桑大叔。創始人無論如何執著,都打不動投資人那顆冰冷的心。更有甚者,他去拜訪同道大哥,對方送客之後,竟迅速推出了同質化競爭產品……公司就在解散邊緣,創始人當時默念“今天的我你愛搭不理,明天的我你高攀不起”。沒想到,幾年後,一下被土豪相中,“現在你們想投都投不起了”。

 

“315式”為什麽會火?因為國人千百年來都喜歡屌絲逆襲備胎翻身花子殺朝廷破落戶到公主象牙床上滾一滾的革命反轉劇。你越曝內幕越撕逼,圈里圈外就越看得高興。當然,用此方式需要先掂量好,得罪的主你是不是開罪得起。當事人在事件火爆後,也出面打圓場,說沒指責任何人的意思。

 

第四種呢,就是我最喜歡恐怕也是絕大多數創業者都心儀的方式。我也不起名了,直接上案例吧——我的前老板,陌陌創始人唐巖。唐巖創業時,曾經有一個小黑本,上邊記了很多黑材料。比如見到某不靠譜VC,扯了半天閑淡,卻一點正事沒辦;或是被媒體圍攻了一下午,要麽就是被拒絕被詆毀被道德指責被狗血……和大家的創業歷程沒有什麽不同。然而,後來羅永浩說,就在陌陌要成了之前,唐巖卻把這個小黑本丟棄了,“當時記小黑賬有勵誌作用,但事情成了誰有閑工夫去折磨人啊?”

 

所以,你在2014年11月之前,肯定不知道陌陌融過幾輪資,融資額度幾何,投資方都是誰。因為唐巖沒說過,無論甘苦都咽肚里了。這也是我最心儀的融資額宣布技巧——IPO的時候,讓媒體和公眾自己去翻你的招股說明書!

 

這不是雞血,我知道得到投資的團隊能走到IPO或被收購的,不到3%。希望你能夠隱忍堅持,成為這3%的一員。所有的奇技淫巧都是細枝末節,在無數次焦慮中,別忘記自己和蕓蕓眾生不同的那一點,祝大家好運。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伯通,由i黑馬編輯;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i黑馬觀點與立場。歡迎轉載,轉載前請聯系zzyyanan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如果你對更多創業幹貨感興趣,請加微信heimage0001,註明“姓名+公司名+職位”,否則黑馬哥不會把你拉入創始人雲集的微信群。


本文為i黑馬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侵權必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739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