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獨家】律所IPO項目專項檢查啟動 錦天城、國浩、上海廣發被抽中

證監會上周五宣布組織開展律師事務所從事IPO證券法律業務的專項檢查。第一財經記者獲悉,上海證監局已於日前對轄區內律所進行了抽簽,上海市錦天城律師事務所、國浩律師(上海)事務所和上海市廣發律師事務所三家律所被抽中。

根據證監會要求,上海證監局將對三家律所2015年以來從事IPO證券業務的情況開展專項檢查。值得註意的是,三家律所都是業內大所,IPO項目眾多,僅目前在會審核項目就有上百個。

記者統計發現,截至4月14日,IPO排隊項目中,錦天城有49個,包括主板25個、創業板29個、中小板4個;國浩(上海)有39個,包括主板27、創業板11個、中小板1個;上海廣發律所4個,包括主板3個、創業板1個。

其中已經預披露更新即將上會審核的財通證券,法律服務機構是錦天城律所;已獲受理的國聯證券、南京證券的法律服務機構是國浩(上海)律所。

北京一位證券律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監管層對律所的證券業務早已關註,北京證監局去年就曾要求各律所上報證券業務情況,包括IPO、新三板、私募以及並購等。“律師做業務都不能保證百分之百沒有問題,很多客戶本身就不規範,律師的職業就是去對幫助規範。”該人士認為,上述三家律所做的IPO項目多、行業口碑也不錯,監管層出手查一查,也能起到“敲山振虎”的作用。

本次專項檢查重點,是核查律師事務所及其執業律師執業行為是否合法合規,是否勤勉盡責,是否嚴格履行了盡職調查各項義務,所出具的法律意見書等法律文書是否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等。

檢查內容包括,律師事務所、律師核查驗證義務的履行情況,法律意見書等法律文書質量情況,律師事務所風險控制制度的制定及執行情況,律師事務所、律師的執業利益沖突防範情況,工作底稿制作、保存情況等。

專項檢查首批對象是以隨機抽取的方式產生。上海證監局4月6日隨機抽取了檢查對象,最終錦天城、國浩(上海)、上海市廣發三家律所被抽中。

“在檢查過程中發現IPO項目或律師事務所、律師存在違法違規行為的,證監會將依法從嚴處置。”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張曉軍上周五表示,本次專項檢查結束後,證監會將向行業主管部門等有關方面通報檢查結果,並將所查處的律師事務所、律師違規失信情況記入資本市場誠信數據庫。下一步,證監會還將推薦監管,逐步實現檢查監督全覆蓋。

附:截至4月14日,三家律所排隊IPO項目名單:

錦天城

主板

1

江蘇省農墾農業發展

國信證券

已通過發審會

2

上海鳴誌電器

安信證券

已通過發審會

3

山東惠發食品

民生證券

預先披露更新

4

財通證券

瑞銀證券

預先披露更新

5

南京華脈科技

廣發證券

預先披露更新

6

無錫化工裝備

中信建投證券

已反饋

7

地素時尚

中國國際金融

已反饋

8

廣東天安新材料

光大證券

已反饋

9

常州市錢璟康複

民生證券

已反饋

10

上海雅仕投資發展

海通證券

已反饋

11

同策房產咨詢

海際證券

已反饋

12

合盛矽業

中信證券

已反饋

13

浙江大元泵業

申萬宏源證券承銷保薦

已反饋

14

浙江東尼電子

渤海證券

已反饋

15

同慶樓餐飲

國元證券

已反饋

16

蘇州工業園區淩誌軟件服務

天風證券

已反饋

17

泰瑞機器

愛建證券

已受理

18

上海風語築展示

海通證券

已受理

19

南京佳力圖機房環境技術

海通證券

已受理

20

浙江京華激光科技

浙商證券

已受理

21

浙江鴻禧

中德證券

已受理

22

雪龍集團

西部證券

已受理

23

億嘉和科技

華泰聯合證券

已受理

24

杭州康基醫療器械

中泰證券

已受理

25

杭州福膜新材料科技

浙商證券

已受理

中小板

26

深圳市衛光生物制品

平安證券

已反饋

27

大博醫療

中信證券

已反饋

28

溫州意華接插件

中國國際金融

已反饋

29

浙江藍天求是環保

海通證券

已反饋

創業板

30

浙江瑞翌新材料科技

川財證券

已反饋

31

鵬鷂環保

華泰聯合證券

已通過發審會

32

廈門艾德生物醫藥科技

中信證券

已通過發審會

33

杭州雷迪克節能科技

國金證券

已通過發審會

34

廣東科茂林產化工

西南證券

預先披露更新

35

浙江諾特健康科技

華福證券

預先披露更新

36

無錫隆盛科技

廣發證券

預先披露更新

37

智業軟件

招商證券

已反饋

38

深圳市銀河表計

國元證券

已反饋

39

深圳市英可瑞科技

中信建投證券

已反饋

40

江蘇金太陽紡織科技

民生證券

已反饋

41

浙江泰林生物技術

安信證券

已反饋

42

江蘇利田科技

中航證券

已反饋

43

上海潔昊環保

海通證券

已反饋

44

深圳市德方納米科技

華泰聯合證券

已反饋

45

寧波思進機械

國元證券

已反饋

46

蘇州宇邦新型材料

東興證券

已反饋

47

廣州賽意信息科技

光大證券

已受理

48

江西新余國科科技

中航證券

已受理

49

無錫普天鐵心

華林證券

已受理

國浩(上海)

主板

1

今創集團

中信建投證券

已通過發審會

2

三達膜環境技術

第一創業摩根大通證券

預先披露更新

3

福建頂點軟件

東方花旗證券

預先披露更新

4

上海拉夏貝爾服飾

中信證券

已反饋

5

上海菲林格爾木業

中信證券

已反饋

6

上海暢聯國際物流

中國國際金融

已反饋

7

福建睿能科技

東吳證券

已反饋

8

君禾泵業

華安證券

已反饋

9

陜西西鳳酒*

中信證券

已反饋

10

重慶正川醫藥包裝材料*

申萬宏源證券承銷保薦

已反饋

11

上海翔港包裝科技

國金證券

已反饋

12

寧波樂惠國際工程裝備

中信建投證券

已反饋

13

蘇州賽騰精密電子

華泰聯合證券

已反饋

14

上海十月媽咪網絡

長江證券承銷保薦

已反饋

15

鑫廣綠環再生資源

申萬宏源證券承銷保薦

已反饋

16

常州朗博密封科技

國元證券

已反饋

17

江蘇東強

廣發證券

已反饋

18

山東玻纖集團

國信證券

已受理

19

杭華油墨

東方花旗證券

已受理

20

漱玉平民大藥房連鎖

中泰證券

已受理

21

國聯證券

南京證券

已受理

22

申聯生物醫藥(上海)

國信證券

已受理

23

浩德科技

華泰聯合證券

已受理

24

倍加潔集團

廣發證券

已受理

25

上海米哈遊網絡科技

華林證券

已受理

26

南京證券

東吳證券

已受理

27

江蘇萬高藥業

德邦證券

已受理

中小板

28

江蘇中設集團

招商證券

已反饋

創業板

29

沈陽麟龍科技

東興證券

已反饋

30

江蘇金陵體育器材

廣發證券

已通過發審會

31

雲南震安減震科技*

太平洋證券

預先披露更新

32

寧波江豐電子材料

國信證券

已反饋

33

福建阿石創新材料

興業證券

已反饋

34

安徽龍磁科技

國元證券

已反饋

35

博拉網絡*

申萬宏源證券

已反饋

36

江蘇聯動軸承

國金證券

已反饋

37

江蘇華燦電訊

中信建投證券

已反饋

38

樂歌人體工學科技

國泰君安證券

已反饋

39

江蘇精研科技

華泰聯合證券

已受理

上海市廣發律所

主板

1

江蘇洛凱機電

民生證券

已受理

2

浙江皇馬科技

國信證券

已反饋

3

上海天永智能裝備

海通證券

已受理

創業板

4

江陰電工合金

廣發證券

已反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5606

中國人壽擬斥132億元參與廣發銀行增發股份

中國人壽晚間在聯交所發布公告稱,廣發銀行擬於近期增發股份,募集資金規模預計不超過人民幣300億元。經公司第五屆董事會第十二次會議審議批準,為保持本公司對廣發銀行的持股比例,本公司擬以不超過每股人民幣7.01元的價格認購約1,869,586,305股廣發銀行擬增發股份,總對價約為人民幣132億元。

本次交易完成後,本公司將持有廣發銀行經增資擴股後的43.686%股份,與本次交易之前本公司所持有的廣發銀行股份保持不變。

公告顯示,截至2016年12月31日,廣發銀行在中國境內以及澳門特別行政區共設立了804家營業機構,主要分布於珠三角、長三角及環渤海等發達區域。廣發銀行的主要業務包括公司金融業務、零售金融業務、金融市場業務,以及大力發展中的網絡金融業務。截至2016年12月31日,廣發銀行經審計總資產約為人民幣20,475.92億元、經審計凈資產約為人民幣1,059.74億元。2016年度,廣發銀行經審計營業收入約為人民幣553.18億元、經審計凈利潤約為人民幣95.04億元。

公司表示,通過參與廣發銀行本次增資,本公司將繼續保持對廣發銀行的現有持股比例以及在廣發銀行董事會和管理層的重大影響力。本次交易有利於進一步提升本公司的綜合競爭實力,拓寬業務發展空間;有利於提高本公司整體投資收益水平,緩解本公司資產配置壓力。

同日公告,中國人壽披露一季報,公司實現營收2717億元,同比增長23.5%%;實現凈利61.49億元,同比增長17.1%。一季度公司保費收入達2462.08億元,同比增長22.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7158

IPO終止審查高峰在年底,45家退出占全年31%,海通廣發國金項目最多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8-01-07/1180222.html

IPO的堰塞湖水位持續下降,在提高審核速度,推進IPO發行常態化的同時,證監會通過政策指引勸退和終止一些擬IPO排隊企業。僅12月就有45家企業被終止審查,去年全年,終止審查的企業總數為146家。

這讓此前以中止審查為由躲避從嚴審核風頭的企業紛紛離開了IPO排隊序列。證監會最新公布數據顯示,截至1月4日,2017年全年,證監會受理首發企業501家,其中,已過會25家,未過會476家。未過會企業中正常待審企業470家,終止審查企業6家。而在去年12月初,終止審查的企業數為65家。

從嚴監管下IPO排隊企業的選擇

去年12月末,證監會的強力“清掃”,讓不少待在IPO中止審查通道躲避監管的企業不得不做出選擇,要麽主動申請回歸IPO正常審核通道,要麽中止審查離開排了許久隊的IPO市場。或許誰也不願意選擇後者,但在監管層的從嚴監管下,還是有不少企業主動撤退。

自2017年10月17日“大發審委”亮相以來,IPO發行審核從嚴,企業否決率趨高,甚至出現了單日否決率100%的情況,這讓一些排隊企業萌生了暫緩審核、躲避風頭的想法,很多擬上市企業不敢上會,找各種理由拖延“以時間換空間”,甚至有的企業更換會計師事務所或者律師事務所來申請中止審核。

以前發行審核通過率高的時候,待審企業總是希望盡快輪到自己上會,但現在審核通過率低,一些待審企業又紛紛往後躲。截至2017年12月7日,證監會受理首發企業506家,其中,已過會30家,未過會476家。未過會企業中正常待審企業411家,終止審查企業65家。

中止審查企業數較高,引起了監管層的關註,證監會發行監管部去年12月6日發布了《關於首發股票預先披露等問題》和《首發股票申請審核過程中有關中止審查等事項的要求》兩則監管問答,修訂了首發申請的反饋回複時間、中止審查、恢複審查、終止審查及預先披露等有關規定,其中還專門規定,發行人更換律所、會計所、資產評估機構無需中止審查,發行人更換簽字保薦人、簽字律師、簽字會計師、簽字資產評估師無需中止審查。此前發生中介機構或簽字人員更換的,應限期在30日內或10日內提交完成更換的相關文件。

這也就是說,不僅今後更換律所等中介機構及其簽字人的手法,不能成為主動申請中止審查的理由,而且此前以此作為中止審查理由的,也將被限期清理。由此,待審企業已經不能用中介機構或人員變更作為中止審查借口來調節審核節奏了。

證監會新設定8類中止審查情形

1、發行人、或者發行人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因涉嫌違法違規被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或者被司法機關偵查,尚未結案。

2、發行人的保薦機構、律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因首發、再融資、並購重組業務涉嫌違法違規,或其他業務涉嫌違法違規且對市場有重大影響被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或者被司法機關偵查,尚未結案。

3、發行人的簽字保薦代表人、簽字律師等中介機構簽字人員因首發、再融資、並購重組業務涉嫌違法違規,或其他業務涉嫌違法違規且對市場有重大影響被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或者被司法機關偵查,尚未結案。

4、發行人的保薦機構、律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被中國證監會依法采取限制業務活動、責令停業整頓、指定其他機構托管、接管等監管措施,尚未解除。

5、發行人的簽字保薦代表人、簽字律師等中介機構簽字人員被中國證監會依法采取市場禁入、限制證券從業資格等監管措施,尚未解除。

6、對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章的規定,需要請求有關機關作出解釋,進一步明確具體含義。

7、發行人發行其他證券品種導致審核程序沖突。

8、發行人及保薦機構主動要求中止審查,理由正當且經中國證監會批準。

按照上述的監管問答,很清楚,只有發行人、中介機構及相關人員被立案尚未結案,或受到行政處罰尚未解除時,才可申請中止審查。

加之,證監會在2017年12月召開兩次吹風會,對參會的15位保薦機構負責人明確指出要重新複核自己保薦的企業,確實不成熟的先撤回。如果等到證監會安排現場檢查再撤回的,仍然不影響現場檢查;有的已申請撤回項目在現場檢查中發現明顯問題的,證監會還是會對保薦機構和人員進行相應的處罰。

利劍治下,有不少中止審查企業做出了選擇。

45家企業離開IPO排隊通道

“保薦機構對申報在會審核的項目做進一步梳理,不符合要求的要求年底前(2017年12月31日前)撤回。”有參會的保薦機構負責人透露,監管層曾在會議上明確表示了時間節點。

證監會對保薦機構的嚴格監管也使得這些券商們絲毫不敢怠慢。加大在審企業的清理力度,采取談話等多種監管手段,對不稱職的保薦機構推薦的其他申報項目進行重點關註。

這讓2017年年底出現了終止審查高潮。

券商中國記者統計顯示,12月份,有45家企業終止審查,占去全年終止審查數的30.8%。去年全年終止審查數為146家。而2016年終止審查企業的數量僅為77家。

從上表可以看出,這些終止審查的擬IPO企業在2016年歸屬於母公司的凈利潤一般在3000萬-5000萬之間,但不乏利潤可觀者。例如廣州碧桂園物業服務,2016年歸屬母公司凈利潤3.58億元,奇瑞徽銀汽車金融2016年凈利潤更是達到了6.72億元,但均終止審查。

甚至還有過會的企業深圳市雷賽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被終止審查,該企業曾於2015年第32次發審委會議審核通過。

這45家擬IPO企業的保薦機構中,海通證券有7個項目被終止審查;廣發證券、國金證券有4個項目被終止審查;中信建投、國信證券分別有3個被終止審查;中金公司、申萬宏源、招商證券、中信證券、中泰證券、國海證券各有2個項目終止審查。光大證券、東北證券、華林證券、九州證券、中航證券、銀河證券等均有1個項目終止審查。

在終止項目的會計師事務所中,立信會計師事務所獨中11個項目,瑞華會計師事務所占據8個項目,廣東正中珠江會計師事務所也有4個項目終止審查;在律師事務所中,國浩律師事務所有5個項目被終止審查,中倫律師事務所有4個項目被終止審查,北京德恒律師事務所以及北京大成律師事務所各有3個終止項目。

另外,值得註意的是,還有多家終止審查的企業是被首發企業信息披露質量抽查抽簽抽到的,包括了在4月份就終止了的盛京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和邁奇化學股份有限公司。此前證監會曾公開過現場檢查存在的問題,包括了部分企業存在未嚴格執行會計政策、部分業務會計處理不符合權責發生制、招股說明書部分信息披露口徑前後不一致、關聯方和關聯交易披露不完整、內部控制執行不到位、現金使用不規範、會計憑證編制不規範、在建工程轉固不及時等問題。

目前,IPO堰塞湖水位持續下降,尤其中止審查企業數降至6家,包括了擬在上交所主板上市的2家,擬在中小板上市的2家和擬在創業板上市的2家。

來源:券商中國(ID:quanshangcn) 記者:程丹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9951

廣發證券:今年賺錢比去年難,“折返跑行情”要做逆向投資

“我們要在不確定的環境中尋找確定性的機會。”廣發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沈明高在廣發證券2018年投資高峰論壇上表示,全球利率處在一個上行的長周期,這一點是相對確定的;在利率上行周期,中國的消費升級有很大的機會,這一點也是相對確定的。

但就2018年整個市場環境而言,廣發證券宏觀首席分析師郭磊認為,“不會太差,但是賺錢比2017年難一些。”

就股市而言,今年以來,上證綜指整體維持在3000點以上,最高沖至3587.03點,此後急跌並走出震蕩行情,截至5月10日,累計下跌4.01%。

“2018年A股是一個震蕩市,做交易不做趨勢,勇於做逆向投資。”廣發證券策略研究首席分析師戴康認為,當前面臨三個預期差糾偏,信用緊縮預期會得到緩和,寬松的狹義流動性會回歸中性,風險偏好分化會適度修正,因此上半年創業板更好,下半年主板更好。

今年賺錢更難

“最近,美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已經突破3%,我們認為今年有可能在3%-3.5%左右波動。”沈明高從制造業轉移的角度來解釋這一現象時稱,每當全球出現一次世界級的制造業轉移浪潮的時候,通常出現美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的拐點。

從上個世紀初開始,制造業有三次世界級的大轉移,一次是從英國轉向美國,第二次從美國轉向德國、日本,包括亞洲四小龍,第三次從德國、日本轉向中國。對於第四次制造業轉移的浪潮,沈明高認為,已經開始,下一步是轉向東南亞國家,當從大國轉向小國的時候,未來的制造業的成本和通脹水平會上升,這是帶動全球新一輪利率上升的很重要的原因。

“在利率上行的周期,對股市、債市通常是不利的,但是通脹上行的時候,兩個行業是獲益的,第一是消費,第二是能源。”沈明高表示,中國消費升級的確定性比較高,只有消費升級才能帶動制造業升級,但是要抓住幾個關鍵點,消費產品的正規化、標準化和可複制性。

郭磊認為,中國制造業升級是中美發生貿易摩擦的主要原因之一,“焦點並不是貿易,而是技術和產業規則”。

他同時稱,目前全球經濟增長的博弈性開始增強,政策基於底線思維做出微調,包括開始強調經濟增長的穩定性和協調性,開始強調貨幣政策要引導預期,開始強調未來要持續擴大內需,這是過去兩年沒有出現過的一些詞匯。

“在這樣的政策導向之下,我們認為中國今年的整個經濟增長路徑來說不確定性在快速降低,我們估計今年經濟增長的穩定率大概可以保持。”郭磊分析稱,今年一季度房地產銷售3%,全年房地產銷售應該會超出去年底的預期;出口至4月份增速是去年的1倍以上;只有基建是下行的,如果基建下行2~3個點,全年GDP會下行0.1點~0.2點,也就是說全年GDP應該在6.7%或者6.8%左右。

相較2017年,郭磊認為,2018年不一樣,2018年需求應該是相對比較溫和的放緩,供給大體是平穩的,這時候名義GDP略低於去年。盈利跟著名義GDP走,估計企業盈利不再會繼續擴張;利率也跟著名義GDP走,上有頂下有底,這意味著估值上有天花板下有地板。“所以,2018年整個市場環境不會太差,但是賺錢比2017年難一些。”他稱。

郭磊表示,就債市而言,相對對目前情況下的利率偏謹慎,下半年估計會震蕩並小幅上行;股市方面,一方面,周期韌性假設下,周期資產在兩種極端預期之間反複、雙向修正,另一方面,今年資本市場很重要的線索之一是“工程師紅利的資產化”,只是下半年的機會會略低於上半年。

此外,沈明高認為,尋找在消費領域的確定性,布局消費里面的世界級的企業,這是一個新的投資的思路。

折返跑行情要做逆向投資

“A股還是處於2016年以來的慢牛格局中的一個震蕩期。慢牛的根基來自於中國進入新一輪產能擴張周期,A股的企業盈利持續改善。2017年是盈利牽牛,做趨勢不做交易,順勢而為。2018年是‘折返跑,再均衡’,做交易不做趨勢,逆向投資。”戴康如是稱。

在戴康看來,對絕對收益投資者而言,兩個原因構成了折返跑,一是A股的驅動力相較2017年發生了變化,二是波動率也發生了一些變化。他同時分析稱,2018年是貼現率有改善,而盈利回落有韌勁,所以是貼現率拖動盈利跑,而貼現率是一個快變量,當驅動力從慢變量切換成快變量的時候就造成波動率放大,從大類資產配置角度看,夏普比率大幅下降,權益的吸引力就下降了,絕對收益投資者把高倉位減下來控制回撤,當波動率緩和後夏普比率重新回升,權益資產再次吸引,這就是折返跑,所以今年絕對收益投資者最大的難度在波動率。

在詮釋“再均衡”時,戴康表示,這更多是對相對收益投資者而言,目前處於新舊動能轉換期,舊經濟沒有那麽差,而新經濟還沒有那麽好,所以風格相對比較均衡,當一個風格走到一個階段性極致的時候要換另外一個風格,“對相對收益投資者來說,今年的難度是反人性逆向投資”。

展望未來,戴康認為,有三個預期差會得到糾偏,第一個預期差是信用過緊的預期得到修複,第二是一季度寬松的狹義流動性會回歸中性,第三個是風險偏好的分化會得到一定的修正。

“今年大家依然很關註風格,我認為今年全年均衡,上半年創業板好一些,下半年主板好一些。”戴康認為,創業板的內生性增速已經回升到一個比較高的位置,未來會隨著經濟有一個回落,而更關鍵的是2018年年報會面臨比較大的商譽減值業績洗澡的壓力,因為2015年是兼並收購高峰、2016年是次高峰、2014年是第三高峰,這意味著三年業績承諾期到期。

對於成長股的投資,戴康表示,更看重這些公司收入的持續性而非盈利的反彈,在商譽減值和業績洗澡的擾動下,收入的拐點可能更具備持續性。

行業配置上,戴康認為,首先在風格再均衡的基礎上,應該要去買一些前期跌下來調整比較充分的周期股,比如說建材、地產、航空行業股票;另外要尤其重視中長期的兩個貝塔,一個是中遊制造業的加杠桿,另外一個是大眾消費的趨勢。

主題投資方面,戴康建議,重視產業和科技的創新政策及制度的變革,對二級市場股價的映射,投資主線配置新零售、軍民融合、鄉村振興和半導體這些方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3832

[貼圖]馮廣發

1 : GS(14)@2011-07-27 23:06:21


2 : GS(14)@2011-07-27 23:06:30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22192
[神州股票資訊]臨老被姪出賣 相簿大王東山再起
3 : GS(14)@2011-07-27 23:06:44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104&art_id=15468293
親姪出賣 女兒奪產
10億富豪淪落做山寨
2011年07月27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5551

派杰撤出香港 廣發曾洽購

1 : GS(14)@2012-07-26 16:16:20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20726/News/ec_ecb1.htm
【明報專訊】港股成交低迷,新股又死寂,投資銀行幾乎家家蝕錢,捱不住的,只能賣盤甚至關門。在港僱用80多人的美國投資銀行派杰(Piper Jaffray)昨日就公布,有意出售或結束香港業務。有市場消息稱,內地A股上市的廣發證券曾伸出橄欖枝,有意併購派杰亞洲業務。不過,近日雙方洽談又突然暫停,最終未知廣發能否救派杰香港部門出生天。
廣發原訂上周五公布收購
派杰亞洲行政總裁高寶明昨日接受查詢時,稱派杰放棄香港業務是集團的戰略轉型,不過他拒絕評論廣發收購的傳聞。
接近廣發證券的消息人士透露,廣發證券與派杰雙方,原本對收購一事已經達成共識,廣發則原計劃在上周五,即7月20日,公布收購事宜,不過,廣發突然決定暫停公布。「廣發證券在香港以零售業務為主,一直想擴大機構投資客戶,而當前環球市場不穩,派杰香港業務已現虧損,公司急於賣出,雙方就收購一事商談半年之久,一度達成共識。」

另有廣發證券人士稱,對派杰率先公布「出售香港業務」的消息感驚訝。他說,近來中資券商擴張動作頻頻,廣發也有擴張計劃,已在招兵買馬。
不過,另有消息人士稱,廣發收購成事機會不算高,從昨晚派杰的公告會撤出或結束香港業務,反映派杰將另覓買家,若9月底前仍無法有新主,香港業務將直接關門。
派杰於2007年底向金榜以2倍市帳率購入本港投資銀行及證券業務,雖然隨後經歷金融海嘯,但2009年次季環球股市大幅反彈,業務很快復蘇。2010年可說是派杰在港業務的高峰期,當年做過約8單新股,公司並擴張人手,為2011年作準備,但好景不常,隨後兩年,環球股市活在歐債危機的陰霾中,新股與二手市場成交日益萎縮,令券商都陷入苦撐局面。

派杰亞洲年蝕逾千萬美元
一位證券界人士分析,以目前日成交400多億元計,扣除窩輪及牛熊證百多億元成交,實際的成交只得200至300億元,以機構投資者單邊佣金0.1%計,每天中環各大證券行的總收入只是4000萬至5000萬元,扣除人工及租金,間間都要蝕。加上新股市場一潭死水,沒有新股何來收入。派杰亞洲去年虧損1091萬美元,今年上半年則蝕682萬美元。
2 : GS(14)@2012-07-26 16:20:59

派杰於2007年底向金榜以2倍市帳率購入本港投資銀行及證券業務,雖然隨後經歷金融海嘯,但2009年次季環球股市大幅反彈,業務很快復蘇。2010年可說是派杰在港業務的高峰期,當年做過約8單新股,公司並擴張人手,為2011年作準備,但好景不常,隨後兩年,環球股市活在歐債危機的陰霾中,新股與二手市場成交日益萎縮,令券商都陷入苦撐局面。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070726302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070706351_C.pdf
購買價:
總購買價將根據金榜融資之估值51,250,000美元釐定,有關估值相等於未經審核賬面值之兩倍減1,000,000美元,於完成前可予調整。如經審核賬面值最後為多於或少於未經審核賬面值,公司估值將根據協議調整為經審核賬面值之兩倍減1,000,000美元。
3 : GS(14)@2012-07-26 16:22:21

http://www.piperjaffray.com/1col.aspx?id=287&releaseid=1718152
Duff continued, “We took additional steps this quarter to improve our financial performance. First, we acquired $27 million of our common stock, bringing the total for the year to $42 million. Second, we pared headcount and identified additional non-compensation cost savings. Third, we will exit the Hong Kong market by Sept. 30. We believe that the Asia market provides a long-term growth opportunity; however, the current loss run-rate is not acceptable nor can we fund the required investment to build out our platform. For a number of months we have devoted considerable resources to evaluating and pursuing alternatives for the Asia business. We are evaluating these alternatives based on the best interests of our shareholders, clients and employees and will exit the market by the end of Sept.”
4 : GS(14)@2012-07-26 16:36:34

http://www.reuters.com/article/2 ... USL4E8IP4EO20120725


Net income fell to $6.9 million, or 37 cents per share, for the second quarter, down from the $10.7 million, or 55 cents per share, a year earlier.

Net revenue for the quarter fell almost 20 percent to $106.4 million, hurt by lower investment banking revenues, which fell by a fourth from year-earlier levels.

http://www.piperjaffray.com/1col.aspx?id=287&releaseid=1718152

            
            
    Three Months Ended     Six Months Ended     Year Ended
(Amounts in thousands)     Jun. 30, 2012     Jun. 30, 2012     Dec. 31, 2011
Net loss       (3,895   )       (6,817   )       (10,914   )
            
Net income applicable to noncontrolling interests        -           -           -   
            
5 : 寧采臣(25759)@2012-07-26 17:52:27

4樓提及
http://www.reuters.com/article/2012/07/25/piperjaffray-results-idUSL4E8IP4EO20120725
Net income fell to $6.9 million, or 37 cents per share, for the second quarter, down from the $10.7 million, or 55 cents per share, a year earlier.
Net revenue for the quarter fell almost 20 percent to $106.4 million, hurt by lower investment banking revenues, which fell by a fourth from year-earlier levels.
http://www.piperjaffray.com/1col.aspx?id=287&releaseid=1718152
Three Months Ended Six Months Ended Year Ended
(Amounts in thousands) Jun. 30, 2012 Jun. 30, 2012 Dec. 31, 2011
Net loss (3,895 ) (6,817 ) (10,914 )
Net income applicable to noncontrolling interests - - -

依間前身係金榜, 以前同依間合作過一個項目, okay la, 佢地每年都有1-2單IPO, 反而利錢厚既包銷就差D
6 : greatsoup38(830)@2012-07-26 17:54:44

http://www.sfc.hk/sfcprd/eng/pr/ ... =ABS831&applNo=0001
http://www.sfc.hk/sfcprd/eng/pr/ ... =ABO154&applNo=0002
http://www.sfc.hk/sfcprd/eng/pr/ ... =AEG682&applNo=0003

都唔少人
7 : greatsoup38(830)@2012-07-26 17:55:10

5樓提及
4樓提及
http://www.reuters.com/article/2012/07/25/piperjaffray-results-idUSL4E8IP4EO20120725
Net income fell to $6.9 million, or 37 cents per share, for the second quarter, down from the $10.7 million, or 55 cents per share, a year earlier.
Net revenue for the quarter fell almost 20 percent to $106.4 million, hurt by lower investment banking revenues, which fell by a fourth from year-earlier levels.
http://www.piperjaffray.com/1col.aspx?id=287&releaseid=1718152
Three Months Ended Six Months Ended Year Ended
(Amounts in thousands) Jun. 30, 2012 Jun. 30, 2012 Dec. 31, 2011
Net loss (3,895 ) (6,817 ) (10,914 )
Net income applicable to noncontrolling interests - - -

依間前身係金榜, 以前同依間合作過一個項目, okay la, 佢地每年都有1-2單IPO, 反而利錢厚既包銷就差D

是咪賺多少少錢的野都有問題....
8 : 寧采臣(25759)@2012-07-26 17:56:53

7樓提及
5樓提及
4樓提及
http://www.reuters.com/article/2012/07/25/piperjaffray-results-idUSL4E8IP4EO20120725
Net income fell to $6.9 million, or 37 cents per share, for the second quarter, down from the $10.7 million, or 55 cents per share, a year earlier.
Net revenue for the quarter fell almost 20 percent to $106.4 million, hurt by lower investment banking revenues, which fell by a fourth from year-earlier levels.
http://www.piperjaffray.com/1col.aspx?id=287&releaseid=1718152
Three Months Ended Six Months Ended Year Ended
(Amounts in thousands) Jun. 30, 2012 Jun. 30, 2012 Dec. 31, 2011
Net loss (3,895 ) (6,817 ) (10,914 )
Net income applicable to noncontrolling interests - - -

依間前身係金榜, 以前同依間合作過一個項目, okay la, 佢地每年都有1-2單IPO, 反而利錢厚既包銷就差D

是咪賺多少少錢的野都有問題....
湯兄,唔明你講咩
9 : greatsoup38(830)@2012-07-26 17:58:43

反而利錢厚既包銷就差D

= 即是D野唔掂就高D佣引D sales 賣得落力D
10 : 寧采臣(25759)@2012-07-26 18:04:38

9樓提及
反而利錢厚既包銷就差D
= 即是D野唔掂就高D佣引D sales 賣得落力D


一般都3%, 佢地D客我估係小型基金仔, network唔勁... 反而本土二三線(水魚)客源仲多, 大客細客都輪唔到佢, 唔湯唔水
11 : greatsoup38(830)@2012-07-26 18:06:19

5樓提及
4樓提及
http://www.reuters.com/article/2012/07/25/piperjaffray-results-idUSL4E8IP4EO20120725
Net income fell to $6.9 million, or 37 cents per share, for the second quarter, down from the $10.7 million, or 55 cents per share, a year earlier.
Net revenue for the quarter fell almost 20 percent to $106.4 million, hurt by lower investment banking revenues, which fell by a fourth from year-earlier levels.
http://www.piperjaffray.com/1col.aspx?id=287&releaseid=1718152
Three Months Ended Six Months Ended Year Ended
(Amounts in thousands) Jun. 30, 2012 Jun. 30, 2012 Dec. 31, 2011
Net loss (3,895 ) (6,817 ) (10,914 )
Net income applicable to noncontrolling interests - - -

依間前身係金榜, 以前同依間合作過一個項目, okay la, 佢地每年都有1-2單IPO, 反而利錢厚既包銷就差D


你以前是做公司包裝之類的是咪?
12 : greatsoup38(830)@2012-07-26 18:06:58

10樓提及
9樓提及
反而利錢厚既包銷就差D
= 即是D野唔掂就高D佣引D sales 賣得落力D

一般都3%, 佢地D客我估係小型基金仔, network唔勁... 反而本土二三線(水魚)客源仲多, 大客細客都輪唔到佢, 唔湯唔水


呢句唔是好明...
13 : 寧采臣(25759)@2012-07-26 18:08:11

11樓提及
5樓提及
4樓提及
http://www.reuters.com/article/2012/07/25/piperjaffray-results-idUSL4E8IP4EO20120725
Net income fell to $6.9 million, or 37 cents per share, for the second quarter, down from the $10.7 million, or 55 cents per share, a year earlier.
Net revenue for the quarter fell almost 20 percent to $106.4 million, hurt by lower investment banking revenues, which fell by a fourth from year-earlier levels.
http://www.piperjaffray.com/1col.aspx?id=287&releaseid=1718152
Three Months Ended Six Months Ended Year Ended
(Amounts in thousands) Jun. 30, 2012 Jun. 30, 2012 Dec. 31, 2011
Net loss (3,895 ) (6,817 ) (10,914 )
Net income applicable to noncontrolling interests - - -

依間前身係金榜, 以前同依間合作過一個項目, okay la, 佢地每年都有1-2單IPO, 反而利錢厚既包銷就差D

你以前是做公司包裝之類的是咪?

企業溶脂
14 : greatsoup38(830)@2012-07-26 18:10:07

13樓提及
11樓提及
5樓提及
4樓提及
http://www.reuters.com/article/2012/07/25/piperjaffray-results-idUSL4E8IP4EO20120725
Net income fell to $6.9 million, or 37 cents per share, for the second quarter, down from the $10.7 million, or 55 cents per share, a year earlier.
Net revenue for the quarter fell almost 20 percent to $106.4 million, hurt by lower investment banking revenues, which fell by a fourth from year-earlier levels.
http://www.piperjaffray.com/1col.aspx?id=287&releaseid=1718152
Three Months Ended Six Months Ended Year Ended
(Amounts in thousands) Jun. 30, 2012 Jun. 30, 2012 Dec. 31, 2011
Net loss (3,895 ) (6,817 ) (10,914 )
Net income applicable to noncontrolling interests - - -

依間前身係金榜, 以前同依間合作過一個項目, okay la, 佢地每年都有1-2單IPO, 反而利錢厚既包銷就差D

你以前是做公司包裝之類的是咪?

企業溶脂

咁你指的交手是...你是投資者,他們幫你實現exit那種?
15 : 寧采臣(25759)@2012-07-26 18:13:37

12樓提及
10樓提及
9樓提及
反而利錢厚既包銷就差D
= 即是D野唔掂就高D佣引D sales 賣得落力D

一般都3%, 佢地D客我估係小型基金仔, network唔勁... 反而本土二三線(水魚)客源仲多, 大客細客都輪唔到佢, 唔湯唔水

呢句唔是好明...


做包銷, 即係同中間人差唔多, 大上市公司係找Tier-1大行再加中金依類國家級再散俾大基金, 小上市公司甚至可能有一條蟲服務, 做保薦兼做包銷, 派杰只做保薦, 實無咁好服務啦
16 : greatsoup38(830)@2012-07-26 18:16:33

15樓提及
12樓提及
10樓提及
9樓提及
反而利錢厚既包銷就差D
= 即是D野唔掂就高D佣引D sales 賣得落力D

一般都3%, 佢地D客我估係小型基金仔, network唔勁... 反而本土二三線(水魚)客源仲多, 大客細客都輪唔到佢, 唔湯唔水

呢句唔是好明...

做包銷, 即係同中間人差唔多, 大上市公司係找Tier-1大行再加中金依類國家級再散俾大基金, 小上市公司甚至可能有一條蟲服務, 做保薦兼做包銷, 派杰只做保薦, 實無咁好服務啦


哦,咁樣我明你講乜,即是他們客源唔夠廣,賣唔到貨,無乜人會選佢?
17 : 寧采臣(25759)@2012-07-26 18:16:35

14樓提及
13樓提及
11樓提及
5樓提及
4樓提及
http://www.reuters.com/article/2012/07/25/piperjaffray-results-idUSL4E8IP4EO20120725
Net income fell to $6.9 million, or 37 cents per share, for the second quarter, down from the $10.7 million, or 55 cents per share, a year earlier.
Net revenue for the quarter fell almost 20 percent to $106.4 million, hurt by lower investment banking revenues, which fell by a fourth from year-earlier levels.
http://www.piperjaffray.com/1col.aspx?id=287&releaseid=1718152
Three Months Ended Six Months Ended Year Ended
(Amounts in thousands) Jun. 30, 2012 Jun. 30, 2012 Dec. 31, 2011
Net loss (3,895 ) (6,817 ) (10,914 )
Net income applicable to noncontrolling interests - - -

依間前身係金榜, 以前同依間合作過一個項目, okay la, 佢地每年都有1-2單IPO, 反而利錢厚既包銷就差D

你以前是做公司包裝之類的是咪?

企業溶脂

咁你指的交手是...你是投資者,他們幫你實現exit那種?


做保賤人, 製作獨立財務顧問意見那種, 類似死零吳既辛8脷
18 : 寧采臣(25759)@2012-07-26 18:18:12

16樓提及
15樓提及
12樓提及
10樓提及
9樓提及
反而利錢厚既包銷就差D
= 即是D野唔掂就高D佣引D sales 賣得落力D

一般都3%, 佢地D客我估係小型基金仔, network唔勁... 反而本土二三線(水魚)客源仲多, 大客細客都輪唔到佢, 唔湯唔水

呢句唔是好明...

做包銷, 即係同中間人差唔多, 大上市公司係找Tier-1大行再加中金依類國家級再散俾大基金, 小上市公司甚至可能有一條蟲服務, 做保薦兼做包銷, 派杰只做保薦, 實無咁好服務啦

哦,咁樣我明你講乜,即是他們客源唔夠廣,賣唔到貨,無乜人會選佢?
係, 講到1999, 咪同之前3星差唔多,試水溫姐
19 : greatsoup38(830)@2012-07-26 18:18:26

咁你地呢D都是過水濕腳那些?
20 : greatsoup38(830)@2012-07-26 18:20:44

18樓提及
16樓提及
15樓提及
12樓提及
10樓提及
9樓提及
反而利錢厚既包銷就差D
= 即是D野唔掂就高D佣引D sales 賣得落力D

一般都3%, 佢地D客我估係小型基金仔, network唔勁... 反而本土二三線(水魚)客源仲多, 大客細客都輪唔到佢, 唔湯唔水

呢句唔是好明...

做包銷, 即係同中間人差唔多, 大上市公司係找Tier-1大行再加中金依類國家級再散俾大基金, 小上市公司甚至可能有一條蟲服務, 做保薦兼做包銷, 派杰只做保薦, 實無咁好服務啦

哦,咁樣我明你講乜,即是他們客源唔夠廣,賣唔到貨,無乜人會選佢?
係, 講到1999, 咪同之前3星差唔多,試水溫姐


三星其實我都唔知華昱做那單野做過D乜
21 : 寧采臣(25759)@2012-07-26 18:20:58

19樓提及
咁你地呢D都是過水濕腳那些?

即係咩?
22 : greatsoup38(830)@2012-07-26 18:26:11

21樓提及
19樓提及
咁你地呢D都是過水濕腳那些?

即係咩?


即是人地那些行畀deal你做,你地就做,做完拿錢囉
23 : 寧采臣(25759)@2012-07-26 18:32:07

22樓提及
21樓提及
19樓提及
咁你地呢D都是過水濕腳那些?

即係咩?

即是人地那些行畀deal你做,你地就做,做完拿錢囉



係逍常係D公司想上市會搵上門搵幾間保賤比較, 選定保薦, 保賤再找班底律師估值師
24 : greatsoup38(830)@2012-07-26 18:33:54

哦,我想想下,味皇個毒指數又有道理,他成日話保賤人最重要
25 : 寧采臣(25759)@2012-07-26 18:36:38

24樓提及
哦,我想想下,味皇個毒指數又有道理,他成日話保賤人最重要


但係RO係周圍走, 應該用RO分析,用保賤機構無咁準
26 : greatsoup38(830)@2012-07-26 18:40:13

25樓提及
24樓提及
哦,我想想下,味皇個毒指數又有道理,他成日話保賤人最重要

但係RO係周圍走, 應該用RO分析,用保賤機構無咁準


要精準到人都無問題...不過首先就是要跟住證監會個系統先
27 : 寧采臣(25759)@2012-07-26 18:44:42

26樓提及
25樓提及
24樓提及
哦,我想想下,味皇個毒指數又有道理,他成日話保賤人最重要

但係RO係周圍走, 應該用RO分析,用保賤機構無咁準

要精準到人都無問題...不過首先就是要跟住證監會個系統先


不過IPO既ABC係, 有好野,點解要益你先, 其實好多時名人/富豪係做包銷唔係買股,如果係好野,點解唔買要做包銷?
28 : greatsoup38(830)@2012-07-27 15:33:33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20727/16550829




【本報訊】外資撤港越見嚴重。美資投行派杰( Piper Jaffray)表示,9月底前將香港業務(即派杰亞洲)結束或出售;據悉目前有數名買家有興趣,當中包括一度停止洽購的廣發證券及其他中資財團,但礙於時間太過緊迫,不排除派杰亞洲的管理層買回股權先行保住「飯碗」。記者:石永樂 陳健文

消息人士指出,廣發證券早於年多前已開始洽購派杰亞洲,基本上已達成協議,但最終廣發董事會未能就收購達成協議。消息傳出後即引來多名潛在買家表示對派杰亞洲有興趣,除了中資,亦包括本地資金。另一方面,未獲董事會「首肯」的廣發仍未放棄,據派杰亞洲員工表示,廣發高層昨仍在派杰亞洲位於金鐘的辦公室出現,企圖盡最後努力。
擬市賬率逾倍放售

然而,派杰決意於9月底前「解決」派杰亞洲,雖有指派杰亞洲內部對覓得新買家感樂觀,但有業界人士稱,「家講緊買投行,兩個月邊夠時間!」可能有見及此,派杰提出另一方案,是由派杰亞洲行政總裁高寶明尋找買家,又或由高寶明為首的管理層向派杰購回派杰亞洲。業界人士估計,「由管理層先購回,再轉售予有興趣的買家,實際只是買時間。」本報昨曾聯絡高寶明,但截稿前未獲回覆。
據了解,派杰為派杰亞洲定價是市賬率一倍以上,較之前中信証券(6030)收購里昂證券的逾兩倍市賬率便宜。不過業界人士認為,「售價不是大問題,最重要係間行係蝕緊錢,市道又唔係咁好,而且班投資銀行家個個人工又唔低。」因此他質疑,高寶明等管理層會否真的購回派杰亞洲,「除非由個買家借住錢出來先啦。」資料顯示,在港僱用逾80人的派杰亞洲去年虧損1091萬美元,今年上半年則蝕682萬美元。
外資恐陸續撤出亞洲

07年派杰以約3.9億元從高寶明購得金榜融資,是繼1998年法國巴黎銀行以「白武士」身份拯救百富勤後,第二名收購本地券商的外資。其後派杰將金榜易名派杰亞洲,決心借香港平台開拓內地市場,但遇上2008年金融海嘯,美國基地的生意不景,自己又不夠資源拓展內地市場,因此被迫「止血」。單是今年頭七個月,最少有兩家外資行將亞洲區業務出售,另有兩家亞洲資金的券商結束香港業務。
29 : greatsoup38(830)@2012-07-27 15:33:48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20727/16550830
外資投行紛紛撤出香港,是否代表新股市場短期翻身無望?羅兵咸永道資本市場組合夥人陳朝光表示,若今年餘下時間「順風順水」,本港年底前最少可有三家集資額過百億新股上市。
陳朝光昨表示,上半年香港新股市場表現淡靜,全因本港以至全球股市非常波動,令投資者投資新股的態度變得謹慎,企業方面亦擔心負面消息影響集資情況,故很多企業均選擇暫緩上市。
對於下半年新股市場表現,陳朝光相信,若下半年沒有太多壞消息,預期到年底前最少有兩至三家集資額逾百億的企業能在港掛牌,令香港全年新股集資額可達1000至1500億元,惟香港要繼續成為全球集資額最大市場,則有一定難度。
中央證券登記董事總經理鍾絳虹對今年餘下時間新股市場持樂觀態度,「新股市場好唔好,好講求個市得唔得,若果今季個市好好哋,冇乜特別壞消息,第四季應該會有好多新股排住隊上市。」她透露,現正處理多隻大型新股,若果市況理想,隨時可以推出「應市」,「除咗嗰啲大集資額新股外,港交所(388)家大力推緊嘅人民幣新股,若果出到,呢批新股嘅集資額都唔少㗎。」
30 : greatsoup38(830)@2012-07-27 15:34:06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20727/16550831


資本市場活動陷入金融海嘯以來最低迷局面,今次寒冬似乎會更持久,故有券商決定壯士斷臂,撤出經營規模仍未算大的亞太區,這反而造就一些中資機構有機會「執平貨」。但據近年中資收購本港或外資券商的經驗,成功「走出來」亦未必是好事。
有投行界人士形容,第二季新股及配售等大宗交易仍非常稀少,單靠每日港股四、五百億成交額「維皮都唔夠」,故近年多了券商賣盤是理所當然。他指中資機構常以高價接貨,最後卻未能把生意「搞起」。
他說:「以海通買大福證券為例,大福當年都是華資大行,但其實佢 brokerage(經紀業務)搞得大,全靠周大福喺後面科水做擔保,但海通接手後,冇咗周大福資金支持,啲人又走晒,業務萎縮得好快。」幸好海通證券(6637,圖)去年底在港整體上市,才有足夠停泊在港資本,支持海通國際(665)。
31 : greatsoup38(830)@2012-07-28 23:56:49

http://thehousenews.com/finance/ ... %E9%80%83%E4%BA%A1/
今日兩則新聞,都告訴我香港的寫字樓市道未容樂觀。

2007年才登陸香港的美國中型投資銀行Piper Jaffray,昨日宣布,因為香港業務連年虧損,決定撤離香港。連同上週法國農業信貸銀行將其亞洲經紀業務里昂證券賣給中信證券,蘇格蘭皇家銀行於4月將其亞洲大部分的現金股票、股票資本市場和公司財務業務售予聯昌證券。過去幾年外資紛紛來港尋找大陸商機的浪潮,可說告一段落。

同樣撤離情況,亦出現在對沖基金行業。有「民企之父」之稱的張化橋,昨日在其微博上,為其對沖基金好友刊登辦公室轉租啟示,誠邀有意租用其現有辦公室的用家主動接洽:

  上週,香港某對沖基金公司移師倫敦。董事長乃同窗好友,指示我將其辦公室轉租。位置:香港中環雪廠街。置地廣場對面,長江中心為鄰。面積3092英尺。租金每尺55港元。裝修一流。樓宇服務甚佳。

近幾年外資及對沖基金紛紛落戶香江,現在才發現無啖好食而大舉撤離,恐怕行政會議成員林奮強所說的香港黃金五年,未必這樣容易兌現。
32 : greatsoup38(830)@2012-07-28 23:58:20

http://cn.financeasia.com/News/309875,piper-jaffray%E5%9B%A0%E4%BA%8F%E6%8D%9F%E4%B8%8A%E6%B6%A8%E6%92%A4%E7%A6%BB%E9%A6%99%E6%B8%[email protected]&utm_source=20120726&utm_medium=newsletter&utm_campaign=daily_newsletter


Piper Jaffray是一家中等規模的美國投資銀行。昨日,該銀行表示,由於在香港資本市場業務持續虧損,銀行決定撤離香港。銀行計劃在9月底撤離,關閉辦事處,如能找到買家,則出售業務。

該銀行的香港資本市場業務在第二季度損失了390萬美元,第一季度的損失為290萬美元。去年一年損失1100萬美元。公司損益表顯示,淨收入下降至190萬美元,遠遠小於支付的320萬美元的薪酬。

Piper Jaffray的主席和首席執行官Andrew Duff在聲明中表示:「亞洲的業績持續影響我們的財務表現。我們相信亞洲市場提供了長期增長機遇,但是,目前的虧損速度是難以接受的,我們也無法獲得所需的投資來建設我們的平台。」

「過去幾個月來,我們投入了大量的資源評估與尋求亞洲業務的替代方案。我們從股東、客戶和員工的最大利益出發,評估這些替代方案,我們將在9月底離開這個市場。」

Piper Jaffray 於2007年收購Goldbond Capital,在香港設立辦公室。2010年市場活動繁忙,收入達到頂峰,但隨後亞洲股票市場持續低迷,對銀行的整體業務帶來壓力。歐洲的問題使得公司的情況更加糟糕。

活動放緩影響了香港的大多數外資銀行。大規模股票承銷公司削減股票部門的員工,對於小規模的公司,虧損影響總部的運營,面臨著關閉的壓力。許多公司則面臨著穩固資本和削減成本的壓力。

一些公司找到了買家購買業績不佳的亞洲業務。上週,法國農業信貸銀行將在亞洲的經紀業務里昂證券售予中信證券,價格為12.5億美元。4月,聯昌證券同意購買蘇格蘭皇家銀行在亞洲大部分的現金股票、股票資本市場和公司財務業務。

總體來說,Piper Jaffray第二季度的投資銀行收入下滑至5100萬美元,與去年相比跌幅為25%,受到亞洲業績的負面影響。歐洲併購業務下滑導致了諮詢業務收入下降14%。

銀行在紐約上市,昨日早晨,股票應聲上漲6%,反映投資者歡迎該節約成本舉措。但是,每股20.70美元的價格依然遠遠低於去年同期的31美元的價格。

CLS Communication 協作翻譯 / Translated in partnership with CLS Communication
© Haymarket Media Limited. 版權所有
33 : GS(14)@2012-08-21 14:19:11

2012-8-21 MP
民行銀河平安計劃去馬 中資金融機構搶派杰亞洲   

特稿

金融市場風雨飄搖,外資撤港,中資卻蜂湧搶灘。美資投行派杰(Piper Jaffray)早前公開宣布有意出售香港投行業務,接近交易的消息人士透露,曾洽購的廣發證券已退出,轉而由民生銀行(1988)伸出橄欖枝,有意收購派杰亞洲業務,但民行能否奪魁還要看爭購對手,市場消息稱,當中包括平安證券以及即將來港上市的銀河證券。明報記者張聞文

派杰亞洲行政總裁高寶明昨天接受查詢時表示,正與不同的機構洽談收購一事。派杰在港僱用80 多人,公司早在7月底就公布,有意出售或結束香港業務,市場此前一度認為在內地排名前十的券商廣發證券將是接盤人,但派杰的一紙公告卻暗示將另覓買家。

廣發已放棄民行待董事會批准

本報獲悉,廣發因價格等多方面原因,最終放棄收購此單談判長達半年之久的收購事宜,計劃在7 月20 日,即派杰宣布出售投行業務的前一星期,已告擱淺;此後,三家與廣發規模相近的中資券商,因在港無投資銀行業務,紛紛向派杰伸出橄欖枝,目前仍在爭奪中,以民行可能性較大。

民行發言人昨天對收購事件未做回應。而接近民生銀行的消息人士透露,目前,收購派杰一事有待民行董事會批准,故仍未有定論。

至於銀河證券收購的可能性,由於該公司正籌備來港上市,保薦人國泰君安的子公司國泰君安國際副主席兼行政總裁閻峰認為「可能行不大」,理由是若上市前收購一項虧損業務,反不利IPO 定價,以收購方式擴大業務並不現實。

銀河臨近上市出手機會低

雖然派杰方面不斷重申,正與多間機構洽談收購,但有消息人士稱,若9 月底前仍無法有新主,派杰香港業務將直接關門。根據派杰的財報,派杰亞洲去年虧損1091 萬美元,今年上半年則蝕682 萬美元。

若9 月前未見買主將直接關門

近來,中資金融機構頻頻將在港勢弱的外資收為囊中之物(見表),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開放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劉寶成認為,中資機構已具備一定風險承擔能力,當前全球經濟、金融形勢不穩,對其收購外資有利,配合中國金融體系改革,其搶佔本港金融市場是「走出去」戰略的重要一步,雖然從免不了「交學費」, 但戰略意義更大。美資PiperJaffray 在2007 年收購高寶明創立的金榜投行業務而成立派杰亞洲,此後高寶明擔任派杰行政總裁,才5 年時間,還未到「七年之癢」,派杰即要撤出。

34 : GS(14)@2012-08-25 17:34:13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20825/16633395


【本報訊】經過逾一年拉鋸,投資銀行派傑亞洲母公司派傑,仍未能與買家達成出售協議,派傑亞洲最終仍要結業收場。消息指,派傑亞洲昨日正式結束香港業務,向約70名員工派「大信封」,成為下半年投行「第一滴血」。
當收到派傑亞洲結業消息後,本報記者隨即前往位於金鐘太古廣場的辦公室,剛好遇上派傑環球人力資源部主管 Christine Esckilsen向員工宣佈結業噩耗。她對有記者在門外等候感驚訝,僅向門外記者朗讀一次結業聲明,並沒有回應其他問題。
員工早有心理準備

據記者於辦公室門外觀察,昨午辦公室內有不少員工「行行企企」,負責接待的員工,面對記者亦顯得氣定神閒,似乎對結業早有預備,未見有大規模「執包袱」行動。
對於員工表現冷靜,更未有出現一窩蜂「執紙箱」的情景,消息指,是由於派傑早已決定若未能成功賣盤,便會在昨日將派傑亞洲結業,故所有員工均有心理準備,更早已收拾細軟。他說:「因為要趕喺第三季業績搞掂,所以就算家仲有人表示有興趣(收購),佢哋都系要執咗先,之後再算。」
他表示,派傑亞洲約有80名員工,昨「炒剩」約10個,主要負責善後工作,結業全因近年投行「生意難做」。他說:「家仲有買家同派傑傾緊買香港投行牌,因為有牌可以即刻做到生意,唔使再用幾個月時間嚟申請……新買家之後會唔會請返炒咗嘅人?咁真系要到時先知。」
派傑亞洲結業聲明指,結業是為了減少區內風險及改善財政表現,容許派傑集中策略於更高回報業務,會儘可能降低結業對客戶構成的影響。派傑07年以約3.9億元從派傑亞洲行政總裁高寶明購得金榜融資,欲借香港平台開拓內地市場,但遇上08年金融海嘯,美國基地生意又不景,亦不夠資源拓展內地市場,故被迫結業「止血」。
35 : GS(14)@2012-08-25 17:34:21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20825/16633396
港股成交萎縮,新股聊聊可數,投行生意淡薄,今年來陸續出現不同程度的裁員行動。2月初,韓資三星證券大刀闊斧地「曬冷式」裁員逾百人,佔本港員工近九成,僅餘約20人「有得留低」,受影響員工包括證券、研究及投資銀行部門,幾乎撤出所有香港業務。
同月,大和資本亦裁減本港投行部門60名員工,佔目前員工總數約一成,以配合母公司削減成本的計劃。
華爾街大行亦無一倖免,除大削年終花紅外,年初以來亦紛紛「瘦身」。年頭美銀美林率先向本港員工派「大信封」,消息指首輪被炒人數達80人,前線及後勤均有員工「遭殃」。
6月以來,瑞銀、德銀、高盛、及里昂亦加入「陰乾式」裁員行動,合共裁走至少50人,重災區主要為股票部門,更包括高級外籍銀行家,並預期會繼續炒人。瑞銀於8月初辭退3名投行部員工,摩根士丹利上週亦承認最近裁員9人。
36 : greatsoup38(830)@2012-09-23 13:56:48

http://www.gemag.com.cn/html/2012/capital_0921/30296.html
對於很多投行的香港業務部門來說,頹勢已經持續了近兩年,迄今為止沒有看到好轉的跡象,裁員聲浪也是此起彼伏,波及者亦包括許多聲明顯赫的大券商。一位香港金融界離職員工在反思中一語道破,「再牛逼的投行也牛不過行情」。

而對於一些小型投行,譬如美資投行派傑(Piper Jaffray)來說,它更是踩中了行情的「重災區」。這家並不算很知名的投資銀行很早就在香港設立分支機構,並於2006年在上海開設辦事處,頻繁出現在國內各種會議,成為承接中國概念股赴港赴美上市的贏家。不過,在中概股遇冷之後,派傑的好日子很快到頭。

今年8月,派傑宣佈在9月30日以前退出亞洲業務,有意出售或關閉其亞洲分支部門。按照常規,市場將其高調宣佈有意出售的動作視為已經與潛在買家接近達成協議,並先後傳出廣發證券、平安證券、銀河證券、民生銀行等多家競購者。

不過,銀河證券及平安證券高層分別向本刊記者確認「並無此事」,這場競購的玩家只剩下廣發證券與民生銀行。有消息稱,廣發證券曾是最為接近達成交易的對象,但最終其方案並未獲得廣發證券董事會的通過。而接近民生銀行的人士確認,截至記者發稿前,民生銀行與派傑的併購談判也已「中止」。

隨著9月30日的大限臨近,派傑亞洲業務最後的結局,似乎只剩下關閉一種。

派傑頹勢

作為一家中小型投行,派傑亞洲的主要業務即是為內地中小企業赴美或赴港上市擔任承銷及保薦。在市場大熱的2006年以後,這類證券公司以靈活的保薦機制、低廉的承銷費用贏得了眾多客戶,其活躍度甚至超過摩根士丹利等大型投行。比如,派傑美國參與承銷了百度、噹噹、優酷、網秦等幾十家中國公司赴美IPO。

2007年,派傑以兩倍市淨率併購香港本土投行金榜證券,成為香港歷史上第二家外資券商併購本地券商的案例,著力擴充自己的香港地區業務。其後,派傑迅速開展承銷內地企業赴港上市業務,其客戶包括先健科技、科諾威德、雙樺控股、泓淋科技等十餘家公司。

\

不過,從去年開始的中概股低迷使得派傑亞洲的業務遭受重創。其財報顯示,2012年第二季度,派傑在港股市場虧損高達390萬美元,此前第一季度的虧損額高達290萬美元,2011年全年的虧損額為1100萬美元。

不獨是派傑,港股市場在經紀業務和IPO業務上雙雙顯現頹勢,使得各家香港券商都叫苦不迭。普華永道數據顯示,自從2012年二季度以來香港IPO就出現下滑,上半年只有32家公司在港上市,總籌資306億港元,同比下滑84%。

亞洲地區的虧損也拖累派傑整體盈利。派傑在今年二季度的利潤同比下跌25%至5100萬美元。

「我們固然相信亞洲市場會有長期的增長,但已不能接受當前的損失率,而且這也導致我們無法獲得投資來擴張搭建更好的平台。經過對亞洲業務數月的評估,也基於股東、客戶和僱員的利益,預計在今年9月份退出香港市場。」派傑首席執行官高寶明表示。

這一明確表態被市場認為,派傑已經接近與潛在買家達成協議,或可避免直接關停的厄運。此前,香港市場已經分別有兩家券商出售自己的香港分支業務,兩家直接關閉。

拯救之路

從去年年底開始,香港媒體就曝出某華南券商高層頻繁出入派傑亞洲所在辦公室,這家券商其實正是廣發證券。

身在華南區域,廣發證券在經營香港地區業務上有著地緣等優勢。不過,香港市場競爭十分激烈,其香港地區分公司經營近六年,一直未有大的起色。不僅與國際投行相差甚遠,甚至與同在香港的中信、海通相比亦有差距。其關鍵原因在於,廣髮香港一直沒有培育出足夠強大的經紀和機構投資者人脈網絡。

而派傑在經紀網絡與機構投資者人脈網絡上的優勢,正可以被廣發所利用。

在今年6月份的廣東產業資本融通創新論壇上,廣發證券總裁林治海表示,「廣發證券依託於香港的平台——廣髮香港控股,接下來將在全國券商當中率先通過合資併購的方式來做強做大我們的國際化平台,今年應該就會有實際的成果。」他所指的正是接近與派傑達成的協議。

此前,林的團隊已經為這個交易數次來往廣港兩地,並接近達成協議,原定於7月最終宣佈交易的達成。不過,就在最後一道程序上,廣發證券董事會卻對此提出了不同意見,並否決了這項提議。

知情人士透露,該項提議被否決的原因極有可能是對初次方案的價格不滿意。在廣發與派傑接觸的半年多時間裡,隨著市況不斷降低,對投行前景造成了越來越多的不確定性。高峰時期在香港擁有近80人的派傑也不斷出現離職,使得廣發證券董事會對收購派傑的疑慮越來越深,因此最終否決了這項交易。

而在廣發證券的收購暫時擱置後,市場開始陸續傳出銀河證券及平安證券有意加入競購者隊伍的消息。

不過,平安證券總經理何善文及銀河證券官方均對此表示明確否認。前述知情人士稱,「這僅僅是派傑官方為了讓自己保持吸引力,而放出的煙幕彈。」

終結者民生

事實上,接近「溺水」的派傑此時還有「最後一根稻草」,這位可能的「拯救者」是已經在A股和H股同步上市的民生銀行。

不過,這位拯救者似乎並沒有被放出的煙霧彈迷惑,而是十分清楚自己在收購中居於有利地位。

一位參與交易的人士指出,儘管有傳言聲稱平安證券、廣發證券和銀河也在與派傑商談,「但這樣的消息可能是被刻意製造出來的」。

「平安自己在香港就有分支機構和牌照,一是沒必要多此一舉,二是平安銀行和深發展整合還在進行中,不可能為派傑牽扯精力。至於廣發,據我瞭解,他們現在進行海外擴張的意願也比較有限,派傑也肯定不是理想對象。」該人士稱。

對民生銀行來說,在港收購一家券商牌照確有必要。

\

受制於國內較為嚴格的金融監管政策,國內銀行的投資銀行部門只能將主業集中於債券承銷,無法染指利潤最為豐厚也帶來最多品牌美譽度的股權融資市場。不過在內地金融業態中,銀行以其龐大的網點覆蓋和金融地位牢牢掌握眾多客戶資源。滿足這些客戶的股權融資需求也是自然的延伸。

此前,國有大行均在香港設立了券商子公司,包括建銀國際、交銀國際、中銀國際等都在承接內地赴港上市股方面卓有成效。

「民生銀行要在香港地區拿券商牌照,這個規劃兩三年前就已經提出。」民生銀行總行一位相關業務人士表示:「只不過一直在比較是通過收購更合算,還是自己申請更合算。」

前述接近交易的人士則表示:「其實在香港地區,就算單獨申領券商和其他金融牌照,難度也不大。如果選擇收購既有的券商資產,主要還是希望節省前期沉沒成本,並利用既有的服務管道和客戶資源。但在這方面,派傑實在沒有多少談判的籌碼。」

在民生銀行與派傑方面的談判中,派傑兜售相關資產的意味無疑更為明顯。「派傑撤離香港是他們既定的策略,交易遲遲拖延,對他們的壓力更大。但在目前的環境下,派傑想找到合適的買家其實並不容易。」前述接近交易的人士稱。

因此,在收購談判中,毫無疑問民生銀行擁有更大的話語權,其對合理的價格也更加看重。

目前對派傑的收購,主要是由民生銀行香港分行進行操作,總行業務部門暫未大規模參與,如果收購成功,派傑未來的管理架構,民生總行業務人士表示,「目前總行也沒有明確結論」。

派傑對亞洲業務的定價是市淨率一倍以上,相比中信收購的里昂的2倍市淨率已然縮水不少,但派傑的品牌和網絡與里昂相比還有相當大的差距。

不過,前述接近交易的人士則透露,目前民生銀行與派傑的談判已經「暫時中止」,「派傑胃口太大,開價太高。民生銀行又不是非收派傑不可,價格談不攏,民生也不會強求」。

而對於確定即將撤出香港市場的派傑來說,失去民生銀行這根最後的稻草,再峰迴路轉的可能性已經微乎其微。根據香港媒體援引派傑員工稱,目前派傑大部分人已經不再工作,等待最後的清算。

上述接近交易的人士暗示,在派傑以外,民生銀行在香港市場上還有至少兩家潛在的收購對象可供選擇。如果對派傑亞洲的收購繼續延宕,不排除民生銀行會啟動其他收購。而派傑的無人接手,也只不過是香港券業大蕭條的又一個註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0508

廣發英雄帖 11.19打對台王維基召群星賀港視開台

1 : GS(14)@2014-10-18 23:06:26




■王維基的港視將於下月19日開台,打算硬撼無綫台慶。資料圖片



屢遭「打壓」的香港電視網絡(HKTV),將於下月開台,早前本報率先爆港視揸fit人王維基將於下月19日無綫台慶當日開台,實行向無綫宣戰。據了解,港視開台禮已落實在下月19日在金鐘JW萬豪酒店舉行,屆時除邀請一眾廣告客戶出席外,港視更將廣發英雄帖,力邀昔日為港視拍劇及旗下藝人出席,包括黃日華、張可頤、林文龍、林嘉華、廖啟智、艾威、劉玉翠、唐寧、周家怡、廖碧兒、周浚偉、趙學而、劉浩龍、夏雨、石修、郭鋒、黃美棋、黃芷晴、梁健平、陸駿光、曾偉權和姜文杰等等。


梁健平:整定飲衫

已約滿的劉玉翠昨表示未接獲通知,但若港視邀請,她定當幫手撐場,她說:「佢哋冇搵我去,但就有搵我返去幫手拍宣傳片,如果要到我幫手,我一定幫,希望佢哋成功啦。」梁健平則在電話中說:「我未接到通知,如果係嘅話,呢個會係一個聚會,我好想見番班同事,好掛住佢哋,到時我一定整套飲衫、着得企理啲。港視開台係香港市民好期待,我亦都戥王生開心。」



■綠葉王梁健平笑言會準備飲衫出席下月開台禮。資料圖片

■劉玉翠雖已約滿港視,但揚言港視有需要一定幫忙。資料圖片

■雖然林文龍跟港視只屬部頭合作,但他一直以來對港視十分支持。資料圖片


月尾公投驚嚇冇份

為搞搞新意思,港視將於本月27日於YouTube進行公投,由網民投票選出港視頭炮播出劇集,包括李心潔主演的《選戰》、廖啟智和林嘉華主演的《警界線》、黃日華主演的《開腦儆探》等16部劇集。不過,由林嘉華、唐寧和梁小冰等主演的驚慄劇集《驚異世紀》,因尺度問題未能在YouTube播放宣傳片段,所以今次未能列入首播公投劇集之列。採訪:魯吉


■李心潔主演的《選戰》預計本月底完工,為港視公投首播劇集之一。資料圖片

■《驚異世紀》因內容過於驚嚇,未能在YouTube播出宣傳片,故未列入公投之列。劇照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41018/1890343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6140

孖展持倉比例 銀河廣發收緊

1 : GS(14)@2015-06-10 19:16:45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610/news/eb_eba4.htm
【明報專訊】雖然中證監一再重申並沒有全面收緊兩融業務,只是為防範股市過熱風險,將修訂對內地券商的融資融券業務(簡稱「兩融」),而多家內地大型券商近日也紛紛自我收緊兩融業務。繼國泰君安本周一公布調整兩融名單及折算率後,昨日銀河證券和廣發證券(1776),也先後宣布收緊孖展持倉比例。

銀河證券下周起亦限制

銀河證券宣布,自下周一(6月15日)起,將調整其帳戶單一證券持倉的集中度,對於客戶未到期的兩融負債,維持擔保比例低於180%時,其所持有的單一證券的兩融持倉價值,佔其資產組合總市值的比例不得超過60%。當達到指標控制上限時,其交易系統將限制該戶口,再買入該證券的新增融資額度、擔保品買入或擔保物提交委託。

另廣發證券也宣布,由今日起(6月10日)起,帳戶維持擔保比例不高於180%的,兩融持倉不得高於其總資產的30%。若擔保比例高於180%但不高於280%的,買入或者融資買入委託成交後,客戶所持有的該股票市值佔其帳戶總資產的比例不得高於50%。

但另一方面,據彭博引述消息人士稱,中證監卻正考慮允許券商對兩融期限進行展期,目前考慮的方案是允許展期1至2次,每次6個月,惟方案仍在商議當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0766

廣發大廈頂層叫375萬

1 : GS(14)@2016-12-24 10:54:10

■廣發大廈樓齡較新,頂層放盤索價375萬元。



油麻地300餘萬元的放盤,可以是一房或兩房間隔,樓齡亦有相對年輕的選擇。中聯物業龍肇康表示,位處海威大廈斜對面的廣發大廈,1997年落成,屬區內樓齡較新物業,每層4伙,建築面積368方呎、實用面積260方呎的單位可以間隔兩房,現有一個同面積頂層連天台放盤,天台約150方呎,開價375萬元。物業11月份錄得一宗成交,中層C室以298萬元易手,建築面積335方呎、實用面積236方呎,一房間隔。同樣座落廣東道上的利源閣,樓齡35年,每層4伙,原裝一房可間兩房,10月錄得中層單位以308萬元易手,建築面積357方呎、實用面積265方呎。物業今年錄得5宗成交,除年初期間一宗低見290萬元外,其餘成交價俱超過300萬元。


海昇大廈348萬放售

鄰近廣東道的東安街,環境更加清靜,正對東安街休憩公園的海昇大廈,樓齡27年,每層3伙,現有一個中層兩房單位放售,連租約叫價348萬元,建築面積400方呎、實用面積271方呎。物業今年有兩宗成交,俱屬建築面積470方呎、實用面積319方呎兩房單位,成交價分別340萬元及388萬元。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224/1987507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9941

內地11億元毒債 擔保機構互卸責 浙商財險稱在分行簽協議 廣發銀:假文件已報警

1 : GS(14)@2016-12-27 12:02:11

【明報專訊】內地近期爆出的「毒債」違約事件,兩間僑興私募債擔保機構浙商財險及廣發銀行不斷互相推卸責任,廣發銀力指該行的擔保文件是偽造,浙商財險12月25日發出聲明,強調擔保協議是在廣發銀旗下惠州分行內簽署,惟廣發銀繼續拒絕承擔責任,指事件涉及金融詐騙,並已向公安報案。分析認為,無論文件真確與否,必令賠償時間拖長,投資者成最大受害者。

明報記者 徐寶文

瑞金(0246)前大股東吳瑞林旗下內地電訊商僑興,兩年前在廣東金融高新區股權交易中心(下稱粵交所)備案,在螞蟻金服旗下的招財寶平台,合共發行了兩批私募債券,規模約10億元(人民幣,下同),保證息率約7%,連本帶利合共約11.46億元,而浙商財險提供信用保證,並與廣發銀就兩批私募債信用保證簽署擔保函。當中有部分債券已於本月15日到期,惟僑興表示「近期流動資金緊張」未能償還,涉及金額約3.12億元,以及1.3萬名投資者。

部分債券已到期 涉3.12億元

違約事件觸發後,市場焦點落在賠償問題上,惟多個涉事機構卻互相推卸責任,粵交所稱預計承保機構會負責賠償;招財寶則表示其僅為一個信息平台,不會承擔賠償責任,但就會為投資者提供法律援助,包括支付所有法律服務費用。

至於浙商財險在事件發生後,先後多次要求廣發銀明確表示會履行擔保責任,惟廣發銀卻在聖誕前夕搶先指擔保文件是偽造,拒絕承認責任;浙商財險前晚發出聲明,指在2014年籌備產品發行的時候,浙商財險派員在僑興高層陪同下,親身到廣發銀惠州分行簽訂擔保合同,詳細披露簽訂合同的經過,並提供了相關文件的圖片。

不過,廣發銀昨日重申,經鑒定後,確認浙商財險聲稱的擔保文件、公章及私章均屬偽造,並指事件涉及金融詐騙,故已向當地公安報案,稱一切以公安的調查結果為準。

證文件真假需時 投資者資金被「凍結」

據內地《財新》引述知情人士透露,浙商財險口中聲稱、與廣發銀惠州分行簽訂的擔保文件,是為具有「連帶責任擔保」的吳瑞林進行擔保,而浙商財險為債券提供的信用保證,便是建立在此基礎上;若文件為假,按照內地《合同法》及《保險法》,浙商財險亦有權拒保。

故此,有市場人士指出,若文件被證明屬偽造,屆時投資者或只能向吳瑞林追討;即使文件為真,但相信鑒定過程需時,以去年底爆煲的e租寶為例,事件已過近一年,才於近日獲北京法院受理,其後還有審訊、裁決、上訴等諸多程序,均需要不少時間;投資者的資金將被「凍結」,所以不論文件真假,投資者都會是最大的受害者。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744&issue=2016122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013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