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08月24日21時48分在印尼蘇門答臘島南部海域(南緯2.89度,東經100.10度)發生5.9級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 這已是今天的第三次地震。
當地時間24日淩晨,意大利中部地區發生6.1級地震。截至北京時間23:00,地震已造成至少73人死亡,
同樣是24日,18時34分在緬甸(北緯21.00度,東經94.67度)發生6.9級地震,震源深度90千米。據緬甸社會福利與救濟安置部消息,截至北京時間22時,此次地震已致3人死亡。
iPhone 7上市已經有幾天時間了,果粉們也已經拿到第一批新機了。蘋果曾表示,這是迄今最棒的iPhone:支持防水、超強A10處理器、改進的攝像頭、更長電池續航、立體揚聲器,不過砍掉了3.5毫米耳機接口。
那麽,這些售價650美元至970美元不等的設備成本是多少呢?
據市場研究公司IHS Markit發布的拆機分析報告顯示,32GB iPhone 7的材料和制造成本為224.8美元(售價649美元),與去年發布的iPhone 6s相比高18%左右,成本只占到了售價的35%左右。
而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給出了更詳細的信息,電池成本大概為 4 美元,相機組件成本為26美元,主板74 美元,揚聲器11.5美元,其他部分(如傳感器和基帶等)117.5美元,毫無疑問屏幕和主板是最貴的兩部分。
這樣算下來一臺128 GB的iPhone 7的總成本達到了292美元(約合人民幣1948元),以6188元的售價來算,iPhone 7的硬件成本只占到零售價的31.5%。當然,這並不包括軟件和營銷成本,以及其他看不見的成本。
2004年3月11日的早晨,西班牙馬德里4列近郊列車發生10起連環爆炸,導致191人喪生,逾1600人受傷。
在3天後的大選中,民意急轉,原本占領先優勢的執政黨人民黨意外輸給工人社會黨。對那場大選來說,“3·11”事件改變了一切。
而最近在美國接二連三發生的襲擊事件,讓人不得不擔心歷史重演。
希拉里的兩大風險
有分析認為,在11月的大選之前,任何恐怖襲擊事件都將令特朗普的極端政策占據上風。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從經濟學人智庫(EIU)獲取的報告認為,希拉里最終將在此次選舉中戰勝特朗普,但其勝選面臨兩大風險。
“其一是大選前幾周美國國內遭遇嚴重恐怖襲擊。選民在恐襲後明顯更加偏向於優先考慮國家安全的‘鷹派’候選人,民調也顯示特朗普在心存不安的選民中更受歡迎。”該報告稱。
但報告同時提到,恐怖襲擊的性質及特朗普的應對將決定其民調優勢有多大。奧蘭多酒吧槍擊案未能提高特朗普民調支持率,原因是他應對不當,自認為對恐怖主義采取了正確立場並呼籲收緊移民政策,但實際上,槍手就是美國公民。按照這個邏輯,如果美國本土遭受非美國公民的恐怖分子襲擊,或許才會讓希拉里陷入劣勢。
根據調查機構蓋洛普的數據,在新澤西和紐約的爆炸案發生前,民眾關註的大選熱門話題中,恐怖主義位列第七(5%),落後於經濟話題(14%)、對政府不滿(11%)、失業/就業(11%)、大選改革(8%)、種族關系(7%)和移民話題(6%)。
但是,隨著大選的推進,熱門議題已經出現變化。當地時間26日,希拉里將和特朗普在紐約長島展開本次大選“決賽階段”的首場辯論,而長島在地理位置上緊鄰新澤西和紐約。有媒體分析,辯論的熱門議題將聚焦在“保衛美國”上。
恐襲如何影響選情
其實,不用等到辯論,在恐怖主義問題上,雙方早已開始展開交鋒。特朗普借著紐約爆炸案嫌疑人的身份背景批評希拉里是“美國歷史上對邊境問題最開放的總統候選人”。
19日上午,28歲阿富汗裔美國公民艾哈邁德·汗·拉哈米在新澤西州東北部與警方交火時中彈受傷被捕。他被警方認定為17日紐約曼哈頓切爾西區爆炸的嫌疑人,同時涉嫌新澤西州的爆炸案。
“移民安全(問題)就是國家安全。” 特朗普在事件發生後的講話中把移民問題直接同國家安全掛鉤。
希拉里自然也不會在態度上吃虧,在紐約爆炸案發生後,希拉里謹慎地表示將等待事情被進一步調查清楚,而在事件被定性為恐怖襲擊之後,希拉里在臨時媒體會上也展現了鷹派一面,稱美國民眾不是膽小鬼,“我們會保衛自己的國家,消滅邪惡的恐怖分子”。
實際上,相比新手政客特朗普,希拉里此前的政治履歷讓外界對於她應對恐怖主義的措施有著更明確的預期。
此外,蓋洛普對希拉里和特朗普的曝光率調查顯示,在19日和20日民眾討論希拉里的熱詞已經從“郵件門”和“健康門”轉向了“恐怖襲擊”。所以,認為紐約爆炸案對希拉里來說並非壞事的說法不無道理。
相比之下,特朗普在那兩天里的熱詞則是“兒子”和“彩虹糖”。背後發生的事情是,特朗普的兒子把美國允許接納敘利亞移民比作“一大碗彩虹糖中混入幾顆毒藥”。
所以,不少人擔憂的是,在美國本土頻發爆炸案的背景下,誰又能保證特朗普令人大跌眼鏡的類比言論不會再度拉升恐怖主義對美國本土的威脅?
民眾期待務實方案
記者梳理美國近兩屆大選資料發現,兩黨候選人每次對決前,如何應對恐怖主義總會成為最熱門的話題之一,從候選人的表態來看,一味的強硬表態並不會給自己贏得足夠堅定的支持。相反,越是在一些危急關頭,民眾越期待務實、可行的解決方案。
比如2012年美國就遭遇了一次令美國人不堪回首的海外襲擊。當年9月11日,利比亞示威者抗議美國電影侮辱伊斯蘭教先知,沖擊了美國駐班加西領事館,美國駐利比亞大使和另外3名外交人員喪生。此番抗議浪潮波及全球20多個國家,尤其是在利比亞、埃及、突尼斯和也門等發生政權更叠和劇烈動蕩的中東國家。此外,2014年6月15日,美國特種部隊在班加西街頭抓獲了涉嫌策劃襲擊美國領事館的頭目,此人被定性為恐怖分子。
不管襲擊是否為恐怖主義性質,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美國與伊斯蘭世界沖突加深,與其越來越受質疑的中東政策不無關系。
當年,襲擊事件發生後的美國總統競選活動中,共和黨候選人羅姆尼抨擊對手奧巴馬在中東地區扮演“負面領導”角色,稱美國駐班加西領事館遇襲是奧巴馬失敗的外交政策所致。
羅姆尼提出了武裝敘利亞反對派等主張,但結果輿論並不買賬。美國媒體認為,羅姆尼火爆的言論背後缺乏實質舉措。
克林頓時期的國務卿奧爾布賴特曾評論稱:“當涉及到細節問題時,你不清楚羅姆尼是否真的知道有哪些工具可以使用,如何在國際環境中操作,以及美國在21世紀的真正角色是什麽。”
事實證明,羅姆尼輸掉了大選。
事件倒退回2008年,不少分析認為,奧巴馬贏得大選是因為共和黨候選人麥凱恩在應對恐怖主義的立場上喪失了民眾支持。
在當時美國社會意識形態逐步左轉的背景下,老兵麥凱恩沒有展現出順勢而為的外交主張。有媒體評論稱,伊拉克戰爭帶來的傷痛使美國民眾逐漸意識到,“以暴制暴”的方式不但無法消滅美國的敵人,反倒樹立起了新的敵意。美國社會開始反思,民眾情緒也逐漸趨向溫和,在這種背景下,麥凱恩在伊拉克等問題上的強硬立場很難贏得選民的支持。
回到現在,美國政治觀察家約翰·艾弗儂(John Avlon)直言,特朗普不是一個合格的候選人,艾弗儂一直擔心意外事件會導致選民頭腦發熱,作出讓自己很快後悔的決定,而恐怖主義就是首要的未知數。畢竟恐怖主義已經是現在美國人生活中最令人擔心的問題。
從“9·11”事件至今,美國並未發生過和其規模相當的恐怖襲擊,但在“9·11”後的10年里,美國政府至少挫敗了45起恐怖襲擊陰謀,即便如此,零星的襲擊事件不斷出現,表現出難以預見的“孤狼”性質。
正如希拉里所言,美國正處在一場長期戰爭中,一場反恐怖主義戰爭。兩個候選人心知肚明,無論誰當選美國總統,這種風險都不會一夜之間蒸發,但在現階段,誰能給選民吃下這顆定心丸,選民就買誰的賬。
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10月17日15時14分在青海玉樹州雜多縣(北緯32.81度,東經94.93度)發生6.2級地震,震源深度9千米。
拋棄擴張路徑,銀行正在減“重”前行。
10月18日,招商銀行副行長丁偉在2016年第52期銀行業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在利率市場化的背景下,傳統存貸款業務模式已難以為繼,要保障經濟下行期的銀行利潤增長,就要加快投行、資產管理等新興業務發展。
傳統信貸利差的增長乏力之下,銀行都開始給信貸業務“減負”。“投行+資管”,還包括在互聯網金融上面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
2014年,招行在二次轉型時提出了“輕型銀行”的發展戰略,2015年調整相關業務部門設置,在總行層面成立了投行與金融市場總部。
招行2016年半年報數據顯示,6月末,非利息凈收入同比增長21%,占比40%,其中投資銀行中間業務收入同比增長61%。今年上半年,招行並購金融中間業務收入更大幅增長190%。
在零售業務領域有巨大優勢的招行,近幾年將投行資管業務作為重點,在丁偉看來,首先是市場有脫媒需求。在“三去一降一補”的大背景下,實體經濟對傳統信貸的需求相對低迷,對債券發行、資本運作、跨境並購的需求則風生水起。
其次則是居民有龐大的理財需求,截至今年6月末,招行理財資金規模突破2萬億,僅次於工商銀行。
投行化經營
投行化經營是銀行的一大轉型方向。
“商業銀行做投行化經營,能夠更全方位地解決需求。”招行投資銀行部總經理韓剛在上述發布會上表示,最近大中型銀行更多地介入到投行化經營里,有如下幾個因素:
第一是利率市場化的不斷推進,傳統利息差不斷下降。第二是金融市場不斷發展,企業融資脫媒的現象越來越突出,間接融資的成本也在不斷增加。第三則是隨著金融市場的開放,不論在產品還是在機構都會面臨更大的挑戰。在此背景下,銀行從事投行化經營是必然的選擇。
同時,銀行投行化經營也面臨挑戰,首先是機制上的挑戰,即跟傳統的投行相比,商業銀行以穩健風險為主的流程機制,對於客戶需求的風險認知或效率方面會面臨挑戰。其次銀行投行專業人才的儲備不是十分充分,也是一大挑戰。此外,在投行化經營的過程中,對於投行化經營的風險認知的點,跟以前傳統信貸業務認知的點,考量的關鍵因素還存在一些差異。
下一步,招行表示其投行業務將挖掘大型央企國企、房地產企業和部分戰略客戶的發債需求。同時,拓展並購重組,尤其是企業“走出去”潮流下的跨境並購業務及其背後的並購融資、銀團貸款業務。
上半年理財規模超2萬億
“資管”業務也是近幾年金融行業較為風生水起的領域,搶食的機構不僅僅是銀行,券商、保險、基金、信托等機構都在積極布局。
對銀行而言,資管業務重頭戲是理財業務。“資產管理的核心任務是管好2萬億理財資金,目前主要投向債券、同業資管、債權融資、權益市場等領域。”丁偉稱。
今年上半年,招行資管業務累計兌付客戶收益331億元,累計實現中間業務收入100億元,同比增長逾一倍,占全行非息凈收入的23.6%。
招行數據顯示,2014年底,其理財規模是1萬億,2015年底增加到1.8萬億,到今年上半年末已經超2萬億。
投行與金融市場總部總裁周松表示,發展理財業務的驅動力,一是社會財富快速增長,居民個人理財需求增加;二是招行“輕型銀行”的轉型,大資管不僅僅是產品設計和管理資產的環節,也包括前端的財富管理,行內資源有所傾斜;三是招行資管部門獨立運作的框架搭建以及投資能力的提升。
在銀行理財“剛性兌付”並未實質打破的背景下,招行通過發力凈值型銀行理財來迎戰。其上半年末的理財產品余額中,凈值型產品占1.4萬億元,占比達68.44%。
委外杠桿0.3%左右
周松還談到,在大類資產配置中還會充分利用外部合作機構的資源來提高投資能力。招行的資產管理板塊也在大力開辟“委外”模式,篩選優秀的投資管理機構來輔助投資。
在“資產荒”的背景下,銀行委外理財開始呈現“井噴”趨勢。有機構估算,2015年與債市相關的委外資金規模可能達到5萬億左右,委外業務規模快速上升帶來的風險也受到關註。
“現在委外有些‘妖魔化’了。”周松稱,招行是以自主投資為主,委外為輔,“對於委外的風險,我認為如果管理得當,委外沒有增加債市的資金或者把風險放大。”
周松表示,因為這一部分資金,如果不委托給外部機構投資,招行自己也會投資,因為本來這個錢就要配置在債券市場上。他透露,招行目前委外的總體杠桿在0.3%左右。
風險控制方面,招行要求委外參考自主債券投資的風險來投資,針對委外機構不同特點來設計整體風險控制指標。招行每天都會收集委外機構所持有債券的底倉,以及各個機構的交易策略。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10月21日發布的最新研究結果預計,2016年經濟增長水平將維持在6.7%左右,但M1與M2增速“剪刀差”不斷擴大,我國經濟可能面臨“流動性陷阱”威脅。
研究結果還顯示,中國經濟面臨結構性減速,各省區市發展前景指數仍然得到改善,其中青海省改善最多,黑龍江省改善最少。
經濟增長水平維持在6.7%左右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當日發布《經濟藍皮書夏季號:中國經濟增長報告(2015~2016)》。
藍皮書稱,2016年上半年中國經濟增長6.7%,整體上看經濟增速下行趨勢未改,但下行速度有所減緩,有些經濟指標向好,預計2016年宏觀經濟總體穩定,經濟整體增速不會低於6.5%。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逐步推進和深化,但改革和經濟結構轉型升級仍有很多不確定性,還需不斷探索新的效率提升道路。
2016年中國經濟整體下行趨勢顯著,但增長周期波動呈現向好的跡象。初步核算,2015年GDP為67.67萬元,比上年增長6.9%。就2015年四個季度的具體情況來看,GDP同比增速分別為7.0%、7.0%、6.9%和6.8%。就三次產業增長情況來看,2015年三次產業增加值分別為6.08萬億元、27.43萬億元和34.16萬億元,同比增長3.9%、6.0%和8.3%。中國GDP年度增速在1990年之後再度“破7”,季度GDP增速則從2015年第三季度開始低於7%,中國GDP增速已進入“6時代”。從趨勢上看,經濟增速“下臺階”過程仍未結束,2016年上半年GDP同比增長6.7%。與此同時,中國經濟增長也呈現某些向好的跡象。根據中國1992年第一季度到2016年第二季度GDP增長率數據,通過濾波分析去掉趨勢項後發現,當前中國GDP增長處於經濟周期的上行階段,經濟向好傾向明顯。潛在增速下滑反映出中國經濟進入結構性減速通道,但受宏觀政策影響,經濟同時表現出周期向上波動態勢。預計2016年經濟增長水平將維持在6.7%左右。與此同時,CPI在經歷了前幾年比較明顯的下降以後,逐步穩定在1%~2%。從變動的趨勢看,如果沒有其他外部因素的幹擾,CPI在這個區間的波動可能會持續一段時間。
經濟可能面臨“流動性陷阱”威脅
藍皮書說,2016年6月末,狹義貨幣M1同比增長24.6%,廣義貨幣M2同比增長11.8%,M1和M2同比增速差值為12.8個百分點,達到自2010年1月以來的最高值。
藍皮書稱,“M1-M2”增速缺口不斷擴大造成的資金“淤積”現象值得關註,造成M1“淤積”的賬面原因主要是企業投資動力不足、產能過剩占用資金、定期存款與活期存款息差收窄等。我國貨幣政策總體寬松,存貸款利率都在下降,並且幅度還不小;貨幣投放的速度也不慢,2015年人民幣新增貸款余額接近1.2萬億元,增速達到14.5%。
藍皮書說,從經濟學邏輯上來講,放松貨幣相當於刺激投資,因為貨幣投放速度達到14%以上後,如果沒有其他因素影響貨幣流通,投資增速也應該在這個水平。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2015年國內投資增速總體下降,全年增速為10.1%,從趨勢看是逐月下降,這說明投放出去的貨幣沒有變成實際投資,這一點應該引起註意。2016年6月,我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7.3%,較上月下降1個百分點。其中,房地產投資增速從2016年5月的6.6%下降至2016年6月的3.5%;制造業投資增速從2016年4月的1.3%下降至2016年6月的-0.4%;基建投資增速則出現逆轉態勢,從2016年5月的19.8%上升至2016年6月的21.8%;民間投資與2015年同月相比首次出現負增長,從2015年6月的42416億元下降至2016年6月的42413億元。
“由此可見,制造業投資和民間投資在2016年6月首次出現負增長,房地產投資持續回落,我國投資增長仍處於下降區間,這表明當前我國投資環境較差。”藍皮書說,中國經濟經歷高速增長階段後,增速放緩成為必然,但之前經濟增速過快,使得經濟增長方式過於單一,非金融企業對未來中國經濟前景並不看好,投資回報低於預期。
藍皮書說,M1和M2增速“剪刀差”持續拉大,表明市場中資金寬裕,但並不願意投向實體經濟。因此,當前我國社會資金“淤積”於銀行賬戶,企業持有大量活期存款而不投資,制造業投資和民間投資持續下滑,給中國經濟持續增長帶來了較大的不確定性,如果不能改變這一現狀,將可能面臨“流動性陷阱”威脅。
中國經濟面臨結構性減速
藍皮書通過對中國各省區市1990~2016年的發展前景評價,認為雖然近年來中國經濟面臨結構性減速,但各省區市發展前景指數仍然得到了改善,經濟增長質量和經濟可持續發展能力仍有所提高,同時區域也出現分化的趨勢。
發展前景排名方面,和2015年相比,2016年發展前景排名上升的省份有6個,分別是 河北省(+3)、青海省(+2)、江西省(+2)、海南省(+2)、黑龍江省(+1)、山西省(+1);排名下降的省份有7個,分別是湖南省(-1)、寧夏回族自治區(-1)、新疆維吾爾自治區(-1)、湖北省(-1)、重慶市(-2)、四川省(-2)、河南省(-3);其他省份排名不變,共17個。
1990~2016年,全國發展前景指數平均上升了107.45%,東部、中部和西部地區發展前景指數分別改善了111.17 %、88.65 %和118.72 %。東部地區發展前景指數提升速度低於西部地區,但高於中部地區,中部地區、西部地區與東部地區發展前景綜合得分方面仍存在相當大的差距。
研究結果顯示,1990~2016年,中國各省區市發展前景方面,青海省改善最多,黑龍江省改善最少。西部地區發展前景指數改善優於東部地區和中部地區,東部地區發展前景指數改善優於中部地區。經濟增長方面,天津市改善最多,貴州省改善最少。東部地區經濟增長指數改善優於西部地區和中部地區,西部地區經濟增長指數改善優於中部地區。增長可持續性方面,寧夏回族自治區改善最多,甘肅省改善最少。東部地區增長可持續性指數改善優於中部地區和西部地區,中部地區增長可持續性指數改善優於西部地區。
藍皮書介紹,在政府效率方面,福建省改善最多,甘肅省改善最少。東部地區政府效率指數改善優於中部地區和西部地區,中部地區政府效率指數改善優於西部地區。
在人民生活方面,貴州省改善最多,北京市改善最少。西部地區人民生活指數改善優於中部地區和東部地區,中部地區人民生活指數改善優於東部地區。除了發展前景方面西部地區改善優於東部地區和中部地區、人民生活方面西部地區改善優於中部地區和東部地區外,經濟增長、增長可持續性和政府效率等方面均是東部地區改善優於中部地區和西部地區。區域分化加劇,解決辦法是通過構建“經濟帶”的區域經濟政策來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日本鳥取縣當地時間21日14時7分發生6.6級地震。
據日本廣播協會(NHK)報道,報道,地震發生於日本鳥取縣中部,為里氏6.6級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附近多地都有震感。此次地震未引發海嘯。
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10月21日13時07分在日本本州西部(北緯35.36度,東經133.87度)發生6.4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日本新聞網的報道稱,地震已經造成一些地區受損。鳥取縣消防署稱,倉吉市有2處住宅起火。山陽新幹線停駛,米子機場和鳥取機場關閉。中國道高速公路部分路段關閉。伊方核電站目前沒有異常。
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10月30日14時40分在意大利(北緯42.90度,東經13.10度)發生6.6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另據新華社快訊,美國地質勘探局地震信息網發布消息稱,意大利佩魯賈東南部30日發生7.1級地震。
而就在本周,當地時間10月26日,意大利中部接連發生5.4級和6.1級地震,致數十人受傷,現場房屋受損嚴重。
26日,救援人員在現場
“今年房價上升對消費有一定積極作用,但由於房價迅速上升,人們更願意把資金用於買房從而降低當前消費,而未購房者為了買房省吃儉用,也拖累消費,應該警惕高房價對消費的‘擠出’效應。”
12月18日,上海財經大學高等研究院發布中國宏觀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年度報告(2016-2017)(下稱“報告”),上述判斷只是報告海量內容的一小部分。
上海財經大學高等研究院院長、報告課題組負責人田國強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報告的一個基本結論是中國經濟下行壓力仍較大,盡管穩增長政策讓全年經濟有回穩態勢,但基礎並不牢靠。同時,加上一系列“黑天鵝”事件,引發了外部不確定因素增多。
報告給出了8個經濟走勢及主要問題:消費增速減緩,有效需求不足,需警惕高房價對消費擠出效應;制造業利潤增速回升帶動民間投資回暖,房地產調控加碼可能抑制投資;對外貿易繼續負增長,進口價格大漲導致貿易條件惡化;人民幣匯率將繼續下行,關註非熱錢所引起的資本外流;通脹壓力有所減緩,廣義通脹風險上升;若房地產泡沫破滅,將導致銀行系統不良率大幅上升;地方政府債務和企業債務暗藏金融風險;勞動力市場供求疲弱,宏觀刺激政策對企業新增崗位效果溫和。
針對人民幣貶值問題,報告認為,近期人民幣貶值壓力依然存在,但綜觀各方面,市場對於貶值的恐慌情緒已較匯改初期大幅下降,加上目前有一定程度上有效資本管制,人民幣貶值幅度與步伐在短期內仍然可控。
報告課題組稱,有鑒於美國的新政治形勢,央行將在2017年1月20日美國新任總統特朗普任職前大幅釋放人民幣貶值壓力,而於之後升值,作為中美關系新篇章中重要的一環。因此2016年底的強勁貶值壓力將在2017年初獲小幅改善。
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次提出穩中求進的總基調,田國強分析,中國經濟要實現穩中求進,必須推進市場導向的結構性體制和治理改革,現代市場經濟制度不可替代,改革的要旨進一步明確和強化市場導向,政府應該在巨大的外部性維護和服務方面大大有為,在市場發揮決定性作用方面大大無為。
“市場化改革對潛在增長提升改革非常明顯,如果改革真的到位,比如城鄉改革和國有企業改革真正落地,我們測算‘十三五’期間,平均潛在增長率仍能維持在7%左右。如果改革陷入停滯,那潛在增長率會受到很大影響,‘十三五’時期最悲觀的假設情景下,平均潛在經濟增速只有5.57%。”田國強稱。
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深化國企國資改革,加快形成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靈活高效的市場化經營機制。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國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按照完善治理、強化激勵、突出主業、提高效率的要求,在電力、石油、天然氣、鐵路、民航、電信、軍工等領域邁出實質性步伐。加快推動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改革試點。
田國強認為,當前中國經濟疲軟的一大最直接原因是,中央改革發展決議精神和地方部門貫徹落實方面出現了較大的落差。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必須要增強改革執行力。
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特別強調,各級領導幹部特別是高級幹部要把落實黨中央經濟決策部署作為政治責任,黨中央制定的方針政策必須執行,黨中央確定的改革方案必須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