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敗局】丁家宜「消失」的根源:文化難以磨合導致分裂

http://www.iheima.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3014
在併購當年,丁家宜品牌創始人掛冠而去,次年,一批關鍵的銷售人員緊跟其後。正如同其他的許多併購一樣,文化的難以磨合是導致分裂的最重要原因。

文化衝突是併購案例裡的老話題,說到底就是對人才的管理和運用。它體現在目標差異、權力之爭、價值觀的體現和做事準則。

強勢的外資巨頭在全資收購了本土品牌後,來自股權和心理的優勢,使得辛苦打拚出天下的本土品牌團隊的心理失衡。當外資得意於版圖的擴張時,本土品牌團隊在意的是失去的自由和話語權。在這個天平之上,難以有成熟、規則式的解決方案。

獲得資產並不難,難的是日後的執行,執行就得靠人,就像麥肯錫的一個合夥人所說,「其實戰略只佔1%,99%是執行」。

在科蒂集團亞洲副總裁David Ennes替代丁家宜創始人莊文陽去運營丁家宜品牌時,即便是面對同樣的市場,同樣的資產,仍然會模仿走樣,所謂水土不服。水土不服的原因是,缺少對中國鄉鎮城市和農場市場的文化、消費習慣和渠道商特性的瞭解和思考。

日化外資巨頭進入中國之後,慣於根據以往經驗鋪設一線市場,但丁家宜的創始人莊文陽則在建立品牌之初就敏銳地發現,「中國內需市場的肉在農村,骨頭在城市」,他要求銷售團隊在中國四萬個鄉鎮中,攻下一萬個。

中國鄉鎮城市和農場市場極其分散,消費習慣差異大、語言不通,沒有成熟的百貨商場、賣場,甚至沒有小型商超渠道。對於分散的、情況各異的市場,還要有不同的營銷策略,瞭解到終端消費者的需求之後,還要依據自有產品主導、改變其消費習慣,這並不容易。

此外,面向底層大眾日化產品,不僅要有價格優勢,還要量大、渠道廣、品牌定位清晰、廣告宣傳到位,對於渠道商來說也有更複雜的訴求和特性。

對外資來說,越是接地氣的產品越難以操作。外資公司自身流程、決斷的複雜,也使得其在中國低線城市的競爭上處於弱勢。

近幾年來,隨著一線城市的飽和,細分市場競爭強勁,外資公司想繼續鞏固在中國的業績,就必須深耕市場,以往慣有的品牌優越感和大相逕庭的市場狀況,使其會選擇從併購一個本土品牌開始。可是到最後,被併購的本土品牌只是成為其在中國低線城市的試金石,有的如同大寶、小護士逐漸消匿,也有如同科蒂和丁家宜,彼此拖累,彼此消耗。

這時外資很委屈,賠了夫人又折兵,還被人揣測為「併購一家本土品牌就是為了滅掉這個品牌」。更多外資的敗走,只是因為無法本土化,面對複雜的中國內需市場水土不服,不獨卡尼爾、露華濃,也有大量本土品牌崛起後又消逝的案例。

到底要依靠什麼征服終端用戶,只能是專業人和專業人掌握的那些或成功或失敗的經驗。這也是平安信託與家化之爭中,原上海家化總經理王茁所說的,「在化妝品行業中,面對複雜、草莽的的市場環境,企業家(指葛文耀)在戰略性產品推出和推廣中的關鍵作用不容忽視」,企業家的進攻性、應變力和強勢推動力,不是通過MBA教程式的判斷邏輯、推行一整套KPI考核和風控,或者其他先進的管理模式就能取代的。

莊文陽離開後的丁家宜,在三年之後銷聲匿跡,這個曾經銷量居國內日化行業前三名的本土品牌,只剩下一堆有形資產,每年在大筆的品牌商譽減值、資產設備減值之後,造成科蒂集團業績的負累,終於忍無可忍被叫停。

來源:經濟觀察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3288

高盛:蘇格蘭獨立風險極高 可能導致英鎊危機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7872

盡管華爾街投行認為,蘇格蘭9月18日的獨立公投不太可能通過,但高盛警告,如果蘇格蘭獨立,無論是蘇格蘭經濟還是英國經濟,都將面臨嚴重後果。(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高盛認為,如果蘇格蘭獨立,其必然會削減公共服務開支,且會面臨遠遠更高的借貸成本。不過最令人擔心的後果是:英鎊貨幣聯盟的不確定性將導致資本外逃,就像歐債危機時期歐元區面臨的情況那樣。

高盛經濟學家Kevin Daly說:“我們認為最嚴重的風險在於:獨立後的蘇格蘭是否有能力繼續使用英鎊,這種不確定性可能令英國出現歐元區式的貨幣危機。”

盡管蘇格蘭當局聲稱,將迫使英國與獨立後的蘇格蘭建立貨幣聯盟,但英國已明確要求蘇格蘭“自力更生”。

“歐元區危機給英國帶來的最大教訓是,貨幣聯盟的運作需要高度的財政及金融整合,作為風險共擔的有效途徑。”

Daly預計,即使英國同意與蘇格蘭組建貨幣聯盟,財政整合問題解決前的不確定性也可能令資產逃離蘇格蘭。

“即便蘇格蘭獨立後,英鎊貨幣聯盟沒有崩潰,這種威脅也足以引發投資者拋售蘇格蘭的資產,而家庭也有很強的動機,從銀行取出存款。”

Daly表示,盡管一開始,英國央行還是有能力通過幹預手段,避免出現最壞的短期後果,但貨幣聯盟的最終決定將是政治性的。

此外,獨立的蘇格蘭將意味著痛苦的公共支出削減。目前蘇格蘭平攤到每個人頭上的公共支出遠高於英國其它地區,差距很可能因人口老齡化而進一步加大。“彌合該缺口將是痛苦的,很可能需要大幅削減公共支出。”

貝倫貝格銀行經濟學家也支持高盛的觀點。該行分析師Rob Wood稱:“蘇格蘭獨立起初,最大的問題是不確定性的升高。企業可能延遲投資,消費者可能捂住荷包避免大額開支,直到獨立後的各種安排都確定。這將給蘇格蘭經濟造成很大壓力,也實質性打擊英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915

央行解讀8月金融數據:四大因素導致M2變動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119

本周五,央行公布了8月的社會融資數據,在經歷了7月的暴跌之後,8月數據恢複正常,但依然不及預期。

央行調查統計司司長盛松成對此進行了解讀。他認為,受翹尾因素貢獻下降等影響,M2增速有所回落,但仍在正常範圍內,預計全年M2增速將達到13%的預期目標。

除此以外,央行貨幣政策司相關負責人在接受中新社采訪時稱,近期中國信用擴張速度放緩是經濟結構和增長動力逐步調整和平衡、表外融資業務監管加強的正常反映。如,房地產市場調整、過剩產能化解、新興產業快速發展等都會對信貸增速產生影響。

中國經濟在合理區間運行過程中經濟金融數據出現短期波動是難以避免的。考慮到金融創新發展較快、經濟結構調整升級等因素,貨幣信貸數量與最終目標的關聯更加複雜多變,對數量指標的短期變化不宜過於關註。

其還提到,央行下一步將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既保持定力又主動作為,適時適度預調微調。“因為池子里貨幣已經很多了,不可能依靠增發貨幣來刺激經濟增長。”

以下是盛松成的解讀,來自中證網

融資規模的四大特點

盛松成表示,從結構看,8月份社會融資規模主要有以下四個特點:

一是人民幣貸款環比增加較多。當月人民幣貸款增加7025億元,比上月多增3173億元。

二是外幣貸款連續兩月凈減少。當月外幣貸款折合人民幣減少201億元,比上月多減32億元。

三是企業債券融資活躍度上升。當月非金融企業境內債券和股票合計融資2164億元,分別比上月和去年同期多397億元和788億元;其中,當月企業債券凈融資1947億元,分別比上月和去年同期多512億元和707億元;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融資217億元,比上月少115億元,比去年同期多81億元。直接融資的活躍,有利於資金的合理有效配置,降低企業的杠桿率,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四是表外融資繼續低迷。當月實體經濟以委托貸款、信托貸款和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方式合計融資117億元,比上月多3213億元,比去年同期少7079億元。其中,委托貸款增加1751億元,比上月多增532億元,比去年同期少增1187億元;信托貸款減少515億元,為2010年10月以來的最低水平,比上月多減357億元,比去年同期少增1724億元;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減少1119億元,連續兩個月凈融資為負,比上月少減3038億元,比去年同期少增4168億元。他表示,當前表外融資的減少,有助於防範金融風險,增強金融服務於實體經濟的可持續性。

8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119.75萬億元,同比增長12.8%,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去年同期低0.7個和1.9個百分點;狹義貨幣M1余額33.20萬億元,同比增長5.7%,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去年同期低1.0個和4.2個百分點;流通中貨幣M0余額5.8萬億元,同比增長5.6%。當月凈投放現金651億元。

四大因素影響M2增速

盛松成認為,8月貨幣供應量增速的變動,主要有四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翹尾因素對M2增速的貢獻率下降。今年8月末,M2同比增速為12.8%,較6、7月份分別回落1.9個和0.7個百分點,M2增速自今年6月份高點(14.7%)連續2個月回落。今年8月份,翹尾因素對M2增速的貢獻率為4.3個百分點,(貢獻率較上月和去年同期分別回落0.9個和1.0個百分點)。剔除翹尾因素的影響,M2增速較上月提高0.2個百分點。

二是外匯占款恢複性增長帶動M2增速回升。今年3月份匯改以後,我國外匯市場供求基本平衡,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增強,外匯占款自5月份開始出現下降趨勢。今年6-8月,各月外匯占款的新增額分別為-868億元、-2億元和23億元。近3個月來,外匯占款出現恢複性增長,帶動M2增速回升。

三是同業資金凈運用增加導致貨幣派生增加。一般而言,同業資金運用導致貨幣派生增加,同業資金來源導致貨幣派生減少。今年8月份,金融機構同業資金運用和來源分別新增5269億元和3575億元,同業資金凈運用(同業資金運用減去資金來源)新增1694億元,同比多增1580億元,發揮了同業業務對M2增速的拉升作用。

四是一般貸款同比少增導致貨幣派生相應較少。由於一般貸款不需要向金融機構存放保證金,其貨幣派生能力較票據融資的貨幣派生能力強。今年8月份,金融機構一般貸款新增4447億元,較去年同期少增2730億元;票據融資當月新增2367億元,較去年同期多增2491億元。金融機構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一般貸款較去年同期減少,派生的存款較去年同期相應減少,從而導致M2同比增速有所回落。

當月M2增速盡管有所回落,但仍在正常範圍內。M2增速與宏觀經濟指標基本是相適應的,與GDP和CPI增速之和的相互關系處於正常水平。從理論和經驗上看,M2增速應略高於GDP與CPI增速之和,一般認為高出2個百分點左右較為適宜。8月份CPI同比上漲2.0%,上半年GDP增長7.4%,M2增速高於二者之和約3.4個百分點。

觀察金融運行走勢應更多關註主要金融指標的整體趨勢性變化,而不宜拘泥於單個月的短期數據波動。預計未來貨幣供應量仍會保持平穩增長,全年M2增速將達到13%的預期目標。

8月末,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83.94萬億元,同比增長13.2%。人民幣貸款余額78.72萬億元,同比增長13.3%,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去年同期低0.1個和0.8個百分點。當月人民幣貸款增加7025億元,同比少增103億元。8月末外幣貸款余額8466億美元,同比增長12.7%。當月外幣貸款減少33億美元。

信貸結構持續改善

盛松成指出,8月信貸結構持續改善,主要表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一是金融機構中長期貸款增長加快,中長期貸款結構不斷優化。產業部門中長期貸款增速總體回升。截至8月末,全部產業中長期貸款余額同比增長11.4%,增速較去年同期回升2.8個百分點。今年前8個月,全部產業部門中長期貸款的平均增速為10.8%。較去年全年平均增速提高3.4個百分點。產業部門中長期貸款增速回升表明產業投資回暖,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政策效應逐漸顯現。服務業中長期貸款增速總體回升。截至8月末,服務業中長期貸款余額同比增長15.2%,增速較去年同期回升4.7個百分點。今年前8個月,服務業中長期貸款的平均增速為15.3%,增速較去年全年的平均增速提高6.5個百分點。產能過剩行業中長期貸款增速回落,其中的鋼鐵和建材業負增長。今年8月末,產能過剩行業中長期貸款余額同比增長4.9%,增速較上月末和去年同期分別回落0.7個和1.8個百分點,其中,鋼鐵行業中長期貸款余額同比下降9.1%;建材行業中長期貸款余額同比下降7.1%。

二是“三農”貸款保持平穩增長,涉農貸款增速持續高於各項貸款平均增速。截至8月末,本外幣涉農貸款余額為22.7萬億元,同比增長14.8%,高出各項貸款平均增速1.6個百分點。其中,農村(縣及縣以下)貸款余額18.7萬億元,同比增長14.4%,比當月各項貸款平均增速高1.2個百分點;農戶貸款余額同比增長20.9%,增速比去年同期高0.7個百分點,比當月住戶貸款增速高3.1個百分點。

三是西部地區貸款增速高於東部和中部地區。8月份西部地區貸款余額同比增長16.1%,增速與上月末持平,比東部高4.7個百分點,比中部高1個百分點,信貸資金持續向西部傾斜,區域信貸不平衡狀況繼續得到改善。

四是小微企業貸款增速高於各項貸款平均水平。8月份小微企業貸款余額14.3萬億元,同比增長13.9%,比大型企業貸款增速高4.6個百分點,比中型企業貸款增速高1.9個百分點,比各項貸款增速高0.6個百分點。

小微企業貸款余額占企業貸款的29.4%,比去年同期高0.6個百分點。1-8月小微企業貸款新增1.17萬億元,占企業新增貸款的33.4%,比上半年占比水平提高0.9個百分點,比大型企業新增貸款占比高4.9個百分點。

五是保障性住房開發貸款快速增長。8月末保障性住房開發貸款余額為1.02萬億元,同比增長49.7%,增速比上月末和去年同期分別高1.5個和15.8個百分點;1-8月增加2871億元,同比多增1811億元,增量占同期房產開發貸款的48.7%,占比較上半年高1.4個百分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1663

造物者第一:價值觀導致傳統大佬與黃金大媽的過時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125/147943.html

 

      去年年初,兩批愛我的朋友,給了我截然相反的建議。

  一批人強烈建議我買黃金;

  一批人強烈建議我買比特幣。

  一個是物理世界的交易等價物;一個是網絡世界的交易等價物。

  我認真地想了好幾天,結論是不買黃金。

  我們為什麽需要黃金?因為古老的黃金崇拜。

  一個遠古的獵人,販賣獵獲的野牛,想換得過冬的糧食。但是今天沒有人賣糧食。所以,古人把野牛賦予他的交易能力用黃金封存起來,到某天,遇到了賣糧食的人,給他黃金,換得糧食。而他也許會用黃金交換衣服。

  於是,黃金成了萬能的神物,大媽的圖騰。而忘記了,黃金只是一種描述方法。古人用它描述自己的交易能力。

  今天,和人和機構做生意,不是因為你有黃金,而是因為你有信用。

  今天,個人與機構的資料高度被數字化,你是否有交易能力,一大堆數字可以證明,不單純黃金一種描述方式。

  所以,黃金會回歸稀有金屬的本身。而美國老早就拋棄了金本位。

  最近聽幾個所謂傳統產業大佬,談他們準備向互聯網轉型的計劃,他們高傲地說:“我們有資源……”

  然後balabala,說一大堆所謂的資源壁壘,資源價值,資源優勢……

  因此,他們打算引入互聯網人才,給這些人才企業股份1%-5%的天大恩惠。讓這些受寵若驚的人才,帶領自己那積累了多年資源的企業,完成互聯網化轉型,迎頭痛擊那些先行半步的小米、阿芙等公司……

  對著這些崇拜著自己的資源的大佬,我無言以對,如同面對崇拜著黃金的大媽。

  在古老的農業社會時代,最核心的資源是可耕種土地。那個時候,石油是沒有意義的東西。所以,那個時代最重要的賞賜是“裂土封侯”,最重要的分封是土地,打仗打的也是國境線,爭奪水與草。那個時代,評估一個人是否強大的核心指標,就是他有多大的土地,所以皇帝最牛,因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然後到了工業社會,一個企業家,沒有很大的土地,但是他有個可以煉鋼、紡織、造汽車的工廠;一個礦產主,他的地面不長莊稼,但是有煤、有石油……他們土地不大,但是他們比那些土地面積大的人更有錢,因此更有力量。

  然後到了信息社會,微軟、蘋果、Google、facebook……沒有流水線,沒有礦產。就一幫小孩,在最簡陋的小房子里,不依賴土地資源與社會權力,僅僅使用自己的大腦,在互聯網的世界里,創造當今最值錢的企業。

  清楚了吧。

  在工業社會時代,農業社會的價值觀過時了。現在是互聯網時代,工業社會的價值觀又過時了。

  在這個時代,知識產權有價值、有創造能力的大腦有價值。

  造物者第一。

  造物者的價值,大於已經存在的廠房、礦產和balabala..資源。

  在農業社會的時代,你建議哪個大佬用100兩金子買一塊油田?天,他不會幹的。因為他不懂得該如何使用,所以無法評估價值。

  曾經我幫一個拍著桌子表達一定要轉型互聯網的大佬,找一個騰訊的產品總監幫他做產品規劃。大佬談半天,對人非常滿意,一咬牙:“30萬年薪怎麽樣?股份嘛,等我們把事情都搞清楚了再說,你放心,一定會考慮的。”

  大佬覺得自己應該用一塊玉米地的價格買一塊油田。同樣的土地面積,憑什麽價格差好多?

  大佬不知道,擁有創造力,能把東西從零做出來,並讓它運轉的人,很少很少。擅長競爭的人,更是少之又少。玉米地和油田不一樣,油田和油田也不一樣。

  傳統大佬們看不出這之間的差別,或者用各種理由拒絕承認人的價值大於資源——那就象黃金大媽一樣。好吧,我閉嘴,放棄說服。您抱著自己一直以來堅信的價值觀,走向邊緣好了。

  工業革命來了,農業社會還是存在;互聯網革命來了,工業社會還是存在。它們只是在經濟主體中,被邊緣化了。

  每個世界,都有它系統的價值觀和倫理。從跨越到學習、適應,到完全認同,到成為個中高手運用自如…..是個痛苦的過程。

  而一堆大佬規劃的互聯網轉型,只是花錢雇幾個人,買入一些傳說中的互聯網資產。

  而互聯網世界的資產,會憑空產生,也會憑空消失。如夢如幻。

  如果你不掌握它的內在產生邏輯,並能夠源源不斷地用創造力更新它的堅固。那麽,你今天持有的互聯網資產,只是個肥皂泡而已。

  互聯網哪家強?屯積造物能力。屯積知識產權,屯積造物者。

  識別,誰是有能力的造物者。並給他足夠的股份與企業戰略的主導權。讓他就在這里,創造、創造、創造。

  互聯網時代的價值觀:

  造物者第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0754

【專欄】營銷者必讀:哪些情緒導致圖片病毒傳播?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205/148176.html

i黑馬註:強迫癥新消息頭像火爆微信,賣萌耍寶圖像瘋狂轉發……是什麽讓一個圖像像病毒一樣被傳播?是哪些情緒激發了閱讀和分享?不同年齡和性別的人們願意分享的原因有差別嗎?
\來源:黑問專欄
作者:Dr.Jason


強迫癥新消息頭像火爆微信,賣萌耍寶圖像瘋狂轉發……是什麽讓一個圖像像病毒一樣被傳播?是哪些情緒激發了閱讀和分享?不同年齡和性別的人們願意分享的原因有差別嗎?最近,全球領先的多渠道智能化營銷服務商webpower了解到由數字機構Fractl研究的人們如何對目前流行的圖像作出反應,幫助大家找到了圖像被病毒化分享的原因。


研究人員拿出三個月期間里在免費的圖片分享空間Imgur.com上的前100個最佳圖像的50張圖像,放在Reddit.com上投票,並調查了年齡在18-54歲之間的800位用戶去發現每張圖片誘發的情緒。然後使用了RobertPlutchik情感輪對這些反饋進行分類。

在調查中,webpower發現,許多最流行的圖像都是激發了受訪者積極的情感,且尤其與快樂、興趣、期望和信任高度相關的。總體而言,圖像被激發分享的前10種情緒如下:

1.娛樂(Amusement)

2.有趣(Interest)

3.驚奇(Surprise)

4.幸福(Happiness)

5.高興(Delight)

6.愉悅(Pleasure)

7.歡樂(Joy)

8.期望(Hope)

9.喜愛(Affection)

10.興奮(Excitement)

最少能夠誘發圖片被分享的情緒有:

1.憤怒(Anger)

2.禮貌(Politeness)

3.挫折(Frustration)

4.懷疑(Doubt)

5.尷尬(Embarrassment)

6.絕望(Despair)

7.痛苦(Hurt)

8.內疚(Guilt)

9.輕視(Contempt)

10.羞愧(Shame)

圖像誘發什麽情緒易於被分享?

多渠道智能化營銷服務商webpower從研究結果中還發現,盡管積極情緒通常比負面情緒更經常被圖片誘發,但受訪者常常對每個圖像有一系列複雜的反應,特別是在涉及分享而不是簡單地觀看的時候。

例如,對比鮮明的圖片似乎增加了情緒的影響力;一些流行的圖像在誘發負面情緒時,通常也伴隨著誘發積極情緒。

此外,某些情緒似乎如乘法器,使圖像更容易被分享。特別是圖片誘發同情心並經常同時伴隨誘發強烈負面情緒時;趣味、驚奇和娛樂與積極情緒經常相伴時。高度被分享的圖片還經常喚起欽佩的情緒。

不同年齡和性別間的差異性

18-34歲年齡間的受訪者,相比年長者,在查看圖片時被誘發的驚奇相關的情緒更少。男性比女性在圖像情緒反應範圍上略小,但在觀看病毒式圖像時產生更快樂的感覺。另一方面,女性比男性在負面情緒上稍多,情緒也更具複雜性,信任情緒則更多。
==============================================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非i黑馬官方立場

點擊鏈接,和作者一起交流:http://ask.iheima.com/?/people/Dr.Jason


性騷擾導致美國女性創業者太少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220/148485.html

Airbnb 是一個起源於美國加州的創新短租平臺。通過它,家中有空房的屋主可以把房間短租給來自全球各地的陌生旅客居住。這種盤活閑置資源的商業模式啟發了Powertofly的兩位創始人,只不過後者出租和交易的不是房子,而是女性人才遠程工作的時間。
 

\這家女性技術人才市場網站,致力於幫助全球各地的企業尋找合適的高科技女性人才。求職者可以在網站上填寫個人簡歷,由網站派出專員進行視頻面試,隨後和有相關需求的企業進行對接,並協助公司和求職者處理跨國工資支付等財務問題。在成立不到一年的時間中,Powertofly的客戶名單中已經囊括了一系列知名的國際品牌,比如華盛頓郵報,Buzzfeed以及赫斯特國際集團等等。

“當智能設備的全球普及以及互聯網溝通成本越來越低的時候,職業女性可以在實現職業理想的同時兼顧家庭。我們的目標是改變職業女性的生態,讓她們充分利用現有的科技,在任何地方都可以遠程工作。”Powertofly的另一位創始人凱瑟琳·紮列斯基(Katharine Zaleski)毫不諱言,自己的網站有清晰社會責任,但這依舊是一門生意,有著清晰的商業模式和市場願景。

而被這兩位人士的商業模式和社會理想所說服的天使投資人並非少數。在現有的投資者名單里,已經包括了一批知名投資機構和個人,比如社會化資訊網站Buzzfeed 創始人約拿·帕瑞蒂(Jonah Peretti), 前華盛頓郵報公司董事長唐納德·E·格雷厄姆(Don Graham),以及紐約本土創投公司Lerer Hippeau等等。目前,第一輪融資金額達到100萬美元。

遠程溝通代替茶水間談話 準媽媽吃準女性人才市場

而創業的起源來自於創始人之一凱瑟琳的一場孕事。

在美國CNN和赫芬頓郵報等美國媒體屆有近10年工作經驗,時任美國在線媒體NowThis News主編的凱瑟琳去年突然懷孕了。她向好友米萊娜訴苦,不知道如何兼顧家庭和每天15個小時以上的工作節奏。隨後,已經當了母親並且正在擔任一家公司首席技術官的米萊娜向凱瑟琳闡述了科技變革賦予的遠程工作的可能性。兩人都覺得這是許多職業女性都需要面對的問題,為這批職業女性服務有巨大的商機。於是,兩個媽媽決定創業,並選擇了兩人都相對熟悉的女性技術人才這個角度切入。

米萊娜解釋了兩人之所以選擇這一市場的三大主要原因。

首先,全球企業對多元化雇員的需求越來越大,但人才庫儲備同質化嚴重。當Facebook,亞馬遜,谷歌(微博)等科技巨頭意識到他們的消費群體並不只是白人男性,而是來自全球各地各種族人群,甚至女性占大多數之際,他們會驚訝的發現自己的在職員工中,女性員工占有比例不超過30%。更好了解消費者心理以及增強多元互動的要求,讓一批科技企業有意識地增加女性員工比例。但是女性技術人才的本地招聘人才庫同質化嚴重,讓科技企業往往難以找到合適符合多元化要求的女性員工。這為女性技術人才在線市場提供了空間。

其二,互聯網時代技術革命帶來產業巨變,加快人才流動。更多企業歡迎跨時區工作模式,而一批國際化企業的跨時區協作需求越來越高。特別是新聞媒體公司,可以通過招收不同時區的雇員,來完成真正24小時的全方面報道和運營。而當下,傳媒行業也是受互聯網革命沖擊最大的重災區,人才流動和更替更為頻繁,因而成為現階段Powertofly最主要的客戶之一。“所有媒體都知道,現在受主流受眾群歡迎的寫手,也許很快就被淘汰,或者需要增加新的技能,也迫使傳媒行業在不斷地尋找新鮮血液(new cool kids),我們可以幫他們在全球範圍內尋找合適的人才”,出身媒體屆的凱瑟琳對記者坦言。

其三,溝通工具成本大幅降低帶來辦公文化革新。一方面是類似智能手機以及互聯網等溝通工具成本的降低,另一方面是金融危機之後,小而美的公司節省辦公開支的需要。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始接受讓部分或全部員工選擇在家辦公的形式,而推動了遠程辦公的接受度。

而當被問到,如果團隊不每天見面是否會疏遠之際, 凱瑟琳表示,其實並沒有。因為通過互聯網,團隊成員依舊可以進行網上“茶水間”談話,講些小八卦。而以前在辦公室的時候,反而所有人都會盯著自己的屏幕,“如果你不小心眼神飄到周圍的人,他會給你很明確地信號,他不想跟你說話。”

女性融資性騷擾頻發 全美女性創投人員僅占11%

那麽,在創業過程中,女性又會遭遇哪些不同於男性的困難呢?

“我們是幸運的,並沒有遇到過性騷擾的事情,但是時不時會聽到朋友說起。曾經有女性創業者去試圖接觸一些創投人士,結果對方就開始動手動腳”,凱瑟琳說到女性創業難的時候難掩憤慨。

不僅在科技企業中女性職業占比相對較少,而且根據Pitchbook的數據顯示,女性創業者人數在過去十年中雖然有所攀升,但絕對占比仍處於弱勢。2013年上半年由女性擔任創始人的初創企業占到所有初創企業的13%,而十年前的比例為4%。

“當性騷擾以及融資難的問題時有發生之後,也讓我們覺得除了應該有更多的女性創業者之外,還應該鼓勵更多的女性創投人士。如果錢總是握在少數男性手中,不平等總是會發生。”而根據全美創投資本協會統計數據顯示,當前創投界的女性職員占比僅為11%,遠低於男性89%的占比。

“也許通過介紹更多的女性技術人才進入科技巨頭會是個好的開始”。數據顯示,在美選擇創業的女性有一批來自於科技巨頭,包括亞馬遜,Facebook,谷歌等等。

米萊娜很自豪地表示,現在在Powertofly的平臺上投遞簡歷的求職女性已經橫跨6大洲,56個國家,236個城市,其中也包括來自中國的就職者。兩位創始人在采訪過程中向我展示著一位遼寧的候選人遞交的簡歷材料,“我們願意幫助發展中國家的女性獲得更多展示自己才華的機會。”

采訪結束之後,凱瑟琳匆匆離開,她說她要陪孩子去遊泳。而遊泳結束之後,她還需要繼續處理一些公司業務,但是不用再回到辦公室來。這是她以前從未想過的生活狀態,“謝謝科技,謝謝這個時代”。


美國地質勘探局:頁巖油氣開采技術導致地震大增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513

美國內政部下屬科研機構地質勘探局(USGS)上周發布新聞稿稱,此前鮮有地震發生的美國大部地區近年來地震活動明顯增加,這並非源於自然的地質變化,而是註入壓裂液這一開采油氣的新技術導致。

USGS的網站上周發布新聞稱,內政部正著手應對壓裂液註入引發的地震。其提到:

近年來,過去很少、或幾乎並無地震發生的美國廣大地區地震活動明顯增加,已引起大量公眾關註,造成對地質構造的傷害。這類地震活動增加,在美國中部地區尤其如此,它並非自然(演變)過程。

相反,地震增多是源於石油與天然氣開采新科技相關的液體註入,該技術能開采此前毫無生產力的油氣儲藏。這種現代開采技術導致采掘油氣的同時產生大量廢水。深度註入這種廢水的方式時而引發足以讓人感知的地震,有時有破壞性。深度註入廢水是已探知地震急劇增加的根本成因。

上述新聞稱,USGS目前正與有關利益方合作開發美國境內誘發性地震的災害模型。該模型可根據能源產量趨勢的變化頻繁升級。USGS的地球物理學家Art McGarr博士認為,人類無法控制屬於自然災害的地震,但可以減少誘發性地震,通過改進地震遙測網絡和獲得壓裂液註入數據的公共渠道,可以在問題初期探查誘發性地震的問題,避免通常規模較小的地震產生更大破壞。

但美國KFOR電視臺報道提到,在美國中南部州奧克拉荷馬州,該州行業協會獨立石油協會的代表Kim Hatfield認為,McGarr以上所說的減少誘發性地震措施實質上沒有幫助,因為“我們沒有科學支持,奧克拉荷馬州長期地質活動活躍,這是我們有許多石油與天然氣陷阱的一個原因。”

該報道還提到,另一家當地組織奧克拉荷馬州企業委員會的公共信息管理負責人Matt Skinner認為,這絕不是政策論著所說的那麽簡單,還要有應對,必須配合行動。

當然,即便地震活動增加與頁巖油開采技術有關系,也不代表後者是罪魁禍首。金融博客Zerohedge展示的以下圖表顯示了奧克拉荷馬州的地震爆發頻率,可以看到2010年以來該州全年地震次數繼續增加,這足以顯示上述應對的緊迫性。

地震,頁巖油,石油,天然氣,美國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人民日報發文警惕金融業過度發展風險:常會導致危機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723

本帖最後由 優格 於 2015-5-28 13:50 編輯

人民日報發文警惕金融業過度發展風險:常會導致危機
作者:
張明


上海陸家嘴金融區。專家指出,如果金融機構的規模在經濟體中比重過大,其引發經濟與金融波動的成本將超過對經濟增長的貢獻。

5月28日,人民日報刊發署名張鳴的文章《警惕金融業過度發展》。文章指出,金融業過度發展帶來的主要風險包括:

首先會導致資產價格泡沫積累,最終使得市場估值上升至實體經濟無法支撐的水平,而資產價格泡沫的破滅通常會導致曠日持久的金融危機與經濟危機。

其次,由於金融監管很難跟上金融業的發展水平,導致金融脆弱性累積,最終可能釀成危機。

第三,如果金融業的發展明顯脫離實體經濟,其融資功能將被削弱,將導致大量流動性在金融系統內空轉,而實體經濟融資成本卻居高不下,有時甚至出現大量企業“在流動性的海洋中被渴死”的結局。

文章強調,世界經濟依然處於本輪金融周期的下行階段,去杠桿的壓力猶在。如果世界經濟依舊增長乏力,那麽,過去幾年在充沛流動性與強烈的風險偏好下快速上漲的全球股票等資本市場,就可能面臨重要調整,甚至釀成新的危機。讓金融業由過度發展轉變為平衡發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全文如下: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最近指出,如果銀行與其他金融機構的規模在經濟體中比重過大,金融業引發經濟與金融波動的成本將超過其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目前,美國、日本等發達經濟體金融部門的發展已露出過度的跡象。

金融歸根結底是要為實體經濟服務的。從長期看,脫離了實體經濟的金融市場猶如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很難真正創造價值。從歷史來看,金融業過度發展,在很大程度上體現為信貸同國內生產總值的比率過高或以房價為代表的資產價格過高。事實上,信貸同國內生產總值的比率和房地產價格,正是目前用來衡量金融周期的主要指標。金融周期的時間一般長達10余年甚至更長,顯然一個完整的金融周期的長度大大超過經濟周期。在金融周期的波峰階段,通常會出現金融業過度發展的狀況。

金融業過度發展帶來的主要風險包括三個方面。

首先它會導致資產價格泡沫積累,最終使得市場估值上升至實體經濟無法支撐的水平,而資產價格泡沫的破滅通常會導致曠日持久的金融危機與經濟危機。上世紀80年代末日本泡沫經濟與本世紀美國次貸危機都是典型的案例。

其次,由於金融監管很難跟上金融業的發展水平,因此,大量的監管不足或監管真空導致金融脆弱性累積,最終可能釀成危機。例如,在美國次貸危機爆發前,證券化產品發展過快,導致對相關風險難以進行準確評估,加上監管又非常寬松,以至於成為危機傳染的渠道,甚至是危機的放大器。

第三,如果金融業的發展明顯脫離實體經濟,其融資功能將被明顯削弱,這將導致大量流動性在金融系統內空轉,而實體經濟融資成本卻居高不下,有時甚至出現大量企業“在流動性的海洋中被渴死”的結局。

值得註意的是,盡管國際金融危機的爆發與金融業的過度發展密切相關,但金融業的規模或重要性並未因此有明顯下降。相反,隨著發達國家集體實施量化寬松政策,金融業繼續,甚至進一步以超過實體經濟的步伐擴張,這很可能會埋下新一輪金融危機的種子。目前距危機爆發已有7年,但發達經濟體甚至世界經濟的增長速度依然顯著低於危機前,長期停滯成為困擾各國的現實問題。相比之下,全球資產價格在過去7年卻快速上漲。其原因是,量化寬松釋放的流動性並未真正進入實體經濟,而是進入了股票等金融資本市場,從而形成一種正反饋機制。

展望未來,世界經濟依然處於本輪金融周期的下行階段,去杠桿的壓力猶在。如果世界經濟依舊增長乏力,那麽,過去幾年在充沛流動性與強烈的風險偏好下快速上漲的全球股票等資本市場,就可能面臨重要調整,甚至釀成新的危機。讓金融業由過度發展轉變為平衡發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來自人民日報;原文標題為《警惕金融業過度發展》)
格隆匯聲明: 本文為格隆匯轉載文章,不代表格隆匯觀點。格隆匯作為免費、開放、共享的16億中國人海外投資研究交流平臺,並未持有任何公司股票。

iPhone 6S又悲劇了:機身溫度高導致相機罷工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9/4692267.html

iPhone 6S又悲劇了:機身溫度高導致相機罷工

環球網 2015-09-28 17:13:00

隨著iPhone 6s的出貨,問題也越來越多的被曝光出來。近日,有不少國外網友紛紛吐槽,6S機身溫度太高,以至於相機無法正常工作。

隨著iPhone 6s的出貨,問題也越來越多的被曝光出來。近日,有不少國外網友紛紛吐槽,6S機身溫度太高,以至於相機無法正常工作。

不少國外網友在Reddit表示,iPhone 6S運行一段時間後,開啟攝像頭會出現閃光燈無法使用的情況,而這個問題在機身溫度冷卻後會自行消失。

此外,有網友還表示,iPhone 6S出現閃光燈無法用時,機身溫度在39度左右。相比驍龍810來說,iPhone 6S這個溫度絕對不算高,會出現這一問題還這是出人意料。

目前受影響的用戶數量還不清楚,蘋果也還未給出官方答複,環球科技持續關註報道。

編輯:顧蓓蓓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一億人口跨省流動 遷移導致養老壓力失衡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0/4695162.html

一億人口跨省流動 遷移導致養老壓力失衡

一財網 王羚 2015-10-10 15:14:00

這種人口遷移流動狀況導致了目前養老保險的不公平:經濟越發達的地區,吸引了更多更優質的勞動力流入,繳納養老保險的人數更多,養老壓力相對更低;而經濟越落後的地區,更多勞動力流出,繳納養老保險的人數減少,老年撫養比更高,養老壓力更大。

目前,全國約有一億左右的人口在跨省流動,其中九成以上是勞動年齡人口。這種不平衡的人口遷移流動使得人口凈流入地和凈流出地的老齡化程度差異較大,給就業、養老帶來了巨大的壓力。今天舉行的“人口、勞動力流動與空間集聚”全國學術研討會探討了這一困局,並提出了盡快提高養老和醫療保險統籌層次等建議。

生育、死亡、遷移是人口變化的三大主要特征。由於生育、死亡的變化相對穩定,中國未來人口變化更多取決於遷移。根據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2010年全國跨省流動人口數量為8587萬,約占總人口的38.8%。南開大學經濟學院人口與發展研究所所長陳衛民認為,跨省流動人口正在持續增加中,2014年全國跨省流動人口數量估計達9830萬人。

對跨省流動人口進行分析可以發現,90%以上流動人口是勞動年齡人口,65歲以上的人口僅占1.32%。

大量勞動年齡人口的遷移流動直接影響了各個省市的老齡化程度。廣東、上海、浙江、北京、江蘇等人口凈流入地的老齡化程度因此減輕,同時河南、四川、安徽、貴州等人口凈流出地的老齡化程度加劇。

以變化最顯著的上海為例,如果不計入人口的流入,2010年上海的老齡化將從10%左右上升到16%;老年撫養比從12%上升到21%。

這種人口遷移流動狀況導致了目前養老保險的不公平:經濟越發達的地區,吸引了更多更優質的勞動力流入,繳納養老保險的人數更多,養老壓力相對更低;而經濟越落後的地區,更多勞動力流出,繳納養老保險的人數減少,老年撫養比更高,養老壓力更大。數據顯示,2013年制度撫養比最低的後幾位省市都是人口凈流入較大的省市,而制度撫養比高的省市多為人口凈流出的省市。

陳衛民認為,鑒於勞動力流動對流出地和流入地社會保障制度的不同影響,我國的養老社會保險需要繼續提高統籌層次,直至實現全國統籌。由於醫療社會保險統籌層次更低,絕大部分是地市級,提高醫療保險統籌層次更具有緊迫性。

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研究員王廣州認為,要高度重視遷移對家庭的影響。因為絕大部分人口流動時,不是以家庭為單位的。隨著這樣的遷移增多,越來越多老年人口的子女不在身邊,老年留守問題日益突出。尤其對於1億多獨生子女家庭來說,養老問題將成為更加嚴峻的挑戰。

陳衛民建議,作為對策,一方面需要調整養老資源配置,增加人口流出地的養老服務供給,另一方面應從制度和政策上鼓勵和支持家庭流動,維護和增強家庭的養老功能。

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陳友華分析,中國正在進入城市化的第二個階段,即人口流動從中小城市向大城市集聚。大量人口跨省流動,集聚到北上廣等大城市,不可避免地出現大城市病現象。

陳友華認為,移民是城市活力所在,各相關政府部門不應因為大城市病就排斥移民,而應該采取更加包容、公正的政策來讓更多的人分享城市建設的成果。

編輯:李秀中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