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孫宏斌與王健林世紀大交易的八個懸念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710/164057.shtml

孫宏斌與王健林世紀大交易的八個懸念
一勺言 一勺言

孫宏斌與王健林世紀大交易的八個懸念

最簡單的東西是最昂貴的。

來源 | 一勺言(ID:yishaoyan2014)

作者 | 一勺君

七月十日,上午十點,大家都集體為兩個男人懵逼了。

融創中國主席孫宏斌與中國首富王健林聯手搞了一個世紀大交易,如下圖:

81.webp (1)

最簡單的東西是最昂貴的。

這份賬面價值632億元的合同,用的是平生所見最簡約的文字描述,符合中國首富王健林的一貫作風。

總之,王健林,賣了。孫宏斌,買了。

信息保密工作做的相當不錯。字里行間,你看到了什麽?

一勺言有四個判斷,四個懸念,一個一個說說。

一,先定性。這筆世紀大交易,不像是一個深思熟慮的產物,更像一個「突然的自我」決定。

原因是,在過去半個月里,王健林還高調出席了兩場萬達文化旅遊城的活動。6月29日,哈爾濱萬達城開業;7月9日,萬達貴州丹寨小鎮扶貧啟動,而萬達在貴州同樣有一個萬達城正在運營,此次並未出現在交易名單中。

迄今,萬達一共布局了16個萬達城,有6個開業。包含最新的昆明與濟南萬達城。

但是,還有西安,天津,海口與惠州,尚未正式摘地。

82.webp

從這個半年會議表態即可看出,萬達的出售決定,更像是進入6月後的突然之舉。

二,交易有跡可循,但實在開腦洞。

5月底,一勺言之前曾經寫了一個萬達城的解讀文字,一直沒有發布。7月1日,就在哈爾濱萬達城開業後兩天,萬達的朋友說,稿子要推遲到7月10日後發,最近公司要求延期與王健林密切相關的推廣。

現在看,7月1日原來是一個地產業世紀大交易的大日子。可是,誰能想到會是這樣一個局面呢?

三,交易金額巨大,兩大男神聯手上頭條。但是,交易前景能否真正推進下去,不要過於樂觀。

融創的凈資產不足400億元,這次交易金額超過了他的凈資產,占到了總資產2932億元的21.5%,妥妥構成了重大資產交易,根據融創的公司章程與相關法律文件,貌似必須得過股東大會這一關。

融創目前停牌了,還不知道投資人對這筆交易的真實看法,用腳還是用手投票,不得而知。如果大家擔心過於激進,股東大會上會有很多反對票湧出。

四,萬達方面,也可能面臨一個重大的資產交易障礙。

目前納入交易清單的13個萬達城,絕大多數還沒有交付運營,即使交付的萬達城中,還有相當體量仍處於建設狀態。而且,像濟南萬達城、昆明萬達城等,有的剛剛與政府簽署投資協議,有的尚未開工。

與融創的交易,會不會觸發與政府當初簽訂的投資協議中的違約責任條款,目前還不得而知,這要視具體的投資協議而定。

在交易中,萬達用「四個不變」來打消地方政府的顧慮,也是為了安慰那些萬達城的業主。這讓我想到了當日中國恒大從「水,油、面」的撤退,也曾由此承諾。但是,效果如何,不好說。

一些地方政府會不會公開站出來,反對這筆交易?大概率不會,因為地方政府一般不會如此風格行事。

但是,這樣的交易,難免會損傷萬達的商譽,以及在地方政府中的信心與信用。作為商人,買賣自由,但王健林應該對此有心理準備。

五,投資人會擔心一個問題:相當一些萬達城,剛剛簽約,相關的土地手續、規劃程序,按照慣例,都需要相當一些時間來推進,可能都還沒有完全完成。

在這種情況下,融創花費近300億元收購,會不會買到一些有法律「瑕疵」的資產,值得擔心。

而且,這筆600多億元的交易,需要在7月31日前完成詳細協議,並盡快交割,完成支付,時間並不站在孫宏斌的一方面。

融創團隊的盡職調查,時間夠麽?

89b5e5cdf4874635832a47537088d234_th (1)

六,336億元,收購76個星級酒店。王健林一舉脫手,孫宏斌是否甘心?

作為重資產的代表,酒店業態,是地產商唯恐避之不及的資產類別,但是,它們的存在,是萬達對當地地方政府的承諾,而後者通常都會比較喜歡酒店。

作為高周轉的愛好者,孫宏斌歷來並不喜歡酒店資產,但是,一勺言認為,這是他接盤萬達萬達城的必要代價,否則這個交易可能根本就不會發生。酒店在上市公司的資產池子里,因為每年折舊比較大,所以喜歡財技重於情懷的的地產商都不會喜歡。

孫宏斌接下來了,萬達酒店發展很開心,股價一飛沖天,但是融創的投資人買賬否?

七,如果這是一筆面向輕資產轉型的交易,我會為老王點贊。萬達在過去數年完成的「去地產化」與「輕資產轉型」,大象轉身,是過去20年罕見的成功案例。

但願我的前六點評論是不準確的,融創與萬達進行的是一場互補性的交易,王健林願意讓孫宏斌當他的業主,作為老孫的資產管理方。

倘如此,這當然是一筆漂亮的交易,值得祝福。

八,聯合公告的最後一點頗有深意。

是這麽說的:雙方同意在電影多個領域全面戰略合作。

這句話里,信息含量太大了,至少有四層意思。

1,安慰融創。那些萬達廣場,萬達繼續負責建設運營,而萬達院線會繼續支持你。

2,暗示融創,等孫宏斌當上了樂視影業的頭把交椅,未來的樂視影業,會得到來自萬達電影的強力支持。賈躍亭,不再是萬達未來電影合作的談判對象。樂視拍出來的電影,王思聰會在微博里挺你,萬達院線會在排期上傾斜。

3,除了電影,萬達會有很多有料的東西,來支持融創。具體有什麽,盡管放開去想

世紀大交易 孫宏斌 王健林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4436

从乐视到万达,176天花掉1000亿,孙宏斌的底气从哪来?

http://www.xcf.cn/jrdd/201707/t20170713_781109.htm

在万达商业力求降杠杆的时候,资产负债率比万达商业还要高的融创中国似乎还在铆足劲加杠杆,两大地产巨头对行业的走向判断似乎出现了分歧。

来源:新财富杂志(ID:newfortune)

作者:符胜斌

孙宏斌再一次上了“头条”,只是,这次的对手从贾跃亭换成了王健林。

2017年7月10日,万达商业和融创中国发布了一条联合声明,融创中国将耗资约630亿元收购万达商业13个文旅地产项目91%的股权和76家酒店,其中文旅地产项目295.75亿元,酒店项目335.95亿元。这笔交易不仅是融创创立至今规模最大的一笔交易,更是中国地产行业颇具影响力的事件。

对孙宏斌而言,2017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对融创而言,2017年则是其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从年初150亿元投资乐视,到5月份耗资100亿元收购天津著名烂尾楼天津星耀80%股权及债权,再到近日豪掷630亿元接盘万达商业地产的13个文旅地产项目和76家酒店,半年之内,孙宏斌在并购业务上的投入将近900亿元。再加上60亿元鏖战金科股份、26亿元入股链家,孙宏斌在2017年的并购动作犹如北京最近的雷暴雨天气,狂风巨雷、骤雨似箭。融创作为香港上市公司,截至目前的市值也不过577亿港元(约合500亿元)。其在短期内发起如此高额、频繁的并购,孙宏斌的底气来自于哪里呢?

各取所需的交易

对万达商业而言,通过交易可以处置其大部分核心优质资产,比如万达商业共有90家酒店,此次一次性出售了76家;15个文旅地产项目卖了13个,朝王健林提出的“轻资产”运营方向又迈进了一步。并且,根据王健林的安排,通过资产出售获得的630亿元资金将会全部用来偿还债务,万达商业的财务状况无疑将会得到改善。

截至2017年3月底,万达商业总资产7712.64亿元,总负债5446.03亿元,资产负债率为70.61%。如果剔除1368.33亿元销售预收账款,其资产负债率又将进一步下降。万达商业剩下的约4078亿元债务中,带息债务主要是210亿元短期借款和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1388亿元长期负债,以及867亿元应付债券,三者合计2465亿元。万达商业在获得630亿元现金后,预计会把这笔资金主要用于赎回应付债券,此举不仅有助于消弭前期市场上的债券出售风波,稳定军心,而且将进一步改善万达商业的融资环境。

对孙宏斌而言,通过收购万达商业的核心资产,融创中国在中国地产行业的地位和影响力将大大增强。2017年上半年,融创中国实现合约销售金额1118.4亿元,同比增长89%。市场预测融创中国全年有望实现3000亿元合约销售额。即便如此,融创中国也只能位居碧桂园、恒大、万科之后。但若融创中国完成对万达13个文旅地产项目的收购,土地储备大大增后,2017年及以后中国地产行业格局如何尚未可知。

更有意义的是,融创中国通过和万达的联姻,后续发展可望获得源源不断的支持。正如联合声明所言,在保持地产项目“四个不变”的同时,万达和融创中国还会在电影等多个领域开展合作。联想到融创中国年初对乐视的“火线救援”,双方的合作想象空间一下子就打开了。

融创中国和万达的合作,是双方各自贯彻发展战略的举措,各取所需。不过,交易一经公开,市场上比较普遍的担忧是,孙宏斌在连续完成2次百亿以上规模的收购后还有能力拿出630亿元的收购资金么?尽管孙宏斌表示融创中国现在账面上有900亿元的现金,此次与万达交易是用自有资金,但企业经营的常识告诉我们,任何公司都不会把所有的现金放在一笔交易上,企业还需要购买土地、结算业务、支付借款本息等。孙宏斌的900亿元够用么?

紧绷的资金链

表面上看融创中国近几年还能保留不菲的现金余额,尤其是其2016年还录得近400亿元现金余额,较2015年大幅增加。但仔细分析增加原因可知,融创中国2016年的借款金额达到了932亿元,几乎为历年之和;债券发行规模189亿元,也达历史新高,并且还发行了约100亿元的永续债。融创中国经营活动(购地视作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并不能覆盖债务本息支出,主要还是依靠外部融资来解决发展资金问题(表1)。

融创中国的这一融资策略,反映在其资产负债表上,就是资产负债率的上升,从2012年到2016年,融创中国的资产负债率走出了一条稳稳向上的曲线(图1,图中数据考虑了客户预收款的影响)。

截至2016年底,融创中国需归还的借款本息余额约为1286亿元,其中,2017需归还387亿元,2018年需归还314亿元。考虑到收购万达商业发生的630亿元支出,融创中国现有的900亿元现金也许不足以满足自身经营活动所需。结合融创中国历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情况,其大概率又需要开展新的债务融资来弥补资金缺口。

融创中国发布的最新公告也显示,万达商业将协调银行向融创中国提供296亿元贷款用于支付收购资金,约占整个收购对价的47%,而万达商业协调银行的方式估计是提供担保。

这也就是说,在万达商业力求降杠杆的时候,资产负债率比万达商业还要高的融创中国似乎还在铆足劲加杠杆,两大地产巨头对行业的走向判断似乎出现了分歧。2016年融创中国的资产负债率就已接近80%,2017年又进行了3次将近900亿元的并购,其资产负债率又将会达到怎样的水平?

收购的勇气

如果把眼光放得更加长远一点来看,万达商业此次转让的13个文旅项目,虽然占地面积高达5897万平方米,但投资成本也不小,每个项目投资的都在百亿元以上,13个项目投资总额高达5040亿元,未建成项目的计划投资额在4000亿左右(表2)。

对于未建成项目,比如投资额500亿元的海口万达文旅项目、投资额630亿元的济南万达文旅项目等,融创中国在接手后还需要进一步筹措资金才能完成。虽然这些资金可以通过项目公司本身贷款来加以部分解决,但如何协助项目公司获得这些贷款,如何弥补建设资金缺口,这对资金链本已紧绷、体量不大的融创中国而言,无疑是一个重大考验。

历史上看,融创中国似乎并不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情况。对于如何解决因并购引起的巨额资金需求问题,孙宏斌似乎成竹在胸。

2011年和2013年这两个年度,融创中国的经营情况并不差,比如2011年实现销售收入106亿元,较2010年增加近40亿元,2013年实现销售收入308亿元,较2012年增长100亿元。但在靓丽的业绩下,融创中国面临的处境同样是资金状况日益捉襟见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2011年和2013年进行了两个大的并购:2011年耗资14.5亿元收购北京融创恒基地产有限公司50%股权;2013年耗资79.96亿元与绿城房地产集团合作,而且2013年的并购耗资总额在150亿元以上。

但融创中国并没有因此而“倒下”,而是以较快的速度修复了资产负债表,比如201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较2011年增加近110亿元,极大缓解了经营紧张的局面。孙宏斌采用的解决办法主要还是其以快打快的经营风格。

房地产企业的资金流入主要是靠物业销售和外部融资(债权性和股本性),资金的流出则主要是购买土地和偿还即期债务。因此,要维持资金的平衡,从经营上看,需要确保物业销售现金收入尽可能地能覆盖住购地支出和银行债务本息净偿还额,最大限度地减少债务性融资。在这其中,提高存货周转率是一条有效的解决办法,这点在融创中国经营策略上体现得尤为突出。

融创中国在拿地后,其设计、开发、销售、工程四个部门快速并行联动,以最快的速度完成销售,回笼资金。融创中国的存货周转时间为2年左右,这意味着其从拿地到实现完全销售一般需要2年时间。而以开发速度快著称的万科,其存货周转时间在三年左右。快速周转的资金,颇为有效地解决了融创中国的资金紧绷问题。

万达商业的13个文旅地产项目,表面上是多种商业元素的综合体,但仔细分析其构成,本质上仍是住宅。5897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中,可销售面积为4973万平方米,占比高达84%,这些可销售物业的业态主要是住宅和写字楼等。可以预见的是,孙宏斌在获得这13个文旅地产项目后,将会将其快刀式的运作策略植入这些物业,尽快回笼资金。

就收购成本而言,由于无法确切得知万达商业此次出售13个文旅地产项目的占地情况,无法对融创的收购成本做出准确分析。但根据公开信息,截至2017年上半年,万达商业累计土地储备7332.6万平方米,土地购置成本仅1346元/平方米,而万达商业的土地储备主要是文旅地产项目的土地。由此大致可以判断,融创中国以不到300亿的价格获得了万达商业7332.6万平方米土地储备中的大部分。

与上述数据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融创中国的土地获得成本。根据融创中国年报,其2016年新增的5394万平米土地储备中,68%来自收购,收购成本约595亿元。

土地收购价值是一方面,就文旅地产项目而言,另一个更有价值的地方在于,房地产建设项目规划的批准、拆迁和建设。万达商业此前已在13个文旅地产项目上投入了大量的人财物、时间及各种资源,项目才能得以获批和开工建设。孙宏斌此番接手后,省去了大量的项目开发前期准备工作,对其而言,无疑又是一个利好因素。

对自身经营能力的自信、较低的收购成本,以及无需开展大量的项目前期准备工作等或许都是孙宏斌敢于出手收购的勇气所在。尽管如此,孙宏斌此次却面临着不同的环境,想必也并不轻松。

首先是业态的不同。孙宏斌所擅长的是住宅地产运营,此次收购的13个文旅项目和酒店,除了有部分住宅业务之外,主要是商业地产,典型者如酒店,其经营逻辑和方式与住宅地产截然不同。孙宏斌快刀式的运作,显然不太适合于文化旅游项目开发和酒店经营。

其次是形势不同。过去数年是中国房地产行业的黄金时代、白银时代,与当下的市场相比,犹如冰火两重天。这又对快刀式运作的策略产生了重大影响。

一方面,资金并不宽裕,另一方面,行业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此时的孙宏斌想必承受着巨大的收购和转型压力。对孙宏斌而言,最大的挑战无疑是时间,其需要时间去消化、整合收购的业务,但自身的资金情况、行业变化等,都无法给其充足的时间,二者之间存在很大的矛盾和冲突。如何化解二者之间的矛盾,将成为孙宏斌首要挑战。

突围之路

机会总随着压力而来。孙宏斌在接手王健林的核心资产后,自身腾挪的空间也大大增强。在笔者看来,孙宏斌仍有足够的办法来消化吞下的“食物”。

从短期来看,融创中国主要是解决资金缺口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有:逐步加大永续债发行力度(其2016年发行100亿元永续债或许是开端);或继续发行信托产品;或在资本市场上实施“供股”计划,做厚股本;或者发行REITS证券,对收购的资产分类实施证券化。

在自身努力的同时,融创中国还可以联合其他战略投资者收购万达商业的资产。由于融创中国并未公布具体的交易架构,孙宏斌是否会联合其他投资者收购万达商业的地产尚不得而知,但不应排除这种可能性。比如,会不会联合相关资产管理公司实施收购?或者收购后剥离部分资产、转让部分项目股权等,典型者如酒店业务。

在地产业务之外,万达集团和乐视在电影、文化等产业合作上还有着很大的想象空间。比如,孙宏斌会不会通过利用上市的万达电影来减轻自身的财务压力等?

从佳兆业到乐视再到万达,孙宏斌一次次扮演着“拯救者”的角色。从佳兆业的铩羽而归,到乐视的水火煎熬,孙宏斌这次的并购会不会给市场以“惊喜”呢?在完成对乐视和万达商业核心资产的收购后,融创离一家纯粹的住宅地产公司就越来越远了,令人难以对融创中国是家什么公司做出一个准确的定义。在此背景下,孙宏斌会不会把融创中国变身为控股型上市公司,在其下面控制着若干上市的业务板块,从而形成与联想控股类似的架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4598

孫宏斌發聲支持賈躍亭:老賈手上還有好牌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07-16/1128468.html

7月16日,樂視超級汽車通過微信公眾號發表《關於個別媒體把樂視汽車駐美辦曲解為YT美國的家的聲明》。聲明稱所謂的賈躍亭私人房產並不屬於賈躍亭個人,而是樂視汽車生態美國洛杉磯駐美辦兼接待辦。

樂視超級汽車表示,該處房產也是樂視汽車中國高管來美出差,以及常駐美國的樂視汽車員工住所。賈躍亭不僅沒有在美國安家,也沒有任何美國私人房產。賈躍亭自2013年到美國進行汽車創業以來,從未有任何家人到此處度假居住。

此外,樂視還表示,由於汽車研發制造需要大量資金,樂視汽車已經把上述房產全部質押,所有資金全部投入到汽車研發中。

當天,孫宏斌在朋友圈轉發該聲明,並評論稱:“這里是我住過兩次的地方。老賈手上還有好牌,老賈還年輕,我們應該有寬容失敗的環境和氛圍,我們應該支持老賈這種義無反顧的企業家精神。不蓋棺不定論。支持老賈。”

(來源:第一財經,原標題:孫宏斌回應賈躍亭美國“豪宅”:住過兩次,系樂視駐美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4601

對話孫宏斌:站不起來的人,都是自己把自己打趴下的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717/164162.shtml

對話孫宏斌:站不起來的人,都是自己把自己打趴下的
盒飯財經 盒飯財經

對話孫宏斌:站不起來的人,都是自己把自己打趴下的

創業如逆水行舟,風平浪靜只是童話,沖突才是常態,要麽能駕馭沖突,要麽讓沖突碾壓。

來源 | 盒飯財經(ID:daxiongfan

作者 | 何伊凡

不斷“買買買”的孫宏斌近來占據了不少財經和科技頭條,以至於有網友調侃稱,投資圈有了新輪次:天使輪、A輪、B輪、C輪、BAT輪、PRE-IPO、IPO、孫宏斌輪。孫宏斌的來路是什麽?他與柳傳誌的恩怨和解到了何種地步?他為什麽又斥巨資接盤萬達酒店?本文由盒飯財經(微信ID:daxiongfan)授權創業家&i黑馬發布。

眼前這個人,不像剛完成632億交易的梟雄。

他穿著一件橫條紋圓領短T恤衫,只有一半紮在藍色牛仔褲里,頭發淩亂,眼中布滿血絲,就像你在炎熱夏日的晚上,隨便可以在街頭遇到的疲倦中年人。他拉開門,客氣地將我讓進房間,客房內只有我們兩個,他自己動手倒水,拿出煙,坐下前,輕輕打了個哈欠,向椅背一靠。

這是北京CBD附近一家五星級酒店套房,他與團隊都住在這里鏖戰——酒店離萬達廣場很近,如果他想去拜訪王健林,只需要十五分鐘。

融創中國董事會主席孫宏斌有一千個理由拒絕接受采訪。

他本來幾乎從不站在聚光燈下,現在又是在風口浪尖,更需要低調潛行。

見面之前,他剛結束了一個電話會議,還沒開始聊,又有幾個電話進來,他稱呼其中一個打電話者為“董事長”,又間或稱其“大哥”,“您辛苦了,辛苦了,都沒問題,都可以”,他用濃重的山西口音說。

打電話來的是王健林。

我用一個名字就敲開了他的門:柳傳誌

當孫宏斌再次成為焦點,這個焦點卻引出另一段陳年舊事,即他與聯想之間的恩恩怨怨。每個故事都需要一個開頭,孫的故事,就是從那里開始的。

目前流傳版本大多如出一轍:27年前,孫宏斌是有血性,做事出格的“叛逆者”,而柳傳誌則精心布局,老謀深算,雙方處於接近勢均力敵的狀態,最後柳將之送進了監獄。現在,柳傳誌則成了被他征服的人之一,孫宏斌今日之成就,動力就來自於隱藏的“不甘心”情結之下。

看似邏輯嚴密,但與我所了解的柳傳誌和孫宏斌均相差較大,他們都被臉譜化了。

創業如逆水行舟,風平浪靜只是童話,沖突才是常態,要麽能駕馭沖突,要麽讓沖突碾壓,柳傳誌與孫宏斌,都是處理沖突的高手,在情感、權力、大是大非面前,他們如何把握分寸,怎樣看待彼此?如今拉開了更長時距,他們是否願意聊聊?

我通過私人關系向兩人都發出了訪談邀約,發出最後一刻,又加了一句:您可以拒絕這個采訪,但如果接受,希望所聊的沒有套路,只有真相。

沒想到,一天之內,兩人全見到了。

現在,孫宏斌就坐到面前,這是一個看起來謙和,拙於表達,但實際異常機敏,富於決斷力的人,他會沒有套路嗎?

“都是扯淡”,這是他說的第一句話。所謂扯淡,指關於他和柳至今仍心有裂痕,以及種種相關傳言。

“其實我覺得和柳總的關系,已經可以蓋棺定論了。我有今天,特別感謝他”,提到柳時,他下意識把身子直了一下,“柳總這些年對我算是亦師亦友吧。”

頓了一下,他換了個詞,“有時候覺得像長輩一樣,亦父亦友。有些人胡編亂造,不認識我,也不認識他,(人家這麽說)這也沒什麽好辦法。”

現在,孫宏斌與柳傳誌之間還常有家庭聚會,一起吃飯,有親密的私人交集。

1.webp (1)

圖註:孫宏斌

“我這個人比較性情,不是你說我好我就好了,你說我差就差了,別人願意說什麽就說什麽吧。我確實不是特別在乎自己的形象,可能本來形象也不好,只是有些人太不負責任了,亂寫亂說亂演繹”,他點了一根煙,“對柳總很不公平。”

他自述柳傳誌對他的支持一直持續到現在,就在前幾天,柳傳誌與聯想控股高管赴天津,還帶著孫宏斌一起見了一些領導,探討在天津的合作意向。

提起當年在聯想那段經歷,他略有些含糊。說自己很年輕的時候有些教訓,這對那個年紀來說特別好。雖然有很多事(入獄)肯定是不願意經歷的,但過程還是很有意義。

這是他強悍個性的小註腳。“我那時年輕氣盛,這件事本身,就是帶著一群年輕人,想幹事,也沒想幹什麽壞事,結果過激了。”從他的角度,如此定義此事,“如果重來一次的話,說不定還會這樣。”

他特別理解柳傳誌當時的做法,因為“柳總這個人,聯想比他的命還重要,在當時情況下他如此反應,也完全符合他的性格,更符合他對聯想的感情。”

柳傳誌常言:“不生事,不怕事,天下無事;能善人,能惡人,方能正人。”

能善人,是所謂菩薩心腸,能惡人,是所謂霹靂手段,兩者必須相輔相成。縱觀聯想發展史,從當年進出口許可證難題、聯想橋四通橋冠名、香港聯想危機、楊元慶與阿梅里奧的沖突等種種困境,他所呈現出的“能善人”與“能惡人”之法,何時該“霹靂手段”,何時該“菩薩心腸”,幾乎可以成為一部“沖突”教課書。

在柳處理與孫的關系上,完整體現了這一點。

同日,我在融科資訊中心拜訪了柳傳誌。他認為,當年情況是“孫要從一個大船里面造一只小船出去”,“那怎麽能行?破壞力會很大,當然這涉及到分量問題,就像一個人每天吃半斤飯,這里面有一兩是有毒的東西,分量不大,但危害性很大,主要是這個問題。”

柳以愛才、識才、善於培養人才著稱,但若有人觸犯其原則與底線,他也會立刻施以霹靂手段。

關於孫宏斌當時在聯想的位置,外界有一種誤讀,認為他位高權重,已隱隱可以與柳抗衡,但多位“聯想系”舊人透露,當時還是老同誌全面掌權,而提拔年輕幹部的過程中,郭為都要比孫宏斌地位高多了,孫宏斌只是一個市場二部經理。

一位與孫同時代的聯想人回憶,“假設當時聯想有100斤重,孫的分量大概最多5斤左右,柳根本犯不上算計。”

孫的崛起是柳刻意栽培的結果。新老沖突之中,他明確站在年輕人一邊,還為孫宏斌搬走過路上的障礙。

“那時候在聯想,柳總很看的起我”,孫宏斌告訴我,“柳總當時說:人有三種,第一種,自己能幹成事的;第二,能帶著一群人幹成事的;第三,能審時度勢的,一眼看到底。最後這種人很少,小孫是其中之一。當然,他也批評我,做事不留余地。”

這與柳傳誌在他辦公室內對孫宏斌評價幾乎如出一轍。他告訴我,孫宏斌有三個最大優點:第一點有極強的上進心,不是一般的強,是極強。第二,有非常強的堅韌性,打倒了再爬起來,這很了不起,第三有一眼看到底的能力,能判斷一件事做與不做的關鍵在哪兒。

“就是有一點啊”,他笑著說,“小孫這個人,做事沒有留余地,他的風格就是往前沖沖沖,這是性格使然。”

3.webp

圖註:柳傳誌

柳傳誌覺得,民營企業家五彩繽紛,有人願意沖,有人保守點,都應該支持,但沖的時候你別踩了底線,“這事咱們一定要說清楚”。

什麽是柳傳誌心中的底線,聯想所倡導的“企業利益第一”肯定是一條

1990年代初,柳傳誌大量時間花在香港聯想時,孫宏斌突然發力。1990年5月28日,孫被警方羈押,7天後被逮捕,25個月後判決,主審法院判決“挪用公款”罪名成立,刑期五年。

孫宏斌並未上訴,接受服刑。這段往事多有記錄,無需贅言。

我們先暫時離開2017年的北京,將鏡頭拉回1994年3月。在一個飯店,柳傳誌和孫宏斌又見面了。

此刻,孫宏斌人生中最黑暗的日子快走到盡頭,他即將出獄,有一定自由活動機會。他來北京為監獄買東西,通過還在聯想工作的一個同事,要約柳傳誌出來吃飯。

柳傳誌居然答應了。

1994年的聯想已創業十年,柳傳誌成了中關村明星。這一年2月14日,聯想集團有限公司在香港主板上市,3月成立微機事業部,柳傳誌一面將楊元慶推到最前線,一面向科學院提出改制方案,最終員工取得35%的分紅權。

4.webp

圖註:1994年,聯想在港交所上市,中間為柳傳誌

諸事纏身,光環籠罩,同時也有內憂外患。這種情況下,他依然決定見一下尚未刑滿釋放的前員工孫宏斌。

孫宏斌回憶,那一次見面,倒也沒什麽尷尬的,自己是誠心誠意認個錯。“他為什麽還願意見我呢?大概覺得我這人還不錯。即使在那個事情發生之後,他對我也很欣賞,柳總這種地位,不是我想和他走得很近,就能走得近的。”

除了認錯之外,他也沒繞彎子,希望柳能支持他東山再起。

“我也知道他會支持我。我的頭當然不願意輕易低下去,但明白自己當年太年輕,不懂事,我和柳總說,最重要是看我以後能不能吸取教訓”。

當日同席的人還有聯想元老李勤,柳傳誌端起酒杯,觀察著這個曾經的愛將。彼時,他50歲,孫宏斌31歲,這並非一次身份對等的交流,而是長輩與晚輩之間的談心。

他在里邊沒有自暴自棄,還想學好,出來繼續做事,這點很不錯。”柳傳誌回憶。當年也有一些出獄後的前員工,找柳傳誌希望回聯想工作,但孫宏斌就是想去外面闖蕩。

孫在獄中情況,其實柳已大體了解,知道他給勞改局的《北京新生報》寫了很多文章,通過寫稿,賺得了不少分數,獲得減刑一年兩個月。

柳傳誌欣賞生命韌性特別強的人,有一次他曾和朋友開玩笑,請大家猜他最敬佩的人是誰。“他們誰也想不到”,柳傳誌說,不過其答案確實出乎很多人意料,這個人居然是劉曉慶。原因是劉曉慶坐牢時,堅持鍛煉身體,學英文,一圈圈地跑步,出來依然活得很好。

“這真的是一種力量”,柳感嘆,他本人性格就極為堅韌,對堅韌之人,有天然的欣賞。

5.webp

圖註:柳傳誌

如有必要,柳傳誌面對競爭或平息沖突時手段果決,而他一直又對傳統知識分子價值觀心存敬畏,例如孝道,誠信及謙虛等美德。當聯想是一家小公司時,他可以為了公司利益寸土必爭,分毫不讓,當聯想逐漸從小雞長成了鴕鳥,他反而更擅長用小雞的視角去看別人。

此刻面對孫宏斌,霹靂手段已經釋放過了,他再次動了菩薩心腸。

柳傳誌記憶中,聯想曾無償給了孫宏斌20萬“安家費”,用來解決他的生活問題,還借款給他500萬元,以助他重整旗鼓。

按照孫宏斌的記憶,當時聯想給了他第一筆錢50萬,他創立順馳,做房地產中介業務。這筆錢是按照借款走的,還打了欠條,後來把錢還上了。

1995年初,在柳傳誌和中科集團董事長周小寧支持下,順馳和聯想集團、中科集團成立天津中科聯想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聯想出了500萬,中科出了500萬,孫宏斌又籌了500萬,1998年,孫買回了聯想與中科的股權。“當時柳總出這筆錢,本來就是為了支持我。”

2003年,順馳準備上市,但孫宏斌曾經入獄的經歷是一大障礙,因為此汙點,他很難在順馳獲得董事席位。2003年2月19日,孫宏斌向北京市海澱區人民法院提出申訴,要求取消原判。鑒於此事緣起於當年的案件,孫宏斌向柳傳誌報告了此事,希望得到柳傳誌和聯想的理解。柳傳誌愛才,聯想表示,孫宏斌個人提出申訴,司法機關依法調查處理,聯想沒有任何異議。

“這對我很重要。”孫宏斌感嘆。

6.webp

圖註:2010年,融創中國在港交所上市,孫宏斌舉起香檳

所謂時也命也,2004年順馳上市前夜遭遇宏觀調控,上市計劃折戟,直到2010年10月7日,他旗下的融創中國才登陸港交所,這已經是他四闖IPO。

回憶往事,孫宏斌並無唏噓之感,他是一個不會活在過去的人,但所有人都是由自己的過去造就的,柳傳誌大約是他與年輕的自己之間最強的精神紐帶,這或許是他所謂“亦師亦父”的真意。

“站不起來的人,都是自己把自己打趴下了,人的經驗是怎麽來的?經歷多了之後,自然就想明白了,你從逆境中會學的更多一些,在順境中總結的東西都是不對的,”他站起身,走到窗前,“你看柳總,經歷過多少風浪。”

孫宏斌每年都會和柳傳誌交流幾次。有時候需要支持,有時候想不明白,還有需要理一下思路的時候,他都會去找柳請教。

例如樂視的事情,有一次和賈躍亭談完之後,他就去約柳傳誌,本來柳已有其他安排,還是擠出時間當天晚上就和孫宏斌吃了頓飯。

“他比我高多了,更超脫,方向感更好,見的世面也大。他的建議我不一定全聽,但很有價值。”孫宏斌對盒飯財經表示。

他評價柳傳誌“是那種天生有領袖氣質的人”。另外,對柳的胸懷他頗為敬佩,柳年輕的時候,非常犀利,誰做錯了事,他都罵的你擡不起頭。“當然他對別人嚴格,對自己要求更很嚴格,讓人服氣。現在他很善解人意,平和,大度。”

他覺得自己和柳傳誌不一樣的地方是畢竟還年輕,天天在一線,做突擊兵,如果說到拼刺刀,自己肯定更擅長,柳則看得遠,戰略判斷準確。

對他人如此高的評價,從孫宏斌口中說出來殊為難得。他平時不混圈子,不湊熱鬧,極少褒貶人物。

7.webp

圖註:王健林與孫宏斌

雖然約好了不談萬達和樂視,還是逼著他說了幾句。實際上,與萬達合作是他頗有成就感之事,並認為這印證了柳傳誌若幹年前對他“一眼看到底”的判斷。

“王健林有他的邏輯,他要轉型,去地產化,這是真的。他挺牛的,轉型基本上完成了,其他地產商你轉一下試試?”

他認為這個交易的核心不是王健林要把一堆特別好的東西賣掉,而是賣給誰。“他要賣給誰,誰都願意接是吧,結果我們兩個談完之後,就簽了。”

“我們之前不熟,這就是信任,老王要真的找一個能把活幹好的,要找一個好溝通、不矯情、不扯淡、特別簡單、特別痛快、能拍板的、說話算數的人,不是要找一個和他純談生意,談起來沒完沒了的人,這是最根本的。”他覺得自己就是這一系列排比的主語。

“在這個世界上啊,大多數事都是基本常識,我最煩的就是陰謀論,都是扯淡。”他罕有激動地輕敲了一下桌面。

“能得到王健林的信任,能得到柳傳誌的信任,比什麽都值錢,這就是我做人的最大成就啊。”

這一次,如柳傳誌所說,他留出余地了嗎?

孫宏斌 柳傳誌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4730

孫宏斌,帝君在看著你呢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718/164186.shtml

孫宏斌,帝君在看著你呢
花兒街參考 花兒街參考

孫宏斌,帝君在看著你呢

人吧,都喜歡倒著思考別人的人生。

來源 | 花兒街參考(ID:zaraghost)

作者 | 林默

1

推開公司的門,都是債主;打開新聞,全是唱空;看一眼大盤,被你家個股帶的全盤跳水;攤開微信,都是關於自己的親密合作夥伴跑、境外投資項目被管控的消息。生活還能更糟糕一些麽?

孫宏斌告訴你,可以的!天空中還能飄來一個聲音說,樂視這麽明顯的龐氏騙局看不出來嗎?投資樂視的人不是智商有問題就是職業操守有問題,然而機智的本帝君早已洞穿了這一切。

孫宏斌擡頭找了半天,沒看見仙蹤啊。低頭在手機里翻了翻,原來是騰訊的五位創始人之一曾李青,發了個帝君附體的朋友圈,說不跟這些人做朋友了。

13.webp

這時候忽然有諸葛亮降臨,感覺就像考試過後,老師敲著黑板說,“這明明是一道送分題,我都強調多少次了,你怎麽做錯了呢?你不配當我這個班的學生”。或者眼看著有人掉進坑里,站在另一條街上的路人甲說,“眼看著這麽大個坑,你怎麽就掉進去了呢?你不是真瞎就是裝瞎”。

老師對一個重點題目的強調來的最猛烈的,就是考試之後;眼看著是那麽個大坑,你怎麽不早說一聲;既然一眼看穿是個龐氏騙局,為啥等到瓜皮都快被媒體啃爛的時候,才宣布不跟大家做朋友?

我的一個做投資的朋友說,哪怕曾李青是半年前站出來說這些話,我都對他是滿滿的敬意,現在......

14.webp

順便說一下,被帝君的盆友圈嫌棄的投資過樂視的名單包括,李開複老師的創新工場,馬雲爸爸的雲峰基金,思聰老公的普思資本,柳傳誌的聯想控股,陳峰的海航集團,投出過一百多家上市公司的深創投,闞治東的東方匯富,景林資本,華夏人壽,中泰證券,中建投信托,以及孫宏斌的融創。

2

究竟是多麽彪悍的帝生經歷,能用這麽任性的手法清理朋友圈?

1998年,28歲的帝君跟四位少年一起創立了騰訊。一年後,他開始擔任這家公司的COO,這一任職一直到2007年,騰訊上市三年後,曾李青離開了騰訊。在他離職一年多前,高盛亞洲投資銀行部執行董事劉熾平加入了騰訊。

37歲的帝君,實現了我輩的想象力都沒有到達過的財務自由。但還沒到面朝大海的退休年齡,得去幹點兒啥吧。自己拉扯出來那麽偉大的一家公司,商業智慧得去照耀下誰吧。

於是,帝君去投資了。

投資怎麽做?帝君一開始的態度是非常清高的,得跟騰訊避嫌啊。

於是帝君投資了幾個服裝的項目、旅遊的項目、乃至地產的項目,投了三四千萬。投資的成績帝君曾這樣跟媒體說過“有的公司從投資到關門,連一片葉子都沒看到。無所謂,就當交學費了”。

當年采訪帝君的記者說,“他回憶起起當年的失敗,似乎在講述別人的故事”。

有一種人,在撞了南墻後,不僅立刻掉頭回北墻,且自此只貼著北墻的墻根走。

在陌生的世界受到了傷害後,帝君決定不跟企鵝避嫌了,他不僅把投資調回了互聯網,且把投資對象謹慎調整為“騰訊的員工肯定是首選,但也不排除熟人推薦的個別項目”。

3

帝君公布的投資項目里,特別出名的有兩個, 一是曾經的騰訊“QQ寵物”項目總監汪海兵做的淘米網;另一個是幾年前對簿公堂的快播。

江湖一度傳聞,當年舉報快播的正是樂視。樂視此後回應稱,自己只舉報了快播侵權,並未舉報快播涉黃。

而曾被帝君定義為最滿意項目的淘米網,在上市三年後,市值僅余當年上市時的三分之一。時至2016年,淘米網以每ADS3.767美元完成了私有化,而當年淘米網的上市首日價,是每股8.23美元。

2008年,深創投投資了樂視網。2010年,樂視網在創業板上市,成為首家在A股上市的網絡視頻公司。深創投隨後也跟進了對樂視網和樂視汽車的投資。

2012年,李開複的創新工場投資了樂視致新。2013年,樂視TV智能終端總銷量突破120萬臺,其中超級電視銷量30萬臺。

開複老師和深創投一定是沒見識過,這麽入戲的龐氏騙局。

2015年,跟樂視體育CEO雷振劍吃了一頓飯的王思聰,敲定了對樂視體育的投資。而在一年前,國務院印發了《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幹意見》。對於樂視體育的投資,思聰想表達的,也許是一種方向正確。

2017年,融創確定了對樂視的投資,孫宏斌真金白銀地掏出來150個億後,又把自己陷入了漫天討債聲的董事會。

沒人會覺得老孫真傻,也不會猜想他拿自己的錢裝傻。

每個投資筐里的爛蘋果,當年都是個好蘋果的模樣,或者還有被切割切割做成水果拼盤的希望。就像當年的快播,當年的淘米網。

誰沒做過一籮筐的蠢事,不想認領曾經的自己?誰的portfolio,不是一堆天不遂人怨的千瘡百孔呢?

4

秦朔今天發了一條朋友圈,懟了曾李青。

秦老師說的挺好,一個動輒把別人當成極化對象的人,自己往往也是極化的化身。

曾李青早年做投資時,《創業邦》曾報道說,他見創業者,首先會提醒對方,如果接受我的投資,就要有做好職業經理人的心態。“我出錢,我就是老板,你可以不同意,找別人去拿錢好了”。

後來他接受媒體采訪時,又表示,自己對於自己在所投資公司扮演的角色有非常清晰的界定,不會像有的投資人那樣過多幹涉甚至直接去經營,“都要你自己去經營了還投資給別人做什麽”?曾說:“很多投資人要擺正自己和創業團隊的位置”。

人生在世,要擺正的又何止是投資人和創業者的關系。誰還真能在人間活成帝君啊?

16.webp

今天我在朋友圈看到一條評論說,如果曾李青當年把投資的錢都用來買騰訊的股票,賺的一定比現在多。

人吧,都喜歡倒著思考別人的人生。用自己一角的聰明鄙視他人一個片區的愚蠢。可是誰又沒有一個片區的愚蠢呢?

孫宏斌 曾李青 投資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4831

孫宏斌:想做大買賣,就不能算計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719/164210.shtml

孫宏斌:想做大買賣,就不能算計
盒飯財經 盒飯財經

孫宏斌:想做大買賣,就不能算計

年輕人不要急功近利,吃點虧,沒啥壞處。

來源 | 盒飯財經(ID:daxiongfan)

作者 | 何伊凡

“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

61.webp

孫宏斌現在是“皆同力”的時候,要錢有錢,要項目有項目。

他經歷過“不自由”,至少兩次。

賈躍亭現在是“不自由”的時候,要錢沒錢,要項目只剩半死不活的一個,還成了中國最著名的債務人。

他經歷過“皆同力”,至少兩年。

憑這句話,曾李青應該拉黑我,因為我把賈躍亭列入了英雄的行列。當然,本來就不熟,要先加了好友才能再拉黑。

對於那些因激進失敗的企業家,我個人總是懷有幾分敬意,或許因為自己行事偏謹慎,缺啥就羨慕啥,缺啥需要補啥。

既然失敗結果已經寫下,就不能只怪時運不佳,手法自然多有瑕疵,過程難免流於急躁,賬目肯定一塌糊塗,戰略、人才、管理必有重大短板。但是——一定會有“但是”——敢順流放排,逆水行舟,與時間賽跑,和行業為敵,算是好漢。

罵一個人容易,理解一個人難,自己提槍上馬打仗更難。我還真不是徹底的唯物主義者,相信時運必有流轉。

這不,7月18日有報道稱,金融機構全面排查融創資金風險,融創15億信托放款被叫停,同時有關融創百億公司債被叫停,另有兩大國際評級機構看淡並下調融創信用評級。受這些消息影響,融創遭遇股債雙殺。

一個時運中的小插曲。

在上周六的訪談中,也涉及到了一些孫宏斌的交易風格,在此將其中一部分整理出來。

以下是幾個對話片段

63

何伊凡:別人覺得你可信的原因在哪?

孫宏斌:我在不停地做事,做這麽多事,一個人要心存善意,經常換位思考,理解別人,實在談不攏就算了。

王健林願意和我合作,這就是我的成就。有這麽大的事,誰都不找,就找你。我真的覺得這種信任太寶貴了,他信你,你說的話是算數的,將來就好商量,(因為)你過去做的事都在那里擺著呢,我覺得這是我最大的成就。

何伊凡:之前的幾次交易中,也曾有一些對你批評的聲音,例如當年綠城的交易。

孫宏斌:對宋衛平(盒飯財經註:綠城集團創始人)到現在我也感謝他,我從來不說老宋一句壞話,因為我是交易的受益者,通過與綠城合作,融創品牌提升了,品質提高了,綠城上海的項目也賣給我了。(盒飯財經註:此處是指2015年5月5日,融創、綠城分別發布公告,稱綠城向上海融創綠城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收購上海華浙外灘51%股權對應的投資權益,融創向綠城收購融綠50%股權)。

人的信用從哪里來?一定是不能只占便宜,有時還得吃虧。吃虧我吃多了,我吃虧了,我認了,但你(讓我吃虧的人)知道啊,就算你不知道,還有別人知道啊,會把我失去的機會送回去了。所以為什麽老王選我,就是我不矯情,說話算數,不扯淡。

何伊凡:你說過不在乎別人的評價,但似乎又很重視在江湖上的口碑?

孫宏斌:和我合作的人信任我,這當然在乎。你想做個大買賣,就不能算計,買賣不是算計出來的,好多人問我,你這麽多並購的線索從哪里來的?多數都是有人來找我的,我自己去哪找?口碑還是很重要。

何伊凡:買賣怎麽能少了算計呢?

孫宏斌:我談生意特別簡單,為什麽有人談生意談一年,就是誰也不信誰,你報一個高價,我再報一個低價,兩個人往中間湊來湊去。我做生意就特別簡單,我報一個價,你覺得行就行,不行就拉倒。別人了解你這個風格的話,這個事就成了,我報價沒水分。其實都是行家,有沒有水分,誰不知道?有人總願意把別人當傻子。

你要知道自己要什麽就行了,別算別人的賬,你非要把別人那部分也弄過來,沒有意義,每個人都要掙錢。別人要是算我的賬,愛怎麽算怎麽算,他算他的,我算我自己的,其實大家都挺明白的。

何伊凡:你帶團隊有一個特點,總是能讓團隊“嗷嗷叫”,前進、前進、前進,有什麽方法?

孫宏斌:帶團隊就是言傳身教,你自己天天打高爾夫,別人也不可能每天早晨6點起來。

何伊凡:你是個能聽進別人意見的人嗎?

孫宏斌:我經常說不會聽普通員工的意見,但你身邊高管的意見要聽,例如和CEO可能有80%的交集,和其他高管有60%的交集,聽完了之後,如果你覺得說的不對,還是按照自己的做,但這個過程還是很好的,聽聰明人的意見,認真聽,但不能全聽。

我現在年紀大了一些,會覺得寬容比嚴厲更有效,表揚比批評更有效,年輕的時候,講令行禁止嘛。現在有時候對下面的人也會寬容一些,我一年不去(有的業務部門),偶爾去了,說的不一定對,你聽我的可能會有問題,但是不讓我說,讓我把嘴巴閉上,我也很難受,怎麽掌握分寸,這是個挺複雜的事。

何伊凡:現在很多人看不懂你的路數。

孫宏斌:我沒有義務讓別人看懂我的路數。

何伊凡:你希望融創未來是一家怎樣的公司?

孫宏斌:我就希望把事做對了,該買的時候買,該賣的時候賣。我們現在也挺好的,我希望一個公司能有遠見,看五年、十年。任何一個企業不可能永遠好,你能抓住好機會,不好的時候轉到另一個地方,融創現在很健康,大家很開心,團隊氛圍也很好,將來會怎麽樣誰也不知道,把眼前的事情做好,再看一點遠方。

何伊凡:你是否願意給創業者提一個建議?

9990

孫宏斌:沒啥建議,年輕人不用急功近利,吃點虧,沒啥壞處。

孫宏斌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4905

樂視網新主人孫宏斌:人有不知死和不怕死之分,我應該是不怕死的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721/164252.shtml

樂視網新主人孫宏斌:人有不知死和不怕死之分,我應該是不怕死的
AI財經社 AI財經社

樂視網新主人孫宏斌:人有不知死和不怕死之分,我應該是不怕死的

1990年,在聯想混得風生水起的孫宏斌鋃鐺入獄。他的貴人柳傳誌,親手把他送進了高墻。時年,孫宏斌27歲,距今天剛好27年。以1990年為軸線,孫宏斌的生命被一折兩段。軸線的左側,野心勃勃,軸線的右側,步步為營。

來源 | AI財經社(ID:Economic-Weekly)

作者 | 鄭亞紅

編輯 | 楊舒芳

7月21日,孫宏斌正式當選樂視網董事長。他用189天完成了樂視的進擊,入駐大廈成為樂視網新主人。

“小孫這個人,做事沒有留余地,他的風格就是往前沖沖沖。”在73歲的柳傳誌眼里,四年前就已過半百的孫宏斌依然是年輕的“小孫”。

樂視、金科、鏈家、萬達……2017年的176天里,孫宏斌花在收購上的交易金額超過1000億元。這位動輒豪擲幾百億的地產大亨,像一臺推土機,一路行駛一路碾壓,圈地無數,暗藏野心。

樂視股東大會前夜,孫宏斌發了朋友圈, “老賈還年輕,我們應該有寬容失敗的環境和氛圍。我們應該支持老賈這種義無反顧的企業家精神。不蓋棺不定論,支持老賈。”

寥寥三句話,名義上都指向“老賈”,卻皆是孫宏斌一路走來的註腳。

29年前,孫宏斌初進聯想,意氣風發之時迎來四年的牢獄之災。出獄後創建順馳,又在上市前彈盡糧絕,不得已將十多年心血拱手相讓。人生和事業,孫宏斌都經歷了足夠多的失敗。

這些失敗和災難,最終變成了今天孫宏斌的商業邏輯。

冒險家的時代

《聯想局》這樣記錄著1988年:“那時候的中關村已經開始成為魚龍混雜之地,豬還在村莊周圍嚎叫,雜草依舊覆蓋著街道,英雄和懦夫已在同一舞臺上表演,權力者們正在自己的劇場上躊躇滿誌。”

那是冒險家的時代。

彼時,“下海”成為時尚,從清華大學碩士畢業兩年後,25歲的工程師孫宏斌站在這個時代的路口。最終,他選擇下海,進了聯想。他不是為證明自己的能力,而是源自對未來人生的焦慮:“做學術能看到頭,做生意最起碼看不到頭。”

對於孫宏斌,未知是最大的吸引力。

初進聯想,孫宏斌便以黑馬之姿在談判桌上簽下1000萬的銷售單子。3年之內,他被破格提拔,從普通員工成為聯想企業發展部經理,主管全國18家分公司。青年才俊,前途無量。

天資和野心能成就一個人,也能毀掉一個人。

柳傳誌很肯定孫宏斌的實幹精神和組織能力,也看到了這個年輕人以自我為中心的問題。他斷定,孫宏斌在聯想工作有四種可能:“第一種是可造就之大才;第二種是公司的危險人物;第三種是被磨練成庸才;第四種是憤而出走。”

32.webp

孫宏斌和柳傳誌。 圖片來自網絡

1990年,一份叫做《聯想企業報》的內部小報把孫宏斌送進了高墻。當年5月,孫宏斌被北京海澱警方以挪用公款罪名逮捕,獲刑5年。他的貴人柳傳誌,親手把他送進了監獄。

時年,孫宏斌27歲,距今天剛好27年。以1990年為軸線,孫宏斌的生命被一折為兩段。軸線的左側,野心勃勃,軸線的右側,步步為營。

亦師亦友柳傳誌

與鐵欄為伴的四年中,孫宏斌並未如外界想象的那樣,把柳傳誌視為不共戴天的仇人。

獄中孫宏斌見過一次柳傳誌,彼時他已收斂起囂張氣焰,誠心誠意向柳傳誌道歉,承認自己的年輕氣盛和不懂事,並直言希望柳傳誌能支持他東山再起。柳傳誌本就欣賞孫宏斌,認為他是一個“能夠審時度勢,一眼看到底”的人,此番更覺得這位不自暴自棄的年輕人非常不錯。

那時候,沒人知道孫宏斌會做什麽,很多人以為他將從此開始庸常人生。回憶起獄中生活,孫宏斌說在監獄時,他的床邊每天晚上都坐著兩個人,以防止他自殺,可他卻呼呼大睡。但他又說“我是累的,天天都累。”

失去自由的孫宏斌每天都想離開無限漆黑的生活,想出去大吃一頓。在獄中,孫宏斌學到了一些流氓的黑話,譬如“走的是面,玩的是腕”,懂得了“在江湖上,在流氓的江湖從來不是靠腿、胳膊粗”。

1994年,孫宏斌再次回歸墻外的世界。那時候,中關村已不再是那個中關村,聯想也已不再是昔日的聯想。與孫同一年進聯想的楊元慶已經大權在握,柳傳誌開始被劇烈的美尼爾綜合征折磨。

33.webp

聯想董事局主席柳傳誌

他沒有選擇重回聯想。拿著聯想給的50萬,孫宏斌開始進軍房地產。柳傳誌為他打通了銀行的聯系,成為他第一個合作夥伴。孫宏斌與聯想控股的子公司融科進行了大規模合作,一起在天津、北京的房地產市場上搏殺。幾年的恩仇,在生意場上絲毫看不出痕跡。

柳傳誌前兩日接受新媒體盒飯財經專訪時,評價了孫宏斌的三個最大優點:第一是極強的上進心,不是一般的強,是極強;第二,有非常強的堅韌性,打倒了再爬起來,這很了不起;第三有一眼看到底的能力,能判斷一件事做與不做的關鍵在哪兒。

柳傳誌依然看得清楚,“小孫這個人,做事沒有留余地,他的風格就是往前沖沖沖,這是性格使然。”

順馳速度

重出江湖後,孫宏斌給自己的第一家公司取名“順馳”,意為順且快。

他對速度和結果要求極高。從2003年8月到2004年4月,孫宏斌主導順馳拿下華北、華東和華中等10余塊土地,將平均開發周期18個月的行業慣例縮短至7個月。

一時間,順馳成為天津房地產界的頭把交椅,2002年以超過15%的市場份額遙遙領先於第二名。

但他的胃口遠不止於此。

在孫宏斌瘋狂拿地前一年,他在重慶參加了一個會議。會上,孫宏斌登臺嗆聲王石,揚言要打敗萬科,成為中國房地產銷售冠軍。王石聽罷,當場駁斥他“睜眼說瞎話”。

回到北京後,孫宏斌火速召開“蟒山會議”,定下“統一思想、不惜血本、瘋狂拿地、進軍全國”的十六字方針。競爭版圖就此重新規劃,孫宏斌沈浸在“房地產全國第一”的夢想之中,自信“世界就是這樣改變的”。

他在順馳制造了獨特的話語體系,“女人像男人,男人像牲口”。所有人的激情都被孫宏斌激發出來,“狼性”的思維和野心充斥著順馳。

2004年,孫宏斌在海南的博鰲房地產論壇上又一次遇到王石,並宣稱2004年順馳的銷售回款會達到120個億時,王石忍不住插話:“我認為這是吹牛。”要知道,2003年順馳的營業額還沒超過40億。

34.webp

前萬科董事局主席王石

這一年,孫宏斌耗資百億,先後進軍了石家莊、蘇州、北京、華北、長三角等地,順馳手中的土地面積達到1200萬平方米,銷售額增加到127個億。一年之內,順馳從一個地方性公司變成一個全國性公司。

他兌現了跟王石吹下的牛。多年後回憶起蟒山會議,孫宏斌說自己一直在身體力行“鴻鵠之誌向,螞蟻之行動”,精中精力,舍棄其余,全力以赴。

不過,房地產界對順馳的操作手段和企業道德詬病頗多。很多人認為孫宏斌是害群之馬。王健林很卻看好他,評價孫宏斌是“鯰魚”,橫沖直撞在房地產界里,是一個有理想的年輕人,只差點明說他前途無量了。

孫宏斌的妥協

2003年2月,順馳上市前,為了消除牢獄歲月對他在董事會席位的影響,孫宏斌向法院提出申訴,要求取消原判決。8個月後,他收到海澱區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改判無罪。順馳在香港聯合交易所的上市再無障礙。

不幸的是,擴張過快給順馳埋下的債務危機一發不可收拾。即使孫宏斌使盡渾身解數,資金鏈斷裂的順馳也已經無力回天。

情況急轉直下。不到2年後,孫宏斌向心腹部下交底:他已經將家里的存款都陸續墊進了公司,其中一張銀行卡僅剩下兩位數,資金的剛性缺口達5億到6億元,負債30多億元。

無奈,孫宏斌將順馳低價賣出,開始投入到融創集團的工作中。

此時的孫宏斌變得異常低調。當時的資料顯示,孫宏斌刻意避免與媒體見面,在融創網站及宣傳冊上,都找不到他的名字。

2004年順馳上市準備路演材料時,投行問孫宏斌,“這是你的矛,你的盾在哪呢?”,那個時候的孫宏斌回答說,他不需要盾。2009年融創上市,孫宏斌再次為路演準備材料,投行問他“你只有盾沒有矛?”,孫宏斌說“全天下都知道我只會使矛。”但這一次,孫宏斌已經明白,矛和盾都有必要。

孫宏斌學會了與自己的偏執妥協,進攻多了,他學會了用“盾”來保護自己和企業,言談舉止收斂了很多。“年輕的時候覺得進取、冒險、堅持、勇往直前很重要,現在覺得忍耐、寬容、讓步、妥協也許更重要。” 他開始為了生意去討好別人。

35.webp

宋衛平和孫宏斌 

2011年,孫宏斌在無錫的綠城·香樟園買了一套房子。一天前,綠城集團創始人宋衛平剛剛為綠城破產的傳聞撰寫了一篇千字回應辟謠,熱切地盼望著綠城能夠度過寒冬。

此後,孫宏斌開始不時在微博曬出自己對綠城的支持,孫宏斌與宋衛平也建立了良好的朋友關系,他尊稱宋衛平為大哥。

2011年12月19日,孫宏斌發了條誇贊宋衛平的微博:“我真的喜歡宋衛平,原因是我們太像了,一是都是血性的性情中人,每次喝酒都喝多;二是都有理想主義情懷,為理想寧可頭破血流;三是都懷英雄的浪漫主義,這種浪漫代價大、消魂、刻骨銘心。綠城度過這次難關(肯定會度過)後,我們都會從容淡定堅強幸福。”

宋衛平仍然是一個理想主義者,孫宏斌卻已經變成一個商人。

公開“表白”後不久,孫宏斌就獲得了實質性回報。2012年1月,融創僅花5100萬元就拿到了綠城·香樟園項目公司的51%控股權。綠城破產傳言最盛時,他力挺宋衛平,“行業里誰都可以死,綠城不能死。”不到半年的時間里,融創陸續收購了綠城旗下上海、蘇州、無錫、常州及天津5座城市9個項目的50%股權。

如此行事,孫宏斌卻對外界給予的“激進”評價很是在意。2013年3月,他在微博中說,自己其實不是一個激進的人,他厭惡風險。他不允許司機開快車,過馬路一定等人行道綠燈。孫宏斌不厭其煩地解釋道,“之所以被認為激進,是因為我覺得沒想好的事堅決不幹,想好的事就堅決果敢的去幹。朋友說人有不知死和不怕死之分,我應該是不怕死的。”

2014年5月,綠城陷入資金鏈危機,孫宏斌決定接管綠城。綠城中國和融創中國同時宣布,融創中國以62.98億港元收購綠城中國24.313%股份。

事情有點像當初的順馳。只不過,這一次孫宏斌充當的是救世主的角色。這是白衣騎士第一次現身。

並購之王

2017年融創成功躋身千億房企俱樂部。兩次失敗後的孫宏斌,這次站在了行業之巔。

人們重新看到了當年那個高歌猛進的孫宏斌。曾經成就他又拖垮他的順馳速度,也再次回歸。

2016年下半年至今,孫宏斌再次露出“狩獵者”的尖牙,融創收購案例不斷:2016年7月,42億元收購萊蒙國際旗下八個公司的全部股本權益及償付貸款;8月,20.54億元收購博鰲金灣項目50%股權;9月,40億元收購A股上市公司金科股份16.96%股權。

聯想、恒大、鏈家、萬達……融創的並購版圖持續擴大。孫宏斌似乎回歸到了13年前,攻城略地,野心勃勃。十三年前一身匪氣的孫宏斌,如今變成了媒體口中的白衣騎士。

他接下了危機中的樂視和賈躍亭留下的夢想後遺癥,接下了被銀監會點名要摸底調查貸款情況的萬達。孫宏斌跟急於償還銀行貸款的王健林約定“只出錢,不管事”。

在這兩次並購中,孫宏斌展示了他的商人本性和商業邏輯。

買萬達,他認為自己是王健林的唯一選擇。“融創買萬達的邏輯太簡單了,誰反對誰傻子,至於萬達該不該賣,去問王健林。他要找一個兄弟一樣的合作夥伴,那就只能找到我們了。這個時候價格不是最重要的,人品才是。我吃過虧,慢慢就把信用建立起來了。”

36.webp

萬達、融創、富力三方交易後,三位大佬開懷暢飲。

至於他是白衣騎士還是狼子野心,大概只有孫宏斌自己知道。我們只需要記得,他仍是一個利益驅使的商人。

有媒體此前如此評價孫宏斌的華麗轉身:他曾經對人大喊大叫,如今已極少失態;他的激情曾使他失去過自由,也給予了他聲望和財富;他曾經飛揚跋扈地生活,如今則像個平凡的生靈,平靜地生活在塵世中。

連孫宏斌自己都說“不做好人,不做壞人,做人”。言語間,像一個年邁的長者。孫宏斌要返璞歸真,回歸平凡了?

他只是把鋒芒隱藏了起來,只展示出他的盾。著急的時候,矛才會現身。

孫宏斌 樂視網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4960

孫宏斌出獄後敲開了柳傳誌的門 後來再敲任何門都不是問題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721/164240.shtml

孫宏斌出獄後敲開了柳傳誌的門 後來再敲任何門都不是問題
接招 接招

孫宏斌出獄後敲開了柳傳誌的門 後來再敲任何門都不是問題

門口沒有野蠻人,野蠻人都在屋里。

來源 |接招(ID:itakethat)

作者 |   霍超

在帝都悶熱無比的一天,萬達商業、融創中國和富力地產上演了可能是中國民營企業史上涉及金額最大的一場「鬥地主」:萬達商業將北京萬達嘉華等77個酒店轉讓給富力地產,將西雙版納萬達文旅項目等13個文化旅遊城項目91%股權轉讓給融創房地產集團。兩項交易總金額638億元(人民幣)。

就像一次VC出手,融創領投、富力臨時跟投,總投資超過600億人民幣,約合100億美金,放在互聯網創投圈,國內哪家公司承受得起這樣的報價?

1

雖然摔了杯子,王健林還是從了。不從不行,有活路才有出路。就像當年順馳的大門不斷被來自香港的路勁基建敲打,孫宏斌明明知道是野蠻人,也要把門打開,然後還把脖子伸過去。王健林的脖子也夠長。

《門口的野蠻人》一書的作者曾說過,「即使這個收購案在金錢數量上已經被超越,但在戲劇性方面,它依然無出其右。」

但孫宏斌與賈躍亭討價還價的咖啡杯還有余溫,他轉身就拋出了「收購萬達資產」這麽分量更足的炸彈,然後是富力地產臨時加入、發布會當天密室摔杯,以致最後的把酒言歡……

2

臨時加入的富力和換牌子的工人

姚勁波曾說過,58同城與趕集網合並一案中的投資人表現,平生第一次讓他看到了人性之醜惡,而這只是一起百億人民幣級別的並購案。

我只想說,比起地產圈,互聯網圈的戲份可能就像小孩過家家。王健林、孫宏斌、張力,從創業至今,哪個不是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往前沖?互聯網圈的底線是公司活著,地產圈的底線是創始人活著。

這樁交易過後 ,老王可以暫時松口氣了。老孫雖然看似撿了個「大便宜」,但也沒有因此高興的起來。加上去年砸向樂視150的億,此次收購壓在孫宏斌身上不是擔子,而是五嶽大山。

根據兩家公司2016的公示,截止去年年底,融創中國累計發生借貸款項為1128億元;萬達使用了銀行授信額度1429億。

兩位富翁其實是兩個「負」翁。

《私人訂制》中,葛優和宋丹丹一段精彩對白解釋過什麽叫「千億負翁」:

葛:買得起這些大樓的都是銀行貸的款,那些趁一千億的主,有幾個不是背了一身債的,你還記得上午我給你算的那個每天得花出去多少利息嗎?

宋:1400多萬?

葛:這些數其實就是那些一千億的主,每天早上一睜眼,就得還銀行的錢,都是在刀刃上過日子啊!

這也是為什麽王健林急於擺脫銀行貸款,提倡萬達向輕資產轉型,甚至不惜借錢讓對方收購自己。而孫宏斌在剛向樂視砸了150億現金,已經負債累累的情況下為何還要接過這個「燙手山芋」?

對那些趁人之危,不懷好意的低價收購者,華爾街通常稱之為「門口的野蠻人」。野蠻人上位之後通過整頓分離、變賣資產,往往短時間內就可以獲得遠超其投入的巨額回報。

孫宏斌的回報是什麽?王健林的回報是什麽?答案可能不是「負數」。

孫宏斌的木棍和賈躍亭的夢

在萬達之前,孫宏斌敲了賈躍亭的門。2016年末樂視資金鏈危機最嚴重的時刻,孫宏斌便如是站在了賈躍亭的門口,用150億的投入撬動了市值1000億的樂視。

融創投入的全部是樂視上市部分,和樂視非上市部分進行了明確分割。實際上,樂視非上市部分,恰恰是其最缺錢的地方。

後來的舉動也能看出孫宏斌的狠勁:

融創投樂視之後沒多久就在公開場合表態,作為樂視非上市體系的樂視體育,購買中超版權是不理智的。而釋放這一消息的時候,樂視體育正面臨著亞冠解約的風波。

2017年4月,控制樂視影業的孫宏斌命令CEO張昭拒絕向賈躍亭輸血;

2017年5月,賈躍亭宣布辭去樂視上市公司總經理職務,由原樂視致新總裁梁軍擔任;

2017年7月,飽受樂視資金困擾的易到被變賣;

噩耗連連。由於供應鏈資金問題,樂視手機從官網全面下架;曾經海誓山盟的合作夥伴富士康宣布退股樂視致新;

7月6日,賈躍亭正式宣布卸任樂視董事長。在孫宏斌的棒子下,樂視的創始人成了樂視的邊緣人。

而在完成對萬達收購的當天,又爆出了這張刷遍朋友圈的圖片:

33333

野蠻發家的「白衣武士」

準確的說自1994年出獄創立順馳之後,從發家到跌落谷底再到王者歸來,無一不是依靠孫宏斌一貫的「蠻勁」。

做生意夠狠。順馳拿地的模式是一手向地方政府繳納少量的預付金,一手向建築方等下遊收錢:買地時推遲首付款時間,拉長後續付款時間;買到地後盡快開工,盡快開盤,盡快回款。

2003年順馳4.5億力壓華潤、富力拿下北京大興一塊地;同年順馳在天津同時開發28個樓盤,最多一天有8個新項目開盤。

2004年順馳以27.2億拿下蘇州工業園區地塊,同時競爭又不甘失敗的王石給孫宏斌打電話,商量能不能合作開發。

一時間,順馳所到之處地價都會大幅上升,順馳也因此收獲了「天價制造者」的稱號。

也曾被野蠻人敲門

然而風光過後,隨著地產調控加劇,擴張迅速的順馳資金流斷裂。2005年底,最誇張的一天,整個蘇州項目公司的賬上只有16元。

後來的結局眾所周知,順馳以12.8億元的白菜價被收購,同時失去的還有600萬平米的土地儲備和1300人的專業隊伍。

打劫孫宏斌的野蠻人是路勁基建,一家香港上市公司,陌生感就像孫宏斌站到了賈躍亭面前。

被野蠻人打敗,要麽躺下,要麽撿起木棒打劫別人,孫選擇了後者。

2011年綠城資金鏈困窘,嗅到了獵物後的孫宏斌迅速開始拉攏綠城老總宋衛平。不久便獲得了實質性回報—融創僅僅花5100萬元就拿到了綠城·香樟園項目公司的51%控股權。

不到半年,融創又收購了綠城旗下上海、蘇州、無錫、常州及天津5座城市9個項目的50%股權。

而這一切,孫宏斌只花了33億元。事實上,綠城的華東5座城市9個項目,若以當時的市場價格銷售,價格在450億元左右。

嘗到甜頭之後,當2014年綠城再陷資金鏈困窘時,融創又迅速發起了對綠城的並購,前期計劃以62.98億港元收購綠城中國24.31%股份。

棒子還是那根棒子,不過挨過一次後的宋衛平聰明了許多。在綠城接受了融創輸血、緩過一口氣後,宋衛平搬來央企中交集團取代了融創中國。

「打劫」綠城未果,孫宏斌又瞄上了佳兆業。

2015年1月30日,融創與佳兆業達成協議,決定接手佳兆業49.25%股份。2月5日,融創中國購入佳兆業25.29億股股份,交易完成後融創將成為佳兆業第一大股東。

但此次老孫又揮了空棒,並購案的複雜性遠遠超出常人的預期,最終融創主動放棄。

2016年,孫宏斌再度折戟對雨潤的收購。

接連失敗並未影響孫宏斌的「野蠻並購」,事實上在一二線城市地價愈來愈高之際,用更小的成本,撬動更多的回報,迅速擴大企業規模已經成為融創獲取土地的最主要的方式,據了解,融創約有三分之二的土地儲備來源於並購。

尤其在2016年,融創耗資近140億收購了老東家聯想旗下41家目標公司的相關股權及債權。隨後高調入股重慶龍頭房企金科股份,在不到3個月的時間內,孫宏斌對金科股份的控股已達20%,距離第一大股東之位僅一步之遙。

都說騰訊和阿里過去十年是中國互聯網創業者的超級爸爸,其實在中國地產圈,孫宏斌神擋殺神、佛擋殺佛的侵略性,絕不亞於兩個馬爸爸。

十幾年前,孫宏斌用倒計時的方式來預測順馳超過萬科的登基時間,後來猶如太子被廢般遠離中國核心地產圈多年。如今王石退了、王健林隱了、許家印低調了、張近東被點名了,只有孫宏斌一如既往地高調。

當年柳傳誌親手把孫宏斌送進監獄,出獄後的孫宏斌幹的第一件事就是敲開老領導的門,當面承認錯誤。日後孫宏斌再敲任何人的門,都要比那一次容易。門口沒有野蠻人,野蠻人都在屋里。

孫宏斌 樂視 王健林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4969

賈躍亭時代結束:孫宏斌當選樂視網董事長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07-21/1130621.html

每經記者 張斯 每經編輯 盧祥勇

7月21日晚,樂視網(300104 .SZ)公告稱,董事會全票通過,選舉孫宏斌為公司第三屆董事會董事長。以孫宏斌接手樂視網為開端,標誌著賈躍亭時代的結束。

此前,知名經濟學家宋清輝發文指出,孫宏斌並非如他說的那樣不想做樂視網的董事長,而是必須坐上樂視網的董事長。只有他坐上了樂視網董事長的位置,他以前投的那些錢才會有著落和安全。

孫宏斌為何親自出手

在三天前(7月19日)的媒體溝通會上,孫宏斌曾表示“我不想當樂視網董事長。”但不想當,不代表不當。

樂視當下面臨的狀況可能是孫宏斌入股前萬萬沒有想到的,而盡管他從一開始就清晰的要將上市公司與非上市公司體系分離,但目前遠遠沒有達到他的目標,而且他說的很多樂視網至關重要的問題,也不是他一個人能解決的。現在來看,必須有賈躍亭的參與。

雖然孫宏斌公開力挺老鄉賈躍亭,但目前看來,融創未能將樂視從資金泥潭中拉出。據財新網報道,面對樂視不斷迸發的資金問題,融創百億元投資款效果不彰,截至7月5日,還有約25億元沒有到賬。融創內部人士表示,余下款項應該會按照協議約定陸續到賬,目前剩余投資資金在到賬過程中。

對於融創此前的資金用途,賈躍亭在6月底的樂視股東大會上表示,融創給的這筆資金,其中有30-40億進入了上市公司體系,94億元付給了老股東。同時,目前償還貸款額已經達到150億左右,絕大部分都是償付給了金融機構。“應該把非常寶貴的90多億用到業務當中來,讓業務快速恢複正常,甚至有更好的發展,這才是從根本上解決金融機構風險的辦法”。

“銀行貸款可以跟銀行談重組,哪些還,哪些不還。”回過頭看,孫宏斌認為,關於資金的使用上還有運作空間。

而根據《公司法》、《公司章程》等有關規定,賈躍亭的辭呈將自公司召開股東大會選舉產生新任董事填補其空缺後生效,在本次董事會改組前,賈躍亭仍將繼續履行董事長等職責。

所以,在此背景下,孫宏斌到了非自己出手不可的時候。根據《公司法》、《公司章程》等有關規定,董事會會議決議是以投票表決的方式做出的,表決采取每人一票的方式,在投票時萬一出現僵局,董事長往往有權行使裁決權,即投決定性的一票。也就是說,孫宏斌想要重塑樂視必須要從更高的權利層面“說服”賈躍亭。

7月17日,樂視召開了第二次臨時股東大會,會上只執行了一個議案投票,即要通過 《關於公司第三屆董事會改組暨補選非獨立董事的議案》,也就是把孫宏斌、樂視網CEO梁軍、樂視影業CEO張昭選為董事。

此前樂視網董事會由5名董事組成,設董事長1人、副董事長1人。董事會成員中包括2名獨立董事。此後,董事會由8名董事組成,設董事長1人、副董事長1人。董事會成員中包括3名獨立董事。

而值得註意的是,此前融創拿下樂視網5名董事會席位中的兩席,擁有對樂視網重大事項的否決權。新增選的三名董事中,梁軍、張昭兩人都是原樂視系的,融創只有一個人進來,就是孫宏斌。其中,梁軍以前與孫宏斌同為聯想系出身,而作為賈躍亭左膀右臂的張昭,孫宏斌則在近期頻繁對外界表示出欣賞之情, “老王(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對張昭也很看好。”

孫宏斌如何重組樂視

經濟學家宋清輝發文表示,只有孫宏斌坐上了樂視網董事長的位置,他以前投的那些錢才會有著落和安全。他上任之後,預計將會推動樂視影業、電視等這幾塊業務的重整,以及推進樂視上市公司體系關聯交易的解決,使其加速成為賺錢的利器。

盡管樂視現在千瘡百孔,相對而言,孫宏斌投資的是樂視資產最好的三大板塊:影業、電視和樂視網。在前述媒體溝通會上,孫宏斌曾表示,“對於樂視未來的規劃,要麽我幹,要麽我找一個合作夥伴。”

如果孫宏斌自己幹的話,融創就需要考慮整個公司的戰略轉型。據財新網報道,孫宏斌表示,“要自己轉型的話,做五年也做不到樂視今天的份上。樂視影業2008年開始、電視2014年開始、上市公司2004年開始做,都有時間積累了,基礎還是挺好的。”

值得註意的是,樂視的內容體系已發生改變。張昭將全面接管樂視體系的內容入口,垂直整合樂視網、樂視致新、樂視影業、花兒影視等內容業務。在孫宏斌主導的“新樂視”改革中,張昭被賦予了更多的責任。

“樂視目前就是專心賣電視,業務簡單,多賣電視,多拍電影。”在前述財新網報道中,孫宏斌指出,影業板塊的版權成本越來越高,未來可能多走自制劇的模式,比如翻拍國外的好劇本。在孫宏斌的投資邏輯中,看重的是樂視大文化產業方向。

不過,對於樂視這家公司而言,作為投資者的孫宏斌,和作為創業者的賈躍亭,自然風格迥異。業內也有不同的聲音,認為孫宏斌不應該當董事長。

“賈躍亭一定會回來的!”隨著融創中國對樂視的控制逐漸深入,一位早期投資過賈躍亭的投資人表示,“這還是賈的樂視,沒人替代得了。目前樂視的情況大家看到的只是暫時的,融創介入之後的種種舉動都是策略而已。只要公司樂視和賈躍亭的基因還在就行。孫宏斌只要不動企業文化和價值觀相關的東西,都還算基因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4995

孫宏斌肩挑兩家上市公司 樂視小股東盼望現金流好轉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07-21/1130703.html

每經實習記者 舒曼曼 每經編輯 曾健輝

7月21日下午,樂視網公告,孫宏斌以全票通過當選為樂視網第三屆董事會董事長,任期自董事會通過之日起至第三屆董事會屆滿之日止。

對孫宏斌而言,他同時成為了兩家上市公司——融創中國和樂視網的董事長。

連日來,孫宏斌在談及樂視時,多次提及只要賈躍亭退出,好多人願意接盤,他本人也曾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流露出“不願意”的想法,表示對操盤樂視網並不感興趣,主要精力還是在融創。

此次孫宏斌當選樂視網董事長只是過渡還是真槍實幹?一人分任兩職的他該如何做到兩手抓?

孫宏斌:融創轉型的一部分

對於樂視與融創之間如何權衡,孫宏斌表示肯定是相互支持。

“將來我們每個房子里面放個樂視的電視,這個是什麽概念,將來我們把所有的內容(不光是樂視的)都放進來。”這是孫宏斌說到的最直接的支持。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註意到,孫宏斌曾多次強調文化旅遊以及內容,他也提到,“我的邏輯是要投一個大旅遊、文化、影視和內容,互聯網大屏這將來是方向。”

7月18日的麗思卡爾頓酒店里,孫宏斌說了這樣一句,“要麽我幹,要麽找人幹。要是我自己幹的話就是我們(融創)轉型的一部分,要是別人幹的話做個二股東”。

很顯然,孫宏斌不甘心只做二股東。

孫宏斌坦言,“樂視本身業務沒有那麽難,方向和戰略也沒那麽難,從我來說下一步會選怎麽思路。”

一位不具名的投行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融創當初選擇投資樂視時的想法是房企轉型的一個方面,從房地產開發的角度來說相對利潤比較薄,這也是快周轉的弊端,尤其是在調控的情況下,利潤也沒那麽高,這個時候轉型做一些比如文旅項目等風口上的業務,包括樂視網的東西,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從資產產生的現金流回報來看也還可以。

新樂視:孫宏斌面臨的問題

“我們現在最大的期望就是希望孫宏斌的到來,能讓樂視網利潤的改善、資產負債表的更健康和現金流量表的好轉。”一位樂視網的小股東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達了他對孫宏斌的期待。

他表示,孫宏斌有可能會為樂視網產生很正面的積極影響,“因為上市公司也開始缺錢了,現金流惡化比較嚴重,他可能會帶來資金上的幫助”。

該股東回憶起7月17日股東大會,並告訴記者,“他(孫宏斌)應該是準備做債權融資,而不是股權融資,也就是先把債權穩定,然後再借一部分錢幫助樂視解決危機。”

根據樂視網2016年年報,截至2016年末,樂視網負債217.52億元,其中,流動負債合計124.83億元,非流動性負債合計則有92.69億元。2017年上半年業績預告顯示,樂視網預計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6.37億元~6.42億元。

前述投行人士也分析稱,針對目前樂視的現狀,如何組織人力和物力去盤活上市公司將是孫宏斌面臨的一大考驗。

因此,留給孫宏斌最重要的任務是如何主導樂視網的重組,包括業務重組、債務重組及整個樂視體系的債務重組問題。

其中,最重要的債務重組包括將樂視上市公司業務、資金、債務與非上市公司切割,建立嚴格的防火墻,並恢複金融機構的信心。

上述投行人士也表示,在盤活上市公司時資金上的成本壓力非常大,需要先把債還了;除此之外就是人,如何留住團隊中的人很重要,總體來說困難是有的,但機會同樣存在。

他表示,雖然融創受到頗多爭議,但從股價反應上來看還不錯,現金流狀況還能夠支撐其發展,再加上接手萬達資產包,融創下半年完成3000億元的銷售目標應該不是問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501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